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10年经济发展

2024-05-24

广州10年经济发展(精选8篇)

篇1:广州10年经济发展

2006年6月10号上午广州公安面试题

2006年6月10号上午广州公安面试题

1.现代人忙着充电,你的看法?

2.外资企业为寻找丢失的产品,搜员工的身,你的看法?

3.为改进机关作风,做一次机关调查的情况.4.用“发展 小康 电视 清理 满意”编一名话

2006年6月10号上午广州监狱面试题

2006年6月10号上午广州监狱面试题

1、现在很多人都在考研,也有很多人上函授班,你对这个现象的看法。

2、现在有些单位对上班的员工进行搜身,你对这个现象看法。

3、如果单位的作风和意识存在问题,领导让你来调查解决,你的方案?

4、发展、电视、小康、清理、满意 编个故事。

2006年6月13号广州面试试题

2006年6月13号广州面试试题

1.我国近年有三个外籍人士获得了五一劳动奖章,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2.针对近年社会出现的很多假文凭,假学历的问题你怎么看!(追问如果你是国家机关你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如果你是某大学老师,由你组织同学到贫困山区开展普法教育,你会怎么组织?

4.用给出的词组编个小故事(可不按顺序):灯泡、气候、道路、疲乏、幸福

篇2:广州10年经济发展

校运会教师“两人三足”活动策划初案

一、策划背景

为响应校运会的举办,师生全民运动的号召,特设“两人

三足”项目。让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校运会。

二、策划目的、意义和目标

目的:让师生共同参与运动

意义:有利于强健体魄,增加交流,增进大家之间的感情

目标:更快更强更团结

三、资源需求

需要准备的东西:数根50厘米的红绳,一个药物箱

四、活动的开展

将教职员工分成人数相等几队进行,各队内部进行组合,两人一组合,两人的其中一只脚以绊脚绳绊绑在一起,在起点

处开始出发,以最后一组合完成比赛为止,以最短时间完成比

赛的队为胜

五、经费预算

六、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1锻炼前做足热身准备。

2注意相互之间的距离,防止摔倒、踩踏、碰撞所造成的伤害

3注意维护好比赛场地内外的秩序

七、活动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

活动负责人:广州大学松田学院院学生会体育部

主要参与者: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全体教职员工

篇3:广州10年经济发展

2004年广州成功申请承办2010年的亚运会,这是继北京申奥成功以后,我们国家迎来的第二个国际性的体育盛会。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是亚运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综合性体育赛会,届时,将有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加42个比赛项目角逐。广州亚运会将使用87个体育场馆,其中包括56个比赛场馆,30个训练场馆,以及1个闭幕式场馆;通过这些场馆来传播广州亚运会“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的理念,弘扬奥林匹克和亚运精神,促进亚洲的团结、友谊和交流,为和谐亚洲做出贡献。目前一些学者较多关注是亚运会带给广州经济、广州城市规划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研究,而对广州城市体育的发展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对此,本研究试通过分析2010年亚运会建设规划和广州城市体育发展的现状,来探索城市体育的发展,为促进广州体育经济发展,优化城市体育产业资源提供理论参考。

2 2010年亚运会主要场馆建设的现状

2.1 形成兴建大型综合性体育设施的新局面

广州市目前拥有国内先进、数量较多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设施。从90年代中期起,广州市形成了一个全社会办体育、兴建体育场地的新局面。到2000年底,广州市(按10区2县级市)各类体育场地6666个,占地面积19,217,138平方米,建筑面积1,064,857平方米,人均占有体育用地面积2.72平方米(扣除高尔夫球场、跑马场、航空运动机场等,只有1.42平方米),全市共有公共体育场馆210个。2002年,一批九运会场馆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使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增至240个,人均占有公共体育场地面积也从2000年的不足0.2平方米增至0.24平方米(广州体育新闻网)。为配合“三年一中变”和迎接九运会在广州市举办,广州市按承办高水平单项世界性和全国综合性大型运动会的要求,新建了广州体育馆、天河网球馆、黄埔区体育中心体育场、芳村区体育中心网球中心、花都区体育中心体育场等5座场馆,改造了天河体育中心等15个场馆设施设备。此外,省也在广州市新建了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广东国际划船中心和广东网球会馆等一批一流的设施。这些场馆无论从数量和集中、建筑规模、设计造型风格或是设备水平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投资16.7亿元兴建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是集体育竞赛、大众健身、旅游、休闲、娱乐、餐饮、体育博览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也是目前国内最大、最现代化的体育场馆。

2.2 区(县级市)级大型体育设施已具规模

广州市除兴建了天河体育中心外,还建设了荔湾区、海珠区、花都区、番禺区、增城市体育馆,及番禺区、从化市体育场等一批区级体育设施,奠定了区级大型体育场馆的格局和基础。其后,又新建了黄埔区、从化市体育场、芳村区网球中心,改建了增城体育场,迁建东山区体育场,天河区体育公园也征地兴建。这些区级场馆的建成,使广州市、区级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布局日渐合理,形成了一个以天河体育中心为核心,各区(县级市)大型体育场馆为重点的全市体育场馆设施的主体网络格局,不仅场馆的功能日趋完善,而且又为市民提供环境更加优美、设施更加完备的体育活动场所,极大地提高了广州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文化品位。

2.3 社区全民健身设施稳步上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居民体育健身需求的增长,广州市近年新建住宅小区已有近四成的建有体育活动设施,为居民体育锻炼带来了便利条件。一些大型体育场所也与时俱进,增设了亲民便民利民的市民健身设施。天河体育中心十几年来增设了网球、保龄球、羽毛球、乒乓球、体育舞蹈、拳击、健美健身等场所。2002年又增设了24个篮球场,成为全市最大市民篮球活动阵地,而天河体育中心也成了全市最大的全民健身活动场所。荔湾区体育馆为了扩大体育活动面积,在馆内空间加层,上层设羽毛球、下层设乒乓球和健身等项目。芳村区和黄埔区体育中心也通过引资,建设羽毛球馆、网球馆等设施,以满足广大市民不断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体育设施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境。市委、市政府已提出“广州市到2010年要建成与现代化大都市相适应的体育强市”的奋斗目标,在“十年一大变”期间兴建10个大型体育场馆;改造现有的场馆设施,使其设备设施不断更新完善;按照社区建制或不同规模级别居住区的体育设施规范指标,大力兴建社区体育设施,完善广州市社区体育设施网络。力争全市体育场馆数量从现在的6700多个达到8000个;人均体育设施用地面积从现在的0.24平方米达到0.35—0.4平方米,高于0.3平方米的国家标准。

2.4 广州城市体育设施存在着诸多的不足

2.4.1 各区之间未均衡发展

从目前广州市场馆建设状况来看,省、市级和大部分区级体育设施较为齐备,设备也较先进,达到承办国家或国际级体育竞赛要求的水平,但个别区的大型体育设施仍为空白。如越秀区、白云区还没有自己区属的体育场馆,未能适应现代化体育发展的需要,搞不好还可能拖了“十年一大变”的后腿。

2.4.2 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需求与身边社区体育设施相对缺乏的矛盾仍较突出

广州市体育场馆数量和人均体育场地以及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虽然都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但居民身边体育锻炼场所却较为缺乏。广州市虽然建了全国首条健身路径,但目前的数量却比不上北京、上海、南京等到城市,特别是市民身边社区健身设施网络未能健全。

2.4.3 公共体育场馆功能单一,配套落后

目前,广州市大部分公共体育场馆大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设计、经营管理上明显落后。具体是功能单一,自我造血和自我发展能力差,与广州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极不相称,与广州市民健身、娱乐需求极不适应。

3 2010年亚运会对广州城市体育发展的影响

3.1 亚运会全面推动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

2000年广州已制定“东进、西联、南拓、北优”战略性发展规划,到2010年城市发展要实现由“华南地区中心城市”向“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申亚成功,给广州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为筹备亚运会广州计划投入建设资金总额将超过2000亿元,广州将以此为契机,掀起新一轮城市建设的高潮,全力把规划完善好,把城市建设好。

在城市建设方面,今后广州将完善中心城区的基础设施,加快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危、旧房改造,拉开城市空间布局。主要通过新城区的建设逐步把一些聚集人流的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如火车站、会展场馆等搬迁至中心城区外围,促进人口密度的合理分布,推动老城区交通的改善。还要加快抓好环境工程和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大力发展金融、信息、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产业,增强中心城区的综合辐射和带动能力。

道路交通方面,广州将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尤其是快速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新建成的广州机场与火车站完全可以承担大容量、高速度的城市内外人流和物流的转换功能,相比之下,城市内部交通规划建设却明显不足。为此,应通过高速、快速道路系统和地铁的建设,构建城市立体交通系统,拉开城市框架,以适应亚运会和城市发展对交通设施的要求。

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悉尼是第一个提出“绿色奥运”的城市,北京2008年奥运会也提出了这一口号,在环保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环保工作也见到了很大成效。广州2010年亚运会同样提出了“绿色亚运”的建设目标,也将在改善环境方面做出很大努力。广州在2010年前将投入2000多亿元进行场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改造,其中用于场馆建设的约为1%,其余大部分用来建设和改造现有基础设施,改善城市环境和景观。广州将紧紧围绕山水之都来建设,为推进“青山绿地、碧水蓝天”工程,在包括污水处理、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进行努力,并在城区实施“退二进三”战略,即对达不到环保要求的第二产业,逐步退出中心城区,同时在城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提升城市污水处理水平,要完善污水处理厂在全市的均衡布点建设,并不断健全管理运营机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大对河涌的综合治理力度,提高截污效果。与此同时,以南洲水厂的建成投入使用为契机,加快净水入户工程建设,提高城市供水现代化水平,早日使所有广州市民都能喝上优质水,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安全防范和社会治安,安全问题是举办各种大规模活动的重要问题之一,举办地也为此费尽心机,如1996年奥特兰大奥运会保安开支达2.27亿美元,但就是这样,1996年7月27日凌晨1时15分,在耗资600万美元修建的奥林匹克世纪公园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爆炸事件,造成2人死亡,2人重伤,110多人受伤的惨剧,可见安全对大规模活动的重要性。由于广州市外来流动人口多等客观原因,社会治安状况并不乐观。“小偷、小摸、骗子”和“双抢”等,都是困扰着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的严重问题,也损害着广州的城市形象。今后广州市应加强管理力度,增加警力,在容易发生问题的薄弱地区如城乡结合部进行重点管理。同时动员群众,发动群防群治,并采取一些奖励措施鼓励群众共同维护社会治安。

3.2 亚运会唤起广州市民主动参与体育的热情

亚运会的申办和举办,会加深人们对体育的理解,唤起广州市民主动参与体育的热情,将极大地促进全民健身的热潮。体育场馆除了为各种大型比赛和活动,以及人们观看各种比赛及活动提供场所之外,还可用于全民健身活动,这都将极大地增进人民健康,增强人民体质,而这必将转化为间接生产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亚运会作为广州近年来一件最隆重的盛事,传媒宣传的力量不容忽视。市民通过参加申亚的活动,每天报纸、电视、电台的宣传报道,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对体育赛事多了一份关注。在亚运的带动下,广州市民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与兴趣增加不少,体育娱乐健身业这几年迅速发展,健身俱乐部、健身苑以连锁店的方式不断扩大经营,亚运以后会有一个飞跃。

3.3 亚运会带动广州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

亚运会带给广州许多商机,除了体育产业以外还有旅游业、酒店业、零售业、餐饮业、交通业等。外来的消费群体带给行业的除了短期的利润以外,重要的是有以后长期合作、互利的机会。把这届亚运会作为一个商业合作的平台,政府通过各种方式向国内外知名大企业招商引资,开发广州市的市场,利用优势资源和外资为广州市民创造财富。一切与体育有关的行业:运动衣鞋业、器材业、甚至健身业等都可以抓住这个机会与国际企业洽谈,实行“我们走出去,他们走进来”的策略,将亚运会这个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带动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会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其所占的比值会持续上升,要让它发展得又快又好,就必须借着国内外大型比赛的东风,对现有的体育资源实行优化配置,开发市场,抓住市场的脉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打造属于我们国家自己的品牌。第二届港澳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暨第六届广东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举办了名为“2010年亚运会与广东体育产业发展”的研讨会,会议主要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利用2010年亚运会来发展体育产业。体育经济必须与国际接轨,只有与国际接轨,我们才能够持续拥有最新的资讯,才能引进外面先进的成功经验,开拓原来没有的市场。体育彩票事业稳步发展,作为公益事业的体育彩票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许多新的行业会逐渐诞生,例如体育信息服务业、体育培训业、各类体育专项的俱乐部,休闲体育等。

3.4 亚运会提升广州城市整体形象

重大体育赛事在促进城市综合实力的发展、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赛事举办时机不成熟或指导思想偏差等因素,对一些举办城市发展产生了负作用,如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社会额外支出增多、赛后体育设施闲置,甚至基础设施投入过快、过大而导致浪费等。这些教训对广州举办亚运会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因此2010年亚运会必须从广州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趋利避害,全面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承办第16届亚运会既要看到广州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机遇,又要加强管理,认真规划,应力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尤其是要借助大规模的投入引导长期社会效益的综合产出。要坚决杜绝以举办亚运会为名,大肆铺张浪费,追求奢华,不顾实际的经济条件而做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但又不能只讲经济效益,不注意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城市风貌的展现,放弃亚运会举办后的长远利益,要把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通过亚运会促进广州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对广州城市体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4.1 把体育设施建设与小区住宅建设同步进行

按照1998年底颁布实施的《广州市住宅小区综合验收管理办法》规定,对住宅小区配套体育设施验收工作,须邀体育部门参与。对不签订体育配套设施建设合同的,建议国土房管部门不批准用地,规划部门不予批准报建。不按建设合同建设配套体育设施的,有关部门不予验收,从而保证配套设施建设的落实。

4.2 适当配置服务设施,焕发体育场馆的活力

为了改变体育场馆功能单一的落后状况,以达到场馆自我造血、自我发展的效果,适当配置服务设施,如餐饮、休闲、娱乐、体育用品展示、大型晚会以及表演等服务,焕发体育场馆的活力。目前,天河体育中心基本焕发了体育活力,赢得了市场,它成功的经验值得其它体育设施的借鉴。

4.3 加大旧城区体育设施建设力度,营造体育文化氛围

鉴于广州旧城区用地紧缺,体育设施短缺,人口密集,应参照国外的经验,充分利用空间的做法,建议规划部门对旧城区新建的高层楼房,应硬性规定留有一至二层作为体育健身、文化活动的场所,营造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

4.4 建立新的体育行业,形成体育产业链

要使体育产业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只有建立健全的产业链。现在广州传统的体育行业相对比较活跃以外,其它新的体育行业并不多。应建立新的行业,例如体育信息服务业、体育培训业、各类体育专项的俱乐部,休闲体育等。健全的体育产业链不仅吸引了外资,而且吸引了体育人才,体育管理经验、体育现代技术等。

4.5 加强各社区体育文化交流

为了体现城市活力,体育文化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应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加大社区、街道的体育文化交流。建立社区服务辅导站,专门组织社区体育活动,并联系企业拉赞助,补充资金短缺而造成的活动无法进行。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设施和标准办公室.广州市体育设施建设现状及发展设想[EB/OL].中国体育设施建设网,2004-04-15.

[2]申亮,等.城市体育的新范式:都市体育圈——都市体育圈的发展规划及其空间布局模式的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2).

[3]黄莹莹,等.广州市地铁沿线地下商业空间的利用对比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18(4).

[4]马志和,等.“中心地理论”与城市体育设施的空间布局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4).

[5]任平,等.都市体育圈:概念、类型和特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4).

[6]杨大本.关于组建“环广州大学城体育圈”的理论构想[J].广州大学学报,2005,4(7).

[7]陈林生.聚集效应、中心地理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财经科学,2004,(1).

[8]李建国,卢耿华.都市体育生活圈建设研究[J].体育科研,2004,25(1).

[9]王峰.广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规划与实践[Z].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20周年所庆专版,2006.

[10]彭涛,王建军,李晓晖,易晓峰.亚运会背景下广州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思考——供需关系的视角[J].规划广角,2006,22(8).

篇4:广州10年经济发展

天津

2011年10月,商品住宅市场新增供应量为148.0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16%,环比减少409%;商品住宅成交量为74.47万平方米,同比下跌33.73%,环比减少18.98%,供求比为1:50,市场表现为供大于求。本月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9505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08%,环比上涨0.43%。

上海

2011年10月,全市商品住宅市场新增供应量为60.9万平方米,与上月的1253万平方米新增供应相比,环比大幅下滑51.4%。2011年10月,全市商品住宅市场成交量下降,共成交了46.1万平方米,环比9月57万平方米,环比持续下降19%。全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1254元/方米,环比下跌6.83%。

广州

2011年10月,广州新建商品住宅供应面积为85.23万平方米,环比大幅减少55.40%;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70.65万平方米,环比小幅下降5.17%。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1784元/方米,环比下降5.08%。

北京

2011年10月,商品住宅供应量、成交量环比上涨,成交价格小幅下降。供应量方面,本月新增供应量为125.8万平方米,环比上涨8%,同比上涨72%;成交量方面,“金九银十”落空已成现实,时逢年底,大部分企业面临业绩压力,未来一两个月内降价将有进一步扩张的势头,加之市场供应持续放量,成交量将有望出现短周期回升。

2011年10月份,北京销售型写字楼市场新增供应23.58万平方米,成交量为8.29万平方米;销售型写字楼新增供应23.58万平方米;销售型写字楼市场成交量为8.29万平方米,环比大幅上涨157.58%,同比下降14.69%。代表项目为望京西单银座中心成交面积为2.27万平方米,北京.四季中心成交面积为162万平方米等;销售型写字楼成交均价为35097元/平方米,环比下降13.47%,同比大幅上涨59.59%,造成成交均价环比下降的原因,与本月写字楼市场成交量较大的项目整体品质较上月有所下降有关。

2011年10月份,销售型商业营业用房供应为11.35万平方米,本月供求比为l:1.37,环比上涨10.88%。2011年10月份,销售型商业营业用房新.增供应量为11.35万平方米,市场供应量环比大幅上涨657.36%,同比小幅上升0.57%;销售型商业营业用房成交面积为15.56万平方米,环比上升11.51%,同比上升31.99%。代表项目为大成时代中心成交面积为4.30万平方米,威尔夏大道成交面积为2.61万平方米,朝阳新城成交面积1.52万平方米等。销售型商业营业用房市场成交均价为23333元/平方米,环比上升10.69%,同比上涨35.49%。本月商业市场成交价格较上月上升,主要是由于成交面积较大的项目价格较上月高所致。如西单银座中心成交面积为116万平方米、成交均价为68800元/平方米、学院派成交面积为0.78万平方米、价格为25774元/平方米等。

2011年10月,上海市销售型办公市场供应量为31.5万平方米,与上月相比大幅上涨29.6%;本月成交8.3万平方米,成交连续3个月下滑,环比上月下滑51.3%;成交均价为21841元/平方米,环比下滑36.1%,与2010年同期相比大幅上涨17.0%。

2011年10月,销售型办公市场依旧供升求跌。供应方面,本月主要供应项目为创智天地科教广场,本月供应42503平方米。成交方面,本月龙湖郦城MOCO,该项目借龙湖住宅降价促销之际热销,致使本月取得佳绩。

2011年10月,上海市销售型商业营业用房市场供求比为1:0.45,由于供应上升,成交大幅下降,致使供求比下滑。本月销售型商业营业用房供应量为20.9万平方米,环比上月增加T4.8万平方米,增幅29.9%。销售型商业营业用房成交面积为9.3万平方米,环比上月减少3.06万平方米,减幅24.7%。销售型商业营业用房成交均价为19471元/平方米。

2011年10月,广州市写字楼供应面积为零。本月广州市写字楼成交面积为3.86万平方米,环比减少31.32%。合景科汇发展中心以0.91万平方米排名第一,比上月成交略少;写字楼成交价格为17493元/平方米,环比上涨O.84%,与上月基本持平。其中均价最高的项目为天河区的保利中盈广场,均价28338元/平方米。

2011年10月,广州市商业供求比为1:5.33。本月成交面积大幅增加,而供应面积大幅减少,导致本月商业呈现供不应求。本月广卅l市商业供应面积为1.13万平方米,环比大幅减少85.91%;商业成交面积为6.00万平方米,环比增加45.28%。本月成交面积依然维持平稳上涨。本月成交主要集中在海珠、番禺、花都等区域。

篇5:2013年广州港航发展回顾

2013年在国内外经济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广州港航业紧紧围绕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以新型城市化为引领,以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积极采取措施,全力推进港航科学发展,港航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港航市场健康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一)港航规划战略研究不断深化

结合新型城市化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及“珠江黄金岸线”转型升级,做好与省市相关规划的协调与衔接,积极开展专题研究,编制完善《智慧港口研究报告》、《南沙作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南沙新区港航发展规划研究》、《广州内河港总体规划》,《广州港口邮轮游艇码头规划》、《南沙港至西江干线主通道适用船型研究课题技术报告》、《广州港口与航运“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启动《广州港老港区转型升级规划研究》、《以广州航运交易中心建设为基点的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政策与规划研究》、《船舶交易市场研究》的编制工作,完成《珠江航运指数编制方案研究》、《广州航运交易所发展规划》、《航运人才服务研究》等项目研究工作。

(二)港航生产经营稳步发展

1、港口货物吞吐量稳步回升。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73亿吨,比上年增长4.8%;集装箱吞吐量1550万TEU,比上年增长5.2%。货物吞吐量全球排名超越鹿特丹港,上升到第5位,集装箱吞吐量全球排名第8位。其中,南沙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跻身世界单一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前列。

2、水路运输较快增长。广州地区水路货运量完成2.29亿吨,比上年增长40.3%;货运周转量完成5869.8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7.8%。

3、班轮航线不断拓展。全年开通集装箱班轮航线108条,世界前十大集装箱班轮公司均在广州港开辟班轮航线。其中,南沙港区开通班轮航线57条。开通“穿梭巴士”航线26条,遍布珠三角及广西等港口。

4、大宗散货吞吐量逐步回升。全年广州港进出港石油制品、金属矿石、钢铁、粮食、滚装汽车吞吐量逐步回升。

(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2013年广州港重点推进建设南沙集装箱三期工程、珠江电厂煤炭码头扩建工程、江海联运码头工程、水上巴士码头等工程,完成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工程竣工验收,继续推进沙仔岛码头二期、新沙港区二期工程和南沙国际邮轮码头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航道三期工程已完成试运行期维护、通航安全核查、档案专项验收和环保专项验收等技术审查。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取得积极进展,前期各专项课题编制研究工作按计划推进,白坭水航道整治工程各标段主体工程已完成交工验收。

(四)港航市场稳健发展

1、航运服务要素进一步集聚。临港经济的快速发展及航线奖励制度的实施,世界前二十位集装箱班轮公司在南沙港区开展业务,国际船公司和大型企业在广州港设立区域总部,马士基、中远、中海、招商局等大型航运、物流企业直接投资参与港口建设经营。全年新增水路运输企业7家,水路运输辅助企业6家。

2、港航市场环境进一步改善。港航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港航行业监管进一步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实施《广东省水路运输企业行政监管试行办法》和《广东省水路运输行业诚信管理试行办法》,修改完善《广州港口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和《广州港口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办法》。充分发挥港航合一管理的优势,通过简政放权、全程网办、同城通办等方式,推进标准化管理,积极培育与规范水路运输业和航运服务业,行政效率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加强珠江游管理,成立港航协会珠江游专业委员会,发挥协会在行业中自我规范的作用,促进珠江游经营管理进一步规范,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通过开展港口在建工程依法建设和履约情况自查和专项督查活动,港口建设市场进一步规范。

3、船舶运力结构进一步优化。鼓励和引导水运企业发展吨位大、科技含量高的船舶和特种船舶,船舶标准化、大型化程度提高,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全年新增船舶96艘,新增运力14.16万载重吨、3565个客位。

4、港口物流枢纽功能进一步增强。南沙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功能不断完善,2013年进出区货值分别为493亿美元、113.8亿美元。昆明、衡阳无水港开港运营,开通广州港--郴州海铁联运业务,贵阳已设立铁水联运办事处。2013年铁水联运集装箱业务比上年增长33%。广州港“穿梭巴士”完成疏运量比上年增长30.9%。

5、广州航运交易功能进一步完善。2013年广州航运交易所进一步扩大船舶交易业务,增设韶关、清远船舶交易服务代理点,使服务网点数达到6个,初步形成以广州为核心,覆盖珠三角地区的服务网络。积极拓展码头技术咨询、航运金融、保险、船舶评估、船舶竞拍等业务,增强航运综合平台服务功能,航交所的航运服务影响力逐步提升。

(五)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1、重点物资运输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煤、油、矿、钢铁、粮食等重点和应急物资运输得到有力保障。

2、船舶引航调度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开展“阳光引航”活动,不断提高引航安全和引航服务水平,全年引领中外船舶比上年下降6.4%;积极推进“阳光调度”,维护船舶进出港秩序,完善出海航道、锚地、引航和通讯调度统一管理,全年调度进出港船舶40188艘次。到港船舶大型化明显增加,5万吨级及以上船舶比上年增加5.8%。出海航道调度连续四年在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的第三方独立公平性调研中,企业满意率达98%以上。

3、港航生产安全保障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和应急机制,开展“打非治违”、“安全生产月”、“油气装卸码头安全专项检查”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两代”公司瞒报、漏报行为,积极开展“隐患排查”专项活动。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为契机,突出抓好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广州港口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州港口危险货物事故应急预案》和《广州港口危险货物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积极防抗和应急处置台风、大雾等极端恶劣天气对港口与船舶造成的影响,高度重视港口建设工程与航道疏浚工程的质量与施工安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工作,组织安全生产知识专项培训,安全监管、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进一步提升。

4、行政服务效能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简政放权,优化流程,减少企业报批环节,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审批效率。政务窗口功能不断完善,按照“一张网,一个平台”的原则,构建统一的网上办事大厅,推行全流程网办,试点开展同城通办业务,为企业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服务质量与效率不断提升,公众满意率达100%。

(六)智慧港口生态港口建设不断推进

1、立足智慧港口建设,以信息化带动港航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从提升内部管理向促进行业发展转变。重点推进广州港航数据中心、企业网上办事大厅系统、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港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航运交易平台建设;有序推进危险货物安全监管系统三期项目,对危险货物作业监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围绕货物智能跟踪,积极推进“车—港—船”信息交换平台建设,在黄埔和南沙港区开展项目应用示范工作。启动智慧港系统一期项目、交通电子口岸广州分中心建设。

2、生态港口、绿色港口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定《广州港口环境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通过编制《港口堆料扬尘控制管理实施方案》,明确对从事煤炭、矿砂、粮食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散货装卸、堆存作业的企业实施重点监控。督查重点港口企业改进环保基础管理,加装、改装装卸系统的喷雾除尘装置,生产现场扬尘得到根本控制,粉尘浓度监测值已低于二级空气标准。

(七)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加强

截止2013年底,广州港已与国外20个港口缔结友好港或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有海运贸易往来,开辟欧洲、美洲、非洲、澳洲、红海、东南亚等外贸直航航线46条。2013年加拿大哈利法克斯港、哥德堡港代表来访,哥德堡港与广州港在穗共同举办港口推介会。举办第二届Yacht CN——广州南沙湾国际游艇博览会,吸引来自国内外的参展商达40多家,展出国内外不同规格和类型的游艇,其中顶级品牌游艇50余艘,吸引游客2万多人次,现场成交游艇6艘,成交额1亿多元人民币,进一步推动广州港邮轮游艇经济发展。

(八)口岸通关环境不断改善

篇6:广州未来十年发展规划

http:// http:// 2009-10-09 08:05 来源: 南方网 发表评论(0)

历时四年编制的《2010-2020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报告新近出炉。这份规划报告在重新梳理广州战略规划体系的前提下,对未来十年广州的发展轮廓进行了勾勒: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

该份规划汇聚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城市规划院、同济大学、中山大学等五家研究机构的集体智慧。规划对广州过去10年发展进行了分析:过去10年迅猛的经济发展也遗留下老城区人口饱和、环境受到侵蚀和污染的问题;大学城也未能如愿带动城市的自主创新,珠江新城虽是CBD却被住宅大量占据、城市舒适度有所下降等。

对广州未来10年的战略规划将坚决避免“摊大饼”式的发展,以免陷入城市无序发展的通病。未来10年,广州将以旧城区为主中心,形成番禺、南沙、花都等为六个副中心,众多卫星城镇形成的立体组团将成为整个大广州的发展态势。

规划对广州的定位是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未来的发展将以两个定位为根,延续生长出“国际商贸会展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制造业基地”等多个内容,而所有的定位都最终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人口、交通、生态、产业布局。

在战略规划为广州描绘的下一个10年的蓝图中,广州未来的中心城区将进一步实施“退二进三”战略,加快产业改造,建设信息、金融等高端服务业和相关配套服务,副中心城区将发展大型钢铁、石化、汽车等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至于劳动密集型、污染严重的产业类别未来将逐步淘汰和迁移至城市外围。

上述产业调整的直接结果是未来城区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取而代之的将是高端人才向中心城区集中,而产业工人将逐渐向城市外围迁移。为此,战略规划提出,未来要给城市外围增加学校、医院、便利的商业网点,形成功能齐全的社区,特别在有大型产业项目布局的地方,结合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建设产业工人居住区,建立快速、大容量的公共交通网络。

通过以上各方面条件的改善,提升外围片区对人口的吸引能力,形成多个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新市镇,从而疏解城区人口及对外来人口进行分流,在空间上形成人口的合理分布。

在人口发展上,战略规划提出2020年广州适宜人口为约1300万。

针对例如新白云机场[8.67 1.52%]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在区域共享困难,而与广州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不匹配等问题,广州新城市规划提出,以“快速轨道网”和“高速公路网”作为交通体系骨架,实现一小时城市圈和经济圈。此外,还要打造以广州为中心的两小时全省轨道交通出行圈,构筑辐射省内所有地级市的高速公路网络,实现广州市区至广东省任一地级市以及泛珠三角任一省会城市,均有高速公路直达。

新规划同时还提出,未来10年,广州主要城区将重点发展轨道交通,并通过各种手段严控小汽车的使用。

对于未来广州的产业格局,规划提出了要构建10个产业单元,形成“一核三带”的产业格局。其中,中心城区产业单元将成为中心城区服务业集聚核;北部产业集聚带包括空港、花都西部、从化3个产业单元;东部产业集聚带包括黄埔、萝岗、新塘产业单元,增城产业单元和科学城[5.88-0.34%]穴

北区雪产业单元;南部产业集聚带包括番禺西部、番禺东部和南沙临港3个产业单元。

规划明确,广州将以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为主线,以产业链条、产业方向、产品上下游的产业联系为纽带,从城市中心区向城市外围区域,有层次、有梯度地合理布置不同类型、不同污染程度工业行业,形成功能明确、布局合理的汽车、石化、钢铁、船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重型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基地。

广州日报-广州城市发展规划(里面有花东镇做为人口调整的安置点)

广州规划七大片区“一主六副”(转载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9日

规划要点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部分内容:

●重点保护20.39平方公里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保持传统风貌,避免吸引大人流、大物流设施,新增学校,尤其是省、市一级学校尽量安排在新区。

●比2000年规划新增两个片区,由原来的5个片区变为7个片区。

●广州中心片区实现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体系,严控小汽车的使用。

●设置城市轴向和环向交通网络,市区任何一点将在20分钟进入快速网络,中心城区至市域任何地区不超过60分钟。

●建立5320平方公里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300多个城市公园、2000多个社区公园,基本实现“500米见绿”目标。

●旧城区人口外迁,选择12个安置点。

文/记者李婧、蒋悦飞 实习生颜英 通讯员鞠扬

历史城区保护

部分人口逐步外迁

广州将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重点保护20.39平方公里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

具体边界:由越秀路-环市中路-解放路-流花路-广三铁路-珠江(珠江大桥东桥-人民桥)-同福路-江湾路-江湾大桥形成的封闭环状地区。

广州旧城重点保护历史城区范围内的文物古迹、历史街区、特色街巷、传统风貌等,避免吸引大人流、大物流设施,逐步外迁部分历史城区人口,历史城区内教育职能尽量外移,新增学校,尤其是省、市一级学校尽量安排在新区。

城区规划

七大片区各有各定位

中心片区(主城区):广东省行政管理中心,珠三角世界级城镇群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中心。

东部片区:由东部副城区,包括黄埔及萝岗两部分。定位区域港口,珠江三角洲现代物流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技术创新中心,历史文化旅游基地、配套产业的居住城区。

番禺片区:由番禺副城区,汉溪-长隆-万博组团及19个居住单元构成。定位铁路客运交通枢纽,商贸、旅游综合服务中心,高等教育基地,承接主城区人口疏解的居住城区。

南沙片区:国际枢纽港口,临港工业聚集区,宜居滨海新城。

增城片区:特色生态农业示范区/现代制造业基地,区域生态旅游基地。

北部片区:区域航空枢纽、临空型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物流服务中心等。

从化片区:特色生态农业示范区、区域生态旅游基地、水源涵养地。

路网时空圈

环城高速内30分钟到市中心

打造市域“102060”机动车交通时空圈:保证机动车在市域范围的各重点发展区、重要节点进入高快速路网系统不超过10分钟,由任何一点进入高快速路网络系统不超过20分钟,中心城区至市域任何地区不超过60分钟。

高速公路网:主要包括“两环四廊”。两环是一号环线和二号环线,四廊指以京珠为主的北向走廊,以广深、广惠为主的东向走廊、以京珠为主的南向走廊和以广

三、广佛为主的西向走廊。

2020年轨网规划目标:“3060”时空和“6540(7070)”客运目标。其中,“3060”是指环城高速内30分钟可到达市中心,外围副城区60分钟可到达市中心;“6450(7070)”:即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量达到65%(主城区占70%),轨道交通占公交出行量达到40%(主城区占70%)。

交通资源配置

中心城区主推公共交通

适应城市“一主六副”的空间布局心态,制定沿城市轴向和环向发展的交通资源配置策略。

从主城区到近郊副城区(东部、北部和番禺)之间的近郊交通走廊以大运量快速路和快速轨道为主,原则上不设置高速公路。

从主城区到远郊副城区(从化、增城、南沙)之间的远郊交通走廊综合配置高速公路、快速路和中运量快速轨道。

主城区边缘通过设置快速环路屏蔽外部过境交通并加强边缘组团之间的联系,主城区内部通过设置快速轨道环线显著改善传统城市中心和天河新城市中心的交通环境。

主城区内部: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体系,合理利用岭南特色骑楼,创造优质的步行环境,严格控制小汽车使用。

近郊副城区(北部、东部、南部):优先发展轨道交通和BRT在内的快速公共交通系统,有效控制小汽车的使用。

远郊副城区(从化、增城、南沙):强调公交引导土地开发的TOD模式,在新城中心区培育公交客流,外围为小汽车交通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提供相对充足的停车位。

旧城人口外迁

轨道周边选择12安置点

规划提出,优化主城,构建新区主要是通过实施中调战略,坚持“新旧联动”。

[b]旧城人口外迁关键是调整人口结构。人口外迁安置位置选择应结合退二进三改造、城中村改造、新社区和新市镇建设进行,并应靠近轨道站点周边选址。

安置点的选择建议:荔湾区:旧城附近的西湾路地区;芳村的东教-茶滘地区;海珠区:沥滘一带;白云区:白云湖附近,结合新区开发进行、金沙洲新社区;市区外围安置:新市镇的联动建设,花都花东镇、广州新城、奥体新城、番禺南浦和汉溪、东涌等地区

此外,战略规划设置了约5320平方公里的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了7条区域生态廊道,全市还初步规划了300多个城市公园、2000多个社区公园,基本实现广州市“500米见绿”目标。

一个设计细节认真看

南中轴线三方案

你会喜欢哪一个

读者都很关心,城市南中轴线区域会是什么模样?且让我们看一看三大设计方案。

中轴线南段地区北起珠江前航道,南至珠江后航道,西起广州大道,东至新光快速路,全长6公里,面积16.14平方公里(含珠江水域0.26平方公里)。

方案一

凤鸣羊城 乐动珠江

沿城市中轴线设置一条富有动感的曲线活力带。规划核心区设置城市旅游服务、商务、商业、研发创意、行政办公、体育文化和企业办公七个城市功能核心。

方案二

花城绿轴 宜居社区

绿色开放中轴、区域行政中心、公共交通枢纽、生态绿地公园和滨水宜居新城。从北往南规划有电视塔-赤岗塔观光游览区、客村商务办公中心,大塘综合商务区和沥滘-海心沙交通娱乐商务枢纽。

方案三

中央文化生态休闲区

确定中轴观光区、消费商业区、湖滨行政区、文化娱乐区、创意湾、国际湾、休闲湾、中央湿地等8大城市核心功能分区,设高架观光列车。

两次战略规划比一比

2000:区域中心

2009:国家中心

广州早在2000年就进行过一次战略规划,这次的规划与上次有何不同?且听编制单位代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杨保军细细说来。

目的:2000年广州开创了战略规划新的方式。如果说2000年的规划是提升广州城市竞争力的话,那么,这一轮战略规划的目的是提升区域竞争力,尤其是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广州不仅仅要关注自己,更要携领区域。

定位:与2000年相比,广州从区域中心城市上升到国家中心城市。

规划研究范围:2000年规划强调对市区各种资源的综合调控力度,而这次强调的是市域,要更好地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落实城乡统筹。

思路:2000年的规划更多地注重外延式、跨越式的空间拓展,现在更多地注重内涵式的空间优化和提升。

篇7:广州10年经济发展

广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阶段,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时期。为切实加强对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根据《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经受严峻考验的五年,也是改革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目标,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积极推进中心镇和新农村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农业抗灾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标准化改造农田4万公顷、鱼塘0.67万公顷,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完成省下达我市的粮食考评任务,蔬菜等主要“菜篮子”产品保持较高的自给水平,生猪、水产品产量比“十五”期末分别增长8.7%和13.7%。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实施种苗增殖放流措施和“沃土工程”,建成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个,农药、化肥使用量比“十五”期末分别减少35%和25%。201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农产品出口额分别达到322.1亿元、188.6亿元和6.2亿美元,比“十五”期末分别增长12.0%、11.0%和15.9%,农业经济规模、土地产出率、主要鲜活农产品产量等指标居全省前列。

(二)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确立。

蔬菜、水果、花卉、畜牧、水产等传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水产品产量比重从2005年的35.6%提高至2010年的49.5%,畜牧规模化健康养殖比重和名特优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量比重稳步提高。农林牧渔服务业、种子种苗产业、观光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其中建成农业乡村旅游景点(区)106个,年接待游客600多万人次。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四大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蔬菜、水产、观赏植物、生猪价格成为全国指示性价格。2010年全市都市型农业总产值达1076.7亿元,其中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产值达754.6亿元。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9家、26家、80家,比“十五”期末分别增加5家、17家和30家,其中1家龙头企业已培育上市,实现了我市农业上市公司零的突破。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建成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30个,其中省部共建现代农业园区1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9个、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9个、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从零起步发展到405家,其中部、省、市级示范社分别达1家、9家和12家。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4.1万公顷,占家庭承包经营土地面积总量的38%。

(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成效显著。

推进重大农业科技项目攻关,香蕉枯萎病抗病品种选育等100多项农业关键共性技术取得突破,培育“彩霞”红掌、“广源占5号”水稻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85个。普及先进适用农业技术,蔬菜安全生产、环保控释肥施用、果蔬减压保鲜等一批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07.3万千瓦、农业劳动力人均达到2.84千瓦,温室面积达0.4万公顷,喷淋设施覆盖达0.5万公顷。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和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万多名,培训农业技术骨干6万多名。2010年全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良种覆盖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77%、95%、58%,比“十五”期末分别提高7%、5%和6%。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建立市、区(县级市)、企业(基地)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全市产地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较高水平。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制定(修订)农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140多项。建立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82个,其中国家级11个、省级13个。截至2010年底,全市无公害认证农产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有效使用有机食品标志产品分别达350个、73个和232个,省名牌产品(农业类)达79个,数量居全省前列。圆满完成第16届亚运会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

(六)动植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

初步建立市、区(县级市)、镇、村四级畜牧防疫体系和以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中心站为核心的水产疫病防控体系。配合第16届亚运会建成全国首个取得国际认证的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应急处理能力显著增强。加强植物疫情监测工作,强化产地防疫检疫,香蕉花叶心腐病等植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植物疫情和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控能力明显提高。

(七)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积极落实种粮直补、农机购置补贴、良种补贴、渔用柴油补贴、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贴等农业补贴,创新土地流转补贴政策,探索实施基本农田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结合实际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和低保补贴标准。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渠道,推进渔民转产转业。推进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落实留用地政策,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676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2.4%,城乡居民收入比由“十五”期末的2.58∶1下降到2.42∶1。

(八)城乡一体化发展开局良好。

制定《关于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实施意见》及12个配套文件,初步构建起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体系。大力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市场体系、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一体化发展,开展自然村通水泥路、通电信网络、通自来水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累计960条行政村进行了村容村貌整治,农村集中的地区基本实现了生活垃圾统一收运和无害化处理。扶持中心镇加速发展,中心镇发展成为我市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节点。加大对北部山区镇的扶持力度,北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二、“十二五”发展环境

(一)发展机遇。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转型期,国家强调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央及各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密集出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环境非常有利。

我市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成功举办了第16届亚运会,城市实力显著增强,正朝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全省首善之区的方向迈进,迫切需要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而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开局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二)重大挑战。

资源与环境对农业发展约束加剧,城市与农业发展的用地矛盾突出,农业用工难问题严峻,农业发展面临的环保和灾害疫病防控压力增大,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突出,迫切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仍然较弱,与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市场消费需求升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更高要求,突发事件对城市农产品应急保障能力提出考验,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任务更加艰巨。

城乡一体化发展刚刚开局,城乡在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仍然较大。农民增收仍存在大量制约因素。农业和农村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北部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落后。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总目标,以服务城市、改善生态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农业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设施化、品牌化、产业化为重点,强化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基础支撑,推进农业向科技型、生态型、服务型和效益型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与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具有广州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新格局。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北部山区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城乡统筹原则。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资源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多功能综合开发,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改革创新原则。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市场导向原则。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充分利用我市综合优势,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稳定并逐步提高主要鲜活农产品的自给率。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大力发展品牌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深加工和现代流通农业、种子种苗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生态保障能力、辐射示范能力明显增强。深入推进广州特色的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和农民收入快速持续增长。

2.主要目标。

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通过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数量增长向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保障转变;农业生产条件由依靠自然条件向大量使用现代设施装备转变,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3万公顷;农业经营方式由分散粗放向规模集约转变,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3万公顷,产业化带动农户比重达到50%左右;农业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开发向循环节约环境友好转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均比“十一五”期末提高5%,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指标值翻一番;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20%。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高标准规划建设重点“菜篮子”基地、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优势产业板块,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抗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主要鲜活农产品自给能力稳步提高,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业总产值、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1.5%和1%。

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初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到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农村扶贫工作取得突破,到2012年底,被帮扶的贫困村年集体收入基本达到10万元,被帮扶的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基本达到5000元。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规划、基础建设、市场体系、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分区合理、特色鲜明、和谐依存的规划建设体系;镇域经济较快发展,产业聚集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功能显著增强;农村交通、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对城市的绿色生态屏障作用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有序发展。

四、区域布局和产业发展

(一)区域布局。

依据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条件,根据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进优势产业向现代农业园区、重点“菜篮子”基地和特色产业板块集中,形成组团式多板块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布局。

1.北部山区生态农业组团:主要包括白云区东北部、花都区北部、萝岗区北部、从化市及增城市北部,重点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特色水果和花卉及有机蔬菜等特种农产品种植业、生态畜牧业、特种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绿色生态产业。

2.中部平原农业组团:主要包括白云区西北部、花都区西部及增城市中南部,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业、丝苗米生产与加工业、花卉园艺业、出口水产品养殖加工业等无公害高效产业。

3.南部滨海沿江农业组团:主要包括番禺区、南沙区及巴江河、流溪河、增江下游流域,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及亚热带特色水果等特种农产品种植业、观叶植物及绿化苗木园艺业、优质水产养殖业、饲料加工业、观光休闲农业等绿色高效产业。

4.城郊农业组团:主要包括海珠区南部、荔湾区西部、白云区南部、花都区东部、番禺区北部及萝岗区北部,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及特色花卉等特种农产品种植业、观赏鱼等特种水产养殖业、体验型旅游农业、农产品流通业、种子种苗及饲料等涉农科技产业和现代农业服务业。

(二)产业发展。

1.粮食:种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优化粮食品种结构,适度发展甜玉米、马铃薯、番薯等高效粮食作物种植。扶持增城、从化市发展优质稻米生产和加工。推进粮食品种差异化、优质化和耕作机械化。

2.蔬菜:加强蔬菜生产基地、蔬菜标准园区和蔬菜专业村建设,推进近郊菜地环境改造,推进标准化、设施化生产。加强标准化、产品标签标识等技术的示范推广,提高绿色蔬菜、有机蔬菜种植比重。培育农产品物流配送和深加工产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3.水果:加强果园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水果专业村。优化品种结构,加快大宗水果品种改良,适度发展加工型水果种植,加强岭南特色水果品种选育。扶持发展果品保鲜加工业和观光休闲农业。

4.花卉:以标准化、设施化、生态化为核心推进花卉产业升级,重点发展观叶植物、高档盆花、出口盆景、鲜切花等四大优势花卉园艺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出口竞争力的新品种,发展花卉种苗产业、包装储运流通业,完善产业链结构,形成花卉产业优势。

5.畜牧:推进畜牧养殖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重点支持大型骨干畜禽养殖项目,扶持大型畜牧企业开展养殖、购销、屠宰加工一体化经营。稳定畜牧生产,扶持我市大型畜牧企业在市外建设养殖基地,稳定供应广州市场。扶持种畜禽产业发展壮大。

6.渔业:加强渔业设施建设,改善养殖基础条件。大力推广水产健康养殖模式,推进水产标准化、设施化、专业化养殖。加快名特优水产、观赏性水产、水产苗种等养殖业和水产出口加工业。大力发展远洋渔业,打造全国海洋水产总部经济园区,建设具有规模影响的国际海洋水产交易中心和国家级现代化渔港。

7.现代种业: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和畜禽、水产遗传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扶持重点科研单位或优势企业建设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畜禽扩繁场和水产良种场,扶持种子种苗产业化发展。

8.现代农业服务业: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现代物流、农业会展、农产品检测检验等高端产业,适度支持生物农药、兽药疫苗、饲料、配方基质、农业机械及设施装备等涉农产业,提升我市农业科技含量、影响力和辐射示范能力。

五、主要任务和建设重点

(一)夯实产业基础,完善公共服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

1.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进连片农田和鱼塘标准化改造,结合都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基本农田保护提高重点农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的整治标准。加强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和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推广连片温室大棚、节水灌溉、农产品冷链保鲜等农业设施应用。

2.开展新一轮“菜篮子”基地建设。保持常年菜地不低于3万公顷、鱼塘不低于2万公顷的水平,建设设施菜田0.33万公顷、设施渔业0.27万公顷,改造近郊菜地0.13万公顷。建设和提升30个蔬菜专业村、20个水果专业村,建设15个重点蔬菜基地、10个现代渔业基地、20个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场),建设和改造30个万头以上现代化养猪场。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采后分级、加工、包装、保鲜、冷藏能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和标准化养殖技术及设施,扶持养殖产业规模化经营。

3.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和认证力度,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高标准建设市农业标准与监测中心、农业部花卉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广州),完善区(县级市)农产品质检机构,扶持建设重点农产品产地检测站,完善市、区(县级市)、生产企业(基地)和批发市场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完善供穗农产品基地质量监管机制。加强种子、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监督抽查,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强化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完善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制度,推进农产品溯源系统建设。

4.完善动物卫生和作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完善市、区(县级市)两级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健全以市、区(县级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导、以镇站和村级防疫员为补充、以专业科研机构为辅助的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加强市、区(县级市)兽医实验室建设。积极开展常年免疫工作,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率保持在95%以上。全面提升屠宰检疫规范化水平,基本完成检疫申报点建设,规模生产场产地检疫率达100%。完善动物疫病和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物资储备等工作。建立健全重大水生动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建立职业渔医制度,建设鱼病远程诊断防治网络。完善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维护管理。

5.深入推进农业市场化、信息化建设。升级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扶持北部山区建设农超对接生产基地,培育农村流通中介组织和各类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协会,建设农产品营销网络和冷链体系,发展农产品配送直销、电子商务、名优农产品会展等新型流通模式。加强市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和数据库建设,推进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运用。开设农业技术实用信息服务,提供农业通、热线电话等信息服务,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向农村基层延伸、向农业产业链各节点延伸。

6.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加强农业(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继续实施休渔禁渔制度,积极开展增殖放流。加大各类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力度,完善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网络。建立外来生物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体系,推广节约型生产技术,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推广农药化肥减量使用技术,发展农业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村沼气利用等循环农业。

(二)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精品农业,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1.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优势产业基地和“一村一品”建设并引导向优势区域集聚。稳定粮食生产,优化园艺产业和养殖产业结构,发展优质、安全、高效、生态的精品农业和特色农业,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发展种子种苗和特种种养殖等技术密集型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业、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农业会展业。

2.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完善市、区(县级市)、镇(街道)三级农业技术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涉农主体广泛参与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引进、示范和推广良种良法等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加快农业机械化、设施化发展,逐步把农业设施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3.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农业企业上市。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市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达50家。完善产业化利益联接机制,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延长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会展农业、现代农产品物流业等农业相关产业。

4.积极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完善观光休闲农业基础设施,推进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建设。规范农家乐经营行为、提升服务档次,制订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制度。完善用地、贷款等优惠政策,鼓励有实力的农业科研基地、农业企业、“一村一品”专业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渔业)。重点抓好滨海农业乡村游、岭南水乡特色游、千年花乡观光游、北部生态农业乡村游、农业科技观光游等精品线路和重点景区建设。

(三)整合产业资源,扩大开放合作,提高我市农业的影响力和辐射能力。

1.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影响力。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围绕优势和特色产业,开展农业新品种创新、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型饲料和饲料原料生产等重点领域的研发,提升我市农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吸收创新能力。加大对重大农业科技项目的扶持力度,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2.大力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布局合理、功能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备、产业优势突出、生态环境优良、科技应用领先、服务体系健全、管理科学高效的要求,高标准规划建设万花园等现代农业园区。优先应用各种先进适用技术,重点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现代化装备建设,全部园区推行标准化生产。农业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产业化扶持等各项政策向现代农业园区倾斜。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整区(县级市)、整镇创建示范园区工作。

3.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提高引进技术、利用外资的质量。鼓励以国内高端消费需求和出口为导向发展名牌农业。启动“菜篮子”市外基地建设,发展生产在外地、研发和销售在广州的农业总部经济。进一步落实广佛肇农业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与珠三角、泛珠三角、港澳台及东盟等地区的农业交流与合作。

(四)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开创和谐城乡、幸福广州新局面。

1.协调推进城镇化,繁荣农村经济。以中心镇、山区镇、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提高产业聚集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为核心,加快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强化与全市产业布局融合和产业系统配套,增强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打造具有我市特色的“名镇”、“名村”。

2.扶持北部山区镇加快发展。加强北部山区镇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都市型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生态产业。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北部山区镇危房改造、农村合作医疗、低保、五保供养等社会事业配套筹资减免。加强对北部山区镇、贫困镇的对口帮扶工作。

3.深入开展新农村综合试点。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和旧村改造,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协调推进规划建设、社会保障、社区管理等相配套的新农村建设综合试点。加强渔村、渔港建设,继续推进渔民转产转业工作,统筹解决渔民住房、最低生活保障、培训就业、养老、医疗保险等基本保障问题。

4.积极培育新型农民。落实资金、技术、土地、劳动保障等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农民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每年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8000人、农民创业培训1000人、农民企业家培训100人,到2015年,实现全市每6户农户中有1名农民参加培训,每条行政村有1名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

5.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股份合作制,健全集体经济管理,维护农民财产权利,保障并提高农民股份分红、租金等财产性收入。建立健全低收入农户收入监测与帮扶援助机制,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市内“双到”工作。

六、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发挥市委农办的指挥协调功能,建立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加强工作计划和考核,推进规划各项任务落实。

(二)强化政策支持。

1.加大财政投入。加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确保各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幅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确保政府新增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和农村的比例。

2.突出投资重点。按照农业发展的板块布局、产业重点和产品结构确定投资扶持政策,突出对主要产业基地、优势产业板块的投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的投入,确保完成“菜篮子”产品基地、现代农业园区、观光休闲农业、良种培育体系、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等规划建设任务。结合我市实际,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扩大农业直接补贴范围,提高农业补贴水平。

3.完善政策体系。重点做好观光休闲农业、现代农业园区、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调研和综合试点,建立完善涉及财政、金融、保险、用地等方面的农业扶持政策体系。

(三)深化改革创新。

1.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认真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完善基本农田保护补贴制度,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基础上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法流转,建立完善农业土地流转信息系统、经营权交易市场体系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2.改革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和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健全区域性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农机安全监理体系,发挥公益性服务机构的技术服务、灾害防控、质量检测、信息提供、培训教育等农业公共服务职能。

3.创新农业投入机制。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性作用,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工作,扩大农业投资规模,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有序发展小额贷款机构,建立新型农业保险保障体系,完善农业灾害补偿机制,加强涉农要素市场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上市。

4.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机制。深入推进简镇强政试点、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建立集约化、规范化土地利用制度。构建以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为基础的新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运营机制,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理顺乡村旅游管理体制,建立完善乡村旅游管理机制,促进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加强法制建设。

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防疫、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的立法研究。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健全市、区(县级市)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推动农业执法重心下移,提高农业执法效能,改善执法条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疫病、渔政牧政、农技推广、农业环境保护、农机安全、保护区等农业执法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执法培训和普法教育。

附件:

广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表 四)加强法制建设。

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防疫、农村土地流转等方面的立法研究。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健全市、区(县级市)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推动农业执法重心下移,提高农业执法效能,改善执法条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疫病、渔政牧政、农技推广、农业环境保护、农机安全、保护区等农业执法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执法培训和普法教育。

附件:

篇8:广州10年经济发展

1 广州市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

1.1 社区体育的内容和形式

广州市社区体育活动形式主要有经常性小规模竞赛和日常性身体锻炼活动两种形式。据统计, 广州市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参加的国际、国内的体育舞蹈、风筝、信鸽、龙舟、舞狮等项目比赛获得冠军次数为19项次。至全省开展社区活动以来, 各地开展了众多小型、多样、分散的竞赛活动。由于跑步和散步不受场地器材等设备的限制, 无需任何花费, 仍然是城镇居民最常见的锻炼方式。球类、游泳、登山、踢毽等活动项目, 在华南地区也是男女老少热衷的体育锻炼活动。

1.2 运动项目多样化

市民家庭经济收入的增长, 促进了体育健身运动项目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肖焕禹教授指出, 随着体育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民众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形式从简便易行, 小型多样, 易于掌握和便于活动的健身为主的体育娱乐项目向着活动内容丰富, 技术性较强, 对场地器材条件要求较高的复杂多样的、经济要求较高的体育活动项目发展, 且休闲性特点更加突显。当前, 经济收入居于中等以及以上的人群选择的活动项目, 也多为网球、保龄球、台球和交谊舞等对技术、场地器材条件要求较高的活动项目。

2 2010年亚运会的举办对广州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影响

2.1 给广州市社区体育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

家庭经济实力的不断攀升, 是我国居民体育的消费观念得以提升的基石, 也是城镇社区体育得以发展的关键。亚运等大型赛事的举办可以促进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通讯、交通、观光旅游、餐饮等行业;还将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 如在亚运的筹备阶段中, 各种体育场馆、交通、通讯、服务等设施的营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还能促进广州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2.2 提高政府行政部门对社区体育的管理

政府支持是社区体育得以发展的保障。各地政府的支持与投资对城市化居民体育消费观念的转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再者, 政府职能的加强对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群众体育事业有着重要意义。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事业是各级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 行政领导应予以重视。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 大众体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 全社会体育意识普遍增强, 经常性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增加了近40%。

2.3 有利于提高民众参与健身的意识

作为亚洲最为重要、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竞技体育赛事, 亚洲各国, 乃至世界多数国家都会对亚运会的举办予以极大关注。加之大型赛事的长时间筹备, 媒体大力度的宣传, 国民就会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体育, 理解体育的内涵、精髓和魅力。其次亚运会是运动健将们展示自身精湛的运动技能的平台。人们在近距离的欣赏运动员高水平表演的同时, 也加深了体育运动项目技战术和规则的理解, 增进国民的健康意识。

3 结语

3.1 结论

自广州成功申办2010年亚运会以来, 给广州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极大地刺激。表现为: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在推进;社区居民体育的思想观念在提高;体育人口的数量和居民体育消费能力在持续增长;政府对社区体育的投入力度在逐渐加大;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在大幅上升。

3.2 建议

(1) 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角色的社会居民对体育锻炼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 社区体育活动内容的建设应该多样化、大众化, 既要满足不同居民的各样需求, 也要考虑大众的参与热情。抓住广州亚运会的举办给广州城市居民体育锻炼意识提高的机会, 号召市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2) 努力完善社区体育指导员培训制度。为了满足社会对社区体育指导员的需求, 利用2010年亚运会在广州举办的契机, 改进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制度, 并完善继续培训工作, 提高培训质量, 吸引更多的体育专业人士加入到社区体育健身指导的行列中, 提高社区体育指导员的素质。

(3) 我国相关职能部门在制定亚运相关规划时, 必须总结以往其他城市成功举办大型赛事的经验, 要做到经济合理, 避免资源浪费。亚运举办过后, 其场馆设施能供城市居民使用, 推动广州市社区体育的发展。

摘要:2010年亚运会将在中国广州举办, 大型赛事的举办不仅影响所在城市的社会、经济, 还影响着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体育运动理念, 以及城镇居民所处的社区环境。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归纳法等, 分析2010年亚运会对广州社区体育影响的研究。

关键词:2010年广州亚运会,社区体育,促进,影响

参考文献

[1]任兆璋, 苏毅.对2001-2010年广州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预测与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5 (1) :54~59.

[2]肖焕禹, 方立.中国与经济发达国家体育人口的比较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8 (3) :7~12.

[3]吕树庭, 周治.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与大众体育[J].成都体育学院报, 2005 (2) :19~21.

[4]翁家银, 朝新君.由2010年亚运会对广州市健身娱乐业引发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5 (3) :88~91.

[5]孙葆丽.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1 (4) :436~437.

[6]田夏.举办大型体育比赛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北京体育学院报, 2002 (3) :315~317.

[7]杨建设.我国西部城市社区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4) .

[8]许贵家.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学校体育的影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2) .

[9]沈建华, 肖焕禹, 龚文浩.论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社会体育三位一体实施素质教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0 (4) .

上一篇:土建施工员转正申请下一篇:大学生拼搏奋斗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