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的词语

2024-05-03

描写春天的词语(共8篇)

篇1:描写春天的词语

【描写春天的成语(词语)】

春光明媚 春寒料峭 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柳暗花明 草长莺飞 莺歌燕舞 万紫千红 花团锦簇 花红柳绿 姹紫嫣红 满园春色 含苞欲放 花枝招展 百花盛开 乍暖还寒 万物复苏 春风拂面 阳春三月 春雨绵绵 桃红李白 百花争艳 花红柳绿 春风和煦 细雨如丝 春雨如油 生机勃勃 春色满园 鸟语花香 【描写春天的优美片段】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你瞧,小草从泥土里钻了出来,小蜜蜂忙着去采蜜去了,布谷鸟在天上告诉人们赶紧播种,柳树发芽了,桃花,杏花和梨花都开放了。小鱼冒出了小脑袋,小鸭子在水里快活的游来游去,春天真美呀!春天是小朋友的大花园。

冬爷爷刚走,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你瞧,春天来了,柳树长出了绿叶,在春风中跳舞,河水解冻了,几只小鸭子跳到河里游来游去,几只小鱼也露出了小脑袋,好象在说:“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杜鹃在天上一边唱一边飞来飞去。梨花,杏花,桃花都绽开了笑脸,蜜蜂正忙着去采蜜,青蛙被春姑娘吵醒了,人们脱下了厚厚的棉衣,穿上了新装,有红的,绿的,紫红的,真是五颜六色的。小朋友们从家拿出了风筝,春天成了小朋友的娱乐世界。春天真美呀!

春晨瑕想

清晨,拉开窗帘、推开窗户。微风吹来,一阵清新、幽香、淡雅的泥土气息迎面而来。

春天来的好快,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一切沐浴着春晨的曙光,在春风中摇曳、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

生物在春晨中醒来,展示着生命的可贵、诱人。春晨点染心中的希望,激发着人生的热情。

春光明媚

自然世界此刻是如此的美丽:到处放射着明媚的阳光,到处炫耀着五颜的色彩,到处飞扬着悦耳的鸟叫虫鸣,到处飘荡着令人陶醉的花香。这是绿的世界、花的海洋。

到处是郊游踏青的人群,有老年人的慈爱满意,有情人的欢乐开怀,有孩子的天真笑容。

恍忽间明白:春光明媚的春天之所以如此的美,是因为它让人的心情在此刻绽放。

春雨绵绵

春雨和着春雷、随着春风、淅淅沥沥飘来。春雨如丝、如雾、如烟、如潮。透着这缕缕蚕丝,世界的万物如同淡淡、蒙蒙的写意画,忽隐忽现。我喜欢春雨,不光喜欢它换来的雨后春笋的英姿,更喜欢的是:踏进这淡蓝色的烟雨,在这雨季,你为我撑出的一片无雨的天地。

春意盎然

春是活泼的、春是狂热的、春是姿意生长的、春是年青旺盛的。

春天到处是人们辛勤的影子,人们用自己的双手播种着他们的坚定的信念和永远不变的希望,播种着真执的情和无私的爱。

没有春的万紫千红?哪来秋的硕果累累?

春夜沉思

春天的夜晚,淡月笼纱,娉娉婷婷。有风拂过脸颊,掠起长发。月光如水平静柔和。我心如这月光,平静柔和。不敢去刻意追求什么,只是希望所有美好的开端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一如这春夜长长远远。

春天在哪儿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春在田间,麦苗返青,菜花金黄。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村居 【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春兴(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篇2:描写春天的词语

春风夏雨

春生夏长 描写秋天的词语: 秋高气爽 秋色宜人 秋去冬来 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春华秋实 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 秋雨绵绵 秋风习习描写冬天的词语: 冰天雪地 风雪交加 傲雪凌霜 寒风刺骨 寒风呼啸 滴水成冰 寒冬腊月 漫天风雪 雪花飞扬 寒风怒号 鹅毛大雪 天寒地冻 带动物的成语: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画蛇添足 画龙点睛 亡羊补牢 叶公好龙 胆小如鼠 引蛇出洞 九牛一毛 龙争虎斗 带数字的成语:一本正经 二话不说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 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百花齐放 万紫千红 描写颜色的词:

黄色:金黄、杏黄、橙黄、鹅黄、淡黄 红色:火红、粉红、橘红、桃红、鲜红 白色:雪白、乳白、银白、灰白、苍白 绿色: 嫩绿、翠绿、碧绿、墨绿、浅绿 蓝色:宝蓝、碧蓝、蔚蓝、湛蓝、天蓝 紫色:浅紫、深紫、紫红 秋天的景色:树叶黄了,枫叶红了,菊花开了。果子熟了,庄稼丰收了。水果:梨子 苹果 香蕉 桃子 西瓜 蔬菜:青菜 萝卜 菠菜 西红柿 豆芽 粮食:大米 小米 麦子 黄豆 高粱 生活用品:毛巾 牙刷 筷子 碗 打火机 学习用品:笔 本子 文具盒 书包 尺子

AABB:开开心心 来来往往 红红火火 高高兴兴 前前后后 ABAB:很多很多 一串一串 一棵一棵 一个一个 开心开心 ABAC:又大又圆 又说又笑 十全十美 无边无际 不言不语 ABB: 一个个 绿油油 一排排 一阵阵 白花花 AAB: 匆匆地 甜甜地 慢慢地 轻轻地 缓缓地

篇3:描写春天的词语

词语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但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 见识少, 知识面窄, 理解力差, 又以形象思维为主, 因此, 对文中的一些词语常常难以理解, 倘若一味依靠教师讲解, 或照搬工具书上的解释, 学生只能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怎样才能让孩子轻松地理解, 并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明白, 是我们低年级老师要去思考的。根据孩子特点及低年级教材的特点, 低年级的词语教学要采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 促使孩子们的思维活跃、情感丰富, 提高词语教学的效率, 从而增强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 词不离己

有些词语意义比较抽象, 但是这些词义的具体表现形式于生活中经常出现, 学生曾见过、做过、体验过, 在教学过程中, 应注意唤醒学生的自觉意识,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唤起他们的自身体验理解。这样既达到教学目的, 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 词不离境

“看到的不易记。听到的容易忘, 动手做才能学得会。”此话不假。在词语教学当中, 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去观察, 去体会。有些词, 由于学生年龄低, 阅历浅, 生活视野不广, 对词所描绘的环境或景物的理解总是像隔着一层轻纱似的, 不够透彻。遇到这种情况, 教师不能从词义方面讲解, 要注重创设学习环境, 让学生通过观察环境, 自己探索, 在探索讨论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3. 词不离文

新课标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词语的教学我们不能仅仅只教给孩子词义, 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理解词语的方法。低年级的课文中, 很多词语都能在读通读懂上下文的基础上, 理解词语。

4. 词不离理

汉字有见其形便可知其义的特点, 即拥有字理。何谓字理?所谓“字理”, 就是汉字的构形理据。其主要形式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四种。在教学词语时, 如果能结合词语中关键字的字理来理解词语, 那么对词语的理解是真正深入到我们祖国文字的根里了。

小学语文低年级词语教学, 自始至终是一项重要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根据不同的词语,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学习。这样, 我们的词语教学才能达到目的, 我们的阅读教学才是“语文就是语文”。

二、词语积累是关键

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 一个人的词汇量与这个人的语文能力是成正比的。因此,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 要十分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 而语言的积累从积累词语开始。

1. 词语之花盛开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 思维形象, 他们喜欢有趣的东西, 喜欢一切美的东西。从一年级下册开始, 我带领着孩子在每篇课文后面建立起了美丽的“词语花园”。所谓词语花园, 就是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或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摘抄在每课书后面的空白处, 抄好后, 给它配上你喜欢的画。虽每一课学生要这样抄抄词语, 画画“花园”, 但每个孩子都乐此不疲, 他们互相比着谁的花园最漂亮!在这种孩子喜欢的形式中不知不觉就积累了词语。

2. 词语之妙多背

丹麦语言学家斯培森曾说:“学习语言需要背诵, 常常背诵才能使所学的词语、句子在记忆力生根。”小学生记忆力强, 经过背诵的文字在他们的脑海里会留下深深的痕迹。在低年级的语文课本里精彩的小文章、儿歌、童话故事比比皆是, 怎样让文中的精妙词语在孩子脑中打上深深的印迹?背诵是积累语言、丰富材料的好办法!

叶圣陶先生更是谆谆告诫: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 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 则功莫大焉。这些真知灼见揭示了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学习语言, 就得多读, 多背。

3. 课外之词多读

学生学习语文, 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了不少于5万字的要求。可见, 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学好语文, 提高语文素养, 就一定要多读书, 多积累。

我们学生的词语学习仅靠课内远远还不够, 我们更要引导孩子阅读课外书、走进生活。我每天抽出10分钟给孩子读故事, 这是孩子很喜欢的一件事。每到一个故事读完了, 我总会当作无意地问孩子:“刚才故事中有哪个词你印象特别深刻呀?你知道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吗?”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解疑、强调。由于事前并没有布置这样的任务, 孩子很随意, 能说多少就多少, 久而久之, 学生自然会关注故事中的一些新词、特别之词。孩子此时所说的词语都是兴趣而致。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 当儿童对积累语言文字产生兴趣时, 才会全身心地投入, 而且记忆深刻。

三、词语运用是目的

词语的理解、积累说到底, 是为了运用。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 还需考虑如何将已积累到的语言文字进行合理地整理、提取和运用。《课标》指出:“有效的语文训练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有效途径。”如何帮助学生完成从理解积累到运用的跨越, 使更多的学生尽可能多地将阅读课文中学到的词语转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 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应该去思考, 并应该去承担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是每天抽一点时间, 对学生进行句子的训练, 让学生用上自己积累的词语说上一句话或者两句话, 指导用词的准确, 检验学生对词汇的内化程度。教师可以主动地运用学生积累的语言文字跟学生进行交流, 达到“共振”效果。最有效的方法是从当天所学的课文中选择一个最喜欢的词语, 造一句完整的句子。我经常在教学了词语之后, 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词语写一两句话, 由于没有任何的束缚, 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无拘无束地进行表达, 真正让课文中的词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二是写写画画。从一年级下册开始, 我就引导学生写日记, 在批改日记的过程中, 我特别关注学生的用词。发现孩子用了一个刚学的词语或课外积累的词语, 我就用彩色笔将这个词语鲜明地画出来。学生一拿到本子总是会看看有没有那样色彩明丽的波浪线, 还会和周围的同学高兴地谈着自己的某个词得到如此殊荣。在这样不断地强化中, 学生会有意识地将自己理解、积累的词语运用于作文日记中。

词语教学, 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 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每个语文教师都能在低年级就重视词语教学, 相信我们才能还语文以本色!

篇4:描写春天的词语

【关键词】敬称词语 谦称词语 中西文化

在任何语言中,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的形成和发展都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并受到文化的影响。英汉语也毫无例外。在比较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时,从某种程度来说,可以追溯到它们的来源。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日常活动和交际中的不同习俗和传统能够反映出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意识。英汉语中很多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的联系都是互通的,它们非常类似或部分相同,但是更大数量的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却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联系。

一、英汉语对于称呼用语的不同认识

中国是一个封建历史悠久的国家,因此中国人的称呼方式也受到了这一背景的极大的影响,因此,汉语社会的称呼比英语社会的称呼要复杂许多。当面见官员时,他们不仅用敬称词语来称呼官员,借以抬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而且用谦称词语来称呼他们自己,表示自己的屈服。这类敬称词语如上至称呼皇帝为“天子”,“万岁”,“万岁爷”,“圣上”,“圣驾”,“陛下”等下至称呼皇帝以下的王公大臣们为诸如“老爷”,“大人”等等。这样的谦称词语,比如说:“小民”,“草民”,“奴婢”,“奴才”等等。不仅普通老百姓对官员充满憎恶和惧怕,职位低的官员也同样惧怕比他官儿大的官员。在封建统治下,社会级别低的人是禁止冒犯社会级别高的人的。因此官位低的人见到官儿比他大的人都会很小心,并且通常会对官儿大的人阿谀奉承。反映在称呼上,比如这样的一些谦称词语“在下”,“下官”,“卑职”,“微臣”等等。实际上,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们也通常会用谦称词语来指自己,以此来愚弄人民的信任和尊敬。比如说:“孤”,“寡人”,“哀家”等。

汉文化中人们之间的关系被预示为长幼有序。中国人在社交中,往往将对家庭成员的称呼延伸到对一般人的称呼以示尊重。根据社会交际社团中的交际对象的年龄,在汉语的语境下,中国人倾向于称呼陌生的男性为“大爷”、“大伯”、“叔叔”、“大哥”等;称呼女性为“奶奶”、“大妈”、“阿姨”、“大娘”、“大姐”等。但是英语国家的人对这样的称谓通常是非常难以接受的,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他们强调的是个体的意愿、自由、价值和创造性。在英语社会,人们没有复杂的等级观念,也没有名分上、职位上的区分,人们之间的关系很简单。所以对于中国人很普通的称呼“叔叔”,“阿姨”,“解放军叔叔”,“护士阿姨”等等,他们会感觉很困惑。在我们与英美人士交往中,注意不要对他们使用和汉语相同的称呼,即不应把母语的称呼原则用于目的语中,引起语用负迁移,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汉文化中推崇尊敬长者,长者为尊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在汉语中,“老”是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和聪明才智的代名词,它是一个敬称词。因此如果你认识的人比你年龄大,你可以称呼他为“老……”。称呼比自己年长很多的人为“老人家”是很普遍的。而在英语文化中,这一点是决然不同的。英美人士是不愿被看做“老”的,他们甚至讨厌这个用词。在英美文化中,“老”通常暗含的意思是废物和无用。在英美等国家,年龄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人们通常避免用“old”一词来称呼上了年纪的人,于是人们费尽心机借用其他委婉用词来表示“老年”、“老人”这一概念,如:the advanced in age,the mature,the longer living,seasoned man,of a certain age,no longer very young等等。

二、英汉语对言语行为中的礼貌原则的不同认识

礼貌原则是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eech 在1983年提出的,它指的是语言中的谦虚和尊敬的言语行为。谦虚准则是Leech的礼貌原则中的一个组成部分。Leech认为,人们彼此间交谈,首先重视是否礼貌、得体;人们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主要是出于礼貌的考虑。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自从汉朝就非常讲究礼俗,尊奉的是“礼多人不怪”。因为受到儒家思想的极大影响,中国人有很多行为准则,这些标准直接体现在他们的用词上,对词汇的使用有着深刻的影响。在汉语的词汇系统里,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是能够代表社会身份指示的一类重要词汇,其本身也是很复杂的。在交际情境中,汉语的说话者当他们在指交际同伴以及与这些交际同伴相关的人或事物时,他们通常会采用敬称词语;而当他们谈及自身或和他们相关的人或事时,通常会使用谦称词语。这样的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在汉语中是不胜枚举的,通过这样的一些用词,说话人可以直接地(敬称词语)或间接地(谦称词语)表达对听话人的礼貌和尊重。

汉语中很多的敬称词语,可以分别由以下词头构词。比如:对于“高”,就有“高见、高就、高龄、高堂、高足”等;对于“贵”,就有“贵姓、贵国、贵恙、贵子、贵庚”等;对于“令”,就有“令爱/令媛/令千金、令郎/令公子、令亲、令尊、令堂、令兄”等;对于“尊”,就有“尊亲、尊府、尊驾、尊夫人”等等。而表谦称的词头也很多,如“敝”,就有“敝处、敝国、敝人、敝校、敝意”等;如“拙”,就有“拙笔、拙见、拙作”等;如“寒”,有“寒舍”;指自己,根据不同的身份和性别,可以有“在下、小人、小女、草民、奴才、奴婢、奴家”等等。汉语里称呼自己的家里人,也有很多谦称的用词,如“小儿、小女、内人,内子、犬子、拙夫、拙荆、贱内”等。上文中提到的表敬称的词头“老”这个字,也可以当做谦称词语的词头,如:“老朽、老夫、老汉、老衲、老身”等等。而在英语中,英语国家人士则非常强调真诚地、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人们倾向于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必要掩盖什么或隐藏什么。

礼貌原则指导下的礼貌语言的语用差异是不同社会间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差异所造成的,即西方个人主义价值取向和东方群体取向之文化差異导致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英语中的敬称词语和谦称词语与汉语比起来要少很多。汉语中这些词大量出现是因为中国多年以来处于封建社会,这就要求人们在和年龄大的人或社会地位高的人讲话时使用敬称词语,否则就会被认为没礼貌。在称呼自己的时候使用谦称词语也是一样的道理。另外一个原因是中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在汉语中,尤其是在书面语和正式的场合中,人们通常在称呼自己时采用谦称词语,而在称呼别人时使用敬称词语。为什么英语中这些词相对来说却比较少呢?这是因为西方人认可平等,他们强调个人的价值,他们乐于展示他们自己,并且注意培养个体的自信。

每一个国家,因为其生活的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不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会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一个在历史长河中文化意识形成的结果,这个思维方式或多或少的反映出国家对待世界的文化心理。因此,民族的思维特点反映并象征着民族的文化特点,思维的不同是文化不同的重要的影响因素,语言及文化有着密切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语言相互依赖、相互作用、难解难分,文化无所不在,人们的言语行为无不反映出各民族的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夏征龙.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2]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王菊泉.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篇5:描写春天的词语

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春色撩人 柳绿花红 鸟语花香 莺歌燕舞 百花齐放

柳暗花明

姹紫嫣红 春华秋实

枯木逢春 百花齐放 万紫千红 万物复苏 含苞待放 描写夏天的词语: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炎天暑月 烈日中天 挥汗如雨 赤地千里 烈日当空 狂风烈日 五黄六月 热不可耐

夏日可畏 描写秋天的词语:

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天朗气清、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枫林如火、秋风习习

描写冬天的词语:

冰天雪地 风雪交加 傲雪凌霜 寒风刺骨 寒风呼啸 滴水成冰 寒冬腊月

呵气成霜 雪满长空 漫天风雪 雪花飞扬 寒风怒号 鹅毛大雪天寒地冻

含有“花”的词语:

花枝招展 花团锦簇 妙笔生花 沾花惹草 落花时节 眼花缭乱 闭月羞花

花前月下 花容月貌 锦上添花 如花似玉 昙花一现 五花八门 天花乱坠 走马观花 柳暗花明

花好月圆,风花雪月 花言巧语 奇花异草 水性杨花 含有“天”、“地”的词语:

冰天雪地 天翻地覆 天崩地裂 翻天覆地 天长地久 天高地厚

天昏地暗 天诛地灭 地老天荒 地覆天翻 暗无天日 碧海晴天

寸地尺天 别有天地 洞天福地 含有“风”、“雨”的词语:

风餐露宿 风尘仆仆 风流潇洒 风和日丽 风调雨顺 风度翩翩 风风火火

风风雨雨 风平浪静 风起水涌 风雨共舟 风轻云淡 风雨不测 风雨无阻 风吹雨打 雨过天晴 雨后春笋

描写春天的诗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日照我还。描写夏天的诗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描写秋天的诗句: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

描写冬天的诗句:

篇6:描写春天柳树的词语

1、阿娜多姿

解释:婀娜,柔软而美好。比喻柳树姿态轻盈柔美。

出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2、枝叶婆娑

解释:婆娑,比喻枝叶纷披的样子。比喻柳叶纷披的样子。

3、残花败柳

解释: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4、垂柳蓬茸

解释:蓬茸,①草木茂盛的样子。②比喻毛发蓬松柔软。垂柳蓬茸比喻柳树非常茂盛的样子。

出处:《楚辞·九辩》“惟其纷糅而将落兮”(汉)王逸注:“蓬茸颠仆,根蠹朽也。”

5、花红柳绿

解释:比喻花木繁茂的样子。此处可以用来比喻柳树繁茂的样子。

出处:前蜀魏承班《生查子》词之三:“花红柳绿间晴空。”

6、柳絮似棉

解释:柳絮就像棉花一样洁白、柔软。这是描写柳絮的四字词语。

7、杨柳依依

解释: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出处:出自《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yù)雪霏(fēi)霏。”

8、杨柳摇曳

解释:摇曳,指轻轻地摆荡。比喻喻杨柳轻轻摇摆、漂荡的样子。

9、柳叶秀长

10、秀颀挺拔

解释:直立而高耸。亦比喻高超出众。可用来比喻柳树直立而高耸。

11、柔韧多姿

解释:比喻柳树姿态轻盈柔美。

树的词语

别树一帜:别:另外;树:建立;帜:旗帜。比喻与众不同,另成一家

春树暮云:仰慕、怀念友人

枯树开花:已经枯死的树又开起花来。比喻绝处逢生获奇迹出现

拔树寻根:比喻追究到底。

百年树人: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尺树寸泓:泓:水深。泛指地方虽小,却有花草树木、清泉流水的景区。

大树将军: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刀山剑树: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比喻极残酷的刑罚。

独树一帜: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耕耘树艺:耘:锄草,树:栽植;艺:播种。耕田、锄草、植树、播种。泛指各种农业生产劳动。

撼树蚍蜉:撼:摇动。蚍蜉:大蚂蚁。想把大树摇动的大蚂蚁。比喻自不量力者。

火树银花: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比喻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剑树刀山: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比喻极残酷的刑罚。

蒹葭倚玉树:比喻一丑一美不能相比。也用作借别人的光的客套话。

枯树生花:枯树开起花来。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

柳树上着刀,桑树上出血:比喻代人受过。

蚍蜉撼树: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自不量力。

切树倒根:比喻彻底。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双斧伐孤树:指嗜酒好色,摧残身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树倒猢孙散: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随从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树大招风: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钱财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烦。

树碑立传:树:立。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使他的名声世代流传下去。现比喻立个人威信,抬高个人声望。

树德务滋:树:立;德:德惠;务:必须;滋:增益,加多。向百姓施行德惠,务须力求普遍。

铁树开花:铁树:也叫苏铁,常绿乔木,不常开花。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

痒磨树者:因为痒而在树上磨蹭的。

瑶林琼树:比喻人容貌智力出众。

一树百获:树:种植。种一次收获一百次。比喻培植人才能长期获益。

芝兰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云树之思: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喻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或全部。

大树底下好乘凉:比喻有所依托,事情就好办。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亦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解释〗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后还是要回归故土。

树大根深:〖解释〗比喻势力强大,根基牢固。

拔树撼山:拔起大树,摇动高山。比喻声势极大。

拔树搜根:比喻追究到底,彻底查问。

拔帜树帜: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别树一旗:比喻与众不同,加成一家。

蜉蝣撼大树:比喻自不量力。

高自标树:见“高自标置”。

篇7:描写春天的句子、词语

立春 早春 初春开春 新春 阳春

春风 春水 春光 春色 春雨

春景 春耕 春游 春暖

春雷

春季

2、四字词语: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旖旎

春色怡人 春风得意 春色迷人 春色无边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春寒料峭

春满人间 四季如春 春风和煦 春和日丽

春风送暖

春风化雨 春花怒放 春意正浓 春苗茁壮 百花争春 春到人间 百鸟鸣春

春花烂漫

枯木逢春 春水盈盈 春风轻拂 春风拂面 春风荡漾

春江水暖 春雨丝丝 春雨绵绵

春花似锦

3、佳句名诗:

春到三分暖。

春天三日晴。

春雨贵如油。

一年四季春为首。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春天人们起得早,秋后人马吃得饱。

青年是人类的春天。──郭沫若

春城无处不飞花。──韩愈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篇8:描写春天的词语

模糊词语, 作为一种弹性语言, 是指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指的特性语言。与精确语言相比, 它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公文写作中的模糊词语, 有着精确词语不可代替的作用。

1. 模糊词语的两重性

模糊词语不同于含糊词语, 当然也不同于精确词语。它同含糊词语相比, 是明确的, 具有定向的明确性;它同精确语言相比, 又是模糊的, 具有伸缩性、概括性、抽象性。它的两重性, 具体地表现为:在语言的表层方面, 它是明确的;而在深层方面, 它是模糊的。比如“对纳税有困难者, 可逐级上报, 由地区财政局给予一定时期的减免税照顾。”这里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 也是表层的意思, 要给予减免照顾, 这是明确的;第二层, 给多长时间的照顾:一定时期。这又是不明确的, 模糊的。又如“以上措施, 希认真贯彻执行。”要“贯彻执行”, 这是明确的;如何贯彻执行:认真!如何“认真”?则是不明确的, 模糊的。由此可见, 模糊词语的两重性表现为:其表层是明确的, 其深层是模糊的;在“要不要”“是否”的问题上, 是明确的, 在“如何”“多少”的问题上, 是模糊的;在定性表述上, 是明确的, 在定量表述上, 是模糊的。

2. 模糊词语的三情境

模糊词语的使用, 大约有三种情境:第一是没必要用精确词语而只能用模糊词语;第二是不允许或不便于用精确词语而只能用模糊词语;第三是不可能用精确词语而只能用模糊词语。比如:

(1) 以上意见, 希认真贯彻执行。

(2) 一些单位, 违犯财经纪律的现象相当严重。

(3) 请转告××总统, 希望他在方便的时候来中国访问。

(4) 希望局领导在最近能来我厂指导工作。

(5) 要做到财政、信贷、外汇和物资的各自平衡和相互之间的基本平衡。

(6) 可逐级上报, 由地区财政局给予一定时期的减免税照顾。

上述 (1) (2) 例属第一种情境, (3) (4) 例属第二种情境, (5) (6) 例属第三种情境。

3. 模糊词语的运用

模糊词语在公文中的运用, 大致有如下几种:

(1) 用于表主观评价

主观评价, 通过判断的语言形式, 往往表达一种主观对客观的认识, 如: (1) 大家一致认为, 这次会议是适时的, 必要的。

(2) 这篇报告的主流是好的, 是有参考价值的。

(3) 四个月来, 国家的财政状况已有好转。

(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省农村干部思想作风有了显著的转变。

例 (1) 是对会议的评价。例 (2) 是对报告的评价。例 (3) 是对财政状况的评价。例 (4) 是对“我省农村干部思想作风”的评价。

(2) 用于表方法、方式

用于表方法、方式的模糊词语, 多为形容词作状语, 表明某一种动作的方式、方法。如:

(1) 以上诸项, 请斟酌办理。

(2) 对国务院所制定的物价政策, 必须严格认真地贯彻执行。

(3) 合理利用水生生物, 禁止灭绝性的捕捞和破坏。

(4) 要在坚持自愿互利的基础上鼓励和提倡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 逐步达到合理的经营规模。

例 (1) 的“斟酌”表办理的方式。例 (2) 的“严格认真”表贯彻执行的方式。例 (3) 的“合理”表利用的方式, “灭绝性”表捕捞的方式。例 (4) “多种形式”表合作与联合的方式, “逐步”表达到的方式。

(3) 用于表时间

表达时间的概念, 有精确的, 也有模糊的, “四月十八日上午九点, 请各系教学干事到南二楼会议室参加教改座谈会”, 这里的“四月十八日上午九点”, 是精确概念。“请你最近抽时间找我一下, 把下个学期的科研工作落实下来。”这里的“最近抽时间”是模糊词语。两种用语各有其用。模糊词语用于表时间的, 如:

(1) 请转告××总统, 希望他在方便的时候来中国访问。

(2) 可由地区税务部门给予一定时期的减免税照顾。

(3) 今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调整和改造产业结构的基本方向应当是:……

(4) 近几年来, 人民解放军和国防工业, 国防科技战线广大职工, ……

例 (1) “方便的时候”是说来访的时间, 这里不具体指明, 也不能具体指明。例 (2) 的“一定时期”的表述最为恰当, 因为尚未见到申请减免税报告, 只能如此表述。例 (3) “相当长时期”一语出自十三大报告。这项工作很艰巨, 需要很多年, 究竟要搞多长, 不好定, 只能如此表述。例 (4) “近几年来”, 是指最近几年, 不好精确计算, 只能如此。

(4) 用于表分寸、程度

用模糊词语表述事物的分寸、程度, 极难精确, 弹性颇大, 然而却能给人以定向的认识, 能使语言更趋向严密化, 因而是必要的。如:

(1) 有些单位, 挥霍浪费现象相当严重。

(2) 对今年以来出现的物价上涨幅度过大的趋势, 必须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控制。

(3) 工业主要领域在技术方面大体接近经济发达国家70年代或80年代初的水平, 农业和其他产业部门的技术水平也将有较大提高。

(4) 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粮食生产, 争取在今后十多年内粮食生产有较大增长。

例 (1) “相当”表严重程度。例 (2) “上涨幅度过大”表趋势程度;“进一步”表加强的程度。例 (3) “大体”表接近的分寸;“较大”表提高的程度。例 (4) “十分”表重视的程度;“较大”表增长的分寸。

二、精确词语

模糊词语有其优越的一面, 但同时又有其不足的一面。这种不足表现为:有些公文中只用模糊词语是不行的, 还必须附以精确词语, 如果没有精确词语加以说明, 其模糊词语就会变成空话。比如, 我国领导人在和某国外宾谈话时说:“希望贵国总统在他方便的时候来我国访问。”这是模糊词语, 而且是很得体的模糊词语。但是, 作为两国的外交官, 在落实这一意向的时候, 就不能停留在“方便的时候”这一模糊含义上, 必须根据双方的实情, 最后要落实到×年×月×日至×月×日。否则, 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 我们说, 在某种情况下, 模糊词语是必要的。而在另一种情况下, 精确词语同样也是必需的。在需要使用精确词语的时候, 必须使用精确词语。

1. 精确词语的特性

(1) 具体性所有的模糊词语都是抽象的, 而精确词语则都是具体的, 如小王个头很高。究竟有多高, 很抽象。小王的个头有一米九二。一米九二, 就很具体。又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发的《中国三次产业发展概况》 (见《2006年中国经济年鉴》) 的第一部分, 在谈到第一产业时写道:“粮食产量在上年 (指2004年) 大幅度增产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这里的“大幅度”、“继续”都比较抽象, 显然是模糊词语。对此, 作者在下面的叙述中做了详细的阐述:“2005年粮食产量9680亿斤, 比上年增产291亿斤, 增长3.1%, 连续两年较大幅度增产。……全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5.6亿亩, 比上年扩大4002万亩, 增长2.6%, 因面积扩大增产粮食247亿斤, 对粮食增产总量的贡献为8.5%。……”这些阐述, 尤其是其中的数字, 无疑都是具体的。由此可见, 精确词语的具体性, 往往表现在数字上。

精确词语的具体性, 还表现在对具体事实的表述上。如《中国三次产业发展概况》中的第一部分, 在谈到农村改革时说:“农村改革全面强化。”“全面强化”是模糊词语。为了具体地说明这一论断, 作者集中地叙述了四个方面的事实:“一是农村税费改革进入新阶段。全国免征农业税的省份从8个扩大到28个, 取消了牧业税, 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二是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 粮食收购市场和价格已全面放开, 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系和调控功能逐步完善, 地方储备特别是粮食销区的储备得到加强, 产销区协作关系初步建立, 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增强。三是棉花流通体制改革进展顺利。按照‘一放、二分、三加强, 走产业化经营路子’的要求, 推进棉花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 棉花收购、加工等环节初步形成多渠道竞争的局面。同时, 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工作已进入全面推行阶段。四是规范糖料和食糖生产走公司加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 建立糖料生产者与制糖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这些具体的事实, 都是为“农村改革全面强化”这一论断服务的。

公文精确词语的具体性, 还表现在一些指令性计划性等文件中所阐述的一些措施、方法、意见等。此点, 从事此道者均有感受, 故不再赘述。

(2) 固定性

模糊词语一般都具有游移性, 而精确词语则具有固定性。这朵花是美的。什么样的美?很难说。这朵花是红的。这就很明确, 很固定, 说明它是“红”的, 不是“白”的, 不是“黄”的等等。

精确词语的固定性, 突出地表现在其语义的单义性方面, 法律语言尤其如此。

公文写作中精确词语的单义性是概念明确性的直接要求。在法律语言中, 为了获得单义性, 广泛使用具有特定内涵的“法言法语”。这“法言法语”, 包括专用法律用语和一般通用法律用语。

现代汉语中的单义词是指只有一个意义的词。如科学术语中的主语、谓语、电子、中子、血压、针灸等;专用名词中的李白、杜甫、北京、上海、泰山等;外来词语中的法西斯、维他命等;新造词中的电视机、复印机等。而公文中精确词语的单义性, 是指对一些专用词语在语义上的界定。如“惩戒”、“通缉”、“累犯”、“制裁”、“无罪释放”可习惯性界定用语, 以及有关法规性文件中临时性界定用语, 如1991年10月30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其中对“动物”、“动物产品”、“植物”、“植物产品”、“其他检疫物”等词语的含义, 都做了具体的界定, 使之成为具有单义性的精确词语。仅举二例:

“动物”是指饲养、野生的活动物, 如畜、禽、兽、蛇、龟、鱼、虾、蟹、贝、蚕、蜂等。

“动物产品”是指来源于动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疫病的产品, 如生皮类、毛类、肉类、脏器、油脂、动物水产品、奶制品、蛋类、血液、精液、胚胎、骨、蹄、角等。

(3) 明晰性

明晰, 就是明白清楚。《文心雕龙·檄移》中说:“文不雕饰, 而辞切事明。”意思就是文字不加雕饰, 而词句贴切, 事义明晰清楚。要想把事理说清楚, 不能用渲染的方法, 只能用记实的方法。如有人被打伤, 不能说:“血流满面”或“血流如注”, 只能说伤口有多长、多深、缝合几针。在此前提下, 公文中凡带有事理和事务性内容的文体, 都具有明晰性的特点。如:

例一:

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 是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 完成中间突破, 占领新安镇、运河车站、曹八集、峰县、枣庄、临城、韩庄、沐阳、邳县、郯城、台儿庄、临沂等地。为达到这一目的, 应以两个纵队担任歼灭敌一个师的办法, 共以六个至七个纵队, 分割歼灭敌二十五师、六十三师、六十四师。以五个至六个纵队, 担任阻援和打援。以一个至二个纵队, 歼灭临城、韩庄地区李弥部一个旅……

(《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第1293页)

例二:

经研究, 同意你院聘请美籍××·××任英语老师, 聘期为一年 (1982年9月至1983年9月) , 工资每月人民币×××元 (包括伙食补贴××元) , 不兑换外汇。房租及上下班交通费由你院负担。其他待遇按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国家科委和财政部 (80) 财外字第××号文件中有关规定办理。××先生任职期满回国时的国际旅费, 原则上应由其自理;如本人提出自理有困难, 需要帮助时, 可提供单程普通机票一张。

(××部《关于同意聘请美籍××任短期英语老师的批复》)

例一和例二的叙述, 都是非常明晰的。如例一, 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什么, 讲得非常明白清楚;为了达此目的, 应该怎么办, 兵力如何部署, 讲得也非常明白清楚。例二是一个批复。这篇批复中的一些关键性事情, 也讲得非常清楚。如讲聘期一年, 特别注明由×年×月至×年×月;讲工资, 特别注明包括伙食费用和不兑换外汇;讲期满回国旅费, 原则自理, 如有困难, 可提供单程普通机票一张, 等等。这些都称得上是“辞切事明”的范例。

2. 精确词语的运用 (1) 用于表时间、地点

时间和地点都是一种客观存在。有时不一定要很精确, 有时则必须很精确。时间的表述, 有时是限定时间, 有时是固定时间。而地点则必须具体精确。如:

(1) 凡参加会议的代表请于2008年11月底之前将回执寄给××省××医学院墓础部×××同志收。

(1) 定于明日 (11月15日) 下午两点半在南楼会议室召开生活委员会议, 请各班生活委员届时参加。

(2) 北京市东华服装公司举办迎新年服装大展销……日期:19××年12月15日~19××年1月10日。地点:王府井大街301号。

例 (1) 的时间是限定时间, 基本上是精确的, 地点是精确的。例 (2) 的时间是固定时间, 是精确的, 地点是精确的。例 (3) 的时间是限定时间, 是精确的, 地点也是精确的。

(2) 用于表数量

公文写作, 对情况和问题要注意它们的数量方面, 要有基本数量的分析。而数量则必须是精确的。如:

(1) 近百年来, 外国侵略者通过这不平等条约 (指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的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 掠去战争赔款和其他款项达白银1000亿两。

(2) 在工业总产值中, 轻纺工业占75%, 重工业占25%。

(3) 去年金山供销社商品销售总额为689万元, 占木渎地区销售总额的40%;而金山供销社的网点

(4) 1983~1985年, 总销售额平均每年递增32%, 向国家上缴利润平均每年递增40.8%, 共给国家上缴利税2454万元。

例 (1) 是《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中的一个数据, 说明近百年来帝国主义对中国财富的疯狂掠夺。例 (2) 叙述湖北长沙市在发展地方工业中如何扬长避短, 发展轻纺工业的一个总比数。例 (3) 是说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金山供销社的业务经营成绩。例 (4) 是叙述长春百货大楼的业务成绩。通过这些数字, 说明了作者所要说的有关问题。

(3) 用于表概念的界定

在公文写作中, 有些概念是明确的, 是不需要解释的;有些则不然, 它们表面上似乎也还明确, 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十分明确, 必须用精确的词语加以界定, 否则, 就会出现语义上的歧义。如:

(1) 一切从事工业品生产、农产品采购、外贸进口、商品零售、交通运输和服务性业务的单位或者个人, 都是工商统一税的纳税人。

(2) “植物产品”是指来源于植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病虫害的产品, 如粮食、豆、棉花、油、麻、烟草、籽仁、干果、鲜果、蔬菜、生药材、木材、饲料等。

(3) 在现阶段,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 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 都是人民的敌人。

例 (1) 是对“工商统一税纳税人”这一概念的界定。例 (2) 是对于

只有7个, 仅占全地区网点的2.5%。“植物产品”这一概念的界定。例 (3)

是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对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人民”和“人民的敌人”这两个概念的界定。

(4) 用于表事理的阐述

公文中也讲理, 但和纯理论文章不同。公文中的理, 是一种事理;也就是通过对事实的分析, 来说明一种道理。如:

过去一个时期, 我们总是想多收购一些农产品。但是, 由于收购过头, 给农民留得大少, 最后农民不愿意生产, 反而收不到东西。结果出口和城市供应都大为减少。经过几年的反复, 经验证明, 农产品的收购, 松一点比紧一点好。这就是说, 我们宁可少购一些, 给农民多留一些。例如, 农民养一只母鸡, 一年产蛋五六斤, 只收购一两斤;养两头肥猪, 只收购一头。这样, 农民高兴, 就愿意多生产了。“肥水不落外人田”, 东西生产多了, 事情就好办了。现在农民还很穷, 多给农民留一些, 其实农民也舍不得吃, 还是要卖的。放宽一些, 东西反而会多起来。油料也可以考虑采取这个办法。现在的毛病是卡得过死, 种类越统越多, 东西越收越少。搞得活一些, 生产发展了, 收购上来的东西自然就会多起来。

(陈云:《做好外贸工作·农产品的收购松一点比紧一点好》)

陈云同志的这一篇议论, 中心点是为了说明:农产品的收购松一点比紧一点好。为了说明这个道理, 举出了农民养鸡、养猪、农民穷多留一些也要卖等事例。这些事例, 无疑都是精确语言。没有它, 就不能充分地阐明有关事理。

上一篇:麦子的爱恋情诗歌下一篇:登黄山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