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预测试题及答案

2024-04-10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预测试题及答案(通用6篇)

篇1:《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预测试题及答案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预测试题及答案

1、(单选题)2004年至今,中央一号文件连续聚焦“三农”问题,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

A.《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B.《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C.《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D.《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答案】C。历年一号文件主题如下:

2004年《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6年《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7年《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8年《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9年《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010年《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11年《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12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2013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2014年《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2015年《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6年《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2017年《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2、(单选题)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以()为主线,力争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迈出更大步伐。A.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B.加快农业现代化 C.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D.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答案】D。A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主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B是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主线: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C是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主线: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3、(单选题)2月5日,2017年中央1号文件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由新华社授权发布,其中通过“后补助”等方式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深入推进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属于六大专题中的()A.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B.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领导

C.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D.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答案】A。B是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奔小康,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改进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不断强化政治和组织保障所提出的。C是2017年关于乡村休闲旅游、电商、现代食品加工、宜居村镇所提出的的。D是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破解“三农”难题,必须坚持不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激发亿万农民创新创业活力,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出的第五主题。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六大专题: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4、(单选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为主要目标,以()为主攻方向,以()为根本途径,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A.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B.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C.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高农业供给质量; D.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

【答案】B。主要目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主攻方向: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根本途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5、(单选题)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下列选项中体现了“绿色生产方式”的是()。A.严禁毁林开垦、防治占多补少,占优补劣 B.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

C.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

D.大力改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公共服务设施条件

【答案】B。AC属于环境保护,D属于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6、(单选题)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鼓励食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围绕“原字号”开发市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应大力推广()等产销模式。A.“中央厨房”+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 B.“生产基地”+加工企业+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 C.“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 D.“生产基地+商超销售+加工企业、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

【答案】C。加强新食品原料、药食同源食品开发和应用,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

7、(单选题)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重农强农调子不能变、力度不能减,切实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来,落实到()等各个方面。

A.坚持改革方向、完善社会制度、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 B.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

C.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D.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

【答案】B。A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内容;C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D是2016年山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强化创新第一动力,始终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8、(单选题)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扩大整省试点范围,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

A.土地所有权、土地担保物权、土地收益权 B.农户承包权、土地买卖权、土地收益权 C.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 D.土地所有权、土地变更转让权、土地收益权

【答案】C。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扩大整省试点范围。

9、(单选题)加大服务“三农”力度,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规范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严格落实监管主体和责任,推进()创建。A.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省市 B.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 C.信用乡镇、信用省市、信用自治区 D.信用乡镇、信用省市、信用国家

【答案】B。优化村镇银行设立模式,提高县市覆盖面。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支付结算和保险等金融服务。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

10、(单选题)加强扶贫资金监督管理,在所有贫困县开展涉农资金整合。严格执行脱贫攻坚考核监督和督查巡查等制度,全面落实责任。农业结构调整迈出重要步伐,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村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确保2017年再脱贫()人以上,坚决制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做法,不搞层层加码,严禁弄虚作假,务求脱贫攻坚取得实效,A.500万 B.2000万 C.1000万 D.1500万

【答案】C。扎实推进脱贫攻坚,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确保2017年再脱贫1000万人以上。

篇2:《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预测试题及答案

1.(单选题)2004年至今,中央一号文件连续聚焦“三农”问题,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

A.《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 意见》

B.《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C.《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 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

D.《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参考答案: C 解析:历年一号文件主题如下: 2004年

《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6年《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7年《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8年《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9年《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010年《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1年 《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12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3年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2014年《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2015年《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6年《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2017年《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 干意见》

2.(单选题)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以()为主 线,力争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A.加快发展现代农业B.加快农业现代化C.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D.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参考答案: D 解析:A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主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 展活力;

B是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主线: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C是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主线: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3.(单选题)2月5日,2017年中央1号文件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由新华社授权发布,其中通过“后补助”等方式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深入推进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属于六大专题中的()A.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B.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领导C.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D.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参考答案: A 解析:B是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奔小康,必须坚持党总揽

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改进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不断强化政治和组织保障所提出的。C是2017年关于乡村休闲旅游、电商、现代食品加工、宜居村镇所提出的的。D是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破解“三农”难题,必须坚持不懈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激发亿万农民创新创业活力,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出的第五主题。

2017年中央一号六大专题: 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4.(单选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为主要目标,以()为主攻方向,以()为根本途径,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A.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体制改革 和机制创新; 

B.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体制改革 和机制创新; 

C.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高农 业供给质量;  D.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增加农民收入、保障 有效供给;参考答案: B 解析:主要目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主攻方向:提高农业供给质量; 根本途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5.(单选题)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 发展能力,其中下列选项中体现了“绿色生产方式”的是()。

A.严禁毁林开垦、防治占多补少,占优补劣B.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  C.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 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 

D.大力改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公共服务设施条件 参考答案: B 解析:AC属于环境保护,D属于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6.(单选题)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鼓励食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围绕“原字号”开发市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应大力推广()等产销模式。

A.“中央厨房”+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 超销售 

B.“生产基地”+加工企业+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 商超销售 

C.“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 商超销售 

D.“生产基地+商超销售+加工企业、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 门店”参考答案: C 解析:加强新食品原料、药食同源食品开发和应用,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

7.(单选题)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重农强农调子不能变、力度不能减,切实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来,落实到()等各个方面。A.坚持改革方向、完善社会制度、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B.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  C.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 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 D.推进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 参考答案: B 解析:A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内容;C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D是2016年山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强化创新第一动力,始终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8.(单选题)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

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扩大整省试点范围,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A.土地所有权、土地担保物权、土地收益权B.农户承包权、土地买卖权、土地收益权C.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 D.土地所有权、土地变更转让权、土地收益权 参考答案: C 解析: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 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扩大整省试点范围。

9.(单选题)加大服务“三农”力度,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规范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严格落实监管主体和责任。推进()创建。

A.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省市B.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C.信用乡镇、信用省市、信用自治区

D.信用乡镇、信用省市、信用国家 参考答案: B 解析:优化村镇银行设立模式,提高县市覆盖面。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利用互联网 技术,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小额存贷款、支付结算和保险等金融服务。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

10.(单选题)加强扶贫资金监督管理,在所有贫困县开展涉农资金整合。严

篇3:《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预测试题及答案

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这不禁让人担忧,明天的粮食谁来种? 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程度提高,但农机具利用率低、农机作业耗能高、使用不经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难及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仍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新形势下,真正破解上述难题的最好方式是建立新型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把农机大户组织起来,组成农机合作社,实现农机具的集中管理、调配使用,为周边农户提供系列配套服务,提高农机的服务程度、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1]。近年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发展。包括农机合作社在内的农民合作社受政策的影响较大,在政策的引导下,农民的积极性增强,多数农民合作社得以成立和发展[2]。截至2011年底,全国依法注册登记的农机合作社达到2. 8万个,比2007年底增长了5. 3倍,相当于每个月新建将近500个农机合作社,全国农机合作社数量约占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总数的16. 3%[3]。因此,全面、系统地认识农机合作社政策有助于把握我国农机合作社的政策走向和了解我国农机合作社的发展背景,为完善政策、发挥农机合作社的优势提供决策参考。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农机合作社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农机合作社的运营机制[4]、形成因素[5]及农地流转作用[6,7]; 研究方法主要是案例分析[8,9,10]。然而,国内对农机合作社的政策研究很少,没有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这是目前研究的一大缺憾。迄今为止,我国有关农机合作社的政策法规有8个,包括《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但中央一号文件在国家全年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因此,选择并梳理2004 -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农机合作社的政策,从政策的目标、力度及措施分析政策演变特点与趋势,对政策如何更合理、更有效地为农机合作社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进行研究。

1 我国农机合作社相关政策概览

农机化和农民合作社都属于农机合作社的范畴,关于这两方面的政策,也适用于农机合作社。所以,农机合作社的政策不仅包括针对性政策,还包括农机化政策和农民合作社政策。在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农机化、农民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的政策都最能反映农机合作社政策演变的脉络,如表1所示。

1. 1 每年出台农机化和农民合作社的政策越来越多

截止2014年底,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从2004年开始,每年发布中央一号文件,把“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共发布了11个中央一号文件。从提及农机化、农民合作社和农机合作社的频率来看,其中有10个中央一号文件涉及农机化和农民合作社政策。从每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及的政策数量分析,2004 - 2006年,农机化和农民合作社的政策数量都很少,以指导性为主,说明了那3年的农机化和农民合作社还不是政策的重中之重; 但从2007年开始,农机化和农民合作社的政策数量越来越多,逐渐变得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

1. 2 农机合作社的政策较少、政策力度逐渐加大

2004 - 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农机化和农民合作社,但没有就农机合作社做出专门决议。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虽然没有提到农机合作社,只明确规定“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初步表明 了国家发 展农机合 作社的决 心。2008 - 2014年7个中央一号文件,有3个文件提到农机合作社,反映了从2008年开始,国家逐渐重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纵观2008、2012、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的核心政策目标主要是鼓励和支持发展,呈现出补贴力度加大的趋势: 1增加农机合作社的数量和规模,扶持农机合作社的力度逐渐增大。扶持 ( 2008年) 、鼓励 ( 2012年) 、支持发展 ( 2014年) 。2政策措施越加具体,但仍缺乏操作性。扶持发展( 2008年) 、信贷支持( 2012年) 、支持发展社会化服务( 2014年) 。

1. 3 出台的政策内容和数量与当年的政策主题相关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围绕我国“三农问题”形势及存在的不足而制定的。纵观11年来的主题,不难发现,农机化、农民合作社及农机合作社的政策与当年的主题非常紧密。从农机化政策来看,与其他年份相比,2008、2009、2012年的农机化政策的数量和政策力度,都有了明显增强。由此可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议题重心亟需推动农机化发展。从农民合作社政策来看,与其他年份相比,2013年大篇幅提出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系统政策,这与培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形势要求密切相关。从农机合作社政策来看,与其他年份相比,2008年、2012年、2014年提及农机合作社的政策,也反映了发展农机合作社有助于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农技创新及农业现代化。

2 我国农机化政策内容及演变特点

农机化是农机合作社的服务内容,有关农机化的政策可适用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根据2004 -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机化的政策规定,该政策的演变特点及内容如下。

2. 1 农机具购置补贴是常年政策手段且内容逐渐丰富

为普及农机具应用和促进农机工业发展,在2004- 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除了2011年之外,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有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且列在首位,表明农机具补贴政策备受关注,也反映了该政策从试点到推广,其实践效果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通过梳理政策,可以发现,该政策演变呈现出补贴力度加大、范围扩大、农机类型增加、补贴资金增加的趋势: 1我国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逐渐加大,继续增加( 2005年) 、增加( 2006年) 、扩大( 2007年) 、继续加大( 2008年) 、大规模增加( 2009年) 、进一步增加( 2010年) 、扩大( 2012 - 2014年) 。2补贴的范围从部分农民到全体农民。农机专业户和农机服务组织 ( 2004年) 、部分地区农民( 2005年) 、农民( 2008年) 、所有农牧业县( 2009 - 2014年) 。3农机具购置补贴的财政安排从中央财政出资到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中央财政( 2004年) 、中央和地方( 2005 - 2014年) 。4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机型从少到多到优,着力破解农民购不起优质农机的难题。大型农机具( 2004年) ,农机具( 2005 - 2008年) ,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机具( 2009年) 。

2. 2 政策变得具体和细化且具有针对性

除了农机具购置补贴之外,农机化政策还包括推动农机化、农机研发和推广、农机服务、农机安全监管、农机税收优惠及农机售后服务等。1政策推动农机化在多部门、多作业环节逐步开展: 从大田作业环节来看,播种和收获( 2009年) ,深松整地、秸秆还田、水稻育插秧( 2010年) ,机插和机收( 2012年) ,生产全程( 2014年) ; 从农业部门来看,粮食、经济作物和养殖业( 2008年) 、粮油作物( 2009年) 、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 2012年) 。2政策推动高效适用的农机研发和多地区、多技术的推广: 在研发方面,大中型拖拉机、多功能通用型高效联合收割机( 2007年) ,先进适用、生产急需农业机械( 2008年) ,农机关键零部件和重点产品( 2012年) ,粮棉油糖等农机装备( 2013年) ;在地区推广方面,建设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 ( 2007年) ,粮食主产区、南方丘陵区和血吸虫疫区 ( 2008年) ,重点加强示范基地( 2009年) ; 在技术推广方面,水稻插秧、土地深松、化肥深施、秸秆粉碎还田( 2007年) ,精量播种、化肥深施、保护性耕作等技术( 2012年) 。3政策拓展农机作业服务领域和加强农机售后服务: 在农机作业服务方面,粮食生产农机服务( 2005年) 、跨区域的机耕、机播、机收作业服务( 2007年) ,不断拓展农机作业领域( 2012年) ; 在农机售后服务方面,2009年和2012年提到切实加强农机售后服务。4政策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和农机化税收优惠政策: 在农机安全监理方面,2007 - 2009年和2012年都有所要求; 在税收优惠方面,农机作业服务减免税、从事田间作业的拖拉机免征养路费和农机跨区作业免费通行( 2008年) ,落实支持农机化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 2012年) 。5除此之外,其他政策根据农机化发展需要提出: 重点环节农机作业补贴试点、农用燃油供应保障和高能耗农业机械更新报废经济补偿( 2009年) ,培养农机大户等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 2012年) ,农机以旧换新试点和农机保险( 2013年) ,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的集成配套( 2014年) 。

3 我国农民合作社政策内容及演变特点

农机合作社是农民合作社的重要形式,农民合作社的政策法规同样适用农机合作社的发 展。根据2004 -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民合作社的政策规定,该政策内容及演变特点如下。

3. 1 规范农民合作社运行的政策措施越来越详细

国家出台规范农民合作社运行的政策,包括立法、登记、标准化生产、示范社建设等。1政策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的立法、执法和完善,保障农民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 加快立法进程( 2005- 2006年) 、实施细则 ( 2007年) 、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2007 - 2008年) 、配套法规政策( 2008年) 、修订法律( 2013年) 。2政策推动农民合作社的登记制度明细化: 建立登记制度( 2005 - 2006年) ,具体登记办法、财务会计制度和配套支持措施( 2007年) ,税务登记系统( 2009年) ,合作社联社登记管理( 2013年) 。3政策推动农民合作社实行标准化生产( 2008 - 2009年) 。4政策加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力度,发挥其示范、推广、辐射、带动作用: 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 2009年) 、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 2010年) ; 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 2012年) 、实行部门联合评定示范社机制,分级建立示范社名录,把示范社作为政策扶持重点( 2013年) 。

3. 2 多种政策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

根据农机合作社周转资金普遍缺乏、经营和发展保障能力不足等情况,2004 - 2014年,国家逐渐加大力度支持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完善投入机制,出台多种扶持政策,建立财政补助、税收优惠、金融信贷及新增补贴倾斜等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1财政补助逐渐扶持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并重视资产管护,使农民合作社成为财政支农的载体: 各级财政继续加大扶持( 2008年) ,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给予补助( 2010年) ,部分财政投资项目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且补助资产移交合作社管护( 2013年) ,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 2014年) ,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 2014年) ,推进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 2014年) 。2税收优惠力度逐渐加大,且范围扩大: 对专业合作组织及其所办加工、流通实体适当减免税费( 2005年) 、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税收制度 ( 2005 - 2007年) 、制定税收优惠 办法( 2008年) 、完善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 ( 2013 - 2014年) 。3金融信贷支持政策力度加大,解决农民合作社贷款难: 信贷制度( 2005 - 2006年) 、金融政策支持( 2007、2009年) 、贷款担保公司提供服务( 2009年) 、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2012年) 。4政策推动新增补贴倾斜( 2010年和2012 - 2013年) 。

3. 3 从多方面支持农民合作社的生产经营

除财税金融政策外,国家从多方面推动农民合作社发展,包括给予项目支持、人才培养、兴办农产品加工或参股企业、设施建设、社会化服务、支持开展多种经营。1逐步让农民合作社承担更多的涉农项目: 可申请承担国家的涉农项目( 2008年) ,有条件的合作社承担国家涉农项目( 2009年) 、逐步扩大农村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技推广等涉农项目,由合作社承担( 2013年) 。2根据农民合作社管理型人才和技术骨干十分缺乏的现象,政策推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社员整体素质: 培训领办人( 2008年) 、加强社员培训( 2009年) 、带头人人才库和培训基地和带头人、经营管理人员和辅导员培训 ( 2013年) ,引导高校毕业生工作( 2013年) 。3近两年政策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参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2012年) ,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2013年) 。4政策更多地支持合作社开展多种经营和试点: 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 2007年) ,建设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资连锁经营( 2009年) ,信用合作( 2009年) ,农村资金互助社( 2010年) ,联通城乡市场的双向流通网络( 2012年) ,初加工和贮藏设施( 2012年) ,信用合作( 2012 - 2013年) ,鲜活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 2013年) ,保险产品和服务( 2013年)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2013年) ,设施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 2013年) ,合作金融( 2014年) 。

4 我国农机合作社政策展望

根据2004 -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机化、农民合作社以及农机合作社的政策内容及演变特点,并根据目前我国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形势以及十八大三中全会的精神,提出几点政策展望。

4. 1 针对农机合作社的政策将会有更多实施细则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只有3次提到农机合作社,属于政策初步制定阶段。结合我国未来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业机械化和农民合作社已成为农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想而知,21世纪农机合作社肩负着发展农业机械化和农民合作社的历史使命。随着农村全面深化改革的加快,农机合作社的地位和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国家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会越来越高,在下一阶段的政策,政策力度会逐渐加大,政策内容更加具体和细化。

4. 2 政策将推动农机合作社服务全方位、系列化和市场化

目前中央一号文件只提及农机合作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但服务范围尚未明晰。根据十八大三中全会的精神,我国政府应转变职能,更多地以服务的方式完善市场体系。因此,农机合作社的未来政策应该从政府导向型向政府导向和市场调节协同推动农机合作社服务朝着全方位、系列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政策推动农机合作社服务从原来的粮食机械化,走向经济作物和养殖业,且突破单一作业环节,发展到大田作物耕翻、播种、灌溉、植保、收获、加工等更加全面的环节。而且,未来政策将推动农机合作社的经营范围覆盖农业生产全程,并涉及农副产品加工、销售、运输,农机维修、农机信息和技术培训等服务领域。另外,未来的政策将会推动农机作业市场甚至跨区作业市场的完善。

4. 3 政策逐渐转型发展,从指导性向可操作性转变

在目前,农机合作社政策主要提出指导性和原则要求。从下一阶段开始,政策将从单项政策向政策组合转变,对政策的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都有明确的规定,政策的可操作性增强。从未来农机合作社的政策走向来看,扶持农机合作社的政策工具将更加丰富,不仅会有财政补助、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新增补贴倾斜来解决农机合作社发展壮大的资金约束问题,而且还有技术支持、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用电用油、土地流转、机库建设用地等其他扶持政策拉动提高农机合作社的服务能力。同时,国家也会根据全国农机合作社普遍存在的规范性运行问题,出台建社登记、内部管理、领取国家补助等监管政策甚至是制定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保障农机合作社的规范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有贵.发展农机合作社破解四难题[J].农村经营管理,2009(3):28-29.

[2]黄祖辉,徐旭初,冯冠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现状的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2(3):13-21.

[3]张桃林.依法扶持促进,提升质量水平努力推动农机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2(10):6-11.

[4]刘雨欣,张梅.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运营机制的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4):109-111.

[5]赵璇.农机合作社形成极其形成因素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00-102,108.

[6]崔奇峰,周宁.农机合作社带动的土地托管实践与启示——以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2(3):23-29.

[7]夏晓宇.农机合作社在土地规模流转经营中的作用[J].商业经济,2013(8):26-27,36.

[8]刘仁超.对崇明农机合作社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机化,2010(3):27-29.

[9]吴萍,曹光乔.我国农机合作社现状及其发展研究——基于对江苏、浙江和黑龙江三省16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调研[J].农业经济,2011(9):59-61.

篇4: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

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是提升生猪养殖供给侧效率的驱动力

中央一号文件第一项第3点和4点提出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

信息化建设,一方面是即时传递市场信息,以指导畜禽生产企业即时调整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争取效益最大化:也可以生产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及时为生产者提供适合的技术解决方案,提高畜禽养殖生产效率。

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引领未来养殖业发展方向

中央一号文件第一项第5点提出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引领作用。坚持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积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养殖模式的问题备受大家的关注。在市场与产业升级压力下,未来我国养殖规模化整合与标准化进程速度将加快。参与整合的主体来自产业链不同环节,其特征是不再坚持完全垂直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而是通过制定标准,强化服务,结合适度规模养殖(家庭农场),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种养加一体”高度一致性的紧密合作关系。这些新商业模式将更适应当前形势和未来发展,但需要一定时间和真实的投入才能打造成型。

环保倒逼下养猪“区域再布局”

“种养结合新模式”

中央一号文件第一项第7点提出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根据环境容量调整区域养殖布局,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发展草食畜牧业,形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中央一号文件第二项第11点提出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要实施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区域示范工程。积极推广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资源有效利用方式主要有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等。种养结合要考虑环境承载量。农业部2015年重点提出“一控、两减、三基本”治理农村污染,对于牲畜粪便主要抓两条:一是种养结合。根据环境的承载量,把养殖业和种植业结合起来,通过产业的发展来消纳牲畜粪便。二是重点对规模养殖场进行改造,采取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的办法把粪污通过沼气工程充分利用起来。治理畜禽粪污,减量排放是第一环节:利用畜禽粪污生产有机肥,重金属等污染物含量达标是基本前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总任务决定了养殖产业发展要把绿色环保作为第一要务。“猪肉进出口”都将处于量增状态

中央一号文件第一项第8点提出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完善农业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统筹农产品进出口,加快形成农业对外贸易与国内农业发展相互促进的政策体系,实现补充国内市场需求、促进结构调整、保护国内产业和农民利益的有机统一。加大对农产品出口支持力度。

截至2015年底,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已增长至47个,查验能力合计超过600万吨,备案存储冷库总库存超过100万吨。国内养猪业如何与国外竞争,已经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我国能够出口俄罗斯,也意味着我国养猪业的质量提升,猪的品种、饲料营养和兽药使用按标准严格执行后,我国猪肉出口量自然能跟进。

“猪肉产品安全”高压持续

中央一号文件第二项第12点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快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到2020年农兽药残留限量指标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加快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检验检测体系。

篇5:《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预测试题及答案

1.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粮食()负责制。

A.省长 B.市长 C.县长 D.乡长

2.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实施耕地()保护与提升行动。

A.面积 B.质量 C.效益 D.类型

3.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富裕农民,必须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A.维护社会的绝对公平B.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C.促使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性增长 D.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势头

4.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要围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A.建设现代农业 B.促进农民增收

C.做好“三农”工作 D.增添农村发展活力

5.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围绕(),加大惠农政策力度。

A.建设现代农业 B.促进农民增收

C.促进农业增产 D.促进农村发展

6.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抓好()创新试点,重点支持为农户提供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服务。

A.农业机械化科技 B.农业生产经营机制

C.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 D.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

7.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要围绕(),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A.农村经济发展 B.统筹城乡发展

C.城乡发展一体化 D.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8.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2月1日印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在连续12年聚焦“三农”的同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放在首位。

A.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B.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C.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D.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9.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要富,()必须富。

A.居民 B.人民 C.农村 D.农民

10.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年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A.2015 B.2016 C.2017 D.2018

11.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探索建立(),将适合社会兴办的公共服务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A.市政府职能转移目录 B.县乡政府职能转移目录

C.乡镇政府职能转移目录

D.农村基层组织职能转移目录

12.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把()打造成全国性为“三农”提供综合服务的骨干力量。

A.供销合作社 B.农村商业银行 C.农业科研机构 D.农村信用合作社

二、多项选择题

1.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需要破解的难题有()。

A.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B.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C.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D.如何在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的“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

2.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A.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B.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C.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 D.全面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3.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做强农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A.数量质量效益并重 B.注重提高竞争力

C.注重农业科技创新 D.注重可持续

4.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实行与铁路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同等政策。

A.财政投入 B.征地补偿 C.生态保护

D.耕地占补平衡

5.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建立()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

A.公开透明 B.全面详细 C.互联共享 D.全程可追溯

6.下列对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的具体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推进科研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和科技人员股权激励改革试点

B.建立优化整合农业科技规划、计划和科技资源协调机制,完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机制

C.加强农业科技研发,使科研机构成为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主体

D.积极推进种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试点,完善成果完成人分享制度

7.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富裕农民,必须()。

A.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B.开发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

C.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 D.加大政策助农增收力度

8.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重点支持()。

A.农民增收、农村重大改革 B.农民集中住房、农业科技创新

C.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 D.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民生改善

9.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向()倾斜,扩大节水灌溉设备购置补贴范围。

A.主产区 B.贫困地区 C.粮食生产核心区 D.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0.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

A.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

B.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

C.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帮助农民降成本、控风险

D.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

11.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扶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带动农民就业致富。

A.一村多品 B.一村一品 C.一乡(县)多业 D.一乡(县)一业

12.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主动适应(),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

A.农村实际 B.农业特点 C.农民需求 D.三农政策

13.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信贷、金融监管等政策措施,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确保()。

A.农业信贷总量持续增加 B.农业信贷总量保持稳定

C.涉农贷款比例不降低 D.涉农贷款比例持续增加

14.农垦改革的方向是()。

A.农垦规模化 B.农场企业化 C.垦区集团化 D.股权多元化

15.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善于运用()做好“三农”工作。

A.法律法规 B.法治思维 C.法治方式 D.底线思维

三、判断题

1.2015年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要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快推进现代灌区建设,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现阶段,不得将农民进城落户与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相挂钩。(√)

3.扶贫项目审批权原则上要下放到市,省政府切实履行监管责任。(×)

4.对农村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明晰产权归属,将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

篇6:《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预测试题及答案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2016年12月31日)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近几年,我国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进一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打下一定基础,但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仍很突出,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成本攀升与价格低迷、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小生产与大市场、国内外价格倒挂等矛盾亟待破解。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协调好各方面利益,面临许多重大考验。必须直面困难和挑战,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勇于承受改革阵痛,尽力降低改革成本,积极防范改革风险,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

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新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力争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一、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1.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粮食作物要稳定水稻、小麦生产,确保口粮绝对安全,重点发展优质稻米和强筋弱筋小麦,继续调减非优势区籽粒玉米,增加优质食用大豆、薯类、杂粮杂豆等。经济作物要优化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巩固主产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促进园艺作物增值增效。饲料作物要扩大种植面积,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牧草,大力培育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加快北方农牧交错带结构调整,形成以养带种、牧林农复合、草果菜结合的种植结构。继续开展粮改饲、粮改豆补贴试点。

2.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稳定生猪生产,优化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区域布局,引导产能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和玉米主产区转移。加快品种改良,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全面振兴奶业,重点支持适度规模的家庭牧场,引导扩大生鲜乳消费,严格执行复原乳标识制度,培育国产优质品牌。合理确定湖泊水库等内陆水域养殖规模,推动水产养殖减量增效。推进稻田综合种养和低洼盐碱地养殖。完善江河湖海限捕、禁捕时限和区域,率先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科学有序开发滩涂资源。支持集约化海水健康养殖,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加强区域协同保护,合理控制近海捕捞。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建立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制度,规范各类渔业用海活动,支持渔民减船转产。

3.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杂粮杂豆、蔬菜瓜果、茶叶蚕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药材和特色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大力发展木本粮油等特色经济林、珍贵树种用材林、花卉竹藤、森林食品等绿色产业。实施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开展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建设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原产地保护基地。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

4.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为依托,科学合理划定稻谷、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功能区和保护区内地块全部建档立册、上图入库,实现信息化精准化管理。抓紧研究制定功能区和保护区建设标准,完善激励机制和支持政策,层层落实建设管护主体责任。制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建立评价标准和技术支撑体系,鼓励各地争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林特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5.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坚持质量兴农,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三品一标”认证,推进农产品商标注册便利化,强化品牌保护。引导企业争取国际有机农产品认证,加快提升国内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切实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推行农业良好生产规范,推广生产记录台账制度,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生产销售使用有关规定。深入开展农兽药残留超标特别是养殖业滥用抗生素治理,严厉打击违禁超限量使用农兽药、非法添加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行为。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强化风险分级管理和属地责任,加大抽检监测力度。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追溯监管综合服务平台。鼓励生产经营主体投保食品安全责任险。抓紧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6.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通过村组内互换并地等方式,实现按户连片耕种。完善家庭农场认定办法,扶持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总结推广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经验,扶持培育农机作业、农田灌排、统防统治、烘干仓储等经营性服务组织。支持供销、邮政、农机等系统发挥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作用,促进传统农资流通网点向现代农资综合服务商转型。鼓励地方探索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研究建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引导规模经营健康发展。

7.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科学制定产业园规划,统筹布局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板块。鼓励地方统筹使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相关项目资金,集中建设产业园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吸引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建设运营产业园,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精深加工、现代营销,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鼓励农户和返乡下乡人员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入园创业就业等多种方式,参与建设,分享收益。

8.创造良好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统筹利用国际市场,优化国内农产品供给结构,健全公平竞争的农产品进口市场环境。健全农产品贸易反补贴、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法律法规,依法对进口农产品开展贸易救济调查。鼓励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大海外推介力度。加强农业对外合作,推动农业走出去。以“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为重点,支持农业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建立境外生产基地和加工、仓储物流设施,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推进农产品认证结果互认工作。深入开展农产品反走私综合治理,实施专项打击行动。

二、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9.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建立健全化肥农药行业生产监管及产品追溯系统,严格行业准入管理。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加快畜禽粪便集中处理,推动规模化大型沼气健康发展。以县为单位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探索建立可持续运营管理机制。鼓励各地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支持力度,健全秸秆多元化利用补贴机制。继续开展地膜清洁生产试点示范。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

10.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加快完善国家支持农业节水政策体系。加大大中型灌排骨干工程节水改造与建设力度,同步完善田间节水设施,建设现代化灌区。大力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集中建成一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稳步推进牧区高效节水灌溉饲草料地建设,严格限制生态脆弱地区抽取地下水灌溉人工草场。建立健全农业节水技术产品标准体系。加快开发种类齐全、系列配套、性能可靠的节水灌溉技术和产品,大力普及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大水肥一体化等农艺节水推广力度。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快建立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和节水激励机制。全面推行用水定额管理,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考核。实施第三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11.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继续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种植结构调整试点。扩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范围。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支持力度。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合理设定补助标准。支持地方重点开展设施农业土壤改良,增加土壤有机质。扩大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范围。加快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进度。上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期满后,将符合条件的退耕还生态林分别纳入中央和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推进北方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

12.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推进山水林田湖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加快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启动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落到实处。继续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推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设。完善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补助政策。加快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加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推进沙化土地封禁与修复治理。加大野生动植物和珍稀种质资源保护力度,推进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治理,继续开展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

三、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13.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改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在重点村优先实现宽带全覆盖。完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行业标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监管规范。支持传统村落保护,维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整体风貌,有条件的地区实行连片保护和适度开发。

14.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电商发展的标准体系。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商贸、供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加强从村到乡镇的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快递下乡工程。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鼓励地方规范发展电商产业园,聚集品牌推广、物流集散、人才培养、技术支持、质量安全等功能服务。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开展整省推进示范。完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加快构建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体系。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

15.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引导加工企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产业园区集中,在优势农产品产地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加大食品加工业技术改造支持力度,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加工设备。鼓励食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围绕“原字号”开发市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积极推进传统主食工业化、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方便食品、休闲食品、速冻食品、马铃薯主食产品。加强新食品原料、药食同源食品开发和应用。大力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加强现代生物和营养强化技术研究,挖掘开发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健全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注册备案制度。完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16.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支持各地加强特色村镇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风貌等建设。打造“一村一品”升级版,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村。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四、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17.加强农业科技研发。适应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新要求,调整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立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推进资源开放共享与服务平台基地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基础前沿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大实施种业自主创新重大工程和主要农作物良种联合攻关力度,加快适宜机械化生产、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新品种选育。加强中低产田改良、经济作物、草食畜牧业、海洋牧场、智慧农业、农林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等科技研发。加快研发适宜丘陵山区、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的农机装备,提升农机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能力。支持地方开展特色优势产业技术研发。

18.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引入项目管理机制,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科技推广。鼓励地方建立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业技术推广联盟,支持农技推广人员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深入推进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重点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和节本降耗、循环利用技术模式。实施智慧农业工程,推进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和农业装备智能化。发展智慧气象,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水平。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打造一批“星创天地”。加强农村科普公共服务建设。

19.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快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员兼职取酬等制度规定。通过“后补助”等方式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深入推进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农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机构。完善符合农业科技创新规律的基础研究支持方式,建立差别化农业科技评价制度。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20.提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科学制定园区规划,突出科技创新、研发应用、试验示范、科技服务与培训等功能,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科技人员创业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打造现代农业创新高地。支持园区产学研合作建立各类研发机构、测试检测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技术交易机构等科研和服务平台。支持园区企业和科研机构结合区域实际,开展特色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完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和监测评价机制。

21.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整合各渠道培训资金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办法,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提高农民工技能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深入推进现代青年农场主、林场主培养计划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探索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农民。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

五、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

22.持续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保护优化粮食产能。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措施,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持续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质量。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晒场、烘干、机具库棚、有机肥积造等配套设施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信贷支持。允许通过土地整治增加的耕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的指标在省域内调剂,按规定或合同约定取得指标调剂收益。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抓紧修复水毁灾损农业设施和水利工程,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平原地区农村机井油改电。23.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选择适宜模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大力度支持农村环境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和改厕。开展城乡垃圾乱排乱放集中排查整治行动。实施农村新能源行动,推进光伏发电,逐步扩大农村电力、燃气和清洁型煤供给。加快修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大力推进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推动建筑设计下乡,开展田园建筑示范。深入开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工作,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完善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提高补助标准,集中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重点对象。开展农村地区枯井、河塘、饮用水、自建房、客运和校车等方面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推进光纤到村建设,加快实现4G网络农村全覆盖。推进建制村直接通邮。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创建。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实施重点文化惠民项目,完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设施,在农村地区深入开展送地方戏活动。支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24.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加强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完善农村低保对象认定办法,科学合理确定农村低保标准。扎实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做好农村低保兜底工作。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筹资和保障机制。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

25.扎实推进脱贫攻坚。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确保2017年再脱贫1000万人以上。深入推进重大扶贫工程,强化脱贫攻坚支撑保障体系,统筹安排使用扶贫资源,注重提高脱贫质量,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加强扶贫资金监督管理,在所有贫困县开展涉农资金整合。严格执行脱贫攻坚考核监督和督查巡查等制度,全面落实责任。坚决制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做法,不搞层层加码,严禁弄虚作假,务求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六、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上一篇:学校铁路安全教育下一篇:杰夫贝索斯的成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