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普查工作总结

2024-04-22

“非遗”普查工作总结(精选6篇)

篇1:“非遗”普查工作总结

“非遗”普查工作总结

赶水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以来,普查领导和各普查员认真履行职责,做到思想重视,宣传有力,工作到位,普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普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普查认识

我镇领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对有关工作做了周密的部署,成立了镇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普查工作计划和《赶水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同时成立普查工作组,镇文化服务中心抽出了3名干部,每村(居)确定了1名协助普查员,还在全镇筛选了2名懂民间艺术的老人协助开展普查。建立了协调工作机制,坚持按“统一部署,加强协调,全面展开,有序进行”的指导思想来开展普查工作,真正做到领导重视,机构落实,为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加强宣传,提高业务水平

为了便于普查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普查舆论氛围,镇政府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安排专门的宣传车在全镇范围内巡回宣传,普查期间各村早晚广播普查信息,各村横挂标语4条,镇文化服务中心还利用在场镇挂横幅标语和橱窗宣传文化普查工作。这使更多的人民群众了解和理解了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了干部群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为使普查工作深入开展,镇政府召集各村普查员和协助员到镇进行培训,使他们明确普查工作意义和任务,既增强了普查知识,提升了各普查员的业务水平,保证了今后普查质量。

三、真抓实干,加强普查督察

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各普查员走村入户,脚踏实地,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为确保普查工作落到实处,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镇督察领导小组。督察小组定期与普查员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研究讨论,及时掌握普查动向。由于镇领导的重视,村普查员、协助员的支持,赶水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开展十分顺利,也很成功,总共调查上报苗族芦笙、赶水红焖羊肉、蒋家辣子鸡、铁石垭米粉、赶水草蔸萝卜种植技术、桥城杯篮球运动会、苗家刺绣、綦江巴古陶、赶水的来历、石房子来历、钦差坝来历、手工拐杖制品、民间吹打、山歌农谚歇后语方言等15多件,经县专家组确定为7项。普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镇将继续做好普查的后续工作,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投入,培养普查人才,为繁荣赶水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懈努力。

篇2:“非遗”普查工作总结

一、所开展的工作

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传承活动的开展我馆在人力、物力、财力缺乏的情况下,做了大量的工作:⑴收集、整理民间壮剧田野调查资料和各乡镇上报民间故事,录入成电子文档。⑵为使我县的非遗工作顺利申报成功。今年4月有幸邀请到我省非遗专家组一行3人。到我县剥隘坡芽村、归朝后周村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座谈会上专家组的几位老专家,对我县即将申报的4个省级非遗项目及非遗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⑶在非遗的申报工作中,我馆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下乡走村串寨,收集资料,认真反复修改“坡芽歌书”、“××瑶族度戒”“××彝族跳宫节”“××壮族珑端节”四个申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以及坡芽四位传承人的申报材料,并制作好文本申报光碟、照片申报光碟、装档、录入电子文档。同时,得到广电局领导的大力协助,制作一系列非遗申报光碟。⑷配合中央10套《探索与发现》栏目组到坡芽拍摄《情爱密码》专题片,配合广电局拍摄坡芽歌书宣传片。⑸撰写“××民族概况”的调研报告上交宣传部并上报文山日报。⑹今年3月剥隘陇端街、归朝孟村陇端街;5月板仑龙迈、里达里地的彝族跳宫节活动,我馆分别抽派辅导人员前往辅导节目、并做好收集资料等工作。⑺整理、修改3个已获得云南省第二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材料:《跳宫节》、《坡芽情歌》、《珑端节》,报送到文山州文化局,并逐级申报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取得的成效

(一)注重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县政府始终把通过宣传教育来增强全民保护意识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是以文化遗产日、重大节庆宣传活动为载体,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二是通过举办展览、开展专题演出等形式,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是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加强宣传和展示,增强全民抢救保护意识,达成社会共识。

(二)加强保护,重视逐级申报工作。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我县积极组织申报工作。经项目的精心包装和推荐,截止目前为止,已经成功申报了国家级项目1个,省级项目13个,州级项目34个,县级项目32个(所有项目都在县级基础上申报);建立文化生态村3个(归朝镇老街三寨、新华镇牙牌村、剥隘镇坡芽村)。今年来,《坡芽情歌》、《珑端节》和《跳宫节》已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积极地申报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三)加强民间艺术队伍的培养。我县文化部门积极组织专家下乡,积极发现辅导培养民间艺人,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通过举办培训班,—方面培训了一批基层文化工作骨干,另一方面也培训培养了一批民间艺术的传承人,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民间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缺乏经费支持。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但大多分布在农村,对它们的全面普查建档,需要一定的经费,这其中还有很多项目濒临失传,需尽快调查挖掘,进行传承保护,普查专项经费困难制约了普查工作的深入全面系统细致规范的开展。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开发等工作同样需要大量经费的支持,我县财政又十分吃紧,经费方面十分困难,这成为制约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工作的最大问题。

(二)缺乏专门机构及专业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渊源的见证,也是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形式,内容丰富,含盖面广,开发保护工作量大,需要有专门的工作机构来负责。我县虽然比较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但至今还未成立专门工作机构,仅靠文化部门兼管,缺乏力度,致使传承、保护和申报、利用工作进展缓慢。

(三)缺乏深刻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新概念,人们对非物质文化不了解、不认识、不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忽视管理现象普遍存在。

(四)缺乏规范的传承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许多民间艺术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保护人和观念,要比保护简单的物质更伤脑筋。现在愿意去学习非物质文化的人越来越少不仅是因为很多人对这些没兴趣更多的是因为它不会带来经济上的利益.而当今流传下去的形式基本上也只有师傅传徒弟的形式范围较窄。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受到极大的威胁,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甚至由于传承人的逝去而濒于失传和消亡。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嬗变,加之外来文化的影响等等,尤其是年轻一代越来越远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他们生活在充斥着网络、选秀、圣诞节的环境中,丧失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使之逐渐失去了生存与繁荣的土壤。

四、下一步计划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认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普及保护知识,营造保护的社会氛围,丰富“文化遗产日”活动内容,提高干部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综合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报道,例如通过建立××县非物质文化网站,来扩大对外宣传,与世界接轨,从而提升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鼓励各种传承方式。一是鼓励个人、家庭、群体传承方式。对于一些被特定的个人、家庭、群体所保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这种方式是最有效的,也是其他方式所无法代替的。授予这些保有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有证书、称号,建立传承人保证制度,对他们进行生活和其他补贴,并要求他们做好所保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弘扬工作。鼓励他们带徒学艺,举办相关传习活动。二是鼓励学校教育传承方式。这是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传承方式。

(三)大量开展民族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各种民族文化活动,通过举办民间艺术比赛、农民文艺汇演、民间工艺品大赛等活动,为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搭建展示舞台,不仅提高艺人的积极性,还使广大群众感受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和深厚内涵,进一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达到全社会理解和支持的目的。

(四)开发文化产业。加强对民间工艺品的搜集、挖掘和组织、辅导工作,在此基础上组织展览、展销活动,扩大民间工艺品的影响,开拓民间工艺品的国内外市场。开展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活动。选择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聚居自然村寨(能集中反映原生态文化的、建筑风格有特点的、生产生活习俗有特色的,如坡芽、牙牌等),建立保护区加以保护和利用开发,实施生态游、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将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发展。

(五)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整理建档,按照全国统一的编码进行登记并分级建档,形成资料库。并采取数字化与网络化等保护方式,利用音像等多媒体手段进行记录,利用光盘等存储介质或建立数据库进行保存,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资源共享。

(六)、加强农村文艺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建立新的农村文艺队,恢复老文艺队,以奖励的方式给予文艺队解决资金困难问题,帮助解决服装、道具、剧本和辅导等问题,大力扶持优秀文艺队,让其起到带头作用,发挥文艺队的作用。

(七)、争取让全社会参与。采取成立民间协会等群众性组织的保护方式,把一些有共同知识、技能、爱好的群众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力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贡献。

篇3:“非遗”普查工作总结

一、普查工作概况

街道党政领导十分重视这次非遗普查工作, 全面发动, 宣传开路, 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发动群众提供普查线索, 鼓励大家积极参与非遗普查。

在非遗普查工作中, 街道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领导小组, 由书记主任任组长, 各社区 (村) 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 确定20多名“非遗”普查员协调工作。组织到社区进村入户, 深入开展项目普查。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对照18个普查项目提示,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 普查告一段落。在完成基本项目的普查后, 对普查资料进行汇总、分类、整理, 认真填写项目调查表格, 并全部输入电脑制成电子文档。通过后期整理、核对、汇编, 制作完成了《嵊州市剡湖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汇集本》。

在非遗普查工作中, 剡湖街道20多位普查员, 经过一个多月普查工作, 按照不漏村庄 (社区) 、不漏线索、不漏艺人、不漏项目“四不漏”的要求, 走遍了11个社区、13个村, 先后调查、座谈、走访了200多名以“五老人员”为主的普查对象, 普查项目达160项。因剡湖街道地处嵊州市区中心位置, 历史悠久, 人文资源丰富。在几千年的悠悠岁月中, 先人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 创造出了多姿的文化, 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据史料记载, 大禹治水始于壶口, 毕于了溪, 了溪就是现在的禹溪村, 相传现在全面闻名的嵊州小笼包就是禹王娘娘传承下来的。

通过这次全面普查, 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是遗承丰富, 种类齐全, 形式多样, 特色鲜明。剡湖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有16项, 占普查全部项目18大类的89%。普查收集了民间文学90项, 民间手工技艺16项, 民间信仰9项, 生产商贸习俗项, 岁时节令11项。这次普查实现了村村 (社区) 有项目, 详尽地了解了全街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存量。

二、主要做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空间和文化意识, 承载着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生命密码, 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根基和精神资源, 是文化艺术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这是历史的责任、时代的要求, 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主要做法是:

一是提高认识, 切实加强对保护工作的领导。坚持政府主导,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成立保护领导小组, 整合文化站、学校等相关部门的优势, 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加大宣传力度, 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与法律法规的宣传, 经常举办艺术成果的展演展示活动, 以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和保护氛围。

二是科学规划, 着力健全保护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关键要在健全机制上下功夫。要在普查的基础上,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现状等进行真实、系统、全面地记录, 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并制定出科学的保护规划或保护方案。

三是突出重点, 加大经费扶持力度, 有效抢救和保护优秀项目。要按照《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规定, 将非遗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加大投入, 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对于濒危的有重要价值的项目要予以重点保护和抢救, 制定科学周密的保护方案, 落实具体责任单位,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

四是以人为本, 努力壮大保护传承力量。文化需要传承, 传承就需要有接班人,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现代社会, 民间文化和民间技艺更需要有接班人。我们要建立传承活动基地, 对传承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和奖励, 鼓励更多的人走上传承之路。此外要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现有工作人员工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 充实基层文保人员, 壮大队伍力量, 努力满足新形式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实需要。

五是组建队伍, 强化普查业务培训。以文化站为基础, 聘用热心公益事业的老艺人、老教师为顾问, 同时把大学生“村官”集中起来, 组成普查小组, 并由一位熟悉民间文化知识的同志担任组长, 做到分工明确, 责任到位, 任务到人。同时, 邀请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指导组的专家, 对全街道普查员进行培训, 再次重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目的、意义、宗旨, 通过培训, 使他们懂得为什么查、查什么、怎么查, 以及如何规范填写普查表格等等, 并根据普查任务和各人的特点专长作出合理的普查工作分工。普查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 大家利用QQ群共同探讨, 排难解疑, 进一步规范、有序、科学地做好普查工作。

三、几点工作体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量大、面广、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 而且人手少, 具体日常工作基本上一人在操作, 因此普查工作和后期汇总整理显得十分艰巨。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第一, 事业心是做好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原动力。这次省市部署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是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大事、要事, 本次普查工作是基层文化干部的份内事。为使几千年文明传承, 发扬光大, 必须要有人去收集、整理、撰写, 以文字记载下来, 便于流传。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都是口口相传, 很少有文字记载, 而且有的传子不传女, 传内不传外, 老一辈的人如果去世, 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销声匿迹了。作为街道一名文化干部, 以文化工作为己任, 尽己所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第二, 责任感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推动力。工作是一项任务, 更是一种责任。“认真做事, 用心做人”是我们的工作原则, 工作虽然琐碎, 但是我们还是坚持一户户座谈、一个个挖掘、一字字记录, 回到单位认真整理、撰写, 有时回家还要继续整理当天搜集的资料。一个多月里天天如此, 夜以继日的工作难免有些疲惫, 但是想到自己的收获, 我们还是感到付出是值得的。

第三, 主动性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主动力。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许多业务知识都是边工作边学习, 在工作中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 能虚心主动请教上级领导和精通业务的骨干, 查阅字典。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前提下, 把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原汁原味地记录和描述下来,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真实可靠, 对街道非物质文化事业全面传承、发扬和繁荣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总之, 全面深入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一定要追加措施, 抓紧普查、挖掘和整理工作, 努力使民族民间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剡湖提供精神动力。我们相信, 有一批乐于传承、善于创新的民间艺人队伍, 有一个良好发展的社会环境, 剡湖街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会得到有效保护和良好传承, 剡湖街道的民族民间艺术之花一定会开得更加鲜艳, 更加灿烂。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根本载体, 更是打造文化强市,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本文以剡湖街道文化站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为例, 紧密结合当地乡情, 摸清、掌握、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生存环境、艺术传人、发展现状等情况, 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和民间艺人档案信息库, 进一步搞好保护、传承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普查概况,主要做法,经验体会

参考文献

[1]李俊霞.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践与探讨.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4) .

篇4:“非遗”普查工作总结

[关键词]证据链 传承人 技艺 实物

一、引言

证据是证明事物存在和事实的依据,证据链为法律术语,指一系列客观事实与物件所形成的证明链条。笔者认为,证据和证据链的概念其实可以突破法律术语的范围,在各个行业处理具体事物中广泛应用。例如,在文化遗址发掘、论证方面,证据链的重要性非常突出。2010年6月河南安阳“曹操墓”发掘,央视与河南卫视曾作了现场直播,但因证据链不完整,至今仍饱受业内人士质疑;同样,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资源性项目的普查及代表性名录项目的申报,证据链都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因为,与文化遗址、文化遗产不同,“非遗”是不可视的、不可触摸的,若在“非遗”的普查与申报工作中引入证据链这一求证方式。第一,可确认、提升项目价值,有助于名录项目“升级”;第二,可判推证伪;第三,可促进项目深入挖掘,有利于项目的保护与传承。

二、 “非遗”普查、申报工作中证据链的重要性

深圳自2005年率先在广东省内开展“非遗”普查工作,至2009年就已经掌握近400条“非遗”线索、200多个“非遗”资源项目。至2015年1月,深圳已成功申报52项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成绩是喜人的。分析这些已经成功入选的各级名录项目,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证据链较为密实、真实、充分,级别高的名录项目更是如此。今天,深圳市“非遗”普查、挖掘、申报及保护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大部分“非遗”资源项目的普查仍停留在表层阶段,“涉猎未深”;已成功申报区级、市级、省级的项目,也应继续深入调查、挖掘,而为使这些工作顺利开展,并做得扎实稳固,证据链的掌握将在其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证据链在“非遗”普查与申报中的三个关键要素是:传承人证据链、技艺(技能)证据链及实物证据链。

三、传承人证据链

首先,传承人证据链是“非遗”项目证据链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最不可缺失。以人为本是“非遗”的一大特色,它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及精神,注重活态传承。一般而言,“非遗”项目应至少有一百年以上的传承历史,传承谱系不少于三代,且要求谱系清晰、明确。传承人证据链的完整,对项目的确认具有重要意义。以深圳市入选第二批国家级 “非遗”名录项目的《平乐郭氏正骨法》为例,该医术已创立200余年,至今有据可查的传承人已有七代。郭氏几代传承人都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其中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郭贯田、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郭聘三曾应召进入清皇宫,为太妃、大臣治疗骨伤病,但他们又把富人给付的诊疗费用来无偿医治大批穷人,而且“用富人的钱给穷人治病”是第一代传承人留下的祖训;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郭春园是国内著名骨科专家,曾任郑州市骨科医院院长,1985年退休后前来深圳创立了“平乐骨伤科医院”。他亲手诊治了上万名骨伤患者,曾被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追授“人民健康好卫士”荣誉称号;他的女儿、儿子分别在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骨伤科担任主治医师、部门负责人职务,在继续将郭氏正骨医术发扬光大。该项目申报材料中,郭家祖宅、平乐村人对郭家的评价、郭家留存的医典、郭春园创办的数家骨伤科医院、郭春园诊治患者、郭春园指导弟子……其照片、录像与实物相当完备,且申报文本中对相关证据、史实的描述也十分精准、真实、充分,可见这个项目的传承人证据链非常完整,这一点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对国家及省、市“非遗”专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传承人证据链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在“非遗”一线工作,也目睹不少因传承人证据链不足而无法成功申报的“非遗”项目,如某传统医药项目申报市级“非遗”,申报书中的传承谱系提及该项目自19世纪中叶创立至今,已经历四代传承,前三代均是单向传承,传承至第四代时,该家族已有三兄弟,且均继承家族医药事业,而第四代传人中仅提及三兄弟其中一人。其他两兄弟是否有意见,该传承人是否获得家族、单位及各领导部门、业界同行及社会的认可,材料中尚未有证据证实,传承人证据链存在一定问题。更有一些项目,传承人证据链无从考据,谱系缺失严重。根据国家制定的申报条件,除非项目申报人(申报单位)首先理清各代传承脉络,提供真实、确切的传承人证据链,否则,类似这样的“项目”是根本无法成功申报的。

四、技艺(技能)证据链

“非遗”中的“技艺”,可理解为与该项目相关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技艺证据链是项目自身的内容构成,如果这一环缺失,则项目就不成立,这一环不完整,也会对项目的保护价值造成影响。这里要说明的是“技艺”只是一个广义称呼,主要指项目的“基本内容”部分,而民间故事、民俗类等项目的“基本内容”部分用“技艺”称呼就不合适。以国家级项目《松岗七星狮舞》为例,项目申报书对七星狮舞的多种舞步分解及阵法有较为详尽的描述,甚至对狮舞中的锣鼓点运用,表述也相当精确;在视频资料中,年逾古稀的代表性传承人文琰森表演了七星狮舞的全套舞步及阵法,“逗蛇”场面尤其惊险、刺激,难度极高,有关专家对项目的技艺呈现都给予了高度好评。同为国家级项目的《坂田永胜堂舞麒麟》,项目申报书与申报光碟都有非常完整、详尽的舞蹈技艺描述,其中着重介绍的是永胜堂麒麟舞的绕场基本动作和10个套路动作,并且具体描述舞麒麟中肢体动作的力度、摆动方向和角度,以及如何与伴奏的节拍相呼应……相关描述的文字部分就用了6000多字,如此扎实的技艺证据链,不仅极为有利于项目申报,还足以成为技艺传承的活教材。而传统美术项目《潮彩》的最大特色要数它的绝活“鸡碗十三笔”,即用毛笔和颜料在陶瓷上画出鸡碗纹样,即鸡头、鸡尾、脚及枝叶、花均用十三笔一气呵成。略显遗憾的是该项目没有抓住该技艺中的灵魂“十三笔”着重挖掘,仅体现潮彩所涉及的工具材料、以及绘制流程。技法的描述其实可以更详尽,可用文字、照片、视频影音等媒介将这门民间绝活表现得更为充实。

nlc202309020817

五、实物证据链

这里所指的实物可理解为与“非遗”项目有关的工具、物件、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虽然“非遗”本身是不可视、不可触摸的,但它所承载的相关实物仍是证明项目是否流传、是否存活的重要证据,因此实物证据链同样不可缺失,反而越丰富越好。如省级项目《甘坑客家凉帽制作技艺》,该项目的实物证据相当丰富,其原材料有单竹、桐油、水藤、棉纱布、染料、麻线、丝线、穗带、蜜蜡、粉浆、篾片、篾丝;主要工具有竹砍刀、篾刀、割刀、绑腿牛皮垫、小木码、码横木、菱形码间木条、土圆规、秤砣、剑门、桐油扫、锥针、破篾櫈;还有凉帽半成品、成品;凉帽村旧村遗址及照片;凉帽村祖谱;记载凉帽生产历史的“新安县志”照片等,约20来种,40余件。这个颇为完整的实物证据链,证明了凉帽村生产的凉帽在深圳、甚至广东凉帽生产中的地位,也直接证明了凉帽村的凉帽制作历史之长、制作技艺之高。与“客家凉帽”完整的实物证据链形成反差的是传统音乐类项目《锯琴艺术》,申报书中提及该项目现有的实物证据为锯琴的琴页、琴座、琴弓、松香,史料实物证据则为:在以哈佛音乐辞典为依据出版的《大陆音乐辞典》(第931页)中曾记载“锯琴,非西方乐器,有锯齿状的,用一根棒来摩擦发声。”实际上,光靠 “非西洋乐器”这句简单描述,无法考证锯琴就是源自中国。尽管民间传说锯子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鲁班最早发明的,但当时的锯子仅是作为一种工具而非乐器。申报者在申报材料中未能提交作为工具的锯子向作为乐器的锯琴过渡的实物证据,由此造成了实物证据链的“缺环”,那么在有关“历史渊源”的描述中,申报者自然不能自圆其说,无法证明这种属于乐器的锯琴是否始于中国,因而史料实物证据还是有待补充的。由此可见,缺乏相关的遗址和可依托的载体——物证,将会成为项目申报的一大“硬伤”,实物证据链中最重要的环节缺失,项目要想“升级”并继续加以保护的难度是很大的。类似项目,有条件的话,可以尝试深入挖掘及有针对性地深入考证,使实物证据链臻于完善。

结语

总之,三类证据链在开展“非遗”普查及申报工作中都不可或缺。特别是普查者或申报者,及至名录项目评审者,都应反复自问或诘问,证据链的构成要素是否完整、完善或准确;证据链的描述是否精准、是否充分,实物证据链的查找、收集是否尽力,是否丰富;证据链是否独有或独特,能否用证据链证明听上去好像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源项目是依然存活还是已经灭失。对证据链的上述要求,可无形中成为“非遗”项目申报水准、传承及保护价值评估时的硬指标,反过来又可指导普查、申报工作。同时,相关部门应将这些基本概念、要素进行普及,无论对“非遗”工作者,还是项目申报者或传承人这些群体,都将对“非遗”项目的深入挖掘、普查、升级,起到推进的作用,并规范普查和申报的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深圳市文化局.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编.深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天出版社,2008(1);

[2]廖虹雷.深圳民俗寻踪.海天出版社,2008(1);

[3]深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集录);

[4]陈为钢.张少林.刑事证明方法与技巧.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1)。

作者简介:苏小雨(1982—),女,大学本科,馆员,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任职深圳市博物馆。

篇5:金慈非遗传承工作总结

民族民间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把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不仅是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推进,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只有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实现文化传承,养成实现文化传承的意识和能力,使学校的教育更好地体现出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特色。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促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金慈实验小学自2013年开始就全面开展了 “张家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学校”的创建的活动,现将一年多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成立组织机构

为加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特成立了“张家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学校”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全体行政为组员,具体负责相关活动的开展。

二、工作内容

1、围绕土家族的历史文化,人情风俗,文化活动内容及开展的形式等方面内容,重点搜集了散落在慈利县境内的民族体育、民间歌谣、民间戏曲、民间风俗、民族饮食、以及民间工艺制作等原始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科学的整理,使其内容更科学、更丰富,适合学生传承特点,符合民族特色。

2、开设民族特色课,进一步做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整合工作。

3、发挥土家摆手舞的辐射优势,带动并加强我县精神文明建设。

三、取得的成绩:

1、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材料,也是创建特色学校,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我们紧紧围绕土家传统文化,在教学中去传承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通过努力,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校特色教育的重要部分。

2、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随着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凡是参与此项活动的老师,各级领导以及民间艺人都深刻认识到,很多民族民间文化精髓随着岁月流逝,渐渐被人们淡化或遗忘,学校必须要紧紧抓住机会,通过各种途径去挖掘整理,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氛围,唤起全民意识,为此,在这1年多的工作中,我校根据实际,结合上级部门的安排,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多次组队走村入寨,进行宣传发动工作。就如何挖掘、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友好交谈。为深入开展此项工作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挖掘,传承保护优秀民族文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3、增进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的友谊,为学校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在开展此项活动中,我们紧紧抓住教育质量这一中心,把学校工作与传承优秀文化相结合,与老百姓最关心的子女教育相结合,在访查,深挖的同时,不忘本职工作,把深挖资源与家访结合起来,收集老百姓对学校工作的各项意见和建议,同时对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子女,贫困户进行对口

帮扶。这一做法,既收集到了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又帮助了贫困学生,更难得的是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和认可,无形之中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名誉,为更好地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创造了条件,大大地调动了全社会挖掘,传承保护优秀民族文化的积极性,许多民间艺人积极主动献计献策。为我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既节省了时间,又拓宽了空间。

4、拓宽了视野,调动了学生,改善了条件

在开展此项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慈利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资金投入,弥补了开展此项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在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资助下,我们建立了金慈少年宫,每个学期,根据活动需要,我们都会通过精心预算,购置了活动所需的一系列乐器、服装。这项投入,吸引了一大批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中,为开展此项活动保障了物质基础,同时,在活动中,我们根据工作需要,我们适时调整工作计划,成立了资料收集整理组,校本教材开发组,这两个小组的建立,为了解,研究我县民族文化特色提供了大量的原始依据,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了捷径,通过广大教师的收集,整理与编排,提高了教师进行校本研修的能力,为我校开展校本教研创造了条件。

5、上级领导大力支持,1年多来,慈利县文化局,慈利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妇联、团县委等部门领导多次到我校调研,观看才艺汇演,充分肯定了我校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取得的成绩。为我校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特色创建营造了浓郁的社会气氛和社会环境。

6、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的各项活动,1年多来,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1)、开展了“张家界民间文艺进校园”活动,聘请了慈利县民间艺人卓名建、郭辉、李长生等数几位艺术家担任校外辅导员,分门别类指导了 “溇

澧欢歌”、“打硪”、“土家摆手舞”“渔鼓”等活动。

活动期间,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先后多次来校,深入班级学生中间,手把手地教学,学生在与艺术家零距离的接触中,尽情吸取非遗文化的精髓,学校还在校园“红领巾”广播站开辟了一档用慈利方言播报的“慈利大探秘”栏目,并在校园里设立了一个“非遗小学堂”的宣传栏,金慈学子在一系列参观、访问、考察、调研等实践活动中,了解了慈利深厚的文化底蕴,感悟慈利人民的勤劳勇敢、敢为人先、包容大度的精神,激发了爱乡爱国情感。

学生的生活除了学习之外,作为中国人,传承承载着人类的文明,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凝聚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一个国家所独有的象征。此次活动中的每一个内容都充分体现了金慈实小在艺术教育的道路上所追求的目标,让每一个孩子都了解“板板龙灯”是龙潭河镇申报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是民间艺术传统文化的奇葩,已被列入湖南民族民间艺术重点保护,从前在春节期间举行隆重的板板龙灯盛会是龙潭河一带数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民间风俗。随着时代的发展,老一辈传承者相继去世,能系统地表演板板龙灯的艺人为数不多,板板龙灯文化面临着传承危机。为了保护和传承马灯文化,金慈实小开展了“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调动学生了解非遗知识的兴趣,激发其学习民间文化,热爱民间文化,参与保护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热情,丰富素质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促进全面发展。

学校还准备将 “板板龙灯、打硪、土家摆手舞”编入校本教材,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金慈教育沃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今年我校还举办了“共赏非遗艺术,品鉴民族美食”为主题的“非遗进校

园”活动,活动期间将举办“非遗”课程讲座、“非遗”小吃品鉴、“非遗”文化互动体验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们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感和认同感,从而能够自觉主动地“保护非遗、传承非遗”,人人争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接人。参与其中,感受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多彩童年”,享受“幸福人生”

我校负责人表示,学校两年来重点打造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已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项目,深受学生们的广泛欢迎。在学校制定的“课外活动计划”大课表中,“非遗”课程以其较为成熟的活动课程模式,有效带动了其他兴趣小组、学生社团的发展。今后,学校将继续坚持“课外活动计划”的普及性、公益性、创新性等原则,挖掘社区、博物馆等周边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为了让学生近距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去年12月份,我校特邀慈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渔鼓”、“打硪” “麦秸工艺”传承人卓名建、李长生、刘海初三位艺人走进校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活动。

在活动现场,几位老人的精彩的表演引得了学生们的阵阵喝彩;棕编工艺又称编货、棕编工艺,采用优质棕,经过十几道工序经心编制而成,保留了棕的自然光泽,一件件古色古香、惟妙惟肖,立体感强、散发出自然光泽,环保、典雅的赏心悦目的作品让学生赞叹不已;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就是剪纸老人董春姑的工具,几剪刀下去,一只蝴蝶就翩翩飞来;糍粑展示区被学生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只见李大国师傅用打好的糍粑团,便开始在白色大理石板上左右飞动,快慢高低构成不同的形状,顷刻间一个个形状各异、香气扑鼻的糍粑便跃然石板上,同学们争相索要。

本次活动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学生们不仅看到了“货真价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与“非遗”项目亲密接触,与“非遗”名家面对面交流,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了解“非遗”文化。(2)、寻找慈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

(3)、“庆六一”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汇演。(4)、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歌咏比赛。(5)、学校正在推广土家摆手舞。

三、存在的问题

1、教师时间紧,阶段性任务强

开展此项工作,绝大多数时间教师是利用课外时间,教师都是兼职的,教学任务紧,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中,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之中。不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2、老百姓时间紧、能够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都是年纪较大的老人,作为老百姓与教师,作息时间是不尽相同的,他们没有多少时间来配合学校开展此项工作。多数老人行动不方便,很多民间文化内容掌握在脑海当中我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完全收集到手。

总之,在开展此项工作中,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深感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但要真正做好此项工作,还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与重视,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和民间艺人的工作积极性,全策全力,进言献策,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一定会在我校蓬勃发展。

二、传承工作取得的效果

1、通过芦笙舞、铜鼓舞的培训,能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形体习惯;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了学生的舞蹈能力、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

2、通过苗绣的培训,使学生懂得苗绣文化艺术,掌握苗绣制作设计技能,会鉴赏苗绣作品,养成心灵手巧的好习惯。

3、通过苗歌的培训,使学生了解苗歌与歌曲的内在联系,知道苗歌的种类以及调子的韵律,会感受苗歌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苗族的欲望。

4、通过芦笙舞、铜鼓舞、苗歌、苗绣的培训,不仅让学生继承了苗族传统文化的技艺,更主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感,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5、通过培训,芦笙队、铜鼓队、苗绣队、苗歌队在2012年中国雷山苗年节巡展和2013年贵州环雷公山超100公里国际挑战赛雷山段拉拉队中成为二小代表队的一大亮点,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展现了二小的独特风彩。

三、传承展演活动富有实效

篇6:“非遗”普查工作总结

丹江二小非遗传承基地负责人:淳海军

在县文广局领导的关心与重视,以及学校领导的支持和传承人、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工作下,我丹江二小201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顺利地拉下帷幕。现把一年来的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芦笙舞、铜鼓舞培训班情况。

以年级为单位,三至六年级的芦笙舞、铜鼓舞各开设四个培训班,每个培训班人数均占年级人数的40%以上。培训由负责老师按周次一周一个班轮流进行。

2、苗歌、苗绣培训班情况。

以班为单位,三至六年级的苗歌、苗绣各开设12个培训班。苗歌由音乐老师利用音乐课进行培训,班级100%学生受训。苗绣由美术老师利用美术课进行培训,每个班女生的½以上参加学习。

3、木鼓舞培训班情况。

木鼓舞是本年度新开设的传承项目,考虑到先培养一批骨干学生引领项目,从五、六年级女生中挑选出有特长爱好、聪明灵活的40多名学生组成一个培训班。

二、传承工作有序开展

1、召开动员大会,组织活动实施工作。

学校于3月21日召开“非遗”传承工作会议,全体教师参加。大会上,首先由传承基地负责人淳海军传达县文广局年初召开的全县2014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总结工作会议精神,并组织学习《丹江二小201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工作实施方案》。然后由李明霖校长作动员讲话,要求与会人员要领会会议精神,认识到传承工作是民族文化进课堂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也是县领导赋予学校的工作使命,实施好传承工作为推进我县旅游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求各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传承工作重要意义的宣传教育,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传承工作中来。同时要求负责传承项目培训的老师一定要履行职责,工作积极主动。

2、传承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日程。

为把传承工作有序、正常开展,经过学校反复研究决定,确定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为三至六年级传承活动时间,一、二年级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活动地点设在教室、大小操场。这样做到定时定点地开展活动。

3、加强领导,认真检查活动开展工作。

传承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对工作的检查力度,每周活动时间安排有领导小组成员巡查活动开展工作情况,不许占用活动时间上文化知识课。

4、加强负责项目教师的培训、自修。

负责项目教师必须掌握项目业务水平,才能更好地培训学生。因此要求负责项目教师认真向民间传承人学习技艺,充实自己。教师们有的通过电话沟通传承人学习、有的通过学校邀请传承人到校传授。通过各种渠道的学习,教师们具备了一定的业务能力,更好地为培训学生服务。

5、扎实抓好木鼓舞的传承工作。

木鼓舞是我二小基地新开设的重点传承项目,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特地请到州歌舞团吴成老师担任授课老师。一年来,吴成老师风雨无阻地为木鼓舞培训班认真培训,舞蹈室、操场无不留下吴成老师亲切的身影,他毫不保留地把反排木鼓舞的舞法、舞步、舞姿传给学生。精心地编排木鼓舞舞蹈节目《木鼓笙笙》精品献给我校。

6、参加培训学生数大面积提高。

2014年以前,我校传承培训工作学生普及率大约为35%左右。今年一年来,我们加大了传承培训力度,培训普及率达60%以上,传承培训工作大幅度提高。通过一年的努力工作,木鼓舞培训合格率达100%,其余各项目培训合格率均达70%以上。

三、传承工作提高学生素质

1、通过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的培训,能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形体习惯;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了学生的舞蹈能力、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

2、通过苗绣的培训,使学生懂得苗绣文化艺术,掌握苗绣制作设计技能,会鉴赏苗绣作品,养成心灵手巧的好习惯。

3、通过苗歌的培训,使学生了解苗歌与歌曲的内在联系,知道苗歌的种类以及调子的韵律,会感受苗歌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苗歌的欲望。

4、通过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苗歌、苗绣的培训,不仅让学生继承了苗族传统文化的技艺,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感,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传承活动工作富有实效

1、通过传承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我校学生舞蹈表演、唱歌演绎能力。2015年苗年节,我校荣幸被县苗年组委会抽调男、女学生共100名参加开幕式表演。在开幕游行、开幕式表演上,同学们展示了自己,也为学校打出了名牌,更让学生们感受到参加传承活动带来的机遇。

2、木鼓舞班排练的舞蹈节目《木鼓笙笙》参加2015年全县中小学生艺术节表演,节目鼓声高亢、荡漾优扬,鼓点节奏强烈,伴随同学们豪情奔放、整齐的舞姿,让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3、继艺术节表演之后,木鼓舞队再次被县文体局邀请参加2015年贵州环雷公山超100公里国际挑战赛活动仪式义演,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展现了二小的独特风彩。

五、存在的问题

1、因民间传承人的工作与地域的问题,有的不能按时到位授课,造成传承活动进展缓慢,学员很少得到授课教师言传身教的学习机会。

2、从来没有参加过培训的学生,初学不易掌握培训项目要点。苗歌难记歌词、唱跑调;苗绣不懂配绣线的色到、绣线条不细密;跳的踩不着笙调、鼓点,动作不规范。传承培训工作可谓艰难。

3、出于学生安全因素考虑,学校不予许在课外时间开展传承工作,传承活动时间有限,给培训的训练强度不够,致使学生学而不精。

4、由于负责传承项目的教师,肩负着教学工作重任,无暇兼顾收集、整理传承活动材料。只能收集到新传承培训项目木鼓舞的相关材料。

总之,通过一年来的传承活动培训工作,我们的教师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始终充满一腔热情坚持不懈地投入了传承活动工作,实实在在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是,我们也深知离上级的目标要求还甚远。我们决心在以后的传承活动工作中,不断地认真总结经验,努力克服困难,积极改进活动工作方法,争取把传承活动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上一篇:开课教案流行风下一篇:唇膏制作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