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毕业了作文字

2024-05-14

我们毕业了作文字(共3篇)

篇1:我们毕业了作文字

听,栀子花开了作文字

时间的步伐永远都不会因事物的改变而停歇。转眼,不知不觉又到了六月,望着这茂盛的栀子树,心中夹杂着百味,不尽惆怅,不尽思念。

时针和分针每天总会有24次的相遇,就像今生我注定与姥爷相遇一样。姥爷是一位校长,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培育出的桃李可谓是遍天下。可能是因为职业的缘故,从我生下来姥爷就对我非常严厉,要求我做事就要认真。姥爷会写得一手好字,所以他希望我也可以把字写得漂亮。于是,他每天都手把手地教我写字,每一撇,每一捺,每一点,都写得那么认真,那么有力。到该验收我的成果的时候了,我骄傲地坐在书桌前,提起笔便写了几个大字,我自以为写得还不错,便拿给姥爷看,当作是我的“考卷”。姥爷指着字说:“这一撇教你多长时间了?怎么还写不出来笔锋?这一捺不是告诉你要提笔吗?你怎么还记不住?”我失望至极,泪水在眼睛里打转,说:“可是我尽力了。”“你看你每天花了多少时间写字?还说尽力了,教你这么长时间,怎么不上进呢?一点都没我的性格。”我委屈极了,生气地说:“我不练字了,以后再也不练了。”说完,便摔门而去。那时,我认为姥爷是这个世界上最坏的人。

时间的航班把我带回那个寂静的午后,那是一个炎热的午后,我和小伙伴们疯玩过后,她们提议去买冰棍。可我用手摸了摸兜,一分钱都没有。于是,我只能蹲在一旁看着她们享受美味。这时,姥爷从我们这里路过,见此情景,他毫不犹豫地从上衣兜中掏出一元钱,塞在我的手里,说:“天热,去买根冰棍解解暑,要记住,别人有的,咱们也要有。”我感到非常诧异,姥爷平日里对家里人是出了名的“抠门儿”,因为他曾被贫苦的日子摧残的“体无完肤”,所以才养得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我高兴地品尝着冰棍,它是那么清凉,那么甘甜。那时,我认为姥爷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人。

记忆的摩天轮不停地转呀转,不知不觉就转到了那个被快乐填充的那天。清晨,我拉开窗沐浴着第一缕阳光,走出屋外,呼吸着这个世界上最新鲜的空气。“咳咳……”一阵咳嗽声打破了沉醉在自然里的.我。姥爷年轻时,因为家里的开销而发愁,那时的他总会以吸烟来消愁,以致平复自己的心。所以到现在还改不掉这个坏习惯,总是喜欢用吸烟来解决一切不愉快。我把目光转向他,他见我看着他,便说:“我刚买了一棵栀子树苗,一会儿你陪我种上吧!”我满心欢喜的说:“好啊!”但又有些担心,因为他不同于往常,脸上的光暗淡了许多,言语间也略显忧虑。“老将出马,一个顶俩”没多大一会儿栀子树便种好了,老爷和我都在等待栀子树开花。一天,两天,三天……最终,老爷还是被大量的香烟压倒了。他躺在床上,用他那双无力的手握住我的手吃力地说:“莉莉,姥爷不能陪你走完剩下的路了,姥爷送你栀子树是因为它的花语是坚强,在没有姥爷陪伴的日子里,姥爷希望你能坚强地面对一切困难,姥爷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就是和你在一起的日子,姥爷因为你而感到骄傲,即使姥爷不在你身边,姥爷也会看着你。白天,姥爷变成太阳,时刻照耀着你;晚上,姥爷就变成月亮,默默地陪着你;等到栀子花开的时候,姥爷就会回来看你……”。话音刚落,姥爷便永远地闭上了双眼。“姥爷,你别走……”。我撕心裂肺地喊着。“姥爷怎么会走的这么突然,让我措手不及。”妈妈告诉我,姥爷早就已经查处得了肺癌了,他不让任何人告诉我,因为他想让我快乐。那时候,我认为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因为我有一个这么爱我的姥爷,我永远都不会孤单。

如今,春夏秋冬已有十几个轮回,栀子树也已长得茂密繁盛,老爷离开我十年多了,而我已是一个初三生。在备战中考的日子里,难免会疲惫,但我永远都不会流泪,因为姥爷希望我坚强。每当疲惫之时,我总会想起姥爷,想起那句“别人有的,咱们也要有。”所以,别人具备的知识我也一定要具备,这其中,是姥爷给了我无限动力。我会一直带着坚强和自信去坚持自己的梦想,因为这是我的性格,是姥爷帮我练就的性格。对于姥爷,我误解过,也感激过,更深爱过。多希望时针和分针能倒转几万个轮回,还我一个健康的姥爷。姥爷,我想您了,很想很想……

冰心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人们,即使踏着荆棘也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那些有姥爷陪伴的日子花香弥漫。听,栀子花开了!姥爷,您来看我了吗?

篇2:我们的毕业演出

为此,《尚舞》用相机记录下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08级的毕业演出,期望得到 共鸣的同时能够传递些许快乐。同学们,请不要悲伤,分开是为了下一-次的再见。所以 让我们快乐说再见!

我不记得最后,

有多少人流下了热泪;

我不记得最后,

有多少人拍红了手掌。

那些舞室里一起练习的日日夜夜

那些舞台上一起表演的分分秒秒

最后变成用舞绽开的一朵花,

告别了最美的青春,

篇3:文字和我们的生活

《三国演义》里,语言艺术上最绝的莫过于“骂死王朗”,一段气势如虹的现场教训,酣畅淋漓,诸葛先生简直就是在唱歌嘛。同样令人击节赞叹的还有“舌战群儒”,除了言辞犀利、雄辩滔滔,里面还趁机贯彻了很多儒家伦理原则,有君有父。

历代文章,都有把意境写得极美的。在经典当中最美的当然是《诗经》,写对美女的单相思,“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爱情的意境莫过于此。在《论语》中,孔子的弟子曾點也是个有情怀的“文青”,他说自己的志向,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短短27个字,却有大片的美感。

至于历代散文,当然更是各尽妍美了。有时写景,有时写情,有时写人生心得,有时则阐述“闻道有先后”这样的道理。墓志铭也是散文的重要形式,一个人死去,一篇好文章出现,经常写得坟头生花。

对文字的艺术化使用,让多少人名动天下。

如王勃,在滕王阁上,别人饮酒他写文章,写一句别人就抄一句拿去读,读得满座雅士心潮起落,几乎心脏病发作。到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人们惊讶得几乎掉下巴。

还有苦吟诗人贾岛,是“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呢?纠结犹豫,十分痛苦。他写了一首诗形容自己对诗的沉迷:“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例证不胜枚举。“文青”时代的我,也对这样的文字痴心热爱,对传统文化十分自豪。

年纪渐长,我就在想,一生苦学,只给后人留下一些美丽的文字,有什么用处?我们的古典文学除此之外还能干些什么?唐宋八大家,大多是国家栋梁之材,留下的文字最有益的,也就是柳宗元对民生艰难的呼吁、韩文公对师生关系的厘清,还有一些对高洁人品的自矜、对庙堂江湖的爱厌,等等,此外便都是美丽的意境了。“意境”能顶什么用?

这次去北京采访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陈伟,他说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只有人生哲学,没有政治哲学。这样的言论我不觉得奇怪,而且也在相当程度上认同。很明显,我们几千年来根本找不到一本有严谨体系、有理性的方法论的哲学思想著作,而在西方,在比孔子更早的古希腊前期,这类著作就已经汗牛充栋了。

然而为何如此呢?

我想一定有语言的原因,我们的文字是不适合用于理性表达的,因为它总是语意模糊。一本《论语》,只是些零散的对话,后世不知道有多少种注释。到今天,“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中的“小人”,“无友不如己者”中的“无”,到底是什么意思,都还在争论。一位知名学者把“小人”解释成“小孩子”,曾引得一片哗然。

古文的意境之所以那么美,美得登峰造极,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语意的不确切。就像人们去黄山,一定要有雾,雾一散就觉得差很远。古文里就到处是雾。

文字是日常生活必需的表意符号,而无法清晰表意的文字,许多事情也就无法确定下来。反映到社会生活当中,就是规则不明晰,人和人相处需要互相揣摩,办事干活常常要彼此试探,偶有明确的规则,也不敢相信,还要另想门路疏通。西方经济学最怕这种情况,因为这样做的社会交易成本非常高。陈伟说,我们的社会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就是社会资源贫乏,人与人的信任稀缺,这严重阻碍了现代活动的开展,到今天依然如此,这是受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影响的结果。

今天我们当何其庆幸,因为曾有新文化运动。

一位我十分尊敬的教授十分厌恶儒家在后世发展中不断确立的一些教条,这些教条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违背人性,人们根本做不到,却又要整个社会奉为圭臬。“结果就是虚伪,从上到下一塌糊涂的虚伪。做不到,又不能说改教条,那就造假,这在今天依旧贻害不浅。”

回到“舌战群儒”的场景。在一个枭雄并起、诡计横行、杀戮随心的时代里,一堆斯文君子坐在一起讲道理,讲的还是明明谁都不当回事的教条。说话最真实的是薛综,他说的就是“谁有权势跟谁混”的现实道理,被诸葛亮骂得最厉害。

定下一些人人做得到而且必须做到的规则公之于众,然后大家依照行事,越轨的就要受到惩罚,这是西方人喜欢的做法。我们对此向来不喜欢,我们是对“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些潜规则津津乐道。所以,如今那些真正有担当的人文知识分子,在社会建设上所做的事情大多是想实现这两者之间的扭转。

我同样遇到一些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对传统伦理推崇备至的知识分子,从人格上、社会理想上一样很可敬,他们是另一种理想主义者。今天“销售”传统文化的很多,也有一些坚定的流派,而体现于市场上,不过是“孩子练口语,学者卖鸡汤”,反而令人放心。

上一篇:汽车驾驶员技师论文-浅谈高速公路行驶安全使用轮胎的体会下一篇:2003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半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