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报告卡

2024-05-10

传染病报告卡(精选14篇)

篇1:传染病报告卡

传染病报告卡质量

1.报告卡片填写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卫生院随机抽查传染病报告卡片10张(不足10张按实际数调查,县级医疗机构抽查20张),对填写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行评价。

1.1填卡完整性

填写完整的传染病报告卡内容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详细地址、疾病名称、发病日期、诊断日期、病例分类、填卡日期、报告单位、报告人、14岁以下(含14岁)儿童家长姓名。缺少任何一项,即认为不完整。

1.2填卡准确性

纸质卡片关键字段填写完整清楚可认,合乎逻辑,诊断日期和填卡日期无涂改,可认为卡片填写准确。如果卡片填写字迹不清,或有明显逻辑错误,或与门诊及住院登记信息明显不符,则认为卡片填写不准确。

2.医生填写报告卡片与网上录入报告卡片内容一致性 此项工作与报告卡片填写完整性和准确性的调查同时进行,将抽取的卡片与网上录入报告卡片中的内容进行一致性比较。比较的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现住详细地址、疾病名称、发病日期、诊断日期、病例分类、填卡日期、报告单位、报告人、14岁以下(含14岁)儿童家长姓名。其中任何一项不相符,即认为不一致。

3.传染病报告及时性

对所抽取卡片对应的传染病个案,现场查阅门诊日志、住院病例登记、传染病报告卡收发信息以及网络直报系统相关数据,收集以下信息:1)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簿上的病例诊断时间;2)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时间;3)预防保健科将卡片录入网络直报系统的时间。医生诊断时间至网络直报系统卡片录入时间在规定时限之内的,认为报告及时。也可根据以上信息分别计算每一环节所需的时间和及时率。

(三)传染病漏报调查 1.门诊漏报调查

下半年调查抽查2015年7~12月份,随机抽取内、儿、急诊、呼吸、肠道、肝炎、皮肤性病等传染病相关科室门诊日志中登记的传染病病例(不同月份的病例均应包括,并兼顾不同科室),县级医疗机构共20例、乡镇级医疗机构共10例(不足按实际数计算),与网络直报系统中的报告卡片进行核对,凡网络直报系统中无该病例的报告卡片者视为漏报,并填写附表3进行登记。此项工作可结合门诊传染病登记情况调查一起开展。2.住院部漏报调查

上半年调查抽查2013年1~6月份,下半年调查抽查7~12月份,随机抽查(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儿、传染病科的出入院登记本或HIS系统住院病人信息库中记录的传染病病例(不同月份的病例均应包括,并兼顾不同科室),市级医疗机构共50例、县级医疗机构共30例、乡镇级医疗机构共10例(不足按实际数计算),与网络直报系统中的报告卡片进行核对,凡网络直报系统中无该病例的报告卡片者视为漏报,并填写附表4进行登记。此项工作可结合住院传染病登记情况调查一起开展。

3.化验室漏报调查

上半年调查抽查2009年1~6月份,下半年调查抽查7~12月份,随机抽查部分传染病的确诊阳性结果,病种包括伤寒、疟疾、乙脑、流脑、痢疾、淋病、梅毒,共抽查30份(不足按实际数计算),将查出的实验室诊断病例与网络直报系统中的报告卡片进行核对,凡网络直报系统中无该病例的报告卡片者视为漏报,并填写附表5进行登记。

4.漏报调查数据汇总

将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分别填写汇总表(附表6~9),计算漏报率。

篇2:传染病报告卡

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医生或检验医生在诊断传染病后,须按照《《传染病报告卡》的要求填报。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报告卡填写必须完整、规范、字迹清楚,无错项、漏项和逻辑错误,填报人应签名。应尽可能填写工作单位(学校或托幼机构名称),以便于及早发现同一单位(学校或托幼机构)的疫情。肝炎、菌痢、梅毒、淋病必须填写实验室诊断依据。传染病死亡病例,在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应同时填写死亡日期。

①《传染病报告卡》填卡及时性:传染病病人诊断必须注明具体时间,自传染病诊断至卡片录入不得超过24小时。

②《传染病报告卡》填卡完整性: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患者单位、现住址、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填卡日期、疾病名称10 项为必填项目。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并在诊断传染病的潜伏期内的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患者若为学生,患者单位必须填写患者就读的学校或托幼机构名称。符合以上要求的为填写完整卡片,1 条未达要求即为不完整。

篇3:临床报告卡管理系统的应用

《临床报告卡管理系统》主要用于管理国家或者政府规定的需要上报的各类疾病有关的报告卡,包含:传染病报告、死亡医学证明书、艾滋病报告副卡、食源性疾病异常健康表、农药中毒卡、职业中毒报告卡、5 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及其副卡、AFP病例报告卡等相关上报卡。传统手工上报工作量大,并且存在漏报及数据查询难度大,镶嵌在工作站中,可以减少医护及相关科室的工作量,但漏报率统计不太准确。从而我们在医生下达诊断的时候,自动判断是否需要上报,需要上报,直接弹出对应的报告卡,取消后,也可以手动上报,如果未报,相应的管理科室可以直接统计出未上报的。

2.1 系统运行的流程图

2.2 系统运行.流程

1)病人临床疾病直接上报

点击【上报】按键,在弹出的列表中可以选择相应的临床上报卡,点选上报卡,填写相应的上报信息,点击【保存】按键上报。

2)通过下达诊断信息上报疾病

设置好相应的字段值,例如:设置艾滋病的icd10 编码为‘B24.X01|B24.X51|’

点击左侧病人列表前的“+”符号,在出现的二级菜单中双击【门诊诊断】选项调出门诊诊断下达界面点击【修改】按键,点击西医诊断ICD-10录入框的中【输入】按键,调出ICD-10字典界面,在ICD-10字典界面的检索框中录入艾滋病,检索出艾滋病字典数据,可以看见艾滋病的ICD-10 编码包含在之前设置的TBZDBGKJB(报告卡疾病字典表)中设置的CICD10BM字段的值中中艾滋病这条数据,点击【确定】按键,继续点击【存盘】保存数据,由于该诊断符合了艾滋病上报条件,系统自动弹出艾滋病上报页面,录入相关数据执行疾病上报操作即可。

3)临床疾病报告卡补报

如果在下达临床诊断的时候,弹出了疾病上报页面,但是医生没有保存数据,而是直接关闭了页面,这时候该病人会产生一条疾病漏报信息,漏报的疾病信息如需要进行补报的话,选中状态为“漏报”的这条数据,点击界面上的【补报】按键进行补报操作。

4)修改单个病人临床疾病报告卡

点击左侧病人列表前的“+”符号,在出现的二级菜单中双击【报告卡】选项调出报告卡管理界面,选中一条报告卡信息,点击界面上的【修改】按键。

5)病人临床疾病报告卡订正

点击报告卡管理界面的【订正】按键,可以录入“订正病名”对报告卡进行订正,订正过后的报告卡状态自动默认到“订正报告”。

2.3 预防保健科管理模块

管理科室可以通过这里统计已报与漏报。

3 结论

通过下达诊断直接判断是否符合上报,上报直接弹出对应的上报卡,取消后仍然可以手工进行上报,减少了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简化了操作步骤,并且也利于管理部门的管理,方便实时查询统计已报与漏报。目前反馈情况较好,不仅提高了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质量,并提高了传染病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监测信息的深入分析和利用,以及早期识别传染病爆发起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目前医院信息系统在全国多家医院得到普遍使用,它不仅能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还能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而且它在传染病医院的管理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传统的手工上报,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不利于预防科管理,还存在不少的漏报率。通过该院临床与预防科的反馈实践研究,分析医院信息系统在传染病疫情报告中存在的情况.制定新的流程,从而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提高传染病管理.为患者更好的服务,促进医院的整体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传染病报告卡,准确率,疾病监测

参考文献

[1]杨仲善,周瑛.抚州市2005-2009年传染病网络报告信息质量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6).

[2]冯玮.上海市民营医疗机构概况及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现况调查[D].上海:复旦大学,2010.

[3]黄文龙,章灿明,洪荣涛,等.福建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和漏报率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2004(12).

篇4:浅谈如何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2004年1月1日以来,我国实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已长达7年多,国家针对传染病防治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完善的疫情网报体系保证了各医疗机构在发现传染病时通过大疫情网报系统第一时间上报,极大地提高了疾控部门对疫情的发现率和疫情处置的及时率。但是,目前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仍存在及时性和准确性等众多问题,这值得我们疾控专业人员思考,如何提高和规范传染病疫情网报工作,下面浅谈一下,仅供同行参考。

1建立健全疫情网报组织机构,细化分工与明确责任

健全的组织机构是任何事情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疫情网报同样需要健全的组织机构,责任分工,明确到人。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需明确管理人和责任人,国家规定此项工作疾控部门需要有专人且不少于两人负责医疗机构的网报审核与订正,每天不少于4次进行大疫情网的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向网报单位反馈,督促其订正或删除,第一时间减少网报卡片的逻辑错误,保证卡片的完整率和准确率。

2培训考核制度化,普及网报知识知晓率

培训作为提高医务人员医疗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对疫情网报工作也同样适用,每一年所有医疗机构均需由疾控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共同举办一期疫情网报专业知识培训,且进行培训后考核,考核不合格者,继续培训,直到合格为止,医务人员参加培训后须对本单位新进人员和其他人员举办疫情网报专业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疫情网报知识的知晓率。

3疫情网报制度张贴化,强化报告意识

疫情网报制度作为传染病疫情报告的一种规范,疾控部门须按照网报要求制定出统一的疫情报告制度,下发至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求其统一张贴至接诊或检验传染病的相关科室,供其提示与警示作用,同时要求各医疗机构与传染病疫情相关的科室必须配备传染病登记本、疫情卡片与门诊日志,以便登记核查。

4完善奖惩制度,保障网报开展

各级医疗机构临床首诊医生和网报专业人员经过培训后,应该严格按照制度报告疫情,医疗机构应该对积极准确报告的医生给予奖励,惩罚漏报错报或不及时报告的医生或网报人员。网报工作不同其他的业务部门工作,每年中的节假日、周末、月末都需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报卡和审卡,尤其是月末、年末的最后一天审卡人员须守大疫情网到24点后,这就需要单位对网报工作做得较好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同时,对网报工作不力的人员给予一定的惩罚,通过奖励、补助和惩罚工作,保证网报工作的顺利开展。

5加强检查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加大通报力度,督促整改

疾控部门作为网报单位的业务指导部门,须对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网报工作进行检查指导,采取日常检查和年终漏报调查相结合,及时发现各医疗机构在网报中所存在的问题,对检查情况进行及时反馈至各单位和辖区卫生行政部门、辖区卫生监督所,从而要求其在第一时间进行改正,并要求实行院内通报制。

6各级疾控加强审核,及时了解辖区网报动态

大疫情网作为疫情网络报告的唯一途径,其传染病报告卡所规定的内容均能够反应网报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重卡率,这一指标也是各级网报单位考核的质量指标,负责网报管理的疾控专业人员须不定期和定期对网报的卡片导出进行分析整理,且每天进行查重,发现重卡经判定及时删除,对导出的卡片存在逻辑错误的、不准确的、不完整的,审卡人员在第一时间对网报单位进行核实,要求其进行订正,对辖区网报的质量及时进行分析并反馈给辖区医疗机构。

7开展漏报调查、全面了解网报质量

疫情漏报作为全面反映医疗机构的网报质量,其调查内容之多、覆盖范围之广为网报质量的重要途径,疾控部门须严格按照《疫情网报漏报调查方案》开展漏报调查工作,将漏报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汇总,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为来年的网报工作中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从而极大地提高网报质量。

篇5:传染病报告卡审核流程

1、查询“单位用户登录系统测试”,时间范围选定当月,单位用户登录系统次数应≥1。

2、查重:至少应做到默认条件下查重无重卡。建议将默认查重条件去掉“年龄”、“职业”再进行查重。

3、按报告地区浏览,选择当月全部传染病报告卡,导出excel。

①用“报告卡录入时间”-“诊断时间”,有“订正前诊断时间”的,用“报告卡录入时间”-“订正前诊断时间”,按结果排序,若结果>1,即为报告超时卡。②用“县区审核时间”-“报告卡录入时间”,有“订正前终审时间”的,用“订正前终审时间”-“报告卡录入时间”。

③筛选“已删除卡”。无“审核时间”的“已删除卡”,用“删除时间”-“报告卡录入时间”。

④筛选报告单位为“湘潭市疾控中心“的报告卡。有“地市审核时间”,用“地市审核时间”-“报告卡录入时间”。

⑤将“审核时间-录入时间”排序,若结果>1,除订正后的疾病名称为“其他疾病”或“艾滋病”的,则为审核超时卡。

⑥按“订正报告时间”排序,将“订正报告时间”-“诊断时间”,若结果>1,除订正后的疾病名称为“其他疾病”或“艾滋病”的,则为报告超时卡。⑦将“订正终审时间”-“订正报告时间”,若结果>1,除订正后的疾病名称为“其他疾病”或“艾滋病”的,则为审核超时卡。

篇6:传染病报告卡收发管理制度

为加强本院传染病报告管理,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特制定 传染病报告卡收发管理制度:

1、疫情报告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

2、疫情报告管理人员负责为本院传染病报告相关科室配备传 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登记簿。

3、建立传染病报告卡收录卡记录本,内容包括收卡日期、医 生诊断日期、报卡日期、病名、报告科室、报告医生、报卡质量、收卡人、录入日期等。

4、各科临床医生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对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按 《传染病防治法》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完整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并及时报给医院疫情报告管理人员。

5、本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人员对每天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 逐张逐项检查是否完整、是否符合逻辑、填写是否规范等,如发 现问题卡,及时与填卡医生联系,并进行补充订正。

6、疫情报告管理人员将各科室上报的传染病报告卡审核合格 后登记医院总传染病登记簿,并及时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 告管理系统”实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

7、疫情报告管理人员每日到传染病诊断的相关科室进行传染 病主动搜索,发现传染病及时进行登记报告。

8、当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应立即报告疾控中心并填写传染 病报告卡。

篇7:传染病报告卡

1.审核

传染病报告卡录入人员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管理人员每日上网对辖区内报告的传染病信息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报告信息及时反馈报告单位或向报告人核实。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日进行报告信息审核时,对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报告信息,应立即调查核实,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确认,对误报、重报信息应及时删除。

对于其他传染病报告卡,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核对无误后,于24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确认。

2.订正

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对报告的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排除或确诊。

转诊病例发生诊断变更、死亡时,由转诊医疗机构填写订正卡并向病人现住址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对于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应由核实单位更正为地址不详。

实行专病报告管理的传染病,由相应的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对报告的病例进行追踪调查,发现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有误或排除病例时及时订正。由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订正过的病例需要再次订正的,应通知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再次进行订正。

3.补报

责任报告单位发现本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

4.查重

篇8:传染病报告卡

作为一种新型的财政财务管理工具, 公务卡不仅携带方便、使用快捷, 而且透明度高, 所有的支付行为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寻, 可以最大程度地规范公务消费行为。从中国的银行卡产业发展来看, 公务卡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市场已经初现端倪。但在山西省试点推广公务用卡的过程中, 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银行卡市场整体滞后, 成为公务卡推广的主要屏障。为摸清如何在基层单位推广使用公务卡, 笔者以临汾地区银行卡市场为对象, 对基层单位公务用卡进行调查, 寄希从中查找原因, 提出解决方法。

公务卡是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 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 公务卡制度的直接作用是将传统现金支付结算改为用公务卡支付结算。持卡人在日常公务支出时, 使用公务卡刷卡消费并取得交易凭证和发票, 据此到本单位财务部门报销。到期还款时, 由单位财务部门将款项直接支付给发卡银行。公务卡作为一种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 不仅携带方便, 使用便捷, 而且透明度高, 所有的支付行为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寻。推行公务卡制度, 无论对提高财政财务透明度、推进源头防治腐败工作, 还是对加强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推进全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等, 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 山西省财政厅和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在全省范围内试点推行公务用卡制度。全省财政预算单位大大小小上万家, 涉及面广、牵涉人员众多, 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城市的用卡环境不完善、用卡意识不强形成诸多问题, 为公务卡的推广带来一定困难。据对临汾地区公务用卡情况的调查发现, 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刷卡环境建设滞后制约公务卡的推广应用。公务卡的结算范围为预算单位日常公务支出, 包括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等日常公用和零星购买等消费支出, 这些公务消费需求涉及交通、餐饮、酒店、零售等各领域, 以及中小城市、县城乡镇等地方。据对临汾市调查, 截至2008年7月末, 临汾市金融机构共有发卡机构6 家 ( 工、农、中、建、邮政储汇、尧都区信用联社) , 全市受理银行卡电子化业务的网点28 个, 累计发行银行卡34.5 万张, 人均持卡量0.27 张, 相当于全省人均持卡量0.36 张的65.8%。其中借记卡33.4万张, 信用卡1.1 万张, POS 机具特约商户220 家, 布设POS机具85 台, 配备ATM机终端28 台。临汾市辖区内的县、乡两级的刷卡环境建设更为滞后, 其中据对襄汾县调查, 县城大型超市、酒店20多家, 只有1家超市安装了POS机。

二是刷卡设备分布存在不均衡状况。ATM机具的分布不均, 占比过低。据调查, 截至2008年7月末临汾市设立ATM机的银行仅有工、中、建、尧都区信用联社四家机构, 其中以尧都区信用联社网点最多, 配备的ATM机终端也相应较多。从行业分布情况看, 临汾市POS 机具主要分布在酒店宾馆、购物中心和超市等第三产业, 但在提供政务服务等城市公用事业地点设置较少, 对从事公务活动的人员用卡带来极大不便。从银行业POS 机具的发展看, 尧都区信用联社发展较快, 安装了38 台, 农行、建行、中行分别安装了12 台、25 台、10 台。

三是基层商业银行对推行公务卡的各种优惠条件无决定权。基层商业银行对代理公务卡业务热情很高, 但相关配套工作还跟不上, 主要是在公务卡推行初期, 实行的免费开卡、免年费、免担保费、免开存款户等优惠条件, 基层商业银行尤其是县级支行无权做出决定, 需请示上级行同意甚至总行同意, 这也是直接影响公务卡推广的一个原因。

四是基层预算单位传统的消费观念和支付方式影响着公务卡的推行。受现金交易的消费观念和支付方式的影响, 推广公务卡等电子消费方式, 商家由于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 从经济利益上考虑, 希望实行现金交易;同时作为消费者的预算单位, 也不习惯这种方式, 潜意识里不自觉的抵制,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务卡的推广。

五是公务卡违约欠款偿还难制约公务卡普遍推广。基层单位人员风险水平普遍偏低, 经常会出现超期不归还银行欠款的问题。例如:若持卡人离职, 通常将卡片交给本单位财务部门, 而不会办理正式的销户手续。由于存在在途欠款和免息还款期, 银行卡本身的债务关系有可能在持卡人离职一段时间之后才显现出来。当欠款达到一定时间且持卡人已离职后, 一是发卡行难以联系到持卡人, 二是持卡人通常以欠款不是自己个人消费为由, 拒绝归还。单位则会认为持卡人离职即已与本单位脱离关系, 没有义务代其归还欠款。至于卡片欠款是否为公务消费, 到底由谁来偿还, 发卡行自身难以断定。同时, 持卡人的公务消费与其所在单位的财务制度相违背, 导致不能及时报销而出现违约。有时是因为单据不符合要求, 有时是因为消费本身不符合规定。一旦出现这种情况, 双方均不愿意归还。对于单位财务人员来说, 由于核验、批准单据需要一定时间和流程, 其账务处理周期可能与发卡行的账务周期不同步。有可能出现错过免息期, 就会导致信用卡系统自动扣收相关息费。这部分费用有可能再次被持卡人及其单位互相推诿。

公务卡制度的建立涉及到财政预算单位、发卡银行、持卡人三方利益关系, 公务用卡的使用主体是持卡人, 即公务人员, 公务用卡的受益主体是财政预算单位和发卡银行。调动用卡主体积极性、改善用卡环境、调整单位内部财务制度, 三方联动是公务卡发展的必须动力。笔者认为, 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以不断促进公务卡的发展。

2 加快公务用卡配套设施建设, 改善受理环境

加快银行卡受理环境建设步伐, 推动各银行机构加大对用卡环境的投入, 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健全和金融环境的改善, 加大POS机具、ATM的布放力度, 尤其在公务消费较多的商场、酒店、飞机场、加油站等场所布放POS机具, 为公务卡的使用创造顺畅、便捷的条件。

3 对于公务用卡客户, 尤其是对于公务员这样的客户群体, 发卡行应该大力营销

首先, 以客户为中心, 针对对方的需求提供服务, 力争通过办卡和提供相关服务, 切实为合作单位提供便利。其次, 汲取以往发卡的经验和教训, 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可以协同发卡行的公司、机构等业务部门, 对合作单位联合营销, 将信用卡产品与商业银行的其他产品实行捆绑销售和捆绑服务, 实现资源与优势的互补。最后, 要在加强系统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建立项目考核机制, 对公务用卡项目进行单独统计, 全面考核发卡量、消费额、利息收入、不良率, 量化项目的绩效, 有依据地评价项目的成败, 并据此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调整今后的市场策略。

4 注重加强宣传, 在全社会形成共识, 为推广应用公务卡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改变人们的观念, 尤其应吸引中小、零散商户主动接受刷卡消费模式。各银行机构要对使用现金交易的弊端和使用刷卡交易的好处进行合情合理的宣传。促使人们深入地了解使用银行卡的便利, 从观念上逐步接受刷卡消费。激发商户的主动性入手, 从外部力量入手推动公务人员使用公务卡的积极性。

5 政府部门应以身作则, 做好示范效应

政府部门是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自身更应该率先垂范。各级政府部门及所属预算单位应带头使用公务卡, 在行政经费、差旅费等公务支出中使用银行卡支付, 以提高预算资金支出的透明度, 加强对公务支出的监控。

6 畅通银行与财政预算单位信息系统通道, 促进公务消费信息的及时共享

推广应用公务卡不仅应让公务人员公务支付用卡方便、快捷, 同时要方便预算单位对公务卡的财务管理。发卡银行要建立公务卡支持信息系统, 完善系统功能, 提高系统处理能力和效率, 确保公务卡交易信息传送的及时性、方便性和准确性, 满足预算单位的数据查询、会计审核、资金清算、统计汇总、报表编制等需求, 要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及时将数据导入到财政国库资金动态系统中, 便于财政资金动态监控。

篇9:传染病报告卡

【关键词】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245-01

近年来,新的传染病不断暴发,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性,并且威胁到人类的生存。通过实践证明,高质量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在疫情传播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在本文中主要通过对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性措施进行解决,从而提高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质量。

1 传染病疫情报告现存的问题

1.1临床医生缺乏足够的法律意识和态度消极

由于患者就诊人数比较多,看诊时间非常紧迫,而且传染病的诊断资料和信息填写比较繁杂,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加上患者出现不配合提供个人信息等等各种情况,导致临床医生没有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传染病资料的填写工作,甚至有的医生为了避免麻烦更改为其它的疾病类型。同时,临床医生没有正确的认识到传染病资料的法律作用,缺乏正确的法律认识和足够的法律意识,没有认真地对待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填写工作。

1.2临床医生偏重于科研和临床,忽视传染病报卡

临床医生在带教的过程中没有重视关于传染病上报知识要点,许多院内实习生和进修的医生没有正确认识到传染病疫情报告的重要意义。此外,在传染病继续教育的活动中缺乏有效的机制对参与的临床医生进行约束,更多偏重于形式,同时由于宣传力度严重缺乏,深度和广度存在严重的不足,许多临床医生没有正确了解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法律功能,导致传染病疫情上报工作中出现漏报错报的情况。

1.3传染病疫情缺乏完善的管理方式

疾控机构主要通过行政管理方式来调查处理传染病疫情,其根据疫情的实际情况,制定行政处理方案,对被管理者进行单方面的要求,要求被管理者执行所规定的行政措施,没有充分考虑到被管理者的执行困难和行政处理方案缺乏实际可行性。如艾滋病患者实验室检验结果需要经过相当长的周期才可以得到检测结果,但是在外地的患者难以亲自到医院获取检验结果,而患者由于考虑到疾病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不愿意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导致传染病疫情报告的上报工作的困难。

1.4报告方法缺乏效率

有的医院使用传统的方式逐级上报传染病疫情,传染病患者的信息从最初的阶段一直传到最高级的阶段,需要经过非常复杂的过程和手续,工作量很大,时间耗费多,效率却很低,甚至导致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出现部分丢失的情况。

2 如何提高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质量

2.1重视卫生监督执法体制和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在我国,卫生执法是国家权力行使的象征,通过卫生执法机构的建立,并且严格遵守卫生执法机构的管理原则和执法制度,对卫生执法机构各项工作进行规范的改革,從而促使我国卫生执法机构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强对传染病疫情的调查力度,并且严格对待传染疫情报告工作,对卫生监督人员进行更加强化的教育,促进卫生执法的综合素质提高,避免执法出现主观随意性,务必在整个国家形成具有统一性的卫生管理体系。

2.2加强传染病疫情宣传教育的力度

重视医护人员的关于传染病健康教育的培训工作,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务必让医护人员都认识和掌握正确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方法,尤其是新进的医生、实习生、进修生等等,通过定期传染病疫情健康教育的培训,提高法律意识,增强传染病疫情报告认真对待的自觉主动型,必须避免法定传染病上报出现漏报的情况。此外,对全社会人群加强关于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全民对传染病的防控意识和知识水平,全面观察落实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制度。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大传染病疫情防治工作的监督力度,建立完善奖惩机制。

2.3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

必须对所有的医护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医护人员对法律的重视,通过丰富多样的方式进行关于传染病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并且实行学分制度加以约束,提高医护人员对传染病知识的关注度,倡导医护人员学习法律,依法办事,提高报告工作的主动性与准确性。

2.4重视特殊传染疾病的追踪工作和转诊工作的落实

首先,建立关于结核病患者的转诊和追踪机制。市卫生局通过相关的文件来对当地的特殊传染疾病病患者的转诊工作与追踪工作进行严格的规范,要求各个单位必须重视关于传染病的疫情报告,统一采用三联单来对转诊和追踪的病患者进行登记。在药物发放方面,实行严格的审批方法制度,规定只有经过疾控中心确诊的患者患有传染病,方可向患者发放药物。其次,建立组织网络实行转诊与追踪。关于特殊传染疾病病患者的转诊与追踪工作,应当由专门的人员负责,针对没有按时就诊的肺结核患者,应当通过电话或者随访的方式来督促患者按时就诊,以此方式展开追踪。医院特殊传染疾病患者由其就诊的医院负责转诊工作,卫生所和乡村医生负责其所属辖区的肺结核病患者的转诊与追踪工作。同时,采用激励措施,针对特殊传染疾病患者转诊工作到位的工作人员、现场追踪工作到位的工作人员。最后,强化培训,针对各地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关于特殊传染疾病患者转诊与追踪工作的培训活动,提高各地医疗机构的工作技能与工作素质,让医务人员熟练的掌握肺结核患者转诊与追踪工作的有效方法与程序。

综上,传染病疫情报告在传染病监督和防控工作中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每个医护人员必须重视传染病疫情报告上报的准确度和及时性,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真实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赵艳艳,王宏进,杨欣.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02)

[2]李超群,邹陪斧,魏巍.综合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工作探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2)

篇10:传染病报告卡

传染病报告卡必填项目:

1.患者姓名(如患者为未满14岁儿童,应加填家长姓名及联系电话)2.性别

3.出生日期:如只知道年龄,则只填年龄,在“实足年龄: ”处填数字,不要加“岁”字,在后面“年龄单位”处选择年龄单位(年、月、日);如知道患者出生日期,则年龄不用填。

4.工作单位:除“农民”外,工作单位都必须填,如果是“农民”,工作单位不填;如果患者是“学生”或“幼托儿童”,工作单位要具体到班级,并且前面要加上“孟州市”(如:孟州市XX学校/幼儿园X年级X班)。

5.现住址:此项内容要具体到村组(如: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县(市区)XX乡(镇、街道)XX村(社区)X组/X号(门牌号))。6.患者职业:参考第4条 7.病例分类:以常见传染病举例

(1)①乙肝、甲肝、梅毒、菌痢、选实验室确诊病例②丙肝、感染性腹泻、水痘选临床诊断病例③肺结核选疑似病例。④病名如果写肠胃炎、肠炎的按感染性腹泻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2)乙肝、丙肝要分“急性”还是“慢性”;如果是慢性,下面的“发病日期”和“诊断日期”之间间隔时间至少6个月。其中乙肝无论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化验单里只要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高出正常值的,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其他甲肝、丙肝、戊肝阳性结果也要填报告卡。出入院登记本及门诊日志上病名诊断写肝炎的也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8.发病日期、诊断日期:发病日期填发病当天,诊断日期应为填写报告卡当天的时间。9.甲乙丙类传染病及其他传染病:在对应的传染病前面的“口”里打钩“√”。10.报告单位:孟州二院

11.报告医生:为此病人的主管医生

12.填卡日期:应为填卡当天,后面的“ 时 分”应该晚于“诊断日期”的“ 时 分”。

填卡过程中不得涂改,弄脏报告卡,不得出现画斜杠、涂黑疙瘩。

“疫情已报”章盖章说明

疫情已报章盖章位置:病历首页和病历袋右上角各加盖一个,在患者的出入院登记本(医保、参合、自费)上再加盖一个,一共是三个章。

门诊日志填写说明

门诊日志至少要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9项基本内容。病名项目应填写诊断的病名,不能填写症状。

院内感染上报说明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广义地讲,医院感染的对象包括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门急诊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等,这些人在医院的区域里获得感染性疾病均可以称为医院感染,但由于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在医院的时间短暂,获得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常难以确定感染是否来自医院,故实际上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

1、医院感染登记表,必须由科主任督促,并经过主治医生负责把关,由住院医生上报。

2、发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要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并于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3、如果同一病区同时出现两例及两例以上同种类型医院感染病例,请立即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并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登记表。

4、如医院感染病例是在前一病区感染,转科以后发病,应由转科后所在科室填报。

篇11:麻醉卡申请报告

合肥市卫计委:

我单位合,地址在合肥市,门诊内设医疗美容科、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美容中医科、麻醉科等科室。

全院编制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合理,各类人员能够依法执业,医院各种设备运转正常。管理制度健全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明确,内外环境优美。

我单位麻醉科开设全身麻醉、硬脊膜外麻醉及各种神经阻断术、癌症疼痛控制、手术后阵痛等诊疗服务。以上诊疗服务需使用麻醉药品与第一类精神药品,因此合肥蜀山区新地医疗美容门诊部依照《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精神药品管理办法》特向合肥市卫计委提出申请,办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

如批准我单位办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我单位将合法、合理的使用麻醉、精神药品,接受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药监部门的监督。

特此请示,请审批!

篇12:平衡积分卡开题报告

意义:

当前我国高校业绩评价指标大多以五年一次的高校评估、教师的业绩和毕业生的就业率为主,往往以高校的短期评估过关、教师的个人发展、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实习期间学生找到实习、试用、就业单位的情况为考核标准,容易导致高校、教师、学生的短期行为,这就忽略了高校长远的发展和整体绩效的提高,是缺乏战略管理的表现。而组织绩效评价更能突出组织目标的主导地位,关注组织创造价值的各个活动,才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高校获得竞争优势。平衡积分卡作为一种管理工具,能够帮助高校树立战略管理的思维,克服高校业绩评价存在的弊端,形成高校战略管理分析框架,全面评价高校各个方面的活动,从而实现管理机制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有利于高校的全面、协调、科学、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平衡积分卡(BSC, Balanced Scorecard)是美国著名管理会计学家卡普兰(Robert.S.Kaplan)和复兴方案公司总裁诺顿(David.P.Norton)于1990年在研究“未来的组织绩效衡量方法”时提出的。BSC打破了传统的只注重财务指标业绩管理方法,认为公司应该从财务、客户、内部经营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审视自身业绩。BSC中每项指标都是因果关系链中的一环,是将各部门的目标同组织的发展战略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各指标通过相互驱动来帮助企业实现绩效考核、绩效改进以及战略实施、战略修正。

最初BSC主要是为营利性组织设计的,其目的在于为企业提供全面的绩效评价系统工具和满足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但卡普兰和诺顿认为:BSC理论用于改善政府及非营利性机构的管理上效果会更好。企业逐利的本性,使得其更为重视财务指标,“短视”的情况不可避免地存在。而在以“目标或使命”为驱动的非营利性组织,平衡积分卡成功的可能性更大。美国著名的BSC实践者与咨询顾问保罗·尼文(Pault Niven)研究认为BSC在公共部门和营利性组织的应用应注意战略转化、有效支持、团队构成以及绩效目标和评价指标的形成与完善,并认为是BSC能否成功运用的关键。

还有一些学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BSC绩效管理基本框架的技术细节性东西进行了研究:

(1)关于绩效指标选择的研究。Andy Neely(1997)在国外的一些学者探索了BSC的指标测量方法和良好指标的设计包含的要素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绩效指标的记录量表”的概念,为设计绩效指标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固定框架。

(2)关于探求指标间相互作用的研究。Andy Neely在1999年指出了财务指标受到批评的原因:鼓励短期主义,缺乏战略关注,不能提供有关质量、反应能力及弹性的数据,鼓励局部观点,不能鼓励持续发展等。Michail Kagioglou(2001)等研究了各个指标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对怎样运用BSC改善一家建筑行业绩效管理系统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了绩效评估关系矩阵,绩效评估矩阵可用于评估指标的重要性以及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3)关于权重设置的研究。David Tarantion 从实践的高度介绍了企业怎样开发自己的BSC,以及怎样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为BSC上的每一个角度以及每一个角度内的每一个指标赋权重,以及怎样

在这些基础上计算绩效指标。

(4)关于绩效管理过程的研究。Guido Koning 具体研究了企业在实施BSC时必须有效管理的四个关键因素——聚焦、有效、连结、融合,同时提出了必须把BSC融合进绩效管理体系中,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才能调动一切资源向企业的战略目标前进。

2.国内研究现状

BSC最早进入中国在1996年,据统计到2003年底为止,已经有100多家中国企业实施了BSC。把BSC引入高校绩效管理的研究也逐渐多起来,但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关于绩效评价指标设计的研究。王艳林(2009)针对现行教育部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体系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将BSC引入高校绩效评价中,并建立一套科学的高校绩效评价指标。闫华飞(2009)研究了基于平衡积分卡的高校绩效管理,他在明确高校使命与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对客户服务、财务与资源的获取使用,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维度的内容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讨。

(2)关于财务绩效评价中的运用研究。朱炜,张小林(2009)通过经费来源结构分析、生均支出结构分析、投资效益分析、资产使用效果分析等一系列方法,反映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状况,提出BSC中高校财务评价指标并进行实证分析。

(3)运用于高校战略管理研究。惠曦,王瑶(2008)研究运用BSC方法对地方高校内涵建设诸控制指标的管理,通过各层面控制指标的因果关系,解决战略规划与战略实施间的脱节问题。

(4)BSC应用方式研究。丁慧平(2007)基于BSC的我国的大学战略绩效评价体系构建进行了研究,对BSC在高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方式进行了探讨。

(5)具体应用于高校的研究。杨诚(2007)利用BSC应用于营利与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广西梧州学院的实际情况及特点,建立适合该高校的BSC模型。

篇13:传染病报告卡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通过网络直报的全部传染病662例。

1.2 方法

登录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将我院2007年报告资料导出为EXCEL表格后进行统计分析。

1.3 评价指标

迟报率=该年度未及时报告卡数/该年度总报告数。

迟报卡数:指传染病从“诊断到录入”时间超过国家规定时限(甲类和按甲类管理传染病>2 h;乙类传染病>6 h;丙类传染病>24 h)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1],不包括漏报病例。

重卡率=上级机构确认的该年度重卡数/该年度总报告数。

重卡:指根据报告病例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等6项指标进行查重分析确认重复病例[1]。

漏报率=该年度漏报病例/该年度总报告数。

漏报病例:指上级机构主动监测后发现的未报告病例。有效率=该年度有效报告卡数/该年度总报告数。

有效报告卡数:指经上级部门审核剔出重卡或订正为非法定传染病后的所有传染病报告卡。

2 结果

2.1 迟报率

662例总报卡数中,共有7例超过报告时限,占总报告卡数的1.1%。

2.2 重卡率

经上级部门审核,一共发现有4例重卡,占总报告卡数的0.6%。

2.3 漏报率

在上级部门组织的传染病管理检查中,没有发现漏报病例,漏报率为0。

2.4 有效率

经审核订正为非传染病的有72例,加上4例重卡,共有76例无效报卡,有效率为88.5%。

3 讨论

法定传染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报系统属于被动监测,是疾病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定期、定点的系统监测,掌握监测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与其相关的社会、自然因素,为制定防制对策,开展防治工作,评价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传染病防治管理的基础,是研究流行病学规律,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评价防制措施和效果必不可少的依据,疫情报告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对传染病的控制起重要的作用[2]。从本次统计分析的结果可看出通过对全院医务人员定期培训,加强学习,对相关科室强化督导,定期检查,我院的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提高了,全年无法定传染病漏报。但是还存在迟报、有效报卡率较低等。

迟报病例主要是传染病管理专职人员在检验科、放射科等医技检查结果的登记本中查漏发现并补报的,是患者开单检查后取结果时没在我院继续诊断治疗造成的,这也是我院传染病管理报告的难点,查漏补报的病例有乙肝、肺结核[1]以及淋病。

4 例重卡和72例订正为非传染病的报告病例均为肺结核。我院是基层综合性医院,按规定发现疑似或确诊为肺结核病例要转诊至指定专科机构归口管理,通常我院尚未作进一步检查就以疑似病例报出,造成本年度无效报卡数达72张。

通过对上述结果的分析,笔者认为加强传染病的管理,防止疫情扩散,提高报告质量是关键,同时也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作。

第一,及时报告。落实首诊责任制,首诊医务人员一旦发现法定传染病要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院感科或防保科及时收集报告信息并网络报告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第二,定期查漏。执行公务的医务人员通常工作时患者较多,难免会有遗漏,而且我院承担着繁重的职业体检等任务,有些患者检查或化验后拿到结果就离开医院,造成漏报。医技科针对这种情况可建立阳性报告签收登记本,把阳性报告单直接反馈给临床科室,由各科室的导诊负责签收阳性报告登记本,患者过来取结果时导诊可以指导患者就诊,并提醒医务人员报卡。预防保健科至少每月一次对传染病的报告进行漏、迟报自查,包括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检验科阳性报告登记本等[3]。

第三,加强培训[4],提高业务素质。一是要广泛宣传和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分层、分类、分次做好各类人员的培训[5]。二是学习各种传染病的诊断标准,定期举办专题学习班。三是有针对性地对相关科室进行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考核,考核不及格者重考,直到及格为止,以提高传染病的诊断水平。

第四,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可以通过设置独立的感染性疾病科,将肠道门诊、发热门诊、肝炎门诊、传染病科集中在普通门诊外的区域分开开诊,规范管理门诊,方便传染病的管理,同时防止就诊的交叉感染[6]。

参考文献

[1]梁莉, 张静靖, 许军红.四川省2005年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 (1) :164-168.

[2]杨小兵, 彭磊, 刘军.湖北省宜昌市2006年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 (23) :4560-4564.

[3]刘群, 徐艳.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 (24) :4697-4698.

[4]叶志军, 张小娟, 吴峰, 等.4138例传染病分析与医院感染控制[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7, 27 (3) :474-475.

[5]郑嘉红.传染病管理的重要性[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7, 6 (11) :1056.

篇14:传染病报告卡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7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75-01

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内容之一,杜绝传染病疫情的迟报、瞒报、漏报发生是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染病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虽不断有新发或社会关注度高的传染病出现,但总的来说,传染病防控在部分医疗机构重视程度逐年降低。现将诸城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状况报告如下:

1 现况

诸城市现辖19所镇(街)卫生院、8所市直医疗机构。各镇街卫生院、市直各医疗机构均设置了疫情报告员,负责本单位及辖区传染病疫情的网络直报及每月自查核对工作;各镇街卫生院、市直各医疗机构实现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全覆盖;建立健全了疫情报告的组织体系和疫情管理各项制度。近3年未发现传染病疫情漏报现象。

2 存在问题

①人员缺乏:各医疗单位传染病疫情管理人员都为兼职,在从事传染病疫情管理的同时,还承担着本单位其他工作,如预防接种、卫生执法等。②年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少数管理员为非专业人员:部分单位疫情管理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绝大多数为中专和专科学历,在接受相关法律法规、疫情报告管理规定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且少数人员为非医疗专业。③疫情管理人员更换频繁:少数单位因工作调整等各种原因更换疫情管理人员,新任人员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不熟悉。④少数临床医师对传染病疫情管理要求不了解,报告意识不足,对法定传染病尤其是丙类传染病中的“其他感染性腹泻”诊断意识不高,埋下发生迟报漏报的隐患。⑤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在少数单位未得到落实。

3 对策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市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措施如下:

3.1 完善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各项制度 根据传染病防控属地管理原则,各单位成立了有分管领导及相关科室人员组成的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疫情管理员审核上报,确保了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有序开展。

3.2 强化督导检查,纳入年度考核 各单位疫情管理员对本单位相关科室报告情况进行自查核对,市疾控中心对各医疗单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存在零缺报单位进行月督导;各单位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纳入对各单位年度考核,并加大所占比重。

3.3 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报告意识 每年根据传染病发病流行特征,及时组织举办各类传染病防控技术培训班和传染病疫情报告技术培训班,对各级各类医疗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参训人员作为师资力量对本单位人员进行培训,并将培训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年度考核指标之一。

3.4 严格落实疫情管理各项制度 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严格按相关制度要求有序开展,对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的要求,明確相关责任人职责,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奖惩。

上一篇:祖国在我心中500字演讲稿下一篇:幼儿园孩子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