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2024-04-25

数学听课学习心得体会(共12篇)

篇1:数学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听课心得体会

2014年3月10日我在马头二中听了来自于育才中学刘**老师的一节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课,听了这节课以及刘老师课后的分析与讲解,我的触动很大,感觉自己此次受益颇深.我的感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应当瞻前顾后

在刘老师的这节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教学中知识的主线。虽然是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但是却将前后的重要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让学生们充分地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连贯性。也清楚的让学生意识到了本节知识的重要性。

2、教学应当来源于学生(关注学生)

刘老师的这节课是给马头二中的孩子们讲授的,师生之间很陌生,但是教学却将老师和同学紧紧的联系起来。刘老师讲解的题目来自于学生,解法来自于学生,每一个问题也来自于学生,感觉每一个问题都问得很自然,很妥帖。每一个问题都很有效,都在解决同学们的困惑。不是在传授知识,而是在给同学们解决困难。而反过来想一想自己平时的教学,感觉是自己在唱独角戏,只是在想如何将这个知识点给学生讲清楚,如何让学生会用,用得好,但是却忽略了学生们的思考,他们是怎么想的,如果他们独立去思考,会是什么程度,我采取怎样的教法会让他们想得更深,理解得更透彻,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因此,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会更多地去关注我的每一个学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备知识、备学生)。

3、数学思想很重要

数学思想是我平时教学中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感觉它没那么重要,总是一带而过,认为学生会做题就可以了。但是在刘老师这节课中充分地显示了它的重要性,让我感到思想的渗透强于习题的练习。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中考时总是看着最后一道大题感觉无从下手,我感觉和平时数学思想的渗透有很大关系。

4、情感激励重于知识讲解

“爱因斯坦:这个世界用音乐来表现,用数学来概括。”刘老师一开始就说了这么一句话,学生的情绪马上就发生了变化,而坐在一旁的我也是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第一次感到原来数学有这么大的作用。在后边的教学中“你可以编教材了”等这一类的鼓励性语句,在我的课堂上是没有出现过的,原来是可以这样鼓励学生的。经过刘老师的鼓励,我感觉学生们学习的劲头很足,感觉这节课过得很快。为什么自己的教学中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呢?如果我们每节课的情感激励都能达到刘老师的水平,那么我们的知识讲解将会很轻松,因为学生愿意学了,爱学了。

当然,在听完这节课后我也有一点小小的建议,那就是教师在学生讨论时应该参与到学生中去,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关注等,使每一位同学都能有收获,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篇2:数学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几位老师教学艺术值得我们深思与追寻。他们精湛的授课艺术,使我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新课程下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下面,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1、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好的课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上“板着面孔”的课,学生可能会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但他们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也不会有积极主动地参与热情。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有通过游戏或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数学学习,特别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学习,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会数学。

3、为学生创设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思考的余地。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但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4、一堂好课应该是自然的、生成的课。

篇3:高效课堂从提升数学听课能力开始

一、未雨绸缪, 预习为先

课前预习是提升学生听课能力的发端, 古人云:“预则立, 不预则废.”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上的数学内容进行阅读, 了解其梗概, 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

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新知识往往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因此, 预习时就要找出学习新知识所需, 并进行回忆或重新温习, 一旦发现旧知识掌握不好, 甚至不理解时, 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补上, 克服因没有掌握好或遗忘带来的学习障碍, 为顺利学习新内容创造条件.

预习的方法除了温习学习新内容所需的旧知识 (或预备知识) 外, 还应该了解其基本内容, 也就是知道要讲些什么, 要解决什么问题, 采取什么方法, 重点关键在哪里, 等等.

二、通中求精, 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是培养学生听课能力的基础.圈点勾画、批注、摘抄等是辅助阅读的基本方法.学生在阅读中一方面要寻找重点内容、关键字词圈点勾画;另一方面要将疑难问题批注 (旁批眉注) 或记录下来, 并通过与同学或老师讨论解答而获得解决.学生对重要的概念, 定理除反复阅读外, 还要注意对关键词语推敲理解, “反刍”是阅读的重要诀窍.

三、兴趣激励, 主动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使学生产生内在学习要求、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直接因素.对数学的兴趣主要来自于数学本身的魅力.如何进行兴趣激励呢?

(1) 向学生介绍数学发展的广阔前景.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在未来人才的较量中, 数学知识将成为决胜的必不可少的支撑.数学知识在综合国力和军事上的地位不容小觑:第一次世界大战打的是机械战争 (飞机、坦克) , 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的是物理战争 (原子弹) , 而未来战争打的是数学战争.如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的组成、战略物资的运输分配、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等许多方面应用了数学研究的成果, 并有相当多的数学专家在发挥作用.利用这些宏观的引述, 巧妙地阐述了数学的重要, 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去理解数学.抽象的数学具有丰富的生活背景, 教师如能有心观察、联想, 定会使数学教学变得更贴近生活, 更贴近学生, 更受学生的欢迎.

例如:对于正数a, b, m, 若a

四、灵性互动, 精华笔记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 也是获得知识和学会学习的主要渠道.学生在听课时必须做到“三动”———动眼观察, 动口交流, 动手体验, 与老师共同营造一个灵性互动的课堂.

1. 动眼观察

在学习某些数学概念或定理时, 教师尽可能进行演示实验.如学习“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运用”时, 教师可以取一条长拉链, 拉开它的一部分, 在拉开的两条边上的一条边选择其端点, 另一条边选择中间的一点, 分别固定在两个定点处, 随着拉链逐渐拉开或者闭拢, 笔尖就画出一条曲线.

这时让学生仔细观察, 其中哪些是变量, 哪些是不变量, 进一步分析绘图原理, 由学生根据绘图原理试述双曲线的定义, 教师再做补充及修订, 在此基础上给出完整的定义.在师生互动中,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再去理性分析归纳, 从而掌握了双曲线定义的实质.

2. 动口交流

学生与教师之间应积极互动合作, 学习对方的思考方法, 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促.在知识建构的基础上, 主动发问能更好地培养积极探究和自由质疑能力.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大胆质疑, 相互答辩, 互相启发, 通过相互讨论, 一方面增强同学的交流与合作, 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 动手体验

学生在课堂上常常有自己动手体验的机会, 要珍惜这宝贵又生动的“做中学”.记笔记有助于发现和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新编课本有不少“空白”, 可利用记笔记来完善, 建立“超链接”———与前后知识点的联系, 与听课笔记的关联, 与课后练习测验题的映照.

一本好的数学听课笔记既要能画龙点睛, 又要体现知识积累, 主要做到:一是每课必记, “一曝十寒”要不得;二是先听懂后做笔记.上课时重理解, 勿以记代听;三是课前, 课中, 课后都要记, 特别不能忽视课后记.其实, 课后对笔记进行整理是非常必要的, 先把课上未记下的补上, 再对记录不准确处修正, 最后对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这些都是学习的过程与体验, 也是笔记的精髓.

五、学以致用, 实践真知

学是为用服务的.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 要学会如何应用数学知识, 确立起有用的知识价值.例如, 在“应用题”教学时, 先布置学生从社会上寻找实例, 建立数学模型, 转化为数学问题, 然后求解, 再让学生互相交流, 共同探讨,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应用能力.

篇4:数学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关键词:预习;听课;复习;作业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112-01

一、预习

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学的数学内容进行阅读、自学,了解要学内容的大概,尽可能的去理解以及把握内容的重点、关键,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掌握听课的主动权。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所以它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新知识往往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因此要努力克服因没有掌握好或遗忘带来的学习障碍,为顺利学习新内容创造条件。另外还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系统的理解、掌握 。

预习的方法:第一要回忆或温习学习新内容所需的旧知识(或预备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克服学习中的障碍。第二要了解新课程的基本内容,也就是知道本节课要讲些什么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重点、关键在哪里等等。预习的方法,一般采用阅读、思考、摘录问题的方式,以便确定听课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目标,以提高听课的效率。预习的时间一般放在复习和作业完成之后进行,即做完功课后,把下节课要学的内容看一遍,但要认真,不能走过场。有时还可以带着老师预设好的问题有的放矢的预习,思考并解决预设问题。另外还可以解一些简单的练习题。

二、听课

教师帮助学生采用多种途径学习,听好一节课,学习上会少走弯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数学知识,间接的把大量的书本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听课的方法,除要解决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外,还要集中注意力,让自己思维活动紧紧围绕着老师的讲述,引导和启发,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对所提问题所做的分析、解决。从中获取数学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一般化、特殊化等数学方法,挖掘在解题过程中隐含的思想方法。听课时,一方面彻底理解老师讲的内容,思考或回答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另一方面还要独立思考,鉴别哪些知识已经听懂,哪些还有疑问或有新的问题,并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问题没听懂,没能课堂上解决也应在课后弄清搞明。决不能带着遗留问题影响以后听课。对老师讲的要点、补充的内容与方法应该记下,以备复习之用。

三、复习

复习应与听课紧密衔接、边阅读教材边回忆听课内容或查看课堂笔记,及时解决存在的知识缺陷与疑问。对学习的内容务求弄懂,切实理解掌握。如果有的问题经过较长时间的思索,还得不到解决,则可与同学商讨或请老师解决。复习还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找出其重点、关键,然后提炼概括,组成一个知识系统,从而形成或发展扩大数学认知结构。

复习是对知识进行深化、精炼和概括的过程,是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自己能力的好机会。而许多同学对复习只停留在口头上,实际中忽略了这个环节。其效果是不会太好的。

四、作业

作业的独立完成,能检查出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能考查出能力的水平,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很强的警示效果。通常,数学作业表现为解题,解题需要用到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因此,解题过程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过程又是对数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过程。解题,要按规定的程序、步骤进行。第一,要弄清题意,认真读题,仔细理解题意——即审题。如何审题?审题就是弄清已知的数据、条件;未知数、结论;题中涉及到的运算,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着,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等等。第二,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探索解题的途径,找出已知与未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即找解题方法。回忆与之有关的知识方法,学过的例题、解过的题目等,并从形式到内容,从已知数、条件到未知数、结论,考虑能否利用已学过的结论或方法把它归纳成已学过的某一知识类型。也就是说,在探索解题过程中,需要运用联想、比较、引入辅助元素、类比、特殊化、一般化、分析、综合等一系列的数学方法,把问题化归成已学过的数学问题,用其方法解决它(建立数学模型),并从解题中学会这一系列探索的方法,学会找合理的数学方法。第三,根据探索得到的解题方案,按照所要求的书写格式和规范,把解的过程叙述出来,并力求做到“简单、明白、完整”。最后还要对解题进行回顾,检查解答是否正确无误,每步推理或运算是否立论有据,答案是否说尽无遗;思考一下解题方法可否改进或有否新的解法,该题结果能否推广(事实上中学课本中不少题目是可以推广的)等,并小结一下解题的经验,进而发展与完善解题的思想方法,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

篇5:数学优质课评选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首先,感谢中心领导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们有一个学习与提高数学教学专业素质的机会。

通过听课,让我们学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四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多种评价方式,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精彩,目的明确,即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又不脱离教材。尤其是一些信息的搜集和利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非常乐意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不但激发了他们了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尤其是一些情境的创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学生们的学习,尤其是李克杰老师的一课中,就地取材做得非常好,不但取材好,整节课下来流畅自然,有趣味,效果非常好。

总之听了几位老师的课,我们感觉有五大特点:

1.导课形式新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善于利用多媒体,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3.注意了让学生主动探索,更注重了学生交流。

4.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

5.教师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作后盾,有较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记得有位专家说过:“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但这种习惯并不是上课发言、遵守纪律的习惯,而是能够和老师一起思考的这么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形成的前提是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引用一位教授的话说:“课堂教学上,老师讲的拙一点没关系,关键是要引发学生思考,而引发学生思考的最好办法就是老师和学生一块儿思考。”总之,在这些优质课中,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实实在在的学到东西,做得确实很好,这些,都是我们年轻教师应该去好好学习的地方,并应借此,在不断在模仿与摸索中更好地完善丰富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奋斗的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把学到的这些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我们会更加努力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不断改进,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篇6:数学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3月25日与26日,在学校以及相关领导的安排下,我们数学科组奔赴东莞市区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学习。在这短短的两天里,观摩了来自各个市的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受启发,下面谈谈我在这个过程中的学习感想。

这次观摩课主要分为计算和几何两个模块。并且主要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出现,让我们教师在吸收知识的同时,感慨优秀教师的独具匠心,领悟到同一节课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去呈现,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积累新进教学观念,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对待教学,对待我们见识越来越广的学生。在最后环节,相关专家和评委会对各个教师的课堂进行点评,肯定了教师的各个方方面,又给出了一些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让我知道要想追求更好的课堂,作为青年教师,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向优秀教师看齐。

各个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很让我感慨。无论哪一节课堂,其教学除了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目标等思路清晰,一目了然之外。就是教师们在教学设计中的创造性。从生活中取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让学生知道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比如,来自肇庆的麦健华老师,在其课堂《小数加减法》中,从春节发红包的情境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全程都围绕“红包”进行教学,显得连贯而有整体感。再如来自潮州市的唐箐老师,在其《圆柱的认识》中,从潮州茶文化导入,以视频的方式呈现,进而引出茶具的现状,顺理成章进行教学。其引入不仅有亮点,而且让学生理解了潮汕这坐有文化底蕴的城市,突出了地方特色,更是宣扬了一种人文情怀。还有来自惠州的陈妃霞老师,从港珠澳大桥的视频导入,进行面的教学。一方面引出点线面的运动。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对国家的科技能力叹为观止,对国家生出由然的敬佩。所以,作为一个老师,要有发现生活的眼光,多关注社会生活,为自己的课堂增添更多生活的气息,这样子的课堂才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我们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本次观摩课让我感受到了各个教师正在朝着这个方向而努力。每一节课的教学,都有着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而且教师的环节设计都带着目的性,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为了活动而活动。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律性,学生自主管理的优势也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当学生一筹莫展的时候,教师进行适当得指引。但更多的时候,我看到的很多学生团结合作,围绕问题积极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最后看到学生因为团结协作一起解决问题的时候,我觉得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子学生才能更快的成长。

总之,通过这次的学习,对我们青年教师来说不仅是技能上的提高。同时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鞭笞者我们青年教师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教育需要一种可贵的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学习是无止境的,学生需要不断学习,教师同样如此。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心得的体会是我认识上的提高。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才能对症下药。因此,我十分感谢学校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有了心灵上的思考,让我有了前进的目标和动力,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做的更好。

10

优质课观摩活动心得

梁海玲

经过两天的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这次听课,我受益匪浅。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来自深圳的唐登超老师带来的课例《认识长方体》,下面我就用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唐老师在导入阶段,利用猜测箱子里的礼物,从而引出正方体。在这一环节,根据唐老师给出的一个个提示,学生猜出箱子里的礼物是正方体。唐老师就像是学生们的朋友,在和他们玩游戏,学生们在这一环节热情高涨,从而把这股亢奋的心情投入到后面的新授学习中。

二、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唐老师通过形象有趣的课件演示“切萝卜”,让学生从切萝卜这个熟悉的生活场景,认识正方体面、棱和顶点。这个设置既新颖又巧妙,学生学起来既不枯燥又不吃力,比用生硬的文字来介绍“什么是正方体的棱、顶点”来得更深刻。

课堂后面,唐老师让学生用橡皮泥捏正方体,用小棒拼长方体,加深对正方体、长方体特点的理解,通过这些操作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再陌生,不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学生们也乐在其中,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注重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整节课下来,唐老师一直围绕着“玩中学”这个理念。其实“玩”,就是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因为唐老师从教学环节设计、学具的操作都很有趣,所以学生们的投入和参与程度很高,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唐老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大开眼界,领悟到了优秀老师们的课堂教学风采,为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经验。

篇7:数学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凤鸣小学 闫晓娜

在今年的四五月份,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非常荣幸地聆听了市教委组织的特级教师讲师团的专家授课和区教委组织的省市级教学能手的优质课。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看到了每节课都凝聚了各位教师的付出与智慧,都有其独特之处,可以说是各有千秋,精彩纷呈;每节课都很好地展现和诠释了新的课程改革理念、新的课程标准精神和新的课堂教学策略。这次观摩学习,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学习体会与反思。

1.导课形式新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纵观所有课,共同的特点是教师准备充分,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注重课前交流。交流是个引子,教师可以通过短短的几分钟和学生进行短暂的沟通,这个沟通很有必要。首先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有利于教学的和谐进行。其次消除了学生紧张的心理,自然而然的把学生带到学习情境中。有的老师在课前交流时就埋下伏笔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通过活动启迪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

心理的同步发展。

2.善于利用多媒体,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各位教师都能巧妙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巧妙地把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遵循数学教学“直观——抽象”的规律,既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又对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有参赛教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为我们做了最好的展现,较好地诠释了课程标准的理念,令我回味无穷。

3.预设与生成如何正确处理?

数学教学重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思想。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及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等。由此可见,数学教学过程应更加注重学生的自然生成。然而,只要是参加过讲课比赛的老师就非常清楚,最担心的就是在课堂上出现自己意想不到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处理?处理好了可能会成为一大亮点;处理不好有可能会使这节课大打折扣。在本次活动中,这样的情况也出现了不少,但多数老师都能作出巧妙的处理,但仍有部分教师处理的不太好,需要进一步完善,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这个问题也要不断探索和思考。

4、面向全体还是只顾多数?

数学教学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全

面、和谐、健康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这样的讲课比赛中,有时很难把握。在这方面我有切身的体会:在这次活动中,我有幸参加了市级教学能手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我执教的是《百分数的意义》,由于初次参加这种活动,在执教的过程中有些紧张,导致整节课有些环节衔接的不大好,在学生自由探索发言时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导致最后练习进行的较快,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和容量。这样的问题在本次活动中这种现象也出现过,这也让我困惑不已,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基本的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那么教师如何充分利用每节课40分钟的时间,组织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这也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5、在这次比赛中,老教师的沉稳干练让我印象深刻,老教师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作后盾,有较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值得我学习。

几位参赛教师的激情活力,在讲课过程中都明显的显露了出来。比如我校的郝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内容设计有梯度,问题设置层层递进,形成问题串,问题创设清晰明了;李云芳老师讲课有激情,善于走到学生中间去,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白爱霞老师善于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调配课堂能力强,能够及时地合理的组织学生的小组合作活动;更多的老师数学教学语言规范,讲课语气有亲和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注意板书的合理设计,使学生一节课下来,能清晰的看到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注意了让学生主动探索,更注重了学生交流。

记得有位专家说过:“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但这种习惯并不是上课发言、遵守纪律的习惯,而是能够和老师一起思考的这么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形成的前提是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引用一位教授的话说:“课堂教学上,老师讲的拙一点没关系,关键是要引发学生思考,而引发学生思考的最好办法就是老师和学生一块儿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实实在在的学到东西,做得确实很好。这些,都是我们年轻教师应该值得去好好学习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总之,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教师走上了讲台,不是重复一次教案,而是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进行的一次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平时应深入解读教材,了解课堂,寻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课堂生命的再创造,争取使我们的学生真正理解数学、走进数学,让学生有兴趣学、愿意学,并且能自主地进行尝试,为学生真正营造一个绿色的生态课堂,真正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见解、善于理性思考、积极开拓应用、勇于创新变革的人。

篇8:追求数学课堂听课的有效性

如何才能使听课更有效?本人认为听课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听课前勤准备

听课前我们应该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只有做到事先了解教学内容, 心中有数, 听课时才能有的放矢, 抓住重点, 从而有所感悟, 有所收获。那么, 课前应该作好哪些准备呢?我以为, 至少应该作好以下几点:

1.自己备课。首先要了解执教者的教学内容, 然后站在执教者的立场来思考,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这节课如果我来上, 我会遇到怎样的问题, 我要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比如听孙似男老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首先我研读了教师用书, 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 有所了解, 但是因为比较抽象, 较难理解。同时我也上网查找了一些优秀教师的教案,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初步认识分数, 认识几分之一, 会正确读写分数, 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等, 重点是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 正确读写几分之一。于是我便开始思考如果我来上, 我将通过分苹果或切生日蛋糕的情境来进行教学, 对于几分之一, 我将采取涂一涂、折一折等方法来突破教学重点, 不过对于自己的教学学生是否能有良好的效果, 并没有底。通过自己思考和备课, 这次听课的收获就比较多。我发现执教者有许多教学亮点值得我学习, 我也发现了执教者在课堂活动设计上的一些问题, 并在课后与她交流,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达成共识。同时, 我发现自己的预案中的一些问题。听课者应当将自己定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 组织者, 而不是旁观者。

2.了解亮点。没有什么课是完美无暇的, 我们听课大多数情况是学习, 对于学习型的听课, 我们要抱着欣赏的态度去听,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 上课的过程是展示个性魅力的时候, 总有一些亮点值得我们学习, 比如说有的教师讲话幽默风趣, 有的教师应变能力很强, 有的教师善于启发学生,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了解学生。对班级的学生情况做一些调查研究, 包括班级学风, 学科基础, 哪些是优等生, 哪些是学困生, 以便在上课的过程中更好的观察学生的表现, 也可以判断执教者在教学预案的设计过程中是否考虑了学情, 通过观察上课过程中各个层次的学生的眼神及各种表现可以更为正确的判断这节课是否成功。

二、听课时善观察

1.观察教师。观察教师的言行举止, 神情体态。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 教态是否自然, 教师的语言是否科学准确, 言简意赅,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是否具有启发性, 教学活动是否适当, 准备是否充分。板书是否规范合理。

2.观察学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因此听课不仅要听教师的表演, 更要听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主动参与、乐于探索的精神。

3.验证理念。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也处处有数学。新课程将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带入了课堂中, 因此我们听课时要特别关注教学内容是否来源于学生生活, 日常生活与课堂的联系是否紧密、合理。

4.思考收获。听课不仅要善于观察, 还要边听边想。因为我们要通过这节课的表面现象分析教学的实质。比如, 我们看到课堂上热闹的情况, 我们就要分析一下是否真实有效。在听课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思考一下, 假如我上这个环节, 我该如何来上,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如果我是学生, 我能理解这个教学内容吗?这节课是否成功, 教师处理教材是否得当, 重难点突破是否得当, 对我有多少的借鉴价值。

三、听课时善记录

记录时要分清主次, 突出重点。在听课的时候, 我们应该一边听, 一边把自己课前的构思和执教者对教材的处理进行对比, 思考哪种方案更有效。记录时一要记录课堂环节或教学程序。二要记录教学中的亮点。比如特别好的教学环节, 特别好的评价语, 以及激励性的语言等。处理学生问题的精妙回答等等。三要记录学生中的闪光点。学生的奇思妙想, 学生的精妙回答。四要及时记录自己听课中一些想法和反思。

四、听课后善整理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听完课后如果就把听课笔记扔在一边, 那很难有很大的进步。我们刚刚听完课有很深刻的印象, 因此我们要及时进行整理。我们在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在课堂上又有充分而详尽地记录, 我们应该对这堂课进行认真地反思, 重新构建教学设计。五、听听自己的课

我们可以听听自己的课, 将学校给我们录下的“点、录、评”课、“同课异构”课自己听一听。听自己的课就是对自己教学工作的一种反思, 一种自我监督。

篇9:高中数学听课要素研究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听课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高中数学教学中加强教师之间的听课是符合教育发展要求的。通过听课加强教师之间教学方法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对提高高中数学整体的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首先,教师應当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能力。听课就是一种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就是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听课来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且对其进行及时的调整。其次,在听课后进行的“评课”环节,本质上就是一种教学研讨环节,可以让教师在参与过程中,彼此交流,发表观点,相互启发,达到共同提高的“听课”目标。最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数学的难度较大,是高中阶段最难学习的科目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尤其注意教学方法,降低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听课是一种很好的演示方式。听课的教师可以听教学进程较快的教师的课程,可以把任课教师的教学方式作为自己授课方式的一种补充或者借鉴,为教学提供另一种思考思路,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使听课教师在授课时,获得更好的效果。

二、教师听课的过程规范

要想听课充分发挥其功效,把听课过程进行规范是必要的。只有规范的听课程序,才能让听课达到应有的效果。教师的听课与学生的听课不同,学生听课主要是为了获取教师传授的数学知识,而教师是为了听该教师的教学方法,要透过课堂的教学内容来看穿教学方法的本质。这样高要求的听课,必要的听课步骤将有利于教师听出教学方法的本质。

首先,在正式听课前,教师必须要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比如了解该节课教师要进行的内容,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要进行提前的了解,及时找到任课教师,了解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听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仔细认真地观察和记录,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进行对比,对自己比较有启发或者是有问题的地方及时记录下来。在听课完成后,听课教师应该认真进行笔记的整理,对疑问的地方,与任课教师及时沟通,思考自己该如何进行授课。这三个步骤是保证听课效率的关键,需要每一个教师重视,并按照规范来进行操作,使高中数学能够有效展开。

三、教师听课应当关注的内容

笔者认为,高中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应当关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课堂教学目标是如何确定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的。第二,任课教师是如何进行新课导入的,采用何种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在教学中,创设了哪些教学情境,结合了哪些生活实际。第三,教师采用了哪些教学手段,教学活动的步骤是怎样进行的,效果如何。比如,教师设置了什么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进行探究;安排怎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操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第四,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锻炼学生什么技能,提高学生的哪些数学能力。教学中渗透了哪些数学思想,是如何进行渗透的,效果如何。第五,整个课堂的气氛如何,教师是怎样进行引导的。这些内容都应该是教师在听课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也是教学中应当学习的内容。

比如,在进行高中“数列”听课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数列例题的讲解。教师首先创设情景理解类比推理的概念,然后通过等差数列来复习等比数列,理解两种数列在逻辑上的联系。具体地说,任课教师先进行等差数列的复习,然后让学生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如等差数列{an}中,如果an=0,那么a1+a2+…+a7=a1+a2+…+a12,然后教师鼓励学生类比这种性质,由等比数列{bn}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就可以看到当堂的数学教学效果,教师采用了例题讲解的模式来巩固已学的知识点,用问题来直接进行导入,教学方式比较灵活,十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过程中渗透了数学中的“类比思想”。因为不是讲授新课,当堂教师并没有十分注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也没有采取特殊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由于教学问题设置得很好,教师通过一个例题的讲解,把等差和等比数列都联系到了一起,加强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整个课堂都比较活跃,学生都比较认真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堂整体效果比较好。通过这样的听课,教师就可以吸收任课教师问题设置的优点,同时避免引入单调的问题,提高自身水平。

综上所述,新课程背景下,要想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与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密切相关,而提高教师授课水平的重要方法就是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听课就是最好的方法。规范听课的步骤和程序是保证听课教学的关键,是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和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高中数学教师有必要对听课规范进行探究,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篇10:数学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学生上课听课一是要获取知识,二是要学会老师的思维方法,锻炼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课堂上的 45 分钟如何利用,大有学问,利用得好,45 分钟里可以加进 5 分钟、10 分钟。相反,如果用得不好,45 分钟里就得减去 5 分钟、10 分钟。

听课的三大要诀

情绪状态准备

知识上的准备

预习和复习

二、听课需要注意的问题

随着年级的增加,孩子所学知识量也将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孩子更多地进行理解、联系与思考,这就需要提前预习,通过预习可以发现新课中的难点,等老师讲到时格外注意;也可以掌握每节课的基本内容,快速跟上老师的思路,并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

预习困惑

预习重要是重要,可作业都做不完,时间那么紧,哪有时间预习?

很多同学不会预习,不知道如何预习?预习的过程就是单纯看一下概念、例题,最后感觉没啥效果。

解决方法

1、对于听课效果好的科目,少预习或不预习;对于听课效果差的科目,多预习。

2、单科课程的预习时间控制在 8-15 分钟,主要是把握整体知识内容,记录或记住对于个人的难点和课程重点,方便听课时在此处集中注意力。

3、实在没有时间预习,可以在一门课开始前的课间花 2 分钟快速浏览,从而快速进入听课状态。

4、老师讲课结束后,不要急着看书做作业,而应闭上双目,放松后仰头,把刚才听课的重要内容再像放电影一样回味一遍,把老师讲课的内容真正印在脑海中。

三、怎样提高听课的效率

有了好的预习做基础,只能保证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更有效的地方,便于孩子更好地当堂消化知识。然而有些孩子上课拼命记笔记、抄板书,出发点是好的,但却没有理解老师讲的内容,课后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课堂上的内容,自然得不偿失。

记笔记的窍门

宁可笔记记不全,也要先听老师讲课的内容。

课本上讲述很详细的内容,不再做详细的笔记。

不抄老师的板书,而是重点记老师的分析思路与解题方法。

四、听课后如何复习

篇11:七年级数学上册听课学习反思

环节一:自学、交流

学生自学课本要求尽可能寻找出课本中的知识点。

时间大约15分钟。

设计原因:本节概念、记忆性内容较多,易理解掌握,学生方便自学、交流。

教后心得:对于概念性多,较需记忆的内容应给学生一定时间熟悉;对于较易理解的学习内容应该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给予信任,才会促使其更好地成长。

环节二:互动、归纳

本环节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师生互动、归纳并板书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书写要求、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比,同时强调“对应”和“顺序”。其二是分析“做一做”,并结合多个图形进行拓展,得出重要结论: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交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作为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

时间大约20分钟。

设计原因:考察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包括独立思考能力)和小组间的互助情况。

教后心得:学生普遍对教材的内容能够较好地掌握,但对知识的延伸和拓展,由于教材缺乏相关内容,学生的思维无法独立产生飞跃,所以需要教师备课时先做好延伸的准备,即备好相关的内容。这样,教学时学生就犹如享受知识的大餐――自助餐加上特别的、珍贵的赠品,心理上产生愉悦,也能较好地掌握知识。

环节三:练习、作业

由于课本没有设计相关的例题,而性质的应用是较简单的,因此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练习是可行的。但注意对相关知识的归纳――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练习2),同时为方便比较记忆可增加“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暂时不作原因说明)。由于课后作业量不多,所以作业设计时采用让学生完成练习册相应部分的形式。

时间10分钟。

篇12: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学校为了提高我们老师的教学水平,让学校的优秀老师给我们上了六堂数学示范课。听了我校这几位数学老师的示范课,让我受益颇深。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也让我记忆犹新。

一年级帅老师语言轻柔,非常具有亲和力,并且能够时时刻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及时表扬孩子,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三年级的涂老师,在讲课开始设计的秋游情景,很快让孩子投入到了学习中。四年级的万老师讲的《角的度量》这一课,各个教学环节设计的环环相扣,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学生们轻轻松松就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五年级曾老师运用了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有猜想到论证,一步步诱导学生找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和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二年级数学老师,我来说说甘老师上的《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新课开始用花朵遮住三角形和圆,让学生猜猜被遮住的图形,学生根据所看到的角猜出是三角形和圆,利用猜图游戏导入课题,让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学习的氛围。接着甘老师课件出示:五角星、钟表的指针、张开口的剪刀,让学生说说这些图行李含有的各种图形和这些图形中的共同点,从而自然地引出角的概念。同时也让学生从自己的发现中对角有了初步的体会。在学生掌握角的组成,会判断角的基础上,甘老师又让学生找找教室里的角并用手摸摸三角板的角,使学生感受到角是尖尖的,进一步升华了角的概念。

这节课让我觉得有意思的一个环节就是甘老师拿着折,通过打开、合上折扇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扇子张得越大,形成的角就越大,扇子张开的越小,形成的角就越小。接着让学生思考,将角的两边延长或缩短,角的大小变化了吗?老师用课件演示并讲解,学生明白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在教学画角时,甘老师让学生先动手探索画角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展示他们画的角并指出是否正确,最后再跟学生一起总结正确的画角方法,先画顶点,再用直尺向两个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在巩固练习设计上,甘老师也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尤其是数角这项练习,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一下子沸腾了。

最后,我有一个疑惑:两个角比较大小,课件演示时,学生很快发现两个角重合,两个角同样大。只有一个学生,认为边长的角大,老师引导孩子角的大小与角张开的口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学生明白了。我在想,是否学生对于角张开的口在哪儿,学生不太明白,如果课件上标上角符号,然后老师指着角的符号重合的地方,用手指着告诉学生这个地方就是角张开的大小,学生是否就更清楚了。

上一篇:培训责任的心得体会下一篇:巴顿将军战前动员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