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素材

2024-04-26

勤俭节约素材(共11篇)

篇1:勤俭节约素材

有许多的历史人物都以勤俭来修身,他们不仅在国家事业上勤劳,而且在家庭生活上也非常节俭。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传说中的古代圣贤都是这样做的,如尧特别关心民众,认为别人挨饿受冻是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好,是自己的过错。而他自己的生活却十分节俭,经常穿着粗布衣裳,吃粗米饭,喝野菜汤。正是由于尧在事业上和生活上克勤克俭,所以赢得了百姓的爱戴,成为一位圣贤。

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也把节俭作为自己的生活习惯,以节俭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他在生活上坚决反对奢侈浪费。有一年,他被贬黄州,俸禄减少,这给生活上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渡过困境,它不仅辞退了身边所有的仆人,而且自己更加节俭,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份完整详细的开支计划,把所有的收入和手边的钱都集中起来,然后将这些钱分成十二份,每月一份,每份又平均分成三十份,每天只用一份。他就是这样“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度过了难关。“君子以俭德辟难”,苏东坡就是这样做的。

奢侈浪费小到足以破坏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大到足以灭亡一个无比强盛的国家。自古就有许多帝王在刚开始创业时,以勤俭修身,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但后来他们逐渐放弃了勤俭而一味的追求安逸享乐,结果招致了自己的灭亡。五代时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一开始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击败各个敌手称帝。但后来沉湎于音乐戏曲,每天在宫廷上用重金请人表演,演得好,用重金封赏,并且整天大肆兴建乐宫,乐队,造成黄金流失,最终导致部下作乱,伶人发难,在位三年就死于兵乱之中。欧阳修在撰写《伶官传》时,有感于这段历史,阐发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中国有着很强的忧患意识,特别是在国家动荡,民不聊生时更是如此。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讲“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就是分别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强调了保持忧患意识的重要性。魏征即使在大唐盛世,也规劝皇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实现长治久安。

还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意思是说,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很难。这是司马光引述他人的话,用来训诫子孙的。它强调要自觉保持节俭,防止奢侈,含有自勉、警世之意。人都想过好日子,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过于奢华是不可取的,商纣用了双象牙筷子,他的臣子就要逃走,原因是看到纣王的贪欲一发,将不可遏制。所以坚持节俭要有自律能力。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淡漠了古人的教训,大肆的奢侈浪费。我国就形成了一种通病——“节俭冷漠症”。身边的.小事就足见这种病态的严重。白天明亮的教室里非得开灯,洗手间的水龙头“细水长流”,电脑永远处在待机状态,简直是“不知节俭何滋味”。据上海能源管理部门统计,按平均每户家庭有15瓦特的耗电量计算,上海480万户家庭在白天高峰时就增加了2。5万千瓦左右的用电负荷;一台电脑的待机能耗30瓦,如果上海15万机关干部下班后都不关掉电脑电源,仅此一项,就将每天增加4500千瓦的用电负荷,倘若加上企事单位的的电脑待机浪费,数字十分惊人。如果这样浪费下去,有多少能源将被这样白白的浪费掉。为国家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长此下去,即使我国再强盛,恐怕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

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忘于奢靡。古往今来,成功的创业者大都经过艰苦奋斗阶段,所以都很勤俭节约。但是对于守业者来说,则正好相反,他们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容易贪图奢侈享乐,最终的命运必然是事业的衰败,国家的灭亡。这是几千年历史所昭示的真理。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戒奢从俭,不糜费财物,认识我们崇尚的美德.

篇2:勤俭节约素材

【名言警句】

1.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 ——《左传》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4.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陆游

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

【运用思路】

勤俭节约不仅是外在的事,他牵连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以勤俭节约为荣。

【精彩素材1】

生活俭朴的毛泽东

在毛主席生前用过的一百多件日常生活用品中,有一件穿过20 多年、已补过73次的睡衣。身边的工作人员多次提出给他换一件新的,他都执意不肯,直到逝世前夕,他老人家还是穿着这件补丁缀补丁的睡衣。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他老人家首先倡导不吃肉、不吃水果,常常是几个烤芋头就是一餐饭,与全国人民同甘共苦。1962年夏,他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多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正是这一件件小事,铸就了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素材点拨】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在物质高度文明的今天,我们仍要把这种传统发扬光大,勤俭持家,节约建国。

【适用话题】

“俭朴”、“生活和工作”“以身作则”等。

【精彩素材2】

节约能源日本精打细算

在衣着方面,日本环境省从起提倡夏天穿便装,男士不打领带,秋冬两季加穿毛衣,女性放弃裙子改穿裤子,等等。这样夏天可将空调的设定温度从原先的26摄氏度调到28摄氏度,秋冬可调到20摄氏度。据统计,仅夏天空调温度设定调高2摄氏度一项,办公室可节能17%,如果换算成石油,日本全国每年7月到9月可节约原油155万桶。

在饮食方面,日本人总结了一整套从购买、保存到烹饪再到废弃各个环节详尽的节能窍门。在购买食物环节,提倡消费者购买应季蔬菜和水果,因为生产反季节的蔬果往往耗费更多能源。尽量选择产地较近的产品,这样可促使商家增加从邻近地区进货,从而节省运输中消耗的能源。保存食物时,不将冰箱塞得过满,以免影响冷气循环,冰箱温度应随季节调整。

【素材点拨】

为节约能源日本人可以说是绞尽脑汁地算计,为什么?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能源危机”。而在我国却存在着严重的能源浪费,我们的“地大物博”还能撑多久?是该我们“醒醒”的时候了。

【适用话题】

“节约”“节约和发展”“细微之处”等。

节俭

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发展,物质生活也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这是无庸置疑的事实。但这与提介切俭并不矛盾,讲节俭就是要珍惜人类有限的资源和人类自身的劳动成果,就是要从我们先辈的优良传统中吸取艰苦奋斗的精神。

事实论据

毛泽东的节俭生活

电视纪录片《毛泽东》有这样一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一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钉。他说他曾多次劝主旗帜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16块。他的一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他曾说:“一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

徐特立的《粉笔诗》

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一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

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理论论据

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2、凡不能俭于已者,必妄取于人。清魏禧《目录里言》

3、以俭立名,以侈自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5、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古今对联集锦农村联》

6、凡事一俭,则谋生易足;谋生易足,则于人无争,亦于人无求。清钱泳《履园丛话俭》

7、上节下俭者则用足,本重末轻者天下太平。宋林逋《省心录》

8、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9、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虞书大禹谟》

10 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11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周书韦孝宽传》

12、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宋林逋《省心录》

13 仁以厚下,俭以足用。《资治通鉴》卷八九《晋纪十一》

14、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15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6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17、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

18、惟俭养德,惟移荡心。《明通鉴》卷六,太祖语

19、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明薛宣《读书录》卷七

20、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管子形势解》

21、多求不如省费。宋?司马光《言招军札子》

22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

23、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24、声色之害,甚于鸩毒。《明通鉴》郑五,太祖语

25、俭开福源,奢起贫兆。《魏书》卷六二《李彪高道悦列传》

26 俭则寡欲,侈则多欲。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7 节用储蓄,以备凶灾。《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28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引古语

29、制俗以俭,其弊为奢。宋王安石《风俗》

30、衣不求华,食不厌蔬。宋王安石《长安县太君墓表》

31 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隋王通《文中子?关朗》

32、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33 居丰能俭,在富能贫。《晋书陆云疏》

34、俭朴是我们美德的可靠卫士。婆罗门谚语

35、勤能生则,俭能聚宝。中国谚语

36、勤,锄头上的黄金;俭,米缸里的白银。中国谚语

37、勤俭好似燕衔泥,浪费好似水冲堤。中国谚语

38、光俭不勤无源水,光勤不俭水断流。中国谚语

39增产不节约,金碗也打破。中国谚语

40 克勤克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中国谚语

41 克勤克俭,无怠无荒。《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

42、奢未及侈,俭而不陋。汉张衡《西京赋》

43 创业不可不勤,居家不可不俭。中国谚语

44家有良田万石,也要粗茶淡饭。中国谚语

篇3:勤俭节约素材

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是中国实现繁荣昌盛的一个必要条件。对于我国当代的大学生而言, 勤俭节约已成为判断他们是否具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必备品质的一项衡量标准。然而, 在最近几年高消费以及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等思想的影响下, 多数学生出现了盲目的铺张浪费和炫富的现象, 这势必对我国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大学生作为新的一代我们理应关注大学生的消费心理, 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他们的勤俭节约意识。学生宿舍用电是学校的一项重大开支, 在这方面能否做到节约对于减少学校财务困难以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2 学生宿舍节约用电的具体措施

2.1 提高学生节约用电的思想认识

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我国的电力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一进步扭转了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受电力短缺影响的尴尬局面。但是在电力发展的同时又出现了新的矛盾, 即增供扩销与节约用电之间的矛盾。当代学生可能会认为:既然我国的电力行业取得了如此大的进步, 供电公司能够提供丰富的电量, 只有消耗电量才能够以消费拉动电力行业经济的增长, 一味的节约用电只会阻碍我国的电力发展。在这种思想的驱动下, 学生又怎么会自觉的节约用电呢?因此,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至关重要, 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节约用电虽然降低了总的用电量, 但是从本质上却降低了电量的单位成本, 而且还增加了单位电耗创造的绩效。这样既减少了电力行业的巨额投资, 也降低了环境污染。

节约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在于长期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的教学以外, 学校可以在教职工和学生之间展开各种有益于培养学生勤俭节约意识的活动, 比如, 节约用电征文比赛、节约用电知识竞赛、节约用电讲座等。通过这种喜闻乐见、简单方便的方式使学生参加到学校的实践活动中, 在活动过程中增加勤俭节约的意识, 并以此为指导, 使观念转变为生活的习惯。

2.2 加大学校关于节约用电的宣传工作

学校加大关于节约用电的宣传工作, 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知识讲座, 在思想政治课中加入一些相关的内容以普及学生相关的知识和观念, 使学生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能够深刻感受并接触到相关知识教育。具体的宣传工作有以下几点:

(1) 学生会和各种校园社团可以组织各种以节约用电为主题的校园活动。动员广大学生群体都参与进来, 通过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以及学校网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节能活动, 使得学生们树立“节能省钱, 促进发展”的意识。

(2) 各大学校可以利用自己的宣传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在校园网站以及校报上开辟出节能专题、专版、专栏等各种形式的相关报道, 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栏设置节能专栏以普及学生的节能知识, 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和舆论的导向。

(3) 校园科技部门定期宣传节能新成果、新产品、新技术。积极举办各种节能成果展览会、专题研讨会和技术交流会, 使学生们了解并能深刻理解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所带来的节能成果, 并激发学生的节能和创新热情。

(4) 充分利用新兴宣传工具来宣传我国目前面临的能源形势。国家能源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学校应该加强宣传, 张贴国家表彰先进、杜绝能源浪费的举措, 并联系学校实际情况评选学校节能先进人物, 曝光能源浪费行为。

2.3 加强学校宿舍节约用电的监督管理

学校的宿舍管理部门应该从学生生活的每个方面进行监督管理, 在鼓励学生节能的同时宣传典型的正面代表, 积极推动学生宿舍的节能行为。首先, 应该避免宿舍长明灯。学生可以计算一笔账, 假如学生宿舍每天早上6点到晚上11点持续供电将会用电17个小时, 一根灯管功率30瓦, 每个宿舍两根灯管, 那么按一年计算下来就是几万度电, 这么大的用电量肯定有节约的潜力可挖。因此, 加强对学生宿舍的监督力度对于约束学生节约用电有很好的督促作用;其次, 应该重视小家电的节能。在学生宿舍中手机、吹风机、微波炉、电视机、电脑等电器已相当普遍, 虽然这些电器看起来能耗不高, 但是全学校宿舍的小电器加起来的总能耗将是一笔相当惊人的数字。因此, 加强宿舍的电能节约这是一块可控领域, 也应加大对这一领域的监管力度;再次, 为做好学生宿舍的节约用电工作, 应该实行宿舍安全用电检查制度。宿管人员可以定时或不定时的检查宿舍用电情况, 防止宿舍出现长明灯、违规用电、乱拉电线等现象;最后, 学生宿舍与教室的同时能耗也会产生很大的浪费, 教室的空调、电灯等都照常使用而教室内学生过少, 多数学生仍然留在宿舍, 这样会造成能源的双重浪费, 因此, 为减少这种情况的普遍发生, 学校的领导以及监管部门应该做好相应的工作, 针对这一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并加强监督力度。

2.4 实行学生宿舍限电制度

在部分学校特别是大学高校往往对学生实行比较宽松的管理, 加之课程安排的需要在学生没有课时是可以留在宿舍的, 这样更容易导致学生宿舍和教室能源的双重浪费。这种浪费应该值得学校师生的高度重视。为此, 学校可以采用学生宿舍限电制度, 比如:可以以宿舍为单位, 每个宿舍一个月可以免费提供20度电, 考虑到研究生以及博士生进行学术研究的特殊需要可以相应提供补助电量, 研究生每人另外一个多提供3度电, 博士生每人另外多提供5度电, 如果当月超过了免费的用电量学生可以自己到学校供电部门缴费买电。这种宿舍限电制度将会很大程度上督促学生节约用电, 养成出门自觉关灯的习惯。

除了限制宿舍用电量以外, 还应该对宿舍限制用电的最大功率, 启动电阻加热器自动识别断电系统, 如果系统检测到线路中存在工作的电阻加热器, 并且功率超过了规定的最大功率, 系统就自动断电。一旦发生自动断电学校管理部门就会知道宿舍同学出现违规用电, 这样也便于责任具体到个人, 方便管理也有利于增强对学生的约束。

2.5 构建学校节能管理机制

在我国, 已经建立专门的能源管理机构的学校相对较少, 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单凭学生的自觉性很难实现节能工作的井井有条、有声有色, 也正是因此导致了我国多数学校节能工作杂乱无章, 能源浪费问题严重, 这也加重了学校的财政困难, 使得学校在教学方面的财政很紧张。为解决这一问题, 我国各大高校可以率先设立自己专门的校能源管理机构, 为节能型高校的建设做好组织保证。尽管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学校的能源, 监督学生节约用电等能源资源, 但是该机构应该广泛吸取学校各部门、学生以及学校领导的建议, 使学校的所有成员广泛参与进来, 这样才能为节能型高校的建设积累群众基础。

机构的管理至关重要, 但是也离不开规章制度的规范指导。为了管理好学校的节电工作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参照我国在节能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校能源规章制度, 这样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能够完善学校节约用电的奖惩制度。激励制度可以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圆满进行, 是学校节约用电的有效手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学校可以设立节能奖金, 对在节约用电等能源资源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学生给以表彰奖励, 并定期或不定期的发放奖金, 并将此作为考核学生成绩的一项指标。

2.6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节能活动

节能活动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节约意识, 学生会和各种校园社团可以组织各种以节约用电为主题的校园活动。动员广大学生群体都参与进来, 通过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以及学校网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节能活动, 使得学生们树立“节能省钱, 促进发展”的意识。校园科技部门定期举办各种节能成果展览会、专题研讨会和技术交流会, 使学生们了解并能深刻理解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所带来的节能成果, 并激发学生的节能和创新热情。通过学校节能活动的开展, 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勤俭节约意识, 自觉主动的做到节约用电。

3 结 论

长期以来, 学校都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 只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异的唯一指标, 而很少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在我国构建能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 这种片面的评价体系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 因此我们应该转变观念, 在考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也注重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 将勤俭节约也应该列入其中。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节约能力, 强化勤俭节约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学生做起, 提高他们的节约意识和能力为构建节能型社会作出应尽的贡献, 是学生的职责与职责。

参考文献

[1]衣彩天.高校大学生如何节约用电[J].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0 (5) .

[2]孙艳杰.沈阳高校大学生节能行为的实证研究[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2 (12) .

[3]赵丽峰.用电设备的节约用电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6) .

[4]蒋伟杰.在新形势下如何搞好节约用电工作[J].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0 (6) .

篇4:勤俭节约,传承美德

汉文帝罢修露台

在中国古代的帝王当中,多数人都过着奢侈的生活,但汉文帝却是一个例外。

汉文帝的生活非常俭朴。他登基以后,身上穿的一件长袍补了又补,一直穿了二十多年,也没换过一件新袍。他经常穿着粗布衣服,日常用品大都是先前皇帝的,他自己很少添加新的器物。

有一次,汉文帝打算建造一个露台,用来欣赏山水风景。工匠们仔细地计算之后,对他说:“有一百两金子就足够了。”汉文帝听了,大吃一惊,连忙问道:“这一百两金子大约相当于多少户中等人家的收入?”工匠们大略地估算了一下,说:“大约十户。”汉文帝一听,连忙摆手,说:“不要建露台了,现在国库空虚,老百姓的生活又非常困难,还是把这些钱省下吧。” 后来露台一直没有造起来,但文帝厉行节约的美名却传遍了全国。

【素材解读】

“历览前贤国与家,盛由节俭败由奢。”汉文帝深知这个道理,他严于律己,厉行节约。作为一代封建帝王,确实难能可贵。或许正是如此,他的美名得以传播,并与其子汉景帝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 ”的盛世。

【适用话题】俭朴;自律;以身作则;风范……

季文子以俭为荣

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一位很有才干的宰相叫季文子。 他官居高位,却十分简朴侓己。他看不惯那些整日炫耀财富的贵族,尤其厌恶浮华的风气。他的住房极其简陋,不仅自己平时很少穿丝绸衣服,就连他家的仆人,服装也比一般有钱人家的下人俭朴许多。季文子对粮食非常爱惜,他家的马匹,从不允许喂一粒粮食。

当时,鲁国有个叫孟献之的大臣。他的儿子仲孙见季文子穿戴十分寒酸,就讽刺说:“大人做宰相这么多年了,出入连件像样的衣裳也没有。喂的马不许用粮食,只许吃草。大人每天坐着这样的瘦马破车,难道不怕别人耻笑鲁国吗?”季文子说:“我以为仲孙先生没有真正懂得什么是光荣,什么是气派。一个人身处恶劣环境,懂得节俭,这是不难办到的;但一个人身处高位,仍注重节俭,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一般人很容易为自己的贪欲所支配。但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却能克制贪欲,因为他懂得俭朴能使人向上。一个国家的大臣如能厉行节俭,艰苦奋斗,上行下效,这个国家的百姓会很快形成一种节俭的风气,国家就会越来越强大。仲孙先生怎么能说节俭是会使国家衰败的事情呢?”

【素材解读】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季文子虽官居高位,却能抵御住物质的诱惑,生活简朴,令人敬佩。即使面对别人的耻笑,他也能以俭为荣,淡然处之。在物质条件非常丰富的今天,克勤克俭,不仅是个人修养的需要,也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关键。

【适用话题】坚守;面对诱惑;修养……

苏东坡节俭成习

公元1080年,苏东坡被贬官到黄州,生活窘迫。为了度过困境,他订出了一套特殊的开支计划:把所有收入分成12份,每月一份;然后又将每份分为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他把每月分好的每小份钱挂在屋梁上,每日清晨挑下一包来用,准余不准超。剩余的钱,他另用竹筒保存,以备意外开支之需。

后来,他又在朝廷中做了高官,仍注重节俭。他自订每餐只能一饭一菜,有客也只能增加两个菜,不许铺排,否则就拒绝用餐。一次,苏东坡的一个老友与他重逢,请他吃饭,他嘱咐朋友千万不可大操大办。几天后,苏东坡应约去老友家赴宴时,见酒席准备得相当奢华,他婉言拒绝入席,告辞而走。苏东坡走后,他的朋友感慨地说:“当年东坡遭难时,生活很节俭。没想到他如今身居高位后,还这样节俭。”

【素材解读】

纵观苏东坡的一生,不管是身处逆境,还是身居高位,一如既往,不改节俭的作风。这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可贵的美德。从制定开支办法,到拒绝入席的做法,点滴细节之间,无不彰显出他的简朴作风。

【适用话题】逆境与顺境;细节;习惯……

篇5:节约的作文素材

1、食堂一周倒掉一亩粮

大学食堂一周被倒掉的饭相当于一亩地的产量!学校一年浪费的电量足够一个普通家庭用58年!这是某高校学生自己调查得出的结果。

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每个人都需要扪心自问:“我们凭什么浪费?”因为花了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吗?钱是你们的,但资源却是大家的!因为饭菜不合口味吗?这简直是强词夺理的混账理论!食堂的饭菜未必十全十美,但同样是劳动成果。在你把饭菜倒进垃圾桶的同时,就构成了对别人劳动的不尊重,更是在挥霍父母的血汗。须知,任何人都无权浪费!不能无知和麻木到这种程度!

仅仅一周的时间就有相当于一亩地产量的饭被倒掉,说明浪费普遍存在。然而,比现象更可怕的是学生们的漠然和节约意识的极度匮乏。所以,对浪费仅仅痛心疾首地反思是不够的。学校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节约资源的`规章制度,并把节约付诸行动,更应该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宣传节约意识。作为大学生,不能把节约看成小事。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可见,勤俭实在是一个人修身养德的必备条件啊。

2、一次性木筷

据了解,餐饮行业早已禁止使用的一次性木筷,在哈尔滨市每天还使用,日消耗量近60万双,针对类似原材料浪费现象的存在,黑龙江省将延长材料寿命和节约木材,鼓励生产高强度和耐腐蚀的金属材料,推进木材节约和代用工作,限制一次性木制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

3、二十年后30亿人喝水难

据新华社墨西哥城3月20日电3月16日至22日,第四届世界水资源论坛在墨西哥召开。根据本届水资源论坛公布的最新数据,全世界水资源总量约14亿立方米,而其中只有2.5%是可饮用的淡水,这其中70%又被用于农业灌溉。到2025年,预计全球将有30亿人遭遇水危机。

在3月22日“世界水日”即将来临之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面对全球水资源开发问题,敲响9声警钟。

4、从我做起

节约是一种远见、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创造。和谐是一种默契、是一种爱心、是一种力量。

和谐与节约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共识。国务院、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相继多次发出紧急通知,号召和倡导全国人民节约能源与资源,创建节约型社会。节约从点滴做起,从你我做起。在大家中营造和谐氛围,倡导节约观念。

5、还清明节一个“清明”

清明节将至,人们为缅怀已故的先辈和亲人都在准备扫墓祭祖,这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扫墓祭祖刮起了挥霍浪费和不讲文明之风。如有的联宗祭祖,大摆酒席,挪坟立碑;有的请风水先生,选地造坟,占用良田;有的为显示自己的权威和富有,车水马龙,兴师动众;还有的焚烧纸扎的车、马、冰箱、空调、电脑和三陪小姐等。

这些做法,亵渎先人英灵,毒害人们心灵,背离了扫墓的初衷,也玷污了清明节的“清明”,更与勤俭节约和公民道德建设背道而驰。如果先人地下有知,恐怕也不会同意这样做。

篇6:节约用水的作文素材

世界银行1995年的调查报告指出:占世界人口40%的国家正面临着缺水危机,每年约有2500万人死于饮用不干净的水。目前,全国用水量从1949年的1000多亿立方米增加到5600亿立方米。

现在,部分人们已经反应到这个问题的严重,在家居生活中,采取了许多有用的措施,如减少洗澡时间,手洗衣服,洗脸水利用等。可前几天我看到的景象让我非常失望与沮丧。

在八一大桥附近有个洗车的地方。当时,洗车的人正在一旁有说有笑,而另一边的几根洗车的管子正冲出清水来。我当时真想从车上跳下去和他们理论一番,这水是用不完的吗?是容许你们浪费的吗?

同学们,你可以不在乎钱,但一定要在乎水,钱失去了可以再挣,宝贵的资源失去了,再也回不来了。节约用水,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未来!在这儿,我想唤醒那一些还在浪费水资源的人,也希望那一些节约用水的人们继续努力加油,保护生命之水。

篇7:高考作文素材:节约「名人」

毛泽东的节俭生活

电视纪录片《毛泽东》有这样一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一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钉。他说他曾多次劝主旗帜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一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16块。他的一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

他曾说:“一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

徐特立的《粉笔诗》

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一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

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

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一支新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列宁的大衣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俄罗斯人,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俭朴伴随着他传奇的一生。当时人们经常看到他穿一件退色的旧大衣。在这件大衣上还留有三个弹孔。

1918年,列宁就穿这件旧大衣,去工厂演说,遭到反对势力的`刺杀,在大衣上留下三个弹孔。伤愈出院后,他谢绝更换新大衣,将旧大衣补了再穿,一直穿到他1924年1月逝世。

他的格言:“节约每一分钱,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冯玉祥夸奖佟麟阁

冯玉祥,字焕章,安徽巢县人。行伍出身,曾先后任北洋军旅长、师长,陕西、河南督军,国民军总司令,******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工长等职。他虽身居高位,但生活俭朴。

1932年10月,他从山东泰山到张家口,找他的老部下佟麟阁(佟当时任察哈尔省警务处长兼张家口公安局长),商讨组织抗日同盟军的问题。因为冯突然而至,佟夫人未作准备,问如何接待冯玉祥。佟麟阁说:“还是老样小米面窝窝头,外加大萝卜咸菜招待他。”冯玉祥吃得很香。夸奖佟麟阁说:“你不愧是我的好部下,做了大官还没丢农民的本色。

国内外节约的差异

据调查,全球每年有1.28亿人死于贫困,更有甚者,全球每隔6秒就有一个儿童被饿死。可能就是我们扔一个鸡蛋的时间内,就有一个儿童因饥饿而死去。

篇8:节约用水高一作文素材参考

“滴答,滴答……”是什么声音在呼唤着我,是你吗?正在流淌的水。告诉我,你那持续不断的“滴答”声为何一声比一声响?告诉我,你是在无声的倾诉内心的苦涩还是在哭泣?“滴答”我听见了你的回答,你是在倾诉,你是在哭泣。请问你为何如此悲伤?哦!原来你被人类“遗忘”了啊!他们无情地留下了你,让你自己慢慢地一点一滴的流失。我起身,用手轻轻拧紧了水龙头,消失的“滴答”声告诉了我,我已平息了你的不平,不安的内心……

在去年的仲夏里,我和三两个伙伴一起打球,响午的太阳正释放它那火辣的威力,整个空气仿佛蒸发了一般。“走!大家伙一起去洗把脸。”队长喊道。大家集体冲向了篮球场旁边的一个吊式水龙头那里,我们迫不及待地打开水龙头,“哗啦啦——”水来了!我们推搡着就像是像土匪一样在拼命抢水,生怕别人先抢到。(我抢到了!我的内心在欢呼)在清凉的水与皮肤接触的那一刹那:清爽!直接把酷热和汗水一股脑的全都冲走,只留下无语伦比的凉意……。

可是,在洗完脸后的我们似乎忘记了一件事,是什么事呢?打球_的念头霸到的占领了我的整个大脑,究竟是什么事也没有心思去琢磨,“咚!咚!”球来了,伙伴们又在叫我,我更不可能集中注意力,只是敷衍地说了一句“来了!”

“滴答”“滴答……。”我停下了追球的脚步,听着这声音实在是熟悉,但一时又想不起来,是什么呢?对了,这是水龙头发出的滴水的声音!怎么……?连续不断的滴答声似乎在催促着我一般,容不得我半分思考的时间,烦躁的心让我不知该如何思考,我的注意力又转向了篮球,心里嘀咕着:管他呢,又不是非得我去做。

我不再去多想,可是那声音却依然清楚“滴答…。滴答……。”但渐渐变得软弱无力,感觉像是在哭泣,又感觉像是在倾诉着什么,更像是在,召唤着我?

我又重新来到了水龙头旁,坐着。你是在哭吗?“滴答”你是在回答我吗?“滴答”你在一点一点的流失呢“滴答”我来帮你吧,起身,用手轻轻拧紧水龙头,安静了?嗯,安静了……

如今,我们强大的祖国缺水干旱仍是比较严重的,还有很多贫困地区喝不到水,在饱受着干旱带来的痛苦。所以行动起来吧!炎黄子孙!节约用水其实并不困难,生活中,做到用水后拧紧水龙头,一水两用等就足以,我们并不需要去干什么大事!

篇9:以节约为话题作文素材

大学食堂一周被倒掉的饭相当于一亩地的产量!学校一年浪费的电量足够一个普通家庭用58年!这是某高校学生自己调查得出的`结果。

仅仅一周的时间就有相当于一亩地产量的饭被倒掉,说明浪费普遍存在。然而,比现象更可怕的是学生们的漠然和节约意识的极度匮乏。所以,对浪费仅仅痛心疾首地反思是不够的。学校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节约资源的规章制度,并把节约付诸行动,更应该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宣传节约意识。作为大学生,不能把节约看成小事。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可见,勤俭实在是一个人修身养德的必备条件啊。

篇10:珍惜资源崇尚节约作文素材

成由俭,败于奢,历史上有很多关于不节俭、节约而亡国败家的事例。隋朝为什么会发生像“昙花一现”的事情呢?隋文帝是一个好皇帝,他一生崇尚节约,从来都不奢华。但隋炀帝与隋恭帝成天玩耍,饮酒作乐,不崇尚节俭,导致亡国。既然不崇尚节约会导致亡国,我们为什么不深思一下呢?

水,是生命之源,人们如果离开了水就无法生存。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看到,有许多的行业在浪费水:洗车的水龙头在浪费水,家里漏水的水管在浪费水,拧不紧的水龙头在浪费水,小孩子手里的水枪也在浪费水……

我们也常看见,高楼大厦灯火通明,马路两边的路灯昼夜不分,都市的霓虹灯彻夜不眠……,这都是因为,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懈怠了,在舒舒服服中缓缓迷醉了,在风风光光中慢慢沉落了。其实可怕的不是几度电,几吨水,可怕的是人们把“节约”二字扔掉了,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扔掉了,把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稀世珍宝给彻底扔掉了!

孩童时代,就会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是,家庭富裕以后,就不节约,不珍惜了。一张雪白的纸,写上几个字就不用了;一个漂亮的本子,写上几页文章就不用了。难道这不是浪费的现象吗?

篇11:“节约”话题作文题及、素材

我国有个考察团访问韩国,参观了韩国屈指可数的大财团现代公司。细心的参观者发现,卫生间里每个抽水马桶的水箱中都放有几块砖,十分惊奇。公关人员见到客人面带异色,便笑着解释:放砖是为了缓解水流速度,节约冲水量。节俭是现代公司事业成功的一大因素,请勿见笑。

要求:请以“节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节俭”话题作文示例及素材

一、作文示例

增强节俭意识 始终艰苦奋斗

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在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各方面条件改善了,这是党领导全国各族干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随着物质的丰裕和条件的改善,在一些公务活动和社会生活中,不讲节俭、铺张浪费的现象有所抬头。对这种现象,大家都感到忧心。尤其是对有的领导干部花钱大手大脚,做事讲究排场,生活追求奢华等现象,人民群众很有意见。在这种情况下,突出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成由俭,败于奢,这是一条深刻的历史经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传家宝。无论条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优良传统都丢不得。丢弃了,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懈怠了,在舒舒服服中迷醉了,在风风光光中沉落了。长此以往,我们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我们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

从各方面来讲,现在的日子确实比过去要好得多。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生产力不发达,这是基本国情。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全体人民的生活还不富裕,国家建设需要办的事情还很多。我们必须胸怀大局,保持清醒,在各项工作中始终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于各级干部来说,很重要的是用好钱财,珍惜民力。国家的财政收入源于人民的辛勤劳动,一分一毫当思来之不易,取之于民理应用之于民。领导干部在履行职务、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厉行节约,精打细算,严格把关,少花钱多办事,把有限的资金资源、财力人力用在刀刃上。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防止决策失误造成人力财力的巨大损失;要坚持求真务实、讲求实效,不搞虚荣作秀的“形象工程”,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要坚持廉洁奉公、权为民用,决不能滥用职权奢侈浪费。那种拿公家的钱不当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不花白不花的行为是腐败的;那种行则前呼后拥,出则车水马龙,动辄挥霍公款的现象是可耻的。

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建设节约型社会,领导机关要做主导,领导干部要当表率,时时讲节约,处处见节约。要把勤俭节约的意识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贯彻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上来,体现到干部作风与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上来,坚持用节俭的标准来衡量和检验我们的工作。

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节俭是一种行为,更展现一种精神力量;节俭是一种观念,更体现一种民族品格;节俭是优良传统,更是现代文明的标志。越是文明进步,越是崇尚节俭。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带头做到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让勤俭节约的意识,艰苦奋斗的精神,见诸实际行动,成为时代的新风尚。

论节俭

孔子说:“以约失之者鲜矣。”约,俭约,那节俭。鲜,即少。意思是说:因为节俭而犯过失的很少。近日细细揣摩,觉得这话颇有道理。

首先说俭以养家。俗语“吃不穷,喝不穿,打算不到也是穷”,这“打算”的内涵,除了合理经营之外,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节俭。节俭就是精打细算,节约用度,做到生如活之水长流。清贫的家庭需要节俭,就收入丰厚殷实之家,也依然如此。否则,一旦变得奢侈起来,追求享乐阔气,就会大手大脚,挥霍无度,即使家园囤积有如金山银海,也有被洒净尽的时候。譬如我镇胡某,由于先父惨淡经营,九一年临终时留下一座小楼和十万存金。胡某甚为得意,觉得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苦尽甘来该是享福的时候了。于是一改朴素之为,讲排场,比阔气,结交一些山吃海喝的富家子弟,终日里东游西逛,摸牌赌博,宾馆酒楼常客,舞厅宴会佳宾。两年后家道衰落,迄今家徒四壁,儿子才小学毕业,就因交不起学费而住辍学在家。胡某成了人们饭后茶余的一块笑柄。

其次说俭以养德。一个“俭”字,说到底便是量体裁衣,看菜吃饭,在扼止浪费的前提下作长远规划。“俭”是一条自给自足的心安理得的道路。“俭”不仅能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而且还可以使人心地纯正,杜绝种种贪欲:为官则廉洁刚正,克己奉公;为民则不盗不劫,本分自重;经商则照章缴税,不坑蒙拐骗;从教则安贫乐道,育人自树风范…..御孙说:“俭,德之共也。”是说各种美德都是从节俭派生的。这话可谓是他从社会体验中所得的真理。

再次说俭以成才。司马光《训俭示康》中说:“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即不多求妄用,受金钱和财务的拖累。这样便可以淡泊明志,除却各种私欲的包袱,以宽松的心境去培养专一的兴致,去研究学问学习技能。“人心专,石山穿”,你终究能完成学业,达到成才的目的。综观中华民族的历史,从孔仲尼到庄周,从范仲淹到毛泽东,由俭而专,专而成才者不胜枚举。与此相反,又该有多少达观贵人的富家子弟,成才着寥寥无几。我想最主要的原因,该是豪华的生活使他们背上了贪图享受、及时行乐的包袱。由于贪图享乐时常斗鸡,吃喝嫖赌,终会因神分力散而致使学业荒废,成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纨绔子弟。

最后说俭以免祸。崇高节俭的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决不做伤天害理、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之事,能免除许多人为的灾祸是在情理之中。俗言“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就是这个道理。倘若丢弃“俭”的美好传统,滑向奢侈的泥潭,其必然危机四伏,枉道速祸,从建国初期的刘青山、张子善,到九十年代的高森祥、管志诚,就是佐证。

尚俭,不仅可以治家理财、富安政,而且还能净化风格、扩展科学和文明,难怪孔圣人如此强调:“以约失者鲜矣!”

让节俭之花处处绽放

我们这些人,对曾国藩总有一种复杂的感情阻隔。记得小的时候,历史老师在讲述天平天国运动时,眼含泪花,痛斥他的湘军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军,导致了一场伟大革命的失败。这就是曾国藩给我的最初印象——一个双手沾满了人民鲜血的刽子手。

年长以后,我开始对这种印象产生疑惑。因为有许多事实证明,这种单一的社会评价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从而促使我去积极搜索有关文献和资料,特别是在仔细阅读了《曾国藩传》后,对其有了一些客观正确的认识。

曾国藩出身贫寒,以并不超绝的资质,完成了伟大的功业。他的家书、日记、书信、文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许多成名的人物,都受过他的思想熏陶。梁启超和毛泽东对曾氏就倾心推崇,而蒋介石更是顶礼膜拜,认为曾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曾国藩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抛开阶级立场而言,曾国藩确实是中华历史上具有强健人格的少数人物之一,在他的身上体现着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譬如说胸怀大志、清正廉洁、淡薄功名、知人善任等等。而他的勤俭节约之品德,更值得时下我国国民借鉴和发扬。

曾国藩一生生活简朴。他自己衣着朴素,布袍鞋袜,都是其夫人、媳妇所做。吃的也是粗茶淡饭。即使是官至大学士,每次吃饭也仅一个荤菜,如果不是有客人来,从不增加。因此时人戏称他为“一品宰相”。“一品”,指的就是“一荤”。曾国藩的节俭还表现在一些特殊事情上。他认为,日常持家应当把一些零碎物件,如碎布、小纸片都要收集起来,以备使用。如他所言:“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曾国藩不仅自己节俭,还屡次告诫其家人、属下、朋友也要节俭。如他在给四弟的信中写道:“弟为余料理家事,总以‘俭’字为主。情意宜厚,用度宜俭,此居家居乡之要诀也。”对待儿子,更是不厌其烦,悉心教导,反对奢华;就是在去世前不久,还在夜间与儿子详谈,讲求节约之法。

反观当前我们中国,国人似乎在失去中华民族一贯拥有的“节俭”的传统美德,奢侈之风盛行。吃一顿饭,花费上万元;买一部车,支出上百万;购一幢豪华住宅,耗资上千万。我们的国人在花钱时,心不跳,面不改色,绝对是出手阔绰、一掷千金。于是,世界各国都为中国富豪惊叹和折服,各种豪华奢侈品纷纷抢滩中国大陆,名贵珠宝、服装、汽车等迅速在中国安营扎寨,生产商和经销商赚得“盆满钵满”。当然,奢侈不仅仅是富人的权利,许多单位和机关也不甘示弱,相互攀比,纷纷斥巨资兴建广场楼宇。广场变得越来越大,楼变得越来越高,办公室变得越来越宽敞,装修变得越来越豪华。

除了奢侈之外,浪费现象更是随处可见。水龙头大开,水尽情地流淌,无人理会;日光灯变成长明灯,视若不见;餐桌剩余多多,无人打包。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前不久,传出的两则消息实在令人痛心。一则是某地为了再现“满汉全席”的盛景,耗费了大量原材料,动用几十位厨师,烹制出美味佳肴,供人展示和观赏。但由于展出时间长,展示过程中食物就有点变味,活动一结束,马上倒入泔水桶匆匆了事,几十万巨资就这样打为水漂。另一则是某地为了举办啤酒节活动,打算把几十吨啤酒注入喷泉,搞一个“喷酒”创意,增加活动气氛。但是主办方有没有考虑到,这一“喷”要耗费多少吨粮食,多少吨水,花费工人多少时间和精力,够多少农民吃多少天口粮。

曾国藩身居要职,位高权重,却对“求富求贵”之念存在畏惧之心。越是后来,越为强烈,简直到了如履薄冰的地步,几乎无一日不“俭”,无一日不戒奢。假如时光能够倒转,面对今天的奢华之风,不知道他老人家有何感想。或许一声长长的叹息,为我们缺失了某种优秀传统文明的发展而忧虑吧!

或许有人要说,勤俭节约这样的小事情算不上什么大问题,不值得重视。时代发展了,多花费一点无可厚非。殊不知,节俭并非省钱这样的小事,它关乎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关乎一个人的功名事业,甚至身家性命。对于个人来说,奢侈会助长贪欲,在用度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物欲,必然走上歧路;对于家族来说,凡是奢侈放纵的,很少能过两代,而且都不得善终。勤俭在修身、治家、为官、治国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是让我们来听一听曾国藩的忠告吧。他说:“持身俭,则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俭,则家业兴隆,永世不堕;为官俭,则以俭养廉,居高不败。”因此,节俭是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自我。曾国藩以“俭”字行之终身,毫无更改。为了无愧于先人,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都应该以曾国藩为榜样,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大力构建节约型社会,让“节俭”这朵美丽之花在神州大地处处绽放。

谈节俭

所谓节俭,就是花钱有节制,不铺张浪费。这个概念人人皆知,但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注意节俭的人不在少数,故而有必要谈谈节俭。我觉得,我们应该注意节俭。

首先,生活节俭是一个人良好的个人修养的体现。三国时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说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正体现出节俭对于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事实上,自古以来,凡品德高尚者,大都注意勤俭节约。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官至参知政事,仍保持富不忘贫、贵而能俭的品德。明代清官海瑞死后,点其行囊,只有“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其俭素之德,令人赞叹。而周恩来又以“简朴”为座右铭,成为令人敬佩的领袖。不难看出,节俭对于修身养德是大有禅益的。

其次,节俭对于治理国家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欧阳修云:“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意思是说,节俭利于家邦。明太祖朱元璋抑奢倡俭,使得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与此相反,清代慈禧太后穷奢极欲,铺张浪费,致使大清朝走向衰亡。当然,我们所提及的“治国”并不代表落后的封建剥削制度,而是指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但是无论什么社会制度,节俭对于治国的重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还不够高。因此,节俭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意义就显得极为重大。试想,如果一个国家,从政府到人民,都以铺张浪费相尚,国家岂能不亡?民族岂能长存?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当努力继承并发扬光大。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节俭真正落实到行动是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说节俭

报载:我国有个考察团访问日本,参观了日本屈指可数的大财团之一“丰田”公司。细心的参观者发现卫生间里每个抽水马桶的水箱中都放着几块砖,十分惊奇。公关人员见到客人面带异色,便笑着解释:放砖是为了缓解水流速度,节约冲水量。节俭,是丰田公司事业成功的一大因素,请勿见笑。

在水箱中放砖头,按中国人的说法算是十足的“小家子气”。然而,日本丰田公司正是靠这“小家子气”发“家”致富,走向成功的。这种巨富不忘节俭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

眼下,党的改革开放的富民下策如春风化雨,使一部分企业和个人走上了富裕大道。但富裕之后,人们是否能像丰田公司那样“巨富不忘节俭”呢?

笔者曾多次途见躺在路上的一分硬币,但熙来攘往的行人对它吝啬得连眨一下眼睛都不愿,任凭脚踏车碾。“捡到一分钱”交老师的童谣已成绝唱。

这里有个真实的例子。某地有一造纸厂,原是个较为景气的小厂。但自从来了个颇具“开拓”精神的厂长之后,该厂很快破了产。原因正是铺张奢侈。三天一小宴,七天一大宴,厂长出差一趟深圳,回来报销万元。“回扣”落进私人腰包,肥了个人,损了众人。长此以往,这样的企业怎不败落?最终,工人只能拿基本工资的30%,回家待业。

时下操办黑白喜事之风,愈演愈烈,不请上几十桌,不花上千儿万把的,决不收兵。

实事求是说,我们并不富裕,不少地区仍笼罩着贫困的阴影。可是,又有谁知道,越是贫困越奢侈铺张。据《文摘周刊》载:A县是贫困县之一,国家每年拨给万元的扶贫款,中央银行还提供好几百万元的优惠贷款。在这个人口不到27万的山区县,仅扶贫款就年人均75元以上,可就是这个县,1989年的财政支出比面积大它一倍、人口有50万的邻县还多200万元。人们在该县单位会议室里看到的情景也令人吃惊:地面铺着猩红色豪华地毯,茶几上摆着全套高档玻璃钢茶具,紧靠高级贴墙纸摆着一溜高级沙发,这里根本找不出一点贫困的影子,倒反让丰田公司自惭形秽。

贫困,却追求奢侈,这是一种悲哀。

想想丰田精神,看看今日自己,不知国人有何感想?俭朴,乃中国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八百年前,司马光以亲切的笔调写下了《训俭示康》,告诫其子司马康要“以俭素为美”,不要“以奢靡为荣”。__身为将军,经手的款项以百万计,但他的财产却是几件破汗衫和破袜子。马克思生活清贫如洗,心爱的孩子因无钱医治而夭折,妻子燕妮也因生活的煎熬而早逝。敬爱的周规定自己的主食要吃三分之一的粗粮。一双布鞋底磨穿了三次,还要缝起再穿,牙刷剩下一半毛,还继续使用,连用的毛巾也补上补钉。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正是这无数事实,证明了俭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美德;正是无数人的经历,赋予了它丰富而深刻的意义。

一个人一个企业乃至国家,如果想有所为,就决不能竭尽心力去装点自己的生活,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的目的,而应把勤俭朴素作为自己道德的准则,并且身体力行。奢侈往往是一条绳索,只要被它束缚,就很难再迈步向前。君不见古来几许纨绔子弟干出了大事业?

当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了,原有的生产方式在发生着变革,消费观念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我们不能否认这些现象,但我们也决不能抛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节俭,并不是仍推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做法,而是要从前辈优良传统中吸取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而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

“浪费犹如河决口,节约好比燕衔泥。”只有时时不忘节俭,社会主义这个“家”才能日益兴旺发达,四个现代化才能指日可待。当然,和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我们还没有富,要讲节俭。倘有一天,我们富了,也应该节俭,因为日本丰田公司的“小家子气”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秘诀。

[点 评]

此文写作时运用了相反联想。作者先以丰田公司的“小家子气”引出“节俭”的话题。接着,用反面事例论述了奢侈浪费的严重后果,由此而联想到中华民族俭朴的传统美德及__、马克思、周等人节俭的故事。前后形成鲜明的对照,有力地论证了应以节俭为道德准则并身体力行这一观点。

论“节俭”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当努力继承并发扬光大。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节俭真正落实到行动是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

建国初期,有一首歌唱得好:“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离不了。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当时,国人都把勤俭节约作为做人和干事业的行为准则。然而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生活的改善,有些人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丢了。君不见,当前社会上超越现实、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斗富摆阔、一掷千金的奢靡消费;过度包装、极度美化的蓄意浪费;“长明灯”、“长流水”的随意浪费等现象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在这些不良现象中,“大款”、“公款”充当了主要角色。这种社会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党中央及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并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到“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深入持久地开展节约活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勤俭节约的美德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开出富裕的花;勤俭节约的美德似雨露,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要牢固树立“浪费也是腐败”的节约意识,克服“花公家钱不心疼”的不良心态,形成“铺张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习惯、精神。

二、素材

节俭论据

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发展,物质生活也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这是无庸置疑的事实。但这与提介切俭并不矛盾,讲节俭就是要珍惜人类有限的资源和人类自身的劳动成果,就是要从我们先辈的优良传统中吸取艰苦奋斗的精神。

事实论据 毛泽东的节俭生活。电视纪录片《毛泽东》有这样1个镜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拿起1条毛泽东生前用的毛巾毯,上面满是补钉。他说他曾多次劝主旗帜换条新的,都被拒绝了。这是毛泽东真实生活的写照。毛泽东在延安时穿的1套旧军装洗得发白,补钉就有16块。他的1双旧拖鞋,鞋底都出了洞,鞋帮绽了线,缝补好继续穿。

他曾说:“1条毛巾毯我换得起,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丢不起。”

徐特立的《粉笔诗》。徐特立,字师陶,湖南长沙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有《徐特立教育文集》传世。他注重品德修养,平生俭朴。他在湖南第1女子师范学校当校长时写过1首《粉笔诗》抄在黑板上,公布在校园里:半截粉笔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为余是算细人。他在每天巡视全校时总是把别人抛弃的粉笔头捡起装在口袋里留给自己上课用。他在湖南第1女子师范(又称稻田师范)的几年里,差不多没有用过1支新粉笔。有些学生不理解,反而觉得他太“小气”。因此徐特立特写诗教育学生。

冯玉祥夸奖佟麟阁。冯玉祥,字焕章,安徽巢县人。行伍出身,曾先后任北洋军旅长、师长,陕西、河南督军,国民军总司令,国民党第2集团军总司令,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工长等职。他虽身居高位,但生活俭朴。

1932年10月,他从山东泰山到张家口,找他的老部下佟麟阁(佟当时任察哈尔省警务处长兼张家口公安局长),商讨组织抗日同盟军的问题。因为冯突然而至,佟夫人未作准备,问如何接待冯玉祥。佟麟阁说:“还是老样小米面窝窝头,外加大萝卜咸菜招待他。”冯玉祥吃得很香。夸奖佟麟阁说:“你不愧是我的好部下,做了大官还没丢农民的本色。

列宁的大衣。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俄罗斯人,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袖。俭朴伴随着他传奇的1生。当时人们经常看到他穿1件退色的旧大衣。在这件大衣上还留有3个弹孔。

19,列宁就穿这件旧大衣,去工厂演说,遭到反对势力的刺杀,在大衣上留下3个弹孔。伤愈出院后,他谢绝更换新大衣,将旧大衣补了再穿,1直穿到他1924年1月逝世。

他的格言:“节约每1分钱,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理论论据

1、1粥1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2、凡不能俭于已者,必妄取于人。清·魏禧《目录里言》

3、以俭立名,以侈自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俭则足用,俭则寡求,俭则可以成家,俭则可以立身。《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5、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古今对联集锦·农村联》

6、凡事1俭,则谋生易足;谋生易足,则于人无争,亦于人无求。 清·钱泳《履园丛话·俭》

7、上节下俭者则用足,本重末轻者天下太平。 宋·林逋《省心录》

8、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9、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虞书·大禹谟》

10、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11、俭为德之恭,侈为恶之大。《周书·韦孝宽传》

12、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宋·林逋《省心录》

13、仁以厚下,俭以足用。《资治通鉴》卷89《晋纪101》

14、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1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6、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弘1大师《格言别录》

17、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

18、惟俭养德,惟移荡心。《明通鉴》卷6,太祖语

19、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明·薛宣《读书录》卷7

20、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管子·形势解》

21、多求不如省费。宋·司马光《言招军札子》

22、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毛泽东《我们的经济政策》

23、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清·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

24、声色之害,甚于鸩毒。《明通鉴》郑5,太祖语

25、俭开福源,奢起贫兆。《魏书》卷62《李彪高道悦列传》

26、俭则寡欲,侈则多欲。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27、节用储蓄,以备凶灾。《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28、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21》引古语

29、制俗以俭,其弊为奢。宋·王安石《风俗》

30、衣不求华,食不厌蔬。宋·王安石《长安县太君墓表》

31、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隋·王通《文中子·关朗》

32、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33、居丰能俭,在富能贫。《晋书·陆云疏》

34、俭朴是我们美德的可靠卫士。婆罗门谚语

35、勤能生则,俭能聚宝。中国谚语

36、勤,锄头上的黄金;俭,米缸里的白银。中国谚语

37、勤俭好似燕衔泥,浪费好似水冲堤。中国谚语

38、光俭不勤无源水,光勤不俭水断流。中国谚语

39、增产不节约,金碗也打破。中国谚语

40、克勤克俭粮满仓,大手大脚仓底光。中国谚语

41、克勤克俭,无怠无荒。《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

42、奢未及侈,俭而不陋。汉·张衡《西京赋》

43、创业不可不勤,居家不可不俭。中国谚语

44、家有良田万石,也要粗茶淡饭。中国谚语

45、一滴水,一滴油,不让一滴白白流。中国谚语

上一篇:银行人员职业素养提升下一篇:一件后悔的事550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