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二十年后做准备(校长)

2024-04-18

为二十年后做准备(校长)(共2篇)

篇1:为二十年后做准备(校长)

为二十年后做准备

——2016年春开学典礼校长致辞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热闹、祥和、收获的春节已悄然远去,充满朝气和希望的2016正阔步向我们走来!这个假期、这个春节,我们是怎么度过的呢?有的同学胡吃海睡,黑白颠倒,该吃的时候不吃,不该睡的时候尽睡;有的同学呢,手机不离手,电脑床前走,网游昏天地暗,不知身体饱暖;当然,也有的同学抹地摘菜、端茶递水,极尽孝道;有的同学呢,走亲访友,个个红包,尽收囊中,天伦尽享,当然,有时为了网上红包,刷屏不辍,奋力抢得个一毛二分,兴奋不已;还有的游历山川大河,驰骋雪场、英姿飒爽,或走进社区,扶老携幼,给这个寒冬,平添一缕阳光,或埋身书海、泛舟畅游,简单而充实,温馨而惬意!同学们,你是属于哪一种呢?

同学们,当我们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一个问题:再过二十年,我们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将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再过二十年,我们将三十三、四岁,三十四、五岁,上有父母需要我们照顾,下有孩子需要我们培育,我们是家庭的支柱、我们是家庭的脊梁,我们的肩膀能挑起家庭的这副重担吗?我们有这个能力吗?我们现在是应该好好的想一想了,我们现在该做些什么,该怎样为二十年后做准备。唯有这样,我们才不愧是一个有责任的人,一个有担当的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人无志而不立,再过二十年,我们将过什么样的生活,是高尚有品位的生活,还是低级庸俗的生活?我们现在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所思考!

要过高尚有品位的生活,就应该有文化、有气质、有素养。有文化。现在就应该好好学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起早贪黑是常态,不怕吃苦不怕累,现在不苦,一生受苦,现在不累,一生受累!我们现在正值青春年少,正是求学的大好时光,此时勤奋,终生受益,此时偷懒,终生遗憾!我们应该紧抓课堂,独立思考,积极参入,敢于展示,自律自强,自主学习,和谐相处,为班争光!

有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气质是一个人丰富内涵的外在表现,是自然而然的外在流露,一举手、一投足,眉宇之间、谈笑之时,无不体现,不会是刻意的表演,更不会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同学们,如果你想做到有气质,那就请你去阅读吧!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书中会告诉我们这个社会的丰富多彩:既有正人君子,也有卑鄙小人;既有一帆风顺、也有跌宕坎坷;既有鲜花掌声、也有唏嘘惋惜。会教给我们如何去面对,更会教给我们如何去珍惜!它会告诉我们:唯有坚持、勤奋、学习、思考,才能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生活的强者,一个真正的成功者!成功路上无坦途,唯有勤奋做舟楫!同学们,请爱上阅读吧!阅读,将会是我们视野开阔、胸怀宽广、充满睿智,将会使得我们充满进取之心,将会使得我们的整个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有素养。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养不仅仅是指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更要有阳光的心态、进取的精神、学习的习惯、思考的能力、团队的意识、强健的体魄,还要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宽容的胸怀!这些从哪里来?同学们,去参加活动吧!我们学校的“三大主题特色活动”——周二中午的“文化讲坛”、周三中午的“书海论道”、周四中午的“英语擂台赛”,以及每天下午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都是为了培养同学们的综合素养的。同学们,千万不要认为,到学校来了,只是学习文化知识的,综合素养在一定程度上比文化知识更为重要,不要认为只是上课听讲是学习,做作业是学习,参入每一项活动事实上都是在学习,只要有一个学习的意识,可以说,学习是无处不在,看书、做作业是学习,与人交往、团体活动更是学习!各种能力只有在活动中才能真正得到提升,社会需要的不是只会做题的书呆子,而是具有综合素养的复合型的人才!同学们,让“为二十年后做准备”成为我们的铮铮誓言,成为我们一切行动的指南,明晰我们现在的生活,从现在开始,从现在的每一天开始,走出手机,走出网游,走进书海,走进社会,脚踏实地,不怕苦,不怕累,为了理想的目标——二十年后过上高尚有品位有尊严的生活而奋力拼搏吧!

最后衷心的祝愿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在新的一年里天天开心,学有所成!祝愿九年级的同学们经过自己的顽强拼搏,中考创佳绩,考入自己理想的高中,为校争光!祝愿所有的老师幸福安康,工作顺利!祝福我们伟大的外国语学校更加辉煌,明天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篇2:为二十年后做准备(校长)

本刊记者:李校长,您好!非常欢迎您来沈阳为沈阳教育界的同仁传经送宝。北京市十一学校的教育改革为全国教育界树起了一面旗帜。请您谈谈在改革中,做为校长应该关注什么?

李希贵:很高兴接受你们的采访,能和沈阳的同行们分享我们改革的一些做法。当下有很多理念不能落地,原因何在?是因为我们缺少某些原则、模型、路径、要素。比如很多人在描述十一学校的改革时都会提到“走班制改革”,我不断地纠正这种说法,这项改革是一种育人模式的改革,“走班”只是表面现象,我们不能简单地模仿方法而忽略了方法背后的价值观,所以今天我要谈的是从世界观到方法论。世界观是一个人对世界的基本看法,方法论是改造世界的方法。世界观是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方法论是世界观的实践体现。也就是说,看法与做法、理论与路径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定位。

首先说说原则。为什么我们经常把好经念歪了,我们的世界观总是帮不了方法论,一切为学生总是落不到校园里或课堂上,这是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确立了错误的方法论原则。在宏观的世界观与微观的方法论中间,我们应该建立中观层面的原则,构造非平衡的开放性。

4月14日,是科比的告别赛。在告别赛的前一天晚上,大家都在争论明天的科比赛该不该放假,该不该让学生看球赛。很多干部请示我,这样的事情有很多,学校干部遇到类似的情况每次都要请示校长。尽管我们的世界观很明确,以学生为中心,但是为什么他们还要不断地请示校长?因为确立方法论的基本原则一直藏在我们内心,我们始终没有告诉过他们。我们始终淡化着行动纲要、价值观,但其实这是作为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工作。这些基本原则是什么呢?

1.需求。我们一定要设身处地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但是学生的需求一定不是这些学生、那些学生的需求,而是各种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都要满足。如果你把所有教室的电视打开作为看球的场地,那你就会伤害另一些学生的需求。我们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研究是最重要的。

2.平衡。平衡好看球和学习,平衡好这些学生和另一些学生,平衡好教师教学进度和学生学习进度等等,要平衡好各种利益。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停课,不影响教学进度。我同时允许你看球,但是必须征得家长的同意,家长和你又是一个博弈。

3.教育意义要充分挖掘,在这个过程中和之后我们到底应该做什么。

经常有老师困惑是否允许学生带手机上学。让带手机,或不让带手机,这两种态度打的旗号或者寻找的价值观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学生好”。我们怎么判定这两种好?我觉得我们应回到教育的基本原则上去。我们有没有研究学生的需求?有没有知道教育的进步必须靠自主体验?我们有没有知道我们的教育是,为孩子的未来奠基?我们从教育工作基本原则上看,到底应不应该允不允许学生带手机、你是不是为了学生就非常清楚。

再谈谈要素。如开学典礼的要素:因为十一学校对开学典礼有严格要求,每年不重复,每年的开学典礼结束,下一年的开学典礼策划小组就成立了,他们很痛苦。但是我咬牙不让步,我希望他们在痛苦过程中学会长大。所以我们慢慢也形成开学典礼的要素,比如仪式感、参与感、要有激动人心的环节、要有出人意料的环节、不超过30分钟,这是我们开学典礼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必须有的要素。至于你怎么策划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每一年都要有创新。狂欢节的要素:比如说学生决定教师和校长的扮演角色,这是不能变的。为什么?学生好不容易逮着一次机会了,叫你扮演什么你就得扮演什么,他们感觉很爽。还有一半的角色要面目全非,扮演的时候全都认识,那就没有神秘感,但全都不认识,那也麻烦,有风险,所以一半的人“面目全非”。

还有模型。改革四阶段模型。我们听到很多学校变革的不寻常经历,说实话变革无处不在,变革时时发生,但是真正成功的变革并不多。就像美国一个管理学家说的那样,成功的变革有吗?反正我还没见过。从这个话里可以看出变革之艰难。但是变革是可以管理的,在任何变革的准备期,我们必须告诉我们的团队,或者我们必须和我们的团队,用共同的智慧来生成这样一个模型。我们一定要让大家知道,第一阶段一定是拒绝的。我们有很多优质学校,政府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时候,你们不断这样说,不可能吧,能这样吗?第二阶段一定是对抗,你让我这样干,那我不干,软磨硬泡。第三阶段是探索,看到人家都在创新、研究了,我也试一试。到第四阶段就开始投入了,投身改革。几乎所有的改革都要经过这么四个阶段。我们在学校里推进任何一项即使是很小的改革举措的时候,也要和你的团队把这四个时期大概列出来。你只有把它弄清了,你才知道什么时候会进入情境,什么时候会很难受,什么时候到了高原期;你会知道对这种现状的对策是什么。你知道前途一定是光明的,所以这样一种模型会帮助我们理解。

当我们有了原则、要素和模型时,我们的价值观落地时,我们就能够既可以不断创新又始终坚守着我们的价值观。

本刊记者:沈阳正在推进智慧教育,从微观上说,就是把课堂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做一个有机地结合。怎么评价目前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走进学校、走进课堂的现状呢?

李希贵:现在最怕自上而下地要求教师做什么,都做慕课,都做翻转课堂。其实政府和学校能做的就是提供条件,提供环境,比如学校全部覆盖WIFI。创新在老师和学生手中,要百花齐放,不要统一。我希望提供给老师和学生利用教育技术手段的条件,创新自然就会发生。十一学校就是全校提供WIFI,每一个教室的学生都能随时上网、看视频、做作业。好多老师做得非常细致,也有老师做得还相对粗糙,我们要鼓励先进,允许落后。我们要有耐心,学会等待。我们总是想今天有了投入,明天就产生经验,成了典型。我们要慢一点,给学校和老师足够的耐心。我们要提供好条件,让经验和创新慢慢生长。

本刊记者:您提到当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进度和深度都不一样的时候,我们学校应该做什么的问题。您认为这是北京十一学校今后三到五年的转型。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十一学校未来的转型方向。

李希贵:一个是今天的线下的世界和线上的世界。转型不只是为了学生的学习,甚至是学生未来的生活。鼓励学生全方位地进入线上世界。但一定不是推进,我们提供方便,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进入不同的层次。没有细节的安排,让学生定期分享经验,让学生自己去“发育”。我觉得应该尽快让手机等移动终端进入教室,推荐给学生各种APP。大量的社会资源已经出现了。

资源一定是由社会开发,学校只能提供需求和思考。学校无法做到开发。开发一定是企业和社会的,绝大多数学校都是使用这些资源。

本刊记者:沈阳市也在总结学校和教师的经验,启动了“十百千工程”。您的智慧是怎样产生的?您在发现他人的智慧方面有什么智慧?

李希贵:我年轻的时候走过好多弯路,犯过很多错误,经过不断地反思,核心是确立正确的学生观,不断研究学生的成长需求,知道学生必须经过自我体验才能成长。有了这样的观念,其他的都是为此服务的。因此,必须确立正确的学生观。一定要以学生成长的利益为最大的政治。

发现别人的智慧方面根本上是价值观,不是方法论。在组合智慧时要以组织结构来保障,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这是最重要的。组织结构合理时,教师就自然而然知道要做什么。

本刊记者:李校长,我们知道您对语文教学改革很有研究,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李希贵:我在山东潍坊工作期间做了一次小规模问卷调查,请41名学生回答:在中学的语文学习中,对你帮助最大的是什么?

答案五花八门,如“自己登上讲台讲了一节语文课”“当校刊的编辑”“积累了300首宋词,看完了《家》《春》《秋》”等。但是在所有的答案里边,没有一个提到是因为老师教得好。我们语文老师到底在干什么?我们在课堂上付出的那些汗水和努力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我随便找了过去的一个课堂实录,从中我看到,一个老师讲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开始的几分钟,老师说:“请打开书的23页,读一下文章的名字。”同学们就读:“春”。老师又问:“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啊?”学生就说:“朱自清”。老师接着追问:“看一看下面的注释,朱自清是哪里人?”学生就看注释。老师随后问道:“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就这样一路问下来,搞得非常零碎。这样的课堂看上去好像有点极端,但这确实是好多好多语文课堂的现实状况。这样就把学生本来应该有的阅读时间搞没有了。

1995年,我让刚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儿子和上初中四年级(部分地区实行小学五年制,初中四年制)的内侄女参加了高三的语文期末考试。卷子批出来就更加让我们老师尴尬了:当时高三的平均分是84.5分,这两个孩子的平均分与高三的平均分不相上下,初一的孩子考了82分,初四的孩子考了85分。

因为我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购买和推荐了适合他们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阅读书目,他们阅读了大量的图书。这说明一个孩子的认识水平,如果我们给他积累和大量地铺垫,他的高度就会超出他这个特定年龄段。正是因为他们自己的阅读、积累和感悟,提高了他们的语文成绩。

有了这样的经验之后,我们就在这一年进行了改革,把常规的语文课由每周六节改成了两节,其余四节由学生自主阅读,把学生放到阅览室。这些学生非常努力,学习非常有成果。他们的语文成绩在潍坊遥遥领先,而且不仅仅是语文成绩遥遥领先,更重要的是还影响到了他们的整体素质。在这些学生中,还出了一个山东省的文科状元。

由此我感觉到:语文学科的基础就是阅读,尽管我们要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等能力,但是如果没有阅读作为基础,孩子的其他能力是很难得到提升的。

本刊记者:目前,国家对全民阅读特别重视,尤其是培养中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每个学校都把它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因为阅读的力量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请您谈谈对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看法。

李希贵:小孩子,特别是低年段,一到三年级的时间,一定要基于孩子的生活,他才会阅读。包括现在我们的教材里边一些文字也是值得商榷。我知道苏教版相对编得还比较好,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你看小学一年级就有一篇文章叫做《春到梅花山》,这个课文就太南京化了。这个梅花山,只有南京有,能够看到梅花的孩子就太少了。你看台湾一年级的课文是什么,它就是《天亮了》《上课了》《我的一家》,就是这样一些孩子们身边的生活。不是说我们只能学身边的,而是特别的年龄阶段,他特定的认识水平需要从身边的事物开始。

孩子们有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由我们的想法和感情来代替他们的想法和感情,那是愚蠢的。像我们把《匆匆》《春》这样的朱自清的名篇,我们成人特别喜欢的文章编到小学教材里,本来就是没有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你问一问小学生,他会喜欢《春》吗?他会喜欢《匆匆》吗?我曾经对小学生做过一次调查,每一次调查都是“排倒数第一、第二、第三”这么一个位置。为什么?他这个年龄,他喜欢故事,你非要逼着他学这种所谓的名篇范文,我觉得他没办法学好。什么时候他会喜欢范文呢?他会泛读的时候,他就真的喜欢范文了。所以小学生的阅读范围应该是大量的故事书、历险记、童话,我们喜欢不等于孩子喜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推荐的好多书目孩子不喜欢的原因。我说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发现哪一个孩子不喜欢读书,不喜欢读书的原因是不喜欢你给他的书。我们家长现在带着孩子到书店去,一买就买提高成绩的书、马上见效的书、他不喜欢的书。

所以,孩子不是不喜欢读书,是不喜欢家长给他推荐的书。

就是因为这样一些原因,那么,语文主题学习就有一个专家团队,专门给孩子来挑选适合他们读的文章和图书。我反对从成人的视角出发为孩子们选择读物,主张让不同年龄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图书。借用卢梭的话说:“儿童有他们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愚蠢的。”

一个语文特级教师告诉我,他的外甥女不喜欢旅游,因为只要一旅游,她妈妈就让她写游记。

阅读也是这样,有好多家长,一阅读就让孩子写读后感,一阅读就让孩子干什么事,就要写作,所以搞得孩子也不愿阅读了。因此我们千万不要着急,只要有了一定量的阅读量,你不让他写,他也忍不住。

我建议大人们降低对孩子阅读起始的期望,不要让阅读带上任何附加条件。

在孩子进步的过程中,要不断地给他创造一些精彩,给他一个鼓舞。比如说,和课外互补一下,我们先读个什么,再去读课文的时候,读了和不读是不一样的,那么他就会体会到成就感。

对于一些学生,还应该有更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在语文主题学习中,应该不断去调查学生过去读过什么书,应该在哪一方面加强。有一个孩子读了大量的书,但是并没有一条线能穿起来。我们就会建议这样的孩子读一读文学史,像一条项链能把珠子穿起来。

这样的奇思妙想在我们的学校里、家庭里可能就遭到了抵制。但在那样的国土上却得到了普遍的鼓励。那奇思妙想就会越来越多。

我听过国外的一节戏剧课。老师拿出一个咖啡杯,让学生们自己创作情节,目的是要把咖啡杯推销出去。有一个女生正在描述她的咖啡杯有很好的设计、斑斓的色彩、优良的质地,但是无人理睬,她话锋一转,说这个咖啡杯是给自己心爱的猫咪用的,但是猫咪现在已经去世了,她一看到这个咖啡杯就伤心流泪,恳求大家把它买走。每一个学生的创作都不一样,都体现了他们不同的戏剧情节。每一个戏剧作品都属于学生自己。老师把广阔的空间留给了孩子。

李希贵:老师不幸福就很难塑造出幸福的学生

一个老师不幸福,他就不可能塑造出幸福的心灵,就很难塑造出幸福的学生。所以,对于校长来说,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首先要关注老师的幸福感。

优秀老师与学生喜欢的老师是不一样的

我们应该怎样使老师变得让学生喜欢呢?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培养让学生敬佩老师,但我认为,在一般的学校里,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喜欢老师。因为,学生喜欢老师才能喜欢这个学科,喜欢这个学科才能喜欢课堂,喜欢课堂才能喜欢学校。所以,老师是关键的关键。怎么使优质学校的优秀老师变成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变成家长敬佩的老师呢?事实上,优秀老师与学生喜欢的老师,与家长敬佩的老师,还是有距离的,是不一样的。

学生最看重老师是否有幽默感,是否公平

为了了解学生究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我做了一个有十几个国家学生参与的调查。每到一所学校,我选择在学生午餐时这一宽松环境下发调查表,请学生列出5条最喜欢老师的素质,并说明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发现,学生最喜欢的老师跟我们校长最认可的老师或社会上其他人最喜欢的老师,其要素是不一样的。我们常常把敬业精神、业务水平、能否出教学成绩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学生,不管是美国学生、英国学生、新加坡学生、马来西亚学生,还是中国内地学生和香港学生,他们都很看重老师是否有幽默感,是否有激情,能不能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他们把这些放在第一位。

优秀的老师需要内在的动力

我曾经请山东省广文中学的赵桂霞校长做了一个调查,提取优秀教师成长的“基因”。赵校长调查了几十名优秀老师———学生喜欢的老师:他们最重要的“基因”是什么?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曾经遇到过什么?是什么使他们成为优秀老师?是什么给他们动力?

结果发现,优秀老师之所以成为优秀老师,大部分并不是我们进行师德教育的结果,甚至也不是我们天天搞培训的结果,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机遇使他有了内在的动力。比如,有一次他的照片被登在晚报上,报道说他是名师,从那时起,他就决定要成为名师,于是他就水到渠成地成了名师。

上一篇:《员工违规行为处理办法》下一篇:基于网络的中小学英语移动教学研究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