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邢坝村道路硬化工程的通知

2024-05-11

关于邢坝村道路硬化工程的通知(通用3篇)

篇1:关于邢坝村道路硬化工程的通知

武政发[2010]108号

汉台区武乡镇人民政府

关于邢坝村道路硬化工程的批复

邢坝村:

你村“关于硬化道路的报告”收悉,经专题会议研究,同意你村按清洁工程要求实施村内道路硬化。请按以下要求实施:

1.硬化道路起点为宗铺路,分别止于邢明春和邢龙德房后,总长度520米,路基宽度3.5米,面层宽2.5米、厚20厘米,采用4.0MPa水泥砼。

2.结合清洁工程专项补助资金,由你村提出工程资金具体筹集办法和群众投工、投劳方案,落实好工程所需资金。

3.硬化路基基层需经过18T以上压路机碾压密实后方可进行面层施工。

4.路面硬化必须由年检合格的建筑施工企业承担施工任务。

5.面层施工时在距宗铺路10米连接处设减速带1~2条。6.路面验收前按规范要求做好路基边沟和路肩培包等防护设施。

7.按镇城镇建设管理办公室要求做好施工单位及工程造价的确定,竣工验收后到财政所核销工程费用。

8.工程质量保证期限一年,决算时预留5%质量保证金,责任期满无质量问题全额退还施工单位。

二0一0年九月六日

篇2:关于道路工程灰剂量的初探

1 工程概况

某经济开发区南北中心路工程,拟建现场为农田,地势平坦,地面标高一般为5.60 m~7.74 m,地貌单元为长江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该区域地下水主要为浅层粘性土中上层滞水和粉性土中的孔隙型微承压水。基坑开挖遇到的水属于上层滞水,水量较小,对建筑材料不具腐蚀性。路面结构设计弯沉要求:路基顶面(6%灰土顶)150,底基层(12%灰土顶)100。沥青路面设计年限15年。

2 发现问题

现场施工中,因气温低,土质含水量大(约为28%),而最佳含水量为17.6%。仅靠摊土翻晒,每一个有效太阳日只能降低1%~2%的含水量,严重影响工期。后经技术人员商定,改为6%生石灰直接拌土焖料以降低含水量。采取此方法后,经过机械三次拌和,灰土运至现场以后,通过一个晴天的翻晒打碎,含水量检测为18%~20%,基本可以碾压成型。灰土在摊铺成型后,碾压前检测灰剂量,发现灰剂量只有3%,少的只有1.8%,不符合要求,而现场实际是按6%加灰的。后改为先掺3%的生石灰,改良效果不明显,铺筑后再追加3%的消石灰搅拌晾晒,需三个有效的太阳日,施工时间明显延长,不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

3 分析问题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灰剂量验收不符合要求,有以下四种情况:1)在焖料时石灰没有加够。2)购买的石灰不符合标准。3)实验过程不规范。4)可能是在施工期间,石灰的有效成分Ca2+和Mg2+衰减,造成灰剂量不够。

通过细致的检查和分析,前三种情况均被排除,为了证实第四种情况的真实性,在实验室做同步模拟实验。

1)取土:在同一挖方区取土,经过检测:

含水量w=28.2%;液限WL=30.8%;

塑限Ip=21.0%;塑性指数I=9.8。

符合公路工程回填土标准。

2)取灰:取由实验室检测合格的生石灰2 kg。经过人工碾碎至粒径2 mm~3 mm备用。

3)拌和:取样土10 kg,生石灰0.68 kg,人工用小铲模拟现场机械拌和,1 d一次,连续拌和3 d。如此制备土样三份。

4)测灰剂量:第4天开始测灰剂量。

经检测灰剂量在经过一个时期后,其有效成分Ca2+和Mg2+衰减,按其要求应追加到设计值6%(即Y=6%-实测量),Y为继续追加量,很明显不利于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因为施工单位施工时所加的石灰剂量是符合要求的,只是检测时间不同,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所以施工单位提出追加成本,增加工程造价,业主又不能接受。那么只能按其灰土层的使用功能所能达到的技术指标要求以及前期添加6%石灰所起的作用来实时分析问题。

3.1 石灰土强度形成机理

1)石灰(CaO)与水(H2O)发生反应:

CaO+H2O=Ca(OH)2(产生热量,吸收和蒸发土中水分);

2)Ca(OH)2+nH2O+硅酸盐→(晶化)硅酸盐晶体nH2O;

3)Ca(OH)2+CO2+nH2O(钙化)→与土相关元素钙化;

随时间推移灰土强度最终形成。

3.2 影响灰土强度与稳定性的因素

1)土质。各种成因的亚砂土、亚粘土、粉土类和粘土类土都可以用石灰来稳定。实践表明,粉质粘土的稳定效果最好,重粘土由于不易粉碎和拌和,效果反而差些。因此,一般采用塑性指数为11~21的土易于粉碎均匀,便于碾压成型,铺筑效果较好。

2)灰质。石灰的等级愈高(即CaO+MgO的含量愈高)时,稳定效果愈好;石灰的细度愈大;其比表面积愈大,在相同剂量下与土粒的作用愈充分,因而效果愈好。因此,石灰质量应符合Ⅲ级以上标准,要尽量缩短石灰存放时间,最好在生产后三个月内投入使用。

3)石灰剂量。是以石灰质量占全部粗细粒土颗粒(即砾石、砂粒、粉粒和粘粒)的干质量的百分率表示,石灰剂量=石灰质量/干土质量。石灰剂量较低时(小于3%~4%),石灰主要起改良土质作用,即减少土的塑性、膨胀、吸水量,使土的密实度、强度得到改善。随着剂量增加,石灰土的强度与稳定性提高很大,石灰起的是加固作用。石灰土中石灰有一个最佳剂量的问题。在生产实践中常用的石灰剂量应不低于6%,不高于18%,而以10%~14%为经济实用。具体使用时,应根据路面结构层位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4)含水量。石灰土最佳含水量应为:素土的最佳含水量、拌合过程中蒸发所需要的水量(约为1.5%)与石灰反应过程所需的水量(约为0.2倍石灰剂量)三者之和。

5)压实度。石灰土强度随压实度的增加而增长。试验证明,一般压实度增减1%,石灰土强度可增减3%~5%。而且密实的石灰土,其抗冻性、水稳性很好,缩裂现象也少。

6)龄期。灰土强度具有随龄期而增长的特性。一般初期强度低,但随着时间逐渐增长并趋于稳定。一般石灰土强度在90 d以内增长比较显著,以后就比较缓慢。

7)养生条件(湿度与温度)。石灰土强度形成需要一定的湿度。通常在一定的潮湿条件下,强度形成和增长较快。室内试验表明,潮湿环境中养生试件的强度增长快于空气中养生的试件。

4结语

石灰剂量的减少是因为部分石灰已产生化学反应,前期反应主要表现为降低土中水分、改良土质、降低其液限,石灰在土质中起胶结作用,加强土离子之间胶合粘结作用,后期强度较为明显。明确前期反应在压实前一定时间内,能保留有效成分,是确定追加灰剂量的关键,但因目前工地试验室所用仪器有限,不能做深层次分析、将其机理很明确展现,也只能通过相关实验确定追加剂量,结果为:

实验一:取拌和4 d后灰土一组做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为Rc=0.59 MPa>0.50 MPa(按设计Rc=0.50 MPa),合格。

实验二:取拌和7 d后灰土一组做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为Rc=0.55 MPa>0.50 MPa(按设计Rc=0.50 MPa),合格。

实验三:取拌和15 d后灰土一组做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为Rc=0.39 MPa<0.50 MPa(按设计Rc=0.50 MPa),不合格。

实验四:取拌和30 d后灰土一组做无侧限抗压强度,结果为Rc=0.12 MPa<0.50 MPa(按设计Rc=0.50 MPa),不合格。

具体检测出的灰剂量数据见表1。

从以上四组实验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检测出的灰剂量在逐步减少,灰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在降低,从而确定:拌和好的灰土,在7 d以内使用,不再追加石灰;7 d以后按现场实测追加Y=6%-实测值。

以上结论在该工程中得到业主和监理的认可。

参考文献

[1]JTJ 051-93,公路土工实验规程[S].

篇3:关于邢坝村道路硬化工程的通知

关键词:道路工程 村级道路 硬化工程 工程质量

中图分类号:U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c)-0076-02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深人,我省从2004年开始,以定额补助的形式安排了有条件的行政村实施村级道路硬化工程,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但是,由于村级道路硬化工程项目分散,涉及面广,施工又主要依靠村“民办公助”的形式完成,施工队大多是临时由行政村组织或发包给无资质的个体施工队,技术力量薄弱,所完成水泥混凝土道路的质量就总体而言比较差,因此,提高村级硬化道路工程质量迫在眉睫。

1 村级硬化道路工程质量低劣的原因

1.1 建筑材料的选用不合格

我省绝大部分县水泥由县交通局统一采购,统一供应,这样有利于控制水泥的质量。但对于粗集料、细集料的备料,由行政村自行采购或发动群众备料,这就使材料质量难以保证一致。粗集料超粒径较多,其级配不在标准范围内;细集料含泥量一般超过了3%,且砂的颗粒尺寸不符合技术要求,这从根本上影响了道路硬化工程的质量。

1.2 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控制不严格

混凝土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在抓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时,不应只是重视混凝土拌合物的配合比,而对于包括拌合物稠度、含气量、均匀性在内的其他有关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指标也应认真关注。例如:混凝土的稠度过大,可能造成浇筑的困难,影响工程质量;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不良,可能造成拌合物的离析或泌水,从而降低混凝土强度。可见,重视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控制,及时检测拌合物在入模时,是否满足施工组设计的要求,这是质量控制的必要条件。

必须注意的是,混凝土拌合物在出机时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并不等于在入模时也满足要求。特别是在夏季时,或者是在施工机械技术状况不良时,拌合物的塌落度损失很大,入模时的塌落度指标往往达不到要求。

而水灰比更是控制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道路混凝土对水灰比有比较严格的要求,但实际施工时有些施工队为了浇筑性的要求,任意加大用水量,而置水灰比和强度于不顾,导致混凝土各项物理力学性能的全面降低。

1.3 成型水泥混凝路面不到位

道路工程是一种线型工程,沿线很难处处有水源,加之施工队经济利益驱动和对施工队的管理多是村级管理,因此,养护工作是一个薄弱环节。新浇混凝土洒水养生时间和养生次数一般不够;在交通控制上,行人进出户车辆进出户管理难,一般在强度形成前便强行通行,造成了破坏,埋下了质量隐患。

1.4 道路的外观质量差

道路的表现质量差,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线型不美,横不平竖不直,边线该直的不直,该曲的不曲,或曲率不准,曲线不美。还有横缝不直、缝宽不均匀、横向坡度不均匀、宽度变化太快、不等宽、补面造成的表面脱落等。总体上给人一种质量粗劣、品位欠高的感觉。

1.5 路面与其它工程的衔接不平顺

在施工时,部分行政村道路硬化不重视标高控制,与其他建筑物和主要公路衔接不合协,出现跳台、纵坡不顺等问题,对主要公路造成损坏。村级道路硬化工程要求把所有这些问题在设计时都交代清楚是不切实际的,这就要求施工队具备一定的技术素质,有能力处理遇到的这类实际问题。

1.6 路面平整度及粗糙不符合规范要求

有的施工队不了解道路路面平整度和粗糙度对行车安全和速度的关系,不了解混凝土板面拉毛压缝深度要求(规范要求1~2mm深度)的重要性,有的是没有拉毛,只是用铁抹子或木抹子抹光,造成路面过分光滑,雨雪天事故频繁;有时拉毛太深太粗,路面过于粗糙,加剧轮胎的磨耗,行人行走也极不舒适。

1.7 道路隐蔽工程不合格

混凝土块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基和基层。在一些地方,对道路隐蔽工程不太重视,对软土层、腐植不处理,或不做垫层,直接在原土基上面浇筑路面,冻胀致路面损坏;还有基层不平整,造成板面厚度不均匀,热胀冷缩不一致而产生裂缝。

1.8 道路设计不完善

村级硬化公路的设计不完善,如平面通视不良、平曲线不顺;或部分路段纵坡太大;警示标志不配套等。

2 村级硬化道路工程质量底劣所造成的后果

2.1 降低道路路面的使用年限

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应该达到30年以上,实际上,有些村级公路已出现破损现象。照此发展,使用5~8年就会严重破损,中小修频频发生,甚至将必需大修或改造。

2.2 加大了村级道路的维修费用

与沥青路比较,水泥混凝土路的最大优点是维修费用低。但是,质量不良的混凝土路面经常需要修补,无疑加大了道路的维修费。

2.3 加大了车辆的磨损

不良的道路质量,加大了车辆的磨损,增加了车辆的运行费用,降低了车辆的使用寿命。实际上,道路质量的降低,相当于将质量低劣所造成的经济负效益转嫁到了农民身上。

2.4 影响了农村形象

一个农村的面貌主要是建筑物和公路构成的。优美的道路诉说着农民的素质,给农民以信心和力量。而道路质量低劣在文化力方面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

2.5 留下了行车隐患

由于村级硬化公路的设计不完善,平面通视不良、平曲线不顺;或部分路段纵坡太大;警示标志不配套等给行车安全留下了隐患。

2.6 变相的国有资产和农民财产流失

硬化道路工程的投资方式是政府投资为主,农民自筹部分。道路的质量低劣实际上是国有资产和农民财产的严重流失。

3 提高村级硬化道路质量问题的建议与思考

3.1 加强对村级硬化道路工程建设施工队伍人员素质的培训

进一步加强对村级硬化道路工程建设施工队伍人员素质的培训力度,提高道路工程质量。村级硬化道路工程项目,建设规模比较小,工程难度也不大,但是,其特殊性不容忽视:(1)参加村级硬化道路工程建设的施工队伍多是临时组织或无资质的个体施工队,人员素质差,管理水平低,技术力量薄弱,机械设备简陋。(2)参建人员不重视施工规范的学习,有的甚至搞偷工减料,粗制滥造。(3)使用的自采材料质量问题多。这些都給村级硬化道路带来不少质量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培训和进行质量教育,对建筑材料要严格把关。同时,对村级硬化道路工程建设质量实行政府监督,切实提高工程质量。

3.2 强化村级硬化道路工程质量意识,做好道路修建工作

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一些农村的决策者对硬化道路工程的质量意识淡薄,认为道路工程要求不高,路不平照样走,目前交通量不大,反正比以前土路好多了等意识支配,对于硬化道路工程,往往只是当作抢进度、显政绩、搞献礼的项目。如果我们建成的村级硬化道路工程成了经不起考验的劣质工程,就会挫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就会失去群众的支持。

3.3 建设条件成熟是保证村级硬化道路质量的关键

我省是安排“有条件”的行政村实施村级道路硬化工程。有条件的行政村完成硬化工程后,农民享受着公路带给他们的实惠。同时出现了一些无条件或条件不成熟行政村争取项目,攀比上项目,不顾当地人、财、物力的实际情况,不注重建设能力与建设规模的关系,随意扩大建设规模,带来了自筹不齐,债台高筑和拖欠工程款。建设过程中,因无能力解决好多实际问题,致使工程质量难以保证,或成为半拉子工程。

3.4 交通主管部门对村级硬化道路实施控制,保证施工质量

村级硬化道路工程是“民办公助”的工程,形成了交通主管部门与当地政府的两级管理。工程承包合同往往是行政村与施工队之间的合同。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交通部门难以直接处理施工队。有时,部分行政村考虑承包费低或保护意识,在配合上不积极,甚至出现分歧。致使施工队不改进施工工艺,质量问题大范围出现。因此,交通主管部门必须对村级硬化道路实施控制,保证施工质量。

3.5 进一步完善政府的设计、监督管理体系

村级硬化道路工程项目分散,但就全省而言,规模空前之大。村级硬化道路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不扎实,项目设计不完善;在实施过程中,原本建设人才短缺的政府监督机构缺乏有力管理体系,导致施工质量差。因此必须进一步对村级硬化道路完善政府监督管理体系,切实提高工程质量。

总之,村级硬化道路是关系到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各级政府和建设人员积极解决实际问题,抓好村级硬化道路工程质量,切实为农民创造安全、舒适的出行条件。

参考文献

上一篇:大暑送客户祝福语下一篇:《木兰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