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历史名人选

2024-04-23

江西历史名人选(共8篇)

篇1:江西历史名人选

垒高自己

一个人的一生就像不断地砌墙,砌得越高,离生命最终的美丽越近。聪明的人懂得自己垒高自己,让生命变得出类拔萃。一个皮革商喜欢钓鱼,他经常去的地方是纽芬兰渔场。可是有一年冬天的一个早晨,皮革商来到了这个渔场的时候。海面上已经结冰了,皮革商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在结冰的海上凿了个洞,然后开始钓鱼。他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钓的鱼一放到冰上很快就冻得硬邦邦的了,而且只要冰不融化,鱼过个三五天也不变味。难道食物结了冰就可以保鲜?于是他做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实验,最终他成功的发现了这个原理。他就是世界上第一代冰箱的发明者—美国人巴尔卡。巴尔卡是懂得怎样垒高自己的人,巴尔卡的垒高表现在他具备一种发现的目光,表现在他具有一种过人的毅力。假如他只是一个纯粹的渔夫,那么也不会制照出对我们作用广泛的冰箱。假如巴尔卡当时没有凿冰的话,他也不会有这方面的成就。所以收获是播种的孪生兄弟,巴尔卡经过奋斗,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一个人垒高自己有多种方法,你是一个懦弱的人,让咱自己变的坚强是一种垒高;你是一个独立的人,使自己学会仅是一种垒高;你是一个浮躁的人,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完成一件事就是垒高。人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高的地位,也不在于你获得多少金钱,而在于垒高自己,实现生命的本质超越,精神的生命像物质的生命一样。时刻需要保鲜氧气,垒高自己就是最好的氧气之一。

追求是人生积极的生存态度;有追求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追求就是不断垒高自己。正如高尔基所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美格拉底的同乡,也是同学。他们的爱好基本一致,都喜欢读书,喜欢研究哲学。但有所不同的是,美格拉底一本接一本地出书,而苏格拉底却一本书也没有出。美格拉底不禁有些飘飘然,每次见到苏格拉底都摆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苏格拉底的学生实在看不过去,对苏格拉底说:“您为什么不出书呢,您的学问比他丰富多了?”苏格拉底说:“我们追求的不一样,他追求的是书的数量,只安于此本分,可我所追求的是耐人寻味的真理,真理是一种无边界,它需要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垒高自己,用足够的墙块来筑起足以防御的城墙存放真理。”时间就像一把淘金的筛子。许多年以后,苏格拉底所研究的真理仍被人们不断探索着而美格拉底的书却一本也没有流传下来。

安于本分,不求进取,就不可能垒高自己,不可能迈向更高的目标。无论是谁都应该相信“世界上没有越不过的高峰,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只有垒高自己,有所追求,才能知道大树的挺拔,长江的伟岸,大海的浩瀚„„

有人认为有了理想和奋斗,成功就要到来,就可以去追求财富和名望,但我却认为不应只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而应有科学、崇高的理想。

古往今来,许多着名的人他们都因理想而奋斗着,他们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而努力。

诺贝尔在4年的时间里,进行了400次试验,发生了好几次惊险的爆炸事件。有一次,整个实验室都炸飞了,诺贝尔的弟弟和其他四位助手当场炸死,诺贝尔的父亲因为伤心、惊吓而半身瘫痪,诺贝尔当时没在场捡了一条命。许多人都劝他放弃,可他却说:“创造新事物哪有不冒险的,我不怕。”他的邻居也因为害怕向政府提出见意。但他却把试验搬到了一条船上。最后获得成功。

只有在奋斗中,我们能真正的体验到生命所赋予我们的真正的价值所在。但只有理想做基础,奋斗才会有闪光的一面。

“妇人之见”短浅,我们不应学习她的品格,同样,人的道路只局限于平时的一贯规律,那这与“妇

人之见”又有何区别?理想、奋斗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境竟,它可以使我们在奋斗中找到快乐,为理想而奋斗,同样,它也可以让世界的更多闪光点展现出来。有时,我也想不动心思

“碧云天,黄叶地„„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看着作文题里“有时我也想”的提示语,我的脑海闪过一幅幅画面,思绪万千,很久才缓过神回到考场。

不知怎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我的心思越来越重,常常告诫自己少动心思,但总控制不住。

我曾经想过青史留名。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我这十五年的蹉跎岁月啊,又流下了什么呢?

春去秋来,历经十五个轮回,十五个年间的磨难沧桑,让我饱经风霜,却又让我自始至终都没能真懂

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曾经想过坚强勇敢。

面对保尔·柯察金,我扪心自问实在是有愧。遇到困难就退缩,考试成绩一下降就丧气,刀子划破手就痛哭„„我很想在困难面前坚强一回,不退缩,勇敢地面对困难,挑战自己;有时,我也想在成绩的打击下坚强一回: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奋起直追,勇往直前;有时,我也曾想在手在滴血的情况下坚强一

回:抹干眼泪,拿起剪刀、纱布,忍痛为自己包扎伤口。可是我好像没能做到。

我曾经想过刻苦攻书,孝敬父母。

回想“悬梁刺股”、“卧冰求鲤”这两个经久不衰的成语故事,我不禁要低垂下头,自我反省。想想故事的主人公,他们,为了刻苦学习,竟然头悬梁、锥刺股,多么勇敢,多么刻苦!而我,从来都不为好成绩做出牺牲。想想古人,为了满足母亲的心愿,竟然自己躺在冰上,用自己的温暖去熔化冰雪,为母亲求得鲤

鱼,而我,却从来都没有为母亲付出过什么,说来惭愧。

我也曾经想过认真一回。

看看我的同学,瞧瞧我的同桌,聚精会神听讲,端端正正摘笔记,响响亮亮回答问题,而我,课堂上时不时开小差,字写得乱七八糟,回答问题总是低着头,偶尔,我在想,那首《学生四头》的怪诗是不是在说我呢:“班里活动充大头,老师提问低下头,每逢考试伸伸头,成绩不好摇摇头”。虽然我不“伸伸头”,但其它“三头”我几乎一一“做到了”。

我还曾经想过:我向来很浮躁,有时也想深沉一回;我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一回;困难中有时也想勇敢一回;是非中也想正义一回;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挫折中有时也想顽强一回„„

我很想抛下私心杂念,不胡乱想心思,但就是做不到。

要是我能够少点或者不--浮想联翩,那么,我这十五年,可能不是“灰”云天,黄叶地,而是“碧天云,绿叶地”,那么,十五年风雨,十五年岁月,也就留下了一页辉煌。

真的!有时,我想不动心思。

有时,我也想任性一次

乖巧的我从未想过叛逆;听话的我从没记得反抗;但文静的我,有时,也想任性一回。

小时候

望着橱窗中心仪已久的小熊维尼,我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相信很快我就能拥有它了。然而妈妈手中却捧着一本厚厚的字典,她说:“只有读好书,长大才能有出息,到时候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于是,我告别橱窗,接过字典,不舍地离去。仿佛心中失去了什么般,我知道,那是一个孩子本该有的童真,现在却被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扼住。

小学时

“对不起。”我满脸歉意地看着不得不“搬家”的同桌。空气里含着令人窒息的元素,一片诡异的沉寂。她默默地离去,渐小的身影在我的心灵上烙上重重一记,很不舍,但——“跟一个差生在一起坐会影响你的学习的,最好换一个好生给你,我去找老师。”妈妈的话犹在耳边。我的心骤然抽紧,一段珍贵的友谊难道都不能拥有吗?我无语。

中学时

寒假来临之际,“音乐培训班”“数学培训班”之间我犹豫不决。我热爱音乐,但我知道学习同样很重要。我不是一个受上帝眷顾而天资聪颖的孩子,优异的成绩,需要比别人多一倍的勤奋和汗水去争取,我颤栗了。妈妈,对不起,就让我任性一次吧!于是,我如愿踏进了“音乐培训班”,妈妈只是沉默,然后闷声走进房间,重重的关门声让我犹豫了,究

竟我做错了吗?

现在从未发现我的歌喉如此优美动听,满足于获得的鲜花和掌声,我想,妈妈会谅解的吧。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一个清晨,妈妈小声地对爸爸嘀咕:“这孩子,要是当初报了‘数学培训班’,学习肯定不会落下来。”这些话刚好被起床经过的我听到,心仿佛被万箭射穿,滴血地疼。当我把“音乐大赛一等奖”的奖状递给妈妈时,妈妈神情复杂地看我一眼,默默地离去。一阵风吹来,吹走了奖状,也吹散了滴落的泪,吹碎了我的心。起步又止,无人在乎,要它何用?

睡梦中,小熊维尼微笑着向我招手;阔别已久的同桌紧握我的手,轻声说一句“好

久不见”;舞台上的我自信地向观众展现歌喉„„

我知道前方的路很坎坷,但我仍想走下去,用我自己的方式,不再是任人摆布的玩

偶,我要自己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清晨的阳光射入树林,调皮的露珠在地上绽开一朵小花,我张开双臂,呼吸着自由的空气,自由真好!有时,我真的想任性一次!

篇2:江西历史名人选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校园流行语。实际情况是,有些同学有这‚三怕‛(或其中‚一怕‛‚二怕‛),有些同学不但不怕反倒喜欢。

你对上述“怕”或“不怕”(含喜欢)有何体验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4)不少于7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今年看似最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一道考题,出题者选取了学生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来做评价,讲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但出题者显然是转了一个弯,他并没有让你评价所怕的对象——奥数、英文、周树人,而是让你就“怕”与“不怕”展开感想和思考。这样,作文实质上还是由具体的事件让学生上升到生活中的普遍性的道理上来思考。

先说说中学生为什么会怕——奥数、英文、周树人。

首先说奥数。国际上有奥数比赛,也许外国人并没有怎么当回事,而我们中国人因为历来有讳忌别人说我们“病夫”“弱智”的口实,所以向来重视各种比赛,尤其是国际上的比赛,——我们可以不管全民身体素有多差,但奥运会一定要多拿金牌;我们可以不管全民的文艺素养有多低下,但钢琴比赛、歌剧大赛一定要出现朗朗、李云迪和戴玉强、廖昌永等样人;甚至我们可以不管文化保护得如何如何,但我们的“申遗”一定要多。因此,有国际奥数比赛,中国的孩子的聪明劲就必须得显露出来。所以全中国的中学生就得学奥数,学好奥数就可以上重点初中、重点高中甚至保送上重点大学,问题是中国这些年获得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的金牌没少往回拿,可是风云消散过后,并没听说他们后来发明创造什么。不过后遗症显然出来了,那就是奥数似乎是理科思维、聪明或是能上名牌大学的代名词了,于是普天之下莫非奥数。这样,对于那些不喜欢奥数的同学而言,自然是怕之又怕了。

再说,英文。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学习一门外语甚于学习本国语言的。其原因也是不言自明的,那就是英文也是晋级食禄的台阶,中考要考,高考要考,大学“四级”、“六级”要考,研究生要考,出国更要考。所以,作为中国的孩子其学英文苦不堪言的情状就可想而知了,说起“英文”就不是一个“怕”字了得的事。

说起怕“周树人”,这恐怕是出题者有些落伍了。因为现今的初高中教材中“周树人”已经删得没几篇了。前些年确实有“怕”的现象,鲁迅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晦涩难懂,再加上有些作品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就使得一些中学生怕“周树人”,其实,这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一定的关系。就今天而论,“周树人”也可以代指传统语言教学,学生确有“怕”的现象。

从客观上分析这些“怕”的对象,并不是本材料要论述的重点,这只是帮助我们明确一些问题。而本材料要论述的重点应是“‘怕’与‘不怕’”的主观态度。其实,不光是奥数、英文、周树人,对于任何一个科目来说,都有其对其“怕”与“不怕”的学生;而对于任何一个学生来说,也都有其“怕”与“不怕”的科目。“怕”与“不怕”总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可能有些喜欢挑战的学生正因为有此“三怕”而喜欢它们呢?因为叫别人“怕”的东西正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水平。所以,写作此文,考生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考虑问题。考“奥数、英文、周树人”,这是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是在一定时期内都无法撼动的。这正如世界上的许多事一样,它不因我们个人的“喜欢与不喜欢”“怕与不怕”而存在,“喜欢 1

与不喜欢”“怕与不怕”,这只是我们个人的思想态度而已,外界客观改变不了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主观的努力来改变它。

(一)《为学》中有言: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套用这样的说法我们来问自己:学习有难易乎?怕之,则易者亦难矣;不怕,则难者亦易矣。喜欢,则难者亦易矣;不喜欢,则易者亦难矣。“怕”与“不怕”不在难易,而在态度。

(二)有些人因为距离而密切,有些物因为可怕而喜欢,有些事因为繁难而接近。因为距离,我们想拉近彼此;因为可怕,我们想战胜畏惧;因为繁难,我们想迎接挑战。因此,“怕”是“不怕”的开始,“不喜欢”是“喜欢”的前缘。

满分作文:

“树人”需要鲁迅

在当下,中学生有三怕,怕奥数、怕英文、怕鲁迅。对于前两者,我倒心有戚戚焉;对于后者,我不仅不怕,反而喜欢。

当今中国的中学生,目光盯着升学,压力山大。奥数、英文是两种特别的东西,它能帮助中学生走上升学的捷径,中学生总是怕学得不好,拿不到高分,而语文学科无论怎么考,分数既高不上去,也拉不下多少(这是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共识”),且语文课程中的“鲁迅”更是难得如同蜀道,以致大部分同学都“仰天胁息坐长叹”。

先生的文章博大精深甚至晦涩难懂,确实并不浅显。但这能成为我们怕的理由吗?纵观先秦诸子散文、唐宋诗词、明清小说,又有哪一个是既浅显的?对于精华,唯有一字一句仔细琢磨,方得真滋味。“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当生活安逸了,人就被生活所累了。”“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字字珠玑,意味深长,发人深省,难道都让红尘掩盖了它们?

世事沧海桑田,思想却亘古不变。

“鲁迅”这个名词就其本质,已经不再是周树人的笔名,也不是一代文豪的代称,而是正义力量的象征。试看当今社会,孔乙己化身为教授,不是“窃书”,而是“抄书”;阿Q复活了,在网络炫富炫阔;祥林嫂复活了,在底层呻吟;乏走狗复活了,披着专家学者的镀金外衣,依然向着穷人狂吠;闰土复活了,失学打工,没有了美丽的家园„„谁怕鲁迅?只有孔乙己、乏走狗、鲁四老爷之流。

中学生不应怕鲁迅,应当正视社会现实,不能只沉迷于书本。脱离社会的书本知识断然不能有助于中国的进步!

如果中学生只被奥数、英文统治头脑,只为分数而学,到头来,思想必定是一片废墟。急功近利的学习只能损毁我们的未来,未来中国一定需要思想深邃的学者。怕鲁迅,就必定不能“树人”。“人”树不起来,地平线上就不会升起复兴崛起的希望晨曦!

【名师点评】文章首先援引材料,概述了‚三怕‛的原因,随即迅速将话题重点转到‚怕周树人‛,表现出考生对材料的深切理解以及把握重点的写作能力,接下来驳斥鲁迅文章‚晦涩难懂‛的论调,并以古代文学作为反证,指出‚对于精华,唯有一字一句仔细琢磨,方得真滋味‛,并枚举了鲁迅的一些格言。尤为醒目的是,联系当前社会阴暗面,以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复活‛来表现作者对现实问题的深切关注,以及对正义的渴求。这样写文章,本身就有对鲁迅精神的传承。最后,文章站在国家繁荣富强的层面上论及‚怕周树人‛的后果,回应本文立论‚‘树人’需要鲁迅‛。文章首尾呼应,脉络清晰,论理有据,表现出了一种人文情怀。

在怕的背后

“奥数、英文、周树人”,大多数中学生谈之色变,我们因奥数难寻的解题方法而退缩,因英文脱离母语原则而不敢迈进,最后面对周树人艰深难懂的文字,我们彻底恐惧。这一系

列的胆怯,有我们自己的原因,也有学校、国家的责任。

“怕”的背后,有你我的“惰性思维”。

我们所惧怕的“奥数、英文、周树人”恰恰是需要我们进行长时间、深度思考的。但如今的中学生早已被家庭、社会圈养成一个个只知享乐、不会思考的“沙发人”。现盛行的娱乐节目一步步地蚕食着青少年走向勇于探索的好奇心,一步步地引导者青少年走向仅仅满足于大脑皮层微量兴奋的深渊。想想古时“闻鸡起舞”的志士,“头悬梁,锥刺股”的学子,还有“凿壁偷光”的读书人,他们抛却惰性思维,勇于向课本中艰深难懂的知识发起挑战,终将难以降服的知识收入囊中。“奥数、英文、周树人”,确有难以接受之处,但如果我们能破除惰性思维,征服这一切自然不在话下。

“怕”的背后,有老师的引导不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一语点破老师的作用。著名英语专家俞敏洪在创立“新东方”初期,便坚持“新东方式教授方式”,并规定所有新进老师,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这是因为俞敏洪知道,只有正确的教学之道,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英语,只知道照着教辅念,不注重教学方法,无法让学生打开知识这扇大门,最终让学生对知识感到恐惧。“怕”的背后,有国家教育体制的不健全。

在德国,青少年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将文化知识不断运用到生产实际中,也正因为这样,德国的青少年乐于接受知识,也乐于应用知识。相反,在我们国家,不健全的教育体制制造出一堆眼睛仅停留在书本上的扫描仪,而非真正四肢健全、头脑发达的知识分子。学习方式的单一化以及应试教育制度下学习目标的绝对化,让我们对一切与学习有关的东西产生不满、厌倦甚至恐惧的情绪。

在“怕”的背后,我们逐渐慵懒的思维宣告着对“难点”的让步;老师的不当引导尘封了我们探索新知识的热情;另外,教育体制存在的漏洞抹杀了我们探索的兴趣。“奥数、英文、周树人”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们惰性的思维、学校和国家不完善的引导方式以及由此导致的整个社会的畸形的价值取向。

【名师点评】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开头扣住材料中的‚三怕‛现象,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这一系列的胆怯,有我们自己的原因,也有学校、国家的责任‛,观点明确,旗帜鲜明。紧接着从个人(自己)、学校(老师)、国家(教育体制)三个方面,设置了三个分论点(怕‛的背后,有你我的‚惰性思维‛,‚怕‛的背后,有老师的引导不当,‚怕‛的背后,有国家教育体制的不健全),并逐一展开论证,思路清晰,说理透彻。最后又对这三个方面加以总结,结束全文,铿锵有力,引人深思。

全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时时处处紧扣材料,既不旁逸斜出,也不拖泥带水,充分挖掘‚三怕‛背后的原因,深入思考学校教育的现状,既显示了考生善于思辨、精心布局的能力,也表现了中学生敢于直面现实、勇于揭露问题的胆略和勇气,确实是一篇立意深刻、结构严谨的考场佳作。

难易相生,怕与不怕相生

道学学派的鼻祖老子有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几千年前的老子就道出矛盾的对立统一性,怕与不怕是相依相赖而存在的,没有绝对的畏惧或喜欢,一切取决于你的态度。有时,怕与不怕就像天平的两端,你起他就落,你落他便起。

“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流行语,一定有其根源。

何为畏惧?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说:“畏惧是当一个人没有能力解决某一事物时产生的恐惧、退缩的情绪。”

在此,我便暂且以“怕奥数”为例来说明吧!众所周知,奥数是一门十分难的学问,特别是文科生,更想对其敬而远之。我们可以把“奥数”理解为“深奥的数学”,对一般人而

言,深奥的数学往往超出其承受范围,所以,同学们会对奥数产生畏惧感,怕触碰奥数;然而,俗话说“跳一跳,摸得到”,对于一些智商较高的同学,他们有能力去解决这一类的问题,于是乎,他们对于奥数的喜爱便胜于害怕。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害怕与否,其能力的高低是关键因素。

然而,我们也不能完全说是如此,大多数的中学生智力相当,却还会出现害怕与不怕的区别。

林徽因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而我要说:真正的不畏,不是避开难题,而是敢于直面问题。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并不是一个数学天才,然而他有一颗强大的心,面对数学问题,他从不退缩、不逃避,反而选择直面难题、认真钻研,体味其中的乐趣。于是,他强了,畏惧便弱了,他对数学的喜爱也就多了一分。最终,他登上了数学的“高峰”。

徐志摩在《想飞》中说:“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老是在这地面上爬着够多厌烦,不说别的。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怕与不怕,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只有当你鼓起勇气,鉴定你那颗追求向上的心,直面问题,你的喜爱便会战胜畏惧,你便会攀上高峰。

【名师点评】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引用。一开始就引用道家学派的鼻祖老子的名言,从对立统一的观点出发,指出‚怕与不怕是相依相赖而存在的,没有绝对的畏惧或喜欢‛,既巧妙地切入了所要论述的话题,又自然地引出中学生‚三怕‛的分析。在具体分析‚三怕‛时,先引用理查德•怀斯曼的名言,进而引出第一个层面的分析,指出‚一个人害怕与否,其能力的高低是关键因素‛。之后又化用林徽因的话,从第二个层面展开论述,指出‚真正的不畏,不是避开难题,而是敢于直面问题‛。两个层面各有侧重,前者侧重思维能力,后者侧重思想心态。最后又引用徐志摩的话巧妙地结束全篇。这些直接引用或化用的名言,既可以作为行文的线索衔接起论证的过程,同时也彰显了考生丰富的文化积淀。

我想和您同行

尊敬的鲁迅先生:

你好!

风停,雨静。穿过时光隧道,我终于见到了您。我真的想和您同行,我有很多话想跟您说,请容许我慢慢道来。

近来,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文,三怕周您。我就觉得很奇怪。他们怕奥数怕英文,我可以理解,但是我很困惑:他们为什么要怕您呢?莫非是因为您的文字太尖锐,他们不喜欢您直刺现实的文字?尖锐一点不好吗?我不懂,真的不懂。但是我清楚地知道:我很喜欢您,喜欢您冷峻的文字,喜欢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还喜欢您“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一语一词,铿锵有力。我喜欢您的率直与坦然。

如今的社会,敢说真话,敢于坚持真理的人似乎在减少,这个世界需要像你一样正直的人啊!我想和您同行,一起直面人生!我需要您做我坚强的后盾!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听说有些地方的教材禁止选您的文章。知道这个消息,我是多么愤怒啊。那么好的文章为什么不可以入选教材,难道是因为中学生怕您吗?您的文章有那么多的闪光点啊,也可以给学生传递“正能量”。不过呢,您也不要难过,其实您有很多“铁杆粉丝”的,比如我,嘻嘻„„我没有骗您哦!还有呢,我们班也有好多同学喜欢您的作品呢!您的文字就像一座永恒的丰碑,永远地矗立在我们的心间。

还有啊,我十分敬佩您那种针砭时弊、勇于解剖的精神。您为了唤醒人们麻木的心灵,毅然放弃学医,走上了文学之路。我想当时肯定没有几个像您这样有勇气有魄力的人吧!不过,我坚信:您那尖锐冷峻的文字一定唤醒了不少国人。在那个昏暗的年代,有您真好!我愿与您同行,倚笔走天涯!

对了,偷偷告诉您一个小秘密哦。其实呢,我也很喜欢文学,我想长大以后成为一名作家,像您一样。我很喜欢文字,有事没事地写点东西。我都写了几千篇日记了,也是记录一些时事的。我想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我要把它们编成书,您千万不要笑话哦!

呀,糟了,快下课了。我得先遛了„„拜拜。

此致

敬礼

您的“粉丝”

2013年6月7日

篇3:江西历史名人选

词选, 是词作流传和接受的重要载体, 肇始于唐五代, 繁盛于两宋, 影响直至民国。“词选”的正式用名, 亦始自南宋。编选者通过对前代或当代流传的词作的辑佚、选取和编次, 将自己的词学批评观念和审美倾向投射到词集中。现存南宋词选主要有七种, 分别为《梅苑》《乐府雅词》《群英草堂诗余》《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兴以来绝妙词选》《阳春白雪》《绝妙好词》。然而《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仅涉及唐五代和北宋词, 而《梅苑》《乐府雅词》又产生于卢祖皋之前, 自不收录其词。因此, 成书于卢祖皋同时及稍后的词选, 只有《群英草堂诗余》《中兴以来绝妙词选》《阳春白雪》以及《绝妙好词》。纵览这四部词作, 唯有《群英草堂诗余》未收卢词, 其他的三部均对卢词有所收录。笔者主要通过分析后三部南宋词选对卢词的收入情况, 管窥其在南宋词坛之历史地位。

一、《中兴以来绝妙词选》

《中兴以来绝妙词选》隶属于《花庵词选》后十卷, 由南宋黄昇编选, 成书于淳佑九年 (1249) 。前十卷为《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主要收录唐五代和北宋词作, 而后十卷则选录南宋中兴以来词人作品, 计88家, 同时亦附录黄昇自作词38首, 总计750余首。而卢词则选入24首, 与张孝祥并列位居南宋所选词人之第四位, 仅次于辛弃疾、刘克庄 (两人并列第一, 均收词42首) 、姜夔 (34首) 、严仁 (30首) 。

黄昇的《花庵词选》本意在存史, 他在《绝妙词选自序》中亦言:“佳词岂能尽录, 亦尝鼎一脔而已。然其盛丽如游金张之堂, 妖冶如揽嫱施之祛, 悲壮如三闾, 豪俊如五陵……”然而概览全集, 所录词作仍以婉约柔美之作居多, 仅就所选24首卢词而言, 所涉题材均不出传统婉约词之范畴, 或咏物抒怀, 如《贺新郎》 (挽住风前柳) 《水龙吟·酴醾》《洞仙歌·茉莉》等;或抒发恨别相思, 如《鱼游春水·离恨》《夜飞雀慢·别意》《谒金门·春思》等;或记游写景, 如《摸鱼儿·九日登姑苏台》《乌夜啼·西湖》《宴清都·初春》等。虽然内容各异, 但词风相近, 大多纤雅婉媚, 意境清新, 颇有艺术魅力, 尤其是抒发恨别相思之作, 最见其风格祈向——“神似梅溪高境” (清·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三》) 。反观黄昇所选卢词, 其中“神似梅溪”之作所占比重几乎高达半数, 足见黄昇对卢词风格的认同, 同时亦间接反映了当时词坛之风尚——推重姜夔、史达祖一派的清空骚雅之作。

二、《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是由南宋后期赵闻礼所编选, 成书于淳佑十年 (1250) 以后, 晚于《花庵词选》, 早于《绝妙好词》。是书选词标准为重婉约, 严格律, 共录词671首 (囊括18首无名氏之作) 。是集选婉约词8卷为正集, 豪放词1卷为外集, 由此可见赵闻礼亦偏爱雅词, 同时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词坛仍旧以婉约为宗, 文人士大夫仍偏爱清雅词作。正是基于这样的词学观念, 赵闻礼亦选录了同属姜夔一派的卢祖皋的词作, 总计11首, 亦多为咏物抒怀、写景记游之类的清词丽作, 风格仍近似白石、梅溪一派。

三、《绝妙好词》

《绝妙好词》, 编选者为宋末四大词人之一的周密。周密 (1232—1298) , 字公瑾, 号草窗, 生于宋末元初, 词作主要受姜夔、吴文英影响。是选成书于宋亡之后, 共7卷, 所录词人始于南宋初期的张孝祥, 终于宋末的遗民词人仇远, 总计132家, 390首词作。是书所选词人几乎一半是与周密生活年代相同或相近的临安词人, 其中江湖词人所占比例最大, 足见这部词作的时代性。周密于是选中主要选录凄婉绵丽的婉约词, 题材内容亦不出记游、咏物、相思、离愁等传统婉约词范畴, 甚至对那些后世奉为豪放词人的词作, 也只录其婉约之作, 如张孝祥只选《念奴娇·过洞庭》《西江月·丹阳湖》《清平乐》 (光尘扑扑) 等婉约之词, 却不选《六州歌头》等豪放之作。可见, “词为艳科”仍是宋人对词体的普遍理解。因此, 由是集亦可推知南宋中后期词坛之整体创作风貌与审美倾向——“宋人选词, 多以雅为尚”。正是在此词学思想主导下, 周密于《绝妙好词》第一卷选入卢词10首, 多为记游写景、咏物抒怀之作, 或表现文人娴雅情致, 或抒发离情相思。

综上所述, 成书于卢祖皋生活时期及稍后的四部词选中, 选录卢词的词选共计三部, 比例高达3/4, 而三部词选中卢词所占比重分别为:《中兴以来绝妙词选》约占1/31.25;《阳春白雪》约占1/60;《绝妙好词》约占1/39。由这些数据, 足见卢祖皋的词作受到了绝大部分南宋词集编选者的关注和推重。或许一家之词选可能选词角度有所偏颇, 但当大部分选家都收入了某一词人的作品后, 我们大体便可推知该词人在当世之重要地位。然而, 长期以来学界对卢词的研究并不充分, 致使卢祖皋的词坛地位并未得到充分的认识, 实乃憾事。本文通过对南宋词选关于卢词搜入情况的梳理, 可知卢祖皋在南宋中后期词坛足以堪称一代名家, 并未知者寥寥。

摘要:卢祖皋是南宋时期词人, 由于其人、其词存世材料较少, 致使学界长期以来对其研究略显不足, 甚至对于其在南宋词坛之地位亦未有明确的认定。有鉴于此, 本文主要通过梳理与卢祖皋同时及稍后的南宋重要词选对卢词的收录情况, 从而管窥其在南宋词坛之真实历史地位, 认为卢祖皋至少位居名家之列。

关键词:南宋词选,卢祖皋,南宋词坛,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全宋词[M].中华书局, 1965.

[2][宋]黄昇选编.花庵词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3]施蛰存.词籍序跋萃编[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4][宋]赵闻礼.阳春白雪[M].清嘉庆宛委别藏本.

[5]田同之.西圃词说[M].唐圭璋.词话丛编[C].中华书局, 2005.

篇4:名人选婿的故事 等

文关邑

曹操重才

曹操有个女儿,长得聪明伶俐。许多官员都为儿子说亲。曹操不选殷富之家,不选奶油小生,却选中了"独眼龙"丁异。众人大惑不解。曹操说:"比丁异长得俊的青年多的是,但像丁异这样有才能的后生却很难找到。"

袁枚爱贫

清诗人袁枚的小女儿,天资聪慧,不少名门望族纷纷前来求亲,他均未允,却将女儿嫁给了苏城一个清贫的百姓之子。女儿出嫁时,他除了送她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外,还特赋嫁女词相赠:"姑恩不在富,夫怜不在容,但听关雎声,常在春风中。"

林则徐重德

有一年除夕,林则徐的部下都回家过年去了,只见一间屋里有人还在伏案疾书,原来是青年书记员沈葆桢在抄写公文。林则徐将一篇万言奏章给他抄写,沈秉烛夜书,直至三更。谁知林则徐看了又说:"这字太草,必须重抄。"沈二话没说,又抄了一遍。抄完已是次日上午。林则徐见他毫无怨言,为人诚实,选他做了女婿。后来这位女婿果然不凡,做了江西巡抚、两江总督。

郗鉴重朴实

晋朝太尉郗鉴喜欢朴实的人。他派门生到丞相王导家求女婿,王导家的后生们一个个打扮整齐,恭候挑选,唯有一个叫王羲之的后生斜躺在东床上,一身旧打扮,纹丝不动。门生回报太尉,太尉说:"我就选东床的那个后生做女婿。"后来王羲之成了有名的"书圣","东床"也成了女婿的雅称。

米芾重"洁"

宋代书法家米芾最好干净,人称他有"洁癖"。他选女婿也讲究清洁。他见到有一个求婚者,名叫段拂,字去尘,忙拍手道:"又扫地,又去尘,真是我天生的女婿。"于是便把女儿嫁给了他。段拂勤奋上进,仕途发达,后来官至宰相。

苏轼巧治无赖

有一次,苏轼熬了一罐兔子汤,好友佛印刚好赶上,津津有味地喝了一碗。佛印走后,一个无赖跑来说:"我是你朋友佛印的朋友,也来一碗!"苏轼往汤里加了一瓢水,那人喝着觉得不对劲,瞪大了眼睛。苏轼说:"这是兔子汤的汤。"不料此人走后,又进来一个无赖,说:"我是你佛印的朋友的朋友,也该分享。"苏轼往所剩无几的汤里再加一瓢水,那人喝了后更觉无味。苏轼解释说:"这是兔子汤的汤的汤。"(郑桂初)

篇5:江西历史名人选

(六)1、()是在数据处理系统中,对随机产生的会计数据或处理要求随时接受,并立即送回处理结果。

A.批量处理

B.实时处理

C.序时处理

D.逐笔序时

答案:B2、单位归还部分贷款时,信用社在(A.贷款合同

B.借据正本

C.借据副本

D.还款证明书

答案:BC)以上。

A.30%

B.CC4、()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

A.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

B.会计主管人员

C.单位负责人

D.会计记账员

篇6:中外名人墓志铭选

聂耳的墓志铭引自法国诗人可拉托的诗句:“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的精力,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后35位,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在他的墓碑上就刻着: 3.14******7950288”。

“37,22,35,R.I.P”是美国影星玛丽莲〃梦露的墓志铭,许多人闹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最终这个谜由梦露研究会揭开,这三个数字是梦露的胸围、腰围和臀围的英寸数,缩写字母的意思是在此长眠。

英国诗人雪莱的墓志铭是莎士比亚《暴风雪》中的诗句:“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

爱尔兰诗人叶慈的墓志铭是他去世前夕写的一首诗的最后十七个字:“对人生,对死亡,给予冷然之一瞥,骑士驰过。”

大文豪萧伯纳的墓志铭:“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

大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恕我不起来了!”

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墓碑上写着:“活着,大自然害怕他会胜过自己的工作;死了,它又害怕自己也会死亡。”

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志铭精炼:“米兰人亨利〃贝尔安眠于此。他曾经生存、写作、恋爱。”

伏尔泰,这位《哲学通信》和史诗《亨利五世》的作者,顺理成章的在专门迎葬伟人的先贤祠里占了一“席”,并受到这样的赞美:“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他拓展了人类精神,并且使之懂得它应当是自由的。”

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墓志铭出自哲学家柏拉图之手:“美乐女神要寻找一所不朽的宫殿,终于在阿里斯托芬的灵府发现。”

如果要说世界上最奇特的墓志铭,那就应该属于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的。他的墓碑上刻着一道谜语般的数学题:“过路人,这座石墓里安葬着丢番图。他生命的1/6 是幸福的童年,生命的1/12是青少年时期。又过了生命 的 1/7他才结婚。婚后 5年有了一个孩子,孩子活到他父亲一半的年纪便死去了。孩子死后,丢番图在深深的悲哀中又活了4年,也结束了尘世生涯。过路人,你知道丢番图的年纪吗?”

杰弗逊是和华盛顿、林肯齐名的美国三大伟人之一,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他的墓碑碑文是他自己写的:“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令的作者和弗吉尼亚大学之父。”

卢梭:“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真理的人。”

马克〃吐温:“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

贝多芬:“他总是以他自己的一颗人类的善心对待所有的人。” 普希金:“这儿安葬着普希金和他年轻的缪斯,爱情和懒惰,共同消磨了愉快的一生;他没有做过什么善事,可在心灵上,却实实在在是个好人。”

牛顿临终前曾说:“我只不过是在大海边捡贝壳的小孩”。然而,大异其趣的是,镌刻在这位英国大科学家的墓碑上的,却是:“死去的人们应该庆贺自己,因为人类产生了这样伟大的装饰品。”

日本医学家野口英世,曾长期工作和生活在美国。为了探究肆虐在非洲的黄热病病源,声誉日隆、功成名就的他,力排众议,毅然决定亲自深入疫区,终于殉职。在纽约乌兹德伦墓地上的他的铜板墓碑上,刻的是:“生于日本猪苗代,死于非洲哥尔多克斯,献身科学,为科学而生,为科学而死。”

物理学家玻尔兹曼生前发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解释,他的墓碑上只写着他发现的公式“S=KlnΩ”。

莎士比亚的墓志铭,据说是他自己撰写的:“看在耶稣的份上,好朋友,切莫挖掘这黄土下的灵柩;让我安息者将得到上帝祝福,迁我尸骨者将受亡灵诅咒。”

法兰西民族英雄、法国前总统戴高乐的墓碑上只刻有他的名字:“夏尔〃戴高乐”。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的墓碑上刻的是“印刷工富兰克林”,因为他毕生引为自豪的,还是他青年时代做过的印刷工。

有一个人,生前并不算名人,但死后,却因墓志铭而成名。名不见经传的美国人约翰〃特里奥的墓碑刻着:“可怜地生活,可怜地死去,可怜地掩埋,没有人哭泣。”被他的相同国籍的作家纳撤尼尔〃霍桑在“阴暗潮湿的一隅”发现。作家在看了刻在碑上的“凄凉的诗句”后,哀痛地说:“要想用更精练或者更感人的语言,来描述这个使人寒心的不幸的生死与埋葬的故事,不是容易的事”。

法国文豪维克托〃雨果,死后葬于他父母和妻子的坟墓中间:“希望我的坟墓和她一样,这样,死亡并不使人惊慌。就像是恢复过去的习惯,我的卧室又靠着她的睡房。”

马丁〃路德〃金的墓志铭:我自由了!感谢万能的主,我终于自由了!

阿凡提(1209——1285),原名霍加〃纳斯列丁,生于土耳其,是一位精通伊斯兰教的神学家。他一生讲过无数生动的故事和笑话,在中亚、阿拉伯和中国广为流传。阿凡提博学睿智,为人正直,幽默乐观。在中国,可以说,他是智慧和诙谐的代名词。1285年76岁的阿凡提逝世,他的墓前装着一扇大门,挂着许多把无法打开的锁,门边岩石上刻着他生前说过的一段话:“大门关闭着,是为了我的朋友;大门打开着,是为了我的敌人。”阿凡提不忘提醒珍重生命的朋友们好好活在世上;而钥匙和武器掌控在自己手中,战斗的大门一旦打开,自己将会成为敌人的掘墓人。这段碑文充满哲理和正义感,对比强烈,爱憎分明。

小仲马(1824——1895),法国作家,大仲马之子,以一部《茶花女》而成名。死后安葬在巴黎附近的蒙马尔特公墓中。无独有偶,陵墓上也刻着小仲马生前为自己写的墓志铭:“吾寓于生,吾寓于死。吾固重生,尤重于死。生有时限,死无穷期。”碑文颇似哲理诗,深奥玄虚,有点像中国的禅宗味道,透露出小仲马生前是认真思考过生与死这个人生的严肃课题的,“死无穷期”,死也是人类生命的另一种生,它昭示了小仲马的生死观。

数学家马克劳林是牛顿发现和培养的,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六个大字:承蒙牛顿推荐。前苏联科学家施万维奇毕生研究蝴蝶花上的色彩和图案。他的墓碑上刻着他心爱的蝴蝶翅膀花纹。

德国数学家高斯因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死后在墓碑上刻上了这一图形。

《读者文摘》创始人德威特〃华莱士:最完美的压缩。

赫尔岑:他的母亲和他的幼子乘船遇难淹死在海里;他的夫人患结核去世;他17岁的女儿自杀死去,他的一对3岁的双生儿子患白喉死亡。而他就只活了58岁!但是苦难不能把一个人白白毁掉。他留下30卷文集,留下许多至今像火一样燃烧的文章,它们今天还鼓舞着人们前进。

爱伦坡:“乌鸦说,此人不再来。”

著名科幻小说家威尔斯73岁时,给自己写了一句很短的墓志铭:“上帝将要毁灭人类我警告过你们。”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在逝世前,已被耳聋的痛苦折磨了二十余年。这位伟大的乐圣生前给人类创造了那么多不朽的音乐,而他临终前只留下这样一句令人伤感的遗言:“我将在天堂里听到一切。”

法国著名戏剧家拉伯雷临死之际,颤动着嘴唇,轻轻地说道:“拉下帷幕吧,喜剧已经结束了。”

英国著名诗人济慈,当他意识到自己的死亡已经来临时,把他最后的思想表达在诗中:“我感到我的上面,长满野菊花。”

英国诗人拜伦已厌倦了生活,厌倦了战争,并且因发高烧及长久未进食而消瘦无力,他轻声地说道:“现在我想睡了。”说完,他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英国作家戴〃赫〃劳伦斯在病床上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现在觉得心神舒畅。”因写《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而名噪一时以至于惹上官司的这位英国小说家,曾被世人议论纷纷,而现在终于可以无忧无虑地告别红尘了。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一直活到八十高龄,这位显赫一世的君主到了生命最后一刻还显得精神饱满,他看到大家都围在他身边哭泣,便大声说:“为什么哭,嗯?你们以为我是长生不死的吗?我原以为死亡要比这难受得多呢!”

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死得很安详,面对死神,他说:“我已经准备就绪。”

大卫〃奥格威是一个富于创新的商界巨子,是世界十大广告公司之一的奥美广告的创办者。他曾经没有钱,没有学历,但他拥有过人的才智、天分和创造力。他成为广告人最完美的典范。从劳斯莱斯汽车到美林证券,从IBM到英国、法国、美国政府,都在他的客户名单上。奥格威年幼时在英格兰饱受贫困之苦,青年时代在巴黎当过厨师,在苏格兰向修女卖过炉子,如今攀登到了广告世界的顶峰。奥格威说,他对天堂的想法和济慈一样,“给我书本、水果和法国酒,以及好天气。”

在赫瑞斯提前为他撰写的墓志铭里,这样写道:这是个快乐的人,而且是个独乐的人。这个人可以说今天是他自己的,内心无忧无虑的人,能够说:让他们明天倒霉去吧,反正我活过了今天。

在俄罗斯,有一位年轻的汉学家叫彼德罗夫。他研究鲁迅、瞿秋白、巴金、老舍、郁达夫,他一直是个讲师,连副教授也没有做到。逝去之后,在自己的墓碑上只留下了一个大大的汉字:“梦”。英国世界轻量级拳击冠军琼瓦特墓志铭:“这次不管你数到几,我也不起来了!”

格斯:终于,真正的冒险开始了。

宋文帝元嘉四年丁卯九月,也就是公元427年,陶渊明在自己逝世前的绝笔《自祭文》中写道:“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 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巴蜀鬼才”魏明伦曾经为自己写了一篇墓志铭:“没有白活的人,值得研究的鬼。”

北京师范大学前校长陈垣的高足,北师大教授、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早在1978年他虚岁六十六之时,就为自己预撰了自传式的墓志铭。原文是:“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因“哭庙”案被判斩杀。刑场上,刚逾知天命之年的金圣叹,泰然自若,临刑不惧,昂然地向监斩官索酒酣然畅饮,边酌边说:“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

明代大儒、诗人方孝孺,生性倔强,宁折不弯,誓死效忠建文帝,拒绝为明成祖朱棣起草就位诏书。朱棣威胁方孝孺说:你不怕灭九族吗?方名士的倔脾气上来了:就是灭我十族也不怕!这一句话不要紧,方家老小再加上学生九百多口全掉了脑袋。也正因为杀掉了这个“读书种子”,明朝的这一代,始终没搞出什么太像样的文化来。

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被宣布死刑后,喝下毒药前,向他的好友克利顿说了最后一句话:“克利顿,我还欠阿斯克勒比奥斯一只鸡,请别忘了还给他。”本以为像他那样的思想巨人,最后总要留几句闪光的名言警句,想不到他和我们差不多,同样惦记着家长里短,油盐酱醋。

夏衍晚年病重住院,一天上午,突然感到十分难受,咳嗽不停,呼吸困难。秘书见状赶忙说:“我去叫大夫。”正在他开门欲出时,夏衍突然睁开眼睛,极其艰难地说:“不是叫,是请。”随后就昏迷过去,再也没有醒来。

篇7:江西历史名人选

一、对周年事件复习的一些看法:

1、周年事件不求其“全”而求其“精”;

2、不要只是关注周年事件本身,要注意与周年事件相关主题的知识;

3、注意周年事件与其他热点的联系,注重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和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

4、注重基础,回归课本。

二、“热点试题”的特点:① 命题材料多取材于当今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

② 通过提供资料、设置情境、考查能力,重视对各种信息的提取、认定、选择、运用; ③ 热点问题隐性切入命题,考查学科基本的、核心的主干知识。

三、“热点”的备考策略:

① 关注热点问题,关注三门学科的交叉点;

② 热点问题回归教材,热点问题重基础知识的应用,找准热点问题与教材的融合点; ③ 储备与热点联系的学科教材基本的、核心的主干知识;

④ 根据学生和教学实际,设计热点问题的训练题,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和谐问题

(一)中国古代史上的和谐思想

(二)古代与亚洲国家的友好交往

(三)近代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共同遭遇和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四)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以及与亚洲国家的友好往来和合作发展

(五)50、60年代以来亚洲国家经济发展(三次高潮)

1、中国古代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往来对当今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重要启示。

2、中国古代积极主动地与周边国家交往凭借的是先进的政治制度、繁荣的经济、先进的文化,是自信、自强、开放、兼容并包的体现。

3、中国的发展走的是和平崛起的道路,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有别于西方国家通过海外殖民扩张来满足自身发展的扩张道路。

4、中国古代长期领先于其他国家,通过输出制度、文化、技术,推动了亚洲其他国家社会的进步。所以中国经济的发展只会促进亚洲经济的发展,和谐亚太必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5、亚洲国家应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互信互助,实现共赢。

6、亚洲国家应加强合作,在国际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7、亚洲国家应加强合作,以共同应对诸如印度洋海啸、恐怖主义、印巴冲突、经济危机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和自然灾害。

8、亚洲国家应加强科技经济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亚洲经济整体发展,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五、达到看书的高境界。

看书有三境界:

一是:逐段逐句看,虽然仔细,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很难获得知识的整体感觉。二是:结构回忆式复习,在长期复习掌握教材细节基础上,适当“摆脱”教材的束缚,依据考纲所给出的框架条目,逐条进行知识回忆。这种回忆伴随着对章节及条目知识系统的结构整理,因此是较高质量的复习方法,因为便于查漏补缺,所以很适合于冲刺阶段。回忆式复习,是克服知识零乱的重要法宝。

三是:专题归纳式复习。高考不是考零散的知识,“考纲说明”上指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以问题中心型的思路设计试题,将试题的呈现方式设计为一个个单独的案例,每一个案例既以课本相关知识为依托,又在逻辑或结构上不同于课本知识的直接阐述。”因此围绕专题进行知识整理,是符合高考思路的复习方法。

六、应试技巧。

考生必须掌握:(1)做选择题时,既要保证正确率,又要节省时间,碰到一时难以判断的题目,可暂搁置(须做个醒目记号),等一轮粗线条审题完成后再解答。答题卡的涂写,最好放在面临主观难题时进行,忌在考试终场前填涂。(2)做非选择题时,先看问题,带着问题读材料,做到有的放矢;然后将材料分清层次,再获取有效信息;最后将问题、材料与教材的相关知识挂钩。作答要规范:字迹工整、清晰,字与字之间有间隙、行与行之间有距离,使阅卷人一目了然。必须做到“四化”,即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提示化。七、三大范式命题

1.以“文明史”为思路

(1)思路梳理:文明史观

农耕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工业文明(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政治文明:人类社会在政治生活领域里的文明。从专制到民主。

经济文明:人类社会在经济生活领域里的文明。从传统农业到工业文明。

精神文明:人类社会在思想领域里的演进。从迷信愚昧到科学化、理性化 2.以“现代化”为主线

政治现代化(包括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等)

经济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市场化等)

思想文化现代化(包括人类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等)

社会生活现代化(包括城市化、服饰现代化等)3.以“全球化”为理念

中国古代文明对西方文明进步的影响及相互关系

西方近代文明对中国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八、紧跟热点,不能闭门造车思路:

1、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2、处理好热点专题与同类点的关系。做法:

1、在专题的选择上注意与热点问题结合,寻找现实与历史之间的内在联系;

2、在讲热点专题的同时,注意同类问题的拓展和延伸。

范例:中日关系中国是当今社会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正在谋求政治大国 的地位,中日两国必然会对亚洲乃至世界造成巨大影响。(1)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表现有哪些?举例说明。

(2)日本历史上有几次崛起?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3)温家保总理4月11日—4月13日访问日本,也被媒体称为“融 冰之旅”,中日之间的“冰”指什么?“融冰之旅”有何意义?

中日关系、中美关系以及美日关系在中国近代现代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定地区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也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19世纪末以来,伴随美国和日本的争夺,列强侵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试举出美日两国在侵略中国问题上勾结与斗争的事例各两例。

(3)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年访问中国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结合这一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①这次历史性的握手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这对中美两国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②中美关系的改善对中日关系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中、印两国在古代同为亚洲文明古国,两国交往源远流长,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近代有相似的遭遇和共同的历史任务。在现代同为世界大国,两国的交往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篇8:浅谈江西傩舞的历史与现在

傩 (n u o, 音同挪) , 即假面跳神, 是原始狩猎、图腾崇拜、部落战争和原始宗教祭祀的产物, 广泛流传于我国黄河以南的农村。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 (包括原始自然崇拜和宗教) 、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 主要包含傩坛、傩仪、傩歌、傩舞、傩戏、傩面具和傩俗等内容, 是古代人与神灵的对话方式, 后来逐渐成为人们表达美好愿望、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形式。笔者有幸在寒假时期亲临江西南丰等地查看和学习傩舞的现状及知识。所以在这主要写的是江西南丰傩舞的一些内容。特在此感谢那段时间对我曾给予帮助过的人。

1、江西傩舞的由来

江西的傩文化资源相当丰富, 分布在南丰、乐安、萍乡等地的傩舞、傩庙、傩轿、傩面具、傩符、傩服饰,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赣傩文化群, 其历史之悠久、内涵之深厚为世人所瞩目。南丰县三溪乡石邮村的傩舞是江西傩文化中的佼佼者, 具有原生态的文化特征, 保留了“起傩”、“演傩”、“搜傩”、“圆傩”等古老的仪式。石邮村世代敬奉傩事, 每年跳傩, 家家户户设有傩案。村中傩神庙毁于明嘉靖辛酉年 (1 5 6 1年) , 重建于乾隆四十六年 (1781年) 。村里还留有“师善堂”、“万寿宫”、“孝行坊”、“烈女坊”、“文魁坊”、“世科坊”、“纪元坊”等历史遗迹。

2、傩舞的形式 (仪式) 过程

南丰傩班全体人员从古至今始终由8人组成, 代代相传, 论资排辈, 最长者主事, 被称为“大伯”, 其次称“二伯”、“三伯”……“八伯”。班内若有人仙逝, 经过众议, 方可招徒补替, 位居“八伯”。班规严格, 每年从正月初一日至十六日, 每天早出晚归, 风雨无阻, 坚持活动, 平日禁跳。乐器仅鼓、锣各一面, 鼓槌用竹片削成, 弯成弓形。似弓背击鼓, 声音铿锵有力。祭祀程序:

(1) 、起傩:正月初一大早, 傩舞班8名弟子齐集, 由“大伯”率领在傩神庙内点烛燃香迎接“圣相” (1 3个傩面具) , 举行简短而庄严的“起傩”仪式, 然后开始“跳傩”。

(2) 、跳傩:节目顺序如下:

《开山》, 一个着红衣黑裤脸戴开山神面具的傩人, 手持大斧在锣鼓中跳进场内, 左劈右砍, 刚劲有力。

《纸钱》, 一个戴战将面具的傩人 (穿着同上) 手拿绳索带翻筋斗, 以祭典女娲造人

《雷公》, 一个戴黑脸尖嘴面具的傩人, 跳进场中, 右手拿锤, 左手拿凿, 浑身前后来回抖动, 好象雷公把天凿开, 要下瀑雨。

《傩公傩婆》, 傩婆 (身着红花长衫) 怀抱傩仔与傩公出场, 反映了老两口晚年娱子欣喜若狂的心情。

《钟馗醉酒》, 钟馗与两个小鬼喝酒猜拳行令。

《双伯郎》, 两个白脸将军手持长枪对打比武。

《关公对刀》, 一个红脸将军与一个白脸将军对刀比武。

以上节目中有丰饶福神也有驱邪逐疫之神。

(3) 、搜傩:是石邮人驱鬼逐疫的一项大型宗教仪式活动。每年正月十六晚8、9点开始进行, 随着三声统响, 由“大伯”带八名弟子, 身着彩衣, 脸戴面具, 手执锣鼓道具等来到傩神庙里举行庄严隆重的祭神仪式。主要内容有 (1) 谢傩神。把傩班从初一至十六日以来在各善男信女家跳傩完毕, 东家封偿的“红包”名单如数报与神听, 并把当年所赐“福” (即村里的丰收、发财、得子) 报与神听。 (2) 卜卦, 祈求傩神在来年再为村民赐福、消灾。 (3) 驱鬼逐疫, 由钟馗带领“大鬼”、“二鬼”在前, 其他在后, 手执铁链, 打着火把, 敲着锣鼓, 鸣着礼炮到各家各户去“搜傩” (驱鬼) , 一般要持续到次日黎明前, 然后在村口河滩上举行一个简短而庄严的仪式, 再在进村时的路上将面具卸下抢装进箱抬回庙里收藏完毕。至此整个的年时傩舞表演才结束。

3、江西傩舞的种类

江西的傩文化资源相当丰富, 分布在南丰、乐安、萍乡等地的傩舞、傩庙、傩轿、傩面具、傩符、傩服饰,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赣傩文化群, 其历史之悠久、内涵之深厚为世人所瞩目。南丰县三溪乡石邮村的傩舞是江西傩文化中的佼佼者, 具有原生态的文化特征, 保留了“起傩”、“演傩”、“搜傩”、“圆傩”等古老的仪式。石邮村世代敬奉傩事, 每年跳傩, 家家户户设有傩案。村中傩神庙毁于明嘉靖辛酉年 (1 5 6 1年) , 重建于乾隆四十六年 (1781年) 。村里还留有“师善堂”、“万寿宫”、“孝行坊”、“烈女坊”、“文魁坊”、“世科坊”、“纪元坊”等历史遗迹。

4、江西傩舞的流传形式

傩舞, 萍乡俗称“仰傩神” (仰, 方言为舞跳之意) , “耍傩神”、“耍傩案”、“蹍傩神”, 有的地方因舞步必须踩在锣点上而称为“踩傩”、“踩傩案”。

南丰傩舞一直沿袭“逐疫于衙署中及各民户”所谓“沿门舞”的习俗。

一是索室。按旧制, 在索室之前, 先要到县城集结, 在“官迎”后才正式开始。乾隆年间的萍乡知县胥绳武 (山西人) , 用萍乡方言写了一首《竹枝词》, 记载当时舞傩的盛况:“五隅年例扮迎春, 忙煞城中城外人, 说道太平毛 (没) 个事, 颃 (我) 随衡 (你) 去跳傩神”。

二是夜场演出。傩队住哪村, 就在哪村表演两三个小时的节目。

三是封洞仪式, 即傩队回傩庙将面具搁置神龛上和神龛下密封[图2]。封洞是跳傩中最大的活动, 当天在傩庙要通宵达旦表演傩舞。

二、江西傩舞的发展及开发保护

1、傩舞的现在状况

抚州南丰的傩舞从汉代吴芮军峰山上演傩靖妖, 至今日石邮军峰山下向中外学者展示南丰傩舞的博大精深, 中国数千年的傩文化传承史, 在赣东勾勒出了一段清晰的轨迹……

6月14日至15日, 参加“中国 (江西) 国际傩文化艺术周”的20 0多位中外学者, 将专程来到南丰县三溪乡石邮村, 进行田野考察, 这是国际傩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次盛会, 更是南丰傩舞的一次实力展示。

南丰, 国家文化部命名的“傩舞之乡”, 以其160多个傩班, 200 0多人的跳傩队伍, 7 0多种传统傩舞节目, 1 0 0多种各具特色的傩面具, 成为赣傩的重要成分, 其中尤以“石邮傩舞”最负盛名。著名的戏曲理论家、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曲六乙先生曾评价说:“有幸看了南丰 (石邮) 傩舞, 兴奋不已, 夜不能寐。我认为, 它比周边省份的傩文化更古老稚拙, 更粗犷豪放, 更具原生形态特征, 因而在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艺术学、戏剧学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

这就是为什么抚州傩舞能在我国众多传统跳傩地区脱颖而出, 独领风骚的根本原因。

2、傩舞环境的保护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原始舞蹈"傩舞"濒临消失

在江西农村, 过去农民喜欢自发表演傩舞。随着“打工经济”的繁荣, 到城市里闯荡的农村年轻一代, 对傩舞已渐渐陌生。而在南丰石邮村, 这里的傩文化近几年更是饱受打击。2003年, 放在村傩庙里的1 3面傩面具, 被小偷一偷而光。2004年5月, 村里德高望重的“傩班首领”罗会友不幸谢世。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大量农民进城务工, 江西傩文化所赖以生存的农耕文化土壤已经发生了变化, 加上一些年事已高的老艺人相继谢世, 农村年轻人对跳傩兴趣不大, 傩舞正在濒临消失。”江西省舞蹈家协会主席余达喜忧虑地说。

经过很多无法挽回的损失后渐渐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关注、保护江西抚粥南丰傩舞了。

省文联副主席余达喜, 原是个舞蹈工作者, 上世纪8 0年代初一个偶然机会, 他来到石邮第一次看到了这种神秘的宗教舞蹈, 立即被其古朴刚劲的舞姿所吸引, 似乎被某种神秘的声音召唤, 以后几乎年年跳傩期间, 他都会如约前来。他潜心学习研究, 终成傩学研究大家, 他与刘之凡合作的《江西省南丰县三溪乡石邮村的跳傩》一书, 得到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的资助, 1996年在台北正式出版。

“近戏乎非戏也, 国傩矣乃大傩也”。石邮傩作为中国傩文化——乡傩的精品, 成为中国傩文化研究的不可或缺的“活化石”, 有待更多专家学者研究关注;古老的石邮村, 恭迎八方游客, 来领略其“最后的汉族”的无穷魅力。

“傩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 一旦消失, 就永远不可能复活了。”江西省舞蹈家协会主席、二级编剧, 中国傩戏学会理事余达喜感慨地说, “即便是在江西, 像石邮村这样原生态的点也不多了。”他建议, 国家应当建立傩文化原生态保护区, 组织专家挖掘、整理、保护傩文化, 鼓励老艺人向年轻人传授技艺, 大力培养后继人才。

3、傩舞的转型发展

近年来, 抚州以“文化立市”, 傩文化的保护备受重视。我市已向国家有关部门积极申报, 要求把傩文化列为中国文化重点保护工程项目, 同时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并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已全面完成了抚州傩舞的普查和采编工作, 搜集整理出3 0多个有代表性的傩舞节目, 并协助省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摄录了1 1 5个不同风格的傩舞节目;成立了南丰傩舞文化研究会, 已在国内外发表傩文化研究论文50多万字, 撰写了长达3 0万字的《南丰傩史论》;组建了南丰少年傩舞艺术园, 并正在着手筹建南丰傩文化艺术博物馆……相信南丰傩舞的明天更美好。

结语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酝酿了无数的文化, 为后世留下了那无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中不乏那些有巨大价值的内容, 傩舞便是其中一种。

上一篇:邵固中学三年发展规划起草说明下一篇:《氯气的性质》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