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情的贺卡作文700字

2024-05-02

传情的贺卡作文700字(精选5篇)

篇1:传情的贺卡作文700字

传情的贺卡作文700字

在成长的路上,难忘的事情像繁星一样多。正对我微笑的那颗星,是那件事吧。

那是在去年的圣诞节。一下课,同学们就迫不急待地拿出那一张张已经写好的圣诞卡,在班上传送着。这些花花绿绿的卡片在同学们的手中散发着友谊之香。

我也拿出了刚买不久的贺卡,想着写给谁。因为我也想早点加入这欢乐的队伍。是翠儿?还是妹子?我的眼光在一个个朋友间摇晃。突然,我无意间发现了在那幸福的集体背后那个孤独的背影。

我定睛一看,这不是我们班的“淘气大王”吗?不是那个连校长都管不住的顽皮蛋吗?可现在,他好象变了个人似的。他怎么了?他的眉心紧皱着,流露出悲伤,流露出失望,流露出渴望……

突然,我的心房像打开了天窗一样,“呼”地亮起来。肯定是因为没有人送他贺卡,没有人对他说过一句祝福话。他被集体抛弃了,被同学遗忘了。当他看见同学们收到贺卡时所露出的兴奋,他脸上却挂着——难过。

我不免要设身为他着想:要是我处在他那个环境里,看同学们一个个兴高采烈地看着别人送的`贺卡,我却没有。我也会只有“失望”这个表情。

可是,要我送给班上的“淘气大王”,而且是我不喜欢的人!

看他那表情……

想了一会儿,我不再犹豫,决定做一次“快乐天使”让每一个人都能拥有快乐。我从精美的贺卡中找出一张写着“快乐每一天”的贺卡,写上祝福语,小心翼翼地放在信封中。

我拿着信封,偷偷走向他。我轻轻拍拍他的肩膀,递上贺卡。他惊奇地看着我,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明亮的双眼!“淘气大王”手颤颤地接过卡片,他呆住了,五秒后,他高兴地大喊:“我也有贺卡啦!”奔向欢乐的集体。

望着他。我也笑了。

是呀,集体是多么重要啊!人人离不开集体,人人都需要集体温暖呀!

篇2:传情的贺卡作文700字

现在,开启我们的PHOTOSHOP,亲手制作几款精美的PS贺卡通过电子邮件传递给各自的好朋友,既有意义也锻炼了PS技术水平。

在这个系列教程中给大家讲解三种贺卡样式,难易度是从简单到复杂。首先是“淡雅型”贺卡的制作。这个贺卡定位是送给女性的,比方自己的女朋友,姐妹等等。PS功能主要运用到一般图形的绘制、搭配颜色和立体调整。首先看看套图和淡雅型贺卡效果图。

效果图

声明:本教程中所有图片素材均搜集自互联网,本教程只做引用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定位为送给女性朋友的淡雅型贺卡,笔者这里选择了粉红色系(如果你的朋友喜欢其他颜色,可以自行调整),搜集的材料如下。

制作需要用到的素材图(点击这里进入中国教程网素材频道)

1、新建文件750X600象素。新建一层命名“上页”制作贺卡的上半页,圆角矩形工具拉出一个合适的图形,填充颜色EADCED,之后CTRL T调整图形样式为图1示样式。如图1。

2、新建一层,用相同的方法制作出“下页”然后将“上下”调整为一张半打开的贺卡样式。如图2。

3、制作出贺卡那种硬纸版的厚度。在“上页”和“下页”层之下分别新建两层命名为“厚度1”和“厚度2”填充颜色60504B,然后按住SHIFT ALT,再按键盘光标的↓三次,就可以看到明显的厚度,然后将四层CTRL E合并层,这样厚度层就制作完成。如图3。

4、打开素材2,调整素材2不透明度为60%,尽量把花瓣颜色深的地方放到贺卡整体的边缘,之后调回不透明度为100%。按住CTRL,鼠标点“上页”层使之浮动,然后回到素材2的图层上,按CTRL J,这样就得到了贺卡的花纹层,用同样的方法制作“下页”如图4,

5、新建一层命名“图象”,用圆角矩形工具拉出一个矩形调整好和贺卡整体的角度,裁剪掉左上角,来制作贺卡的图片部分,完成后找来素材三(你还可以用其他自己喜欢的圣诞主题图片),CTRL T调整方向与“图象”层一致,然后按CTRL 图象层使之浮动,回到素材3上,按住SHIFT CTRL I进行反选,之后CTRL X裁剪掉多余的部分。因为贺卡内需要凹进去一点,所以双击素材3调整混合模式内阴影不透明50%、角度120 距离6 其他的默认。增加光泽使颜色为粉红色。如图5。

6、制作文字部分。制作书写文字的部分与制作图象部分步骤相似,不过不同的是那些花纹使用的是笔刷刷出来来的,然后写上你对收卡人想说的祝福语言,留下落款,展开所有图层,贺卡的主体就制作完成了。如图6。

7、背景的制作。光有贺卡没有其他元素的渲染,感觉不是那么的协调,所以我们来制作背景。在设计的时候,这个贺卡是被设计成放在一张书桌上的。似乎要给收卡人一个惊喜。打开素材1来制作桌面。CTRL T调整方向为图7所示,木材的纹理和贺卡的方向一致,才能“欺骗眼睛”,让人感觉比较协调。 8、信封的制作。这个步骤属于营造气氛的步骤,笔者这里制作的是一个信封,把环境营造成贺卡放在桌子上,被收卡人打开看完后的样子,其实还可以画一些花或圣诞玩偶之类的进行装饰。一样使用圆角矩形工具拉出一个图形,填充颜色FAE0E6,在信封的四周填充颜色F8CDE0,将刚才贺卡内的“圣诞快乐”复制一层放到信封上,调整好角度,找来一个圣诞铃铛,调整图象混合属性斜面和浮雕 样式:浮雕效果,方法平滑,深度181,方向上,大小2其他默认了。如图8。

9、阴影的制作。没有阴影的话,图片就没有立体感,勾勒图9画红圈的部分填充深灰色,高斯模糊消除边缘锯齿,适当调整好不透明度即可完成。如图9。

快快动手制作一款淡雅型的贺卡,送给你的她(他)吧!

篇3:传情的贺卡作文700字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某些具有特征的细小环节的具体、生动而又细腻的描述,以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描写方法。抓细节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尤其是记叙文,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细节去抒写真情。

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判断细节描写是否成功,可以看它是否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效果,好的细节,可以使人物描写入木三分,写景色可以让人身临其境。记叙文的细节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细节需真实反映生活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大海是由无数颗小水滴组成的, 但每颗小水滴都自成一个世界。生活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们的文章势必要反映历史。文章是历史的一部分,但写文章不是记录历史。所以我要求学生,用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生活,折射时代。真实的细节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如历其事,如见其人,而虚假的细节则会使读者大反其胃,甚至会闹大笑话。

记得初中语文老教材中有《斗牛图》一文,记叙了戴嵩画的《斗牛图》,图中绘两牛相斗的场面,风趣新颖。一牛前逃,似力怯;另一牛穷追不舍,低头用牛角猛抵前牛的后腿。牛之野性和凶顽,尽显笔端。后来这画却被一牧童指出了错误,“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然而后人亲自去斗牛场观察过斗牛时的场景,发现斗牛时牛的尾巴大都不是夹在两股之间,而是垂在腿后,尾梢向上翘起,或是尾巴左右摆动,像扑打蚊子似的。也有熟悉牛性的人提出牛尾巴的状态和牛的情绪有关,牛情绪好的时候“翘”起,情绪不好时“夹”起。固然牧童的话也有失偏颇———以自己的偶然所见以偏概全,但他毕竟能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进行细致地观察,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二、细节需凸现人物个性

在人物的细节描写中,往往通过细致而富有表现力的笔触, 展示人物的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一些不为人所注意的“角落”,对“角落”适度放大,以期“出彩”,突出人物个性。

七年级下《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作者对人物进行了详细的肖像描写。他那“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衣饰,“拖在衣服后面的”“早已失效了”的助听器,“愁苦”的脸,蓬乱的头发,都在印证着生活的窘迫和苦难的压力。然而,他那“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的宽阔双肩,“有力的大手,”“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都无不显示出他与不幸遭遇的抗争意志。这些描写,显示出了作者高超的肖像描写技巧。描写不仅做到了由远及近、从上至下的井然有序,而且做到了以形传神,充分表现出了贝多芬的生活遭际、个性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

三、细节需触动读者心弦

所谓“细节”,就是要多加关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焦点、热点,或者贴近人类永恒的情感,才能与读者产生同感与共鸣;就像绘画中在简笔勾勒的基础上敷以浓墨重彩一样,使形象更加绚烂艳丽,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扣动读者的心弦。

鲁迅先生的名篇《孔乙己》中,孔乙己被打断腿后最后一次去咸亨酒店喝酒遭到了掌柜的嘲讽。

“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不是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

孔乙己那企图为自己开脱,又想保住自己读书人的面子的尴尬和窘态,以及这时无言可辩和面临生活的末路重重击打在读者的内心,一个令人可恨又可悲的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五味杂陈。

细节描写做得越成功,作文就越有魅力,越容易打动人。可如何写好细节呢?

方法一:动词传神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是朱自清先生《背影》里的一段动作描写。它能成为后人争相传诵的经典,在于作者在朴素和细腻的文字中,灌注了一股真挚而又深沉的父子之情。这种情感没有通过直接抒情,也不是通过真情告白,而是自然流淌在这一段的细节描写中。作者通过对父亲爬过月台买橘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把家境窘迫生计维艰的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蹒跚背影,深深地刻在读者的心中。

方法二:细致白描

白描是一种轮廓的勾勒,是创作朴素的、有力度的、层次感较强的、富于线条结构的人或景的最大众化的表现手法。尽管看起来只是寥寥数笔,但却包含着艺术的穿透力和建筑美。

时间既然是深冬,将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儿活气。———鲁迅《故乡》

隆冬天气,作品中的“我”回故乡满目疮痍,甚是凄凉。看似淡淡几笔,勾画出的是故乡的衰败。这样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正是由白描这一手法所蕴蓄着的。

方法三:巧用修辞

修辞手法,是记叙文写作中最基础、最主要的一种手法,在初中阶段,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反复、对偶、夸张等。运用修辞手法,也是细节描写的一种方法。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春》。

朱自清先生善于排比句的连用。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将三个比喻连用,用“刚落地的娃娃”比喻春天,突出春天的“新”;用“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比喻春天,突出了春天的“美”;用“健壮的青年”比喻春天,突出了春天的“壮”。作者连用三个比喻来赞美春天,层层相关,步步深入,比喻鲜明生动,既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又增加了文章的气势,使文章结尾有力、鲜明。

方法四:借用标点

鲁迅先生在《故乡》的人物对话中,别具匠心地运用了二十多个省略号。全文中关于闰土的语言描写有6个地方,闰土的这6段话语中,共有10个省略号,4个在话语中间,6个在语句末尾。第一个即初见面时的“老爷……!”这是刚见面时,闰土在经过非常矛盾、非常复杂的心理斗争后,终于态度恭敬地喊出的一句话。这省略号表明闰土心里有很多话想说却又不知怎么说,他迟疑着,也在斗争着。第二个是介绍自己孩子水生时说的一句话,“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省略号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闰土还想补充一句话,却什么也没说出。第71段的4个省略号,则最能体现中年闰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 挑出去,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多年未见,“我”询问他的近况,闰土本有成千话语要说,但他只是悲苦地挤出几个断断续续的句子。中年闰土的麻木、迟钝,与少年时候的他那滔滔不绝的语言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样是话语中的省略号,在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描写中,用法却不相同,但它们对刻画人物,进行细节描写却立下了汗马功劳。

文学来源于生活,细节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描写刻苦学习的神态,众所不同,有人紧皱眉头冥想,有人咬住笔头沉思, 还有人双目凝视……因此,要想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具体生动的细节,就要细致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对于自己所要描写的对象更是如此。细节既然是“细”的,就要观察得细,细致入微地观察,才能写得细。比如观察人物的一举一动、音容笑貌、神情姿态,观察人物生活的环境、社会的风俗人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篇4:美术教案-传情达意的环保贺卡

1、贺卡的内涵与制作意义。

教师:“同学们,贺卡有什么用呢 ?”

学生:“贺卡是架起友谊的桥梁,贺卡是联系亲情的纽带。”

教师:“说的真好!今天,我要送给全班同学一份珍贵的礼物。”(教师用三分钟的时间把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制作成一张特大的贺卡,然后展示在黑板上。)

教师:“祝初一(11)班全体学生:新年愉快,学习进步!(学生们热烈鼓掌)

2、贺卡的种类与结构形式。

教师:“同学们,贺卡都有那些种类呢?”

学生:“有生日卡、贺年卡。” “有圣诞卡、节日卡。” “有谢师卡、邀请卡。” “还有电子贺卡。”

教师:“贺卡的结构又有那些呢?”

学生:“有单页式,双页式。” “有立体式,牵拉式。” “还有异型式!”

教师:“好!同学们说得都很全面,看来,大家对贺卡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探索活动

1、启迪学生发现美。

教师:同学们,生活中那些废弃的材料可以用来制作环保贺卡?请各小组先讨论,然后每组推选一名同学发言。

第一组:“我们组的同学认为那些纸做的手袋,还有漂亮的包装纸、包装盒都能用来制作贺卡。”

第二组:“我们组认为那些吸管、毛线、干花都可以用力来制作贺卡的图案和文字。”

第三组:“我们组认为布条、树皮、绳子也可以用来装饰贺卡。”

第四组:“我们组认为塑料材料、过期的日历、画报、挂历都可以用来做贺卡。”第五组:“我们组和其他组的想法大致是一样的, 但是,黄晶晶同学认为铁皮也可以用来做贺卡。”(哈,哈、课堂里爆发出欢快笑声!.)

第六组:“我们组认为吹塑纸、牙签都可以做贺卡。”

教师:“各组的意见都很好!说明同学们发现了我们生活中的这些材料都是可以利用的。”

2、引导学生欣赏美。

教师:请大家翻开课本第14页,我们一起来欣赏各种各样的环保贺卡。(大约2分钟)教师:“大家看了这些不同的贺卡,一定会有许多想法。再过几天就是新年了,按照习惯大家要相互赠送贺卡,送给亲朋好友,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制作出各种各样的贺卡。”

四、课堂作业:指导学生创造美

教师布置作业:现在大家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开始动手设计制作一张贺卡。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设计与制作 。(20分钟)

五、展示学生课堂作业,讨论。

篇5: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贺卡传情》

第四单元 第14课 贺卡传情

教学目标:

1.理解Flash中“按钮”的作用。

2.掌握“按钮”元件的制作方法。3.学会利用按钮来实现场景的跳转。

教学重点:掌握“按钮”元件的制作方法,学会利用按钮来实现场景的跳转。

教学难点:“按钮”元件的制作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在节日里,我们常常给亲朋好友送上一份礼物。今天,老师也有个礼物送给你们。(出示贺卡)

贺卡里还有藏着礼物,点一点这个按钮就能找到。谁想来打开礼物呢?(请学生操作)

2.师:这样的电子贺卡既漂亮、有趣,而且很环保,让我们

一起来学习制作吧。

二、观察思考

1.师:看过刚才的贺卡后,思考一下,贺卡有哪些关键的组成部分呢?(学生思考、回答,并相互补充)2.师小结:

关键点:不同的场景、按钮、音乐。今天的学习重点就是按钮。

三、学习新知:制作场景1中的按钮。

1.师:到底怎样制作一张精美、有趣的贺卡呢?(要求仔细观察。)

2.教师演示操作步骤:

(1)首先需要第一个场景,打开上节课的作品。先在“场景1”中制作一个按钮。

(2)谁能简单的归纳一下步骤2?(指名回答,教师小结)(3)观察按钮编辑环境与场景编辑环境的区别。

提问:老师想对按钮进行修改,应该在什么状态时才能修改?(在编辑环境)

(4)双击“库”中“礼品盒”按钮元件。

(5)观察“按钮”编辑环境的“时间轴”窗口并对4个不同关键帧的状态进行了解。

(请四位学生分别读一读,其他学生仔细听。)(5)步骤5、6制作步骤较复杂,请学生先自学,师生共同归纳简化步骤。(6)单击“场景1”标签。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学困生。

四、小组自学:制作场景2中的按钮。1.小组讨论,明确要求:(1)理清制作思路、步骤。

(2)全员参与讨论,选出代表汇报。2.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代表上台演示操作,其他学生仔细观看,补充意见。4.教师评价总结。

5.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场景的跳转。

1.师:按钮制作好了,怎样来变换场景呢?在按钮中添加动作命令即可。(教师讲解操作。)

2.在“场景1”的“按钮”上添加跳转到“场景2”的动作命令,使用goto命令。理解gotoandplay与gotoandstop的区别。(请学生上台操作。)

3.学生分别观察:当“场景1”的尾帧上有无stop的动作命令,动画进程的区别。

4.为“蛋糕按钮”添加goto命令,讲解并强调“stopALLSounds”命令的作用与操作。5.请学生总结操作,教师评价。

6.学生练习操作。完成制作、测试动画、保存动画。(教师巡视指导。)

六、视野拓展。

制作一张贺卡有点困难,在哪里能找到现成的精美贺卡呢?之前给同学们欣赏的贺卡就是从一些网站上下载的(简单介绍网站,学生可补充)。

七、知识回顾。

播放动画的过程,对本课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让学生回忆关键步骤。

板书设计: 14.贺卡传情 作业设计:

1. 制作一个有声有色的动态按钮。

2. 在自编的多场景动画中,添加可以控制场景跳转的个性

上一篇:鹤山三中舞蹈啦啦操训练计划下一篇:八条禁令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