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关于开展食品安全工作的汇报

2024-04-27

区关于开展食品安全工作的汇报(通用6篇)

篇1:区关于开展食品安全工作的汇报

南山区食品安全工作汇报

我区的食品安全工作在市食安委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食安办《关于印发2011年食品安全督查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认真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强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深入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确保了全区今年以来无食品安全事故发生,较好的完成了食品安全阶段性工作目标任务。现将我区食品安全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制度和监管责任追究等10项制度,定期召开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成员会议。年初区食安委制定了《南山区2011年食品安全工作要点及目标任务》,对2011年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总体的安排部署,做到责任落实到位。

二、突出重点,强化整治。区食安委成员单位按照分段监管职责,一是突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二是突出食品流通环节监管。三是突出食品消费环节的监管。四是突出种养殖环节监管。五是突出联合执法检查。

三、大力开展打击有毒奶粉、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地沟油、瘦肉精的专项整治活动。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开展打击有毒奶粉、食品添加剂、地沟油、瘦肉精专项整治工作安排,一是区委区政府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二是成立以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各相关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机制,层层落实了责任;三是及时召开了成员单位协调会议,专题研究专项整治工作;四是各部门密切配合,对生产加工、经营、消费单位开展了拉网式检查,保持高压态势;五是区食安委办公室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当好政府“抓手”,强化宣传教育,认真开展督查,确保专项整治工作顺利进行,取得实效。专项整治行动中共出动执法人员1383人次,检查督促食品生产、销售、餐饮单位共509家次,未发现严重违法行为。

四、加强监管、确保食品安全。今年以来,在元旦、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和我区中、高考期间进行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通过加强监管,没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确保全区社会和谐稳定。

五、主要成员部门工作开展情况

(一)、市食品监督管理局二分局在今年初对全区的餐饮行业进行了摸底检查,此次共摸底检查了313余家餐饮单位,共出动了执法人员近840余人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30余份。“百日会战”期间,组织力量开展了对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瘦肉精”、“河豚鱼”、“乳多宝”相关问题乳粉等的专项检查,开展了对火锅底料、辣椒酱及其制品、自制调味料等的餐饮服务单位相关情况实施重点监管。未发现所查的违法问题产品。对部分企业从业人员体检未按法规执

行、购进原料票据索取或留存不全等情况要求当事人立即改正。对全区餐饮业建立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建立了购销记录,索证索票制度,建立了消毒记录,在加大监督的基础上,各餐饮业能亮证经营,服务人员能持证上岗。

6月初,对辖区内的348户大、中、小型餐饮企业、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的法人(负责人)进行了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参加培训的企业全部取得了培训合格证。组织辖区餐饮服务单位签订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承诺书》共340多份,要求餐饮服务单位向广大消费者作出承诺,接受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并完成了相关备案。分局要求各餐饮单位认真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并在本单位店堂醒目位置向公众作出了公示。承诺书签订率达到了84%。

二分局还对对餐饮单位无卫生许可证经营行为进行集中整治。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农家乐旅游点、小型餐饮单位食品经营行为。并加大了对熟食卤味、盒饭、冷菜等高风险食品和餐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

(二)、南岔工商分局加大力度对乳粉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并对业户的所证所票进行了检查。加大力度对地沟油的排查,对食用油市场业户的购销台账逐户检查。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乱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35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5台次,检查食品业户94户,并未发现有违法及不合格的食品。

(三)、南岔质监局认真开展摸底调查工作。我区现有食品生产企业11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35家,无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企业。重点对面粉、糕点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了检查,加大了对食品生产中非法添加“苏丹红”、“三聚氰胺”、“胭脂红”等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查处力度,先后对辖区内的浩良河肉食加工厂、兴旺酒业等7家获证食品生产企业,宏天利蛋糕房、吉百利蛋糕总汇等10家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进行了食品添加剂专项检查,要求所有使用添加剂的食品生产企业张贴《食品添加剂公示表》,告知所使用添加剂名称、作用、添加量等信息;并制订了食品添加剂食用申报登记制度,报质监部门备查。截止目前,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0人,检查食品生产企业11家,小作坊28家,通过认真全面监督检查,我区未发现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

(四)、畜牧局从严抓好畜牧产品投入监管力度。提高畜品质量安全意识。发放《禁用兽药名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合订本40份,与市场生鲜畜产品摊位、养殖户签订《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状》160份。抓住源头,进行违规畜牧业投入品专项整治。今年共检查兽药饲料店16次,检查各类养殖户56户次,收缴过期兽药65袋(盒),没有发现违禁兽药和瘦肉精等违禁投入品。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前都对市场、屠宰场、城乡结合部进行明察暗访,严防

私屠滥宰、病害肉、注水肉上市交易或进入食品加工环节。因我区没有奶站,主要是奶牛户为居民送瓶装奶。为此,开展了奶牛“两病”检疫和奶牛建档工作,经检测,我区奶牛没有发现结核、布鲁氏菌疾病。

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组织实施了春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行动,使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牛羊口蹄疫、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到98%以上。

(五)、商务局在全区所属的各个林场所;“两镇一乡”二十七个村屯;四个办事处的二十多个社区内进行认真的大排查。坚决杜绝畜禽私屠乱宰行为发生,严防未经检疫、检验的生猪肉品流入市场,严防了注水猪肉,凝似病肉混入市场,各个肉铺、肉摊的生猪肉必须具备“两章”“两证”才能出售。保证全区人民吃上放心肉,坚决查处假、冒、伪、劣酒类充斥市场,让全区人民喝上“放心酒”。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六)、区粮食局对我区现有的116个食盐零售网点(食杂店、粮店、超市)进行全面检查。为使检查不漏死角,还对盐业使用大户(如各大饭店、小吃铺、学校食堂),运输场所(货物处、配货站)都进行重点清查,特别是对畜牧养殖、山野菜加工用盐户进行了跟踪检查。坚决杜绝劣质盐、无碘盐及亚硝酸盐在我区市场流通、蔓延。粮食局还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盐业法律法规,教育人民群众,提高人民群众食用合格碘盐、抵制私盐的自觉性。同时对查获的重大涉盐违法案件,在新闻媒体上曝光,通过检查,我区盐业市场秩序良好。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件大事,也是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平安南岔具有重要意义,我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希望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加强食品安全政策的精神,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区食品安全工作更上新台阶。

篇2:区关于开展食品安全工作的汇报

保温砖聚集区存在多家非法生产企业、粉尘污染严重等三方面问题进行了公开约谈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书记、杜区长分别做出重要指示,区政府立即召开区长办公会议,对约谈涉及问题整改落实进行专题部署,要求相关单位以此为警示,迅速行动,重拳出击,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环保集中治理,坚决在最短的时间内扭转被动工作局面。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区环保、公安、交警、城建、交通、供电等部门和相关镇以约谈涉及区域、行业为重点,全面组织了环保集中专项整治,特别是期间杜区长先后3次亲自带队深入一线现场办公,4次召开专题调度会议对环保治理工作研究部署,为全区环境整治工作的强力推进提供了坚强的保证。4月份,我区有效监测天数29天,其中达标天数7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6天;超标天数22天,与去年同期相比重度污染以上天数减少4天,全市排名位于第10,与3月份相比前进了4名。按照“XX市大气考核办法”所列的2项指标,我区4月份综合污染指数、细颗粒物(pm2.5)改善率在全市六个区中排第2,在全市排第5。5月份,我区在全市各县市区中排名为第10,pm2.5是全市各县(市、区)中同期对比唯一下降的区,pm2.5与去年同期相比的改善率在全市位列第1。5月5日、6日,省环保厅和河北电视台分别对我区环境整改情况进行了暗访,对我区工作均给予了充分肯定。现将有关情况做一简要汇报:

一、工作进展

(一)明确重点,狠抓约谈问题整改。按照省环保厅约谈要求,区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区环保、工信、供电、公安、国土等部门和相关镇为成员的区域专项整治工作组,制定了《XX区关于省环保厅公开约谈问题整改方案》,针对约谈问题逐一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分类治理。对于工业企业,由区环保分局结合相关镇,以市外环线两侧、双桥镇巍山区域、205国道、开凤路和唐榛路两侧等区域为重点,集中对采石场、石粉厂、石灰厂、散料堆场等重点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分类整理出取缔企业和整改企业名单,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理。截止5月15日,已对习文龙石粉厂等25家石粉加工企业、9家地石熟料窑依法实施了断电取缔,现正在拆除设备、清理堆料;对刘伟石灰窑等8家石灰生产企业先行断电停产,由环保部门实施立案处罚,分别给予罚款10万元,责令其按照《石灰行业环境保护专项整治标准》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将坚决纳入关停取缔范围。目前,8家企业均已制定了整治技术方案,并通过了专家评审,正在进行工艺、环保设备改造,其中恒达冶金辅料等2家已完成整改,具备了现场验收条件,另外6家预计5月底完成;对于开凤路沿线、巍山区域31处散料堆场,由环保、公安、供电、国地税等部门和相关镇实施综合整治,目前铁路北14处石粉料堆已清空,渤海洗煤厂等8处料场进行了苫盖,于海龙石粉厂已移公安部门立案处理,其余8处正在整改之中。针对道路扬尘严重问题,在由城建局和相关镇进一步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和洒水抑尘的同时,专门成立了由交通、交警、综合执法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组,通过定点设卡和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严厉打击超载、超限和运输飘洒等行为,截止5月15日,全区累计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车辆300余辆,实施处罚30余万元;同时,区交通局已于4月27日对唐榛路双桥段开始断交翻修,预计6月30日建成通车,届时该区域道路扬尘将得到大幅度改善。上述整改工作,4月16日我区在5个被约谈县(市)中率先主动向省环保厅进行汇报,得到了省厅相关领导和处室的理解和支持,争取了工作的主动。

(二)举一反三,深入开展重点行业治理。以约谈为警示,结合《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扩大整治范围,拓展整治内容,围绕建筑扬尘、秸秆垃圾禁烧、企业内部料场和散堆料场、水泥企业等八方面进行了深度治理,其中:

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由城建局牵头,加强对城区在建项目工地的巡查监管,督促企业严格按照标准施工建设,截至目前,共下达整改通知7份,现已基本整改到位,下达停工指令2份,其中主城区9个在建项目中,新野两处处于停产状态,古镇新城项目中建设集团、现代两个项目现场由于道路硬化不足原因被停工,其余5个项目满足开复工条件。

企业内部料场及散料堆场治理:由环保分局牵头,结合相关单位扩大整治范围,目前,对涉及内部料场治理的66家企业已全部下达限期治理通知,XX市弘仁实业等18家企业已完成治理任务,唐山东龙实业等7家企业已清空料场,XX市恒星煤炭等11家企业停产,泰承建材等3家已完成苫盖,其他企业正在按照要求进行整改。同时,以印子沟、市外环线以内区域为重点,对散料堆场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共排查各类料场99家(印子沟区域32家、外环线以内54家、殡仪馆周边13家),全部下达了二次《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其中5家未联系到业主的采取了留置送达方式。5月18日,区政府再次召开调度会议,针对散料堆场治理进行了研究部署,明确了治理重点、顺序和时限。混凝土搅拌企业扬尘治理:由城建局牵头,结合环保分局、综合执法局对辖区内混凝土搅拌企业逐一进行了治理,截止目前,双赢、东盛、百特、顺华等4家企业散料仓已建成投入使用;泰仁、东旭2家企业正在进行料仓建设,预计6月底前完成;硕东搅拌站现处于停产状态,已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要求6月底完成;环城路内岳达、东方2家按市政府有关要求确定为搬迁企业,已下达了搬迁通知书;同时,所有企业现有散料均已采取苫盖措施,并每天进行洒水压尘。

秸秆和垃圾禁烧:由区委农工委牵头,结合环保、公安等部门,对禁烧重点区域和焚烧现象多发地块进行巡回检查,形成全天候、全覆盖、多层次的监管体系,目前,已先后对18起焚烧案件进行立案和讯责。同时,通过电视、广播、张贴公告、悬挂横幅标语等形式,不断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地杜绝秸秆和垃圾焚烧现象发生。

燃煤锅炉整治:由区环保分局负责,利用停止供暖的有利时机,强力推进燃煤锅炉取缔和清洁能源替换,截止目前,已完成淘汰任务5家6台31.5蒸吨;完成清洁能源置换任务9家11台22蒸吨,占全年任务的27%。

餐饮业油烟治理:由环保分局、食药监局负责,对建成区内的163家餐饮单位逐一下发了《关于对餐饮业环保执法检查的通知》,对未及时维护清理油烟净化器的4家企业,下达了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同时,由区综合执法局牵头,结合各镇、街道和区直相关单位,通过张贴公告、联合执法和流动宣传等形式,深入开展了露天烧烤专项整治行动,截止目前,共检查门店、摊点54家,取缔无手续摊点2家,对18家无环保手续和未安装油烟净化装置的烧烤店责令停止营业。

油气回收及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全区44家加油站已于2014年底全部完成油气回收项目治理,通过了环保部门的验收。目前,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巡查,确保其设施达标运行,另一方面对辖区内所有汽车4s店进行了摸底,经查,30家企业均已安装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针对部分企业设施老化问题,已责令其加强日常管理与维护,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水泥行业深度治理:共涉及企业5家,目前,唐山开发水泥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已完成治理任务,准备监测;XX市第一水泥厂等3家企业目前正在按照《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3/2167-2015)进行整改,预计6月底前完成。

(三)严管重罚,强力开展“利剑斩污”专项执法行动。大力开展集中执法、联合执法,加大抽查、夜查的频次和强度,顶格超标排放、违法排污等行为。截止5月15日,全区共组织各类执法检查21次,检查企业430余家次,查出问题65项,对51家用电单位实施了断电,对12家企业进行了立案处罚,罚款已到位151.9万元;追缴税款118.83万元;书面警告企业17家,行政拘留6人,追究刑事责任2人,保持了环保治理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

(四)多措并举,积极化解陈宝顺信访问题。根据省环保厅《关于依法解决XX区前赞公庄村村民陈宝顺环境信访问题的函》等文件要求,积极配合市环保局和市监测站对征楠焦化周边水井进行采样监测。3月30日,市环保局组织市环境监测中心站、XX区环保分局、XX区环保局、钱营镇、前赞村和陈宝顺到现场采样监测。由于陈宝顺等钱营镇前赞公庄人员的阻挠,前赞村干部和陈宝顺不顾劝阻,执意断电,停止了抽水,致使取样、监测无法完成。市环保局向省厅专题汇报了采样情况。4月13日,市环保局再次组织开平环保分局、越河镇政府、两个焦化企业负责人再次专题研究陈宝顺信访问题,责成区环保分局加大对两个焦化企业观测井的监测密度,由每季度一次增加为每月一次,随时分析水质变化情况,督导、检查企业达标排放;责成越河镇政府积极与XX区钱营镇政府对接,做好信访人的工作,不再赴省、市上访;积极推动两家焦化企业的关停工作。4月21日,在省厅信访办的带领下,市区环保部门、越河镇和XX区钱营镇、市监测中心站密切配合,省监测站对陈宝顺反映的两口井进行了采取,正在等待结果,以采取进一步措施。

保温砖聚集区存在多家非法生产企业、粉尘污染严重等三方面问题进行了公开约谈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书记、杜区长分别做出重要指示,区政府立即召开区长办公会议,对约谈涉及问题整改落实进行专题部署,要求相关单位以此为警示,迅速行动,重拳出击,在全区范围内深入开展环保集中治理,坚决在最短的时间内扭转被动工作局面。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区环保、公安、交警、城建、交通、供电等部门和相关镇以约谈涉及区域、行业为重点,全面组织了环保集中专项整治,特别是期间杜区长先后3次亲自带队深入一线现场办公,4次召开专题调度会议对环保治理工作研究部署,为全区环境整治工作的强力推进提供了坚强的保证。4月份,我区有效监测天数29天,其中达标天数7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6天;超标天数22天,与去年同期相比重度污染以上天数减少4天,全市排名位于第10,与3月份相比前进了4名。按照“XX市大气考核办法”所列的2项指标,我区4月份综合污染指数、细颗粒物(pm2.5)改善率在全市六个区中排第2,在全市排第5。5月份,我区在全市各县市区中排名为第10,pm2.5是全市各县(市、区)中同期对比唯一下降的区,pm2.5与去年同期相比的改善率在全市位列第1。5月5日、6日,省环保厅和河北电视台分别对我区环境整改情况进行了暗访,对我区工作均给予了充分肯定。现将有关情况做一简要汇报:

一、工作进展

(一)明确重点,狠抓约谈问题整改。按照省环保厅约谈要求,区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区环保、工信、供电、公安、国土等部门和相关镇为成员的区域专项整治工作组,制定了《XX区关于省环保厅公开约谈问题整改方案》,针对约谈问题逐一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分类治理。对于工业企业,由区环保分局结合相关镇,以市外环线两侧、双桥镇巍山区域、205国道、开凤路和唐榛路两侧等区域为重点,集中对采石场、石粉厂、石灰厂、散料堆场等重点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分类整理出取缔企业和整改企业名单,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理。截止5月15日,已对习文龙石粉厂等25家石粉加工企业、9家地石熟料窑依法实施了断电取缔,现正在拆除设备、清理堆料;对刘伟石灰窑等8家石灰生产企业先行断电停产,由环保部门实施立案处罚,分别给予罚款10万元,责令其按照《石灰行业环境保护专项整治标准》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将坚决纳入关停取缔范围。目前,8家企业均已制定了整治技术方案,并通过了专家评审,正在进行工艺、环保设备改造,其中恒达冶金辅料等2家已完成整改,具备了现场验收条件,另外6家预计5月底完成;对于开凤路沿线、巍山区域31处散料堆场,由环保、公安、供电、国地税等部门和相关镇实施综合整治,目前铁路北14处石粉料堆已清空,渤海洗煤厂等8处料场进行了苫盖,于海龙石粉厂已移公安部门立案处理,其余8处正在整改之中。针对道路扬尘严重问题,在由城建局和相关镇进一步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和洒水抑尘的同时,专门成立了由交通、交警、综合执法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组,通过定点设卡和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严厉打击超载、超限和运输飘洒等行为,截止5月15日,全区累计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车辆300余辆,实施处罚30余万元;同时,区交通局已于4月27日对唐榛路双桥段开始断交翻修,预计6月30日建成通车,届时该区域道路扬尘将得到大幅度改善。上述整改工作,4月16日我区在5个被约谈县(市)中率先主动向省环保厅进行汇报,得到了省厅相关领导和处室的理解和支持,争取了工作的主动。

(二)举一反三,深入开展重点行业治理。以约谈为警示,结合《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扩大整治范围,拓展整治内容,围绕建筑扬尘、秸秆垃圾禁烧、企业内部料场和散堆料场、水泥企业等八方面进行了深度治理,其中:

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由城建局牵头,加强对城区在建项目工地的巡查监管,督促企业严格按照标准施工建设,截至目前,共下达整改通知7份,现已基本整改到位,下达停工指令2份,其中主城区9个在建项目中,新野两处处于停产状态,古镇新城项目中建设集团、现代两个项目现场由于道路硬化不足原因被停工,其余5个项目满足开复工条件。

企业内部料场及散料堆场治理:由环保分局牵头,结合相关单位扩大整治范围,目前,对涉及内部料场治理的66家企业已全部下达限期治理通知,XX市弘仁实业等18家企业已完成治理任务,唐山东龙实业等7家企业已清空料场,XX市恒星煤炭等11家企业停产,泰承建材等3家已完成苫盖,其他企业正在按照要求进行整改。同时,以印子沟、市外环线以内区域为重点,对散料堆场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共排查各类料场99家(印子沟区域32家、外环线以内54家、殡仪馆周边13家),全部下达了二次《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其中5家未联系到业主的采取了留置送达方式。5月18日,区政府再次召开调度会议,针对散料堆场治理进行了研究部署,明确了治理重点、顺序和时限。混凝土搅拌企业扬尘治理:由城建局牵头,结合环保分局、综合执法局对辖区内混凝土搅拌企业逐一进行了治理,截止目前,双赢、东盛、百特、顺华等4家企业散料仓已建成投入使用;泰仁、东旭2家企业正在进行料仓建设,预计6月底前完成;硕东搅拌站现处于停产状态,已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要求6月底完成;环城路内岳达、东方2家按市政府有关要求确定为搬迁企业,已下达了搬迁通知书;同时,所有企业现有散料均已采取苫盖措施,并每天进行洒水压尘。

秸秆和垃圾禁烧:由区委农工委牵头,结合环保、公安等部门,对禁烧重点区域和焚烧现象多发地块进行巡回检查,形成全天候、全覆盖、多层次的监管体系,目前,已先后对18起焚烧案件进行立案和讯责。同时,通过电视、广播、张贴公告、悬挂横幅标语等形式,不断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地杜绝秸秆和垃圾焚烧现象发生。

燃煤锅炉整治:由区环保分局负责,利用停止供暖的有利时机,强力推进燃煤锅炉取缔和清洁能源替换,截止目前,已完成淘汰任务5家6台31.5蒸吨;完成清洁能源置换任务9家11台22蒸吨,占全年任务的27%。

餐饮业油烟治理:由环保分局、食药监局负责,对建成区内的163家餐饮单位逐一下发了《关于对餐饮业环保执法检查的通知》,对未及时维护清理油烟净化器的4家企业,下达了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同时,由区综合执法局牵头,结合各镇、街道和区直相关单位,通过张贴公告、联合执法和流动宣传等形式,深入开展了露天烧烤专项整治行动,截止目前,共检查门店、摊点54家,取缔无手续摊点2家,对18家无环保手续和未安装油烟净化装置的烧烤店责令停止营业。

油气回收及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全区44家加油站已于2014年底全部完成油气回收项目治理,通过了环保部门的验收。目前,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巡查,确保其设施达标运行,另一方面对辖区内所有汽车4s店进行了摸底,经查,30家企业均已安装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针对部分企业设施老化问题,已责令其加强日常管理与维护,确保稳定达标排放。

水泥行业深度治理:共涉及企业5家,目前,唐山开发水泥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已完成治理任务,准备监测;XX市第一水泥厂等3家企业目前正在按照《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3/2167-2015)进行整改,预计6月底前完成。

(三)严管重罚,强力开展“利剑斩污”专项执法行动。大力开展集中执法、联合执法,加大抽查、夜查的频次和强度,顶格超标排放、违法排污等行为。截止5月15日,全区共组织各类执法检查21次,检查企业430余家次,查出问题65项,对51家用电单位实施了断电,对12家企业进行了立案处罚,罚款已到位151.9万元;追缴税款118.83万元;书面警告企业17家,行政拘留6人,追究刑事责任2人,保持了环保治理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

(四)多措并举,积极化解陈宝顺信访问题。根据省环保厅《关于依法解决XX区前赞公庄村村民陈宝顺环境信访问题的函》等文件要求,积极配合市环保局和市监测站对征楠焦化周边水井进行采样监测。3月30日,市环保局组织市环境监测中心站、XX区环保分局、XX区环保局、钱营镇、前赞村和陈宝顺到现场采样监测。由于陈宝顺等钱营镇前赞公庄人员的阻挠,前赞村干部和陈宝顺不顾劝阻,执意断电,停止了抽水,致使取样、监测无法完成。市环保局向省厅专题汇报了采样情况。4月13日,市环保局再次组织开平环保分局、越河镇政府、两个焦化企业负责人再次专题研究陈宝顺信访问题,责成区环保分局加大对两个焦化企业观测井的监测密度,由每季度一次增加为每月一次,随时分析水质变化情况,督导、检查企业达标排放;责成越河镇政府积极与XX区钱营镇政府对接,做好信访人的工作,不再赴省、市上访;积极推动两家焦化企业的关停工作。4月21日,在省厅信访办的带领下,市区环保部门、越河镇和XX区钱营镇、市监测中心站密切配合,省监测站对陈宝顺反映的两口井进行了采取,正在等待结果,以采取进一步措施。

二、存在问题 目前,尽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单位共同努力下,全区的环境治理工作取得积极的进展,收到了阶段性成效,但由于主客观原因,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是环境治理点多面广,时间紧、任务重,治理难度大。虽然近年我们关闭取缔了大量的冶金、矿山、灰窑等污染企业,但由于业主的经营理念和习惯,很多仍在利用从事煤炭储运、矿渣洗选、散料堆放等经营,加之一些企业、料场还涉及银行质押、无照经营、非法占地、无主料场等多方面问题,而环保执法力量严重不足,环保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我区境内主要交通道路如唐古路、外环线开平段等,虽然城建、交警、交通、综合执法等部门和相关镇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路面破损严重、基础设施不配套等原因,道路扬尘,运输飘洒现象难以根治。特别是唐古路翻修、二环路建设迟迟不能完工,造成外环路、唐古路道路扬尘对我区环境指数影响很大。

三是对传统企业搬迁改造缺乏配套支持政策。以征楠、新兴焦化公司为例,市政府要求启动停产搬迁工作,但在产能置换、搬迁改造等方面并未出台相应支持政策,如果强制停产,又涉及企业职工安置、部分市民煤气供应等一系类社会问题,将会成为影响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四是环保监管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环保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环保、公安、国土、交通、城建、综合执法、商务、食药监等有关部门均有各自执行的法律法规,在具体工作衔接上有时会因相关规定的不同,影响整体工作的开展。为此,杜区长曾多次调度,区政府也专题进行了研究,下一步还需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形成密切配合、不推不诿、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将按照本次会议安排部署,在认真总结前段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区环境监测子站迁移工作。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与省市环保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快子站建设招投标进度,争取在月底前完成迁移工作;另一方面同步做好监测子站迁移的相关准备工作,确保批复后立即迁移。同时,加快推进区环境监测站建设,抓紧完善各项手续,力争尽早开工。

二是协调做好双桥镇新型环保石灰窑园区规划设计方案,督导、帮助企业完善各项手续,加快环保治理进度,努力帮助企业合法生产、达标排放。

三是围绕6.5环境日,以约谈涉及区域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环保治理力度,大力开展联合执法、集中整治,对查出的违法排污企业和个人,一律严肃处理,高限处罚,保持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确保环境治理工作不出问题。当前首要的重要工作是集中力量对双桥巍山区域、开凤路两侧及外环线以内散料堆场进行深度治理,力争6月底前治理到位。

篇3:区关于开展食品安全工作的汇报

通知出台后, 全国已有多地申报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并大力推动垃圾分类试点范围。一些业界人士认为, 长久困扰着生活垃圾分类的难题有望借这次机会“破茧”。

(一)

试点已久, 收效甚微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 城市垃圾产生量快速增长, 2012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已突破1.71亿吨。它带来的, 是许多城市垃圾处理厂超负荷运转, 设施能力不足问题愈发凸显。

对这一难题, 业界已不乏共识, 即要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 而首当其冲的, 是做好垃圾分类。实际上, 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从2000年就已开始, 遗憾的是, 它至今收效甚微。

2000年6月, 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8个首批试点城市开始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尝试。14年来, 又有许多城区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社区试点, 但由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收运与处置脱节, 特别是有毒有害垃圾和餐厨垃圾处理分流处置困难、再生品“出路”难寻、既有利益链条难以打破等因素, 社会参与度不高, 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二)

多部门协调推进打破僵局

为此, 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 开展了这次垃圾分类示范城市活动。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市容环境主管部门负责人介绍, 此次五部委联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工作, 旨在探索符合国情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技术路线, 建立多部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 形成促进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体系, 通过政策引导和宣传发动, 引导市民和社会各界自觉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减少环境污染, 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和垃圾无害化处理, 全面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

通知指出, 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区) 工作, 旨在探索符合国情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技术路线, 建立多部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 形成促进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体系, 通过政策引导和宣传发动, 引导市民和社会各界自觉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减少环境污染, 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和垃圾无害化处理, 全面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

通知明确, 示范城市 (区) 应具备4个条件:制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建立多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 已选取一定数量的居住区和企事业单位作为示范点, 已开展非工业源危险废物回收、利用与处置工作。申报城市 (区) 人民政府可向所在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 (市容环卫) 主管部门提交申报材料, 由省级住房城乡建设 (市容环卫) 主管部门联合省级发展改革、财政、环境保护、商务部门商定推荐城市, 数量一般不超过3个。五部委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 择优确定示范城市 (区) 并批复实施方案。

通知强调, 各地要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区) 建设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 各部门协调配合, 认真做好推荐工作, 5月31日前将推荐材料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五部委将于2015年年底组织对示范城市 (区) 建设效果进行评估总结。

(三)

需要政府主导, 更靠社会参与

据专家分析, 开展垃圾分类有了政绩上的激励, 必将进一步刺激各级部门重视此事, 有关垃圾分类的事项获得政策和财政上的大力支持就不再是问题;然而, 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城市的评估工作定于2015年年底, 距今只有一年半的时间,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若想让参加示范评估的城市在垃圾分类上有质的飞跃, 很可能会催生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 而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及垃圾处理设施的完善却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事。

在申报垃圾分类示范城市的各市中, 广州用力不可谓不勤。今年7月, 广州举行了由1.1万名官员干部、教师学生、志愿者、房地产商等参加的垃圾分类“万人行”活动。可是, 广州很多社区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已经证明, 短时间内突飞猛进的成绩, 在财政资金“断奶”后, 几乎都被打回原形:居民不愿自掏腰包购买分类垃圾袋, 物业也缺乏动力监督垃圾分类情况, 以财政注血方式推动的垃圾分类, 在花了钱、赚了吆喝后, 可能依旧行之不远。

有人直言, 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城市的政府色彩太浓, 缺乏全民全社会的参与。其实, 这种全民参与不仅仅是指市民被政府部门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更多的, 应该是鼓励社会资本、企业参与到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当中。

前几年广州等地在社区推广垃圾分类时, 尚不乏各类企业参与的身影, 但如今, 社区的垃圾分类似乎都成了政府一竿子插到底的活动;而去年广州市两会期间, 更有民营企业家高呼“民企一点儿垃圾都拿不到”, 称处理的垃圾要花钱向事业单位购买, 不能擅自回收处理。城市管理者应该认识到, 哪怕参评垃圾分类示范城市拿了奖, 垃圾分类之路仍任重道远, 造一时之声势远不如建长效之机制。

需要建立完整统一的垃圾处理链条

而且, 回收、清运、中转、焚烧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垃圾处理链条, 以焚烧为最终目标, 分类在任何环节都相当重要, 而分类应在垃圾回收处理的各环节同步进行。

从试点进行的情况看, 初期大部分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热情都很高。但这种热情通常难持续很久, 原因有三点:一是缺乏明确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及相应的垃圾回收装置, 至今很多地方垃圾分类标准都不一样, 有的分成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 有的地方分成干垃圾和湿垃圾, 而马路上、公共场合随处可见的垃圾回收桶大部分分成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这直接导致居民不知如何投放;二是很多地方垃圾清运和中转环节, 把本来已分好类的垃圾又混合在一起, 这也挫伤了许多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三是垃圾终端处理上, 很多城市仍采取填埋的方式, 这对垃圾分类并没要求, 也影响了源头分类。城市土地资源不断减少, 垃圾填埋的土地瓶颈显现, 垃圾焚烧是未来的趋势, 而对焚烧来说, 垃圾分类是大前提。

就此而言, 回收、清运、中转、焚烧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垃圾处理链条, 以焚烧为最终目标, 分类在任何环节都相当重要, 只要一个环节出问题, 其他几个环节的分类便意义寥寥。所以分类应在垃圾回收处理的各环节同步进行。

据专家分析, 在终端的垃圾焚烧环节, 技术已不是问题, 焚烧的效果关键看垃圾分类的情况。很多城市出现对垃圾焚烧厂项目的抵制, 根源还在于垃圾不分类焚烧产生的环境污染。垃圾清运和中转也是个容易被忽视但相当重要的环节, 现在的混运与中转, 一方面打消了源头垃圾分类的努力, 另一方面也使垃圾焚烧变得困难。因此, 在运输环节, 配备垃圾分类运输车, 在中转环节, 改造中转站, 都是紧迫的工作。

处理好终端和中端环节, 垃圾源头回收的努力将变得更有成效。首先要设立简单、易懂、易记、易操作的一般性生活垃圾分类标准, 并配置以相应的分类回收垃圾桶;其次要开展大规模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举行各种生活垃圾分类的知识普及活动, 把垃圾分类的理念和知识引进到小学课堂, 举行针对环卫工人的垃圾分类培训, 最后要加强监督, 对不按要求投放垃圾的行为可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

要做好这三个环节, 并不是件轻松事, 在人力和资金上, 都要不小的投入。地方政府要打破以往大包大揽处理城市垃圾的做法, 制定好垃圾分类的标准和知识的普及, 广泛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激励引导, 同时做好监督, 而在其他环节, 则可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 尤其是垃圾焚烧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维护上, 应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说到底, 垃圾处理是项系统工程, 而解决垃圾围城, 也需要政府下决心和系统性施策。

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垃圾分类已试点了较长一段时间, 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 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作为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的“先行者”, 北京、上海、杭州市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对今后示范城市的建设亦有借鉴意义。但问题也暴露出来了不少。一些已经向规范分类发展的社区, 又出现反复情况。在这些问题之下, 社会上有一些急躁情绪当然是可以理解的。

垃圾分类的好处无需赘述, 但实现垃圾分类所要克服的难题, 需要付出的物质和时间成本, 可能还是超出了不少人的想象。全世界垃圾分类的模范国家日本, 早在1980年就开始建立起一套近乎苛刻的垃圾分类制度, 经过30年才逐步形成今日井然有序的垃圾分类体系;台北实现“垃圾不落地”, 也是从2000年开始, 花了十多年时间才初步达到效果。以此观之, 广州的垃圾分类起步较晚, 现在就要看到明显成效确实有些操之过急。要最终达成垃圾分类的目标, 需要平稳心态和科学的预期。

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过程, 要保证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坚持往一个方向努力, 决非易事。

首先, 需要持续的宣传教育。培养市民的分类意识, 是所有国家和地区推广垃圾分类中的最大难点。但就目前来看, 这一工作又没有捷径可走, 唯有数十年如一日地加强宣传教育, 唯有从娃娃抓起, 才可能完成从“要我分类”到“我要分类”的意识转换, 这需要学校、社会、政府的长期努力。

其次, 政府助推是垃圾分类走上快车道的重要力量, 各国都不例外。要保持政策的延续性, 不能一时冷一时热, 更不能半途而废, 需要通过建章立制来打造制度保障。必要时甚至可以探索垃圾分类立法, 以法制刚性来保证垃圾分类的长期目标不走偏。

再次, 各地经验都说明, 推进垃圾分类, 政府和企业不可一头热一头冷。政府为垃圾分类制定规则, 具体的清运、处理、回收应当引入企业等社会力量来参与。因此, 政府应当重点扶持相关行业, 通过降低门槛、减税等方式, 对这一行业“放水养鱼”。企业家也应有长远眼光, 主动顺应垃圾分类的大趋势。

篇4:关于区队安全教育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安全教育;严格管理;公正执法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4.021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4-043-02 收稿日期:2012-03-20

一、安全教育的对象是否对

“加强职工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意识”,这是我们经常看到和听到的一句话。此话不能说是错误,但至少是不全面的。我认为,安全教育的对象应按以下顺序进行:

首先是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将直接体现为工作思路。制订工作计划时;生产效益与安全发生冲突时;发生安全事故或重大隐患如何处理等等,都取决于领导干部的安全意识。可以说,抓好领导干部安全教育,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首要。在实际工作中,要敢于抵制违章指挥。必须使领导班子形成共识,凝心聚力抓安全。

其次是区队管理人员。他们是各项安全制度的执法者,职工能否按章操作,离不开他们的严格管理和公正执法。如果管理人员谈感情、讲面子,或者水平低下,甚至滥用手中权力,那么各项安全法规便如一纸空文。在日常工作中,徇私情,吃拿卡要现象还相当严重。久之,不但使广大职工心生怨恨,更会形成漠视安全制度,用钱保平安的思想行为。因此,要加强对管理人员教育,使执法者对安全知识必须懂,身力行,会运用,严执行。

第三是班组长。做为兵头将尾,他们最熟悉职工情况,最掌握现场管理,最直接分配工作,安全能否保证,他们最有发言权。加强对班组长的安全教育,就是使他们时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感同职工如兄弟一样工作。

最后才是对广大职工进行安全教育。

二、安全教育的内容是否准

俗话说:无知者无畏。试想,如果不知道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出了事故不知道怎么避险和救援;甚至安全与否无所谓,那安全工作的局面将是多么可怕。安全教育的内容很广泛,具体说来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安全意识教育。什么是安全意识?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生产必须安全的观念。经验表明,习惯性三违、经验主义是诱发事故的主要原因,而加强安全意识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进行安全意识教育,不需要高唱安全为天的口号,更不需要宣扬主人翁精神,其核心就是采取一切形式,让领导干部明白,安全与自己息息相关,出事故后愧疚之心将伴随终生;让职工知道安全与自己经济、身体、健康、幸福、家庭等人生最根本的利益紧密相联,违章作业将毁掉明天。其核心的核心就是让所有人时刻从内心认识安全的重要性。

二是安全知识教育。平时可以经常看到队领导带领职工学习各种安全规定、文件,可这样的学习有效果吗?面对各种安全知识,职工只是听几遍又能记住多少?因此,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一定要有选择性,在掌握基本安全知识外,要结合岗位实际进行培训。就各工种、岗位需要涉及的危险源进行辩识教育,使职工对所处工作环境危险和应对措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引导职工回避危险。最近,我们就组织职工共同编制了适合本单位学习的安全知识内容。

三是安全应急教育。良好的应急教育效果,可以将事故和伤亡降低到最小程度,甚至避免。这是安全工作的最后一道屏障。目前,各区队除了开展简单的自救器使用方法培训外,其他应急培训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许多血的教训证明,安全伤亡事故往往是因为不懂避险而造成。有时能否转危为安,也就是在瞬息间由其工友的救援水平所决定的。

三、安全教育的形式是否深

安全教育切忌台上长篇大论,台下昏昏欲睡;编一些假记录应付有关部门检查。更不能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这些形式不但起不到教育作用,还会浪费大量的效能,更会激起广大干部职工的反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其形式应突出以下特性:

动情感。亲人是职工最大的牵挂,家庭凝聚职工最深的情感。要充分利用亲情触动人们心中最深处的情感,从而促使干部职工时刻绷紧安全弦。在工作中,我们一是从网络中查找大量的事故惨案,利用多媒体教室在班前班后播出,使职工直观感受到发生伤亡后惨烈的场面和亲人的悲痛;二是应要求的要求,坚持“逢一”开展情感教育,让职工自己讲述发生在自己和工友身上的伤亡事故;三是切实开展包班干部、班长进家庭活动,详细了解职工个人情况,与家属共商安全,共管安全。

分层次。俗语讲: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家庭不同,其素质也参差不齐,不能主观的认为每个干部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每位职工都在同一起跑线。如我们单位在今年3月份还发现有职工不会打电话。为此,我们分班组进行大排查,全面评估每个人,查找性格偏激、文化较低、技能较差、家庭多事、好赌好玩等安全意识和技能薄弱人员,分别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教育,使木桶的最短板尽快补齐。

抓住点。分析以往大量的事故可以看出,伤亡多是职工在某个环节不按章操作而引发的。抓住这些点,重点进行教育,就能够有效地避免事故发生。如我们根据皮带队的特点,分别总结出机修工、电工、胶带司机工3个工种工作中常见的违章现象和易发生伤亡的行为,让干部职工加强学习。

精短快。安全教育工作需要每天、每班坚持进行。面对如此频繁的一项工作,如果每次都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的话,职工根本记不住应学的重点。因此,召开班前、后会,值班干部应根据要求,进行系统整理,去繁存简,择其精要进行讲述安排。根据经验和职工感受,其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为宜。对需要传达的精神,摘选与己相关的予以宣传。安全知识也要尽量提炼,字越少越好。达到宣传知识重点明确,大家易懂易记的效果。

常温故。学习内容需要不断的温习,才能使大家牢记心中。如我单位利用每日一题这个形式,坚持每天讲一个安全知识,第二天就随机点名进行考核,同时再讲一个新知识。并在一个周期内对所有需掌握的知识进行循环教育。日积月累,必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全参与。安全教育不能只是单一的干部台上讲,职工被动学。要把职工转变为安全教育的主体,使他们参与到安全教育工作的组织、开展中来,达到参与就是教育的目的。如我们在制订安全教育内容时,就组织召开职工座谈会,由职工自行制订。班前会每日一题由职工上台讲授。逢一安全情感教育,完全由职工自己讲述点评。

四、安全教育的检验是否真

安全教育成效的检验不能以是否发生事故为标准,因为为时已晚。其过程才是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

一是要检验安全知识是否掌握。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考试。坚持在每天的班前会随机点名进行考试,推动大家一日一学,一日一会;坚持不定期组织全员考试,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严格纪律;坚持干部上岗走动巡查提问,考查职工对工作现场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是要检验安全制度是否遵守。安全教育效果最终体现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行为上。工作中,要严查干部职工的“三违”行为,不遵章守纪行为。

三是要严格奖惩。对于安全教育工作的奖惩,不但要坚决地执行,更要公开地执行,充分达到奖励一个,激励一片;惩处一个,教育全体的作用。

通过检验,可以发现我们在安全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以便及时加以整改和完善。

篇5:区关于开展食品安全工作的汇报

一、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情况:我区现有总人口391366人,其中农业人口274780人,分布在全区16个乡镇和1个街道的275个行政村。由于部分人员外出务工及就学等原因,全区实际应加入合作医疗人数为25209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自2003年12月开始宣传发动,截止到2004年3月底,全区共有67808户的185067人,志愿加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户参合率达81.35%。乡镇村覆盖面100%。市、区、镇村及个人筹集资金额总计1480多万元,均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指标。

二、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具体做法:

(一)稳妥启动,科学测算,积极推进。2003年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我区开始筹备,区政府责成卫生局抽调专人对我区16个乡镇的农民近3年来就医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通过对其他区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验的学习和借鉴,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区委、区政府又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研究,于2003年10月份制定了适合本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包括:《试行办法》、《实施细则》及《具体措施》。2003年11月14日,全区召开了由各委办局、医疗单位、乡镇街道和各村委会等领导参加的平谷区卫生工作会。会上,着重强调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重要性。2003年12月18日,区政府又召开了有各委办局主管领导、各乡镇街道主管镇长、主任和各乡镇街道的财政所所长、社保所所长、经管站站长、医疗单位院长等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专题会。对全区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会后全区16个乡镇、1个街道及275个行政村的各级领导积极行动,按照区政府的部署,分阶段进行了宣传发动、登记造册、填写证书、费用收缴等工作,保证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4年2月1日正式启动。

(二)健全组织机构,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1、2003年6月,成立了平谷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由区长王云峰任主任,区委副书记李印泽、副区长刘汉勤任副主任,成员由区政府办、农委、体改办、卫生局、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审计局等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组成。区体改办、卫生局牵头负责政策调研、拟定、修改和完善,区卫生局同时负责调剂资金管理及参保人员资格审核等日常工作;区农委负责参与各乡镇的组织、宣传和动员工作,以提高参保率;财政部门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拨付和监督管理;审计部门负责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和支出的专项审计。

2、2003年11月成立了平谷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由人事局正式批准为事业编制,办公地点设在卫生局,负责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指导、协调、调研、特大疾病调剂资金的管理、医药费支付的统计等工作,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将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对各乡镇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评,并及时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汇报情况。

3、各乡镇、街道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小组。由乡镇长任组长,主管乡镇长任副组长,成员由社保所、财政所、经管站、卫生院组成。2004年1月各乡镇、街道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算中心,及时抽调兼专职人员。兼职人员由社保所、经管站、财政所、卫生院派人组成。社保所主要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宣传,经管站负责合作医疗资金的征缴,财政所负责资金的管理和报销,卫生院负责医疗费用的审核。

(三)广宣传,深动员,提高农民认知度。

1、充分发挥电视媒体覆盖面广的优势,利用两个月的时间,每周播报合作医疗政策、进度、农民认知情况等新闻,并用字幕打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标语;以问答形式做专题一次,用视点栏目在报销现场解答农民疑点,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发动效果。

2、印制宣传手册10万本,农民每户一册,免费发放到户。

3、各乡镇、街道利用广播、标语、秧歌、自制宣传单等形式在各村进行宣传动员。各镇村召开支部会、党员会、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宣传发动。在宣传动员期间,管理中心及时向管理委员会汇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度,反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动态。区领导多次召开镇长、主管镇长汇报会,了解各乡镇参保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答复和协调,提高了我区的整体参保率。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全区迅速展开。

(四)启动资金落实到位,匹配资金逐级下拨。

1、在宣传动员阶段,区财政投资20万元,印制了宣传手册10万本,医疗证10万本。区卫生局投资15万元开发了结算软件,为管理中心配备了服务器、电脑等必要的办公设备。乡镇、街道财政各出资2万余元,用于合作医疗结算中心房屋、办公设备(计算机、档案柜、办公桌、电话、传真机等)及宣传板的配备。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原则是政府组织,集体扶持,个人自愿。其资金采用政府拿大头,个人拿小头的方式,实行全区统一筹资标准、统一补贴比例、统一保障政策。分配比例分别是:市财政按参加合作医疗实际人数,山区、半山区每人每年补20元,平原地区每人每年补15元;区财政每人每年补贴20元;乡镇、村对山区、半山区每人每年补10元;平原地区每人每年补15元;个人每人每年交纳30元,合计每人每年筹资80元。个人的30元一次交齐(其中5545名享受低保人员的个人负担部分由区、镇两级财政各负担50%。);镇财政资金一次性全部拨付到位;区财政匹配资金分三个时段拨付,第一笔200万元6月底拨付到位,第二笔100万元8月底拨付到位;第三笔78.5万元尚未到位;市财政匹配资金380万元已到区财政,将下拨。区财政匹配到位资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已分别按各

乡镇参合人数如期拨付到各乡镇的合作医疗结算中心。合作医疗结算中心由财政所协助建立专用账户,保证做到专款专用。另外设立区级合作医疗调剂资金,从80元中按每人每年3元提取,由管理中心保管,管理委员会统一制定政策,年底用于特大疾病调剂使用。

(五)加强监管力度:主管副区长刘汉勤在每周听取合作医疗工作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多次召开镇长、主管镇长和相关单位的汇报会和协调会,了解进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协调、指导和解决。2004年4月28日,区人大主任到峪口镇、东高村镇、兴谷街道结算中心进行视察,听取了《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并对今后的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区财政局社保科先后两次到各乡镇检查配套资金落实情况。

(六)定期业务培训,确保报销畅通。

1、2004年2月初,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与北京一家软件公司开发了镇结算中心报销软件。2月9日,管理中心对17个乡镇、街道软件操作人员进行了为期3天的业务培训,并通过了操作考试。软件操作人员加班加点,利用半个月时间,将全区185067名参保人员基本信息录入完毕,为报销、统计和将来的数据分析打下了基础。

2、2004年3月4日,管理中心对17个乡镇、街道的报销审核人员进行了相关知识培训,详细讲解各种医疗费用的报销办法,并下发了培训材料,使报销单据审核有据可查,防止合作医疗资金流失。

3、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深入开展,管理进一步的规范,区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统一安排双月报销,单月汇总。定期培训相关人员,不断摸索经验,完善各项政策,促进工作开展。

(七)控制医疗费用,规范服务行为。为更好的配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实施,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制订了本区定点医疗机构管理规范,于2004年2月份召开了区内定点医疗机构院长会,要求各医疗单位加强医疗服务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服务费用。各医疗单位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实施后,本着便民、利民、服务于民的原则,加大了管理力度,并给予了积极的配合。现在乡镇卫生院对参保人员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优惠政策,做到了四免、三降、一优惠:

1、四免包括:免社区挂号费(0.5元)、免一级医院诊查费(2.5元),免接送住院病人车费(每公里2.5元),免入户出诊费(10元)。

2、三降包括:药费、服务费(护理费等)、检查费(B超等)。其中药费降了十到十五个百分点。

3、一优惠即加入合作医疗者的手术费用按标准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

(八)报销工作全面启动,合作医疗政策得到了充分体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4年2月1日正式启动。峪口镇于3月15日在全区率先第一次报销,之后全区在4月、6月、8月、10月分别进入报销阶段。各乡镇主管领导在报销日亲自到场,参与报销过程中政策解释、维持秩序,了解农民反映的问题。到2004年10月31日,我区17个乡镇、街道第四轮报销工作全部结束。全区共支付报销金额为511.3万元。门诊共报销5538人次,报销金额9.8万元;住院共报销6522人次,报销金额477.8万元(住院中解决大病5000元以上163人次,共报185.0万元);慢性病报销56人次,报销金额23.7万元。其中夏各庄镇马各庄村村民徐桂荣,自2004年7月19日至8月31日住院1个半月,共支付医药费9.5万元,结算中心共为其报回4万元,首户达到封顶线。农村合作医疗真正解决了患者的家庭困难,体现出了合作医疗制度的优越性,合作医疗资金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参保农民期望值较高。

1、本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采用的是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农民对不予报销部分思想准备不足,造成部分人员不理解。

2、为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合理有效使用,本区患者住院实行定点医疗机构逐级转诊制,农民认为限制了自由选择医院的权利。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原则是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保“大病(住院)”的同时,兼顾“小病(门诊)”。部分农民抱怨门诊报销封顶线30元太低而体会不到报销的优越性。

(二)结算中心工作人员身兼多职,任务繁重。

1、乡镇政府受编制限制,工作人员身兼多职,不利于今后报销和资金、账目、票据等管理及统计报表、培训等工作。

2、乡镇政府相关工作人员任务繁重,把合作医疗工作做为额外工作来管理,使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统一部署的工作不能如期进行,对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体安排产生了影响。

(三)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有待进一步激活。

1、由于各乡镇卫生院医疗环境相对较差,技术水平受到一定制约,而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能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

2、医院的“转诊证明”具有很强的责任性,医务人员不能对患者提出的转诊要求给予满意答复,部分患者家属不理解,从而对合作医疗政策产生了不满情绪。

四、今后的具体措施和工作安排:

1、通过报销实例,继续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力度和深度。让农民清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针对大病而设,根本原则就是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2、完善《定点医疗机构服务管理规范》。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改善乡镇一级医疗机构的就医环境,及时有效的处理当地农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用优质低廉的医疗服务使农民受益,不断提高农民的满意度。

3、责成医疗机构将《北京市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用药报销范围》和《北京市医疗保险》报销费用有关规定在医疗单位公示于众,让群众一目了然。

篇6:区关于开展食品安全工作的汇报

关于开展“三事工作法”工作的情况汇报

为扎实推进“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单位干部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我局结合单位实际,科学制定方案,明确任务目标,细化运行流程,扎实深入地开展了以“群众说事、寻访问事、为民办事”为主要内容的“三事工作法”工作,现将我局“三事工作法”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科学制定方案,成立工作领导专班

按照**迎创组发[2012]2号文件精神和要求,我局结合单位实际和工作职能性质,制定了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并要求各支部整体规划、精心组织实施,注重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协调,着力形成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同时为了保证“三事工作法”落到实处,专门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同志为组长,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同志为副组长,各领导班子成员为成员的“三事工作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有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检查督办。

二、明确任务目标,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为了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民情民意表达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保 1

障民权;进一步转变机关党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我局紧紧围绕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和建设辐射带动力强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大局,按照“最大限度化解矛盾、增加和谐,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要求,以“解决好群众诉求、维护好群众利益、疏导好群众情绪、反映好群众意愿”为目标,通过干群互动、整体联动等方式,进一步建立健全“群众说事、巡防问事、为民办事”工作机制。

一是实行“群众说事”,畅通诉求渠道。进一步完善了局长接待日制度,专门设立接待室,耐心细致听取来访群众的诉求。同时设立劳动监察投诉电话,安排有专人负责受理群众有关劳动人事争议方面的咨询与投诉。通过多种方式来畅通群众说事的渠道,确保群众有苦有处诉,有事有处说。

二是推行“巡访问事”,转变干部作风。建立健全经常性走访基层群众制度,结合“城乡互联共建”、“双联双促”和“三万”以及我局的“百名人社干部进千企解万难”活动开展“巡访问事”,全局领导干部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定期到基层和企业巡访,了解基层群众的诉求和辖区企业的需求。活动开展以来帮助3000余名群众解决求职、社保等问题,帮助100多家企业解决人社工作方面的难题。

三是坚持“为民办事”,密切干群关系。我局结合开展的“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和“治庸问责”活动,建立了服务窗口,通过不断优化服务流程,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力争为群众多干实事、多办

好事、多解难事。每周例会上还对“群众说事”和干部“巡访问事”事项的办理情况进行通报,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一一得到解决落实。

三、细化运行流程,推进工作深入开展

“三事工作法”中“群众说事”与“巡访问事”是基础和前提,“为民办事”是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局认识到要确保“三事工作法”取得实效,务必进一步细化工作运行流程,加大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领导小组的督办力度,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让干部真正取信于民。

一是分类梳理,集中处理。每周对“群众说事”和干部“巡访问事”的事项,按照政策咨询类、个人信访类、问题举报类、民生诉求类、政务服务类、意见建议类等进行分类梳理,集中处理。

二是分级会诊,逐层解决。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进行集中“会诊”,明确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办理期限、责任人及责任单位,并作出决议(对下)或提出建议(对上)。对群众反映较多、较集中、本单位难以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行逐级上报,提请解决。

三是分责交办,明确到人。按领导分工原则进行交办处理。根据群众诉求的所涉及的不同问题,交由相应的分管领导负责,相关科室负责人通过对基层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定期汇总梳理,做到“收集一个,处理一个”。

四是限期办理,落到实处。对能够当场答复、当场解释、当场办理、当场解决的事项,一律当场处理;对能够马上办

理的,一律从快从速;对落实难度较大的,限定时间,逐步解决;对短期内没有条件解决的事项,纳入相关规划或从有关政策、体制机制入手研究解决的办法和措施,防止简单、草率处理问题,确保各类问题(诉求)事事有人理、件件有落实。

五是及时上报,做好宣传。各科室在“三事工作法”工作中十分注重信息的反馈,对实践活动动态、好经验、好典型除了及时向“三事工作法”工作领导小组上报以外,也及时把人社部门开展“三事工作法”工作的情况向区委“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汇报,做到了工作开展扎实,信息宣传及时,更好地推进我局“三事工作法”工作深入开展。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一篇:凡尘花开 ——读《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有感下一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ZH-CH-S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