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听课感言

2024-04-15

数学课听课感言(精选9篇)

篇1:数学课听课感言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不但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

在整整一天的时间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老师们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在一天的时间里,共听了5节课,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篇2:数学课听课感言

桂联中心小学

卢秋琴

五天的拉网式听课终于圆满结束了。在这里先向评委组和被拉网的老师们说一声:“辛苦了!”。观摩完这19堂课,我们深感这次拉网式听课不仅是一次活动的开展,更是老师们智慧与能量的较量。各位老师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精彩纷呈的课堂表现,给我们评委小组的老师们送上了一份丰盛的精神大餐,让我们回味无穷,受益匪浅。下面我就把我们的听课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直观教学。

为了学生能“凭借自己的眼睛”就可以得出结论,为了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老师们都在课前做足功课,准备了丰富的教具学具。教学时,老师们都能利用彩色磁石、卡片、香蕉、苹果等,直观摆出所需的数字。例如,林珑老师,在分一分部分,画一个花瓶,往里放七个小彩石,然后分别拿一个,两个„„直到拿完,七的组成很直观地显现出来了。又如,陈少云老师,用一张大纸盖住七个土豆磁石,然后分别“漏”出一个土豆,两个土豆„„直到“漏”完。他们都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眼睛得出结论。还有王宝娜老师,充分利用教室内现有的资源,为教学服务。“左边几台风扇?右边几台风扇?一共有几台风扇?” “前面一块黑板,后面一块黑板,一共有几块黑板?”„„

老师们的直观教学,不仅让知识深入浅出,而且让数学与生活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二、互动性教学。

师生互动是心灵与心灵的相融,是智慧与智慧的碰撞。课堂不再是老师唱独角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合我们的教学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时,老师们采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和玩游戏等方式进行师生互动,课堂气氛被充分调动。特别是玩游戏的方式,是学生们最喜欢的。例如,林丽娟老师设计了“找朋友”的小游戏,把式子和得数分别写在卡片上,发给学生,然后让拿着得数的学生排在队头,其他拿到式子卡片的学生去找 “朋友”。游戏不仅让学生玩得开心,也让学生更深刻地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如,徐汉吟老师,在小黑板上画一棵苹果树,然后用五个苹果磁石吸在“树上”,让学生摘“苹果”,并根据学生的操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游戏虽小,但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到老师预设的活动中。不但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又如,陈楚云老师,在小黑板上画五个家(算式),在卡片上画各种小动物(每张动物卡片上写一个数字),然后让拿着动物卡片的学生“帮动物找家”。还有徐旭丽老师,师:“我出

”,生:“我出

”,游戏虽简单,但却很好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小游戏,大智慧。设计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游戏,有利于化难为易,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生动有趣的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多媒体教学。

信息技术改变了我们“一枝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模式,改善了教与学的效果,为我们打造高效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何紫园、李洁兰老师都能精心设计课件,通过声音、色彩、图画等使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形象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也为课堂节省了不少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启发式教学。

如果说学生是演员,那么老师就是导演。演员表演成功与否,就看导演会不会启发。所以老师必须运用各种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促使他们自主地掌握和运用知识。在这点上,林珑、陈旭珊和李文芝老师做得比较突出。她们教学基本功扎实,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索、交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真正学习到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鼓励性教学。

鼓励性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课堂气堂气氛。小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老师们如果能用赏识的眼光去看他们,就能充分激发他们潜力。例如,徐汉吟老师注重口头表扬学生,陈旭珊老师奖励学生小贴纸,何紫园老师奖励学生小表情都起到了很好的鼓励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人无完人,课无完课。再好的课,也存在着一些小问题。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是教学时应注重思想教育,教师不要进行反面教学。例如,一位老师用红领巾蒙住学生的眼睛做游戏。要知道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爱护红领巾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千万不可用于游戏。又如,教学《背土豆》一课时,一位老师向学生提问:“老鼠偷了几个土豆?”在这里,如果老师换成“挖土豆”会更好。让学生学会通过劳动获得,而非是通过“偷”来获得。第二,数学术语表达要规范。例如,“一粒圆”应为“一个圆”,“一粒星”应为“一颗星”,“两个数颠倒”应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得数是7的游戏”应为“和是7的游戏”。第三,在教学中必须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索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学时部分教师把教学内容讲得非常详细、具体,练习时还一再提示学生,没有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把讲台变成了老师表演的舞台。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们能吸取经验教训,完善教学,打造出流水般的高效课堂。

篇3:高效课堂从提升数学听课能力开始

一、未雨绸缪, 预习为先

课前预习是提升学生听课能力的发端, 古人云:“预则立, 不预则废.”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上的数学内容进行阅读, 了解其梗概, 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

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新知识往往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因此, 预习时就要找出学习新知识所需, 并进行回忆或重新温习, 一旦发现旧知识掌握不好, 甚至不理解时, 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补上, 克服因没有掌握好或遗忘带来的学习障碍, 为顺利学习新内容创造条件.

预习的方法除了温习学习新内容所需的旧知识 (或预备知识) 外, 还应该了解其基本内容, 也就是知道要讲些什么, 要解决什么问题, 采取什么方法, 重点关键在哪里, 等等.

二、通中求精, 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是培养学生听课能力的基础.圈点勾画、批注、摘抄等是辅助阅读的基本方法.学生在阅读中一方面要寻找重点内容、关键字词圈点勾画;另一方面要将疑难问题批注 (旁批眉注) 或记录下来, 并通过与同学或老师讨论解答而获得解决.学生对重要的概念, 定理除反复阅读外, 还要注意对关键词语推敲理解, “反刍”是阅读的重要诀窍.

三、兴趣激励, 主动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使学生产生内在学习要求、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直接因素.对数学的兴趣主要来自于数学本身的魅力.如何进行兴趣激励呢?

(1) 向学生介绍数学发展的广阔前景.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在未来人才的较量中, 数学知识将成为决胜的必不可少的支撑.数学知识在综合国力和军事上的地位不容小觑: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的是机械战争 (飞机、坦克) , 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的是物理战争 (原子弹) , 而未来战争打的是数学战争.如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的组成、战略物资的运输分配、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等许多方面应用了数学研究的成果, 并有相当多的数学专家在发挥作用.利用这些宏观的引述, 巧妙地阐述了数学的重要, 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去理解数学.抽象的数学具有丰富的生活背景, 教师如能有心观察、联想, 定会使数学教学变得更贴近生活, 更贴近学生, 更受学生的欢迎.

例如:对于正数a, b, m, 若a

四、灵性互动, 精华笔记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 也是获得知识和学会学习的主要渠道.学生在听课时必须做到“三动”———动眼观察, 动口交流, 动手体验, 与老师共同营造一个灵性互动的课堂.

1. 动眼观察

在学习某些数学概念或定理时, 教师尽可能进行演示实验.如学习“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运用”时, 教师可以取一条长拉链, 拉开它的一部分, 在拉开的两条边上的一条边选择其端点, 另一条边选择中间的一点, 分别固定在两个定点处, 随着拉链逐渐拉开或者闭拢, 笔尖就画出一条曲线.

这时让学生仔细观察, 其中哪些是变量, 哪些是不变量, 进一步分析绘图原理, 由学生根据绘图原理试述双曲线的定义, 教师再做补充及修订, 在此基础上给出完整的定义.在师生互动中,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再去理性分析归纳, 从而掌握了双曲线定义的实质.

2. 动口交流

学生与教师之间应积极互动合作, 学习对方的思考方法, 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促.在知识建构的基础上, 主动发问能更好地培养积极探究和自由质疑能力.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大胆质疑, 相互答辩, 互相启发, 通过相互讨论, 一方面增强同学的交流与合作, 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 动手体验

学生在课堂上常常有自己动手体验的机会, 要珍惜这宝贵又生动的“做中学”.记笔记有助于发现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新编课本有不少“空白”, 可利用记笔记来完善, 建立“超链接”———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 与听课笔记的关联, 与课后练习测验题的映照.

一本好的数学听课笔记既要能画龙点睛, 又要体现知识积累, 主要做到:一是每课必记, “一曝十寒”要不得;二是先听懂后做笔记.上课时重理解, 勿以记代听;三是课前, 课中, 课后都要记, 特别不能忽视课后记.其实, 课后对笔记进行整理是非常必要的, 先把课上未记下的补上, 再对记录不准确处修正, 最后对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这些都是学习的过程与体验, 也是笔记的精髓.

五、学以致用, 实践真知

学是为用服务的.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 要学会如何应用数学知识, 确立起有用的知识价值.例如, 在“应用题”教学时, 先布置学生从社会上寻找实例, 建立数学模型, 转化为数学问题, 然后求解, 再让学生互相交流, 共同探讨,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应用能力.

篇4:高中数学听课要素研究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听课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高中数学教学中加强教师之间的听课是符合教育发展要求的。通过听课加强教师之间教学方法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对提高高中数学整体的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教师應当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能力。听课就是一种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就是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听课来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对其进行及时的调整。其次,在听课后进行的“评课”环节,本质上就是一种教学研讨环节,可以让教师在参与过程中,彼此交流,发表观点,相互启发,达到共同提高的“听课”目标。最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的难度较大,是高中阶段最难学习的科目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尤其注意教学方法,降低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听课是一种很好的演示方式。听课的教师可以听教学进程较快的教师的课程,可以把任课教师的教学方式作为自己授课方式的一种补充或者借鉴,为教学提供另一种思考思路,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使听课教师在授课时,获得更好的效果。

二、教师听课的过程规范

要想听课充分发挥其功效,把听课过程进行规范是必要的。只有规范的听课程序,才能让听课达到应有的效果。教师的听课与学生的听课不同,学生听课主要是为了获取教师传授的数学知识,而教师是为了听该教师的教学方法,要透过课堂的教学内容来看穿教学方法的本质。这样高要求的听课,必要的听课步骤将有利于教师听出教学方法的本质。

首先,在正式听课前,教师必须要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比如了解该节课教师要进行的内容,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要进行提前的了解,及时找到任课教师,了解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听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仔细认真地观察和记录,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进行对比,对自己比较有启发或者是有问题的地方及时记录下来。在听课完成后,听课教师应该认真进行笔记的整理,对疑问的地方,与任课教师及时沟通,思考自己该如何进行授课。这三个步骤是保证听课效率的关键,需要每一个教师重视,并按照规范来进行操作,使高中数学能够有效展开。

三、教师听课应当关注的内容

笔者认为,高中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应当关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课堂教学目标是如何确定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的。第二,任课教师是如何进行新课导入的,采用何种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在教学中,创设了哪些教学情境,结合了哪些生活实际。第三,教师采用了哪些教学手段,教学活动的步骤是怎样进行的,效果如何。比如,教师设置了什么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进行探究;安排怎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操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第四,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锻炼学生什么技能,提高学生的哪些数学能力。教学中渗透了哪些数学思想,是如何进行渗透的,效果如何。第五,整个课堂的气氛如何,教师是怎样进行引导的。这些内容都应该是教师在听课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也是教学中应当学习的内容。

比如,在进行高中“数列”听课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数列例题的讲解。教师首先创设情景理解类比推理的概念,然后通过等差数列来复习等比数列,理解两种数列在逻辑上的联系。具体地说,任课教师先进行等差数列的复习,然后让学生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如等差数列{an}中,如果an=0,那么a1+a2+…+a7=a1+a2+…+a12,然后教师鼓励学生类比这种性质,由等比数列{bn}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就可以看到当堂的数学教学效果,教师采用了例题讲解的模式来巩固已学的知识点,用问题来直接进行导入,教学方式比较灵活,十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过程中渗透了数学中的“类比思想”。因为不是讲授新课,当堂教师并没有十分注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也没有采取特殊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由于教学问题设置得很好,教师通过一个例题的讲解,把等差和等比数列都联系到了一起,加强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整个课堂都比较活跃,学生都比较认真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堂整体效果比较好。通过这样的听课,教师就可以吸收任课教师问题设置的优点,同时避免引入单调的问题,提高自身水平。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要想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与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密切相关,而提高教师授课水平的重要方法就是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听课就是最好的方法。规范听课的步骤和程序是保证听课教学的关键,是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和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高中数学教师有必要对听课规范进行探究,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篇5:听课后感言

巩世杰

9月27日—29日,我有幸参加了“第十三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展评”活动对于我们新岗的来说是一次强烈的脑部冲击,是一场及时的教学理念的洗礼。

在整个听课过程中,所有老师都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鲜明的突出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它不仅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也为以后的教学领域中的运用打下了基础。

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既创造了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想象力。比如在讲《窗前的气球》时,老师让学生读完生字宝宝后,出示了两幅图找不同,这让学生有一种做游戏的感觉,都会争先恐后的找,这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整节课就会很好,很轻松的结束。在讲《给予树》时,老师把声音、文字、图象有机的结合起来,整节课学生都沉浸在一种氛围中,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都不会转移,这样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创造了学习情景,又更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趣。

在讲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燃之广陵》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看黄鹤楼,扬州以及相关的一些图片,面对这些栩栩如生的画面,伴随着音乐朗读,给人一种快感,也使学生的思维有了充分的想象力,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诗人那时那刻的那情那景。

我们还看到了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突出教学重难点,把原来课本中枯燥的内容更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全身心地去主动发现,探索、思考、解决问题,起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比如在讲《掌声》时,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句话:“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起来,眼圈红红的。”让学生细细品味理解英子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为突破教学重难点起到了作用。有些老师还把重点段落以填空的形式展现在大屏幕上,学生正确填写后,为背诵打下基础。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大部分老师的从容,她们和学生配合的很默契,因此才会顺顺利利,轻轻松松结束一节课,而且有些老师在一节课中多次提醒、鼓励、表扬孩子的每一个小细节,比如在学生朗读结束或者回答完毕后,老师会用一个或两个词来给予孩子适当评价或者是提醒,让学生再接再厉或是不再犯错。如何让学生真正把自己侵入文本中,在讲《给予树》、《搭石》时,感受时最深的,有那么一刻忽然感觉自己就是金吉娅,自己就在走搭石(尤其是让学生闭上眼,伴着音乐老师朗读时),这样的此情此景,使学生得到了一个放松的环境,一个身临其境的氛围,让学生暂时可以忘记是在上课。

这次听课时间不长,但受益匪浅,感受颇深亲临了许多青年教师的课堂,聆听了崔峦老师的讲座,反思自己的课堂。对于刚毕业的我,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我,对于课堂经验几乎为零的我,深深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深知自己的使命,带上足够的水分尽全力把每一棵小树浇到,浇好。

一张又红润的脸,带着一幅眼镜,迈着轻巧的步伐向大家靠近------他可是医院的常客,与医院里的医生打的火热。他可不是喜欢医院,而是太无奈了。谁让他那么爱生病呢?据我了解,他五岁时,平均每天吃三次药,二天进一次医院,每次都让妈妈包裹住递给医生,他妈妈对医院可没少“投资”啊。后来,病情好转,一年几乎只上一次医院,与大夫的关系也渐渐疏远了。

他又一次玩电脑游戏时,正打到关键时,突然觉得特别累,于是关了电脑,看起电视。坐着看也累,干脆把鞋一脱,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躺在沙发上看,一边看一边哼着小曲,好快活。等他爸爸妈妈回到家,他已经倒在沙发上睡着了。你说他已经懒到什么地步了?

他干什么事情都三心二意的。写作业时,一会儿翻翻漫画,一会儿翻翻杂志,你说他气人不气人。

我说了他这么多坏话,你也怕他跟我急吧?放心,他不会的,因为这个他就是——我!

李元贞(六年级74班)

我的自述

本人姓杨名柳,年龄正好是一个双数——12。脑袋圆圆的,曾有人送雅号:“三圆”。一双大而有神的眼、下面长着一对贪吃的搭档——鼻子、嘴。别人都说双鱼座的人有双向性格,我来到学校便成了内向的男孩,一到家里便东跑西窜玩耍起来。

我的缺点多如牛毛,如:马虎、骄傲―――。虽然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但“马虎”这个朋友一直跟随着我,就和“狗一样的忠诚”。这不最近就又发生了一件令人可笑的事。

周日,我突然心血来潮,让妈妈教我做菜,妈妈好不容易才答应了,我高兴的手舞足蹈,急切的走进厨房,穿围裙,左手拿锅盖,右手拿铲子。妈妈拦也拦不住,过了好一会儿我玩够了,才开始做菜,先打鸡蛋,由于用力过猛,鸡蛋已是“皮飞黄跑”。好不容易鸡蛋下锅了,妈妈说:“鸡蛋三分钟后才熟呢”,说完便走了。我觉得无聊,便跑到院了里玩起来,一会儿一股焦味扑鼻而来,我大叫起来:“谁家的菜糊了”。忽然我想起我的菜还在锅里呢,我想已是“蛋身难保”了,便冲进屋关掉火。我把鸡蛋装入盘中,妈妈回来,看到这些哭笑不得。

我的爱好数不胜数,如看书、踢球------。当然优点也不少,聪明、爱帮助人。记得三年级期末考试时,同桌杨子玉忘了带笔,我便将仅有的一根笔分给了他,可自己却挨了老师一顿暴K,最后还是老师送我一根笔才考完了。

杨柳(6年级)

现在大家认识我了吧,愿不愿意和我做好朋友。欢迎你!

一、校园新闻概要:

1、全区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暨,第十三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展评活动于2007年9月27日、28日在锡林浩特市举行。我校共有十二位语文教师参加这次活动,并于9月29日上午8:00—12:00在锡盟影剧院听取了崔峦老师的“教材分析”讲座。

2、2007年10月9日,教务初将各个班级选出的优秀粘贴画整齐地陈列在正门宣传栏里,为校园建设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2007年9月13日,通过全旗考试,得以上岗的十一为教师到我校报到,在“写对教育的认识”画简笔画、听课之后,各位教师都有了明确的责任。为第二小学的教育事业注入了一股新鲜的阳光。

4、2007年9月15日上午8:30分,胡莲萍主任为新上岗的教师进行了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为思想教育、新课标简介,以及个体角色如何转变既如何转变为教师。

5、“新校区文明,安全管理措施”的会议于2007年9月9日,由校长吴彩华主持,在我校召开。

6、自9月17日开始,新上岗教师在每周一、三、五下午5:30—6:30进行业务学习,培训教师为教导主任胡莲萍。

二、观“小语青功赛”心得体会一篇(选出最好的一篇)

三、学生习作园地(选出两至三篇优秀学生作文)分年级

四、多才多艺(美术老师的作品1份,学生作品1份)

篇6:听课感言

王老师这次所执教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孔子游春》。《孔子游春》一课从写景入手,讲述孔子与弟子们在泗水河边游玩中,由水引发一系列思考,借以教化弟子„„王老师的这节课出人意料地让学生去寻找、比较孔子的课堂、课文与我们现在的课堂、课文的不同,以此作为各个板块的主抓点,紧紧抓住课文中描写“课堂”和“课文”两个部分,依托课文的重点句段,极富创意地将“看到的”与“想到的”对应起来,设计成课堂练习,通过自己跌宕磁性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带着同学们引读、和着优美的古典乐曲品读,把孩子们带到了孔子的课堂上、书本中,从熟读成诵中感受和理解水的品格,进而感受和理解君子的品格,感受到孔子这位老师的伟大形象。孔子作为课文的灵魂人物,他的君子形象和教师形象在老师一次次的引导中,在学生的心灵上高大地竖立起来。整堂课,王老师没有过多的对字词的理解,没有太多的朗读指导,这一节课就在王老师创设的语境的渲染之下,孩子们学会了太多太多„„让所有在场听课的老师感受到太多太多„„

这节课中,不仅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沟通,更是与古代圣贤之间交流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不局限与单纯的语言形式,更是双方精神与情感的对话。王老师语言优美,沉着稳定,学生在他的带领下饶有兴趣地游览,有滋有味地品读。确实是节很成功的语文课,有太多需要我们去学习与借鉴的地方。

课后,王老师还结合他的教学思考给我们做了题为《语用焦虑与实践突围》的教学专题讲座,明确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和运用好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王老师结合《花钟》课文,发掘三点让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用词的变化、句式的变化、节奏的变化。教学时要注意这三点的融合,不能仅仅只抓住其中用词的变化这一点做文字训练,否则会走向僵化、机械的道路。在《伯牙绝弦》中句式的训练上,很多老师都会给几个“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芳草凄凄”之词做文字训练,却不知在这里要结合文化语境理解“高山”和“流水”在我国有着特殊的含义:知音、知己。所以,这里的语言训练点把握不好很可能伤害了原文中的意蕴。

听王崧舟老师的课是一种美妙的情感体验,总能借着美妙而恰当的背景音乐,循着老师跌宕起伏的语调,在回环复沓、余音绕梁的诵读中,体验着王老师人如其课、课如其人的境界。

每一次走进名师课堂,总会有新的收获,总能让身心得到洗礼。一直以来就被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教学所吸引。在9月26日的名师八桂行中,我又一次感受到了这位名师的精彩课堂,让我如痴如醉的在王老师的诗意课堂中度过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

王老师这次所执教的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孔子游春》。《孔子游春》一课从写景入手,讲述孔子与弟子们在泗水河边游玩中,由水引发一系列思考,借以教化弟子„„王老师的这节课出人意料地让学生去寻找、比较孔子的课堂、课文与我们现在的课堂、课文的不同,以此作为各个板块的主抓点。紧紧抓住课文中描写“课堂”和“课文”两个部分,依托课文的重点句段,极富创意地将“看到的”与“想到的”对应起来,设计成课堂练习,通过自己跌宕磁性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带着同学们引读、和着优美的古典乐曲品读,把孩子们带到了孔子的课堂上、书本中,从熟读成诵中感受和理解水的品格,进而感受和理解君子的品格,感受到孔子这位老师的伟大形象。孔子作为课文的灵魂人物,他的君子形象和教师形象在老师一次次地引导中,在学生的心灵上高大地竖立起来。整堂课,王老师没有过多的对字词的理解,没有太多的朗读指导,这一节课就在王老师创设的语境的渲染之下,孩子们学会了太多太多„„让所有在场听课的老师感受到太多太多„„

王老师的课堂体现出来了整体的“诗意”的享受。无论是授课者还是听课者,都完全沉浸在了课文文本所营造的氛围之中,每一个细节,都能够给我们带动无穷的信息和思考。王老师的课堂不矫揉造作,没有煽情和绚丽的画面,所有的只有语言和文字的表述。王老师给我们展示的就是语言的魅力,诗意的教学。

课后,王老师还结合他的教学思考给我们做了题为《语用焦虑与实践突围》的教学专题讲座,明确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能运用好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王老师结合《花钟》课文,发掘三点让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用词的变化、句式的变化、节奏的变化,所以教学时要注意这三点的融合,不能仅仅抓住其中用词的变化这一点做文字训练,否则则走向僵化、机械之道路。在《伯牙绝弦》中句式的训练上,很多老师都会给几个“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芳草凄凄”之词做文字训练,却不知在这里“高山”和“流水”有着特殊的含义:知己。所以,这里的语言训练点把握不好很可能伤害了原文中的意蕴。

每一次听王崧舟老师的课都是一种不同的情感体验,我们总能借着美妙而恰当的背景音乐,循着老师跌宕起伏的语调,在回环复沓、余音绕梁的诵读中,体验着王老师人如其课、课如其人的境界。

近日,有幸赴福州参加为期两天的“著名教育家领衔——全国第一届小学语文创新力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让我有机会再一次近距离地真实感受到名师的教学智慧与风采。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我聆听了小学语文三大名家于永正老师和王崧舟老师分别所执教的《珍珠鸟》和《孔子游春》以及陈延军老师和崔峦老师的课堂和讲座,收获颇多。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一些感受:

一、课堂教学引导得法、精彩纷呈。

三位特级教师的现场授课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对教材的准确把握,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教学语言的丰富生动,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珍珠鸟》这节课,充分体现了于永正老师“教文立身,授章立人”的教学特色,“读字当先,情感主线,发展为本,寓教于趣,”即把语文课上成读书训练课、上下文练习课,语言文字课,语言文字感悟课、文本写作课。在他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听到学生那富有感情的朗朗读书声,也可以看到于老师教给孩子读字正音的严谨认真。于老师利用作者对珍珠鸟的描写,抓住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以小珍珠鸟和作者慢慢建立起的信赖之情,让学生反过来以小珍珠鸟为主人公对自己的主人进行描写,进行课堂的习作训练。在学生反馈交流习作时,于老师精辟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的习作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反思。而《凡卡》一课,在陈老师充满智慧、充满激情的言语中真正感受了课堂的魅力、语文学习的真谛。这堂课,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尊重学生,什么是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什么是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孔子游春》一课,则从写景入手,讲述孔子与弟子们在泗水河边游玩中,由水引发一系列思考,借以教化弟子„„王老师的课出人意料地让学生去寻找、比较孔子的课堂、课文与我们现在的课堂、课文的不同,以此作为各个板块的主抓点。他极富创意地将“看到的”与“想到的”对应起来,甚至由此将文章改编成一篇诗歌,引导孩子通过师生合作朗读,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孔子作为课文的灵魂人物,他的君子形象和教师形象在老师一次次地引导中,于学生的心灵上高大地竖立起来。在课的尾声部分,王老师感叹道:“我多么向往成为孔子一样的老师!”并引用司马迁的话便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也让我在心中默默感叹着:我多么向往成为这样的老师。

此外,专家们的教学让我深深认识到在教学生时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尤其是学生遇到难题时,怎样去引导学生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就能看出一个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到底怎样。其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把握住文本中最值得带领学生推敲的字词、句子,然后巧妙地将这些语句整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二、专家报告见解独到、引人深思

本次活动之二就是于永正、陈延军和王崧舟老师的精彩讲座。于老师通过对自己12年的语文学习留下了什么忘记了什么,以及从家长的角度,老师的角度进行反思我们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总结出以下几点:语文教育必须给学生留下语言、留下能力、留下情感、留下兴趣和习惯也应该给学生留下自主发展的实践和空间。作为一名新教师,对于语文这门学科要教什么、怎么教一直困惑着我,听完于老师的讲座我茅塞顿开,相信在于老师的指导下将会为我的语文教学打开另一番天地。王崧舟老师《语用焦虑与实践突围》的专题讲座,更加明确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和运用好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他从语境和语用分析、语境和语用教学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语境可以分三类:言辞语境、文体语境、文化语境。在讲述言辞语境时,王老师结合《花钟》课文,发掘三点让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用词的变化、句式的变化、节奏的变化。教学时要注意这三点的融合,不能仅仅只抓住其中用词的变化这一点做文字训练,否则会走向僵化、机械的道路。比如在《伯牙绝弦》中句式的训练上,很多老师都会给几个“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芳草凄凄”之词做文字训练,却不知在这里要结合文化语境理解“高山”和“流水”在我国有着特殊的含义:知音、知己。所以,这里的语言训练点把握不好很可能伤害了原文中的意蕴。

篇7:听课感言

------教育这条路很长

赵梦婕

上个星期,我们怀着兴奋而激动的心情,参加了重庆当代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为期两天半的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创新课程研讨会。感谢学校给我机会,让我能感受到名师的风采。在这场高质量高密度的研讨会中,我有幸近距离接触到了许多名师,见识到了他们浑然天成的教学风格,更有幸聆听何捷、薛法根、何夏寿等专家的讲座,收益颇丰。

两天半的研讨会紧张而又充实,给了我很多启示,现做如下总结。

一、教无定法,但有最合适自己的方式。

研讨会中,每位老师都风格迥异,或幽默风趣,或柔美亲切,或博学沉稳。这些名师个个简单朴素,完全没有一点傲气;但再普通的衣着也掩盖不住他们身上的博学气息,一举一动,举手投足都散发着知识分子的光芒。

在这次的创新课程研讨会中,各位上展示课的名师都选择了常规课,教学方法各有特点,给在场的老师带来了深刻又难忘的回忆。睿智幽默的何捷老师,循循善诱、层层剖析的薛法根校长、让语文课变得有韵律的李丽老师,中国味十足、文化底蕴丰厚的何夏寿老师。这次研讨会中有阅读课,还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吟诵教学。一直站在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我,总是感到十分焦虑,课堂总是呆板乏味,没有小学课堂该有的活跃。看了何捷老师的一堂课,他用他的幽默化解了孩子们的紧张与不适,并用他的教育智慧带着孩子们领会了表达情深,带给我们一堂让人动容的《慈母情深》。

二、关注学生。

这次的研讨会大多数名师上的都是常规课,没有华丽的表演,只有实实在在的教学生,但也侧面说明了名师较之普通教师,更加关注的学生的学。李丽老师的一堂《古朗月行》让人印象深刻,孩子们在课上跟着老师尽情吟诵,十分和谐。可李丽老师课后的第一句话是,她这堂课的80%都没按她的教学计划实施,因为当她看到那一张张天真的脸,她就决定跟着孩子们走。我对李丽的老师的这句话感触很深,因为在我平常的教学中,总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孩子们在学习中一些真切的需要,我感到很惭愧。在这样的研讨会上,我们的名师都能做到将课堂交给学生,我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更多考虑学生的课堂反应。三、一线很有希望。

江北区教研员罗萍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不在云端舞蹈,要在地面行走。”这次研讨会让我领略到名师的风采,但我也发现,大部分名师都是一线教师,都带着自己的班级。作为一线教师的名师们的课堂和谐活跃,他们的讲座也最能让台下的我们感同身受。空泛的教育理念在他们的讲座中变得实在,不再是纸上谈兵,遥不可及的条条框框变得简单可行。老师不用再为怎么搞好教学而困惑了,名师也是从一线开始的,所以在一线奋斗的我们还是很有希望的!

四、爱很重要

都说“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教师职业,就要尽自己的全力将它做好!在这次研讨会中,无论是名师的展示课,还是他们的讲座,都能感受到他们心中充满了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全心全意做教育,对孩子的爱,一心一意为孩子,我觉得这也是他们成为名师不可或缺的。

何捷老师说:“不怕你开始后的放弃,就怕你根本没有开始!”可能是个人原因,特别喜欢何老师的风格,觉得他说的什么都是对的,当然他本来就是对的!他的课堂就是一个充满爱的课堂,这种爱不直接,但孩子们都能感受到。甚至我都在幻想自己能和孩子们有这样幸福的默契该多好,这值得我继续摸索学习!

篇8:追求数学课堂听课的有效性

如何才能使听课更有效?本人认为听课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听课前勤准备

听课前我们应该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只有做到事先了解教学内容, 心中有数, 听课时才能有的放矢, 抓住重点, 从而有所感悟, 有所收获。那么, 课前应该作好哪些准备呢?我以为, 至少应该作好以下几点:

1.自己备课。首先要了解执教者的教学内容, 然后站在执教者的立场来思考,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这节课如果我来上, 我会遇到怎样的问题, 我要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比如听孙似男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首先我研读了教师用书, 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有所了解, 但是因为比较抽象, 较难理解。同时我也上网查找了一些优秀教师的教案,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初步认识分数, 认识几分之一, 会正确读写分数, 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等, 重点是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 正确读写几分之一。于是我便开始思考如果我来上, 我将通过分苹果或切生日蛋糕的情境来进行教学, 对于几分之一, 我将采取涂一涂、折一折等方法来突破教学重点, 不过对于自己的教学学生是否能有良好的效果, 并没有底。通过自己思考和备课, 这次听课的收获就比较多。我发现执教者有许多教学亮点值得我学习, 我也发现了执教者在课堂活动设计上的一些问题, 并在课后与她交流,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达成共识。同时, 我发现自己的预案中的一些问题。听课者应当将自己定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 组织者, 而不是旁观者。

2.了解亮点。没有什么课是完美无暇的, 我们听课大多数情况是学习, 对于学习型的听课, 我们要抱着欣赏的态度去听,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 上课的过程是展示个性魅力的时候, 总有一些亮点值得我们学习, 比如说有的教师讲话幽默风趣, 有的教师应变能力很强, 有的教师善于启发学生,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了解学生。对班级的学生情况做一些调查研究, 包括班级学风, 学科基础, 哪些是优等生, 哪些是学困生, 以便在上课的过程中更好的观察学生的表现, 也可以判断执教者在教学预案的设计过程中是否考虑了学情, 通过观察上课过程中各个层次的学生的眼神及各种表现可以更为正确的判断这节课是否成功。

二、听课时善观察

1.观察教师。观察教师的言行举止, 神情体态。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 教态是否自然, 教师的语言是否科学准确, 言简意赅,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是否具有启发性, 教学活动是否适当, 准备是否充分。板书是否规范合理。

2.观察学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因此听课不仅要听教师的表演, 更要听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主动参与、乐于探索的精神。

3.验证理念。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也处处有数学。新课程将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带入了课堂中, 因此我们听课时要特别关注教学内容是否来源于学生生活, 日常生活与课堂的联系是否紧密、合理。

4.思考收获。听课不仅要善于观察, 还要边听边想。因为我们要通过这节课的表面现象分析教学的实质。比如, 我们看到课堂上热闹的情况, 我们就要分析一下是否真实有效。在听课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思考一下, 假如我上这个环节, 我该如何来上,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如果我是学生, 我能理解这个教学内容吗?这节课是否成功, 教师处理教材是否得当, 重难点突破是否得当, 对我有多少的借鉴价值。

三、听课时善记录

记录时要分清主次, 突出重点。在听课的时候, 我们应该一边听, 一边把自己课前的构思和执教者对教材的处理进行对比, 思考哪种方案更有效。记录时一要记录课堂环节或教学程序。二要记录教学中的亮点。比如特别好的教学环节, 特别好的评价语, 以及激励性的语言等。处理学生问题的精妙回答等等。三要记录学生中的闪光点。学生的奇思妙想, 学生的精妙回答。四要及时记录自己听课中一些想法和反思。

四、听课后善整理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听完课后如果就把听课笔记扔在一边, 那很难有很大的进步。我们刚刚听完课有很深刻的印象, 因此我们要及时进行整理。我们在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在课堂上又有充分而详尽地记录, 我们应该对这堂课进行认真地反思, 重新构建教学设计。五、听听自己的课

我们可以听听自己的课, 将学校给我们录下的“点、录、评”课、“同课异构”课自己听一听。听自己的课就是对自己教学工作的一种反思, 一种自我监督。

篇9:小学数学课中学生听课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人们追求知识,探求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数学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就对教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教学者如何在教学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怎样充分调动学习者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呢?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激发学生在数学课中的听课兴趣就变得至关重要。

一、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兴趣

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结合。要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首先应从谈话语言入手,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用语言去打动学生;其次,应该设计悬念导入,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最后,可以运用提问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出示图片进行谈话:元旦快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面,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提问:(1)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一盒12支,3盒大约有多少支彩笔?(2)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支数,该怎么办呢?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支彩笔?真正做到“启”而能“发”,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二、创设教学形式,激发兴趣

人的兴趣是在学习和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所以,要想在教学中吸引学生的眼球,把学生的注意力都转移到课堂中来,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这一环节中采取多种形式使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提问题、做游戏、实际操作等形式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浓厚的听课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顺利地学会新知识,让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创设课件情境,激发兴趣

具体、直观、形象是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而数学思维本来是抽象的,为使学生的认识特点与数学学科和谐统一,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文字、图画、声音、动画等内容对学生形成表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听课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教师利用课件中声音、动画把圆分成16等份,然后,把圆变成一个近似于长方形,运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一目了然,不需教师说教,学生对公式掌握得也牢固。

四、创设教学技巧,激发兴趣

(一)注重语音变化

1.注重音量高低。教师在教学中注重音量大小,是教师驾驭学生听课兴趣的关键。在教学时遇到重要的地方,教师声音要大一点,加强语气,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问时,教师的声音要温柔一点、和蔼一点,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以免让学生感到紧张,打乱学生的思维。

2.注重语速变化。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师知道抑扬顿挫的语速学生都喜欢听,因为小学生不是成年人,教师在讲课时语速不宜过快,如果教师讲课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对小学生来说就是一种灾难,教师讲的再多,学生听课的效果甚少。因此,教师的语速要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让学生的听课兴趣永不感到疲劳。

(二)注重体态语言

1.手势语。手势是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常用工具,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工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让学生喜欢数学,所以说教师的举手投足非常重要。

2.神态语。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除了恰当运用手势教学外,教师的神态表情也特别重要,尤其是眼睛。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的一个眼神往往比语言、动作更有说服力,更能激起师生之间的共鸣。

(三)注重板书艺术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书面语言,是教师对一堂课的归纳总结,更是一份浓缩了的教案。一个好的板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本堂课的学习重点与难点,也是帮助学生清晰掌握所学知识的一座桥梁。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板书内容,让板书一目了然。这样有助于学生直观地进行观察、猜想、推理与交流,引起学生的再思考。因此,教师板书切不可信笔涂鸦,不着边际。

五、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较为常见、流行的一种学习方式,能把一些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它要求那些已经掌握某种技能和知识的学生把技能和知识教给其他小组成员,作为讲解的学生为了能够教得更清楚、透彻,必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认真的梳理、分析、理解。而那些倾听的学生没有了师生间的胆怯、拘束,也会自觉地加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从而达到了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的目标,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六、及时反馈评价,促学生全面发展

及时反馈评价是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的思维、行为表现的总结,能促进学生学习技能和方法的形成,因此,教师要适时表扬、鼓励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绩与进步,更加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欲望。同时通过反馈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为学生今后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探究问题、不断提高学习技能和方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有力、最有效的动力,教师要充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在乐学中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上一篇: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下一篇:工会组织建设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