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赴死文言文的翻译

2024-04-28

慷慨赴死文言文的翻译(共7篇)

篇1:慷慨赴死文言文的翻译

为信仰赴死如散步

--读《牛虻》有感

他,牛虻—一个非常坚强的人,一个为了自己的革命信仰,甘愿被命运折磨的人。他影响了我的一生。

学会坚强,无论你我,挺起胸膛,直面困难,向困难挑战——这是牛虻给我的启示!

《牛虻》既是慷慨动人的革命书籍,又是高雅纯正的文学名著,本书充分的描写出了人情人性的艺术感染力。在人口众多的中国以及地域辽阔的前苏联,《牛虻》以其独特的魅力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拥有者无数的崇拜者。主人公牛虻,是上流社会的叛逆。年轻时经历过几番刻骨铭心的感情苦难。他曾因无知而铸成大错,他最热爱的姑娘,给予他惨痛的心灵伤害;他尊敬的生父,却是凶残的政敌。然而,他义无反顾的追求真理,抛弃了爱情与生命—为意大利的独立与自由。牛虻,成为青年人心中“坚强”的化身。小说围绕牛虻,恋人琼玛以及性格复杂的蒙太尼里主教展开,线条简明而又写得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显示了作者激越的感情世界和浓厚的艺术功力。

主人公亚瑟,即牛虻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英国富商勃尔顿家中,曾经天真地以为这个世界是多么地美好。名义上他是勃尔顿与后妻所生,但实则是后妻与蒙太尼里(神父主教)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在家里受异母兄嫂的歧视,精神上很受挫伤,却始终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亚瑟崇敬蒙太尼里神甫的渊博学识,把他当作良师慈父,以一片赤诚之心回报蒙太尼里对自己的关怀。但是,当他接触了青年意大利党人,看到了自己忏悔神父的间谍行径、认清了教会和反动当局狼狈为奸、镇压革命的残酷现实之后,他大彻大悟,从而走上了与他们进行义无反顾、不屈不挠的斗争的道路。

我深深震撼于这惊心动魄的故事,《牛虻》以主人公坎坷的一生为主线。亚瑟因误会被认为出卖朋友,出逃南美洲,改名为里瓦雷士。在那里,亚瑟成了残疾人:跛脚,左臂扭曲,左手缺二指。后来,亚瑟参加了革命,在偷运军火时由于疏忽被捕,最后被杀。文中大笔勾勒和细致描绘了亚瑟饱受压抑和摧残后,背叛了他曾笃信的上帝,投入了火热的革命斗争,锤炼成一个为统一和独立的意大利而忘我战斗的革命者。人的灵魂,系在那个扭曲的身躯里,被迫为它所奴役,想想它在众人的面前瑟瑟发抖,羞辱和苦难使它透不过气来。

当时的意大利正遭到奥地利的侵略,青年意大利党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吸引着热血青年。亚瑟决定献身于这项事业。在一次秘密集会上,亚瑟遇见了少年时的女友琼玛,悄悄地爱上了她。在罗马,警方的密探卡尔狄成了新的神甫。在他的诱骗下,亚瑟透露了他们的行动和战友们的名字,以致他连同战友一起被捕入狱。他们的被捕,连琼玛都以为是亚瑟告的密,在愤怒之下打了他的耳光。亚瑟痛恨自己的幼稚无知,对神甫竟然会出卖自己感到震惊,同时得知蒙太尼里神甫

原来是他的生身父亲,他最崇仰尊敬的人居然欺骗了他。这一连串的打击使他陷入极度苦之中,几乎要发狂。他一铁锤打碎了心爱的耶稣蒙难像,以示与教会决裂。然后他伪装了自杀的现场,只身流亡到南美洲。在南美洲,流浪生活磨炼了亚瑟,回到意大利时,他已经是一个坚强、冷酷、老练的”牛虻”了。此时,他又遇见了琼玛,但琼玛已认不出他了。

牛虻和他的战友们积极准备着起义。在一次偷运军火的行动中被敌人突然包围,牛虻掩护其他人突围,自己却因为蒙太尼里的突然出现而垂下了手中的枪,不幸被捕。牛虻的战友们设法营救他,但牛虻身负重伤,晕倒在越狱途中。敌人决定迅速将他处死。前来探望的蒙太尼里企图以父子之情和放弃主教的条件劝他归降;而牛虻却企图打动蒙太尼里,要他在宗教与儿子革命之间做出抉择,但他们谁都不能放弃自己的信仰。蒙太尼里在牛虻的死刑判决书上签了字,自己也痛苦地发疯致死。

刑场上,牛虻从容不迫,慷慨就义。在狱中给琼玛的一封信里,他写上了他们儿时熟稔的一首小诗:不管我活着,还是我死掉,我都是一只快乐的飞虻!至此,琼玛才豁然领悟:牛虻就是她曾经爱过而又冤屈过的亚瑟。

读了这本书让我知道,成长,是艰难的!就好像大草原上的一群小鹿,谁有勇气,谁跑得快,谁就活下来;否则,就被淘汰。挫折中是难免要流眼泪的,擦干了,站起来,就长大了,坚强了。用牛虻自己的话说,他从死亡那里走来,也就不怕死亡了,他对人民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对朋友的坦诚、对爱情的忠贞、对生活的投入、对死亡的蔑视,永远是我们可以借鉴的一个楷模。虽然生命已尽,但爱与希望永存!对于牛虻来说,他所面临问题的根本就是宗教,一些对权贵如饥似渴的人利用了宗教,而他应该破除这层羊皮,直刺狼的心脏。可最后,他没能完成这个蜕变。但是,他仍然伟大的,坚强的,屹立不倒的。

牛虻是个强者,真正的强者!

篇2:民营快递企业品牌建设问题研究

1 民营快递企业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1.1 品牌建设是民营快递企业摆脱低价恶性竞争的必然选择

伴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迅猛发展, 主要占领电子商务快递市场的民营快递企业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但是, 在这个过程中, 低价恶性竞争给我国民营企业带来的品牌形象也是极其糟糕的。“快递十宗罪”、“爆仓”、“乱象”等名词充斥着整个快递行业。低价同质化的竞争使几乎所有的民营快递企业都面临着痛苦的矛盾, 即一方面是低利润的糟糕运营, 另一方面是涨价和融资的困难。要想摆脱这种困境, 在低价混战中脱颖而出, 唯一的途径就是品牌建设。通过品牌建设, 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提升客户的品牌忠诚度, 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走差异化经营的道路, 才能走出低价恶性竞争的困境。

1.2 品牌建设是民营快递企业做大做强的有力保证

做大做强是所有优秀企业的梦想。目前, 国内并不缺乏知名的民营快递品牌, 但是与UPS、DHL、Fed Ex、TNT等世界品牌相比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虽然与我国民营快递企业发展历史较短有关, 但也不能忽视我国民营快递企业在品牌建设上的严重不足。纵观国际快递巨头做大做强的过程, 无不与其时刻重视品牌建设息息相关。因此, 民营快递企业应该充分认知品牌建设的重要作用, 认真落实品牌建设工作, 支持企业向做大做强发展。

1.3 品牌建设有利于我国快递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由于快递业门槛较低的特性, 我国快递企业的数量达到上万家之多, 其中在工商部门登记备案的超过5000家。如此众多且鱼龙混杂的快递企业角逐我国的快递市场, 准确地说是角逐我国国内快递市场, 必然会导致我国快递业内各种问题时有发生, 不利于我国快递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品牌建设, 提高企业综合素质, 做大做强一批民营快递企业, 并购淘汰落后快递企业, 使整个快递业走入健康有序的发展循环中。

2 民营快递企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2.1 品牌意识淡薄

民营快递企业在加速发展, 提升企业实力进行市场竞争的同时往往忽视品牌建设, 没有认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长远意义, 品牌意识十分淡薄。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提出的经营理念、口号只是立足于内部管理、市场开拓和业务经营, 而没有把品牌建设提升到企业发展的中心位置。一方面, 企业内部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品牌的建设与推广, 品牌推广乏力;另一方面,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 破坏品牌形象的事件时有发生, 如投递延误、快件丢失、态度恶劣、野蛮卸货、难以投诉等, 品牌得不到保护, 品牌美誉度差。

2.2 品牌内涵欠缺

品牌内涵体现为企业的核心价值、文化和个性。它有助于企业保持旺盛持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也有助于客户对企业的认知和识别。而我国的民营快递企业普遍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 没有形成一定的企业文化, 企业个性不鲜明。品牌内涵的欠缺正是一些民营快递企业倒闭和我国快递市场竞争同质化的根本原因。目前, 众多的民营快递企业给客户的集体印象是价廉取胜。而民营快递企业们也确实是深陷低价恶性竞争的漩涡。因为我国民营快递企业提供的快递服务水平相当, 品牌之间也没有什么实质的区别, 所以客户在选择快递服务品牌时, 往往依靠价格来决定, 没有品牌忠诚度可言。因此, 我国民营快递企业当务之急是加强品牌建设, 丰富品牌内涵, 形成具有特色的品牌形象, 进而提高企业的品牌忠诚度, 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 民营快递企业品牌建设对策

3.1 树立品牌意识, 奠定品牌建设精神基础

3.1.1 树立品牌使用意识

民营快递企业应该对品牌效用与价值、使用品牌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认知和认同。因为品牌对任何企业的经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其作用的发挥正是建立在企业对品牌的具体使用基础上的。因此, 民营快递企业在提供快递服务的过程中应积极创立和使用品牌, 提高公众对自身品牌的认知度, 使品牌成为企业的代表或象征, 并使之逐渐成为可以给企业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重要无形资产。

3.1.2 树立品牌保护意识

品牌的创立是发挥品牌效用的基础, 但更需要对品牌的有效保护以为品牌发挥效用提供保障。因此, 民营快递企业应该积极树立品牌保护意识。上至企业的经营管理者, 下至一线快递员都应该充分认识品牌保护的重要意义。尤其是一线快递员工, 一方面他们的素质参差不齐, 另一方面他们的服务直接决定了客户的满意与否。因此, 应该加强对一线快递员进行品牌保护的教育和培训。另外, 民营快递企业在实施加盟经营的过程中, 也应该严格把关加盟资格, 避免因为加盟店的问题破坏了企业的品牌形象。

3.1.3 树立品牌发展意识

民营快递企业应该牢固树立发展品牌、增加品牌深度、不断创新品牌的思想, 以不断提高品牌的市场形象和品牌竞争力, 使品牌的内在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品牌发展的源泉来自于企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因此, 民营快递企业应该重视服务产品、服务手段的创新, 更好地满足甚至引领客户的需求。Fed Ex正是提出了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门到门服务以及众多新型的经营模式, 使得Fed Ex成功跨入了全球500强企业的行列, 并成就了如今具有超强品牌号召力的Fed Ex品牌。

3.2 设立品牌建设的组织机构

品牌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即符号阶段、知名阶段、溢价阶段、强大阶段, 只有在每个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品牌由浅入深的建设或塑造, 品牌才会完成从产生、成长到成熟, 再到品牌升华的历程。因此, 对于品牌建设大多处于符号阶段且对品牌形象不太好的众多民营快递企业来说, 他们的品牌建设之路还相当漫长, 而且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市场竞争所淘汰。此外, 品牌建设是一项负责的系统工程, 其建设内容包括品牌资产建设、信息化建设、渠道建设、客户拓展、媒介管理、品牌搜索力管理、市场活动管理、口碑管理、品牌虚拟体验管理。为了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品牌建设之路, 民营快递企业内部必须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长期负责企业品牌的推广和建设。

3.3 完善品牌形象体系, 丰富品牌内涵

我国民营快递企业应在前期品牌定位及设计的基础上, 建立企业的品牌识别系统 (BIS) , 包括视觉识别 (VI) 和行为识别 (BI) , 形成完善的品牌体系。视觉识别即要求民营快递企业将其名称、标志、象征图案、宣传口语等应用到企业的办公事务用品、运营车辆、营业门店、货物包装用品、员工服装等上面, 以利于向外界传播企业形象。行为识别方面, 民营快递企业可以制订统一的业务处理程序、规范以及具体的交接行为, 这些方式方法都能从实质上体现企业文化, 有助于企业服务形象的树立。

品牌的本质在于品牌内涵。民营快递企业除了完善品牌形象体系外, 应该努力丰富品牌的内涵, 走出“重品牌知名度, 轻品牌内涵”的误区。Fed Ex创始人弗雷德·史密斯如是说:“想称霸市场, 首先要让客户的心跟着你走, 然后让客户的腰包跟着你走。”而真正能持久打动客户心的就是企业的品牌内涵。长期以来, Fed Ex坚持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 以优质的员工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不断创新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 形成了“使命必达”的企业理念, 从而塑造了Fed Ex丰富的品牌内涵。民营快递可以借鉴快递巨头的做法, 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 塑造具有特色的品牌内涵。

3.4 加大品牌推广力度

要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离不开有力的推广宣传, 只有将良好的品牌形象有效地传播并为客户认可和接受, 品牌才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位置。据调查, 国际快递巨头进入中国以来, 品牌推广工作就从来没有间断过。我国的民营快递企业也应积极利用各种方式加大对品牌的推广力度。在品牌推广方式上可以通过广告、杂志、公关活动、评选活动、慈善活动、用户体验等多种方式进行品牌渗透。例如, 2011年8月24日, 国家邮政局颁布了《快递企业等级评定管理办法 (试行) 》。民营快递企业们应该积极参加这类评选活动, 一方面有利于品牌的推广;另一方面, 以此为契机促进企业提高服务质量, 加快科学发展, 提升品牌内涵。在品牌的推广过程中, 推广方式虽然是多样化的, 但是品牌理念应该始终如一。另外, 品牌的推广可以遵循“从产品到企业, 从功能到文化”的循序渐进过程。

3.5 提升快递服务水平, 夯实品牌建设基础

快递服务是民营快递企业品牌建设的基础。民营快递企业在向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 应该重视服务的每一个细节, 力争向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可靠的服务, 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进而在客户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而当前, 众多的民营快递企业留给客户的是价廉质差的品牌印象。为了改变这种非常不利的品牌形象, 民营快递企业应该首先从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做起, 努力解决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如投递延误、快件丢失、态度恶劣等, 尽量避免这类问题的产生。但当问题产生的时候, 民营快递企业的管理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妥当处理, 努力挽回企业在客户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民营快递企业可以通过参加快递行业的评星活动、在企业内部推行ISO9000认证等实现快递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 提高快递服务质量。

鉴于快递服务的特性, 快递服务网络是快递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也是快递企业服务水平高低的一个体现。因此, 民营快递企业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 应该加强快递服务网络的建设, 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周到的服务。国际快递巨头Fed Ex正是以建立庞大的快递服务网络来应对各种全球化的冲击和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 进而支持其“使命必达”的品牌理念。此外, 民营快递企业在提供快递服务的过程中还应该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 如网络信息技术、条码技术、GPS定位技术等, 一方面提高快递服务的效率, 另一方面便于客户查询快件信息, 从而提升品牌的技术含量。

参考文献

[1]周艳军, 黄中鼎.我国快递业品牌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 2006 (9) .

[2]姜燕宁, 郝书池.新经济环境下我国物流企业品牌建设对策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 2011 (2) .

[3]王新业.联邦快递:品牌就是“使命必达”[J].现代企业文化, 2008 (2) .

篇3:赴死,只为寻求更公正的社会

1911年4月27日(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鲜花烂漫,在清朝专制统治下的广州,响起了一阵阵枪声、炸弹声、冲杀声和尸体倒下的声音,黄兴等100多位志士在强弱悬殊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向总督衙门发起进攻,史称广州起义(或黄花岗起义)。成败的结局其实早在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是志士们赴义时的从容与慷慨。这些人大部分是一介书生,并非久经沙场的战士,但他们表现出来的勇敢、坚韧和那纷飞的血肉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谭人凤说:“是役也,死者七十二人,无一怯懦士。事虽未成,而其激扬慷慨之义声、惊天动地之壮举,固已碎裂官僚之胆,震醒国民之魂。”罗家伦把这一幕称为“壮烈的开国序幕,灿烂的碧血黄花”。主帅黄兴右手被打断两指,足部也受了伤,他能幸免于难纯属偶然。当他从死亡线上逃出来,遇见从香港带200多个志士连夜赶来赴难的赵声时,一切都已不可挽回了,两人相抱痛哭。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一代雄才赵声不到三星期悲愤呕血而死。受伤而疲乏的黄兴,相见时也晕过去了!”

有人不惜牺牲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也有人冒险为牺牲者找到了埋骨的青山。没有暴露身份的同盟会会员潘达微挺身而出,与广仁善堂商量丧事,共有72具死难烈士(无论阵亡还是被处死刑)遗骸埋葬在广州白云山南麓的红花岗(红花岗也从此改名黄花岗),统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其实牺牲的人远不止这些,据调查确认的至少还有14人,黄花岗烈士起码有86人,这还不包括受牵连被杀的。据时在广州新军任管带的革命党人应德明回忆,“三月二十九日起义失败后,清军戒备森严,下令闭城三日,搜查革命党人。凡属没有辫子的、穿黄军衣的以及来路不明白的人,一律格杀勿论,制台衙门前伏尸累累,被杀的人约有二三百人之多。所谓七十二烈士者,是有根据可查的烈士,其余殉难的人无可稽考,约在二倍以上”。此外新军各营中以革命党人名义被杀的人数约等于黄花岗的烈士数,“死于非命,惨不忍言”,“其处死之法是用七寸长钉,对准头脑,一钉致命,随即用蒲包一裹,弃尸海中,惨酷形状,令人酸鼻”。(《黄花岗起义前后杂忆》,《辛亥革命回忆录》卷二,中华书局1962年版)这些死难者,无论是革命党人还是被无辜牵连的,100年来,又有多少人想到过他们呢?黄兴或孙中山所悲痛的,都是“吾党菁华”的丧失,其他被杀者并没有进入伟人的视野。在想起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同时想起了这些几乎已被历史遗忘的死难者,因为他们的生命也同样宝贵。

黄花岗一役,赵声气死,胡汉民心灰意冷,黄兴悲痛之极决心暗杀清廷官僚为死难同志复仇。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一再想起那些年轻的殉难者,他们的热血多少次模糊了黄兴的双眼。他曾写下《蝶恋花•哭黄花岗诸烈士》一词和“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春云湿黄花” 一联,献给死难的同伴。事隔10年,孙中山先生还悲痛不已,认为 “吾党菁华,付之一炬”,悲痛与惋惜之情长久地埋藏在他们的心灵深处。

英烈的音容笑貌早已淹没在岁月的风尘中,但他们慷慨赴义,浩气凛然,毫无畏惧地面对比他们强十倍、百倍、千倍的专制暴政,这一勇于赴死的精神风貌,百年后依然震撼着我的灵魂,使我感到生命的价值所在。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长短,多少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不肯谢幕,却不过是一抔粪土而已。但这些英烈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终将长存在人们的记忆里,成为人类不畏暴政、追求理想的精神丰碑。

一封封绝命书是那个时代的强音

100年前的春天,英烈们在广州街头或郊外的刑场上倒下。他们不是为了成为英雄而死去的,他们只是为了做一个人,像人一样有尊严地活着,而不是奴隶一般佝偻在权势的脚下。一个不愿做奴隶的时代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曙光初露。他们知道,一个人生命的结束,并不是他们所追求的理想和人生意义的终结,因此谭嗣同才那么勇敢地面对死亡,秋瑾才那么坦然地迎接死神。菜市口和绍兴,乃至整个中华大地至今仍飘荡着他们不灭的英魂。为了做一个人,就是这普普通通的理想激荡着多少青年的灵魂,使他们勇于赴死,毫不犹豫地走向百年前的广州。黑云压城,难道成败会在意料之外?这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精卫填海,是夸父逐日。他们浩浩荡荡,写下绝命书的时刻,让我无可抗拒地想起了那些远古的神话,那些足以传诵千秋万代的史诗般的神话。我完全相信他们决不是想要成为神话才踏上腥风血雨的征程,他们都是普通人,为的是过上更美好的普通生活,自由、幸福的生活,不仅仅自己,他们希望的是整个民族都能摆脱奴役、压迫和不平等。为了寻求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他们义无反顾。砸碎暴政的锁链,缔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共和国,这就是他们牺牲的初衷。林觉民写《与妻书》时,方声洞、李晚写绝命书时,这一切都表达得清清楚楚。

由于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而广为人知的林觉民《与妻书》曾经感动过一代代年轻的心灵,其他英烈志士的绝命书同样感人肺腑。“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久违了,这样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这样真诚无悔的理想主义!久违了,能如此打动人心的文字!英烈的生命虽然早已结束,但当我们重读那些用鲜血写下的绝命书时,他们鲜活的生命仿佛就在眼前。

林觉民在《与妻书》中说:“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念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涕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正因为真情毕露,豪气冲天,在慷慨赴义之前写下的这些文字才如此感人。我始终相信世上一切能够传世的文学都是因为它包含了人类最真实的感情,呈现了一个没有装饰的内心世界。这些文字不是书斋里皓首穷经刻意创作的,却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一部数千年的中国史,有如此多的人在赴义时写下如此大气磅礴而又儿女情深的绝命书,恐怕只有黄花岗起义这一次。

方声洞(林觉民的福建同乡)曾两次东渡日本,学军、学医。1905年加入同盟会,是同盟会的福建支部长。他和哥哥方声涛以及姐、嫂都是同盟会员,还亲自介绍妻子入会。当初在日本讨论赴义名单时并没有他,但在林觉民等回国后,他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告别妻子,离开日本。慷慨赴义前一天,他在广州写下给父亲与侄儿的两封绝笔书,它们和林觉民的《与妻书》一样是用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主义的乐章,是血性男儿的真文字。

方声洞在《禀父绝笔》中说:“此为兒最后亲笔之禀”,“祖国之存亡在此一举,事败则中国不免于亡,四万万人皆死,不特儿一人;如事成则四万万人皆生,儿虽死亦乐也。只以大人爱儿切,故临死不敢不为禀告。但望大人以国事归心,勿伤儿之死,则幸甚矣。夫男儿在世,不能建功立业,以强祖国,使同胞享幸福,奋斗而死,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儿刻已念有六岁矣,对于家庭本有应尽之责任,只以国家不能保,则身家亦不能保,即为身家计,亦不得不于死中求生也。儿今日极力驱满,尽国家之责任者,亦即所以保卫身家也。他日革命成功,我家之人,皆为中华新国民,而子孙万世亦可以长保无虞,则儿虽死亦瞑目于地下矣。唯从此以往一切家事,均不能为大人分忧,甚为抱憾。”

在给侄儿的绝笔中,方声洞又说:“此举如能成功,则吾虽死,亦瞑目于地下。盖祖国已强,吾同胞已能享文明之幸福。如事败身死,则吾之责已尽,而吾侄则有无穷之责任在。”

广东的李晚从南洋回国,过家门而不入,在攻打两广总督衙门时饮弹身亡。前一天他写下了《与家兄诀别书》,“此行成败不可知,任其事而怕死非丈夫也,余明知无济,只在实行革命宗旨,决以生命为牺牲。推倒满清,建设中华民国,事成则汉族光明,或败身殉,愿毋我念”。

黄兴也写下了多封大义凛然的绝命书,在给邓泽如的信中他说:“本日即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不敢有负诸贤之期望……绝笔于此,不胜系恋。”同一天他给梅培臣等人的信也说“书此以当绝笔”。此外,黄兴还有一封致孙中山、冯自由的绝笔书,“今夜拟入,成败既非所逆睹……幸各人挟有决死之志,或能补救,亦未可知”,“绝笔上言”。(这封绝笔《黄兴集》没有收,见中华书局《孙中山藏档选编》——作者注)

作为起义的组织者、领导者,黄兴当时也是抱了从容赴义之心的。所以,起义失败后盛传他已战死(实际上他只是负了伤,幸免于难,在香港养伤),他的朋友杨笃生还为此忧愤交加,在利物浦蹈海自杀。

宋教仁从上海赴广州前,有人劝阻他,他回答说:“无恐。事成,为四万万同胞造幸福;不成,则送我一颗头颅已矣!”当广州事败的消息传到上海,《民立报》的同人都以为他已献出“一颗头颅”。

烈士中的大多数都是文弱书生(海外留学生或华侨居多),只凭着一腔热血,却表现出如此大勇,能够如此无畏地面对死亡,这才是中华民族希望之所在。壮哉,黄花岗!如今的中国人真应该去读一读黄花岗志士们的绝命书,读一读那些闪烁着人性中最美好光芒的宣言书。

没有理想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他们都是那样年轻,林觉民24岁,方声洞、喻培伦25岁,林文26岁,所有已知道的烈士平均年龄只有29岁!就是作为领导者的黄兴也不过37岁,赵声31岁。 历史学家罗家伦以饱含激情的语言写下:“他们有理想,有信仰,有热忱。我们现在重读黄兴在发难以前写下的绝笔,真是坚绝悲壮,雄心万丈;林觉民留别他父母和爱妻的遗书,则情文并茂,一字一泪,这都是千古不磨,光芒万丈的文学。这种热忱的情感,最蕴藏在光明纯洁的青年胸中!”没有青年的理想,没有对生活的信念,没有追求理想的热忱,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据罗家伦统计,在烈士名单中有9个留学生、28个海外侨胞(其中有华侨学生、商人、工人)、3个记者、两个教师、12个工人、14个农民、14个军人,他们来自社会各界,完全超越了某个阶级的局限,轰轰烈烈地牺牲在一起。由此可见,自由、幸福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并没有阶级、职业、贫富的界限。对我们来说,他们都是人类追求美好理想的先驱,不管他们生前是学生、工人还是教师、农民,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共同书写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他们的英名镌刻在黄花岗纪念碑上,也镌刻在所有后来者的心中。

林觉民曾是福建《建言日报》主笔,1906年留学日本,精通英、德等国语言。林文曾任东京《民报》经理。李文甫是香港《中国日报》经理。还有四人是新加坡《中兴日报》、《星洲晨报》的工作人员。他们以拿笔的手拿起了枪、拿起了炸弹,抱着必死的决心踏上百年前的羊城,勇敢地面对死亡。他们是真的猛士,是民族的精华,他们用热血谱写了一曲最动人的理想之歌。

黄兴“因出血过多,头部时为昏眩”,勉力用左手写下了《致海外同志书》,力赞林文、方声洞、喻培伦、李文甫等先烈,称未死的朱执信“奋勇争先,迥非平日文弱之态”,受伤之后,仍“其勇有加”。由黄兴口述、胡汉民执笔的长篇报告中,他们痛悼同伴死事的壮烈,通篇饱含着真挚的感情。

一年后,黄兴在南京黄花岗一周年纪念会上说:“七十二烈士虽死,其价值亦无量矣。且烈士之死义,其主义更有足钦者,则以纯粹的义务心,牺牲生命,而无一毫的权利思想存于胸中。”对他们“品格之高尚,行谊之磊落,爱国之血诚,殉难之慷慨”予以极高的评价。

那是一个鲜花盛开的春天,一个碧血橫飞的春天;一个绝望的春天,一个希望的春天;一个死亡的春天,一个再生的春天。百年前先烈们倒下的那一幕,不仅过去,现在,还有将来都会感动着人性未泯的人们。让我们在他们曾经流淌热血的土地上,抬起头来,仰望苍穹,在通往人类自由、幸福的路上继续跋涉、前行。

(作者系文史学者)

篇4:文化会——中外文具品牌大荟萃

本届文化会设立3个展馆,展出面积达34500平米,设置国际标准展位1500个,展品覆盖文化用品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用品、文教用品、现代办公及教学仪器设备、办公用品、纸与纸制品、文房四宝、测量测绘用品、体育与健身器材、美工用品、书写工具及生产设备等,全面搭建了一个最具实效性的文化用品一站式采购平台。来自海内外的700余家知名文具企业联袂登场,现场观众如流,买家云集,意向成交火爆,近4万人次的高质量观展人数更是创下展会新高,文化会一时燃起浦江之滨的初夏激情。

这是一场中外文具品牌大荟萃的盛会。在参展企业中,有连年参加、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如上海百能、宁波天虹、上海英雄、青岛昌隆、斑马、百乐、富乐梦、聚和、海鸥、美乐奇、海川、点石、红旭等,它们扎根文化会这一方沃土,不断成长壮大,如今已成为叱咤文具市场中的风云企业,展会上,它们重装登场,展示新形象,呈现新产品,会老友,结新朋,充分表现着品牌的强大实力和成熟魅力。展会中,还有相当一批企业是初次“尝鲜”,如迪克森、尤斯隆、至邦、金马、欧氏、青壹坊、天鹤、百捷达等,它们慕文化会之名首次参展,为展会带来清新之风,注入新鲜活力,通过展会,它们获取了大量行业信息和前沿资讯,它们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路径,它们以自己独到的精彩吸引了市场的目光,显示出未来良好的成长性和无限潜力。

这是一场以创新为主角的盛会。现场人气的背后,是中国广大文具企业升级转型的冲动。打造中国文具产业的升级版,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撑,随着产品创新和品牌创新日益成为行业发展的重心和主旋律,国内外参展企业更加注重展示和宣传自主创新产品、高技术含量产品、健康环保产品和极富时尚特色的产品。展会上,众多品牌纷纷带来了最新主打产品,让观众大开眼界,各种前瞻性、创造性的文具设计为文具行业未来发展指引了方向。作为“中华文化用品第一展”,文化会再一次体现出引领文具市场潮流趋势的风向标作用。

这是一场交易空前活跃的盛会。实力雄厚的展商群体,精华荟萃的各类展品,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众多买家和专业观众,来自全国各中心城市的50余家文具专业批发市场参会寻找合作商机,近4万人次的专业观众,引爆展会火热的空前盛况。为了保证参展商的利益最大化,本届展会在买家邀请工作方面做了大幅度的升级与提高,使参展商拥有了更多实实在在的签单机会。由于专业观众数量多,质量高,因而展会的品牌形象推广效果很好,参展商与经销商之间沟通充分,交流深入,纷纷达成合作意向,产品销售和采购双方均大有收获。不少参展企业连连称赞,认为展会现场效果令人欣喜,纷纷表示将继续参加明年展会。

这是一场活动精彩纷呈的盛会。作为一个综合而多元的文具展会平台,同时也为了进一步赋予展会价值,“文化会”同期还举办一系列多场次、多主题、多形式的配套活动。其中,“向市场推荐明星文具品牌”活动引起强烈反响,经过多轮投票,文具明星品牌脱颖而出,它们代表着文具产业中的主导力量,展会期间,对文具明星品牌进行隆重揭晓,并展开了全方位的宣传介绍,通过这一活动的举办,进一步增强了文化会的品牌培养、挖掘、推广功能,自身的展会内涵价值也得以更大的丰富提升。

本届文化会的举办再次证明,展会作为中国文具产业持续优化与不断完善的巨大的能量场、信息场和资源库,为中国文化用品企业的价值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源。当观众数量不断上升,当产品范围显著扩大,当众多参展商毫不犹豫的进行下届展会的续订,当众多采购商找到了满意的产品,第107届文化会为所有参展商与观众呈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4年将迎来第108届“文化会”,在多年成熟运作的基础上,108届“文化会”将更加关注把握文化用品市场的新热点,开拓更多贴近市场消费需求的新领域,特别是针对当前早教市场的兴盛,引入对儿童智力开发,性格培养具有多方面功效的DIY创意文具品类,催生文化用品市场新的消费亮点。

篇5:为爱赴死,因爱而生

2月底,她在当地报上看到,一位叫王飞越的肝癌患者去世时捐出了自己的眼角膜,让4个人重新看到了光明。尤其是王飞越临终前的一番话更让殷顺玉震撼:“其实我没有离开你们,我的生命在你的双眼里延续着。我希望你好好地保护自己的眼睛,替我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读完这句话,殷顺玉的眼前似乎豁然开朗,她突然不再恐惧死亡。第二天她就给深圳眼科医院的姚晓明博士写了一封信:“……我是一个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中年女人,今生今世,我对国家没有作多大贡献,死后我想把眼角膜捐献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使他们得到救助,也使他们的生活美满,家庭幸福。”信发出几天后,殷顺玉的病情又向死亡靠近了一步!她迫不及待地给姚晓明博士打了一个电话,强烈表达了自己病情危重、放弃治疗要来深圳等死,并在死后捐献眼角膜的要求。多年来,姚晓明接待过许多捐献眼角膜的人,但未亡者放弃治疗来等待死亡捐献的,却从来没有!所以他坚决不同意,安慰一番后让她继续治疗。后来,他们之间又通了几次话,殷顺玉的态度非常坚决。这让厚道的姚晓明心生敬佩与感动。

5月18日,殷顺玉终于接到姚晓明的电话,同意他们来深圳,费用由他承担,但必须以治疗为主,捐献之事以后再说。当天,殷顺玉变卖了全部家产,将医生给她带的救命药全部扔在了垃圾箱里!她说:“我根本不打算回来,要这些药有什么用!”

第二天,母子登上巴东开往宜昌的客轮。18个小时后,母子俩又挤上了武昌开往深圳的T175特快列车。当列车快要到长沙时,殷顺玉突然发病昏倒,儿子翻遍全部行李也没有找到一点救命药一母亲全都扔了啊。在列车上找到一点药后,儿子连忙给姚晓明打电话,姚博士说:“一定要让你妈下车!眼角膜我要不要都没有关系,先把你妈的命救了要紧,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这时,清醒过来的殷顺玉一把抢过了手机:“姚博士,我坚决不下车,我就是死也一定要死在深圳!”

半小时后列车到达长沙,在列车长的联系下,长沙站内已有一辆救护车等待他们。然而,当医生冲上前来时,殷顺玉却死死拉住座位旁边的小桌子不肯下车!儿子想掰开她的手,却发现母亲的手力大无比,怎么也掰不开!她就是一句话:“我死也要死在深圳!”10分钟过去了,列车就要开了,看着周围焦急的医生及列车员,善解人意的殷顺玉主动提出让儿子在客运记录上写下了8个字——“拒绝下车,后果自负”。这样,列车载着一颗慨然赴死的普通女工的心、一颗临死也要为别人付出的爱心飞向深圳!

一到深圳,殷顺玉就被火速送往深圳市心血管医院。检查后发现,她的心脏已是正常人的两倍大,非常危险!但在随后检查中发现,她的病情并非不治,可以做一个心脏手术存活下来,而且手术成功率高达95%!这时,殷顺玉不远千里放弃治疗慷慨赴死来深圳捐献眼角膜的事迹已感动了深圳所有人。几天后,在深圳狮子会和医院的共同努力下,6万元手术费全部到位。6月1日,殷顺玉成功地进行了心脏手术。20天后,她以一个正常健康人的身份向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的所有关心她的人一一告别!

当姚博士问她当时为什么死也不下火车时,她说:“我看报纸知道,眼角膜必须在死后12个小时内摘除,超过时间就没用了。当时列车离深圳还有不到9个小时的路,只要我不下车,就是坚持不到深圳死了也能将角膜捐献给别人。而如果在长沙下车,无论怎样也实现不了这个心愿啊。”

爱是可以传染的。这是世界上唯一能让人们觉得幸福的“传染病”。殷顺玉因受王飞越爱的传染而拥有了爱。当她将自己的爱传递给他人时,他人也会将爱的火炬高高擎起!

爱是不求回报的。这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不为世俗与金钱所撼动的情感。但当爱与爱融合与燃烧的时候,爱者与被爱者都会获得涅槃。为爱赴死,因爱而生!这充满戏剧性的生命轮回是否向人们昭示着:去爱吧,爱自己,更要无私地爱别人。有时,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当你将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别人的时候,你也就获得了整个世界。

篇6:慷慨赴死文言文的翻译

1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

1.1定义和作用

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是指[1]利用网络技术, 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等, 对当前的社会进行智能化供电, 其作用在于实现社会的用电需求, 促进电力企业的安全发展, 帮助电力企业实现对电力的配送和计量, 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 给用户更加优质的用电体验, 提供更加安全的服务, 进而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1.2特点

1.2.1高效性和灵活性

如前文所述, 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基础为网络技术, 计算机技术, 信息化技术, 通过先进的技术基础能够有效的提高电力部门输配电过程中对各种状况的解决效率, 促进了供电网络的科技化和智能化发展, 也显著的扩大了输配电系统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 提高了工作效率[2], 同时, 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利用网络技术, 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代理传统的人工处理, 对整个供电系统的监督和反馈问题以及处理问题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具有良好的高效性和灵活性。

1.2.2快捷性

网络技术, 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在输配电过程中的应用, 使得整合系统能够以科学的数据为依据, 以数字化信息为载体, 实现输配电工作的智能化和标准化控制, 尽最大可能的避免了传统的人为控制因素导致的错误和漏洞[3], 通过计算机实现网络数据的分析计算, 并且进一步的下达精准的指令, 简单快捷, 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1.2.3安全性

电力企业涉及到的安全问题不仅包括案例工作者的作业安全, 同时包括了用户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因此电力企业的安全问题是员工和消费者共同的利益问题, 众所周知, 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工程是一项具有较高风险的工作, 一旦出现异常, 会对工作人员和用户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等均造成威胁, 现如今, 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促进供电和配电系统的稳定性, 从而提高了整个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的安全性。

2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存在的问题

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工程是一项综合型复杂型的工程, 同时包括了高技术要素,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 必学保障分工明确, 环环相扣, 彼此制约,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故障排查耗时和处理问题的难度, 但是由于这项工作具有高度的复杂性, 导致当今的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仍然存在下述几个方面的问题: 1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效率不高, 虽然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利用了当今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 但是截至目前, 整个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并未实现完全的自动化, 这种部分自动化的现状是受到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技术和资金, 人力等因素的制约而形成的, 这与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专业门槛极高直接相关;2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对资源的消耗量很大, 由于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仍然存在着较多的技术难题, 这些技术难题所导致的结果就是直接的降低了整个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工作过程的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 提高了运行过程中的能耗, 造成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的浪费;3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存在着管理方面的缺陷, 任何一个企业的良好发展都离不开合理的管理, 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也不例外, 但是当前的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运行现状存在着分工不明确, 混乱等问题, 此外, 由于电力企业强调了多元化的用人设置和岗位设置, 导致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均出现频繁的工作调度和调整, 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这种较高的人员流动性一方面帮助电力企业实现了员工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 培养了综合全能型人才, 另一方面, 这种设置对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管理造成了难题, 由于缺乏稳定性, 因此, 导致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不稳定, 会进一步对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

3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以期为当前的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提供助力:第一, 鼓励技术创新, 加大技术投入, 电力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首要工作内容即改善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状况, 因此, 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 加大技术投入, 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 可以通过与研究院等学术机构合作, 通过将定向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能力, 鼓励技术创新, 从而为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技术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 优化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管理模式, 增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 培养其高度的责任意识, 电力企业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激励和惩罚制度, 通过对企业员工的评估, 给予相应的奖励等, 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第三, 提高资源利用率, 提高资源利用率从根本上来说要归结于电力企业的技术基础, 因此, 电力企业需要给予技术发展以高度的重视, 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 将自动化和输配电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降低系统的调控, 设备的自动化等尽最大可能的降低整个系统的能耗, 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4结束语

电力资源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下技术及技术和网络技术以及自动化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为了实现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的优化运行, 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入手, 通过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和监管制度, 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同时, 重视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革, 加大技术投入, 从而提高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技术, 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人们对电力这一重要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多, 具体表现在随着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依靠电力, 文章以输配电问题为出发点, 阐述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含义, 特点, 存在的缺陷以及改善的措施, 以期为类似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性依据。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

参考文献

[1]徐爱成.浅析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科技经济市场, 2014 (11) .

[2]杨仟卉.浅谈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36) .

篇7:赴死前,先看完这个故事

一方面,这就是命运,你生在她怀里,她就是你的母亲;另一方面,父母要与孩子共同成长。她还没接受你已经进入青春期这个事实,而你没有告诉她。

叶倾城阿姨:

你好。

你可能是这世上最后一个看到我文字的人了,因为我马上就要永别于世了。

我今年12岁,刚上初一,花一样的年纪,还没来得及爱上谁。我妈已经发了神经,每天在我耳边唠叨“不许早恋”呀。

开学后,我们班里开设了QQ群,放学后我们有时就在里面聊天。可是有一天我妈发现了,呀,那个不得了,先是说我浪费时间,将来考不上一本她是不会花钱送我上三本的(我才不要她花钱呢,我18岁以后就会独立,把她给我用的钱全还给她)。然后又坐在电脑前面,逼我把QQ记录全调出来给她,问我哪个是男哪个是女,QQ昵称都是什么意思。我真的无语了。

我已经是班上穿得最土的女生了,阿姨,你知道我经过多大的努力才让她给我买手机吗?人家都用iphone手机,我,用她淘汰的诺基亚。这还是因为,我上学要坐五站车,有时候堵车什么的,车老不来,我到家晚了她不放心。给了我手机,像个天大的恩惠一样,经常在嘴边唠叨。

就在十一前夕,她翻我手机,发现了一个男生给我的短消息,内容是:“到家没?注意安全。”她就炸了,逼问我们是什么关系。我说就是普通同学呀,她说普通同学会说这种话?我说这种话怎么了,他是班长。结果我妈就冷笑,说明天要去学校问班主任,班长是不是每天给所有同学发这样一个短消息,還是就给我一个人发。我给她吓坏了,如果她真去了学校,我就丢人丢大了。于是我就糊里糊涂承认说他可能对我有好感。结果她对我吵了一个假期,我一直忍,想开学了就好了。

假期里,学校组织我们去看天文馆,我妈非要跟我去,说要不然就不让我去。没办法,我只好让她去了。结果,全班同学,就我一个人带了家长,他们向我投来的都是什么眼光呀。大家都觉得有家长很拘束,有几个同学向我偷偷抱怨,我觉得,脸都让她丢尽了。

后天就要开学了,我简直没勇气去面对班长和其他同学(我妈说,还是要去找班长谈谈),我不想活了。

我死后,你可以把我的信发表出来,警示一下像我妈这样的世人。(你知道吗?我妈根本不让我看课外书,说都是垃圾。买你的书,是因为我们的教辅书上有你,我们老师经常选你的文章来当阅读材料,不然我也看不到。)

丽丽

亲爱的丽丽:

我是收到信的第一时间就回给你的。我希望还来得及。

你看,死亡是一桩很庄严的事,古人说“从容赴死难”,就说明应该姿态从容,我们却做不到。都打算死了,就不必赶时间了,慢慢来。

我不打算劝你不要死,我只是给你分享一个我最近看到的故事:一个8岁小男孩,自杀身亡,心里有怨有悔有不甘心,所以迟迟不能投胎,一直在生死之间徘徊。有一天,他无意得到机会重回人间,他惊奇地发现:呀,又出了新品的冰淇淋呢,自己还没吃过,也永远没机会吃了;当年的同学,都长大了,他们可以骑自行车了,可以打棒球了,还可以青涩地恋爱了,而他都没机会了;他幼儿园时爱恋过的小女生,他念念不忘,现在已经长大成人,看到他(他还是8岁的样子),温柔地叫他小弟弟,自称“大姐姐”。他鼓起勇气问她还记得幼儿园同学吗?“大姐姐”笑了:小弟弟,你真好玩儿呀。人哪里会记得这些事。到那一刻,8岁的小鬼魂,才知道他错过了什么,他错过了漫长的一生。怎么办?去投胎,再来一遍,所有的呀呀学语、嗷嗷待哺、成长的痛、暴力和烦恼,再来一遍……

听起来像什么,像……呃,电子游戏有三条命,有一条没有了,你一怒,关机了。那么,OK,你永远打不到终点的大BOSS,抱不到美人儿;要么,你就重新来一次——可是,不累吗?你不觉得像围着操场跑400米吗?景物都相似,还得一圈一圈跑。而下一世,你知道你会落到谁的肚里?

想明白了这个,我们再来说你妈:她爱你,这是一定的。可是她的爱像大炼钢铁,只凭原始直觉,全不得法。她保护你,像文物管理员捍卫千年文物;像少林的护法僧手拿木棍护卫百年禅寺——结果一棍把游人劈晕,把藏经塔打偏了一角。

怎么办?一方面,这就是命运,你生在她怀里,她就是你的母亲;另一方面,父母要与孩子共同成长。她还没接受你已经进入青春期这个事实,而你没有告诉她。

去上学吧,同学会体谅你的——无他,他们也有这样的爸妈。然后,试着和你父亲沟通一下(为什么你一直没提到他呢?如果他在你的家庭中不曾出席,那么,请试试外公外婆或者舅姨),推荐母亲看几本亲子教育的书,听母亲说说她少女时候的故事吧。为什么她对这个如此敏感?在她12岁,她曾经历过什么?

也许我的要求太高,但父母子女之间的爱,应该是双向的,无条件的。

上一篇:露水红颜观后感下一篇:一首献给母亲的赞歌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