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系统品牌汇总及软硬件比较

2024-05-23

视频会议系统品牌汇总及软硬件比较(精选6篇)

篇1:视频会议系统品牌汇总及软硬件比较

视频会议系统品牌汇总及软硬件 比 视频会议厂家汇总我所知道包括: 国外的:TANDBERG,宝利通 Polycom,VTEL,WEBEX,索尼 SONY, 爱斯乐 AETHRA, VCON, 国内的:HW,ZTE,鼎视通 DST,科 达 KED,瑞福特 RADFORT,视维 SuperV,威速 V2,声威 SUNWAN,华平AVCON,视 高 SEEGLE,网动 IACTIVE。目前视频会议厂商分为传统视频会议硬件厂商、软件视频会 议厂商以及全新一代的软硬结合视频会议厂商。主要视频会议硬件终端厂家:国外公司有 POLYCOM、VCON、VTEL、TANDERBERG,国内公司有瑞福特、华为、中兴通讯等,其中 POLYCOM 的市场占有率最高;TANDERBERG 终端清晰度高,但价格非常高,在高 端的用户层面上占有量最大;华为、中兴通讯偏重于电讯行业和军队项目;瑞福特定位在要 求性价比比较高的中档项目上。主要 MCU 产家: ACCORD(被 Polycom 收购)RADVISION、、国内的有 DST、华为、瑞福特等。目前拥有全套产品线的公司很少,只有瑞福特、华为等 有比较全面的产品线,由于带宽波动控制等重要功能需要 MCU 和终端前后两端配合,所以 目前 MCU 和终端的融合成为一个重要趋势,比如 POLYCOM 就收购了 ACCORD 公司。目 前瑞福特公司产品线非常齐全,其产品覆盖了 MCU、会议室、桌面、电话接入、语音会议、及时通讯等功能。

软件视频会议和硬件视频会议的技术比较及关联 1.音频技术的比较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音频编码可以采用编码除了国际电信联盟 ITU 组织的 H.320 标准的 G.7xx 外,还可以使用第三方音频编码标准。可以实现比硬件视频会议系统更清晰的声音效 果。理论上不限制同时发言的人数。硬件视频会议系统音频编码采用国际电信联盟 ITU 组织的 H.320 标准的 G.7xx 的音频编 码规范。声音是经过有损压缩的,不能满足用户声音的原滋原味。同时发言人数受到限制。2.对网络要求比较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可以使用用户现有的网络环境。运行在局域网、广域网、因特网和 卫星网上,不受地域之限,满足从几十人的小规模企业乃至上万人的跨国公司的需要,极大 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硬件视频会议系统,一般需要 384kb 以上的独立线路或者专网。解决防火墙问题太复杂。3.视频显示技术的比较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提供多种界面显示风格和多种视频显示方式。不会因为视频路数增 加而降低了视频图像质量。硬件视频会议系统,提供单一的视频图像界面,显示比较单调。4.便携和移动灵活性比较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与会者可以使用联网的任何一台 PC 机参加远程视频会议。硬件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终端一般部署在固定的会议室,与会者开会必须到这个安



有硬件视频会议终端的房间。5.未来扩充性比较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系统部署、升级和维护非常简单。任何新技术的应用和功能的增强 都可以即时为用户更新,提供客户端自动在线升级等功能。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几乎不能扩充 新的功能;硬件产品的生命周期约为 3 年,而技术每天都在更新,专用硬件设备无法赶上硬 件技术的发展步伐。硬件更新或更换新的升级模块将非常昂贵,而且实施起来不方便。6.数据功能的比较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具有硬件视频会议系统无法比拟的数据操作功能,支持程序共享、电子白板、协同浏览、演讲稿同步、文字讨论、私聊功能等多种数据共享方式。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几乎没有数据功能。7.个性化定制服务的比较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可以为用户二次开发,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需要改变显示界面的 风格、添加新的功能,甚至可以和用户企业的 OA、ERP 等管理系统进行结合等。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绝对不可能提供这些个性化服务的。8.软件可以和硬件互联 软件视频会议可以和硬件视频会议互连互通,有些客户原先引进了一套硬件视频会议系 统,再引进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后,可以经过简单的硬件连接便可以使软件和硬件同时使用。9.系统可重用性 基于硬件的系统,主要是依赖于硬件产品的质量好坏,如果硬件的某个部件出现问题,可能导致整个视频会议系统的崩溃,用户又必须重新购买一次价格昂贵的硬件产品。软件产 品的耗损和可重用性是显而易见的,导致会议系统不可用的方式也只能是软件平台的崩溃,无须任何费用,重新安装一下软件平台和会议软件即可。这是硬件产品望尘莫及的。10.稳定性软、硬各有优势 软件视频会议的稳定性首先依赖于带宽、其次是软件本身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硬件无论 在稳定性和适应性方面都要优于软件(主要指音、视频的传输),但是硬件更依赖网络带宽。发展趋势展望 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的视频会议都有着他固定的用户群体,应该说在未来,视频会议厂 商必然是进一步在促进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同时,充分提高音、视频质量,对会议功能 进一步的扩充,拓宽用户实用群体,在成本和价格上进行下调等等。硬件的发展和更新相对于软件来说功能和性能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这些是所有用户有目 共睹的,硬件在价格方面也是远远的高出软件,而且系统硬件如果有损坏就造成了整个系统 的崩溃,然后又需更换一套价格昂贵的硬件,这是令客户非常头疼的。软件系统在音、视频 的稳定性上可能与硬件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软件的提高速

度是硬件视频会议系统所望 其项背的,并且在数据操作方面更是优于硬件会议系统。

随着投影机、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设备全面转向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也正在快速从 标清向高清发展,目前索尼、宝利通、腾 博、爱斯乐、LifeSize、华 为等厂商已经推出高 清视频会议系统,下面我们看看市面上最热门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支持的图像格式参数对 比。品 牌 乐 型 号 36 图像格式 H.264 720 30p, 720 60p, 1080i H.264 720 30p H.264 720 30p H.264 720 30p H.264 720 30p H.264 720 30p 从上表我们看出宝利通、腾博、爱斯乐、LifeSize、华为的高清产品近支持 H.264 720 30p,而索尼的 PCS-XG80 除了支持 H.264 720 30p 还支持 720 60p 和 1080i 格式,这也许正是索 尼高清产品受市场青睐的原因 PCS-XG80 HDX9004 Edge97 X7 ROOM 90 索 尼 LifeSize 华 为 宝利通 腾 博 爱斯

而作为国内品牌的代表,华为是在国内品牌中口碑最好的厂商。其主要的竞争优势在于: 1)价格低:相对于国外的品牌,其产品价格相对国内用户较具有吸引力; 2)MCU 和终端一体化:华为作为国内品牌,同样可以提供从 MCU 到终端的一体化产品方案,故用户面也 较广泛; 3)华为产品属于本土化设计,比较适合中国市场,适合中国电信网络; 4)有较强的研发实力,产品可以提供的功能较齐全; 5)最大的网络设备提供商,在网络故障的处理上有独到的优势;

3、泰德产品的优势 作为国外品牌的后期之秀,Tandberg 已经成为了全球高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产品,主要的竞争优势在于: 1)外形美观,品牌价值高; 2)产品技术领先,功能丰富,从 2001 年起,已经超过 POLYCOM 成为全球市场上占有量最高的产品; 3)设备外围功能强大,功能扩展性强,高度集成化设计,维护简单,稳定性高; 4)终端设备兼容性好,可与 Radvision、DST、Accord 等 MCU 互联互通;

4、科达产品的优势 科达作为国内知名品牌,在公安系统有较多的用户: 1)价格低:相对于国内、外的品牌,其产品在国内一些领域之中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2)MCU 和终端一体化:可以提供从 MCU 到终端的一体化产品方案,故有一定的用户市场; 3)产品属于本土化设计,符合国内一些行业客户的需求;


篇2:视频会议系统品牌汇总及软硬件比较

当前状态下的音视频会议系统还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 实际信号输入源大于视频会议系统主机所包含接口。输入源包括上级视频会议系统主流视频信号, 辅流视频信号, 音频信号, 本地主流视频信号, 辅流视频信号, 音频信号, 话筒音配信号等。 (2) 各种信号源切换过程中需要人工干预, 不能智能进行切换, 需要运维人员人工插拔各信号源。这种重复的机械劳动不仅减少了视频会议系统接口的使用寿命, 而且加重了运维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3) 视频会议系统使用前需要去现场进行设备调试与信号源切换工作, 不能远程进行管理, 目前公司信息工作运维人员普遍存在人员紧张的情况, 调试视频会议系统需要运维人员奔赴各个现场, 增加了许多运维工作量。

现通过矩阵装置的作用可以实现视频会议系统信号切换功能, 通过在矩阵装置中加入远程控制MCU可以远程调控矩阵切换, 做到远程调控会议系统。

1 实现原理

矩阵的概念引用高数中的线性代数的概念, 一般指在多路输入的情况下有多路的输出选择, 形成下图的矩阵结构, 既每一路输出都可与不同的输入信号“短接”, 每路输出只能接通某一路输入, 但某一路输入都可 (同时) 接通不同的输出, 如图1。

输出1=输入1, 输出2=输入2, 而输出3=输出4=输入3, 或者说, 每一路输出可“独立”地在输入中进行选择, 而不必关心其它通道的输出情况, 即可以与其它输出不同, 也可以相同。举例说, 8选4是指有4个独立的输出, 每个输出可在8个输入中任选, 或者说有4个独立的8选1, 只是8个输入是相同的。经常与此混淆的是分配的概念, 比如8选1分4, 是指在8个输入中选择出1个输出, 并将其分配成4个相同的输出, 虽然外观上看有4个输出, 但这4个输出是相同的, 而不是独立的。一般习惯中, 将形成M×N的结构称为矩阵, 而将M×1的结构称为切换器或选择器, 其实不过N=1而已, 我们在讨论时都当作矩阵对待。

矩阵切换器的功能是在多路信号输入的情况下, 可独立地根据需要选择多路 (包括1路) 信号进行输出, 完成信号的选择。

切换原理上就是选择, 选择的方式有很多种, 最简单的就是将信号线直接接在一起, 比如接线板, 利用人工将输出信号线跳接在输入信号线上, 也可完成选择, 或利用琴键开关完成接通与断开, 当然这是人工操作的, 机械的, 不存在指标等技术问题, 故不作为矩阵切换讨论。第二种方式, 利用继电器也可完成选择, 利用电平控制继电器的通断, 可完成输出线与输入信号之间的断开与联接, 也可完成信号的选择, 第三种方式是根据电路原理, 利用芯片内部电路的导通与关闭进行接通与关断, 并可通过电平进行控制完成信号的选择。

本次研究采用芯片切换的方式。通过远程计算机控制矩阵切换的MCU来达到远程调控视频会议系统的功能。

2 实现过程

本次实现过程中需要切换的视频会议源分别为宝利通视频会议系统和华为视频会议系统, 实现中需要将宝利通视频会议系统中的主流视频, 辅流视频及音频接入到华为视频会议系统中。而华为视频会议系统同时也有接入摄像头信号和现场音频信号的功能, 可以独立开展视频会议。

因为矩阵连接中需要将宝利通视频会议中的各个信号接入至矩阵中, 具体的连线方式如图2所示。

将宝利通的主流和辅流接入矩阵的输入端 (接入至1, 2) , 而将华为TE40的主流和辅流信号源端接入矩阵的输出端 (接入至5, 6) 。此时需要在矩阵中操作。同时将华为主流和辅流接入矩阵的输入端 (接入至3, 4) , 华为的摄像头接入至矩阵的输入端 (接入至5) 。

此时如果需要将宝利通的视频会议数据传送到华为系统, 只需要输入端1, 2接入输出端3, 4。若只是华为系统内部开会, 则只需要将输入端的3, 4或者5, 4接入输出端3, 4。

远程控制可以通过web形式进行, 在矩阵中接入控制线, 远程切换矩阵工作状态, 并且远程终端可以收集现场的声音与图像完成远程调试工作。

3 操作流程

通过web客户端访问MCU主机及矩阵操作页面, 按下相应按钮完成信号源选择, 同时打开MCU客户端, 设置主会场, 将分会场设置为轮播, 观察声音和图像信息, 完成视频会议系统远程调试工作。

4 研究成果

通过远程控制调试视频会议系统, 可以大量减少信息运维人员工作量。运维人员不需要达到现场就能完成调试工作。随着视频会议数量的增加, 运维人员每次通过远程调控矩阵就MCU可以减少近1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按照每个月15次会议的数量计算, 可以减少2个工作日, 显著增加了工作效率。

摘要:视频会议系统供应商众多, 不同品牌之间的音视频信号传递是解决不同供应商之间会议系统融合的关键。采用矩阵整列可以有效的切换各个输入源信号和输出源信号, 加入远程控制模块, 可以做到远程调控视频会议系统。

篇3:视频会议系统品牌汇总及软硬件比较

关键词:视频监控系统;硬件;设计;实现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12-0017-03

煤炭资源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对煤炭资源的开采与利用进行有效监控与保护。为此,提出基于图像跟踪识别技术的煤炭运量视频管理系统。这里介绍该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1 系统硬件整体设计

系统使用DVR-SV4125的工业级计算机作为上位机,该计算机抗干扰能力强,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正常工作。考虑到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环境,将系统硬件设计为车辆到达感应部分、图像采集部分、云台控制部分及上位机4个部分(如图1所示)。

2 车辆到达感应部分的硬件设计及实现

2.1 PCI开关板

AC6652(如图2所示)是一款低价格通用光电隔离I/O板,具有16路输入、16路输出。采用PCI总线,支持即插即用,无需地址跳线。采用大规模可编程门阵列设计,提高可靠性。AC6652的输入支持5~24 V输入,同时输出为集电极开路输出(OC输出,输出芯片为6N33或TIL113),输出驱动电流大于30 mA,可以方便地驱动小型继电器、LED等负载。AC6652采用CH系列PCI接口芯片及门阵列作为主控芯片。AC6652具有光电隔离的作用,有大规模可编程门阵列,可靠性高。可以接收来自AC140的信号,然后经过模块处理,转换为PCI通信格式,使上位机读取车辆到来的数字量信号,或者通过该模块的写操作向下位机发送操作命令。

2.2 隔离抗干扰模块

由于整个系统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容易对输入信号带来干扰,为保护现场的正常信号,设计隔离抗干扰模块(如图3所示),选用具有光电隔离功能的端子卡AC140。

AC140端子的连接方式为:1) K0~K7,分别对应8个继电器0~7的常开开关接点,每个K接点都是2个接线端子,对应一路的继电器开关接点。2) DI0~DI7,分别对应8路光电隔离输入0~7号。3) GND,光电隔离输入地线,即DI0~DI7的地线。4) POWER,对应+12 V电源输入,且电源负极与光电隔离输入地线GND相互隔离。

2.3 地磁传感器

整个视频监控系统开始工作的首要条件是:要准确地感应到车辆的到来。感应车辆到来的方法很多,如红外线、超声波、地磁感应等。超声波传感器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当风速在6级以上时,反射波会产生漂移而无法正常检测;探头下方通过人或物也会产生反射波,造成误检。红外传感器会因工作现场的灰尘、冰雾而影响系统正常工作。而地磁信号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且比较稳定,所以该系统采用地磁传感器。

地磁传感器利用车辆通过道路时对地球磁场的影响来完成对车辆的检测。地球磁场在几公里之内基本上是恒定的,但大型的铁磁性物体会对地球磁场产生巨大的扰动。当车辆通过时,对地磁的影响将达到地磁强度的几分之一,而地磁传感器可以分辨出地球磁场1/6 000的变化,因此利用地磁传感器来检测车辆具有极高的灵敏度。

3 图像采集部分的硬件设计及实现

3.1 视频采集卡

在PC机上通过视频采集卡可以接收来自视频输入端的模拟视频信号,对该信号进行采集并量化成数字信号,然后压缩编码成数字视频。由于视频采集卡具备硬件压缩的功能,在采集视频信号时首先在卡上对视频信号进行压缩,然后再通过PCI接口把压缩的视频数据传送到主机上。一般的PC视频采集卡采用帧内压缩的算法把数字化的视频存储成AVI文件,高档一些的视频采集卡还能直接把采集到的数字视频数据实时压缩成MPEG-1格式的文件。由于模拟视频输入端可以提供不间断的信源,视频采集卡要采集模拟视频序列中的每帧图像,并在采集下一帧图像之前把这些数据传入PC系统,因此,实现实时采集的关键是每一帧所需的处理时间。如果每帧视频图像的处理时间超过相邻两帧之间的相隔时间,则会导致数据的丢失,即丢帧现象。采集卡都是把获取的视频序列先进行压缩处理,然后再存入硬盘,即视频序列的获取和压缩是在一起完成的,免除了再次进行压缩处理的不便。不同档次的采集卡具有不同质量的采集压缩性能。该系统采用天敏4000视频采集卡(如图4所示)。

3.2 摄像头的选型及特点

系统采用Sony公司的EVI-D30彩色摄像机。EVI-D30摄像机的主要功能是自动跟踪功能(Auto Tracking),可以不停地自动摘取用户预定义的主题。围绕选择的主题,EVI-D30会摘取相似的像素颜色和明亮度。EVI-D30有4种预定义的主题:自动跟踪功能、自动聚焦、自动曝光和运动检测。

4 云台控制部分的硬件设计及实现

4.1 云台

云台是安装、固定摄像机的支撑设备,分为固定云台和电动云台两种。固定云台用于监视区范围不大的场合,使用时将摄像机固定于云台上,调整好摄像机水平、俯仰的角度,达到最好的工作姿态,然后锁定调整机构即可;电动云台可以扩大摄像机的监视范围,提高摄像机的使用价值,主要用于对大范围进行扫描监视,电动云台调整姿态通过两台执行电动机来实现,电动机接受来自控制器的信号精确地运行定位,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云台上的摄像机既可自动扫描监视区域,也可在监控中心值班人员的操纵下跟踪监视对象。

根据回转的特点,云台可分为左右旋转的水平旋转云台和既能左右旋转又能上下旋转的全方位云台。云台水平转动的角度为0~350°,俯仰角度为0~90°。有的云台还有自动巡视功能。根据使用的环境,云台还可分为室内用云台和室外用云台。选择云台的主要指标为回转范围、承载能力和旋转速度。一般的云台均属于有线控制的电动云台。

4.2 云台设备安装

云台通常是与摄像头结合在一起的, 摄像头提供额外的线路用于云台设备与计算机的连接。该线路通常以COM端口的形式连接计算机,在线路的一端连接有云台控制转换器(如图5所示)。

云台控制转换器以COM端口的形式连接计算机,图6显示了云台控制转换器与上位机的连接。

4.3 云台控制分析

计算机与云台之间的通信是通过串行通信实现的。PC机只拥有标准RS-232接口,而云台只提供工业标准的RS-485接口,因此中间需要一个RS232-485转换器,以将RS-232信号转换为RS-485信号。云台通过云台解码器、RS232-485转换器与计算机串口相连,程序通过向云台解码器发送指令来实现云台控制。这里的指令是由云台控制协议确定的。不同的厂家,云台控制协议也不尽相同。该系统所采用的协议是PELCO-D2400。

参考文献

[1] 刘效静,成瑜.汽车牌照自动识别技术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30(5):573-576.

[2] 崔家磊.风云一号接收系统定时同步与PCI接口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

[3] 詹诩强,戚飞虎,刘天明.基于MPEG-2视频流的目标跟踪快速算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35(9):1 321-1 324.

[4] 金世佳.图像跟踪识别技术在煤炭运量视频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0.

篇4: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管理要点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 是指视频会议终端部署在固定的会议室, 与会者开会必须到这个安装有硬件视频会议终端的房间才可以召开的视频会议。比起软件视频会议, 硬件视频会议具有集成度高、安全性和稳定性高、音视频效果好、操作灵活等优势, 但管理起来较为繁琐, 本文通过分析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着重讨论如何管好用好硬件视频会议系统, 使视频会议开得圆满成功。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组成

硬件视频会议主要由5个系统组成, 分别为:网络系统、视频输入/输出系统、音频输入/输出系统, 视频会议组会系统、中央控制系统。

网络系统主要包括出口通信链路、路由器、网络密码机、防火墙、交换机等组成。其中, 通信链路提供上联网络的通信链路;路由器提供广域网路由和接入功能;网络密码机提供网络视频数据的加密功能;防火墙提供访问控制功能;交换机提供会议终端和控制计算机的网络接入功能。

视频输入输出系统主要包括摄像机、液晶电视、投影仪和投影幕、AV矩阵、VGA矩阵和视频分配器。AV矩阵可以将本地摄像机和视频会议视频信号分配给采集卡, 经数模转换后传给其他会场或者本地液晶电视、投影仪。VGA矩阵可以将接受到其他会场的视频信号和本地的视频电脑信号分配给液晶电视、投影仪可投影幕等视频输出设备 (如图1) 。

音频输入/输出系统主要包括有线话筒、话筒主机、调音台、数字音频处理器、功率放大器和音箱等设备。与会人员通过有线话筒进行发言, 实现本地音频的输入, 通过调音台、数字音频处理器、功率放大器和音箱等扩音设备实现控制本地音量、控制远端视频会议音量和调节控制室内监听音量等功能 (如图2) 。

视频会议组会系统包括视频会议终端设备、MCU设备和会议控制计算机。其中会议终端设备集成了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将来自本端的音视频模拟信号通过终端编码网络送到目标终端进行解码, 然后输出到显示设备上。MCU将来自各会议场点的信息流, 经过同步分离后, 抽取出音频、视频、数据等信息和信令, 再将各会议场点的信息和信令, 送入同一种处理模块, 完成相应的音频混合或切换、视频混合或切换、数据广播和路由选择、定时和会议控制等过程, 最后将各会议场点所需的各种信息重新组合起来, 送往各相应的终端系统设备。会议控制计算机安装会议控制软件包, 负责整个会议的调度控制建议通过软件方式来完成。如会议的召开和结束、邀请和除名某个用户、会场轮巡切换等等。

中央控制系统主要有中央控制主机, 无线触摸屏和有线触摸屏。主要负责整个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的开启和关闭, 视频信号切换控制、电脑信号切换控制、摄像机的放大缩小和方向调节。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特点

硬件视频会议音视频效果好、安全性和稳定性高、操作灵活等优势得益于采用了以下几种技术。

1. 高质量的音视频编码技术

比起软件视频会议, 硬件视频会议在音视频方面的质量都普遍高于软件产品, 硬件视频会议中的视频采用的H.264视频编解码, 能支持QCIF, CIF, 4CIF的图像分辨率, 在2M的网络带宽下仍能达到较理想的视频效果, 在同样的带宽情况下, 图像质量提高50%以上, 对网络传输具有更好的支持。音频编码采用了G.722的编码技术, 保证了音频在采集后的快速、准确、高效的编码。

2、优化的通信协议

H.323是基于分组交换的视频会议标准。由于依托于数据网络, 因此H.323视频会议系统具有非常灵活的网络结构, 不需要为视频业务提供专门的信道。只要数据网络到达的地方, 就可实现视频通信。除了视频传输之外, H.323还能提供视频点播、网上直播、数据会议、桌面可视通话等丰富的多媒体应用功能。是硬件视频会议首选的通信标准。

3、高效的网络组播技术

IP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有3种技术:单播 (Unicast) 、广播 (Broadcast) 、组播 (Multicast) 。其中单播是单点到单点的通信方式;广播是是一种点到多点的通信方式;而组播是点到多点的通信方式。同单播或广播相比, 组播效率非常高, 可以实现了IP网络中一点到多点的高效数据传送, 有效的降低了网络资源利用率。

4、嵌入式设计

嵌入式架构天生具备良好的抗病毒能力, 网络上流传的99%以上的病毒无法攻击嵌入式系统。基于DSP处理器的设计让硬件视频会议设备具有很低的功耗和良好的稳定性, 加之硬件视频会议设备还具备关键处理单元备份、冗余散热、硬件AES加密、防火墙等功能, 进一步保障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集中认证机制

通过身份验证的客户对某个服务器端对象访问的控制。主要是指对服务器对象的访问权限, 比如信息服务中文件的读写、会议室的建立等等。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管理要点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布置在固定的会议室, 参会人员多, 发言人员多, 音视频要求高, 要保证视频会议开得圆满, 除了上述关键技术, 还要对之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管理的水平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议的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1、制定详细的管理规则及任务分工

作为一套完整的会议流程来讲, 详细的管理规则和具体的任务分工必不可少。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硬件多, 设备多, 造价高, 流程复杂。制定好管理规则可以避免设备的丢失以及保证开会过程的有条不紊, 将管理设备的责任具体划分到各个设备操作人员, 能够做到每个过程有人管, 每台设备有人操作, 并且操作设备的人员还要定期组织学习专业知识, 这样才能够解决开会中随时出现的问题。

2、电源设备安全可靠, 接地良好

由于会议组会都是电气设备, 那么电源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尤为重要, 电源设备不仅涉及到会议的成功, 而且还涉及到与会人员以及设备管理人员的人生安全。市电的引入最好是专线引入, 供电线路和电源开关应选择质量较好的, 市电的零线必须保证可靠接入, 并做好防腐处理, 定期对电源进行检测。

3、提高网络服务质量

作为音视频信息的承载体, 网络的服务质量也是影响会议成功的因素。对现场开会的人员可能对它的感触不多, 但是对远在千里之外的与会者来说网络的好坏就尤为重要。最直接的就是影响试听效果。当然, 影响网络服务质量的好坏第一个就是带宽, 首先我们要保证足够的带宽来传输我们的音视频。其次光传输系统尽量避免环路, 再者要合理的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 使路由器能够在通过的IP数据流中识别出视频业务数据包并对其分类, 然后再通过拥塞管理机制提供带宽保证和优先传递服务。

4、摄像机的选择和布局

摄像机是视频采集的主要工具, 在实际的选购中, 用户往往认为摄像头的像素越高就越好, 不可否认, 像素值是影响摄像头质量的重要指标, 但是应当注意的是, 像素值越高的产品其的解析图象的能力也就越强。进行工作的时候对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也要求较高, 否则会造成画面的延迟, 从而影响了视频会议的传输。布局上要根据会议室的大小进行合理的安放, 要照顾到主席台多个位置, 左半面以右面摄像机拍, 右半面以左面摄像机拍, 主席正面独立一个摄像机。保证主席台每个方向都能拍摄到。

5、会议室的布局与灯光照明

当前面四项都没有问题的时候, 还有一个获得满意的视觉效果的重要的因素会议室的布局与灯光。好的布局与灯光除了可提供现场参加会议人员舒适的开会环境外, 更可以使远端的与会人员获得较好的临场感。背景墙最好采用均匀的浅颜色, 禁止使用强烈对比的混乱色彩, 房间的其他三面墙壁、地板、天花板等均应与背景墙的颜色相匹配, 灯光应该用人工冷光源, 可以选择三基色灯具, 照度要适中。

6、防噪声控制啸叫

对于音频来讲, 噪声和啸叫都会严重影响会议音频质量, 对于噪声, 除了在音频系统中应用自动噪声抑制系统外, 还可以铺上地毯, 天花板装消音板, 四周墙壁应装隔音毯, 窗子安装双层玻璃, 桌子铺上桌布等措施减少噪声。啸叫主要原因是回声反馈加速, 减少啸叫发生的方法主要是避免固有共振点的形成, 除了利用均衡器或自动反馈抑制器降低“啸叫”频点的幅度外, 调整扬声器布局、改变麦克风方向以及两者之间的距离, 麦克风尽量不要放到音箱的覆盖范围以及音箱尽量架设高一些的地方, 后面可以布置吸声系数较大的幕布等来减少啸叫的产生。

7、科学组会与定期维护

视频会议各个系统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 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组会方案是不行的, 组会之前需制定一个科学的组会方案, 协调好各个系统的时间, 发挥整体作用。做好会议设备的维护和主会场的卫生清洁工作, 积极记录开会调试情况和发生故障时的解决方案以便查询。

结束语

篇5:视频会议系统品牌汇总及软硬件比较

关键词:视频会议,企业应用,效益分析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企业管理者越来越多地采用视频会议方式召开会议, 特别是对于那些规模超大的、子公司众多的集团型企业。采用视频会议方式最直观的优点就是节约了差旅费和通讯费, 但同时带来的企业沟通效率提高和经济效益增长才是更重要的。

1 应用实例

A企业是一家集资产管理、资本运营和生产经营于一体的集团型公司, 下辖二、三级企业100多户, 分布于国内30个省 (区、市) 。近年来, 集团总部采用了“战略管控+财务管控”的管控模式, 实行三级法人体制。由于集团的管控力度逐渐增强, 所属企业不断增加, 所以急需构建高效、稳定的视频会议系统。

1.1 A企业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方案

在明确了需求之后, A企业对软件、硬件视频会议系统从音视频效果、网络带宽要求、灵活性、功能性、安全和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体来说, 硬件视频会议在音视频效果、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占优,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在其他方面有自己的优势[1]。通过全面的需求分析及性能对比分析, A企业采用了以下视频会议方案:

(1) 与上级主管单位构建硬件视频会议系统。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首先是满足了领导对于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需求, 因为上级单位召开的会议大多具有重要性和保密性;其次是A企业与上级单位在同一城市, 适合采用专线的方式。基于以上两点, A企业采用了华为的硬件视频会议解决方案, 租用了联通的4M视频专线网络, 并添加了加密机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2) 与所属企业构建软件视频会议系统。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限制条件:一是A企业的分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且数量仍在不断增加, 所以需要能够快速扩展、方便部署的系统。二是所属企业经济状况不一, 不能有过高的费用投入。三是所属企业的网络条件和硬件设施差别很大, 以专线接入不具备条件。四是领导或管理人员出差较多, 要求在外地也能参加视频会议。

在这种情况下,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可以更好地满足需求。A企业采用了视高视频会议系统, 通过在总部部署一台视频会议服务器, 外地各分会场通过网络访问该服务器即可参加会议。一家企业只需购买软件账号、摄像头、话筒、采集卡、PC机就可以很快完成部署, 出差的员工可以在有网络的条件下使用笔记本登录视频会议室。A企业部署完成后的网络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

1.2 A企业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方案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分析A企业的建设方案, 可以发现A企业通过合理选择软件、硬件视频会议系统, 带来了以下经济效益。

首先, 与所属企业的视频会议系统由于采用了符合实际情况的软件视频会议方案, 极大地节约了软硬件与网络投资。集团总部在满足需求的最低配置条件下, 硬件视频会议前期需要一次性投入247 600元, 其中网络专线费用99 600元, 硬件费用120 000元, 系统集成费28 000元, 后期还需要每个月投入8 300元来支付视频会议专线费用。软件视频会议前期需要一次性投入142 600元, 其中一主一备的两个软件账号使用费2 600元, 硬件费用120 000元, 集成费用20 000元, 网络直接利用现有办公网络接口, 后期不需要再支付其他费用。如果把所属企业支付的费用算上, 那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的经济效益就更加明显了:采用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在充分利用已有设备的条件下, 前期最低只需投入5 000元左右, 而硬件视频会议系统最低也需要10万元左右。正是因为采用了这种经济、便捷的视频会议方案, A企业才能迅速在全国各地100多家所属企业完成了系统的部署。

其次, 视频会议最大的优势就是节省了差旅费。根据A企业信息管理部对每次视频会议的详细记录, 上线一年以来, 共召开视频会议376次, 其中与上级单位召开的视频会议24次, 与所属企业会议的大型会议24次, 小型会议318次, 海外会议10次, 视频分会场130个, 参会人数在8万人左右。若将视频会议折算成现场会议, 按照上级单位的会议参会2人, 所有的所属企业派2人参加1/2的 (即是24/2=12) 大型会议, 派1人参加1/3的 (即318/3=106) 小型会议, 2家企业派1人回国参会5次;同城市的差旅费按照150元算, 国内差旅费平均按照3 000元算, 国外差旅费按10 000元算, 那么上线一年节约差旅费约5 000万元。

最后, 由于沟通效率的提高而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 只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例如, A企业每年开工的重大项目数量有几十个, 集团领导可以通过视频会议召开项目调度会, 使项目顺利完成,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 结论

软件与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各有特点, 集团型企业的管控模式也不尽相同, 所以集团型企业在构建自己的视频会议系统时需要根据企业的管控模式、企业分布地区和经济状况等因素来进行具体分析, 选择最优的、最经济的建设方案。A企业的建设方案是经过详细的调查分析后制订实施的,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并取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可为同类的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篇6:视频会议系统品牌汇总及软硬件比较

对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而言,前端摄像机的智能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例如异常报警录像,就是将所监控的视频图像,经过前端智能监控摄像机的分析处理后,只将违反报警规则的图像传输到监控中心存储与显示,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网络的负担,节省存储空间。另一方面,在智能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后端,只需集中精力对前端智能监控摄像机发送过来的违反报警规则的信息进行处理,所以后端系统可以很高效地完成视频信息的显示和存储。这样就使得监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能够很轻松地完成整个系统的监视、录像的搜索和回放,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1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智能视频分析系统的工作流程为:前端摄像机获取图像后,将图像数据传送给智能视频分析系统,由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后,将得到的报警信息通过有线网络和WiFi无线网络发送到监控中心,并将报警信息进行保存和显示。监控中心也可以通过网络对智能视频分析系统中的报警规则和前端云台的转动方式进行设置[1]。

根据所做项目中对智能视频分析系统的要求,提出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其硬件结构框如图1所示。

2外围模块设计

2.1 电源模块

系统电源部分选用了TI公司专为DSP和FPGA供电而设计的TPS54310,它是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同步PWM降压式电压转换器。该芯片通过调节外围电阻来调节输出电压,其参考电路见图2。

图2中,输出电压通过调节R120和R115的阻值来实现,其计算公式如下:

undefined。

其中:Uout为TPS54310的输出电压;R120、R115为反馈补偿网络中的电阻。

智能视频分析系统中需要3片TPS54310来产生1.2 V、1.8 V、3.3 V三种电压。图2产生的是1.2 V的电压,R120和R115的电阻值分别为28.7 kΩ和10 kΩ;若要产生1.8 V电压,反馈网络中R120和R115的电阻值分别为10 kΩ和6.19 kΩ;若要产生3.3 V电压,反馈网络中R120和R115的电阻值分别为10.2 kΩ和27.4 kΩ。此处的电阻均采用1%精度的精密电阻[2]。

2.2 时钟模块

本设计中采用CYPRESS公司的可编程时钟芯片CY22381来产生外部硬件设备的时钟。在智能视频分析系统中共需要3个外部时钟输入:以太网接口部分的时钟单独由晶振产生;视频编码芯片TVP5150所需的14.318 18 MHz时钟输入和CPU核所需的27 MHz时钟输入由该时钟芯片产生。

2.3 视频输入模块

系统选择TI公司的视频解码芯片TVP5150PBS来实现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该芯片的输入电压峰峰值为0.75 V,外部视频信号输入电压峰峰值一般为1 V,所以外部视频输入电压与视频解码芯片TVP5150PBS的视频输入电压之间需要串接18 Ω和56 Ω到地分压电阻网络,这样就可以达到TVP5150PBS所需的输入电平。解码芯片TVP5150PBS和处理器DM6437之间可以实现无缝连接,其连接示意图如图3所示。

2.4 音频输入模块

系统采用TI的高性能立体声编解码芯片TLV320AIC23B完成音频接口模块的功能。处理器DM6437与音频编解码芯片TLV320AIC23B可实现无缝连接。连接时要注意McBSP的接收时钟和TLV320AIC23B的BCLK都是由McBSP的发送时钟提供。其连接示意图如图4所示。

2.5 外部存储器扩展模块

本设计采用了2片MT47H64M16BT扩展了64M×32bit的存储器空间,以存储程序、数据和视频,满足了外部存储器视频图像处理的要求;另外,系统还扩展了4M×8bit的Nor FLASH存储空间,用于存储系统的引导程序。由于处理器TMS320DM6437与DDRⅡ SDRAM之间的数据交换比较频繁,并且DDRⅡSDRAM的工作频率最高达到162 MHz,因此为了保证信号的完整性,电路设计时在所有的输出信号线上添加了串行终端电阻。

2.6 网络传输模块

系统采用有线传输和WiFi无线传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使无线和有线的优势互补,增加了系统的适应性,方便了调试。DSP处理器的网络接口是由以太网媒质访问控制器(EMAC,Ethernet Media Access Controller)和数据管理输入输出接口(MDIO,Management Data Input/Output)两部分组成。系统与物理层之间的数据包的交换由以太网媒质访问控制器控制,物理层的配置和其状态的监测由数据管理输入输出接口完成。因此,DSP处理器只需要外接物理层接口芯片DM9161B,就可以实现以太网的传输。

3PCB(Printed Circuit Board)设计

在PCB的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布局设计,然后根据PCB上关键器件的摆放位置,打开PCB设计软件的飞线显示功能,并粗略估计这些关键器件之间的信号线密度,以便对信号层的数目进行评估。在确定信号层的数目之后,根据电源的种类、信号层隔离的要求等,评估所需电源层、地层的数目。本设计采用8层电路板,其详细的板层安排如表1所示。

分析表1可知,第四层地层和第五层电源层相邻,可以很好地实现电源和地之间的耦合。第三层和第六层几乎具有相同的阻抗,可以找到完整的电源层或者地层作为参考平面。走线时,关键的高速信号线走在完整性最好的层,相对低速的非关键信号线可选择在表层走线[3]。

4结论

该系统以TI公司的DSP处理器TMS320DM6437为核心,将经过智能视频分析算法处理过的异常报警画面再用高效的H.264算法进行压缩,然后通过有线网络和WiFi无线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这样可以将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的优势相结合,在更广阔的区域实现智能视频监控。

参考文献

[1]武曜.基于DM642的智能视频分析系统应用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0:3.

[2]许俊.基于DSP的视频处理开发平台的硬件设计[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0:21-28.

上一篇:宁夏回族自治区护士资格考试下一篇:校长论坛修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