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国商学院学生工作家访中的哲学思考

2024-04-17

上大国商学院学生工作家访中的哲学思考(精选5篇)

篇1:上大国商学院学生工作家访中的哲学思考

上大国商学院学生工作家访中的哲学思考

上海大学国商学院的`家访是其学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些很好的特点.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一些思考.

作 者:匡勇兵 程克坚  作者单位:匡勇兵(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44)

程克坚(上海大学国际工商学院,上海,200444)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年,卷(期): “”(21) 分类号:B27 关键词:国商学院   家访   哲学  

篇2:独立学院家访工作探析

一、独立学院家访工作的意义

(一) 通过家访, 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

通过对在校学生的观察和了解, 辅导员可能并不能了解事情的根源, 而家访则可以了解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以及父母对学生的教育方式, 进而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源。通过家访, 辅导员和家长可以利用机会面对面沟通交流, 解决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可以和家长形成合力, 对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进行共同督促, 学生、老师、家长共同制定适当的学习和生活计划。

(二) 家访有利于辅导员工作能力的提升。

对辅导员来说, 家访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 而且在家访过程中可以发现自身工作的不足, 更加清晰下一步的处理办法。同时, 在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过程中, 也可以提高沟通交际能力, 了解更多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开拓视野, 增长经验, 为今后更容易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三) 家访有利于师生感情的增进。

家访可以拉近辅导员与学生的距离, 增进师生感情。对于贫困生, 辅导员到其家里关心慰问, 了解家庭情况;对于后进生, 家访使辅导员与其更近距离接触, 且气氛更加融洽, 更能缓和与辅导员的对立关系,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对于逃学厌学的学生, 家访也能使学生感受到辅导员对自己的关心和关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做到以情感人, 能使今后工作顺利开展。

二、辅导员家访的内容和形式

(一) 根据学生特点确定家访内容。

辅导员家访的对象一般而言是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家庭, 根据学生类型的不同, 家访内容也各有侧重, 具体分为以下几种:一是贫困生家庭或者遭受自然灾害、产生重大变故的家庭, 家访内容主要是实地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让学生感受到学校、老师对他的关心和温暖。二是旷课逃课严重, 达到学业预警、将来很大可能无法毕业的学生。家访主要内容是了解学生家庭方面的原因, 与家长沟通, 一起制定帮助学生学习的计划, 并与家长保持联系, 共同督促学生注重学业。三是有心理问题或是在校行为表现异常的学生, 家访内容主要是向父母了解学生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 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校和家庭共同给学生提供更多关爱, 有必要时需要求助心理医生的帮助。四是得到记过及以上处分的学生, 家访目的是解除学生心理负担, 多关注其平时的动态, 鼓励他完成学业, 成就自我。

选出家访对象后, 为了使家庭教育更有针对性, 辅导员首先应全面介绍学校以及学生的情况。在互相的交流过程中, 辅导员要听取家长对学生的情况反馈, 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个性特征、行为方式等, 同时听取家长对学校办学方面的建议和意见。

(二) 建立多种渠道的家访模式。

在实地家访的基础上, 可以开创更多形式的家访模式。当今社会, 网络技术发达, 采用远程家访的形式, 更能突破实地家访的缺点不足, 突破地域的限制, 跟家长取得沟通。辅导员通过网络视频、聊天工具、邮件等网络家访方式, 不仅简单方便, 而且节约了时间成本。

独立学院设立家长开放日制度, 也是家访模式的创新。家长开放日, 可以使家长有更多机会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专业发展、培养目标等方面, 也可以集中为家长解答疑惑。

三、家访存在的问题

(一) 辅导员人数严重不足。

在独立学院对学生进行家访, 最理想的效果是可以覆盖大部分学业或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然而, 在独立学院, 辅导员的数量严重不足, 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远低于教育部规定的1:200的要求, 有的辅导员所带学生数甚至超过了500人, 这给家访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导致无法发挥好家访的功能。

(二) 对家访工作的不重视。

从学生方面, 有些学生不希望辅导员到家里面进行家访, 认为辅导员的家访会干涉自己的生活甚至隐私, 因此不愿意提供家庭地址等相关信息。

从家长方面, 有些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 不重视辅导员的家访工作, 甚至认为送孩子去学校读书, 学校就应该负起全部的教育责任, 认识不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对学校教育缺乏合作的积极性。

四、增强家访有效性的措施

(一) 独立学院建立学习平台, 组织辅导员交流家访经验。

首先学院应该充分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业务培训, 使辅导员了解家访的注意事项, 提高从事家访工作的业务水平;同时要组织辅导员进行家访经验交流, 在互相学习中提高工作水平。

(二) 完善家访的实施过程, 确保家访获得成效。

家访前不仅要做好准备, 选择家访对象、对学生家庭进行了解, 而且要制定相应的家访计划以及家访重点和目标。实地家访或者网络家访以后, 要善于总结工作中的问题以及相类似学生的特点, 以便整理分享。保持与家长的后续沟通交流, 对相应学生进行关注, 以便使工作取得成效。

摘要:辅导员在独立学院进行家访工作, 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家校形成合力, 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问题, 同时有助于辅导员工作能力的提升。通过家访, 找出存在的问题, 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家访成效。

关键词:独立学院,辅导员,家访

参考文献

[1]桂春喜, 李炳义.独立学院家访工作问题的思路与对策[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4.

[2]尹作发.对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12, 6.

[3]宋琼.高校辅导员家访创新模式研究和探索[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3, 6.

篇3: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思考

【关键词】高校    家访     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家访,是联结辅导员与学生家庭最有效的沟通桥梁;家访也是学校探寻与学生家庭建立的强有力的沟通机制;家访更是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神奇催化剂。近年来,各地高校对家访工作越来越重视,家访手段逐步创新,家访效果显著。

一、家访目的和意义

家访可以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辅导员和家长的联系,全面了解学生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从而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断推进辅导员工作深入发展,提高辅导员服务基层的意识与能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搭建学校家庭沟通桥梁

家访能够让辅导员准确、全面地了解受访学生的成长背景和家庭基本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类,并及时予以解决,从而进一步促进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增进相互了解,取得相互支持,达成教育共识,赢得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支持和信任,逐步形成育人合力。

2.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

当今社会不少家长存在不当的教育观念,导致教育偏差,会对学生的学业发展、性格塑造等方面产生影响。通过上门走访,辅导员能够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通过真切的情感交流,辅导员可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加强家长的责任感和信任度,为其解决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3.提升辅导员职业认同感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的职业是重要的、神圣的、光荣的。但现实中诸多因素导致辅导员职业认同感降低、工作效能下降,甚至出现了职业倦怠的现象。在家访过程中,辅导员能够真切了解到学生家庭现状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尤其是特殊学生家庭更能够让辅导员加深对本职工作的思考。

二、家访注意事项

1.制定家访预案

认真选取访问对象,以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问题严重或思想行为偏激、孤儿或单亲家庭学生为访问重点;要全面、深入掌握学生的在校表现,例如担任学生干部情况、日常生活情况等,在家访过程中要让学生家长清晰明了地了解学校和学生的真实情况。

2.听取家长意见

家访是一个双向互动过程,在家访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听取学生家长对学校、辅导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并及时记录;与此同时,也要多了解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发展期望以及学生更深层次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等。

3.总结家访经验

事后不管是家访工作的大忌。走访完学生家庭之后应根据家长的反馈意见及时做好家访记录、总结家访经验,结合原有资料和家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学生进行新的评估分析,以便对学生进行深入教育。

三、家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要不断创新、突破家访方式

家访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家庭经济状况、家庭人文气氛等等,以便教育过程更有针对性。实地家访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形式,但绝不是唯一形式。因此家访工作中要将实地访、电话访与书信访有机结合,也通过制作视频、慰问、问卷调查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深入交流与沟通;可运用新媒体等多种手段,创新、丰富家访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2.要及时巩固家访成果

家访过后,很多辅导员对学生便不再过问,对家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这是不科学也是不负责任的。艾里克森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大学生处于青春期与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各方面心理发展存在不平衡,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与冲突,内心体验丰富而且细腻,家访极易引发学生的心理变化,学生因自我保护对辅导员产生抵抗情绪。家访过后,辅导员应与家长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缓解学生的对抗心理,巩固家访效果。

3.要及时有效开展家访培训

家访是一项需长期坚持的工作,访前的准备工作、学校的教育理念等都是辅导员应该掌握了解的内容。因此,访前对辅导员进行相关培训才能有力保障家訪工作的顺利开展。

家访,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力结合,相信只要肯坚持、肯努力,抓好家访这条纽带,互相了解,传递信息,就一定能够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荣霏.如何提高辅导员职业认同感[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04).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篇4:高校大学生通讯家访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通讯家访;意思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1-0092-01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西平曾说过:“学校教育如果不与家庭、社会相结合,学校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1]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家长相结合的形式,可分为家长座谈会和家访。因学生家长工作、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前者已不适合高校学生。而后者又分为实地家访和通讯家访。实地家访,即传统意义的家访。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耗时耗力,成本较高,因此只能在少数学生中进行。通讯家访,具有方便、快捷、耗时少、成本低、普及率高等特点,可作为高校全班家访的首选方式。具体形式包括①传统的邮政时代的产物——书信。即便在信息高度发达,很少写信的今天,书信形式依然最为正式;②电信业高度发展后应运而生电话、短信。因其无需验证的特点,适合于通讯家访初期广泛使用;③网络普及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即时通讯软件(国内常用的有QQ、飞信、微信等)。适合用于与家长熟悉后随时沟通。

作为大家访活动的必要组成之一,通讯家访是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家长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进步的必然要求。首先,大学生看似已成年,但由于90后生活在物质条件及其丰富、信息通讯异常发达的时代,娇生惯养,吃穿不愁。进入大学校园之前,因升学压力被迫长时间学习,每天生活枯燥无味。缺乏自控能力。大学生活不再像高中那样有老师的监督,生活上毫无规律、一盘散沙,成绩也因高考压力骤然释放后的反跳性玩乐等原因而一塌糊涂。因此,通过通讯家访与学生家长联系,是提高学生自控能力、促其完成学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次,当今学生缺乏磨练,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除了书本,很难健全在心理、人格上的培养,较多同学进入大学校园后暴露出性格、人际交往上的问题。现代学生都有独立的个性,极度自我,难以对辅导员这个“外人”敞开心扉,暴露自己的内心;同时,部分学生性格极其敏感,容不下不同的意见。少数心理脆弱的学生对于辅导员的批评难以接受或产生逆反心理。因此,通讯家访又是辅导员深入探究其性格特点的必要手段。再次,学生不远万里来学校读书,学生家长有权详细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和学校教学、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而高校辅导员直面学生和学生家长,是高校教育的窗口。因此,通讯家访是以辅导员为桥梁,学生家长与学校良性互动的必经之路。

通讯家访的意义:1、通过与家长交流,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个性,从而因材施教,实行个性化教育。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过往经历和成长环境,避免教育学生时因不够了解而说错话。2、可以了解学生的在家表现,作为学生在校表现的参照,能反映出学生是否适应校园生活。部分学生在校与在家表现截然不同,比如在家性格开朗,而在校表现得十分内向,这可能是学生难以适应陌生的校园环境。3、进行通讯家访,能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重视,增强学习动力与信心。辅导员与学生人数1:200的配比和辅导员繁忙的事务性工作决定了辅导员难以单独面向每一个学生,除少数班委和特殊群体以外的普通同学可能会有被忽视感。长此以往,辅导效果难免下降。而通过通讯家访将学生在校的点滴告知家长,可以传递给学生“老师一直在关注自己”的信息,从心理上得到慰藉。4、通过通讯家访,与学生家长保持长期的联系,可以起到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大学生离开家长的约束,辅导员又不能时刻看着学生,会有山高皇帝远的思想。而不定期与家长沟通,是对学生惰性思想和侥幸心理的一个震慑,间接促使学生奋发向上。5、可以通过家长了解不方便当面问学生的信息。适用于一些比较敏感,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或伤及学生自尊的心理辅导。6、辅导员作为学生家长与学校的桥梁,能够从家长收集学生想不到或想到又不敢提的意见和建议,又能解答学生家长对学校师资力量、办学水平、就业考研情况等的疑问和困惑。7、家长的期盼促使辅导员对学生更加负责。儿行千里母担忧,无论学生年龄多大,走到哪里,他们始终也都是别人的孩子。家长把孩子托付给学校,将心比心,家长沉甸甸的希望压在辅导员心头,无形中促使辅导员更加认真负责,努力进步。

通讯家访的后续工作:1.将通讯家访的书信、电话录音、短信记录、聊天记录以及心得体会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汇总,组织各系部进行汇报,既能留作学生档案以备查阅,又能为今后的教育、家访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将通讯家访活动工作进行考核,优秀者予以奖励和荣誉,作为职称评定、业绩申报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以鼓励创新,将创新方法作为单项奖来评定。3.通讯家访后及时与学生沟通,利用反馈的信息调整学生的辅导方案。4.将家长对学校的意见或建议反馈给学校领导并及时解决,让学生和学校共同收获通讯家访的成果。5.加强宣传,首先,加强对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宣传力度,为下次通讯家访做铺垫;其次,将走访成果在学校官网上发布,加强对社会的宣传力度,从而提高学校的形象。6.给予参与家访的辅导员一定的财政补贴。

通讯家访的思考:1.特殊群体需要受到关注,但不能使其感到差别对待。无论是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还是心理问题严重或思想行为偏激,亦或孤儿、单亲家庭学生,其独特的成長经历决定了他们受到更多的关注。但他们潜意识里却不愿与众不同。过分强调这种关注会对学生形成压力,使他们感到不安甚至抗拒。2.身教重于言传。与家长沟通中,一名学生家长跟我反映,他想让孩子戒烟,但孩子跟他吵道:你能抽烟为什么我不能?希望老师能多劝劝他。过多言语的劝说只会让人不耐烦甚至逆反,唯有榜样才是最有力量的。3.与家长沟通要注意技巧,报喜要事无巨细,而报忧则应隐晦提出,点到为止。我们进行通讯家访的目的是与家长形成合力教育学生,而将其缺点如实相告的“告状”容易使家长着急,然后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孩子,效果会适得其反。4.通讯家访的延伸:其一,家访对象可以由只访家长扩展到对学生本人。鉴于学生对被辅导员请来谈话的紧张、抵触心理,日常通过书信、电话、QQ等方式多沟通,能够不经意间达到教育的目的。其二,走访主体可以扩展到班委、舍友。学生与同学的家长沟通或问候、或聊天,能让出门在外的学生本人感受到家的温暖,也能让学生家长更加放心。5.通讯家访的局限:部分偏远地区网络信号匮乏,可能出现部分学生家长联系不上的情况。因此,通讯家访不能完全代替实地家访。

参考文献:

[1]对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思考,尹作发。

[2]新时期做好高校大家访工作的思考。

[3]高校辅导员家访时效性研究,郑宁。

篇5:对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辅导员 ; 家访 ;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060-01

家访,即老师到学生家中进行访问。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高校辅导员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能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强大合力。

一、辅导员开展家访工作的意义

1.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家访工作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家访为高校辅导员有效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环境的影响,通过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才能更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情感状况、个性特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成长和成才。可以说,家访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补充和延伸,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有助于家校合力育人工作的开展。家访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基地,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加深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通过家访这个平台,辅导员在跟家长介绍学生在校情况的同时,可以积极宣传和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资助贫困生的政策、学校的管理模式、发展前景等,提升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认同,将学校的影响力直接推广到家访所到的地区。从而让家长更加放心,更加关注和关心子女的教育问题。可以说,家访是学校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桥梁,家访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二、辅导员家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家访的比例较小。受家访的经费、时间、地域、辅导员人数等条件的限制,家访的对象占学生总人数的比例相对较少,覆盖面过窄,不能更全面更广泛地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生信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广西一些山区,交通不便、地理位置较偏僻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进行家访,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更大。如何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扩展家访的覆盖面确实是需要统筹规划的。

2.家访的效果有待加强。家访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在难得的家访机制下,如何有效地与家长开展沟通、如何增强家访的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般来说,如果家访前没有进行充足的准备工作,家访过程中必然只是泛泛泛而谈,效果必然会打折扣。作为辅导员,如果家访前不进行精心准备,不对家访的过程、内容进行设计,就不能更好地发挥出家访的作用。

3.家访后的反思不足。在家访活动结束后,家访工作并没有结束。实际上,家访之后的反思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辅导员需要在家访的基础上,掌握学生更详细的信息,还要分析出学生在校的表现与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对出现的问题要思考解决的办法,撰写出家访工作报告。并在以后的工作中,针对同类学生、同类问题,找到更有效地教育方式,不断地促进自身的成长及学生的健康发展,真正做到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开展家访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1.家访工作制度化建设。目前辅导员的家访工作一般是通过各种活动的方式进行的,具有临时性、随机性特点。应该将家访作为一种长期的制度,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定期开展家访工作,将家访活动规范化,可以搭建学校与家庭之间有效沟通的平台,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通过家访学校可了解到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期望,家长可看到学校对子女教育和培养的步伐。通過家校间的相互配合和指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有效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应对家访的时间、经费、形式、人员、步骤、考核等有具体规定,以确保该项工作能落到实处,而不仅仅是走过场、完成任务。家访并不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需要以制度促进家访工作的开展,发挥家访的长效作用。

2.把辅导员家访纳入考核机制。家访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辅导员在做好各项管理工作的同时,要积极地研究家访的规律,探索家访的技巧,提升自身的各项素质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达到预期的效果。学校也应将辅导员家访作为一项机制确立下来,并将其纳入考核机制中,只有这种,才能进一步提升辅导员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促使辅导员在工作中不断反思,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家访工作的效果。对于家访工作积极,家访效果好的辅导员,可以在优秀辅导员年度评选中有所体现,对于效果较好的人员和学院,予以一定的奖励,充分调动辅导员实施家访工作的积极性。学校也应适时召开辅导员家访工作经验交流会,使这些好的经验在更大范围内传播,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3.扩展家访的形式。高校招生范围广,生源来自各个不同的省份,单纯的实地走访面临诸多的困难,如资金、人员、时间、地域等各种因素。走访更主要是针对离学校比较近的家庭,在选择具体的走访对象也应重点考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特殊问题的学生等重点关注对象,要把有限的资源最大化地发挥效应。除了走访外,还可以采取各种其他的形式作为补充,如可以采用座谈会、信访、电话访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此外,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可以通过视频、博客等各种媒介,进一步扩展形式,实现有效沟通。

4.重视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尤其是在西部地区的一些高校,贫困生人口较多,因为生活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这部分学生容易出现敏感、自卑等心理问题,做好贫困生工作,不仅要在经济上帮助、学习上鼓励,更要在心理上多进行疏导,帮助他们树立起信心,勇敢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

5.加强对家访活动的反思。通过家访,辅导员能够结合学生实际,解决学生面临的各种困难,积累思政教育工作经验,从而推动辅导员队伍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2]。家访活动结束后,辅导员要深入思考和总结。除了与家长沟通,了解所访学生的情况外,还应结合学生的各方面表现,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强相应的指导。同时,还应不断探索教育规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要分析个性与共性的方面,对属于共性方面的问题尤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今后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不断加强对学生学业方面的指导、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以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田伟.高校辅导员开展家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营管理者》2014年1月.

上一篇:电子竞技穿越火线大赛策划下一篇:与气象有关的俗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