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桌100学习网结缘的经历

2024-04-12

与同桌100学习网结缘的经历(共7篇)

篇1:与同桌100学习网结缘的经历

与同桌100学习网结缘的经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我已经是高二的学生了。虽然已跨进了高二的大门,但似乎还想赖在门外不肯进,时时想回到以前的生活,无奈明年6月的高考已向我招手,我不得不随着浩荡的高考大军前进。

在马不停蹄中,我懂得了与时间赛跑的滋味。每天清晨6点多,我就不得不抛被弃枕,接着以最快的速度洗脸、刷牙、吃早餐,来到学校,岂料别人已在孜孜不倦地做习题了,心里一阵佩服,于是马上投入紧张的学习中。白天的课犹如一首旋律飞快的乐曲,刚逃脱xyz的天地,又迈进ABC的殿堂,刚与歌德巴赫研究完数学,汤姆生又约我去看望电子。无奈,只得放弃树荫下的闲聊,停止了网上的游戏,与时间继续赛跑。

尽管我马不停蹄地在奔跑,可是我还是赶不上快步学习的步伐,做不完的卷子,背不完的英语单词和文言文。我开始体会到了苦涩的滋味,有时实在做不出一道题,我那不争气的金豆子就跳出来了。我的前排,戴眼镜的晓宇同学转过来看到了,就调侃起来了:“怎么?又梨花带雨了?那道题又不会了,看看我能不能帮你。”听他这么一说,我又破涕为笑了,说实在的,我的同学晓宇真的很不错,每次我有难题,他都尽力帮我。但是我的问题太多了,基础太差了,我也不好意思老占用他的时间,他可是班里的尖子生,老师的重点保护对象,我总不能老依赖人家吧!妈妈开始给我想办法了,请了一个大学生家教,我觉得她的经验不足,虽然也挺耐心负责任的,但是她讲的题我很难理解,我想问她:“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思路做呢?是从哪一点想到要这么做的呢?”她告诉我,只有多做题才能总结出规律,天哪!她这是要我进行题海战术呀!学了2次之后,妈妈委婉地辞掉了她,也怪我,脑子笨啊。

有一次我们单元5楼的方阿姨和我妈妈聊天的时候,说到了我的学习情况,方阿姨告诉我妈妈有一家同桌100学习网的学习网站,他们家优优在学,学习很有进步的,并且热心的带我们去他们家看。打开这个网站,找到了我今天在学校里学过的同步课程,这里的老师讲的真是深入浅出啊,我很快就被老师高超的讲课水平迷住了,在课堂上老师没有讲透的地方这里的老师都讲到了,而且针对一个问题,举一反三,衍生很多问题,开阔了我的思路,打通了我的“脉搏”。

于是我和同桌100学习网结缘了。每天晚上放学回家,吃完饭后在小区里散散步,回来就上同桌100学习网学习了,跟着这里的老师学习对我来说真是一种愉快的享受,这里的视频教程是互动性的,不像别的网校那样,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很死板,而是真实再现了整个课堂过程,让我学起来有一种参与感。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也有不同,教历史的李老师是情智教学,教语文的王老师是诗意教学,教数学卢老师是简单教学„„如此丰富多端的教学风格让我的学习过程充满了情感体验和乐趣。我再也不是跟在时间的后面奋力追赶,而是和时间一起大踏步向前跑了。

开学后我的高三生活就要开始了,将有一段艰辛的路要走,而路的那头,便是理想实现的地方。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我相信,同桌100学习网如同6月的阳光会照耀我实现考上重点大学的理想。

篇2:与同桌100学习网结缘的经历

我的大一第一学期的生活已经结束了,在本学期我的成绩排名是班级第2名,并获评了一等奖学金。在大学里学得这么轻松,和我中学时扎实的基本功是分不开的,和同桌100学习网对我的帮助更是分不开的。现在寒假到了,我知道有很多家有中学生的叔叔阿姨们一定为选择什么样的辅导班而困惑,这里我说说自己在高三阶段最后几个月的切身学习体验,给大家做个参考。

去年寒假前,经过几轮的全面复习,我自己感觉好像是面面俱到了,可是总是感觉心里没底,想进一步复习,可是又不知道该从何入手,整天无所事事。经过对比选择,妈妈给我买了同桌100学习卡,让我在同桌100学习网学习。起初我并不信任它,认为网上的教育与现实中的面授毕竟存在着差距。可当我慢慢接触它,了解它,运用它的时候,我的想法改变了。

同桌100学习网提供的教学很全面,是分科目进行选择式的教学。进入同步课程视频区,会接受到与教材完全同步的教学过程。包括精讲课本,例题分析以及归纳小结。尤其是例题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这一部分课程的理解,帮我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由于课程的容量大,一般不能一一看完。如果不能看完的话,应当先挑选自己认为比较重要、有用的看。在阅读时一定要专心。你可以把它当成是在上课,不是在用电脑。最好同时记下一些解答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老师的点拨等有价值的东西,并定期复习。练习题一定要动手做。方法是先看题,在稿纸上计算,然后再核对答案。如果不明白,再看网校的解释,理解之后重新做一遍,一定要做到真正明白为止。因为同桌100学习网的试卷下载版块给出的题都是十分典型、灵活、有新异的,都是老师千挑百选出来的。这就与我们学生平时自己在参考书上随便做的题海战术大不相同。

篇3:与同桌100学习网结缘的经历

第一学段:关注学生“操作体验”, 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第一学段以简单的排列组合、简单的推理、集合思想、等量代换等内容蕴含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 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 逐步形成有序思考、全面思考的意识与方法, 进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第一学段的教材例题往往与生活联系密切, 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低年级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 使他们在做中学, 体验生活中隐含的数学思想。

(一) 加强活动操作, 感悟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

例如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例1的教学。

出示:用1﹑2两个卡片能摆成几个两位数?

师:你能用手中的两张卡片摆成一个两位数吗?试一试。 (学生动手摆卡片)

学生汇报。

生:我先摆1, 再摆2就是12。

生:我先摆2, 再摆1就是21。

其实这就是排列问题。两个卡片的排列顺序不同, 就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学生用这两个卡片动手摆一摆, 通过操作感受摆的方法以后, 记录结果, 小组交流摆法。接着用三个卡片摆……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体会怎样摆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 初步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意识。

在三年级学习的服饰搭配、球场的赛次问题, 是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排列组合问题。衣服和裤子要不同搭配, 找出不同穿法的组合数。学生先动手摆一摆, 用连线来记录不同的穿法, 重点理解怎样连线比较清楚完整, 保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这个过程的重点就是训练学生有序地操作, 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 借助故事情境, 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等量代换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 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本课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情境, 使学生初步感受等量代换的思想, 为探究学习等量代换做准备。

例如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教学。

感知“等量”“代换”。

师:这个故事叫《曹冲称象》, 大家觉得曹冲聪明吗?聪明在哪里?

生:聪明!因为曹冲称出了大象的质量。

师:大象和石头都沉到画线的地方说明什么?

生:大象质量和石头质量相等。

师:曹冲的聪明体现在哪儿呢?

生:曹冲把大象换成了石头。

生:用到很多石头, 多到和大象一样重。

师:最后称的是大象吗?

生:是石头。

生:大象不能直接称, 用相等的石头代替。

师:曹冲的确很聪明, 像这样用一种相等的量来代替的过程叫等量代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等量代换。

本课由经典故事“曹冲称象”引入, 这个故事学生非常熟悉, 聪明的曹冲借助石头知道了大象的重量。教师引导学生透过故事的现象看到等量代换的本质——石头是个中间量, 把大象的体重换成了重量相等的石头, 称出了石头的重量, 也就知道了大象的体重。让学生初步感知等量代换的含义, 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创设这样的故事情境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出数学味来。

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 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眼光”看社会, 就能主动尝试着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 解读信息, 关注数学思维训练

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等量代换”一课是利用天平的原理, 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如何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这种思想方法, 并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是本课教学的目的。为此, 根据提供的信息, 有序思考、有效落实思维训练是达成这一教学目标的根本。

师:研究两个量的质量关系通常用天平。什么情况下表示两个质量相等?

出示:1头牛的质量=4只猪的质量一只猪的质量=2只羊的质量 (假设每只猪、每只羊的质量相等) 。

师:从上面, 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头牛的质量=8只羊的质量。

师:同学们发现了牛和羊的质量关系, 是通过谁知道的? (猪)

想知道牛和羊的质量关系, 还能怎么说?

生:1头牛的质量=4只猪的质量, 1只猪的质量=2只羊的质量, 4只猪的质量=8只羊的质量, 所以1头牛的质量=8只羊的质量。

生:2只羊的质量=1只猪的质量, 8只羊的质量=4只猪的质量, 就是1头牛的质量。

生:还能用算式表示2×4=8。

在进行深入分析、加深理解后, 终于有许多同学发现了牛和羊的质量之间虽然没有直接关系, 但猪在中间起了桥梁作用。只有对已有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 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问题才能迎刃而解。等量代换其实也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 通过等量代换消去一个未知数, 从而求得原方程组的解。方程的实质就是用简单的等式来代换复杂方程式的过程。这块知识就是为以后学习代数做准备的。所以解读信息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由此可见, 在第一学段里,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 初步感受了数学思想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会了有条理、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第二学段:注重学生“抽象建模”过程, 践行数学思想方法

实践操作经验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 “数学广角”注重做中学, 关注学生的活动体验。为此, 在第二学段通过研究数学中的经典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从而建立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推理模型。同时, 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 践行数学方法, 感受数学的魅力, 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能力。

(一) 化繁为简, 体现优化的数学思想

“化繁为简”是数学探索发现的重要途径, 也是实践数学优化思想的重要载体。如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的内容, 向学生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 让学生从中体会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感受数学的魅力。

师:家里的锅每次只能烙两张饼, 两面都要烙, 烙熟一张饼的一面需要3分钟, 怎样才能让一家三口尽快吃上饼? (小组合作, 用表格记录)

反馈汇报。

生:烙一张饼要6分钟, 烙3张饼要18分钟。

生:可以先烙两张, 再烙一张, 这样省时间。

师:还可以怎样烙, 更节省时间?

学生很快找到了用最少时间的规律。这样, 学生基本能理解烙饼的过程。但由于这一环节过早揭示了规律, 学生在后面4张饼、5张饼的烙法上直接顺应了3张饼的烙法, 造成知识的负迁移。

通过反思, 笔者发现, 在这个环节做如下处理会更好:在烙4张饼、5张饼之前, 加强3张饼烙法的对比——相同时间对比、不同时间对比, 在对比中引发争论, 在感悟最优方法的基础上再来计算烙饼所需的最少时间。这样学生每次都能先去体会烙饼的最优方法, 再联系烙的方法来计算所需最少时间, 避免了学生把研究烙饼的方法当成了找规律。在讨论中深挖优势, 进行优化, 才能逐步构建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同样, 在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学中, 教师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还能体会到运用优化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例如教材例1:5瓶钙片, 其中1瓶少了3片, 你能设法把它找出来吗?

小组活动, 利用备好的学具进行试验。

汇报交流。试验中得出以下几种结果:

生:随机拿两瓶, 各放在天平上, 正好找到少的那瓶。运气很好, 只称一次。

生:把5瓶钙片分成2-2-1三组, 第一次天平两边各放2瓶, 少的那边再称一次, 就可以找到了。需要两次。

有学生分别介绍了称三次、四次的方法。

观察讨论, 方法优化后得到:5瓶钙片, 至少称两次就能找出少的那瓶。

再如例2:有9个零件, 其中有1个是次品 (次品重一些) , 通过列表也发现至少称两次能找出次品。

那么零件数量为10个、11个……

这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分析模式, 从中寻找规律, 总结、提炼出最优的方法, 就可以利用已经归纳出的方法去解决待测物品数更多的情况。当然, 在“数学广角”教学中还呈现着其他的数学思想, 只要教师做有心人, 关注数学知识背后的“思想”内涵, 就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发展。

(二) 以小见大, 有效建构数学的解题模型

有人说:数学是一门建构模型的学问。在建模过程中体现着数学的思想方法, 实践着数学的知识魅力。例如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六年级的抽屉原理等都蕴含了数学建模过程, 通过数形结合、归纳、发现等活动, 获得问题的解决。

如在植树问题教学中出示:一条路全长500米, 在路的一边植树 (两端都要栽) , 一共要准备多少棵树苗?

师:对一边、两端你是怎么理解?

生:一边只要想一条线段。

生:两端就是首尾都要的意思。

师:还缺少什么?

师:现补充一个条件——每两颗树之间的间隔是5米, 你能解决吗?

在学生反馈时, 教师要尽可能展示学生的解题方法。

方法1:500÷5=100 (棵)

方法2:500÷5+1=101 (棵)

方法3:500÷5+2=102 (棵)

方法4:500÷5×2=200 (棵)

讨论时尽可能让学生来阐述自己的想法, 在有争论的情况下教师提出:用什么办法才能说得清楚呢?从简单的情况入手解决复杂的问题, 引导学生采用画线段图的方式,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 加上两个端点, 一共有5个点, 也就是要栽5棵树。透过现象发现规律, 为学生建构数学模型提供了便捷途径。让学生在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 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操作、思维的反复进行中, 真正理解棵数为何比段数多1的道理, 使学生经历了数学化的思考过程, 形成了对平分点的数量和段数之间关系的清晰认知。

篇4:与同桌100学习网结缘的经历

转眼,女儿在同桌100学习网学习了半年多了,现在网上学习已经成为他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晚上女儿会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上网学习,每周六的下午,我和女儿就会一起坐到电脑旁,进行大概3个小时的网校学习。

当初认识同桌100学习网是在电视里,是由著名主持人张悦主持的。当时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样的教育模式肯定会有助于她学习的进步,但没有想到孩子的进步会这么大。电话订购学习卡的2天之后,就收到了卡,女儿知道我让她上网学习,很兴奋的,我跟她说,你可不要动什么上网聊天的心思,同桌100学习网早就有一招防着你们这些小孩“不务正业”了。

女儿开始用家里的互联网在线听课了,老师的讲授生动有趣又深刻,制作的幻灯片有卡通的人物,还有背景音乐,女儿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她说有了这么生动的教学方式,学习一点儿都不枯燥了。我看她很用心的样子,心里真是开心的不得了。

我陪孩子一起学习,我认为孩子们在同桌100学习网学习的好处有以下几点:首先,只需坐在电脑前点击鼠标就可开始学习,这就省去了去外面上培训班浪费在路上的时间。其次,在网上学习可以只挑选自己需要的章节去学习,这就使得网校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学习更加有效,也避免了时间的浪费;第三,如果有了不懂或是遇到非常重点的题型、知识点他还可以反复学习。我想这是其他授课方式所比不了的。慢慢地我也被这个网老师的讲课吸引住了,直到现在,我们母女俩还是经常一起上网学习,一起讨论。

篇5:与同桌100学习网结缘的经历

一、从关注听课习惯入手,给学生必要的听的经历

1.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生的英语四大能力听、说、读、 写,“听”位于首位。因为倾听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是语言的输入。学生习得语言是从输入开始的,它是表达和交流的的前提。课堂上教师要尤其关注注意力比较差的学生,提高对这些学生的提问频率,或以点赞鼓励的方式将这些学生从游移的状态中拉回到课堂,保障其语言输入量。学生不仅要学会倾听,更重要的是要能做到边听边思考边提炼。语言运用能力强的学生一般都能做到这一点,是良好的听课习惯帮助他们实现了语言的内化,提升了他们的语用能力。

2.督促学生认真倾听。教学实例新版《译林英语》四上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 Story time。在读前活动中,老师呈现和操练了本课的核心句型:I have a/an… Do you have a/an….? 她是这样设计的:老师把教室布置成了一个果园并给学生布置了不同的任务:第一组成员在果园里每人采一个不同的水果然后要用句型I have a/an…来介绍自己所拥有的水果;班里其他学生则要尽量记住第一小组每个人所采的不同水果,并在第一小组采完之后,用Do you have a/an….? 进行猜测以考验他们的记忆力。由于老师给没有采摘水果任务的学生布置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要记住第一组小组成员所采摘的不同水果,所以这些学生都能在他们采摘和介绍时注意倾听、留心观察。此教学活动有效地督促了学生的倾听,新的语言也在不知不觉中被习得运用。

二、从模仿和训练入手,给学生必要的朗读经历

朗读是英语的一项重要技能。它是说的基础。只有读得流畅,才可能说得流利。朗读要从模仿开始,教师在课堂上尽量不自己带读,让学生跟着磁带模仿纯正地道的语言。教师还要在学生模仿过程中适时提醒他们要根据意群停顿、注意重读、弱读、升调、降调。学生读得不好就要及时加以纠正。只有这样持之以恒地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训练, 才可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可是当下语篇教学的许多公开课,朗读犹如蜻蜓点水,一篇较长的语篇,仅让学生读一遍或两遍就算就很快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三、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说的经历

1.以目标为导向,以兴趣为激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让学生产生说的冲动。课堂是由不同的教学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是学生参与学习和实践的依托。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目标为导向,以兴趣为激点,精心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此带动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

2.以学生为主体,以交流为目的,合理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有说的机会。有些教师在上课时怕学生不理解,就自己一个劲地说着正确的废话。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不知不觉侵占了学生的话语权。老师说得多,学生说的机会就自然少了。长此以往,学生说的欲望、说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减弱和退化。因此著名特级英语教师沈峰曾经向英语老师们建议: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控制好师生的话语比例,通过回答、讨论、提问、演讲、 辩论等方式把更多说话的机会留给学生。

3.以频率为抓手,强化学生说的能力。著名的英语教育培训者Uncle Craig曾来我区为全体英语教师做培训。培训一开始他就让所有的英语老师跟他说一种阿拉伯语。他把六个新单词领读了三遍后,开始对老师们进行检测。结果,没有几个老师能反馈出刚刚学到的单词。我想,Uncle Craig是希望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体验明白:语言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几遍输入就能学会的,它必须需要反复运用才能习得。

4.以话题为切入口,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当学生的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小学高年级,教师就可以尝试让学生根据所给的话题,用学过的语言说一段话。所选择的话题最好能和学生近阶段的学习内容相关。如:六上第三单元是谈论刚过去的国庆节的。教师这时让让学生来谈论学生自己的节假日就非常合适。教师可以通过课文中学到的问句提问,然后让学生作答并把自己的这些回答整理成一段话。如果教师能够坚持每个单元甚至每课时都给学生一个topic去谈论,那么,在高密度的语言运用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一定能够快速地进步。

四、从方法指导和查漏补缺入手,给学生更多的写的经历

相对于听、说、读,小学生写的能力相对更弱一些。写的能力包括完成各种笔试练习,也包括短文的书写。课堂上做一些练习题效果明显要好于让学生回家做。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巡视发现问题,帮助学生及时疏通;许多好的答题技巧也只有通过课堂上的讲练结合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

译林《英语》新教材六上对学生写的要求明显高于老教材。每个单元的checkout time最后一块都是要求学生根据单元话题写一段话。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已经能说得很流畅,往往会把这写的任务让学生留到家里完成,其实,学生说和写的能力不是同步的,说得好不能等同于写得正确。因此, 真正有效的方法一定是在课堂上留出时间写。教师可在写前通过讨论、交流打开学生的思维,进行写作的预热,然后出示范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篇6:与同桌100学习网结缘的经历

当我满怀激情去学习时才发现, 网络学习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首先, 我对键盘的使用不熟悉, 在别人的眼里, 看似极简单的东西, 对我而言, 却困难重重。用电脑就要进行文字输入, 虽然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 但由于疏于复习和巩固, 许多字音也拿不准了, 每打一个字, 都感到很吃力。别人一分钟打几十个字甚至更多, 而我却一分钟打不了两三个字。三是对于文字的编辑处理, 我更是一窍不通。一次, 我与女儿一起上网, 孩子见我半天打不开机子, 并且打字速度太慢, 就说:“妈, 你好蠢啊, 手脚那么慢啊!”听了孩子的话, 我心中的滋味无以言表。我连一个小孩子都不如!伤心之情油然而生。我问女儿怎样可以提高打字速度, 她建议我上QQ, 在聊天的过程中提高打字的速度。于是, 在女儿的帮助下, 我申请了一个QQ, 开始练习打字。因为打字速度慢, 有时会遭到一些网友的白眼, 但我得到更多的还是网友的鼓励。

从2007年上期开始, 我们学校要求每个老师进行电子备课。每个单元的课文, 都由年级组长组织大家在一起集体研讨, 交流备课意见。年轻人在交流时普通话标准, 总能运用新理论, 在交流后能很快根据集体备课的意见在电脑上打出教案来。而我虽然也曾经参加了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和计算机培训, 但是培训时间短, 培训效果差, 因此, 无论是对于新理论的运用, 还是对电脑的实际操作都远远不及年轻人。每一次集体研讨活动听着年轻人头头是道的评说, 看着年轻人运用多媒体课件熟练地上课, 我暗暗下决心, 鞭策自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在这个信息时代, 不懂得运用电脑是多么的落后啊。而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 在课程改革的步伐中, 不能利用新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 又何谈在教育中做到面向未来呢?于是, 一方面, 我想办法找来语文课程标准, 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 认真学习新课标中的理论;一方面, 我挤出一切时间去电子备课室练习打字。因为家里没有电脑, 我大多数时候都是去学校的电子备课室。为了在上班时间抽出时间来练习打字, 熟悉电脑, 很多时候, 我把自己所有的课余时间全利用上了。我放弃自己的小锅小灶, 把全家人的伙食放在学校食堂, 经常是在食堂里打完饭后, 就直奔电子备课室而去。有时候打完一篇教案, 写完一个课程作业的答案, 饭菜早已凉了。我们的集体教案是表格形式的, 对于制表, 我也不熟悉, 虽然教科室在电子备课室的每一台电脑上都装上了集体备课的模版, 但我却并不会用。于是, 我总是一边打教案一边请教其他教师。让我欣慰的是:无论我问的问题多么简单, 多么烦琐, 同事们总是腾出时间耐心地教我, 给了我坚持学习下去的勇气。

因为总是往电子备课室跑, 有时周末回家还要跑网吧, 结果, 在同是教师的丈夫眼里, 我成了一个比年轻人网瘾还厉害的网虫。于是, 他开始埋怨我。说:你这么大的年纪了, 还去赶年轻人, 不怕人笑话吗?我不去计较丈夫的话, 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学习, 因此, 和丈夫之间一次次地发生矛盾。但是, 因为我的坚持, 因为我的努力, 他看到我电脑操作越来越熟练, 甚至已经赶上并超过了很多年轻人, 对我的埋怨也就渐渐少了, 开始理解我, 并且, 自己也开始学习电脑操作, 加入到远程培训的学员队伍中来了。

通过自己的努力, 现在我的打字速度已经快了很多, 已经能按照学校的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电子备课, 对于一些基本的文字编辑处理也能熟练操作了。

在非学历远程培训的过程中, 我也遇到了不少困难。记得有一次, 我为了完成课程作业, 花了两个多小时, 才把答案打出来。但是提交作业时却失败了, 我打的答案一字不留。两个小时的时间白白浪费了。我痛心极了, 而这样的情况不知发生了多少回。为此, 我请教了年轻教师, 他们告诉我可以把自己的答案写入自己的信箱保存起来。我问:"信箱是什么东西?"他们告诉我要申请。由于大家平时工作都很忙, 我也不好意思叫他们帮我申请, 可是自己又不会, 怎么办呢?我清楚地记得, 那是一个大雨滂沱的周末, 丈夫在我再三请求下, 陪我乘车从马颈坳赶到雅溪教导主任梁卫忠家里, 向他请教了远程学习中的问题, 同时, 还让他帮我申请了一个电子信箱。尽管污泥溅上了膝盖, 大雨淋湿了衣服, 我和丈夫还是非常高兴。有了自己的电子信箱, 我如获至宝, 在以后的学习中, 再也不必做徒劳的事了。有的时候, 为了更好地完成课程中的作业, 我要经过反复查找, 反复求证, 到网上, 到书店……

参加远程培训学习激发了我对电脑的兴趣, 也激发了我对掌握多媒体技术的欲望。非学历远程培训的学习, 不仅提高了我的电脑操作能力, 更把我带进了无限的网络资源中, 这些网络资源让我了解了更多教育教学理论, 学会了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 也获得了很多对自己有用的教育信息和教育资源, 我学到了许多知识, 教育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教学技能也有很大的进步。可以说培训中的网络资源, 开拓了我的视野, 改变了我的观念, 提升了我的素质。特别是网络上的交流平台, 让我有了更广阔的交流空间。虽然说网络是虚拟的, 但是我们在网络中的交流却是真实的。在教师博客中, 老师们写的一篇篇博客, 博客中的一句句留言和评论, 无不吐露了教师的共同心声。每天, 我都能通过网络平台和全国各地的教师交流, 在交流中看到智慧的碰撞, 听到灵魂的交融。网络让我飞出了自己生活的这个狭小有限的圈子, 把我带到了一个广阔的无限的空间中去, 我在网络这个大世界里成长起来, 这不仅仅是专业的成长, 更是整个人精神面貌的改变, 生活态度的改变。通过远程教育的学习, 我的教学更加得心应手。

在参训过程中, 我得到了许多老师的真诚帮助。学校教务员陈开宏, 在我初学阶段, 就像一个老师教一个学前班的孩子那样, 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 一点一点地教我去学。在此, 我很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篇7:文人骚客与美酒结缘

酒风悠悠引人入胜

古人喜酒,历史悠久,饮酒之风可追溯到上古时期。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有纣王“为长夜之饮”之说。《诗经》中有“我姑酒彼金罍,维以不永怀。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之诗句。(《周南·卷耳》)彩陶文化中有许多盛酒的陶罐,夏商周青铜器中酒具很多,此说明古人好酒之风颇盛,其渊源而流长。

酒的产生有多种说法,有上天造酒说,将酿酒归于神话,李白有诗:“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月下独酌其二》);孔融说:“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与曹操论酒禁书》);唐代诗人李贺诗曰:“龙头泻酒邀酒星。”(《秦王饮酒》)“酒星”之说是人们对酒的美好想象。

杜康酿酒之说,“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结成味,久蓄其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是说杜康将剩饭,放置在桑园的树洞里,剩饭在树洞里发酵后,有芳香的气味传出。这就是酿酒之法。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此后,人们多数肯定了酒是杜康所造的说法。

酒调节着人的精神情绪,伴随着人的喜怒哀乐。有朋自远方来,无酒不足以表款款厚意;长亭送别,无酒不足以见依依深情。良辰佳节,酒显其乐;丧葬忌日,酒至其哀。岁月蹉跎,惟酒解忧;春风得意,肆酒酣歌。人有精神取向,或尚阳刚力量,或尚自由放达。侠客尚武,英雄尚勇,政家用智,文人用雅,平头百姓取兴,其中皆有酒之痕迹。

酒酣歌罢笔腾墨舞

画者莫不以人品之高雅,情怀之旷达为主追求,空灵澄澈,超凡脱俗,有隐者之幽情,有高人之胸襟。“大笑了今古,乘兴便西东。”酒酣歌罢,笔腾墨舞,图绘胸中之逸气。

六朝饮酒是时尚。“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时事的动乱也是世人以酒逃世的一种保身方式。南京西善桥南朝墓砖壁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是一幅著名的高士饮酒图,它记录着士人好酒的风貌,描绘了八位文人的神情,线条飘洒疏放,形象生动神化。七贤是:刘伶、阮籍、嵇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戎。他们不仅誉满文坛,也是“酒坛七怪”。尤其是刘伶,嗜酒成性,为官时,无论公堂内外,腰间皆挂酒壶,酒醉误政,有人劝之,刘伶曰:我非为官之士,天性好酒诗,误入仕途,实乃荒唐。罢官后更加纵酒任诞。刘伶小指作蘸酒状,双目专注,胡须双扬,凝神杯中,“唯酒是务,焉知其余”。

七贤中另一贤士阮籍,嗜酒如命,听说军营橱中贮存八百斛酒,为饮美酒,竟去军营谋求步兵校尉之职,无所谓身份地位。

从帝王至文人,至平民百姓都有饮酒的习惯,形成这种风气的原因是多样的但酒有存在的价值,于是有关酒的绘画就出现了。

苏轼是诗人、书者、画家。其画作常常乘酒兴而作,黄山谷题苏轼《竹石图》:“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酒有助于苏东坡的绘画创作,他说:“枯肠得酒芒角出,肺肝搓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留,写向君家血色碧。”

明代文徵明的《兰亭序》再现了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四十二位文人雅士依风习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曲水流觞,畅饮赋诗的情景。“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酒是灵性之物,众人爱之,文武百官、平民百姓皆有饮酒之好,社会层面不同,各取所需。画家醉酒,是在常理之中。举杯痛饮,畅神舒心,画家唯画为一,借酒画经营人生,酒为知己,酒画之缘岂有不结之理。

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有酒存在,必有酒画之存在,酒画是画家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文人饮酒是传统上的潇洒。此风习经久不息,酒中挥毫,神思飞扬,笔墨之灵动往往出乎意料之外。

陶渊明醉酒,“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他在《饮酒》诗前小序中写道:“余闲居寡欢,兼比夜以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句自娱。纸墨逐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耳。”陶渊明“爱酒不爱官”。一生诗酒相伴,诗酒会友,酒中抚琴,抚后赋诗,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饮酒适当,当酒力微发之时,人的思维比平时活跃。画家因此不拘泥绘画之形式,易于流露艺术天性和审美的倾向,并有超乎平时的佳作产生,当然这是以酒精的浓度不高为前提的,饮酒产生幻觉,绘画讲究意到笔不到,两者有着一定得默契,在形的结构要求不是十分准确的范围内,画家因酒兴诗情大发,笔墨灵动,水墨淋漓,恰到好处。故而,酒画都是写意画,挥洒之下,不拘小节,酒酣之作与纤柔工笔画无缘。

文人重画逸气,写意画重画情趣,绘画要真诚,真爱,要来自心灵深处的喜爱。心胸狭隘者不可与画,心境忧柔者不可与画,才情不高者不可与画,意志不坚者不可与画。酒后吐真言,画要率真,酒酣中的人的本性在流露,文人画重真矣,古代绘画大师好酒者,皆秉性率真,豪情满怀。

唐代画家王洽善画泼墨山水,人称王墨,其人疯癫酒狂,放纵江湖之间,每欲画必先饮到醺酣之际,先以墨泼洒在绢素之上,墨色或浓或淡,随其自然形状,为山为石,为云为烟,变化万千,非一般画工所能及。

上一篇:理论力学学习感言下一篇:起步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