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错过的不再是风景散文

2024-04-21

当错过的不再是风景散文(精选7篇)

篇1:当错过的不再是风景散文

当我们不再是孩子散文诗

还记得小时候,你曾为失去一颗糖而哭泣吗?

还记得小时候,你曾为不想去幼儿园而哭过吗?

还记得小时候,你曾为独自在家而伤心吗?

恍然,宛如隔世,我们都已经长大了。

孩提时代总是令人怀念,因为那样天真灿漫。为很简单的事情伤心,为很小的事情感动。

小时候,总是渴望快些,再快些长大,因为那样好象会很自由。而当我们真的长大的时候,就又想回到童年。

人的心思,总是这么难以推测。

但是,现在事实是,我们长大了,我们不再是孩子了。

不再是孩提时,就得去面对很多的事情。你不能不世事,你要对人微笑,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

有人说,现在世界的人在一点一点失去童贞,一点一点失去童心,每长大一些就会多一些虚伪。或许,这是对的`,但我仍然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真心,真心对待自己的朋友。因为大家的世界依旧美好。

不再是孩子,并不代表我们不能拥有童心。拥有童心并不是幼稚,而是对世界充满希望,对周遭的一切事物充满感激,对我们存在并生存着的世界充满好奇。

淡蓝色的沙漏中,时间在一点点的渗下,流逝。我们听着骨骼发育的声音渐渐地张大,眨眼间,孩提时代已逝,留下的只有记忆。我们在渐渐长大,远离童年,我们不再是孩子了。

当我们不再是孩子的时候,请铭记,我们要拥有童心。

篇2:当错过的不再是风景散文

走在渐老的路上,突然特别怀念童年。有些美好,只有童年可以找到,而有些情绪,大抵也只有过去方可抚慰。

小时候,想快快长大;长大了,却越发抗拒成长。不是儿童已经很多年,然后儿童节却不知何时已成为成年人难得的盛宴。

只不过,有时候怀念也需要一个借口。

每个人的童年,大都干过一些傻事。 据很多人控诉,我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吃货了。家里许多的桃子、李子、橘子、香蕉并不能满足我对吃的要求。话说只要是吃的,我绝不放手,连中药只要加点糖,我都能当糖水喝。于是,有一次因馋嘴差点误食了带着农药的红薯。外婆得知后便开始骂,她说,吃了那个是会死人的。那时候,感觉死亡前所未有的接近我们,虽然我们还并不理解死亡到底是什么。那一晚,几乎不敢闭眼,总担心,再也没有睁眼的机会。于是,我和老弟在床边坐了许久,我们俩惴惴不安地等待黎明,然后抵挡不只睡眠的诱惑,忐忑地睡去。黎明如期而至,醒来,发现阳光依旧,外婆口中那些恐怖的事情全然没有发生。直到多年后,外公和家人还拿这事笑话我。这大概也是我之后不喜欢吃零食的原因了。

小时候,大概不太懂得单调乏味一说,一个简单的过家家游戏,我孜孜不倦地玩了很多年。每每都是和同伴在各自家里找好多破碗,用石头胡乱堆个洞就是所谓灶台,破碗里装点泥巴,加点水就是煮饭,捋一把竹叶就是菜,说到底都不过是一些低级幼稚的游戏。然而,当初如何知道,彼时的幼稚游戏,居然会在多年后散发出强烈的回忆的幽香,让人情不自禁地怀念。

如今,离家千里,想家的时候,会梦见家里的亲人,会梦见养育了我的`故土。想起当初年少,总跟外公外婆闹脾气要离家出走。把小书包里塞满了衣服,还不忘带上仅有的一丁点零花钱,哭着喊着我要离家出走。可是外公总在一旁看热闹,并不挽留,也不回头哄我。于是,每一次我都背着书包在家门口踱几步,然后乖乖地回家,该干嘛干嘛。有时候,无人参与的闹剧,自己也能乐在其中。只是,如今回头想起,当初又如何知道,今天的我将远行千里?

猛然回想,发现童年是那般自由自在,有滋有味,有抓知了的顽皮,有救小鸟的温暖,有种南瓜的新鲜,有玩过家家的乐趣,独独没有成长的压力。

篇3:不到十思园,错过的不仅是风景

在网上看过一些写十思园的文章,都说十思园美。美,总是令人向往的。于是,大清早从南京赶高铁,奔着美,我去了溧阳的十思园。

半个多小时的车程,便到了溧阳。在十思园里呆了半天,看到了它的亭台楼阁,一池静水,满山古树,和接待厅里挂在墙壁上的字画、刻在门框上的对联等等。可心里却没有产生预期的欣喜,我奇怪于这种心情,甚至隐隐自责,如此好风景,如果因为我的迟钝而辜负了,简直是不可原谅的过错。

庆幸的是,随着升高的太阳照着薄雾散去,远山的轮廓在眺望中渐渐清晰,陪同讲解的又是对农业观光旅游极为专业的几位朋友,加上我努力从中去发现、理解和感悟,于是,十思园慢慢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意蕴来。

人物

十思园的当家人叫沈祖富,溧阳本地人,1962年出生,乡亲们从小就喊他小名“来富子”。后来,他索性就把十思园出产的产品取名为“富子”牌。既亲切,也有寓意。

这次来没有见到沈当家的,他一是忙,二是为人低调。小陶说,沈总看到记者就慌。

小陶是十思园的办公室主任,十思园的项目是2004年启动,小陶2008年就来了,算是元老,对十思园的发展脉络一清二楚,对这里一草一木的感情也深。只是这种深,不一定会用豪言壮语说出来,但后来有些细节却打动了我。

请他介绍一下当家人的特点,小陶智慧地说,还是用当地老百姓的话来概括吧,老百姓有句口头禅,流传了很多年,说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全靠来富子。

陪同的溧阳旅游局蒋一枫副局长和陈卫君科长,都赞同这种说法,纷纷补充,说以前这一片全是荒山,穷得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现在这附近的竹塘村、三胜村都改造得像花园。

最主要的是,十思园带动了乡亲致富。十思园的规划开发面积有5万多亩,经过6年的投资开发,目前已成为集生态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和商务会议活动于一体的农业、旅游、文化创意示范园区。这么大规模的种植、加工业,每年吸收长期劳力600多人,季节性工人5000多人。

说这些数字时,小陶和陈科长纷纷解释,说这些都不是青壮劳力啊,大多数是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平均每人每年在十思园挣3万多元工资。据后来我从资料中发现,十思园每年支付劳务工资达2000多万元,带动了三胜、新村、中西等周边几个村的农民人均增收800多元。

小陶说,以前这些村都饮用河水,十思园帮大家装上了自来水。

小陶说,我们兰庄竹林湾,人不多,十多户人家,住平房,十思园给他们按1 1置换成别墅,还不要个人掏钱补贴。

我相信十思园给予当地老百姓的,应该不仅是这些,小陶跟沈祖富一样,低调了。后来,我与溧阳旅游局局长汤全明有了一小段对话。老汤在当地做了12年的旅游局局长,沟沟坎坎都靠自己的双脚走了个遍。

果然,老汤的讲述,让我非常惊讶。

原来,1996年前,这里没有电,没有路。老百姓分到的山地,长着稀稀落落的柴草。割下来卖了能换钱,但老百姓不去做这个。不是不想换钱,是因为非常穷,穷得没有像样的裤子穿出来见人。进山砍了柴,背不回来。没有路的荒山里,要运柴回来,不仅艰辛,还很可能崴了脚甚至跌断腿。

来富子高中毕业后,外出做公路,开拖拉机运石头。工地上虽然辛苦,但可以吃饱饭。到这时,他才第一次知道,吃饱饭是什么感觉。以前,就连红薯土豆什么的都没吃饱过。

打工挣了钱,来富子承包建设工程,做苗木绿化,开工厂,事业越来越大。富起来了的来富子,心里始终惦记着老家。他回乡承包荒山野地,开山修路,栽树种菜。今天看到的山丘树木葱茏,那是先从外面买了土,在怪石嶙峋的荒山上堆了两米厚的一层土之后,栽下的。

他流转农民承包的荒地,都是一次性预付20年的租金。很多农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钱。拿着土地租金,还在老沈的农业园里做事,做拿工资的农业工人。当地的百姓富了,盖新房的时候贴对联: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要谢来富子。那是发自肺腑的心声。

老汤的讲述让我沉思良久。沈当家的给予当地老百姓的不仅是从没有过的富裕生活,更重要的是,他让人体验到了体面、有尊严的感觉。这才是老百姓真正感激他的原因。十思园哪里仅仅是风景,它是山村的传奇,是人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以后,努力回报自然和社会的再次创造。

茶谱

和小陶聊天时,服务员给泡壶茶上来。陈科长说,十思园的白茶是顶级的。

我问怎么个好法。小陶说,我们是有机茶,不施化肥,不打农药。

我以前去过一些茶庄,也听茶研所的专家亲自跟我说过“没有茶树不打农药”的话,所以我对小陶的表达笑而不答。

可能他看出了我的想法,非常认真地说,我们真不打农药,白茶采摘时间短,只有4月份的二十几天,在这之前,虫子都冻着没醒呢。等到天暖和了,虫子醒来了,这时确实是需要喷药治虫的,但在来年新叶长出来之前,已经剪枝了,所以我们真不可能喷农药。

小陶急急地继续说,我们灌溉茶树用的水源、山上的空气、种植的土壤,每年都要经过国家农业部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来检查,数据达不到指标,要挨批评的。

这时,我不忍心怀疑小陶说的话了,因为他的眼神单纯,他对十思园获得的荣誉如数家珍,他是跟十思园同时成长起来的山区新一代年轻人,他爱护十思园的一切。

说起4月的新茶和5月的茶有什么区别时,小陶指着杯中茶叶讲给我们听,但又生怕讲不清楚,干脆从杯口捞出一枚湿湿的茶叶,放在指间,对我们说,你看这就是5月的茶,不算好,它的芽和叶差不多长度,都是细瘦的,4月的新茶相比较起来,芽更肥厚饱满,芽尖更圆润。

看着他举着一枚泡过的茶叶,聚精会神讲述的样子,我觉得十思园满山的茶树是幸福的,因为它们的主人是如此珍爱它们的种种好。不仅是小陶,那些种茶、采茶、制茶的人,同样如此钟爱自己的产品。如此浸透着人们许多感情的茶叶,它们怎么可能不是好茶叶呢?有情感的茶叶,是好茶叶,茶的语言就是爱的语言。爱,这是茶谱中最有生命力的一道元素。

nlc202309012228

据资料显示,现在十思园开发种植白茶经济林近3000亩、绿茶经济林600亩。“富子”牌天目湖白茶,成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特供茶、2010年上海世博会“十大名茶”之一。园区年接待游客达60万人次,实现年营业收入超亿元。

先前做过当地文联主席的蒋一枫,满腹经纶,他说,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就取得成功。

确实是这样,仅仅有勤劳和勇敢并不一定就能成功,我想成功更取决于一个人的文化取向和价值理念,沈祖富的成功除此因素之外,还有来自于对这片土地的眷念。陈卫君说,山上种了这么多树,卖了就是钱,但沈总不砍,舍不得,就长着。

我相信沈祖富是这样的人。光从十思园的名字上,就能看到他的追求。十思园最早出自于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用意在于启迪后人了解天地自然间的盈损之理、为人处事中的张弛之道。

茶叶本就凝结了天地之精华,聚万物之灵气,再加上“十思”的文化内涵,怎可能不是茶中精品?比茶更美的,是种茶人的用心,是品茶人的出世又入世的淡然心情。在十思园,从一杯清水中的几枚叶子,便可领略到一叶尽显乾坤、万芽共绽芬芳的人生意境之美。

情怀

王强3月份才到十思园,在这之前他是天目湖规划分局副局长。所以王强谈起十思园的前景时,非常专业。

他说,沈总纯粹是出于对土地的眷念和感情才会往这里投钱,换了别人谁干?!

这话的潜台词非常明显,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的模式,还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农副产品价格低,投入高。尽管十思园做的是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但价格上和普通食品的区别并不大,所以光走农业这条路,并不是长久之计。十思园要发展,必须从科学规划入手,将现代农业和旅游市场对接。

而王强所要做的,就是让现有资源再生、增值,变成资本。

资源转化为资本,是个非常艰难的过程。王强为人低调,但现代观念很强,对十思园的前景分析到位。他说,目前十思园的体验农业、特色餐饮都有局限性,加上一周只有两天的人流量,基本上靠的是假日经济,这给十思园的经营带来了困惑。

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王强说,只有把观光农业的低产出跟旅游市场相对接了,才可能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他算了一笔账,说溧阳从来不缺人气,光今年清明节一天就接待了10万次游客,我们只缺好的旅游项目。

说这话时,尽管淡定,但王强眉宇间仍有股掩不住的骄傲,是为溧阳旅游资源骄傲,也是为十思园的明天骄傲。他有理由骄傲,光是听到他下面的设想,我也被感染得憧憬起那个叫“伍员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明天来了。

王强的叙述非常感性,不由得人不浮想联翩。他站起来指着远处的山说,一河之隔的是伍员山,安徽境内的,下午就签合作意向书了,大片的原始林子啊,生态环境极好,总规划面积差不多有55平方公里。

他说,里面还有两米多宽的古跑马道,历史上这里是伍子胥囤兵的地方。我们要把这里建成旅游小镇,生态是亮点,历史文化是亮点,还有个蓄能电站,也是亮点。

不仅是文学艺术需要想象,任何一切创造性的事物,都需要想象力。特别是旅游项目的开拓,同样离不开想象。王强说,我们还计划开发一些主题酒店,做温泉谷,把我们溧阳的温泉文化做到极至,每家酒店配一种特色温泉,比如松树下的温泉、山顶上的温泉、葡萄架下的温泉等等。

王强说,旅游一定要有特色,要注重客人入住时有种体验式的享受。

我忘记问王强是不是曾经写过诗。他对十思园前景的描述,既理性,又蕴含着诗意美。

其实不管他曾经是不是诗人都不重要,旅游业的设计者、从业者和管理者,都少不了诗人的情怀。诗人的情怀,既是浪漫的,也是济世的,诚如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杜甫,诗中表达的“只要天下人有屋居住,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大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的情怀,这是诗歌的情怀,也是现实的理想。试想一下,实践中如果没有这样的情怀,如何能做成事,能做成大事,能做成好事。

聊天结束时,王强说,今天可能看似很平庸,但将来一定很伟大。我觉得他说的既是十思园,也适用一切怀着济世情怀去创造的人们。

来去匆忙,我没有闲暇在十思园的风景前停足。但我已感受到了风景背后的风景,这背后风景的主角,是一个个溧阳人,是一代代溧阳人,这块土地厚苍生,这块土地上的人有情有义。这是十思园最重要的美。

如果你也来了十思园,不妨停一停,在一株树前,在一条田埂边上,与相遇到的某一个笑脸,慢慢交流一下,这片山水无论细语还是有怀必吐,都是大地苍生最质朴的语言。

十思园,一片厚朴的土地。

(编辑 小俭 )

篇4:错过的风景经典散文随笔

走过沧桑岁月,经历艰难困苦,一路上有很多美丽的风景与我相随,与我相亲。但是,也有很多美景与我擦肩而过。也许,错过的风景才是最美的风景。也许,错过那片风景,眼前还有不一样的美景相伴相随。

春风十里,吹开了无数的花朵,沉醉了人们的心境。三月下旬,从网络媒体得知素有天府第一之称的彭州丹景山牡丹花已经竞相开放,芬芳吐艳。妻子赏过蜀中许多的花卉,如樱花、桃花,百合花,就是没有近距离欣赏过牡丹花的美丽和芳香,要我带她去彭州丹景山看牡丹,我欣然答应。心想,牡丹花的盛花期一般都在一个月左右,因事务繁多,拖到四月中旬,我们邀约好友陈才玺夫妇驱车来到三十年前来过的彭州丹景山,赏牡丹花。

成都二绕将金堂与彭州的距离缩短为40分钟的车程,一路春风,将我们带到了丹景山。一大早,刚加入作协的彭州文友胡佑志从距景区几十里的乡下乘公交车已经在山门前等候我们一行了。见到这位打工作家,我非常激动,因为文学我们相识,因为牡丹花我们相见。他决意要陪我们一起赏牡丹,给我们介绍彭州和丹景山的风土人情,这本身就是一道风景。

我们乘车从便道前往丹景山顶,道路两旁一排排崭新的农舍被翠竹簇拥,鲜花相伴,农人们忙碌地在田间地头播下秋收的希望。经历“5·12”大地震的彭州,十年的光阴已经将地震的伤痛一洗而净。站在云雾缭绕的山顶上,有着别样的风景。苍松翠柏,千年古树,各色花草和遍地的中药材,彰显丹景山的`静美与丰盈。山顶的寺庙香火旺盛,信者众多。在最高峰的祭天台上系上一条红丝带,表达心中的愿望。

我们沿石梯而下,一路春景,一路花香,偶尔可见几朵正在凋谢的牡丹花。我们的心在寻找着满园绽放的牡丹花。路边的商贩说,要看牡丹花只有到牡丹园。漫步在山野里,可以感受这里的宁静与浓浓的春意。农舍、小狗、放养的山鸡、土屋前后的野草和小树将我们带到了梦中的田园,仿佛回到了故乡,感觉分外亲切,这就是原乡的风景。

来到牡丹园,阿娜多姿的牡丹仙子雕像在春风中笑迎游客,很远就望见几朵鲜艳的牡丹花,开在园中。走近一看,最艳的牡丹花却是塑料花,我的心有点伤感。再望四周,牡丹园里也只有依稀可见几朵牡丹花了。只有被春雨打落的片片花瓣飘落在泥里,好像听得到花瓣的哭泣声音。有一支牡丹花耷拉着脑袋,游人用树枝支撑着她,牡丹花顽强地抬头笑迎我们。好像在给我说,你们来晚了,我们已经尽显妖娆了,春雨已经将我们的春梦打碎。辛苦登山的游人,满身大汗,一身疲惫,却是一声声叹息。我们心有不甘,来到一个农家院里,发现了几朵还没有凋零的牡丹,我们摄影拍照,与顽强绽放的牡丹笑在春风里。我在想,凋零的牡丹也是一道风景啊。

我们带着失望的心情,往山下赶。走过一片竹林,被无数游人踏痕的石板路将我们引入了另外一片天地。一大片杜鹃花将这里染得一片金黄,在春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在春风的吹拂下妖娆地微动着身躯,笑迎着远道而来的游人。兴奋的游人三三两两的在繁花丛中摄影,与花朵共舞,与花儿相亲。杜鹃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正如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写得非常好:“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回看桃季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娇艳的杜鹃花向我点头,向我献媚。仿佛在对我说:隔壁的牡丹花已经凋零,就让我来为你唱歌为你献舞吧。错过了牡丹花竞放的美景,却又迎来了杜鹃花的盛景,我们有点喜出望外。

再往山下行走,一幅幅感人的风景映入眼帘。孝顺的儿女们牵扶着年老的父母赏花赏景。年轻的父亲将儿子扛在肩头,让孩子与春天相融。情侣们更是激情有加,将爱洒在春天里。路边摆满的丹景山特有的野菜、竹笋、水果等土特产,让我们品味到了原乡的味道,感受到了山野的馈赠。

篇5:当错过的不再是风景散文

“低头族”日渐壮大

25岁的陈敏是一名公司女白领,也是一个典型的“低头族”。她每天早晨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摸出手机上QQ空间。刷微博,看微信,关注新闻热点,参与话题讨论,了解名人动态,发表个人观点,从起床到蹲马桶再到坐公交车去单位上班,整个过程甚至包括吃早点的十来分钟,她的视线基本不会离开手机屏幕。

8点半进入上班状态,陈敏也会把手机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只要听到“嘟嘟”的提示音,她就会放下工作低头查看,即使手机没有任何动静,她也会隔一会儿停下手中的工作拿起手机看看QQ空间、微博或微信。午休时间,她更是手不离机,先是边吃饭边看网上八卦,吃完饭则埋头玩手机游戏。

挨到下午下班,公事不管做没做完,陈敏都会放到一边,与手机一起亲密无间地度过夜生活。即使和朋友聚会,她也不忘刷刷屏,直到一天结束躺在床上,才会伴着手机嘀嘀嘀的提示音入睡。

大至估算一下,陈敏除去6小时的睡眠和真正用于工作的时间,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约12小时。

因为手机,陈敏没少挨领导批评,也因为手机误过事。一次开全员大会,老总正强调公司纪律,她却在埋头刷屏。老总连点她两次名,她都因为太投入而浑然不觉,最终被通报批评,还被扣了当月奖金。还有一次,她正跟一名客户谈一个项目,手机却不停地响起嘀嘀嘀的提示音,她习惯性地低头查看并回复,虽然每次只有短短的几秒钟,但三番五次之后,客户感觉被冷落,生气地起身离去,致使项目进展受到影响,不但给公司带来了损失,她自己的前程也因为客户的不满而受到影响。入职6年,陈敏还是一名普通职员,而比她入职晚两三年的学妹后来都成了她的主管。

陈敏不是没有想过改变自己,好好工作生活。她曾咬牙把智能手机锁进抽屉,重新启用已经淘汰的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旧手机,可离开移动互联网的日子她只坚持了两天,就有了一种被世界抛弃的感觉,人也跟掉了魂儿似的,不知道该如何打发时间,简直度日如年。到了第三天,她不得不把手机卡又换到了智能手机上,重新做了“低头族”。

周阳阳虽然使用平板电脑仅仅几个月,但对刷屏的依赖已经不亚于陈敏。周阳阳今年只有18岁,刚高中毕业。因为在今年的高考中他达到了妈妈“高考分数过一本线”的要求,得到了妈妈奖励的一台平板电脑。自从拿到平板电脑,周阳阳“除了睡觉的时间,时刻把平板电脑捧在手上,连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不例外”。说起儿子对平板电脑的狂热,周妈妈有些恨恨然,“才一个月的时间,平板电脑就完全‘占有’了我的儿子!”

8月初,妈妈给周阳阳报了北京7日游。母子俩曾在周阳阳上初中时一起去过北京,当时周阳阳对北京的历史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也因此在上高中时选择了学习文科,母子俩相约,等周阳阳高中毕业,两人重游北京。周妈妈期待着,这次故地重游,一方面增加儿子的人文知识,另一方面也趁机让儿子和平板电脑及网络分开几天。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出乎她的预料。

还没出发,母子俩就闹了不愉快。整理行李时,周阳阳把平板电脑装进了背包,周妈妈不同意,偷偷把电脑拿了出来。可临出门时,她发现儿子把平板电脑拿在了手上。她终于忍无可忍对儿子发了脾气,并要求他放下平板电脑。一向听话的周阳阳一反常态,居然要挟道:“不让我带我就不去了!”旅游费用都交过了,不去怎么行?周妈妈尽管气得不行,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

从一上火车,周阳阳就抱着平板电脑不放,妈妈想跟他说话他都没工夫搭理。到了北京,他们上了当地旅行社的车,地陪是个知识丰富、很有文化品位又幽默风趣的小伙子,周妈妈心想应该可以吸引儿子。可当小伙子眉飞色舞地讲解文物古迹的相关知识时,周阳阳耳朵里居然塞着耳塞——他依然捧着平板电脑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周妈妈简直气疯了,一把夺过平板電脑摔在了地上。周阳阳歇斯底里地吼道:“你干什么,还我的电脑!”最终,母子俩刚刚开启的北京游戛然而止,提前打道回府。

如今,周阳阳已上大学,周妈妈无奈之下又给他买了一台平板电脑,因为儿子给她下了最后通牒:不买平板电脑就不上大学!

错过的岂止是风景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普及,让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剧变,“低头族”的出现便是这种变化的一个侧面。走在大学校园,或者在各种公共场所留意观察,你会发现大量的年轻人捧着手机低头刷屏,不但旁若无人,甚至戴着耳塞,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这种状态,无疑隐含着种种危害。

首先是健康危机。34岁的艾文是一名销售人员,最近总觉得头颈僵硬、肩膀疼痛、手指麻木、头晕眼花,有时还呕吐。医生检查后问他:“是不是经常玩手机?”艾文点头:“是啊,除了跟客户谈生意,其余时间包括坐车、吃饭、休息时都会玩手机。”医生的诊断是,他患了颈椎损伤。艾文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不坐办公室也会患颈椎病,罪魁祸首就是手机。医生还告诉他,“低头族”大多是中青年人,正处在生命力旺盛期,最初的症状往往不明显,只是偶尔感到颈部酸麻不适,但颈椎病的隐患已经留下,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会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工作和生活,假如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还会留下更大的隐患。

nlc202309040729

女大学生黄岑也是个“低头族”。有一天她低头把手机大屏幕当镜子使,偶然间发现脸颊两边和下巴坠着肉,脖子上有两道深深的皱纹,这可把她给吓坏了:自己才20岁啊,怎么就长了颈纹,难道和“低头”有关?她咨询健康专家得知,颈部皮肤本身就处于对抗重力的过程中,受地心引力的作用,皮肤容易松弛下垂。如果经常保持低头姿势,无疑又施加了一个向下的压力,更易使颈部皮肤松弛皱纹加深,出现双下巴。调查显示,65%的人因经常低头而有双下巴。正常情况下,颈部的皮肤问题要到35岁以后才会出现,而“低头族”可能把这一时间提前至30岁,甚至更早。

除了视力受损、患颈椎腰椎疾病、易疲劳等健康隐患,“低头族”还会有心理方面的困扰。重庆市精神病院心理医生齐乐说,日常生活几乎被电子产品完全占据的低头一族,尤其是一些年轻人,正常的与人交流的时间或机会自然减少,渐渐地会漠视身边的事物,反而对网上陌生人的帖子更感兴趣,久而久之会形成不健全人格。还有一些年轻人,离开手机便发慌、紧张、心神不宁,其实是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征兆,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矫正。

更让人担忧的是,“低头族”正呈现低龄化趋势。北京市妇联发布的《2013年中国城市儿童生活形态报告》显示:4岁至6岁孩子中,约有53%会上网,将近八成的未成年人使用移动终端上网……他们的课余生活仿佛是在电视、电脑、手机等不同屏幕间切换,过早地加入了“低头族”行列。乐乐小朋友就是个年仅5岁的小“低头族”。接触手机以前,他活泼开朗,一见妈妈便扑上去嚷着要亲亲。可自从玩过妈妈的智能手机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一见到妈妈不再要亲亲,而是直奔妈妈的坤包拿手机,找不到就大哭。临床心理科医生姜达明说,儿童时期是孩子形成人际交往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如果此时过度沉迷电子产品,与人正常沟通、交流的机会太少,会形成社交障碍,严重的会造成自闭。另外,孩子如果长时间玩电子产品,很难静下心来,注意力也将难以集中。

其次,“低头族”遭遇的安全危机也日渐凸现。2013年7月,在深圳罗湖区东门中路和深南辅路转弯处,一名女子过马路时被公交车撞倒,右腿上部几乎皮肉分离。经调查,事发时该女子斜穿马路,眼睛却一直盯着手机,根本没有注意到拐弯的公交车。同月,杭州三潭印月南面一艘游船将一座石塔撞倒,事发时驾驶员正在用手机看新闻。2013年10月,一名湖北十堰籍17岁女生与同伴外出聚餐时,一边走路一边玩手机,一脚踩空跌入十余米的深坑不幸身亡。同月,南京一名男子在经过无人看守铁道口时,因低头看手机,一列火车与他擦身而过,尽管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事故导致火车紧急停靠18分钟。还有更加离奇甚至骇人听闻的相关新闻,如粗心爸爸在公交车上玩手机,下车时把孩子丢在车上;客运司机在高速路上开车斗地主,置全车乘客生命于不顾;低头看手机掉入没有井盖的下水道……诸如此类的奇闻怪事,无疑给“低头族”敲响了安全警钟:专心“享受”的代价,可能不仅仅是错过风景!

再次,“低头族”导致的感情危机也不容小觑。在网络上,有人历数“低头族”罪状:出游像现场直播,什么都要拍照,吃饭时不把饭菜拍照后发到微信上就不动筷子,聚会聊天不专心,手机一响急回应……网络上热热闹闹,现实生活中却甚是尴尬。女孩程圆圆说,有一次她遇到感情困惑,找闺蜜聊天。闺蜜一边玩手机一边听。小程讲完自己的心事,问闺蜜:“你说我该怎么办?”閨蜜一脸茫然,反问道:“啊?你刚说什么,再说一遍好吗?”小程十分失落,觉得多年的友情竟然抵不过手机的魔力。还有更让人匪夷所思的,灯灭了,一对夫妻正在床上亲热,忽然妻子发现一缕亮光,原来丈夫在与自己亲热时还在手机上看新闻,一怒之下,妻子一脚将丈夫踹到了床下……

网上如今流传一句俏皮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低头玩手机。”不能不承认,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拉大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

最后,“低头族”显现的文化危机也越来越明显。信息爆炸时代,“低头族”原本是想利用“碎片时间”尽量多地获取信息与放松自我,结果却适得其反,让自己的大把时间被手机“碎片化”了,换言之,就是把自己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了手机上。

抬起头来重返理性生活

都市“低头族”为何对网络上并不熟悉的人和跟自己毫不相关的事那么热衷,而对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如此忽视呢?是什么让“低头族”宁愿埋头紧盯手中小小的屏幕,却不愿抬头多看一眼身边的世界?

浙江大学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韦路认为,日益加剧的社会变动和现实压力,使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社交网络这种貌似更加安全、成本更低的方式与外界进行交往。他说:“社交媒体可以有效掩饰自己在社会经济地位和人际沟通能力方面的欠缺,让他们得以在社交过程中获得更多自主权和控制权。”

合肥芝麻开门心理咨询中心张量主任称,这些“低头族”其实患上了当下比较流行的“手机依赖症”。这些人往往学习、工作压力较大,而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比较便捷、娱乐功能多且容易上手,所以渐渐地让年轻人产生了强烈的依赖。

“低头族”如何缓解手机依赖症,抬起头来,重回自然生活?有专家支招:一是有意识地减少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时间,不妨把手机放到一边,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单独待一会儿,培养自己对身边世界的观察能力。二是自我减压。“低头族”可以暂时把工作放一放,找个空闲的时间去旅游,同时严格安排自己的工作计划,保证正常的工作效率。三是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多阅读纸质媒体和书籍,增加自我理性思考的时间。学会转移注意力,与好友或家人去参加聚会、看电影、唱歌、走进大自然等。此外,对于自控能力较弱的儿童,家长不可过早地给他们买手机,要教育孩子适度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鼓励孩子多在现实世界中与人交流,并且家长要坚持以身作则。

如何改变“低头族”,世界各地也在不断探索。洛杉矶演员布莱恩·佩雷斯提出的关于“手机堆”游戏的设想:在朋友聚餐这样的社交场合,把所有人的手机一起堆放在桌子中央,谁在结账之前看手机,谁就请客。国内如今也有人开始尝试这样的聚会方法,对提升人们的交流质量,改善人际关系和个人精神状况具有良好效果。与“手机堆”游戏类似的倡议还有更早的“不插电生活”:找一个周末,不玩电脑,不看电视,不吹空调,不“煲电话粥”。就像范晓萱唱的《消失》那样:“离开我熟悉的桌子,拔掉我身上的电池。”

我国各高校近年来也频频出招帮助学生摆脱“低头”困扰。武昌理工学院51名大学生体验了7天无网无手机的生活。这些学生在离开网络的日子里,尝试着各种活动,如举办手工DIY、制作水果沙拉等趣味活动,集体组织到大街上做有关网络依赖的问卷调查活动、协助交警疏导交通,而且每天都有严格的作息安排,天天写心得体会总结自己的变化。新疆农业大学推出“绿色课堂”,他们在教室第一排桌子前,整齐地摆放着收纳袋,专门用来暂时保管学生的手机。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购置了一台手机信号屏蔽器,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对任课老师放纵玩手机的行为进行处罚,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出台《关于上课期间手机管理的规定》:学生上课时玩手机,手机将被没收一个月。

如何让“低头族”抬起头来,有关部门也应加强引导,社会舆论要大力宣传,让“低头族”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并不可取,从而慢慢地抬起头来,回归自然理性生活。这方面,我国台湾地区及美国个别州已出台法规,台湾立法机构通过了“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修正案”,规定汽车及摩托车驾驶人不但不能在行驶途中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甚至连单纯把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类似设备的行为都会遭到处罚;行人看手机也属违规,交警经常在路口严查。美国新泽西州利堡镇出台法规,行人在街上边走边发短信将被罚款85美元。

此外,商家也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引导手机用户正确使用手机方面采取行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导沈阳教授建议,手机开发应用上应增加使用计时、统计、提醒等功能。当用户使用手机到一定时间,应予以提醒;要关注手机用户良好习惯的培养,如指导用户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相关手机软件等。

〔编辑:冯士军〕

篇6:当球场不再是“净土”

在前不久进行的一场英格兰足总杯的比赛中,英乙球队布里斯托尔流浪的18岁球员乔丹-戈达德成为了比赛中不光彩的焦点。在比赛中,他竟然当众对着角旗撒尿,他轻松自然的表情好像将这样的一种行为看成是张扬个性。这样在足球场上的肆意妄为引发了双方球迷的愤怒。目前他所在的俱乐部已经对这件事展开了调查。

这场比赛是由布里斯托尔流浪主场迎战克比城,球场内涌入了3787名热情的球迷,而事情发生是在客队看台前。大约有500名克比城的球迷目睹了戈达德的荒唐行径。其中48岁的克劳福德带着12岁的儿子去看球,看到这一幕后报了警,他说:“我从没见过这种事,那个球员(戈达德)当时在边线拉伸身体,突然他把手伸进了短裤,把家伙掏了出来,就开始撒尿。”“我们冲他大喊抗议,他抬起头看着我们,然后就开始大笑。”看起来,戈达德没把当众撒尿当回事,甚至可能认为冲着对方球迷干这个很有趣。当地的警方已经了解了相关情况,正在调查,看是否有侵害他人的行径。

作为充斥着雄性激素的球场,上演一些精彩激烈的对抗,搞笑滑稽的行为本无可厚非,但是为了博得眼球效应或者一些其他的目的突破道德底线是不会被公众所接受的,这样的行为在球场这片神圣的土地上终究会受到抵制和排斥,而当事人本身也会失去了所有球迷的喜爱和尊敬。

然而这样的行为在足球场上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在戈达德之前,有许多前辈已经为他做出了“示范”:鲁文-达瓦洛斯是巴拉圭坦贝塔里队的球员,在多年前一场与莱西斯滕希亚的丙级联赛中,他因在球场小便被红牌罚出场外,成为同类“案件”的第一名受害者。此前,阿根廷奥林波门将比瓦尔多曾透露,自己好几次在球门旁小解而没有被人发现;1990年世界杯的阿根廷队的英雄门将戈耶切亚也曾在点球决战前“方便”,当时他的队友把他围住做掩护。不过,倒霉的达瓦洛斯就没有那么好运了,当时他正坐在替补席,由于等不及赶到厕所只能在场边就地解决,结果主裁判以“行为不雅”为理由向他出示了一张红牌,将还未登场的他罚出场外。

除了球员,场上的黑衣法官—裁判也曾做出过这样荒唐的行为。马西莫-布萨卡的名字想必球迷们都不会陌生。09年曼联与巴萨的欧冠决赛正是由这位瑞士名哨执法。在2009年的卡塔尔联赛开幕式上,卡塔尔足协花重金邀请马西莫-布萨卡执法这场比赛。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就是在这场由胡尔迎战联赛卫冕冠军扎拉法的比赛中,布萨卡竟然当着所有球员和全场观众的面在球场内小便。

“他的执法能力确实不错,整个比赛也踢得非常连贯,但是真的没有想到,他竟然能干出这样的事情来,要知道他可是一名国际裁判!”一名球迷在赛后接受卡塔尔电视台采访时表现得极为愤慨。当时,扎拉法的球员突入对方禁区后一脚射门被对方门将扑出了底线,扎拉法得到了一个角球的机会,然而就在双方球员都等着布萨卡鸣哨发球时,却发现这位此前一直表现很好的欧洲名哨没有动静,于是所有人都将目光转向了布萨卡。直到这时,场上的球员才惊讶地发现,布萨卡竟然就站在距离胡尔大禁区线不远的地方小便。虽然这次行为没有受到卡塔尔足协的处罚,但是布萨卡从此被禁止到卡塔尔执法。

篇7:当高跷不再是高跷

一天,我又看到牛牛、靖靖和烨烨三个孩子拿着高跷在玩射击游戏,回想到前几天观察时发现他们三个都还没很好地掌握踩高跷的技巧,我就决定想个办法把他们引回“正道”。于是我走过去,故作神秘地对他们仨说:“看,前面好像有敌人,需要派几个高个子的士兵去探查一下情况。好,就派你们几个赶紧踩着高跷去看一看吧!”他们一听,非常兴奋,立刻尝试着踩起高跷来。我在一旁努力地为他们鼓劲,不时地夸夸他们,希望他们能由此体验到成功感,从而产生兴趣。这时,一旁在玩梯子的芸芸喊我了,我看他们仨好像进入了状态,就暂时离开了。几分钟后,我回来一看,他们仨又玩起了射击游戏。我问:“你们怎么不玩踩高跷了?”牛牛说:“好难啊,我学不会!”靖靖和烨烨则说:“我们还是喜欢玩打枪。”

看到孩子们玩得那么开心,我陷入了矛盾:此时我若还要坚持把他们拉过来学踩高跷,他们肯定不情愿,或许过不了一会儿又放弃了。可是,我们投放高跷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和平衡能力,以及勇敢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如果我不注意引导孩子,这一发展目标不就落空了吗?事实上,在平日观察时我也发现,孩子经常会拿体育器械当其他游戏材料用,如他们会把跳绳套在身上或拖在地上玩,也会拿人字梯当房子躲在里面玩角色游戏,等等。为此,我也很困惑,如果顺应孩子的兴趣让他们随意玩,恐怕就保证不了孩子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了,也保证不了体育运动的效果了。但如果想让他们真正运动起来,又该怎样有效地引导他们呢?

您遇到过类似情况吗?您是如何应对的呢?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 许 倩 提供)

要求:来稿字数不限,长则数百、上千字,短则三言两语。

热忱欢迎提供话题。

时间:来稿务请于2015年6月25日前发至本栏目专用邮箱dtzwyejy@126.com,请在邮件“主题”栏里注明“点题征文”字样,以便编者及时处理。

传真:(0571)88073054

上一篇:皮巧根桥说课稿下一篇:关于名师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