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方案

2024-05-12

区域规划方案(通用6篇)

篇1:区域规划方案

垫江县鹤游中心卫生院

创建区域中心卫生院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垫江卫发(2011)20号文件精神,为更好地完成创建区域中心卫生院的建设目标,促进我院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建设周期内达到区域中心卫生院验收标准,决定在全院开展创建区域中心卫生院创建工作,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紧紧围绕区域中心卫生院标准,结合医院业务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通过创建工作,促进医院建设和发展,达到区域中心卫生院标准。

一、总体目标

到2013年,把我院建成符合区域中心卫生院规划的总体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健康需求,集医疗、预防为一体的区域中心卫生院,同时辐射周边地区。床位80张,卫生人员64人,年门诊人次3.5万人次,年住院人次5000人次,临床科室4个.特色专科4科。

二、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医院创建工作的领导,经院办公会研究决定,成立创建区域中心卫生院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院办公室、住院部、护理部主任,财务科、行政后勤科等科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创建办公室,设办公室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办公。负责相应部分创建指标及资料收集工作。

三、工作步骤

创建区域中心卫生院工作从2011年至2013年,创建周期三年,共分三个主要阶段:

(一)第一阶段:宣传发动:自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

1、完善机构:成立院创建领导小组、创建办,健全组织、分解指标、明确任务、规范管理。分别召开全院动员大会、职能部门负责人会议和临床医技科主任、护士长会议,全面动员、专题部署区域中心卫生院创建工作,在全院上下形成目标明确,思想统一。态度端正、工作主动的创建局面,在全院职工中广泛宣传创“区域中心卫生院”医院的目的、意义,动员职工积极投身于创建活动中。

2、学习标准:组织全院职工认真学习标准,掌握垫江卫发(2011)20号创建标准,熟悉创建内容,尤其是各科室负责人理解标准的内涵及操作要求,牢固树立岗位责任感,增强时间紧迫感,切实提高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制定各临床科室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各科室诊疗常规。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到市内发展好的医院参观学习,吸取先进经验,增强对创建工作信心,稳步推进创建工作。

(二)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自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

1、发放标准:院创建办下发等级医院创建标准,统一编发资料目录,将任务分解到部门、各科室,实行科室、部门负责人负总责。各科室、各部门根据创建目标,开展具体工作。“创建办”定期进行检查指导、收取创建资料,督促任务的完成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院创建领导小组汇报,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2、整体推进:创建区域中心卫生院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各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切实落实各项措施。

创建办公室人员要将创建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拟定年度创建工作计划,年度工作总结,要加强对创建区域中心卫生院工作的管理,完善管理机构,指定专人负责。指导科室制定工作计划、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及时解决创建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负责收集整理创建区域中心卫生院资料、宣传等工作。

业务院长要根据创建规划制定业务发展规划,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在建设周期内完成4个临床科室,4个特色专科、2个县级重点专科。组织各重点专科制定诊疗常规及规范,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管理、质量考核、质量持续改进,加强三级医师培训,加强病历书写培训,提高病历质量。定期开展处方点评、病历质量评查。积极推广使用中医适宜技术,不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加强环节质量管理,防范医疗纠纷,确保医疗安全。

护理部要贯彻落实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文件精神,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争创县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组织学习《护理常规技术及操作规程》,加强三基培训,全员达标。强化护理人员职业素质和礼仪培训,全面提高护理人员职业形象。完善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加强环节管理,确保医疗安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

1、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制度。逐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学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制度,到2013年,通过多种途径培训医、护人员30名,基本满足“小病在基层”的人力资源要求。

2、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吸引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和社会有资格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健全人才激励和约束机制,创新人才管理和使用政策,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制度,使合格人才在基层“用得好、留得住”。

3、近三年目标和任务,三年内培养6名全科医生,基本实现每万人有1-2名全科医生,以1-2年的转岗培训为主要培养途径,同时,招收大中专毕业生进行全科方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采取有效措施,招聘10名执业(助理)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稳定人才的长效机制,推动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4、稳定乡村医生队伍。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合理补助。整合村级公共服务,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

5、建立人员流动机制,医务人员在3年内达不到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要转岗、分流;病员满意度测评排名最后要进行谈话,连续两年排名最后医护人员离岗。

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在建设周期内完成一期、二期基本建设。目前医院房屋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危房1500平方米,所以远不能达到区域中心卫生院设置要求。按标准化卫生院基础设施规划一期工程建设(公共卫生综合楼,病员职工食堂);二期工程建设门诊大楼改建。任务分解与时间进度目标:2011年6月30日前完成公共卫生综合楼、病员职工食堂,门诊大楼的立项申请、报卫生局的审查批复、上报县发改委立项批复、地质勘查,红线图,设计效果图等前期手续。资金筹措:积极争取国债资金,自筹50万元修建病员职工食堂综合楼。2011年7月面向社会招标承建一期建设(公共卫生综合楼,病员职工食堂),工期暂定6个月,力争在2012年3月1日前正式投入使用。2012年6月面向社会招标承建二期建设门诊大楼改建工期暂定6个月,力争在2013年3月1日前正式投入使用。我院计划在2012年3月底完成公共卫生综合楼建设,与现住院部形成一体,一楼为公共卫生科用房,二楼为设内科、儿科,三楼为外科、妇产科,2012年底完成门诊综合楼改建工作,共计新增业务用房6000平方米。

以上工程质量监督由陶华、朱小平、黎同、张正科负责,并做好工作日志记录(张正科负责基础建设、陶华黎同负责主体建设、朱小平负责室内装修质量)。

公卫科做好9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传染病的管理,做好传染病的登记报告工作,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 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有专门部门或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并按照规定进行网络直报。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工作,加强母婴保健工作。

(三)第三阶段:申报迎评阶段。自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

1、自查自纠:由创建办组织各部门、各科室对照区域中心卫生院标准,自查打分,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差距,提整改措施,医院制定整改方案,突击整改,缩小与创建标准的差距,达到建设标准。

2、专家指导:聘请县上有关专家对创建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对我院的创建工作,提出指导意见,根据专家组提出的建议制定改进措施,及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临床科室进行整改、补充完善,使创建工作达到建设标准

3、迎接评审:“创建办”汇总部门资料、各科室,完成申报书、汇报材料等所有申报资料的制作,制定接待方案,开展迎检评审接待培训,做好申报迎检工作。

四、主要措施

(一)全员动员,广泛宣传

让全院职工都能积极主动参加到创建工作中去,形成一个“全员参与,上下一心,合力共创”的良好创建氛围。认真学习兄弟单位的创建经验和做法,广泛宣传创建区域中心卫生院的意义和作用。

(二)精心组织,分级负责

按照医院创建办分解的任务,班子成员按照各自的分工组织各职能科室要对本部门的工作进行再分解,建立起院创建办与职能科室、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实行包质量、包安全、包目标任务的落实。

(三)加强督查,及时整改

每月一检查,查进度,查质量、查问题,限期整改;每季度一评比,结果与当月效益工资挂钩。各职能部门要结合实际确定具体要求和工作措施,经常组织检查,及时加以整改。创建办在抓好指导、监督、检查的同时要深入科室,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促进创建工作扎实开展。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创建区域中心卫生院是我院发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是我院再上新台阶一次难得机遇,能否顺利通过验收,关系到我院综合水平和影响力的提升,一是明确责任,按照分工原则,组织各职能部门完成创建工作任务;二是严肃纪律,全院上下尤其是班子成员,要精诚团结,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各项创建工作。三是实行责任追究,建立奖惩制度,对创建工作出色、成绩显著者分别给予重奖。对创建工作不力、影响创建工作进度的要给予处罚、通报批评。

表一:基础设施建设

占地面积(平方米)编制床位

(张)

建筑面积平方米

建设投资(万元)是否异地迁建

现有状况 2000 50 5000 否

规划 建设 2011年 1000 4000 250

2012年 700 80 1500 150

2013年

院内绿化

2014年

2015年

表二:大型设备配置

万元以上设备数 医疗设备总价值 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情况(台件)(万元)

名称

型号

购置 时间

金额(万元)

现有状况 10 200 OPENO480彩超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010年11月 100

2011年

信息化网络建设

规划 工作站

购置 2012年

呼吸机 监护仪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表三:人才队伍建设

编制数(人)人员(人)总数 医生 护士 现有状况 47 41 33 6 2011年 10 51 6 4 2012年 10 61 8 2 规划建设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学历(人)本科 专科2 24 2 8 2 8

职称(人)中专 正高 副高 13 0 1

中级 初级 35 5 6

篇2:区域规划方案

2007年01月10日山西青年报徐俊斌

昨日,太原市举行了北部区域规划方案评审会,英国工程设计院和德国(SBA)设计事务所的规划方案参加了评选。经过专家论证,德国(SBA)设计事务所的规划方案胜出。这一方案将结合其他设计方案的优点以及专家和市民的意见作进一步的完善。按照德国方案,太原市北区未来在改造搬迁现有重工业的基础上,致力于把北区建成生态环保型区域。两外国设计单位角逐北区规划

太原市北部区域是太原市重要的重工业区,涉及三个行政辖区———万柏林区、尖草坪区和杏花岭区。此次规划范围北起北外环高速,南至兴华街、北涧河一线,东起东山过境高速,西至西外环高速,规划面积约为 147.3平方公里。太原市发出征集规划设计单位的征集令后,共有57家国内外设计单位报名参加,经过考察,太原市选择了英国工程设计院和德国(SBA)设计事务所做的北部区域规划方案。

搬迁兴华化工厂

按照德国(SBA)设计事务所的规划方案,北区首先要搬迁兴华化工厂。然后把整个区域划分为三部分规划。

一、在以尖草坪区政府为中心的基础上,向东向南形成两个综合型副中心,包括商业购物、办公、酒店、居住等多种功能类型。

二、位于柴村大桥两岸的区域是滨水城市活动中心,其功能包括酒店业、文化娱乐、科研、博览、休憩等功能,形成太原市沿滨河区域重要游憩娱乐中心。

三、新华化工厂搬迁后可以形成120公顷的空余城市用地,结合工业建筑的改造,将建成一个商贸办公为核心,兼容高档零售商业、文化教育、体育等城市有机体。为周边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太钢集团提供服务,可以容纳总部行政管理中心、研发中心、销售展览中心、会议中心、高档酒店等多重服务功能。

形成三大居住区

以这三个中心区域为核心,区域内将发展三个大型的居住功能组团。

一、太钢东侧以现有的城市功能改造为主。规划通过南北向的交通干道解决东西向交通出口问题,未来考虑架设高架桥,跨越太钢集团南部用地,形成该区域的西向城市出口。

二、尖草坪区政府的居住团将在现有西侧村庄带与东侧滨水林带之间进行发展。依托柴村公路作为快速交通干道,柴村以西道路作为城市功能轴线。南侧果树林区域发展小型文化、体育、教育、商业中心。

三、迎新街组团将以兴安化工厂改造为基础,带动整个迎新街向北发展。西侧改造为商业设施为主的功能区,为居住区服务,东侧以办公商贸为主,服务于周围的工业区。太原未来最大的生态绿地公园

根据德国(SBA)设计事务所的规划,柴村大桥两岸的滨水区域将为整体太原市提供滨水城市文化娱乐、教育科研核心功能为主的城市娱乐中心。

东侧泄洪区范围内以退耕还林的林业用地为主,西侧泄洪区受污染较少,保留部分耕地和林地间植。整体按照现代地景美学原则重新塑造,形成太原未来最大的生态绿地公园。汾河未来将恢复生态化河流平面,河床内三分之一面积为自然河流,三分之二面积为生态林草地,形成良好的生态自洁系统。

沿汾河两岸有近400米宽的连续城市公园绿带,以连续开放的绿地形态为主,结合各种游园、花园、体育绿地、野生动物保护区,自行车与步行散步道,形成太原市北部滨河公园的特色功能。

在上兰村和尖草坪区政府以南形成两处旅游基础设施服务中心,北侧以崛山围山、寺庙和雕塑为主,形态包括度假村、主题公园,向东发展黄土侵蚀地貌的参观与旅游设施管理,南侧服务于崛山围山和城市开放绿地公园。[Page]

黄寨景观保护区在牛驼山区域设立疗养度假中心设施,向北侧结合山地形态,在高速公路以内建设低密度高质量住宅区域,将城市建设和生态功能紧密结合。

滨河东路延伸到工业区

北中环东西两侧的快速道路,以及滨河东路,建议继续延伸引入北部重工业区,并在钢园路一线与太兰公路一线两次成环,分别与高速公路入口联系,借此打通南北交通,主干道除大同路、恒山路、柴西公路、滨河西路,基本以南北向为主,和快速路勾连,将客货运交通快速引入城市快速路系统。尖草坪区域的东侧由于山地地形缺乏南北向道路,建议沿现有高速道路,平行设置辅路。

提倡北部建高层

太钢以南,沿涧河、卧虎山、西防洪渠一线,建议利用其中大量的厂矿占地改造区域,重新布置城市功能,允许提高建筑高度,但绿化率要达到50%到70%的标准。

英国方案致力于旅游开发

篇3:新区域主义与风景区域规划研究

关键词:新区域主义,风景区域,风景区域规划,区域规划

1 新区域主义解读

1.1 区域主义

目前对区域主义的定义有:地理上彼此相连, “在政治、安全、经济和文化联系相对密切的国家和地区”[1];以及“通过政府间的合作和组织机制加强地区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互动意识”[2]。

在不同的领域, 区域主义可以是不同现象的描述、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学科观念。但共同强调区域合作的意识。在空间政治经济学领域, 区域主义在20世纪50到60年代兴起, 基本等同于区域一体化的涵义。关注的是政治一体化与经济一体化, 通过建立政治组织控制宏观冲突, 通过微观经济组织追求经济利益, 其目标是国际安全与经济发展。

1.2 从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

1.2.1 区域地理学的理论发展脉络

(1) 地理学的区域传统。

区域地理学与景观学的区域研究及经济地理学的区域研究密切相关, 在区域地理学中, 从区域主义到新区域主义的学科发展脉络, 是新区域主义所活跃的众多学科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

区域地理学 (regional geography) 是研究某一特定地区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发展变化, 以及区域分异和区际联系的学科, 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不仅揭示特定区域的自然特征, 而且区域的社会、经济、历史等因素, 研究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为人们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等提供理论依据。

(2) 从区域方法到新区域主义。

“一个‘区域’ 是一个具有具体位置的地区, 在某种方式上与其他地区有差别, 并限于这个差别所延伸的范围之内”[3]。这个1950年代末期哈特向所提出的“区域概念”和他所强调“功能区域”划分及研究的“区域方法”, 在地理学的“计量与理论革命”、区域科学研究、程式与区域规划研究与实践的共同推动下, 构成了“区域主义”的理论范式。

“新区域地理学除了在强调区域差异和地方的独特性研究方面与传统区域地理学拥有相同的观点之外, 在区域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上, 二者具有本质的区别。新区域地理学的目的是使地理学研究与解决重大的社会问题关联起来”[4] 。在新区域主义思潮的影响下, 区域地理学从描述性研究向机制研究, 从认识性研究向应用性研究发生了转变 。

1.2.2 空间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新区域主义

国际经济领域中的“新区域主义”主张建立一种基于国家间经济上相互依赖的国际经济秩序, 建立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基于霸权稳定、以“中心一边缘”结构为特征的开放式的国家合作模式, 体现为一系列范围不一、组织结构机制各异的超国家经贸组织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

1.2.3 新区域主义下的区域规划

目前全球在新区域主义影响下的区域规划实践可分为两种尺度。在超国家尺度上, 以欧洲空间发展蓝图ESDP为代表[5]。其中包含的新区域主义思想主要是:提升城市与区域竞争力, 培育区域自我增长尤其是持续创新能力, 有效的区域性多元管制组织以及灵活的经济手段激励 (图1) 。

“当今越来越不可能去明确限定一个区域、城市中心或者城市功能区的边界, 区域或者中心的出现常常是跨越已有的功能或者行政边界, 它的边界是随经济、社会、文化等动态变化的 ”[6]。“区域的空间结构边界和规模是暂时的、模糊的、弹性的, 是随时间和突发事件而不断变化和重新被定义的。边缘地带有可能成为中心区, 中心区也可能成为边缘地带, 因而区域空间规划应该是动态的过程” (Deas, 2004) 。基于新区域主义所强调的模糊边界与多中心思想, ESDP提出了多中心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模型。在英国的大伦敦空间总体规划、美国的纽约第三次大都市区规划中都可以看到对这种思想的强烈认同。

大伦敦空间总体规划以ESDP为前提, 于2004年颁布。新区域主义认为:“区域的竞争力与活力源于区域内公共机构、私人机构、非营利组织等之间的自发协商和分享, 他们之间的合作是自下而上的形成的, 而他们各自内部以及它们之间也相互制约, 这样有限制的自发过程是区域形成的机制”[7]。新的大伦敦空间总体规划提出, 区域规划是非自上而下、非静态的。

纽约第三次大都市区规划中提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3Es”目标:Economy——综合平衡经济增长 (经济) , Equity——社会公平 (公正) 和Environment——环境优化 (环境) , 同样也是实现区域增长 (Region Growth) 的目标。

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导向是“加强区域空间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结合, 即由单纯物质性规划走向社会经济综合规划, 由控制性规划走向引导发展的规划, 由线性、蓝图式规划走向弹性、动态的规划”[8]。在长江三角洲巨型全球城市区, 主要的支撑体系涉及快速交流、交通—物流、区域交通、信息化、生态环境保护和能源保护系统。规划体现了新区域主义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另外, 我国传统政府管理方式和市场机制结合的区域合作制度也受到了新的挑战, 解决区域性公共问题的任务仍然由地方政府承担, 如何协调并建立更有效的合作机制也是将要思考的问题。

2001年, 加利福尼亚区域领导中心 (California Center for Regional Leadership, 简称CCRL) 用“新区域主义”来形容一种基于经济、环境、社会系统相互联系的, 涉及多个地理尺度的全面的空间规划方法。在2007年的区域发展报告中, CCRL以一种“3P”方法在规划中追求“3E”目标下的区域成果, 即落实到具体空间中的场所“Place”、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繁荣“Prosperity”和以人为本的人文“People” (图2) 。

1.3 新区域主义的内涵

1.3.1 经济地理学意义上

在经济地理学中, 以区域经济的复兴为视角、以生产的技术和组织变化为基础、以提高区域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为目标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方法和政策导向, 构成了新区域主义的基本内涵[9]。

1.3.2 区域规划意义上

在区域规划领域, 新区域主义是是区域主义实践的“新浪潮”, 是在信息通讯技术及网络迅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及新的国际产业分工广泛推进的形势下产生的。“它采用实地考察与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区域,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关注城市、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 新区域主义尝试将社会学研究的成果与区域发展规划、区域空间规划结合起来, 坚持综合平衡区域社会公平、环境保护、经济增长的发展目标”[10]。

在形成机制与内部网络结构上, 新区域主义更强调不同部门在横向协商合作中自发地开放性地形成区域本身。

在区域规划的目标上, 新区域主义的特点是:“关注区域特性, 研究方法注重系统分析与实地调研;直面区域和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综合平衡社会公平、 环境保护、 经济增长的发展目标;重视物质规划以及不同层次物质规划与社会、 经济发展规划之间的密切配合”[11]。

在世界对环境生态问题的反思、世界政治局势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的背景下, 新区域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真正兴起。在区域主义关心的政治和经济之外, 环境、生态、文化等现实问题和矛盾成为新区域主义所关心的议题;在区域尺度协调这些要素成为新区域主义的重要理念之一。引入了新的区域科学研究方法和理论, 新区域主义也在各种尺度的区域规划中有了相当的实践。

各学科对“新区域主义”的概念界定并没有达成共识, 它没有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 甚至没有清晰的空间范畴界定, 代表的是当前出于区域协调发展和一体化追求的一系列运动的总合, 内容涉及多种尺度的区域空间规划、区域经济地理、社会发展以及区域联合管治, 针对区域特性, 强调多种区域战略的密切联系和综合[12,13]。

新区域主义的重要特点在于对区域特性的高度关注, 对区域 (城市) 内各种社会问题的管理和对抗, 对经济增长与社会、环境发展目标的综合平衡。区域的形成是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的、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 区域空间是模糊边界和多中心的。这也对新的区域规划产生了导向作用:新的区域规划应该是动态灵活的,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目标的。

2 新区域主义导向下的风景区域规划

2.1 风景区域规划的内涵

在全球化、多极化背景下的多学科、多议题倾向的新区域主义对现代景观规划设计领域的风景区域规划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

2.1.1 新区域主义视角下的“区域”

新区域主义认为区域是完全不同于自然地理特质的空间概念, 是“不同尺度的制度、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综合功能空间”。因此, “在许多新区域主义学者看来, 区域主要是关系空间、过程空问、政策空间”[14]。

区域是一种充满机遇的、开放的、动态的网络。目前, 这种认识已经成为区域研究的基本点。根据新区域主义的观点, 风景区域的“区域”不完全是物质与自然意义上的空间概念, 而是一个综合了经济、社会、文化要素进行构建的功能空间。识别风景区域中的机遇和动态变化机制, 是研究风景区域的重点。

2.1.2 风景区域

借鉴新区域主义下新产业空间的概念, 风景区域可以界定为“某一类型或某几个类型风景资源在空间上集中并具有独特性, 且具有鲜明而同质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区域”。

此外, 现有行政区划也应当并不是风景区域的界定依据。风景区域应该依据风景资源之间的关系及地域分布、相应的社会经济背景, 有“次行政区划”与“超行政区划”的地域空间。这也对风景区域的管治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3 风景区域规划

在新区域主义的影响下, 资本主义在地方的经验规模 (地域体Locality) 上各种功能空间结构和资本重组是1980年代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鉴于此, 风景区域规划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在地方经验规模 (区域) 层面, 进行风景空间结构和资源的重组。

风景区域规划应强调区域的风景价值独特性, 并解决区域内最突出的问题:资源保护利用和与城市的关系优化。风景区域规划的导向, 应该是可持续的, 协调发展的。因此, 风景区域规划更是一种控制大于战略的规划, 这是它与传统城市区域规划最大的区别。

2.2 国内外“准风景区域规划”实践

2.2.1 新加坡河区域规划

1991年, 城建局对新加坡河进行了概念规划。规划在“以河道为主轴, 面向河道发展” 的思路下提出了“一轴三区, 外环内网”的整体空间结构。规划目标涉及了建筑风貌控制、土地利用和旅游设施的考虑, 并且非常重视河流风景特色的突出。

2006年, 易道为新加坡旅游局做了新加坡河区域总体规划, 其目标是以旅游为主导的城市再生。规划延续了90年代对河流的三个分区理念, 同时也将河流作为整体考虑其风景效应向城市的延伸, 规划试图探索非沿河地区的灵活使用。

新加坡河区域规划始终以河流风景为核心, 无论是最初的环境整治还是90年代以后的城市更新与旅游主题, 都显示出对风景区域的整体性考虑及风景区域与相应城市功能转变、城市旅游规划的协调, 以及风景效应在区域尺度的充分利用。

2.2.2 杭州西湖区域规划

杭州西湖始终没有提出过明确的“风景区域”概念, 但围绕西湖风景区、协调控制周边城市地带的各种规划和思考从未停止, 尤其在城市与风景关系的协调上进行了非常积极的实践。

1996年的湖滨地区改建控制性详细规划最先从城市与风景的关系角度对西湖及其湖滨地区这一风景区域进行了规划实践。规划主要从城市景观控制规划、用地调整规划和交通组织规划三个角度展开。其中, 城市景观控制规划考虑了从风景区向城市的视觉景观, 以几个视线发出点为圆心、主要视线方向的交点为半径产生几道城市建筑高度控制的圆弧。在用地调整规划中调整了周边用地第三产业的比例, 增加了城市对风景区的服务功能。在交通组织规划中, 通过截流等手段既保障城市交通的效率和流畅性, 又保证景区的相对独立和可达性。

2006年, 在杭州建设休闲城市的背景下, 以城景交融、相得益彰为目标, 进行了西湖自然风貌区的改造。这一改造范围突破了西湖风景区的边界, 以城市街区或自然肌理为基本空间范围依据, 在一个“自然风貌区”的尺度解决问题。规划提出“城市自然风貌区”的概念, 并罗列了它的4个特征:包括经典性;原生态的风景和丰富的地貌;可达性和开敞性;人文历史性。这些特征正是风景区域所应具备的特征。

通过几个案例的分析, 关于风景区域的尺度可以进行如下假设:水域类型的风景区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区 (包括水域和滨水区) 、直接影响区 (附近以相应城市尺度划分的社区或功能直接相关的街区) 和间接辐射区 (相联水系的流域尺度) 。在不同尺度上, 通过风景区总规、城市滨水区控规等规划手段来实现对风景区域的控制和改善目标。虽然在已有的实践中, 并没有明确提出“风景区域规划”的概念, 也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划方法体系;但在城市滨水区控规中, 实际上是超越了规划范围本身去进行分析的, 而风景区的规划也不能抛开周边城市地带。因此, 第一, 一种“风景区域”是考虑和解决风景及城市现有问题的正确尺度和角度;第二, 视觉风貌、土地利用、交通组织、生态以及空间结构的协调都是风景区域规划的重要内容。

3 总结与展望

3. 1 新区域主义风景区域规划方法

在新区域导向下的风景区域规划, 有待形成一种方法体系——新区域主义风景规划方法 ( New Regionalism Landscape Planning Approach) 。这种方法应该基于对区域形成及运作机制动态性和自发性的承认;应该涵盖对环境和社会及经济议题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考虑;应该对边界模糊的、多中心的区域有时空上的灵活对策。

3.2 从景观都市主义到风景区域主义

篇4:点亮区域振兴规划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对于证券市场来说,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区域振兴概念和落实预期相对较强的区域热点。此前市场围绕中央4万亿元投资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展开,在基本轮炒了一遍之后,市场需要新的主题和热点,而区域振兴作为经济复苏中的一个亮点,正是符合了市场的需求,很多证券公司都提醒投资者,股市从中期来看,除了要继续关注产业振兴规划细则出台外,更要考虑中央可能对区域发展规划做出的鼓励和引导,在产业振兴与区域振兴发生共振的领域将孕育出战略性的投资机遇

事实上,从去年末中央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政策出台后,各地方政府都在不遗余力地进行地方投资建设,目前一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指标已经先于全国,呈现出回暖迹象,区域振兴亮点已基本形成在中央明确出台区域振兴规划后,相关板块就能得到极大的提振:4月27日在第二届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论坛上,苏、浙、沪、皖四地领导表示,将掀起泛长三角的总动员,共推上海建设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加强区域金融协调发展,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复苏。

一个点带动一个面,一个区域带动一整片

篇5: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中岳嵩山南麓。市境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35.5千米,总面积1220平方千米。总人口64万人(2010年),有24个民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640毫米,年平均气温13.4℃,交通便利,登封已成为中州大地上一座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景致怡人的现代旅游名城。

登封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该市已探明的矿产品种达37种,具有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等优点。其中煤炭探明储量15.8亿吨,远景储量30亿吨,1991年被确定为全国15个重点开发区之一,被能源部定为全国100个商品煤基地之一。铝钒土储量2.4亿吨,是河南省两个铝钒土基地之一。石灰石储量30亿吨。现代装饰材料花岗石储量30亿吨,品种齐全,质量上乘。硅矿储量8亿吨。被明代大药物学家李时珍誉为神奇的“嵩山药石”——麦饭石储量2亿吨。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矿产品开采、加工、销售的综合性生产经营格局。

长期以来,登封市主要依托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煤、电、铝、水泥等为支撑的经济体系,在推动登封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产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等问题,资源型产业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呈衰减趋势,综合分析登封的资源优势,矿产资源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已经面临枯竭。放在全国比较,优势不突出;而登封市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独特,蕴藏着转化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巨大潜力。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良好业绩,登封市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有条件培育成全市的主导产业和接续产业。

目前登封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登封市经济转型和结构优化

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经验的基础上,确定的重大战略部署。刚刚结束的中央和河南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这是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登封市作为河南省十强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显现,特别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冲击下,以资源型产业为支撑的经济体系普遍遭受重大影响,结构性矛盾集中显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立足登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和开发基础,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对于保持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登封市旅游资源价值高、转化潜力大。一个地区最有效的发展模式、最合理的经济结构,往往是由他的资源优势所决定的。登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环境优美,矿产丰富,最主要的资源优势有两个方面:一是丰富的矿藏。现已探明的矿产多达41种,煤炭、铝钒土、石灰石、硅石资源储量大,品质优,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和全省2个铝钒土基地之一。二是优美的生态环境。登封地处山区,石厚土薄,气候干旱少雨,发展传统农业没有优势,但山区特有的森林资源,使登

封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登封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工作,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自然、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等殊荣,为发展生态性产业、特别是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岳嵩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地质奇观世界独有;嵩山三皇寨风景区,山壁陡峭,岩层竖立,自然风光奇特秀丽。登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雄倚市境的中岳嵩山。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有人文景观150处,自然景观30余处。全市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18处,市(县)级123处,已发掘出各类文物珍品6700多件。其中“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道教洞天中岳庙,儒学圣地嵩阳书院驰名天下。嵩山地质具有“五世同堂”的地质构造,被地质学家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每年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赏。

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登封市在适当开采矿资源的情况下,已经开始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来推动该市经济的发展。

2.以平顶山为例谈谈煤炭资源型城市如何正确处理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着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或者是由于资源的开发而再度繁荣的城市。平顶山市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平顶山因煤而兴,从1957年建市以来丰富的煤炭资源就像老天给与平顶山人的特殊礼物一样,惠及几百万平顶山人。中国煤炭工业城市,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地这些名片全是平顶山的。平顶山原煤总埋藏量103亿吨,保有储量80多亿吨,占河南省总储量的51%,素有中原煤仓之称。平顶山市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已知矿产57种。位于市区和宝丰县、郏县、襄城县交界地带的平顶山煤田,新中国建立后在此开发建设的大型矿区,面积约650平方公里。探明储量227958.6万吨,保有储量202542.9万吨。多为肥煤、气煤、焦煤。煤炭工业是平顶山重要的支柱产业。煤炭资源的长期持续开发在为平顶山市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成为一个高度依赖煤炭的资源型城市。但现在,“一煤独大”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资源型城市作为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动力源,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性,使得资源型城市都会出现至少是因资源枯竭而带来的经济衰退现象,如果再加上资源使用不合理、大量的浪费、管理不善等其他原因,又会加速这一过程。为了避免“矿竭城衰”的现象发生,必须及早规划,实施积极转型战略,以保证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及早发现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这是确保平顶山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资源型城市转型刻不容缓。资源型城市是指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且资源性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城市,其主导产业包括矿产品及其初加工品。

以平顶山为例,长期的煤炭开采带动了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也形成了以煤炭及相关产业为主导、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大的典型“嵌入式”工业化模式。这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遇到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一.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重点产煤地区煤炭工业单一发展,加工转化深度不够,新兴产业发展缓慢。

二.资源枯竭问题凸显。目前,平顶山市煤炭资源的开采强度大,长时间、大规

模、超强度开采,资源枯竭问题日显突出。

三.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目前,平顶山市煤炭资源回收率低,大部分乡镇煤矿资源回收率更低。由于其它产业发展不足,共生、伴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由此可见,平顶山市资源型城市是因煤而兴,而一旦煤炭产业拉动弱化,必然导致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回落,这方面不乏前车之鉴。面对比较严峻的形势,资源型城市“转型”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产业转型是突破点,根据最新研究成果,资源型城市转型可以归结为产业转型和城市功能转型两个方面。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没有产业的转型,资源型城市转型就失去了载体;城市功能转型是产业转型的前提,没有城市功能转型,产业转型就会失去基础,难以成功。

因此,平顶山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要在产业转型和城市功能转型的互动中,通过产业延伸与产业替代的途径,明确城市转型的思路。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业转型为突破点,以培育新的支柱产业为目标,以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和发展接替产业为重点,建设产业园区;发挥大企业龙头带动作用,突出技术改造与创新;强化开放引资,不断推进资源导向型思维向市场导向型思维的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单一主导型结构向多元主导型结构转变,促进煤炭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面对严峻的形势,为处理好平顶山市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采取以下措施:

1.建设园区、搭建平台促进转型

建设新的产业园区是全国老工业基地改造是其他省市结构调整的成功经验。资源型城市要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管理集成、良性发展的要求,重点规划和建设一批新型产业园区,既为现有煤炭企业发展接替产业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又为招商引资项目提供建设平台。

2.项目带动、产业延伸推进转型

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必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重大接替产业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多元产业格局。

3.优化环境、招商引资带动转型

资源型城市在环境建设上应“软硬兼备”,制定有效的措施,着力营造宽松开明的政策环境、廉洁高效的服务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用环境吸引投资者,用服务留住投资者,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社会氛围,把国内外资金引来留住,让引进项目落地生根。

4.深化改革、整合资源推动转型

资源型城市国有经济比重大,非公经济发展不足。转型进程中要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精干主体,剥离辅助,聚集优势资产,建立科学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大型煤炭企业要完善母子公司体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进一步消除束缚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增强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活力。

5.技术创新、节能降耗支撑转型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发展接替产业必须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战略,转产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坚决制止低水平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突出节能降耗。资源型城市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为重点,从政府、企业、区域

产业和社会五个层面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6.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引导转型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资源型城市转型涉及产业政策、财税政策、资源政策、国企改革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等,作为政府部门要加大政策的对口争取工作,给予资源型城市积极的支持。资源型城市也要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重点,把转型摆在突出位置。同时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大型煤炭企业实施转产项目,资源型城市转型建立产业园区,解决煤炭职工生活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一方面要靠国家及地方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资源型城市要立足于自力更生,增强自身筹融资能力。如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强化招商引资、嫁接合作,推进优势企业上市融资,发展民营经济用活民间资本,学会科学有效地经营城市资产„„多渠道筹集资金,积聚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

篇6:区域规划方案

一、区域分析的概念: 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二、区域分析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1、区域分析与经济学

如何经济地利用稀缺资源(广义的资源),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收益,是经济学研究核心。

经济原则是区域分析的核心原则,经济学原理也就成为区域分析的基石。

2、区域分析与地理学:

区域自然及社会经济地理背景条件是区域分析的基础内容。

3、区域分析与数学

数学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是区域分析的主要手段。

4、区域分析与其它学科

区域分析也涉及到社会、政治、心理等多要素,从而也不同程度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方法。

5.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①区域分析是区域规划的科学基础和决策依据。

②只有认识区域、才能发展区域,只有分析区域,才能协调规划区域。③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第二章 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一、自然资源:

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

根据能否再生:①不可再生、②可再生、③可更新资源。

这种分类更有意义,因其反映了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特性,为人类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提供了依据。

三、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举例)(1)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山西煤都、黑龙江商品粮基地)

(2)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山西吨媒生产成本是湖南的1/2,苏南和浙江的1/

3、中东的石油每桶生产成本是美国的1/20、东北的林木采伐周期是南方的2倍、新疆的“红色食品基地”)(3)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东北地区重工业)

四、区域自然资源:

(一)评价四原则:

1、明确评价目标,有的放矢

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的重点分析相结合;

3、在现代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

4、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评价自然资源。

(二)评价的方法 1.自然资源量的评价(1)目的:

①确定自然资源的开发规模和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或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的保证程度。

②经济发展布局的保证程度。(2)两点考虑:

• 自然资源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当前需要量的程度 • 对远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布局需求量的保证程度 2.自然资源质的评价(1)目的:考察自然资源的可利用价值和对一定生产部门的适合程度。(2)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评价:技术可能性、经济合理性、需求迫切性。建立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的适合程度,得出客观、切合实际的结论。

3.对自然资源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的评价

(1)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次序和开发利用的成本及利用效率。神府煤矿

(2)评价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特征,有利于揭示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对区域生产发展的影响,并抓住主要资源或主要矛盾进行分析;

(3)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是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必须分析主导资源与辅助资源、优势资源与限制资源的组合,及其对一定产业(部门)结构的适合程度或保证程度。

4.自然资源可能的开发利用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经济前提的评价

•如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通过修建铁路向外输煤,也可以通过建电厂向外输电,还可以经过利用其它矿产资源,如石灰石、铝、铁矿等,发展建材、化工、炼铝、钢铁等生产;•如水利资源的利用,不仅在选择坝址、坝高等方面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而且在确定水利工程的功能与作用(防洪、发电、灌溉、航运、旅游、水产养殖等)上也有许多种方案可供选择。技术合理性,经济可行性,多种方案优选

5.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

(1)对自然资源的任何改造和开发利用,都会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不但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表现在社会方面和环境生态方面。

(2)只有客观全面分析各方面的正负效应,综合权衡利弊得失,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利于在资源开发实施中预先安排好预防措施,以减轻负效应之影响。

第三章 经济社会背景分析(经济、文化、人口)

一、区域经济背景 从4方面进行分析: 1.经济特色与经济地位 2.收入水平和消费观念 3.市场化水平

4.社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

二、区域文化概念:

指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在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三、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举例)

(1)区域文化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影响着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2)区域文化发展与经济变革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3)区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水平(4)区域文化的增长力,可以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举例:岭南文化、温州(永嘉)文化、湖湘文化

重素质求内涵苏南经济的日新月异•广州canton——guangzhou•北京Peking——beijing•厦门Amoy——xiamen•城市语言文化对城市推广很重要

四、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影响: 生产——

(1)人口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2)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产业构成状况(3)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布局 消费——

• 人口数量及增长影响区域市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及扩大再生产的投资的供给;

• 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生产结构; • 人口的迁移及分布影响消费市场的分布

五、区域人口结构

(1)内容:性别构成、年龄构成、职业构成、民族构成。(2)过程:?

六、人口红利: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七、人口增长(内容、指标): 是人口再生产的表现形式。

受由出生和死亡所决定的自然增长 与 由人口迁移所构成的机械增长 的影响。(1)自然增长

主要指标:出生率(生育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等。

主要类型:原始型、年轻型(传统型)、成年型(过渡型)、衰老型(现代型)。(2)机械增长

机械增长率:指一地区年内迁入和迁出人口的差数占总人口的比例。机械增长率为负,说明区域人口为净迁出,为正则说明为净迁入。

八、适度人口概念(经济层面):

人口发展必须与区域物质资料的生产和资源的供给水平相适应,必须与生态系统的载荷能力及其动态平衡相适应,人口数量的增长还必须与质量的提高相适应。

九、人口容量概念:

某一时期一定的生态负载力和经济负载力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第四章 技术支持分析

一、技术进步:

(一)类型:

①狭义的技术进步 ②广义的技术进步

 狭义的:工程技术/硬技术的发展与提高。

如:工艺设备更新改造,采用新能源新材料,提高产品性能质量,降低消耗,提高劳动者技能。

 广义的:包括“软”、“硬”技术在内的整个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一些工程技术和管理与决策科学的发展。

如:生产要素质量的变化,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合理应用,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提高,管理水平和资金利用效率的提高,政策的影响等。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按对资本边际生产率R和劳动边际生产率L的影响,将技术进步分为三种类型:中性技术进步:R对L的比例保持不变;即:资本与劳动对总产出的贡献份额保持不变或资金与劳动的产出弹性不变。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提高R对L比例;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降低R对L比例。

(二)技术进步对区域的影响:

①技术进步与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变废为宝、变害为利)②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多样化)

③技术进步与区域劳动就业(引起产业结构变动的基础上减少劳动的投入)。举例说明:

【分析技术扩散、技术引进、技术选择】

二、技术扩散 概念:

指技术创新通过市场传播的过程,是技术在空间的流动和转移。

三、分析 技术引进

我国的技术引进(四模式、五问题):(1)四模式——

① 硬件引进模式:直接促进工业生产与效率,但成本高、依赖性强。② 软件引进模式:节约资金,且关联效应强,但对本国自主创新能力要求高,考虑技术输出国的政策。

③ 以FDI为载体的技术引进模式:技术先进且适用,有利于投资环境改善;但是技术作价高、直接投资企业声望难以提高,产品周期的限制。

④引进人才模式:最有效、综合的引进战略;但对输入国条件较高、需要合理的人才引进政策。(2)五问题—— ① 科研与生产脱节

②技术引进和输出层次较低、技术科技含量不高 ② 急功近利现象较为严重 ③ 相关调控、监管的政策还不完善

⑤技术壁垒越来越严重,国际技术贸易活动还不深入

(3)改进措施:

①政府创造一个良好的引进环境,形成“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扩散”轨迹良性发展;

②增加R&D投入,打造产学研的创新机制; ③维护知识产权,完善技术引进相关法规; ④营造开放的学术氛围,科教兴国; ⑤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四、分析 技术选择

(1)有关技术选择标准的几种论点:① 高产出、高资本周转率标准;② 社会极限生产标准;③ 高积累标准、或扩大投资率标准;④ 时间系列标准(2)中间技术(3)适用技术

(4)技术选择的原则:因地制宜,适应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

第五章 区域发展的整体评价

一、人类/人文发展指标(HDI): 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生活指标  HDI=1/3寿命预期+1/3教育指数+1/3GDP指数

二、相对指标

1、反映发展速度的增长率,如经济增长速度、人口自然率;

2、反映某项发展在总体发展中的地位或某项发展的构成,如产业结构、人口职业或文化构成、城镇化水平等;

3、反映工业化程度的霍夫曼系数;

4、反映居民消费状况的恩格尔系数;

5、反映收入公平分配程度的基尼系数。

计算-----相对指标中的基尼和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越大越贫穷);基尼系数反应收入公平(越大越不平均)。

三、区域竞争力 what(1)概念:

区域竞争力主要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how(2)如何提升:(战略上)

① 地方政府承担着组织培育区域竞争力的职能; ② 实施人才战略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关键; ③ 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增强区域竞争力;

④ 扶持优势企业,鼓励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内在竞争力。

第六章 区域优势

1、区域优势(1)概念:

某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从而使其更富有竞争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使区域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2)类型:地域性、综合性、时效性

2、投资环境(1)概念:

指影响投资主体进行投资决策的各种区域因素的组合,也是影响各类投资决策的综合环境。

(2)分类:投资动机、投资类型、投资规模、投资行业。(3)改善措施:政策法制环境、市场环境、配套服务环境。

第七章 产业结构 与 主导产业分析

一、产业的划分

1.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划分

1)两大部类的划分生产资料生产部类社会总产品国民经济消费资料生产部类2)农轻重的划分农业国民经济重工业:生产资料生产部门工业轻工业:消费资料生产部门五大物质生产部门

2.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时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

(1)费希尔的三次产业划分

第一产业: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部门,一般指广义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第二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一般指广义工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采矿业。

第三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一般指广义的服务业, 包括商业、金

融、保险业、运输业、服务业、公务及其它事业。

(2)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1985年10月)第一产业:农业A(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建筑业和工业(B-D)(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等);

第三产业:除上述产业以外的其它各业(F-T)

3.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 4.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要素密集程度划分 5.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

二、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 ①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

(社会消费、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基础与传统、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②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

(充分利用区域资源;技术先进适用;内部协调;应变能力强;经济效益高。)③产业结构演化的趋势 ⑤ 导致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市场容量和市场寿命;主导专业化部门的技术生命周期;区域资源供应状况的变化。)

三、主导产业的概念:

罗斯托:整个经济的增长在一定意义上是某些关键部门的迅速增长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效果。他把这些部门称为驱动部门或主导部门。主要特点:高创新率、高速增长能力、“扩散性”。

四、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1)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2)竞争能力

五、区域产业结构

1、目标: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产业结构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产业结构的先进性(应该保留三个时代的部门)

2、原则:

①产业结构合理配置与调整优化必须从区域实际情况出发,与区域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相适应。

②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③有利于加速出口产业的技术进步,开拓国际市场,为进口结构高级化创造条件。④有助于区域优势的发挥,在优势产业基础上向地区专门化方向发展。⑤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减轻就业压力。⑥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区域环境质量的提高。

第八章 区域规划

一、区域规划

1、概念: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综合、全面的总体部署。(包含两个层面:描绘未来、行为决策)

2、特点:(1)综合性——整体性、(2)全局性;(3)战略性;(4)地域性;

3、内容:

(1)内容:对所规划区域的未来设想和理想状态,对实施方案的选择。(2)任务(进行统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

(3)目的(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促使区域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作用(编制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市场经济下政府进行调控的手段。)

二、区域规划

1、方法:系统法(问题形成、系统分析、系统评价)、传统综合、比较法、数学模拟法

2、程序:

(1)规划准备工作(宣传发动、组织实际的决策机构、方案设计、筹措经费、规划区域地图、工作计划、培训人员、筹备办公地点)

(2)规划工作步骤【①现状调查和资料收集、②发展目标、③发展课题和对策研究、④规划方案设计、⑤方案评估、⑥报批定案、⑦实施阶段】

(3)区域规划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动态性。(重视规划过程的循环:不断反馈;保持规划的弹性;定期检查规划实施状况,随时对规划作必要的调整或修编。)

第九章 区域发展战略

一、区域发展战略的关键问题:

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针、战略措施

二、区域发展的目标:

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建设目标)

三、评价区域发展的内部、外部环境

1、如何评价区域发展的内部环境:(1)区域地位、(2)区域优势和劣势:①区位优势;②资源优势③技术优势④产业优势)(3)区域容量(区域人口承载力)创新活动

2、如何评价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

① 总体环境(世界经济环境、全国经济环境、周边地区经济环境)、② 产业环境(产业结构分析、生产状况分析、产品状况分析、产品市场状况分析、产品生产环境分析)、③企业或公司环境(微观)

四、如何进行战略决策:

① 提出战略构想方案:综合区内发展条件和区外发展环境的分析研究结果,确定适合区域未来发展的模式。

② 基本原则:要对区域发展的机会和障碍、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作综合分析研究。③提出战略构想的过程——战略抉择

五、SWTO分析:

S代表 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SWOT分析的基本思路:

(1)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2)考虑过去,立足现在,着眼未来。

六、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自主发展战略、高速增长战略、变通经济发展战略、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出口替代发展战略、信息化发展战略

第十章

1、增长极理论的明确内涵:推动型产业和集聚城镇(增长中心)。

2、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和出现这种影响的原因: ① 极化作用(回流效应):由于规模效应和集聚经济效应导致出现了极化效应,可是会拉大极化中心和周围地区的差距。

②扩散作用(涓滴效应):由于极化中心的经济带动和促进作用;极化中心的技术输出、外出旅游;政府行政力量的调节,导致了出现了扩散作用来缓解极化作用带来的消极影响。

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是同时并存的复合过程;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其作用力的大小不等。

3、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的差别:

①极化方式:范围(影响范围比较小,只具有区域性和地方性)、数量和分布(单极吸引方式、多极吸引方式)、空间形态(向心式极化、等级式极化、波状圈层式极化)②扩散方式:范围(全国性的扩散和地方性的扩散)、数量和分布(单核辐射方式、多极辐射方式)、空间形态(核心扩散、等级扩散、波状扩散、跳跃式扩散)。

第二节 核心—边缘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

7、经济增长空间结构形态: ① 前工业化阶段-离散型 ② 工业化初期阶段-聚集型 ③ 快速工业化阶段—扩散形 ④后工业化阶段——均衡性。

6、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划分: ①核心区域:城市或城市集聚区

② 边缘区域:上过渡区域、下过渡区域、资源前沿区域。

7、核心-边缘理论在规划中的应用:

①城市与乡村的关系:确定城镇的核心地区,注重卫星城、控制城镇发展规模、向外扩散工业和服务业,调整产业结构和带动周边发展。③ 国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10、重点开发轴和重点发展点的选择: ①重点开发轴的选择

1)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2)有水陆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

3)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带。

4)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地带,特别是水资源丰富,或者是水源可供给性良好的地带。

②重点发展点(城镇)的选择:

1)城镇发展的条件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2)城镇的发展现模。3)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

11、圈层结构:

(1)内圈层的特点:完全是城市化的地区,以第三产业为主,人口和建筑密度高,地价贵。

核心区有两种地域类型:①结节地域:结节点与结节吸引区组合的区域。②均质地域:具有成片性专门职能的连续地段,而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明显职能差异。(2)中间圈层的特点:城市边缘区是城与乡的结合部。①位置上:建成区外围;功能上:二重性; ②社会文化上:多元性;

③空间景观上:乡村景观向城市景观转变、低效用地。

内边缘区与外边缘区:内多为被城市建设使用,土地利用冲突比较多,矛盾问题多;外的城乡过渡的特点比较明显,许多地方一农业土地利用为主要的景观。(3)外圈层的特点:土地利用以农业为主,居民点密度低,建筑密度小。也许会产生城市工业区、新居住区的“飞地”,并且一般在远郊区都有城市卫星镇或农村集镇或中小城市。

第十一章

一、土地(概念)

1、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和植被等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

2、土地资源的特征:稀缺性、恒久性、不动性和区域差异性。

土地复垦:

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5、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耕地与建设用地的数量比例结构

解决方法的三大原则:

一要吃饭,保护耕地,保护是最基本的生命线;

二要建设,经济建设和城镇发展不能因为耕地而停止,做到动态平衡; 三要保护环境,注重农田的质量。

9、土地分为三类用地:商业用地类型、住宅用地类型、工业用地类型。

7、土地利用分区的概念: 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为不同的用地区。

8、土地利用分区的意义:

①通过土地分区,能更好地体现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②通过土地分区,能够从空间布局上落实用地指标,协调产业间用地的矛盾,为各个产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用地条件。③土地分区是土地用途管制的直接依据。

④用地分区是用地规划与用地管理联系的重要环节。

9、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措施: ① 因地制宜安排各业用地; ② 适宜的土地开发和利用强度; ③ 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态环境; ④ 合理用水 ⑤ 水土保持

⑥加强土地资源管理。

第十二章

1、高新技术产业——影响布局因素:经济社会因素、科学技术因素、生产、生活环境条件

2、高新技术园区 规划布局

(1)空间构成:产品制造、研究和开发、高等教育、生活居住以及城市服务。(2)区位选择:智力密集程度、开发性技术条件:中试功能、孵化技术、信息资源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生产和生活环境。

第十三章

1、基础设施的性质:

公共性、两重性、系统性、长期性、间接性。

2、基础设施的作用:

① 是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 ② 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③ 是经济布局合理化的前提; ④ 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⑤ 是国防建设的组成部分。

3、交通运输规划内容:

① 客货运量及流量、流向的预测; ② 运输方式结构的确定; ③ 提出交通运输网的基本方案;

④ 选定重大交通工程项目(例如高速通道)和具体布局; ⑤ 工程修建时间和造价估算。

4、交通运输规划方法:

图上作业法。实地调查法。统计分析法。计量模型法。

5、铁路选线影响因子: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科技因素

6、机场位置选择:①有充分的机场用地,合理设置跑道位置。②考虑自然条件,满足净空要求。地基条件好,少暴雨、大雾和鸟类。③与城市有合理的间距。④与机场导航通讯影响的干扰源保持一定的距离。

1、港址选择应考虑以下条件:

① 港区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水深等自然条件;

② 港口总体布置(如防波堤、码头、进港航道、锚地、回转池等工程设计)的技术上可能性和施工上便利性(建材和基础设施等); ③ 建港投资和港口管理、运营的经济性。

区域用水类型包括:

工业用水、城镇生活用水、市政环境工程用水、农村生活用水、农业用水。需水量预测 规划时,可按万元产值用水量和远景工业产

1、综合给排水规划中的几个问题?(举例分析)① 综合利用问题 ② 开源节流,合理用水 ③加强水源保护和污水处理。

12、高压线走向原则: ① 线路尽量短捷;

② 尽可能避免穿越城镇建设用地;

③ 尽量减少与铁路、公路、河流和工程管线的交叉;

④ 应避开洪水淹没区、河岸冲刷区或容量塌方、有泥石流活动等地区; ⑤应避开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和雷电活动多发地区。

第十四章

1、城镇体系:

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2、城镇体系的特征:

整体性、层次性或等级性、动态性、开放性(耦合系统)、随机性。

3、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程序和工作方法: ① 规划工作准备阶段; ② 实地调查阶段;

③ 资料分析和专题研究阶段; ④ 发展预测阶段;

⑤ 规划方案的构思和规划大纲编写、论证阶段; ⑥ 规划方案的拟定和规划评审稿编写、论证阶段; ⑦ 上报审批阶段

4、城镇体系结构规划的内容:(1)提出城镇地域 空间结构:

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地域差异、影响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要素分析和城镇空间组织规划、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的总体框架构思。

(2)提出城镇 职能类型结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职能是城镇三大功能)

职能结构规划的分析层面(分析、研究和规划);职能分类;基本方法(3)提出城镇 规模等级结构:

上一篇:贾平凹散文的艺术特色下一篇:记录日常生活的小学生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