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抗战胜利纪念馆观感

2024-04-13

高邮抗战胜利纪念馆观感(精选19篇)

篇1:高邮抗战胜利纪念馆观感

高邮抗战胜利广场观感 高邮实小 六(5)张思睿

春节期间,我和父母一起去了位于高邮城区熙和巷的抗战最后一役纪念馆。由于纪念馆没有开放,我们就参观了胜利广场。在那里,一组组浮雕,一排排文字,一首首斗志昂扬的革命歌曲,让我仿佛置身于70年前的烽火硝烟,全身热血沸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那天,细雨霏霏,空气里透着春的气息,清新怡人。我们进入广场大门,一眼望去,一座高大雄伟胜利广场雕塑屹立在眼前,它如同两面迎风招展的红旗,引领着抗日将士冲锋在前。

从胜利广场甬道入口到出口共有14个雕塑单元,四周的墙壁是由一层作锈的钢板焊接而成,肃穆而凝重,墙壁上散落的弹孔,凸显出战争的气息。顺着甬道缓缓前行,只见两侧镌刻的“山河破,纾国难”、“勇士兮,守四方”、“三垛河,奏凯歌”……字体气势雄浑,刚劲有力。“大刀进行曲”、“新四军军歌”、“八路军军歌”、“中华民族好儿女”革命歌曲,让人心潮澎湃。一座座浮雕重现了当年战火纷飞的抗战岁月,万人坑浮雕就像日帝恶魔张开的大嘴,无情吞噬着无辜的男女老少;接受日本投降浮雕再现了日军投降的场景,韩念龙主任站在长桌后边正中,他昂首挺胸,正义凛然,对

面的日军岩崎大佐卑躬屈膝,双手递上投降书,完全没了往日飞扬跋扈的嚣张气势,真是大快人心。我还让老爸给我拍了一张有趣的照片:我挡在韩念龙主任前面,学他的样子接受日本的投降书,当了次冒牌“将军”。

拐了两个弯,我们来到一片空地,映入眼帘的是胜利广场主雕----“胜利时刻”。它高12.16米,寓意1945年12月26日高邮城解放,雕塑上部是抽象的国旗剪影,底部是芦苇荡的浮雕,中部是五名新四军战士欢欣鼓舞庆祝抗战胜利的生动场景。

参观完胜利广场,我深有感触,正是无数抗日先烈的爱国奉献精神凝聚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为谱写好中国梦的高邮新篇章携手共进。

篇2:高邮抗战胜利纪念馆观感

20是中国人名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让我们一起欣赏关于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诗歌,回味经典,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毛泽东: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这首诗作于一九四九年四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朱德:朱德(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太行春感

一九三九年春

远望春光镇日阴,

太行高耸气森森。

忠肝不洒中原泪,

壮志坚持北伐心。

百战新师惊贼胆,

三年苦斗献吾身。

从来燕赵多豪杰,

驱逐倭儿共一樽。

出太行

一九四Ο年五月

群峰壁立太行头,

天险黄河一望收;

两岸烽烟红似火,

此行当可慰同仇。

寄语蜀中父老

一九三九年

伫马太行侧,

十月雪飞白。

战士仍衣单,

夜夜杀倭贼。

和董必武同志七绝五首

(录四首)

敌后常撑亦壮图,

三师能解国家忧。

神州尚有英雄在,

堪笑法西意气浮。

黄河东岸太行陬,

封锁层层不自由。

愿与人民同患难,

誓拚热血固神州。

朋辈志同意自投,

团成砥柱止中流。

肃清日寇吾侪事,

鹬蚌相争笑列侯。

抗战连年秋复秋,

今秋且喜稻如油。

迷漫烽火黄河岸,

父老齐声话御仇。

吉鸿昌:(1895—1934),字世五,原名吉恒立,抗日英雄,爱国将领,河南省扶沟人。19入冯玉祥部,从士兵递升至军长,骁勇善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思大同盟,被推为主任委员,秘密印刷《民族战旗》报,宣传抗日,联络各方,准备重新组织抗日武装。11月9日,在天津法租界遭军统特务暗杀受伤,遭工部局逮捕。为置吉鸿昌于死地,宋美龄不遗余力,她拿公款向租界贿赂,将吉鸿昌引渡到北平军分会。11月24日,经老蒋下令,吉鸿昌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

诗一首

渴饮美龄血,

饥餐介石头。

归来报命日,

恢复我神州。

就义诗

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篇3:《大公报》纪念抗战胜利言论浅析

一、《大公报》纪念抗战胜利的具体言论

1.1945年。1945年是抗战的胜利之年。在胜利的喜讯传来之后, 《大公报》于第一时间予以了回应, 表达了“真是欢欣, 真是感激, 在笑靥上淌下泪来”的狂喜及对穷兵黩武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蔑视, 并揭示了日本在屡次实施对外侵略后最终“蹶然倒仆了”的必然命运, 最为直接地向我们揭示出胜利者的心态。同时, 《大公报》又认为“我们对于日本民族, 只有悲悯, 只有哀矜, 而绝对没有骄狂之情”、“若冤冤相报, 无有已时, 那绝不是人类相处及世界安宁之道”;希望广大中国民众将普通日本人民和日本军阀区分开, 用一种“以德报怨”的心态来对待日本, 从而使日本民族“在民主世界的旷野上”[1]得到改造与复兴。这种认识, 可视为是受中国传统的谦谦君子之风的影响, 但同时也是强者对弱者宽宏气度的展现, 从而又在一个侧面表露了那饱满的胜利者之气。

除了以胜利者的身份对抗战胜利予以回应之外, 《大公报》还对胜利之后的国家前途和命运发表了看法。认为抗战虽然胜利, 但中国也丧失了大批的物质财富和宝贵人才, 而且抗战胜利也可能使人们普遍产生懈怠思想, 而“其结果就是人心大开闸”。因此, “抗战纵然胜利, 若不能够从事建国事业, 我们的国家还是不得了!甚至更危险”[2]。而至于该如何完成“建国”事业, 《大公报》也发表了很多具体的看法。诸如实行二五减租与减息、纪念并抚恤在抗战中死伤的军人及家属、废除以新闻检查为代表的一系列战时制度等。但更为重要的则是实施诸如“保障人民身体言论出版及集会结社之自由”、“承认各政治党派”[3]等促进民主化的措施, 并且力争在即将到来的蒋介石与毛泽东的会面中“使国家的统一与团结完成于一席之谈”[1]。

2.1946年。按照《大公报》的期望, 1946年是中国走上战后建设道路的元年, 理应洋溢着万象更新的蓬勃朝气。然而, 这一年国内外局势的变化 (尤其是该年6月26日国共内战的爆发) 却使得他们的期望迅速地落空;因此, 当抗战胜利一周年的日子到来时, 《大公报》所发表的言论中充满了对于时局的失望之情。认为从总体上看, “这一年, 世事云诡波幻, 人心亦由兴奋转变为疑惑、失望, 甚至绝望悲观。由此更出现了社会风气的堕落与国民精神的低潮, 至于今日, 人心烦躁达于极点”[4], 并且以沉痛的口吻发出疑问:“八年吃苦, 千千万万人流血牺牲, 难道换来的应该是这样一个阴沉沉乱糟糟的局面吗?”甚至还颇为绝望地吁请人们“应该回想抗战的艰辛, 胜利的可贵, 拿出良心来, 挽救这几乎完全丧失的胜利”[5]。

在进行上述情感宣泄的同时, 《大公报》也较为理性地对造成局势急转直下的原因予以分析。在《大公报》看来, 局势之所以在仅仅一年的时间内就发生了如此迅速的变化, 主要是由于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 从内因上看, 胜利之后, 政府未能在接受敌产、恢复建设等工作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从而导致国内各方面情况迅速地恶化下去。这就带来了社会风气的败坏和民众失望情绪的上升, 并最终造成“土地收复了而人心几乎失尽”[5]的局面, 而内战爆发所带来的破坏和生灵涂炭则使得局势更加地不可为。另一方面, 从外因上看, 日本在战后的迅速恢复及崛起与中国局势的迅速败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也就使得中国的胜利进一步打了折扣,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 “可以庆祝胜利的, 已不是中国, 而是日本了”[6]。

在对所面临的困境及其成因进行论述之后, 《大公报》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之道, 主张应从忍耐和踏实两个方面入手, 具体说来, 就是要“在逆境中打起精神, 勇猛迈进, 不沮丧, 不动摇, 不被险恶汹涌的巨浪所席卷所吞没”, “确定目标, 认清真路, 站在自己的岗位, 脚踏实地的工作”, 并认为“忍耐和踏实, 平实易行, 卑无高论, 而中国之建国复兴, 此实为其坦荡的大道”[4]。

3.1947年。1947年的局势在内、外两方面继续向着《大公报》所不愿看到的方向发展。在国内方面, 战事进一步扩大, 并且还发生了以台湾“二二八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动荡。而在国外方面, 日本则在美国的扶植下继续走在稳步恢复的道路上。这样一种鲜明的对比使得《大公报》不由得发出了“这两年, 在中日两国, 是胜败的转换期”的感叹, 并且进一步认为“胜利几乎是输却了的”, 而“若输却胜利, 其意味是两面的, 一面是日本倒而复起, 另一面是中国起而复倒”。同时, 在《大公报》看来, 这种主客异位的局面主要是因中国自己的不作为而造成的。具体说来, 中国在刚刚赢得抗战胜利的时候, 全世界都对其刮目相看, 而日本对其尤为敬重。如果那时能将中国“位列四强, 一跃而登上世界政治舞台”的条件加以好好利用, “于战后实现民主统一, 马上就向建国开步走”的话, 那么“成就必有可观”。然而, 由于中国的“自暴自弃, 执拗地糟蹋胜利”, 使得自己的元气更受损伤;同时也未能“影响美国的对日政策, 打消麦帅扶植日本的计划”, 因而“日本所得的复兴机会, 差不多全是中国奉送的”[7]。

4.1948年。1948年的局势则更令《大公报》感到不堪:国共两党间的战事近乎白热化, 最后的决战即将到来, “和平建国”的理想已经彻底破灭;而日本却在恢复的道路上越走越快, 甚至公开叫嚷要援助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了。此番局面使《大公报》回想起三年前抗战胜利时举国上下“实在抑制不住要长长欢呼”的动人场面, 然而当发现民众们“无不相对愁颜, 满怀阴云”地度过抗战胜利三周年的纪念日时, 当年的那一幕便如同空中的楼阁一般虚幻。此时《大公报》也只能发出一声“三年似水, 胜利的大梦一觉, 星移斗换”[8]的长叹了!

二、此类言论所反映出的《大公报》情绪态度的变化

以上所介绍的这些具体言论虽然只延续了短短数年的时间, 但是其所反映出的《大公报》情绪态度的变化却是显而易见的:逐渐从热烈、积极趋于冷漠、绝望。这一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便可明显地看出。首先, 从言论的数量上看。在抗战刚刚取得胜利的1945和1946年, 《大公报》每年都要在有关的纪念日前后发表数篇针对抗战胜利的文章, 从多个方位和角度提出观点和看法。而在1947和1948两年, 直接针对抗战胜利的文章基本只有一篇, 且多是抒发主观情感之辞, 具体的实际意见已几乎消失。其次, 从言论的标题上看。在抗战刚刚取得胜利的1945年, 《大公报》某些言论的题目洋溢着欢快而饱满的情绪, 如当年8月16日社评的题目为简明而有力的《日本投降了!》。其后则变为诸如《胜利周年纪念日》、《日本投降二周年》等感情色彩较淡的标题。而到了1948年, 则以《三年似水纪念胜利》作为标题, 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情绪充溢其间。最后, 从内容上看。在1945年抗战刚刚取得胜利的时候, 《大公报》的言论充满着希望和期待, 除了表达了对抗战胜利的欢庆心情之外, 还就应当如何展开战后的新局面这一问题提出了很多具体而详细的意见。到了1946年, 虽然国内外局势的变化使其认为胜利已几乎要丧失殆尽, 但是其依然就如何挽回所面临的不利局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看法。而在1947和1948年, 《大公报》则显得较为心灰意冷, 基本不再就时局提出具体的观点, 其所作的至多也就是“今天应彻底清算一下, 痛下决心, 真个把国家搞好, 达到富强康乐境地”[7]一类的泛泛之谈, 甚至还出现了“波茨坦宣言已是一张废纸了”[8]等绝望之言。

三、对于《大公报》有关言论的评价

《大公报》纪念抗战胜利的言论是其对所处的局势所作出的回应, 这些言论反映了《大公报》对于时局的基本主张。这些基本主张可以大致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一方面, 《大公报》对内希望政府能够抓住抗战胜利的有利时机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 国共两党能够展开平等的民主协商, 消除内战的威胁, 从而完成国家的团结与统一, 实现和平建国与民主宪政。另一方面, 《大公报》对外则希望日本能够在民主的基础上完成和平改造, 从而在外部消除战争的威胁, 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进一步的保障。这些主张在上文所介绍的《大公报》1945年刊载的有关言论中都有具体的反映。

《大公报》的这些主张代表了当时处于国共两党之间的中间力量对于时局的基本要求, 他们希望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 消除党派和阶级分歧, 在妥协的基础上以和平改良方式完成国家的复兴与发展。而从当时的现实来看, 国共两党之间所进行的是根本性的意识形态之争, 这种争斗是不可调和的。加之美、苏冷战的大幕此时已徐徐开启, 这两个超级大国出于各自全球战略的需要而对国共之间的争斗施加了相应的影响, 更增加了局势的复杂性。在这种情形下, 和平改良的要求更是只能成为一种奢望。而这就又使得《大公报》在国内实现和平建国与民主宪政的主张成为泡影, 进而导致美国放弃局势未定的中国而改为扶植日本作为其反共的堡垒, 由此便使日本在旧的体制和框架未得到根本清除的情况下迅速地得到恢复。因此, 上一小节所介绍的《大公报》的基本主张也就彻底无法实现, 《大公报》情绪和态度上的巨大变化也就不足为奇了。抗战胜利初期的中国正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政治气氛中, 《大公报》的这些主张则超越了当时大多数人所能承受的范围, 其只能如同无根的浮萍一般消逝。这是《大公报》自身的悲剧, 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而《大公报》刊载的这些言论也就成为了剧变前夜的绝响!

参考文献

[1]日本投降了[N].大公报 (重庆版) , 1945-8-16.

[2]由抗战到建国[N].大公报 (重庆版) , 1945-9-10.

[3]最后胜利与民更始[N].大公报 (重庆版) , 1945-8-17.

[4]胜利周年纪念日[N].大公报 (天津版) , 1946-9-3.

[5]挽救将要失尽的胜利[N].大公报 (天津版) , 1946-9-12.

[6]日本投降一周年[N].大公报 (天津版) , 1946-9-10.

[7]日本投降二周年[N].大公报 (天津版) , 1947-9-3.

篇4:纪念抗战胜利诗二首

李世宇

平型关大捷

八路首战平型关,

横扫千军败板垣。

开创敌后根据地,

砥柱中流挽狂澜。

远征军

十万青年十万军,

远征印缅建奇勋,

野人山麓埋忠骨,

胡康河谷祭国魂。

游红城

石建世

一别红城五十秋,

重游故地乐悠悠。

昔日朋辈喜相见,

注目遐想爱当头。

黔北名城展新貌,

凤凰山上红旗飘。

滔滔不尽湘江水,

高歌红城昨与朝。

同学梦

郭淑侠

离别匆匆四十年,同窗欢聚在今天。

人逢喜事精神爽,笑视斜阳白发添。

拼搏柳营情未了,沉迷军械意难偏。

紫金山下求知梦,莫恨无缘叹逝烟。

碧野黄花英雄冢

钟秀华

序列清明四野黄,游人淡伫遣忧伤。

不怜桃李春风老,但见丘坟碧草长。

积翠碑书曾壮烈,迎晨蝶舞愈疏凉。

寒郊有幸为邻友,抛却浮华净是香。

咏抗战精神

钟明山

寒梅昨夜战长风,雪暗云焦铁甲红。

矢志骠骑征漠北,羞颜霸楚失江东。

凭谁力挽千钧势,复我神州万里同。

窑洞山城争一诺,成仁极致便成功。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献给参加抗日战争的离休老干部

游泳

红旗漫卷屹雄峰,力挽狂澜见彩虹。

抗战八年驱日寇,勿忘国耻震长空。

望故乡·中秋

陆太平

望故乡,故乡客。几重峰头,几重月。青春犹绕慈母膝。刹那还,刹那别。月月又年年,朝朝又夕夕。记时光,数秋月,只恐年头还年尾。额上波痕,鬓角霜雪。

篇5:纪念抗战胜利诗歌

妄说和平未绝望,欲将仁义化凶顽。

元戎已订约,将士仍喋血。

敌酋暗指挥,贼兵大集结。

一夜鼙鼓渔阳震,虏骑长躯风雷迅。

疲兵再战勇绝伦,十荡十决挥白刃。

滚滚贼头落如驶,纷纷贼众来不止。

孤军力尽可奈何,白虹贯日将军死!

将军战死举国哭,平津沦陷何时复?

玉池金水污虾腥,琼殿瑶宫变贼窟!

将军者谁赵与佟,名悬日月警愚蒙。

呜呼!

篇6:纪念抗战胜利诗歌

文:月上西楼

我在天空寻找

那朵上南下北的云

因为它承载了多少记忆!

蔚蓝的天上飘着多少

思念的云彩

古老的土地呀

你背负了多少苦难的记忆;

风疾速从西向东,吹去。

我在水中寻找那朵云的,影子

它不在流血,曾经血在风里

洒遍了

下面那片黄色的大地;

时间再次回到

那个屈辱的过去

当年就是在那片年轻的白云下

无数炮火咆哮而来

无情的践踏,撕扯着

我的家园

那些残肢断臂从松花江,黄河,长江里一直向东漂去;

留下的却是一望无际的

断壁残垣间

孤儿们绝望的哭泣!

曾经我憎恨过那片云

因为它没有保护好下面的那些无辜的人们

冷漠的遮住了,太阳和月亮的眼睛;

却只会在上面飘来飘去

旁观着那些罪恶的刺刀

疯狂的刺向孩子们的母亲

他们的父亲已倒在

从祖辈们那里继承下来的

那片田野里;

云的家在天上

我的家又在哪里?

天上,时而风雨雷电

地上,时而炮火连天

云在天上飘着,聚着

因为它的根在天上。

云在上面播种,收获着下面的哭泣;

我的家在地上立着,躺着

而家的根

已深深的埋在地下。

我知道,云能明白地上的那些苦难

所以它会为他们伤心流泪;

而无数悲愤聚集在一起,云终于被激怒了;

在电闪雷鸣的掩护下

化作无数利剑,密集怒吼着

扑向那些罪恶的洞穴

并彻底扫除掉地上的那些顽疾。

当雨过天晴之后

云累了,散了

灿烂的阳光普照大地

大地的乳房不再流血

河流恢复了清澈

漂泊的人们

又回到自己的家里

荒芜的田野重新迎来了,新的生机。

我的云呀

你去了哪里?

不要再四处流浪

请你永远停留在这片和平的天空上

篇7:纪念抗战胜利主题征文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日期:

缅怀历史

缅怀历史 珍爱和平

历史可以过去,但绝不能被忘记。时间在日出日落间慢慢消磨,带走了我们很多东西。抹掉了某些记忆,然而,走过必留下痕迹。有些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因为它经过的是血与泪的洗礼!84年前的中国正处在日寇的铁蹄之下饱受摧残,人民时刻处于亡国的威胁之下,国将不国,也正是在这种威胁之下唤醒了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反抗,打响了全民族抗战的英勇篇章,也正是因为这些仁人志士的顽强拼搏殊死抗争,历经八年苦战终于战胜了日本军国主义,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此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应缅怀历史珍惜和平,向那些为了祖国统一大业奉献出生命的先烈们致敬,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牢记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累累罪行,历史可以过去,但不应该被忘记。仇恨可以放下,但绝不能随着历史长河的流逝而泯灭。缅怀历史,珍惜和平。

9月3日是个特别的日子,70年前的这一天是中国人民激动万分的时候,因为抗日战争在这一天得到了胜利!回首这段血雨腥风的岁月,我们的不甘、悲叹、愤怒都无法形容那段岁月的动荡不安。这是一部沉重的灾难史,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一百多年来, 我们中国无数次地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压榨和宰割,从1874年起,日军陆续占我台湾,吞并琉球,发动甲午战争,加入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在我东北进行惨无人道的日俄战争,侵占我旅顺、大连,划南满为其势力范围……这一件一桩的数下来,可知我们这大半个世纪过的是如何艰苦。可我们并没有向邪搜索恶势力低头!无数的同胞开始了在白山黑水间的战斗,让世界知道,你可以占领我们的土地,可以烧毁我们的家园,可以屠戮我们的亲人,但是永远也不要妄想征服我泱泱中华!

78年前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击日本法西斯侵略、全民抗战的序幕。1937年,侵略者踏着中国将士的血泊,华北人民的泪水,侵占了北京。那道曾经阻挡多少异族入侵的雄伟长城此时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在这民族存亡的关头,人们不仅仅是发出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悲叹,更有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怒吼,这条沉睡世界东方的巨龙彻底的觉醒了!在中华民族存亡的非常时刻,多少热血儿女毅然奔赴抗日前线,加入救亡图存的行列,他们为赶走日本鬼子,求得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枪林弹雨中写就了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的人生篇章。历时八年的峥嵘岁月,中国人民终于熄灭了日寇在华夏大地燃起的战火硝烟。70年了,70年弹指一挥间,中华民族自此扭转百年衰败沉沦的历史,古老的中国从此走向民族的独立与自强。

战争总是邪不压正的,正义的力量总会取得胜利,然而胜利也是要代价的那便是鲜血。没有人清楚知道有多少生灵在那场全人类的灾难中消逝,有多少文明在战火中湮灭……

我们回首战争,因为珍爱和平,在无数英烈用鲜血浇灌的土地上,在战士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中,我们在抗战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更多的应该是一种缅怀,一种反思……在这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的拼死搏斗中,中国人民表现出巨大的民族觉醒,战前的民族团结,万众一心,前仆后继,彻底打败了侵略者。

历史充分说明,中国人民之所以创造了弱国战强国的伟大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正义,可歌可泣的战斗事迹,是他们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他们浴血奋战于抗战的最前线,是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太行山上,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指反法西斯,壮烈牺牲;狼牙山顶,五壮士舍身跳崖;晋察冀边区,雨来智取鬼子……

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那些悲壮义举,铁骨忠魂,历史和人民不会忘记。在我们中华历史上曾蒙受巨大的耻辱,给予人民沉重的灾难,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英勇抗争,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多少人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而抛头颅,洒热血!大家抚摸一下胸前的红领巾,抬头望望血红的国旗,那井冈山上染红的杜鹃,长征路上烈火烧红的天空;我们的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同志当年南征北战、重振中华的往事;红军时期宁死不屈的各位烈士,指挥战争不怕牺牲的杨成武,抗日战争时期那些坚信着“头可断,血可流,阵地不能丢”的英雄烈士们……就是他们,用革命先驱用鲜血、用生命给所有的人换来了今天美好的生活!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但也不畏战争,崛起的中国不畏惧来自各方的挑战,若是有谁胆敢再把战争的阴霾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那么面对他们的必然是不屈的抗争和英勇的反抗,和平是暴力巻养起来的,历史和现实警示我们,善良美好的愿望从来不能使侵略者放下屠刀,没有强大的国防做后盾,和平只能是空 想。为了不让战火在我们的家园燃烧,为了不让老祖宗留下的疆土有半寸丢失,为了不让国家发展进程被打断,我们必须坚持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断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强我军的“撒手锏”装备建设,保持我们强大的国防力量,保持对觊觎之敌的强大威慑。并且,只要永久和平的太阳还没有照遍地球,这个“威慑”就要始终保持在“引而不发”状态。只有祖国强大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各民族之林!

善于向历史学习才能不让前人的血白流。我们今天纪念这场胜利,是在清醒和理性的态度下,面对历史。我们既面对所受的屈辱,也缅怀前人所做出的牺牲,更珍惜得之不易的胜利,目的是面对未来,营造未来。在日本国内也有不少有识之士,理性面对这段历史。但是,日本一些右翼势力却一再颠倒黑白,否认侵略罪行。所以,走和平发展之路,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不能忘却,更不容篡改。日本政府应当正视历史,吸取教训,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中国人民和亚洲各国人民。

回顾中国人民抗战史实和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放眼当今世界现实,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只有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中国人才会有尊严,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为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做出贡献。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是实现我们发展目标的可靠保障,也是我们纪念抗战胜利 70周年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篇8:高邮抗战胜利纪念馆观感

合唱比赛共有来自厦门公交集团所属基层单位的25支参赛队伍、600多名职工参与。厦门市总工会交建工会主任罗建农,市总工会宣教部部长包云香,厦门市交通运输局组织人事处处长黄有利,厦门市交通运输局文明办主任、市交通运输团工委书记魏晓莉,厦门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韩鲁闽,厦门公交集团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吕金奖,厦门公交集团财务总监颜玉霜等领导现场观看了比赛。

本次决赛由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男高音歌唱家刘涛,厦门市音乐家协会合唱学会会长、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音乐系主任杨镇教授,厦门音乐家协会理事、合唱学会副会长叶友琳等省、市知名专家担任评委,最终,快速公交运营公司代表队荣获第一名,集美公交公司代表队获得第二名,特运交通国旅代表队获得第三名,特运顺联代表队、集团部室代表队、思明公交公司代表队分获四至六名,快速公交运营公司代表队和集美公交公司代表队还荣获优秀组织奖。

篇9:中国隆重纪念抗战胜利等

围绕9月3日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日,中国举办五场重大纪念活动。

9月3日当天,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盛大的向抗日先烈敬献花圈仪式。包括在京政治局常委、委员在内的中央主要领导悉数出席。

来自22个国家的200多名国际友人或遗属也全部到达北京。这些60年前曾共同浴血奋战在抗日战场上的将士,如今将以“国家贵宾”的身份一起参加系列庆祝活动。

政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勇日前透露,“十一五”期间,中国将适时启动行政区划试点改革。改革思路包括:建立省县两级地方政府体制,相应地取消城镇的行政级别,除首都、省会城市及若干中心城市外,所有的城市原则上都归县政府行政管辖等。

国务院新闻办9月1日发表《中国的军控、裁军与防扩散努力》。白皮书指出,中国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同时,“鉴于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方式在导弹防御方面向中国台湾地区提供帮助或保护。”

《华盛顿邮报》近期首度披露15名在押“东突”嫌犯的状况。美国在遣返关塔那摩海军基地的被羁押者时,一向是将“中等威胁和低威胁的囚犯一律送回原籍国,由原籍国依照司法程序进行处理。”但美国对中国籍被羁押者采取了不同态度,拒绝将“东突”分子遣返回中国。

由中台办和亲民党主办的首届“两岸菁英论坛”将于9月14日至16日在上海举行。亲民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张显耀透露,论坛主题及议题已确定,宋楚瑜14日将主持论坛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广东省纪委负责人8月31日就兴宁大兴煤矿“8·7”特大事故调查发表谈话表示,该矿长期违法开采,与省安监局的个别领导和少数工作人员收受矿主的钱物、违规为其发放生产许可证有关,省纪委已责令省安监局副局长胡建昌和一处处长谭均伟、副处长王镇成停止工作。

新中国历史上的第四次土地流转改革已由广东省首开先河。今年10月1日起,广东省农民手中的农村集体土地,將以与国有土地同样的身份——同地、同价、同权,进入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

经济

美国政府9月1日宣布增加对两种中国纺织品进口设限,分别是合成纤维布和胸衣以及其他内衣等两大类纺织品。这是美国政府在第四轮中美纺织品磋商未达成广泛的一致后立即采取的对华设限行动。

一项调查显示,对于正在进行的个税改革,多数公众在认同的基础上,希望起征点能再提高一些,并反对全国“一刀切”。50.3%的人认为,个税起征点在2000元以上才比较合适。

在近日公布的2005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中,波导、夏新、康佳等几大国产手机代表不约而同报出了不同程度的亏损,与之前媒体热炒国产手机即将复苏的论调大相径庭。

中国人民银行8月30日宣布发行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新版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纸币和1角硬币将于8月31日发行流通。

社会

自2003年中国把婚前健康检查由强制改为自愿以来,全国各地婚检率普遍下降。许多人担心,婚检率的降低会对下一代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对此,中国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8月31日透露,中国有可能重新设定婚检制度。

近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的《中国中产阶层调查》显示,中国中产阶层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为11.9%,他们日均工作时间高达8.51小时,比中产以下阶层的日平均工作6.46小时高出2.05小时。

篇10:纪念抗战胜利活动方案

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实施方案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宣传部关于在部分地方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工作安排〉的通知》(厅字〔2015〕13号)安排,利用新生教育、入学教育为契机,以“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为主题,对广大学生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现将具体活动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引导广大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传承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二、活动时间

2015年9月2日---9月15日

三、活动主题 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

四、具体安排

1.举行升国旗仪式。精心组织升国旗仪式,组织学生集体奏唱国歌,举行向国旗敬礼、在国旗下宣誓等仪式,引导广大学生进一步增强国家意识、强化国家认同,激发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自觉维护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

2.组织收看《开学第一课》节目。组织学生及时收看以“英雄不朽”为主题的2015年《开学第一课》节目(9月4日20:00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首播),通过撰写观后感、座谈讨论、召开家长会等形式,感悟英雄故事,交流心得体会,引导广大学生崇尚英雄、捍卫

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沿着英雄的足迹砥砺奋进。

3.开展主题文化活动。

(1)各班组织观看优秀抗战题材影视剧、学唱经典抗战爱国歌曲、阅读优秀抗战图书等。使广大学生更加真切地感悟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感悟伟大的民族精神,从民族的苦难辉煌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2)经典诵读活动。各班组织学生搜集爱国经典诗词并在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会,重温历史、勿忘国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网络宣传。组织高年级学生通过专题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组织开展网上纪念堂、虚拟献花、网络寄语祖国等网络传播活动,开展寻抗战老兵、晒抗战文物、访抗日根据地等网上活动,在网上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凝聚牢记历史、圆梦中华的网上正能量。

三、工作要求

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视“开学第一课”活动,引导学生铭记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缅怀先烈作出的丰功伟绩,树立爱国情怀、砥砺民族气节,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要创新方式方法,贴近学生特点,多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搭建便于参与的活动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提高主题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各项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篇11:纪念抗战胜利纪念日的作文

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经过8年浴血奋战,日本帝国主义被迫无条件投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挽回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望着每天与朝霞一道升起的五星红旗,谁又能忘记中华儿女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呢?为了祖国领土的完整,为了民族的尊严,中华儿女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平年代。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会中,但我们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少年强,心飞翔,断了路梦在天上;败不降,最坚强,泪擦干挺起脊梁……”我们四(9)班合唱的《少年强》的歌声还在我耳边回响。我们少先队员要努力学习,奋发图强,树立“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的理想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中国人的苦难与抗争,求索与奋进,创业与搏击,无不可歌可泣,激励我们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美丽中国梦注入强大的正能量。

篇12:纪念抗战胜利 弘扬民族精神

纪念抗战胜利

弘扬民族精神

【核心热点】

1.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万众一心,风雨无阻,向着我们既定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2.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一场中国气派、世界一流、超越历史的阅兵盛宴。

设问:

1.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举行表明了什么(或超越历史的阅兵盛宴向世界传达了什么)?

(1)中国人民牢记历史、捍卫和平的决心。

(2)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3)我国坚持和平发展的理念。

(4)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有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有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承担责任。

2.我国之所以能在抗战胜利日举办一场中国气派、世界一流、超越历史的阅兵盛宴,说明了什么?

(1)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展现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一个爱和平、负责任、守承诺、讲原则的中国形象为国际社会所公认。3.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抗战精神的内涵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1)内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2)实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开展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醒国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2)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3)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4)展示了中国人民维护亚洲和平、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5.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1)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继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3)青少年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坚决同危害祖国利益和尊严的言行作斗争。6.为了避免战争的历史悲剧重演,我们应该怎么做?(国家如何做?)(1)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影响力;

(3)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增强军队战斗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4)增强忧患意识,不断进取,勇于肩负历史的重任;(5)加强全民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等。7.作为中学生,你准备怎样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1)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

(2)升国旗、唱国歌时严肃端庄,体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3)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唱爱国主义歌曲,增强自己的爱国情怀;(4)支持党和政府为国家繁荣发展制定的方针政策;(5)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家发展献计献策;

篇13:高邮抗战胜利纪念馆观感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 为做好纪念活动期间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 在有关部门的悉心指导和支持下, 专门成立了无线电管控组, 刘利华担任无线电管控组组长。无线电管控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 军队、公安、民航、广电、武警以及京津冀辽四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等部门和单位组成, 主要负责首都及周边地区电磁环境整治、非法电台和非法使用频率查处以及活动期间频率协调、无线电设备安检和电磁管控工作。

对于纪念活动期间的无线电管控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高度重视, 专门作出批示:“抓好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

苗圩指出, 中央高度重视无线电管控工作。本次纪念活动中用频单位众多, 用于安全保卫、指挥调度、电视直播、应急通信等的无线电台站和设备在使用时间、区域分布上十分集中, 军地双方使用频率交织, 电磁环境十分复杂, 无线电管控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8月18日, 苗圩亲赴无线电监测点、无线电管控指挥中心实地调研, 详细了解纪念活动无线电管控工作整体开展情况, 慰问一线工作人员, 对做好纪念活动无线电管控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二是进一步严守纪律, 恪尽职守;三是进一步统筹安排、明确分工;四是进一步从严部署, 狠抓落实;五是进一步加强沟通, 密切合作。

自今年4月至今, 无线电管控组按照有关部门总体要求和部署, 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协调有力高效, 与军队、公安、广电、民航、武警及京津冀辽四地无线电管理机构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特别是成立军地无线电管控协调领导小组, 加大协调力度, 为管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制度健全完善, 制定发布了《纪念活动无线电管理规定》等政策文件。三是用频需求保障有力, 制定了科学的频率指配规划。四是稳妥积极地进行设备安检协查工作。无线电监测严密到位, 形成了集固定监测站、可搬移监测站及车载监测站于一体, 以核心区为重要监测区域, 兼顾外围重点区域的无线电监测防范网络。五是设备检测高效专业, 完成了近200个用频单位的66, 420台无线电设备的检测和标签发放工作。六是台站整顿工作扎实, 开展了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台站清理整顿工作, 查处了大量非法台站。七是岗位练兵成效显著, 组织开展了5次综合性演练和若干次专项演练, 磨合了队伍, 检验了工作机制与流程。

9月2日晚, 无线电管控组800余名管控人员全装在岗到位, 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和最佳的状态投入保障任务。

纪念活动期间, 无线电管控指挥体系运转高效, 各要素配合紧密, 频率使用秩序井然, 核心区电磁环境总体平稳有序, 用于阅兵仪式、指挥调度、航空导航、电视转播、新闻采访、庆祝活动、应急通信等各类无线电通信设备工作正常, 未受到有害干扰。

纪念活动无线电管控任务圆满完成后, 刘利华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参与无线电管控工作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慰问。他要求无线电管控组再接再厉, 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做好后续工作, 按照既定计划, 逐步撤收, 转入常态, 善始善终。二是做好总结, 固化经验, 务求打一仗进一步, 不断完善制度和流程。三是做好表彰, 树立标杆, 激发斗志, 鼓舞士气。

篇14:走进抗战胜利纪念日

甲:9月3日,一个胜利的日子,中国人民战胜了日本法西斯。

乙:9月3日,一个光荣的日子,中华民族改写了屈辱的历史。

甲:9月3日,一个伟大的日子,民族复兴的新时代从此开始。

乙:今年的9月3日,正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

合: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个伟大的日子。

(播放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视频)

第一篇 悲壮的史诗

甲:抗战的岁月并不遥远,悲壮的往事历历在眼前。

乙:“九一八”日本侵占我国东北,多少同胞妻离子散。

甲:中国共产党首先号召团结抗战,历尽艰难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乙:“七七”卢沟桥发生事变,从此开始了全国的抗战。

甲:日本侵略者罪恶滔天,南京大屠杀惨绝人寰。

乙:国共合作谱写抗战史诗,英雄事迹气壮河山。

甲: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泥潭。

合:让我们重温这血写的历史,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抗战英雄故事汇、抗战歌曲联唱)

第二篇 深刻的启迪

甲:战争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也给人们深刻的启迪。

乙:只有历经过战争的残酷,才能感受和平的甜蜜。

甲: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

乙: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

甲: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我们一刻也不能离。

乙:和平需要共同维护,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合:战争的幽灵还在游荡,我们更须提高警惕!

(小论坛:《紧挽和平的臂膀》)

第三篇 共同的心愿

甲:我们是新世纪的少年,我们热爱阳光和蓝天。

乙:我们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决不让战争悲剧重演。

甲:我们要学好本领,锻炼身体,准备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安全。

乙:把少年梦融进中国梦,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和平友好的新世界一定能实现!

(写心愿卡并交流展示)

篇15: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作文

今天面对某些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纂改历史、企占钓鱼岛,我们怎能不义愤填膺?世界容不得他们胡作非为,中国更不会容他们肆意猖狂,他们的无耻必将遭到公正的审判。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历史的记忆留下了悲壮的回声。风风雨雨七十载,从任人宰割到屹立世界东方,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七大,从改革开放到构建和谐社会,几经沉浮,今天的繁荣富强为祖国的昨日交上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锐意进取的浪潮为祖国的明天奏响了进军的乐章。

同学们,少年时代谁不曾有过美丽的梦?谁没有过天真的遐想?今天当我们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学习时,不觉得无比幸福吗? 这幸福来自于一个不羁的灵魂----中国:在抗战中圆梦,在血雨中遐想。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祖国携着尘土,踏着泥泞,一路上经过亿万儿女的血汗的洗礼,但她何曾轻言放弃!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打击,在她心里永远烙刻着两个字----“坚强”,坚强给予她的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不懈追求。

冬之路,柳叶走不了,它经不起严峻的考验;云之路,家禽上不去,它只满足于珊栏的快乐;路之路,池水上不了,它只沉醉于僵死的安逸;只有不羁的灵魂才能沿着希望之路走下去。面对美好而又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饮水思源”,是伟大的党和人民造就了全新的中国,我们更深深懂得:鲜血铸就了中华民族坚强的脊梁;汗水灌溉了神州大地繁荣的花蕊;拼搏托起了一个不羁的灵魂!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念着这句话的同时,我们可以在脑海里想着那些发生震灾、雪灾、旱涝、泥石流、矿难时候,英勇抢险赈灾的可爱的解放军战士们,想着在第一时间赶赴灾难现场的我们敬爱的主席和,想着那些奋力和死神做斗争的勇敢的孩子们,在内心里,奋力书写着“祖国”两个字!

作为青少年学生,虽然今天还不能直接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但可以通过为祖国的明天刻苦学习、关注改革和社会生活,为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等实际行动,表明自己诚挚的爱国热忱和赤热的爱国心。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学校教育的培养下,经过同学们的刻苦学习和积极努力, 我们在场的同学都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栋梁之材。

篇16: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征文

我的老家在汶水河边,距五岳之首的泰山及其姊妹山徂徕山只有几十公里的路程。村子不大,极其普通,除了村中有一颗几百年的老槐树外,再无其他说得出的风景;除了在本地叫得响的豆腐皮外,再无其他拿得出的特产。我在村中读完小学后就一直出外求学,大学毕业后也工作在外地,除了假期、节日回家外,平时回村次数很少,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及村中那些熟悉的老人逐渐离世,老家也逐渐陌生起来,特别是几年前家中老屋拆除后,唯一的牵挂不在了,更是回去的少了。

在我逐渐模糊的老家记忆里,却有一个人让我印象深刻。她是我的一个本家大娘,个子稍高,小脚。自我记事起,她就一个人住在一所偏僻的院子里,院子是祖产,东西大约有七间房的样子,很大,有几颗高大的榆树和槐树,院里都是树荫。小时候到大娘家的时候,总感到有点阴森森的感觉,加之人少,心里有一丝丝害怕,每次呆不长就赶紧跑开了。

记忆中,大娘却是一个乐观而和善的人,脸上总是挂着微笑,虽然一个人生活,但好似也没有什么孤单凄苦的感觉,当然这只是那时我一个小孩子的感觉罢了。平时,她就独自一人在大院里拾掇家务,有时也到各家串串门,啦啦家常。记得最清的是春节,我们去给她拜年的时候,她虽是一个人,但屋里屋外及周身拾掇得干干净净,总是热情的拿出糖果招呼我们。她有一个儿子和女儿,儿子早年在外求学,后来在东营一所大学里当了教授,成了国家栋梁;女儿嫁到了邻村,可惜早逝,但女婿却是个孝顺的人,隔三差五就来看看老人,帮着干点农活和家务,没事的时候就到各家走走,很多时候都会到我家坐坐,与父母亲聊一下家常,大家对他也都很亲热,就像身边的亲人一般。

也就在那时闲聊的时候,我才知道为什么大娘总是一个人。原来我的大爷很早就离开家乡,参加了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由于华北国民党军抵抗不力,致使日本侵略军长驱直入。1937年9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发出号召:“每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中共山东省委迅速率领机关干部和济南市一部分党员,分批先后由济南迁到泰安,和中央派来的红军干部、省民先队、平津流亡学生组成抗日救亡队伍,在泰安地下党的配合下,分赴泰安、莱芜等地,深入农村城镇,开展抗日救亡斗争。我的大爷也就是在那时候参加了革命,在离老家不远的徂徕山,参加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并在随后的战斗中光荣牺牲。据说他是在过河的时候遭到了伏击,尸身也随之冲走,至今尸骨未存。长大以后,我曾数次攀爬徂徕山,参观徂徕山革命发源地光化寺,瞻仰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游走山水之间,探寻英雄足迹,并曾撰写游记,纪念逝去英雄,抒发心中情怀。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我的大爷叫什么名字,我确实不是很清楚;我的大娘姓什么,我至今也不知道,可我的确知道他们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无名英雄中的一员。每一个英雄都是非凡的,也是可敬的,但其实,英雄背后的亲人更值得我们理解和尊敬,就如我的大娘一样,乡下一人,普普通通,默默奉献,终老一生。

老兵不死,英魂长存。徂徕作证,那起伏的群山就是英雄的傲骨,以此纪念千千万万的`无名英雄。

篇17: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诗词

犹思马立皑皑雪,长忆兵行猎猎风。

埋骨青峦乡月远,寄魂碧水梦情浓。

篇18:高邮抗战胜利纪念馆观感

一、抗战胜利纪念日的建构

抗战胜利纪念日是一种象征符号。象征符号是人类表达情感和传递价值观念的媒介,反映社会的期望和要求,是实现社会认同和社会团结的有效途径。抗战胜利纪念日这一象征符号产生于特定的时间场合,在我国近现代特定的历史中得以建构。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抗战胜利纪念日是我国政府根据抗战胜利的时间而设置的。通过抗战胜利纪念日的仪式活动,使纪念日成为宣扬抗战精神的媒介工具,以弘扬抗战精神。

我国以立法的形式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使之成为制度时间。“制度时间”是依据社会组织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的时间表,是社会组织及其成员都需要共同遵守的时间。国家通过立法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使对抗战胜利的纪念以国家制度的形式得以固定化和规范化。抗战胜利纪念日在日历上固定为每年的9月3日,使人们能够回忆以往的纪念活动,使纪念日的特定历史时刻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集体时刻。这种周期性的仪式活动使抗战胜利纪念日成为制度时间。帕累托认为:“重复,尽管它没有半点逻辑,但比最好的逻辑——经验论证更为有效。”[1]抗战精神借助纪念日的制度时间得以周期性宣扬,从而深入社会思想领域,使人们追忆抗日战争的场景,重温抗战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纪念日时间场域和仪式操演

纪念日是一种仪式时间。抗战胜利纪念仪式活动是纪念日活动的主旨,它强调仪式的举办时间、空间、程序和礼仪,以彰显纪念日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抗战胜利纪念日是建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空间的时间场域。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场域”是“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者一个构型”,能够把它视作“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场域的效果得以发挥。[2]”纪念日由时间、空间、程序和礼仪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使纪念日所蕴含的象征符号意义在纪念活动的场域中通过仪式操演得以展现。David Kertzer认为仪式是规范化和重复性的社会行动,“仪式连接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消除了历史和时间的限制。”[5]通过抗战胜利纪念日的仪式,社会公众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场景中追忆抗日战争,在仪式活动中形成共同的集体意识,强化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记忆,从而增强社会团结。

纪念日的象征符号意义通常借助仪式操演体现出来。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节日能够被粗略划分为三类,“要么跟节令农时有关,要么跟宗教神话有关,要么跟政治事件有关。”[4]抗战胜利纪念日必然与政治事件有关,具有一套固定化和规范化的程序和礼仪。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社会行动在国家与地方层面以仪式操演的形式进行,主要包括纪念日阅兵、举办相关展览、举行座谈会、缅怀革命先烈、慰问老战士、创作相关文艺作品等形式。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象征意义通过仪式操演得以展现,建构出一个有意义的仪式情景,并通过社会成员的社会记忆而代代相传。抗战胜利纪念日中的仪式操演,可以强化社会公众的集体记忆,使之内化为人们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

三、抗战胜利纪念日的社会功能

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分别承担着相应功能,以保证社会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抗战胜利纪念日作为社会的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格尔兹认为:“任何一项文化事件不单只是存在、发生,它们还具有意义并因这意义而发生”[5]。抗战胜利纪念日的仪式活动由于具有意义而发生,然而这种意义并不是常人日常生活世界之中的实用性意义,而是社会个体自我意识世界之中的精神性意义。

(一)纪念日有助于传承社会历史记忆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纪念仪式具有强化社会历史记忆的作用。抗战胜利纪念日包含时间、空间、程序和礼仪四个因素,这些因素可视作社会文化事实。抗战胜利纪念日使纪念时间的固定化和仪式的操演化得以确定,使抗战精神借助仪式化语言的载体得以表达。哈布瓦赫认为:“存在着一个所谓的集体记忆和记忆的社会框架;从而,我们的个体思想将自身置于这些框架之内,并汇入到能够进行回忆的记忆中去。”[6]通过纪念日的设置,使人们追忆战争年代,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等抗战精神,旨在提醒人们历史不能忘记,以增进人们对抗战的社会记忆。

(二)纪念日有助于强化社会公众正确的价值观念

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由于人们的态度具有共同的仪式表达形式,所以人们不但凭此形式来表示自己的态度,而且还转而强化这些态度。仪式可以使态度上升到一种高度自觉的状态,还会进一步通过这些态度来强化这个精神共同体。”[7]纪念仪式是抗战胜利纪念日的外在象征表现,但绝不仅仅只是将抗战精神对外进行宣扬的象征符号,还是将抗战精神不断地建构与再建构出来的手段的集合。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把社会公众聚集到一个程序化和标准化行为模式的纪念活动之中,通过对纪念仪式所承载的抗战精神的周期性宣扬,必然会使社会公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纪念日有助于增进社会团结和社会凝聚力

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仪式是社会群体定期重新巩固自身的手段。纪念日有助于确保抗战的精神信仰不从记忆中消失,使集体意识得以形成和巩固。抗战胜利纪念日使社会群体能够定期增强其对抗战胜利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社会个体的爱国意识也得以强化,形成共有的抗战精神信仰。抗战胜利纪念日的纪念仪式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能够将社会公众凝聚在社会共同体之中,使过去的抗战记忆得以延续,以前的历史得以铭记,使社会群体形成共同的集体意识,以增进社会团结和凝聚力。

(四)纪念日有助于进行社会动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抗日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抵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我国走向复兴的转折点。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8]抗战精神作为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抗日战争所蕴含的牺牲奉献、艰苦奋斗等抗战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意志源泉。习近平指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不断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前辈和英烈!”[9]抗战胜利纪念日把抗战精神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动力。

(五)纪念日有助于强调我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我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胡锦涛指出:“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10]我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艰苦的奋斗和巨大的牺牲。但是近年来日本国内一些右翼分子企图歪曲历史,挑战二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日本右翼分子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扩充军备等行动,不断挑战着亚洲曾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的底线,对亚洲乃至世界和平构成了极大威胁。日本的做法必须引起曾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和世界的警惕。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设置,一方面使社会个体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努力奋斗,增强国家实力,避免悲剧重演;另一方面使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更加了解我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识别并谴责日本的右翼分子的错误言论,敦促日本承认和尊重二战历史,以维护世界和平。

总之,抗战胜利纪念日是重要的象征符号。通过纪念仪式之载体,抗战胜利纪念日发挥着传承历史记忆,强化社会公众正确的价值观念,增进社会有机团结,动员社会公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社会功能;同时有助于警示日本尊重和承认二战历史,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抗战胜利纪念日的社会功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摘要: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制度时间和仪式时间的统一体,是我国纪念抗战胜利的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纪念活动。我国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借助时间与空间场域中的仪式活动,将抗战精神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之中。本文通过制度时间和仪式操演的视角,说明我国政府怎样通过纪念日在社会的建构,发挥其传承社会历史记忆,强化社会公众正确的价值观念,增进社会团结,动员社会公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抗战胜利纪念日,仪式,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峰.节日的功能及其社会学隐喻[J].河南社会科学,2008.

[2]侯俊生.西方社会学理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3]David I Kertzer:Ritual Politics and Power,Yale University Press,1988,p9-10.

[4]刘东.有节有日[J].读书,2001(10):87.

[5]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6]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雷蒙.阿隆(著),葛智强等(译).社会学主要思潮[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50.

[8]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习近平.在七七事变纪念活动77周年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7-08.

篇19:风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等

当天,发车仪式在东风风神成都集大成专营店举行。由东风猛士、东风风神AX7、东风风神L60、东风风神A30组成的庞大车队浩浩荡荡地驶向建川博物馆,去见证四川那段不同寻常的烽火岁月。

7月10日,探访车队在成都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巡游,巡游车队从武侯祠始发,经人民公园英雄纪念碑, 最后抵达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基地,“从探访过去到走向未来”,缅怀历史,到致敬时代。

7月11日,东风风神还在成都开展了“聚东风,惠英雄东风风神明星现场签售会”,现场购车享受到史无前例的优惠,还送出了多重大礼。

不仅如此,7月12日-7月19日,东风风神车队也先后抵达德阳、绵阳、内江、巴中等地,各地也开展了不同程度的优惠活动。

K3 能拼颜值为何你要拼内涵

网络上流行这样一个词叫做“拼颜值”。在汽车行业也有很多高颜值的车型,如东风悦达起亚K3,凭借其时尚硬朗的造型让人气爆棚。不过仅靠颜值是不行的,所谓内外兼修才能博得大家的青睐,K3在空间、配置和动力等方面的实力表现,成为其人气不断蹿升的最大动力。

在宽敞的车舱之内,K3为消费者提供了一键启动、兼具加热和两组记忆功能的电动通风真皮座椅、附带后排出风口的双区恒温空调、换挡拨片等,如此众多的科技配备,为消费者日常驾驶提供了无限便利和乐趣。

除此以外,K3还装载了起亚领先的1.6L伽马D-CVVT和1.8L Nu D-CVVT两款发动机。这两款发动机最大功率分别达到了128马力和146马力,而最低油耗仅为6.3L/百公里。

上一篇: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下一篇:唯利的眼光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