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划龙舟作文

2024-05-23

端午节划龙舟作文(精选5篇)

篇1:端午节划龙舟作文

端午节是全国的传统节日。我们舟山人土话称冬午节,到时,家家户户要包粽子、吃粽子。

奶奶买来了十个粽子,把它放在锅里蒸了一会儿。等熟了拿出来的时候,香气扑鼻。我迫不及待地解开绳子剥粽叶,叶子很粘很粘,我小心翼翼地剥,才不会粘手。等我吃第一口时有点淡,然后,慢慢地甜起来。原来中间放了一颗蜜枣,怪不得那么甜。我一下子吃了两个,味道真棒!我真希望下一次的端午节快点来临!

篇2:端午节划龙舟作文

今天晚上

龙舟,与普通船只不太相同,龙船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分别有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彩绘(也有用纸扎、纱扎的)。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除龙头龙尾外,龙舟上还有锣鼓、旗帜或船体绘画等装饰。真是壮观啊!每艘龙船船长大约为20―30米,船上约30名水手。都是些身强体壮、力大如牛的人,他们一起划桨,同心协力、不言不语、竭尽全力的在奋勇前行!只见你追我赶,此起彼伏,真是竞争激烈、扣人心弦啊!各队的拉拉队,也在台下较起劲来,加油声连绵不断,有人还打起响指呢!我暗暗的向那些赛龙舟的人举起大拇指,心想:“你们真棒!”

最终红色的龙船在冲刺阶段终于夺取了冠军。太好了!真是如我所愿,“红龙”我真为你们感到骄傲。我也情不自禁在心里鼓励哪些失败的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只要努力,下次一定能赢,我为你们鼓气、加油!

篇3:划龙舟·吃粽子·避五毒

划龙舟

所谓龙舟,就是龙形的船,是一种以龙为标志的竞赛船只。划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其起源很早,在春秋时的铜钺上已有划龙舟的形象,在战国的铜鼓上也有龙舟竞渡的画面,说明划龙舟远在屈原之前就出现了。

龙舟的特征表现在龙头龙尾上,此外还有各种装饰,如舟上有神楼、神位、旗帜、彩灯、大鼓、铜锣,等等。每逢端午节时,事先要修龙舟,训练水手。比赛前,先请龙、祭龙,然后进行竞渡。

划龙舟分游江、招魂、竞渡、回舟四个程序,其中竞渡最为热烈,招魂最为感人。

唐代诗人刘禹锡《竞渡曲》: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髻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该诗记叙的是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诗中把胜者的欢欣庆贺和败者的沮丧表现得淋漓尽致。比赛后兴奋的女子在水中嬉戏,与岸边彩旗相映生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划龙舟的主要目的:一是祈求农业丰收。《浙江通志》引《西吴里语》:“居民各棹彩舟于溪上竞渡,宜田桑。”二是驱除瘟疫。《长沙府志》卷十四:“端午……坊市造龙舟,竞渡夺标,俗以为禳疫。”有的地方还以龙舟送鬼,即驱邪避瘟疫。在广东民间流行一种纸符,上面写有“天生火官除百害,八卦水神灭凶灾”,就是为划龙舟时用的,目的是祛灾求吉。

吃粽子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其做法是把粽叶即大竹叶泡湿,糯米发开,以肉、豆沙、枣仁等为馅,包成牛角状、三角形状或四角形状,蒸煮熟后食用。

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传说是为了纪念历史人物屈原。据说在端午这天,向江中投放粽子给蛟龙吃,蛟龙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五花丝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其实吃粽子怀念屈原是比较晚的事情,在此之前粽子是一种夏至食品,同时用以祭祀水神或龙,后来才把纪念屈原附会上去,并流传至今。

鸡蛋也是端午节的重要食品,古人认为鸡蛋有健身之效,早晨小孩还没出被窝时,大人就把鸡蛋送到小孩嘴边。

雄黄酒是给酒内加入药物雄黄而制成,其中含有三硫化二砷。清代顾禄《清嘉录》卷五:“研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又以余酒染小儿额及手足心,随洒墙壁间,以驱毒虫。”民间认为把雄黄酒涂在额上、耳朵上,能防虫健身。

浙江奉化民间认为端午节前后的药材治病最灵,必须多多采集,送给老人,故称该节为送药节。东北少数民族在端午节的早晨出去采菖蒲、艾蒿,还前往水域捕捉青蛙,然后往蛙口内填一块墨,使青蛙干燥。一旦发现有人患浮肿病,就用蛙墨涂抹患处,传说必须是在端午节时制作的才有效。

端午节采药、酿酒,都是同克制五毒分不开的,它在客观上有助于中医药的进步。

避五毒

所谓“五毒”,就是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或者蛇、蜈蚣、蜥蜴、蜘蛛、蝎子的统称。因为农历五月以后,天气渐热,蚊虫苍蝇孳生,传染病容易发生,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民间认为这一月多灾多难,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预防。

概括起来,端午节人们防五毒的风俗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佩戴避邪植物。起初是插菖蒲、艾草。民间多自采自用,城里则有人沿街叫卖菖蒲和艾草。后来又增加了石榴花、蒜头、龙船花,与菖蒲、艾草合称天中五瑞,可与五毒相克。

其次,端午节买五虎花,佩挂护身灵物,这些饰物又称香包。有些地区用雄黄酒在小孩额上画王字,取避邪之意。有些地方还专门缝制五毒衣、五毒背心,让小孩子穿上护身。此外,还有贴永安符、举行钟馗赛会的。有关民间防五毒的剪纸也很多,如倒栽葫芦、艾草菖蒲剑葫芦、老虎镇五毒等。

第三,游天坛风俗。这主要流行于旧北京地区。刘侗、于奕正合著《帝京景物略》卷二:“五月五日之午前,群入天坛,曰避毒也。”

篇4:端午节划龙舟作文

随着战鼓雷鸣般的响声,龙舟比赛开始了,各村的人都来为他们助威,那声音简直都可以惊动天上的神仙了。船上更是热闹,只见我的爷爷正边卖力地敲鼓边大声喊:“加油,我们是最快的!”船员们听了爷爷的话更起劲了,他们一起划桨,同心协力,不言不语,竭尽全力地在奋勇前行!只见你追我赶,此起彼伏,真是竞争激烈,最后我们村的龙舟最终获得了第一名,当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一天后,我不得不告别家乡回到城市去上学。我告别了家乡的亲人,在我的脑海里一直都还保存着那段记忆。

篇5:端午节划龙舟的作文

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全家怀着兴奋、激动的心情来到龙岩龙津河。这天天气放晴,在龙津河两岸桅杆边早已经人山人海,站满了黑压压的.人群。有的站在树荫下,有的站在桥头上,还有撑着伞,有些较小的孩子坐在了大人的肩上……远远望去,龙津河两岸人群就像两条长龙盘踞在岸边。我和父亲好不容易挤到观看赛龙舟的有利位置,大家都拥挤着,连空气都变得十分闷热,大家等呀!盼呀!总希望赛龙舟马上就开始,有些人焦急地从远处相拥而来,就是为了看这场龙舟赛。

大约3点半了,赛龙舟终于开始了,大家的表情既是兴奋又是高兴,只见水面上停泊着两艘船,每艘船都像一条威武的龙,龙头和龙尾微微向上翘起。船上的水手们都穿着红色或黄色的救生衣,船上有16个水手,有男的,有女的,船头是一个击鼓的鼓手,船尾是一个掌舵的舵手,形成了一个盘大的队伍。只听一声“啪”枪响,只见两艘船的水手们齐心协力地向前划去,他们时而站起,时而坐下,鼓手就像指挥家一样,兴奋异常,纵身跃下,双槌齐下,有节奏的一上一下,水手们也使出全身力气,奋勇挥桨,两岸的人群都在呐喊着:“加油!加油!……”,呐喊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声音俞来俞大,都想给自己喜欢的队伍加油。快要到达终点了,两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划得越来越快,在大家看得出神的时候,突然下起了一阵雨,看龙舟的我们还是热情地为我们喜爱的队伍加油打气,最终中城蠃给了北城。后面还有好几组分别进行了比赛,那个场面,格外热烈,让人振奋!

上一篇:施工现场消防岗位下一篇:幼儿园课程论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