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抱怨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2024-04-11

与其抱怨别人,不如改变自己(精选8篇)

篇1:与其抱怨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与其抱怨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工人向朋友抱怨:“工作是我们干的,受到表扬的却是班长,最后成果又变成经理的了,不公平!”,朋友微笑说:“看看你的手表,你是不是先看时针,再看分针,可是运转最多的是秒针,你却看都不看一眼。”生活中的规律,感到不公平,就要付出努力去做前者,抱怨是没有用的。与其抱怨薪水太少,不如想方设法让你的工资信封变厚;与其抱怨老板太吝啬,不如努力成为公司里最会赚钱的人;与其抱怨加班太频繁,不如在8小时之内完成你的工作;与其抱怨公司没有提供发展平台,不如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在每一种貌似合理的抱怨背后,都有一种更好的选择,那就是——改变现状。

抱怨要是作为偶尔发泄一下,也是十分必要的。可怕的是,抱怨更会增加烦恼,只能向别人显示你的无能。抱怨是一种致命的消极心态,一旦抱怨成为恶习,则暗无天日,不仅自己好心境全无,而且别人跟着也倒霉,抱怨是怯懦的标志。

不要抱怨别人不重视你,要先提升自己

有的员工会把不满、不幸的事挂在嘴边。他们过分强调“别人”,也就是老板这个外在因素,抱怨老板不重视自己,而从未从自身查找失误的原因。

当你紧握双手,可以让人意志消沉,也可以让人百炼成钢,关键就是看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当你用微笑面对世界时,世界就回报给你微笑。

如果你嫁了一个事业有成的老公,就意味着他会没有很多时间来陪你,可是你可以享受物质的富足;假如你嫁了个平凡的老公,虽然他没有那么成功的事业,那么丰厚的收入,但他经常能够陪你,你享受了他的时间。所以,无论你嫁给优秀的男人还是平凡的男人,你总会有你的收获,总有你的苦与乐。

苦海即是天堂,天堂也即苦海。有时候我们明明生活在天堂,却总是抱怨自己的幸苦;而我们认为是苦海的处境,却是其他人梦寐以求的天堂。人从不缺乏抱怨的理由,即便有的人衔着金汤匙出生,也有他的烦恼的地方,既然如此,又何须抱怨。是苦海还是天堂,完全在于你的主观感受。当你用微笑面对世界时,世界就回报给你微笑。;你用微笑面对误解,误解随风而解;你用微笑面对挫折,挫折就会变成成长的财富;你用微笑面对敌人,敌人变成了挚友。世界因你的微笑而改变,生活因你“毫无怨言”而变得更加美好。如果你每天担心发愁,脸上总是苦巴巴的,那么美好的世界也因为你的愁苦而黯然失色。

快乐地过是一天,不快乐地过也是一天,何不快乐地过呢?抱怨地过也是一天,不抱怨地过也是一天,何必要抱怨呢?

一头老驴掉到一个废弃的井里。很深,根本爬不上来。主人看他是老驴,懒的去救它了,让它在那里自身自灭。那头驴一开始也放弃了求生的希望,每天还有人不断地往陷阱里面倒垃圾。

老驴很生气,于是,忍不住抱怨;真倒霉,掉到了井里,天天要跟垃圾在一起,主人真没良心,我帮他干了那么多活,现在也不救我。

突然有一天,驴决定改变它的人生态度(确切来说应该是“驴”生态度)。

它每天都把垃圾踩到自己的脚下,从垃圾中找到残羹来维持自己的生命,而不是被垃圾淹没„„

垃圾日积月累,越积越高„„

终于有一天,驴回到了地面上,重获新生。

同样的陷阱,可以让人意志消沉,也可以让人百炼成钢,关键看你选择怎样的态度。命运真的很公平,在关闭一扇大门之时,必定会留一扇希望之窗。与其死守着那扇紧闭的大门怨天尤人,不如转身尽快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扇窗。打开窗户,外面就是一片

蓝天。遭遇困难和挫折时,没必要怨天尤人,因为等待你的,可能是一片更宽广的天地。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选择,你的选择决定你的人生。即便生活给你的是垃圾与困苦,只要改变你的人生态度,你同样可以将他们踏在脚下,提升自我。

如果在困难面前总是选择抱怨,“这破电脑怎么又系统崩溃了”、“这鬼天气,又下雨了,把我的新鞋子弄湿了”、“真倒霉,这只股票又被套上了”、“这个男人怎么这么小气啊”„„困难就会越来越多。

不要抱怨你没有一个好爸爸、不要抱怨的你工资少、不要抱怨没人赏识你、不要抱怨你的工作不好、不要抱怨你的男人穷、买不起房子„„现实有太多的不如意,就算生活给你的是垃圾,你同样能把垃圾踩在脚底下,登上美好生活。这个世界重要的是你如何好好走向美好生活,而不是在乎你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上去的,还是踩在垃圾上上去的。而踩在垃圾上上去的人更值得尊重。

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一样,你的生活会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的美好、圆满。

不要再为失去或者缺少的东西而怨天尤人,更不必为不确定的将来忧心忡忡。随遇而安、既来之则安之,你就是一个快乐的人!活在当下,享受当下,跟亲人、恋人和朋友一起共度今天的美好。

快乐工作、快乐生活,这就是最大的幸福。

篇2:与其抱怨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比如,在学习方面,我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就像写作业方面,自己每次都写的特别快,然而质量却不是很高,字迹潦草,因为我只追求了速度,却忘了保质量。所以,我的成绩基本是都优减,只有两次是优,所以我要追求质量,并练好字。

但是,我也有很好的地方。我一直在做口算题卡,但之前,我并不想做,觉得没什么必要,可爸爸说这样可以提高我的口算能力,我并不这样觉得,总是得过且过,偷工减料,不想做。后来,爸爸要求我每天必须完成两页,我只好照做。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我发现从以前一页错2-3道变成了一页基本上全对,水平整整提升了一大块。直到现在,我也一直在坚持练习,希望能做得越来越好,一道也不错,加油!

在生活方面,我比较差的就是坐姿和站姿了。家长和老师一直在说,我却一直没有改正,因为我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又没有什么影响,不就是不好看吗?不过,我今后一定要努力改掉这个坏习惯。

我做的比较好得的地方就是系安全带了。因为要时刻提防危险,所以只要上车,我就一定会系好安全带,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篇3:与其抱怨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 读起来有一种发人深省的感觉。书中不乏至理名言, 但笔者却深深记住了一句话:任何人和团队要成功, 就永远不要抱怨, 抱怨不如改变, 要有接纳批评的包容心, 以及解决问题的行动力。

抱怨, 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抱怨工作的繁重, 抱怨社会的不公, 抱怨人情的冷漠, 抱怨房价菜价涨工资没见涨, 抱怨自己没有别人那么幸运等。但抱怨之后会发现, 其实自己并没有得到和改变什么。正如书中所言, 抱怨往往只能得到一些同情心和注意力, 以及避免去做我们不能做的事情, 但对于我们改变现状, 取得进步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那么该如何认知抱怨, 停止抱怨呢?这本书给出了很好的建议, “你会为了最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感恩, 就连以前觉得理所当然的事也不例外”“活出感恩的生命, 而非抱怨的生命, 就能发挥这种确保健康的力量”。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 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心态看问题, 不要局限在眼前的微小得失里。比如, 感激斥责你的人, 因为他助长了你的智慧;感激绊倒你的人, 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遗弃你的人, 因为他教导你应该自立;感激欺骗你的人, 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伤害你的人, 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 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

篇4:与其抱怨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与其抱怨薪水太少,不如想方设法让你的工资信封变厚;与其抱怨老板太吝啬,不如努力成为公司里最会赚钱的人;与其抱怨公司没有提供发展的平台,不如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在每一种貌似合理的抱怨背后,都有一种更好的选择,那就是改变自己。

麦克是一家电视台的记者,颇有才华,白天采访财经路线,晚上播报7点半的黄金档,一切似乎都很圆满。偶然的一次,他不小心得罪了他的顶头上司——新闻部主管。之后,他就被以不适合播报黄金档为由,改播深夜11点的新闻。

麦克知道这是新闻部主管给自己小鞋穿,但他没有反驳,更没有抱怨,而是欣然接受,他说:“谢谢主管,因为我早盼望运用6点钟下班后的时间进修,却一直不敢提。”

从此麦克果然每天一下班就跑去进修,并在10点多赶回公司,预备夜间新闻的播报工作。他把每一篇新闻稿都先详细过目,充分消化,丝毫没有因为夜间的新闻不那么重要,而有任何的松懈。

由于麦克的认真和努力,他主持的夜间新闻受到了大家的好评,收视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然后,就有观众不断写信问,为什么麦克只播深夜,不播晚间?消息终于传到了台长那里,台长找来了新闻部主管,责令他立刻将麦克调回7点半的黄金档。

麦克又回到了黄金档,但是很快新闻部主管让学财经出身的麦克改跑其他路线,这对跑财经已经颇有名气的麦克简直是一种侮辱。麦克不禁怒火中烧,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依然毫无怨言地接受了。

后来有一天,台长打电话给新闻主管说:“明天有财经首长来公司晚宴,请麦克作陪。”

新闻部主管说:“报告总经理,麦克已经不跑财经路线了。”

“他怎么能不跑财经路线呢?他不是学财经出身的吗?不跑也得参加,他是专家,饭后由他做个专访。”

从此,每有财经界的重要人物来电视台,都由麦克作陪,并顺便专访。渐渐地同事们都议论说:“看见没,麦克现在是大牌了,只有来了重要人物,才由他出面采访呢。”而接受麦克采访的人也都以此为荣,那些不是由麦克采访的人则有了怨言。“不能厚此薄彼,以后财经一律由麦克跑,别人不要碰。”台长又发话了。于是,新闻部主管不得不把麦克“请”回财经记者的位子。

整治麦克不成功让新闻主管很恼火。不久,他又拒绝了麦克提出的做益智节目的要求,让他去制作一个新闻评论性的节目。大家都知道,这类节目通常是吃力不讨好,收入又不多,再加上新闻性节目要赶时间,非常麻烦。

但麦克仍然没有抱怨地接受了下来,别人都说他傻,他也不辩解。慢慢的节目上了轨道,有了名声,参加者都是一时的要人。台长见参加的常常都是重要官员,于是就要求亲自审核麦克制作的脚本。之后,麦克与台长当面讨论节目的机会多了,他也渐渐地成了台里的热门人物。一年后,原来新闻部主管调走了,麦克理所应当的接任了这个职位。

篇5:与其抱怨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看着那些老旧的照片,感觉好像还是活在过去,想着想着……如今,也回不到从前了,也听不到那欠扁的笑容了,其实,我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日子里,而被我遗忘了,努力想记起你们的名字,却是徒然,真的记不起了……

在家的日子就是那么无聊、那么无奈。只是吃好睡好、但是同样的24小时就很难熬。每天都是傻乎乎在家发呆,在家也想了很多以前悔恨的事,走过的、路过的、玩过的……都留下我那悔恨的足迹……现在,我就要做一个全新的我,也不再是以前的我,而是“少说话,多办事”“……”的我。一切不幸之事随着时间而覆盖……

每个人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世界不会为你而改变,环境也不会主动去适应我们自己。因而,我们只能去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进而取得成功。

篇6:人在职场: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一个“职场抱怨状态”调查报告显示:在参与调查的五千余人中,65.7%的人表示自己一天抱怨次数在1-5次之问,13.8%的入每天抱怨6-10次,3.7%的人每天抱怨11-15次,还有4.8%的职场人表示,自己每天抱怨次数甚至高达20次以上,只有11.2%的人表示从不抱怨或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否抱怨,

抱怨是工作不能有效落实的主要心理障碍,当一个人在抱怨的时候,或者处在抱怨的情绪当中时,他的能量在减少,信心在降低,身心都处在一个无力的状态。

一些人将抱怨变成了一种习惯,如同生活中很多人把“烦死了”“好烦”“郁闷”等词句变成口头禅一样,而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爱抱怨,觉察到自己的抱怨频率有多高。抱怨就像口臭,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别人在抱怨,却对自己口中发出的抱怨充耳不闻。

具体来说,抱怨对于工作落实和职业进步有以下害处:

一、抱怨让人自暴自弃

抱怨是最消极的心理自我暗示,不停地暗示自己的不成功都是他人的错,暗示世界对自己不公平,让自己有理由不努力。当你抱怨的时候,你在表现自己的弱势和无能为力,希望得到别人的怜悯、同情和照顾,你越抱怨,自己的内心越感到虚弱。

抱怨总是让人觉得失败,想要放弃,而这失败往往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找的。有的人总是羡慕、嫉妒那些闪闪发光的人,却不曾看到他们的付出。在无聊地用肥皂剧打发时间时,慵懒地翻着杂志时,这些闪闪发光的人刚刚熬完一个通宵,刚刚喝掉一杯用来提神的咖啡并开始新的工作。

如果说抱怨之后,不满与郁闷能够随风而去,心境能够变得开朗明亮起来,那抱怨还算是有价值的。可问题在于,抱怨恰如一股阴冷潮湿的黑雾,足以遮蔽人的双眼、迷惑人的心智、阻碍人的成长,最终让人在怨天尤人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现年35岁的晓婷如今做到了外银高阶主管。她刚进公司时,因为个性好、不说“No”,成为工作量最大的一位。正是因为“不计较、不抱怨”,她得到的学习机会比别人多,更使她累积了许多新兴金融商品的知识,自然她的晋升也比别人快。

晓婷说,“计较和抱怨也许能争来眼前的公平,但未来却失去更多机会。”她特别提醒一些喜欢抱怨的人,如果仍处在“五不上”时期,最好把爱抱怨的嘴给堵上。所谓的“五不上”就是“专业谈不上、经验谈不上、升职谈不上、加薪谈不上、奖励谈不上”。晓婷认为,一个人只能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环境,影响他人,成就自己。抱怨只能让自己越来越弱,以至于一事无成。

对于员工来说,养成事事抱怨的习惯无异于让自己陷入失败的怪圈:抱怨——消极心态——工作陷入被动——得不到公司认可——越发抱怨——更加不满的心态——工作效率降低——受到公司处罚、警告或者辞退。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抵制抱怨也就是避免自己陷入失败的怪圈。

抱怨的实质是为自己目前不良的状况寻找理由,归根结底是一种懒惰的表现。抱怨让人推脱属于自己的责任,寻找借口,放弃自我反省、自我扬弃、自我提高与改善的机会。“让他人去承担这个责任吧,这样我心里也会觉得好受一点,我没有能力改变了……”抱怨就像烟雾弹,干扰视线、混淆视听,从而顺理成章地把事情的责任推脱掉,避开整个事件的本质,原谅自己,放纵自己。

由于不做改变,安于现状,自己永远也无法强大起来。当一个人过多地被消极语言困扰的时候,会失去行动力,开始形成负面思维,一遇到事情就会消极思考,

一个每天抱怨薪水微薄的人,永远没有可能加薪,因为他把精力都集中在薪水上,而没有考虑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个每天都抱怨公司环境的人,永远不可能把工作落实到位,因为工作落实需要全身心投入,积极工作的人没有时间去抱怨。

通常说来,一个人做得越多,抱怨越少;相反,一个人做得越少,他的抱怨也会越多。如果说抱怨也能造就一个人的话,那就是男人成为“愤青”,女人成为“怨妇”。也就是说,因为这些抱怨,他们已经逐渐远离了优质的生活,远离了让自己走向优秀的道路。

二、抱怨破坏人际关系

一个人在抱怨时,除了不断地给自己增加某种负面的心理暗示外,还会影响到周围人对自己的判断和看法,从而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产生负面影响。从量的角度上看,抱怨所获得的快感和情绪宣泄只是一个人的,但抱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却会影响一群人。

经常抱怨的人最后可能被周围的人们所抛弃,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能量被这个抱怨者榨干了。最后,抱怨者越来越让人反感和不可接受,人际交往面越来越窄,他们最终将在抱怨中度过自己哀怨的一生,成为人见人怕的“祥林嫂”式的悲剧人物。

抱怨相当于赤脚在石子路上行走,而乐观是一双结结实实的鞋。抱怨丧失的不仅是勇气,还会失去朋友。谁都恐惧牢骚满腹的人,怕自己也受到传染。失去了勇气和朋友,人生会变得很难。所以抱怨的人继续抱怨,他们不知道,人生有许多简单的技艺可以化险为夷,闭嘴是其中的.妙谛之一。

小苗刚参加工作,深感写字楼里的人情冷漠,好在同办公室的娟子大姐非常热情,总是爱和她拉家常,这让她的心里一阵暖意。很多心里话也愿意和娟子说。

时间一长,家常就成了诉苦,小到孩子太闹太烦人,大到公司领导的用人不公。刚开始的一两次小苗还会认真听,会告诉她自己的建议。到后来,小苗给娟子的就只是“这样做没有用”之类的否定答案。再后来,久而久之,小苗发现其实娟子要的并不是一个真诚的建议,而是一个不会发言的听众。于是也就听听算了,并不会把她的话当一回事。

等和公司的人都熟悉了,小苗才听其他同事讲,娟子的绰号就叫“婆婆嘴”,整个就是一怨妇。公司很多闲话都是从她那里传出去的。从那以后,小苗面对娟子时,能躲就躲,躲不了就敷衍。

三、抱怨改变不了现实

抱怨有什么用呢?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抱怨,一个差单位就会变成一个好单位;不会因为一个员工的抱怨,讨厌的领导就换成了喜欢的领导。客观的总是客观的,不会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喜欢抱怨的人应该思考:为什么老是跟自己过不去呢?为什么不想想怎么样在既定条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呢?无论抱怨的人如何抱怨不止:“你怎么还不快走?”“你怎么还在这?”现实依然不会改变。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改变自己的态度。

有一个农夫正在划着小船过河。突然间,农夫发现,有一只小船迎面向自己快速驶来。眼看两只船就要撞上了,但那只船并没有丝毫避让的意思。

“让开,快点让开!你这个混蛋!”农夫大声地向对面的船吼叫道:“再不让开你就要撞上我了!”但农夫的吼叫完全没用,说时迟那时快,那只船重重地撞上了他的船。农夫被激怒了,他竭斯底里地怒斥道:“你会不会驾船,这么宽的河面,你竟然撞到了我的船上!”当农夫怒目审视这条小船时,他吃惊地发现,小船上空无一人。听他大呼小叫、厉声斥骂的只是一只挣脱了绳索、顺河漂流的空船。

在多数情况下,当你抱怨、责难、怒吼的时候,你的听众或许是一艘“空船”。那个一再惹怒你的人,绝不会因为你的斥责而改变方向。古人云:人生处处多忧愁,抱怨不如多奋斗。

篇7:与其抱怨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抱怨只是大声宣布你的无能,除此之外毫无用处。

请丢掉你抱怨时叼着的烟头,开始面对问题吧!

别再抱怨你的健康问题了,想个办法解决它吧!

与其成天叨叨你的生活多糟糕,不如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来改变它。

我不想再听见那有气无力的声音,不想听见它说着你有多难过、你的婚姻是个彻彻底底的杯具、你的孩子还有上司还有下属和你的邻居都给你难堪,有力气说这些,还不如去做些改变。

关键就是做一个行动派,跟自己的软弱说再见。命运不可能来拯救你,你必须为自己负责——为你的思想、态度和行为负责。

不要再戴着那可怜兮兮的面具,扮演生活的受害者。生活就是那样,你只能接受它。就算它是张牙舞爪的怪物,你也要勇敢地把它赶进角落。只有这样,你才能磨平它那伤人的尖角。

七天的无牢骚挑战

现在,你们将正式面临挑战:

我要求你们,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在接下的整整七天之内,不能有一句抱怨。不许满腹牢骚,不许悲观失望,不许唉声叹气,不许心怀不满,总之,不许用任何方式将生活中的任何不如意小题大做。

为了做到这点,你们必须有塞翁失马的态度,在最黑暗的地方看到光明与希望。

你不应该假装看不到生命草坪上的狗屎,因为种种不如意确实存在。如果我们视而不见,一不小心就会真的踩上去。你只是应该注意到,它们也是绝佳的肥料。

一开始,这或许只意味你需要学会打断牙齿和血吞。毕竟你不能像往常一样,用抱怨发泄你的不满。

但如果要全然地领会这一挑战的要义,仅仅不抱怨是不够的。你需要发现生活真正的魅力所在,即使你头朝下地掉进生命的激流中,也应该要感受到那股奔涌向前的生发之力。

所以,你们的任务是保持整整七天高昂的精神。没有抱怨,没有批评,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情感负责,也为自己的遭遇和生活负责。

正是现在

从每一天,从每时每刻开始吧。不要认为这会是死气沉沉的一周。七天里,我们做到的不仅仅是戒掉抱怨这么简单。

篇8:学别人模式,不如教出自己的特色

一、挖掘文本固有的“个性”

由于作者的经历不同, 写作意图也不一样, 每一篇课文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容。优秀的语文教师正是能够充分挖掘并利用蕴涵于课文自身的某些优势去构思课堂教学, 才能上出自己的特色,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中职语文教材有一篇选自《水浒传》的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根据章回体小说的特点, 我在给小说理清结构时, 要求学生用章回体小说标题的形式进行概括, 这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第一部分我做了个示范:“林教头沧州遇故交, 李小二家中谢恩公”;第二部分我出了个上联“陆虞侯密谋害林冲”, 让学生对出下联;到概括第三部分时, 我出了个下联“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让学生对出上联;第四部分便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拟。这样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不仅形式新颖, 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的提高。

当然, 文本的优势有时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 而是需要我们认真地品析、拓展、挖掘。《淡淡的深情》是一篇感情浓郁的抒情散文, 通过回忆几件平凡的小事, 表现出母亲对我深沉细致的关心和爱护。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 就抓住课题“淡淡”与“深情”这对矛盾,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 展开激烈的讨论, 深切体会蕴涵于母亲淡淡言行下那份炽热的爱子之心。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 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表达能力。而作为课堂教学, 教师和学生都希望课本提供的材料要形象一点、可读性强一点, 这样学生才能感兴趣。而事实上, 有些文体的形式和语言还比较枯燥, 有些文学作品, 在题旨表达或写作技艺上确有超绝之处, 可学生并不一定喜欢,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去挖掘, 去以独具的慧眼捕捉闪光点, 进而展示作品的“个性化”特质, 使课堂教学也充满特色, 富有生气。

二、渗透教者独特的理解

我听过不少名师和特级教师的课, 他们的成功就在于不做文本的奴隶, 善于合理地理解和辨析教材, 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 以自己对作品新颖独到的理解去演绎课文, 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课堂教学新境界。如我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 就大胆地向学生讲述了自己读《红楼梦》的感受———林黛玉不值得同情。我的话刚一出口, 就引起了同学们激烈的争论。于是我列举了我的理由:站在现代人的立场, 一个爱哭的女孩子也没什么不好, 但当她看到月缺花残、大雁南飞、秋叶变黄也要大哭一场的时候, 第一次你或许觉得很可爱, 十次、二十次你还能觉得她心地善良、十分可爱吗?站在家长的角度, 薛宝钗长得不比林黛玉差, 家境更是林黛玉所无法比拟, 再说林黛玉体弱多病, 天生就是个“药罐子”, 身为贾宝玉的父母, 怎么能让自己的儿子选择林黛玉呢?听了我的评述, 同学们个个佩服得五体投地。追求个性化的教学, 需要我们教师对教材要有独到深刻的感悟, 而不能被现成的东西束缚, 人云亦云。事实上, 以新颖独到的思路带学生一起去解读课文, 会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刺激, 也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如我在教学《赤壁赋》的时候, 就没有像传统那样介绍“唐宋八大家”的散文风格, 而是讲了苏轼与王安石同朝为官, 开始由于苏轼与王安石的政见不同而被贬, 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后, 苏轼回到京城, 又替王安石的新法辩护而再次被贬, 尽管他们在政见上立场不同, 但他们彼此都很敬重对方的人品, 从而自然地拓展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这样的入口去介绍作者和作品, 角度独特, 学生既感到新鲜, 又兴致盎然。

三、展示教师自身的优势

教师在借助文本实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要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 扬长避短, 找准课文与自己独具之长的最佳结合点, 借助课堂这个阵地, 尽情地去演绎教学的“独一无二”。我喜欢旅游, 爱好摄影, 在上课的时候, 我常常根据课文内容, 把自己到祖国各地拍摄到的图片、视频展示给学生看, 让他们领略各民族风情, 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有的教师博阅群书, 具有很厚的学识积累。教学时, 可以凭借这一优势, 将学生带入一个广阔无垠的阅读空间, 这样, 教师的知识优势就会转化为学生的财富。有的教师具有浓厚的艺术细胞, 教学中, 可以将其在音乐、美术上的优势应用到课文教学中来, 从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如我在教学《明湖居听书》一文时, 就利用自己喜欢唱歌这一优势, 分别给学生用民族唱法演唱了西北民歌《一对对鸳鸯水上漂》, 用美声唱法演唱了《祖国, 我慈祥的母亲》, 这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激情, 更让学生对民族和美声唱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 语文教师对历史一般都比较感兴趣, 有的甚至就是这方面的专家。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历史知识, 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教学《鸿门宴》时, 在分析完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后, 我就让学生讨论:你是喜欢刘邦还是项羽, 为什么?经过辩论, 学生对这两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历史知识也得到了巩固。不难想象, 如果我们语文教师能以丰厚的历史知识作为辅佐, 并形成自己的语文教学个性, 那么不仅课堂有了广度、深度、厚度, 而且对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多媒体的广泛运用, 语文课堂教学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 计算机使用水平比较高、课件制作得心应手的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使自己的才能在课堂上得以充分彰显。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应该牢固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 根据不同的课型, 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常变常新, 努力使每一堂课都能上出我们自己的特色!

上一篇:书画协会一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党员请假说明400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