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摄影学习心得

2024-05-01

相机摄影学习心得(精选4篇)

篇1:相机摄影学习心得

1. 浏览说明书

很多用户都不喜欢厚而繁琐的产品说明书,一般买数码相机购回后都喜欢自行摸索,这会花费不少时间,而且也不能以最短的时间系统了解你手中产品的特性;如果看过说明书后再操作的话还可以避免一些错误操作,因此在初接触新品时,应先浏览一回厂家为大家用心汇编的说明书,熟悉一下数码相机的基本菜单与功能。以后再有所不明时也可以翻一翻它,会有所收获的。

2. 合理选用图像格式

我们都很清楚,数码照片的质量与像素(分辨率)有关,像素越多图像质量就会越好。如果输出4“x6”,约A6大小,使用200-300万像素足可满足一般人的需求。而若只是用于电脑72dpi的显示器,要求就更低了,分辨率为1024X768,才约为80万像素,任何一台二百万级别的DC都可以游刃有余。因为数码相机储存空间有限,因此我们要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分辨率。

3. 构图与思考

对于摄影有一定了解的用户来说,都清楚明白准确构图的重要性。如:若不是拍摄特写,一般应把主体放在画面的1/3处,同时尽量避开杂乱的背景

4. 不要迷信DC的自动模式

首先,和传统相机另一个最大的差别是DC有一个白平衡。初学者都信赖AUTO,可往往拍出的图片偏了某一颜色,,因此我们还是尽可能使用手动白平衡为好。

其次,光圈、快门的控制,

建议若有手动的也应使用手动模式,因为自动模式下通常拍出来的图片暗淡,特别是窗内,噪点也多。

5. 正确用光、与光线对话

光是摄影的灵魂。因此我们要留心光线的变化,不仅是光的强度,还有光的方向,用心与光线对话。如:落日把晚霞染成红色,象征着浪漫;阴暗的天空呈现出灰色的冷色调,象征着忧郁;树荫中撤下一束阳光,透射出欢乐、愉悦的情绪……

(1)、分辨光的强度

硬调光通常是由单一光源发出的,比如:太阳、聚光灯、闪光灯或单只灯泡。在这种照明下,被摄体反差较大,细节和质地被突出。你可以运用这种光线获得纪实效果。与此相反,漫射光线产生的光质较软。室内间接的照明,户外的树阴和阴天时都属于这种情况。在这种光线条件下拍摄肖像和静谧的户外风景都是再理想不过的了。

(2)、讲究用光角度

用光的角度不同,被摄体的质感会相应地被强化或削弱,被摄体的形状就会被突出或被淡化。照片的基调是愉快的还是忧郁的,也会因用光的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从相机上方或后方(通常称之为正面光)投射过来的光线会降低被摄体的层次感,原因是正面光不利于营造高光和阴影。较好的选择是让光源偏于一侧,同被摄体成大约45°角的侧光,就可以很好地表现被摄体的形状和细节。

当光线从被摄体身后射来,正对着相机时就会产生逆光。拍摄对象在逆光中显得富于戏剧性。在拍摄肖像时,逆光在人物的头发边际产生漂亮的轮廓光。反差大的逆光可以产生剪影的效果。

篇2:单反相机拍摄移动延时摄影的探讨

比如,拍摄的时候设置每秒拍摄1帧,然后以30帧1秒的速度播放。这段影像的速度就会变成普通速度拍摄的30倍。这样的拍摄方法是和高速摄影相反的一个过程。

延时摄影通常应用在拍摄城市风光、自然风景、天文现象、城市生活、建筑制造、生物演变,同时也广泛被用在拍摄人流、车流等的题材。延时摄影主要用于拍摄变化过程较慢的对象,利用这种特殊的手段,把缓慢变化的过程浓缩成几秒,并通过流畅的视频展示出来。

拍摄延时摄影并不是一件要求昂贵高端的专业器材才能完成的事情。虽然之前用广播级的数字摄录一体机可以精确到帧(例如松下的P2高清摄像机和索尼的HDCAM系列摄像机),但是简单的专业单反相机加装了自动快门控制器(如图1)也可以拍摄出让人惊艳的延时影像。

拍摄延时摄影是一项长时间的工作,例如拍摄一个主体在80分钟的变化过程,把这个过程浓缩在20秒的影像里面,摄影师需在这80分钟的时间里面,每隔10秒按快门一次,由于延时摄影对相片的精度要求十分高,在如此频密的拍摄间隔里面,人手操作难免会产生偏差。建议使用自动快门控制器,市面上某些型号的单反相机会自带控制器。但是,自带的控制器也有它的局限性,建议佳能单反相机用家额外购置。快门自动控制器可设定按下快门的相隔时间,拍摄张数等,可有效避免误差,而使画面精确到帧。

当然,在拍摄之前必须得计算好速度,计算延时摄影的曝光时间的公式是:

近两年来,推陈出新的摄影师们比较追捧一种新式的移动延时摄影方式,也就是在进行延时摄影的同时移动摄像机的机位,拍摄更大范围的主体变化。就比如,可以把摄像机固定在车内,用延时摄影的方法拍摄车窗外的景色,营造车快速驰骋的效果。

然而,要让摄像机按照一定的轨道进行移动,我们需要应用到运动控制设备。运动操纵器可以操控照相机,使其做慢速直线或弧线移动。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电动轨道(如图2)可以直接做到比较方便,而拍摄出来的影响效果在肉眼看来,就像相机以正常的速度在移动,而周围的事物和景象却在快速变化着。这种移动的拍摄方法加强了延时摄影的效果。

由于加入了移动的因素,就有了相机移动的实际速度和肉眼感知到的正常速度的关系,因此计算延时摄影的公式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利用单反和简单的小轨道拍摄移动延时影像要做到等间隔曝光,否则会令到拍摄的物体失去起码的连续性。建议选用机内定时拍摄或采用定时快门线,以确保拍摄间隔一致。另一个要素就是等距离移动,很多摄影爱好者会采用人工移动的方式,但要注意每次移动的距离偏差不要超过15%,否则也会影响画面的连贯性。移动的距离越大,角度的变化也越大,最后视频的画面运动就越快。一般的原则是,距离主目标越远则每次移动的距离就可以越长。换算成角度,横向拍摄时每次移动的视角变化为0.3度到1度比较合适,0.6度是常规速度,0.3度是慢速,而每次1度的话,节凑较快。而拍摄时选取的焦点也要固定,便于快速对焦,拍摄时尽量把焦点放在画面中偏低的地方。

拍摄的方向和路线也分为两种:横向和纵向。横向拍摄也就是指行进的时候两边横着拍,是比较普遍利用的一种前进轨道。纵向就是拍摄对象和移动轨迹在同一方向,效果就像慢慢向拍摄主体靠近或远离。纵向移动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被拍摄主体的焦点,否则会导致后期编辑时找不到固定中心点,导致视频出现跳帧或者失焦的情况。所以最好在拍摄的时候选择不动的主体时,要尤其考虑焦点问题,别选择复杂、难迅速聚焦的物体做主体。

拍摄完成后把所得的相片导入非线编辑软件里(Final Cut Pro或者After Effects等),打开跟踪面板,选择稳定功能,套住拍摄焦点,建议先手动单帧分析,再逐帧向后分析。选择好这个对焦点之后,要进行多次预览,寻找最准确、合适的位置。

注意事项有四点:

预想拍摄对象的运动轨迹:要获得最好的移动延时影像效果,摄影师不仅要知道相机的移动轨迹,还要对拍摄对象的运动方向有所估计。无论是云、水流、车流还是人群都要有特定的移动路线,拍摄前必须要花一点时间细心观察,再根据观察做出预判,进行构图,最好设置前景的时候考虑一下初始画面与最终落幅画面的比例,提前进行预判和测试。

移动多样性:尽量多次拍摄多个移动轨迹:从左到右,由上而下,或者相反方向。尽量让自己在合成影片的时候能有多个移动方向,增加影片的观赏性,但要注意做好两种轨迹转变之间的过渡与衔接。

选择高速储存卡:对于拍摄移动延时影像,相机需要在短的时间内连续拍摄,而储存卡的处理速度越快则越佳。如果储存卡的处理速度太慢,拍摄出来的影像就会有断点不连贯,因为相机必须清空缓存文件才能继续拍照。(目前最快速度是1866X的存储卡=280MB/s写入速度。1X=150KB/s)高速存储卡(如32GB,64GB和128GB)足以存储多段移动延时摄影的相片序列。而我们拍摄延时摄影一般用600X,写入速度90M/s的卡(如图3),它基本已经可以满足我们的需要了,不用盲目追求最高速度的卡。至于容量,当然是越大越好,每张卡大概能拍摄的时间与照片数量,可以参考图4,这样选择合适的卡就可以开始拍摄了。

篇3:初级摄影相机方案

方案二:再贵一些就是海鸥DF1000A配50mmF1.8标准镜头(市价约650元)和凤凰DC888配50mmF1.8镜头(市价约700元)这是两种标准的可更换镜头单镜头反光相机,它们都具有B、1-1/1000秒电子控制快门,最快闪光同步1/60秒(海鸥)和1/125秒(凤凰)。可更换MD卡口(海鸥),PK卡口(凤凰)镜头,可扩展性很好。随机配的标准镜头光圈为F1.8(6片5组结构),成像优秀。机身顶部带有标准热靴。凤凰DC888相机有三灯指示测光系统,十分方便。在没电的时候还有1/1000秒快门可用,但实际应用价值不大。

一部单镜反光相机配合一只28-70mm标准变焦镜头是广大初级摄影爱好者入门阶段的优秀装备(海鸥DF300G配28-70mm镜头和闪光灯,市价1290元,或凤凰DC888配28-70mm镜头和闪光灯,市价1150元)。在风光、建筑、人物、花卉摄影时都可充分运用,当然再加一只70-210mm(市价800元)或135mmF2.8镜头(市价640元)长焦距镜头就更完美了。

方案三:如果是小型摄影室拍证件照和个人艺术写真,推荐配置:凤凰DC888D配28-70mm镜头和凤凰135mmF2.8人像镜头。镜头的近摄距离0.7米,7片5组光学结构,52mm口径滤镜,内置金属遮光罩,重470克),这也是笔者很喜欢的人像镜头之一。比起其它135mm镜头,它的价格很便宜,近摄距离达到0.7米,非常适合拍特写照片,内置的遮光罩很方便拉出,而且全金属镜身很结实,多层镀膜镜片,光圈叶片6片排列很规则,光圈值F2.8-22,镜头还带一个小皮套,镜头成像很好,只是在边缘有轻微的枕形畸变。或者海鸥DF300G配28-70mm镜头和135mmF2.8镜头加近摄接圈也是另一种选择。

篇4:选相机“昆虫”摄影

日本著名的昆虫摄影家海野和男先生1947年出生于东京,少年时代就迷恋蝴蝶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后考入东京农工大学,主修“昆虫行动学”,一边学习一边用镜头记录昆虫的习性。1994年出版了画册《昆虫的形态》,荣获日本摄影家协会大奖之后涉足摄影界。他既是一位很敬业的昆虫研究学者,又是一名非常勤奋的摄影家,而且还是一位对相机、镜头颇有研究的“改造专家”。他每年平均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世界各地的原始森林、热带雨林里渡过,用他自己亲手改造过适合拍昆虫的相机记录了成千上万种昆虫生活的习性,出版了《大昆虫记》《昆虫图鉴》等一系列书藉画册,现任自然科学写真协会,日本昆虫协会理事,日本摄影家协会会员。

他对摄影器材的选择非常明确,一切都围绕着微距摄影这个主题,绝大多数镜头都要经过自己亲手改造,重新组合。在器材上他并不追求最新最贵的东西,而是经常出入中古相机店,寻找便宜的旧镜头、接圈,拿回家改造为我所用。比如他用宾得645相机把奥林帕斯80mmF4、120mmF4镜头接口改为宾得645卡口,镜头倍率提高二倍,底部接宾得67握把、手持摄影稳定性极佳,这个镜头也可接宾得67相机,当时宾得67相机没有相当规格的微距镜头,于是他把宾得645微距镜头120mmF4的接口改造,可获得从1/10倍-1.2倍的近摄比率,他又把玛米亚645PRO机身接近摄影皮腔,镜头卡口改为禄莱SL66、光圈自动,全套禄莱镜头均可使用。还有个有意思的改造,宾得645没有波拉后背,所以他把玛米亚645PRO机身配波拉后背,前面配一只佳能100mmF2.8的微距头(光圈自动),一举解决了拍样片的难题。对于135相机的改造他更是情有独钟,因为篇幅的关系就不一一例举了。135相机近十年发展迅速,生产了许多使用方便或品质优秀的镜头,我介绍一些他常用的搭配方法,拍昆虫首先考虑到它既小又是动体,一是镜头倍率要大,或者相反选用15mmF2.8的超广角头也同样能接近被摄体。二是选用全自动相机TTL闪光控制,便于抓拍,海野和男常用的搭配方法是尼康F90X,适马15mmF2.8加上奥林帕斯T32闪光灯,闪光灯前加柔光纸;佳能EOS5加100mmF2.8微距镜头用佳能微距无影闪光灯;尼康90X配200mmF4微距镜头,或配合70-180mm焦微距镜头加上SB26闪光灯,这是一套非常好的组合,镜头锐利、速度快捷,闪光灯又能自动调光,尤其是这两只镜头逆光用背景虚化后的光晕非常美丽,更能衬托出被摄体的光彩。拍摄蜂、蝇、虫时选用中长焦的微距头为好,而拍蝴蝶则用15mmF2.8为超广角更为便利,因为蝴蝶在飞舞时跳动性很大,超广角头更便于追拍。这里顺便告诉大家一个小常识:蝴蝶有自己的飞行轨迹,它会沿着自己的飞行线路往返飞行,当你第一次没拍到它时,你不必着急,耐心等待过一会儿它还会原路返回的。这是一位日本导演告诉我的,我验证了几次很有意思。海野先生使用的胶卷也大多选用富士维尔维亚和普罗维亚,因为这两种胶卷色彩艳丽,尤其表现花卉的红、绿色非常纯正,他对摄影的一句格言是:“为自己喜欢的相机配上更适合自己的镜头。”

最后顺便提醒大家,拍昆虫时一定要首先注意防虫叮咬,否则会分散你很大一部分注意力的。最好穿长衣长裤并扎紧裤腿和袖口,还要带手套和遮阳帽并护住脖子,最好穿一双防水登山靴。摄影背心里准备些防虫叮咬的气雾剂(类似于“蛟不叮”)之类的药,和止痛止痒药膏。但绝不要使用驱虫气雾剂,那样你就一只昆虫也拍不到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相机摄影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关于学习摄影心得体会04-09

买相机作文04-10

照相机04-20

相机购销合同04-23

相机童年作文04-23

用相机造句04-29

工业智能相机05-16

佳能单反相机范文05-28

佳能7d相机设置06-21

索尼相机维修手册07-15

上一篇:听汤丰林教授《自主发展取向的教师专业成长》有感下一篇:十九大开幕式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