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描写春天的古诗

2024-05-24

摘抄描写春天的古诗(精选5篇)

篇1:摘抄描写春天的古诗

关于春天的唯美古诗摘抄

初来乍到的春用温润柔滑的雨珠唤醒了一冬的沉寂,春草芽儿细细地冒出,朦朦胧胧中那抹极淡极淡的新绿,桃李争春,百花争艳,春色撩人,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关于春天的古诗,欢迎欣赏!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小编赏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小编: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在这些山水诗里,这是一种静谧的意境

春行即兴

唐·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小编:萋萋芳草,潺潺涧水,落花芳树,鸟语空山,在这样的美景中,心境是空寂还是欣喜?或许是若有所思吧。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小编: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翱翔,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不愿回家。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小编: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春雨,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

春风

唐·白居易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小编:诗人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对春天的喜爱,春天是无私的,春风过处,不管是园中名卉还是村头野花,都会欣然开放。

独望

唐·司空图

绿树连村暗,黄花出陌稀。

远陂春草绿,犹有水禽飞。

小编:一片高大茂密的树把整个村庄笼罩在一片阴暗之中。金灿灿的`油菜花开得正茂,花向买田远处渐渐稀疏。放眼望去远处的水池边,青草绿油油的,空中还有几只水鸟如白色的鹭鸶向下盘飞。蓝天,清水,绿草,空中白色水鸟盘飞。有动有静一片生机勃勃。

减字木兰花

宋·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小编:花开易谢、年华易老,感叹美景易逝,劝人一醉方休。以景托情,向人们展现了尽享人生青春的无限风光,并以此劝诫人们要珍惜生命中美好的时光。

菩萨蛮

宋·黄庭坚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

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

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

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

小编:一幅闲适悠雅的溪桥野渔图,一片氤氲迷蒙的山岚水雾中,是烟是雨,叫人难以分辨,真是空翠湿人衣。在溪边桥畔,有渔翁正在醉酒酣睡,四周阒无声息,没有人来惊破他的好梦

好事近·梦中作

宋·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篇2:摘抄描写春天的古诗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篇3:论古诗中的空间描写

一、转换视角

时间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的表现,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的表现。在现实时空中, 如果不断的改变观察的视角, 方位感就会被打破, 形成一种新的时空关系。

(一) 散点透视

在古诗写作中, 诗人变换不同的视角, 构成了更为广阔的时空, 表达了极其深邃的意境。

试看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 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 清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 阴晴众壑殊。”宗白华《艺事杂录》中引郭熙《林泉高致》说:“太乙近天都”自上而下, 山势突兀, 清楚明了, 是高远;“连山到海隅”冲淡飘渺, 是平远;“阴晴众壑殊”从前到后, 重峦叠嶂, 气象万千, 是深远。诗人从不同角度为我们展现了终南山壮阔的图景, 多角度的展示使得山势更加的雄浑, 突出了动感和层次感。

(二) 时间落差

时间落差主要是指时间的改变而造成视角的不同

如陆游的《示儿》, 弥留之际, 万事皆空而国忧不已, 盼它日北定中原以慰英魂。时间的不同造成了时空的落差, 此身将去的无法释怀与统一全国的坚定信念交织在一起, 把对国家生死存亡的关注提升到了超越生死的高度, 使其传唱千古。

二、时空转换

(一) 同一时间内空间的转换

即在同一时间内展示不同时空发的事情。

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洲月, 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诗人通过想象, 在同一时间内写了三种月夜的不同空间境界:一是诗人苦吟的长安月夜, 二是妻子独守的鄜州月夜, 三是全家团圆的月夜, 三种月夜境界叠映交错, 意蕴深厚, 家庭的温馨, 夫妻间的感情完全从这一抹清辉中倾泻而出, 令人无限神往。

(二) 同一空间时间的转换

即表现不同时间内同一时空发生的事情。

如崔护的《题城南壁》:“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灿烂的季节依旧, 花木扶疏, 碧草掩映的门户如昨, 但门中那位少女却不知了去向, 在同一空间内强烈的反差对比中表达了诗人对人世沧桑, 物是人非的怅然。

(三) 时空的同时转换

即展现时间和空间一起变化。

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时令的对比, 场景的转换, 凸显出作者的心里:离家远役, 亲人离散, 但面对外敌的侵略, 仇恨的怒火已经冲淡了乡思。《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一朝永别, 十载萦心, 对窗垂泪, 念千里外孤坟茕茕。时空的转换抒发了作者对亡妻的深挚思念。

三、时空跳跃

在时空处理上打破了时间的顺序性和持续性打破了空间的伸张性和广延性, 按照诗人主观情感对时空进行切割, 然后重新组合, 所以出现了时空的大跨度跳跃。

如李白的《行路难》:“金尊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把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中道出了世事艰辛, 充满了政治上遭遇挫折的抑郁不平之感。空间上由黄河到太行山, 象征了人生途中的艰难险阻和事与愿违。时间上由现实世界跳跃到周朝姜尚晚年垂钓遇文王之时, 再逆接商朝伊尹曾梦乘舟过日边而被商汤启用之时, 表达了诗人宏大的抱负和坚信理想会实现的信心。

四、时空互化

(一) 时间的空间化

时间是抽象的, 但诗人能够从事物的细微变化中感受到时间的存在。时间在古诗中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直接标出来, 一种是通过空间的变化表现出来, 即时间的空间化。汉乐府《江南》:“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用空间东西南北的变化来暗示时间往复, 表现出绵延千古、生死不已的恋情。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通过五个空间地点的连续, 贯穿了作者一生的眷恋。

(二) 空间的时间化

即在时间的变化中表现出空间的变化。《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通过客观时间的短暂和主观时间漫长的对比, 暗示出相爱的双方对空间的隔离不可忍受的心态。薛道衡《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三年。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以夸大的时间距离来强调空间距离所造成的思乡之情。

五、时空的泛化

即在诗中的时间与空间不能确定为何年何处。这里的时空被抽象为一种宇宙意识, 去呈现人类的生存状态, 阐发人生的哲理。将本来有时空观念注入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后超越了原来的时空。

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以“月”为主体, 写出了它升起———高悬———西斜———下落的全过程, 时空感很强。进而诗人由月而悟出人生哲理, 揭示人类生存状态时便超越了时空。在这里, 江水、人和月均被泛化, 不能确指, 它只是指向了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这一矛盾极其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在这里的超越时空, 只是局部性的, 暂时性的超越。在诗的最后, 诗人又返回现实时空, 书写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时至宋代, 诗歌中表现的超越时空才有了质的变化。如苏轼的《前赤壁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作者通过对江水与明月变与不变的议论, 表现了作者面对政治的冷遇, 能以老庄思想为精神支柱, 排解内心的苦闷与悲伤, 保持开朗的胸襟和达观的生活态度

摘要:古诗在时空关系的表现上有其特殊的方法, 如转换视角、时空转换等。本文将就以上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古诗,时间,空间

参考文献

[1]萧涤非.《唐诗鉴赏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李达五.《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精神》.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4.12.

篇4:描写夏天的古诗诗句摘抄

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开锁洞门远,卷帘官舍凉。

栏围红药盛,架引绿萝长。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乡。

篇5:描写夏天的古诗诗句摘抄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上一篇:企业采购工作计划下一篇:al结尾的单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