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 数学检测情况分析

2024-05-07

一年级 数学检测情况分析(通用10篇)

篇1:一年级 数学检测情况分析

2017-2018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情况分析

学校 金山远庄小学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一、原始成绩分布情况分析

应考人数 78 人,实际参考人数 78 人,平均分为 95.23。从成绩分布情况来看,最高分 100分,最低分 14 分。其中90分以上 67 人,比例 85.89 %;80-90段 8 人,比例 10 %;70―80段 1 人, 比例 0.1 % ; 60-70段 0 人,比例 0 %;60分以下的 1 人,比例 0.1 %。从总体看来,从上述的数据分析可见,数学整体成绩优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点、典型性错误的分析

(一)试题内容分析

1、命题的主要优点是题型多,覆盖面广,如第二题填空题、第三题选择题综合考察了学生对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对分与合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运用情况,第一题考察了学生口算能力,渗透要养成细心观察、用心计算的良好习惯,2、第四题画一画第2题引导学生不仅要掌握分与合的方法,更要明白计算过程和思路,第五大题根据图意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六大题的第4小题灵活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本次试题基础题含量大,可在解决问题一块适量增加些难度,以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典型性错误分析

第一题 第5小题,12个小朋友排成一队,从前往后数,小强排在第5。小强后面有几人。学生大多把小强自己给算进去了,思维定势较死板,有待训练。

第三大题选择题第4小题,树上原来有20个桃,第一次摘下8个,第二次摘下6个,两次一共摘下多少个?这题有一定的灵活性,前面的第一个条件有误导性,学生读题的时候稍微马虎一些,如果没有注意到关键词就会用减法来计算。

计算题比较简单,由于平时在这方面加强了对学生的训练,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失分特别少,有极个别同学做题时候不够仔细,计算不够熟练。

三、对教学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1、加强学习,努力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教师要通过深钻教材,精研课标,对自己所教学科课程的全部内容、知识点以及教学基本方法全面把握,既了解其基础情况,又了解未来发展的走向,努力提高自己的驾驭教材的能力,做到教学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教师,应该让阅读成为自己的习惯,“腹有诗书气自华”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

蕴涵和人格魅力。“吾虽不能,心向往之!”仅此,追求的过程便也多了几分风采。

2、注重教学有效性与创新性的有机结合。创新的形式是为教学的有效性服务的,应全面围绕学生的学习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强调学生能力的生成性,在课堂学习中不断的生成,不断提高,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成为学生发展自己、构建知识、培养能力的成长平台。课堂上要让学生实实在在的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

3、提高教育智慧,善于捕捉课堂生成的教育资源。我们提倡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然而,课堂是动态的,越是活跃、重视学生主体性的课堂自然生成的问题就越多,生成的问题来源于学生,其教育价值往往出乎意料,处理的好,可以是引导学生探究的良好契机,甚至因此而掀起一次课堂教学的小高潮,偶发性和突发性的课堂生成问题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教师要在瞬间判断生成问题的价值,决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教师的教学机智是教师素质、知识、能力的综合体现,是长期教学的积淀。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养成不放过任何细节的习惯,要重视教学中的多向交流。要在课后对教学的过程进行深刻的反思,总结每节课的成败得失。

篇2:一年级 数学检测情况分析

一、现状分析

本次测试是学生进入小学阶段的第一个学测试,各班级的均分都达到90分以上,及格率达100%,优秀率达96%。总体来看,学生已经基本能够适应小学的学习,认知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学生的计算也比较细心认真,计算能力较强,对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了基本的了解,初步明白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他们已能认识100以内的数,知道它们的组成,能熟练口算、笔算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并学会了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另外还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认识了人民币,并学会了使用人民币。通过测试,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激发,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决心。

二、存在问题

从学生测试情况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个别孩子计算粗心,性情浮躁,不能认真地进行计算。尤其是在第一题口算和第二题的用竖式计算中,有几个学生由于看错数字,用竖式计算时抄错题目,计算结果出错;

2、填空题不能认真审题,细心分析,是本次测试失分最多的地方;

3、学生分析问题的逻辑及方式有待提高,理解、分析应用题能力相对薄弱。本次试卷中的“解决问题”的题型都是同学们所熟悉的,难度也并不大,但个别学生分析能力差,出现的错误较多。如台灯45元,书包38元,买这两样东西,如果都付10元一张的人民币,至少要付()张。不少学生把“都付10元一张的人民币”与“他付的钱正好,最多付()张10元”相混淆。

4、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对人民币的实际应用缺少感性的认识。如选择题中绝大多数学生将一本数学练习本的价钱,选为4元。

三、原因分析

通过仔细分析学生答题情况,我们发现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学生普遍存在粗心现象。这跟学生的年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大多数学生缺少自控能力和没有检查作业的习惯,以致于检测中不能很好地、认真地、细心地计算,完成后又不认真检查。

2、学生细心审题习惯要进一步培养。要指导学生做题时认真读清题目,读过题目后再思考,然后再动笔去做。在平时的练习中也常常有这样的情况。

3、学生存在追求速度而不注重作业质量的现象,把老师平时讲的作答要求抛之脑后。

4、综合解决问题的策略、思考问题的方法不严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缺少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思考的能力。

5、学生对文字语言的理解缺乏。由于一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再加上本学期考试不读题,以致部分学生不理解题意,胡乱答题。

四、改进措施

根据以上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如下:

1、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和多种信息。以后教学中,要多编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要多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情景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全面关注每一位学生。一是关注全体学生,缩小学困生的面,让优生帮学困生,以优带中;二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在教学中不仅仅重视结论,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考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从学生的答题错误中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要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准确率。

4、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灵活性和灵活解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仔细检查的习惯。针对有些学生做题不认真,粗心大意,不看题目要求,做完题不会检查,以致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以后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让学生不再出现同样的错误,促进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使他们能主动地思考。

篇3:一年级 数学检测情况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深圳市罗湖区随机抽取2所小学的一年级学生468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57名,女生211名;平均年龄6.83岁。所有入选学生身体健康,2周内未服用抗生素。

1.2 口腔检查

检查开始前,对检查者进行培训,统一检查条件,测算Kappa值>0.8方可进行正式检查。龋齿诊断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进行。

口腔检查记录乳牙龋蚀情况(dft),计算龋严重度指数(CSI),其中无龋为0;因龋充填为0.5;继发龋、釉质龋或牙本质浅龋为1;牙本质深龋、露髓、残冠或残根为2。

CSI=总分值/(总牙数×2)×100%

1.3 唾液流速和缓冲力测定

采用Dentobuf Strip的方法,试剂盒由瑞士Ivoclar Vivadent 公司生产。测定前1 h内不进食,咀嚼石蜡3 min,嚼蜡的同时收集刺激唾液。首先记录唾液量,之后用滴管将唾液滴在测试条上,5 min后观察结果。测试条变为蓝色,说明唾液的pH≥6,缓冲力高;测试条变为绿色,说明唾液的pH介于4.5~5.5之间,缓冲力中等;测试条变为黄色,说明唾液的pH≤4,缓冲力低。

1.4 唾液变形链球菌水平测定

采用Dentocult SM法,试剂盒由瑞士Ivoclar Vivadent公司生产。用滴管将唾液滴于培养基上,倾去多余唾液,放入培养瓶。37℃恒温培养48 h后读结果。结果判断以附着菌落为蓝色菌落,与标准板对照,根据不同附着密度分4级:“0”为无菌落附着,“1”为<105CFU/mL;“2”为105~106CFU/mL;“3”为>106CFU/mL,为龋活性显著。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统计学检验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

2 结果

2.1 患龋状况

由表1可见,不同性别学生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7,P=0.349),CS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9,P<0.05)。

2.2 唾液流速和缓冲力

男、女生唾液流速分别是(1.21±0.64),(1.13±0.62)mL/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P>0.05)。男生有5名学生的唾液缓冲力中等,其余均为唾液缓冲力高;女生有3名唾液缓冲力中等,其余唾液缓冲力高。

2.3 变形链球菌计数分度及患龋情况

表2显示,变形链球菌计数2度所占比例较高。表3显示,患龋率、龋均、CSI在变形链球菌计数各分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即变形链球菌水平越高龋危险性越高,龋患越严重。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3 讨论

大量的研究证明,人群龋病发生分布不均,60%的龋患发生在20%的人群中,也就是说少数人拥有大部分龋齿。各种龋预防机制的结合可以降低总患龋危险度,却不会显著增加龋预防措施的效果。在选择预防性治疗时,要考虑患者的龋危险因子,无龋或患龋很少的人不能体会到多重预防的重大益处。因此,早期进行龋病易感人群(高危人群)特别是易感儿童的检测,筛选龋病危险因素高的个体、人群,使他们尽早接受全面预防干预,可以达到更高的控制效率;而对低患龋风险儿童则应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和相关费用。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唾液中变形链球菌水平能较真实地反映当前龋病发生的现状,在预测现有龋病的进展和新龋的发生方面可信度亦较高[2,3],且操作简单易行,儿童乐于接受。本次调查显示,变形链球菌记分为2,3的学生患龋率较高,即唾液中变形链球菌水平越高的越易患龋齿,应重点对这部分人群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变形链球菌计数方法作为评价学龄儿童龋齿危险因素的一个指征是有效的。

研究结果还显示,龋活跃性测试能较真实地反映患儿龋活性与患龋现状的高度相关;变形链球菌计数等级高者,龋活跃性强。在临床防治工作中,可根据等级结果,对分值高者重点分析致龋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强追踪观察。

本研究测定的刺激性唾液流速和缓冲力在男、女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除个别学生外,缓冲力均较高。唾液的缓冲力对龋病的发生有很重要的影响,但其他因素如菌斑的厚度、菌斑的年龄和位置等可对唾液发挥缓冲力的效率发生影响[4]。

参考文献

[1]石四箴,梁勤,林芳裕,等.龋病活跃性与患龋现状关系之研究Dentocult SM法的应用.上海铁道大学学报,2000,21(1):1-4.

[2]PIMELLI C,SERRA MC,LOFFREDO LC.Efficacy of a dip slidetest fir mutans streptococci in caries risk assessment.Community DentOral Epidemiol,2001,29(6):443-448.

[3]PIENIHAKKINEN K,JOKELA J.Clinical outcomes of risk-basedcaries prevention in preschool-aged children.Community Dent OralEpidemiol,2002,30(2):143-150.

篇4:七年级数学期中检测题(一)

1. 图1中的圆锥侧面展开图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 - 1)4 × ( - 1)3 = 1 B.- ( - 2)3= 9

C.÷-3=9 D. - 3 ÷- = 9

3. 如图2,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xyB. C.4xyD. 2xy

4. - 5xayzb与7x3ycz2是同类项,则a、b、c的值分别为().

A. 3、 2、1B. 3、1、2

C. 3、2、0D. 以上答案都不对

5. 对于整式22a+b,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是二项式 B. 是二次式C.是多项式D. 是一次式

6. a、b互为倒数,x、y互为相反数,且y≠0,则(a + b)(x + y) - ab -的值是( ).

A. 0 B. 1 C. - 1D. 无法确定

7. 下列说法:① - 1 999与2 000是同类项;②4a2b与 - ba2不是同类项;③ - 5x6与 - 6x5是同类项;④ - 3(a - b)2与(b - a)2可以看做同类项.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3个D. 4个

8. 图3是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小明同学在探究它的俯视图时,画出了图4所示的几个图形,其中,可能是该几何体的俯视图的有().

A. 3个B. 4个C.5个D. 6个

9. 已知一列数:1, - 2,3, - 4,5, - 6,7,….将这列数排成下列形式:

第1行 1

第2行 - 23

第3行 - 45 - 6

第4行7 - 89 - 10

第5行11- 12 13 - 1415

……

按照上述规律排下去,那么第10行从左边数第5个数等于 ( ).

A. 50B.- 50C. 60D.- 60

10. 小明家在农业银行缴付电费的存折中,2007年12月24日至2008年1月24日所反映的数据如表1.

表格中阴影处的数据为().

A. 111.30B. 129.95C. - 111.30D.- 129.95

二、认真填一填 —— 要相信自己(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一个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标注是 (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20 mm,加工要求尺寸最大不超过,最小不小于 .

12. 请你把32,( - 2)3,0, -, - (2 - 3)这5个式子的计算结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由左到右串成“糖葫芦”(数字写在图5的圈内).

13. 已知A = 3x2 + 5x,B = x2 - 11x + 6,那么A + B =.

14. 若|a| = 3,|b| = 2,且a

15. 图6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构成这个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____.

16. 现有4个有理数3,4, - 6,10,将这四个数(每个数只用一次)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请你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算式: ____ .

17. 观察下面的三个等式:72 = 49,672 = 4 489,6672 = 444 889,请猜想:6 6672=____.(可用计算器检验猜想的结果)

18. 现对有理数a、b定义一种新的运算,运算符号记为“★”,其运算法则为: a★b =.(-3)★4 =.

三、精心做一做 —— 要注意审题(共53分)

19. (本题8分)计算:

(1)× 0.75 ÷ ( - 9) ÷ ;

(2) - 52 - ( - 2)3 + 1 - 48 ×÷ ( - 2).

20. (本题6分)如图7,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B、C.

请回答:

(1)写出数轴上距点B三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

(2)将点C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D,用“<”号把A、B、D三点所表示的数连接起来;

(3)怎样移动A、B、C中的两个点才能使三个点所表示的数相同?(写出一种移动方法即可)

21. (本题6分)已知:2x3ym与 -xn - 1y的和仍为单项式,求这两个单项式的和.

22. (本题7分) 先化简,再求值.

当x =-,y = - 5时,求代数式 - 3(2x - y) - {7x - [6x + 2y - (10x - 8y)] - x - 2(3x - 4y)}的值.

23. (本题8分)小明在超市买东西后,发现身上只剩下24.4元钱,而超市离小明家的距离是16 km,该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表2.小明能坐出租车回家吗?为什么?

24. (本题8分)有一批水果,包装质量为每筐25 kg,现抽取8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称重记录如下(单位:kg):27,24,23,28,21,26,22,27.为了求得8筐样品的总质量,我们可以选取一个恰当的基准数进行简化运算.

(1)你认为选取的一个恰当的基准数应为____.

(2)根据你选取的基准数,用正、负数填写表3.

(3)这8筐水果的总质量是多少?

25. (本题10分)据国家税务总局通知,从2007年1月1日起,个人年所得12万元(含12万元)以上的个人需办理自行纳税申报.小张和小赵都是某公司职员,两人在业余时间炒股.小张2006年转让沪市股票3次,分别获得收益8万元、1.5万元、 - 5万元;小赵2006年转让深市股票5次,分别获得收益 - 2万元、2万元、 - 6万元、1万元、4万元.小张2006年所得工资为8万元,小赵2006年所得工资为9万元.小张、小赵在2006年的个人年所得是否需要向有关税务部门办理自行纳税申报?请说明理由.

(注:个人年所得=年工资(薪金) +年财产转让所得.股票转让属“财产转让”,股票转让所得盈亏相抵后为负数的,则财产转让所得部分按0“填报”)

篇5:一年级 数学检测情况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检测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个方向及根据这些方向描述简单路线的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次检测从学生成绩看,不够理想,90分以上的高分学生不多,本班满分的只有1人。

二、得失分原因:

1、生活常识掌握不多。

如: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向南方。

在森林中可以利用树叶的疏密来识别方向。

这两道题失分比较严重。

2、少数学生对于物体位置的相对性还没有理解。

如:第五题解决问题的第二小题先写出公共汽车从汽车站到学校的的方向,但公共汽车返回时的行走路线就失分得比较多。

3、学生读图的能力不够。

如第三题:邮局和公园分别在学校的东面和北面。较多学生交换了位置。

三、方法措施

本次检测也让我发现了自己在这一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后面的教学中,我不仅要继续查漏补缺加强个别学生的辅导,不能让他们越掉越远;课堂上还要加强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应用结合起来的教学,帮助学生多了解与数学有关的生活常识;同时还要研究分层作业的设计,不断拓展学生思维。

三(1)班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考试质量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单元属于计算部分,在这个小学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以后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奠定基础,因此这一单元尤其重要,只有掌握了扎实的计算基本功,才能更好的学习接下来的内容。

二、得失分原因:

1、基本练习这部分主要是基本计算,包括口算、估算、笔算、判断商的位数。在基础知识中学生答题不是很理想。学生对题意还不是理解很透彻。例如填空题的第3题:计算2100÷7时,可以这样想:21个()除以()等于()个(),所以商是()。原因是学生对除法算式的定义没有理解清楚。

填空题的第8题: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7×()<23 8×()<59等,这道题失分较多,喆学生对除法算式的试商还是不太明白。

2、第二题计算题的第2题,笔算除法,失分原因:少横式结果,少余数,少验算,横式结果抄错。

3、解决问题的第3题失分人数较多,失分原因:审题不清,对图片的理解不透彻。问题是:每筐柿子45千克,5天卖了3筐,5天一共卖了多少千克?平均每天卖了多少千克?应该用第一问得结果解决第二问,一些同学错误理解为是5天卖了5筐,45×5,导致第二问也失分。

通过对这张试卷的总结,学生还是计算错得多,习惯不好总有丢得数、抄错数、不审题现象,需要引起注意,运用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再灵活些。

三、方法措施

1、加强口算练习(坚持主动练口算册),估算练习,笔算练习。每天出相应的分层作业,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2、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这些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对这部分学生要有所偏爱,及时给予补缺补漏,以保证不同的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也要对优等生进行有深度的培养,从思维上打开他们的热爱数学的兴趣,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提高。三(1)班数学下册第三、四单元数学检测质量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试卷测试内容是复式统计表和两位数乘两位数。这次的测试大部分的同学有所提高,但是高分的同学较少,少数学生掌握的情况始终是很不理想。

二、得失分原因:

1、在基础知识中学生答题不是很理想。学生对题意还不是理解很透彻。例如填空题的第1题:84×23的积是()位数,积的最高位是()位。少数学生的错误率比较高。原因是学生没有理解“位数”与“数位”的区别。第3题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积是()。大部分同学把最小的两位数理解为“11”。

2、判断题第4题。两地因数相乘,因数的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也没有0。学生没有认真读题,失分较多。

3、脱式计算3第题200-12×15,较多学生的运算顺序写错,没有注意运算顺序。

4、第五题解决问题失分较多。学生没有理解题意,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这次活动?列式时出错。

三、方法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教学,掌握基本的算理和算法。

2、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去解决问题。

篇6:一年级 数学检测情况分析

(2016—2017学第二学期)

执教:刘

根据州教科通【2017】82号《关于全州中小学2016——2017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和丹教科通【2017】138号《关于全县中小学2016——2017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校于2017年7月3日至7月5日进行期末教学质量统测,为了及时总结经验,查缺补漏,便于下期更好的抓好数学科的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一年级数学科的期末检测情况作质量分析如下:

一、考试情况概述

试卷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考试试卷,此次考试试卷是由州教科所出题,考核对象是一年级全年级学生,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形式采用闭卷、单人单桌统一笔试形式,我所任教一年级应考25人,实考25人,总分1855分,人均74.18分,及格数20人,及格率80.00%,优良人数12人,优良率48.00%,优秀人数5人,优秀率20.00%,最高分100分,最低分44分。

二、主要成绩

1.多数学生试卷卷面清晰,书写认真端正,正确率高,有4%的学生得了满分,及格率和优秀率相对二类学校同级同学科来说都还算高,此次期末统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第一题是直接写得数的题比较简单,由于平时在这方面加强了对学生的训练,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失分特别少。3.第二题填空题中的第一小题,看图填数题是看着计算器的图来填数,题目明了简单,学生一看就明白,大多数学生都正确。第六小 题是考查学生用凑十法来算题,由于平时对学生在这方面加强了训 练,学生完成得较好。

4.第八题看图列式是由两道加法题组成的,学生做这样的题比较容易,正确率较高,大多数学生比较细心,答卷的时间也比较充足。

三、提高质量措施

1、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我们数学老师在平时教学中有可能没有像语文老师那样重视孩子的书写,因而,虽然在数学作 业、试卷中,学生大部分都是在书写0—9这几个数,但却是写得 马虎,结果有的学生自己也会看错自己写的数,影响到孩子的解题 正确率。一年级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还没有存在书写马虎的坏习惯,容易培养。我觉得,在本学期中可以让孩子在田字格中书写 数字,坚持一学期后,孩子的数字书写方法就会定型,离开田字格照样会写得好看。

2、要重视培养学生读题、审题,理解题意的能力。正确理解题意是做对题的前提,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养成做题前先读题,正确理解题意的好习惯。有的孩子识字多,我们可以多鼓励他们,让他们读题给其他同学听,激发其他同学读题的欲望,逐步过渡到让孩子们跟着老师读题,读完题后,让孩子气们说说题目要我们做什么。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做题前要先读题的习惯。

3、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新知。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们平时在教学中要想办法尽量把数学知识和游戏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及注意力,一年级的孩子,只有当他们对学习感兴趣了,听课的效果才会好。如果是老师强迫他们来听,那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4、要重视培优辅差。刚进入一年级的孩子,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都还不习惯,不懂得怎么学习,成绩有可能就跟不上。这时我们老师就要多花时间来辅导他们,等他们慢慢适应小学生学习生活以后,就会慢慢地进步。

四、自我反思及努力方向

1、必须夯实数学基础。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数学基础训练讲究一个“严”字,教师及学生的态度都要严肃,教师的教风要严谨,对学生的要求要严格。一定要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中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当碰到基础知识的变形题时,就能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了。

2、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培养。

教师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注重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3、数学教学重在提高能力。教师要不断加强教学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4、教师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让学生适当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接触一些开放性问题,改变数学教学过于追求“精确”、“唯一答案”和“最优化”的状况,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情感发展空间,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5、重视考后反思,师生共同分析试题。

教师和学生要通过考后的试卷分析,教师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反思自己在知识、方法和发挥上存在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针对性。

6、教师要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补差转化工作是每位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后进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后进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后进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7、作为一年级的数学任课教师,再次强调要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和基本练习到位、练习多样的训练。应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层次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做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

篇7:一年级 数学检测情况分析

本次试题的内容全面,题量较大,由易到难,有深度,思维含量较高。比较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也较好的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掌握情况,从卷面看,分这样几个部分:20以内的减法、100以内数的计算,认识钟面,统计知识,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等。

本次期中考试,我班人数70人,全部参加考试,有效人数67 人。总成绩5547分,平均成绩79.23分,优秀人数22人,优秀率33%及格人数62人,及格率93%。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题,计算。考查了2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计算。计算在本次考试中占得比重较大,总分35分,在计算这方面正确率较高,计算基本没有失分,得分率98.25%,出错原因:加减法想混淆,计算能力差,个别学生100-60类型的题不理解计算方法。改正措施:告诉孩子看清加号还是减号再计算,个别指导。

第二题:按要求做一做。包括看图写数,认识时刻及时刻和做什么事情相连,统计平面图形的个数,认识人民币。基础知识比较全面。学生有两个方面掌握不好,统计图形的个数和计算人民币的总数。(3)小题统计知识,出现一部分学生漏数的现象,主要是三角形漏数,造成失分,改正措施:教学中,教会学生统计的方法,一边数一边划掉,最后看一看还有没有没数到的图形,会提高学生统计的正确率。(4)小题计算物品的总价钱,学生实际生活经验欠缺,1张5元钱和2张一元钱共多少钱类型的题,只看到显示的钱,没看到有几张,导致结果出错,改正措施:教会学生计算钱时元币和元币相加,角币和角币相加,然后把元币和角币合起来书写,一定要看清有几张,并且以后多加练习,相信学生的能力会提高。

第三题:填空题,考查内容:数位,数的组成,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一位数,数的大小的比较,人名币的换算,如何求被减数,减数。(7)小题出错较多,最小两位数和最大一位数合起来学生模糊,没有用加法,而是直接写出这两个数,让学生了解合起来就是用加法来计算。(10)小题出错较多,53-20=()+()类型的题,学生直接写出结果,教给学生先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写一道等于这个结果的算式,平时讲细每一道题。相信能提高学生的成绩。

第四题:对数的大小这个知识点掌握的不透。如果是两个数直接比较大小都会做,但第3小题选择和60最接近的数。答案有100、56和70。有32%的同学选择了700,说明他们对什么是最接近理解得不到位。

第五题;解决问题。失分比较多,失分率28%,最后一题出错较多,原因学生不理解题意,有学生不认识“套”字,不知道一套衣服是什么意思,并且不知道70可以剩下,也可以花完。买一套衣服,最少花多少钱,不知道要找最便宜的上衣和最便宜的裤子,再相加。改正措施:以后多让学生学习接近生活的数学知识并理解题意。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加强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我们经常说学生审题能力差,不理解题意,看到题目不知从哪里下手等等,其实这些都说明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偏低。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精确性、逻辑严谨性,建议老师们在平时的数学课上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对每个句子,每个名词术语,每个关键字、词,每个数学,每个数学符号,每个情境图,每个图表细致地阅读分析能力,领会其内容、含义。学生如果具有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其他的像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都会提高,学生也就真正的会学习了。

2、进一步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

篇8:一年级 数学检测情况分析

1 实验室检测

1.1 检测项目

猪瘟免疫抗体检测、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 分开做。

1.2 检测方法

正向间接血凝 (IHA) 试验。

1.3 试验器材

96孔110°V型医用血凝板、微量移液器 (25~50μL) 和取液塑料吸嘴、稀释液、待检血清、猪瘟血凝抗原、猪O型口蹄疫血凝抗原、阳性对照血清、阴性对照血清。

1.3 试验方法

1.3.1 加稀释液。

待检组血凝板上每排1~9孔、阳性对照组1~12孔、阴性对照组1~4孔和第6~7孔各加稀释液50μL。

1.3.2 稀释血清。

取待检血清50μL加入第1孔, 充分混匀后吸取50μL加入第2孔内, 依次对倍稀释至9孔, 从第9孔吸取50μL弃去;阳性血清组从1孔依次对倍稀释至12孔, 从第12孔吸取50μL弃去;阴性血清对照组依次对倍稀释至4孔, 从第4孔吸取50μL弃去。注意:每取一份血清时, 必须更换吸嘴。

1.3.3 加血凝抗原。

被检血清各孔 (1~9孔) 、阳性对照血清各孔 (1~12孔) 、阴性对照血清各孔 (1~4、6~7孔) 均各加血凝抗原 (充分摇匀, 瓶底应无血球沉淀) 25μL。

1.3.4 振荡混匀。

将血凝板用手轻轻摇1~2 min后, 盖上玻板, 室温下或37℃下静置1.5~2 h判定结果, 也可延至翌日判定。

1.3.5 判定标准。

将对照组血凝板放在白纸上, 先观察阴性血清对照第4孔, 稀释液对照孔第6、7孔均无凝集 (血球全部沉入孔底形成边缘整齐的小圆点) ;阳性血清对照第1~8孔各孔应出现少量血球沉入孔底, 大部分血球悬浮于孔内。在对照组合格的前提下, 再观察待检血清各孔, 以呈现“++”凝集 (50%血球凝集) 的最大倍数为该份血清的抗体效价。

1.3.6 检测结果。 (见下表)

1.3.7 结果分析。

免疫抗体效价 (滴度) 以≥5孔为合格。故猪瘟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为 (13+39+31+10+37) /160=81.25%;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为 (30+36+31+11+20) /160=80.0%。国家标准是免疫抗体合格率≥70%为免疫合格。通过免疫抗体检测, 可得知赣县动物春防猪免疫质量合格。抗体滴度<5均属于免疫失败, 如猪瘟18.75%、猪口蹄疫20%。

2 免疫失败的原因

2.1 人为方面的原因

2.1.1 免疫程序不合理。

免疫接种次数过频, 疫苗 (抗原) 中和抗体, 使已产生的免疫抗体水平下降;给怀孕母猪接种猪瘟活疫苗, 产生带毒仔猪, 以后仔猪产生免疫耐受;给20日龄以前的乳猪接种猪瘟、口蹄疫疫苗, 受母源抗体的干扰, 产生的免疫抗体少。这些均会导致免疫失败。

2.1.2 疫苗使用不当。

多种疫苗混合使用或同时接种, 忽视了疫苗间有干扰或拮抗作用;免疫剂量不当:剂量太多, 猪出现免疫麻痹;因注射方法不当、针头太短太粗、注入的疫苗液外溢, 造成注入的疫苗剂量太少;用温开水代替灭菌生理盐水作疫苗稀释液, 因水温过高导致疫苗失效;疫苗稀释后3 h内没用完仍继续用。这些均会导致免疫失败。

2.1.3 使用失效疫苗。

无生产批号、假劣疫苗、因保存不当失效或过期的疫苗, 均属于失效疫苗。一旦使用一定会导致免疫失败。

2.1.4 用药不当。

免疫接种病毒性活疫苗时, 使用抗病毒药 (如干扰素、吗啉胍、金刚烷胺、板蓝根) ;免疫接种细菌性活疫苗时使用抗菌素 (如庆大霉素、多西环素) , 或长期使用有免疫抑制的药 (如地塞米松、氟苯尼考) , 都会导致免疫失败

2.2 猪体本身的原因

2.2.1 存在免疫抑制病。

猪患有免疫抑制病 (如猪瘟、猪蓝耳病、伪狂太病、圆环病毒病) 损害了猪的免疫系统, 导致免疫抑制。给这样的猪注射疫苗, 猪不会产生免疫应答、不产生免疫抗体。免疫抑制是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

2.2.2 存在免疫耐受。

常见于患隐性猪瘟的母猪所生的仔猪。感染隐性猪瘟的母猪, 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免疫抵抗力 (带毒免疫) , 通常不表现明显的发病症状, 母猪通过胎盘将病毒传给胎儿, 发生胎盘感染。如果长期带毒, 则会产生免疫耐受。即使注射猪瘟疫苗, 猪也不会产生免疫抗体。所以免疫耐受也是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

2.2.3 营养不良。

猪营养不良, 免疫接种后产生的免疫抗体少, 也会导致免疫失败。

2.2.4 霉菌毒素中毒。

猪长期吃霉变饲料, 造成慢性中毒, 损害免疫系统, 产生免疫抑制, 造成免疫失败。霉素毒素可溶解动物的淋巴细胞, 还可抑制动物免疫细胞的分裂和蛋白质的合成, 影响核酸的复制, 使动物免疫机能受到抑制, 降低机体的免疫应答, 造成免疫失败。

3 防制措施

3.1 选用优质疫苗, 并正确保存、使用

从当地动物防疫机构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在有效期内的优质疫苗, 严禁从私人或不法商贩手中购买疫苗, 防止购入假劣疫苗。免疫注射按照《预防注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进行, 做到行肌肉注射、注入的疫苗份量 (剂量) 准确, 不漏注。

3.2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克服疫苗间的拮抗作用、克服妊娠母猪腹内胎儿带毒、克服投服保健药与接种疫苗的冲突关系。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疫苗最好用单联苗且单独免疫, 不跟其他病毒性活疫苗同时免疫, 接种疫苗间隔至少要7 d以上;20日龄以前的哺乳仔猪不接种疫苗。

3.3 克服免疫抑制因子

首先, 防制好免疫抑制性疫病如猪瘟、猪蓝耳病、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猪瘟的预防主要是接种猪瘟疫苗;猪蓝耳病、伪狂犬病的预防。接种蓝耳病疫苗、伪狂犬病疫苗 (不能跟猪瘟免疫同时进行, 要比猪瘟免疫早7 d以上进行) , 自繁自养、消毒灭源、加强饲养管理。圆环病毒的预防。现在还没有疫苗, 主要靠不从疫区引种.自繁自养、加强消毒、使用抗病毒药、加强饲养管理来预防。其次, 不喂霉变饲料;再次, 免疫接种前后一周不要投服抗病毒药和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药 (如板蓝根、鱼腥草、黄连、黄芩、黄柏、金银花、连翘等) 保健药品, 禁用免疫抑制药 (地塞米松、肤轻松等糖皮质激素) ;最后, 要加强饲养管理, 减少应激反应。

3.4 培育健康种猪群

淘汰已感染猪瘟、猪蓝耳病、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种猪, 培育健康的种猪群。

3.5 建立免疫抗体监测制度

疫苗免疫注射21 d后, 检测猪的血清免疫抗体水平是否达标。若不达标, 查清原因后再次免疫, 确保免疫有效。

3小结

篇9:一年级 数学检测情况分析

【摘 要】运用综合量性和质性的研究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某医科大学一年级护生上课瞌睡情况进行调查,采用现象学研究法9名护生进行面对面访谈,了解某医科大学一年级护生上课瞌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一年级护生 上课瞌睡 调查分析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096-03

上课打瞌睡是课堂中常见的现象,它不仅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而且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师的授课热情。护理专业学生今后将肩负为患者解除病痛的责任,这就要求其有扎实稳固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状态对学习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年级学生刚进入专业学校,如何适应新环境?如何接受新知识?这些都成为学习的压力,如果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而上课打瞌睡就属于不良学习行为之一。为了解护理专业学生上课打瞌睡的真正原因,本研究通过量性和质性的研究方法,对一年级护生上课瞌睡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帮助护理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1.量性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某医科大学不同学历一年级护生350人,其中护理本科生20人,护理大专生237人,护理中专生80人,平均年龄(18.08±1.49)岁。共发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37份,有效率为96.3%。

2.质性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从量性研究已确立的研究对象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护生9人,其中男2人,女7人,学历包括本科2人,大专3人,中专4人,平均年龄(17.89±1.62)岁,受访学生的一般资料见表1。研究样本量的决定以资料信息达到饱和为标准。

表1 9名受访学生一般资料

学生编号性别年龄学历

1女19本科

2女19本科

3女20大专

4男19大专

5男19大专

6女17中专

7女16中专

8女16中专

9女16中专

(二)方法

1.量性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参考周益斌、Ching-Feng Huang等设计的调查问卷并加以修改。问卷内容包括护生的一般资料、对所学专业的态度、上课瞌睡情况、上课瞌睡原因等,并采用匿名的方式填写问卷。调查前与调查对象进行沟通并取得配合,说明问卷的内容及要求,填写完毕当场收回。

2.质性研究。以现象学方法为指导,采用面对面、半结构性、深度访谈方式收集资料。访谈内容包括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对所学专业的态度、上课瞌睡情况和原因、平时睡眠情况等。访谈前向受访者解释本次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方法,按照访谈前设置好的提纲,对每一位受访者进行20-40分钟的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同步录音,做好笔记。

(三)资料分析

量性资料分析采用SPSS 17.0 软件,百分比的比较选择PearsonX2值。质性资料分析方法为:将录音整理成文字,并进行分类、编码、分析总结、提炼主题。

二、结果

(一)调查结果

1.不同学历一年级护生对所学专业的态度情况比较。67.3%的护生对护理专业持喜欢的态度。不同学历护生所持态度不同,中专组和大专组持喜欢、比较喜欢态度所占比例较高,而本科组持不喜欢态度的比例相对较高,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2.不同学历一年级护生上课瞌睡情况比较。92.3%的护生都有过上课瞌睡的经历。不同学历护生上课瞌睡情况相同,依次为有时、很少、经常、从不,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3.不同学历一年级护生上课瞌睡原因比较。护生上课打瞌睡的主要原因为听不懂、疲劳和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本科组以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为主,大专组和中专组以疲劳为主。以上三个原因在不同学历护生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这三个原因在护生中普遍存在。结果见表4。

表2 不同学历一年级护生对所学专业的态度情况比较[n(%)]

分组例数喜欢比较喜欢不喜欢不知道X2值P值

本科组201(5.0)9(45.0)7(35.0)3(15.0)13.5160.036

大专组23761(25.7)99(41.8)30(12.7)47(19.8)

中专组8023(28.8)34(42.5)6(7.5)17(21.3)

合计33785(25.2)142(42.1)43(12.8)67(19.9)

表3 不同学历一年级护理学生上课瞌睡情况比较[n(%)]

分组例数经常有时很少从不X2值P值

本科组202(10.0)9(45.0)8(40.0)1(5.0)0.9140.989

大专组23730(12.7)111(46.8)76(32.0)20(8.4)

中专组8011(13.8)36(45.0)27(33.8)6(7.5)

合计33743(25.2)156(42.1)111(12.8)27(19.9)

表4 不同学历一年级护理学生上课瞌睡原因比较[n(%)]

项目本科组

(n=20)大专组

(n=237)中专组

(n=80)X2值P值

学习压力大2(10.0)26(11.0)17(21.3)5.6690.059

听不懂16(80.0)150(63.3)43(53.8)5.2300.073

疲劳12(60.0)163(68.8)51(63.8)1.1640.559

教室空气差2(10.0)100(42.2)20(25.0)13.9760.001

教师讲课水平差6(30.0)38(16.0)13(16.3)2.5930.274

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17(85.0)119(50.2)37(46.3)0.0210.07

(二)质性研究结果

为深入了解一年级护生上课瞌睡原因,对9位具有代表性的护生进行了个人深入访谈,提炼出以下四个主题。

1.对专业不喜欢。许多护生透露选择护理专业并不是自己的意愿,而且带有相当大的盲目性。学生1:“高考成绩不是很好,被调剂的,当时并不是很了解护理是干什么的。”学生3:“是姐姐建议我来读的,我并不是很喜欢,因为那时考得不好,选别的专业也不知道选什么,我姐就跟我说,我的成绩不是很好,选择三本的话,家里经济负担重,出来也很难找工作。”学生4:“报之前还不是很了解护理是干什么的,报之后才知道一点点。”学生8:“是我舅舅帮我报的,本来想读完高中再来的,但是他们说高中要读三年,中专只读两年,而且读完就可以升大专了。”

大学生的专业态度可以明显影响其在校期间的学习行为和毕业后的职业行为,对专业持积极态度可以促使大学生采取更积极的学习行为和就业行为,反之亦然。一年级护生对专业持消极态度的深层原因可能与目前护理专业社会地位较低有关。由于历史原因,护理工作一直被认为是低技能、低学历、简单而琐碎的服务性工作,这在客观上成为影响学生专业态度的重要因素。据了解,许多护生对护理工作简单地理解为打针、发药和给医生打杂,对今后是否从事护理行业持不明确态度,这种对专业思想的不稳定性,容易使护生产生厌学情绪。

2.听不懂。许多护生反映,听不懂是造成其上课打瞌睡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2:“有些不是很懂,有些几乎都不懂,像免疫学啊,有时听不懂就打瞌睡,其实自己想听,但是听不懂。”学生4:“生理课比较喜欢打瞌睡,太深奥了,听不懂。”学生6:“觉得听不懂吧,像英语,听不懂就容易打瞌睡。”学生9:“听不懂,基础不好,老师以为我们基础很好,就一直讲下去,以为我们懂了,就不会很细的讲,刚开始特别有兴趣的,学着学着又不懂,不懂就开始不想学了。”

护生上课听不懂的原因较多,除医学知识复杂、教师讲课因素外,护生自身的因素占主要原因。一年级护生的年龄相对较小,特别是中专学生,平均年龄为(15.99±0.72)岁,因此他们的理解能力较低,对新知识的接收能力较差,容易导致上课听不懂的情况发生。学生基础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也是导致听不懂的原因之一,上课听不懂就容易打瞌睡,教师所讲的关键内容没听到,时间长了,问题越积越多,越往后就越听不懂,造成恶性循环。

3.疲劳。睡眠质量差,熬夜都会影响学生的精神状态,造成上课打瞌睡的情况发生。学生3:“我们宿舍是自己控制的灯,平时都不会按时睡觉的,都喜欢熬夜看视频,玩手机。”学生6:“可能是晚上休息的不够吧,大家都是在聊天看电视或者是小说之类的,然后会睡得比较晚,很困,虽然11点关灯,但是还是会玩手机。”学生7:“我们都是提前睡,大半夜起来,那时候网速快。”学生9:“因为困啊,晚上熬夜看视频。”

充足有效的睡眠不仅具有维持大学生生存的功能,还可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学习效率和记忆。一年级护生课程多,学习压力大,白天繁忙的学习过后,都会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进行放松,而通过手机上网是学生进行娱乐的主要途径。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极强的娱乐性,自控力较低的学生常常会牺牲睡眠时间进行上网聊天、玩游戏等,睡眠质量差、睡眠不足会使学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厌学、上课打瞌睡现象增加,长此以往,则会严重影响学业。

4.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学生1:“英语课,觉得像初中学的那样,比初中学的还要简单,我们都不想听。”学生2:“有些课太无聊了,比如说数学、英语。”学生5:“生理课,理论多,容易打瞌睡。”学生6:“像病理、护理导论这些专业课,都是比较枯燥的。”

学生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的原因,一方面为学生自身的因素,另一方面可能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护理专业性较强,教材内容枯燥无味、脱离实际或者抽象空洞、过于简单或繁难都容易造成学生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

三、讨论

一年级护生上课瞌睡现象较为普遍,要改善这一现状,需采取相应的措施,并需要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一)学生方面

1.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和愉快学习的诱因,是牢固掌握知识和提升学业成绩的保障。对专业的认知偏差,专业不符合自己的心理特征是护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学校和教师应加以重视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加强对护生专业态度的培养,开展“专业导学”、学习经验交流、专业思想教育等活动,以增加护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发现专业的特色及亮点,提高对专业的兴趣,逐步树立正确、积极的专业观,消除厌学情绪。

2.提高学习目的性。一年级护生年龄相对较小,且大多数是家里的独生子,自控能力较低,大学相对自由的环境,容易让他们养成懒惰的习惯。部分护生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出现了学习倦怠现象。学校和教师应重视提高护生的学习目的性,让其对自身有充分的认识和评价,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他们的时代紧迫感和责任感,使他们自觉承担起历史的重任,为我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3.增强健康睡眠意识。此次调查发现,熬夜玩手机已成为护生的一种生活常态,并严重剥夺了护生的睡眠时间,而上课打瞌睡作为睡眠不足的一种补偿形式,极大地降低了护生的学习效率。美国纽约州圣劳伦斯大学的撒切尔教授研究发现,靠咖啡因学习到深夜的学生的平均绩分点(GPA)低于有充足睡眠的学生,这就提示我们,熬夜会降低学习成绩。不仅如此,睡眠不足还会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烦躁焦虑等现象,影响身体健康。学校可通过开展睡眠相关知识讲座,发放健康睡眠手册等形式增强护生的健康睡眠意识,让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方面

1.提高教学水平。现在高校的青年教师都经历过一定时间的专业学习和科研训练,一些人在某些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上都已卓有建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有良好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积累并丰富自身专业知识,掌握教学的基本原理,对教学课程精心设计,深入浅出,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填鸭式教育已不再适用于现代高校教育,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2.增加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目前的高校,教师和学生沟通交流机会较少,教师对学生缺乏真正的理解,对学生上课打瞌睡一味埋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教师应该增加多种渠道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找出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真正原因,并加以教育和引导,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改进和完善教学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学生上课打瞌睡的情况发生。

(三)学校方面

1.合理设置教学课程。此次调查发现,大部分护生上课打瞌睡的原因是听不懂,特别是中专生,由于年龄较小,理解能力较低,在接受新知识方面感到比较吃力。学校在设置教学课程时,应根据不同学历护生的不同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处理,适当降低教学难度,使护生都能理解教师所讲内容,护生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提高与进步,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2.开展多元化校园活动。单调的学习生活,繁重的学习任务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活动时间和自由发展空间,使他们感到身心疲惫。学校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适当开展多元化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学生营造一个让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3.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现在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管理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仅有这点是不够的,学校还应该完善奖学金评价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对学习成绩优秀、工作出色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不仅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也是调动和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种方式。

【参考文献】

[1]吴敏,陈清,聂军,等.大学生上课打瞌睡的原因调查[J].西北医学教育,2006(2)

[2]周益斌.他们为什么上课睡觉[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Ching-Feng Huanga,Li-Yu Yangb,Li-Min Wu,et al.Determinants of daytime sleepiness in first-year nursing students:A questionnaire survey[J].Nurse Educ Today,2014(6)

[4]于新红.北京市大学生专业态度调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9)

[5]王战,陈亦扬,盛祺,等.江苏某高校大学生睡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7)

[6]Hannah G.Lund,Brian D.Reider,Annie B. Whiting,et al.Sleep Patterns and Predictors of Disturbed Sleep in a Large Populationof College Students[J].J Adolescent Health,2010(46)

[7]欧阳和平.技工学校学生上课睡觉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4(23)

[8]郭戈.关于兴趣教学原则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12(3)

[9]张涛.论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缺乏的原因及对策[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

[10]谢寿姣,曾志励,邓秋芬,等.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态度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7(13)

[11]鲁娟,李松,戴阳.医科大学生课堂睡觉现象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4)

[12]赵宏.浅谈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科教论坛,2008(14)

[13]周广西.美国多所大学关注学生睡眠不足问题及其对我国大学的启示[J].陕西教育,2009(9)

[14]梁朝晖,杨仕云,李静.青少年睡眠不足与睡眠健康问题探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

[15]王小力,李宏荣,徐忠锋,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

篇10:一年级 数学检测情况分析

宾川县教育局教研室 李鑫娜

今年是我县实施新课程的第二年,小学一、二年级使用的是新教材。为了检测新教材的实施情况,教育局教研室非常重视小学一、二年级的试题命制、考试、阅卷、成绩统计等工作,现已圆满结束,下面就一、二年级语文情况作分析汇报。

一、试题命制

一、二年级语文试题的命制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根本,重基础,考能力,不超纲,命活题;主观为主,兼有客观,课内为主,兼有课外,难易适中;联系生活,注重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改革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能突出教学重点,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和要求。试题命制凸现下面几个特点:

1、命题面向全体学生,为水平考试。

纵观全卷,两个年级的试题都从知识的基础性与全面性出发来考查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挥的空间,且绝大部分题源于教材,又活于教材,突出了“语文课标”的基本特点,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2、调整设问方式,注重心理感受。

卷面上,问题的提出多采用与学生交流的方式,更多地给予学生关注和关怀,对话性的题目为学生创设一种平等、民主、自由、公正、宽容、鼓励的答题氛围,如:

一年级试卷开卷语:小朋友,一年的语文学习,收获一定很大, 今天请你做一做这份试卷,向老师、爸爸、妈妈和同学展示展示,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一年级快乐阅读第3题:想一想小雨点还会落在哪里?我是小诗人 ,我会照样子写一写,写好后我还能给自己写的诗配上美丽的画呢!

二年级语文试卷:4、词语接龙的游戏你会玩吗?试试看。

这些充满人文性的语句使原本僵冷的题目要求注入了情感因素,变得温馨,不仅使试卷活泼有趣,而且还给了学生积极的暗示,拉近了学生与试卷的距离,使学生答题不再是机械地完成命题教师的发号施令,而是与试卷融为一体,感受到亲切自然、轻松自由。这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有助于消除学生对考试的紧张与恐惧心理,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体现了考试的人文性和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3、加强变式测试,注重能力立意。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命题,通过增加规律探索性的问题,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理念倡导“孩子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的教师从孩子进校门的第一天就开始引导孩子发现身边的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命题者将此项能力也作为评价学生的一项内容。如:

一年级试卷:5、我发现:“泪、海、波”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都有(氵)旁,我想他们的意思一定和(水)有关。

二年级试卷:3、我发现第①组的两个词语中都有数字。我还发现第②组的两个词语中都有(动物名称)①(四)面(八)方、(五)颜(六)色 ②一(马)当先、(龙)飞(凤)舞

这类题目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要加强观察积累,找出规律性帮助理解与运用。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4、试题开放灵活,培养学生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有创意的阅读”。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新课程目标在第一学段提出“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读诗歌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为了给学生创造自由发挥的空间,试题出得开放灵活,知识点呈现方式灵活多样。如:

一年级试卷:快乐阅读3、想一想小雨点还会落在哪里?我是小诗人,我会照样子写一写,写好后,我还能给自己写的诗配上美丽的画呢!

二年级:一、语海畅游:5、造字组词,比一比,记汉字。

仓→沧(沧海) ( ) ( )

阅读〈一〉2、除了小鱼、蜻蜓、鹭鸶,想一想,荷叶姐姐还会把伞送谁呢? 。

3、如果你是小鱼,你会对荷叶姐姐说: 。

此类题目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5、注重试卷的趣味性。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新教材有趣,考卷也应该有趣,在语文课本中伴随学生们学习成长深受学生们喜爱的卡通图片出现在试卷版首,使学生倍感亲切、自然。又如:字型小魔术、加加减减记汉字、猜字谜、词语接龙、源于学生生活的看图作文等试题形式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激发了学生兴趣,使学生跃跃欲试。 二、数据统计与存在问题分析

一年级语文成绩:

表一、宾川县2006年小学一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各乡镇成绩统计表

总 分 人数平均分 优 秀人 数 优秀率 及格人数 及格率 差生人数 低分率

金 牛 镇 100426 1286 78.09 524 40.75% 1156 89.89% 37 2.88%

州 诚 镇 47124 652 72.28 191 29.29% 515 78.99% 52 7.98%

大 营 镇 19971 306 65.26 52 16.99% 200 65.36% 39 12.75%

宾 居 镇 29732 457 65.06 49 10.72% 313 68.49% 47 10.28%

鸡足山镇 20090 310 64.81 39 12.58% 209 67.42% 33 10.65%

乔 甸 镇 24076 372 64.72 49 13.17% 253 68.01% 51 13.71%

力 角 镇 25834 400 64.58 68 17.00% 266 66.50% 61 15.25%

拉 乌 乡 5563 116 47.96 9 7.76% 38 32.76% 47 40.52%

钟 英 乡 5394 125 43.15 2 1.60% 36 28.80% 61 48.80%

平川 镇 18120 425 42.64 10 2.35% 125 29.41% 204 48.00%

全 县 296330 4449 66.61 993 22.32% 3111 69.93% 632 14.21%

表二、2006年与2005年小学一年级语文成绩对比表

实考人数平均分 优秀率% 合格率% 低分率%

2005年 4246 69.55 25.01% 75.25% 9.16%

2006年 4449 66.61 22.32% 69.93% 14.21%

表三、宾川县2006年小学一年级语文检测试卷50份抽样调查表

应得分 实得分 得分率(%) 及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 满分率(%) 零分率(%)

我爱识字写字

36分︶ 1、选正确读音

(9分) 450 362 80.4 86 9 3 26 0

2、拼拼音并写在田字格里(6分) 300 244 81.2 80 6 2 22 0

3、这样记字真有趣(15分) 750 571 76.1 82 15 2 8 0

4、查字典(3分) 150 74 49.3 50 3 0 28 30

5、我的发现(3分) 150 108 72 76 3 0 50 14

二我爱积累

⌒33分︶ 1词语接龙

(6分) 300 190 63.3 62 6 0 30 10

2、照样子写词语(8分) 400 255 63.8 64 8 0 24 10

3、编对对歌(5分) 250 203 81.2 86 5 0 54 2

4、把句子补充完整(6分) 300 250 83.3 86 6 0 60 6

5、填空然后连一连(8分) 400 360 90 98 8 0 50 2

三快乐阅读⌒21分︶ 〈一〉小雨点

(10分) 500 253 50.6 40 10 0 22 2

〈二〉大地妈妈和她的孩子们(11分) 550 213 42.6 30 10 0 4 10

10 看图写话

10 260 47.3 44 10 0 2 8

二年级语文情况:

表四、宾川县2006年小学二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各乡镇成绩统计表

总 分 人数平均分 优 秀

人 数 优秀率 及格

人数 及格率 差生人数 低分率

金 牛 镇 98019 1164 84.21 718 61.68% 1119 96.13% 15 1.29%

州 诚 镇 44131 545 80.97 271 49.72% 500 91.74% 16 2.94%

宾 居 镇 34481 461 74.80 145 31.45% 393 85.25% 18 3.90%

大 营 镇 25386 344 73.80 85 24.71% 293 85.17% 12 3.49%

鸡足山镇 23751 331 71.76 93 28.10% 253 76.44% 24 7.25%

力 角 镇 26586 376 70.71 57 15.16% 308 81.91% 21 5.59%

乔 甸 镇 21395 326 65.63 60 18.40% 227 69.63% 49 15.03%

拉 乌 乡 6850 106 64.62 7 6.60% 71 66.98% 11 10.38%

平川 镇 26489 438 60.48 47 10.73% 266 60.73% 87 19.86%

钟 英 乡 5631 109 51.66 2 1.83% 41 37.61% 31 28.44%

全 县 312719 4200 74.46 1485 35.36% 3471 82.64 284 6.67%

表五、宾川县2006年小学二年级语文检测试卷50份抽样调查表

应得分 实得分 得分率(%) 及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 满分率(%) 零分率(%)

我爱识字写字

36分︶ 1、选正确读音

(10分) 500 358 71.6 78 10 3 8 0

2、拼拼音并写在田字格里(6分) 300 226 75.3 78 6 0 38 2

3、填词语找特点(13分) 650 438 67.4 72 13 0 8 2

4、词语接龙(6分) 300 211 70.3 68 6 0 44 10

5、这样记字真有趣(16分) 800 596 74.5 76 16 3 16 0

6、认真填一填

(8分) 400 285 71.3 80 8 0 12 0

7、用带点字写词语(5分) 250 236 94.4 92 5 2 82 0

二我积累阅读⌒

20分︶ (一)、把句子补充完整(5分) 300 198 66 64 6 0 32 10

〈一〉、荷叶姐姐(14分) 700 456 65.1 70 14 1 6 0

〈二〉、奥林匹克旗帜(6分) 300 182 60.7 64 6 0 24 16

四 看图写话(10分) 500 249 49.8 52 10 0 2 0

表六、2006年与2005年小学二年级语文成绩对比表

实考人数平均分 优秀率% 合格率% 低分率%

2005年 4481 76.51 32.09% 86.67% 4.28%

2006年 4200 74.46 35.36% 82.64% 6.76%

数据显示,一二年级语文各乡镇之间成绩差异较大,学生的两极分化情况非常严重。全县平均分比去年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在新课程理念倡导下的试题命制更趋向灵活开放,试题难度增加,特别是一年级快乐阅读,按要求做题开放灵活,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集想象力、绘画能力、课外知识于一体。这一题得分率和及格率较低,影响了总体成绩。具体抽样调查反映:1、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识字积累方面题目得分率和及格率较高。2、课外阅读完成差,综合能力有待提高。3、看图作文得分率低,观察和写作能力训练要加强。

三、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

(一)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日常生活话题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卫星收视资源、教学光盘资源、互联网资源、教师自制资源(包括自制课件、幻灯片等)与语文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并努力实现资源共享,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重视后进生的辅导。

新理念倡导下的语文教学和评价为中间生和优等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无论从知识的运用,还是能力的考查,学生都能熟练地运用掌握,新课程可以让他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语文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但后进生出现“吃不了”的现象,平时的基础知识掌握就不是很扎实, 新课标对于他们来说存在着较大的压力和困难。平时教学,要对后进生因材施教,尊重和关心他们,使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发展,帮助他们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点燃自信的火把。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 识字写字和汉语拼音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建议:(1)、要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独立识字能力。低段要继续培养学生兴趣和独立识字能力。注重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养成查字典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个性化识字;对于学生会认的字,要求学生认识即可,不要过度要求,在此基础上可鼓励学生多认多写;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启发旁人,鼓励相互合作,在合作中分享识字乐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2)加强复习巩固。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经常要做的一项工作。最主要的方法是所学的生字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根据年级特点,可以在小练笔和写话中,在具体的运用中来巩固,也就是在读写的过程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字。另外,也可以采取一些归类复习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做一些归类整理,教材在这方面的安排意在引导,老师可以从这些安排中受到启示。(3)、要继续加强写字的指导。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指导学生在经常不断的练习中提高写字技巧。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为避免学生的疲劳,每次写的字不要太多,适当分散写。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握写字的量,不是字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讲求写字的质量。

2、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阅读建议:(1)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首先教师要对所教课文感兴趣,恰当使用教学辅助手段、运用各种导入方式引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用积极的评价保护学生的兴趣。(2)引导学生直接和文本对话。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研读教材,起到“第二中介”的作用,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读进去了,才会有个人的理解与感悟;(3)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重视默读、朗读、背诵能力的培养;加强词句练习;加强学生对整体感悟能力的培养;认真钻研教材各单元读写训练重点,钻研课后练习(包括百花园和泡泡图的导学意图,引导学生从中悟出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3、习作教学中,希望注意以下两点:①.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要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对习作的畏难情绪。教师要提供和创造更多的习作机会,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②.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要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要注意发挥课文对习作的指导作用。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安排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不要机械地把它们割裂开来。有些话题可以先习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习作。有的话题要事先引导学生开展有关的语文活动。在“语文大课堂”综合性学习中有许多可以动笔的机会,要利用这样的机会,指导学生的习作。在教学时,也可以对教材中习作内容的安排灵活处理,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果有更适合学生练习表达的内容,可以修改教材里习作的内容。

(六)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教师要灵活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多角度地评价学生。只要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有发展,表现出闪光点,不论是点滴的进步,还是“耀眼”的闪光,教师都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自信心和兴趣。如教师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课堂参与情况、性格特点后,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和练习,让学生通过探索、思考都能解决相应的问题。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困难和问题时,教师要延迟评价,及时给予启发、引导和鼓励,用善意的态度、建议的方式、商量的口吻,指导学生分析出现错误和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增强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测评的目的在于发现问题,改进不足,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教学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有赖于我们教育工作者以更为饱满的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 二00六年八月十五日

作者邮箱: lixinna6@163.com

上一篇:万科战略管理制度下一篇:4G软件工程师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