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背景

2024-05-22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背景(共8篇)

篇1: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背景

新自由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

1.凯恩斯主义面临的挑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吸取了30年代的大萧条的教训,依据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实行了促进高水平的需求和就业的经济与社会政策。特别是1950-1973年间,西方各国不仅经济迅速发展,而且失业率也普遍较低,同时由于各国政府对经济发展进行了程度不同的干预,经济波动的剧烈程度也减轻了。但是,在进入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慢了。更严重的是,在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失业增加的同时,还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一方面供给严重超过有效需求,库存增加、生产下降,失业率增高,另一方面物价不仅不下跌反而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局面,形成了“滞胀”型的经济危机。凯恩斯经济学也“失灵”了。

2.全球经济联系的增强 在推动经济全球化方面,美国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

随着商品贸易、直接投资、国际金融活动自由化的推进,以及服务业、信息业和农业贸易的自由化的推进,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与此同时,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也日益加剧。在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由于石油价格的上涨使资金流入了少数石油生产国,而后又通过购买武器和存款的方式流进了发达国家的武器制造商和银行中,变成发达国家新的投资资金。这又进一步推动了发达国家在南欧、拉丁美洲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通过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来降低成本,从而扩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联系。由于全球经济联系的增强,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现象的发生,以至于人们开始用“全球化”来形容世界经济格局的这种变化。

3.社会结构的变化 由于国内外的竞争、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及世界各国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战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在西方国家曾出现过劳动力短缺问题。那时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一是大量吸收女性劳动力,二是接受从外国来的移民。妇女就业的增加和外来移民的增加不仅改变了劳动力结构,也改变了社会成员的构成,影响了家庭关系和价值观念的变化。随着全球经济自由化的进展,跨国公司为了寻找廉价的劳动力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增加,一些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行业从发达国家转向拉美、亚洲等地区。于此同时一些在研究、开发中要投入大量资金的高技术产品的生产则主要留在了发达国家。结果,自从70年代以后包括研究开发和新兴服务业的第三部门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的变化即导致了就业结构的变化,同时还导致了就业方式的变化。而且随着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办公自动化的实现,职业结构还进一步分化为核心岗位和边缘性岗位。4.福利国家面临的困境。

到60年代末,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西方国家持续了二十多年的经济发展速度开始放慢,然而,由于工资和福利的刚性结构结构,已经得到的利益在经济衰退时也很难减下来在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和已经发生了经济危机时,西欧各国的社会保障支出继续增加。原因:1.失业率提高,用于失业保险或失业救济的费用增加。2.人口老龄化加速造成了社会福利开支的增加。3.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单亲家庭的大量增加,这也导致了以家庭补贴或社会救助方式支出的社会福利费的增加。

篇2: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背景

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关键字:社会发展新农村经济发展

篇3: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背景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同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相似之处

(一)服从于政治需要。30年代的中国,统治阶级拍摄了大量的“新鸳鸯蝴蝶派”作品,无独有偶,意大利也有一种以豪华生活环境为背景、专事描写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意大利影片,流行于法西斯政权统治意大利的年代,被称为“白色电话片”。这两种电影在当时都是统治阶级用来麻痹民众的手段,削弱人民的意志,以达到维持自己统治的目的。左翼现实主义电影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这种历史时刻诞生,目的在于宣扬的进步意识形态,激发人民的斗志,让民众开始觉醒。

(二)关注弱势群体。国家、社会的动荡不安使电影艺术家们着眼于社会低层的劳苦大众作为创作的源泉。 《马路天使》描写的是1935年,中国深受内忧外患,人们遭受帝国主义与官僚主义的欺压,处于社会最底层一群人的喜怒哀乐。穷人被有钱人欺压,穷人又欺压比自己更没钱没势的穷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中的失业工人、 渔民、儿童、反战、反对饥饿,其着眼点比中国现实主义电影更为广泛。

(三)使用开放性的结局。当时中国抗日战争即将爆发,而彼时的意大利,正经历二战,普通百姓的生活同样风雨飘摇,前途无法预料。因此,两个国家的电影创作者们在创作时,看到国家命运的不确定,给予了人物命运的不确定和故事的不确定,从而引发观众的深思。

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同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差异之处

(一)叙事结构。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叙事仍然以戏剧化冲突为原则,进行故事的创作。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在叙事时更倾向于一种最简单、最清晰的结构形式, 更接近于纪录式的叙事。此外,在语言的运用上,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在影片中,演员多用地方方言,而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则还是用普通话。

(二)演员的使用。中国的现实主义电影是由专业的戏剧演员或戏曲演员来扮演。例如饰演小红的周璇、 饰演妓女的阮玲玉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启用非职业演员, 让职业演员和非职业演员相互影响,这种结果才“必然能够获得意大利电影的绝妙的真实性”。例如失业工人、 西西里岛的渔民等。

(三)使用外景实地拍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著名口号“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反应了新现实主义导演们的创作理念,在外景实地拍摄,以获得更真实的效果。 而中国的现实主义电影则以在摄影棚内拍摄为主,场景是需要导演刻意进行布景。

(四)使用自然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中大量使用自然光,哪怕有时候观影效果并不好,是外景实地拍摄的必然效果之一,其美学效果仍然是表现相对真实的空间。而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由于在摄影棚内拍摄,灯光和场景一样也需要导演进行布置,甚至在马路天使的一些场景中,灯光会刻意的打在演员的脸上,缺少真实性。

(五)运用长镜头。长镜头最主要的美学意义在于保证时间和空间的相对真实,《偷自行车的人》中有很多长时间的跟拍镜头,创作者更像一个旁观者在静静地观察;而中国的现实主义电影更多的使用蒙太奇镜头, 用于展现戏剧性的场面,创作者干预叙事的痕迹很明显。

综上所述,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3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电影有其“核”无其“形”,有着现实主义的主题内涵,但在表现形式上有所缺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作为世界电影史一个经典的存在,可谓“神形兼具”,不仅有着现实主义的主题内涵,更有支撑其内涵的表现形式,并形成了其自身的美学特征及意义,在世界电影的发展史上都有深刻的影响。故此,基于这种根本区别, 我在定义中国现实主义电影时不妨将其称之为一种风格, 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则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一个电影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流派。

摘要:文章选取中国三十年代电影(1932-1937)极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电影,与几乎处于同历史一时期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在背景、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作一个粗略探讨,从而发现些二者的深层次区别。

篇4: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中国式解读

摘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是战后发生在电影界的具有强烈社会进步和民主倾向的运动,它在电影美学上倡导的纪实美学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若干年后深刻地影响了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作为欧洲艺术的发源地之一,意大利艺术热烈和奔放的气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巴罗克艺术的巅峰还是文艺复兴的辉煌,意大利一直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艺术。今天,新现实主义的灵魂同样游荡在世界影坛的各个角落,只是有了不同的国家、民族的特色。在我国当今的影坛上,我们会发现一个有着明显新现实主义特色的影子---贾樟柯。

关键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实景拍摄非戏剧化模式贾樟柯

在欧洲电影中,意大利电影一直独树一帜。新现实主义电影流派的产生,则要归功于那本著名的《电影》杂志,它的编辑们在法西斯统治的恐怖中勇敢地站出来,抨击昔日的意大利电影而将希望寄托于明日的新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张扬的纪实美学,通过巴赞和克拉考尔的理论研究,从实践升华到理论的高度。在这一背景下,被认为是第一部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沉沦》诞生了。上世纪40年代中期在意大利出现的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继承了电影史上的写实主义传统,把纪实电影美学推向了高峰。

中国的导演也受到这一流派的影响,如贾樟柯的《小武》、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李扬的《盲山》、《盲井》等等,都使用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遵循了其美学法则,而今来我们来讲贾樟柯电影的美学特征应该是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进行中国式解读。

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追求

新现实主义电影作为电影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有着独居一新的美学审美。情节的淡化、在原生态的生活展现过程中阐释着普通人的生存本性,这是这一电影流派的一个共同的美学诉求。新现实主义电影并不追求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分钟后大营救似的情节的紧张起伏。新现实主义电影淡化情节的叙事模式几乎达到了一种极致。当然,并不是说新现实主义电影没有一丁点情节的影子。因为任何一种叙述故事的过程都必然有着因果关系的主宰,因此也必然有着情节的影子伴随。淡化情节,纯粹对生活作原生态的银幕展现,在许多电影艺术家看来是一种电影艺术的倒退。实质上正是新现实主义电影大师们的高明之处。新现实主义电影大师们追求的就是这样的信条:生活本身就是这样,我们为什么要在电影艺术中虚构它对在戏剧和其它电影中作为命脉的情节的抛弃,成为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一大特色,与以往的现实主义电影也有了大大的不同。

在对戏剧模式的电影手法的扬弃的背后,是新现实主义电影对普通人纯现实生活本性的关注。新现实主义电影中的人物都不是某种类型人物的代表,人物没有先入为主的模式(即人物不是首先就是某种思想的代替物)。“其实,在影片中,每个人物的存在都具有感人的真实性。任何人都没有被归结为一种物态,或一种象征。这就使你在恨一些人的时候,心情也是坦然的,不必事先超越他们复杂的人性。”人物的形象在生活的画卷中自然流露出来。巴赞对新现实主义的评论一针见血:“就内容而言,我愿意把当代意大利影片中的人道主义看作是影片最主要的价值。”

非戏剧化模式和对普通人现实生存本性的关注结合,使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意蕴犹如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蕴,只有在不断的品味中才能咀嚼出其中的滋味。

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中国式解读

邵牧君在《西方电影史概论》中说,“新现实主义在意大利产生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战后经济萧条,一个长镜头、深焦距理论的兴起。前者使导演无法找到大的投资,从而对技术主义却步;而后者又恰恰给当时电影导演提供了一个理论支柱。”

如果把这两个因素放到中国也是成立的,只不过因素存在的原因不同而已。“第五代”中的张艺谋、陈凯歌等一直占据着中国电影的话语权,使“第六代”的冒头显得异常艰难。”第六代”的很多导演都是从“地下”开始的,贾樟柯也不例外。对于“地下”导演来说,最大的难处也就是重点就在于没有投资,或者是地下投资,或者是独立制片,或者是小投资纸片,这正和意大利战后的经济萧条所造成的意大利的导演资金极度的紧张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并且造成的效果也是相似的。

但这些并不是构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风格”中国化的根本因素。贾樟柯也承认自己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风格”的影响很大,他列举了十部自己喜欢的电影,对其中之一的《偷自行车的人》有着极高的评价,他说“我觉得,关于《偷自行车的人》,我们存在着很大的误读”。同样他对中国早期的现实主义作品有极大的兴趣,比如《马路天使》《新不了情》等。这些无疑都构成了他电影纪实美学特征的理论基础。

纪实性是贾樟柯电影极明显的一个特征,从《世界》和《三峡好人》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他对长镜头的偏爱。《世界》开始的运动长镜头极好地展示主人公的生存环境;而《三峡好人》开篇的长镜头让我感动,那一张张脸让我觉得如此真实,特别是在看到一个人在给另外一个人开手相的时候。

贾樟柯认为新现实主义“把电影从摄影棚里解放出来,进入到了一个真实的空间里面进行拍摄”。这也是“长镜头”理论者的观点,巴赞以为电影画框是通往画框以外世界的窗口,这观点正好和爱森斯坦的“银幕是使影像成型的画框”观点相反。贾樟柯秉承了前者的观点,使他的电影表现出了极强的纪实性。

非专业演员的运用也是贾樟柯的一个明显特征,这同样是对新现实主义的一脉相承。他的首部长片《小武》全部由非专业演员出演,其他诸如《站台》《任逍遥》也都是如此。

再者是地方方言的运用。《小武》中的山西方言,《三峡好人》中原滋原味的四川方言。地方方言有利于增强影片的纪实性和观众的认同感。不只是贾樟柯,整个“第六代”甚至其他很多电影都表现出这样的特征,第六代中比如王小帅的《青红》、王超的《江城夏日》;再比如徐克的《七剑》、宁浩的《疯狂的石头》。

乡土情节或者叫乡愁是贾樟柯和很多艺术家甚至全人类的一个共性。很明显,乡愁可以为艺术家提供创作灵感和素材,可以给人以安全感、归宿感。《小武》的整个故事都发生在汾阳,《世界》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北京,人物却全部拥有汾阳背景,除了那个温州女人。不妨说《世界》是一部发生在北京的汾阳电影。同样北京是他上学和现在生活的地方,算得第二故乡。

平行视角和对底层的关注是贾樟柯以及整个“第六代”的一种情节。《青红》、《江城夏日》、《澜溪江》、《巫山云雨》无不如此。

这其实可以看作是对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思想的反叛或者颠覆。“第五代”——以陈凯歌为代表——有着很强的“文以载道”意识,他们把艺术的教育性质放到了首位,认为艺术就该表现真理。当然,我也不赞同把艺术的“服务性”放在首位。艺术仅仅是艺术,它无法载道、也载不动,载到是哲学的事情;同样服务性是娱乐的性质,而不是艺术的性質。艺术仅仅就是表现,是高度浓缩生活真实然后在还原于艺术真实的过程。

三、结论

在其他国家的影视艺术中,新现实主义的灵魂同样清晰的存在。亚洲电影的佼佼者之一的伊朗,我们可以看到两部有着新现实主义电影影子经典电影:《小鞋子》、《天堂的颜色》。现在备受国人青睐的韩国电视剧《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孪生兄妹》等,都有着新现实主义的精神。

实质上,新现实主义的精神在我国的第六代导演中烙印相当深刻,贾樟柯只能说是一个典型的佼佼者。第六代导演中楼烨、王小帅的影片都以自己的视角阐释周围的现实。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精神没有枯萎,而且在当今的世界影坛上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2]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江苏教育出版社.

[3]洛朗斯·斯基法诺.1945年以来的意大利电影.江苏教育出版社.

[4]电影艺术研究部.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

[5]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

[6]谭春发.“十大名片”展现中国现实主义电影之路.中外文化交流.1995(5).

[7]少舟.论中国四十年代电影的现实主义品格.电影艺术.1995(6).

[8]李道新.当代中国电影现实主义50年(上、下).电影艺术.1999(5、6).

[9]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篇5: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背景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与时俱进

从马克思主义产生直到今天,它就不断地被宣布为“过时”和“终结”,但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又不断地对这些断言作出否定的回答。某些西方学者指出,随着苏联的解体,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结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现在过时了。但极具讽刺性的是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发表于1867年9月14日的鸿篇巨著《资本论》再度成为西方社会的“宠儿”,为什么在高呼马克思主义已“过时”的西方世界,马克思还能获得如此之高的荣誉呢?事实上,不只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的中国,即使是在西方也有像以马克思主义者自居的詹姆逊,以及法国的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在反马克思主义呼声正嚣时仍然公开表达对马克思的敬意。而马克思主义本身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所谓“终结”这种断言是悲观而又短视的。正如有学者所说的那样,你可以赞成马克思,也可以反对马克思,但却无法绕开马克思。

一、从马克思主义的定义维度看其理论本色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马克思本人生前并没有对马克思主义下过定义,恩格斯也只是强调马克思这一生有过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一般来讲,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分成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他们的继承者丰富和发展了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学说和观点的体系。据查证,“马克思主义”一词于19世纪70年代末被法国社会主义者最先使用,但马克思本人曾批评他们对内容的扭曲。恩格斯在19世纪80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恩格斯说:“我不能否认,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40年,在这以前和这个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但是,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最后的明确的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我所提供的,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够做到,……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的高,看的远些,观察的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是理所当然的。后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传播,为了把马克思主义和本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都给马克思下过定义。列宁突破形式逻辑的“种+属差”的定义方法,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出发,将恩格斯所说的“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一观点看做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性的定义”,强调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片面的、僵死的东西。他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而斯大林则说:“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很明显,斯大林比列宁的定义又发展了一步,他着重强调了这个理论的阶级属性。而毛泽东在1945年的《论联合政府》中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后来,他又具体地说:“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但基础的是马克思的哲学。”

无庸质疑,马克思主义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一点单从马克思本人思想发展历程也能看出来。

二、新危机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历程就是在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当时社会背景不但对马克思的思想产生重大影响,更重要的是马克思正是在对各种思潮不断的挑战和夹缝中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尤其是在批判和反批判的斗争中马克思的思想才得以发展。当社会生活发生新变化、阶级斗争发生新变化,科学技术发生新变化时,马克思都能及时面对新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直到现在,不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我们,即使西方学者也承认马克思主义是在应对各种“危机”中发展起来的。美国著名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弗里德里克·詹姆逊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每当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资本主义——发生变化或经历出乎意料的变异时,马克思主义的范式(paradigm)就会产生危机。由于对论争问题的旧表述不与新的现实相适应,所以很容易得出结论说,这种范式本身被超越了和过时了。”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哲学教授道格拉斯·凯尔纳(Douglas Kellner)认为,正像资本主义在许多次危机中得以生存一样,马克思主义也同样如此。随着对最初的理论原则提出疑问的条件的出现,这种理论本身也需要发展、重构甚至抛弃陈腐的或不适当的特征。凯尔纳认为,整个20世纪,马克思主义都处在危机之中。随着新的事件的出现,要求对这一理论进行修改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及以后的马克思主义者总是在不断地修改和重构这一理论,以适应历史的发展并弥补最初的理论中的缺陷。从这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的危机”与其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渐过时的征兆,不如说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理论环境,它面临着对理论提出挑战的异常事件。这种危机要求根据新的历史情况和经验修改和完善理论。自从马克思去世以后,许多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进行修改、更新,并以此来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该说,凯尔纳所说的这种情况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对理论自身的定位的。马克思主义一向认为,理论必须随着历史环境的变化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用固步自封的教条主义的态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色——与时俱进

任何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够正确指认时代本质,及时解答时代问题,科学拓展时代视野,总体把握时代方向,从而“充分地适应自己的时代”。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性规律。”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特点,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马克思主义始终认为,必须根据变化着的历史环境来反思和修正现存的思想范畴和理论假定。马克思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理论实体主义,强调理论必须随着生活实践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它自身的定位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这种自我定位是我们确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的前提。马克思从来不以固步自封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理论。相反,他总是根据实践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自觉地以批判的精神来对待自己所作出的结论。即使是像《共产党宣言》这样的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也勇于自我批判。他在与恩格斯合写的该书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说,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例如,“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对社会主义文献所作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关于共产党人对待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的论述……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已经过时。”马克思还不断的批判自己原来的结论。1877年,他在给《祖国纪事》编辑部的信中,明确提出了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并谴责把他“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的做法,认为这是对他的“侮辱”。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篇6:调研背景与现实意义

1.1调研背景

在2011年9月的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图书馆暑期高级研修班上,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所长发表了题为《学习贯彻<纲要>精神 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讲话。作为传播文化,向广大师生提供精神食粮的图书馆,责无旁贷地被推向了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学校图书馆是师生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开设第二课堂教学的主要场所。一个出色的图书馆是保证学校取得教育成就的基本条件。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明确规定:“中小学图书馆要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包括图书和图书馆知识介绍,工具书使用方法,文献信息的选择和读书方法等方面的指导。”随着教育事业的逐年发展,各地学校的教学设施也在不断地完善。图书馆,作为集查阅资料、阅读书刊、休闲放松等多功能于一身的学校设施,越来越受到关注。我们能够在很多的中小学里看到图书馆,也能发现各地图书馆建筑越来越精美。但是,对于其最大的受众——在校学生来说,图书馆是否物尽其用呢?图书馆的真实利用情况怎样?

一方面,我们看到这类的新闻:

1)2009年至2010年初,江苏省苏州市教育局在全市启动了“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年”专项工程。经过了一年的建设,全市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生均藏书从30册上升到33册,图书馆面

积从54万平米增加到近59万平米,学年生均借书由11册提高到14册,无论从阅读环境、图书资源、服务质量,还是活动开展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今的图书馆功能已不再局限在图书和期刊的借还上,而是一个学校真正的图书信息中心。一年以来的努力,使得苏州各个中小学的图书馆和实验室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果。在整个图书馆建设年中,共投入图书专项经费近3500万,用于改善环境、添置设备设施、购置图书。其中购书经费达到1400万。而以三元中学为例,通过调整布局,将图书馆打造成大空间、小隔断,实现“借、阅、查、网”四位一体的布局,新建设好的图书馆共建有8个功能区域,包括资料室、共享书库、学生阅览区、教师阅览区、电子阅览室、借书登记处、编目室、卫生设施(含残疾人卫生设施)等。同样,市实小东校区对原幼儿园的改造,按照不同的年龄设置了不同的阅读区域,而目前,全市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和配备基本都已达到省装备II类及以上标准。为保证每年都有新书能够到馆,苏州各市、区分别建立了图书专项经费拨付制度,以保证购书经费落实到位。例如张家港教育局每年与各乡镇签订图书采购目标责任书,购书经费由市、镇两级财政在教育附加预算中列支。而为鼓励学校多购书,按照学校采购图书总额的20%作为奖励经费返还给学校;吴中区的购书经费则由教育公用经费和乡镇财政经费组成,如临湖镇在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年过程中,通过财政拨款,按生均30元的标准设立了图书专项经费。这些举措都从制度上保证了图书的更新。

2)近年来,如何利用好现有资源,让中小学生快乐阅读、高效阅读成为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局领导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市教育局局长韩保来看来,中小学图书馆建好了只是基础,发挥作用才是目的。“让中小学生不能只读教材,还要广泛涉猎优秀书籍;不仅要实现有书读,还要实现读好书”。如今,石家庄市3000多所中小学均建成了图书馆或图书室。每年,教育局都会投入专项资金进行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据统计,仅桥东区每年为全区中小学更新图书馆设备、购置新图书、进行环境优化的经费就达到150万元,今年在购书方面投入的资金已超过180万元。“经多年建设,我区有34所学校图书馆达到了省一级水平,所有中小学都实现了图书借阅微机管理。”该区教育局副局长张静东说。另外,石家庄市还组织读书推介活动,教育局、学校领导和全体教研员成为了首席阅读推广人,他们负责对新书进行筛选后再推荐给学校师生。不仅如此,有的学校在选购新书时还让学生参与。根据学生阅读兴趣调查确定购置书目。如此一来,学校图书馆丰富了馆藏、提高了图书品位,有了大量好读耐读的经典图书。另一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不容忽视。新华网山东频道5月30日电,山东省部分农村中小学校图书馆建设堪忧,图书总量严重短缺,图书阅览室面积不足,图书质量较差,更新较慢,部分学校甚至以教材教辅充抵图书数量。督导发现,部分中小学办学条件尚未达到标准要求,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普遍薄弱,有近45%的农村学校图书配备不达标,在所督查的132所农村学校中,有73所不达标,占55.3%。除了图书室,农村中小学信息化装备也配备不足。全

省1.3万多所农村中小学中还有2252所没有计算机教室,占16.8%,5394所学校未达到专任教师人手一机,占40.2%;在所查的132所农村学校中,学生用计算机配备不达标学校有66所,有6所学校没有实现专任教师人手一机。在2011年北京两会上,市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和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等人提出了《关于政府加大对中小学图书馆投资的议案》。议案中,代表提出,目前中小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一些学校图书馆虽然实现了图书、期刊、音像等馆藏资源的数据加工、借阅自动化的管理,但要深入开展信息化建设(如开发、整合各种馆藏资源),仍存在着很多困难。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大多不是图书馆专业或计算机专业出身,他们只能做一些外借、阅览等基础工作。通过以上两类新闻报道,我们不禁会有所疑惑:中小学图书馆利用情况究竟怎样。为此,我们成立了这支直属于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以专题调研、科普宣传、社会调查、文化传播为主题的项目化团队——畅游书海,并且以“中小学图书馆利用情况”为课题进行此次专题调研。

1.2现实意义

此次“畅游书海’团队进行的“中小学图书馆利用情况”专题调研时间为2012年1月15日至2月12日,实地考察范围涉及到山东临沂、湖北荆州、四川成都、山东邹城、吉林白山、新疆乌鲁木齐、江苏宿迁、安徽安庆九地。为期28天的社会实践调研有很大的现实意

义。

对于参与过程中的实践队员里说,其次活动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它不同于以往大家在高中所面临的学习困难,这种社会实践考验及考察了队员们的个人处理问题能力、队员协同配合能力、团队组织安排能力等等。是对队员的一种历练,也是一种提升。此次的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有机会真真正正地走进社会,得到书本之外的收获。而且也让队员们对自己某些能力有了更全新的认识,增强了自信心。

篇7: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背景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对策;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背景;不良现象

学风是学校师生整体精神风貌的反映,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软环境。高校建设优良的学风,对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树立优良的思想品质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1]。但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对高校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是当前高校不良学风现象产生的原因。在新常态下有针对性地加强高校学风建设,不仅是完成高校教学任务的前提,也是强化高校基础建设的大计,更是推进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

一、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导致的高校不良学风现象

受社会上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不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轻视真才实学,推崇“及格万岁”的观点。作业抄袭、考试作弊、课堂纪律松散、迟到、旷课等现象在高校中经常发生。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不少学生用所谓的就业前景、大学排行榜来衡量自己所学专业、就读学校是否有价值。在所谓的“冷门专业”和非重点大学中,不少学生认为自己就业前景堪忧,就算学好了专业知识将来在社会上也毫无竞争力,因此干脆不学习、不努力。此外,部分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把学校开设的课程按有无实际用途的标准来划分,并区别对待。他们仅对能迅速回馈效果的课程感兴趣,对基础课和思想政治课则不感兴趣;在课程学习上,不少学生对与短期目标关系不大的通识文化课不感兴趣,对此类课程常常是应付了事。由上述现象可以看出,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下,在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普遍存在利己、短视、实用等现象。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高校的学风建设,进而阻碍国家的人才培养大计。

二、新常态下的高校学风建设对策

高校与外界交流频繁,高校生活就是社会生活的缩影,造成高校内学风涣散的原因不仅仅是学生单方面因素,社会环境、教师素质、考核制度等都对学生的价值判断和方法选择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社会上盛行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之风,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应从多方面入手,齐抓共管,形成促进高校优良学风的合力。

1.注重思想引领,多渠道倡导高校学风建设

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前世界的主题,但西方资本主义敌对势力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他们利用图书杂志、人才交流、大众传播媒介等方式把消极、腐朽的价值观输送进来,潜移默化地在青年一代中产生影响、发挥作用[2],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就是其武器之一。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正确面对西方国家的先进科技、强大的经济和网络文化影响,指导大学生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和制度,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保持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高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育人作用,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效抵制消极观念、腐朽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专业课教师应将情感目标、育人目标同时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教书的同时更要育人,为社会和国家培育德才兼备的新青年;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者更应利用互联网、微博、即时聊天工具等大学生熟练使用和易于接受消息的新兴媒体,正面倡导积极思想,发起构建优良学风的号召,举办与学风建设相关的线上活动,使优良的学习风气充盈在学生可以接触到的线上、线下各方面。辅导员、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还应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调整、制定切实可行且针对性强的思想引领方案,做到有的放矢、点面结合。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应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提供必要的经济扶助,将解决思想问题和生活困难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重心放在学习上。

2.推行课程改革,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针对学生对基础课和思政课兴趣不高的现象,高校教师应当用丰富的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把难懂的教材语言变为学生可以理解、乐于接受的语言,融知识性、启发性和可接受性为一体;把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培养其自信心结合起来,以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为教学目标之一[3],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也是改革的内容之一,倡导形成性考核,在学习评价的过程中加大学生平时表现的比重、增加实践和讨论环节的比重,减少甚至取消笔试考核方式。学校自2014年9月开始尝试改革《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改教师满堂灌为学生上台讲,学生根据期初教师给定的若干话题分成小组轮流上台报告调查结果,接受教师和台下同学的质询。师生共同探讨道德和法律问题,使学生既辨明是非又锻炼了思辨能力,还学习了课程内容,师生一致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更受学生的接纳和喜爱,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高,对课程内容的掌握也更深入。除了课堂学习,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帮助学生巩固提高课堂知识的有效平台。辅导员、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应共同努力为学生举办有益于学生成长学习的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将之与第一课堂紧密联系、互相弥补,最大效力地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和学习的热情。在组织和开展活动时,可适当利用学生急于从活动中有所习得、急于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心理,在活动中融入基础知识,使学生意识到夯实专业基础的重要性,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得到有效提升。

3.加强教学管理,多形式严抓学生的学习纪律

每所学校在其发展历程中,必定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校园传统和优良学风。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者在进行学生的日常管理时,要利用新生入学教育、思想政治学习、班会、团会等机会,组织学生学习学籍管理、纪律处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依靠学生干部团体,严肃课堂纪律、加大课堂考勤力度,对于违反学习纪律的学生,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并给予适当处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科任教师应坚持管教与管学相结合,对上课时学生的不良行为予以主动教育和制止,加强对课堂秩序的管理。学生工作者应以每次评优评先为契机,在学生群体中树立“学习标兵”“学术之星”“学习型宿舍”“先进班级”等典型,用榜样的示范作用带动全体学生,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学习氛围。另外,要加强学生党建工作,以党建工作促进学风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对学生会、社团等各类学生组织的指导,引导他们多举办有利于学习的活动,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除此之外,高校应倡导政工干部在进行学风建设工作时打破所带班级、专业的界限,进行跨年级、跨专业的合作。辅导员、教师应促进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高年级学生或其他专业的同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研究生在思想、实践、学习、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引领本科生成长;利用高年级学生在课程结构、学习方法、校园生活等方面的熟悉度,引领、帮助低年级学生构建优良学风;利用学生对其他专业领域的好奇心,通过拓宽不同专业学生间沟通和交流的渠道,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所高校学风的好坏,影响的不只是学生在校几年的学习情况,还能够影响学生今后在社会上做人、做事的态度,影响学生一生的进步与发展。因此,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在进行日常教育和管理时,应发挥学风建设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核心作用[4],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规范管理,严格要求;以丰富多彩的学风建设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润物无声;以优秀的教师、学友、同龄人为榜样,言传身教,创先争优;以畅通的消息传递渠道和多元的思想引领为辅助,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和文化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59.

[2]小草.抵制西方价值观渗透,是高校反对和平演变的重要任务[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2,(1):16—20.

[3]王瑜瑜.课堂教学与学风建设的有机融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82—83.

篇8: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背景

一、关于背景

结合《电影是什么?》与相关的专著材料,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主义电影是在二战结束前后出现的, 一出现, 就让人们对其独特风格颇为惊叹。然而现实主义并不是意大利电影的独创, 安德烈·巴赞在书中提到, 这是“复兴”, 而人们由于对意大利电影知之甚少, 因而误以为是“奇迹”。意大利电影成功的原因不仅是“解放时期以及这一时期意大利的社会、道德、经济形态对电影生产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还有电影中理性的思辨以及影评与导演工作之间的联系, 还有意大利法西斯对艺术多元化一定程度上的允许, 以及重视电影, 甚至举办了威尼斯电影节这样的国际电影节。墨索里尼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还建立了“电影城”, 用以与好莱坞抗衡。自1936年到1945年, 意大利电影有三种样式。一是狂热地为法西斯黩武主义作宣传的“宣传片”, 如《白色的船》是通过一艘医疗船上伤兵的经历颂扬当时侵略阿比让的意大利士兵的“英勇”行为。二是在臆造、虚构的基础上, 表现资产阶级爱情纠葛的“白色电话片”, 由于这类影片的背景都有象征豪华与富有的白色电话而得名。三是拘泥于形式的“书法派”影片, 这类影片对拍摄形式的精细要求就像对待书法一样, 如《理想主义者约克》中, 作者对待形式的讲究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 如对背景的窗帘和妇女的长裙应有多少个褶都有精确的要求。所以当时法西斯意大利的电影是完全脱离现实和社会, 其程度甚至超过好莱坞电影。有识的意大利的导演们, 不满于这样荒诞影片的拍摄, 于是在拍摄的间隙, 巧妙地制作了现实题材的电影, 因此, 同一个导演的不同作品可能风格迥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真正开始是在1945年, 即罗西里尼拍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的那一年。从1945年到1950年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全部特点逐渐形成, 并体现在一系列优秀影片中, 这些影片有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1945) 、《游击队》 (1946) 、《德意志零年》 (1947) 、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 (1949) 、《温别尔托·D》 (1951) 、《米兰的奇迹》 (1950) 、德·桑蒂斯的《罗马11时》 (1951) 、《悲惨的追逐》 (1947) 、《橄榄树下无和平》 (1949) , 维斯康蒂的《大地在波动》 (1947) 等。

二、关于安德烈·巴赞眼中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安德烈·巴赞在书中提到:“请你告诉我, 当你看完一部意大利影片走出影院时, 你是否感到自己高尚些, 你是否强烈希望改变事物的秩序?”“在一个已然经受和现在仍然经受着恐怖和仇恨困扰的世界中, 几乎再也看不到对现实本身的热爱之情, 现实只是作为政治的象征, 或者被否定, 或者得到维护, 在这个世界中, 唯有意大利电影在它所描写的时代中拯救着一种革命人道主义。”巴赞在书中多次强调, “人道主义”是意大利电影中最重要的价值, 在上面的两段原文摘录中可见一斑, 他认为电影可以通过自身的教化功能、感召力促使人们关注社会现实从而改变世界。这也是他推崇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他看来, “新现实主义”首先就是一种人道主义, 其次才是一种导演风格。在动荡的社会, 法西斯恶势力的侵袭下, 他希望电影可以成为“高尚”最后的避难所。

除了电影的教化功能, 巴赞还注意到很多细节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 职业演员与非职业演员的混用就是其中之一。他举了《罗马, 不设防城市》、《擦鞋童》、《游击队》和《特鲁埃尔山》等影片为例, 说明其中的主要演员, 或者配角演员并非都是职业的演员, 在专业与非专业间穿插, 非专业演员演自己的社会角色, 专业演员则利用非专业演员营造的真实气氛, 更好地演绎自己的角色。巴赞认为这样选择演员的方式不是新现实主义流派的电影首创, 但是他们肯定了这样的规律。不仅如此, 巴赞辩证地看待这个规律, 他提到:“混合物的化学平衡状态必然是不稳定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 通过混用方法暂时解决的美学难题注定会浮现:或依赖明星, 或拍摄无演员的纪录片。”混用演员有其缺陷, 观众眼中对特定演员角色的定型造成混用演员的障碍。

巴赞强调, 现实主义同样具有深刻的审美性, 而不是毫无美感可言的, “在艺术创作中, 写实和虚构都是艺术家个人独有的权利, 在文学或电影的网中, 现实的血肉并不比最离奇的幻想更容易把握。”他认为, 意大利电影的现实主义与苏联的“现实主义”影片相同, “绝对没有导致美学的倒退, 相反它推动着表现手段的进步、电影语言的胜利演进和电影语言风格的拓展。”现实主义电影与剧情片同样需要声音、色彩和立体感等美学元素去构造, 现实的也是艺术的, 并且比剧情片构造美感更有难度。

值得一提的是, 巴赞极为推崇的是电影分镜中景深镜头和段落镜头的使用, 认为这两种表现手法能更好地实现电影的现实主义。他书中称赞了奥逊·威尔斯恢复了电影幻景中“现实的连续性”, 以景深镜头为出发点, “这不再是替我们选择可看内容和以先验方式确定内容含义的分镜手法, 而是观众自己必须开动脑筋, 在连续性现实的一种六面透镜中分辨出场景所特有的戏剧性光谱, 银幕就是这个六面体的横切面。”

巴赞还从电影的叙述技巧以及与美国小说的写作技巧相比较等方面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进行了解读, 他从字里行间称赞意大利电影的朴实自然的叙述技巧, “近似口述, 而非写作, 近似素描, 而非工笔画”。

三、关于我的感悟

我曾在课堂上观看过《偷自行车的人》这部影片, 当时的感触很深, 同情社会底层的人民, 同情整个时代的悲哀, 看电影时感觉是非常沉重的, 与安德烈·巴赞描述的相同, 感觉自己得到了升华, 思想变得高尚了些, 强烈希望能改变旧秩序对人类的伤害, 让这样穷人与穷人之间的互相陷害不要再发生。因此我觉得这部影片很成功, 将“现实主义”诚恳地在影片中表达出来。想起最近在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无互爱, 不人类。”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人道主义精神早在上个世纪就用纪实的笔触, 抨击当时社会的黑暗, 在连基本生存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 “高尚”又如何能幸存, 电影这个虚拟的世界倒不失为一个避难所。

阅读了《电影是什么?》中关于巴赞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解读后, 感觉思路清晰了不少, 对当时二战背景的了解, 法西斯的镇压与扶持中矛盾成长的意大利电影, 开始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看待。诚然, “人道主义”不是意大利电影的首创, 中国古代的作品中不乏警世之作, 但是通过电影的叙述手法, 立体的表现形式, 以及真实的背景, 拍摄的故事情节不一定是真实的, 但是是现实的缩影, 整个社会大环境都是真实的, 有记录现实的意味。当时人们的物质水平, 精神面貌, 贫富差距, 甚至包括孩子的教育水平, 在约定俗成的背景中, 浮出水面, 真实的环境展现的“现实主义”颇为深刻, 引起观者的共鸣。

这样的感觉在观看苏联电影中也有过, 《太阳照常升起》这部影片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沉重的现实压迫, 影片中刺目的太阳, 主人公在浴室死去的镜头隔了几年的时光仍然清晰, 仍然能刺痛我, 现实主义的美感, 不是刻意塑造出来的造作的美, 而是从思想, 从灵魂深处透出的理性之光。虽然什么都没说, 但是改变现状的紧迫感还是会萦绕在观者的心间, 挥之不去。读了《电影是什么?》这本书, 让我在领略国外的具有思想性的电影时, 去掉了浮躁的情绪, 带着崇敬的心, 去聆听电影灵魂深处想要表达的声音。

参考文献

[1] (法) 安德烈-巴赞著, 崔君衍译.电影是什么-[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8年.

上一篇:介绍一种美食范文汤包下一篇:高三语文课内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