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总结

2024-04-14

社区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总结(精选6篇)

篇1:社区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总结

“以前,垃圾房附近又臭又脏。现在,拆除了全部垃圾房,家家户户领用垃圾桶,实行垃圾集中投入清运,村道和河道都整洁了很多。”在前进街道前峰村,全先生告诉记者。

8月初,前进街道“人人动手、清洁家园”爱国卫生月活动启动。经过20多天的努力,辖区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村容村貌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全员发动、形成浓厚氛围

活动启动之际,街道成立了专项活动领导小组,街道办事处主任郭国先担任组长,全面发动各村、企事业单位及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提升辖区环境卫生面貌,掀起一场从自己做起、人人参与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

各村、单位等“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广泛发动干部职工及村民支持和参与,努力在辖区范围内形成浓厚氛围。社会事务等相关部门积极合作,精心组织,将环境面貌整治提升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啃下小微水体整治这块“硬骨头”

临江村是街道石砌沟渠较多的一个村。长期以来,由于农业废弃物的增加和泥土淤积,很多渠道存在堵塞、淤积等问题。加上部分农户在渠道里养鸭、堆放杂物,甚至搭建厕所,沟渠已成为农村环境卫生的一大顽疾。渠道水流不畅,水质逐渐恶化,不仅丧失了原有的排水功能,更成为村级河道的水体污染源。

根据大江东“五水共治”工作有关要求,前进街道积极部署,出台了大排查大整治文件,并制定了小微水体治理的专项方案。上半年以来,在政策宣传和入户通知的基础上,街道对临江村的砌石沟渠实施清除积淤、拆除违建、清理堆放、引水入渠、日常保洁等措施,确保沟渠通畅、水清,力争实现沟渠环境面貌彻底改观。

8月24日,记者经过临江村一处大型宗教场所时看见,四、五位村民正在搬运堆放在沟渠盖板上的废弃木料。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这些木料都是村民公共活动时需要的,堆放在这里很多年,也习惯了。在街道、村干部的解释后,村民们逐步了解了小微水体整治的重要性,也慢慢转变了观念。”

可以预见,随着这些小沟小渠乱堆物等现象的集中整治,不久的将来,焕然一新的小微水体建设将成为美丽村庄建设中的新亮点。

篇2:社区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总结

一、明确目标,积极创建。今年初,我中心就提出了在年内实现创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和市级文明单位的目标。为此,根据上级的创建标准,我中心不断加大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以环境卫生治理、健康教育宣传、疾病预防宣传、除“四害”等为重点,建立了长效的卫生管理机制,并努力做好各项创卫的达标工作,使各项指标已经基本达到考核要求。前不久,我中心已经顺利通过市级文明单位的考核验收。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我中心结合爱国卫生月、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世界艾滋病日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以发放宣传材料、刊出宣传墙报和组织人员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等形式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以此提高和普及群众、工作人员的健康知识与卫生防病知识。同时,我中心定期对卫生知识宣传栏的内容进行更换,努力提高广大办事群众和工作人员的创卫知识知晓率,并引导各窗口工作人员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创卫工作中去,为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和创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做出应有的贡献。据统计,今年以来共刊出宣传资料11期,召开会议4次,发放卫生宣传资料200多份,在各级报刊上发表卫生知识30多篇。

三、整治死角,美化环境。我中心今年以创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和市级文明单位为契机,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环境卫生的整治力度,并细化卫生工作职责,完善卫生管理措施,建全卫生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发放补贴直接挂钩。同时,经常开展卫生整治活动,坚持做好卫生包干制度及每天卫生检查制度,努力使各窗口工作人员的公共卫生、个人卫生习惯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以满腔热情投身到创卫活动中去,确保营造一个和谐、自然、整洁的工作环境。今年我中心组织环境卫生整治4次,清理非法广告15条、非法张贴物19张。通过多次的环境卫生整治,我中心的环境卫生有了明显好转,特别是新的办公楼的环境,由于有绿化、有花木、有草坪,所以受到了办事群众的好评。

四、防治结合,消除“四害”。我中心以4月份的“爱国卫生月”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和除“四害”活动。今年,我中心继续做好以治理“四害”孳生地,完善卫生设施为重点的除“四害”工作,加大了对新办公楼的院内下水道、窗、楼道口、纱网等“四害”易孳生的地点的检查力度,努力完善防鼠、防蝇设施,彻底铲除“四害”的孳生地。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好春、秋季灭鼠和灭蟑活动,先后二次开展了灭老鼠、灭蟑螂活动,确保了“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内。

篇3:社区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总结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卫生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同时存在优质资源过分向大医院集中,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不强、城市居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这是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1]。针对城市社区卫生发展问题,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发[1997]3号)提出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1999年到2006年,从卫生部、发改委、财政部等多部门到国务院又相继出台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基妇发[1999]第326号)、《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基妇发[2002]186号)和《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等。《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职能和公益性质,强调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建立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探索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效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

因此,全国绝大多数城市都开展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设置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2],但从总体看,效果并不显著,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六位一体”(即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功能未充分体现,医疗保障政策支持不到位,双向转诊制度运行不畅,城市三级医院“门庭若市”,承担大量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任务,而社区医疗机构“门可罗雀”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和形势仍相当严峻[3]。据调查,我国省、市级大医院的门诊病人中64.8%,住院的慢性病病人中的76.8%都可以在社区医疗机构中解决[4]。这说明我国城市社区医疗服务还远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城市大多数居民(包括就业人员,下同)不愿意到社区医疗机构去就诊。

2 问题难以解决的根源——对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医疗的误解

我国政府虽然出台了不少文件要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力求缓解和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但几无成效。究其根本原因,本文认为一个很重要的根本原因是对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医疗的误解,把两者混为一谈、混为一体,予以同样的发展机制、政策和制度安排,最终导致决策悖谬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2.1 社区卫生服务的来源及其在我国的演变

英国是现代社区卫生服务的发源地。1945年其《国家卫生服务法》提出由政府统一支付的专科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生制度。早期的社区卫生服务通常是指非住院的医疗服务,之后首先在精神病康复治疗领域发展起来,并逐渐扩大到老人、孕产妇、儿童和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领域[5]。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并未形成规模效应的服务体系,至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才再度提出要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6]。1999年卫生部等《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更明确指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义、性质和任务,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和发展。2006年《指导意见》进一步强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要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2.2 我国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误解及其影响

根据政府的系列文件,我国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对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这种普遍认识: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有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两大职能的“六位一体”功能即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即基本医疗服务。基于这种普遍认识,各级政府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是按照这两大职能的“六位一体”功能来界定社区卫生服务及其机构的职责功能。同时,理论界也是按这种界定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学术理论研究,从而导致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工作者都总是把这两大职能的“六位一体”功能固化地“捆挷”在一起,想当然“六位一体”就是一个整体,理所当然应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作为一个整体职责来履行和开展工作。而政府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和决策也总是将这两大职能的“六位一体”功能视为一个整体,不加区分、不加区别地统一对待,笼统地混为一谈,并混予统一的发展机制和制度安排。这种误解还体现在官方文件和理论界往往都把“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混为一谈,统称“医疗卫生服务”;把“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混为一谈,统称“社区卫生服务”;把“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医疗服务”混为一谈,认为“社区医疗服务”就是“社区卫生服务”或社区卫生服务理所当然包括社区医疗服务。新医改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虽然提出了医药卫生四大体系的“概念”,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加以区别并独立出来(既然是作为并列关系的四大体系之一,就说明这两者之间的不同所在),但讲到完善这两大体系的具体措施包括《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国发[2009]12号)中的改革措施和政策导向时,又将两者相互混淆,实际上就是对社区卫生服务概念和内涵的误解所致。

以上这种对“社区卫生服务”和“社区医疗服务”概念上的混淆和意识上的不加区别,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影响不大,甚至可以说没什么影响,因为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公共卫生和医疗事业(统称“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实行的是统一的计划政策,对居民群众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也实行相对统一的购买政策。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特别是目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影响就甚为深远了,因为从市场经济或商品经济角度看,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和社区医疗服务是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产品,其生产、流通和购买(消费)规律是不完全相同的,因而涉及的政策制度安排也应是不同的,否则其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3 社区卫生服务和社区医疗的新解释

3.1 理论依据——公共产品理论

在经济学中,公共产品理论通常将社会产品(含服务)分为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非排他性是指一产品可以允许两个人以上消费,而要把任何一个人(不管他是否支付了费用)排除在消费之外,是不可能的或者成本非常高;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人消费了这个产品并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私人产品是指一个人消费后其他人就不能再去消费的产品,从而只能使消费它的个人获益。私人产品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因此,一般认为私人产品由市场来提供;而公共产品因为不付费的人就可以“搭便车”,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是不会有动力提供任何公共产品的,所以应由政府负责提供;而介于以上两种产品之间的是准公共产品,它既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市场提供[7]。亦有研究指出,医疗卫生服务既有私人产品的特点,又兼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特征,既可以由市场提供,也可以由政府负责提供[6]。

3.2 确立社区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的新概念

从上述公共产品理论角度分析,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六种功能和服务的性质是不同的,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即基本医疗和康复这两种功能和服务与健康教育、预防、保健、计划生育等四种功能和服务,从本质上说是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功能和服务产品。医疗和康复都是医生或医疗机构向患者提供的个人服务性商品,康复本来就是医疗服务的延伸或后续服务,其本质上也是医疗的一部分;而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和计划生育等则是卫生部门向一定范围内的所有居民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产品或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显然,以往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都把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及康复服务混为一谈是有欠妥之处的。因此,应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和服务产品的不同性质出发,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两大职能的六大功能进行重新归类,把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即基本医疗服务和康复归并为具有私人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性质的社区医疗服务,而把健康教育、预防(包括传染病防治)、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这些社会公共需要的服务产品归并为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从而把社区医疗和公共卫生的功能加以区别开来,把社区医疗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六位一体”的整体功能中相对独立出来加以专门研究,从而在以往的研究和人们普遍确立的“社区卫生服务”的观念和概念中提出“社区医疗”这个独立概念。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要打破现行社区卫生服务观及其“六位一体”的整体功能论,重新确立新的社区卫生服务概念和社区医疗观念,即社区卫生服务是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括社区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而社区医疗或称“社区医疗服务”是指或包括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即基本医疗服务、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

3.3 确立社区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新概念的意义

综上分析,现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和社区医疗服务,其中公共卫生服务是典型的纯公共产品,应该由政府负责提供或购买;而社区医疗服务尤其是基本医疗服务即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则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在不同的国家体制下,会有不同性质的判断,有的归之为私人产品,有的归之为准公共产品。而基于我国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这一国情实际,我国社区医疗服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应属于私人产品,应该由市场来提供(实际上我国现实状况就如此),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因此,确立社

区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新概念,就能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依据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特性及其生产、流通和购买(消费)的规律来加以研究,政府对发展社区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就应采取不同的,既符合产品特性,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实际的发展机制、政策和制度安排。这在学术研究上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对当前我国正在落实“新医改”,构建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致力于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有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Z].2006.

[2]白剑峰."十一五"城乡医疗新变化缓解看病难有了时间表[N].人民日报,2006-03-30(11).

[3]王丽娜,王健.实施社区首诊制的意义及建议[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8):24-26.

[4]黄艾.从“看病难看病贵”看社区医疗建设[J].学习月刊,2007,283(2):28.

[5]黄存瑞,叶文彬,李国鸿.英国社区卫生服务制度及启示[J].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4,21:150-154.

[6]林琼.新型医疗保障制度下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52-53.

篇4:社区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总结

摘 要:本文论述了舟山市卫生局党委近年来开展的卫生“十佳”系列评选活动的基本做法和主要成效,提出了下一步重点要把握的两点方向,即建立长效机制,创新评选机制,强化活动效果;注重典型推选,正确树立榜样,推进事业发展。

关键词:“十佳”评选;抓手;弘扬行业正气;强化团队建设

卫生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卫生事业的发展,关键是要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技术精湛的医疗卫生队伍。近几年来,舟山市卫生局党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特别是以开展卫生“十佳”系列评选活动为抓手,努力唱响正气之歌,大力弘扬行业正气 ,积极倡导优良行风 ,全面强化团队建设,促进凝聚队伍力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舟山市卫生局党委开展的卫生“十佳”系列评选活动历经三年的时间,从社区医生护士到市级医院名医,从公共卫生到妇幼卫生,从卫生应急到医德标兵,可以说涵盖了全市医疗卫生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其面向全市,但重在基层。截至目前,已表彰命名了舟山市“十佳医德标兵”、“十佳社区责任医生”、“十佳护士”、“十佳卫生监督员”、“十佳疾控卫士”、“十佳妇幼健康卫士”、 “十佳卫生应急工作者”和“十佳医疗组”、“十佳护理单元”、“十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十大名中医”等。

一、基本做法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加强对卫生“十佳”系列评选活动的领导,确保评选顺利进行,舟山市卫生局党委成立了卫生“十佳”创评活动领导小组,由局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县(区)卫生局、市卫生直属单位也明确主要领导亲自部署认真组织,做好推荐工作。在具体组织中,坚持先部署动员后落实行动再择优评选、表彰学习。评选活动的组织策划和牵头落实原则上由综合处室协调,相关业务处室负责。

(二)严格条件,层层把关

为确保创评活动保质保量,公平公正,卫生“十佳”系列评选推荐的标准与条件,按政治素质、业务技术、服务态度、工作实绩、群众评价等方面进行细化明确,尽可能可操作又能体现岗位特征。其中对先进团队(单元)的评选还要求其所属成员热爱本职工作,遵守规章制度,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相互协作,有良好的团队精神;重视学习培训,工作环境整洁,注重文明礼仪,内部管理有序,政令畅通等。

在评选程序上,先发文公布目的意义、评选范围、推荐条件和办法,后资格审查。先由所在单位推荐申报,经逐级评议审核上报市卫生局党委集体研究,确定推荐人选,最后经媒体或卫生网公示,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必要时还通过采取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现场征询群众和社区干部意见等多种形式,广泛调查了解基层社区责任医生的工作业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群众评议、层层推荐的方式,好中选优,推荐产生卫生“十佳”。

(三)及时总结,广泛宣传

卫生“十佳”评选活动目的是为了加强队伍建设,推进事业发展。因此,在评选中,既注重总结经验,广泛宣传,又重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总结经验、广泛宣传方面,一是及时编印十佳先进事迹系列丛书并人手一册,编印制作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感动浙江卫生十大人物钟杏菊先进事迹专辑和光盘等;二是多次组织先进事迹报告会、座谈会、演讲比赛和科室集体学习等;三是组织媒体有重点的采访报道,并在系统内外媒体(网站、简报、报刊)进行广泛宣传。同时,重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方面,如对社区责任医生工作、卫生应急处置中的共性和突出问题,及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措施和办法,以促进相应工作的推进和发展。

二、主要成效

(一)加强了宣传,营造了氛围

从组织创评到推荐公示,从事迹收集汇编到组织印发学习,每一个环节都始终坚持宣传先行,营造氛围。期间,还制作下发了《舟山市卫生系统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报告会》录像片,同时组织先进人物给广大医务人员作先进事迹报告。市本级每年有300余篇次以上的稿件被选用,每年编印《舟山卫生宣传集锦》,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内容都是卫生事迹和正面报道,从而突出了卫生宣传的重点和热点,营造了行业氛围,唱响了卫生工作的正气歌和主旋律。

(二)弘扬了正气,倡导了行风

近几年来,舟山市卫生局党委通过卫生“十佳”评选活动,总结典型经验,大力学习宣传了优秀党员和卫生“十佳”先进事迹。通过在国内省内和舟山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医疗卫生人才创业创新、救死扶伤的先进事迹,积极倡导了良好行风。如市卫生系统组织开展了学习钟杏菊先进事迹活动,岱山县卫生系统开展了学习罗家岙边防派出所和县第一人民医院老专家周永年医师学习活动,嵊泗县卫生局还先后组织开展了“关注健康、优化服务、奉献爱心”以及“六比六看”窗口竞赛活动。还组织开展了医德医风教育和共产党员走在前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卫生工作者敬业爱岗和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和争先意识,强化了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意识,提升了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积极倡导了构建“民本卫生、和谐卫生、满意卫生”的良好氛围和行业正气,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

(三)振奋了精神,涌现了先进

通过卫生“十佳”系列评选活动,以点带面,涌现出一大批各类卫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市和县区医疗卫生单位和部分乡村医生均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市级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省新农村建设金牛奖、市级道德模范、省级巾帼建功标兵和省市级文明单位、省卫生先进单位等。在弘扬社会正义事业、构筑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良好道德风尚方面,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不管是赈灾捐款、暖促工程、无偿献血,还是参加义工活动、巡回医疗服务,广大卫生人员都是积极带头、冲锋在前,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白衣天使高素质、新风貌,振奋了精神,充满了信心。

(四)发挥了作用,推进了工作。

一是在结对创文明活动中发挥了作用。每月定期组织党员医务人员为主的卫生人员到偏远小岛免费送医送药,组织市级医院专家分别到各县(区)海岛乡镇,为群众提供义诊服务,党员高级职称医务工作者还结对帮抚因病致贫户。同时,经常性走访慰问“城乡结对、共创文明”结对社区和扶贫结对户,从而充分发挥了卫生人员在为群众义诊服务和结对创文明中的作用。

二是在卫生业务工作中发挥了作用。如几家市级医院每年在盛夏高峰期间设立党员奉献服务岗,义务加班加点;市卫生监督所实行了卫生监督员便民联系卡制度;临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做一天社区责任医生等。在首届舟山市高层次卫技人才发展论坛,局级重点学科和学科带头人建设,局级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和新技术项目应用中,卫生业务骨干和先进人物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思考

(一)建立长效机制,创新评选机制,强化活动效果

卫生行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涉及面广,城市医疗、社区卫生、妇幼卫生、卫生应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等,人员众多队伍庞大,如何进一步加强卫生团队建设,凝聚卫生人心,增强合作意识,整合队伍力量,直接关系到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服务的提高。团队精神也好,合作意识也好,必须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来建立和巩固发展。因此,要以卫生业务岗位、基层一线同志为主体,建立卫生“十佳”系列评选活动的长效机制,不断规范职业行为,重塑卫生形象。要进一步创新机制,通过全民推举、网络选举、公开竞选、考评考试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来开展评选,营造声势,强化效果。

(二)注重典型推选,正确树立榜样,推进事业发展

篇5:爱国卫生月系列主题活动总结

据悉,此次爱国卫生月活动范围为海口市建成区(含城乡结合部的长流镇,海秀镇、西秀镇、城西镇、灵山镇)。将重点集中清理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三无小区”、闲置地、住宅小区(单位)、铁路和海岸沿线等区域的卫生死角;疏通下水道、水沟,清除小积水;清理乱张贴、乱搭建、乱堆放;清除海秀快速路施工残留的废弃物,修复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破损路面;治理农贸市场(含便民市场)、店铺、家庭内外等犄角旮旯环境卫生。

市属及驻市单位将按要求全面参与此次爱国卫生月活动。市爱卫会要求,各区要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组织对驻市单位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对行业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指导和监管;驻市单位要按照《海口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服从驻地居(村)委会的安排,密切配合社区组织开展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并按《海口市单位卫生标准》做好达标整改工作。

篇6:社区爱国卫生月活动总结

是全国爱国卫生月开展第28个年头,欢喜街道中兴社区在4月开展了以“讲卫生、讲文明、树新风、做合格居民”为主题的系列爱国卫生月宣传活动。

首先,社区围绕“环境整治、预防疾病”主题,利用发放宣传单方式宣传有关卫生健康方面的知识,教育居民争做文明市民、树立保护环境营造健康生活的意识。其次,社区组织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清理白色污染和白色垃圾。

通过活动,不仅给居民营造了一个卫生、舒适、清新、优美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提高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加深了居民的健康卫生和预防疾病知识,增强了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了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为创造文明社区和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上一篇:小学毕业季活动计划下一篇:医院个人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