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金鱼》教学设计

2024-05-01

《绿色的金鱼》教学设计(精选6篇)

篇1:《绿色的金鱼》教学设计

《绿色的金鱼》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平和小学 黄丽

教学目标:

1.认识“金、美、术、课、世、界、吗”7个生字。2.会写“术,本”2个字。

3.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4.激发和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勇于表达的能力。教学重点:

1.认识7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孩子们,你们见过金鱼吗?你见过的金鱼是什么样的?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精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美丽的金鱼,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呢?

2.那你们见过绿色的金鱼吗?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却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而且老师还奖励了他!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绿色的金鱼》这篇课文,让我们在课文中找寻答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齐读课题,学习课题中的生字“金”。

课题中的生字我们都认识吗?“金”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生字,首先拼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然后去拼音读(指名读,男、女生齐读),老师强调“金”是前鼻音。

2.有感情地再次齐读课题。

3.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认真看书,仔细听老师每个字的读音和断句。)

4.学生借助拼音出声的自由读课文。

5.说一说这首诗歌分几节。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结果如何。(预设:课文分了3节。写了一个小朋友在美术课上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老师在他的图画本上画了一颗红五星。)

三、自主学习文中的生字。

1.借助生字表,自己圈画文中的生字。2.自己借助拼音拼读所圈的生字。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小组长先领读所有的生字,并指出哪些生字是平舌音,哪些是翘舌音,然后所有成员开火车拼读生字。)

四、随文识字,指导朗读。

1.出示课文的第一节,反复练读。

2.出示这一节中要学习的生字“美、术、课、世、界、吗”带拼音读,(指名读、齐读),强调“术、世”是翘舌音,“吗”是轻松,是语气词。

3.去拼音读“美、术、课、世、界、吗”。(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齐读)

4.律动。

5.把这些生字宝宝放到课文中再读,通过回读,巩固字音。

6.点拨指导,读出感情。指导学生读出老师询问、亲切的语气。(世界上有绿色的金鱼吗?)

7.有感情地读出诗歌的第一节。(指名读,男女生齐读。)

五、巩固练习。

1.出示本课的生字“金、美、术、课、世、界、吗”,学生认读。2.给生字宝宝“金、美、术、课、世、界”在课文中找朋友,并反复读词语“金鱼、美术、美术课、世界”。

3.给生字宝宝“金、美、术、课、世、界、吗”扩词。4.填合适的词语。

例如:一条金鱼。一条(围巾)一条(裤子)5.填标点符号,并读出句子。(1)你喜欢上美术课吗?(2)世界上有绿色的金鱼吗?

六、出示会写字,说说识字方法。

“术、本”学生自己说出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这两个字。

七、观察字帖,指导书写。

1、学生先观察生字由几笔写成,让后书空。

2、学生说出生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书写时注意什么。

3、教师板演。

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

篇2:《绿色的金鱼》教学设计

我在本文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的能力。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小学语文教学务必改变过去那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语文课堂上,要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同时,还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外,要发挥自己应有的主导作用,通过引发、组织、示范、释疑、激励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空间。本课正是实施这一教育的绝好题材。教学中我通过展示绿色金鱼的图片,让学生认识这种世界上没有的金鱼,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图文对照说图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及想象力。依此理解本文的难点:老师为什么点点头,满意地笑了。让学生明白文本中老师对创新思维的肯定,本课的教学意图也就初步达到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创新教育。把创造性思维培养引入语文课堂,作为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去听、说、读、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到有趣有力。让学生踊跃思维,勇于发言。或许学生的观点不是很正确,但是对于学生自己确是具有独立性、首创性、新颖性的,这样既不同于别人,又超越了自我,真正是创造性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语文课教学不仅可以有机的结合,而且可以使传统的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创新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加强激励,拓展思考,逆向思维,移植、开放想象等多种方法的运用,真正使学生探索地学习,逐步形成有创造精神的良好个性。这样,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会在教学中逐步地发展起来。

篇3:金鱼的记忆

不多, 总结起来就12个字:想不开, 放不下, 看不透, 忘不了。

大学的时候, 小王的女朋友一次来我们宿舍, 抱来了一个漂亮的小鱼缸, 里面养着两条红色的小金鱼。她郑重其事地对我们说:“这条胖胖的是小王, 这条苗条的是我。你们以后可要善待我们哦。”

我从没养过金鱼, 看到这两条鲜红的生命我觉得太可喜了, 总想把它们放在手中把玩一下。等小王和他女朋友一走, 我实在按捺不住喜爱之情, 便伸手到鱼缸里去捞它们, 小金鱼受惊吓而没头没脑地乱游。我丢下几颗鱼食想把它们“引诱”上来, 没想到前一分钟还惊恐万状的金鱼, 这一分钟却神气活现地浮上来抢食吃。我没好气地骂道:“记吃不记打的家伙。”

无知的喜爱往往比厌恶更可怕、更具破坏力。这两条红色的金鱼终于在一个阳光晴好的午后, 难逃我无知的喜爱。我觉得这两条金鱼可喜, 便不停地给它们喂食, 一来二去的, 它们鼓着滚圆的肚皮浮上水面来了。小王回来时, 懊悔不已地对我说:“我应该早点告诉你, 这记吃不记打的家伙记忆还不好。”

“金鱼有记忆?这跟记忆有什么关系呀。”我似乎关心金鱼的记忆胜过关心金鱼的死活。

“有的, 金鱼的记忆只有短暂的7秒钟, 每一个7秒对于金鱼来说, 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所以金鱼即便生活在小鱼缸里也不会觉得寂寞, 所以金鱼会不经意地忘了上一个7秒已经吃饱了。”

听了小王的一番话, 我想, 我们人类若是也能像金鱼一样, 上一个7秒也许是痛苦的或者烦恼的, 下一个7秒的时候, 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便淡忘了痛苦和烦恼该有多好呀?

几天后, 小王的女朋友买来几条颜色不一的金鱼倒进了空鱼缸, 再次郑重其事地宣布:“这条红的是我, 白的是小王……黑的是陈顺。”好家伙, 这次金鱼象征着我们全体舍友了, 谁还敢怠慢它们呀。同时, 我被舍友们义正词严地通告:保持距离, 非诚勿扰。

暑假到来时, 我那些心宽的舍友们纷纷走了, 一天早上小王也悄无声息地回家了。我开始发愁了, 大家都回去了, 谁来照顾这些金鱼, 我迟早也要回家的, 送人又怕遇上像我这样无知的喜爱者。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代表着我们的金鱼儿, 愁得不行, 一个人在宿舍又逗留了几天, 就为了给金鱼喂食。

看着冷冷清清的校园, 我实在耐不住一个人的寂寞了, 便打电话问小王:“你的金鱼怎么办?”

小王相当地惊讶:“你还在宿舍?你还在愁怎么处理那些金鱼?”

“是的。”

“你把它们送人或者倒进学校那个小鱼塘不就行了吗?”我没想到那么爱养鱼的小王会告诉我这样做。或许这才是爱的最高境界吧, 不为之痴迷, 不为之留恋, 该舍则舍。当我们为一些事情左右为难、举棋不定时, 放下或者遗忘这个下下策不正是上上策吗?

那天, 我一个人惴惴不安地抱着小鱼缸, 小心翼翼地连鱼带缸沉进了学校的小鱼塘。你想知道我离开时的心情吗?我告诉你:如释重负。

篇4:金鱼与设计师

一天,在路边一个卖金鱼的摊位前,马岩松停住了脚步。地面上有大大小小七八个方形的鱼缸,里面正游动着一些形态各异的金鱼。有趣的是卖鱼人还写了个条子,贴在鱼缸上:金鱼是你,也是我。他觉得这两句话挺有意思,不禁触动了一个建筑师的神经,也许这鱼也和我们人一样,都在为自身的生存忧虑着吧?自己何不为金鱼设计一个“房子”呢?

他买了两条金鱼回家,专门用两台摄像机把两条金鱼活动的轨迹全部记录下来,输入了电脑中。经过仔细研究,他发现原来金鱼游动的路线和鱼缸的形状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也就是说,不管鱼缸的形状是什么样子,金鱼也只在一定的区域内活动,而另外一些空间根本与金鱼生存毫不相关。这也说明我们人類原本就不了解金鱼的习性,或者说是一直误解着金鱼,只是一直想当然地把我们自己的想法强加到了金鱼身上。

于是,他就有了这个独特的鱼缸设计,棕色的鱼缸内,一些空着的管道占据了金鱼从来不去的空间,整件作品造型奇特,看上去有一种正负空间的感觉。鱼缸里依旧自由自在地游动着金鱼,谁也不知道里面的鱼儿快不快乐,但就这个鱼缸本身而言,却充满了设计者深切的人文关怀,即一种“以鱼为本”的设计理念。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人能以一个建筑设计师的角度,切实地从金鱼自身生存习性来考虑,精心地设计和建筑了一幢真正属于金鱼自己的“房子”。

篇5:关于《绿色的金鱼》课堂设计

所属学科:语文

适于年级:一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

建议学时数:2学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金、课、了、条、世、界、吗、现、以、后”10个生字,会写“了、会、后、我”4个字,学习“竖钩”“斜钩”两种笔画。

2.通过图文对照,理解教师为什么“点点头,满意地笑了”。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价值观: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内容分析

这首诗歌写“我”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老师满意我的回答,奖给我一颗红五星。课文教育学生从小要敢于想象,善于想象。难点是理解老师为什么会满意我的回答。本课教学老师需要准备生字、词语卡片,绿色金鱼图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配乐课文录音,布置学生准备彩笔和画纸。

三、学生分析: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老师不能抹杀学生想象过程中迸发出的灿烂的火花。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能提高语文素养,而且能极大地发挥他的想象力,这对他一生的学习和工作都是有益的。

四、设计思路

激趣引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题

孩子们,你们见过什么颜色的金鱼?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并粘贴“绿色金鱼”图片。)世界上没有绿色金鱼,可有一位小朋友却把金鱼涂上了绿颜色。(画一小朋友)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从《绿色的金鱼》这一课中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1.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拼音,试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指名学生读课文,鼓励学生认真听,能听出错误并大胆纠正。

3.出示本课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4.同桌互读课文,纠正字音。

5.学生齐读课文。

三、再读,整体感知。

过渡语: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能把课文读得这么流利,真不简单!我们鼓鼓掌,对自己表示祝贺!《绿色的金鱼》这篇课文也像我们前面学过的几首诗歌一样,有几个小节组成。现在请小朋友再读读课文,查一查,它有几节组成,并动手标上序号。

1.学生自己动手给三个小节分别标上序号。

2.同桌互查对错。

3.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小节读课文。

(师:全文有三个小节组成,你最喜欢哪个小节?下面,我们分小节读课文,喜欢第一小节的同学一齐读第一节,喜欢第二节的就一齐读第二节……)

四、细读,理解感悟课文

(一)图文对照说图意。

过渡语:编写这本书的叔叔阿姨们为这篇课文配上了美丽的图画。(出示挂图或电脑课件)让我们边听配乐课文录音边看图。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内容吗?

(二)用引读法,师生配合读课文,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小节

①师读:“图画课上,我画了一条金鱼。老师看了看说些什么?”

生读:“世界上有绿色的金鱼吗?”

②教师说的话怎样读?

(启发:“我”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老师感到怎样?)

③指导学生读出询问、亲切的语气。

2.学习二、三小节

①师问:“我听了笑着说了什么?”

生读:“我喜欢绿色的金鱼,以后会有的。”

师问:“老师听了我的话后,是怎样做的?”

生读:“老师看看我,点点头,满意地笑了。在我的图画本上,画了一颗红五星。”

②理解内容:

过渡:老师看到“我”画的绿色金鱼,为什么“点点头,满意地笑了?”我们再来读读“我”说的话。

③电脑课件(小黑板),出示“我喜欢绿色的金鱼,现在没有,以后会有的。”这一句话。

让学生反复读后,说说“我”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孩子。

五、实践活动

过渡:课文中的小朋友敢于想像、敢于创造,得到了教师的表扬和鼓励。让我们也展开自己想像的翅膀,来创造吧!

请同学们拿出画笔、纸张,画出自己喜欢的金鱼,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1.学生画金鱼。

2.在黑板上张贴学生的作品并评比。

3.你想将来发明什么东西?它是个什么样的?请你想好后说给全班听。

同学们,想发明的东西真不少,请课下做一做或者画一画。将来我们班要组织一次“发明创造博览会”。比一比,谁的手最巧,谁最会发明创造。

六、作业:

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中的《粗心的小画家》和《两朵云》。

第二课时(略案)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1.以开火车的方式,引导学生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出示小黑板:“连一连”

kèjīntiáohuìwǒlejièshìkēxiānmahòu

金课了条世界吗现后颗会我让学生连一连,并说说识记这些字的方法,如编儿歌记“金”字的方法:“一个姓王的人口袋里装了两块金子。”

3.用“后、会、我、现”练习组词说话。

4.读读“词语花篮”中词语,再从课文中选择喜欢的词语填写在空花朵上。

二、指导写字

1.随机学习新笔画“竖钩”“斜钩”

篇6:《绿色的金鱼》教学设计

语文(S)教学设计

教 材:语文(S)一年级上册

课 文:10 绿色的金鱼

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写了“我”在美术课上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老师对“我”点点头,满意地笑了,并在“我”的图画本上画了一个“红五星”。教学时,从金鱼的颜色为话题导入,继而初读课文,清除拦路虎,抓住低年级读好书这个学段目标,以多种多样的方式读书,练习说话,轻松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金、美、术、课、世、界、吗、现、以、后、颗” 11 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用“我喜欢”和“喜欢”说话。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识字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练习用“我喜欢”和“喜欢”说话。

1、语文(S)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0 绿色的金鱼

课前准备

音乐、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出课题

(一)你们见过金鱼吗?

(二)你们见过的金鱼是什么颜色的?

(三)你们见过绿色的金鱼吗?(板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师范读。 遵循低年级识字规律,引

(二)生小声跟读。 导学生有层次地识字,由正音

(三)自由读, 找出“拦路虎”,多读几遍。

(四)把会认字读给同桌听。到记忆字形,由带词读到回归

(五)(课件)老师引导:“现、吗、课、颗”等字可以利用熟字加部件、偏旁的方法来记。

(六) 出示会认字,拼读。

(七)出示会认字,开火车读。

(八)出示会认字,组词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快速划分小节。

(二)老师看到我画的这条绿色的金鱼说了什么?

(三)我听了老师的话之后是怎么做的?

(四)老师听了我的话之后又做了什么?

四、口语表达,练习说话

例:我喜欢绿色的金鱼。

1.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业布置:

想一想,老师为什么在“我”的图画本上画了一颗红五星?

六、板书设计:

文(S)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

上一篇:学习沈浩事迹心得体会下一篇:房屋场地临时使用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