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

2024-05-14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精选6篇)

篇1: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

主持人甲: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1945年9月3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高奏凯歌走向和平。

主持人乙:那是一段沧桑的历史,那是一段为了正义与和平战斗的历史,他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主持人甲:让我们勿忘国耻,共同回顾那场空前的灾难吧!请黄老师给大家介绍《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

日军占领上海后,直逼南京。国民党军队在南京外围与日军多次进行激战,但未能阻挡日军的多路攻击。1937年12月13日,南京在一片混乱中被日军占领。日军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挥下,在南京地区烧杀淫掠无所不为。12月15日,日军将中国军警人员2000余名,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军押往海军鱼雷营,除9人逃出外,其余全部被杀害。

16日傍晚,中国士兵和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押往中山码头江边,先用机枪射死,抛尸江中,只有数人幸免。

17日,日军将从各处搜捕来的军民和南京电厂工人3000余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门江边用机枪射毙,一部分用木柴烧死。

日本军队侵入南京城18日,日军将从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难民和被俘军人5.7万余人,以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长江。令人发指者,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进行“杀人比赛”。他们分别杀了106和105名中国人后,“比赛又在进行”。

在日军进入南京后的一个月中,全城发生2万起强奸、轮奸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难以幸免。许多妇女在被强奸之后又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与此同时,日军遇屋即烧,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繁华区域,大火连天,几天不息。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劫后的南京,满目荒凉”。

后来发表的《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写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他们“单独的或者二、三人为一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终至在大街小巷都横陈被害者的尸体。“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

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主持人甲:看到资料中日本强盗的暴行,让我们感到可恨可耻;看到无辜的百姓被杀害,我们的心在滴血,让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齐唱《义勇军进行曲》

主持人乙: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筑城我们新的长城,……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当我们的祖国遭到日本强盗疯狂侵略时,伟大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捍卫和平,他们的精神值得歌颂,让我们一起聆听《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打游击。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主持人甲:正是这些像狼牙山五壮士的民族英雄,团结在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下,使中国人民获得了今天的和平生活。

主持人乙:人心齐,泰山移,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让我们一起欣赏《团结就是力量》

主持人甲:在我们的英雄中还有许多少年英雄,有的比我们还小,却有同样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请xx同学给我们讲讲《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有一天,敌人来扫荡,走到山口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

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小英雄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主持人甲:英雄的王二小为了保护乡亲们,牺牲了自己,真是伟大极了!请听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5》

主持人乙:像王二小一样的小英雄还有很多,雨来,嘎子等,都与我们年纪相仿,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请听故事:《小英雄雨来》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道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一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碧绿的芦苇上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儿童雨来就是这村里的。

雨来最喜欢这道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每到夏天,雨来就和铁头、三钻儿,还有很多很多光屁股朋友,好像一群鱼,在河里钻上钻下,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妈妈不让雨来耍水,怕出危险。

有一天,妈妈见雨来从外面进来,光着身子,浑身被太阳晒得油黑发亮。妈妈知道他又去耍水了,把脸一沉,叫他过来,扭身就到炕上抓笤帚。雨来一看要挨打啦,撒腿就往外跑。

妈妈紧跟着追出来。雨来一边跑着,一边回头。糟了!眼看要追上了,往哪儿跑呢?铁头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远远地向雨来喊:“往河沿跑!往河沿跑!”雨来听出铁头话里的意思,就折转身,朝着河沿跑。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伸手一抓,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一下没抓住,只听见扑通一声,雨来扎在河里不见了。妈妈立在河岸上,眼望着渐渐扩大的水圈直发愣。

忽然,从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一边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秋天。

爸爸从集上卖苇席回来,同妈妈商量说:“看见区上工作的同志,说是孩子们不上学念书不行,起码要上夜校。叫雨来上夜校吧!要不,将来闹个睁眼瞎。”

夜校就在三钻儿家的豆腐房里。房子很破。教夜校的是东庄学堂里的女老师,穿着青布裤褂,胖胖的,剪着短发。女老师走到黑板前面,嗡嗡嗡嗡说话的声音立刻停止了,只听见哗啦哗啦翻课本的声音。雨来从口袋里掏出课本,这是用土纸油印的,软鼓囊囊的。雨来怕揉搓坏了,向妈妈要了一块红布,包了个书皮,上面用铅笔歪歪斜斜写着“雨来”两个字。雨来把书放在腿上,翻开书。

女老师闪在一边,斜着身子,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念着: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齐声轻轻地念起来: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有一天,雨来从夜校回到家,躺在炕上,背诵当天晚上学会的课文。可是背不到一半,他就睡着了。

不知什么时候,门吱扭响了一声。雨来睁开眼,看见闪进一个黑影。妈妈划了根火柴,点着灯,一看,原来是爸爸出外卖席子回来了。他肩上背着子弹袋,腰里插着手榴弹,背上还背着一根长长的步枪。爸爸怎么忽然这样打扮起来了呢?

爸爸对妈妈说:“鬼子又‘扫荡’了,民兵都到区上集合,一两个月才能回来。”雨来问爸爸:“爸爸,远不远?”爸爸把手伸进被里,摸着雨来光溜溜的脊背,说:“这哪有准儿呢?说远就远,说近就近。”爸爸又转过脸对妈妈说:“明天你到东庄他姥姥家去一趟,告诉他舅舅,就说区上说的,叫他把村里民兵带到区上去集合。”妈妈问:“区上在哪儿?”爸爸装了一袋烟,吧嗒吧嗒抽着,说:“三天里头,叫他们在河北一带村里打听。”

雨来还想说什么,可是门哐啷响了一下,雨来听见爸爸扑通扑通走出去的脚步声。不大一会儿,就什么也听不见了。从街上传来一两声狗吠。

第二天吃过早饭,妈妈就到东庄去,临走说晚上才能回来。过了晌午,雨来吃了点剩饭,因为看家,不能到外面去,只得趴在炕上念他那红布包着的识字课本。

忽然听见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房子震得好像要摇晃起来,窗户纸哗啦哗啦响。

雨来一骨碌下了炕,把书藏在怀里就往外跑,刚一迈门槛,进来一个人。雨来正撞在这个人的怀里,抬头一看,是李大叔。李大叔是区上的交通员,常来雨来家落脚。

随后,听见日本鬼子叽哩呱啦地叫。李大叔以最快的速度把墙角那盛着一半糠皮子的缸搬开。雨来两眼楞住了:“咦!这是什么时候挖的洞呢?”李大叔跳进洞里,说:“把缸搬回原地,你就快到别的院里去,对谁也不许说。”

十二岁的雨来拿出吃奶的气力,才把缸挪回原来的地方。

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他撒腿就往后院跑。背后咔啦一声枪栓响,有人大声叫道:“站住!”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随着,子弹向他头顶上嗖嗖地飞来。可是后院没有门,雨来急出一身冷汗。靠墙有一棵桃树,雨来抱着树就往上爬。鬼子已经追到树底下,伸手抓住雨来的脚,往下一拉,雨来就掉在地下。鬼子把他两只胳膊向背后一拧,捆绑起来,推推搡搡回到屋里。

鬼子把前后院都翻遍了。

屋子里也遭了劫难,连枕头都被刺刀挑破了。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用中国话对雨来说:“小孩,问你话,撒谎的不许!”突然,他望着雨来的胸脯,张着嘴,眼睛睁得圆圆的。

雨来低头一看,原来刚才一阵子挣扎,识字课本从怀里露出来了。鬼子一把抓在手里,翻着看了看,问他:“谁给你的?”雨来说:“捡来的!”

鬼子露出满口金牙,做个鬼脸,假装温和地对雨来说:“害怕的不要!小孩,皇军大大的爱护!”说着,就叫人替他松绑。

雨来把手放下来,觉得胳膊发麻发痛。扁鼻子军官用手摸着雨来的脑袋,说:“这书谁给你的,关系的没有,我的不问了。别的话要统统告诉我!刚才有个人跑进来,看见没有?”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伸手在皮包里掏。雨来心里想:“掏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气,要挖小孩眼睛的。”可是掏出来的却是一把雪白的日本糖块。

扁鼻子军官把糖往雨来手里一塞,说:“这个大大的好!你吃,你的告诉,他的什么地方?金票大大的有。”他又伸出那个戴金戒指的手指,说:“这个,金的,也给你!”

雨来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

旁边一个鬼子嗖地抽出刀来,瞪着眼睛,要向雨来头上劈。扁鼻子军官摇摇他的圆脑袋。两个人叽叽咕咕说了一阵。那鬼子向雨来横着脖子翻白眼,使劲把刀放回鞘里。

扁鼻子军官压着肚子里的火气,用手轻轻拍着雨来的肩膀,说:“我大大的喜欢小孩,你看见的没有?说呀!”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弯着身子,突然伸出两手。啊!这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咧着嘴叫。随后,这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脸上左右开弓,啪!啪!打了两巴掌,又用手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时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打了一拳。雨来站立不稳,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身子一歪要倒下去,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这口气,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两眼直冒金花,鼻子里流着血。血珠掉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仍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吼叫:“枪毙!枪毙!拉出去!”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河水里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的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芦花村里的人听见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

“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有志不在年高。”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小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

交通员李大叔在地洞里不见雨来搬缸。幸好院里还有一个出口,他试探着推开洞口上的石板,扒开苇叶,院子里空空的,一个人影也没有,四处也不见动静。忽然听见街上有人吆喝:“豆腐啦!”这是芦花村的暗号,李大叔知道敌人已经走远了。

可是雨来怎么还不见呢?屋里屋外都没有雨来的踪影。他跑到街上,看见许多人往河沿跑,一打听,才知道雨来被鬼子打死在河沿上啦。

李大叔脑袋轰的一声,耳朵叫起来,眼泪就流下来了。他一股劲地跟着人们向河岸跑。

到了河岸,别说尸首,连一滴血也没有看见。

大家呆呆地在河岸上立着。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虫子在草窝里叫着。不知谁说:“也许鬼子把雨来扔在河里冲走了!”

大家就顺着河岸往下找。突然铁头叫起来:“啊,雨来!雨来!”

在芦苇丛里,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雨来还是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一边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一手扒着芦苇,向岸上人问道:“鬼子走了?”

“啊!”大家都欢喜地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原来,枪响以前,雨来就趁鬼子不防备,冷不防扎到河里去。鬼子慌忙向水里打枪,我们的小英雄雨来,却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主持人甲:请听故事《小兵张嘎夺枪记》

嘎子刚走到院门口,猛然看见两个鬼子,东张西望地朝这边走来。嘎子心想:不好,区队长他们还在屋里呢。要是没准备,双方照了面,一交火,把村里的鬼子都招来就不好办了。

嘎子眼珠子一转,快步上前,横在院门口,说:“你们想干什么?”

一个鬼子晃了晃手中的长枪,龇(zī)牙咧(liě)嘴地嚷了几句,让嘎子让开,他们要进院里去。嘎子故意放大声音说:“你们想找什么,我给你们拿去还不成吗?我家里有病人!”

鬼子恶狠狠地用枪把嘎子往旁边一拨,大步往院子里闯去。嘎子见拦不住,便朝里面大声喊道:“爸爸,外面有两个太君,非要上咱们家来!”

鬼子们气势汹汹(xiōng)地闯向正房,嘎子跟在他们身后。突然,他发现走在后面的鬼子是个官儿,腰间挎着一支手抢。嘎子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自从奶奶被鬼子杀害以后,嘎子一直希望能得到一支枪,给奶奶报仇。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支手枪,恨不得伸手就把它摘下来。

两个鬼子撞开屋门,闯了进去。一进屋,他们就像饿狼似的东翻西找,惊动了灶(zào)边卧着的一只母鸡。母鸡咯(gē)咯叫着站起来往外跑。鬼子兵连忙去捉母鸡。母鸡东躲西闪,最后一头钻进西屋的门帘子里面去了。

鬼子兵上前一挑〔tiǎo〕帘子,突然,三把刺刀从里面一起刺出。他嚎(háo)叫一声,翻身栽倒在地。原来区队长和战士们刚才听见了嘎子在院子外的喊叫,已经做好了准备。

鬼子官见势不妙,哇呀一声,转身就跑。

嘎子正站在院门口,见鬼子官往外窜,急忙把门一关。鬼子官的一条腿被绊了一下,身子一栽,跌在了石阶上。他一边在地上滚着,一边往掏外那把手枪。

战士们从屋里冲了出来。随着啪的一声枪响,鬼子官被击中了。他身子一拱,滚到了嘎子脚下。嘎子连忙抓起身边的一把扫帚(sàozhou),使出浑身力气朝

鬼子官身上拍去,可是不顶用,鬼子官已经把枪掏出来了。嘎子一急,扑上去,用身子使劲压住了他的胳膊,又狠狠咬住他的手腕(wàn),把手枪夺了下来。鬼子官一翻身把嘎子踹(chuài)开,想去夺枪。区队长一甩手,又补了他一枪。鬼子官腿一蹬(dēng),不动了。

随着一片冲杀声,反攻开始了。战士们从屋里涌出,冲向了大街。鬼子们纷纷四下逃散,有的被击倒了,有的举手投降〔xiáng〕„„

嘎子紧紧地跟在部队后头,不时回转身来,得意地比试着他刚从鬼子身上夺来的新枪,东瞄两下,西瞄两下,嘴里发出叭叭的声音。他的脸上,洋溢着一种无比兴奋的神情。

主持人甲: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段历史,记住这些英烈,让他们的精神代代相传,永远发扬。

主持人乙:回首过去,中国人民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无数革命前辈用不朽的身躯支撑起民族的脊梁,我们为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长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请欣赏歌曲《红星歌》,《卖报歌》、《共产儿童团歌》、《地道战》、《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主持人甲:展望未来,我们是中国的接班人,祖国的发展需要我们来贡献力量。看了先烈的事迹,你有什么感想和愿望呢?同学们可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感想与心愿。

主持人乙:同学们说的很好,都知道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都知道要努力才能使明天更美好。下面请班主任总结。

班主任: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70周年,我们通过班会大家一起来重温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缅怀先烈的英雄事迹,进一步感受先烈们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英勇豪情。虽然我们现在处在和平年代,但是我们并不能忘记这段历史。虽然我们已不需要像先烈们那样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报效祖国,但是肩上的任务并不轻,祖国的发展和腾飞要靠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贡献出他自己的力量。我们现在要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只有利用我们坚实的知识基础,才能通过各种途径来回报祖国。我们要以这次主题班会为契机提高我们的学习积极性,为自己制定学习目标,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完成老师家长布置的各项任务,到时候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篇2: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

一、活动主题:

牢记国耻、振兴中华

二、活动目的:

通过此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历史,学习抗日战争期间英雄的事迹,精神。宏扬民族精神,树立“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使命,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活动开式:

大合唱、小合唱、独唱、讲故事、演讲

四、活动准备:

1、成立活动小组,并选出小组长。

2、搜集抗战期间的英雄故事。

3、排练大合唱、小合唱、独唱。

4、选拔主持人。

牛牛文库 海量资料分享

5、编排主持人串连词。

6、查找演讲稿。

7、班级布置。

五、活动过程:

主持人:xxx、xxx、xxx、xxx

1、主持人开场白

2、全体同学大合唱《共青团团歌》、《解放区的天》

3、赵宇同学的诗朗诵《不朽的丰碑》

4、男生小合唱《大中国》

5、女生独唱《长城谣》

6、褚晓欣演讲《捍卫民族尊严 抗战英魂永存》

7、女生小合唱《感恩的心》并配有手语表演。

最后主持人结束语

六、班主任总结:

牛牛文库 海量资料分享

今天的活动开的很成功,从准备到表演,都是同学们用心来做的,对于同学们的表现老师感觉很好,活动短暂,但请同学们不要忘记我们的主题,《牢记国耻、振兴中华》,历史以成过去,未来在等着我们,我们要肩负起祖国负于我们的历史使命,担负起振兴中华的重担。

篇3: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

一、前期广泛走访、记录, 基于本土, 为重大报道积累素材

自2012年开始, 华商开始抢救性地拍摄了近200位抗战老兵, 老人们回忆自己曾经的岁月, 口述自己经历过的战争, 而这些老兵仅仅是众多的抗战老兵中的一部分, 他们都是民族的宝贵财富, 这些拍摄为后期报道提供了充分的素材。除此外, 2015年5月18日至24日, 延安、榆林两地的多处遗址被华商报“陕西抗战遗迹寻访”首支队伍走访。后续又开始了其他路线的寻访行程, 自5月开始, 华商报记者联合了相关的志愿者和专家, 对陕西境内现存的抗战遗迹进行了实地寻访, 并且和当地专家座谈, 也看望了健在抗战老兵, 这些无疑为后期6月至9月为期三个月的系列报道积累了大量的内容, 实地走访探寻, 专家跟随, 也使得内容更加专业。而基于本土的走访也使得后期报道内容更贴近群众。

自5月开始, 《华商报》开始分层次报道陕西抗战相关信息, 内容十分详细, 人物、事件具体, 视角很独特, 讲述了抗战建筑、人物, 配有后文答疑解惑, 解答了读者可能好奇的问题, 不仅有趣且易于阅读。而7月、8月对抗战老人的报道都显示出了素材的丰富, 向读者展示了抗战的一部分, 宣传了历史的一角, 为9月的纪念日做了长时间且厚重的铺垫。

二、重视与读者互动, 全媒体运营, 扩大受众参与度

在2015年5月20日的“追寻陕西抗战遗迹”板块中, 华商头条APP与读者提问进行互动解答, 而在6月1日《华商报》A6版的内容中, 宣布了华商头条APP和《华商报》都将开通专题来进行全方位报道, 微博、微信也会实时报道抗战寻访过程, 让更多人重读历史, 缅怀先烈。系列稿件后配有“有奖问答”栏目, 在报纸、APP和网站上设计题目, 通过热线、网络等渠道接收答案, 每天从答题读者中选出幸运者赠出赞助商提供的奖品。以有奖参与的形式吸引读者参与讨论, 一方面为内容多样化提供了线索, 同时也提升了活动以及品牌的关注度。

都市报在进行重大主题报道的时候要注重方式, 互动有奖问答是一种方式, 而想吸引读者去阅读思考, 还要进行报道内容的选择和语言的运用。《华商报》在后期的报道中, 报道跟抗战遗迹或旧址有关的内容往往都会有人物串联, 例如抗战老兵, 虽然不是历史名人, 而他们却更加契合主题且生活在百姓之间, 以讲故事的方式展现给大家一个不一样的抗战报道, 更生活化、人性化, 语言也不刻板, 而是通俗易懂。在内容的选择上, 选取的是和陕西本地相关的内容, 地域性更强, 使读者更容易亲近。

三、把握报道节奏层层递进、专题化、系列化, 与线下活动配合

这是比较重要的一环, 此次重大主题报道预热时间很久, 且内容设计专题化、系列化。以下为《华商报》5月至9月的报道频次及内容统计:

2015年5月18日至7月6日期间, 报纸在A版开设新版块“追寻陕西抗战遗迹”, 6月的报道比较集中。报道内容与陕西抗战相关, 地域特征明显。

2015年7月7日, 报纸头版, “不能忘却的日子”。A3版报道《今日上午中条山祭奠陕军英魂》等文章。

2015年7月13日至7月22日, 开设“抗战·秦人悍将”板块, 推出一系列陕西将士的故事。共有7天开设此版, 5次A版, 2次B版。

2015年7月24日至8月12日, 开设板块“抗战记忆·老兵”。

2015年8月13日, 开设板块“抗战·陕西作战地图”, 两版。

2015年8月14日至9月3日, 开设“抗战·纪念”板块, 除8月20日外, 每天都有一版报道, 后期甚至一期报纸有两版报道, 有5篇头版头条报道。

以上的统计显示了《华商报》作为都市报对此次重大主题报道的重视, 近四个月的不断报道, 报道的节奏从5月到7月比较平缓, 到了8月开始频繁报道, 从最初的“追寻陕西抗战遗迹”到最后的“抗战·纪念”, 能够看到报道层次的变化, 从遗迹的探访, 到人物的对话, 再到临近纪念日时的轰炸式报道, 全面地向读者展示了陕西抗战以及人物, 基于本土, 找寻亮点。

除报纸上的推进, 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 《华商报》还开展了多项活动配合系列报道, 如“追寻陕日抗战遗迹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大型行走活动, 为后期报道积累了很多素材。从5月开始的报道也能够看到华山论剑西凤酒对系列报道的支持。8月15日, “华山论剑中国精神”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纪念活动暨亮剑雕塑揭幕仪式, 作为单场抗战胜利纪念活动, 是目前陕西境内参与人数最多、范围最广、规格最高的活动。活动获得了广泛关注, 除活动本身邀请的媒体外, 另有许多媒体闻讯而来纷纷对其进行报道, 这无疑实现了商业和报纸的共赢。且8月15至9月3日, “抗战老兵影像展”在城墙开展, 也获得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播报。

众多贴合地域的报道, 与读者互动, 众多活动的配合, 是《华商报》做好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报道的关键。也能够看出都市报想要做好重大主题报道不是不可行的, 只是要讲求方法, 选择合适的角度, 要基于报纸的定位, 分析受众, 寻找合适的内容, 把握节奏, 层层递进。

摘要:2015年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 对于这个重要时间, 无论都市报还是党报都有众多报道, 不过报道风格不尽相同。重大事件的报道往往前期都有预热, 《华商报》报纸报道足足预热了近四个月, 其视角独特, 内容量大且多样化。本文以陕西省西安市《华商报》社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报道为例, 浅析如何做好相关重大主题的报道。

关键词:华商报,都市报,重大主题报道,抗战胜利70周年

参考文献

[1]胡孝汉.做好主题宣传壮大主流舆论[J].新闻战线, 2008 (5) :4-7.

篇4:风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等

当天,发车仪式在东风风神成都集大成专营店举行。由东风猛士、东风风神AX7、东风风神L60、东风风神A30组成的庞大车队浩浩荡荡地驶向建川博物馆,去见证四川那段不同寻常的烽火岁月。

7月10日,探访车队在成都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巡游,巡游车队从武侯祠始发,经人民公园英雄纪念碑, 最后抵达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基地,“从探访过去到走向未来”,缅怀历史,到致敬时代。

7月11日,东风风神还在成都开展了“聚东风,惠英雄东风风神明星现场签售会”,现场购车享受到史无前例的优惠,还送出了多重大礼。

不仅如此,7月12日-7月19日,东风风神车队也先后抵达德阳、绵阳、内江、巴中等地,各地也开展了不同程度的优惠活动。

K3 能拼颜值为何你要拼内涵

网络上流行这样一个词叫做“拼颜值”。在汽车行业也有很多高颜值的车型,如东风悦达起亚K3,凭借其时尚硬朗的造型让人气爆棚。不过仅靠颜值是不行的,所谓内外兼修才能博得大家的青睐,K3在空间、配置和动力等方面的实力表现,成为其人气不断蹿升的最大动力。

在宽敞的车舱之内,K3为消费者提供了一键启动、兼具加热和两组记忆功能的电动通风真皮座椅、附带后排出风口的双区恒温空调、换挡拨片等,如此众多的科技配备,为消费者日常驾驶提供了无限便利和乐趣。

除此以外,K3还装载了起亚领先的1.6L伽马D-CVVT和1.8L Nu D-CVVT两款发动机。这两款发动机最大功率分别达到了128马力和146马力,而最低油耗仅为6.3L/百公里。

篇5: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

迎接抗战胜利纪念日主题班会活动总结

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抗战精神,在首个抗战胜利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钦村小学开展了迎接抗战胜利纪念日主题教育,以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9月3日上午9::00,全校师生集中学校操场,伴随着慷慨激昂的音乐齐唱国歌。接着,少先队辅导员张老师做了振奋人心的献词——《捍卫民族尊严,抗战精神永存》,号召同学们不忘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上午第三节课,还开展了主题班队会。活动中,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抗日战争中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故事;开展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主题交流活动,缅怀抗日先烈,歌颂各族人民英勇抗战的不屈精神。讨论中,同学们踊跃发言,深切地表达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抗日英雄的敬爱之情。慷慨激昂的言词一次又一次将班会活动推向高潮,响起此起彼伏的掌声。

活动的开展使钦村小学全体师生感悟历史、不忘历史,鼓舞和激励了全校师生继往开来、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开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总结

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4月,在全国人民缅怀革命先烈之时,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时刻牢记自己是个中国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15日下午,金鹤小学各班开展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

班会课前,各班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精心设计了符合本班学生的教案及课件。课上,通过阅读先烈家书、观看一张张触目惊心的抗战图片、诵读爱国诗词等环节,把师生的思绪引入了七十年前的中国:,当南京城沦陷后,当日的繁华城市变成一座废墟,人间变成了地狱;一封封带着血泪的家书,表达了每个抗日战士决战到底的决心;硝烟弥漫的战场,一个个勇士前仆后继„„同学们的表情时而凝重,时而愤怒,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恨之入骨,对大义凛然的民族英雄们钦佩不已。

篇6: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

凝聚爱国力量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班会

一、小测试:抗日战争知多少。

1、抗日战争是从哪一年开始的?(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2、抗日战争经历了多少年?(8年)

3、抗日战争是哪一年结束的?(1945年8月15日)

4、知道“九一八”事变吗?

5、知道南京大屠杀吗? 在南京大屠杀中,日本军队杀害了多少中国人民?

6、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哪一天?

二、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一)卢沟桥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独占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吉星文团奋起还击。掀开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

(二)“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三)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等战争罪行。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被日军杀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

三、说感受

面对日本强盗的暴行,身为中国人的你有何感想?

日本强盗对我们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让我们感到可恨可耻;看到无辜的百姓被杀害,我们的心在滴血,让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同学们可知道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怎么来的吗?(是无数抗日英雄用生命换来的。)

四、缅怀先烈,斗志昂扬

说说你所熟知的抗日英雄。

(一)狼牙山五壮士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二)赵一曼

赵一曼两次被日本人抓获,日本鬼子为了获取战争机密,对她进行了残酷的拷问,但她宁死不屈,最后被日本鬼子残忍的杀害了。

(三)王二小

(四)小兵张嘎

抗战时期,奶奶为了掩护八路军被鬼子打死了,嘎子悲痛欲绝,决心报酬,毅然加入了游击队的抗日队伍。

(当我们的祖国遭到日本强盗疯狂侵略时,伟大的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捍卫和平,他们的精神值得歌颂。让我们记住这段历史,记住这些英烈。)

五、正是这些民族英雄,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在这个和平的年代应该怎么做呢?

六、总结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通过班会大家一起重温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缅怀先烈的英雄事迹,进一步感受了先烈们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英勇豪情。虽然我们现在处在和平年代,那我们能不能忘记这段历史?(不能)虽然我们已不需要像先烈们那样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报效祖国,但是肩上的任务并不轻,我们现在要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只有利用我们坚实的知识基础,才能通过各种途径来回报祖国。

七、宣誓

上一篇:放风筝的作文350字左右下一篇:安全工器具柜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