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课改阶段性总结

2024-04-27

三年级数学课改阶段性总结(共13篇)

篇1:三年级数学课改阶段性总结

三年级数学课改阶段性总结

陈家寨小学 李玲琴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成绩

数学课上,教师的教不再是单项的知识传授,或技能训练,而是根据新课标要求,由侧重于认知性目标转向认知性与过程性目标并重。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探求知识,把教学过程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过程;重视数学情感的作用,努力实现认知过程的情感化。将学习活动与其积极情绪体验想结合;注重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优化课堂教学内容,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来考虑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安排。设计具有愉悦感、充实感的数学学习活动。教师依据新课教材选择确定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其分量适中,难易适度。

总之,课堂上通过创设或安排适当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能根据学 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和年龄心理特点设计和组织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课堂上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不断设疑、启发、点拨,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呈现出四点变化:一是以学生为主体,变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为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二是注重揭示知识形成过程,变只重视学习结果为既重视学习结果又重视学习过程;三是关于思想教育,有意识地

自觉地结合学科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优化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为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我采用了多种组织形式。适时运用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上采用不同教学组织形式揭示新知、深化理解、解决个别疑难,有利于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关于教学手段的优化,具体表现在普遍注意运用直观手段。由以教师演示为主变为师生合作、全体动手做数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能力。

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课前预习不够充分,造成教学节奏有时过慢,教学上的浪费。

(二)教学过程中缺乏充分、有效启动学生思维活动的方法和措施。部分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

篇2:三年级数学课改阶段性总结

在前一阶段的数学新教材实验中,我们以新的课改理念为指导,认真学习、理解、使用并验证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不断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推进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的进程。通过一阶段的实验,教师知识观、质量观发生了变化,教师明确了数学的价值所在,由原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到注重学生态度、情感、人格、能力等的发展;由注重学习的结果到注重学生实践探索和交流的主动学习,从而带动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我们在使用这套教材时,遵循共同研讨取长补短的原则,对一年级数学新教材作了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谈谈我们一年级教研组教改以来遇到的问题、做法及体会等:

一、遇到的新困惑。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新教材存在着不足之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不便。如:

1.教材把1—5的书写安排在一起,这对刚刚学会拿笔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2.有些插图编排有些零乱,不利于学生观察。

3.有些练习题难度较大,如50页11题数圆形的个数,空间感很强,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较难。

4.8和9分成几和几合在一起教学,学生也容易混淆等。

5.学生生活经验参差不齐,联系生活实际的练习题正确率差异较大。

6.相应的教学软件、教具学具等不配套,班级多、教具少,老师演示、学生全员动手操作的机会相对要少,学具准备较困难。

7.学生年龄小,班额太大,实行小组探讨、合作交流有一定的难度,这也给课程改革带来很大的阻力。

二、我们的做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和实践,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这一点,我们全体教师达成共识,采取多种新的措施和方法,加强新教材使用的教学研究,保证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悟。

首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注意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努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既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又淡化对教材的依赖,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来创设活动,提供机会,促进学生情感愉快、态度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获得方法、提高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教师的教,更注重学生的学,真正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新路子。教材多用故事或精彩的生活画面引入,紧密贴近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儿童的天真世界。如:学习数字1—10的认识时,插图是儿童喜欢的野生动物园、值日生、和平鸽等,这些色彩明丽的插图,不仅能吸引学生去观察,还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体现数学学科的综合性。这样,就使得数学与生活和其他学科紧密联系,而不在是孤立存在的单一数学知识。如新教材把4、5的组成分开来教学,而把6、7的组成,8、9的组成合着学,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完全可以发挥老师的创造性,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灵活安排,不必今天讲4的组成,明天讲5的组成。

其次,我们加强集体备课,采取先个人,再集体,最后再个人的备课方式,每个教师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分别备出某一单元或几课时的教案,然后利用每周统一的集体备课时间进行说课,本备课组教师听后找出优点和不足,共同修改,形成教案。每位教师在使用这一教案时,再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需要,在教案一边进行修改补充,体现自身的特点和创造性。这样我们的备课真正代表了一个备课组的水平,促使每个教师都能精心钻研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最后,我们注意加强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在实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不断交流对新教材使用的认识、体会和教法。如:新教材的每一课时都有生动活泼的主题图,我们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自编故事或发现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解决。在教学7、8、9可以分成几和几时,我们决定放手让学生选择学习方法,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想怎样分就怎样分,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既发挥了学生个性,又挖掘了学生创造潜能。再如教材中根据不同内容分别安排了“想一想”“做一做”“摆一摆”“填一填”“认一认”“涂一涂”“分一分”“比一比”“说一说”等题目,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的流学习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操作、实验、探究,使学生在获得良好体验的同时,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积累学习方法。

总之,经过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新的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要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能够使教师发挥更大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拓展思维的空间,真正达到用中学,学中用,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不只是进行数学教学,而且在进行数学教育。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改革走向成熟、日臻完善。

篇3:三年级数学课改阶段性总结

一、积累词句打基础

没有大量的词句积累, 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 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 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实践证明:传统教学中那种让学生多读多背、熟读成诵的做法还是值得提倡的。我给每位学生准备一本摘记本, 定期给学生布置摘录任务, 并能做到定期检查, 要求他们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同时我把校本教材———诵读本作为阅读课的主要教材, 我们三年级的诵读内容是成语和歇后语, 我把每周的任务通过形式多样的检查方式落到实处, 让学生学有所得。

二、凭借文本作范例

教学中, 教师没有必要要求学生购买形式多样的作文书, 学生手中的语文教科书就是一本很好的作文书, 书中涉及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有多彩的生活、名人的故事、四季的美景、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等内容, 贴近儿童生活, 体现时代特点, 蕴含教育价值。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好学生手中现有的作文书, 抓住语文书这一原始资料, 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

三、指导观察获题材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 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 这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 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 仔细地观察事物, 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 写作时才有话可写, 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 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四、抓住契机写片段

三年级的作文起步训练主要是练习写片段。平时每单元按规定的要求写一篇作文的常规习作训练, 有可能造成了学生“害怕作文课”这一心理,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极为不佳, 我认为:作文教学应打破常规, 抓住契机来练习写片段。

其实, 这样的契机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比比皆是, 关键是老师能否做个有心人, 能否把握机遇, 为学生创设一次难以预设的习作训练教学。

五、引发想象求生动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 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 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 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 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

在这种情境中, 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 有了充分表现的机会, 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 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 写作兴趣也提高了, 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六、寻找亮点激自信

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是让学生想写作文的法宝。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能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 成功是兴趣的支柱, 成功是支撑信心的不竭动力。

三年级的学生是初学作文, 他们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 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 多鼓励, 多表扬, 要敢于肯定学生的“四不像”作文, 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对于刚刚写起步作文的学生来说,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的难度, 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是必要的。

以上所述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深切体会,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重视三年级学生的作文起步教学, 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千万别把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作文萌芽期给扼杀了, 我们要敢于打破常规的作文教学模式, 让传统教学模式与创新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取长补短, 不让写作契机在你的慧眼底下溜走, 努力让三年级的孩子想写作文, 敢写作文, 会写作文。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本文就以如何在作文起步阶段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和探讨, 文章分别从“注重积累词句”、“用好课本范例”、“培养观察能力”、“抓住练写契机”、“引发想象求生动”以及利用亮点激趣这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并通过具体事例, 详细地阐述了它们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积累词句,仿中学写,抓住契机,鼓励激趣

参考文献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谈 (4, 5) .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篇4:三年级数学学科教学总结改

在辛苦的忙碌中,不知不觉一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结束了。在此,对这一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加以总结。

一、精心备课,用心组织课堂教学

在每一节课前我都会参考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参考的教学目标,根据北师大教材的特点,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创造地设计适当的教案。确定合适的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拟定比较灵活的教学思路。我能够比较有效地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制作适用于课堂教学的课件,在课堂中适时运用,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课堂上,我会尽量关注每一个学生,通过提问,提醒,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我会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争取每一节课学生都能有更多的收获。因为是给两个班上课,所以第一节课后,我会及时反思这一节课的不足,在下一节课马上改进,甚至是利用课间休息10分钟修改课件,力求在下节课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课后辅导,认真批改作业。

课后,发现有学生课堂内容掌握不好的及时给予帮助,张同学在学习竖式除法时,我发现她没有真正学会,下课后我留下她,辅导后,进行及时练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只要学生有需要,我都会尽量抽出课余时间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指导。我能认真批改每一位学生的作业,找出学生错误的地方找时间进行指导,让学生自行更正。对于作

业中较多错误的采取面批,使学生及时掌握没有掌握好的内容,对于做得较好的或进步较大的,我能采取表扬鼓励的方式,给学生奖励粘贴;在作业本上写上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如“进步很大,继续努力!你写的字很有进步!”等等。

三、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中对于估算内容,解决问题多样化策略,算法多样化策略都会进行侧重,使学生的数感,理解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较好的提高。

四、有待改进

篇5: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阶段性总结

数学是一种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小组学习作为一种社会性较强的学习形式,对数学学习并不是普遍适用,大多数情况下,更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即使是小组合作,也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独立思考基础之上。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同时根据所在班级的实际情况,对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作一个估测:哪些问题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哪些问题需要通过合作交流发挥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才能解决的,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千万不要为了小组合作而小组合作。那如何使合作学习成为有价值、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呢?

一、营造良好的合作交流的环境。

学习离不开动机、愿望和需求。对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充分地创设情境,让互动合作的学习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有序的合作交流的常规。

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

三、选择适当的合作交流的契机。

合作理论认为:合作的价值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为此,教师要合理选择合作契机,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把那些具有思考性或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合作要适时,一般可以放在以下几个环节处展开:

四、形成有效的合作交流的评价机制。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对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

首先,要重视个人评价和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其次,要重视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上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和仔细观察,对合作较好的小组,组织能力较强的组长,积极参与学习的成员都要及时评价、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为“合作学习”步入成功注入新的催化剂。

篇6:九年级数学课改工作总结

吴广东

数学新课改工作总结(2013---2014)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将由“出知识”向“导活动”,学习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在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个性品质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我的做法是:

一、培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活动中。在教学中我通过介绍我国数学领域的卓越成绩,介绍数学在生活、生产和其他科学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通过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他们的求知和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总称。在教学中我注意挖掘由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设计教学思想方法的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

三、培养思维能力

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按照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见解;即有广阔的思路,又能揭露问题的实质;既敢于创新,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1、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不单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而忽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大有裨益。

2、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解应用题,特别是解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造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3、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亲手操作,如测量、市场调查和分析等。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用的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对学生意志的培养和训练。如注意力的培养,长期反复思考同一问题的意志品质的培养,独立思考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形成不怕困难坚韧不跋,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

课程改革不是仅把原来的教学大纲换成课程标准,换换教材,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下面谈谈我在数学课改教学中的一些措施、方法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要调动各种教育因素,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拓宽儿童受教育的空间,以增强他们自择的余地,多开展阅读、交往等实践活动。

1、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为学生自主创新创设条件。

在教学前,我深入的钻研教材,在把握住教材实质的基础上,能创造性的设计教学,弥补教材的某些不足,改变传统教育的弊端,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2、营造自主创新的氛围,鼓励学生尝试。

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尝试。

3、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创新。

(1)以“合作学习”为核心组织教学。

课上,我成立4~6人的小组,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广泛交流思想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不同见解。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发挥个人在小组学习中的潜力。

(2)把“合作学习”延伸到课外。

4、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活动中探索创新。

活动是学生学习乃至培养创新意识的最根本途径,我能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依据“思维从动作开始”的规律,我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究、思考的环境,使学生在看、摸、摆、拼、折、数、量、掂、试等动手操作中培养创新意识。

篇7:四年级数学课改工作总结

梁光宏

新课程改革给我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我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的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学校教学气氛浓厚、课堂教学活跃,学生的兴趣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将不断地思索并追求着:“让学生在充满生命活力,成长气息的课堂上张扬个性,自主创新,让教师在充满挑战,勇于创造中开发学生智能,塑造学生人格”。为了这个目标,我积极投身课改,实践新课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课改活动。在这一学期里,经过培训、研讨、实践、小结、反思等几个阶段,我对《数学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由接受到理解,由认识到实践,由探索到研究,逐步深入。总之,新课改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我以新课改的理念武装头脑、转变观念。

一、认识

1、对教学观念的认识。

要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先要用新理念武装自己。我认真阅读了《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育》等书刊,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了教学观念。

2、对教学方式的认识。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者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自主是探究的前提,探究必定是自主的,是外力所不能达到的,面对未知的探究,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相互合作启发不可缺少,转变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的三大目标之一,是课改成败的关键。低年级的模仿教学能使学生有成就感,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所以目前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也应与接受性学习有机的结合。自主探究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必须有机的结合。因此,我对小组合作学习从低年级培养,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和步骤,以2人交流为主,逐步过渡到4人,因此学生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形成(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倾听能力等),但学生分辩是非的能力还很弱,所以应以2人的合作交流为主,提高小组活动的有效性。

二、做法

新课改的成功与否,教学实践是最有力的发言者。我把课堂教学作为工作的重心,踏踏实实地走好教学的三步曲。

课前:集群体的智慧,充分挖掘文本资源。

实验教材是否能马上适应传统教学的土壤,是否能达到专家们预期的效果,这和教师——教材的经营者有着直接的联系。我加入了备课组,大量阅读教学杂志,《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等杂志中有丰富的知识营养,从中积极汲取所需的。一个人孤军奋战常常事倍功半,处理教材需要导师的点拨,需要“三个臭皮匠”的集体智慧。因此我和其它老师常常围坐在一起,就某个问题出谋划策。更多的是在课间十分钟,大家把上课的成功败笔相互交流,浓浓的学习气氛洋溢在集体备课中!理念的更新,日常的学习为以后的教学带来更多的经验。

备课组第一个遇到的难题是如何运用教材,如何上好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课?这是每天要做的也是最难做的,新教材这道大餐让人一时眼花缭乱不知从何下手。如有些不可能直接搜集到现成的信息,必须由学生经过观察、实验、调查、解读、研讨,但课前必须有个定夺。因此,我们常常为之争个面红耳赤,直到最后,总能把教材看得更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发现它更大的教学价值。

我们要做教材的主人,运用、驾驭并超越教材,就得大刀阔斧地选取其中认为最有价值的点,整个教学过程为达成这个点而展开,让课堂变得实在有效。

课堂:让学生成为主人,打造绿色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灵魂,知识在课堂中传授,能力在课堂中形成。有了课前的精心预设,该向四十分钟要精彩了。新课标指引下的课堂应有民主宽松的氛围,有发展传统的学习方式,应充满着生命活力,充满着人文关怀!为了向往的绿色课堂,我们在实践中努力做到:

快乐多一点。良好的学习氛围犹如乐曲中的主旋律,是保证学生主动愉悦学习的场。低年级儿童就象幼嫩的芽儿,需要我们的关心呵护,需要我们的激励赞赏。在课堂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老师喜欢你响亮的声音”、“又是一种新算法,真能干!”这些真心实意的赞美,充满赏识的话语把学生一次又一次带入快乐主动地学习中。

自由多一点。学生们总喜欢仰着头听老师讲课,等待老师布置任务,总在等待老师给出正确的答案。是什么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是什么桎梏了学生的手脚?是老师保姆式的代劳,是老师主动的浇灌!我们总在担心学生不会读题,独立地做作业,不知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事实告诉我们,担心是多余的!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给学生明确一定的任务要求后,再教给一定的方法,他们就可以完成得很好。给学生发言的自由,“我是这样想的”“我认为”┅┅我们发现高举的小手多了,课堂变得活跃,思维经常碰撞出火花。我们会发现出色的孩子在进步,本来有困难的孩子也在大踏步前进。自由的课堂,学生的学习主动了,理解多元了,体验深刻了,思维驰骋了,个性张扬了!

动手实践多一点。“纸上谈兵”是我们的强项,一堂课我们可以滔滔不绝地老师讲学生讲,从上课讲到下课还意犹未尽。语言的交流是必须的,但从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和分配考虑,满堂讲是不可取的。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开始的15—20分钟,末尾的十分钟尤为低效。那我们可以写一写,做一做,动一动,转移一下注意力呢!在数学课堂中,我们注重设计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实践的活动,突破静态学习,强调学习形式的活泼多样化。

新课堂是开放的,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学习积极性在高涨,但最基本的习惯培养不能丢。立坐、举手、倾听、发言、朗读和书写习惯同样也是新课堂的基础。我们考虑低年级无法同时关注多种习惯,采用了分阶段实施培养的方法,一步一步一件一件分解着学。每开学初我们就培养学生坐的习惯,要求坐得稳坐得端正,进行比一比并激励巩固。第二个月举手的习惯,第三个月听的习惯┅┅每个月都有侧重点。从目前反映来看,我们的学生比较稳,习惯的培养已在课堂中初见成效。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新课堂有效地开展学习提供保证。

课外:融学习于生活,树立大教学观。

学习为生活所用,生活是学习的内容。新教材洋溢着浓郁的生活人文气息,里边编排了许多有意思的活动,通过学生课外丰富的活动拓宽丰满学习内容。各学科各显神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新课程均以现实生活为载体,为了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发现问题,努力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的价值,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三、体会

1、教师在成长。

老师们在这将近一年的新课程的改革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是大部分老师都觉得辛苦但快乐着,生命的张力在勃发,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迫切要求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对学生宽容、民主、平等等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教师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是前所未有的。老师们处理教材,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也提升得较快。老师们在体会中谈到:“新课程犹如一阵春风,带来了活力,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构建了我们师生生命的绿洲。”

2、孩子在变化。

(1)喜欢学习。自实施新课程教学以来,孩子们的变化是最大的,孩子们变得越来越喜欢学校里的生活了。曾经有几位家长在门口说:“我那孩子太喜欢学校了,双休日还老是想着往学校里跑。”能让孩子喜欢学校,喜欢学习,才是真正的教育。因为孩子在学校里尝到了做小学生的乐趣,她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2)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因为孩子们的展示机会多了,所以都能大胆表达想法的时候多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也多了,也不必顾忌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当孩子不同意老师的观点的时候,孩子就会说:“老师,我还有意见。”“老师,我还有话没说完。”等等。

四、困惑

欣喜之余,在实践过程中也留下了我们的众多困惑。

困惑一,学生在操作过程或在小组活动中,教师难以一一进行指导,还时常发现学生的讨论难以控制甚至有时觉得吵而乱。在反馈检查过程中,需要很多时间,学生的练习实践时间相对就减少,势必影响着学生技能的形成。

困惑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但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的又有多少人?尽管创设了各种情景,课堂上明白了,但开始独立作业时却卡住了。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新教材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是如鱼得水,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比起学习老教材来却更加举步艰难。如何兼顾全体,不让学困生掉队是我们一线直接负担教学任务的老师深为担忧的问题。

困惑三,家境不理想的学生怎么办?实施新课程,时常需要家长的配合,但我们发现家庭有一定文化基础,一定经济条件的学生学习实验教材是快乐有趣的,可以和父母起去超市购物,可以和父母一起动手做做手工„„可在我们这里,家长文化层次不高,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他们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辅导,许多的实践活动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指导,因而一部分学生得不到相应的实践机会,造成了某方面技能的缺陷。

困惑四,如何评价我们的学生?教育行政采用的往往是终结性的评价,而教学还需要科学系统的过程评价,二者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实施新课程也不例外。在同教学理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不同的评价体制,那么如今肯定不能光用传统的一张试卷去评价我们的学生。而现行采用见诸报刊杂志上的如面对面考试,耗时之久会让教师身心疲惫。如何既省时又正确地评价我们的教育,是广大教师所关注的,也是家长孩子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篇8:九年级数学课改工作总结

吴广东

数学新课改工作总结(2013---2014)学年度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将由“出知识”向“导活动”,学习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在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个性品质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我的做法是:

一、培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活动中。在教学中我通过介绍我国数学领域的卓越成绩,介绍数学在生活、生产和其他科学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通过设计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他们的求知和好奇心,从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教学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总称。在教学中我注意挖掘由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设计教学思想方法的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

三、培养思维能力

为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我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按照思维活动的发展规律,把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的思维既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又有自己的见解;即有广阔的思路,又能揭露问题的实质;既敢于创新,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1、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不单只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而忽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大有裨益。

2、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解应用题,特别是解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造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3、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亲手操作,如测量、市场调查和分析等。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用的能力的目的。

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对学生意志的培养和训练。如注意力的培养,长期反复思考同一问题的意志品质的培养,独立思考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形成不怕困难坚韧不跋,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

课程改革不是仅把原来的教学大纲换成课程标准,换换教材,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下面谈谈我在数学课改教学中的一些措施、方法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要调动各种教育因素,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拓宽儿童受教育的空间,以增强他们自择的余地,多开展阅读、交往等实践活动。

1、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为学生自主创新创设条件。

在教学前,我深入的钻研教材,在把握住教材实质的基础上,能创造性的设计教学,弥补教材的某些不足,改变传统教育的弊端,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2、营造自主创新的氛围,鼓励学生尝试。

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尝试。

3、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创新。

(1)以“合作学习”为核心组织教学。

课上,我成立4~6人的小组,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广泛交流思想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不同见解。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发挥个人在小组学习中的潜力。

(2)把“合作学习”延伸到课外。

4、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活动中探索创新。

活动是学生学习乃至培养创新意识的最根本途径,我能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依据“思维从动作开始”的规律,我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究、思考的环境,使学生在看、摸、摆、拼、折、数、量、掂、试等动手操作中培养创新意识。

篇9: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改)

本学期,为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钻研新课标理念,改进教法,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积极向其他教师请教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现将本学期本人的的教学工作做一简要小结: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除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材的重点、难点、吃透教材外,还深入了解学生,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拟定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性,提高了实效。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做到讲解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优秀老师的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在设置作业中,仔细阅读教材,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反馈,针对作业中的问题确定个别辅导的学生,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辅导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

六、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1、新课标学习与研究还要加强。

2、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效果方面还需要认真思考。

3、“培优、辅中、稳差”的方法方式还有待完善。

张 健

篇10:三年级数学课改阶段性总结

第三学期实验阶段总结

2010年8月份,我们明德小学的老师有幸参加了“提升明德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项目培训会。正是这次培训,让我们的老师认识了《数学分层测试卡》。通过年一年来的实验,对《数学分层测试卡》实施的理念由原来的“一头雾水”到逐渐清晰、明朗。今年4月份专家组到我们学校指导答疑后,实验老师就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实验中去。现将一年来我校《数学分层测试卡》实验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重点扶持

为了保证学校提升明德小学数学能力项目实验的顺利开展,特成立了以校长为主要负责人的领导小组:

组 长: 吴战平(校长)课题负责人:侯其平(副校长)

成 员:付爱兰 吴战刚 黄 慧 章 璐 罗炳元 谭方福 吴冬英 王南城 余细龙 吴菊兰(实验教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题组上到组长下至组员,都有具体分工。除此之外我校还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例如例会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评课制度考核制度等。

二、学校课题组的基本情况

课题研究概况2010——2011年度第三学期,我校确定了四、五、六年级共13个班级为实验班级,直接受益学生近600名。在研究“提升小学数学能力”课题的同时,“分层教学评价研究”(市课题)课题的研

究。在教学工作中,我们非常高兴《数学分层测试卡》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研究素材。以《数学分层测试卡》为载体,把2个课题融会贯通,相辅相成。

三、实验初见成效。

1、实验教师理念得到更新,技能得到提高。

项目实施初期,实验教师对于分层教学理念比较模糊,因此在使用《分层测试卡》进行教学时感到十分困难,甚至觉得《分层测试卡》增加了师生的负担。经过近一年的实验,教师对分层教学理念有了初步的认识,明白了分层教学是实验顺利实施的基础,懂得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给他们适合他们的教学,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实验教师的分层教学技能也有所提高,能够有意识的将分层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2、分层评价落到实处。

通过实验,教师正确认识了评价,懂得评价不能再是选拔优秀人才的筛子,而应是为每一位学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摇篮。实验教师现基本能在教学中实施分层评价,淡化横向评价,注重纵向评价,鼓励为主,让每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具体书面评价形式有:百分、小红花、笑脸、奖牌等。为激发学生进取心,各个实验班级还制作了形式各样的墙上评价工具,将学生的近期表现张榜公布。为了防止学生百分倦怠,各班还采用了晋级制度,比如:三个百分换一颗星星,三颗星星换一个月亮,三个月亮换一个太阳,三个太阳换一张奖状。

3、《分层测试卡》使用日趋灵活,熟练。

实验初期,我们下校听课发现实验教师大多把《分层测试卡》当成一本普通的练习册,即使有老师尝试在课堂上使用,方式也很单一。如今,在实验教师的课堂上,我们惊喜的发现《分层测试卡》使用越来越灵活了,老师们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时在预习中使用,有时在情景导入中使用,有时把测试卡中的典型题目作为例题重点讲解,有时在课后总结中使用。而且,实验教师从以前的直接使用,到现在修改迁移后创造性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测试卡的作用。评判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有自评、老师评、组长评、同桌互评、好朋友互评、男女生互评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保持新鲜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信心和责任感等能力。

四、我们的收获

1、《数学分层测试卡》让学生自信心强了,学习兴趣浓了,积极性高了。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由于生活环境、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因素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传统的评价方式一般采用统一的标准,对不同的个体采用同一把尺子进行衡量,这种评价虽然有利于选拔优秀的学生,但是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长期下去容易造成学困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产生厌学情绪。以《分层测试卡》为载体的分层评价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尤其是学困生,当久违的100再次回到他们的作业本上时,他们的自信心倍受鼓舞,学习兴趣又被调动起来。同时《分层测试卡》也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每一个学生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了提高。黄慧老师在反思中这样写道:我们班 的学生看到自己得到的一个个一百分,拿到一颗颗小红星,得到一张张奖状更加喜欢数学学习,喜欢数学老师,喜欢学校生活,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有所提高,而且对自己更有信心了。《分层测试卡》为学生插上了自信的翅膀。

2、《数学分层测试卡》让老师成长了。为了实验能够顺利实施,用好《分层测试卡》,实验教师以分层教学理念为指导,潜心研究,不断探索,精于实践,不断反思。通过下校听课我们发现实验教师课堂教学水平逐步提升。而且实验项目还促进了教师教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在2010年县级优秀成果评选中,两所实验校的成果形式丰富,获奖率高达90%。吴战刚老师的县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黄慧教师在全县数学基本功比赛中获胜二等奖,可见《数学分层测试卡》为教师搭建了成长的阶梯。

3、项目实施,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学生进步了,教师成长了,也带动了学校的发展。项目实施以后,我们学校紧紧抓住明德项目这一契机和专家建立联系,从而带动了整个学校的发展。学校的教研氛围浓了,科研意识强了。相信明德项目的继续开展会让学校迈上更高的台阶。

五、还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在项目实施中已经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1、分层教学理念落实还不到位,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制约,不能放手实施分层。往往是课堂中实施了分层,检测又是同一尺度,是学生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又被浇灭了。

2、分层教学课堂有效性还有待提高。实验教师还不能完全做到精讲精炼,课堂上还是老师讲得多,学生参与的少。有的教师甚至一节课讲下来根本就没有做测试卡的时间。

3、实验教师与家长的交流不够密切。教师不能很好的向家长传递分层教学理念,就会造成老师鼓励,家长打击的情况,不能有效贯彻分层教学理念。

篇11:一年级数学学科阶段性工作总结

开学近三个月,一年级的数学老师的工作是在忙碌中度过,每位老师都是执教两个班。因为特殊原因,有2位老师是中秋节假期过后才来,比预定的教学计划推迟了两周时间,所以九月和十月教学的进度非常的急,没有休顿复习的时间。

回顾三个月的教学,第一单元到第七单元教学得不够透彻,在第八单元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我们又注重了第七单元的《分与合》的知识的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与10以内的分与合是密切联系的。

在10月底我们对一年级学生进行了阶段性知识调研,详细的情况见试卷分析,通过调研发现学生读题、理解题目的问题,有效的思考改进教学的方法。下面谈谈几点改进的方法:

一、重视良好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是幼儿园里直接过来的,对于一些学习习惯、课堂纪律一概没有概念。刚开始一个月,我们教学时间紧,疏忽了这一点,后来我发现他们上课坐姿不正确,想怎么坐就怎么坐,老师讲课他们在下面随便插话,书写不干净等问题,学习习惯养不好,再加上家庭、智力等差异,学生就会输在起跑线上,为此,我们商量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周我开展一次评选遵守纪律小明星活动,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我就给他在数学书上盖上一个印章,并表扬他。这样就让做的不好的同学有了意识,对有进步的也给予奖励,慢慢课堂纪律有了很大改善。对于书写问题,在每一次作业完成后,我在本子上通过画笑脸、小星星、贴小花、贴优等不同方式奖励,每个学生都尽量是自己的作业干净、漂亮,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更好进行学习。

二、能力的培养

本学期学习的知识很简单,关键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也做了一些努力,对一年级的学生,要求在现实生活中能与同伴交流,发现并能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感受到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很强,而小学生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此,在教学时尽量利用生活中材料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

三、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

对后进生,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学习,注重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家长交流争取家长的支持。

四、对每一位学生说:你今天很棒!

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注意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说一句:你真棒,学生脸上眼里的自豪尽现眼底,我积极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感。

1.充分运用多媒体。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什么都好奇,我抓住该年级段的学生心理特点,组织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手段呈现学习内容,辅助教学内容,有了外在的诱惑力,就会诱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而乐在其中。

篇12:三年级数学课改阶段性总结

赵鲁萍

本学期我们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抓好教学监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们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任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

二、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我们在自修反思的基础上,加强案例式分析,参与分享教学诊断,强调合作。组织青年教师听课学习并指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给他们指导,让他们随堂听课,写“听课心得”,让他们强行入轨。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使教师走上了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

三、坚持“两先两后、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1、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刻意创设问题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概括、判断推理和综合的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教法。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在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

2、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抓住主线、明确重、难点,搞清疑点,把握关键。精心设计教案。每课教案做到“五有”: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连贯而清晰的教学步骤、有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教法、有合适精选的随堂练习。实行超周备课。

3、要求写教后记。授课后及时记载本课教学的成功和失误;以便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教法,不断提高。

4、重视集体备课。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内容、)。按学期初制定的教研活动计划正常开展教学研究活。让教师.将备课的主要精力放在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材思路,规划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化解教学疑问,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上。避免单纯依赖教参,备课缺少源头活水的现象出现。使备课多方扩充信息,强化二次备课,不断充实、完善备课资料,做到与时相和,与时俱进。

篇13:三年级数学课改阶段性总结

第三

邱桂林

2011年7月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1人.虽然学生的年龄偏小,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这些学生都刚入小学,不懂得学习,在加上数学本身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所以本学年将“如何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定为研究课题。希望在一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本学期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培养教师认真备课、钻研教材的能力。

2、通过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通过研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通过研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5、通过研究,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6、通过研究,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能力。

7、通过研究,使数学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生活。

三、具体实施情况

1、创设有效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每节课的导入新课时,我都创设学生喜欢的动画、故事、图片等导入新课,有效地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

2、创设游戏活动,利用数学游戏学习数学知识。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不了多久,所以在上课时采用游戏活动,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

3、联系生活经验,扩大情境创设的空间。

将所学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便于学生理解。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景

多媒体是数学教学中最好的辅助工具,在每节课前我都精心制作课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5、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探究数学知识。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在计算教学时我都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寻找计算方法,大部分学生都做得很好。

上一篇:2011军训闭幕式学生代表讲话稿下一篇:哭不出爱情伤感qq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