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024-05-04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共8篇)

篇1: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关于快速处置道路交通事故现场通告》问答

(2002年12月25日)

上海市公安局新颁布的《关于快速处置道路交通事故现场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即将实施,现就《通告》中的有关问题,回答大家的提问。

一、问:为什么要实施快速处置道路交通事故现场?

答:近来市民普遍有一种感觉,就是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流量大、车速慢,堵塞严重。其中根本的原因是交通供需矛盾,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政府投入巨资加强市政道路建设,本市道路的长度和面积分别增加了108%和142%,而同期机动车的总量却增长了470%多。这种供需矛盾在中心城区尤为突出,中心城区道路仅占全市道路的18%,却承担了全市37%的交通量,因此,承受能力很脆弱,稍有异常,就会发生交通“梗阻”。大家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两车相碰,损伤并不严重,当事人不积极处置,却旁若无人地把道路当作论理的场所,相互埋怨、指责,甚至动手动脚,导致交通堵塞。一起简单的两车事故,往往可以导致几十辆甚至几百辆的车辆滞阻。由此造成的间接损失难以估价,对此,群众意见很大,要求解决这一问题的社会呼声强烈。为此,市公安局决定于2003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处置方法。

二、问:什么叫“快速处置道路交通事故现场”?

答:“快速处置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要求当事人在最短时间内,快速驶离事故现场,或快速标明事故车辆位置后迅速将事故车辆移至不影响交通的地点,事后再报警等候民警处理或自行协商民事赔偿的一种快速处置交通事故现场的办法。

三、问:“快速处置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答:“快速处置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依据是国务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该办法第七条规定:“必须移动时应当标明位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标明位置也是保护事故现场的一种必要手段。

四、问:《通告》有何特点?

答:有三个特点:

一是具有强制性。发生事故后,凡符合“快速处置”条件的事故,当事人必须迅速将事故车辆就近移至不影响交通的地点,恢复道路畅通。当事人如不迅速撤离或借故滞留于事故现场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法从

重处罚。

二是具有选择性。当事人将车辆就近移至不影响交通的地点后,有多种事故处理的方法供当事人选择。

1、没有损坏公共设施或他人财产的单车事故,以及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民事赔偿的两车事故,不需要保险公司理赔的,可自行驶离;

2、需要保险公司理赔的或不能自行协商解决民事赔偿的,报警等候民警处理。

三是具有鼓励性。当事人按通告规定快速处置事故现场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在处罚上依法给予从轻、减轻或不予处罚。

五、问:事故当事人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快速处置”?

答:

1、事故发生的地点:本市外环线以内的道路,包括外环线道路,以及外环线以外的高架道路,如沪青平高速公路入城段高架、郊环同济路高架等;

2、事故的类型:机动车单车事故,或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的两车事故。至于三辆以上机动车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以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不属快速处置范围;

3、事故后果:车物损坏或驾驶员、乘车人员轻微伤,损害后果可以是单一的车物损坏,或单一的人员轻微伤,也可以是两者同时兼有;

4、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能够移动。

六、问:当事人快速处置交通事故现场的程序有哪些?

答:

1、首先在车后放置三角型的故障车警告标志牌,打开车辆危险警示灯(双跳灯)。夜间还需开启车辆示宽灯;

2、确认车辆损坏和车载人员受伤情况;

3、属于两车事故的,双方共同标明车辆位置;

4、符合“快速处置”条件的,应当立即将车辆移至附近不影响交通的地点;不符合条件的,立即报警等候处理。

七、问:当事人将事故车辆移至不影响交通的地点后,应该怎么办?

答:双方能自行协商解决民事赔偿的,应当填写《赔偿责任确定书》后驶离,并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需要保险公司理赔的,应报警等候民警处理。

八、问:“车辆能够移动”的含义是什么?

答:“车辆能够移动”包含:

一是指事故车辆的制动器、转向器必须有效;

二是指如驾驶员受伤,但伤势不重,仍然可以驾驶车辆;

三是指三种移动方式:

1、由驾驶员驾驶;

2、由人来推动;

3、由其他车辆牵引。

但在移动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防止发生第二次事故。

九、问:如何理解“车载人员轻微伤”?

答:“车载人员”是指事故车辆驾驶员和乘车人员。“轻微伤”一般是指人体表皮擦挫伤、小面积皮下出血、轻微创口、轻微眼外伤、口腔牙齿松动等局部组织器官结构的轻微损伤或短暂功能障碍后果,无明显后果或隐性后果的身体损伤。

十、问:事故当事人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标明车辆位置?

答:标明车辆位置的办法是“划线定位”。就是当事人分别在每个车辆外侧轮胎的外沿,平行划一条直线,再顺车轮的轴心划一条垂直线,这两条线呈“T”型。这样,车辆就被定位了。划线最好用石笔。因为石笔线比较清晰,耐磨损,又不损伤路面。但石笔在晴天划注时清晰度比粉笔稍差些,因此,晴天也可以用粉笔,但雨天就不行了。如果暂时没有准备石笔或粉笔,也可以用金属工具等替代,但其痕迹可能不清晰,还会损伤路面,一般不要用。也可用“划线定位+摄录全景”的办法,即在“划线定位”的基础上,再加上“摄录全景”。“摄录全景”就是可以用照相机或摄像机拍录事故的现场全景。有了“划线定位”再辅之于现场照片或录象,事故证据就完整了。因此,我们希望车辆所有人随车配备照相机或摄像机,以便遇到事故时,可及时拍摄事故现场,补充固定证据。

十一、问:拍摄事故现场照片有何要求?

答:事故现场照片的作用是固定证据。所以,拍摄时一般应拍正面、侧面(一侧)、背面照三张,目的就是将事故车辆在道路上所处的位置和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在照片中反映出来。

十二、问:哪些地点为“不影响交通的地点”?

答:“不影响交通的地点”一般是指临近事故现场的紧急停车带、高架匝道口、大桥、隧道口等处的“斑马”导流线、相临的次干道、支路、机非隔离的开口处等对车辆通行影响较小的地点。

十三、问:怎么理解“车辆在事故现场的滞留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答:“5分钟”是指从事故发生起到车辆驶离现场为止的最长时间。

十四、问:对按规定“快速处置”的事故责任人将如何处罚?

答: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法从轻、减轻处罚,一般不并处吊扣驾驶证;情节轻微的,不予处罚。

十五、问:对不按规定“快速处置”的事故责任人将如何处罚?

答:对不按规定“快速处置”的事故责任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法从重处罚。

十六、问:《通告》什么时间开始实施?

答:从2003年1月1日起实施。

篇2: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矿井有水害发生时,广大干部职工能够迅速投入到现场避灾、救灾过程中,做到确保职工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及控制事故事态扩大,经矿研究制定本方案,并且在有水害发生时,迅速启动。

一、水灾事故现场处置组织机构:

抢险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以班组为单位,由全班组人员组成。应急自救组织组长由班组长担任,成员为全体班组人员组成。

二、事故特征

采掘工作面水灾预兆

(1)“挂汗”:积水区的水,在自身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在采掘工作面的煤岩壁上聚集结成许多水珠的现象,叫“挂汗”。仔细观测新暴露的煤壁表面,若潮湿则是透水预兆。

(2)“挂红”:矿井水含有铁的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岩裂隙而渗透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岩面时,会出现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挂红是一种出水信号。

(3)“水叫”:含水层或积水区的高压水,向煤岩裂隙挤压时,与

两壁摩擦会发出“嘶嘶”的叫声,这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或其它水源已经接近了。若是煤岩掘进,则透水即将发生。

(4)空气变冷: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域时,空气温度会骤然下降,煤壁发凉,人进入采掘工作面有凉爽、阴冷的感觉。

(5)出现雾气: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另外,发生透水前还可能出现压力明显增加,底板鼓起,顶板淋水,岩隙中有淤泥、片帮、冒顶等各种征兆,现场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观察。

三、应急组织及职责

为搞好现场水灾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各基层单位成立井下突水事故应急抢险指挥部,指挥部设在各基层单位值班室,以便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由区队长担任组长,技术员任副组长,由区队副队长、班组长和后勤保障人员为成员,形成完整的应急救援体系,明确指挥部成员的具体职责及应急处理工作任务。

1、区队长:负责查对本区域工作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组织地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将在现场所见的事故情况、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地报告给矿调度室,并随时接受公司经理及矿救灾指挥部的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灾害处理的任务。

2、技术员:是区队长处理灾害的第一助手,在区队长的领导下负责制订、处理灾害的协作抢救方案。

3、副队长及带班队长:是根据矿营救方案和区队协作抢救方案,按照队长指令现场指挥人员安全有序的进行避灾自救,组织人员按正

确的避灾路线撤离灾区,若无法撤离灾区时,根据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完成对灾区遇险人员的待救工作。如果与救护队联合救援,积极配合其救援行动,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

4、区队值班人员:负责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并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矿调度室,及时向下传达命令,随时调度井下抢险救灾工作,统计入井人员和留在井下灾区人数。

5、地面材料员:根据井下救援情况,按时领送救灾所需物品,做到随叫随到。

四、应急处置

(一)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撤到安全地点,现场区队长或带班队长立即查看水害的范围大小等水害情况,应根据现场实际,按照避灾原则,能救先救,不能抢救时,应清点人数,立即向矿调度汇报清楚,在矿没有派来救援人员前,积极组织现场人员进行自救。能撤离灾区时,立即组织人员按正确的避灾路线撤离。当上部来水无法撤离时,则就近找上山巷道进行避灾,此时所有人员必须静卧,不能急躁,减少氧气、热量等消耗,等待外部来人救援。如果巷道内有压风管,可打开压风管供人员呼吸,确保被困人员的安全,并经常敲打管路,向外部报警求救。

2、队长、技术员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

3、区队值班人员根据公司调度及队长的命令,立即通知井上副队长和带班队长,组织不少于20人抢救小组,在副队长和带班队长的带领下,配合矿救护人员,共同进行抢救。

(二)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营救工作要在指挥部负责人的领导和有经验的老工人指挥下进行。首先,营救人员要排查水害地点附近的支架情况,采取措施进行加固。若遇险者被困里段,一方面通风排水,维护巷道,防止冒顶堵人,另一方面积极救助,输送食物和药品,若被困的人员时间较长时,可利用管道向遇险人员送饮料或食物和空气。被困人员救出后应采取护理措施,然后进行创伤检查和处理。

2、技术员根据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同指挥部领导和有经验的老工人一起立即制订抢救措施和计划。

3、区队长要按计划和措施组织实施抢救。

4、技术员根据事故处理后的现场实际情况,及时编制维护及修复措施,报矿审批,为尽快恢复生产创造条件。

5、恢复被淹井巷的安全技术措施

(1)增设排水管路,增加排水泵,增大排水能力,直接将所突积水排干。

(2)当涌水量特别大,补给丰富,用强力排水又不能排干时,必须先堵住涌水通道,截住补给水源,然后再排水。

(3)当矿井透水量超过排水能力时,全矿有被水淹危险时,待下部水平人员全部撤出后,可向下部水平和采空区放水。

(4)如下部水平人员尚未撤出,设备受到威胁可用装有粘土,砂子的袋子构筑防水墙,堵住泵房口和通往下部水平的巷道。

(5)安装排水管路都必须佩安全带和自救器。

(6)发生透水时,严禁在独头巷道躲避,禁止由下往上进入突水

点或被水、泥沙堵塞和小眼和上山,以防二次突水冲击,在清理巷道时,需要打防护墙。

(7)救护队员进入围困地点后,先打开氧气瓶,提高空气中的氧气浓度。

(8)排水时,要保护通风良好,经常检查气体,随水位下降,积存在被淹井巷中的有害气体CO2、H2S、CH4等可能大量涌出,应安装局扇,随排水工作的进行,逐段排除有害气体,对井下气体应定期取样分析,每班取样一次,当水位降低可能涌出气体时,应每两小时取样一次,排水看泵工作由救护队担任。

(9)在处理老空积水时,应仔细检查有毒有害气体防止气体中毒。(10)在修复巷道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发生冒顶与坠底事故。

(三)水害处理与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在水害围困人员救出后,区队立即组织人员按措施修复水害地点,预防再次发生水害事故。在水害事故处理完后,接矿恢复生产通知后,积极组织人员恢复生产。

五、注意事项

1、发生突水事故后,有害气体可能随涌水溢出,被困及救援人员应及时佩戴自救器,尽量沿进风巷道行走。

2、人员在撤离过程中,不得进入盲巷。

3、人员撤离时应结伴行走,不得私自行动。

4、遇事要冷静,不要慌张,认清来水方向。

5、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应注意:

抢救出伤员后,必须判断伤情的轻重,人员较多时先救重伤员,后救轻伤员,并按照“三先三后”的原则,即:(1)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2)对出血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3)对骨折的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

山西泓翔煤业有限公司

水 害 事 故 现 场 处 置 方 案

篇3: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1 管道沿线某处漏油后的输量变化

设某输油管道沿线有四座同类型泵站, 输送方式为从泵到泵运行, 设设在第三第四站间有某漏油点, 其漏油量为q。漏油前全线的输量为Q, 若漏油后第三站的输量变为LQ, 则第四站的输量变为LQ-q。分别列出漏油前后全线的能量供求平衡方程。

漏油前:

将上式整理得:

漏油后

将上式整理得:

第一种情况:

将 (2) 式中LQ-q换成LQ

∴ (1) 式中

第二种情况:

将 (2) 式中LQ换成LQ-q

综上, 必然有

即管道沿线某处漏油后, 漏油点前面各站的输量大于漏油发生前的管道输量, 漏油点后面各站的输量小于漏油发生前的管道输量。

1.2 管道沿线某处漏油后的泵站进、出站压力的变化

分别列出漏油发生前后首站至第三站进站处的能量供求平衡方程。

漏油前:

漏油后:

(式4) - (式3) 得:

由于LQ>Q, 所以, HLs3

漏油发生前后第三站的出站压力分别为:

(式6) - (式5) 得:

由于QL>Q, HLs3

同理可以推得, 漏油发生后, 漏油点后各站的进、出站压力的变化规律与漏油点前各站相同。

2 输油管道的泄漏处理

2.1 地下管道的渗漏判断

在巡检过程中, 通常可以借助以下几种情况来分析判断地下管道的渗漏。

(1) 发油时, 流量表读数亦相应增加。泵出口压力表读数突然下降或比正常读数小, 进口真空表读数亦相应增加。

(2) 一次作业后, 收油量和发油量存在较大差额。

(3) 不输油时, 管道内有类似流水般的响声。

(4) 埋地管道的附近地面或水面有油迹或油花, 周围植物出现发黄枯死的现象。

2.2 防漏措施

管道一旦发生泄漏就会造成损失, 为了防止管道渗漏, 通常有以下几条防漏措施。

(1) 管道的法兰、焊缝、补偿器填料等处加强检查和维护, 适时更换垫片和填料。

(2) 地下管道敷设时切实做好防腐措施, 并定期检查防腐层是否完好。

(3) 为保证工作安全可靠, 使用中每隔1~2年应对管道进行一次强度和严密性复检。

3 某站内管线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案例分析

3.1 事故类型

站内原油管线泄漏事故

3.2 原因分析

(1) 管线腐蚀穿孔;

(2) 管线超压运行;

(3) 倒错流程憋压;

(4) 死油管段受热膨胀;

(5) 不平稳操作造成水击;

(6) 自然灾害。

3.3 危害程度

大量原油泄漏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3.4 应急处置

(1) 根据管线泄漏点的部位, 就近关闭其管段的进出口阀门, 控制住破裂点冒油, 关闭阀门影响正常运行时, 先停输, 再处理;

(2) 报站领导和调控中心, 通知维修抢修中心组织现场抢险;

(3) 挖好导流坑或进行围堰防止原油扩散;

(4) 为防止事故扩大, 停止泄漏点周围一切作业, 切断现场电源, 防止电火花引燃泄漏原油, 在事故现场周围设立安全警戒, 并禁止与应急救援无关车辆和人员的进入。

(5) 清除现场泄漏的原油;

(6) 清理作业面, 对管线漏点进行补焊;

(7) 补焊完毕, 冲压试验, 恢复生产;

(8) 查找原因, 总结。

3.5 注意事项

(1) 现场抢险人员必须严格劳保着装, 听从指挥;

(2) 进入有毒或缺氧空间必须佩戴正压呼吸机或防毒面具;

(3) 进入原油泄漏场所必须测量可燃气体浓度, 合格后方可进入;泄漏场所严格使用防爆工器具, 救援车辆须佩戴防火帽;

(4) 在抢险过程中, 指挥人员应时刻注意事故救援情况, 根据现场情况随时调整救援方案;

(5) 当发现有人晕倒、窒息等现象时, 必须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后进行救助, 不能盲目施救;

(6) 当火灾扑灭后, 必须指派人员在现场继续监视。防止发生复燃事故。

4 结束语

当输油管线原油发生泄漏后, 还可以采取一些应急抢修措施, 如木塞堵漏、堵漏栓和环箍堵漏等, 这些措施对减少管道泄漏造成的损失很重要。当然, 在日常的工作生产中, 防患大于未然, 要加强巡线工作, 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一旦发生危险一定要听从指挥, 不要冒然行动。

摘要:管道沿线泄漏发生在管线腐蚀穿孔, 管线超压运行, 自然灾害及人为破坏等情况下, 不仅造成的浪费及环境的污染而且大量原油泄漏造成火灾、爆炸事故。本文主要分析漏油后全线各站的输量及参数的变化及漏油后事故现场的处置方案。

关键词:泄漏,腐蚀穿孔,污染,处置方案

参考文献

[1]王光然.油气储运技术 (下册)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5.7

[2]蔡春知.油气储运工艺, 石油工艺出版社, 1994

篇4: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笔者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工作中发现伪造的道路交通事故的现场有以下特点:

第一,报警的时间和地点。报警的时间集中在深夜时段,这个时间段路上行人和车辆很少,很难找到目击证人,给取证工作带来难度。报警的地点主要集中在城市中的楼群的小路上和郊区的照明不亮的道路上,这给现场勘查带来了不小的难度。随着城市中监控设施的不断增加,不法分子会寻找监控盲区来实施伪造现场的不法行为。

第二,事故现场的车型。伪造现场以老旧车型居多,而且笔者识别的伪造现场有相当数量的出租车。因为营运车辆8年强制报废,特别是在最后两年为了达到所谓的利益最大化,当事人不惜损坏车辆来从中不当得利。

第三,预计财产损失达到人民币500元以上。一般道路交通事故的财产损失达到一定数额后,不法分子才有得利的空间,所以一般伪造的道路交通事故的现场,财产损失的程度不会低于人民币500元,上不封顶。

第四,车辆的损坏情况。事故车辆的受损部位,受损程度,现场散落碎片等痕迹物证与事故发生时的刮撞角度,撞击力度不相符。

第五,驾驶人与车主的关系。驾驶人不是车主本人的,或者驾驶人与车主、保险公司存在能够产生道德风险的关系。

根据以上总结的伪造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特点,结合事故处理民警的经验,为了准确识别伪造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我们在事故处理的各个阶段都能要设防。

第一,接警阶段。根据伪造现场的时间和地点的特点,如果事故报警在深夜,并且事故地点在照明不好的小路上或者是郊区的道路上,或者是事故地点周围没有视频监控的路段、路口,那么我们在出警的时候就要携带好照明设备已备勘查时使用,并且提高警惕,有可能是偽造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办案警察在与报警当事人进行电话确认地点和事故类型的时候,也要注意当事人的语气语调是否符合常理。

第二,现场勘查阶段。现场勘查阶段是识别伪造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关键阶段。

首先,看车。首先,看车辆的损坏情况,要现场测量事故车辆受损部位高度是否一致,现场测量车辆受损部位的面积是否大致相等,观察车漆的掉落情况和颜色,是否吻合等。其次,看车型是否属于老旧车型,查验车辆的行驶证,车辆的使用性质,强制报废年限,是否按时检车等相关信息。最后,看车辆的损坏价值,车辆的损坏价值是否达到一定数额。此时,警察已经能对伪造现场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

其次,看人。检查车辆的驾驶证,并且简单询问车主、驾驶人的关系。还要询问驾驶人驾车出行的目的以及发生事故时车上是否有其他人等。在对话中寻找蛛丝马迹,并且观察驾驶人是否存在说谎的嫌疑。

再次,看路。通过勘查车辆在道路上留下的行驶痕迹,以及车辆在紧急情况下驾驶人采取制动措施在路面上留下的痕迹,观察道路以及道路周围通行的设施,判断事故的发生的客观因素是否符合常理。

最后,看环境。勘查现场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搜寻是否有监控设施,注意寻找事故发生时的目击者等相关的证据。

在现场勘查阶段如果能识别出来是伪造的现场,或者是有伪造现场的嫌疑,就马上需要固定证据,把车辆和人员带回接受调查和检验,并且寻找目击证人和相关影像资料等。

第三,事故调查阶段。此阶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制作询问笔录,重点询问当事人事故发生的详细情况,如果当事人不是车主,要询问其与车主的关系。制作笔录要及时迅速,把双方当事人隔离分别询问,从中发现前后的逻辑破绽。

其次,车辆送到司法鉴定所进行痕迹物证检验,确定刮撞角度,刮撞痕迹,刮撞速度等详细鉴定结论。与现场图、现场照片、询问笔录等证据对比分析。

再次,查询车辆和人员的基本信息。这里的查询不限于到公安网上查询真伪,还应该到保险公司调取事故车辆近几年的出险记录,如果出险次数异常,驾驶人更换频繁就值得注意了。

篇5:典型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一、事件特征描述

因作业人员触碰带电设备而导致作业人员受到电击或电伤的事件。

二、处置步骤

1、现场处置流程

1)发生人员触电时,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使伤者脱离电源,并立即用电话等通讯工具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同时拨打医院急救电话;

2)判断伤情,开展现场就地急救; 3)派员接应救援人员,做好准备转移工作。

2、报告流程

1)发生人员触电时,现场工作负责人(作业人员)立即向项目经理或部门负责人汇报,项目经理或部门负责人接到汇报后立即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若发生人员重伤事件时,由公司总指挥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工作,同时,将事件情况汇报局应急指挥部;若发生人员死伤及以上事件时,公司总指挥应立即将事件情况报告局应急指挥部,由局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三、注意事项

1、脱离电源时的注意事项

1)现场人员在通报项目经理或部门负责人时,应描述清楚现场情况及施救所需的工器具。2)脱离电源时,救护者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好安全措施,以防自己触电。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a.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座,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座,断开电源。但应注意到拉线开关或墙壁开关等只能控制一根线的开关,有可能因安装问题只能切开零线而没有断开电源的相线。

b.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座(头),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线,断开电源。

c.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皮带、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d.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电源。但因触电者的身体是带电的,其鞋的绝缘也可能遭到破坏,救护人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肤,也不能抓他的鞋。

e.若触电者发生在低压带电的架空线路上或配电台架、进户线上,对可立即切断电源的则应迅速断开电源,救护者迅速登杆至可靠地方,并做好自身防触电、防坠落安全措施,用带有绝缘胶柄的钢丝钳、绝缘物体或干燥不导电物体等工具将触电者脱离电源。

3)为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当触电者在高处时,应做好防止坠落的措施;在平地,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后的方向,注意防摔。

4)救护者在杆上或高处抢救伤者时,要注意自身和被救护者与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防止再次触及带电体。救护者登高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绝缘工具和牢固的绳索等。救护者也应注意救护中自身的防坠落、摔伤措施。

2、触电急救。应分秒必争,一经明确心跳、呼吸停止的,应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急救中心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的表现,擅自判断伤员死亡,放弃抢救。

3现场就地急救。触电者脱离电源后,现场救护人员应迅速对触电者伤情进行判断,对症施救。

1)判断意识、体位放置。伤者有无意识,可轻轻拍打其肩膀,并直呼其姓名。若有意识,立即送医院。若发现伤者眼球固定、瞳孔散大,无反应时,立即用手指甲掐压人中穴、合谷穴5秒,该3步动作应在10秒内完成,不可太长,伤者若出现眼球活动、四肢活动及疼痛感后,应立即停止掐压穴位。

2)针对触电者不同情况,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现场急救: a.神志清醒、有意识、心脏跳动,但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或一度电休克、但未失去知觉。此时不得用心肺复苏法抢救,应将其抬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躺下,安静休息1—2小时,让他慢慢恢复正常,天凉时要注意保温,并随时观察呼吸、脉搏变化。条件允许,送医院进一步检查。

b.神志不清,判断意识无、有心跳,但呼吸停止或极微弱时,应立即用仰头抬颏法,使气道开放,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切记不能对触电者施行心脏按压。

c.神志丧失,判断意识无,心跳停止,但有极微弱的呼吸或呼吸停止时,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法抢救(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不得延误或中断。

3)发现杆塔上有人触电,要争取时间及早在杆塔上或高处开始抢救。

4)触电者衣物被电弧光引燃时,切忌跑动,应立即用衣服、湿毛巾等扑火,必要时可在地上打滚灭火。

5)施救前应正确放置伤者体位,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仰卧位,使其头、颈、躯干平卧无扭曲,双手放于两侧躯干旁。

6)胸外心脏按压频率保持100次/min,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成人30:2。

7)在现场抢救时,应力争抢救时间,切勿为了方便或让伤员舒服去移动伤员,从而延误现场抢救的时间。

4、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

1)瞳孔。复苏有效时,可见伤员瞳孔由大变小。

2)面色(口唇)。复苏有效,可见伤员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如若变为灰白,则无效。

3)颈动脉搏动。按压有效时,每一次按压可以摸到一次搏动,如若停止按压,搏动亦消失,应继续进行心脏按压;如若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跳动,则说明伤员心跳已恢复。

4)神志。复苏有效,可见伤员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开始抽动,肌张力增加。

5)出现自主呼吸。伤员自主呼吸出现,并不意味可以停止人工呼吸。如果自主呼吸微弱,仍应坚持口对口呼吸。

5、报告。报告、拨打急救电话应与现场施救同步进行事件报告应包含发生时间、地点、班组、单位、发生的简要经过、伤情及人数、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和采取的措施。报告地点时要清楚的告知具体所处位置、行车路线等,以便能让急救车辆、人员迅速找到事故地点。同时应派员在路口接应救援人员。

应对现场高空坠落伤害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一、事件特征描述

因作业人员在高处作业时未正确使用安全带,且动作失误而导致作业人员由高处坠落受伤的事件。

二、处置步骤

1、现场处置流程

1)发生人员高空坠落时,现场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对伤者进行救护,并立即用电话等通讯工具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同时拨打医院急救电话;

2)判断伤情,开展现场就地急救; 3)派员接应救援人员,做好准备转移工作。

2、报告流程

1)发生物体打击时,现场工作负责人(作业人员)立即向项目经理或部门负责人汇报,项目经理或部门负责人接到汇报后立即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若发生人员重伤事件时,由公司总指挥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工作,同时,将事件情况汇报局应急指挥部;若发生人员死伤及以上事件时,公司总指挥应立即将事件情况报告局应急指挥部,由局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三、注意事项

1、快速检查伤情。发生高空坠落后,首先要立即快速检查伤情,是否有头部损伤意识丧失?是否有呼吸、心跳停止?是否有四肢骨折、脊柱骨折及出血等等。然后本着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根据具体伤情给予相应的现场急救。

2、现场人员在通报项目部经理或部门负责人时,应描述清楚现场情况及施救所需的工器具。

3、现场急救注意事项: 1)首先去除伤员身上的工具和口袋中的硬物。

2)立即处理危及生命的问题,针对呼吸心跳骤停及致命的外出血,给予心肺复苏及恰当的止血方法救治。

3)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导致颅内感染。

4)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撤除假牙,清除移位的组织碎片、血凝块、口腔分泌物等,同时松解伤员的颈、胸部钮扣。

5)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6)周围血管伤,压迫伤部以上动脉。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一般每隔0.5-1小时,放松1-2分钟。

7)骨折者,则不应复位,只临时固定。8)有昏迷患者要力争1小时内送医院。

9)快速平稳地送医院救治。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

4、在现场抢救时,应力争抢救时间,切勿为了方便或让伤员舒服去移动伤员,从而延误现场抢救的时间。

5、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的表现,擅自判断伤员死亡,放弃抢救。

6、报告。报告、拨打急救电话应与现场施救同步进行事件报告应包含发生时间、地点、班组、单位、发生的简要经过、伤情及人数、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和采取的措施。报告地点时要清楚的告知具体所处位置、行车路线等,以便能让急救车辆、人员迅速找到事故地点。同时应派员在路口接应救援人员。

应对现场坍(垮)塌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一、事件特征描述

基建、生产作业现场发生土方、跨越架、脚手架坍(垮)塌事件,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二、处置步骤

1、现场处置流程

1)工作现场发生坍塌事件时,现场作业人员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使工作人员尽快脱离事故点。同时,应立即通报项目经理或部门负责人组织人员赶至现场进行施救并阻止其他人员进入坍塌点;

2)若坍塌事件导致人员伤害,受伤害者脱离事故点后,现场人员应根据判断结果,立即取相应方法进行抢救;

3)保护现场,等待抢修救援。

2、报告流程

1)发生现场坍塌事件时,现场工作负责人(作业人员)立即向项目经理或部门负责人汇报,项目经理或部门负责人接到汇报后立即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若发生坍塌事件情节较轻时,由公司总指挥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工作,同时,将事件情况汇报局应急指挥部;若发生坍塌事件情节十分严重时,公司总指挥应立即将事件情况报告局应急指挥部,由局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三、注意事项

1、脱离坍塌事故点

1)现场人员在通报项目经理或部门负责人时,应描述清楚现场情况及施救所需的工器具。

2)划出事故的特定区域设立警戒线,非救援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特定区域。迅速核定在建筑物,脚手架等上作业人数,如有人员被坍塌物如脚手架等压在下面,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加固四周,然后拆除或切割压住伤者的构件,将伤员移出。如脚手架或其他压住物太重可使用吊车或临时抱杆将物体抬起,以便救人。3)救护者在抢救时要作好坍塌处加固工作,避免急躁行动引发二次坍塌从而造成救援人员的伤害。

2、现场就地急救

如果坍塌事件发生了人身伤害。事故现场救援者,立即对受害者进行紧急救助,应按以下步骤进行救助。

1)拨打120急救或立即送往医院。注意若伤者移动不便不能送往医院,应拨打120等待救援。

2)现场急救。

a.如人员昏迷。应严密观察,细心护理,清除病人鼻咽部分泌物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侧卧位,防止痰液吸入。伤及内脏骨折及大量失血,立即联系120急救车或现场最近的医院,并说明伤情,为取得抢救效果,还可根据伤情送往专科医院。

b.如外伤大出血。急救车未到前采取止血措施,立即用手按压住出血部位止血。

c.如骨折。应立即用毛巾或厚衣服卷成卷将骨折部位固定,千万不可随意搬动。

d.一般伤情者送往医院检查,防止破伤风。

3)、伤员的转运。救护车到达后,应认真服从医生的安排,积极配合医生的救助,并帮助转运伤员。转运过程必须非常小心,以免对伤者产生伤害。

3、保护现场

1)现场工作人员确认事故点后应立即制定专人保护现场,架设临时围栏与标示牌,临时围栏应装设牢固,并悬挂的标识牌。

2)坍塌事件若导致导线、电缆断落地面或悬挂空中,应设法防止行人靠近断线8m以内,以免跨步电压伤人。

4、报告 报告、拨打急救电话应与现场施救同步进行事件报告应包含发生时间、地点、班组、单位、发生的简要经过、伤情及人数、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和采取的措施。报告地点时要清楚的告知具体所处位置、行车路线等,以便能让急救车辆、人员迅速找到事故地点。同时应派员在路口接应救援人员。

应对现场车辆伤害现场处置方案

一、事件特征描述

现场车辆伤害是指车辆由于发生挤、压、撞车或倾覆等事故,现场车辆内人员受到相应的伤害的事件。

二、处置步骤

1、现场处置流程

1)发生车辆伤害造成人员伤亡时,现场未受伤(或伤势较轻)人员应设法将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并立即用电话等通讯工具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同时拨打医院急救电话;

2)判断伤情,对伤势较重者开展现场就地急救;

3)向相关部门报案,同时保护现场,派员接应救援人员,做好准备转移工作。

2、报告流程

1)发生现场车辆伤害时,现场人员立即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若发生人员重伤事件时,由公司总指挥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工作,同时,将事件情况汇报局应急指挥部;若发生人员死伤及以上事件时,公司总指挥应立即将事件情况报告局应急指挥部,由局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三、注意事项

1)停车后车上人员应立即疏散同时将车上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点,如受伤人员被压或卡住时,不得盲目进行移动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应马上报警,等待专业人员救援。

2)事故如发生在夜间,车辆需开示宽灯、尾灯。

3)停车后按规定拉紧手制动,切断电源,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4)车辆应在停车后立即熄灭引擎并严禁现场吸烟,消除火灾隐患。

5)若在高速公路上,需按规定在车后设置危险警告标志。6)报案时应具体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肇事车辆及伤亡情况。

7)保护现场时不得随意挪动车辆、人员、牲畜和遗留的痕迹、散落物的原始位置, 可用绳索等设置警戒线。

8)抢救伤员时,应明确判定伤员情况,然后方可开始紧急救护,切不可盲目采取行动。

篇6: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现场处置方案的目的:

预防或减少潜在施工质量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对质量施工安全造成的影响,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故:坠落、坍塌、火灾、爆炸、中毒、传染病及油品等危险源进行预防和控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证人员和物品的安全。

2、现场处置方案的启动范围:

项目部发生受伤1人以上工伤事故;发生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以上的质量安全事故;或者可能造成伤亡事故的重大险情和突发事故。

3、现场处置方案的组织机构:

3.1现场处置方案的组织机构见应急预案框图

3.2项目部二级应急准备与响应组织机构应急人员职能和职责 1)事故现场指挥(项目经理)*****的职能和职责: a、事故的报警与上报;

b、组织消防抢救组或医疗抢救组; c、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 d、现场事故评估;

e、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 f、控制紧急情况;

g、现场应急反应行动的指挥,与在应急指挥中心的反应副总指挥的协调; 2)施工员(****)的职能和职责: a、迅速组织现场抢救组和医疗抢救组; b、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 c、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

d、迅速调配抢险救援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 e、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 f、及时输送后勤供给物品到抢救人员手中。3)技术员(*****)职能和职责

a、作好应急救援处理现场指挥权转化后的移交和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 b、做好危险源的技术处理工作。

c、作好消防、医疗、交通管理、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联系工作。4)保管员(****)的职能和职责: a、应急设备(施)与物资的准备和维护; b、抢运可以转移的现场物资;

c、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带; d、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5)安全员(*****)的职能和职责: a、启动场区内的消防灭火装置和器材进行初期的消防灭火自救工作; b、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c、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配备; d、组织对受伤人员作简易的抢救和包扎工作; e、及时转移重伤员到医疗机构就医。4.应急计划的建立 4.1危险源的风险评估

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危险源的风险评估,应依据施工场区周边的具体实际情况,施工场区内建筑物的总平面分布及施工特点,施工方案及组织设计的要求,施工项目的内容和规模等,科学地评估出几种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影响度。综合评估后,提出合理的评估意见,确立最佳的应急方案。结合周边项目应急救援能力,制定出该项目的应急计划。上报公司一级应急救援小组。

4.2应急反应行动的资源配置:

应急计划确立后,根据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所在位置的具体条件以及周遍应急反应可用资源情况,按半小时自救的应急反应能力,配置合理的应急反应行动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上报公司安全环保部备案。

4.3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报警机制有应急上报机制、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和汇报程序四部分组成。它的形式由下而上、由内到外,形成有序的网络应急报警机制。

(1)应急上报机制

通过危险辨识体系获取危险源突显特征后,第一时间报告项目部施工现场负责人,施工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公司汇报,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决定是否启动。

(2)内部应急上报机制

应急预案启动后,一、二级应急反应组织启动,通知公司的相关人员以及事故现场的全体人员进入应急反应状态,一、二级应急救援组织进入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实施状态。

(3)外部应急报警机制

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启动的同时,按总指挥的部署,立即启动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向已经确定的施工场区外部公司内部的临近项目部应急反应体系、周边已建立外部应急反应协作体系、社会公共救援机构报警。

(4)汇报程序

在第一时间内填写《事故调查报告书》上报重大质量安全险情或重大事故情况。上报执行公司《职工工伤报告制度》。

(5)报告内容:

a、险情或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别、人员伤亡情况;

b、建设工程事故中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名称、资质等级情况,施工单位负责人、工程项目经理、监理单位有关人员的名称及执业资格等情况;

c、险情基本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紧急抢险救援情况,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 d、原因的初步分析; e、采用的措施情况;

f、事故报告单位、签发人及报告时间。

5、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培训和演练

(1)应急反应培训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公司和施工场区的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反应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a、一级应急组织每年进行一次培训。b、二级应急组织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c、新加入的人员及时培训。(2)应急反应演练

执行《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程序》演练结果报公司安全环保部管理评审,必要时修订应急预案。

6、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实施终止后的恢复工作

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作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物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事故报告。

对事故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务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的工作提供资料。

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的全过程,认真科学的做出总结,完善予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定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

依照公司的奖罚制度,对事故过程中的功过人员进应奖罚,妥善处理好在事故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尽快组织恢复正常的生产和工作。

7、具体的安全事故及环境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与相应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分部分项工程及现场环境,主要有:土方开挖工程与基坑支护、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现场监电及“四口”“五临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有:火灾事故、爆炸事故、中毒事故、传染病事故、高处坠落事故、触电事故、机械伤害、坍塌事故及上下水管道及污水管道破裂事故。

7.1高处作业发生高处坠落

重点做好施工现场的“外防护、内封闭”各项防护设施的设置,加强“四口”“五临边”的防护,并正确使用“三宝”。

高处坠落可能造的伤害有:肢体骨折、颅脑损伤、胸部创伤(如肋骨骨折)、胸腔储器损伤、腹部创伤等。要有人自高处坠落摔伤时,应注意保护摔伤及骨折部位,避免因不正确的抬运使骨折错位造成二次伤害,并及时向工地负责人报告,拨打急救电话“120”或送医院救治,送医院途中不要乱转病人的头部,应该将病人的头部略抬高一些,昏迷病人取昏迷体位,防止呕吐物吸入肺内。

7.2触电事故

7.2.1检修电器、使用电动机械、工具等发生的接触电事故的应急措施。必须执行三级配电保护,各种机械设备必须作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作好用电防护。严禁乱拉乱搭电线及各种照明灯具,带电作业的机械设备专人负责制,经常检查施工用电设施,及时处理事故隐患。

7.2.2有人触电时,抢救者首先要立刻断开近处电源(拉闸、拔插头),如触电距开关太远,用电工绝缘钳或干燥铁锹、斧子等切断电线断开电源,或用绝缘物如木板、木棍等不导电料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之脱离电源,切忌直接用手或金属材料及潮湿物件直接去拉电线和触电的人,以防止解救的人再次触电。

7.2.3触电人脱离电源后,如果触电人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电人在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人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必要时送医院诊治。

7.2.4触电人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还在跳动,还有呼吸,应使触电人在空气清新的地方舒适、安静地平躺,解开妨碍呼吸的衣扣、腰带,若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持体温,并迅速请医生(或打120)到现场诊治。

7.2.5如果触电人已失去知觉、呼吸停止,但心脏还在跳动,尽快把他仰面放平进行人工呼吸。7.2.6如果触电人呼吸和心脏跳动完全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按压急救。7.3机械伤害事故

各种机械设备必须按规定配置齐全有效的各种安全保护装置,按要求办理验收手续(必要时办理准用证)。

7.3.1发生断手(足)、断指(趾)的严重情况时,现场要对伤口包扎止血、止痛、进行半握拳状的功能固定。将断手(足)、断指(趾)用消毒和清洁的敷料包好,切忌将断指(趾)浸入酒精等消毒液中,以防细胞变质。然后将包好的断手(足)、断指(趾)放在无泄露的塑料袋内,扎紧袋口在袋周围放些冰块,或有冰棍代替(切忌将断手(足)、断指(趾)直接放入冰水中浸泡),速随伤者送医院抢救。

7.3.2发生头皮裂伤时,必须及时对受伤者进行抢救,采取止痛及其他对症措施;用生理盐水冲洗有伤部位涂红汞后用消毒大纱布块、消毒棉花紧紧包扎,压迫止血;同时打120或者送医院进行治疗。

7.4坍塌事故

坍塌事故往往伤害人员多,后果严重,多为重大或特大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坍塌事故,应立即报告分公司、公司安全环保部和公司主管领导。

7.4.1基坑支护、模板工程发生的坍塌事故

必须严格制定单项施工方案,并认真执行。对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应预先给予充分考虑,如地下不明水管破裂,跑水可能造成塌方;模板支撑系统失稳或早拆、造成塌方等。施工中必须作好监护工作,如发现边坡附近土体裂纹掉土、模板支撑系统变形等有塌方险情时,应马上停止作业。作业人员立即撤离危险地段,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后,再决定可否进行继续作业。

因塌方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同时采取两个方面的措施:一方面立即施控,抢救伤员并密切注意伤员的情况,防止二次受伤;另一方面对伤员上部的土体(模板、构件)采取临时支撑措施,防止因二次塌方加重事故后果。排险和抢救应由有经验的人指挥进行。

7.4.2脚手架坍落事故

防止脚手架坍塌事故的主要方法是脚手架搭拆必须按审核、审批的单项施工方案进行,并加强日常检查维护,重点检查架体各种支撑及结构连接的受力情况。

一旦发生脚手架坍塌事故,要积极作好伤员的抢救工作,尽快与医院联系和送医院治疗。同时检查、加固剩余架体,如剩余架体危险,并距电线、电缆近,马上切断电源,以防造成更大的事故。7.5传染病:

7.5.1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 甲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

7.5.2传染病的监测、信息收集、分析、报告

a)在接到传染病预警后,各单位即刻启动应急预案,按《传染病防治法》监测疫情,并采取如下措施:

公司机关、工地实行封闭管理,出入口实行登记管理,对职工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来源地、健康状况,联系方式、身份证号进行登记造册,清点人数,杜绝外来闲杂人员进入。

b)公司机关、工地发现疑似病例即刻对病人和接触者进行隔离,同时采取如下措施: 疫情上报上级疫情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尽快组织抢救病人。c)对病人活动、生活场所在实施隔离措施的同时进行消毒。7.6食物导致中毒

警惕误食亚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常作为工业即防冻剂,在建筑施工中常见,施工现场要加强亚硝酸盐的保管。防止误食:不吃腐烂变质的蔬菜瓜果,不用温锅水和枯井水煮粥、做饭;不吃未腌透的咸菜。

发现饭后多人有呕吐、腹泻等不正常症状时,要让病人大量饮水,刺激胃部使其呕吐,立即送往医院,及时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报审,并保留所吃食品以备检验。

7.7火灾、爆炸与爆燃

施工现场应根据施工作业条件制定消防措施,成立消防组织,并记录落实效果,并按照不同作业条件,合理配备灭火器材,现场动火执行动火审批制度,设专人监护,当建筑施工高度超过30m时,配备有足够的消防水源和自救的用水量,每层设有消防水源接口管。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分库存放,设专职保管员:储存易燃易爆物的仓库必须严禁吸烟,严禁烟火,违者罚款50-300元;存放应分类、分堆,并标明名称。受太阳照射易燃易爆的物品,不能露天存放;库存内外设置防火标志,仓库外要留出不小于3.5米宽的消防通道,并结合储存物品性质,设置相应的消防器材。安全保卫、防火工作重点部位建议负责部门值班。门窗贴封条,加强各部位的夜间巡逻力度。

7.7.1火灾

火灾按照可燃物类别,一般分为五类:A、可燃气体火灾;B、可燃液体火灾;C、固体可燃物火灾;D、电器火灾;E、金属火灾。

应分清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救:三酸(硫酸、硝酸、盐酸)引起的火灾;轻于水和不溶解于水的易燃液体;熔化的铁水、钢水;高压电器装置的火灾,在没有良好接地设备或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引起的火灾。具体应急措施为:

(1)发现着火者立即向周围的人发出警报。

(2)火灾事故死的主要原因是缺氧窒息,火灾发生后首先要选择逃生措施。

(3)在安全的情况下设法灭火和抢救伤员。要及时疏散被火围困人员,并对受伤人员进行必要的抢救。控制火势蔓延:建筑物起火,一端向另一端蔓延,应从中间控制;中间着火,两侧控制;楼层着火,上下控制,以上层为主。

(4)火势严重的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时应说明:起火场所的详细地址,火势大小,着火物品,有无爆炸危险,是否有人被困,报警用的电话号码和报警人的姓名。

(5)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车。

(6)尽快与上级部门及医疗部门取得联系,以便迅速、妥善地得到后续治疗。7.7.2爆炸与爆燃

爆炸与爆燃主要有:A、锅炉爆炸事故;B、易燃易爆的液体燃爆:柴油、汽油、油漆、稀料、氧气、乙炔气、天然气。

存放易燃易爆液(气)体的仓库或化学危险品的场所,要按国家规定配备隔爆设施;严格控制各类火源;着火周围如有油罐,在不能及时排除(指不能迅速灭火和不易疏散的物质)情况下以冷却法控制,冷却临近的油罐,防止温度升高爆炸;配备好应有的灭火器材、防毒用具、专人负责管理,确保随时都能有效使用。

发生爆炸爆燃事故后,要迅速将烧伤人员脱离火源,剪掉着火衣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员休克、窒息、创面污染,必要时可用止痛剂,喝淡盐水。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对创面一般不做处理,有水疱一般不要弄破,用洁净衣服覆盖,把重伤员及时送医院救治。

7.8上下水管道及污水管道破裂

7.8.1派专人负责上下水管道的检查与维修,排除事故隐患。一旦发生泄漏,应及时关闭上流总阀门,并对泄漏水进行疏导进入其他排水管道,同时应急人员对泄漏管道进行维修,排除险情。

7.8.2污水管道破裂后,对溢出地面的污水进行疏导,使其进入其它污水管道,严禁污水四溢,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报告市政污水管理维修部门,派人进行及时维修。

7.8.3在地沟里进行焊接和维修作业时,应有专人看护或两人轮换作业(即一个工作,一个看护),如发现异常情况,可及时抢救。最好是在作业人身上系一条牢固的安全绳,另一端系一个铜铃,一旦发生情况,可以铃为信号,绳子又可做为救护工具。

8.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救援器材、设备清单 一级救援应急预案器材、设备清单 救援担架:1架

便携式氧气瓶:1台

救援急救药箱:1个 救援车:冀JJY019 项目部救援小组 组长:***** 指挥:**** 组员:***

****

*****

*** 9.应急电话:

篇7: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事故风险分析

1.1

触电事故类型

由于电气设备故障、操作人员操作不当、超负荷等,易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发生触电事故,会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断。触电事故类型主要由电击和电伤两大类型。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电气设备、供配电、操作箱、配电柜等地。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触电事故无明显的季节特征,但由于夏季空气湿度大,潮湿,易发生触电;设备超负荷运转、高温、线路绝缘老化,易发生触电事故。触电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和公司财产损失。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配电箱的配电线路绝缘老化;设备外壳没有进行接地或与接地装置之间的连接不良;带电设备过载运行时;仪器、仪表指示不正常,电气保护装置频繁工作,有异味,接地保护不完善等。

1.5

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为火灾、机械伤害等事故。

应急工作职责

2.1应急工作小组分工

事故发生后,立即成立应急救援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实施事故应急处置和现场自救工作。

组长:现场负责人

副组长:技术负责人

成员:应急办公室值班人员、现场工作人员

2.2应急工作小组职责

组长:事故发生后,分析判断事故,立即启动现场处置方案,积极组织现场应急处置和自救。若事态扩大,立即请求增援。

技术负责人:负责救援方面措施的编制和技术资料的提供。

应急办公室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报告,按照指令,召集应急小组成员,协调现场自救和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做好相关记录。并向应急办公室主任及应急指挥部汇报情况。

现场工作人员:服从指挥,在安全的情况下,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事故报警

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电话汇报应急办公室。

3.1.2应急措施的启动

发生事故后,现场负责人,应当立即按照现场处置方案组织人员,展开自救互救,严格落实相关措施。

3.1.3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

现场人员将伤员安放在疏散通道附近的安全地点,表明伤员位置及路线,为救护人员指示方向。

3.1.4

事故扩大及公司应急预案衔接程序

(1)如果人员受伤较多或人员伤势较重,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人员撤离至安全地点,并向应急办公室报告。

(2)应急办公室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成员汇报,由总指挥启动公司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3)总指挥启动公司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的同时应按报告程序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3.2

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触电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切断与触电者接触线带电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并大声呼救,同时向公司值班人员汇报。

(2)当发生触电事故,应将受伤人员移到安全地点,采取简单的救助措施。并拨打120请求医疗支援。

(3)现场对伤员急救采取的措施

1)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应让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求医护人员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

2)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及心肺复苏。

3)对“假死”者的急救措施,当判定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就地抢救。采用仰头抬颊法畅通气道。操作时,救护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颊,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颊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随之抬起、气道即可畅通。为使触电者头部后仰,可于其颈部下方垫适量厚度的物品,但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

3.3

事故报告

3.3.1

报警负责人

事故发现者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现场负责人不能报警时,现场工作人员可直接报警。

3.3.2报警电话

应急办公室24小时值班电话:0537--7916866

3.3.3上级有关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的联系方式

上级有关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的联系方式见附件9。

3.3.4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主要报告内容

现场报警应及时、准确、实事求是,主要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性质、时间、地点、灾区人数,危害程度及现状等,便于指挥部能及时准确掌握相关信息。

注意事项

4.1

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参加火灾事故应急救援行动,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和使用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禁止使用破损或失效的救护用品。严禁救援人员在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

4.2

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1)切断电源,用干燥木棒或绝缘物品将触电人员分离。

(2)在危险区域以外才可设置应急照明设施、警示标示等。

4.3

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1)参与救援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用电安全常识和触电急救常识。

(2)首先切断电源,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3)严禁救护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触电者;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其他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

(4)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全。

(5)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害)。

(6)夜间发生触电事故,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4.4

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4.4.1自救与互救原则:

(1)安全撤离,妥善避险。

(2)沉着冷静,控制情绪。

(3)互相鼓励,互相帮助。

(4)团结协作,服从指挥。

4.4.2

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1)发生触电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停止作业,立即发出警报,救护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

(2)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的摔伤。特别是在触电者在高处情况下,应考虑防摔措施。

(3)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以利于抢救,并避免扩大事故。

(4)救护人员只能在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入灾区抢险救灾。

4.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1)触电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根据公司的应急救援能力评估现场应急处置能力是否满足要求,如果不能满足要求,应急救援人员应撤出事故现场,等待专业救援力量。

(2)应急救援人员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进入现场,参加应急救援行动。

4.6

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4.6.1

应急救援行动结束的条件和相关后续事宜。

(1)当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事故的隐患消除后,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

(2)及时将事故发生、上报、抢救以及相关物证等资料移交事故调查处理小组。

(3)应急结束后,事故单位应及时将事故发生的经过、初步原因分析、抢救过程、伤亡情况、经济损失以及必要的基础信息按规定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4)事故抢险结束后,由应急指挥部写出应急救援总结报告,对应急预案的启动、决策、指挥、抢险救援和后勤保障等全过程进行评估,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6.2

发布应急终止命令的程序

事故处理完后,经过全面检查分析确认隐患全部消除后,报指挥部批准,方可由总经理命令恢复施工工作。

4.7

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1)指挥部应根据事故波及范围区域划定警戒线。

(2)警戒保卫组在事故地点附近设置警戒线,在事故波及范围区域外设至警界,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3)触电事故现场应当开辟应急抢险人员和车辆出入的专用通道和安全通道。

篇8: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尾矿库是选矿厂的一项重要设施, 同时又是一个重大的危险源。尾矿库一旦失事, 往往会给下游生产生活设施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灾难重大损失, 并造成环境污染。近年来, 尾矿库安全事故并不少见, 其危害程度也很严重。在我国, 尾矿库立法及相应的安全技术起步较晚,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导致生产及安全科技人员分布不均, 而且由于历史原因, 局部地区仍存在病库、危库。另外, 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地区, 极端天气现象不断发生, 给尾矿库安全管理提出更新的要求。因此, 加强尾矿库安全管理的同时, 完善事故状态下的现场处置措施, 是尾矿库安全管理体系中一项重要内容。

1 坝体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尾矿库坝体裂缝的形式多样, 因此其造成坝体裂缝的原因也呈多样性。目前, 业内认可的坝体裂缝主要有横向裂缝、纵向裂缝、龟裂缝。虽然导致裂缝的原因很多, 但在实践中, 常常认为以下因素是坝体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1) 相邻坝体或坝基受坝体重力作用及地质环境的影响, 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位移;

2) 坝前干滩长度不够、库内水位长期超高、坝体排渗效果差、子坝堆筑速度过快等导致坝体内存在软弱层或局部液化;

3) 土坝填土干湿不均, 或坝体表面干缩或冻裂;

4) 坝体堆筑的结构、断面、坡比及筑坝周期等与设计不符或设计本身存在缺陷;

5) 库区存在的不良地质, 在勘探、设计及施工过程中没有得到关注;

6) 库区发生地震、泥石流、滑坡等重大地质灾害, 发生强降雨或极端干旱气候。

2 坝体裂缝事故预防措施

我国对尾矿库建设、施工、运行等实施较为严格行政审批及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严格的审批制度实际上已成为预防尾矿库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但从我国尾矿库管理现状来看, 要避免因坝体裂缝而引发尾矿库生产安全事故, 运行过中的各项预防管理措施也极为重要。相关措施大致总结如下:

1) 限制库内水位, 确保坝前干滩长度及坝体浸润线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避免坝基渗漏变形、坝面塌陷、隆起和变形;

2) 严禁坝体附近采矿、开挖道路及相关的爆破作业;

3) 子坝堆筑应符合设计要求;

4) 严把排渗设施施工质量关, 确保排渗的有效性;

5)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加强员工培训教育, 持证上岗;

6) 采用必要科技手段, 如位移、沉降等在线监测, 实时掌握坝体及其安全设施的现状;

7) 发生地震、强降雨等重大地质灾害及各种极端气象条件后, 应实施专项检查, 发现裂缝及时处理;

8) 在妥善处置坝体裂缝之前, 应做好裂缝保护工作, 如采取覆盖、修筑引水沟等方法防止降雨或地表水进入裂缝等措施。

3 坝体裂缝事故分级与现场处置措施

3.1 坝体裂缝事故分级

Ⅱ级:事故造成一人以上轻伤, 事故扩大或引发坝体滑坡、溃坝等事故的可能极小;

Ⅰ级:事故已造成多人重伤或一人以上的人员死亡或失踪, 或事故可能进一扩大, 并可能引发坝体大面积滑坡、溃坝等事故。

3.2 坝体裂缝事故现场处置

3.2.1 Ⅱ级事故现场处置

1) 判定为Ⅱ级坝体裂缝事故, 则尾矿库职班领导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抢险。抢险人员应配带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2) 事故发生班组应立即停产, 切断已被损坏及事故可能涉及区域的电力供应。

3) 如事故发生在夜间, 抢险人员需配备足够照明设备, 在没有完全弄清楚事故原因及了解事故现场的情况下, 不得贸然进入事故现场。

4) 有轻伤人员, 应使用现场配备的事故急救箱进行救护。

5) 在进行裂缝修复处理前, 应判断裂缝的性质, 如坝体出现滑动性裂缝, 应结合坝坡稳定性分析统一考虑, 对于非滑动性裂缝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防止裂缝进一步扩大:

第一, 对于较浅的表层裂缝及防渗部位裂缝, 可采取开挖回填的方法处理, 即:

(1) 开挖回填, 开挖长度应适当超过裂缝两端, 深度应大于裂缝深度;开挖槽底宽度不少于0.5米;为确保开挖深度及范围符合要求, 开挖前可先灌入可识别色彩的浆液;

(2) 回填土料, 对于浅裂缝, 可用原坝体土料回填, 禁用水份过高或冻土;对沉陷裂缝可选用塑性稍大些的土料。回填时应将土料逐层夯实, 厚度据实际情况而定。

第二, 对于坝内裂缝, 为减少开挖回填的工作量, 可采取灌浆处理, 即:

(1) 采用帷幕式布孔灌浆, 一般宜在坝顶上游布孔, 孔的数量、分布及孔距视裂缝大小和灌浆设备压力情况而定。浆料用粘土或粘土与水泥混浆;

(2) 对于浸润线以下的裂缝, 宜采用粘土与水泥按一定比例混浆;对已出现渗流且流量较大的裂缝, 还应掺入如石绵、木屑、细砂等物进行封堵;

(3) 汛期或库内水位高的情况下, 对长而深的纵向裂缝不宜采用压力灌浆处理;

(4) 在灌浆处理过程中, 如坝体含水较高, 坝体强度低, 则应加强对沉陷、位移及测压的观测, 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作业。

第三, 对于中等深度的裂缝, 不宜采用开挖回填办法处理或开挖困难时, 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开挖回填与灌浆相结合的处理方法。

6) 如库区出现长时间的降雨, 无法在短时间内对裂缝处理的, 对开口较小的裂缝可用沥青油毡盖住裂缝, 同时在裂缝周边可能出现的汇水做好蔬导工作;对于无法用沥青油毡盖住的裂缝, 需做好预防汇水进入裂缝的相关工作。

7) 如坝体出纵向裂缝且库内洪水已从裂缝向外溢出, 则可先用土冲装编织袋封堵出水口, 同时采用开挖泄洪道等方法降低库内水位。

8) 如事故现场失控, 可能演变成Ⅰ级事故, 则抢险人员应立即撤离现场, 特别是在坝体上或坝面以下的抢险人员。

9) 判定为Ⅰ级坝体裂缝事故, 或Ⅱ级事故已演变成Ⅰ级事故, 厂长应立即启应急预案, 并迅速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及抢险救援、后勤保障等组织, 并在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开展救援工作。

3.2.2 Ⅰ级事故现场处置

1) 抢险救援人员

(1) 查明事故发生源点、原因及事故状态, 制定现场应急救援方案。凡能切断或控制而消除事故的, 则以自救为主;

(2) 清查事故现场, 清点生产、抢险作业人员, 确定伤亡、失踪及在岗人员情况, 同时将伤亡人员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 并进行力所能及的救护, 等待专业医疗机构的救援。如有人员失踪, 则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组织人员全力搜救;

(3) 事故发生班组应立即紧急停产, 关停生产设备, 切断已被损坏及事故可能涉及区域的电力供应, 并密切监控事故状况, 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4) 组织人员对排洪设施检查、清理工作, 保证排洪设施有效。在紧急情况下, 报经上级批准, 可开挖泄洪道, 以降低库内水位;

(5) 在事故现场无法有效控制的情况下, 向专业救援机构请求支援。

2) 后勤保障人员

(1) 保障应急救援物资、器材的供给, 联络医疗机构, 实施临时救护处理, 转送医院;

(2) 必要时实施交通管制, 设置警戒区及警示标志, 封锁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

(3) 通知并组织险情威胁区域的群众撤离、转移, 设法保护周边重要生产、生活设施, 防止引发次生的安全或环境事故。

参考文献

[1]GBT 29639-201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S].

上一篇:初三学生作文:一天下一篇:说唱童谣单元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