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协议解除协议

2024-05-14

三方协议解除协议(通用14篇)

篇1:三方协议解除协议

解除《就业协议书》证明

兹有我单位 同志,性别,学历,系 大学(学院)专业毕业生,身份证 因(原因),于 年 月 日与本单位解除就业协议。特此证明!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篇2:三方协议解除协议

1.不需要解约证明,只需要公司把公司保留的那份协议还给你,并在协议上写明协议解除,并加盖公章就行了。

2.拿老协议(公司联加你个人手上的那联),去学校作废老协议,然后学校会给你一份新的三联协议,让你去和新公司签协议。注意:一定要拿回公司联。且公司联上有解除协议申明加盖公章的,才能和学校换新协议。否则学校不能给你新协议的。

3.大学毕业生进公司一定要签三联就业协议才行,这是大学生就业的特殊程序,企业要有就业协议才能办大学生就业手续。不签三联单的,直接和公司签劳动合同的话就等于是以社会招聘形式进公司,而不是大学生就业形式。当然,实质上也没太大不同,主要是国有企业要走程序,私人企业或者外企的话,不签三联单也不是绝对不行。

但是三联单是保护大学生就业的一个程序,当然同时也保护企业招聘大学生,所以80%以上的大学生就业都签三联单的。毕业的时候与单位、学校签了三方就业协议,协议上并没有指明违约金内容,只是说若三方中其中一方违约,需征得另两方同意。

现在要去新的单位上班,要求有解除就业协议证明,请问解除三方协议需学校同意吗?如何解除协议?

--------

1、“其中一方违约,需征得另两方同意”。照此办理即可。

2、学校同意,不成问题。

3、关键是“单位”,你签约了又不去上班,总得有个理由。

4、当然,可能是新单位给的薪资高、福利好,总不至于向“单位”直说吧?

5、找个非得解除不可的理由,但又不伤“单位”的颜面,好说好散。由他们开出“解除就业协议证明”,学校签署同意即可。

祝你顺利!

我、学校和一国企单位于去年签订了三方劳动协议,协议中要求我今年毕业时需要与公司签约,协议中的违约条款是说由学校负责。毕业时,我不打算在这家国企工作,我向学校和单位提出解除协议时,发现学校未完成协议的签署而且协议遗失了,公司和学校对于我的解除协议报告是一再推脱,并且学校要扣留我的毕业证书和档案等,请问我将如何办理解除三方协议手续?

我是08年的应届毕业生,和公司签订了三方协议,但公司不愿用我了,却拒绝出示离职证明,学校和人才都对我说没有离职证明,不能给我办第二份三方和改派。我就要面临失去干部身份,我的大学就白读了。我很苦恼,甚至有些忧郁,不知道这个事情应该在哪里可以寻求到帮助,哪里可以保护大学生的权益。

篇3:解读就业三方协议

大学生签订三方协议后主动违约, 单位被动解约的现象更为普遍, 像小李遇到的用人单位在签订三方协议后主动解约的现象并不多见。用人单位不遵守三方协议对大学生就业会造成巨大的负面效果, 因为基于对用人单位的信赖, 大学生在签订协议后一般都不会再去找其他工作, 这时用人单位要求解约, 已经错过了就业的最好时机, 使得大学生再次就业难上加难。用人单位不遵守三方协议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其中根本的原因还是三方协议缺乏法律的强制性保护, 用人单位违反三方协议需要承担的责任较法律后果轻, 违法成本过低。大学生一方面在就业中处于劣势地位, 在就业协议签订过程中难以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关的义务, 另一方面又对三方协议的法律性质、效力、违约的后果缺乏准确、清晰的认识, 难以有效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

就业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 又叫三方协议。根据1997年国家教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 签署“就业协议”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必经阶段, 其第24条规定: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 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作为制定就业计划和派遣的依据。

就业协议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 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就业协议一般由国家教育部或各省、市、自治区就业主管部门统一制表。

关于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 理论界有多种解释, 就立法而言, 到目前为止, 其法律属性还没有定论。就业协议是转型期中国的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 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产物。就业协议本身不是劳动合同, 但又与劳动合同联系紧密。

第一,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主体不同。

就业协议的主体包括毕业生, 用人单位, 学校。就业协议由学校参与见证,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协商签订。而劳动合同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明确劳动关系中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学校不是劳动合同的主体, 也不是劳动合同的见证方。

第二,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内容不同。

就业协议主要是毕业生如实介绍自身情况, 并表示愿意到用人单位就业、用人单位表示愿意接收毕业生, 学校同意推荐毕业生并列入就业计划进行派遣。劳动合同的内容涉及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工作内容、劳动纪律等方方面面, 更为具体, 劳动权利义务更为明确。

第三,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不同。

一般来说就业协议签订在前, 劳动合同订立在后, 如果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就工资待遇、住房等有事先约定, 亦可在就业协议备注条款中予以注明, 日后订立劳动合同对此内容应予认可。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又密切联系, 就业协议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关于将来就业意向的初步约定, 对于双方的基本条件以及即将签订劳动合同的部分基本内容大体认可, 并经用人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和高校就业部门同意和见证, 一经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签字盖章, 即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有人比喻说, 根据劳动法规定, 就业协议类似于“出嫁协议”, 而劳动合同类似于“夫妻协定”。前者发生在学生毕业之前, 由学生、学校、用人单位三方共同签订, 以确定就业意向和相关权益, 包括擅自解除约定方应支付的违约金;但是, “出嫁协议”只约束“婚前”, “婚后”安排还须由“夫妻协定”明确。一旦学生毕业离校后, 学校将脱离三方关系,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应确立劳动关系, 签订劳动合同, 就业协议则同时终止。

二、就业协议的签订

就业协议的签订要遵循两个基本准则。一是主体合法原则。也就是签订就业协议的当事人必具备合法的主体资格。对毕业生而言, 必须要取得毕业资格, 如果学生在派遣时未取得毕业资格, 用人单位可以不予接收而无须承担法律责任。对用人单位而言, 用人单位必须具有从事各项经营或管理活动的能力, 单位应有录用毕业生计划和录用自主权, 否则毕业生可解除协议而无须承担违约责任。对高校而言, 高校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如实介绍毕业生的在校表现, 也应如实将所掌握的用人单位的信息发布给毕业生。高校是毕业生就业协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平等协商原则。也即就业协议的三方在签订就业协议时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学校也不得采用行政手段要求毕业生到指定单位就业 (有特殊情况的毕业生除外) , 用人单位亦不应在签订就业协议时要求毕业生交纳过高数额的风险金、保证金。三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应是一致的。除协议书规定内容外, 三方如有其他约定事项可在协议书“备注”内容中加以补充确定。

就业协议的签订和其他协议的签订一样, 一般要经过两个步骤, 即要约和承诺。要约是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发出的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毕业生持学校统一印制的就业推荐表或复印件参加各地供需洽谈会 (人才市场) , 进行双向选择, 或向各用人单位寄发书面材料, 应视为要约邀请, 用人单位收到毕业生材料, 对毕业生进行考察后, 表示同意接收并将回执寄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或毕业生本人, 应为要约。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毕业生收到用人单位回执或通过其他方式得到用人单位答复后, 做出选择并到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领取就业协议书, 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 即为承诺。但在就业协议签订过程中, 有时候很难明确区分要约和承诺两个步骤。

从就业协议整个具体流程来看, 主要分以下几步:1.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达成协议并在就业协议书上签名盖章, 用人单位应在协议书上注明可以接收毕业生档案的名称和地址。2.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盖章。3.用人单位必须在与毕业生签订协议书起的十个工作日内将协议书送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部门。4.学校同意盖章, 并及时将协议书反馈用人单位。

三、就业协议的违约

大学生就业协议的签订意味着各方主体需按就业协议的约定执行。在毕业生没有去单位报到的这段时间内, 对于毕业生来说, 要继续遵纪守法, 保证顺利毕业。对于校方来说, 学校有监督学生的义务。就用人单位而言, 是要按照就业协议的约定, 接受合格的毕业生。一旦有一方当事人要违反就业协议, 也需要严格按照程序处理。根据不同的标准, 就业协议的违约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1. 依据违约的主体不同可分为大学生违约和用人单位违约

虽然就业协议涉及了三方主体, 可实际上违约的主体只有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 实践中学校的责任几乎不被追究。在实践中, 对于毕业生这一主体违约, 社会上一直持较为宽容的态度, 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就放下原来签订的就业协议, 到自己更喜欢的岗位工作是可以理解的。但还有人认为这是毕业生的道德品质问题, 必须严格地控制毕业生的违约率。对于用人单位的违约问题, 人们更苛责一些, 认为更应该严格地控制, 因为单位处于协议的稍强势的地位, 其凭借自己的优势对毕业生有很多选择的机会。

2. 根据违约的时间不同可分为预期违约和实际违约

预期违约是毕业生在签订了就业协议后到单位报到前, 毕业生明确表示不去单位报到或用人单位做出拒不接受毕业生的表示。而实际的违约是毕业生在报到时间截止后仍不去报到, 或者用人单位在报到期限到来后不接受毕业生或不按约定地接受毕业生。

四、违反就业协议的后果

为了规范就业协议, 减少就业协议违约情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第四十八条规定:对违反就业协议或不履行定向、委托培养合同的用人单位、毕业生、高等学校按协议书或合同书的有关条款办理, 并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任何一方主体违反就业协议, 其后果定会影响校方、毕业生、用人单位三方。同时任何一种违反协议的行为, 都应受到惩罚。这些惩罚包括有形的, 主要指违约金等经济责任, 也有无形的, 包括诚信、信誉影响。无论是哪种后果都会给违反协议的当事人带来不利的影响。

就毕业生来说, 如果其违约一方面要按照就业协议的约定, 赔偿违约金, 另一方面其违约行为对其前途会有影响, 因为这涉及到个人的信用问题, 这对毕业生以后找工作, 甚至对其以后的职业生涯都会有负面影响。毕业生违约, 给用人单位带来的损失更为直接, 也许会更大, 因为单位每年都会有人员安排和资源配置的计划。对于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变动可能会带来整体计划的调整, 这会对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的实施产生影响, 也不利于单位的稳定持续发展。与此同时, 可能错过了与其他人才签约的最佳时间。对于用人单位违约而言, 一方面需要支付协议约定的违约金, 另外也要承担企业社会声誉受损的风险。对于校方来说, 毕业生违反就业协议的情形频繁发生, 不利于学校树立良好的口碑和信誉, 以后各届毕业生签约时, 用人单位会不愿与该校的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长期来看, 这会导致这个学校就业率的下滑。可见, 高校受到的负面影响同样很大。

篇4:三方协议,效力如何

邢志阳(江苏南京)

律师意见:公司的做法不合法。“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俗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而劳动合同是由用人单位提供,经与毕业生平等协商后签订的,对工作岗位、工作待遇等劳动法上权利义务关系进行约定的书面文件。“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在签约主体、约定内容等方面具有明显区别。

第一,三方协议制订的依据是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规和规定,有效期为自签约日起至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止这段时间。劳动合同是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限定和保护。

第二,三方协议涉及学校、用人单位、学生三方面,三方相互关联但彼此独立。劳动合同是双方合同,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方的权利、义务构成。

第三,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时仍然是学生身份,但是签订劳动合同时就转换为劳动者身份。劳动合同一经签订,三方协议的效力就此丧失。如果劳动合同与三方协议附件内容矛盾的,一般以劳动合同为准。

三方协议只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之间签订的就业意向,不是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件,对劳动关系没有约束力,只有毕业生到单位报到,并与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意向变为现实之后,毕业生才能和用人单位形成正式的劳动关系。因此,您应该要求公司与您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

篇5:解除三方协议申请书

>解除三方协议>申请书一:解约>申请书>>(258字)

人力资源部门:

本人系大学20届本科毕业生,被贵公司录取成为新进员工,并且与贵公司签订了毕业生三方就业协议书。

由于本人考上了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慎重考虑之后,决定就读研究生。很遗憾地,我正式向贵公司提出解约申请。考虑到本人的特殊情况,根据三方协议以及劳动法等相关规定,请准许本人解除与贵公司签订的三方就业协议,并出具解约函,声明终止三方就业协议的法律效应。

对此,对贵公司在招聘过程中对本人的厚爱表示由衷的感谢,并对解约过程中给你们带来的不便表示深深的歉意。

此致敬礼!

申请人:

申请人签名:

20XX年5月22日

>解除三方协议申请书二:三方协议申请解约>>(315字)

尊敬的杭州名世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本人是中国计量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20XX年应届毕业生夏浩玮,于20XX年4月8日被贵公司录用,签订了三方协议。

由于个人原因,不能去贵公司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慎重考虑,以及和家人再三商量,最终我选择放弃工作。因此,很遗憾的向贵公司提出解约申请,希望贵公司能够考虑本人的特殊情况,允许本人解除与贵公司签订的三方就业协议,并出具解约函,声明终止三方就业协议的法律效益。同时,本人将严格按照就业协议承担责任,履行与贵公司的违约条款。

非常感谢贵公司在本次的校园招聘中对我的厚爱,我深知我的违约也将给贵公司的招聘工作带来极大地不便,在此对我没有处理好个人事情而给公司带来的资源浪费表示深深的歉意。

申请人:

年月日

>解除三方协议申请书三:解约申请书>>(338字)

尊敬的扬子空调人事部领导:

首先我要感谢贵公司能够给我提供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工作机会,贵公司对我的赏识我非常的感谢。但是,由于本人一下几点原因导致我无法为贵公司效力,我深表遗憾。

一滁州离我家比较远,我还是想回家里那边发展

二我们专业还是偏向施工一些,设备方面感觉会力不从心

我知道就业协议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一定要认真对待。前后一旦违约,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公司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我对此向贵公司深表歉意,希望贵公司同意我的解约申请,让我能签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由于现在马上要进入五月份,时间对我来说很宝贵,希望贵公司能够尽快处理我的解约申请,返回我的三方协议、就业推荐表以及为我提供解约函。

再次向贵公司致歉,给公司带来麻烦很对不起。最后预祝公司发展越来越好。

申请人:

篇6:三方协议解除协议

一、签订就业协议

流程:

1.已确定毕业去向的毕业生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业网http://jyzx.znufe.edu.cn/index.asp进行个人信息登记。

(1)登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业网,点击学生用户注册

(2)填入本人真实准确信息

(3)注册完成后,回到网站首页登陆,并点击“就业去向登记”。

登录用户名为学号,密码为身份证号后6位。

(4)点击之后,进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登记页面,点击页面下方的“修改”按钮。

(5)认真填写“用人单位情况”和“派遣情况”两项。填写时若有异议,请咨询用人单位。

填写之前请认真阅读表格上方的填写说明,表格中带星号(*)项目为必填项目,而且极其重要,请谨慎填写!

在“派遣情况”表格中,填写“毕业去向”一栏时请注意:在下拉菜单中有若干选项,如图

当即将签约的用人单位同意接收毕业生户口和档案时,选择“派遣”选项。

当即将签约的用人单位不接收毕业生户口和档案时,自选“托管省毕办”或“托管省人才”。如选择“托管省毕办”,学生将保留应届毕业生身份(建议毕业时尚未就业的同学选择此项)。如选择“托管省人才”,学生将开始计算工龄(建议已签约但单位不接收户档的毕业生选择)。

(6)填写完成后,认真核对每一项信息,信息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档案、户口以及报到证等身份证明的去向和归属,极其重要,请毕业生们一定认真严肃对待!

(7)信息核对完毕,可以提交,在学院审核通过之前可以重复修改。

2.在就业网登记之后,毕业生携带用人单位接收函(纸质版或者网上接收函地址,必须加盖用人单位公章),到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文波424)领取三方协议,共四联;与用人单位签约后,将三方协议后两联交回学院办公室。

二、解除就业协议

1.毕业生携带以下四份文件:

(1)新用人单位接收函(加盖单位公章,原件或传真件)

(2)原签约单位解约函(必须为原件)

(3)原三方协议书(共四联)

(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生解除就业协议申请表

(申请表在我校就业网下载,就业网首页——下载专区——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相关表格——毕业生解除就业协议申请表)

篇7:解除协议和解除协议书

鉴于甲、乙双方 年月日就乙方承租方大美博城号商铺签订《 方大美博城商铺租赁合同》(以下称“《租赁合同》”),《租赁合同》生效后,甲方依约将商铺交付给乙方使用。现乙方因自身原因提出放弃上述商铺优先续约权及承租权。

为此,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一致,就《租赁合同》终止、商铺返还等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租赁合同》自年月日解除,甲乙双方租赁关系即同时解除。

二、本协议生效后乙方于年月日前将铺位退还给甲方。如乙方不按时退还,甲方将按照甲乙双方签订的《租赁合同》收取房屋占用费。

三、乙方承担商铺实际退还之日前的所有费用,包括租金、水电费、物业费、通讯费、广告费等一切费用。

四、乙方退还商铺时应保证商铺内水、电等设施正常使用,且不得损坏商铺内原有设施和非乙方装修部分,若有损坏,乙方需照价赔偿。

五、《租赁合同》解除后,甲方按照《租赁合同》约定扣除乙方欠缴费用后退还承租押金,明细见附件。

六、退费时间为合同解除后满两个月,退费方式为网银转账。

七、乙方撤出商铺后,遗留物品视为放弃,甲方有权处置。

八、因乙方退租给第三人造成的任何损失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

九、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甲方即有权将该商铺进行二次招商,并可随时与意向经营户实地参观该商铺直至签订《租赁合同》。

十、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同等法律效力。

十一、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盖章之日起生效。

签字页(无内容):

甲方:西安方大美容美发用品市场管理有限公司

授权代表:

乙方:

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

篇8:浅析三方协议的法律性质

三方协议即就业协议书, 系《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三方协议是毕业生、用人单位、毕业生所在学校三方为了明确毕业生就业择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签定的书面协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以1997年原国家教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为依据统一制定, 各省教育厅根据本省自身情况印制三方协议。三方协议书实行统一编号管理, 由学校统一发放给毕业生, 确保每位毕业生均有一套 (含三份) 具有编号的三方协议;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经双向选择确定就业意向后, 即可签订协议书。

三方协议是顺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产物, 其主要作用是:三方协议是学校统计就业率、派遣毕业生的依据;是毕业生办理个人档案和户口的依据;是用人单位申报进人指标的依据;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即将确立劳动关系的依据;明确了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之间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是追究违约方违约责任的依据。

2.三方协议的法律性质分析

目前,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统一制定的三方协议仅仅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的义务及违约责任等做了相关规定, 条款内容和简单, 对于工作时间、工作福利待遇等至关重要的内容并未涉及。三方协议的不完善, 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明确, 造成人们对三方协议的法律性质、法律效力等问题产生分歧, 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纠纷。

当前, 三方协议的法律性质尚无立法上的明确规定。但是, 三方协议的主体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 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主体的要求;三方协议是当事人针对未来签订劳动合同、确立劳动关系达成的合意, 意思表示真实, 内容合法。三方协议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 具有法律效力。但是, 三方协议究竟是何种性质的协议, 理论界主要有以下观点:

2.1 简单合同说。

三方协议是三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产物, 符合《合同法》简单合同的构成要件。另外, 三方协议中规定的一旦一方违约, 另一方可以要求违约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这一规定亦符合《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的救济方式。因此, 有人认为三方协议只是一种的简单合同, 它既不是经济合同、行政合同, 也与劳动合同有所区别。[1]

2.2 劳动合同说。

有人认为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的性质相同, 都是为了确立当事人之间的劳动关系;两者主体意思表示一致, 适用的法律均为《劳动合同法》, 三方协议是一种特殊劳动合同。然而, 理论界有很多人反对此观点, 首先, 两者的性质并不完全相同。三方协议是当事人针对未来达成劳动关系而签订的协议, 而劳动合同一旦签订, 当事人之间便确认了劳动关系, 当然, 也有例外, 即使当事人签订了劳动合同, 但是并未实际用工时, 劳动关系建立于用工之日。其次, 两者的主体不同。三方协议的主体是毕业生、用人单位及学校, 劳动合同的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再次, 两者规定的内容不同。三方协议仅仅规定了当事人的义务和违约责任等内容, 而劳动合同不仅仅规定了当事人的义务, 也明确了当事人应当享有的权利, 并对工作时间、工作福利报酬等内容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另外, 两者的救济方式不同。三方协议规定违约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而劳动合同对于解除合同的规定却不是《民法》上的违约责任, 《劳动合同法》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2.3 预约合同说。

所谓预约, “是指当事人之间约定将来订立一定合同的合同;将来应当订立的合同称为本约。①该观点认为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产生于毕业生就业的不同阶段, 三方协议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将来签订劳动合同, 确立劳动关系的依据, 是一种典型的预约合同, 劳动合同是本合同。

3.三方协议的法律效力分析

三方协议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不管具有何种法律性质, 其均具有法律效力。三方协议的法律效力是指已经成立的协议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法律约束力。三方协议依法成立后对三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约束力, 三方当事人均具有遵守的义务。其中, 学校仅仅是登记者或认证者的身份, 并不产生实际的权利和义务, 故三方协议的权利和义务主要针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三方协议中约定违约方应该承担违约责任, 无论是毕业生还是用人单位均要受其约束。

三方协议的法律约束力始于协议签订之时, 但是其约束力终止于何时呢?有学者认为终止于签订劳动合同之时, 也有学者认为终止于毕业生报到之时。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建立”, “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事实上, 无论用人单位是否与劳动者及时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于用工之日均已经建立, 均适用《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不再受三方协议的约束, 故三方协议的法律效力应终止于毕业生报到之时。

摘要:目前, 理论界对于三方协议的法律性质和法律效力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故本文主要介绍了三方协议的法律性质和法律效力。

关键词:三方协议,法律性质,法律效力,劳动合同

参考文献

[1]张权.对就业协议书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 2005 (1) 。

[2]王利明, 杨立新, 王轶, 程啸.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502。

[3]罗胜利.《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政法大学, 2009。

[4]翟玉娟.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3) 。

篇9:三方协议解除协议

杨某于2006年4月26日入职某公司,双方最后一次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后该公司因淘汰落后产能停产歇业,自2010年8月起不再安排杨某工作。2010年11月4日,公司与杨某签订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协议约定:双方协商一致即日解除劳动合同;本着相互理解的原则,公司给予杨某一次性经济补偿金3057.9元;公司支付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后,双方不再有任何拖欠与纠纷。公司于当日按协议约定支付了杨某解除劳动合同一次性经济补偿金3057.9元。2010年11月25日,杨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主张该协议无效,要求公司支付其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差额2038元和2010年9月、10月的工资2038元。某公司则主张双方已经协商一致签订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且公司按协议约定及时履行兑现,杨某的仲裁请求不成立。最终,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驳回了杨某的仲裁请求。

[争议焦点:]

杨某与某公司签订的解除劳动合同协议的效力应如何认定?

[案例分析]

2010年9月1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条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办理相关手续、支付工资报酬、加班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达成的协议,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不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应当认定有效。本案中,杨某与公司于2010年11月4日协商一致就解除劳动合同涉及双方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劳动权利义务达成协议。杨某未提交充分有效的证据证明其是在违背真实意思,受欺诈、受胁迫或者趁人之危的情况下达成的协议。该协议未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合法有效,受法律保护,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双方均应遵守。杨某与某公司已根据协议约定解除了劳动合同,且公司按协议约定及时履行兑现,即双方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劳动权利义务已经结清,杨某再次要求某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差额和2010年9月、10月工资的仲裁请求均不成立,故仲裁委不予支持。

[启示与思考:]

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应该是多元化的,当事人之间协商解决是重要途径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就当事人通过协商方式自行和解作出规定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事人通过互相协商达成协议的方式解决劳动争议具有快速、及时和履行迅速的特点,能有效化解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纠纷,客观上也能避免因过分依赖诉讼途径解决纠纷而导致司法资源的紧张。

实践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通过互相协商达成协议的方式解决劳动争议时应当遵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条的规定,同时要注意收集、留存好协议等相关证据。

篇10:解除协议和解除协议书

根据《劳动法》有关规定,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并达成如下协议:

一、从20xx年12月31日起正式解除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乙方与甲方脱离一切关系。

二、乙方在本协议签订生效之前,应向甲方办理工作交接,结清个人与本单位的经济往来手续。

三、劳动合同解除后,乙方不得以甲方的名义从事任何社会及经济活动,如违反,甲方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四、劳动合同解除后,出具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一式叁份,报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送甲方、乙方本人。

五、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六、本协议一式叁份,报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送甲方、乙方本人各执一份。

七、本协议书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即产生法律效力,双方必须认真履行。

甲 方: 乙 方(签字):

代表人: 代表人:

篇11:解除协议和解除协议书

特此函告!

上海百电通生活服务有限公司 年日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

(法定解除事由,请勿乱用)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 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 行;

(四)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 合同目的;

篇12:三方协议解除协议

编辑为您准备了关于《解除合同协议书:解除买卖合同协议书》的文章,希望对您有帮助!

解除合同协议书:解除买卖合同协议书

甲方(原合同出卖人):

乙方(原合同买受人):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一致,同意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乙双方同意解除双方于 2007 年 9 月 24 日签定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以下简称该合同),编号为:

二、双方在签订本协议后,甲方同意乙方自动退房,解除该合同。甲方就签署该合同收取之楼款于本协议生效之日起 30 日内返还乙方。

三、原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在甲乙双方签署本协议后随之作废。甲方在乙方签署本协议并到房管部门备案后,即可以任何方式处分该房屋。

四、订立本协议及办理有关手续所需之一切费用,包括手续费、费及政府有关部门之收费等,均由乙方支付。

五、在执行本解除协议过程中如产生争议,甲乙方双方应尽力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可提交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通过诉讼解决。

六、本协议由甲乙双方或其授权代表签字或盖章后,经鞍山市 处 之日起生效。

七、本协议一式五份,甲方两份,乙方、市 处及房管部门各一份,五份协议均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

乙方:

篇13:三方协议解除协议

在现代社会中,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极大地便利了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电子商务是近年来发展与使用都非常迅速的网络应用之一, 电子商务可实现电子订货、电子货币支付、网上购物和网上支付等等[1]。安全的电子商务协议是保证网络电子交易正常进行的基础。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交易的复杂性逐渐增加, 网络安全协议提出了更多安全要求, 如机密性、认证性、完整性、公平性、匿名性以及不可否认性等。电子商务的发展如此迅速, 规模也越来越大,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完善交易中使用到的各种交换协议, 使之能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实现电子商务不可否认性质的一个重要要求是保证交易的公平性。公平性的目标是在协议结束时, 保证所有的参与者要么都得到所有的消息和需要的证据, 要么都得不到他们所期望的消息和证据。对公平性的要求认为公平的不可否认协议应该保证执行的公平性、获取的公平性以及追述的公平性[2]。当前电子商务出现了更为复杂的交易过程, 如一次交易可能涉及多个买方或卖方, 同时还面临交易的效率问题。如何将双方不可否认协议扩展到多方参与的协议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点。

二、改进的无可信第三方的多方不可否认协议

多方不可否认协议是允许在消息传递中出现多于两方的参与者进行消息交换的网络安全协议。在多方不可否认协议中, 含可信第三方 (TTP) 的协议大都假设可信第三方为可信任第三方, 交易的公平安全大部分建立在此假设基础上, 但在现实中, 即使要找一个半可信的第三方也是很困难的[3]。无可信第三方多方不可否认协议的优点就是可以避免由于第三方的可信度而产生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同时, 消息的交换不用经过第三方, 解决了在消息传递中产生的第三方的计算负担问题, 避免第三方处理过慢而使得交易超出时限。

在本文中, 作者对目前出现的无可信第三方多方不可否认协议进行了研究, 对现有的协议[4]进行分析与改进, 突出无可信第三方协议的优点, 同时解决在无可信第三方的情况下如何解决交易的公平性、安全性等问题, 形成一个新的无可信第三方多方不可否认协议, 并对其进行验证[5]。

(一) 改进协议。在新协议中, 做出的改进有以下几方面:

1.增加协议的时限性限制。时限性在交易的进行过程中控制交易的安全性, 时限之外发生的交易请求是无效的, 发生的攻击也是无效的, 不可否认协议中影响时限性的是协议事件发生的时间。因此, 在改进协议中增加了消息发送的时间标识, 发起方在消息中增加消息的时限标识, 在此时间段内为有效交易时间, 若超出时限则之前的证据都被删除, 交易结束。

2.在改进协议中采用签密方案。[6,7]签密方案是在一个合理的逻辑步骤内完成签名和加密两项功能。无可信第三方多方不可否认协议将消息的产生与发送任务都交给交易方来处理, 极大地增加了交易参与方的计算处理负担, 采用签密方案可以大大降低信息保密传输所需要的时间和通信代价。

3.与本文前一个改进的协议相同, 增加消息标识与交易标识, 防止重放攻击, 私钥丢失则协议终止。

改进后的新协议如下:

(1) A=>B:B, L, tA, T

(2) Bi->A: A, T1, L, tBi, SigBi (L, tBi)

(3) A=>B′: B′, L, T0 , fNRA, tA2 , EA (C) , NRA=SA (B′, fNRA, tA2 , EA (C) )

(4) Bi′->A: A , L, T0 , fNRF, tBi′2 , NRR= SBi′ (A, fNRR , tBi′, PEnc (C, PKA) )

(5) A=>B′′: B′′, tA3, fNRS, EB′′ (K) , NRS= SA (B′′, fNRS, tA3, EB′′ (K) )

(6) B′′->A: A , L, fNRF, NRF= SBi′′ (A, fNRF, tBi′′, PEnc (K, PKA) )

使用到的符号及其含义如下:

C=Ek (M) : 密文

M:明文

L=h (M, K) :标识协议运行的唯一标签

t:消息标识, 交易允许的时限

T:交易时限

T0:消息发布时间

Sig:用私钥进行签名

fx: 传送消息x的标识符

EB (X) :对消息X利用组加密方案进行加密, 密文只能由B中的实体进行解密

PEnc ( ) : 对消息进行签密

(二) 协议过程描述。

在消息 (1) 中, A用广播的形式向群体B发送交易的标识L, 时限T。此消息主要作用是确定参与交易的集合B′ , 向A发送请求的Bi为交易参与方, 请求发送与否取决于B中的成员是否接受时限T, 对于A与B来说协议是公平的。

接收到消息的Bi根据消息中的时限来决定是否接受此交易, 若不接受则对消息 (1) 不作任何回应, 交易未开始, 消息保密;发送方A没有收方不可否认证据, 各参与方公平选择交易终止。若Bi接收交易, 则向A发送消息 (2) , 将交易标识L与接收到的消息用Bi的私钥签名后发送回A, 请求解密密钥。

在消息 (3) 中, A根据Bi的反馈信息决定是否继续进行交易, 若继续则把用Bi的公开密钥进行组加密的解密密钥k与发方不可否认证据通过组播的形式发送给B′集合。若A决定终止交易, 则不发送消息 (3) , 消息仍然保密, A不发送发方不可否认证据, 没有收方不可否认证据, 交易公平终止。

接收到消息 (3) 的B′成员将收方非否认证据通过消息 (4) 发送给A, 表明交易正常进行, 发送消息的参与方组成了集合B′′。最后, A通过消息 (5) 组播的形式向B′′集合发送A用组加密对K进行加密, 再用自己的私钥签名的NRS, B′′集合接收到密钥后可以解密查看密文, 通过消息 (6) 把收方不可否认证据发送给A, 交易正常结束。

(三) 协议目标分析。

1.公平性。

改进协议中的交易各参与方在协议开始和中间点都可以选择终止交易, 而不会损害其他参与方的利益;同时, 交易的发起方A没有决定参与方的权利, 这取决于消息 (2) Bi的组成, 因此, 可以达到公平的要求。

2.时限性与保密性。

增加时限T后, A在一定时间之后将证据从收藏中删除, 这样标志交易终止, A与Bi都没有解密密钥与不可否认证据, 从而达到保密性的要求。

3.安全性。

在改进协议中采用了文献中签密的思想, 这种方案可以极大的降低消息传输的时间, 减少消息的通信容量, 从而提高消息的保密性。并且可以极大地减少交易参与方的计算负担, 保证消息在时限内完成。

三、基于SVO逻辑的形式化分析

对改进无可信第三方不可否认协议用SVO逻辑进行形式化分析论证。

(一) 协议前提。

P0:假设协议的运行环境是不安全的

P1:每个主体的公钥是公开的

P2:每个主体的私钥是保密的

P3:A|≡SBi

P4: Bi|≡SA

P5: A|~EBi (c) ΛA|~EBi (k) ⊃A|~mi

P6: BiᐊEBi (c) ΛEBi (k) ⊃Biᐊmi

P7: Rᐊ {X}k-1ΛR|≡PKσ (Q, K) ⊃Q|~X

(二) 协议目标。

G1:Bi| ≡ (A|~mi)

G2:A|≡ (Biᐊmi)

(三) 证明过程。

(1) 消息1与消息2的作用是确定交易的参与方B′的集合, 在这两条消息中A没有发送密文及密钥, 不参与所定协议目标推理。

(2) 由消息3及SVO逻辑的接收公理可得:BiᐊNRA及BiᐊEA (C)

(3) 由 (2) 、P1、P2、P7及SVO逻辑的源关联公理得:Bi|≡A~ (fNRA, B, L, NRA, EA (C) )

(4) 由 (3) 及SVO逻辑的叙述公理得:Bi≡A|~EA (C)

(5) 由P2、 (2) 及SVO逻辑的接收公理可得:BiᐊC

(6) 由消息5及SVO逻辑的接收公理可得:BiᐊEBi (K)

(7) 由P2、 (6) 及SVO逻辑的接收公理可得:BiᐊK

(8) 由P6、 (4) 、 (5) 、 (6) 、 (7) 及SVO逻辑的接收公理、看到公理可得:Biᐊmi

(9) 由消息2、消息4、P5及SVO逻辑的消息来源公理可得:A|~mi

(10) 由P7、 (4) 、 (8) 、 (9) 及SVO逻辑的接收公理、信任公理可得:Bi |≡ (A|~mi)

此即是G1。

(11) 由P3、P4、P5、P6、P7、 (8) 、 (9) 及SVO逻辑的接收公理、信任公理可得:A|≡ (Biᐊmi)

此即是G2。

在该协议中防止重放攻击的证明如下:

(12) 由消息3、 (11) 、扩展SVO逻辑的时间公理及SVO逻辑的接收公理可得:BiᐊC at tA2

(13) 由P4、 (12) 、扩展SVO逻辑的时间公理及SVO逻辑的消息来源公理可得:Bi|~mi at tA2

相当于在时刻tA2 Bi 接收到消息明文, 并且A持有收方不可否认证据, 若此后Bi 再发送请求, A 也不会再发送EBi (k) 。若Bi声称没有接收到, 则A 将带有时间戳的消息及收方不可否认证据交予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从而达到防止重放攻击的目的。

四、结语

多方不可否认协议的使用是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 多方参与的特点导致了协议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单是安全的传输每条消息, 保证消息的机密性、交易的公平性成为多方不可否认协议的主要任务。参与交易的各方都具有不可信任的特点, 因此协议采用了不可否认证据来保证交易的公平性, 一旦交易出现欺骗或争端, 需要一个仲裁机构仲裁。正常情况下, 交易的处理由交易参与方自行解决, 异常情况则通过仲裁机构的介入处理, 无论是继续进行还是交易终止对参与方来说都是公平无损失的。

本文根据无可信第三方多方不可否认协议的优点选择了其中一种典型协议进行研究, 重点从消息的机密性和防止消息的重放攻击等方面作了相应的改进, 使用形式化分析工具SVO逻辑加以论证。第一方面, 在原协议的基础上增加协议的时限性限制。在改进协议中增加了消息发送的时间标识, 发起方在消息中增加消息的时限标识, 在此时间段内为有效交易时间, 若超出时限则之前的证据都被删除。第二方面, 在改进协议中采用签密方案, 大大降低信息保密传输所需要的时间和通信代价。第三方面, 增加消息标识与交易标识, 防止重放攻击, 发送方根据交易标识判断消息的发送情况, 在同时进行多个交易时不会导致混乱, 同时参与不同交易的两方不能相互获得信息。消息时间戳防止接收到消息后谎报私钥丢失的欺骗行为, 保证交易公平进行。

摘要:多方不可否认协议是允许在消息传递中出现多于两方的参与者进行消息交换的网络安全协议。在多方不可否认协议中重要的任务是解决消息交换的公平性与安全性, 目前出现了许多基于各种方案的处理办法。作者在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无可信第三方的多方不可否认协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了新的改进, 并使用SVO逻辑对新协议进行形式化分析论证。

关键词:多方不可否认协议,可信第三方,SVO逻辑形式化分析

参考文献

[1].A S TANENBAUM.Computer Network[M].3rd edi-tion, The Netherlands, Prentice Hall, Inc, 1996

[2].王斌, 关志峰, 夏斌, 李正权.一个基于多方的公平交换协议[J].扬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2:71~73

[3].卿斯汉.一种新型的非否认协议[J].软件学报, 2000, 11:1339~1340

[4].杜红珍.不可否认协议及其逻辑验证[D].陕西师范大学2006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 5:3~5

[5].任艳丽, 张建中.一个不含可信第三方的多方不可否认协议[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 36:137~138, 232

[6].董涛, 余昭平, 刘振.一个新的无可信第三方的多方不可否认协议[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6, 10:121~122

篇14:大学生的“三方协议”如何签?

疑问:“三方协议”究竟属于什么性质?签订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解答:“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以及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三方协议”不同于劳动合同。首先,“三方协议”制定的依据是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规和规定,有效期为自签约日起至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的这一段时间,而劳动合同是受《劳动法》和《合同法》的限定和保护的;其次,“三方协议”是三方合同,涉及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三方面,而劳动合同是双方合同,它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方的权利和义务构成;第三,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时仍然是学生身份,但是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是劳动者身份,劳动合同一经签订,“三方协议”的效力应当丧失,如果劳动合同与“三方协议”附件内容矛盾,以劳动合同为准。

上一篇:安全教育培训自查报告下一篇:三八妇女节快乐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