雨夜清晨散文

2024-05-18

雨夜清晨散文(共9篇)

篇1:雨夜清晨散文

这样的雨夜,习惯地站在窗口看雨。屋内昏暗,窗口的路灯在风中摇摆,路灯的边缘缀满闪亮的水珠,雨丝填满了光影的空间。雨水在灯罩的边沿诞生,慢慢的壮大,璀璨,仿佛是黑夜的星火,随着风游动,一往无前的在最灿烂的那一刻,坠落。屏息凝望着,这种美,也许经常会视若无睹,可一旦发现却让人窒息;这种美,带着一种决绝,窒息的同时却也让人心有戚戚;这种美,需要勇气,需要舍却,需要知道自己是谁。

璀璨,让我想起华丽的烟花,绽放在天际,同样的动人心魄,却始终无法引起心灵的触动,是因为那正耳发聩的轰鸣,刺鼻的烟味还是太过张扬?

恍惚之间,似乎又回到那年的夏天,衣架上悬挂着的雨滴,只是天色还未晚,还能看见那份晶莹,那份挣扎,而此刻只能借助路灯的光辉,看到的却是那份一往无前的美丽。是天色在变,季节在变,还是人已变?时光荏苒,日子一天一天碎着,人也在日子里碎着,再慢慢的融合,成型,不知不觉,一花一木,一颗雨滴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怀。

我想,我该是惦记了。不然怎会抬头仰望流泪的天空,怎会渴望那坠落的决绝,又怎会在昏暗中尝到嘴角的苦涩?

我想,我又在回忆里窒息了。也许生命的美在于遇见,也许你不是最完美的那个人,但一定是最懂我的那一个。此刻你的天空应该也下着雨,伸手无法触摸,但灵魂的思绪可在你身上蔓延了么?

我想,如果我如那一滴雨,你该是承载我的那份柔软,于万千之中,将我拥抱,即使破碎,也会在回眸之间,悄然醒悟。

夜深,雨落,思无眠!

篇2:雨夜清晨散文

闪电把天空撕裂了一个大口。雨,毫无顾忌倾泻而下,雨由大变小渐渐落成沙沙细雨。

很久了,难得下一场雨,雨声滴答乱我心,夜很深,却无丝毫睡意。

最近我们遇到的难题远比想的还要艰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紧锣密鼓不让人有喘息的余地。莫非老天想要探知我们承受的底线?平凡如我,不需要如此多的考验,真的不需要啊!还我一个平静的生活,好不好呢?

披衣来到阳台,隔着玻璃窗,看到丝雨如绸,柔柔软软飘洒。

很爱雨天,特别是雨夜,别有一番诗意在其中。一直觉得美丽又哀愁的故事总在雨夜里发生的。

轻轻推开玻璃窗,风夹着雨飘落脸上,清清凉凉的,一股寒意涌上来。春寒料峭,还是冷啊!

刚才风夹着冰雹打到了窗台上,如今还残留着几颗玉米粒大小冰雹在上面。伸手拾起一颗,放在手心里。圆圆的一粒“珍珠”晶亮剔透,暖暖的掌心很快就把这颗凝结成冰的泪融化了……

一起留在窗台上的还有落叶残花,那是被风雨摧残后的枯败景象。细细想,倘若世间没有风和雨,这枝上的繁华,又归何处?洒满一地的落红让人心生无限感伤,生命也是这般惊鸿一瞥吗?

这些日子,我们尝尽了人情冷暖!命运却在一旁只是冷静的观看着这一切,你希望他能够帮助你,但答案总是“不!”

也许快乐是可以分享的,但痛苦是孤立的`,没有任何人可以给你任何的帮助!许多人认为世界是光明的,然而,眼睛看到的光明并非真正的光明。但哪怕在黑暗中行走,我也要摸索着前行……

尼采说:“上帝死了!”

也许他真的已经死了,倘若不死,为何世间那么多的苦难他看不到?为何那么多人被处在水深火热中他看不到?为何那么多人泪流成河他看不到?若他不死,也是瞎了!

很想撑着那把淡紫色的雨伞到雨里走走,终究身体尚未完全康复,爱自己才能更好爱别人,只好罢了!

从来没有救世主,也没有那么多的奇迹发生!呆立在窗前,犹如一尊雕像,思想也仿佛静止了。我不在等待什么?而明天不管我等不等待,它终究都会来临,而我,除了面对和接受,还能做什么?

今夜,四哥说,他胸口疼!浆果王子说,他很难过,这敏感的孩子很难瞒住他!我什么都没说,张开我单薄的臂膀,紧紧搂住他们……

也许是真的累了,或许是文字太苍白了,很多的事很多的话都不知从何说起了,那就这样吧!不写了……

篇3:生命,永远是清晨六点钟(散文)

常常的,一些特定的景色会把人带到与这景色类似的时空……我已经想不起这是哪个村子了,是齐河的潘店、闫姑屯,还是十里雾、田海子……52年前的社教运动中,我们文教队由中文系39名师生组成的巡回演出剧团,活跃在那些村庄。齐河县多是盐碱地,屋顶、墙头、道路、田野全是白茫茫的粉末,当地百姓说那是上泛的硝土。

我摊开当年的日记本,看着看着,日记本也变得白茫茫,白茫茫……

我用力睁开眼,看到炕头连着锅台的拐角有四个小乌盆,大娘侧身向里睡得很沉。她昨晚直等我回来才点上小油灯,心疼地看着我说:“你脸上的颜色还没擦干净,灶膛里我给你焐着水,你洗洗吧。”不等我答话,她又指着那四个小乌盆说:“你累了一天,晚上起夜就尿在盆里,别出去了。”这里连年灾荒,大爷是前几年饿死的,留下大娘孤身一人。60多岁的人了,家里家外的活都是她一个人干。我分住在大娘家,她欢喜得不得了,怕我早晨抢着挑水,就趁我们外地演出,天不黑先把水缸挑满了;见我卸妆油彩没洗干净(用水缸的水,冬天水上一片冰碴),每天给我焐水——这里烧的是高粱秸,草很珍贵。焐水是把小乌盆埋在灶膛的炉灰上,让燃尽的炉灰温着水。

远处的公鸡刚叫头遍,我蹑手蹑脚地拉开门,闪出门外。天刚放亮,展现在目光里的是白茫茫的一片。四个月前,我们背着行李来到这里,看着墙头和满地浮着的一层白粉,看着孩子们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裳,我们的心痛得沉默了。公社给我们预备了一个无人居住的院子,院里有三间屋,没有锅灶。我们的写作教师张蕾同志(当时规定,一律以同志相称,为了不暴露身份)乐呵呵地说:“这可是白手起家大显身手的好地方!”那天恰好是个集,张老师让我赶快到集上买炉条。买回来时只见张老师挽着袖子和几个男同学在盘炉灶。中午大家啃着从学校带来的干火烧,晚上就喝上自己做的第一锅稀粥。晚饭后工作组的领导来介绍情况:这里土地贫瘠,是重灾区。儿童多半不能上学而从事劳动,社员对文化生活的要求非常迫切。

“志士终夜心,良马白日足。”张蕾老师送走领导,吟诵着诗句走进屋。11月8日,寒风从破旧的门缝钻到屋里。我们都坐在行李卷上。小油灯在窗台上忽闪忽闪地亮着,把张老师高大的身影映在泥墙上。张老师搓着手说:“记得这首诗吧,贾岛的《古意》。我知道大家都是有志之士,终夜忧国忧民,愿作千里马报效祖国日日奔腾不息。咱们讨论一下,看看是不是明天就开始排练。”真是应者云集!我们这些文教队员都抱着向贫下中农学习,为贫下中农服务改造自己世界观的决心,巴不得马上就投入战斗。这里只有张蕾一人演过剧,他是当然的导演。几十双眼睛看着他,等待他发号施令。张老师却沉静下来,不紧不慢地说道:“大家都累了,先解决睡眠问题,其他事情明天再说。但有一点是必须遵守的——演员每天早晨都得出去练声!”女同学交头接耳说不会练。张老师听见了,高声说道:鸡叫头遍就得起床,跟着我练!

四个月来,我们风雪无阻地跟着张老师练声,用老乡的话说:“天这么冷,在台上又喊又唱,咋不哑嗓呢?都练成金嗓了!”

你听,远方那雄浑深沉的声音是张老师;那豪迈奔放的是孙兆舜;那响亮高昂的是高英;那从更远处传来的啊——巴——嚓——达——的是王金龙,他在《箭杆河边》扮演二赖子,他说话张不开嘴,好像嘴里含着什么东西。张老师带他练发音,他很认真,天天比别人起得早,把拼音练得滚瓜烂熟,谁都没想到他在台上撇音拉调把二赖子演得那么好,以至于走到哪里都有一群孩子围着他“二赖子!二赖子!”地喊着,他也不嫌烦,摸着孩子们的头,嘱咐他们:长大了好好学习,我教你们!他说这话是发自内心的。王金龙酷爱诗词,工于书法,剧团所用的标语、条幅都是他写的。张老师夸他的书法,几近老颜,宽处可以行马,窄处不能插针。他很受鼓舞,曾对我说:“将来我当了老师也教学生书法,弘扬汉字的工巧精美。”我们多么年轻!“将来”在我们心里是那样明亮,我们勤学苦练所得到的一切知识、本领,都是为了“将来”发挥出去,像老师教导的那样报效祖国。如果当时有人告诉我们王金龙的“将来”已很短暂,他报效祖国的理想根本就不能实现,我们一定会群起而攻之。田野的树木知道在飘摇的风雨中向上成长,向下扎根,我们却不晓得人的道路不由自己。多少年后,我始终无法了解王金龙工作不到一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他的心、他的尊严,在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究竟受到怎样的蔑视和践踏,以致精神失常,终日处于恐惧之中,东躲西藏,四处逃窜。妻子到处寻找,最后发现他悬挂在荒野的一棵树上……

而此刻,我分明听到王金龙啊——巴——嚓——达——的声音清新有力。我拐出胡同向村外走去。村头有一截槐树墩,多年前修桥需要木料,就把这棵大树砍伐了。树身没有了,树根还活着,年年都能冒出嫩芽,可就是长不大,长长就枯干了。大饥荒那年的春天,社员集合上工,出村看见五个小男孩围着树墩啃树皮,贫穷麻木了人心,谁也没有在意,也没人问问是谁家的孩子。收工时太阳照到头顶了,进村时见这五个孩子还撅着腚围着树墩,队长才发现自己的孙子也在那里,就喊了一声,见孩子没应声,便骂骂唧唧地走过去踢了一脚,孩子一骨碌滚出去——他这才惊醒,猛扑过去,抱起孩子僵硬冰冷的小身体,号啕大哭:我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我连自己的孙子都养不活,我怎么有脸见父老乡亲……树墩留着,旱季有人给它浇水,冬天给它盖上草毡。张蕾老师曾领着我们来看过这个树墩。那天雾气很大,周边的几棵小树枝吧嗒吧嗒往下滴水。张老师声音低沉地说:“这是苦难的记忆,村民留着它,是留下生存的勇气,留下追求美好生活的毅力和决心。他们没有抛弃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尽管它是贫瘠的盐碱地。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民族坚韧不屈的力量!”

他弯下腰,抚摸着树墩亲昵地细语:你的年轮就凝固在这里了,但你的生命是永恒的;你沐浴着天光雨露,失去了枝干却风骨依然。你是村民生存兴旺的里程碑!——不知是雾水还是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

nlc202309081050

“老金!”一个熟悉的声音止住了我匆匆的脚步。我扭头一看,晨光熹微的井台,陈伟华熟练地提上一桶水。这里老乡打水全是用扁担。刚到这里时,后勤组的陈伟华挑着水桶去打水,等了很久不见他回来,小杨说我去看看。又等了很久,两人都不见影。张蕾老师就让我去。我一路小跑过去,井台上滴水成冰一层高于一层,陈伟华焦急地站在冰上。井冒着白汽,小杨弯着腰用扁担在井里捞着什么。我一问才知道陈伟华把水桶掉在井里了。好在水桶还漂在水面。小杨弯腰捞桶时,揣在棉袄口袋里的钢笔掉井里了。那年头,有一支铱金钢笔是一件很庆幸的事。小杨说他这支钢笔是考上大学后高中班主任老师送给他的。回到队部,同学们都唏嘘不已,为这支钢笔惋惜。最难受的是陈伟华,他低着头,沉默不语。

张蕾老师突然煞有介事地问小杨:“你那钢笔里灌满钢笔水了吗?”小杨心疼地说:“灌满了!我昨晚整理完地主的发家剥削史,就把钢笔灌得满满的。”张老师沉吟了一会儿,郑重地对大家说:“我们应该打个报告,给小杨记一大功。无心插柳柳成荫,他做了一件千秋万代都要纪念的大事!”我们大眼瞪小眼,不知老师这话的含义。张老师停顿了一会儿,目光里含着幽默的笑,说道:“还记得那个笑话吧?地主的儿子见人家会写诗,他也找来纸笔,可他咬烂笔杆也没写出半句。他的妻子说,郎君写诗怎么比妇人生孩子还难?地主的儿子说了一句很有见地的话,娘子生产是腹中有物,我今腹中空空连一点墨水都没有,岂能写出?”张老师话音刚落,笑声像炸锅一样。剧务组的王继坤笑出了眼泪,他断断续续地说:“老张同志,你、你真是思路敏、敏捷啊!”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引申着老师故事的寓意:“这下可好了!一井墨水尽管喝!” “人人肚子里都有了墨水,这个村子可就成了典型的文化村。”

当天晚上,陈伟华约小杨到井边,请小杨教他用扁担打水。小杨回去发现棉袄兜里有支钢笔,笔帽上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小杨同志,我带来两支钢笔,闲置一支无用,请你帮忙用它写出为贫下中农服务的好材料。”落款是老陈。小杨拧开笔帽,竟是一支英雄牌金笔。

陈伟华熟练地提上第二桶水,把扁担一翘,水桶平稳地落在井台上,没有溅出一滴水。“老金,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望着快点毕业快点工作,我要把外国先进的东西引进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你说组织会信任我吗?”我从他的话语里听到的是诚实的热忱,是一个从印度尼西亚回来的学子对这片土地发自内心的热爱。晨风轻拂,东方露出淡淡的曦光。这时我看清了他的脸,他年轻的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的渴望,完全不是毕业三十周年同学聚会时的陈伟华。

1995年夏,分别三十年的同学相见了。灯光明亮的餐厅里,同学们没有了在学校时的拘谨,觥筹交错,畅所欲言。突然,有一阵哭声,好像从桌缝里冲出来,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沉寂,死一样的沉寂扣压下来。

“我终于见到同学们了!”陈伟华泪流满面地站起来说,“今天,组织总该相信我了!如果我不爱这个国家,我早就出国了,我父亲在美国给我买了房子……可我没有去,我经历过这里的苦难,我要留下付出我的生命,使这片土地变得美好!”他哭得说不下去,寂静中,有人低下了头,有人无声地抹眼泪。“我从国外回来,学校就是我的家,你们就是我的弟兄姐妹。我要入团,可就是不批准,说我是资本家的孩子……我得不到信任。我怎样才叫改造好了?”陈伟华站在那里,泪水沿着脸上的皱纹下流。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方叠得整齐的手帕,擦去眼泪,宽慰我们:“同学们,我把憋了三十年的话说出来了,不是抱怨,是让大家知道我的心。”

三十年前冬天的这个清晨,年轻的陈伟华信心满怀,轻松地挑起扁担,两桶水连晃都不晃一下,他挑着水向前走了几步,又停下来回头自豪地说:“怎么样老金,我像不像农民?”“不是像,”我笑道,“而是是!”“不对吧!”张老师从村外走来,用舞台上的声音说道,“你几时听农民问过我像不像农民?像不像是不是用什么来鉴定?是用思想和情感!”陈伟华没有放下肩上担的水,诚恳地问:“老张同志,你说我怎样才能从思想和情感上像农民?”张老师走到他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陈伟华两脚踏实地站着,水桶纹丝不动。张老师用赞赏的目光自上而下打量着陈伟华,亲切地说:“老陈同志,我认为你已经有了劳动人民的思想和感情!”

在我们毕业班返校前的总结会上,张老师如数家珍数算着每一个同学付出的劳动和取得的成绩,肯定我们自觉改造思想取得了受益一生的成就。讲到陈伟华,他作了特别的解释:“老陈离开富裕的家庭回到祖国,他不是回来享福,而是带着父辈对祖国的怀念来投身建设祖国;有了这样的思想境界,无论是学习、劳动,还是宣传演出,他都付出全部的精力。我们到黄河慰问民工,他见乐队留在潘店演出,就主动带着口琴,站在黄河大坝上,寒风夹着黄土阵阵扑来,他好像没有感觉到,还是尽力地吹着。有了口琴的伴奏,歌声飞进千百民工的心里。同志们,你们说陈伟华的种种表现不是出自劳动人民的思想和情感吗?有了这种情感,将来到社会上不论是做工、务农、教学,还是别的工作,他都能做得出色!我要强调一点,你们四年级的同志,全都和老陈一样,具有劳动人民的思想和情感,你们是祖国的栋梁!”

1965年4月2日,张蕾和查国华两位身兼重要角色的老师返校。他们要赶回去作教学准备,待半月后我们回去时,好指导我们毕业考试、论文答辩等。同学们替两位老师拿着东西送到村外。陈伟华满眼泪水地说:“老张同志,您是我的知音!是您让我有了自信,这是我参加社教最大的收获!”

春风给齐河换上了新装。茁壮成长的麦苗使去年挖沟垫高的台田像一块块翠绿的地毯,装扮着辽阔的田野;细柳在沟边摇曳着嫩绿,远处几株杏树送来花朵的微笑。张老师和查老师站在村头的地畦上眺望着,目光里满是欣慰的笑意。教现代文学的查老师,吟诵起不知是哪个诗人的诗句:“如果你对祖国的爱情/无限深沉无限重/那么疲劳就不能将你征服/生活永远是清晨六点钟!”张老师点头称许:“好诗!真是沁人心脾!请允许我借用这美丽的诗句,更动几个字,和同志们共勉——如果你对祖国的爱情/无限深沉无限重/那么苦难就不能将你征服/生命永远是清晨六点钟!”

nlc202309081050

我不知道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沉默在张老师的内心,引发了他对诗句的改动。这些美丽的诗句像春天的甘霖浸润了我们的心田。青春展示给我们的画面是,小船在平静的海面上穿行,大地百花盛开,莺歌燕舞……谁都没有想到,等待我们的画面恰恰相反。我们剧团的全体成员无一例外地亲历了荒时暴月的冲击和涤荡,焦灼的暗夜,星宿也不发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苦难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我们多么感念恩师张蕾同志,正是那改动了的诗句“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留下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坚固了我们青春的信念。

人生经历的许多事情,你在当时不明白,将来必知道。历史长河越过了齐河的社教,奔流到21世纪的2007年,张蕾教授在他的散文《缅怀严薇青先生》(见张蕾著《斜阳居杂缀》,作家出版社)中概述了当时参加社教的背景:“下去之前,遵照上级指示,根据师生个人政治条件的好坏,将全系人员分成两个队,一个是工作队,一个是文化队;工作队搞社教,文化队受教育,改造世界观。很显然,文化队员比工作队员,在政治上矮了一截,为此,曾使许多年轻的学生抬不起头来。后来中文系隶属的那个社教大队部,要求中文系从文化队员中,抽调数十名学生和几名教师,组成一个文艺宣传队,配合社教运动搞文艺演出,进行忆苦思甜和阶级斗争教育。”

多么平静的客观叙述!我却感触到大地起伏般的呼吸。那是一个教师对他的学生们无比的疼爱!我终于理解了,在五个月的社教演出中,张老师言传身教,不仅出自一个解放前就参加革命的老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还要完成来自他内心的重要使命——启发这些学生自尊自重地成长,帮助他们消释心中的压抑和自卑,开掘自身潜力,掌握服务于社会的本领;使他们在任何环境里都能谦卑谨慎有自信,以清晨六点钟的生命姿态,风骨峻健,情志高爽地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张老师的这份苦心,我在那时并不理解。年轻的心在短浅的人生阅历上漂浮,想不到数算走过的日程,检点脚印的深浅。

张老师返校的前一天,徐书记传达了大队部对剧团的总结:“山东师范学院文教队中文系巡回演出剧团,根据党的方针政策、社教发展各阶段的要求,边编排、边修改、边演出,五个月共演出了12个大中型、11个小型剧目。其中有《三世仇》《东风解冻》《刘四姐》《审椅子》《新媳妇》《犟媳妇》6个歌剧;《箭杆河边》《春潮浪》《桥》3个话剧和吕剧《小保管上任》《红管家》及快板剧《王二小接闺女》,外加曲艺表演、革命歌曲,组织了51场大型演出,近20场街头宣传,演出地遍及齐河县,相邻的高唐、茌平县的社员也赶来观看演出。最多的一场看戏的有4000多人。每一场演出都得到社员的欢迎;台上哭观众也哭,台上笑观众也笑。有二十多万观众看了我们的演出。同学们高举毛泽东思想文艺红旗,在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熔炉里锻炼自己,与贫下中农结合,改造世界观,真正做到了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教运动作出贡献。贫下中农说:‘见了你们就像见了当年的老八路。’”

徐书记念完,同学们议论纷纷,觉得数字多,具体肯定少。张老师拍了拍手,等同学们静下来,才开口说:“这个总结是大队部对剧团的总体评价。对我们这个诞生不到5个月就要完成使命各奔东西的剧团,大队部的总结要向上级汇报,在内容上是经过推敲的。要说思想改造,哪个同学敢说自己‘高举’了毛泽东思想文艺红旗?敢说自己‘真正’做到了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是对剧团演出的评价,用在个人身上就要考虑考虑了。然而剧团是由许多个体成员组成的。结尾用贫下中农的一句话把每一个个体都囊括进去了,‘见了你们就像见了当年的老八路’,这是对我们人格的肯定。”

张老师说到这里,同志们脸上都泛出了笑容。原本坐在地铺上的张老师,这时站起来。我突然发现他不像来时——来时我们坐同一辆车,路上尘土飞扬。张老师把师母给他预备的口罩从背包里掏出来递给我,把几条毛巾递给女生,让我们包着头。他自己用手绢捂着嘴,乐呵呵地拍着背包说:“减轻了我的负担。”那时,他的脸上看不出颧骨。可此时,颧骨隆起,两腮凹进,越发显出他的消瘦。他太累了,在大型歌剧《三世仇》里,他扮演恶霸地主活剥皮,他借用京剧表演中眼神的运用和动作的夸张,刻画出一个奸诈歹毒的活扒皮,以至于他在台上演出,孩子们往台上扔石头打他。他既是演员又是所有剧目的导演,还要指导化妆、布景、道具,我们从来没听他说过一声累。早晨起得最早的是他,带着大家去练声;晚上睡得最晚的是他,等演员卸完妆,剧务收拾停当,这才去休息。这个比我们大十几岁,在讲台上热情澎湃、妙语连珠的写作教师,来到农村俨然成了我们的兄长,从挂幕布、钉黑板报、挖沟抬田、推独轮车……事无巨细他都抢先动手,我们尾随在后学着做。做好之后他总是夸奖我们做什么像什么!我们就这样有了自信,能独当一面地做事了。想到这里我十分内疚,我怎么没想到去关心老师呢?我回过神来,听见张老师正在说:“总结不是要让人知道我们有什么成绩,而是让自己知道有什么不足,找出存在的问题才有改进的可能。我倒觉得,齐河5个月,需要我们留存在记忆里的,应该是那次漏洞百出的演出,尽管以后再没出现过问题,我记下那次演出的问题,建议你们也记下来。让它时时提醒我们——人生只有一次,切莫出现舞台上的纰漏!”

想到张老师回校后很难有机会像在齐河这样朝夕相处了,大家怀着深切的感念,回忆那次演出的纰漏。我打开纸箱找出那本绿色的布皮日记,翻到11月30日,上面清晰地记着:“今天阴天,很冷。化妆时手冻得发僵。晚饭后匆匆跑到西场演出。台子很小,场地狭窄,但是人来得很多。今晚演得不好,幕幕之间非常快,整个演出比第一次快了半个多小时。”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也都拿着笔记。我继续往下念:“台上错误很多,台下时不时发出喊声。扮虎儿妈的高英还戴着手表,举手擦泪,表带闪闪发光。老乡们嘀咕:‘还戴金表呢!’卖小兰一场,本应李老汉掏出钱交给小兰妈,但老汉忘了掏钱,亏得台下的小孩看过彩排,在台下吵吵着:‘还没给人家钱呢!还没给人家钱呢!’这才提醒了李老汉。虎儿的裤子系得不紧,在台上掉下裤子了,急得台下的孩子们拍手:‘你裤子掉了!’这才赶紧提上。活扒皮当了大队长以后,穿着军装晃着膀子上台,活像日本翻译官……”

同学们笑得前仰后合。老王伸手来拿我的日记,不小心碰倒了小油灯,突然火光亮得照人,我生怕烧坏了我的日记……

太阳出来了,弥漫的雾霾瞬间消散。我坐在写字台前。清晨的阳光照着这本绿色布皮日记,它静静地翻开在那里。刚才,它领我穿过历史的甬道,重新感受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这是我在小油灯下用我的青春写下的,它们真实、客观,记录着曾经发生的事。52年之后,我读出了另一种真实。我读懂了张蕾老师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说的每一句话,讲的每一个故事,做的每一件事;读懂了他无法言说的良苦用心;读懂了在那荒谬压抑的岁月里,他那充满了悲悯情怀的高贵心灵。这一切,不是用墨写下的,是用铁笔镌刻在心灵磐石上的。它们必存留到永远。

“木叶下时惊岁晚,人情阅尽见交难。”2015年2月4日清晨6点多钟,张蕾老师告别他八十七年的人生路,乘长风破云而去。这一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张老师在春天开始的第一天离开我们,把他的微笑留在了严酷的冬天。这微笑是我们在齐河的寒冬里就熟悉了的,它豁达、真诚,带着鼓励,带着安慰,有一些幽默,有一些沉思;这微笑,意味深长,给人启迪,在每一个清晨,在你心灵所到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

[注:张蕾(1928~2015年2月4日)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曾任山东写作学会会长,山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名誉馆员。]

责任编辑 王 童

篇4:享受雨夜散文

在那高寒的石板岭村小学教书的岁月里,我最喜欢的是雨夜。

山风裹着云雾一吹,雨就跟着来了。哗哗啦啦、淅淅沥沥、象炒豆爆锅,象钢钵频打。山路上绝无行人,即使是匆匆赶路的,也要找个地方躲起来。每当这时,我就关紧门窗,钻进包厢一般大小的寝室,燃烛泡茶细细的感受一番。

开始是借雨遥思,回味山下家乡温馨的雨夜,祈祷那“润物细无声”的夜雨给家乡父老带来幸福,带来丰收,带来岁岁平安。

我想象山下的妻子正在雨中收拾柴禾,给白发老娘烧上滚烫的茶汤,带雨归来的儿子正在呼唤鸡鸭,给它们掩上厚实的门板……

继而是凭雨遐想,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以雨夜为题材做诗作文,留下不少名篇佳句。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曲《夜雨寄北》表达出多么深沉的离怀别情;唐寅在《潇湘夜雨》中写道:“鱼龙出没吼江涛,墨染云烟不断飘。硚口橘州何处是?满江芦荻夜萧萧。”描绘的潇湘夜雨中神奇莫测的景色,使人生出孤寂神秘的感觉。“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读牡丹亭”是明人冯小青的名句,但也只不过写出他在雨夜独自看书的闲情逸致。哎!古文人的`雨夜大抵都是如此而已……

随后我就开始做事。我伏在床前的小桌上,写一会三复式教案(就是一堂课给三个不同年级的学生讲课的教案),听一阵急雨猛打竹林;改一阵密麻的作业,听一阵细雨敲打门窗,象欣赏乐师击鼓,象品味妙手弹琴。雨点不停地洒,我笔尖不停地写,常常涌出许多灵感。把一课课教案写得新意别出,妙趣横生,学生们听课后都拍起小巴掌,笑得象三月的春花。我呢,也快乐的化为这高寒山巅上的夜雨,点点滴滴都洒落在那群孩子们的心田上。这该是古文人们都比不上我的好诗吧!

我喜欢石板岭山中的雨夜,它给我宁静,它给我灵感。雨夜的灯下,有我耕耘的广袤土地,有我丰收不完的果实。无论是春雨霏霏,还是夏雨滂沱;无论是秋雨潇潇,还是冬雨惨淡,我都在我的“包厢”里泰然安坐,敞开童心听雨品茗,构思我浇花育苗的艺术,创作我培育栋梁的诗文,欣赏着雨后窗前从云缝中露出的朗朗月光!

篇5:散文雨夜如秋

夜雨朦胧了街边的路灯,对面楼顶的霓虹,就像一位上了年纪的盲人,有一眨,没一眨地闪瞎了好几个字的笔画。想着昨夜那风清如洗的夜色,感觉离我们好像很远,恍如隔世。雨中的夜行人,脚下像踩着一团火,蹦跳着,躲闪着。就连往日热闹的街边夜市,也被这场雨浇的没有了一点人气。

晦气的摊主们在盘算着,盼望着后半夜还有打麻将夜归的人能补一下亏欠,那可是一个个大食客,长着一张狼一样的嘴巴和牙齿,瞪着一双输急了被熬红的眼。白天是自己的,晚上经过一番拼搏厮杀又变成了别人的,哼,不吃白不吃,狼吞着,这可都是能出大手笔的下家。

夜已经很深了,按往常习惯,这时间正是热火朝天捞钞票的钟点,只是因了这场雨,不死心,回去也睡不着觉,那就猫等耗子地候着。这世界总有那么一些费寝不忘食的人,在你早已把他忘了的时候,他才来敲你的门。

雨夜如秋,吹刮着被激怒的天空,连成线似的雨滴,扑打着窗棂,淋花了窗玻璃,看着外面的世界,已被扭曲的改变了原来的形状。我时常就是这样站在窗前,总有一些无法言明的情绪会在心中蔓延,有时是一件与己无关的往事,有时是一首触动心灵的音乐,在某一个夜晚,往往会被忧伤击中,心里就像这布满阴云的天,不停地下着雨,和着这哗哗的雨声,音符不停地流淌,盼望着内心能有一次柔软的着陆,但放飞的思绪总是事与愿违地不知所踪。总想飞翔,飞得是那么疲累,却也无法探底,没有翅膀的飞翔,最终,只能是疲惫至极的跌落。本来,音乐就是用来放飞人的心灵的,从地上到天空,心有多高,音乐的灵魂就有多深,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放飞自己。而放飞自己从原理上来讲,本身就是一种能力,一种修炼,它去除了虚假的装模做样,自以为是,让自己的心空呈现的那么干净,明亮。往往在无聊空虚之时,踯躅在街头的人群里,看着满大街的快餐文化,置身于无以为根的文化氛围中,被延伸的广告,标语,透射出一种利益的蛊惑,杀人的欺骗,我们又能有几人坚守自己的良心所在,用自己的行为表达方式,而不被仅存的换了马甲的语言技巧所驱使呢。

是的,音乐有它的深度。也许,依我们的能力无法触底。我们徜徉在感知音乐的旷野里,流浪汉般地搜寻着落脚的台地,感知着溪流的清冽,草尖划过肌肤的痒痛。我们无目地的走,心里承载着绵延的群山,哀怨流淌的河流,还有那一望无际的原野,尽情享受着用音乐驾驭心灵的过程,无形中,我们拓展了音乐的宽度。只在一个不经意的一次回首,豁然发现,我们默默无闻地走过的那些脚印,就是一串串蹦跳的音符,清晰地显现在灵魂运行的轨迹上,让人感动,落泪,那是我们无法忽略的心结,无法抹去的记忆。可能我们浑然不知,像死了一样沉寂,就像地下埋藏的石油,在等待着一次毫无理由的触碰。然后,心之灵魂的记忆,泉涌般地凌空飞溅,我怔在那里,如浴冰刀霜剑,刻蚀着早已磨钝的沧桑残年。

这时,电脑播放器里正播放着奥斯陆爱乐乐团演奏的一首伤感乐曲,那缓缓流动的音符,被拉长的节奏变奏,就像一条默默流淌悲情的河,缓缓地在这个雨夜里无休止的被延伸。有时只是想到某个人,某段感情,心便会隐隐的有泪要涌出。夜空里看不到星和月,只有透过窗玻璃看到那变了形状的霓虹灯。听到的只是楼下停车板棚被暴雨敲打的轰响,我的心忧伤成悲凉的石头,就像百年枯井里渗出的水滴,冰冷的我无法面对曾经的记忆,连自己的良心都不敢确定是否还存在。

其实,人们在拷问自己的良心时都会发现,在你的亲友、同事中间,真正能够与你个性,灵魂相契合的很少,包括你的妻子,儿女,她们在你的生命中扮演着那个与你决然不同的角色,甚至还是你的对立面,她们只是在生命的这个大圈子里,和你延伸的那一部分发生了重合,这是一种个性,意愿的被迫。因为你是她的亲人,你的尊严是需要被维护的,他们会毫无怨言地为你做出牺牲,为的是得到一种亲情的互动和谐。在今天这个多极化、浮躁化、享乐化的时代,人心底的根,早已被这世间劲吹的贪婪之风连根拔起,灵魂四处漂泊。在我们的周围,到处可见亲兄弟姊妹,甚或父子母女之间,为多争得钱财,为房屋财产打得头破血流,最终对簿公堂…… 人类道德的气质顿时哑然失语,号称五千年的煌煌文明瞬间支离破碎,先祖遗赠给子孙的美好未来,被颠覆的倾家荡产。连亲情都被涂上了金钱的臭样,还谈什么社会责任的担当呢。本来,亲情原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炼。更是一种人格的坚守。

所以,在自己的各种交往中,分歧是或多或少存在着的,在那个没有相交的半圆里,每个人都在充分地展示着自己的个性,表现着自我,没有人把这种外延的独立性看成是亲情的疏远和灵魂的逃离。大多数人也并不为此苦恼,多半是把这作为一个无法改变、许多时候也就无须改变的事实继承了下来,做为一个安身立命,治家之道了。仔细追溯起来,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交往范围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你之所以与这些人有了比与其他人多的来往,是因为你出生在这个家族里,你从事了这个职业,你进入了这个社会圈子,如此而已。在你和他们打交道的时候,他们已经是一些有着自己的独立性格,有着一些丰富经历和阅历的人了,倘若你要求这些原本与你不同,并且因为偶然的原因进入你的生活的人,能够与你息息相通,为了你的一己之私而去绑架别人思想灵魂的人,就未免有些强词夺理,太不近情理了。

有时,人的灵魂就像这雨蒙蒙的夜幕,被罩上了一层黑纱,躺在一个不知名的角落,感觉好像离我们好远好远,身体就像一具匆忙赶路的躯壳,戴着一副偶尔不知从哪儿捡来的面具,徘徊于街巷中,每穿过一个路口换一副面具,就像那豪华的婚车,高调地进去,低调地出来。就这样不停地奔突,不辞辛劳,不断地变幻着面具,说着连自己都不相信的鬼话。

总是在自己最无助,最落寞的时候,一种莫名的忧伤涌上心头,就像伤感的音乐缓缓地像水一样在夜里流淌,流过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没有缘由地,只是突然有一种悲伤,眼泪便毫无意识地顺着脸颊流了下来,不知道为什么流泪,也许是心中有太多的无助和伤感,在无人的时候需要一个出口吧。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不是同一类人不聚首,各走各的路,各自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圈子,忙碌着自己的事业,爱好。但有时你充满自负地走过了一段路以后,再回首时,会发现,回首往事,其实是这世界上一副最苦的后悔药,刀走偏锋有时把自己也伤得血淋淋的,按部就班重复着长辈们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老病死,却又于心不甘。所以,总是游离于卑贱与尊严之间,在寻找着一种狂傲的打了折扣的成功感觉。

在这人头攒动的.世界,我们一生邂逅的人有无数,但邂逅了能相互停顿、驻留的人又有几人呢?当然,邂逅是一种美丽,一种缘分。能在茫茫人海中邂逅,牵手了,就是彼此相知,彼此欣赏。放手了,就是一种无奈,一种寂寞。

每个人的寂寞都有他不同的理由而寂寞着,这是一种无奈,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无能为力,是一种无助时的惧怕,每个人都在想办法摆脱他,突破他。在孤独病痛的时候,总是期望有个人能陪在身边,哪怕只是彼此取暖,获得一时的柔情,哪怕会付出代价,甚至,期望可以在茫茫人流中找到一个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人。然而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一个人上路终不可免,尽管孤单,尽管惧怕。这时,我们常常会想到生命的短暂,生与死的忧伤,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痛楚。谁都无法逃避这个结局,就像看到一朵花儿的枯萎凋零,伤感的只是一种情绪罢了,与生死无关 。

每个人的灵魂就是你生命之树开放的花 。虽然世事艰辛,红尘纷扰,我们有很多无法忘怀的事,有很多无法解释的过去,还有很多无法排遣的烦恼,在我们生命运行的轨迹中,终究只是留下了一道划痕,就像我指间这滑落的廉价文字,它带着淡淡的忧郁,感伤,述说着灵魂之花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终其一生我们所获得的,能留与子孙享用的,也只有那不朽的思想灵魂。记得一位法国哲人帕斯卡说过一句话;“本来,宇宙已囊括了我,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人不是天使,飞禽走兽也不能享有人的尊严,然而,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往往容易沦为禽兽,这是他的不幸”。

我们不是天使,但天使那纯洁的灵魂却是人所赋予的,她总是表现为一种纯洁,无欲,宽容,是在人们的脑海中被气化,雾化的类似于人形的天堂鸟。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被作为一种想象中的吉祥物。但在我们现实世界里,天使被作为一种榜样,被无节制地渲染,拔高,蛊惑人们都像天使一样地放弃生活的本真,教徒一样地约束自己,把自己修炼成只知道服从的一种工具。而一些被称作天地英雄的人,自认为拥有无人能敌的权利,绕开了天使,直接做起了上帝,打着博爱民众的名义肆行无碍,以为手中的权利永不枯竭,直到民众的耐心和信任被消耗殆尽,直到原谅成为不再有余地的放弃。正如法国哲人帕斯卡说的;“这是他的不幸”。

据传说,我们原本就是泥土捏成的,天使离我们太遥远,我们无意抗拒大自然的生存法则,在茫茫宇宙间,人的生命存在显得那么脆弱,渺小。有时,一泡尿就有可能让我们退回到那遥远的亘古时代。当初女娲创世时,仅用了一撮土,一坨泥,把我们玩弄成一个似是而非的人型,岂不知,这从泥土中来,再到泥土中去的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不知道这个过程,却是要历经生命一世的悲怆啊。

今夜,我守望着心的一隅,让莫名的伤感在莹莹的泪光后悄然流走,不知道我这孤独,伤感的心空,能否让这大雨,把我也曾藏污纳垢的心之角落冲刷得干净,在雨住之时也能悄然睡去...... 我想,睡去的只是记忆,而醒来之后的回忆会越来越清晰,它能把你之前的记忆像电脑一样复制,粘贴,无限量地放大,在你承受不住的时候会来一次放肆的宣泄。如果是那样,我会小心地告诉自己,他,已不再是原来的他,而我,也不再是原来的我。毕竟,冰箱不是用来冷藏,保存人的思想灵魂的。

雨,还在不停地下着,临晨快五点了,还不见破晓的迹象......

篇6:雨夜情思经典散文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灰蒙蒙的细雨笼罩着我们这座小县城的天空,茫茫的雨雾里,霓虹灯在彩虹桥上,公园里,街道两旁的风景树上快乐地闪烁着,远处望来,真好似一座海市蜃楼,精美而壮观。

我似乎很喜欢被雾笼罩的世界,朦朦胧胧的似如梦幻,再加上细雨纷飞,微风吹拂,醉意浅浅,感觉是多么的惬意啊!让雨水和泪水一起流淌,让风儿和思绪一起飘荡,让世界和我一起忧伤。一个人走在河岸边,马路上,独看风景,世界是那样的美丽,世界却又是那样的荒凉。河水奔腾着幽幽的身影,细雨在路灯下舞蹈着优美的身姿,渐凉渐寒的.风吹落着零星的被雨水浸透的叶子,或落在花池里,或落在河面上,落在花池里,像暂且搁浅的船只,落在河面上,就流向了远方。可谓是:流浪成浮萍,搁浅亦凄清。莫怪风之过,生来是此命。叶子啊,命运也是如此的凄惨悲凉!

想着你,却像这夜晚觅不着的星星;想着你,就会走进一个梦境;想着你,泪似乎干了,雨却好像变大了;想着你,我怎么也阻挡不了飘进窗户的雨。

在这样的一个“思念成花飞,飞满天空泪”的夜晚,说静美,却凄凉。任着雨水浸湿肉体,任着雨水洗刷灵魂,让疼痛的血液流淌在落寞的土壤上,浇灌爱的苦涩,明天就会长出一颗“苦涩树”,孤独的苦涩树会枝繁叶茂,开满绚丽的花。我知道,雨会一直下一直下,即使明天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可这样的天空只是别人的天空!

篇7:小城雨夜的散文

停电上街,再加上是在深秋的雨夜,真有点儿无可奈何找罪受的味道。原本想街上一定不会有太多的人,谁知到了街上却叫我诧异,满街的人,满街的伞,满街的吆喝,满街的嘈杂。虽然没有电,没有华贵的流瀑,没有五彩缤纷的灯饰和广告,然而在街道两旁商店里的烛光映照下,还是能分辩出五彩缤纷的人,五彩缤纷的伞。还有就是那平时不太用的手电筒晃动着光柱,在雨夜的夜空,在人流和伞流中,透出徐徐下落的雨点。夜色并不是太黑,还没到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吃了粑粑,重阳才过,月亮只会一天比一天圆,虽然天上是厚厚的云层,月光还是透了不少下来,就连最偏避的阴暗小巷里也能看清路径,看清水洼。

随着人流、伞流,我和芸儿来到了市里往常最热闹的地段。这儿是夜市的集中地,整个十字路口,东西南北全让卖水果的,卖臭豆腐的,卖时鲜品的,一摊接一摊地占满了人行道。平时一盏盏明亮的电灯照着摊前的商品,招徕着过往的行人,今天晚上却无奈地点上了冒黑烟的油灯。远远望去,那随着夜风飘洒的火焰,那冉冉上升的青烟,那柔和而忽明忽暗的灯光,使人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古朴,产生了一种急切的想亲近的感觉。灯光下,那叫买声,那讨价还价声,那年青人的嬉笑打骂声,此起彼伏,并没有因为停电而稍许减弱和逊色。又因为下雨,摊摊都撑起了大伞,有的甚至还搭了个不大不小的棚子,于是原来就不太宽的街道更窄了,来辆车,你推我,我挤你,左躲右闪;汽车也只能不断地响着喇叭,一步一步地往前挪;碰到水洼,轮子进去后漫出来的水,湿了鞋,脏了裤子,就连漂亮的大姑娘也顾不得了,高高地把连衣裙,大摆裙拉起。一场虚惊,一场拥挤,汽车在一片惊叫声和咒骂声中离去,于是人流伞流又重新合拢,大街又重新淹没在人流伞流中,淹没在高声的叫卖和不断的讨价还价中。

篇8:雨夜来临散文

半夜,溘然下了一场大年夜大年夜雨!

雨来了,也要走。有人爱好名牌,更有人爱好抉剔名牌,有人承认成就,更有人因为旁人的成就而虎视眈眈。我们的人生就在个中赓续的历练着!

哗哗的雨声,很快就惊扰了我的梦!清盆大年夜大年夜雨向从天空倒流一般,被雨声淋醒的我再也不克不及入眠了,于是,打开台灯顺手翻看了枕边的一本杂志!

生活在尘凡之中,因为促的赶路,我们在心坎深处都很爱好、很神往的一种状况——安详。如许的际遇在我们生活里实难碰见的。一如半夜在雨夜看书,假如没有窗外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年夜大年夜雨,我必定会在睡梦中,必定会错过这个时光!

说起看书,我不克不及称其为爱好,这对于一个爱好用文字来表达自我的人而言切实其实是一个极大年夜大年夜的讽刺。读书其实是一件很好的工作,不仅可以清除本身的懊末路,还可以打发本身余暇的时光。赶上一篇好的文字,我们如同碰着一个对的人,不只可以或许懂得本身,并且可以或许打动我们的心儿,与其一见如故,也像大年夜大年夜家常说的那样,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好的文字,一如是春天碰见好的花儿,老是耐不住多看几眼才可解恨,这一份奥妙的认为,有人会说我是好色之徒,但凡碰着一篇好的文字像碰着一个心仪的女子,有此名号值得而为之!

半夜看书,固然有过,然则却只可数,更何况是在雨夜看书?这一份际遇,让我在这哗哗的雨夜总有一种说出的`心绪在心头环绕纠缠!

生活是一部很丰富的书,因为我们的一时忽视,天然会因之而带来些许的懊末路,我们便经常的抱怨,忽视别人对本身的不睬解,碰着这些,我们在心里总会愤愤不平,总会无故的焦灼不安,甚至掉落去人生的信念与勇气,于是,碰见一份人生的安详,欲望一份人道心坎的沉着便成为我们在生活里的一份奢求!

雨依然在哗哗的下着,雨滴击打着地上、屋顶,再一次夸大年夜大年夜了这雨的滂湃!我沉浸在这一篇关于写着高考人生的文字里,心绪与窗外的暴雨一般居然不知所然,是的,有些人生的路,譬如高考、中考,如天空的雨一样不会因为本身而不来。下吧,人生这一场场该来的雨必定会要来,甚至会心想不到。于是放下手中的书,我在想:这就是人生的必定吧?

人生是一个斗争史,我们的斗争不在乎打败别人,更在于我们若何打赢本身。是的,不要认为拥有了这个就会有那个,不要认为有了名声就有了信用,不要认为有了成就就有了幸福,不要认为有了权力就拥有威望,不要认为这件事做好了下一件也必定能做好,斗争永远是我们人生进步的标语。一个好的人生,如同是一部好的文字,不只是有着好的言辞,更有一种看不见的斗争精力在鼓舞这我们,这就是我懂得人生是一部斗争史的缘故,借使,我们的人活门上能不忘初心,秉承如许的人生信念,我们就必定能写好本身的人生文字!

处在人生的世俗里,有些人总爱好把本身的文字写给别人看,但我更赞成本身的文字必定要写给本身看的不雅不雅点。路在我们的脚下,我们的心里,我们心坎的诉求与对生活幸福的诉求是不雷同的。有人爱好热烈,有人爱好安静,有人爱好独处,这些来自不合人活门上的际遇总会或多或少影响着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每小我都是生活中的一个个别,我们不要将本身的爱好与爱,甚至妄图强加于他人,这对他人是不公平的,甚至是滋长本身对别人不克不及够懂得本身的源泉,正如有人讲的那样,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给别人机会,同样也是在给他人机会,如许如斯,本身懊末路少了,获得别人抱怨也少了,何乐而不为?

人生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眼下高考即过,一些人的人生又走在一个十字路口,在这个高考的站台,将会改变若干人的人生?如今固然不克不及说一份定前程,然则,对于高考带来的各类人生,对于一个经历过高考的我来说老是有着无穷的关怀,更何况在现行下只高度存眷测验成果的时代呢?我没有讳言,更没有避讳,四十年的高考,固然成就了很多人,同样也让很多人走不出高考,这就是高考,对于一些人来说只是望而兴叹,或许是命运?

篇9:雨夜的优美散文

最喜欢夜雨。大约夜雨古典的意味最浓,古诗词里的喜与悲,忧与伤,思与愁,在这如歌如泣的夜雨里都能觅见,比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只是简简单单的倾听,就能感受到那种如诗如画的美。

倾听最容易感动。也不是什么故事,在安静的.房间里,听一听细碎的雨点身撞屋瓦、叩敲暗窗的声音,什么也不想,单纯地听。渐渐地就能听到很优美的声音,仿佛轻柔的音乐,渐渐地,竟不知身居何处了。想起杜甫的名诗《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竟不由得在恍惚中,听到了诗人的吟唱,与雨声交汇在一起,叫人如梦如幻。

有些声音是听不见的。单说这场春雨,来得多是时候!外出的人都回了家,吃了饭,躺在木床上咀嚼即将过完的一天。雨悄悄地来了,郊外的麦苗和土地在遇到夜雨的时候,一定表达了什么,而我们是听不到的。唯能想见大地上的绿偷偷地更绿了一步,喜悦脱离了语言,在这个恍惚的夜晚无限蔓延,节节拔高。

依稀记得避雨的故事,雨巷的故事,雨夜就诊的故事……多年以来,它们还在课本上、在小说里有趣、优美、曲折地发生着吗?不知道。只是因为有了雨,有了美丽的背景,那些故事里的人和事都是美丽的,仿佛发生在昨天、昨夜,仿佛发生在自己身上。

听雨的时候,心会飞起来。却总是到那几个再熟悉不过的地方,比如故乡,比如田野,比如街道,比如河塘……有时,也会不自觉地走出去,在蒙蒙细雨中感觉雨丝落在头上、脸上、肩上,久久干燥的自己从头到下、由外及里慢慢潮湿起来。我会说:人是要潮湿一点的好。干燥如同理性,潮湿如同感性,偶尔被感动乃至流泪的人才是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

上一篇:放弃购买协议书下一篇:朗诵琵琶行写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