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学雷锋活动月实施方案

2024-05-01

新区学雷锋活动月实施方案(精选14篇)

篇1:新区学雷锋活动月实施方案

新区学雷锋活动月实施方案

2013年是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发表50周年。为深入持久地掀起学雷锋活动热潮,充分展示我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树立新区文明城区良好形象,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持践行雷锋精神,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我区将于今年3月继续集中开展“学雷锋活动月”活动。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学雷锋活动月要以学雷锋为主题,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为目标,以志愿服务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星期六志愿服务日”活动为载体,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要内容,与学习郭XX等新时期道德模范人物相结合,在全区广泛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为促进“作风建设年”和“五个新区”建设贡献力量。

二、活动内容

(一)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主题宣传

1、公益广告宣传。学雷锋活动月期间,在新区广播电视台重要时段、《开放先导区报》第八版倒头题和《金州新区文明网》“讲文明树新风”栏目开设学雷锋活动公益广告。各街道、各单位要利用电子屏幕、宣传橱窗等阵地发布学雷锋公益广告和张贴宣传挂图,营造学雷锋讲奉献的良好氛围。

2、媒体宣传报道。区新闻媒体要做好学雷锋活动的宣传报道。新区广播电视台要在新闻时段有计划播报学习雷锋活动情况。《开放先导区报》要利用已有的“雷锋精神在新区”专栏做好活动的报道,并在第八版“副刊”上连载以我区“中国好人”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实现教育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3、网络信息发布。各单位、各部门要定期报送学雷锋活动信息,区文明办将在XX新区文明网“志愿服务”、“讲文明树新风”等栏目中进行集中宣传,充分展示我区学雷锋的活动成果和市民的文明风采。

4、微电影首映。举行《好人老祁》微电影首映式,以微电影的形式展现祁XX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警察爱人民宗旨,用骨肉亲情温暖夕阳老人空寂心灵的高尚情操,让“身边好人”形象深入人心。

(二)积极开展学雷锋主题实践活动

1、开展一次广场宣传和便民服务活动。3月3日,启动广场学雷锋服务日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为广大市民提供便民服务,并招募全运会志愿者;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维权周宣传活动,组织巾帼志愿者进社区、进企业提供妇女维权服务。

2、组织一次大规模集中环境整治活动。结合我区创建全国卫生城区,组织各街道社区环境志愿者,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净化、美化家园活动,同时启动XX新区2013年学雷锋“星期六志愿服务日”活动。

3、开展一次“中国好人”道德示范活动。一是“道德模范张彦军作示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省道德模范张彦军以党员车队为班底组建“文明礼让示范车”队;二是“好人祝瑞伍传递正能量”,组织“万里爱心会”义工,开展走进“中国好人”文艺大篷车巡演;三是“好人陈伟强宣讲进校园”,走进辖区学校作报告,与师生共同感受雷锋精神。四是“好人老祁访空巢”,祁福孟走访慰问空巢老人,解决空巢老人实际困难;五是“好人姜XX倡议促文明”,姜长伟警官以个人的名义向全区市民倡议,倡导文明礼让,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六是“好人老魏电影放映进村屯”,魏XX为乡村敬老院和农民义务放映学雷锋和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影片;七是“好人孙XX便民服务送居民”,孙XX组织义工开展清理野广告活动,并向市民发放“便民服务卡”。

4、举办一次学雷锋义工表彰活动。3月23日,万里爱心会召开“‘学雷锋、学郭明义’优秀义工总结表彰会”,对一年中无私奉献和对社会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义工予以表彰,激励更多义工更好地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5、开展一次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结合“3.22”世界水日,组织区慈善总会义工队开展一次清理水源地卫生和倡导“爱护水源就是爱护自己”宣传活动。

篇2:新区学雷锋活动月实施方案

“学雷锋月”活动汇报材料

2012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纪念日,为将学习雷锋这一部队传统活动引向深入,真正在部队倡导雷锋精神,高新区公安消防大队根据支队《关于在全市消防部队开展“学雷锋月”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及部署安排,制定“立足本职学雷锋、争做雷锋传人”方案,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弘扬雷锋精神,共促和谐高新

二、活动时间

2012年3月1—31日

三、已开展活动情况1、3月1日高新中队由政治指导员秦俊人组织中队全体官兵学习支队《关于在全市消防部队开展“学雷锋月”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并就高新区消防大队开展“学雷锋月”活动方案进行部署动员;

2、3月2日进行学雷锋教育,观看雷锋电影,写出心得体会;

3、3月5日下午高新中队由政治指导员秦俊人带领4名官兵走进敬老院,开展了以“学雷锋树新风 争当时代先锋”的义务劳动,确确实实帮组老人们解决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让老人们感受到温暖;进行消防知识宣传;

四、计划开展的活动4、3月10日与高新区团委、高新区环卫局等单位共建,一齐出动,清扫古城路,为高新区城增光添彩。

5、3月15日进行了“今天我也学雷锋”演讲比赛,既加强了对雷锋精神的深刻认识,又提高全体官兵的语言表达能力;

6、3月20日深入吕蒙乡社区街道和昌江一中积极开展新消防法、消防知识宣传行动,让广大群众防火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

7、3月25日组织大队官兵就如何立足本职学雷锋进行集体讨论;

8、3月31日进行总结,把好的经验总结出来。

高新区公安消防大队党委

篇3:新区学雷锋活动月实施方案

关键词:学雷锋,常态化,路径

“雷锋叔叔没户口, 三月里来四月走”, 这句话反映了人民群众学雷锋活动大多数是临时化和形式化的。出现这种现象, 是没有把学雷锋活动提高到一定高度来认识并没有使之成为常态化可持续的活动。怎样克服这一局面?党的十八大站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高度上, 作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广泛开展志愿服务, 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的重大报告。这是第一次在党的报告中提出推动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党的十八大报告, 不单单是把“推动学雷锋活动”写进十八大报告, 更重要的是十八大报告关键词中体现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新时期新形势需要我们要树立德才兼备和德能双修的人格追求。

一、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升华

1、雷锋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和继承。

中华几千年的优良传统文化, 凝结成强有力的民族精神, 激励鼓舞着我们一代代的中华民族的儿女。“仁者爱人”高尚道德情操,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爱国主义精神, “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的民族自我修养精神, “朝闻道, 夕死可矣”的追求真理奉献精神, “宽以待人, 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 勤劳勇敢, 吃苦耐劳等传统的优秀品质, 都根深于我们中华儿女的血液, 是我们伟大的民族魂。

2、雷锋精神是对革命精神和革命光荣传统的发扬和继承。

观雷锋短暂的一生, 常怀感恩之心, 对党至诚至信、对人民至亲至爱, 是雷锋精神永恒不变的核心。雷锋精神广泛吸取了革命英烈的光荣事迹和优秀传统, 如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以及黄继光等先烈革命精神。正是在党的熏陶和影响下雷锋树立了“生为人民生, 死为人民死”的雷锋精神。毛泽东思想和马列主义是雷锋精神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必然性

1、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是解决当代道德建设所面临尖锐问题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 我国的道德建设方面面临严重的问题, 例如小孩被汽车压死, 过往人袖手旁观;老人跌倒没人敢扶;不良商贩做假冒伪劣产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这说明我国当代社会部分人们道德失范, 失去了责任心, 爱心, 诚信等这些好的品德。所以说我们不仅提高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需要提升提高我们道德素质。雷锋精神是我国一座精神的丰碑, 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是我们人人熟知, 人人可效仿的道德模范。通过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可以有效的激发人们道德热情, 参与道德建设, 将每个人的爱心转化为社会的正能量, 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谐发展。根据十八大要求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要在自身学好学深的基础上, 把组织化动员方式与社会化动员方式结合起来, 切实把党的十八大中的学习雷锋精神准确、广泛、有效地传播到广大青年中去。

2、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是开展和巩固学习成果的内在要求

一项活动要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不能靠轰轰烈烈一股风来维持开展, 最终必须走向常态化, 学雷锋活动也需要者常态化路线。为了避免学雷锋活动“走过场”、“一股风”、“搞形式”的不良现象的出现, 我们必须推动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构建。当前, 要将组织的统一群体活动与个人业余活动相结合起来, 将学其他活动与雷锋活动融合在一起, 实现协调推进, 相互融合, 从而用此来发展和巩固学习活动的成果, 不断推动学习雷锋活动向纵深和常态化发展。

3、常态化学雷锋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载体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

新要求, 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楷模, 雷锋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创新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成果和完美的德行体系”, 集结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最优秀的美德善行;把“感恩、爱国、奉献、友爱、进取”的雷锋精神内核因子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弘扬雷锋精神提供思想理论保障, 赋予其恒久生命力, 有利于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和大众化目的的实现。

三、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路径选择

1、强化媒体宣传。

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就需要在全国营造良好的道德舆论环境, 网络、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就需要大力宣传。

2、树立典型榜样。

身边有榜样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人们才会跟风进行学雷锋活动。所以要在实际操作中要将学英模和学雷锋结合在一起, 树立学雷锋的先进典型, 有效的展示雷锋的时代精神风采, 加强丰富雷锋活动的内容, 让广大人们赶有目标, 学有榜样、以点带面、见贤思齐, 让雷锋精神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也可以是雷锋精神与时俱进。作为党的先锋队与后备军共青团, 我们要在社会实践中起到带头榜样作用。这是作为共青团团员必须履行的义务。

3、加强岗位敬业。

雷锋一生中的爱岗敬业, 这是雷锋精神的核心。推动雷锋活动常态化构建, 不能只是走过场作秀, 应将雷锋的精神融入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从我做起, 坚持到底。这是雷锋做“好人好事”的基本启示, 是坚持学习雷锋的基本要求。

4、纳入群众活动。

, 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关键是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人民群众的推动学习雷锋常态化活动主体。常态化开展学雷锋活动可以加强人民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 并对广大青年寄予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 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殷切期望。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 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5、融入国民教育。

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 需要持久而有效的学习教育。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的机构, 青少年祖国的希望也是学习雷锋活动的重要群体。深入学习雷锋, 可以有效的净化青少年生活和成长环境、有助于其健康茁壮成长。所以, 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构建, 学校教育是一个有效途径, 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四、结语

毛泽东曾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 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不做坏事。”因此, 加快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是个艰巨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 不能一劳永逸, 我们必须形成合力和常抓不懈。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构建, 对于巩固提高人们道德成果、化解道德建设中所面临的尖锐问题、提高人民文明程度和构建社会核心的价值体系, 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篇4:新区学雷锋活动月实施方案

一、教育系统学雷锋活动的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紧密结合全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以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以青少年学生为重点,以社会志愿服务为载体,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积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在教育系统广泛进行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和雷锋式模范人物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普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师生员工努力成为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

二、教育系统学雷锋活动的主要内容

1.全面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做全面发展一代新人”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每年3月5日前后,围绕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认真组织学校班级、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等通过学雷锋主题演讲、报告座谈、读书征文、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学雷锋主题班日、主题队日、主题团日、主题党日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了解雷锋先进事迹,崇尚雷锋高尚品德,感悟雷锋时代精神。在广大教师中广泛开展以“学习雷锋、为人师表”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着力弘扬和实践雷锋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组织广大教师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广泛开展教师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大讨论,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提高师德素养,树立良好学风,专心教学、潜心育人,争做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在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中,开展以“践行雷锋精神、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教育系统“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以雷锋精神为引领,走进学校、走进师生、走访家长,查隐患、查实情、查问题,解困难、做实事、惠群众。通过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广泛动员组织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投身、踊跃参与学雷锋活动,迅速在教育系统掀起学雷锋活动的高潮,不断形成学习雷锋、争当先进的生动局面。

2.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各地各校实际,组织开展以学雷锋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打造具有鲜明教育特点的品牌项目,构建更加完整的青少年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普及文明风尚志愿服务、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公共秩序和赛会保障志愿服务活动、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活动,以及面向特殊群体的志愿帮扶活动。组织中小学生依托社会实践基地,广泛开展文明礼仪、维护秩序、保护环境、爱粮节水等活动。组织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雷锋为民服务周”志愿服务活动。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组织高校学生扎实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积极联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工矿企业、驻地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建立多种形式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基地。

3.深入推进以雷锋精神为重要内容的校园文化建设。在中小学广泛开展“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学雷锋活动,通过读一本书、讲一个故事了解雷锋事迹,通过开一次班会、写一篇心得感受雷锋精神,通过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志愿服务开展学雷锋实践。把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与每年举办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明风采”竞赛活动结合起来、坚持下去。借鉴各地区各领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相关成果,探索提炼高校师生普遍认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精神、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和高校辅导员誓词。支持鼓励师生创作一批弘扬雷锋精神的短信、诗歌、话剧和文学作品,不断赋予学雷锋活动新的形式、新的手段和新的文化样式。通过组织开展“雷锋榜样进校园”、“雷锋精神大家谈”、“雷锋事迹在身边”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学雷锋的浓厚氛围,促进和带动优良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组织开展学雷锋网上系列活动,在教育系统主流媒体、网站开设学雷锋活动专栏和微博,搭建学雷锋网上交流平台,举办雷锋精神视频、摄影、动漫等网上作品展评活动,不断增强学雷锋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4.大力选树宣传先进典型。通过举办报告会、宣讲会、座谈会等形式,在教育系统大力宣传郭明义等模范人物,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全国道德模范进校园巡讲活动,在校园掀起学道德模范、见实际行动的热潮,激励青少年争当雷锋精神新时代的传人。大力宣传表彰教育系统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先进典型,开展“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评选表彰活动。扎实做好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及表彰活动,评选“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和“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开展“雷锋式学校”、“雷锋式班级”、“雷锋式青少年”创建和命名活动,推动广大师生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及时发现和选树教育系统学雷锋活动先进典型,大力宣传他们的高尚风范和优良品格,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师生。

5.认真开展雷锋精神研究。把雷锋精神研究纳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学规划和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支持一批重点研究课题,推出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组织教育系统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进一步研究阐释新时期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积极探索新时期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机制化的模式与方法,深入挖掘新时期雷锋精神与培育全面发展一代新人的内在关系和融合方式,促进研究成果与教育改革发展、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为全社会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提供有力支撑,不断推动学雷锋活动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积极探索构建雷锋精神学术研究体系,鼓励、支持学生成立雷锋精神研究会等学生社团,加强指导,推动交流。

三、教育系统学雷锋活动的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意义,把组织开展学习、宣传和实践雷锋精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努力走在全国学雷锋活动的前列。要紧密结合教育工作和青少年学生实际,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进行认真准备、周密安排、精心部署,迅速掀起学雷锋活动的高潮。

2.注重工作实效。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严防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结合实际、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强化特色,运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乐于接受的渠道,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扩大活动参与的覆盖面,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3.营造良好氛围。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大力宣传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和社会各界涌现出的雷锋式模范人物,围绕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内容,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校刊、校园宣传栏、校园电视和校园网络等宣传阵地,不断增强学雷锋活动的影响力,努力营造践行雷锋精神、争当先进模范的良好氛围。

4.建立长效机制。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将学雷锋活动当做一项常态的工作来抓,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安排,制订完善考评措施,将学雷锋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纳入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要适应时代发展和育人需求,改进和创新学雷锋活動的内容、载体和形式,使之不断焕发出生机活力。要认真总结交流经验,研究解决问题,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学雷锋活动坚持不懈、常抓常新。

篇5:新区学雷锋活动月实施方案

舟山市交警支队文件

舟山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

FM97舟山交通经济广播

—————————————————————————————————— 关于开展“文明出行爱我新区” 爱心彩虹 新区文明交通行活动的通知

*********

2012年,是“爱心彩虹”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收官之年,也是新区文明交通行活动的第一年,为进一步增强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创建平安和谐新区,市文明办、市交警支队、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和交通97 携手,以“文明出行 爱我新区”为主题,推出“爱心彩虹 新区文明交通行”活动。

*********

附件一

“文明出行爱我新区”

爱心彩虹 新区文明交通行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舟山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改变了全市的交通格局;舟山群岛新区的确立,要求有更加畅通、文明的交通环境,更高的文明交通意识与之匹配。新时期,更高的要求与任务,需要有更加有力的举措。

2010年7月15日,为期三年的“爱心彩虹”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在定海启动。2010到2011,舟山市文明办、舟山市交警支队和FM97舟山交通广播联合开展了五季“爱心彩虹”系列活动,对机动车“斑马线不礼让”、“加塞”、“违停”、“夜间不按规定使用灯光”等违法行为以及“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问题予以重点关注,引导市民关注交通安全、自觉文明出行,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2012年,是“爱心彩虹”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收官之年,也是新区文明交通行活动的第一年,市文明办、市交警支队、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和交通97 再次携手,以“文明出行 爱我新区”为主题,推出“爱心彩虹 新区文明交通行”活动。

二、活动目的:

全面普及交通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创建平安和谐新区。

三、活动主办:

舟山市文明办、舟山市交警支队、舟山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FM97舟山交通经济广播

四、活动协办:

各县区文明办、交警大队、文化局

五、活动安排:

(一)文艺演出

1、活动以文明出行主题文艺节目巡演宣传的方式到各县区,活动共安排五场持续到年底;

2、四县区加上新城以“文明出行 爱我新区”为主题各编排1个小时的主题文艺节目,作为该区域巡演宣传的主干节目

3、五场巡演宣传活动结束后,主办单位根据节目实际再从各县区挑选若干个节目组合成一台大型主题演出,作为年底的表彰总结汇演。

(二)、展板宣传

设置宣传展板,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举办交通法规进社区知识讲座等

1、固定宣传内容:如一些宣传口号:文明出行,我看你行;关爱生命,文明出行;人人都是交通环境;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等;

2、部分内容可根据活动的不同特点而变化;

(三)、节目配合1、交通97平安小鱼儿在节目中对活动进展情况进行宣传;

2、活动重要节点,平安小鱼儿配合连线报道,在节目中加大宣传力度;交通97其他相关节目配合宣传;

3、交通97配合交警部门制作户外宣传广告牌,同时制作相关公益广告,在节目中滚动播出,增强活动的知晓度;

4、平安小鱼儿尝试文明出行体验式的关注方式,观察、了解、解析各方态度;

六、活动分工

1、市文明办

2、市交警支队

3、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

4、交通97:发挥媒体自身优势,集中宣传;安排主持人主持各场文艺巡演。

附件二:

“文艺演出”时间表

文艺演出以县区文明办、文化局为主体,市交警支队、舟山交通97配合一、四县区及新城文明办确定“文艺演出”负责人,6月15日前上报市文

明办;

二、“文艺演出”负责人围绕“文明出行 爱我新区”主题,编排1个小时的主题文艺节目,作为该区域巡演宣传的主干节目,要求:6月30日前确定节目单(包括每个节目的内容、演出人员、时长),确定演出场地,上报市文明办;

三、市交警支队、舟山交通97各出两个节目,6月25日前上报四县区及新城文明办“文艺演出”负责人;同时确定联系人,便于沟通;

四、6月30日至7月20日为“文艺演出”排练时间;

篇6:新区学雷锋活动月实施方案

开展“学校管理校校行”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市教育局统一部署,为认真贯彻孝感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市直“三区学校管理校校行”活动》孝教办发[2016]67号文件、社管局教育办关于印发《高新区学校管理“校校行”活动实施方案》孝开社教办[2017]04号文件的通知,全面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强化学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孝感市高新区共青小学管理“校校行”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依法治校、育人为本的总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指导,加强学校制度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推动学校决策运行、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推行学校改革创新,加强区域间、校际间的交流,为孝感市高新区共青小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二、活动内容

孝感市高新区共青小学管理“校校行”活动,主要包括办学行为和制度建设、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校园安全、特色工作等内容。

三、组织机构

孝感市高新区共青小学成立“孝感市高新区共青小学管理‘校校行’活动工作专班”。具体为:

组 长:肖俊春 孝感市高新区共青小学校长 副组长:高毛货 孝感市高新区共青小学副校长 成 员:

赵曼 孝感市高新区共青小学教导主任

徐建新 孝感市高新区共青小学政教主任 阚惠芬 孝感市高新区共青小学工会主席

孝感市高新区共青小学各班班主任

工作专班统筹安排本学校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实施“校校行”创建达标工作。

四、工作目标

1.增强法制意识,规范办学行为。2.实施有效管理,规范从教行为。

3.加强学校制度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推动学校决策运行、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

4.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校园安全、特色工作等内容。5.积极推行学校改革创新,加强区域间、校际间的交流。6.推行“日清周结”,规范文明行为。

五、工作重点(一)规范校园管理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创建安全、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作为突破口,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校容校貌,使学校成为环境整洁优美、秩序井然、生机勃发的育人场所。

加强校园建设文化步伐。积极组织师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创新办学理念,注重人文关怀,体现时代精神,突出教育功能,营造育人氛围,创建安全文明生态学校。

(二)规范教学管理 加强课堂常规管理,杜绝教育教学事故发生,严格教学过程检查,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抓好新课程计划落实;规范教学质量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健全教学质量分析和评价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开齐开足课程。为了保证开齐开足课程,各校要利用校本资源,加大整合与培训力度,因校制宜,使各科课程能顺利开展。

2.加大考核力度。要制出详细的考核方案,加强固态考核与动态考核,让课程开设常态化。修订完善奖励制度,力所能及最大限度地奖励工作实绩突出的教师,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要搭建平台发展人,确立“工作育人”的管理理念,让广大教师坚持自主创新,使其逐渐走向成熟。积极组织有益教师成长的活动,为教师搭建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树立“师德标兵”、“教学能手”典型,努力培养市区级优秀教师。

(三)规范安全管理

抓好师生安全教育,强化师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大型活动安全管理,落实保障师生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杜绝由于学校管理不善造成的师生伤亡事故。积极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经常性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抓好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清除校园周边的电子游戏厅、网吧以及无证经营的食品摊点和流动商贩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受教育环境。

1.齐抓共管,实现共同安全。将努力探寻一条和公安、交通与政府的综合管理,让学校安全有管理,有监控,有处罚。

2.组织验收,实行强制管理。对校外接送,学生骑车,进行严格管理,进行预防演练,增强自护自救能力。3.举办活动,让安全伴随学生的每一刻。每学期,学校举办学生卫生、安全等知识竞赛,培养学生安全防范能力。

(四)规范收费管理

加强教育收费管理,严格规范教育收费秩序,严肃查处各种乱收费行为。要按上级部门的相关规定,坚决执行规范收费。不多、乱收费。做好两免一补的各项工作,保证教育惠生惠农政策最大化与最优化。做到三个透明,即学生透明,家长透明,社会透明,体现办学的规范性。

(五)规范教师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岗位规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师全面健康成长。

1.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对所有在编在岗人员建立成长档案,为教师的成长铺路搭桥。

2.举办教师成长比赛。学校要经常性举行现场备课、说课、利用多面体进行教学等竞赛活动,同时加大奖励力度,让老师投身到自我提高的自觉行动中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增强课堂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可能与保障。

3.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各校要求每一位老师深化课堂教学、领会新课程教育理念,关注课堂的延伸能力。同时,将对学生的课外作业量进行监控,杜绝补课行为,让学生有丰足时间度过愉快的童年。

4.加快打造文化教师的步伐。将对教师办公室,办公桌进行规范;每学期读一本好书,引领教师走进文化,用文化思想与行为武装自己。

(六)规范学生管理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有效地贯彻《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学生逐步达到行为规范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班、团、队活动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认真组织学生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贯彻落实“两课两操”活动。一是结合实际,制定体育艺术工作计划,开足开齐课程。二是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的阳光体育活动。三是在活动过程中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记录、有成果,创造了艺体教育浓厚氛围。

1.优化户外活动。每学期,要建立多位多层的学生户外活动项目,让学生童年学习丰富,多方面生成能力。要实行两个活动网络建设,即校级活动与班级活动,做到班班有活动,人人得参与,同时,对活动质量进行考核,保证活动的正常化下高效化,尤其是常态化。

2.优化大课间活动。建立大课间操长效制度。实现四个落实,即时间落实、场地落实、内容落实、人员控制落实。要有具体落实计划,保证活动有质量,促成长。

3.优化六个自动建设。本学期,在学生管理上全力推进三个管理制动化的进程,即预习自动化,课堂学习自动化,复习自动化。同时,还在老师层面推进三个自动化,即班务管理制度,教学自动化,教学科研自动化,培养老师与学生的习惯管理,自我管理。

(七)规范评价管理

学校要全面推行“日清周结”制度,并以此作为对学校规范管理的重要依据。要切实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家访、信访等多种形式建立经常性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同时学校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生动活泼、文明健康的教育活动,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对学校的评价应坚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主动发展、终身发展的原则,评价的内容包括:学校的领导班子、制度与管理、学校的德育、教学、体艺、人文环境建设和学校发展规划等,同时逐步建立以师生自评为主,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八)规范档案管理

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教学、校产、文书、会计等各类档案,合理分类,装订整齐,有专人负责,有一套管理制度和规定。

1.设立档案室,实行专人管理。要按档案管理规则进行档案建设,做好中长短期的档案管理,以档案管理促成管理的规范性,体现管理的生成性。

2.丰富档案管理。本学期,要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分类建设,尽量扩充档案建设范围,加强管理的高效性和务实性。

六、实施步骤

(一)创建计划

积极开展布局谋篇,加强制度建设、责任目标,管理监督,学校制定“校校行”活动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及时回顾总结,评估工作成效,完善工作举措,建立工作机制,提升工作质量。孝感市高新区共青小学管理“校校行”活动,拟用2年左右的时间争取完成创建“校校行”达标单位。

(二)创建步骤

1、启动阶段(2017年2月底前)

2016年12月30日前,启动市直“三区”学校管理“校校行”活动。

2017年2月底前,孝感市高新区共青小学成立学校管理“校校行”活动工作专班,明确相关职责和工作目标,制定“校校行”活动实施方案。

2017年2月底前, 孝感市高新区共青小学报送学校创建方案(含工作专班)到教育办。

2、创建阶段(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

按照相关要求和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学校管理“校校行”活动。孝感市高新区共青小学学校创建时间为2018年12月底前。

第一阶段(2017年3月-5月底):

宣传发动和全面启动。开展市直“三区”学校管理“校校行”活动动员大会,对市直“三区”学校管理“校校行”活动作动员研讨。根据社管局教育办关于印发《高新区学校管理“校校行”活动实施方案》孝开社教办[2017]04号文件,学校制订“孝感市高新区共青小学学校管理“校校行”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召开师生动员大会,层层发动,迅速掀起“孝感市高新区共青小学学校管理“校校行”活动高潮。在规范校园管理方面,重点整治校园环境脏、乱、差,确保无论什么时候厕所干干净净,车辆停放整整齐齐,校内墙面无痰迹,地面无杂物,校园环境布置富有文化内涵。在安全管理方面,确保学校安全无事故,安宁无滋扰。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搞有偿家教。在规范学生管理方面,要努力实现三个“个个”的素质教育基本目标:一是追求学生个个成人。从不乱抛乱扔、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等最基础的文明行为习惯抓起,重点抓好学生文明习惯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二是追求学业个个合格。在开齐开足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开好课程,提高质量。三是追求身心个个健康。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心理疏导,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和8小时的睡眠。

第二阶段(6月-8月底):学习研讨和全员培训。暑期利用网络分层举办“孝感市高新区共青小学学校管理“校校行”活动学习班,切实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所有教职工普遍接受一次系统的“孝感市高新区共青小学学校管理“校校行”教育。在前一阶段实践的基础上,组织以征集管理案例、评比管理论文为主要内容的研讨活动,把“孝感市高新区共青小学学校管理“校校行”活动从实践操作层面上升到理性思考层面,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引领和指导丰富的管理实践。

第三阶段(9月-12月底):成果展示和评比表彰。认真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通过“校校行”、“家家到”等活动,全面推进“孝感市高新区共青小学学校管理“校校行”的落实到位,确保学校管理规范达标率100%,在此基础上,评比表彰 “规范管理星级达标班级”。

第四阶段(2018年1月-12月)自查与巩固阶段、重点查找自身的不足与存在的问题,加强整改,并不断巩固成果,做好迎检工作。

七、工作举措

(一)工作方法

1.加强领导与监督。校长亲自主抓,工作专班各司其职,全校师生齐心协力,为孝感市高新区共青小学规范化管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不断努力。

2.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各项制度。3.层层落实责任目标,注重管理过程动态监督,结果的追溯。促进学校管理工作尽快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轨道。

4.积极开展活动,强化措施,补齐短板。

(二)注重实效。

“校校行”活动与学校相关工作紧密结合,借助适当载体,开展切实可行的活动,注重实际效果,推动学校各项工作。

(三)加强宣传。

学校通过相关渠道和合适的方式对学校管理“校校行”活动的进展、取得的成效等,及时主动地开展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学校管理工作尽快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轨道。

篇7:“学雷锋活动月”活动实施方案

“学雷锋活动”实施方案

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风气的好转。校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提倡“以德育人”,雷锋精神就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学校把三月份定为学雷锋活动月,并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开展以“立足校园学雷锋,美化环境创文明”为主题的学雷锋活动,弘扬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师生“我与学校共荣辱”的责任感。增强主人翁意识,学会尊重他人,保护环境,尊重自我,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

二、活动时间:

2013年3月

三、具体要求:

活动月的口号是“雷锋就是你我他”。在学习、纪律、文明礼貌、卫生等方面以“五要”、“五不要”为行动标准,立足校园实际学雷锋,发扬钉子精神、艰苦朴素作风和助人为乐传统。

1、见到杂物弯弯腰,节约零食不乱抛——要“善小为之”,不要“小善不为”。

2、遵规守纪理应当,诚信朴实生之道——要“严以律己”,不要“自由散漫”。

3、文明礼节很重要,不拘小节必自扰——要“善待他人”不要“作践自己”。

4、勤奋学习善思考,消极懈怠是徒劳——要“学而善思”,不要“思而不学”。

5、环境优雅育英才,我自是风景一道——要“善待环境”,不要“污染环境”。

四、学雷锋活动具体措施:

措施一:通过学雷锋活动动员大会或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黑板报、广播、印发张贴“学雷锋倡议书”等形式大力宣传、发动,使雷锋精神深入人心,使学雷锋气氛更加浓郁。树立正气,优化校风、班风。

1、3月4日,教导室、团支部发出学雷锋活动倡议书。

2、召开全体师生学雷锋活动动员大会。

3、3月4日开始在中午和下午放学期间广播学雷锋倡议书、雷锋生平简介、雷锋故事、雷锋日记和格言、表扬校内的好人好事等,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

4、3月5日晚召开各班班长和团支书会议,指导各班开展学雷锋活动。

5、3月6日下午第七节各班召开学雷锋主题班会,学习雷锋同志先进事迹、雷锋日记等,领悟雷锋精神实质。

6、各班从3月2日开始出版一期以学雷锋为主题的黑板报,团委组织班干于3月11日下午第七节进行评比。

措施二:立足校园、立足身边学雷锋。

以“学雷锋”为契机,以青少年志愿者为龙头,开展各种活动。活动中广大团员、队员,班干和学雷锋积极分子必须积极带头,充分体现出团员、队员、班干以及学雷锋积极分子的先进性。倡导把学雷锋精神落实在行动中。

(一)校内活动

1、各班的班团干要积极组织本班同学为学校、班级或老师同学多做好事,为学校、班级、为个人争光。

2、每一位同学在这次学雷锋活动中都应该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在纪律、卫生、文明举止方面展开竞争,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人人争做“语言文明、举止高雅、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的二十一世纪的好少年。

3、从3月5日——3月10日,各班在班团干的组织下,首先要彻底地进行一次教室、宿舍的卫生大清洁:清理教室角落和宿舍床底的卫生死角,擦洗门窗,清扫蜘蛛网等,把教室的课桌椅和书本等摆放整齐,按学校要求整理好宿舍内务。

4、立足学习开展“一帮一“活动,要树立“敢为人先”的信心,“不甘落后”的决心,带出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浓厚学习氛围,使每个同学的成绩都有大的提高。

5、以团员和入团积极分子为主要成员的青少年志愿者——校园文明监督岗于3月9日开始值勤,在放学期间检查同学们的仪容仪表,校徽的配戴,乱扔垃圾等,以查促行。

(二)校外活动

各班同学周末回到家时,也可以慰问本村的孤寡老人,残障人士或孤儿等弱势群体。尽自己的能力为他们打扫卫生,拆洗蚊帐、被套或衣服等,也可以给他们捐一些生活用品,如:木柴、米、青菜、糖果、鸡蛋、油、盐、面条、洗衣粉等,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五、注意事项:

1、活动不能图形式,走过场,要注重实效。

2、要求各班尽量用照相机把本班做好事的场面记录下来。特别是在双休日回家慰问孤寡老人时,最好穿戴上学校团委提供的青年志愿者衣服和帽子以及校徽和团徽,并且用照相机把慰问情景拍下来交到团委肖寿宽老师处,由学校团委负责晒相并存档。

3、开展学雷锋活动,提倡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平凡之中见伟大。

4、如果组织校外活动,必须事先报请学校领导批准。

5、各班班长或团支书要认真如实地做好班集体或个人做好事的书面记录,并于当天或第二天交到团委肖寿宽老师处,以便学校及时通报表扬和统计。

6、以三月份的学雷锋活动为契机,把此项活动长久地坚持下去。

7、学校领导和各班班主任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活动期间注意安全。

六、活动评比:

1、各班班长或团支书负责写本班的学雷锋活动总结,于3月23——25日把总结统一交到团委谭五桥老师处。学校的学雷锋活动总结由团委负责撰写。

2、学校对各班进行的学雷锋活动情况进行考核,月底总结,评选出优秀活动班集体和学雷锋积极分子,进行表彰和奖励。

祁东县官家嘴镇中学

篇8:新区学雷锋活动月实施方案

为此,我区率先实行“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即“课堂教学行动研究”。它研究的是在教和学中发现的问题,它引导教师在研究状态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强调对实际行动的观察与反思,重在将研究与改进行动相结合,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更主动地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让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实施阶段

“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校组织常态下的听课、评课,在自我分析和同伴互助的基础上,找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并制订改进对策和措施;第二阶段,教师根据制订的改进对策和措施,在日常教学中进行自我反思与整改,并做好改进记录;第三阶段,教师的改进达到一定的效果后,学校再组织常态下的听课、评课,运用对比的形式进行效果分析,并提出意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二、“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实施策略

1.抓全员实施。区教研室设计了供全区所有教师使用的《课堂教学改进手册》,这本手册主要是方便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从而发现和分析问题;针对问题学习有关理论,寻求理论支持;制订出个人教学改进计划;实施教学改进行动;进一步反思教学过程;形成阶段性教学行为研究小结。这构成了浦东新区校本研修全员实施的基本框架。

2.抓改进指导。区教研室重点在如下方面给教师以指导:改进目标要集中,重在改进教学行为,重视积累形成教师实践智慧的案例,以区教研室领衔的区重点课题“深化‘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研究”引领“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深化实施,开发网络版“课堂改进计划和实施记载”等。

3.抓蹲点研究。“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实施过程中,区教研室组织蹲点研究。每位教研员蹲点1~2个学校教研组,抓住教师的“闪光点”,分析“薄弱点”和“改进点”,指导课堂教学改进的具体落实。

4.抓展示交流。在推进的过程中,学校形成了一些共同特点:将“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与教学常规管理结合起来,把“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聚焦在“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上,并将个体的教学改进与备课组、教研组的团队教研结合起来,实现教师群体的共同进步。区教研室选择典型,及时在全区组织推介活动,引领“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不断深化。区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通过教研活动宣传优秀的改进案例,推广实践中涌现出来的经验,为一线教师树立课堂教学改进的榜样。

三、“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实施经验与成效

(一)“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实施经验

1.以点带面,推广典型。教研室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推进“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深化实施,先后组织课堂教学改进的教学展示,推广进才中学、文建中学、三林镇中心小学等学校的典型经验。“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教学展示使优秀教师的经验转化为更多教师的教学行为。

2.评价跟进,明确导向。在项目组的倡导下,区教研室把深化“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作为区优秀教研组评比的重要指标。学校积极推荐在这方面做得好的教研组参加区级评比,为推进课堂教学改进的深化实施营造了良好氛围。

3.针对问题,加强指导。教研室组织深化“课堂教学改进计划”集中听课调研,通过听课、查看资料、座谈交流、参与教研活动等形式,充分了解学校的“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实施情况,在肯定学校成绩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引导课堂教学改进走向更高的境界。

4.专题总结,提炼策略。区教研室在组织区级层面深化“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教学展示和交流后,组织中小学各学科教师进行专题总结。学科的专题总结,为面上提炼带有普遍意义的改进策略提供了坚实基础。

5.项目负责人加强实施过程的指导。项目负责人指导学科教研员蹲点研究,及时把点上的经验通过学科教研活动推向全区学科教师;指导学科教师实实在在地撰写有利于指导面上推进改进的专题报告;及时组织深化“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教学展示活动,把值得推广的经验和做法辐射到兄弟学校。

(二)“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实施成效

1.教学研究走向深化。“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是教学过程中的科研。在“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推进的过程中,教师既是教学实践者,也是教学研究者。教师的教学设计变得有根有据,每个判断都有理论支持,教师个人朝着专业化方向不断迈进。

2.教学模式开始改变。深化“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过去一味由教师传授的教学模式开始改变,教师们在教学中注意渗透新课改理念,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体验、合作探究等情境。课堂教学多了些民主宽松的互动,少了些严肃拘谨的氛围;多了些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少了些对教材的生搬硬套;多了些学生的实验、游戏、讨论和质疑,少了些教师的单向传授。

3.反思能力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的个体反思能力,提高了教师的自我认知监控水平。教师个体反思能力的提高,又促进了“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深化实施,促使教师不断改善教学行为。大部分教师在课后都能自觉进行自我反思,或与同学科任课教师一起反思先前教学设计目标与整改落实点之间的差距,并在深入反思、讨论中,寻求改进策略,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再一次进行实践,接着再反思、再讨论、再提高。

4.提升教研组建设的层次。在课堂教学改进过程中,各校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大大加强。校长带领教学管理成员到教研组参与教研活动,及时了解教研情况,并予以指导,教研活动质量明显提高。由于教研活动扎实开展,改进气氛浓厚,每个教师的改进案例丰富,有案可写,有例可记,避免了盲目、肤浅。有了高质量的教研活动作为依托,教师的日常教学改进就更加系统,更加有效。

5.提升了浦东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为浦东新区全面推进上海二期课改,全面提高课堂效能提供了保障。这场改革己实施了6年,它使浦东新区整体教学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改观。

篇9:新区学雷锋活动月实施方案

近日,淄博高新区组织了由科技局、招商局和部分企业组成的科技代表团,参加了鲁台经贸洽谈会并举办了“台湾科技周”活动,共举办各类活动6次,接触台湾各界人士40余名,达成合作意向和协议11项。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增进了对台了解、加深了双方的友谊,促进了技术交流,推进了一批项目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台期间,代表团充分利用鲁台经贸洽谈会的有利时机,通过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推介会等,对高新区良好的地理优势、科技创新政策优势、产业发展优势、服务管理优势等进行了推介。赴台企业重点围绕各自的技术和产品优势,为推进项目合作进程与台商进行了深入洽谈,先后参观考察了台北内湖科学园区、新竹科技园区和新竹生活科技馆,拜访了大仁科技大学、台湾核心智识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冠品华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台湾生产力中心等,并就合作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洽谈。代表团每到一处都受到台方的热情接待,双方都认真细致地介绍了各自的基本情况和合作优势,体现出了真诚合作的愿望。期间,与台湾大仁科技大学就在中医药研究、生物技术等建立"互助、互利、互赢"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进行了深入洽谈;与台湾核心智识股份有限公司就在电子信息、新能源、人才培训等方面进行合作,搭建高新区与台方的科技交流合作平台进行了洽谈;与台湾冠品华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就投资建设“太阳能发电、绿色能源基地”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与其就组团参加今年9月“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暨国际科技成果招商洽谈会"洽谈有关合作项目达成共识。莱茵科技与台湾生产力中心就在台湾合作建立一所具有国际水平的“两岸工业技术服务中心”, 对“机电一体化和柔性控制实训系统"在台湾地区进行推广进行了深入交流;凱达格兰食品与太平洋建设集团就在高新区建设有机绿色无土栽培都市化观光农业基地”达成了合作意向,近期台方将前来商谈进一步合作事宜;中惠仪器与台中市商业总会就”石油产品分析仪器"开发推广建立合作关系达成意向;思科电子技术与瀚邦科技股份就“USB应用技术开发”达成了合作意向。在台期间,还组织企业参加了鲁台战略性新型产业合作洽谈会,与台各界人士进行了“一对一”的对接交流,介绍企业产品优势,解答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了解。通过此次活动,扩大了淄博高新区在台的影响,进一步疏通了与台进行交流合作的渠道,为今后增进对台科技合作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

(淄博高新区网站)

篇10:新区学雷锋活动月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横琴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丰富我区广大干部职工、居民群众的体育生活,拟在横琴综合文化中心举办横琴新区2018年瑜伽培训班,具体方案如下: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横琴新区社会事务局

承办单位:横琴新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珠海市瑜伽协会

协办单位:横琴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

二、培训时间

2018年10月9日-12月29日

(每周二、周四、周六晚上17∶30-19∶00,共36节课)瑜伽班1:周二 17∶30-19∶00 瑜伽班2:周四 17∶30-19∶00 瑜伽班3:周六 17∶30-19∶00

三、培训地点 横琴综合文化中心

四、人数要求:每班限20人,共60人。

五、培训内容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瑜伽一、二、三级。

六、报名方式

请各学员认真填写报名表(附件1)和责任书(附件2),并于9月30日中午前将报名表交至横琴综合文化中心或发至电子邮箱。联系人:谢勇,电话:***,邮箱:785617988@qq.com。

七、其他

1、健身瑜伽是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通过自身体位训练、气息和心里调节等手段,改善体资、增强身体活力、延缓机体衰老,是体育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参加培训人员可自备瑜伽垫,瑜伽服等所必需物品。

3、培训期间由培训机构负责协调楼下保安开灯、开门、发放免费停车票、下课后关灯、关门。

篇11:“学雷锋活动月”实施方案

值纪念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之际,为了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倡导社会文明新风,深入推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优良品质。也为了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体系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经学校研究决定三月份开展“学雷锋活动月”活动,现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形式: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认真宣传雷锋同志的光辉事迹,正确认识雷锋精神的实质,并以此为契机,强化学生的传统美德和公民道德意识,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素质,从而推动我校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发展。

二、活动主题:学习雷锋精神,厉行勤俭节约,弘扬文明新风,争做河东最美丽的人

三、活动时间及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3月1日—3月3日)

通过学校广播、升旗仪式、班会、黑板报等形式,积极宣传、发动,使雷锋精神深入人心,树立正气,优化校风、班风。团委、政教处将在学校宣传橱窗出一期宣传专栏,各班出一期“学习雷锋精神,弘扬文明新风”主题黑板报(3月5日前办好),让同学们了解雷锋精神,并把雷锋精神落实在行动中。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3月4日—3月24日)

1、各班召开“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文明学生”主题班会;

各班根据本班实际召开主题班会,要求深入开展以“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为主题的“四个一“教育和感恩“营养餐”教育活动,号召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小养成勤俭节约、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积极开展革除陋习活动,每位同学都要积极发现、主动制止身边的陋习(主要针对乱扔乱丢废纸、食品袋等行为)。

2、各班举办以“弘扬雷锋精神”或“永远的雷锋”为题的演讲比赛。

3、“学雷锋,献爱心”志愿者行动

(1)将爱心献给校园:在校园内开展清扫卫生死角、保持校园清洁卫生等美化校园的活动;自觉抵制在墙面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等不文明行为,人人争做爱校、护校的文明学生。具体要求做到:“十不”即 “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打架、不骂人、不吸烟、不喝酒、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破坏公物”。

(2)将爱心献给同学:各班组织学习互助小组,开展“一帮一”活动,鼓励成绩突出、有特长的同学与班上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结成学习互助小组,共同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3)将爱心献给社会:学校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到学校周边开展捡拾垃圾、整治卫生死角、清理街头小广告等志愿者活动;到恒口镇老年公寓进行献爱心活动等。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3月25日—3月31日)

1、各班对本次学雷锋活动的过程、意义认真总结,并于3月28日前将活动总结上报团委、政教处。

2、开展好“学雷锋先进集体”、“学雷锋标兵”的评选。通过撰写活动总结,各班把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典型事迹,上报团委、政教处,由团委、政教处评选并通报表彰。

四、活动要求

1、各班要高度重视此次活动,学生干部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责,带头学雷锋。

2、班主任老师要积极引导,认真发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要求各班结合实际,在做好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尽可能有创造性的开展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雷锋活动。

3、要将学雷锋活动与行为规范教育、礼仪教育、献爱心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充分结合起来。让“雷锋”活现在新世纪的今天,让雷锋精神永驻校园。

河东学校

篇12:学雷锋活动月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的为了进一步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学校决定把三月份定为学雷锋活动月,动员和组织同学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学习雷锋活动,培养一代新人的奉献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校园中形成“人人学雷锋、天天学雷锋、时时有雷锋”的良好氛围,让雷锋精神永驻校园。

二、活动时间

2014年3月4日---2014年3月31日

三、活动安排及要求

第一阶段:主题是“心中的雷锋”(第四周)

活动要求:组织召开“学雷锋”动员大会,实施“三个一”工程:讲一个雷锋的故事、背一句雷锋的名言、出一期有关雷锋精神的手抄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广播讲话等形式大力宣传、发动,使雷锋精神深入学生心田,把学雷锋精神落实在行动中:

1.在班级中,从小事做起,干好份内工作,保持教室清洁

2.在校园中,自觉做到不乱扔果皮纸屑。

3.遵守纪律,爱护公物,见到有损坏公物的行为要及时制止。

4.在学习上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遇到困难不要退缩。

5.热心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

第二阶段:主题是“雷锋精神伴我行”(第四周)

各班开展学雷锋系列实践活动,从小事做起,身边做起。

1.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我为妈妈做一餐”“我对想妈妈说......”“我为妈妈做贺卡”等活动,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劳苦,学会感恩。

2.结合植树节,组织广大师生开展美化教室环境及周边环境,立足身边学雷锋。以“植树节”为教育契机,开展“环境保护志愿服务周”活动。开展护花种草,清除白色垃圾、促进垃圾分类活动,还校园一片洁净。

针对上述活动,一—六年级各年级开展一次图片评选,用A4纸设计,上面张贴个人活动照片并附文字说明(有条件同学自愿拍照参与,其余同学可以只活动不拍照)。每班上报4份,年级内进行评选,分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

第三阶段:主题是“雷锋精神放光彩”(第五周)

活动要求:

1.3月25日是2013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宣传教育日。以此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教育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2.组织学生评选本班“学雷锋标兵”5名。

3.各班对整个三月份学雷锋活动进行总结。

篇13:新区学雷锋活动月实施方案

广东横琴岛坐落于广东省珠海市南部滨海区域,东与澳门隔水相望,且经港珠澳大桥连通香港,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后第3个国家级新区。《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中提出,要经过10~15年将横琴岛建设成为连通港澳、区域共建的“开放岛”,经济繁荣、宜居宜业的“活力岛”,知识密集、信息发达的“智能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岛”。因此,需建立健全完善的横琴新区电网监控和管理体系,使之成为能够监控、保护和自动优化内部互联元件运行状态[1]的智能电网,实现供电可靠率“5个9”的目标。

为此,广东电网公司开展了横琴新区电网智能化改造规划和技术方案研究。本文阐述了横琴新区建设智能电网的基本思路和关键技术方案,并通过对横琴电网的可靠性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可靠性保障措施。

1 横琴新区电网现状及改造目标

横琴新区电网目前有110 kV和10 kV两个电压等级。仅有一座位于横琴岛中部的110 kV户外常规变电站,即石山变电站。其主变容量为2×10 MVA,电压等级为110 kV/10 kV,通过220 kV南屏变电站双回110 kV南石甲、乙线供电。此外,横琴岛共有总长74.297 km的10 kV中压线路9回,总容量47.87 MVA的10 kV配电变压器89台,2套10 kV线路环网柜,2台电缆分支箱,78台柱上开关,总长58.61 km的低压线路,总容量为3 420 Mvar的无功补偿及6间低压配电房。

从现状数据可以看出,横琴新区目前负荷密度很低,现有电网资产和负荷水平比较低。因此,横琴新区电网智能化改造的目标如下。

1)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横琴岛位于珠江口西侧,南濒南海,岛上南部和北部分别为大小横琴山,一直延伸至海面,中部为围垦地和填海地。其中,山脉和海洋上适合发展大型风电场和抽水蓄能电站,中部沟型地貌适合发展分布式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此外,在政策支持下还可发展多联供燃气发电项目。

在电源规划方面,其目标是充分发挥本地可再生能源优势,积极发展多联供燃气发电,大力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等绿色能源,从而构建清洁开放且安全可靠的电源本地化电力供应体系;此外,还可给澳门供电,形成横琴新区清洁能源利用和保障体系。在高压电网方面,预期建设4座以500 kV加林站为中心形成双环网结构的220 kV变电站,即琴韵站(3×100 MVA)、金海站(3×100 MVA)、飞天站(3×100 MVA)和富祥站(2×100 MVA),220 kV线路总长度为81 km。在中压配电网方面,预期建设总长度为412.875 km的20 kV电缆线路85回,总容量为1 206.4 MVA的配电变压器1 508台,340台主环网柜,755组配电房开关组,形成有808个主干环网节点的中低压配电网。

将通过网架结构建设降低电网故障率,控制电网停电范围;通过配电自动化技术,实现配电网故障的快速定位、隔离与恢复供电;通过终端在线监测和智能运行维护中心,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次数与维修/检修时间。

2)实现电网智能化,实现电网与用户的密切互动,提高电力部门与用户双方电能和资产利用率;满足信息时代高电能质量与高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可充分利用广泛分布的可再生能源,实现节能减排和减缓气候变暖;实现集中供能与分散供能的相互协调,提高电网抵御大面积停电风险的能力。横琴新区智能电网发展内涵的技术框架见图1。

2 横琴新区智能电网实施内容

2.1 智能运行维护中心

建立电力设备运行管理中心,整合输、变、配电网各类系统的信息资源,总体实现横琴新区电网及设备运行维护的智能化,提高电力设备的管理效率;基于设备自身状态与电网运行水平的监测,借助地理信息和电气接线2种模式的图形化展示手段,以及电力系统动态分析与仿真技术,实现输、变、配电网动态、灵活、直观和多维的可视化和控制[2];基于监测/监视输、变、配电设备运行情况的智能诊断和定位技术,实现设备的状态检修与基于条件(可靠性)的运行维护,以及辅助故障抢修与计划检修策略的快速准确制定。

横琴新区智能运行维护中心的一体化信息运行维护综合管理系统按照分层、分布式结构组建而成,由监测和治理设备层、服务层和客户层组成,如图2所示。图中:GIS表示地理信息系统;EMS表示能量管理系统;CIS表示客户信息系统。

通过智能运行维护中心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功能,针对电网局部故障或大面积故障等紧急情况,辅助生产指挥人员进行故障处理及恢复方案决策和应急处理方案优化、人员/车辆/物资调度辅助决策、应急电源车调度等,直观地进行应急方案辅助决策。

通过智能运行维护中心生产指挥功能,实现设备备件的优化配置,当设备故障需要修复时,现场迅速更换设备,使设备故障停电时间由设备维修时间缩短为设备更换时间。

2.2 终端在线监测

整合输、变、配电网各类在线监测系统资源,总体实现横琴新区电网各类设备状态的可视化,确保设备健康运行;积累输、变、配电网各类设备运行状态的信息库[3],为设备状态检修提供基础保障;根据横琴新区智能运行维护中心一体化信息运行维护综合监管系统的总体架构,做好终端在线监测的信息与综合监管系统中的故障维修与状态检修模块的接口工作,为配电网调度操作与运行维护管理等提供便捷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渠道。

电网终端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对监测数据的组合、存储、处理、分析与统计,实现对智能电网设备的在线监测、分析处理、状态评估、图形显示、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等功能。终端在线监测建设主要包含变电站监测、输电线路状态监测和配电设备在线监测3方面内容。

在变电站监测方面,通过主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主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在线监测、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局部放电和微水密度在线监测等措施,及早发现故障征兆并纠正,减少故障漏报的风险和损失。

在输电线路状态监测方面,通过安置高频电流传感器,实现对线路状态的监测,有利于及早发现线路异常,制定线路检修策略进行故障预处理,排除线路停电的可能。

配电设备在线监测主要包括变压器温度、直流电源、电缆头温度、SF6气体、水位、火灾等方面的监测。通过对设备情况的分析,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制定检修策略,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

终端在线监测系统功能架构如图3所示。

2.3 配电自动化

通过配电主站与配电终端的配合,实现“三遥”功能及对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提升配电网调度安全性,避免由于支撑信息不足造成的“盲调”现象;实现馈线自动化功能,进行故障隔离、恢复非故障区供电,缩短故障停电时间,减小停电面积,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使配电网优化、灵活、经济运行。

在配电主站建设方面[4],按照配电网规模及发展需求规划主站基础平台和配电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馈线故障处理等基本功能,根据应用需求分期扩展高级应用、配电仿真及智能化应用等功能;遵循IEC 61968、IEC 61970标准,采用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构建配电网运行监视、控制和管理的一体化支撑平台,实现对配电网日常运行监视、倒闸操作、应急处置的高效管控;基于网络拓扑和负荷分析,根据架空线路、电缆线路等不同的网架结构,配合变电站保护装置、配电开关和自动化终端等设备实现自动故障处理。

在配电终端建设方面,根据供电区分类、供电可靠性要求、开关设备现状及通信条件,合理选择“三遥”、“两遥”及“一遥”监控点,结合一次设备的建设与改造逐步实施自动化建设与改造。

在馈线自动化建设方面,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要求、网架结构、一次设备现状及通信条件等情况,合理选择馈线自动化建设模式,分别进行集中式馈线自动化或就地式馈线自动化建设,实现配电线路的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

2.4 分布式电源及电动汽车并网方式

分布式能源及储能的接入方式可采用直接接入或微电网接入方式[5,6,7,8]。对于用户开发的小容量光伏发电或风电机组、容量稍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和容量较大的风电场或光伏电站,分别采用分散模式接入用户侧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接入中压馈线以及专线接入等方式。而对于容量中等且用户区域较为集中的分布式电源,一般采用中压支线形式接入配电网,对于容量稍大且用户区域较为集中的分布式电源,采用配电主干和变电站级的微电网接入模式。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包括充电站和充电桩。充电站涵盖充电机、一次系统、二次系统、直流充电机系统、充电站监控系统、充电站监控后台、配电监控系统、安防监控系统和计量计费系统。交流充电桩主要由土建部分、配电系统和监控系统组成。电动汽车充放电可发挥调节电网负荷的作用,并且电动汽车也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储能[9]。

2.5 智能小区/家居和智能楼宇

智能小区/家居方案包括社区服务主站综合管理平台、智能家居、通信网络及相应运营维护。智能楼宇方案则由智能用电管理系统、楼宇控制系统、多网融合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和智能用电楼宇综合管理系统等组成。

2.6 用电信息采集及需求侧管理

实现用电信息采集有2个方案,一种是“光纤到表”,通过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技术和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实现电能表数据的远程高效采集;另一种是“光纤到配电站”,利用宽带电力线载波,通过采集器、集中器的方式采集用电信息。

需求侧管理的实施模式应随市场经济发展变化而体现适应性。在市场初级阶段,基于价格的措施采用作为辅助的分时电价,基于激励的措施包括以有序用电方式执行的直接负荷控制和可中断负荷控制;过渡阶段基于价格的措施为分时电价和尖峰电价,基于激励的措施为直接负荷控制、可中断负荷控制、紧急需求响应和需求侧投标等;市场完善阶段可采用适合的多种措施优化组合方案。

3 横琴新区智能电网可靠性分析

横琴新区电网电压等级拟选择220 kV/20 kV/0.4 kV电压等级。其序列电压层次少,电网结构简洁清晰,节约站点资源,出线回路少,线路易于操作运行,更易保证电网的可靠性。同时,采用20 kV供电,用户接受容易,便于实施和维护。

在电网接线模式方面,220 kV电网将采用双回路环网接线,供电可靠性高, 可满足N-1安全准则。20 kV网架采用“2-1”环网设计,线路全部采用电缆敷设,故障率相比架空线有所降低,可减少系统停电时间及停电频率。

在线路分段方面,分段数建设为4段,用户数控制在5户/段,通过环网柜负荷开关的故障隔离与转带,可保证用户停电时间仅为隔离转带时间,可减少设备故障停电时间,有效控制停电范围。

在设备选用方面,采用具有高可靠性的设备,以降低设备的故障率,保障电网的可靠性水平。设备选用时,优先选用达到标准的国产设备。

3.1 电网可靠性表现形式

供电可靠性水平[10]通常通过平均用电有效度指标来体现,平均用电有效度是指一年中用户经受的不停电小时数与用户要求的总供电小时数之比,其值由设备停电次数、停电时间及停电范围决定。

3.2 电网可靠性影响因素体系

可靠性是电网高度抽象的指标[11,12],只能从结果的角度反映电网水平,而不能具体指导电网可靠性保障措施的制定。只有对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方可量化可靠性的薄弱环节。

为此,通过将停电进行恰当分类、深入细化,归纳、总结形成供电可靠性影响因素体系,以作为供电可靠性量化分析的基础。

根据归纳总结,设备停电次数、停电时间、停电范围的影响因素分别如图4—图8所示。

通过上述归纳,可以把停电从类型、影响方式、停电设备等角度逐步细化找到停电的具体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横琴电网可靠性保障措施,并量化可靠性措施的效果,以保证横琴电网可靠性目标的实现。

4 智能化建设可靠性提升效果

横琴新区电网智能化建设将从网架结构建设、高级配电自动化建设、终端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以及智能运行维护中心建设4个方面全面实施,以实现横琴新区电网的可靠性水平。

1)网架结构建设可靠性提升效果

借助可靠性影响因素体系可量化分析横琴电网网架结构建设各项措施的可靠性贡献,通过馈线分区法分析实施网架结构建设内容后,横琴电网平均故障次数为9.6次/a,故障发生时故障段停电户数为5户。

2)高级配电自动化建设可靠性提升效果

通过配电自动化建设,可实现设备故障发生后故障段隔离速度、非故障段线路转带速度达到秒级,大幅降低非故障段停电时间。结合可靠性影响因素体系,通过分析配电自动化的实施,可使横琴电网非故障段停电时间近似为0。

3)终端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可靠性提升效果

通过终端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可以针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预处理,制定相应的检修计划,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结合可靠性影响因素体系,通过计算分析,得到结论:终端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可使设备故障次数减少30%。

4)智能运行维护中心建设可靠性提升效果

通过智能运行维护中心建设,可以实现故障应急指挥及设备生产指挥等功能,显著减少设备故障导致的停电时间。结合可靠性影响因素体系,通过计算分析,得到结论:智能运行维护中心建设可使设备故障发生时的故障段平均停电时长控制在4.5 h。

5)措施实施最终可靠性水平

通过综合计算得知:实施4项保障措施建设后,系统年平均停电时户数为0.075 6 h/户,系统可靠性达到99.999 14%,达到了横琴电网供电可靠率“5个9”的建设目标。

摘要:广东横琴岛是位于粤港澳三地交界的中国第3个国家级新区。文中介绍了横琴新区智能电网建设规划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阐述了其技术特征及内涵,包括智能运行维护中心、终端在线监测、配电自动化、分布式电源及电动汽车并网、智能小区和智能家居、用电信息采集与需求侧管理等。全面分析了智能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提升可靠性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地区电网建设,智能电网,可靠性,智能运行维护中心,配电自动化,智能用电

参考文献

[1]余贻鑫,栾文鹏.智能电网述评[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29(34):1-8.YU Yixin,LUAN Wenpeng.Smart grid and itsimplementations[J].Proceedings of the CSEE,2009,29(34):1-8.

[2]米为民,荆铭,尚学伟,等.智能调度分布式一体化建模方案[J].电网技术,2010,34(10):6-9.MI Weimin,JING Ming,SHANG Xuewei,et al.Distributedand integrated modeling of intelligent dispatch[J].PowerSystem Technology,2010,34(10):6-9.

[3]刘理峰,孙才新,周湶,等.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电气设备在线状态信息系统的方法[J].电网技术,2001,25(4):27-30.LIU Lifeng,SUN Caixin,ZHOU Quan,et al.A method ofconstruction on-line information system of electric equipmentsbased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J].Power SystemTechnology,2001,25(4):27-30.

[4]徐丙垠,李天友,薛永端.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7):38-41.XU Bingyin,LI Tianyou,XUE Yongduan.Smart distributiongrid and distribution automation[J].Automation of ElectricPower Systems,2009,33(17):38-41.

[5]康重庆,陈启鑫,夏清.低碳电力技术的研究展望[J].电网技术,2009,33(2):1-7.KANG Chongqing,CHEN Qixin,XIA Qing.Prospects of low-carbon electricity[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9,33(2):1-7.

[6]王成山,李鹏.分布式发电、微网与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与挑战[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2):10-14.WANG Chengshan,LI Peng.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s ofdistributed generation,the micro-grid and smart distributionsystem[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0,34(2):10-14.

[7]季阳,艾芊,解大.分布式发电技术与智能电网技术的协同发展趋势[J].电网技术,2010,34(12):15-23.JI Yang,AI Qian,XIE Da.Research on co-development trend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and smart grid[J].Power SystemTechnology,2010,34(12):15-23.

[8]张文亮,丘明,来小康.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8,32(7):1-9.ZHANG Wenliang,QIU Ming,LAI Xiaokang.Application of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 in power grids[J].Power SystemTechnology,2008,32(7):1-9.

[9]曹一家,谭益,黎灿兵,等.具有反向放电能力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入网典型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5(14):48-52.CAO Yijia,TAN Yi,LI Canbing,et al.Typical schemes of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connected to grid[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1,35(14):48-52.

[10]许聪,牛东晓,魏亚楠.基于SWOT-PEST分析范式的区域发电企业竞争力分析[J].华东电力,2010,38(8):1111-1113.XU Cong,NIU Dongxiao,WEI Yanan.Competitivenessanalysis of regional power enterprises based on SWOT-PESTanalysis paradigm[J].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2010,38(8):1111-1113.

[11]贾文昭,康重庆,刘长义,等.智能电网促进低碳发展的能力与效益测评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5(1):7-12.JIA Wenzhao,KANG Chongqing,LIU Changyi,et al.Capability of smart grid to promote low-carbon developmentand its benefits evaluation model[J].Automation of ElectricPower Systems,2011,35(1):7-12.

篇14:新区学雷锋活动月实施方案

关键词: 滨海新区 职业素质 教育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具备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天津滨海新区对高职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求具备继续自我培养、自我完善的方法和能力,尤其是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现代企业对职业人的素质要求除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外,更强调品德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基于此,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滨海新区实施职业综合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问题,构建出有效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的模式。

一、滨海新区职业综合素质教育的現状

不能否认的现实是,高职毕业生由于生源质量等问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有逐渐走低的趋势,与社会、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极不相符。当下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一问题,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适当的工作,另一方面是企业很难招到适合、满意的员工。

对高职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状况的调查显示,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不主动的现象,不仅是在专业课程方面,人际交往、人文修养等方面更是缺乏应有的训练,在隐性素质上更有较大的欠缺。在对高职学生的问卷调查 “你认为目前自身最欠缺的职业能力”这一选项时,13. 4%的学生选择“与人沟通交往”,9. 1%的学生选择“岗位技能”,7. 5%的学生选择职业知识, 8. 5%的学生选择职业兴趣,4. 6%的学生选择学习能力。而在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时,同样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认为高职学生普遍存在专业知识基础差、专业技能不足、人文修养较差,学习能力弱、创新能力欠缺、沟通能力不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等问题。高职学生职业综合素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不仅表明高职毕业生的现有素质已经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折射出高职院校在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滨海新区实施职业综合素质教育的问题

在对滨海新区实施职业综合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后,我们发现新区在职业综合素质教育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存在问题,学生的职业素质存在结构性的缺陷

调查显示,新区内的高职院校在实施职业综合素质教育的观念上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如:定位模糊,过分单纯地强调专业技能的训练;再如过于强化就业水平,把高职院校降低为职业培训所,等等。正是由于教育观念上出现了问题,因此新区内的几所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体系上也就不够完善,最为典型的是,借“强化技能”之名,很多的高职院校大幅度地减少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除了官方要求必设的“两课”外,多数院校很少开设《大学语文》这样的人文素质类的课程,有的院校的某些专业甚至没有必修的人文素质课程,而有的人文素质课程又是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但同时又限制选修的人数,选上的学生也很少。教育观念存在问题,必然就会导致学生的职业素质产生结构性的缺陷,致使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明显不符。

(二)职业素质教育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学生应对工作岗位变化的能力明显不足

市场人才流动性的增强必然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灵活多样,就业市场的变化已表明,如要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我们的学生就应该具备足够的多样性变化的能力,包括:及时把握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的能力;自主学习新的职业技能的能力;掌握最先进的相关职业理念和操作方法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形成更全面的知识体系,缩小与未来职场之间差距的能力。但是调查结果却显示,高职毕业生在职场上应对工作岗位变化的能力却明显不足。而这一结果的产生恰恰是由于职业素质教育缺乏系统性、连续性造成的。众所周知,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在人才培养的认识上许多的高职院校又存在着偏差,所以大至全国、小至滨海新区,对职业素质教育都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缺乏系统性、连续性的教育,专注技能的培养,忽视其他方面素质的教育,使学生在应对工作岗位变化时能力明显不足,与社会、与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相符合。

(三)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相脱节

高职院校应该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来确定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市场需求出发分析确立适应岗位需要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的要求。但是,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往往习惯于闭门育人,缺乏与用人单位共同育人的有效机制,在不能及时掌握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的情况下,盲目制订培养目标,致使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与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相脱节。

(四)职业素质的评价体系尚不完善

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职业素质的情况,有利于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活动。但是,新区内高职院校现有的评价体系多有不完善之处,“重知不重行,教师处于评价的权威和主体的地位,忽视了职业院校的生源构成、办学模式和办学特点。在评价的内容方面习惯于过多地倾向于学科知识,很少综合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等多重因素进行考查[1]”。评价指标单一,过于强调终极性的评价,不能体现出学生动态发展的变化,也不能体现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综合评价。而这种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既不能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更不利于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对策与建议

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根据企业用人标准的变化,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深入调查、了解用人市场需求和变化的基础上,构建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职业综合素质培养的体系。

(一)强化日常教育环节中的养成教育

对高职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该突出养成性的教育。一般来说,职业综合素质通常由职业道德素质、职业行为素质、职业文化素质、职业技术素质等内容构成,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能够使职业素质教育的成效大大提高。而养成性的教育可以通过校园文化的营造、企业文化进校园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通过职场情境、职业规范来实现,甚至是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来实现。事实上,只要我们为学生搭建了养成性教育的平台,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培养职业意识,养成职业习惯,形成职业精神,那么,这种教育就会对学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二)用足校内外教育资源,拓宽技能提升的途径

高职院校应该建立有效的与新区内各企业相互了解,密切合作的途徑,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拓宽技能提升的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社会实践等活动,使教育的空间、教育的效能最大化,进而实现学生能力发展的最大化,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以及社会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通过学校与产业界的经常性接触与对话,把企业管理者引入校园,让学生有机会在接触企业实际过程中重新认知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构建科学有效的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与评价体系

培养适应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就应该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要求,将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逐步建立起以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为目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强的课程体系,以此推进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拓展。

在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的同时,还应该建立有效的职业素养考核评价的体系。评价体系的建立必须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考评的形式要多样化,评价的主体应该多元化。通过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实施职业综合素质教育是滨海新区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的未来,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洪英. 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的策略研究.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J],2012(4):43

上一篇:慈心一日捐倡议书格式下一篇:《V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