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化雪现代文阅读答案

2024-04-12

掌心化雪现代文阅读答案(共8篇)

篇1:掌心化雪现代文阅读答案

1.作者在文中记叙了三则小故事,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2.结合上下文,发挥想象写一段话,模拟文中那位心理老师的口吻开导丑女孩。(3分)

心理老师对女孩说:

3.第⑨段中“我”的先生当时为什么“并不骄矜自喜,反而觉得羞愧”?(3分)

4.读完全文,谈谈你对题目“掌心化雪”的含义的理解。(4分)

5.仿照下面例句,结合文中丑女的遭遇,以“不以恶小而为之”开头,写一句话。(3分)

例句:不以善小而不为--个温暖的眼神,一句轻轻的鼓励,都足以变成一个人心中的蜂飞蝶舞,水绿山蓝。

不以恶小而为之──

6.本文有不少精彩语言值得品味,请摘录两句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作简要的点评。(4分)

参考答案:

1.(1)心理老师给丑女孩温暖的拥抱,从此改变了她的人生。(2)“我”在医院滴眼药水暂时失明时得到了热心人的搀扶。(3)“我”的先生真诚地施与路边乞讨的老人。

2.提示:可以就“外表美和心灵美”的道理来说服开导,要求:说理充分,有说服力,语言流畅

3.因为他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觉得帮助可怜的乞讨老人是不理顺应当的,所以他“并不骄矜自喜”;因为他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无法给予更多更好的帮助,所以“觉得羞愧”。

4.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温暖的手,用火热的心帮助别人走出困境,融化冰冷的现实。(意思正确即可)

5.一个鄙夷的眼神,一种歧视的态度,都足以变成一个人心中的风狂雨骤、天昏地暗。

6.示例:摘录:“假如你碰到黑暗里挣扎的人,请不要背过身去,伸出一只手,就能给对方一个春天,让一颗心慢慢复苏。”点评:呼唤人们给身处困境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用温暖的心融化冰冷的现实。“春天”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爱的力量的巨大,又巧妙地与下文的“足以变成一个人心中的蜂飞蝶舞、水绿山蓝” 相照应。

篇2:掌心化雪现代文阅读答案

10、阳光照在身上是温暖的,微笑也是有温度的,相信自己的微笑能感化身边的人

11、对自己能力不足的叹息,对社会不公平的抨击

篇3:现代文阅读五步法

第一步:飞马观花。即拿到一篇阅读材料后, 首先以最快的速度浏览材料的标题、作者、写作时间、文段出处、内容注释和各试题题干, 在头脑中对材料的背景、文体、内容范围和考试要求等形成总体印象, 从而把整个阅读理解过程放在一个整体氛围中。做到这一步, 不仅能提高阅读理解速度, 而且能提高材料理解的准确度, 避免望文生义。

第二步:跑马观花。这是在明白了阅读材料的背景、文体、话题、内容范围和考试要求之后, 用跑马观花、一目两三行的速度快速阅读全文的一步。通过这一步, 要了解材料的话题对象、具体内容和行文思路。如果是记叙文, 则要通过这一步明确记叙的对象、事件及其前因后果, 勾画出文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抒情议论性语句、材料中反复强调的句子和考题中涉及到的语句, 在头脑中初步概括出文段中心;如果是议论文, 则要通过这一步明确材料的论题、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论证方法;如果是说明文, 则要通过这一步明确说明对象、对象特征、说明步骤、说明方法、说明目的和说明语言的特色。“跑马观花”一步, 目的是对阅读材料的整体形成初步认知, 明确材料的信息分布, 明确要对材料进行深入理解应抓住的重点。

第三步:下马观花。这一步是利用前两步所获取的信息, 结合具体考题, 有针对性地推敲、理解相关词、句、段, 作出答题抉择的一步。阅读试题的设计一般是按由局部材料的理解到整体信息的把握顺序排列的, 即首先考查考生从局部材料中正确提取信息的能力 (词、句、段信息挖掘) , 然后再考查考生对材料进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一般是最后两题) 。“下马观花”是推敲、理解、把握局部信息的阶段。那么, 怎样进行“下马观花”呢?我认为, 应紧密结合考题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1) 找准与具体考题紧密相关的关键词、句、段, 然后联系上下文仔细分析、推敲, 弄清这些词、句、段所涉及的对象、话题、背景和修饰限制性词句, 把词、句、段的理解放在一个具体语境中来进行。

(2) 要善于把握信息的强调方式。整篇材料的重要信息往往在首尾段中, 一段材料的重要信息常常在段首尾里, 篇段的理解要高度重视“跑马观花”中所提到的重要词语后面的内容;复句材料的强调重心一般在后一分句, 问句的强调重心在于对题目的回答, 倒置句的强调内容是被倒置的成分, 句子中凡用逗号隔开的成分一般都是强调内容。

(3) 紧扣中心和话题, 准确挖掘隐含信息。根据需要, 材料中的一些信息的表达不用直言方式, 而是把要表达的意思隐藏在字里行间, 因此考生必须能够透过字面去领悟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 即理解材料语言的“话中之话”“弦外之音”。

第四步:走马观花。这一步是在完成局部信息把握的基础上再次快速阅读全文, 对全文进行整体理解、整体把握的阶段。“下马观花”中, 我们完成了对局部信息的把握, 把握了局部信息, 为我们正确归纳全文中心, 理解结构层次、表达技巧、选材特点和评鉴思想内容等作好了充分准备。但要准确把握整体信息, 我们还必须站在全文的高度去对材料进行“走马观花”似的快速阅读, 把局部信息认真加以梳理、综合、概括, 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 并根据题的要求进行求证, 这样才能保证所提取的整体信息的可靠性。归纳中心、评鉴思想内容要极其重视首位段、段首位的议论抒情语言和感情色彩浓厚的叙述描写性语句, 在头脑中形成全文的内容系统;理解结构层次, 头脑中必须有清晰的全文行文脉络;表达技巧评析和信息筛选, 头脑中必须有全文的选材特点、作者构思、语言风格等的总体印象。整体理解是否准确可靠, 走马观花一步必不可少。

第五步:回马观花。这是完成从局部到整体的阅读理解后, 回过头来用所获取的整体和局部的信息进一步推敲、求证答题是否准确、完整的阶段。答题中提取的局部信息是否准确, 需要用整体信息的事理逻辑来推导验证;整体信息的理解是否完整全面, 需要用局部信息来归纳求证, 二者相辅相成。回马观花一步, 可以尽量减少和消除答题中的失误, 帮助考生尽可能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材料。

篇4:掌心化雪

热度:

――致甜甜同学的一封信

甜甜同学:

现在是寒意正浓的冬季,而我们将要面对的,是月考,是调研考试,是期末考……再有,就是中招了,就在那个不久的阳光泛滥的的夏天。

在这个名叫“压力”的天空下,有人哀叹,“试卷横飞飞满天,衣带渐宽有谁怜?”又有人高呼,“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而我总习惯抬头看天而不语,听花开花落而浅笑。我笑,为什么要把自己搞的那么累?就算是在这如时光飞逝般超速发展的社会,也不能把内心无助、低落得像个黑洞吧?于是我把阳光装进内心,让它作为我心灵中温暖的存在,融化那积深几尺的压力之“雪”,还我一份安静与坦然。不知你是否有同样的感受。

在这个名叫“压力”的天空下,我们咬紧牙关拼命奔跑,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苦读中,只是为了我的理想。我不喜欢勾心斗角,你争我夺。我总对自己说:“我只是凡人,我只有凡心,我何必看着别人的成果而眼红呢?我只和自己比……”我要尽力去学,我看重我在意的是我奋斗的过程!于是这份豁达融化了心中积深几尺的压力之“雪”。不知你是否有同样的思索。

我们同样爱好画画,同样生活在那个名叫“压力”的天空下,也同样接受着阳光的洗礼,每当我拿起画笔的时候,我的.心就澎湃、澎湃,我的世界安静而美好……我不知道人的一生中能有多少日子是晴天,我也不知道前方是否有未知的风暴正在酝酿,我能做的,也只是以一颗坦然的心去迎接未来罢了。做决定需要多大的勇气我并不清楚,而如今你正面临着人生的岔口。阳光与豁达可以融化我心中的雪,那么我们彼此紧握的手的温度,可否化掉你心中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呢?

亲爱的甜甜,你的左手边,是我的右手。我们都是阳光的孩子,相信我们掌心的温度可以营造一个蜂飞蝶舞、水绿山蓝的心灵天空。

现在,请把你的手交给我。

想伴你前行的同学

12月10日

篇5:掌心化雪高考满分作文

那是一个燥热的`夏天,调皮的我正准备着一场闹剧。我把胶水涂在补习老师的凳子上您就是那位新来的女老师。我得意极了,因为我不想补习。

终于,您走进来了,一股淡淡的香味便弥漫开来。您长发飘飘,水灵的大眼睛仿佛能洞悉一切。身着淡黄色长裙的您,宛若仙女下凡。我不忍心了,怎么可以这样捉弄您?正想着,您已经坐了下去,只见您脸上的表情十分古怪那种滋味一定不好受吧!可您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继续讲课,从头到尾都没有站起来过。

我忐忑,我不安,一直挨到了下课。您叫其它人先走,让我留下。末了,您还是站了起来,我都不忍看那条美丽的裙子,我想应该撕破了吧。我低着头,等待着暴风雨的袭击。可您却抱住了我,伏在我耳边说了几句话。那一刻,温暖的怀抱让我莫名落泪。

我一直记得您临走时留给我的一句话:“一滴水,一份情;一滴泪,一份爱。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从那时起,我用功学习,不让所有爱我的人失望,也尝试去接近和帮助别人。我了解了感恩,也学会了感恩。

篇6:现代文阅读教学实录

现代文阅读试题的解题规律与技巧大致有如下一些:一、仔细审题, 题干里面就有解题信息;二、根据题干, 确定答题区间或者是概括答案的范围;三、一般情况下, 出答案的语段都会有一些与题干相对应的标志词, 识别并找到这些标志词很重要;四、原文意识, 即从原文中筛选、概括试题答案。

试卷的第17题, “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原文画线部分是:且说我那天来到了行吟阁畔, 东湖两岸, 积雪茫茫, 素裹红装, 江山如画, 四顾无人, 万籁俱寂, 连几里外水鸟振翅的声音都听得到。

师问: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

生答:寂静。

师问:寂静, 很好。如果再换一个字呢?

生答:宁静。

师问:到底是寂静好呢, 还是宁静好呢?为什么答案用的是宁静呢?试着辨析一下。

生答:寂静显得周围环境有些死气沉沉, 而宁静除了静, 还给人温馨、安宁之意。

师问:还有呢?和死气沉沉相对的是什么?

生答:充满生机, 有生命力。

小结:在概括答案时, 可通过辨析, 试着选出那个最合适的词语。我们写作文也是如此, 总有最合适的字眼, 能够把自己最想表达的意思准确表达出来。所以, 最适合的, 才是最好的。

绝大部分学生只想到了自然环境的这一个特征。对此, 我进一步启发。

师问:刚才的“宁静”是围绕“四顾无人, 万籁俱寂, 连几里外水鸟振翅的声音都听得到”这部分语句概括出来的。那么, 由“素裹红装, 江山如画”, 你能不能想到、概括出这部分自然环境的另一个特征呢?

生答:壮丽。

生答:壮美。

生答:很美的景色。

师问:大家都想到了此处景色的另一个特征, 可描述冬天的景色, 用“壮丽”、“壮美”合适吗?我再提示一点, 现代汉语里面有很多双音节的词都是由意义相近的语素构成的, 比如扫除、兴盛、美丽等。

生答:秀美。

景色的特征已经明确了, 接下来就该考虑第二问“景色描写的作用”了。

师问:作品中的环境描写所起的作用一般是什么?

生答:衬托、烘托、反衬等。

师问:那么这两个景色特征分别衬托了什么呢?可以先考虑“宁静”。我提示一下, 作者在童年时就很热爱屈原的作品, 20多岁读大学时更加理解了屈原作品的内涵与屈原的精神, 并且认为闻一多先生是与屈原非常神似的人。那么, 今天他来到了行吟阁、屈原纪念馆, 他会怎样呢?

生答:他会很激动。用宁静的环境来衬托作者激动的内心。

师问:回答的很好。那么, “秀美”又衬托了什么呢?我提示一下, 苏词里说“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毛主席的词里说“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也就是说, 由“江山”都指向了什么?

这个问题稍微难一些, 学生们稍微迟疑了一下, 才回答出“指向英雄、豪杰”。

师问:对, 指向英雄豪杰。那么这里的英雄人物, 在作者看来又是指谁呢?

生答:指屈原。

师问:仅仅是指屈原吗?

生答:还有闻一多。

师问:那么, 这一条答案应该如何概括呢?

生答:用秀美的环境来衬托两位爱国诗人的美 (伟大) 。

应该说, 这节课学生参与度高, 思维活跃, 回答问题很积极。所有问题答案都是学生在老师启发下, 自己概括、归纳出来的。藉此消解了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神秘感, 树立了学好语文, 尤其是现代文阅读的信心。

语文课和数理化等学科的区别就在于, 数理化答在卷面上的是解题步骤, 也就是解题时的思维过程。要求步骤齐全, 答题规范。如果只写结果, 没有过程或者步骤不完整, 那要扣除很多分数。而语文学科直接呈现在卷面上的是答案, 不出现解题过程。那么语文试题的解题过程有没有呢?有, 但比较抽象, 只存在于学生的大脑中, 即大脑中的思维活动。学生普遍感觉到语文难学, 不知道答案是怎样得出来的, 就是因为不了解语文试题也有解题过程, 即存在于大脑中的、不外化的思维过程。

篇7: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下面, 本人结合近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 介绍几种实用的答题技巧。

一、紧盯原文, 搜索答案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 大部分题目以选文的词、句、段、篇为命题点, 要求考生充分利用原文词句写出正确答案。而考生答题时, 往往不是以文章词句为基础筛选作者的观点, 而是写出通常自己认为的正确观点, 因此失分的不在少数。

因此, 考生必须有较强的文本意识和语境意识, 练就从原文中把答案“抠”出来的本领。

二、全面把握, 准确概括

有了文本意识和语境意识, 就给准确回答问题提供了一个好的基础, 但有的同学把依据原文作答片面的理解为“照抄原文”。一旦遇到考查“概括能力”的题目, 他们往往不能全面准确地回答问题。

三、认清手法, 明确作用

命题者常常从文章的表现手法 (白描、渲染、映衬、对比、虚实相生、动静结合) 和修辞手法 (比喻、夸张、比拟、双关、排比、对偶) 的角度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这类题目时, 要确认作者使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还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 阐述这种手法的表达作用。

例如, 高考《青菜》中的一段:

(1) 你紧紧依靠土地, 又向天空缓缓伸展自己的身躯, 以更好地承接阳光和雨水的恩泽。你的姿态永远是谦卑的, 这谦卑绝不是出于某种动机的表演, 而是与生俱来, 并随着成长而逐渐完美的一种精神形态。 (2) 孩子们任意拔掉狗尾巴草那根高高翘起的尾巴, 笑嘻嘻地摘下灯笼草上那自我炫耀的灯笼, 又在凌空悬挂的黄瓜上轻率地刻下伙伴的绰号, 但所有的孩子在菜畦间割草的时候, 却总是那么小心翼翼。

请回答:这段文字使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这段文字可分两层:第一层主要写“青菜”谦卑的特点;第二层写“狗尾巴草”、“黄瓜”的骄矜和孩子们对待“狗尾巴草”、“灯笼草”、“黄瓜”与“青菜”的不同态度。作者着眼于内容上的对比关系, 我们可以据此确认这段文字采用了“对比手法”。解答对比手法题时, 要写清对比对象、内容和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 (1) 对比手法。 (2) “紧紧依靠大地”的青菜与“高高翘起”的狗尾巴草、“自我炫耀”的灯笼草、“凌空悬挂”的黄瓜构成对比, 突出青菜的谦逊、朴素。 (3) 孩子们“拔掉狗尾巴草”、“摘下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与在青菜地里总是“小心翼翼”构成对比, 写孩子们对青菜的爱怜, 突出作者对“青菜”的赞美之情。

四、根据分值, 分点作答

现代文阅读每题赋分都在4分以上, 这也决定了每个题目的答案要点不可能只是一点。一般而言, 4分的题答案至少应有两点, 6分的题答案至少应有三个点。如果命题人在作答处已标明 (1) 和 (2) 之类的序号, 则按序号答够要点。如果未标明序号, 考生应根据题干要求、文章内容并结合赋分值写出答案要点。

例如, 2004年高考广东卷的《说树》中的一段:

(1) 人们到树下纳凉, 摆小摊, 四川的黄桶树荫更是挑夫们中途最佳的歇脚处, 那里还往往有小姑娘卖茶水。“斜阳古柳赵家庄, 负鼓盲翁正作场”, 如果没有了古柳, 盲翁失去了卖艺的好场所。 (2) 夏木荫浓固具郁郁葱葱之美, 而冬天的树, 赤裸着身躯, 更见体态魁梧或绰约多姿之美, 那纯是线结构之美, 进入抽象美的范畴了。不少人沉醉于人间的丰腴, 不爱看冬天的树, 因其荒秃。宋代画家郭熙几乎专画冬天的树, 郭熙的画面充满强劲的筋骨, 郭熙的世界是树之精灵的世界, 是人之精灵的世界。

请回答:作者为什么欣赏冬天的树? (4分)

本段文字从内容上看可分为两层, 而与“冬天的树”相关的内容在第二层。它由两个长句构成, 第一句讲“冬天的树”线结构的抽象美, 第二句讲“冬天的树”的强劲的筋骨美。结合题目的分值4分, 可分两点作答。

参考答案: (1) 第一点:冬天的树有一种线结构的美, 进入了抽象美的范畴。 (2分) (2) 第二点:冬天的树充满强劲的筋骨之美, 是树之精灵, 人之精灵。 (2分)

篇8:现代文阅读解题四步骤

文学类阅读应重视整体阅读, 这类材料大多思想内容深邃, 语言含蓄蕴藉, 语义结构具有隐喻意味, 所以内容空白点多, 主旨常常潜藏文中, 比较隐晦曲折, 内容具有整体性。因此, 阅读时就应该有整体阅读的眼光和意识, 认真通读全文。

一般而言, 进入题目之前, 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 快速浏览, 摄取各段大概意思, 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 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 仔细阅读每句话, 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 画出各段的中心句, 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不仅能帮我们进一步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层次, 而且也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内容。

大凡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 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 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如2005年江西试卷《给匆忙走路的人》中有几处议论和抒情便很值得考生玩味, 如第四节“我们岂可忽略我们途程上的每一瞬”, 第八节“忽略最大最长的一节, 却专门守候那极小的最后的一个点, 这个最会讲究利益同价值的人类却常常忽略了他自己的价值”, 第九节“伟大的智者, 你能保证有一个准确的最后一点, 是真美、真有意义超越以前一切的吗?告诉我, 我不是怀疑者”, 这些段落均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主旨, 都是答案指向所在, 阅读时不要轻易放过。阅读时善于发现议论抒情的句子, 并仔细揣摩, 对答题非常重要, 尤其是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简单一点说, 通读全文, 通过抓关键句, 快速理清思路, 整体把握文意, 是答好现代文主观性阅读题的关键。

第二步:审清题干, 揣摩信息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 先审清题干, 浏览一下这道题有几个问, 每小题之间有无内在的联系, 与原文内容有无对应关系, 命题者这样设计有何用意。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隐含信息:

1. 看配分。

一道题配多少分, 是给考生如何答题的一个重要暗示。如某道题配给2分, 若要求考生概括作答, 则一般要在原文中寻找两处恰当的语句 (将原句稍作压缩) 作答 (每答对一处给1分) , 这叫对位配分法。若是4分题, 则要求考生利用概括精练的句子从两个方面作答, 一般来说在题目的设置上, 命题人在作答处已标明了“ (1) (2) ”序号, 如果命题人未标明序号, 4分题也暗示了考生应如何作答, 只是在答题时, 考生要标明序号, 如此可体现一个考生的答题素质和修养。如是6分题, 分值重, 能力强, 有两种暗示可能:一是要求考生依据原文含义, 凭借主观想像答题, 只答出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可;二是要求考生根据题干潜在的告知确定。如2005年浙江高考试卷21题:“从全文看, ‘精神的天空’具体指什么?请概括作者期望自己‘接近精神的天空’的原因。”题目两个问, 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可以推想, 后面的原因应为两点, 这样连同第一个问, 答案由三个小点组成, 每一小点2分, 总计6分。

2. 看试题指向。

一看答案思考范围的指向。有些试题给我们指出了解答试题时的思考范围, 如2005年上海卷《回望昨日的感伤》第8题:茨威格将维也纳视为“他心目中的文化圣地”原因是, 通读全文不难发现, 文中第5节, 主要写维也纳文化对作者的影响, 答案应在这一节寻找并思考;二看答案思考重心的指向。有些试题直接提示回答问题所应有的思考解答的重心, 如2002年《话说知音》的第21题: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 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 简要回答。显然这一题回答的重心就在“唐突地劝慰他”即作者的观点。根据原文的三、四段可得出答案。三看答案形成方式的指向。有些试题在答题方式上作了严格规定, 表述答案时应严格遵守。如2005年上海卷第4题:“从全文看, 民间剪纸在两方面‘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 内容上______, 形式上______”。题干很清楚“两个方面”又具体分为“内容”和“形式”上, 答题时必须按照题目指向回答。

3.看答题角度。

作答时, 是从正面作答, 还是从反面作答;是站在作者的角度回答, 还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来回答, 都要揣摩命题人的意图。

第三步:定位提取, 查前找后

阅读时, 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 确定对应的语句, 然后从这一语句往前找或往后找, 寻找答案时应注意“两点”:一是找准相关点, 明确与题干相关的那些部位;二是找准选择点, 进一步落实命题要求的相关语句, 思路上有一个由粗到精的过程, 一个渐进答案的过程。考生要从题干的指令中找到启发点和感受点, 再从文章的相关部位区分主要信息和非主要信息, 进一步筛选主要信息, 概括主要信息, 找准答题的突破口, 达到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譬如《白鹤翔集的记忆》 (2004年浙江省高考卷) 的第19题, 题干是“从文中看, 四十年前和四十年后鹤池环境有哪些变化? (各不超过15个字) ”题目本身就用了一种对比的方法, 暗示考生应在前后发生了变化的事物上去寻找答案。再从文章的结构上看, 对比手法明显;篇幅上的前长后短, 又暗示了从文章的后半部分找信息点, 相对来说较容易些。

第四步:忠实原文, 整合答案

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 不要凭空去想。这是专家的提醒, 也是我们做现代文阅读题的一条基本原则。答案表述也要遵循这条原则, 要尽量用原文词句来表达, 不可凭印象胡编乱造;如果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 也要弄通语境, 结合上下文得其要旨, 不能自由生发, 离“文”万里。有这样三种组织答案的方法:

1.摘:

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或某一个词, 只要原原本本把它摘出来, 按规定写进答题处就可以了。如2005年江西试卷第18题:“根据文意, 解释‘匆匆走路的人’的含义”, 便可用文中第8节的内容作答, 即:“忽略了最大最长的一节, 却专门守候那极小的最后的一个点”的人。

2. 改:

即找出了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 由于语句太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 需要加以改造。这时要根据题意, 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 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 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 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 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 即为所需答案。如2005年浙江高考试卷第19题:“作者认为‘生而为人, 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的原因是________”, 原文中相应的内容为“人, 在人群里行走寻找他的道路, 在人群里说话寻找他的回声, 在人群里投资寻找他的利润, 在人群里微笑寻找回应的表情”, 而答案要求不超过20个字, 就要对上述这段话进行提取和合并, 改为“人总在人群里寻找道路、回声、利润、表情”, 这样就符合题干的要求。

3. 造:

上一篇:2018年秋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下一篇:读报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