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2024-05-16

解读: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精选6篇)

篇1:解读: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通过学习《解读: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所学到的认识

通过对本章节的学习,我了解到以下内容:

现代物流的特点:一体化的管理,是将运输、仓储、配送及相关的信息管理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综合的控制、协调,达到资源共享和获取更高的企业和社会效益。现代物流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创新服务,同时可以集成物流活动、整合物流资源、提供信息服务、实现资本增值。

现代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与微观经济的关系:物流与微观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与生产、流通企业的关系,主要是为企业提供扩大市场范围和提高竞争力的手段,并通过社会分工促进企业运作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二是与物流活动相关设施与服务企业的关系,主要是通过系统、精细、信息化等技术与装备的应用,以及服务理念的提升,提高各个相关传统产业企业的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物流是复合型产业,在物流与微观经济关系的基础上,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宏观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提升,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国民经济发展方式发生转变。二是带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物流活动各个活动相关的产业整体实现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三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可以培育具有增量规模的现代物流产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物流现在面临的形势:1.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2.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3.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保证;4.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1.立足应对危机,着眼长远发展;2.市场配置资源,政府营造环境;3.加强规划指导,注重协调联动;4.打破分割封锁,整合现有资源;5.建立技术标准,推进一体化运作;6.创新服务方式,坚持科学发展。

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和协调;

(二)改革物流管理体制;

(三)完善物流政策法规体系;

(四)制订落实专项规划;

(五)多渠道增加对物流业的投入;

(六)完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

(七)继续推进物流业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

(八)加快物流人才培养;

(九)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作用。

篇2:解读: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了较大冲击,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产业,也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制定实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不仅是促进物流业自身平稳较快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的需要,也是服务和支撑其他产业的调整与发展、扩大消费和吸收就业的需要,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切实按照《规划》要求,做好统筹协调、改革体制、完善政策、企业重组、优化布局、工程建设等各项工作,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

各地区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切实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规划》明确的任务分工和工作要求,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加强调查研究,尽快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和支持

国务院

二○○九年三月十日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促进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制定本规划,作为物流产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规划期为2009—2011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0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占GDP的比重为6.6%。

2.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8年的18.3%,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3.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截至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8.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3万公里,港口泊位3.64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167个,拥有民用机场160个。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4.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但是,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二是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三是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尚未建立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能力充分、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物流园区、物流技术装备等能力有待加强;四是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对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形成障碍,物流市场还不够规范;五是物流技术、人才培养和物流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加深,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产业也受到了严重冲击。物流市场需求急剧萎缩,运输和仓储等收费价格及利润大幅度下跌,一大批中小物流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提供运输、仓储等单一服务的传统物流企业受到严重冲击。整体来看,国际金融危机不但造成物流产业自身发展的剧烈波动,而且对其他产业的物流服务供给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面临的形势。

应该看到,实施物流业的调整和振兴、实现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不仅是物流业自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一是要解决当前物流企业面临的困难,需要加快企业重组步伐,做强做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抗风险能力,保持产业的平稳发展;二是物流业自身需要转变发展模式,向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通过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多样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提高自身竞争力;三是物流业对其他产业的调整具有服务和支撑作用,发展第三方物流可以促进制造业和商贸业优化内部分工、专注核心业务、降低物流费用,提高这些产业的竞争力,增强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

2.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和全球销售的发展模式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产品供给时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增强国民经济的竞争力。二是为了适应国际产业分工的变化,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物流服务体系,改善投资环境,抓住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机遇,吸引国际投资,促进我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三是随着全球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国内现代物流服务企业,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物流企业竞争。

3.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保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我国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货物运输量、社会商品零售额、对外贸易额等将大幅度增长,农产品、工业品、能源、原材料和进出口商品的流通规模将显著增加,对全社会物流服务能力和物流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中西部地区要求改善物流条件,缩小与东部地区的物流成本差距,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促进区域间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有利于加快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有利于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增加城乡就业岗位,扩大社会就业;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缓解交通拥堵,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国内外、城乡和地区间商品流通,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的物流服务需求,扩大居民消费;有利于国家救灾应急、处理突发性事件,保障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全。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部署,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为切入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物流一体化和信息化为主线,积极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流体系保障。

(二)基本原则。

1.立足应对危机,着眼长远发展。既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解决当前物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保先进生产力,保重点骨干企业,促进企业平稳发展;又要从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解决制约物流产业振兴的体制、政策和设施瓶颈,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2.市场配置资源,政府营造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从满足物流需求的实际出发,注重投资的经济效益。政府要为物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扶持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3.加强规划指导,注重协调联动。统筹国内与国际、全国与区域、城市与农村物流协调发展,做好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部门之间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协调和衔接,走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道路,合理布局重大项目。各地区要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科学引导物流业的发展,防止盲目攀比和重复建设。

4.打破分割封锁,整合现有资源。改革现行物流业相关行业管理体制,打破部门间和地区间的分割和封锁,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资源利用的市场化,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率。

5.建立技术标准,推进一体化运作。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综合集成仓储、运输、货代、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多种功能,推进物流一体化运作,提高物流效率。

6.创新服务方式,坚持科学发展。以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创新物流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物流服务的信息化、现代化、合理化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注重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减少废气污染和交通拥堵,保证交通安全,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

(三)规划目标。

力争在2009年改善物流企业经营困难的状况,保持产业的稳定发展。到2011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第三方物流的比重有所增加,物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物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0%以上;物流整体运行效率显著提高,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比目前的水平有所下降。

三、主要任务

(一)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

进一步推广现代物流管理,努力扩大物流市场需求。运用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理念、技术与方法,实施采购、生产、销售和物品回收物流的一体化运作。鼓励生产企业改造物流流程,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库存,加速周转。合理布局城乡商业设施,完善流通网络,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流通企业的现代化。在农村广泛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发展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直销和配送,以及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的统一配送。

(二)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

鼓励生产和商贸企业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剥离或外包物流功能,整合物流资源,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推动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促进供应链各环节有机结合。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快递企业的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积极发展多式联运、集装箱、特种货物、厢式货车运输以及重点物资的散装运输等现代运输方式,加强各种运输方式运输企业的相互协调,建立高效、安全、低成本的运输系统。加强运输与物流服务的融合,为物流一体化运作与管理提供条件。鼓励邮政企业深化改革,做大做强快递物流业务。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加快物流企业兼并重组。

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信息沟通,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加强资源整合,满足多样性的物流需要。加大国家对物流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支持力度,缓解当前物流企业面临的困难,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

(四)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加强石油、煤炭、重要矿产品及相关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建立石油、煤炭、重要矿产品物流体系。加快发展粮食、棉花现代物流,推广散粮运输和棉花大包运输。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完善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建立农村物流体系。发展城市统一配送,提高食品、食盐、烟草和出版物等的物流配送效率。实行医药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推动医药物流发展。加强对化学危险品物流的跟踪与监控,规范化学危险品物流的安全管理。推动汽车和零配件物流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汽车综合物流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加快发展产品与包装物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鼓励和支持物流业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物流。发挥邮政现有的网络优势,大力发展邮政物流,加快建立快递物流体系,方便生产生活。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应对战争、灾害、重大疫情等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五)加快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发展。

加强主要港口、国际海运陆运集装箱中转站、多功能国际货运站、国际机场等物流节点的多式联运物流设施建设,加快发展铁海联运,提高国际货物的中转能力,加快发展适应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业务要求的国际物流,逐步建成一批适应国际贸易发展需要的大型国际物流港,并不断增强其配套功能。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各有关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口岸通关作业流程,实行申办手续电子化和“一站式”服务,提高通关效率。充分发挥口岸联络协调机制的作用,加快“电子口岸”建设,积极推进大通关信息资源整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发展和保税监管场所建设,建立既适应跨国公司全球化运作又适应加工制造业多元化发展需求的新型保税物流监管体系。积极促进口岸物流向内地物流节点城市顺畅延伸,促进内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六)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根据市场需求、产业布局、商品流向、资源环境、交通条件、区域规划等因素,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建设十大物流通道和一批物流节点城市,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

九大物流区域分布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华北物流区域,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东北物流区域,以青岛为中心的山东半岛物流区域,以上海、南京、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区域,以厦门为中心的东南沿海物流区域,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区域,以武汉、郑州为中心的中部物流区域,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为中心的西北物流区域,以重庆、成都、南宁为中心的西南物流区域。十大物流通道为:东北地区与关内地区物流通道,东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中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东部沿海与西北地区物流通道,东部沿海与西南地区物流通道,西北与西南地区物流通道,西南地区出海物流通道,长江与运河物流通道,煤炭物流通道,进出口物流通道。

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按照经济区划和物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物流区域发展。积极推进和加深不同地区之间物流领域的合作,引导物流资源的跨区域整合,逐步形成区域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格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物流区域和华北、山东半岛、东北、东南沿海物流区域,要加强技术自主创新,加快发展制造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商贸物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在全国率先做强。中部物流区域要充分发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加快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形成与东部物流区域的有机衔接。西北、西南物流区域要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推广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和技术,按照本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和发挥资源优势的需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物流环境,缩小与东中部地区差距。

物流节点城市分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全国性和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由国家确定,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由地方确定。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包括: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济南、上海、南京、宁波、杭州、厦门、广州、深圳、郑州、武汉、重庆、成都、南宁、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共21个城市。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包括:哈尔滨、长春、包头、呼和浩特、石家庄、唐山、太原、合肥、福州、南昌、长沙、昆明、贵阳、海口、西宁、银川、拉萨共17个城市。物流节点城市要根据本地的产业特点、发展水平、设施状况、市场需求、功能定位等,完善城市物流设施,加强物流园区规划布局,有针对性地建设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业服务型、国际贸易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的物流园区,优化城市交通、生态环境,促进产业集聚,努力提高城市的物流服务水平,带动周边所辐射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形成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物流中心和三级物流节点城市网络,促进大中小城市物流业的协调发展。

(七)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与协调。

按照全国货物的主要流向及物流发展的需要,依据《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及《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加强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物流运行效率。发展多式联运,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使铁路、港口码头、机场及公路实现“无缝对接”,着力提高物流设施的系统性、兼容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整合现有运输、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加快盘活存量资产,通过资源的整合、功能的拓展和服务的提升,满足物流组织与管理服务的需要。加强新建铁路、港口、公路和机场转运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合理布局物流园区,完善中转联运设施,防止产生新的分割和不衔接。加强仓储设施建设,在大中城市周边和制造业基地附近合理规划、改造和建设一批现代化的配送中心。

(八)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尽快制订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资源标准,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加快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全国性公路运输信息网络和航空货运公共信息系统,以及其他运输与服务方式的信息网络。推动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鼓励城市间物流平台的信息共享。加快构建商务、金融、税务、海关、邮政、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工商管理等政府部门的物流管理与服务公共信息平台,扶持一批物流信息服务企业成长。

(九)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

根据物流标准编制规划,加快制订、修订物流通用基础类、物流技术类、物流信息类、物流管理类、物流服务类等标准,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密切关注国际发展趋势,加强重大基础标准研究。要对标准制订实施改革,加强物流标准工作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企业在制订物流标准中的主体作用。加快物流管理、技术和服务标准的推广,鼓励企业和有关方面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计量、货物分类、物品标识、物流装备设施、工具器具、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等,提高物流的标准化程度。

(十)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大力推广集装技术和单元化装载技术,推行托盘化单元装载运输方式,大力发展大吨位厢式货车和甩挂运输组织方式,推广网络化运输。完善并推广物品编码体系,广泛应用条形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自动识别、标识技术以及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发展可视化技术、货物跟踪技术和货物快速分拣技术,加大对RFID和移动物流信息服务技术、标准的研发和应用的投入。积极开发和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ICS)、不停车自动交费系统(ETC)、智能交通系统(ITS)等运输领域新技术,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研究。加强物流技术装备的研发与生产,鼓励企业采用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分拣包装、条码印刷等专用物流技术装备。

四、重点工程

(一)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工程。

依托已有的港口、铁路和公路货站、机场等交通运输设施,选择重点地区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一批集装箱多式联运中转设施和连接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转运设施,提高铁路集装箱运输能力,重点解决港口与铁路、铁路与公路、民用航空与地面交通等枢纽不衔接以及各种交通枢纽相互分离带来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多次搬倒、拆装等问题,促进物流基础设施协调配套运行,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提高运输效率。

(二)物流园区工程。

在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按照符合城市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已有运输场站、仓储基地等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一批以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集约为特征的物流园区,完善专业化物流组织服务,实现长途运输与短途运输的合理衔接,优化城市配送,提高物流运作的规模效益,节约土地占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物流园区建设要严格按规划进行,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优势,综合利用已有、规划和在建的物流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施,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三)城市配送工程。

鼓励企业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适应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发展的需要,在大中城市发展面向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社会化共同配送,促进流通的现代化,扩大居民消费。加快建设城市物流配送项目,鼓励专业运输企业开展城市配送,提高城市配送的专业化水平,解决城市快递、配送车辆进城通行、停靠和装卸作业问题,完善城市物流配送网络。

(四)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工程。

加快煤炭物流通道建设,以山西、内蒙古、陕西煤炭外运为重点,形成若干个煤电路港一体化工程,完善煤炭物流系统。加强油气码头和运输管网建设,提高油气物流能力。加强重要矿产品港口物流设施建设,改善大型装备物流设施条件。加快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建设跨省粮食物流通道和重要物流节点。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北粮南运”和“西煤东运”工程。加强城乡统筹,推进农村物流工程。进一步加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流设施,提高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比例,支持发展农资和农村消费品物流配送中心。

(五)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

加强对制造业物流分离外包的指导和促进,支持制造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促进物流业务分离外包,提高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适应现代制造业物流需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业为制造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制定鼓励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相关政策,组织实施一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示范工程和重点项目,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

(六)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工程。

加快对现有仓储、转运设施和运输工具的标准化改造,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实现物流设施、设备的标准化。推广实施托盘系列国家标准,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托盘,支持专业化企业在全国建设托盘共用系统,开展托盘的租赁回收业务,实现托盘标准化、社会化运作。鼓励企业采用集装单元、射频识别、货物跟踪、自动分拣、立体仓库、配送中心信息系统、冷链等物流新技术,提高物流运作管理水平。实施物流标准化服务示范工程,选择大型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开展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

(七)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

加快建设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的行业和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项目,重点建设电子口岸、综合运输信息平台、物流资源交易平台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鼓励企业开展信息发布和信息系统外包等服务业务,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八)物流科技攻关工程。

加强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重点支持货物跟踪定位、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软件、移动物流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攻关,提高物流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适应物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趋势,启动物联网的前瞻性研究工作。加快先进物流设备的研制,提高物流装备的现代化水平。

(九)应急物流工程。

建立应急生产、流通、运输和物流企业信息系统,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紧急调用。建立多层次的政府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保证应急调控的需要。加强应急物流设施设备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选择和培育一批具有应急能力的物流企业,建立应急物流体系。

五、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和协调。

现代物流业是新型服务业,涉及面广。要加强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组织和协调,在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基础上,发挥由发展改革委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作用,研究协调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和政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加强对地方现代物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研究和协调。

(二)改革物流管理体制。

继续深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货代等领域的体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建立政企分开、决策科学、权责对等、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物流综合管理体系,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规范运输、货代等行业的管理,促进物流服务的规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仓储企业经营体制,推进仓储设施和业务的社会化。打破行业垄断,消除地区封锁,依法制止和查处滥用行政权力阻碍或限制跨地区、跨行业物流服务的行为,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物流服务市场,促进物流资源的规范、公平、有序和高效流动。加强监管,规范物流市场秩序,强化物流环节质量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对物流企业的交通安全监管机制,督促企业定期对车辆技术状况、驾驶人资质进行检查,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三)完善物流政策法规体系。

在贯彻落实好现有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有关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抓紧解决影响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土地、税收、收费、融资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引导和鼓励物流企业加强管理创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施兼并重组,尽快做强做大。针对当前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制定系统的物流产业政策。清理有关物流的行政法规,加强对物流领域的立法研究,完善物流的法律法规体系,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

(四)制订落实专项规划。有关部门要制订专项规划,积极引导和推动重点领域和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煤炭、粮食、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应急物流等专项规划,商务部会同供销总社等有关部门制订商贸物流专项规划,国家标准委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物流标准专项规划。物流业发展的重点地区,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制订本地区物流业规划,指导本地区物流业的发展。

(五)多渠道增加对物流业的投入。

物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投入。要加快发展民营物流企业,扩大对外开放步伐,多渠道增加对物流业的投入。对列入国家和地方规划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鼓励其通过银行贷款、股票上市、发行债券、增资扩股、企业兼并、中外合资等途径筹集建设资金。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对涉及全国性、区域性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中央和地方政府可根据项目情况和财力状况适当安排中央和地方预算内建设投资,以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或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支持,由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

(六)完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

进一步完善物流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物流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加强物流统计基础工作,开展物流统计理论和方法研究。认真贯彻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积极推动地方物流统计工作,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和力量,促进物流业统计信息交流,建立健全共享机制,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七)继续推进物流业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自由贸易区和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等平台,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相互进一步开放与物流相关的分销、运输、仓储、货代等领域,特别是加强与日韩、东盟和中亚国家的双边和区域物流合作,开展物流方面的政策协调和技术合作,推动物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加强国内物流企业同国际先进物流企业的合资、合作与交流,引进和吸收国外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方法,提高物流业的全球化与区域化程度。加强国际物流“软环境”建设,包括鼓励运用国际惯例、推动与国际贸易规则及货代物流规则接轨、统一单证、加强风险控制和风险转移体系建设等。建立产业安全保障机制,完善物流业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

(八)加快物流人才培养。

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强物流人才需求预测和调查,制订科学的培养目标和规划,发展多层次教育体系和在职人员培训体系。利用社会资源,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编写精品教材,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开展物流领域的职业资质培训与认证工作。加强与国外物流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联合与合作。

(九)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作用。

物流业社团组织应履行行业服务、自律、协调的职能,发挥在物流规划制订、政策建议、规范市场行为、统计与信息、技术合作、人才培训、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中介作用,成为政府与企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六、规划实施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规划》的工作分工,加强沟通协商,密切配合,尽快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明确政策措施的实施范围和进度,并加强指导和监督,确保实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目标。有关部门要适时开展《规划》的后评价工作,及时提出评价意见。

篇3:解读: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规划》出台的背景

2月25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至此, 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尘埃落定”。另有几个呼声颇高的产业“置身其外”, 而原本“低调”的物流业却“榜上有名”, 不少人颇感意外。其实, 作为我国第一个物流业专项规划, 也是十大产业中唯一的服务业规划, 能够跻身其中, 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实至名归。

第一, 这是我国物流业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从1978年物流概念引进以来, 直到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确立产业地位, 我国物流业有了很大发展, 对经济社会的贡献越来越大。这里只举四组数据:一是2008年, 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89万亿元, 每1个单位的GDP需要3个单位的物流量来支撑。二是2008年, 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物流业每增加6.06个百分点, 就可以带动服务业增加一个百分点。三是2008年, 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为18.1%, 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左右;这个比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 就等于创造3000亿元的经济价值。四是目前, 我国物流业现有从业人员约2000万人;物流业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就可以新增10万个就业岗位。以上数据表明,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 是调整结构的重要手段, 是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 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

我国物流业虽然发展较快, 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尚未解决。“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 社会化的物流需求不足;物流企业“小、散、差、弱”, 专业化的供应服务能力不强;物流基础设施结构不合理, 衔接配套能力差;部门分割、地方封锁、行业垄断, 对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形成障碍等。总体来看, 我国物流业运作模式粗放, 运行效率低下, 还不能够适应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2008年下半年以来, 又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物流市场需求增速放缓, 服务价格大幅下跌, 物流企业经营出现严重困难。无论长远发展, 还是解决当前问题, 都迫切需要制定一个专项规划。

第二, 这是实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计划的客观需要。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 陆续形成了一揽子计划。这就是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 实行结构性减税;大范围实施调整和振兴产业规划, 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加强科技支撑, 增强发展后劲;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扩大城乡就业, 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物流业进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实际上也就成为一揽子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物流业纵贯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 横跨国民经济各个产业, 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把物流业列入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是发挥物流业基础性作用, 落实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手段。无论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灾后重建, 还是“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下乡”等政策的落实, 都离不开强有力的物流服务来支撑。这次列入调整振兴的十大产业中, 九大产业涉及能源、原材料和制造业, 物流业是惟一的生产性服务业。各个产业本身、产业与产业之间, 产品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 都要以物流为支撑和纽带。把物流业列入十大产业, 有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物流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就业容量大, 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正如国务院 (2009) 8号文指出:制定实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不仅是促进物流业自身平稳较快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的需要, 也是服务和支撑其他产业的调整与发展、扩大消费和吸收就业的需要, 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 这是各有关方面七年来艰苦工作奠定的良好基础。早在2002年, 当时的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就开始物流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2003年政府机构改革以后, 由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主持制定工作。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受政府部门委托, 组织有关的企业和专家参与了调查研究、文本起草、修订论证等相关工作。随着产业发展的逐步成熟和规划文本的不断完善, 到2008年四季度, 国家发改委才将反复修改的规划草案提交国务院审议。历时七年, 凝聚了行业希望与智慧的物流业规划提交之际, 正赶上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制定出台的有利时机。因此, 物流业能够跻身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既是行业深入发展, 地位和作用被广泛认可的标志, 也是多年来认真准备的结果。既有当前特殊形势的需要, 也是物流业长远发展的要求。规划的出台和实施, 无论对物流业应对当前危机, 谋求长远发展, 还是对扩大内需、振兴产业, 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规划》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

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共分6大部分: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主要任务, 重点工程, 政策措施和规划实施。分设33个小标题、94个自然段、共11332字。这个规划虽然也在题目中冠以“振兴”的字眼, 但更偏重于指出长远的发展方向, 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施工草图。

《规划》通篇贯穿了一条主线。那就是在“指导思想”中提出的“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在“规划目标”中也提出, “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这是我国物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服务和支撑其他产业的调整与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的需要。

《规划》的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五个要点。

第一, 扩大物流市场需求。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基础, 也是制定《规划》的起点。《规划》第三部分“主要任务”第一条, 就是“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 分别提出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农业物流问题。第二条“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 指出, “鼓励生产和商贸企业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 剥离或外包物流功能, 整合物流资源, 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在第四部分“重点工程”中, 第四项“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工程”, 第五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实际上也是扩大需求的具体举措。从需求入手, 推动产业发展, 等于抓住了“牛鼻子”、“原动力”。

第二, 支持物流企业发展。物流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 也是《规划》实施的重点对象。《规划》在第三部分“主要任务”的第三条, “加快物流企业兼并重组”中提出: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信息沟通, 创新物流服务模式, 加强资源整合, 满足多样性的物流需要。加大国家对物流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支持力度, 缓解当前物流企业面临的困难, 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 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第四条“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 其中讲到的10个重点领域, 都是立足于物流企业和设施体系建设。第五部分“政策措施”中的大部分, 以及其他各部分都涉及到支持物流企业发展的相关内容。

第三, 优化基础设施布局。设施设备是物流运作的载体, 也是《规划》的重要“抓手”。《规划》在第三部分“主要任务”中要求“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提出要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 建设十大物流通道, 确定了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17个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规划》在“主要任务”中专设一条“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与协调”。指出:加强交通运输设施建设, 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 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套,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物流运行效率。发展多式联运, 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 使铁路、港口码头、机场及公路实现“无缝对接”, 着力提高物流设施的系统性、兼容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整合现有运输、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 加快盘活存量资产, 通过资源的整合、功能的拓展和服务的提升, 满足物流组织与管理服务的需要。加强新建铁路、港口、公路和机场转运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 合理布局物流园区, 完善中转联运设施, 防止产生新的分割和不衔接。加强仓储设施建设, 在大中城市周边和制造业基地附近合理规划、改造和建设一批现代化的配送中心。

第四, 加强行业基础工作。行业基础工作是行业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也是《规划》关注的重点。在第三部分中把“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和“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列为“主要任务”。在第四部分中, 把“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工程”,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和“物流科技攻关工程”列为“重点工程”。

第五, 改善物流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产业调整振兴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也是《规划》的核心内容。《规划》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出发, 以推动物流业发展为目标, 通篇体现了较强的政策导向作用。特别是第五部分单列“政策措施”, 提出了“加强组织和协调”、“改革物流管理体制”、“完善物流政策法规体系”、“制订落实专项规划”、“多渠道增加对物流业的投入”和“继续推进物流业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等政策要点。

《规划》的总体评价

如果把2006年“十一五规划”确立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 作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里程碑”的话, 这次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 可以比作物流业发展的“奠基石”, 其重要意义和巨大作用不可低估。

这是提振信心, 提升地位的《规划》。近年来, 我国物流业虽然发展较快, 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尚未解决, 又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此紧要关头, 把物流业列入十大振兴产业之一, 成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揽子计划的一部分, 极大地提振了业界人士的信心。此消息一经发布, 业内无不欢欣鼓舞, 奔走相告, 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同时, 《规划》的发布, 极大地提高了物流业的社会地位, 促进了社会各界对物流业的普遍关注, 引起了各地方、各部门对物流业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分解落实和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许多地方政府也在结合当地实际, 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物流业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有利环境。

这是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的《规划》。《规划》早在七年前就开始起草, 又是我国首次制定, 必然要有全面的布局和长远的考虑。既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解决当前物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保先进生产力, 保重点骨干企业, 促进企业平稳发展;又要从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 解决制约物流业发展的体制、政策和实施瓶颈, 促进产业升级, 提高竞争力。《规划》具有奠基性作用。

这是预留了政策接口和操作空间的《规划》。《规划》提出, 要制定和落实煤炭、粮食、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应急物流、商贸物流和物流标准等七个专项规划, 而且各地也会制定和修订各自的物流业发展规划。《规划》在第五部分“政策措施”, “完善物流政策法规体系”一段中, 要求“抓紧解决影响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土地、税收、收费、融资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根据我们的调查理解, 调整和振兴物流业目前最需要以下8个方面的政策:财政支持政策;税收减免政策;有利融资政策;便捷交通政策;土地使用政策;结构调整政策;需求引导政策;产业安全政策等。更重要是, 我们的政府部门能够按照物流业“网络化经营、一体化运作”的新需要, 调整工作思路, 克服现有政策障碍。相信政府有关部门一定会按照《规划》的要求, 结合物流业发展的实际, 出台符合物流业发展需要的政策措施。

这是市场配置资源、政府营造环境、调动企业积极性的《规划》。《规划》的落实, 在于政府营造环境, 更在于企业市场化运作。市场配置资源的改革方向不会动摇, 物流领域的市场化改革不会停顿。国家一定会通过多种方式支持物流业发展, 但最根本的还要依靠企业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物流企业应该积极地领会《规划》, 主动地贯彻《规划》, 按照《规划》的基本思路, 调整经营方向, 寻求市场定位, 提高管理水平, 增强服务能力。

物流企业如何落实《规划》

《规划》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物流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 做好《规划》的对接和落实工作。

一是与《规划》的指导思想对接。《规划》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部署, 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为切入点,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以先进技术为支撑, 以物流一体化和信息化为主线, 积极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流体系保障。学习《规划》重在领会精神实质, 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规划》的指导思想上来。

二是与《规划》的区域布局对接。《规划》提出要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 建设十大物流通道, 确定了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17个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 形成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物流中心和三级物流节点城市网络, 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这是《规划》区域布局的重点, 也应该成为物流企业经营发展的重点区域。

三是与《规划》的重点领域对接。《规划》提出“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 实际上确定了10个重点领域:石油、煤炭和重要矿产品物流;粮食、棉花物流;农产品、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物流;城市统一配送;医药物流;化学危险品物流;汽车综合物流服务;回收物流和绿色物流;邮政物流;应急物流等。这是《规划》提出的重点领域, 也应该成为物流企业考虑的经营重点。

四是与《规划》的九大工程对接。《规划》提出了物流业发展的九大重点工程: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工程;物流园区工程;城市配送工程;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工程;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工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物流科技攻关工程;应急物流工程。这些工程一定会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工程, 物流企业要积极参与建设。

篇4: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解读

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具体内容包括:鼓励制造企业分离外包物流业务,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实施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第3方物流企业做强做大;加强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推进物流业技术创新;深化区域物流合作,促进物流集聚区加快发展;贯彻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农业和农村物流、大宗生产资料物流和生活消费品物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多关注食品和药品物流、危险化学品物流、回收物流和应急物流等涉及民生和社会安全的物流问题等。

此次规划以物流区布局为重点,将全国划分为7大物流区,包括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的华北物流区、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的东北物流区、以青岛为中心的山东半岛物流区、长三角物流区、珠三角物流区、以厦门为中心的东南沿海物流区以及以武汉和郑州为中心的中部物流区。规划提出,物流业将重点发展9大工程,分别是多式联运和转运设施工程、物流园区工程、城市配送工程、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工程、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工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物流科技攻关工程和应急物流工程。

物流业被纳入国家行业振兴规划,充分证明我国政府已经把物流业提升到全局发展的高度。规划的出台将推动我国物流业快速、健康、稳定发展,但并不意味着物流业将立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物流业应冷静看待此次调整振兴规划。

我国物流业最主要的任务是加快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通过信息资源整合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集成,也就是从供应链优化的角度出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满足供应商、制造商、货运商、分销商和最终客户的综合信息需求,引导制造、加工企业改变“大而全”的经营模式,将非核心的物流业务外包,推动物流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不断升级。物流信息企业应通过强大的信息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这一市场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税收优惠将对物流企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将仓储和配送企业的营业税率降低至3%,并扩大营业税差额纳税的试点范围,有利于推动企业提升业绩,加速发展。目前,仓储和配送等物流企业的营业税率在5%以上,而仓储企业的毛利率为3%~5%,运输企业只有1%~3%,存在税负不平衡的问题。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可能出台相关政策,将仓储和配送等物流环节的营业税率与运输业的营业税率统一调低为3%。此外,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发改委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自2006年起开展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政策试点,迄今已有400家企业从中受益。营业税差额纳税是指对物流企业的母公司征收营业税后,不再对其子公司参与的运输和仓储业务征收营业税。对企业外包的运输和仓储业务计征营业税时,扣除外包费用。

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要推动能源、矿产、汽车、农产品和医药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这意味着国家将加大上述领域的投资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物流业必须向国际化方向发展,而海运目前是我国对外运输的主要方式,因此国家应当将港口建设作为投资重点,重视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同时大力发展石油、煤炭、原材料和建设材料等散货运输。我国要加快建设专用码头、货站和自动化立体仓库等,逐步实现包装规范化和装卸机械化,推广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系统和全球物流信息网络。

篇5:解读: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祝峰亮:2008年,我省生铁产量2782万吨、粗钢产量2345万吨,钢材产量1976万吨,居全国第五;氧化铝产量341万吨、电解铝产量97.3万吨,居全国第三;金属镁产量33万吨,居全国第一。【专家解读】祝峰亮:国家钢铁产业政策规定,新建钢铁项目炼铁高炉容积1000立方米及以上、炼钢转炉容量120吨及以上、电炉容量70吨及以上。

太原钢铁集团第二炼钢厂生产场景。

省发改委工业处处长左金顺

省钢铁行业协会秘书长祝峰亮

省政府出台的《山西省冶金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目标鼓舞人心,任务清晰明确,措施坚强有力,既给身陷金融危机困境的山西冶金产业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又指明了我省冶金产业未来的转型发展之路。深刻领会《规划》精神、深入理解《规划》内容,是确保《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的重要前提。为此,记者约请省发改委工业处处长左金顺,《规划》执笔人之

一、省钢铁行业协会秘书长祝峰亮,对《规划》进行了解读。

控制总量淘汰落后夯实产业“基石”

【目标任务】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全省生铁、粗钢产能分别控制在4500万吨(含铸造生铁)、4000万吨,氧化铝、电解铝、金属镁产能分别控制在800万吨、200万吨、60万吨。淘汰落后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11年底,按国家要求,淘汰落后炼铁产能2000万吨以上、炼钢产能约1600万吨、电解铝产能约20万吨;2012年—2015年,进一步提高淘汰落后产能标准,冶金企业装备水平基本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专家解读】左金顺:近年来,我国冶金产业盲目投资严重,产能总量过剩。以粗钢为例,全国的产能达到6.6亿吨,超出实际需求约1亿吨,严重供大于需。我省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要确保山西冶金产业实现健康发展,就必须让总量恢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截至2008年底,我省生铁、粗钢、氧化铝、电解铝、金属镁实际产能分别为5400万吨、4000万吨、410万吨、120万吨和70万吨。拿《规划》提出的各项产能控制指标,与这组数字逐一对比,我们会看到,其中,生铁、金属镁产能控制指标低于2008年底的实际产能,粗钢产能控制指标与实际产能持平,而氧化铝、电解铝的产能控制指标则分别不同程度地高于全省实际产能。既然《规划》提出要总量控制,为什么全省氧化铝、电解铝的产能在今后一段时期不减反增?这是因为,我省拥有一批“十一五”期间已开工、目前正在建设的氧化铝、电解铝项目,预计近两年将陆续建成;随着这批项目的投产,必将使我省氧化铝、电解铝的产能有所增加。

祝峰亮:2008年,我省生铁产量2782万吨、粗钢产量2345万吨,钢材产量1976万吨,居全国第五;氧化铝产量341万吨、电解铝产量97.3万吨,居全国第三;金属镁产量33万吨,居全国第一。拿这一组数字与截至2008年底我省冶金产业的各项实际产能相比较,我们就会发现,我省主要冶金产品的实际产量与其生产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中,生铁、粗钢的实际产量只占到产能的一半左右。

为什么会存在这一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我省目前还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独立炼铁、炼钢企业,生产规模小、装备水平落后、资源能源消耗高,属于落后产能。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竞争力很弱,市场稍有不好,就难以维系,不得不限产或停产,几乎做不到连续生产,从而导致了全省冶金产业产能、产量的倒挂。

大量落后产能的存在制约着山西冶金产业的健康发展,将之淘汰迫在眉睫。《规划》确定的淘汰落后产能的指标在全国是比较高的,这表明省委、省政府推进此项工作的决心很大。

联合重组优化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

【目标任务】 产业基地基本形成。以大型骨干企业为基础,形成太原、长治、运城、临汾、吕梁五个钢铁生产基地,重点建设太钢吕梁钢铁生产基地;建设晋南、晋北、晋西、晋东四个百万吨以上氧化铝生产基地和运城、太原、阳泉、原平四个电解铝及铝材加工产业园区;建设太原、大同、运城三个镁工业基地和中条山铜业基地。

推进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太钢集团、中铝山西分公司、鲁能晋北铝业、银光镁业、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等省内外大型骨干企业,对相关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和升级改造。到2011年,全省钢铁企业由目前的200多家减少到50家左右,电解铝企业由目前的12家减少到8家,金属镁企业由目前的70余家减少到30家左右。到2015年,钢铁企业控制在10家以内,电解铝企业控制在5家以内,金属镁企业控制在10家以内。适时组建山西钢铁集团、山西铝业集团、山西镁业集团,促进我省冶金产业走集约化、集团化发展道路。

【专家解读】左金顺:《规划》在“振兴”之前加上“调整”二字,表明省政府出台《规划》的用意不仅仅是为了救市,更重要的是要着眼长远,力求收到 “短期保增长,长期调结构”的良好效果。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因为没有规模,企业就缺乏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就很难在市场的大风大浪中站稳脚跟。

结合山西实际,《规划》提出将重点采取两条措施:一是加快企业联合重组步伐;二是推进产业基地建设。

重组、整合是国内外冶金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以钢铁业为例,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的“龙头”宝钢、武钢在国内大举“攻城掠地”,着力实施跨地区重组战略;河北的邯钢和唐钢“牵手”,联合组建河北钢铁集团公司;山东的济钢和莱钢“联手”……山西的钢铁企业多达200余家,但其中规模在100万吨以上的仅13家,200万吨以上的仅6家,能够称得上大型钢企的只有太钢一家。山西冶金业的重新洗牌、凝聚实力势在必行。

山西冶金业缺乏规划,布局分散。全省现有的200多家钢铁企业分布在7市60多个县(市、区)。我省的镁产量虽占据国内70%的份额,却星罗棋布在几十家镁企。这种遍地开花的布局,极不利于山西冶金形成产业规模。为此,《规划》提出今后要把优化布局,推进基地建设与联合重组同步实施,相辅相成。

祝峰亮:《规划》提出的基地建设并非“另起炉灶”,重新布局;而是以我省现有的矿产资源分布和业已形成的大型骨干企业布局为基础,依托这些大型骨干企业,联合重组周边企业,从而使产业布局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比如,吕梁的铁矿资源丰富,当地已拥有了太钢吕梁基地、海威钢铁、中阳钢铁等大中型钢企。下一步将重点支持这些优势企业联合重组,建设吕梁钢铁生产基地。太原致力于打造国际镁都,已具有做大做强镁业的良好产业基础,今后将依托太原同翔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等现有优势企业,整合资源,建设太原镁及镁合金深加工生产基地。

自我加压抬高门槛实现产业装备现代化

【目标任务】 主要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通过产能置换建设炼铁高炉容积3200立方米及以上,配套焦炉炭化室高度6米及以上、炼钢转炉容量200吨及以上、电炉容量100吨及以上和先进的轧钢生产装备;完善氧化铝基地在建项目配套建设任务。新、改建电解铝项目采用240KA及以上的大型预焙槽工艺,实现电解铝液直接合金化、连铸、连轧工艺;金属镁冶炼实现煤气加热生产工艺、回转窑煅白工艺、双预热蓄热式加热炉炉料预热处理工艺、镁液直接合金化及连铸连轧生产工艺。

【专家解读】祝峰亮:国家钢铁产业政策规定,新建钢铁项目炼铁高炉容积1000立方米及以上、炼钢转炉容量120吨及以上、电炉容量70吨及以上。我省的《规划》则提出,通过产能置换建设炼铁高炉容积3200立方米及以上、炼钢转炉容量200吨及以上、电炉容量100吨及以上,将国家设置的钢铁行业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

这样定是经过认真考虑的。装备水平的大型化、现代化已成为国内外冶金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装备水平上去了,企业就能大力发展节能降耗的循环经济,就能应用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就能生产出低成本、低消耗、高品质的产品,就能占领市场、赢得客户。装备水平的大型化、现代化也是山西做大做强冶金产业的必然要求。我省虽然拥有太钢、中铝山西分公司、鲁能晋北铝业等一批装备精良的大型企业,但冶金产业的整体实力还不强。为此,山西不能搞渐进式发展,必须谋求跨越式发展。尽快使主要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就是我省冶金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容。

左金顺:门槛定高还有两点好处。一是那些实力弱小的企业不得不望而却步,从而可以有效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长期以来我省冶金产业的发展总是由国家产业政策推着走:新建规模稍高于国家标准,标准此后略加提高,就不得不淘汰出局。准入标准定得超前一些,就能跳出这个“新建—拆除—新建”的怪圈。

这个准入门槛针对的是新建项目。对于现有装备,只要高于《规划》制订的淘汰标准,就可继续正常运行,不需要必须达到这个门槛。

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

【目标任务】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形成以不锈钢、铁路运输用钢、结构钢、电工钢、管线钢、装备制造用钢、冷轧硅钢、优质建筑用棒、线、型材为主要品种的钢铁生产体系,以铝板带、型材、箔材、管材、铸件等产品为主的铝材生产体系,以汽车压铸件、IT压铸件、板材、挤压材、型材为龙头的镁合金生产体系,以铜材为主的铜产品生产体系。

节能减排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其中,重点骨干企业吨钢综合能耗≤0.6吨标煤,吨钢耗新水≤4吨,吨钢烟粉尘排放量<1.0千克;氧化铝综合能耗<0.8吨标煤/吨,电解铝铝液交流电耗≤13500千瓦时/吨;金属镁冶炼企业综合能耗<5.6吨标煤/吨;重点企业冶金炉渣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均达到国家标准。

【专家解读】左金顺:我国钢铁“巨头”武钢全年实现的利润中,70%以上来自于27万吨被誉为 “钢铁皇冠上的明珠”的取向硅钢,其余上千万吨的各类钢铁产品叠加起来的利润贡献率不达30%。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冶金产品要想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实现由常规产品、同质化产品向特色产品、高端产品的转变。

在我省的200多家钢铁企业中,钢铁联合企业仅20多家,其余均为独立炼铁企业。换言之,只有这20多家企业形成了“矿—铁—钢”“矿—铁—钢—材”等或长或短的产业链条,其余的只能生产生铁。我省铝、镁深加工产能也很低,氧化铝、电解铝、金属镁就地转化率分别仅为32.7%、6.8%和27%,铝材产量仅占全国的0.6%。打破产品结构单一化、低端化和同质化的格局,向特色产品、高端产品转变,在我省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祝峰亮:要生产出具备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冶金产品,必须依靠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绿色产品拥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鉴于此,《规划》将推广绿色冶金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确定为主要任务之一。《规划》制订的节能减排指标比较高,是向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看齐的。其中,重点骨干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吨钢耗新水、吨钢烟粉尘排放量等3项指标还要优于国内同行水平。

链接 十条政策措施

1、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完善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对提前淘汰落后产能的钢铁企业可适当加大补偿范围和力度,将电解铝、金属镁生产企业纳入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补偿范围。

2、支持大型生产基地建设。把生产基地建设与总量控制、淘汰落后、产能置换、产业升级和联合重组相结合,各基地的新增产能必须以淘汰相应的落后产能为前提,产能置换项目必须向生产基地集中布局。各部门要大力支持冶金生产基地建设,在各方面给予倾斜。

3、支持优势企业联合重组。落实国家支持企业联合重组相关政策,制定太钢集团等省内龙头企业联合重组方案。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对优势企业联合重组过程中安置富余人员、补交拖欠职工养老保险、债务处置的补助。

4、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新建、改建项目的生产工艺、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必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及省人民政府规定的用地、环保、能耗、水耗等准入条件。

5、实施冶金企业升级改造专项计划。省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实施联合重组的大型骨干企业的升级改造项目,对基地建设和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项目等。

6、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加强非煤矿产资源整合力度,一是提高准入门槛,对非煤矿山项目建设在生产工艺、装备水平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二是淘汰落后产能,设立退出机制,淘汰安全条件差、污染重、资源浪费大、生产技术落后以及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生产能力。三是制定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实现非煤矿山开采及其选矿企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四是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金属矿山开采和选矿行业的监督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形成全面、有力的管理队伍。

7、建立冶金企业退出城市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位于城区内的冶金企业提前淘汰或搬迁改建,对提前关停向冶金生产基地或工业园区搬迁的企业给予支持。

8、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

9、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篇6:解读: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贺登才

上传时间:2009-3-4 9:02:00

2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等。至此,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尘埃落定。另有几个呼声颇高的产业“置身其外”,而原本“低调”的物流业却“榜上有名”,不少人颇感意外。其实,作为我国物流业第一个专项规划,也是十大产业中唯一的服务业规划,能够跻身其中,既恰如其分,又水到渠成,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驾驭宏观经济的高超艺术。

首先,物流业是各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国务院提出钢铁、汽车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是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十大产业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九大产业涉及能源、原材料和制造业,物流业是惟一的生产性服务业。各个产业本身、产业与产业之间,产品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都要以物流为支撑和纽带。物流运作的效率和效益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以汽车为例,前端的零部件采购、供应,中间的装配、生产,后端分销与配送,产品制造过程中90%以上的时间处于物流环节。在研发和制造水平相当的前提下,产品有没有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成本和供应链速度。从这个意义来讲,企业和产品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物流能力的竞争,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把物流业列入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不仅是物流业自身调整和振兴的需要,也直接关系到九大产业的转型升级。只有把物流业列入十大产业,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才能形成产业结构调整和振兴的组合拳。

其次,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物流业纵贯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横跨国民经济各个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00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89万亿元。也就是说,每1个单位的GDP需要3个单位的物流量来支撑。目前,我国服务业比重和发展水平仍然偏低,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严重滞后,不仅加剧了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压力,对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也是明显的制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三次产业的协调性,需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2008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也就是说,物流业每增加6.06个百分点,就可以带动服务业增加一个百分点,对结构调整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最近一个时期,国务院出台了“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措施的有效落实,都有赖于物流业高效运作。把物流业列入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是发挥物流业基础性作用,落实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手段。

第三,物流业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的出现,不仅引发了流通方式的变革,而且带来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农村物流体系的构建,将会疏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渠道,促进城乡商品流通,实现助农增收,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冷链、食品、药品、化学危险品和应急物流等物流体系的完善,对于保障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物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从业人员高达1700多万,对增加就业有着明显优势。既需要高端策划和管理人才,也有大量的普通操作岗位,涉及行业多、就业容量大,各类人员都有用武之地。把物流业列入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于改善民生,扩大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不可低估。

第四,处于起步发展期的物流业更需要宏观引导。我国物流业引进物流概念只有30年时间,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总体水平落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200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还是18.1%,高出发达国家一倍左右。也就是说,这个比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就等于创造2800亿元的经济效益。可见,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差距很大,潜力也很大。当前,物流业同样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面临相当大的压力。一是实物量增速回落,需求急剧减少的压力。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幅度,分别比2007年回落6.7和1.9个百分点。二是企业经营困难,效益普遍下滑的压力。大多数物流企业销售萎缩、利润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有些地区的部分企业开始退出物流行业。三是资金短缺,投资不足的压力。一方面客户延长帐期,物流企业垫付资金回笼放慢;另一方面部分上游客户破产倒闭或恶意逃债,物流企业坏账风险加大。许多物流企业当期经营难以为继,被迫放缓或放弃原定投资计划,对后续发展留下隐患。四是外资企业竞争加剧,国内产业安全的压力。因此,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十分必要,正当其时。

第五,物流业规划历经七年反复酝酿。这个规划是我国物流业第一个专项规划,是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连续七年努力工作的结果。从1978年物流概念引进我国,直到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确立产业地位,物流业内普遍盼望有一个物流业专项规划。早在2002年,当时的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就开始物流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但由于物流是新行业、新产业,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随着产业发展的逐步成熟和规划文本的不断完善,到2008年四季度,国家发改委才将反复修改的规划草案提交国务院审议。历时七年,凝聚了行业希望与智慧的物流业规划提交之时,正好赶上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制定出台的有利时机。因此,物流业能够跻身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既是行业深入发展,地位和作用被广泛认可的标志,也是多年来认真准备的结果。既有当前特殊形势的需要,也是物流业长远发展的要求。规划的出台和实施,无论对物流业应对当前危机,谋求长远发展,还是对扩大内需、振兴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者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副秘书长兼研究室主任)

上一篇:教师德育工作总结报告下一篇:英语实施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