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敏北师大培训心得

2024-05-18

张丽敏北师大培训心得(通用10篇)

篇1:张丽敏北师大培训心得

培训有得,且学且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体会

卫滨区金家营小学:张丽敏

2016-8-4

培训有得,且学且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体会

2016年7月23日至28日,在卫滨区教育局的组织下,在进修校张校长和办公室岳主任的亲自带领下,我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短短六天的紧张学习,脑子里萦绕的工作中的困惑与瓶颈问题已有所悟,静下心来,细细反刍,认真梳理如下

一、校长领导力的提升;

此次培训学习的主要形式是专题报告、专家引领。我们聆听了九场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其中三场讲座着重阐述了校长如何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益。海淀区教育党校汪志广副校长的讲座《校长的领导策略——如何带好一个好班子》深入浅出,于情于理的阐述了如何提升校长领导力、最大化学校执行力。京师实验小学乔锦忠校长的《校长领导力提升与团队管理建设方案》则从系统思考、管理团队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委和业务部门的支持四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讲解。而北师大肖洪普则先后兼任北京八十中管庄分校校长、书记,他的《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具体生动的讲述了他如何让一个农民子弟学校逐渐由弱变强跻身北京名校的过程,让我深受启发。更让我明白知识经济时代的优势在于学习,学习的效能在于行动,行动的价值在于思维,成功来自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心态。

二、学校文化内涵的思索;

一直以来,学校文化、学校特色等词眼总给我一种耀眼而无法捕捉的感觉……,此次通过专家深入浅出的解读和具体案例的分析,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管理建设、学校品牌建设的方向在心中更加清晰明朗。就像北京教育学院的田汉族教授的《学校品牌建设的理论和时间》让我明白特色建设不是“拍脑门”的事,她是在学校长期的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在师生精神文化的扎根点上,在学校领导和师生的有意甚至与无意的传承与建设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北师大教授黄文峰的《学校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通过一个个故事和中西方文化案例让我们更坚定了学校发展的根在“文化”,学校精神的构建与积淀才是学校文化的灵魂。作为一校之长,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通过陶冶、激励以及学校文化管理思想、理念、制度的实施,努力形成师生自我创造、自我发展和群体发展相和谐的富有“爱”和“感恩”的学校文化。北京名师名校长宋怡的讲座《在三级课程实施中建设以生为本的学校文化》具体阐述自己如何从一节节校长听课评课做起,来一步步实施以生为本的学校文化创建的,也让我明白学校文化建设不是空中楼阁,不是纸上谈兵,是通过一节节的课堂40分钟,一次次的教育活动,一个个的理念培训渗透逐渐形成的一种师生心理定势、行为习惯、文化素养的彰显。其不仅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内在与外在的有机融合,只有在学校的不断发展中积淀自己学校的“以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师生员工各种观念制度”,师生才会在其的不断熏陶与提升中发展具有深厚“底蕴”加“精神”学校文化,将学校发展的根扎得更深。

25日我们在张校长的带领下,有幸参观了北京劲松四小,四小以“做最好的我”为办学理念,通过“做文明的我”、“做智慧的我”、“做健康的我”、“做尚美的我”、“做国际的我”的“五我”教育进行实施,从特色教育文化长廊中教师满满的笑容、孩子们灿烂的笑脸,足见学校生活带给他们的快乐,那种来自心底的幸福愉悦。

三、教育方向的前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蒋恺教授的《国外基础教育的经验与改革趋势》则从另一个角度打开了我们的教育视野。美国基础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强调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培养,重视批判思维和探究能力培养,实施学生综合评价”等做得扎实到位。芬兰基础教育成功的秘密——芬兰有注重阅读能力的文化传统(16世纪以后,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在每年的节日上受到公开测试)、学校之间均衡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日本均衡发展的具体办法等,告诉我们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千姿百态、各有特色,我们要博采众长,改革创新,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基础教育发展之路。张进宝教授的《“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管理与教学评价的创新》指出互联网在未来几年教育教学中的发展趋势。

本次学习,使得我们有机会和专家们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接触和交流。为我们上课的专家都是“国家级人物”,专家们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大气磅礴,报告观点新颖,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催人奋进,闪耀着思想的火花和哲理的光芒,对我而言,这是一顿极其丰盛的教育大餐。本次学习时间虽短、但组织十分紧凑,收获的确不少,让我深深的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涤荡心灵、终生难忘的短暂学习之旅。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欣喜、激动、充实之余,更多的是切实的感受和深深的思考。在实践中,如果把任何一位专家所讲的理念吸取一两点,在工作中深入开展下去,都能够对教育工作有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

正如汪志广教授所言:培训是最大的福利、是间接的投资,培训是借光借智借力,培训是给养,是充电,是单位对员工职业生涯的关爱。谢谢卫滨区教育文化体育局的领导们,谢谢辛苦奔波的进修校张校长!

篇2:张丽敏北师大培训心得

——三庄乡大学生村官 葛敏

为提高我们大学生村官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三庄乡党委按照上级要求了开展“大学生村官培训周”活动,对我们大学生村官进行以创新社会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远程教育培训。此次培训我们组织了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并根据所学集中讨论交流。

通过《江苏先锋网》我们观看、学习了7个讲座。1、11月29日省委党建办袁功民主讲的《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农村科学发展》 2、11月30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章建华主讲的《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通东农村基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12月2日滨海县滨淮人大主席、东罾村党委书记薛正红主讲的《农村社会矛盾分析与化解》 4、12月3日省信访局原巡视员张云泉主讲的《如何让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5、12月4日省农委副主任祝保平主讲的《农村政策法规与依法行政》 6、12月5日省委党校副教授韩丹主讲的《突发公共事件与应急管理》。

通过一周的学习锻炼,我感到了自己与一名优秀村干部的差距。此次培训针对性强,内容丰富翔实。从日常工作的实际内容出发,提纲挈领,给大家疏通思路;繁简结合,重点内容重点讲解;如此形象生动的传授对我们大学生村官来说,岂止是一场饕餮盛宴,对如何进一步了解农村、融入农村、发展农村,给出了宝贵指导。

为了能更好的发挥我们大学村官在基层创新管理中的作用,我认为我们应该做到一下几点: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了解党是我们基层干部开展工作的基础,心中怀着群众是我们开展工作的要求。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干部,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有加强我们基层干部的组织建设,我们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民。在基层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村组干部必须时刻学习党的各种方针政策,只有用党的思想武装了自己的头脑,我们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必须时刻了解人民的所求,只有了解了所求,我们才能针对问题想出解决的办法。我们必须时刻学习科学的基层管理方法,只有掌握了方法,我们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基层,我们要坚决服从组织对我们的领导,加强与党委政府沟通,保持思路的统一。

二、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引领文化方向

为了能更好的传播先进的文化,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我们必须加强我们自身的文化素质。作为村官我们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我们更需要去不断的去学习,不断的以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我们要多借助网络、书籍等渠道,不断学习,不断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只有我们的文化素养提高了才能成为一个合格文化传播者。在信息时代,我们就必须要学习信息、掌握信息。为了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我们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一些先进农村文化建设典型事迹,让更多的人了解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我们还可以建立农村青年QQ群、飞信群等,在青年人中宣传农村文化建设,倾听他们建议。我们还必须利用好村部的远程教育系统,组织群众及时收看、收听先进的文化建设案例。当然一些传统放广播、发传单、贴标语等也要与推动文化建设事业结合起来。在推动基层文化建设的时候,我们必须在本村内找一些典型,并且给予一些表彰奖励。让村民看到作为一名农村文化建设者的所收获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积极在村内形成一股争当先进文化传播者的氛围,鼓励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中,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贡献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基层文明建设、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篇3:北师大培训心得

平川区乐雅小学吴爱贤

2012年11月25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首都北京,有幸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培训中心白银市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一名学员。短暂的几天学习紧张而充实,专家们的讲座高屋建瓴,让我收获颇丰,感慨万千。它使我对教育事业有了新的认识,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不仅增强了我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让我更深刻地领悟了一些有助于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智慧,理论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下面,我把这次学习的收获与心得和大家交流一下:

感悟一:作为教师应该把知识当作自己一生的追求。

为什么冯恩洪教授能如此娴熟的驾驭学生,让学生从心里面佩服他呢?听了他的报告后,我认为原因是冯老师对学习的坚持。从85年开始冯教授每天坚持学习一个小时,这种学习是在冯老师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这更加的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作为我们新老师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时时把握最新的教育动态,给自己的学生以最新的信息和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那些来自不同地区的同行们,对教育知识的渴求令我感动,他们不顾千里之遥来京师学习的那份热情,让我为之倾倒,他们让我明白了学习一种荣耀,一种尊严,更是一种信仰。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那段话记忆犹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

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对于一位教师而言,教育路既短暂又漫长,只有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和育人本领,才能真正让自己在教育领域做出一点成绩,才能让自己真正敲开幸福的大门。

感悟二:传统的教育理念大多已过时,教师要用新的理念来武装自己。

在听了心理学家张梅玲《对课堂有效性的思考》、赵希斌教授的《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业评定》几位专家的权威讲座,就像一座座知识的高山,巍峨耸立,各领风骚,令人仰慕,而我有幸在每一座高山上都领略到了一些奇妙的风光。在几天的培训中,收获不少,新鲜的教育理念就像汩汩清泉流进我干涸的心田。北京西城区教科所王立军所长《真正走进常态的教育科研》的讲座,着实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精彩的教科研“大课”。王所长通过许多生动翔实的案例和资料向我们介绍了操作式课题研究的要求、方法、实效,她让我们真正理解了“小题大做,大有可为”的深层内涵和实践研究操作策略,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课题研究并不难,关键在于要“用心”去做,关键在于要“穷追”精神,最平常、最朴实的东西,在老师们的“穷追”之下,理出思路,做出了成果,使学生受益,促进教师成长。王所长讲座朴实、睿智且极富启发性,细细品味这些话语,撼人心魄,都是触动我思想深处的那根弦的话语,是我教学苦闷彷徨时的心灵鸡汤,是我行走在教育路上的指南针。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的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被时代所淘汰。

感悟三:一名优秀教师成长是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的,是要有一颗虔

诚的热爱教育之心的。

11月26日,来自北京史家胡同学小学的全国十佳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万平老师做了题为《爱一朵花,就陪它绽放….》讲座。万老师是来自教育一线的老师,她以自己的亲身感受为我们讲述了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的心得体会。万老师给我最深的体会是,她不仅仅是一位好老师,还是学生的好“妈妈”。她为我们讲述了她与学生之间的故事。这些故事虽然平凡,却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万平老师说:班主任是最平凡的教育者,是幼小心田的播种者,是童蒙养正的奠基者,是良好习惯的缔造者,是目标理想的引导者。她以朴实无华的语言,用真挚的情感告诉了我们:教育是温暖的,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她不仅温暖了学生的心,也温暖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的心。她的一言一行,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做老师的幸福感,从她的演讲中,我除了学到班主任工作的技能技巧,更多的是感受到万老师那崇高的人格魅力。她使我更加懂得了,我们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我们的学生,我们要用我们的善良,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温厚,我们的博学,我们的信念和情操去赞美学生,鼓舞学生,用我们美好的话语去点亮温暖、照耀他们一辈子的心灵之灯。

篇4:北师大培训心得

张家大坪小学 王燕文

金秋时节,我们来自西固区的百余位教师来到北京,荣幸的参加了这次北京师范大学高级研修班。

走进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园,一股敬意油然而生。这所百年名校始终同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等一大批名师先贤在这里弘文励教。“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北师大校训激励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在这几天里,我们聆听了北京知名学者的讲座,受益匪浅。

陈经纶中学的特级教师扈之霖告诉我们,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而扈老先生对教育的执着与坚守更令我们敬重。

广渠门中学的李志伟校长将教育视为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教育有自己成长的规律,有成长的时间和爱的期待。我们不应该用功利心去对待教育,而应该期待每一个孩子在教师的关怀中慢慢成长。

“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她是一个热爱孩子的人,感觉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与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是个孩子。”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诲深刻体现在史家小学万平老师的身上,从万老师的一言一行可以感受到她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热爱。我们时常抱怨学生成绩差、行为习惯不好,但又习惯性的忽视了教师的作用,假如我们也能“授之以心,授之以恒,授之以爱”,那么,会不会那些孩子也能有所改变。感谢万老师,给我们年轻教师一次珍贵的启迪。

在聆听的同时,我们也参观了景山学校、史家小学、广渠门中学这三所首都名校,深入到课堂,感受浓浓的教学氛围和不一样的教育文化。

景山学校对学生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大到关心国家命运,面向世界,具有振新中华的远大抱负,小到有一两项适合自身的艺术特长和体育爱好。处处体现着邓小平同志对景山学校的题词精神:“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校认为应该更新教育观念,重新认识学生,让优秀的更优秀,让落后的不掉队。

而史家小学以“和谐教育”为办学特色,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知识、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为框架的和谐育人体系。在史家小学可以看到各种专业的教室和运动场馆,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前沿的课程内容为学生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篇5:参加北师大培训心得感悟

首先,教授问及现如今教师的困惑是什么?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老师们异口同声:如今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应付;学生目中无人,缺乏规则意识,集体活动不积极;老师找他谈心后目无表情,没有任何反应,而学生自己却有很多使老师们出乎意料的想法……

教授说那是因为我们学习不够,还不懂得怎么爱孩子尤其是现在的孩子。靠讲道理管不了学生,学生犯错不是因为不懂道理。研究孩子的规律是:发现小孩、了解小孩、解放小孩、信仰小孩、变成小孩、(最后才是)教育小孩、而我们大多数老师却完全倒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只是一味地教育小孩。似乎对学生有“深仇大恨”,横看竖看没优点。汪教授指出:教师的道德底线是---尊重学生,哪怕是您不喜欢的学生。是啊,爱学生的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尊重学生,尊重每个孩子,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尊重他们的话语权,宽容地对待他们的每一天的成长。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所以优秀的老师都是到老都保持着一颗童心的老师。

专家还对一些问题给与可操作性的解决办法。比如学生手机问题:不能一味地阻止(试想我们成年的都有手机控,何况没有自制力的孩子)。解决办法:首先,学校制定手机公约(使用手册,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使用,违规后会受到什么惩罚);其次家长做到三点:1、限制话费、流量每月10元;2、打印通讯记录(上课时间晚上10点休息后不能使用,违反要惩罚一段时间内不得使用手机);3、用爱护、分享实现监督,用关注他的关注实现检查,最终让孩子对一些事物有边界有分寸感。最后一点是孩子自身和关注孩子所交往的同学。

我们往往犯的错误是简单处理问题,本来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分析问题的实质。当然就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其次,教师要不断学习。

“学习,才能拥有一双慧眼,如果工作很苦很累,说明学习不够。”汪教授在报告中讲到:“新环境下的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学习。学习就是工作,学习决定生存,学习决定方向。”不管是20岁还是80岁,任何人只要停止了学习就会衰老,任何人只有坚持学习就会保持年轻,生活中最伟大的事就是保持你的头脑年轻。”

现在是微博时代、网络时代、信息化时代。不是社会麻烦,而是我们过于肤浅。每当忙完工作,回到家还要忙于家务,我们的学习时间从哪里来?这些言辞实际是我们懒于学习的借口。对学习没有渴望和追求的人将失去未来。就像金庸所说:“只要有书读,做人就幸福。”没时间是借口,而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就是-----我没有时间。作为教师,随波逐流、循规蹈矩是我们成长的敌人。“独立之思考,自由之精神”应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抓紧一切时间,学自己所需要提升的内容,如此持之以恒,任凭谁都会踏上自己的成功之路。正如汪主任所讲:修身养性,做学生眼中的好人,赢得学生。精彩教学,做学生眼中的高人,吸引学生。有道有术,做学生眼中的能人,管好学生。教学相长,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带领学生。教师不学习,又怎么会赢得学生、吸引学生、带领学生呢?

总之做为教师,应该让自己的生命滋润起来,让自己的生活富有幸福感。教师只有用充满激情的生命去感动学生;用善意的、宽容的、幸福的心灵去触及学生的心灵,教师的职业生活才能幸福。快乐幸福地学习、工作,是每个人向往的生活方式,也是每位教师所追求的。一个人要想使自己的人生获得幸福,就要从职业生活做起,因为职业生活的时间占据了我们生命中的大部分时光,是生命中活力、最富有价值的时光。我们知道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具有镜子效应。教师用乐观善意感染学生,学生大多对教师友善;反之,教师用斥责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大多也会对教师滋生抵触情绪。与其让学生在痛苦中认识错误,不如让学生在包容中改正缺点。

篇6:北师大校长培训心得

李双利老师对北师大历史沿革的谈论开启了北师大新教师培训的 篇章,从李老师的演说中,我感觉很荣幸成为北师大鄂尔多斯第二附属学校的教师,因为这里有着明确的专家指导、优秀的教师队伍、雄厚的教学资源以及先进的教学理念。另外,李老师的演说使我萌发了新的目标定位,那就是在从事教师职业中,永远追求上进,善待学生,不求他物,只求教的快乐!

于士斌老师对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探讨,使我感受到教学观念在不断的演绎,不断的进化,新技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教学方式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从此教师使用新技术把教学演绎的淋漓尽致,学生在新技术的表征中成绩有了充分的提升。但是,纵观国内外文献我们可以得知,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的发展,诚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教学的发展,我更加认为采用合适的技术合理的教法方能促进教学的发展。

新教师的培训中,我被分到了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组,有幸得到苏万青及宋秀珍两位老师的指点,从观看其他新老师的讲课及两位老师的指点中,我意识到自身在教学实践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任重而道远。但是为了教育事业,为了自己毕生的理想,我要克服一切困难。

曹志祥老师对课程改革的发展的探索,使我感到了教师的成长要经历三个过程,即讲自己的话(自己的思想)、讲别人的话(专家的思想)、讲自己的话(融会贯通的思想)。另外,从曹老师的演讲中我悟到了要用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发展自己。

赵希斌老师对魅力课堂的解说把新教师培训推向了高潮,在这里我要说,此节培训使我深受感动,我体会到了新时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魅力所在。赵老师是集清晰的思维、广阔的知识以及新颖的教学方法于一身的教师,是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从赵老师的培训中,我感受到一个成功的教师要具备雄厚的知识基础、解决问题的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总而言之,这一切都离不开对事物的旁征博引,我要努力,Fighting!

如果说赵老师把此次培训推向了高潮,那么丁榕老师对教学艺术的完美演绎就是此次培训的升华,请以后的自己原谅现在的自己吧,丁老师的课程给我带来的感受我实在无以言表,但是我对能够表达的辞藻在此展示。丁老师在自身的班主任生涯中总共带过8个班,8个班每一个学生的相片、每一个事迹都清晰的记录下来,她如此的热爱每一位学生,把所有的经历、智慧都投入到教学中,使我明白了教师只有投入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巧用智慧,必须用心。另外从丁老师的演讲中,我学到了一个好老师的成长过程:学习教育理论、积累经验资料、探索教育规律。总之,从丁老师的培训中,我知道了好老师的成功之道一是无限的爱心,二是用功,三是智慧。魏义钧老师对为名师而努力的畅谈使新教师的培训接近了尾声,从丁老师的演讲中,我领会了要成为一名名师,首先具有深厚的业务能力;其次要刻苦学习,努力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再次要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提升课堂效率。

总之此次北师大新教师的培训,我领悟到一个成功的教师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素质:①热爱学生。②努力刻苦。③广泛阅读。④思维开阔。⑤巧用智慧。⑥认真细心。

篇7:北师大培训心得政治 1

刘家堡乡一中

王莉

很荣幸参加了北师大小店区教师的培训学习,非常感谢教育局为我们搭建如此好的一个学习的平台,使我得以有如此珍贵的机会从各方面提升自己。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却是对我灵魂的一次洗礼。期间的分分秒秒,作好培训笔记,认真领会,通过培训,专家们讲授的内容我虽不能立刻全部消化吸收,但确实从一定程度上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了理论认识,更重要的是为我以后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让我对做好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认识。在学习期间,一共听了四位专家的报告,感触最大的就是,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班主任、全国著名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高金英老师的“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下面是我参加此次培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为人师表,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高老师说我们要“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静下心来收益的是学生,而最终收益的是教师自己。她的一句“把学生看做魔鬼,您会生活在地狱里;把学生看做天使,您就会生活在天堂中”,真正体现了我们老师在对待学生上,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高老师三个小时的培训课,我感觉特别短暂,她用诙谐生动、简洁易懂的语言,把当老师的真谛讲得淋漓尽致。一句句平凡朴实的话语给了我不平凡的感触和思考。类似的话太多了,我虽不可能立刻达到高老师那样的高度,但我会好好体会她的理念和心得,慢慢的融入我的课堂我的人生。

二、坚持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提高自已的人文素养,才可能在工作中成为学校的“能师”。要提高自已的人文素养,就必须善于读书、学会学习,与时俱进。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了。”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懂得在平凡、琐碎的工作中更要忙里偷闲地静下心来读书。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程度令人惊叹,所以在教育教学中不但要涉猎书本知识,还要走出课本,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让自己的课堂更充实、更丰富。要想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就要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的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我们拥有一桶水已经不行了,我们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这样站在讲台上才能底气十足,真正成为孩子心中的“百科全书”。

三、勤于反思,提升专业素养

为我们讲课的每一位专家、教授无不提到了反思的重要性,这也是他们成功的又一秘诀。很多老师,勤奋有余,反思不足,终日忙忙碌碌,却不见有任何成就。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能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如果我们能不断反思、不断学习,把教和学两个方面发现的问题和成功之处加以细心冷静地思考和总结,并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把有效的教和学的方法灵活地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那么今后教学的活动才能得到更优化,教学的效益才能得到提高。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要立足课堂教学,加强案例分析,养成善于反思的习惯。

篇8:北师大培训心得体会

2017年7月28日至8月8日,我校组织教师赴北师大学习,我荣幸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非常感谢有关领导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使我有这次珍贵的机会,从各方面提升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聆听了各位北京教育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他们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幽默的语言、独到的教育观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感染着我们、引领着我们。让我们在解读自己的同时,深刻感悟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一步反思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拓宽视野、更新教育观念。对我来说,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与名师、专家面对面交流并聆听他们的教诲,实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给了我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信仰,做一名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的教师。在与名师专家近距离的接触中,感受到他们灵魂的高尚,掌握了许多做人成事的道理,实实在在感到自己的浅薄,使我重新看待自己的工作,审视自己的个人价值。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与心得:

一、做一个有思想、有阳光的老师

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琐碎的,但却肩负着育人的重任。我们自己应该懂得从平凡的工作中去体验幸福,每天以无比愉悦的心情面对学生,咀嚼幸福,体会快乐;我们自己应该先学会爱自己,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我们自己应该拥有积极心里情绪,来宽容别人,善待自己;我们自己应该调整与学生相处的方式,将身心疲惫的自己释放出来,做一名幸福的、有思想、有阳光的老师。

二、真诚爱护每一名学生

“什么是教育?教育首先就是爱。爱他的学生,没有爱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培养对学生的爱就是要关心他、帮助他,帮助学生克服成长的障碍,帮助他就要成全他,成全他拥有美好的生活,获得走向幸福的能力。”有位教育专家曾说过,当学生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爱,甚至让学生老是遭受打击,久而久之他们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甚至道德感的缺失,更何谈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反,每一位教师如果都怀着爱心,不以惩罚为目的,他们会投之更多的热情,积极主动学习,直至成功。

三、乐观对待教育事业;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这次培训让我懂得从平常的工作中去体验幸福。每天从事的是紧张而冗杂的教育工作,背负的是沉重的责任,有时简直喘不过气来。教育是激情与智慧并重的事业,我们必须时刻永葆激情,每天以无比愉快的心情面对学生,咀嚼幸福,体会快乐。面对如此重大的压力,我们必须先学会爱自己,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因素不仅影响到人的健康和寿命,还关系到人的成败。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为自己日后的工作做了一个简单的规划:第一、调整与学生相处的方式,遇到问题,首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从教师的感情角度去求得心理平衡。第二、拥有积极良好的心态,宽容别人,善待自己,超脱自己,少与学生斗气,把自己从疲惫与劳累中解放出来,做一名幸福的老师。

四、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新理念,为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同时也对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需要有创新的思想。新时代、新知识、新课程都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学习不只是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要想让自己的课讲得更好,吸引学生,就必须提高个人素质。我们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过多的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不研究学生的特点,学生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似乎也变得麻木,没有动力,只有课堂上的生动语言和有深度的提问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我们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质,才能讲出生动的一课。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五、重视教学艺术

教师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其是在教学方面,要有多种多样的课堂方式。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水平。一堂课下来,教师一定要明白给学生教了什么,学生发展了没有,改变了没有,学生走出教室与走进教室有无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备教材,更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能学会什么,是否发展了。同时,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采用更多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使课堂变成思维的舞蹈者。好的课堂是有生成感,推进感的课堂,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什么样的挑战,更要看学生能提升什么,突破什么?实践证明,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创造多彩课堂势在必行。

六、要做创新型、研究型的教师

通过此次培训,进行自我反思,寻找自己与“名师”之间的距离。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位好老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的好引导者?平时我们疲于应付日常教学,很多问题都没有认真去探究和思考。细想起来,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

1、角色定位不准。

此次培训真正使我认识到了准确定位教师角色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准确定位自己,转变教师角色。高萍教授反复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空间,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教学效果自然良好。

2、教与研分离。

“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成长”,要想成为一名教育科研专长的骨干教师,光会教还不行,还得研。要朝着教育特长型发展,在一定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要将自身调节机制放在教育活动的控制执行环节上,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多做创新尝试,要多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以堆积、沉淀并吸收经验。通过本次培训,使我认识到一个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还应该从经验型逐步向研究型转变,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3、缺乏激情和创新。

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观摩学校课堂教学、与各学员的相互交流,使我感觉到自己有许多不足:安于现状、自满自足多;紧迫感、危机感少;被俗念束缚、惰性大、闯劲少;课堂上展示自己才华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少。通过培训,使我更清醒地认识到:激情和创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师的必要因素。

七、要学会欣赏与宽容。

1、是要学会欣赏。如果学生老是遭受打击,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兴趣与热情。相反,你能发现错误中的闪光点,学生看到了希望,会投之更多的热情,直至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努力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要把每一名学生都看成“折翅的天使”。正如陶行之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我们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

2、是要学会宽容。王晓春教授说:“教育光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宽容”。莎士比亚说过:“假如他没有一种德行,就假装他有吧!”教育就是有时要昧着良心说好话,把花环带在学生头上。每一位教师都要怀着善心,不以惩罚为目的。应当允许所有的孩子偷偷地改正自己独自一个人犯的错误。用宽容的方法,比任何东西都有力量。

总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广博的知识、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术。通过学习,我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转变,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的更为系统。本次专家的讲座可谓:深刻独到,发人深省。作为教师,必须有渊博的学科知识,良好的思想品质,特别是骨干教师,更应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技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将次此培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

篇9:北师大培训心得体会

一、乐观对待教育事业;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为自己日后的工作做了一个简单的规划:第一,调整与学生相处的方式,遇到问题,首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从教师的感情角度去求得心理平衡。第二,拥有积极良好的心态,宽容别人,善待自己,超脱自己,少与学生斗气,把自己从疲惫与劳累中解放出来,做一名幸福的老师。

二、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新理念,为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同时也对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需要有创新的思想。新时代、新知识、新课程都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学习不只是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三、重视教学艺术

教师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其是在教学方面,要有多种多样的课堂方式。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水平。一堂课下来,教师一定要明白给学生教了什么,学生发展了没有,改变了没有,学生走出教室与走进教室有无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备教材,更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能学会什么,是否发展了。同时,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采用更多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使课堂变成思维的舞蹈者。好的课堂是有生成感,推进感的课堂,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什么样的挑战,更要看学生能提升什么,突破什么?实践证明,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创造多彩课堂势在必行。

四、要做创新型、研究型的教师

通过此次培训,进行自我反思,寻找自己与“名师”之间的距离。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位好老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的好引导者?平时我们疲于应付日常教学,很多问题都没有认真去探究和思考。细想起来,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

1、角色定位不准。

2、教与研分离。

3、缺乏激情和创新。

五、要学会欣赏与宽容。

篇10:北师大培训心得体会

2014年8月13日至8月17日,宁津县一中组织我校骨干教师赴北师大学习,我荣幸参加了本次研修班的培训。非常感谢学校领导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使我有如此珍贵的机会从各方面提升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聆听了10位北京教育专家、教授及校长的精彩讲座。他们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幽默的语言、独到的教育观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感染着我们、引领着我们。让我们在解读自己的同时,深刻感悟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一步反思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拓宽视野、更新教育观念。对我来说,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与名师、专家面对面交流并聆听他们的教诲,实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给了我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信仰,做一名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的教师。在与名师专家近距离的接触中,感受到他们灵魂的高尚,掌握了许多做人成事的道理,实实在在感到自己的浅薄,使我重新看待自己的工作,审视自己的个人价值。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与心得:

一.乐观对待教育事业;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赵建玲《精心构思主题班会,塑造学健康人格》专题讲座,让我心生感慨,使我懂得从平常的工作中去体验幸福。每天从事的是紧张而冗杂的教育工作,背负的是沉重的责任,有时简直喘不过气来。教育是激情与智慧并重的事业,我们必须时刻永葆激情,每天以无比愉快的心情面对学生,咀嚼幸福,体会快乐。面对如此重大的压力,我们必须先学会爱自己,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因素不仅影响到人的健康和寿命,还关系到人的成败。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为自己日后的工作做了一个简单的规划:第一,调整与学生相处的方式,遇到问题,首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从教师的感情角度去求得心理平衡。第二,拥有积极良好的心态,宽容别人,善待自己,超脱自己,少与学生斗气,把自己从疲惫与劳累中解放出来,做一名幸福的老师。

高金英教授的“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就班主任工作给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班主任工作要有阳光的味道。我们需要的是有价值的教师,教师的工作任务应该实现由“教书”向”育人”的转变,从“教会知识”转变为使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从“接受”转变为“创造”.这就决定了教师需要明确自身的任务转变,明确自身的价值定位。高教授指出:“今天的教师需要的是一股静气: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静下心来收益的是学生,而最终收益的是教师自己.我们要“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她的一句“把学生看做魔鬼,您会生活在地狱里;把学生看做天使,您就会生活在天堂中”,真正体现了我们老师在对待学生上,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塑造积极阳光的心态。

二.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刷新,而不是复制。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新理念,为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同时也对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更需要有创新的思想。其中王建宗教授的话,依然在我耳畔回响:“你永远不能休息,否则你就永远休息。”新时代、新知识、新课程都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1-

身的可持续发展。学习不只是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要想让自己的课讲得更好,吸引学生,就必须提高个人素质。“什么是教育?教育首先就是爱。爱他的学生,没有爱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培养对学生的爱就是要帮助他,帮助学生克服成长的障碍,帮助他就要成全他,成全他拥有美好的生活,获得走向幸福的能力。”赵德成教授独特的观点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我们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过多的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不研究学生的特点,学生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似乎也变得麻木,没有动力,只有课堂上的生动语言和有深度的提问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我们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质,才能讲出生动的一课。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三.重视教学艺术

高金英教授讲课,抑扬顿挫,又像相声,又像快板,简直是一种享受。丰富的表情和夸张的肢体动作表达观点,活泼如孩童;而且不乏中学教师的严谨认真:大量的摄影资料和精美丰富的文件让我们感叹教授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工作的严谨,为每一次讲座精心准备、呕心沥血可见一斑;最可贵的是,高教授不仅如所有大学教授一样对学术研究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而且还像中小学教师那样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每一位倾听着眼神交流、表情会意、俯身对话„„如果我们的每一节课也能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师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其是在教学方面,要有多种多样的课堂方式。只有形式多样的课堂,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课,从而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水平。一堂课下来,教师一定要明白给学生教了什么,学生发展了没有,改变了没有,学生走出教室与走进教室有无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备教材,更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能学会什么,是否发展了。同时,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采用更多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使课堂变成思维的舞蹈者。好的课堂是有生成感,推进感的课堂,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什么样的挑战,更要看学生能提升什么,突破什么?实践证明,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创造多彩课堂势在必行。

四、要学会欣赏与宽容。

一是要学会欣赏。如果学生老是遭受打击,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兴趣与热情。相反,你能发现错误中的闪光点,学生看到了希望,会投之更多的热情,直至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努力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要把每一名学生都看成“折翅的天使”。正如陶行之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

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我们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

二是要学会宽容。王建宗教授说:“教育光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宽容”。莎士比亚说过:“假如他没有一种德行,就假装他有吧!”教育就是有时要昧着良心说好话,把花环带在学生头上。每一位教师都要怀着善心,不以惩罚为目的。应当允许所有的孩子偷偷地改正自己独自一个人犯的错误。用宽容的方法,比任何东西都有力量。

上一篇:个人小传范文下一篇:学生领导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