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生自救的小学作文

2024-05-02

逃生自救的小学作文(精选9篇)

篇1:逃生自救的小学作文

小学防震防火疏散逃生自救的演练方案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自救演练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推动防震工作社会化,有效预防和遏止重特大灾害事故,深入开展防震安全宣传活动,做到警钟长鸣,时刻保持学校安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让广大师生更深入地了解防震逃生常识,使每一个师生都切实树立起防震意识,真正掌握好防震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并具备自救互救的.能力,我校决定举办以“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为主题的师生防震防火逃生自救演练活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时间、地点、内容:

演练时间:3月26日下午2:25

演练地点:本校

演练对象:一至六年级

演练内容:(1)灾情报警;

(2)教室遇到震灾时的逃生;

(3)逃生演练。

二、组织领导: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全体教师

现场总指挥:z

副总指挥:z

报警组(1人):z

疏散组:z

引导组(1人):z

救护组(4人):z

三、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

(一)现场总指挥宣布:“老师们、同学们,z成前爱心希望小学防震逃生自救演练现在开始”。

(二)全体参加演练人员各就各位,做好演练准备工作。

(三)报警

1、报警人z拉响警报。

(四)逃生

1、班主任迅速组织学生撤离教室,带领学生到安全的地方去。

2、当时在办公室内办公的老师立即前往指定地点或班级帮助班主任带领本班学生到操场等安全的地方,要求学生蹲在地上。

c、学校清点人数(班主任负责),各班清点完人数后向z主任汇报,王洛强向现场总指挥汇报。

(五)现场救护

救护组人员安排:

(1)救护组人员携带紧急药箱到操场待命,及时处理伤病员。

(2)打开校门,准备及时把伤情较重的师生送往医院。

(3)班主任带领本班学生疏散到安全地带后,参加救护组工作。

(六)现场总指挥宣布:防震演练结束。

篇2:逃生自救的小学作文

火灾逃生自救口诀一

1、熟悉环境,出口易找!

来到酒店、商场、娱乐场所等陌生的环境,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以便关键时刻能尽快逃离现场。

2、发生火情,报警要早!

发现着火,无论大小,都要迅速拨打119,报警时要沉着冷静,认真听接听员询问,并正确简洁地回答,同时留下联系方式,派人员到路口接应消防车。

3、保持镇定,有序外逃!

面对浓烟烈火,首先要保持冷静,准确判断危险地点和逃生方向,迅速决定逃生的办法,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乱冲乱窜,撤离时要注意朝逃生指示标志方向或空旷地方逃跑。

4、简易防护,匍匐弯腰!

逃生时要防止烟雾中毒,可采用毛巾、口罩等蒙鼻,匍匐或弯腰撤离的办法,穿过烟火封锁区,应佩戴防毒面具、头盔等护具,如果没有这些护具,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再逃出去。

5、慎入电梯,改走楼道!

火灾发生后,电梯供电系统随时会断电或因热作用电梯变形而使人被困其中,同时由于电梯井犹如贯通的烟囱直通各楼层,有毒的烟雾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

6、缓降逃生,不等不靠!

当大火已烧到身边,消防队员还没到达时,要及时利用建筑物内救援设备,如高空缓降器、救生绳等,也可以利用身边的绳索、床单、窗帘等自制简易的救生绳,并用水打湿,缓慢降到楼下。

7、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如果身上着火,不要惊跑或用手拍打,应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扑灭火苗。

8、被困室内,固守为妙!

若被大火困住在室内,要用衣物、毛巾等将门窗缝隙堵住,同时向门窗衣物上泼水,防止烟雾进入,并进行呼救和等待救援。

9、速离险地,不贪不闹!

生命是最重要的,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贪恋贵重物品而把宝贵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撤离贵重物品上,已经逃离险境,切莫为找贵重物品而重返原地。

火灾逃生方法二

1.低层跳离法

如果被围困在楼房的二层,若无条件采取其它自救方法或短时间内得不到救助,在烟火威胁、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跳楼逃生。但在跳楼之前,应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物品,以便“软着陆”。然后再用手扒窗台,身体下垂,头上脚下,自然下滑,以缩小跳落高度,并使双脚首先着落在柔软物上。如果被烟火围困在三层以上的楼房内,千万不要急于跳楼(距地面太高,往下跳时易造成重伤或死亡)。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不要冒险跳楼。

2.通道疏散法

楼房着火时,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选用最便捷、最安全的通道和疏散设施逃生,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从浓烟弥漫的建筑物通道逃生时,可用湿衣服、湿床单、湿毛毯等将身体裹好,低势行进或匍匐爬行穿过险区。如无其它救生器材,可考虑利用临近建筑的阳台、平台、屋檐、树木、屋顶、避雷线、落水管等脱险。

3.绳索滑行法

当各通道全部被浓烟烈火封锁时,可利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浸湿,然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沿墙缓慢滑到地面或下到下一个楼层而脱离险境。

4.熟悉环境法

就是了解和熟悉所处建筑的消防安全环境。对经常工作或居住的建筑物,事先可制定较为详细的火灾逃生计划,进行逃生训练和实地演练。对确定的逃生出口、路线和方法,要让所有的工作人员、家庭成员熟悉、掌握。公众聚集场所要将逃生出口和路线绘制成安全疏散图,张贴在明显位置,以供平时大家熟悉。一旦发生火灾,则按逃生疏散预案顺利逃出火场。当我们外出,走进商场、宾馆、影剧院、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看一看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及火灾逃生示意图,以便遇到火灾能及时疏散和灭火。如1985年4月18日深夜,哈尔滨市天鹅宾馆发生特大火灾,起火的楼层住着一位日本客人,他在18日入住进11层客房时,先在门口观察了周围环境,了解了疏散出口的位置和周边情况。当夜里意识到失火后,便穿过烟雾弥漫的走廊直往疏散通道摸去,得以死里逃生。这就是日本客人熟悉所处环境的益处。

5.迅速撤离法

火场逃生是争分夺秒的行动。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被烟火围困时,千万不要迟疑,要立即设法脱险,切不可贪恋财物延误逃生良机。在现实生活中,就有人已经逃离险境,又返回火场抢救财物,导致丧生火场的悲剧。一般地说,火灾初期,烟少、火小,只要迅速撤离,是能够安全逃生的。

6.毛巾保护法

火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1.28%时,即可导致人在1—3分钟内窒息死亡。同时,燃烧中产生的热空气被人吸入,会严重灼伤呼吸系统的软组织,也会造成人员窒息死亡。许多火灾的受害者就是因有毒有害气体窒息而死。逃生者多数要经过充满浓烟的走廊楼梯间才能离开危险区域。逃生时,可把毛巾浸湿,叠起来捂住口鼻,无水时,干毛巾也行,身边没有毛巾,餐巾、口罩、帽子、衣服也可以替代。(经过实验8层湿毛巾在3—5分钟可以过滤60%的一氧化碳气体)穿越烟雾区时,即使感到呼吸困难,也不能将毛巾从口鼻上拿开,否则就会有危险。

7.暂时避难法

在无路可逃生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暂时的避难处所,积极的争取时间,创造机会逃生。在设有避难间的建筑物内,可利用避难间,躲避烟火的危害。如果处在没有避难间的建筑里,被困人员要创造避难场所与烈火搏斗,求得生存。其方法是:关紧房间临近火势的门窗,关闭中央空调、打开背火面的门窗(但不要打碎玻璃,窗外有烟进来时,要赶紧把窗子关上)。如果门窗缝隙或其它孔洞有烟渗透进来时,要用毛巾、床单等物品堵住或挂上湿棉被、湿毛毯、湿麻袋等不燃、难燃物品,并不断地向迎火的门窗及遮挡物上洒水,最后淋湿房间内的一切可燃物,一直坚持到火灾的熄灭。另外,在被困时要主动与外界联系(还应注意应用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等防火分隔,及启动通风和排烟系统创造生存环境)。如房间有电话、手机,要及时报警,如没有这些通讯设备,白天可用彩色醒目的旗子或衣物摇晃、呼救;夜间可摇晃点着的打火机、打开手电筒等向外报警救援,直到消防队来救助脱险或根据火势择机逃生。

8.标志引导法

在公共场所的墙壁上、门顶等醒目位置,一般都设置有“太平门”、“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电话、逃生方向箭头、事故照明灯等消防标志和事故照明,被困人员看到这些标志时,马上就可以确定自己的行为,按照标志指示的方向有秩序地撤离逃生。

火灾逃生自救常识

1、发现火灾,及时报警,牢记火警电话“119”。报火警时的主要要点:⑴说清着火单位的具体地址;(2)说清是什么东西着火和火势大小,以便调配相应的消防车辆;(3)说清报警人的姓名和使用的电话号码;(4)注意听清消防队的询问,正确简洁地予以回答,待对方明确说明可以挂断电话时,方可挂断电话;(5)报警后要到路口等候消防车,指示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

2、当周围发生火灾时,一定要保持镇定,以免在慌乱中做出错误的判断或采取错误的行动,受到不应有的伤害。

3、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不要往柜子里或床底下钻,也不要躲藏在角落里;更不要贪恋财物,盲目地往火场里跑。

4、当发生火灾的楼层在自己所处的楼层之上时,应迅速向楼下跑,因为火是向上蔓延的。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

5、燃烧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它们的蔓延速度是人奔跑速度的4-8倍。当烟雾呛人时,要用湿毛巾、浸湿的衣服等捂住口、鼻并屏住呼吸,不要大声呼叫。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靠墙边爬行逃离火场。

6、不论是位于起火房间还是未着火房间,逃到室外后,要随手关闭通道上的门窗,以减缓烟雾沿人们逃离的通道蔓延。

7、在被烟气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时,应努力滚到墙边,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因为消防人员进入室内都是沿墙壁摸索着行进。此外,滚到墙边也可以防止房屋塌落砸伤自己。

8、当自己所在的地方被大火封闭时,可以暂时退入居室。要关闭所有通向火区的门窗,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同时,要积极向外寻找救援,用打手电筒、挥舞色彩明亮的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以引起救援者的注意,等待救援。

9、一旦被火势困住,要积极采取紧急避难。一些大型综合性多功能建筑物,一般在常用的电梯、楼梯、公共厕所附近以及走廊末端设置避难间。发生家庭火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如利用阳台等可燃物少、方便同外界接触的空间,自创避难小空间避难。

10、若被困在二层以下的楼层内,被烟火威胁,时间紧迫无条件采取任何自救办法时,也可以跳楼逃生。在跳楼前,应先向地面抛一些棉被、床垫等柔软物品,然后用手扒住窗台或阳台,身体下垂,自然下滑,使双脚着落在柔软物上。

11、在商场、宾馆、歌厅等公众场所时要注意观察并记住场所的进出口、太平门、楼道、紧急疏散口的方位及走向;一旦在公共场所遇到火灾,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裹挟在人流中逃生时,可一只手放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用另一只手拿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篇3:逃生自救的小学作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通过预调查了解干预前知晓率为80%,预期干预后知晓率达95%,根据两样本率抽样公式计算样本量为103人。采用方便样本,考虑学生对本次活动的接受能力和参与度,选取某小学四、五年级共计114名在读学生为研究对象。剔除信息不全的问卷后,回收112份,有效率为98.2%。其中男生65名,女生47名,分别占总人数的58.0%和42.0%;四年级学生63名,五年级学生49名,分别占总人数的51.8%和48.2%。

1.2 方法

2012年10月9日,由统一培训的人员,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和干预方案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前问卷调查、现场干预和即时评价。

干预前问卷包括需求评估和地震逃生与自救知识知晓情况两个部分,其中知识知晓情况包括选择题和判断题两类题型,共12道题目,每道题目回答正确记“1”分,错误记“0”分,统计每个研究对象的总得分。干预后问卷包括地震逃生与自救知识知晓情况和研究对象满意度两部分,题型、题目数量与干预前问卷一致。干预前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23,干预后为0.898。

干预过程历时35 min,通过以幻灯片、动画片、现场演示、游戏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地震正确逃生及自救相关知识的讲解,包括在教室、家中、室外的正确逃生方法和躲避地点及姿势,以及被困后的正确处理方式等内容。同时于干预前、后进行“地震来了你怎么办”的情况模拟,让研究对象自主选择逃生方式及躲避地点,并观察其反应和表现。

2012年10月31日,采用干预后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第2次问卷调查。

1.3 质量控制

干预方案经相关专家论证,重点对干预现场、干预对象的选择、干预措施进行反复讨论。广泛查阅文献[7,8],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预调查和专家论证,对问卷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反复修改后采用。

1.4 资料分析

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χ2检验、t检验等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干预前基线调查

96.4%(108人)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进行有关地震逃生知识的学习和演练,3.6%(4人)的学生持无所谓态度。干预前地震逃生与自救知识总得分平均值为(6.30±1.79)分,其中半数以上题目知晓率不足50%。选择地震时躲避在桌椅之间、床边、书桌旁为正确躲避地点的学生数分别占总人数的8.0%,14.3%和13.4%。

关于地震情景模拟的情况,绝大多数学生(72.8%)在教室中选择桌子下面为躲避地点,部分学生(6.2%)慌张无措而难以在规定时间内选择合适的逃生方式。

2.2 干预后即时评价

干预活动结束后,立即进行相关知识的调查、地震情景模拟及满意度打分。其中地震逃生与自救知识问卷平均分为(10.23±0.91)分,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95,P<0.01)。经χ2检验,除“避免体力消耗过大”外,各题目干预前与干预后即时评价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情景模拟中,选择躲在内墙角及桌椅之间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7.7%,从门逃出的10人均选择排队出门。

干预后90.0%的研究对象对活动形式和内容表示满意,94.6%的研究对象对活动的意义表示满意。

2.3 干预后二次评价

干预活动结束3周后,对研究对象进行第2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问卷平均分为(9.86±1.11)分,与干预前、干预后即时评价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072,3.243,P值均<0.01)。经χ2检验,除“教室中可以躲避的地点是内墙角”、“尝试寻找支撑物,但量力而行”外,其余题目干预前与干预后二次评价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次评价结果χ2检验显示,各题目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内数字为知晓率;χ21值为干预前与干预后即时评价的比较,χ22值为干预前与干预后二次评价的比较,χ23值为干预后即时评价与干预后二次评价的比较;*P<0.05,**P<0.01。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研究对象认为对地震自救与逃生知识进行相关教育非常有必要,但同时对于地震自救知识尤其是正确的躲避地点缺乏了解。小学生作为地震灾害的主要伤亡群体之一[5],常由于在地震时惊慌失措,造成不必要的伤亡。目前,我国并没有针对小学生地震防护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系统教育,且已有的教育策略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9,10]。因此,在小学生这一群体中开展针对地震逃生与自救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在35 min的时间内,研究人员有效统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及设施,在不脱离学生日常生活场所的情况下,通过提问、现场模拟以及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自觉预防地震伤害的积极性,增强对地震逃亡方式的认识。Soffer等[11]认为,对五、六年级小学生进行地震逃生教育时,讲座与演习相结合的方式比单独使用两种方法之一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相关干预时,应充分考虑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使其在自然条件下逐渐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减少地震等灾难中不必要的伤害发生。

Gugglberger等[12]对苏格兰地区学校健康教育促进措施进行的综述认为,学校作为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有效地点,在各部门充分协调的前提下, 应针对

自身情况开展不同的活动。学生对本次干预结果有很高的满意度,干预后相关问题知晓率明显提高,说明课堂是学生掌握各种技能的良好平台之一,以课堂为基础进行小学生地震自救干预可以有效增强小学生对地震自救方式的认知。学校等部门应设置相应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防灾自救的安全教育活动。

研究显示,干预后即时评价与二次评价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此次干预获得了较持久的效果,大部分知识能够被小学生有效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在小学生群体中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但干预后二次评价中问卷总分较干预后即时评价有所下降,提示随着干预结束后时间的延长,知识被逐渐遗忘,导致干预效果下降。因此,应选择合适的时间点对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巩固和加强,减少知识的遗忘和混淆。

本次研究由于研究人员能力、资源等因素的限制,问卷和方案设计及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不足,经过改善和更为系统的论证,将为同类干预活动提供信息和依据。

参考文献

[1]马玉宏,谢礼立.关于地震人员伤亡因素的探讨[J].自然灾害学报,2000,9(3):84-90.

[2]徐春迪,周旗,郁耀闯,等.普通公众对汶川8.0级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测评研究:以陕西南郑为例[J].地震研究,2010,33(3):336-343.

[3]赵振东,崔迪,余世舟,等.汶川地震人员伤亡评估[J].世界地震工程,2012,28(2):20-25.

[4]陈洪富,戴君武,孙柏涛,等.玉树7.1级地震人员伤亡影响因素调查与初步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31(4):18-25.

[5]李永强,杨杰英,杨东生,等.1996年云南丽江7.0级地震人员死亡的社会学特征[J].震灾防御技术,2011,6(3):284-290.

[6]孙璐.安全应急体验教室在四川成都推行[J].中国应急救援,2010(3):55.

[7]孙莉.地震人为灾害的危害性及其预防措施[J].科学之友,2011(12):145-146.

[8]韩敬,马迎华,易铁慈,等.某市135名中学生突发公共事件逃生与自救技能知识现状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9(19):3683-3685,3688.

[9]白莉,曹士云.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和伤害防范中的薄弱环节与对策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5):385-390.

[10]李开勇,冯维.论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9(10):86-87.

[11]SOFFER Y,GOLDBERG A,AVISAR-SHOHAT G,et al.The effectof different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 on schoolchildren's knowledge ofearthquake protective behaviour in Israel[J].Disasters,2010,34(1):205-213.

篇4:培养孩子的逃生和自救意识

第一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生命是最重要的,不要因为害羞及顾及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拿走贵重物品上。

第二诀:简易防护,不可缺少。最简易方法也可用毛巾、口罩蒙鼻,用水浇身,匍匐前进。因为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逃离是避免烟气吸入的最佳方法。

第三诀:缓降逃生,滑绳自救。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用身边的绳索、床单、窗帘、衣服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紧拴在窗框、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第四诀:当机立断,快速撤离。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相互拥挤、乱冲乱撞。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当火势不大时,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逃到天台、阳台处。

第五诀:善用通道,莫入电梯。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或扶梯,特别是木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第六诀:大火袭来,固守待援。大火袭来,假如用手摸到房门已感发烫,此时开门,火焰和浓烟将扑来,这时,可采取关紧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防止烟火渗入,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第七诀:火已烧身,切勿驚跑。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

第八诀:发出信号,寻求救援。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外发送求救信号,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第九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当大火燃起、浓烟密布时,便可以摸清道路,尽快逃离现场。

篇5:逃生自救的小学作文

一、组织演练机构:校园安全领导小组

二、演练组织者:何文轲、邓富强、肖晓川、杨林、朱贵平、杨超、李俊、何忠勇、陈铁军、杨正成、肖亮、陈蓉、杨茜、各班班主任及校值周教师

三、演练时间:2011年3月22日下午第三节开始(4点20分)

四、演练信号:三声长哨(安全小组)

五、发生火警后报警顺序:

1、报警人:值班室

2、报警顺序:

火警:119

六、疏散路线:

1、二号教学楼一楼一年级四个班经一一班走廊从西校门(后校门)逃生,一号教学楼一楼二年级四个班经二一班走廊从正门逃生。

2、二号教学楼二楼三一、三二、三三班从北侧楼梯下田径场逃生,三四、五七班经五七班门前楼梯下一楼从西门(后校门)逃生。一号教学楼二楼四一、四二、四三班从北侧楼梯下田径场逃生,四四班经办公楼下一楼从正门逃生。

3、二号教学楼三楼五一、五二、五三班从北侧楼梯下田径场逃生,五四、五五班从西侧楼梯经宿舍楼从南校门逃生。一号教学楼三楼六一、六二、六三班从北侧楼梯下田径场逃生,**、六五班经六五班门前楼梯下一楼经碉楼从正校门逃生。

七、疏散要求:

不许大声喧哗,不准拥挤,立即用湿毛巾等捂嘴,有序地弓腰快速逃离教学楼。

八、对指挥逃生人员的要求:

1、发出火警信号后,所有在班教师组织并协助学生逃生

2、指挥人员迅速进入指定位置(邓富强一号教学楼一楼;肖晓川二号教学楼一楼;朱贵平一号教学楼二楼;杨林二号教学楼二楼;杨超一号教学楼三楼;李俊二号教学楼三楼)并立即组织指挥学生逃生

3、各班班主任迅速到各班门口组织指挥,学生逃离现场后立即清点班级人数并报告何校长(组长)

4、值周教师在各楼梯口指挥学生逃生

5、校医准备随时救护

篇6:逃生自救的小学作文

一、演练目的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躲避地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灾害导致的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 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躲避地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全体师生。

3、时间:2012年9月19日

三、演练准备

1、演练前各班召开动员大会,让学生熟悉应急躲避地震的正确方法,分析我校的环境条件,阐述躲避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

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 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发生灾情时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 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靠右走,不得串线。一年级一楼侧门撤离(两排),二年级一楼正门撤离(两排)。二楼三、四年级同时撤离,四年级一排一排的靠右撤离,三年级一排一 排的靠左撤离,最后中心办公室领导撤离;五年级也撤离到小学操场。撤离时各班排成两行。

五、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宋应福

成员:各任课教师

信号员:当智才仁

安全地带指挥:郭悟德

(2)教室室内指导组

一年级: 当智才仁

二年级: 肉项措

三年级:赵永林

四年级: 费广花

五年级:班么吉

职责:

①、“灾情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躲避,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 事故。

②、“灾情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 的“安全地带”:学校内操场中央。

③、班主任要对本班学生进行编队(两队)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安全地带指挥者安排好场地,指挥好人员,强调蹲下。

六、注意事项

1、必须按疏散线路迅速疏散,不要争先恐后,避免碰撞、拥挤、踩伤。

2、遇到灾情,千万不要跳楼。

3、当班的科任教师负责指挥本班学生的疏散,不得擅离岗位。

4、各层楼梯口要有教师指挥。指挥教师:二楼宽太加。

5、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手或书包,书本护头,以防被砸。

6、疏散途中要尽量避开建设物和电线。

7、各班学生到达安全区域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

七、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査甫中心小学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请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5分钟)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灾情警报”信号(三响短促铃声)。

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蹲到课桌底下躲避。(时间两分钟)

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

面保护自己,可以拿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3.信号员再发出“灾情警报”信号,(三响短促铃声)由演练负责人有序引导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教室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2、演练各班撤离路线。一年级学生由一楼右侧门撤离;二年级学生由一楼正门撤离;

三、四年级先三年级撤离,然后四年级,最后中心办公室各领导,撤离时站成两排有序撤离。各班级撤离到对应的操场中央。

3、各班清点人数,向领导报告

4、两分钟后,一声长哨,结束演练,恢复站队。

七、演练总结

1、请领导小组组长校长总结讲话。

2、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査甫中心小学地震逃生自救演练实施方案

篇7:火场逃生自救常识

每个人对自己工作,学习或居住所在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要做到了然于胸,必要时可集中组织应急逃生预演,使大家熟悉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这样,火灾发生时,就不会觉得走投无路了。

请记住:事前预演,将会事半功倍。

第二: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当你处在陌生的环境时,如入住酒店、商场购物、进入娱乐场所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请记住:在安全无事时,一定要居安思危,给自己预留一条通路。

第三: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

请记住:自断后路,必死无疑。

第四: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生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当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应备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

请记住:争分夺秒扑灭“初期火灾”

第五: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请记住:人只有沉着镇静,才能想出好办法。

第六:不入险地,不贪图财物。

在火场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而把宝贵的逃生时间浪费在穿衣或寻找、搬离贵重物品上。已经逃离险境的人员,切莫重返险地。

请记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第七:简易防护,蒙鼻匍匐。

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要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穿过烟火封锁区,应配戴防毒面具、头盔、阻燃隔热服等护具,如果没有这些护具,那么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

火场上的`危险前兆

一、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爆炸前兆

1、火焰发白、变亮,使人产生刺眼的感觉。组成液化石油气的烃类在火灾情况下会出现高温裂解,产生碳粒子。碳粒子在一般火焰温度(700—800C)时呈现红光或黄光,在火焰温度超过1000C高温时,这些碳粒子就会发白、变亮,给人的视觉造成刺眼的感觉。

2、安全阀和排空阀等泄放孔发出刺耳的啸叫声。火场上温度比常温高出许多,温度升高使液化石油气储罐内的气体体积膨胀,为了保持罐内的安全压力,罐内的气体会大量外泄,通过安全阀和排空阀等泄放孔的气体流速就会大大增大,从而发出刺耳的啸叫声。

3、金属罐体变形、抖动,并且发出响声。当储罐所承受的主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时,通常会发生较大的变形。与其相连的管道、阀门、基础相对变形,发出响声。

二、重质油品油罐火灾发生喷溅、沸溢的前兆

1、出现油面蠕动、涌涨现象,出现油沫2—4次;

2、火焰增大、发亮、变白,火舌形似火箭,烟色由浓变淡;

3、金属罐壁颤抖,罐体发出强烈的噪声。此外,现场还有罐内油品发出的剧烈“嘶嘶”声。

三、普通建筑发生倒塌的前兆

1、结构变形。火场上由于火焰的高温作用,现场爆炸破坏作用,以及灭火冷却用水的负载等作用,使建筑结构发生变形,消防人员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建筑上的金属门、窗无法按原来的位置进行复位。

2、发出异常声响。由于建筑结构的变形,建筑内的钢筋、水泥、砖石和建筑上的门、窗等物相互磨擦和挤压,甚至被拉拽,从而发出异常的声响。

四、制氧厂火灾扑救过程中爆炸的前兆:

1、反应器、聚合釜、蒸馏塔等设备发出异常响声。

2、可燃气体、易燃液体扩散,随时有可能发生爆炸。

3、物料容器、反应器、反应塔燃烧火焰由红变白,将要爆炸。

4、物料容器、压力设备变形,将要爆炸。

篇8:试论高层建筑物火灾逃生与自救

一、高层建筑物火灾救援现状

首先我们通过一起典型的高层建筑物火灾来了解一下我国专业消防救援力量对高层建筑物火灾的救援现状。

案例“11.15上海静安区大火”。2010年11月15日下午两点二十分左右, 上海静安区一栋28层高的公寓式居民楼正在进行外墙保温层翻修施工, 4名电焊工无证违规操作, 进行电焊时火花溅落在保温层上, 进而引燃周围易燃物突发大火。起初起火点位于10-12层之间, 后来整栋楼都被大火包围。上海市消防部门先后调动各区45个中队, 1300多名官兵, 122辆消防车, 云梯、举高梯等17台参与灭火救援。近200名攻坚队员进行强攻, 挨家挨户搜索, 救出107人。在救援过程中, 消防车云梯加上高压水枪只能到达大楼三分之二的高度, 远远达不到大楼的楼顶。原本试图采用直升飞机救援, 但因火势太大直升飞机不能靠近, 阻挠了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这场火灾中, 最终58人遇难, 70余人受伤, 直接经济损失近5亿元人民币。

在这起火灾救援中我们可以看到, 即使调动了大量的救援力量, 即使参与救援的消防官兵全力以赴, 冒着生命危险奋力扑救, 即使用了各种先进的消防救援设备, 如登高消防车、云梯、高压水枪、直升飞机等, 对于高层建筑物火灾的救援仍显得力不从心。

二、高层建筑物火灾救援是世界性难题

仅仅在我们国家存在这样的问题吗?不是, 当前高层建筑物火灾救援是世界性难题。发生火灾时不能单纯依靠专业消防营救, 最主要的逃生手段还是自救。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一) 高度受限

现在普遍使用的消防举高车只能达到50多米高, 相当于十几层楼的高度, 而且利用水枪或水炮外攻射流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当然高度更高的消防车已经研发成功, 但是普及面不广, 在我国只有北京等大城市有百米的消防举高车。另外消防车高度越高, 对路面的质量和宽度也越高。像这种百米高的消防车如果登高臂全部展开的话, 需要车底的八个支架全部打开, 车的宽度至少八米以上。不少小区的路比较窄, 消防车受拐弯半径和作业面的限制根本无法正常作业。

(二) 消防员登高能力的限制

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时, 如果没有消防电梯, 那么消防员也要走楼梯。虽然专业消防员训练有素, 身体素质较好, 但是每个消防员在战斗作业时各种设备负重25公斤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楼梯攀登, 会消耗大量体力。即使到达起火层, 也会因为体力消耗过大, 造成战斗力也下降。

(三) 蔓延速度快

高层火灾破坏力之所以这么强,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高层建筑的“烟囱效应”。所谓“烟囱效应”是指高层建筑内部有大量的电梯井、楼梯间、管道、竖井、等各种管井。一旦发生火灾, 这些从地面一直通到顶层的管井、管道就成了一座座拔风的“烟囱”, 加剧空气对流从而加速火势的蔓延。

(四) 现场情况复杂

高层建筑内部人员众多, 电气线路纵横交错, 可燃物很多, 电器设备众多, 周围环境也复杂, 往往会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 也会加大救援的难度。所以高层建筑物火灾的疏散和救援就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平时做好疏散预案、风险评估, 进行疏散逃生演练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高层建筑物火灾怎样进行逃生、自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发生火灾时不能单纯依靠专业消防营救, 最主要的逃生手段还是自救。因此, 学习和掌握一些在火灾中逃生自救的知识和技巧, 就很有必要。我们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学习以下:

(一) 初起火灾, 设法扑救

我国《消防法》规定, “任何公民都有报火警的义务”, “任何成年公民都有参与有组织灭火的义务”。提到火灾,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逃”, 其实这是不对的。火灾初期是灭火的最佳时机。这个时候火势不是很大, 利用身边的灭火器、沙土、水等就能将小火扑灭。错过了最佳时机, 即使专业的消防官兵赶到了往往也无法挽回重大的损失。若是初起火灾, 要设法扑救。如是电器起火, 先关上电源, 如是天然气、煤气、液化气起火先关上气, 然后用灭火器将火扑灭。确实无能力扑救时再逃生, 逃生后尽快设法打火警电话报警。

(二) “出去还是不出去”这是个问题

如果是房间内发生火灾, 逃生时肯定是要打开门往外逃, 如果是在房间内听到外面发生火灾了, 是不是一定要往外逃?不一定。逃生开门前应先摸门, 如果手摸门已感到烫手, 说明此时外面的火已经很大了, 此时不要贸然打开房门, 以防止开门时火势迅速进入伤人。此时应打开背火的门窗。同时关紧迎火的门窗, 并设法堵住门缝, 比如用湿毛巾塞堵门缝, 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 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内时, 还应尽量待在易于被人发现的地方。白天, 可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抛掷软物;晚上救援时要采取容易引起救援者的注意的措施, 比如可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晃动照射, 或者敲击铁盆等易发出声响的物品。

如果确定外面的火势可以开门的话, 往外逃生时最好披上专业的防火毯, 如果没有的话, 用打湿的毯子披在身上穿过大火。离开房间后, 一定要随手关好身后的门, 以防火势蔓延。

(三) “上去还是下来”是个问题

逃出房间后, 要设法自救, 以最快的速度离开火场。利用一般的楼梯逃生, 千万不要乘坐电梯。火灾时为什么不能乘坐电梯?原因主要有两个, 首先发生火灾时电力随时可能中断, 有可能被困电梯中;其次电梯井中也会发生“烟囱效应”, 导致电梯里有大量有毒有害气体, 极易使人中毒窒息。

利用楼梯间逃生, 是往下走还是往上走呢?大的原则是向下逃生。因为首先有毒有害气体密度一般比空气小, 容易往上漂浮, 往楼顶跑要冒很大的风险。另外建筑物发生火灾时逃出建筑物是最安全的。所以一般是往下逃生。

如果火源在上层, 被困者在下层, 肯定要向楼下逃;如果火源在下层, 被困者在上层, 且火势不大, 也应尽可能往下层跑。如果火和烟雾已封锁了向下逃生的全部通道, 那只能往楼顶跑。

(四) 防毒气体有两招

一般观念认为火灾中死亡原因主要是被烧死, 其实不然。统计表明, 火灾时由于吸入有毒气体造成的窒息性死亡占死亡总数的1/2到2/3, 是火灾中致人死亡的第一大原因。这些有毒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一氧化碳、氰化氢等。一氧化碳被人体吸入后与血红蛋白相结合, 使人体细胞失去携氧能力, 从而死亡。硫化氢、氯化氢都是酸性气体, 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 吸入人体后对人身伤害性很大。氰化氢是剧毒物质, 吸入很小的量就可能会致人死亡。所以, 火灾中防止吸入有毒有害气体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有以下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 “低”。行动中身体要贴近地面空气层。因为大部分有毒有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轻, 是往上走的, 所以火灾初期越接近地面处, 有毒有害气体越少。基于此, 弯腰低头甚至匍匐前进是火灾逃生的最佳姿势。需要注意的是, 匍匐前进时要注意防止被踩踏。特别是如果周围人比较多, 而且大部分人都采用弯腰低头的姿势逃生时, 也应跟随大多数人的姿势, 不要采取匍匐, 以避免被踩踏。

第二, “湿”。避免吸入有毒有害气体最好的方法当然是专业的防毒面具, 但是一般家庭中往往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湿毛巾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火场实践证明, 一条湿毛巾, 折叠3层, 烟雾消除率可达60%;折叠8层, 烟雾消除率可达90%以上。因此,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就是一个简易的防毒面具。当然要注意的是, 毛巾的湿度应当合理。通常毛巾湿水后不超过毛巾原重量的两倍, 不然会阻碍呼吸。

(五) 跳楼自救是下策

2008年11月14日早晨, 上海商学院宿舍楼602寝室因违规使用“热得快”导致火灾, 因寝室内烟火过大, 4名女生先后分别从阳台跳下逃生, 4人均当场死亡。在很多火灾中都有这样惨痛的教训, 就是一些被困者慌不择路, 从高层跳下。跳楼是万不得已才采取的行动, 而且只适用9米以下低层处。据统计, 人从10米以上处跳下生还的希望很小。在跳楼之前, 应尽量往有缓冲的地方跳, 比如草丛、灌木、沙堆等地方。最好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物品, 以减轻对地面的冲力。

可以利用专业的绳索最好, 转移到地面或者下一层, 没有的话可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被罩、窗帘等自制简易救生绳, 牢牢地拴在室内的牢固物体上 (例如各种管道) , 向下层的阳台、窗口滑落。注意结绳前最好是将这些物品打湿, 另外要注意一定要打死结。另外危机时刻也可以利用外墙的管道进行滑落转移。当然这都是万不得已的方法, 有一定的危险。

(六) 专业设备显神通

火灾时, 从高层降落逃生的专业设备是缓降器。它的组成部分一般有吊环、吊带、绳索及速度控制器等。它可以使人沿绳从高层缓慢下降至地面。使用者先将挂钩挂在室内窗户、管道等可以承重的物体上, 然后将吊带置于腋下, 然后调节松紧至合适位置。将绳索抛出窗外, 从窗户上下落缓缓降到地面。每次可以承载约100公斤重的单人个体自由滑下, 其下滑速度约为每秒1米左右, 从60米高的楼上降到地面大约需要一分钟。缓降器绳索两端各有一个吊带, 当一个人安全降至地面时, 另一端升到上面, 上面的人可以利用上端的吊带再次逃生。因此缓降器可以供多人重复循环使用。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缓降器的推广比例还非常小。为了改善这种情况, 目前我国部分地方公安消防部门, 选取部分高层住户进行“消防安全箱” (其中就包括缓降器) , 为下一步推广积累经验。

(七) 最后躲进卫生间

如果实在无法逃出建筑物, 被困火场, 这时比较好的选择是退到卫生间内暂避。因为卫生间和其他房间相比有水, 和厨房相比有没有火。所以是最合适的房间。被困者进入卫生间后, 应将卫生门窗关紧、用湿毛巾或者湿棉被将卫生间缝隙堵严, 拧开水龙头放水。有浴缸的话将浴缸放满水, 这既可降温, 又能在危急时分躺在浴缸中暂时躲避。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当今高层建筑物火灾救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发生火灾时不能单纯依赖专业的消防力量来营救, 因为这些力量受到种种局限, 比如高度受限、战斗力下降等因素。所以被困者应积极开展自救, 采取自救逃生的手段。遇到初起火灾能够扑救要设法扑救, 实在扑救不了再逃生。逃生时要走楼梯, 千万不能乘坐电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自制简易防毒面具。总之, 在自救时应沉着镇定, 不急不乱。

参考文献

[1]张维.“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应把好源头关”.安全与健康, 2012.

[2]张建松.“专家指点高楼着火后如何逃生”.新华每日电讯, 2010.

[3]李砚超.“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限制因素及提高扑救能力的措施”.武警学院学报, 2011.

[4]李冉冉.“火灾事故中的环境污染控制”.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3.

[5]钟元.“城市建筑消防亟须优质逃生缓降器”.中华建筑报, 2009.

篇9:逃生、自救技能教材的研究与编排

关键词:逃生;自救;技能教材;研究;编排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8-0049-02

一、缘起

《体育与健康》教材对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安全意识、动作技能与技术、模块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与合理的教学理念,通过体育教学工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的积累,已经形成了合理、规范的教学体系。

随着《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化,一个新的课题出现了——逃生、自救技能的学习与逃生、自救能力的培养。从逃生、自救的技术结构上来审视,体育教学实践中许多项目与逃生、自救技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把学生逃生、自救能力的培养列入到体育教学目标与教材中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与任务。

二、分析与研究

生命高于一切,社会对一个人具备逃生、自救能力的呼声日益高涨,希望学校把此内容列入体育教学、教育中的意愿也十分强烈,作为体育教学工作者,不能站在圈外看热闹,应该在第一时间投入到逃生、自救技能教材的研究与教学中去。近几年,笔者对逃生、自救技能教学实践作了一系列的尝试与研究,积累了逃生、自救技能的一些基本知识,形成了一系列的教法,写成文章与大家共享。

1.逃生、自救技能与安全教育的区别

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体现在预防工作上,学校必须在预防上下足功夫,虽然预见性措施可防止一些意外发生,但有些意外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去面对。在这些无法避免的意外面前就需要学生具备逃生、自救的技能,用自己掌握的技能去化险为夷。

2.逃生、自救技能、技术与体育技能、技术的联系性

从体育教学实践课中去分析,跑、跳、攀等技能与逃生、自救有着必然的联系性,逃生、自救中要合理掌握一些跑、跳、攀等技能与技术,而这些技能与技术是体育教学实践课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与技术之一。

三、逃生、自救技能、技术教材的编排

1.逃生、自救技能、技术与跑的教材教法

针对遇到动物的攻击与山洪、潮水、落体出现等情况,需要掌握S型、曲线、变速、迂回跑的技术。

课的安排:采用情境教学法,在教案预设时,创造设计上述情况的出现,紧密结合一些实践课内容,也可安排在课的导入(准备部分)、结束部分,编排成游戏。

案例:

(1)山洪爆发:在篮球场,一部分学生站在中线,几位学生从底线拿垫子冲向中线的同学,要求中线同学迅速向两边跑动。

(2)动物攻击:在田径场地,几位同学(速度快的同学)扮演动物的角色,如扮演蛇的角色,只能直线跑动,其他同学在前面进行逃生,两者距离5米(可根据情况而定),发令后,“动物”进行攻击,逃生的人进行S型、曲线、变速、迂回跑动,以求逃生与自救。

目的:锻炼学生的灵敏性、反应能力、急停急起爆发力、判断能力、跑的能力,与逃生、自救相结合。

2.逃生、自救技能、技术与跳、攀的教材教法

针对掉进陷阱、被水沟隔开的情况,需要掌握攀爬、跳技术。

案例:

(1)掉进陷阱。

器材:平梯或者双杠。

方法:要求力量好的学生先爬上平梯,然后协助力量、身体素质差的同学爬上平梯,可利用体育实践课中掌握的各种攀爬技术进行逃生、自救。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成绩最好,既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又锻炼了学生的上肢、腰腹力量等。

(2)受到攻击逃跑时遇到水沟。

器材:大、小垫子。

方法:用一米的垫子两块(距离近)做成水沟,跑动跳(与跳远技术基本一致),要点是在落地的时候要注意缓冲,或者落地时做滚翻动作,重点教学生落地的方法,保护自己,避免落地造成的伤害。优秀学生在先,过垫子后帮助其他学生进行落地缓冲。

距离远一点的,用金属撑竿,与撑竿跳技术相似,但要求有远度,要点和重点与前面一样。

目的:锻炼与培养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判断能力、上肢力量、腰腹力量、团结互助的品质等,与逃生、自救相结合。

3.逃生、自救技能、技术与游泳的教材教法

案例:

碰到大水突发被隔离、乘船时落水或者船沉陷。

器材:游泳装备。

方法:利用各种游泳技术,进行逃生、自救。

离岸距离近的,问题不大;离岸距离远的,要求学生注意体力的分配,尤其要学会仰泳,把握好方向,静止在水面上漂移。掌握出现痉挛时处理的方法,救同学时要在侧面进行救助。

采用陆地上练习与游泳池练习相结合,同时图片与理论课结合的方式进行。

目的:锻炼学生各项身体素质、临危不乱、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等,与逃生、自救相结合。

4.逃生、自救技能、技术与纪律的教育、教法

在生与死之间,人都会失去理智,逃命时乱了分寸,反而会造成更大的伤亡。从一个报道中知悉,某学校一个运动队出去比赛,乘坐的汽车突然起火,由于运动队的队长指挥有方,队员临危不惧,秩序井然,安全脱离危险,没有造成伤害,可见纪律与秩序的重要性。

案例:

楼层起火。

器材:运动场地看台。

方法:迅速逃离现场,进行逃生、自救。

方法与要求:可以利用教学楼,设计楼层起火,要求体育委员、班干部立即进行指挥,女先男后逃离现场,按照交通法规,从右面楼梯迅速下去到安全的地方,留出自己的左面作为救援人员的通道。

体育教师用秒表计算时间,看哪一次速度快。有序指挥下的逃离与没有指挥下的逃离进行对比,得出结论,进行纪律教学。

四、逃生、自救技能、技术教材编排的四点要求(注意点)

1.设计合理的逃生、自救教学方法。

2.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逃生、自救技能学习。

3.运用比较方法,促进学生逃生、自救技能学习。

4.积累资料,总结经验,编写逃生、自救教材。

预设要达到的教学、教育效果,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逃生、自救技能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逃生、自救能力,克服学习的负迁移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身的学习能力。

五、逃生、自救技能、技术教材的编排研究的基本策略

1.确立研究的教材—成立教材组—制定研究方案—分阶段实施研究—综合研究。

2.理论指导—实际试验—阶段分析—反思改进—总结推广。

3.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实践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本教材编排的实施分阶段进行,预设时间为两年。课题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运用逃生、自救技能知识,掌握逃生、自救的本领。

六、结语

1.逃生、自救技能、技术教材在研究、编排时要注意预设与生成之间出现的不同点,在课后要注重小结与反思,积累经验与教训。

2.过程设计分两步:其一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公开课活动,提前安排青年骨干教师带着研究课题备课,然后开设公开课,课后教师评课;其二是总结研究成果,把从公开课活动中的所学、所得进行整理,上升到理论高度。

3.逃生、自救技能、技术教材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内容,相辅相成,既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的必学内容,又让学生学会逃生、自救技能、技术,使《体育与健康》极大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发挥其内在的潜能。

上一篇:论营销策略下一篇:汉族的元旦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