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先先进事人物事迹(法官)

2024-05-05

保先先进事人物事迹(法官)(精选2篇)

篇1:保先先进事人物事迹(法官)

文章来 源

w w

w.5 Y K J.Com 1在XX省XX县人民法院,熟悉刑事审判庭庭长XXX的人无不称道:他是一个勤恳敬业、廉洁奉公的好法官。入党xx年来,他躬身实践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做到“司法为民”,淡薄名利重事业,励精图治,有所作为。他曾连续11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省、市、县表彰为“严打”整治斗争先进工作者。xxxx年xx月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为四级高级法官。今年,新春伊始,XXX被XX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政法战线先进干警”,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他省“十佳”法官荣誉,受到通报表彰。

不学习就没出路

xxxx年XXX从部队复员到XX县法院工作,岗位的变换让他感到了自身法律知识的欠缺,因为他知道,法官自己法律知识掌握不牢,就不可能做到公正、准确地办案。从此,XXX发扬“钉子精神”,想方设法挤出时间学习。他把自己身边的同志当作良师,虚心求教;经常向一直从事审判工作的同志请教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苦心研读法律知识。xxxx年xx月,他顺利拿到了XX省高等教育自考法律大专文凭,成为当时XX县法院第一个自考大专毕业的人。xxxx年x月,他又报名参加西南政法大学法律本科的自学考试,即“小自考”。由于报考难度较大,和他一起报名学习的许多年轻人都中途退却了,只有XXX依然以坚强的毅力坚持着,当别人在工作之余看电视、打扑克消磨时光的时候,他却在灯光下孜孜不倦地读书。XXX只用了两年时间考完了所有科目,在他44岁那一年获得了法律本科文凭。然而学无止境,他没有停止学习的步伐,深知法律更新很快,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熟练准确地掌握和运用,现在他每天都要抽空学习法律、司法解释等有关法律知识。

在抓好自身学习的同时,XXX还组织和督促庭内同志学习。他告诫庭内同志:“不学习就没有出路,只有争做‘学习型’、‘知识型’的法官,才能适应审判形势的新需要”。在XXX的影响和带动下,全庭同志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人人取得了法律本科学历,两人通过了司法考试。

同时,XXX还把结合工作写宣传、信息、调研文章看作是提高审判人员综合素质和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他个人在全国、省市县级刊物上发表文章近百篇,有力地宣传了法院审判工作,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不拿权力做交易

XXX在法院工作了xx年,办过几千件民商、审监、执行、刑事案件,从没办过一件冤假错案,没吃过当事人一顿饭,没收过当事人一分钱,没办过一件人情案。尤其是在刑事审判庭工作后,求他“开条口子”、“轻判一点”、“网开一面”的上级领导、同事、亲友非常多,可是他始终坚持“什么大也不如法律大,任何时候都要对法律负责”这个理念,从不受外界的干扰影响。虽然他爱人没有工作,家里生活全靠他一人的工资,家境很不富裕,但他深深地知道“吃人东西嘴短,拿东西人手软”,法官一出现不廉洁的行为就会影响到案件质量,公正司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他的“无情”碰了一鼻子灰、无功而返的人都只有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说:“对这个‘刀枪不入’的人真是毫无办法……”XXX却常说:作为一名法官,给群众办事是应该的,若收了当事人的礼,没办成事当事人会骂我“不是人”,收了礼物办成了事当事人也同样会在心里瞧不起我,自己行的正,走得端,办案公正,那些歪门邪道就钻不了空子。

xxxx年xx月,在审理被告人汪畅犯购买使用假币一案中,当事人为减轻罪刑,托任某领导的襟兄来说情,夜晚又带着两瓶名酒等贵重礼品,敲开了XXX的家门,请求给点面子,要求“放此人一马”,并说事成之后,定当重谢。XXX不但没有收他送来的钱物,还对当事人给予严厉批评。该领导大动肝火:“你这小小的一个庭长,敬酒不吃吃罚酒……”XXX果断地回答:“是党和人民给我的权力,岂能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说情者见无孔可入,无计可施,悻悻拿起钱物离去。XXX顶住了各方压力,依法公正地作出了有罪的判决。

尽管如此,有的人还是半信半疑,总觉得办事不“表示”心里不踏实。在审理原告宋华晔与被告邹太明争水纠纷中,XXX经过说法论理,到案发地进行调查、绘制现场图,查明了纠纷起因,宣告被告邹太明无罪,同时驳回自诉人宋华晔民事赔偿请求的判决。被告没想到自己的官司能够打赢,当场掏出1000元钱表示谢意,XXX毫不犹豫地回绝了。

不作表率何谈称职

XXX常说,自己是一个农家子弟,是党把我培养成一名法官,不拼命地干好工作就对不起组织的培养教育,越是资历老,越要当好表率。

当过军人XXX依旧保持着军人优良的作风。在XX县法院工作xx年来,XXX严格遵守法院劳动纪律,院考勤登记簿里记载着他全勤的记录,他从来没有迟到早退过,也从未因私事请假过一天,很少过一个完整的“双休日”和节休假日,工作起来不分白天和黑夜,从不叫一声苦和累,同事们都叫他“拼命三郎”。

在审判工作上,他更是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办案。作为刑事审判庭的庭长,他严把案件审查关,既充分发挥刑罚的威慑力,防止重罪轻判,使罪犯受到应有的惩罚;又正确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不偏不倚,不枉不纵。

xxxx年x月,在审理被告人张甫弟犯J##Y幼女罪一案中,为做到定性和量刑准确,XXX认真做好对检察机关移送的主要证据审查的同时,他还先后3次深入到案发当地,步行90余里,调查走访了所有当事人,整理了12份107页的材料,查清了被告人张甫弟在两年的时间内,先后对四名七岁至九岁的幼女多次进行J##Y的事实。尤为重要的是,被告人将四幼女集中在一起进行猥亵和实施轮流J##Y。据此,XXX5次召集合议庭其他成员进行合议研究,认为张甫弟不仅J##Y幼女多人,且情节恶劣,依法应予以重处,并及时将张甫弟一案依法移送XX州市中院管辖。经审理,XX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J##Y幼女罪,判处被告人张甫弟死刑。由于XXX的严格把关,避免了重罪轻判,一个恶贯满盈的罪犯终于得到了法律的严惩。

xxxx年x月,正值全国“严打”整治斗争开始不久,检机关以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将某中学学生谢藤军、江波、李宗建、李友成提起公诉,此案受到全国多家新闻媒介的竟相关注和炒作。XXX主审此案,经过认真审理查明,他认为谢藤军等4人成立的“新龙会”组织,是学生中的一种帮派组织,成员几乎是14岁至16岁的初中学生,其宗旨主要是对抗另一学生帮派组织“飞鹰帮”,既无构成犯罪的行为,更无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行为,构不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构成要件和犯罪特征,“新龙会”仅属于一般非法组织。因此,他没有受“严打”整治斗争、新闻界和政法内部已定性的影响,严把案件性质和罪与非罪的界限关,依法宣告无罪,避免了一起重大错案的发生。事后,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同行一提起这件事,都向XXX投来了敬意的目光。

任刑事审判庭庭(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长7年来,XXX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一主题,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和勇争第一的精神,带领全庭法官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使XX县法院的刑事审判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长期稳定地保持全市领先的优势:在全市法院对口考核中连续五年名列第一;连续两年实现案件审结率、高效审判率、当庭裁判率、上诉维持率、自诉案件调解率五个100%,并实现了无抗诉案;荣获集体三等功一次,先后被省市县评为“严打”斗争先进集体和省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XXX个人每年主审全庭案件的40%以上,个人所办案件连续五年无改判案件。他因此也受到了本院乃至其他兄弟单位从事刑事审判工作的同志的尊重,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楷模。

文章来 源

w w

w.5 Y K J.Com 1

篇2:保先先进事人物事迹(法官)

1.1 新闻记者的失误

在叙事学中,“他者叙述”就是依靠文本来完成对“他者”形象的建构,以实现主体的“自我”意识。新闻报道作为一种用文字再现事实的特殊形式,也存在着叙事的必要性,在新闻的报道过程中,记者就成为了掌握话语权的叙述者,他们通过对新闻事件六要素的提取,从“他者”群体中独立出来,对事实进行客观地再现,也就是对所发生事件的重述,而这种重述看似客观,其实在编码与解码,即再现与受众阅读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完成了对他者形象人为地建构和解读。例如,在许多涉及少数民族的新闻报道中,记者常常运用对比的手法,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的变化,或是在对客观事实进行传达时,并未对少数民族地区这一大背景的具体情况进行阐释,在受众接受阅读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就会将民族地区定位为几十年前落后、蛮荒的模样。那么以真实性、客观性为原则的新闻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缺陷呢?笔者认为,就是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违背或是忽略了“三贴近”的原则。“三贴近”是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更是从事新闻报道的科学方法论,所谓“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但是在涉及少数民族的报道中,新闻记者往往浅尝辄止,首先就表现在非少数民族记者缺乏民族知识,对所报道对象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或是本身就存有固定的偏见,在采访的过程中没有实际深入到少数民族同胞的日常生活当中,没有长期的观察和走访,不懂民族文化知识,更不了解民族生活习惯,只为了利用少数民族的标签来吸引读者的眼球。此类报道,只陈述了事实却并没有交代背景,对受众产生了误导。

其次,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兴起,新闻报道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能够更快更多的为受众提供信息,但是正是因为这种自媒体时代的全民记者化,使新闻信息的生命——真实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例如,去藏区旅游的人,拍拍照片,然后想当然的在微博、微信上发布信息,受众在阅读后就被这种没有经过实际调查,没有任何真实可言的假消息迷惑,认为这就是藏区的真实面貌,认为藏族就是这种野蛮无知的状态。可见,新媒体的弊端给少数民族形象的塑造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2 受众的误读

作为新闻报道的阅读接受者,受众的喜好和兴趣,常常会成为新闻素材选择的首要考虑对象,只有适合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能够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能够激起受众心理反应的新闻报道作品才达到了其需要达到的效果。新闻报道之所以提倡“三贴近”原则,就是为了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为了满足人的求异和求知的心理需求。作为占大多数的非少数民族受众,涉及少数民族的新闻报道无疑是具有差异性,并能引起受众阅读欲望的内容。但是就是在受众对新闻报道进行解码的过程中,产生了对客观事实的误读,人是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因此,在对“他者”事件的理解上,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观意识的影响,将有限自我认知投射到对对象的认识上,例如,作为占人口大多数的非少数民族受众,缺乏甚至根本没有民族知识抑或宗教知识,记者叙述和编码的新闻也是在有限的版面和字数内进行再现,因此,即使客观但不全面的新闻报道往往会使受众片面或者歪曲理解。新闻报道的功能是传递事实、引导社会舆论和引发社会效应,因此受众的心理反应就可以体现出少数民族的形象定位是怎样的。通过对周围受众反应的观察不难看出,这种定位始终是野蛮、无知、贫穷的,始终是作为被施与者接受着外界的关怀与帮助,始终是被主体异化的他者形象。由此可见,受众的误读,对新闻报道中少数民族形象的构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笔者认为,这也是最难解决的一个根由。

2 新闻报道对少数民族形象的建构

近年来,在党的领导及学习贯彻各项方针政策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较高党性觉悟的、为社会主义事业肝脑涂地、为人民利益无私奉献的优秀干部,其中,就不乏一些少数民族同胞,例如在康巴藏族中,扎根基层,为人民群众鞠躬尽瘁,将一腔热血奉献高原,甚至献出生命的好干部:毕世祥、菊美多吉。作为康巴藏族的优秀代表,从2012年至今,这两位主人公的事迹多次见诸于报端、电视等各类媒体,通过对他们先进事迹的报道,让更多人了解到了少数民族同胞的善良与无私,也以此在受众群中建构起了新的少数民族形象。

2.1 对毕世祥的新闻报道

毕世祥,藏族,四川甘孜州丹巴县人,2013年12月16日在出差途中发生车祸因公殉职,时任中共甘孜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自其殉职后,以其为对象的新闻报道,在百度搜索引擎中就有多达两万多条相关内容。主要报刊《人民日报》4篇,《人民日报》海外版1篇,《中国民族报》2篇,《四川日报》、《甘孜日报》、《成都商报》等各地各类型报刊都对毕世祥同志的事迹进行了多次报道。四川卫视的“四川新闻”、“今日视点”以及中央电视台“时代先锋”、“焦点访谈”等电视栏目也以毕世祥同志的先进事迹为内容,进行了二十多次的新闻报道和专题报道。以《人民日报》的报道为例,2014年4月3日的《人民日报》第一版“时代先锋”一栏,对毕世祥的先进事迹做了题为《毕世祥,雪山铭记你》的详细报道[5]。报道分为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他深入基层,为群众谋福祉的实例;第二部分讲述了毕世祥32年如一日,行遍甘孜州18个县,325个乡镇,年平均深入农牧区达5个月以上,行程8万多公里,并在工作中多次遇险的实例;第三部分是毕世祥在担任甘孜州旅游局长期间,身先士卒,出谋划策,为甘孜州旅游勾勒出了宏伟蓝图,被称为“马背上的局长”;第四部分是他所做“利长远”的事:禁止盲目开发旅游,宣传藏族文化等等;第五部分是记者短评。通过这五个部分的事实再现,记者向受众勾勒出了一个完整的、真实的,有着高尚人格和忠诚信仰的藏族共产党员形象,做到了“三贴近”的新闻报道基本原则,以具体的数据来说明事实,稿件中出现的都真实可信,并多引用被采访者的原话,做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一篇成功的报道,不仅要看记者的采写能力,更要看受众的心理反应,通过对《人民日报》电子版网友的留言来看,对于毕世祥同志先进事迹的这篇报道,网友留言全都是称赞之言和哀悼之声,这说明在受众的心理,对于少数民族的形象定位已经在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转变,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事业也可以此为契机得到发展[2]。

2.2 对菊美多吉的新闻报道

菊美多吉,藏族,四川甘孜州道孚县人,道孚县瓦日乡原党委副书记、乡长,于2012年5月19日凌晨,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去世,经新闻报道,其先进事迹广为传播,被誉为“最美基层干部”。菊美多吉的先进事迹被多家报纸刊发转载,以《人民日报》为例,相关报道44篇,海外版2篇。在众多新闻报道中,以《忠诚像雪山一样圣洁——追忆四川省甘孜州瓦日乡原乡长菊美多吉(上)》[6]这篇通讯为例,将菊美多吉十多年如一日的基层群众工作娓娓道来,举出了牧民定居、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等多个例子,真实再现了菊美多吉的工作和生活画面。

除了报纸,各大电视台对菊美多吉的事迹也进行了反复报道,播报视频七十多条。菊美多吉的先进事迹还被拍成话剧、电影,以各种形式呈现在了受众的眼前,从2012年至今,向菊美多吉同志学习的活动在各地举行,反响强烈。受众通过纸质媒体以及电子媒体了解到了菊美多吉的故事,更改变了对少数民族传统的偏见认识,重新建构起了心中的少数民族形象。这些都离不开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素材的恰当选择、对事实的深入采访和对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以及民族地区各项方针政策的全面把握。

以媒体对毕世祥和菊美多吉两位藏族干部先进事迹的报道,可以看见新闻报道对少数民族形象的建构,以及受众对少数民族的传统认知在不断改善,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促使了这种变化?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以少数民族为对象的报道必须选好角度,才会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也不至于伤害到民族感情。对毕世祥和菊美多吉的这些报道,以两位藏族干部的事迹为材料,将他们为基层群众工作奉献生命的真实故事还原出来,给受众的心灵以深深的震撼和感动,拉近了领导干部与老百姓的距离,更促进了民族团结,让受众对少数民族干部形象有了真切的认识,达到了报道的预计效果。

其次,以少数民族为对象的报道应该将话语权交给被访者,在稿件编辑中,多引用被访者的原话,这样可以增强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从对毕世祥和菊美多吉的新闻报道中可见,记者引用了许多老百姓对他们的赞美、怀念之词。这种话语权的转移可以防止记者在采写过程中,注入过多自己的固定认识和情感倾向,进而影响报道的客观性,受众也可以不受左右,直观地进行衡量评价。

最后,选取恰当的照片,而不是一味拍摄反映民族地区偏远贫穷的图片。图片作为新闻报道的一部分,比起文字更能直观地反映事实,它也是吸引受众的第一道窗口,能够直击受众的视野和心理,因此,好的图片可以为新闻报道增色添彩,是新闻报道中少数民族形象建构的关键一环。

3 少数民族形象建构办法

3.1 利用新旧媒体宣传少数民族文化

在科技发达,新媒体技术异军突起的时代,对于新媒体的利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宣传的效果,虽然新媒体在真实性、客观性的方面还存在缺陷,但是充分有效地利用新媒体来宣传民族文化,是一个直接、内容题材广泛、时效性强且方便快捷的方式,在微信、微博中也出现了许多以宣传民族文化、旅游、宗教等各类型的大V和微信群,也有许多相关网站出现,这样对民族文化的宣传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势头。

但是对于新媒体所存在的缺陷,我们还必须依靠传统媒体和主流媒体来把关,由于新媒体的自由化、随意性,不免存在一些刻意歪曲和丑化民族形象的人,这时就需要传统媒体和主流媒体来做全面、真实的报道,以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澄清谣言、以正视听。所以,新旧媒体的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时新闻报道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环,只有通过大力宣传,才能纠正受众的偏见,为新闻报道中少数民族形象的重塑提供可能。

3.2 提高记者的文化底蕴和知识素养

在新闻报道的整个过程中,记者掌握了选材、采访、编辑等重要环节,因此,记者的文化底蕴和知识素养直接决定了报道的内容将以怎样的面目呈现在受众面前。只有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少数民族习俗的记者才可能贴近民族生活、民族群众,知道少数民族同胞的所感所想,民族地区的真实情况、人民的心声客观地反映出来。在采写过程中,更要注意字词的使用,不恰当的用词和表述将会造成认识的偏差,所以,记者的文化修养,以及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对产生怎样的新闻报道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学识广博、立场客观的记者才能够报道出好的涉及民族的新闻。

3.3 培养少数民族新闻记者

涉及少数民族的新闻报道,如果以少数民族的视角来采写,那么会更加的真实客观,所以培养少数民族新闻人才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4]。“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业地位特殊,不可缺少,不可同化,因为民族新闻传播一定要顾及本民族的政策、历史、文化,因此,发展这一事业就必须有专业人才来带动。”[1]那么如何培养少数民族新闻人才?首先在高校的新闻课程设置上,尤其是民族大学,要有专门针对少数民族的新闻课程。其次,抓住少数民族新闻双语传播这一特点,鼓励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双语报道,既能向外界介绍本民族,又能使本民族同胞及时获取新闻信息。这种使本民族掌握新闻话语权的方式,可以使涉及民族的新闻报道更加贴近实际,又能避免他者叙述叙述所造成了不客观、或者不真实性。是新闻报道中少数民族形象重塑的最根本解决途径。

4结语

少数民族形象的塑造是涉及民族内容的新闻报道必须关注的一个重点,这关系到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通过对毕世祥和菊美多吉两位藏族干部的先进事迹报道,不仅使受众了解了藏区基层干部的朴实勤恳,更为记者提供了如何进行民族题材新闻报道的经验。而这些报道之所以成功的关键还是在于两位主人公感人至深的平凡故事,更在于报道者在报道过程中是怀着感动与敬佩的心情。所以,只有报道者真正把少数民族当做骨肉同胞,而不是将“民族”作为猎奇的标签来吸引眼球的时候,少数民族形象在新闻报道中的建构才有可能完全实现。

参考文献

[1]钟克勋.新闻写作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2]郑保卫.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发展报告(1949—2010)[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

[3]钟克勋.康巴地区民族新闻传播的掣肘与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8).

[4]旺堆.浅论新闻报道中的少数民形象塑造[J].西藏研究,1989,(3).

[5]刘裕国.毕世祥,雪山铭记你(时代先锋)》[N].人民日报,2014-04—03(01).

上一篇:涂磊经典语录 经典句子下一篇:浅谈企业品牌与品牌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