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旅游资源介绍

2024-05-02

克拉玛依旅游资源介绍(精选8篇)

篇1:克拉玛依旅游资源介绍

结构

管材直径

克拉管的直径可以从300mm到4000mm,两相邻规格的管材直径可相差100mm.克拉管的公称直径为管材的内径,因此在管材的环刚度或者壁厚变化时,管材的内径不变,从而保证水流量不受影响。

管材结构

克拉管的公称长度一般为6米,克拉管管身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承口,第二部分为管材主体,第三部分为插口。这三部分都是在线一次性成型。每一部分的厚度都可以根据工程需求灵活生产,因而管材的整体强度非常高。

克拉管的承口处为锥形内径,插口处为锥形外径,这种结构可以保证在采用电熔连接时,两根管子将会被牢牢的焊接在一起而没有任何的缝隙。

管壁结构

克拉管的水接触层的厚度可从2mm做到300mm,因而克拉管可以做为排污排水或者供水管。考虑到管材的可靠性及施工,建议水平层的壁厚最小为4mm.克拉管的承重层可根据工程要求采用多种管壁结构来增强环刚度。这些管壁结构在增加环刚度的同时减轻了管材的重量,节省了材料。管材的环刚可以从2KN/M2到32KN/M2。

管壁结构命名

结构PR

这种结构内壁光滑,外壁呈波纹状,环刚度高,重量低,这种结构主要用于生产排水,排污管等。这种结构的PP支撑管规格为 21,25,30,34,42,54,65,75,80,90,110mm

结构OP

这种结构内壁光滑,外壁呈波纹状,环刚度高,重量低,这种结构主要用于生产大口径排水,排污管等。这种结构的PP支撑管规格为 54,65,75,80 mm

结构SQ

这种结构内外壁光滑,由一层或者多层PP管支撑,环刚度高,这种结构主要用于生产大口径,高环刚度的排水,排污管,管件,储罐,检查井等。这种结构的PP支撑管规格为 34,42,54,65,75,80 mm

结构SP

当上面所有结构的管材不能满足工程要求时,可以根据需求来灵活的组合管壁结构,从而生产出符合要求的管材,这种结构内外壁光滑,由一层或者多层PP管支撑,环刚度高,这种结构主要用于生产大口径,高环刚度的排水,排污管,管件,储罐,检查井等。这种结构的PP支撑管规格为 34,42,54,65,75,80 mm

结构VW

这种结构内外壁光滑,可用于承受内压的管材

结构ST 这种结构内外壁光滑,管材壁厚由上到下逐渐加厚,主要是用于立式储罐。

优点

1、优异的物理性能。高密度聚乙烯有很好的刚性、强度,也有很好的柔性、耐蠕变性,而且较高密度聚乙烯更有热熔连接性能优良的特点,有利于塑料管的安装。

2、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在我国沿海地区,地下水位偏高,土地湿度大,而PE管可耐多种化学介质的侵蚀,不需防腐处理。此外,它也不会促进藻类、细菌或真菌生长,使用寿命达100年。

3.热态缠绕成型熔缝质量高,从挤塑机口模挤出的处于熔融状态的平料带和包覆料带,按预定的位置均匀的缠绕在加热的滚筒模具上,保证了结构壁管熔接缝质量,管材采用风冷却,材料冷却均匀。特别是结构设计中平料带的熔接缝被料带包覆支撑管所覆盖,提高了制品整体的抗外压能力。管材的水平层与加强结构层在熔融状态下熔接,熔缝质量高,没有内应力,管材的整体强度高。

4、环柔性

塑料管属于柔性管,在受外压负荷时,柔性管和刚性管的承受负载的机理是完全不同的。柔性管在受压破坏之前,可以有较大的变形,而刚性管在受外压破坏之前不可能有较大变形。当刚性管受外压时,负载完全经过管材壁传递到底部的管床上,在管材壁内产生弯矩,随着管材直径加大,管壁的弯矩和应力急剧加大,所以大直径的混凝土排水管常常需加钢筋:而柔性管在受压破坏前先变形— 横向外扩,管材周围的回填土壤可以起到阻止柔性管变形和外扩的作用,外压负载就被传递和分摊到周围的回填土中去了。所以,在同样外压负载下柔性管管壁内的应力较小,它和周围的回填土共同承受负载,管土共同作用。因此,塑料埋地排水管不需和刚性混凝土管一样的强度和刚度,在合理的刚度下,是完全可以达到使用要求的,这一点已被欧洲发达国家的应用实践所证实阴。

管材的物理柔性 超载影响

4.韧性、挠性好。

PE管是一种高韧性管材、其断裂伸长率超过500%,对管基础不均匀沉降和错位的适应能力非常强,抗震性好,因此,最适宜于有地震危险地区,世界各地的实践证明PE管是耐震性最好的管道。有报道说1995年日本的神户地震中,PE管和供水管是唯一没有被破坏的管道。另外,PE管的挠性是PE管可以盘卷(尤其是管径小的PE管),减少了大量连接管件。PE管的走向容易按照施工方法的要求进行改变。在施工时,可在管子允许的弯曲半径内绕过障碍,降低施工难度。

5、流通能力大,经济 上合算。PE管内壁光滑,不结垢。PE管内表面当量绝对粗糙比值是钢管的1/20,相同管径、相同长度、相同压力下的PE管其流通能力要比钢管大30%左右,因此经济优势明显。与金属管道相比,PE管道可减少工程投资三分之一左右(直径200毫米以上大管成本略高些),可盘卷的小口径管材,可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

6、安装性能优异,管道连接采用在承口预埋电熔丝同材质承插电熔连接技术,连接质量高。可做到100%无泄露,保证了管道系统寿命的相同性和运行的安全性。同时,由于该产品 在同等应用条件下比其它管材重量轻,便于运输,施工方便快捷,可降低施工费用,在应用范围,不需混凝土垫层和混凝土管基沟槽合格后即可直接敷管,基本上做到边开挖、边下管、边回填,简化了施工程序,缩短了工期。在工程验收时,采用闭气检验代替闭水试验,既加快了验收速度,又节闭水试验中繁杂的工作和大量的试验费用。

7、密封性好。PE管本身采用熔接连接(热熔或电熔),本质上保证了接口材质,结构与管体本身的同一性,实现了接头与管材的一体化。其接口的抗拉强度与爆破强度均高于管材本体,可有效抵抗内压力产生的环向应力轴向应力。因此,与橡胶圈类接应或其他机械接头相比,不存在接应扭曲造成的泄露危险,密封性能十分良好。

8、抗应力开裂性好:PE管具有低的缺口敏感性,高抗剪切强度的段异的抗痕能力,耐环境应力性非常突出。

9、低温抗冲击性好:PE管的低温脆化温度极低,可在-60摄氏度温度范围内安全使用。而在我国北方地区,在冬季野外铺设的聚乙烯埋地给水时,总结 出一条经验是在零度以下就不适宜铺设施工,因为这时聚乙烯管容易脆裂。

10、耐磨性好。聚乙烯管与钢管的耐磨性对比实验表明:它的耐磨性是钢管的4倍。

11、具有良好的抵抗222刮痕能力。研究 证明,PE等级的PE管有较好的抵抗SCG的能力和耐刮痕能力。PE100级管材则具有更加出色的抗刮痕能力。

12、良好的抵抗快速裂纹传递能力。开裂是指管道发生开裂时,裂纹以很快的速度传递,瞬间就可能使管道破坏,后果不堪设想。实践表明,在塑料管道中的PE管抵抗裂纹传递能力比其他管道要强。

13、缠绕管材料,高密度聚乙烯和聚炳烯可100%回收利用

工艺

高密度聚乙烯结构壁热态缠绕管(克拉管)生产工艺 管材生产工艺

高密度聚乙烯(PE)或聚炳烯(PP)在挤出机(1,挤管材的主体,通常为黑色具有防紫外线功能,这里挤出机可为一台或者二台)和挤出机(2,主要用于挤黄色共挤层)被塑化,并被挤出到模具3中,模具(3)分为水平层和包覆层,每层的比例由计算机控制。在水平层模具中,黄色的融体与覆在黑色融体的表面;在包覆层模具中黑色的融体将PP支撑管紧紧的包覆住形成管材的结构层。共挤的水平层和包覆层结合到一起后,缠绕到被加热的成型模具上,在模具上将管材的承口,管主体及插口一次性成型。

管材缠绕成型后。用行车将缠绕在模具上的管材吊放到冷却切削台上采用风冷却,管材温和而均匀的被冷却,避免了管材因快速冷却而产生的内应力。

冷却完的管材被放到切削台上,进行承插口的修整。在切削台上,将承口及插口修整成设计的形状及尺寸,以便达到管材电熔连接或者橡胶圈连接的要求,从而方便施工。

脱模,将修整完的管材及模具吊装到脱模台上,将模具与管材分离。

人工修整,与模具分离的管材由移动平台运送到人工修整台进行最后的承插修整,及内壁质量检查及修整,在修整完后,人工将电熔焊丝装到承口上,并将重量及管材的参数标记到管材上。

应用

结构壁缠绕管因其管壁结构灵活,因而可适应于各种应用工程。排污系统

热态结构壁缠绕管的各种管壁结构和管材,检查井,管件因其可靠的连接性能,可用于先进的排浅层系统,排水系统

用于将液体和气体物质排放到河流或者海中。热态结构壁缠绕管具有重量轻,安全,连接可靠,耐腐蚀及环刚度高等优点,因而采用热态结构缠绕管具有很大的优势。

储罐与容器

采用聚乙烯或者聚炳烯的管材可用于生产立式或者卧式储罐,且具有以下优点。适用于粮食储存 耐酸碱 强度高 100 % 可靠 系统完整 双平壁不渗漏

管路整修

采用“管中衬管”的方法重新整修破损管路的方法越来越重要

特殊应用

热态缠绕壁缠绕管还可以做特殊的用途像通风,通道等

篇2:克拉玛依旅游资源介绍

新疆克拉玛依黑油山国家3A级旅游景区简介

克拉玛依黑油山国家级3A景区位于克拉玛依市东北部,距市中心两公里多,是油田重要油苗露头的地方,“克拉玛依” 维吾尔语为“黑油”的意思,故这个天然石油沥青丘得名黑油山。这座黑色的沥青山以及它地下埋藏的石油在这里已沉睡上亿年。黑油山是三叠纪时期形成的原油。距今约一亿多年由于地壳变动,地下石油受地层压力影响,沿石裂隙不断向地表渗出,长年外溢的原油与沙石混杂固化,石油中轻质部门挥发后,剩下稠液同沙土凝结堆成此黑油山。形成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一群沥青丘。最大的一个高13米,面积0.2平方公里,油质为珍贵低凝油。黑油山整个山丘呈黑色,地表凹凸不平,这是原油挥发后,剩余的沥青被沙砾侵染形成的。偶尔有一处,看起来黑得发亮,脚踩下去松软有弹性,那是纯粹的沥青。

1992年后克拉玛依市成为地级市,新疆石油管理局经过重组,现更名为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但是纪念碑仍然耸立着。这是黑油山最富有诗意、最具传奇色彩的景物。这尊雕像的主人公叫赛里木,是一位维吾尔老大爷。在克拉玛依,流传着一个关于维吾尔族赛里木老人的爱情故事。很久以前,年轻的赛里木生活在美丽富饶的伊犁河谷。因为家穷,赛里木不得不给村里的巴依放羊。过了一段时间,巴依家美丽的女儿古丽爱上了英俊潇洒的赛里木,后来自然也有了浪漫的爱情故事。没有不透风的墙,两个年轻人恋爱的事儿被巴依老爷发现了。巴依老爷放话:要给赛里木一点儿颜色看看。赛里木听到消息,决计远走他乡,他含泪向古丽告别,谁想这位古丽wldb8.com是个痴情的姑娘,她对他说:“活,活在一起,死,死在一起。”一个月朗星明的夜晚,一对相爱的男女,骑着一匹骏马,跨过一道道山,一道道水,到了黑油山下,草草安顿下来。后来聪明的赛里木发现,山顶冒出的黑油不但可以点灯,还可以为车轴做润滑剂,于是他们用葫芦装上黑油,拿到集市上换回米面和生活日用品,维持生计。虽然,日子过得辛苦,但他们觉得非常幸福。这是一位传奇人物,也是一位聪明、勤劳、智慧的老人,他是民间发现黑油山的第一人。

篇3:克拉玛依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克拉玛依市是伴随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的建立而发展起来的现代化石油城市,成立于1958年,总面积9 500km2。克拉玛依市是新疆自治区两个地级直辖市之一,由克拉玛依、独山子、白碱滩和乌尔禾4个行政区组成,现有12个街道办事处,87个社区居委会。2008年全市户籍人口27.27万,包括37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4.6%。2008年,克拉玛依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4.29万元(按户籍人口计算),远高于全疆1.95万元的平均水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 026.7元,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 951.3元。作为石油资源型城市,克拉玛依市的医疗卫生事业是随着油田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其规划和配置满足了人群的医疗卫生需求。为了使克拉玛依市卫生资源的规划和配置有更明确的发展方向、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符合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与需求,课题组于2009年起对克拉玛依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进行了为期2年的调研,以期为政府及卫生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1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文献与统计报表查阅

通过查阅全国、新疆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与上海市的卫生统计年鉴、克拉玛依市卫生局的有关报表资料、政府文件及政府网站的信息等,收集全国(大陆地区)、新疆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与上海市卫生资源配置方面的指标以及克拉玛依市社会经济、卫生投入及公立卫生机构资产与经济状况的数据。

1.2 卫生机构问卷调查

对克拉玛依市内的所有公立卫生机构进行基本情况调查,收集机构的资源配置状况、运行、经济等指标。

2结果

2.1 卫生总投入

近年来,克拉玛依市的卫生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表1),卫生经费由1998年的1 993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35 090万元,年均增长率为33.20%;卫生事业费由1998年的1 222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32 161万元,年均增长率为38.68%,两者均远高于克拉玛依市同期14.13%的经济增长率。2008年人均卫生经费为1 286.77元(2006年,全国人均卫生经费为748.80元),人均卫生事业费为1 180.46元。2008年,卫生事业经费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为7.78%,高于上海当年的2.53%。

2.2 卫生资源配置

2008年,克拉玛依市拥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93家,其中医疗机构82家(表2),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为1 892张。

2008年克拉玛依市卫生人员总数为3 357人(表3),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占78.22%,管理人员占3.43%,工勤人员占11.74%。2005-2008年卫生人员总数年均增长率为6.37%。

注:数据来源克拉玛依市统计报表

按常住人口计算克拉玛依市的每千人口资源配置见表4。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克拉玛依市配置水平较高;与新疆平均水平相比,克拉玛依市床位数、执业医生数较低,但卫生技术人员和护士数较高;与上海市相比,克拉玛依市资源配置相对较低,尤其在床位数和执业医生数方面。

注:按常住人口计算,2008年克拉玛依市常住人口为42万。

2.3 不同机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状况

2.3.1 公立医院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状况。

从年龄构成看,克拉玛依市各医院的卫技人员以40岁以下的中青年为主,占84.40%,医院的人员结构偏年轻化。虽然显示有较多新鲜血液的输入,但可能缺乏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骨干的技术支撑。从学历构成看,克拉玛依市公立医院卫技人员以专科和本科为主,基本各占40%左右,中专学历者占13.35%,研究生学历者仅占2.40%。说明缺乏高层次的人才。从职称构成看,卫技人员以中级和初级职称为主,分别占39.09%和36.24%,高级职称者仅占12%左右,此外还有12%左右的技术人员无职称。因此,人员职称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尤其是对于大量的中青年技术人员(表5)。总体而言,克拉玛依市公立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以中青年为主,高学历、高职称的高层次人才缺乏。

2.3.2 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状况。

从年龄构成看,卫技人员主要集中在41~50岁之间,其次为30岁以下人群,但31~40岁之间的人员相对偏少,需注意人才梯队的断层现象。从学历构成看,卫技人员以本科和专科学历为主,各占50.39%和29.92%,研究生学历者占2.36%。从职称构成看,卫技人员中级职称者最多,其次是无职称者(表5)。总体而言,公共卫技人员数量不足,人才梯队有断层现象,学历结构尚可,职称晋升有滞后现象。

2.3.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状况。

从年龄构成看,30~50岁的卫技人员是主体,但30岁以下的技术人员少,表明人才梯队未形成,后备力量缺乏。从学历构成看,卫技人员主要是大专科学历,其次为中专学历,再次为本科学历者。从职称构成看,卫技人员主要是中级和初级,高级职称者仅为2人(表5)。结合年龄结构,表明职称晋升有滞后,职称结构有待改善。总体来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虽然学历构成尚可,但是青年人才严重缺乏,人才梯队有断档的危险。

3讨论与政策建议

近年来,由于克拉玛依市政府对卫生事业的重视以及对卫生事业持续稳定的财政投入,克拉玛依市医疗卫生各项工作不断加强,卫生资源总量有了很大的增长,配置也日趋合理,很多指标都超过了自治区和全国的平均水平,一些指标,例如:卫生事业经费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每千人口注册护士(师)数等达到甚至超过了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人民群众的就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在克拉玛依市的卫生资源配置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3.1 在不同行政区域内均衡配置卫生资源,促进公立医院专科化建设

全市的大型医院主要集中于克拉玛依区,而白碱滩区和乌尔禾区的卫生资源相对较少;医院基本以综合医院为主,缺少专科医院,难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卫生服务需求。建议加大对全市医疗卫生资源的调控,在各行政区划内不重复设置同级同类公立医疗机构,增强白碱滩区和乌尔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公立医院专科化建设,形成5~7个市级医疗特色专科,促进传染病、精神卫生、妇幼保健、老年护理等专科设施的建设,完善服务功能。

3.2 卫生人才队伍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卫生技术人员年龄构成不够合理,其中公立医院的卫技人员偏年轻,缺乏中年人员的技术支撑;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总体年龄偏大,人才梯队未形成,后备力量缺乏,公共卫生人员数量不足和年龄结构不合理都较突出。总体来说,由于克拉玛依地处边疆,对于优秀人才的吸引有着先天的劣势[2],加之该地区本身医学教育不发达,导致卫生人才队伍学历构成偏低,研究生学历者缺乏;职称晋升滞后,无职称人员占有一定比例,缺乏高层次优秀人才。因此,必须通过建立良好的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人才流动机制,一方面要花大力气引进并留住外来的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学科带头人,另一方面要与发达地区的医院和高校合作,提升现有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使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学历和职称结构更趋合理,从而促进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

3.3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与公立医院相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基础设施和人员配备上都有很大差距,业务能力不强,六位一体的职能没有完全体现,无法满足建立以社区服务为基础,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相结合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要求。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每年到大医院就诊的人群,有60%~70%都属于基层医院能解决的常见病、多发病[3],因此,发展社区卫生对于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因此,建议要从政府配套建设入手, 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不断增加投入, 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5],建立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原则上每个街道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0.5~1.0万人口或2~3个居委会设立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设置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保证城市社区居民步行15min内可以到达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新建、改建居住区的社区卫生服务设施,与居民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

摘要:目的:调查克拉玛依市的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包括财政投入、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和床位以及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统计报表以及对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的方法获得数据,由Epidata3.0录入,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克拉玛依市的财政投入,每千人口卫生资源占有量达到或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甚至达到发达地区水平,但是其卫生技术人员的水平偏低。结论:克拉玛依市需要在不同行政区域内均衡配置卫生资源,促进公立医院专科化建设,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促进社区卫生的发展以提高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水平。

关键词:卫生资源配置,社区卫生,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李晓燕.欠发达地区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村经济,2010(12):107-111.

[2]徐文煜,马进江,薛迪,等.新疆克拉玛依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状况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8):25-27.

[3]周光明,陈家应.对我国部分地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6(21):146-149.

[4]何宪平.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特点和宏观意义[J].社区医学杂志,2008,6(10):1-2.

篇4:克拉玛依旅游资源介绍

1958年5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克拉玛依正式建市,城市发展50多年来,克拉玛依从当初“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的戈壁荒滩,发展成为一座经济充满活力、环境充满魅力、社会繁荣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宜居城市。

近年来,克拉玛依科学审视自身优势条件和现实基础,提出了立足中国西部,面向中亚、西亚、南亚,放眼非洲、俄罗斯,把克拉玛依打造成为世界石油城的战略目标。一是建设油气生产、技术服务、机械制造、炼油化工、工程教育、石油储备“六大基地”,做大做强油气核心产业;二是发展信息、旅游、金融“三大新兴产业”,实现城市经济多元发展;三是打造最安全城市和高品质城市,提升城市现代化品质。截止目前,克拉玛依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7.5亿元,人均超过12万元,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达到1180万吨和32.4亿立方米。

2、克拉玛依市由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型面临制约因素

“十二五”时期,克拉玛依市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时期的加快发展、率先跨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在城市改革和建设实践中,一系列不容忽视的深层矛盾问题和挑战逐渐显现。

(1)从外部环境看,一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球城市的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世界城市之间的竞争程度日益加剧。二是在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浪潮中,疆内其他各地谋求跨越发展的决心很大,步伐很快,配置资源竞争日益加剧。三是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非常恶劣,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成本高、难度大,周边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克拉玛依市打造宜居环境也会产生影响。

(2)从内部条件看,一是克拉玛依市资源型城市经济特征明显,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处于绝对支配地位的石油石化产业在生产总值中占到80%以上,而文化产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很小,城市发展软实力不强,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比如地方企业创新创效能力比较薄弱;国际原油价格一旦剧烈波动,对克拉玛依市经济稳定运行仍将产生重大影响。二是以能源资源开发为导向的城市布局相对分散,规模不大,功能不全,建设投资大,运行成本高,集聚与辐射能力不强,区域经济融合能力和程度都不高,城市包容程度与开放程度都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经济与社会改革发展以及民生持续改善的任务繁重,对投资需求巨大而强烈,民间社会投资增长缓慢,公共财政“软增长”与“硬支出”矛盾日益突出。四是发展所需高精尖人才数量不够,在结构上呈现失衡现象,尤其短缺创新型领军人才。信息、金融、物流、外经贸、旅游等新兴多元产业发展和高品质城市建设的各领域高层次人才相对较少,地方企业各类人才匮乏。

3、克拉玛依市由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型有利条件

3.1发展环境总体有利

近年来,克拉玛依市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内外环境良好。

从国际看,国际贸易和投资继续扩大,世界经济正在摆脱危机,国际市场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加;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我国与与俄罗斯、中亚等周边国家在经济技术和能源领域的合作将更加密切,总体上将呈现出更多融入国际经济体系趋势。同时由于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大调整格局正在形成。

从国内看,中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加快,为克拉玛依市发挥资源和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加快发展油气石化核心产业,培育发展金融、信息、旅游等新兴产业,积极承接机械制造等产业转移,提升产业分工地位,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集群,优化经济结构带来了战略机遇。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实现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新疆的政策,其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资源税改革试点、逐步放宽天然气利用等政策为克拉玛依市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3.2发展条件优势明显

从克拉玛依市自身条件看,作为一座石油城市,克拉玛依是国家重要的石油石化产业基地、中国石油实施“新疆大庆”战略区和自治区重点建设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1)明显的区位优势。克拉玛依处在泛中亚世界级油气富集区上,在我国实施向西开放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克拉玛依向东通过乌鲁木齐,可直达内地;向西直达塔城、伊犁,可连通阿拉木图、阿斯塔纳,辐射整个中亚;向南通过独库公路直达塔里木、喀什,可连通南亚;向北与俄罗斯中西部发达地区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深入拓展油气合作共同发展空间。

(2)丰富的矿产资源。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的主战场准噶尔盆地,油气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发现了新的大油区,总资源量超过10亿吨,将成为克拉玛依油田今后油气储量与产量的新基地。

(3)雄厚的工业基础。克拉玛依油田历经57年发展,在油气生产加工基础、系统工业技术和管理积累了雄厚的经验,拥有完整的石油石化产业链,已经形成了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工程建设、工程设计、技术服务、装备制造、运输通讯、发电供水等门类齐全的石油化工生产体系。

(4)较强的人才科技实力。以石油石化专业人才为主体,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万多人。

(5)特殊优势的领导体制。市、油田党委合一和政企分设的领导体制,在克拉玛依的整体发展过程中将继续发挥特殊的政治优势,高效统筹央企与地方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殊作用。

(6)优势明显的城市品牌。经过改革开放来的建设发展,克拉玛依已经成为一座被誉为“西部明珠”的现代石油城市,拥有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诸多城市建设殊荣,进一步提升了克拉玛依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4.结论

克拉玛依市优厚的经济基础和强劲的科技实力,具有周边城市无可比拟的优势,战略性的、智慧性的利用好这些优势,同时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经验教训,与周边城区建设区域经济圈,是进行城市转型、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因此,克拉玛依市找准城市定位,明确相对优势根据所处的区域和国民经济发展环境,确定自己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战略目标,培植发展适应自身的主导产业,并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和相关产业的综合发展,最终由单一的资源型城市转变为综合型城市必将成为可能。

篇5:克拉玛依市旅游房地产吸引力研究

国外关于旅游房地产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并不直接称为旅游房地产,而是有一些类似的称呼如休闲不动产(Recreational Property)、度假地不动产(Resort Property)、休闲房地产(Reereationa1 Rea1 Estate)、度假地房地产(Resort Rea1 Estate)等。这些研究以实际的旅游房地产发展和变化为主,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对未来发展做出实际规划为目的。

国内最早以论文形式探讨旅游房地产有关问题的学者之一是陈卫东,他在1996年从房地产组织的角度探讨了旅游房地产的开发模式。目前,国内对旅游房地产的研究如图1所示,主要分为旅游房地产内涵、旅游房地产经营管理、旅游房地产发展三大方向。其中,内涵主要包括旅游房地产的概念及特征,经营管理主要分为开发经营模式、旅游房地产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研究、旅游房地产对经济的作用及旅游房地产市场分析等方面,旅游房地产的发展主要分为发展水平、发展制约因素及发展措施等方面。

本文主要研究克拉玛依区域旅游房地产对游客的吸引力,通过对吸引力的计算分析,论证旅游房地产的发展水平。

2实证研究

2.1调查区概况

本研究选择新疆克拉玛依市为研究区域。克拉玛依是一座以石油石化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为了从根本上摆脱资源型城市矿竭城衰的危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该市就在寻找城市的转型之路,并提出城市转型的计划,预计“十二五”期间内建设成为国内知名旅游城市。

克拉玛依旅游房地产业的出现紧随旅游业的发展。研究区旅游房地产的发展起步于依托政府接待外宾和作为旅游接待的克拉玛依宾馆、克拉玛依外宾馆等极少数酒店。随着房地产业及旅游业的发展,克拉玛依才真正开始了旅游房地产的一系列开发,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开发了不同星级的酒店,既有博达银都酒店、独子山玛依塔科酒店、宝石花酒店等高档酒店,也有正天华夏大酒店、海棠酒店等中等酒店,还有温州商务宾馆等中低端酒店,同时兼具很多休闲度假村及休闲广场、文化街、旅游景点等一系列旅游房地产项目。但是总的来说,克拉玛依的旅游房地产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2数据来源

2.2.1问卷设计与数据结构

笔者于2012年4月及12月进行了克拉玛依城市旅游房地产发展问题综合性社会调查,内容涉及当地旅游房地产的吸引力、游客参与当地旅游的情况及参与投资房地产情况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对克拉玛依旅游房地产对游客的吸引力情况及数据做分析研究。

2.2.2调查过程

本研究采用实地走访与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相关部门访谈与文献收集、整理、分析阶段。通过与当地相关部门协商、沟通获取第一手资料。第二阶段为调查与游客访谈阶段。采取抽样调查的形式,对到克拉玛依的游客进行问卷发放、填写和回收。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1份,回收有效率为95.5%。

2.3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层次分析法AHP对旅游房地产吸引力评价指标权重,然后采用李克特量表的方法来确定评价因子集,并运用模糊评价法进行分析评价。

3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3.1克拉玛依旅游房地产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吸引力理论体系及旅游房地产发展自身的特征,借鉴王艳辉、贾县民等学者关于旅游房地产开发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成果,根据层次分析法的思想,在满足系统性、可比性、重要性和可操作性等要求下,结合游客对城市旅游房地产吸引力的认知,来确定克拉玛依旅游房地产吸引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3.1.1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各矩阵及指标权重

分析系统中各因素间的关系,对同一层次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比较。计算各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向量和最大特征根λmax,并对最大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排序,即各指标的权系数。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最大特征根λmax(见表1),权重如表2所示。

3.1.2一致性检验

为了进行矩阵的一致性检验,需要计算一致性指标CR,计算公式为。其中,,RI为平均随即一致性指标,可查表确定该数值。当CR值<0.10时,则认为该判断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即权系数的分配是合理的;当CR≥0.10时,则认为该判断矩阵没有通过一致性检验,应当对判断矩阵进行适当的修正,即全系数需要重新分配。根据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公式,计算得出克拉玛依旅游房地产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各个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1)。结果显示各矩阵权系数分配合理,并最终确定克拉玛依旅游房地产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如表2)。

3.2各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每一指标进行量化评价,并最终得出克拉玛依旅游房地产的吸引力。

3.2.1建立评语集

按照模糊评价的流程,首先要确定模糊评判因素集U=[u1,u2,u3,u4]=[生态吸引力指标,建筑设施吸引力指标,旅游功能吸引力指标,附属配套吸引力指标],然后根据李克特量表的问卷调查统计整理的各个指标数据结果,构造评价指标的评语集合V=[V1,V2,V3,V4,V5]=[优,良,中,差,很差]。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分析,克拉玛依旅游房地产吸引力各指标评价集合见表2。

同时,参考其他国内外各种综合评价分值的分级方法,为了便于计算,将主观评价的语义学标度进行量化,并以此赋值为V=[100,80,60,40,20],笔者根据阈值原则给出如表3的判别标准。

3.2.2评定个指标评价等级

以建筑设施吸引力为例,根据建筑设施吸引力指标,建立建筑设施吸引力评价矩阵R2:

W2=(0.057,0.133,0.296,0.188,0.15,0.176),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Si=Wi·Ri,可以计算建筑物设施吸引力因素的隶属度向量S2,S2=W2·R2=(0.024,0.169,0.337,0.287,0.182)。说明33.7%的受访人群对克拉玛依建筑物设施吸引力为中等水平,28.7%认为吸引力水平为差。同理,计算得出项目层隶属度为:S1=W1·R1=(0.019,0.060,0.166,0.371,0.385),S3=W3·R3=(0.056,0.275,0.380,0.276),S4=W4·R4=(0.014,0.027,0.286,0.405,0.268)。

最后,计算得出克拉玛依旅游房地产吸引力综合评价值。根据公式Bi=Si·VT得出评价因素的得分B1=S1·VT=39.161,B2=S2·VT=51.330,B3=S3·VT=43.051,B4=S4·VT=42.276,根据公式B=ΣimW·Bi得出克拉玛依旅游房地产吸引力的综合评价值为43.924。

3.3评价结果

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克拉玛依旅游房地产吸引力为43.924分,吸引力属于差的等级。其中,克拉玛依旅游房地产的生态吸引力为39.161分,吸引力属于很差的级别,建筑设施吸引力为51.33分,吸引力属于中等水平,旅游功能吸引力为43.051分,吸引力属于差的等级,附属配套吸引力为42.276分,吸引力属于很差的级别。

4结论与讨论

从克拉玛依旅游房地产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当地旅游房地产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旅游房地产对游客的吸引力属于差的等级,克拉玛依旅游房地产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实现克拉玛依旅游城市的目标,必须对该地区旅游房地产进行优化,提升旅游房地产的吸引力。优化路径主要包括:对吸引力较差的旅游房地产进行形态更新,对吸引力差的旅游房地产进行外延融合,对吸引力水平中等的旅游房地产进行内涵的挖掘,多路优化城市旅游房产系统。

4.1形态更新

旅游房地产发展要求形态更新,“形”指旅游房地产的外在形象,“态”指旅游房地产的组成和发展态势,形态更新也是最基本的优化旅游房地产的路径。由前文分析可知,克拉玛依旅游房地产系统中,附属配套和生态对游客的吸引力最弱,因此,需要从最基础的形态更新对克拉玛依生态系统及附属配套进行提升。通过对资金投入、智力投入和科技投入,改善旅游房地产的外在形象时,也需要把握旅游房地产的发展态势,逐步完善旅游房地产的旅游功能,完善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克拉玛依文化街的建成即是克拉玛依旅游房地产形态更新的里程碑。克拉玛依文化街的建设起源于1998年老防护林的改造,当时的改造除了对形态提出了强烈要求外,还强调了文化街应该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的作用。2001年文化街建成,提升了克拉玛依旅游房地产的吸引力,也提升了城市品位。

4.2外延融合

外延融合的优化路径主要是通过整合其他社会资源、经济资源来提升旅游房地产的吸引力。如通过各种会展、节庆、商务、娱乐等活动或事件,促进旅游房地产的发展,提高旅游房地产的层次,提升旅游房地产的吸引力。如通过第七届新疆国际旅游节、中国新疆首届旅游商品博览会暨音乐美食节等节庆活动,使克拉玛依旅游房地产与这些社会资源相互融合、促进,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旅游房地产的外延发展,逐步完善城市的旅游功能,克拉玛依的旅游业近年来迅速崛起,已建成以石油工业旅游、世界魔鬼城、城市休闲景观“三大品牌”为支撑的旅游产品体系,正大步迈向旅游城市的目标。

4.3内涵挖掘

内涵挖掘优化旅游房地产系统,指在目前城市旅游房地产的吸引力水平下,通过对旅游房地产系统的深度开发,将旅游房地产的内涵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在游客面前,从而达到提升旅游房地产吸引力的目的的优化模式。内涵挖掘的优化路径,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种是不断开发更多的旅游房地产吸引物,从数量、类型、规模三个维度入手,提升旅游房地产吸引力。另一种方式是在深度上不断挖掘现有旅游房地产的价值。

克拉玛依旅游房地产吸引力的提升路径有内涵挖掘式、外延融合式和形态更新三种,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优化是一个综合、动态的过程,因此,这三种路径是可以同时存在、共同促进的。

参考文献

[1].陈卫东.区域旅游房地产开发研究.经济地理.1996.16

[2].王艳辉.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优化及其应用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0

[3].贾县民.旅游房地产开发综合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商场现代化.2011.7

篇6:甘孜旅游介绍

TIPS:东线:“蜀山之王”貢嘎山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海螺沟旅游景区;康定旅游区;九龙伍须海、亚拉雪山、美人谷丹巴、泸定桥红色旅游。

南线:“蓝色星球上最后一块净土”的稻城亚丁自然保护区;乡城“香巴拉七湖”、得荣下拥、理塘岗波岭(格聂神山)、巴塘“藏东第一圣湖”措普湖、得荣“太阳谷”下拥风景区等。

篇7:克拉玛依旅游资源介绍

一、加快推进克拉玛依产城融合发展的迫切需求和重要性

克拉玛依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石油石化产业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支配地位。其中,白碱滩区又是油田的主要开采区,石油储量大,质地优良,一直是克拉玛依石油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但这也造成白碱滩区经济构成和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对资源的依赖性更加突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和矿区特征表现也是全市最为明显的。近年来,随着辖区石油资源的减少以及克拉玛依石化园区的快速崛起,石油产业对白碱滩区经济社会的带动促进作用开始减弱,后劲不足。突出表现在城区人口不断流失、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老化、新的产业体系尚未形成、持续发展的空间潜力严重不足、城区的定位分工不够清晰甚至功能地位还有

所弱化等方面。因此,加快城市的转型发展,加速与石化园区产业发展的融合,无疑是白碱滩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充分考虑石化工业园区和白碱滩区发展实际,发挥各自优势,依托城区服务园区建设、依靠园区促进城区发展,走产城融合发展之路,有助于克拉玛依这样的资源型城市明确功能定位,实现区域的分工协作;有助于整合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有助于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产业,超前谋划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克拉玛依石化工业园区与白碱滩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路构想

通过对白碱滩区与石化工业园区发展阶段、空间布局、分工合作以及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在广泛参考借鉴国内外城区与园区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和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的发展基础和现实需求,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产城融合,一体化发展

“产城融合,产城一体”,即把开发区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构筑宜居宜业的产城融合发展格局。在克拉玛依打造世界石油城的战略指导下,紧紧抓住石化工业园区升格的机遇,充分发挥白碱滩区现有的资源优势和基础设施配套保障能力,明确定位,积极主动地服务园区、支持园区,加快促进石化工业园区综合实力提升,增强园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引领带动作用。按照克拉玛依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以及产业发展等规划布局要求,重点合力建设“三大基地”,牢固树立“产城融合”理念,按照“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产城一体化”的思路,统筹谋划产业园区和城市新区建设,注重园区规划与城区建设规划的衔接,做到空间上产城共进、布局上功能区分、方法上协调统筹、时序上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推进。科学筹划“一镇(三坪)一园”布局,积极探索“建设、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城区创建模式,通过加快白碱滩区与石化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进程,激发城区活力,构筑起为石化工业园区服务的宜居宜业宜商新格局。

在石化工业园区升格,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加,管理相对独立(石化工业园区具备独立发展的空间)的基础上,整合双方资源和产业优势,构建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进入一体发展阶段。主要是在不涉及行政区划调整的前提下,设立专门一体化发展秘书联络协调处,专门负责协调政策制定实施、产业选择发展、规划落实建设、公共服务保障和社会全面发展等涉及石化工业园区和白碱滩区双方的各项事务,有效打破行政区划阻隔,实现两地各种资源的统筹调度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拓展两地市场空间,加速两地经济融合。特别是要争取通过统一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实现双方在财政、城建、交通、土地、水利、环保等领域的一体规划、一体发展。最终通过一体化发展模式,不断优化城市产业发展环境、拓展城市产业发展空间、挖掘城市产业发展潜力,为石化工业园区和白碱滩区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第二阶段:园政合一,建设新型园区服务型政府

随着石化工业园区的逐步发展壮大以及白碱滩资源型城区转型发展的推进,在双方一体发展、高度融合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经验,尝试彻底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以推动地方政府改革,建设新型开发区服务型政府为突破口,改革园区和城区原有体制,将园区与相邻的白碱滩区体制合一,走“园政合一”的发展模式,打造克拉玛依市石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区。将白碱滩区整体纳入石化工业园区,统一管理,园区管委会与白碱滩区政府合二为一,将园区作为一级政府,赋予开发区政府较大的经济与社会管理权限,从根本上解决园区管理权限范围模糊与责权不明、职权缺失以及白碱滩区人口、产业等长期持续发展问题。同时,借助园区的政策 优势和管 理体制优势,强化新区组织内部管理体制,采用新型的现代化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提高新区政府办事效率,建立起“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现代管理模式,更好地为公民与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加快新园区从“政策区”向“功能区”的转变,持续保持新园区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建设新型园区服务型政府,更好地促进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打造克拉玛依乃至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升级版。

三、促进克拉玛依石化工业园区和白碱滩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完善相关规划

根据产城融合发展的要求,结合园区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布局,对石化工业园区和白碱滩区现有的各类规划进行整合、完善和优化,把分散的资源集成为统一的规划,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并学习借鉴先进工业园区的理念,形成统一的规划体系,树立综合统筹的发展理念,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促进产业体系与城市体系的高效融合,实现产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同时注重产业、交通、配套设施等的有机统一,统筹好生产、消费、就业、服务等功能区的合理分区,切实满足人口集聚和空间拓展的需要,促进各区域有效衔接,实现分配合理、优势互补。在设施布局上,要依托白碱滩区三坪镇适当布局必要的公共商务和生活服务设施,既满足园区企业员工的需求,又可成为新区发展的重要节点。

(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提升

由克拉玛依市统筹进行产业的空间布局,根据全市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制造更加优惠的政策和市场条件,鼓励符合白碱滩发展方向的企业落户,由白碱滩区全面负责企业落地的所有后续服务;或者发挥克拉玛依市特殊的体制优势,按照企业生产区归属的原则,加大白碱滩区税收的分享比例,增强白碱滩区自身财力供给能力,发挥白碱滩区服务、支撑、保障的功能和作用,合力打造克拉玛依地方工业经济增长的新核心。

(三)坚持融合发展的共赢模式

打破地域限制,推进克白组团式发展是区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区域分工合作,合理配置资源和要素,不仅顺应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潮流,也是实现区域共同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充分考虑整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的基础上,按照规划同筹、交通同网、产业同布等思路,以资源科学配置为切入点,全力推进区域产业布局、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等专项规划的对接,形成梯次鲜明、功能协调、布局合理的规划体系,并进而推动落实。

(四)明确白碱滩区和石化工业园区的行政责权关系

白碱滩区和石化工业园区的行政职责部分重叠。由于克白中部城镇组团发展的区域行政分割体制障碍依然存在,从获取利益和追求自身发展出发,就会导致双方各行其是,从本区利益而不是区域利益出发进行发展规划,造成区域资源内耗严重,严重阻碍区域共同发展。因此,可通过融合发展的契机,建立白碱滩区政府和石化工业园区管委会主导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会议,成立项目推进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分工,限时解决产城融合中遇到的问题,如做好利益分配工作,让双方共享发展成果,建立起牢固的经济利益合作纽带,实现园区和白碱滩区的产业功能、生活功能、城镇功能、生态功能的相互融合,同时使区域内产业、居住、就业相对平衡。

(五)完善提升合作共建基础设施水平

以设施一体化共建为要求,统筹人力、物力、财力,加快区域的基础设施水平,推进白碱滩区与石化工业园区在综合交通、能源保障和信息网络共建共享,构建便捷高效现代的综合交通体系、清洁安全积极的能源保障体系和统一互联畅通的信息网络体系。加快建设连接园区—三坪镇—白碱滩镇的公交线路,改善和加强新城内部的交通联系,有效提高白碱滩区域石化工业园区的通达性, 方便双方 人员的往 来流动,同时也为城市经济与产业发展的相互支撑和促进打下坚实基础。

(六)充分发挥克拉玛依市的统筹协调作用

一是加强城市相关规划完善和衔接,严格落实克拉玛依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由克拉玛依市统一出面,协调与央企在土地利用等方面的问题,做好白碱滩区和化工园区的工业土地收储和使用工作。二是发挥好经济政策在体现产业发展方针、良性引导投资方向、推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较快转型。三是赋予白碱滩区相匹配的财权和事权,增强在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

(七)“园政合一”的工作思路

篇8:奠基克拉玛依

它的发现、勘探和开发,在我国政治、科学上均具有重大意义。砥砺50年,一代代石油人奉献与拼搏推动克拉玛依油田不断发展。回顾50年的历史,有太多的人需要铭记,我们谨以几个闪光的身影,勾勒出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的曲折与辉煌。

陆铭宝首带队伍征战黑油山

1955年,新疆石油公司成立。

1955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石油勘探会议决定:由独山子矿务局组织派遣一个井队去黑油山地区打一口探井。

1955年6月14日,陆铭宝和其他35名“1219青年钻井队”队员坐着敞篷车向黑油山进发了。虽然只相距150公里,但独山子与黑油山的地貌相差还是很大的:临近独山子的百年老镇乌苏的农牧业基础,让北疆的这个金三角地区充满了田园风光。而黑油山周围则是一片荒凉。

作为征战黑油山第一支钻井队的队长,年轻的陆铭宝和队员们一样,没有被眼前的戈壁荒滩吓倒,他们的心中充满着憧憬:如果能在准噶尔盆地找到一个大油田,这是新疆石油工人的光荣和骄傲!

“艰苦”,是后人对克拉玛依油田前辈们工作状态的评价。50多年前的这些小伙子的字典里并没有这个词,他们关心的只有一件事:早日发现大油田。经过三个月的奋斗,黑油山1号井在620米处胜利完钻。为了亲眼看到自己打成的第一口井出油,1219队全体队员要求继续承担试油任务。

1955年10月29日,一股黑色的原油正肆无忌惮地释放着四亿年的压抑,喷薄而出!用10毫米油嘴试产,8个半小时喷出原油6.95吨!

尽管黑油山1号井的喷油并未立刻让黑油山地区成为准噶尔盆地主力油田所在地,但后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大油田就此诞生!

这一刻,距离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声音,仅仅隔了6年零28天!1955年11月26日,新华社报道了黑油山第一口探井出油的消息。

毛泽东在中南海捧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人民日报》向时任石油工业部部长李聚奎打电话:“聚奎啊,我向你表示祝贺啊!”老人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后来,毛泽东将李四光赠送给他的那块来自克拉玛依油田的岩心摆放在他书房里那部高大的书橱中,直到逝世。

康世恩拍板准噶尔盆地石油勘探重点转向西北缘地区

1955年12月下旬,李聚奎亲临现场,

传达党和国家关于加速发展石油工业的指示,要求新疆石油工业战线加强对克拉玛依的勘探。

1956年2月,北京召开全国石油勘探会议,会议要求加快黑油山的钻井和试油,争取上半年查明黑油山构造的工业价值。

就在这个月,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有了自己的“大名”——5月1日,黑油山油田正式更名为克拉玛依油田。

2月26日,李聚奎和石油工业部部长助理康世恩在北京向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作了关于石油工业发展的专题汇报,报告了黑油山第一口探井的出油情况和勘探前景。

3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陈云召集康世恩、地质部副部长何长工和石油工业部副部长李人俊讨论加速新疆石油勘探的问题,并指示要进一步壮大石油勘探力量,克服一切困难,在两三年内查明一两个广大的产油区域。

石油工业部党组迅速组织讨论。4月7日,他们向陈云、李富春、薄一波递交报告。报告总结了准噶尔盆地勘探的经验和教训,认为从独山子到黑油山之间的广大地区,是很有希望的石油聚集带,而且储油层变化不大,对油田开发十分有利,应集中力量,大力勘探。

1956年4月19日,康世恩率领工作组和苏联专家一行20人赶到了黑油山。

这是康世恩第一次踏上黑油山,此后的几天里,康世恩一行考察了黑油山1号井、吐孜玛扎沟、乌尔禾地区的沥青脉和魔鬼城,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恰恰就在此时——1956年4月23日,位于南黑油山两个局部构造之间的4号井又出油,这进一步证实了黑油山确有不受背斜控制的油藏存在。

这时,康世恩心中其实已经有了明确的思路——将准噶尔盆地的石油勘探主力方向转到黑油山地区。

1956年5月2日,《克拉玛依——乌尔禾钻探工作的决定》出台:新疆石油勘探的重点由南缘转向西北缘;继续扩大黑油山的勘探面积,在红山嘴至乌尔禾以北共约39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部署10条东西向钻井大剖面,地震、重力、电法、地质浅钻、深井钻探一起上,开展区域综合勘探。

康世恩的这一决策被称之为:“撒大网,捞大鱼”。这一天,也是克拉玛依油田进入全面勘探开发的起始日。

谈起这段历史,原新疆石油管理局老领导张毅动情地说:“没有康老的‘撒大网捞大鱼’,就不会有黑油山一带的突破。可以说,‘撒大网捞大鱼’是我国石油勘探史上第一次从整体解剖盆地二级构造带的区域勘探入手,进行综合勘探的伟大实践,它改变了长期沿盆地四周找油苗、查构造即‘溜边转、找鸡蛋,见到油苗就打钻’的被动勘探局面。”

其实,直到今天,南缘地区从未离开过克拉玛依石油人的视野,并且已经用部分事实证明了这里也是发现大油气田的希望地带。

骆崇禄小翻译等待表扬却被秦峰副局长了一顿

1955年6月的一天,任新疆石油管理局苏联专家翻译的骆崇禄,随潘杰列耶夫到井队检查工作。

潘杰列耶夫担心钻井的安全问题,要求这个小伙子爬上20多米高的天车,检查油轮加油情况。

骆崇禄二话没说就上去了。

之后,他非但没有因“不是专职钻工而敢爬天车”的行为受到表扬,反而被新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秦峰一顿“狠”——没有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

克拉玛依油田的创建之初,在后人的记载里,多是广大石油工人奋不顾身、努力拼搏的场面。这总是给人一种“要油不要命”的感觉。其实不然,虽然那时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HSE体系,但“石油工人是油田的宝贵财富”的概念,却根植在各级领导、特别是军官出身的领导的心中。

当时,在克拉玛依油田的石油工人大都是从部队转业来的,大部分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石油知识培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新疆石油管理局所属钻井单位的领导就经常将队里的技术员都派到各个队里,给工人们上安全课。

“安全”这个理念,被克拉玛依油田不断发展和强化着——

最初的口号是“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这口号里透射着一种很强的目的性:伤了人、损坏了设备,将耽误生产任务的完成,就会耽误拿下大油田的时间。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安全观念在克拉玛依油田被不断强调。目前克拉玛依油田喊出的“坚决不要带血的石油和天然气”,已经把“人”高高地放置在了生产工作的上方。

秦峰把克拉玛依油田从死亡线上拉回

195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对余秋里强调:1960年国家急需原油1000万吨。余秋里仔细算了笔账发现,即使在1959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国年产原油也不过400多万吨,离国家的要求差远了。

“国家缺油,国家要油”!使命感在催促克拉玛依石油人——

由于对克拉玛依油田复杂性的认识不足,1959年油田又不适当地片面追求高产量,1960年,油田开始出现了“两降一升”(地层压力下降、产量下降、油气比升高)的被动局面,克拉玛依油田连同百口泉油田、乌尔禾油田和红山嘴油田的原油总产量一度掉至85.5万吨。

正在这时,大庆油田被发现,松辽盆地上的石油大会战开始了。1960年2月,根据石油部要求,从克拉玛依油田抽调走了5600名精兵强将。秦峰即刻受命担任新疆石油管理局第二任局长。

克拉玛依油田是全国原油的主要供给地,他十分清楚,油田出现“两降一升”,对困难中的共和国意味着什么——油藏将有可能被完全破坏,失去工业开为此,他在各种会议上大声疾呼:“我们要对党和国家负责,绝不能让好端端的油田毁在我们的手里。” 为搞清楚“两降一升”的原因,秦峰亲自在油区蹲点一个多月,收集整理了大量地质资料,并多次召开地质技术干部座谈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着手研究改变油田被动局面的对策与措施。

1960年8月,秦峰率领地质、采油、计划等部门的人员前往北京汇报油田开发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这是秦峰就任局长后第一次上北京,加上汇报的都是问题,他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并做好了挨批的准备。

会议由余秋里主持,副部长李人俊、康世思、周文龙及勘探司等司局领导参加。

出乎意料的是,领导不仅没有批评秦峰,反而安慰他,让他不要惊慌失措,要从长远着想,重新认识油田,摸清油层的地下规律。这让秦峰倍受鼓舞。会议刚结束,秦峰和秘书杨湘岳一起连夜整理领导讲话。第二天早上8点,他们就前往北京电讯大楼召开电话会议,以最快的速度向新疆石油管理局传达了石油部领导的指示。秦峰回到克拉玛依后,又召开干部大会,让干部职工不要有悲观情绪,各级干部要认真学习,提高对油田的认识。

1960年9月,余秋里带领工作组来油田蹲点调查一个月,发动技术干部和工人系统调查分析油田生产状况,总结原因,确定了“以采油为中心,加强注水、修井、油井管理,逐步改变油田生产被动情况,使油田逐步走向合理开采”的工作方针。

工业生产必须要遵循客观规律来办事,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在科学规律的指引下,1965年克拉玛依油田原油产量恢复到93万吨(含百口泉油田、乌尔禾油田、红山嘴油田),年底具备了年产100万吨的生产能力,1966年达到114.7万吨(含百口泉油田、乌尔禾油田、红山嘴油田),实现了稳产100万吨的调整目标。

至此,包括一区至八区的狭义上的克拉玛依油田基本形成。

陈新发全面推进油田“二次开发”

2006年新疆油田公司总经理陈新发提出了新的“二次开发”理念,即除了系统管理、统筹部署、物理手段,他更注重化学手段:运用化学物质与油藏岩石矿物的产生反应,改善油层的油流通道以提高产量。“二次开发”,就是把相对容易动用的储量开采完之后,进行更高难度级别储量的开采。在克拉玛依油田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二次开发”的概念,是在1996年6月18日。但那个“二次开发”,是纯物理手段,依靠在一个区块上多打井,多产生泄油面积而增加采收率,现在克拉玛依油田“二次开发”能力早已超越物理层面。

2007年2月9日,新疆油田公司二届三次职代会暨2007年工作会议召开,陈新发在工作报告中指出:“从2007年起全面部署和实施克拉玛依二次开发工程,按照‘整体部署、试验先行,立体调整、规模实施、利于三采’的原则,分精细描述、精细分注、精细调整三个层次,分期、分步实施老区调整,科学再造油田老区开发体系。”

这是克拉玛依油田“三次采油工业性试验研究”重点项目,也是中油股份公司重大开发试验项目之一。

2009年1月15日,在新疆油田公司召开的三届二次职代会暨2009年工作会议上,陈新发在工作报告中谈到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时说:“……老区稳产基础进一步夯实。克拉玛依油田二次开发全面推进,累计建成产能56.48万吨。强化注水注汽,完善注采关系,优化增产措施,增产原油138万吨……截止到2009年3月,七中区克下组油藏复合驱工业化试验区内有17口油井被复合驱油技术“推”出了原油。这种复合驱油技术,是“三次采油”技术的一种,属于新疆油田公司提出的“二次开发”的大概念中的具体手段。

50年来,克拉玛依油田9个油区一共钻井12328口,有9617口井在开井生产,为祖国的石油工业贡献了1.6亿吨原油、185.7亿立方米溶解天然气。

上一篇:《“泛娱乐化”的根源和危害》阅读练习及答案下一篇:茶店子汽车站到九寨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