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残奥会闭幕式优秀观后感

2024-05-09

冬残奥会闭幕式优秀观后感(共12篇)

篇1:冬残奥会闭幕式优秀观后感

2022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优秀观后感700字

残奥会的举办让更多人对于“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优秀观后感700字,大家快一起来看看吧!

2022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优秀观后感700字

5日上午,里约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在里约热内卢残奥村举行了升旗仪式。伦敦残奥会上获得女子轮椅击剑冠军的荣静将担任中国体育代表团开幕式入场式的旗手。

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伴奏下,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残奥村的上空。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中国残奥委员会主席、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向残奥村村长杰妮丝阿卡恩赠送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手工艺品并在和平墙上签字。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鲁勇,中国驻里约热内卢总领事宋扬出席升旗仪式。

当地的舞蹈演员用极具特色的传统舞蹈欢迎中国体育代表团。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为499人,其中运动员308人,是我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参加境外残奥会规模最大的一次。

升旗仪式后,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张海迪透露,伦敦残奥会上获得女子轮椅击剑冠军的荣静将担任中国体育代表团开幕式入场式的旗手。张海迪解释说,选择女子轮椅击剑冠军的荣静有着特殊的考虑:“旗手原来一直是小伙子,这次我们提出要对残疾妇女、儿童格外关心,我们一定要体现这种关心,所以这次我们选择了一位非常漂亮、健康的女旗手,这是一个亮点。“

荣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能成为中国运动员的旗手,十分高兴,她的比赛将在14日开始,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实战训练:“这里训练的条件挺好的,和祖国没有什么区别,这边给我们的保障也非常好,有专门的人帮助我们,场地设置的很好。“

张海迪鼓励运动员参加残奥会,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奖牌,也要传递友谊,展现中国残疾人兄弟姐妹们的良好精神风貌:“残奥会是国际残奥会,是一个大家庭,无论谁赢了谁输了,都是大家庭的事情。残奥会是为了团结而来,为了友谊而来,也为了竞赛而来,希望我们的运动员多交朋友,让我们大家团结更多的人们共同为和平而战,这是非常重要的。“

篇2:冬残奥会闭幕式优秀观后感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在80分钟左右的时长内,秉持残健融合的理念,通过十多个场上环节,在温暖、感动的氛围中,展现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已经跟冬奥开幕闭幕不一样,冬奥还是冰雪蓝,而我们是这样的一种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出热烈的情感、打动人心的情感来,而这个特点恰巧是冬残奥会最能达到的。我们加班加点把这场开幕式充满感情的这个点突出,也许我们就成功了。

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主创团队运用仿真排练技术,提高排练效率,突显人文关怀,通过将残健融合的理念贯穿于内容和形式当中,阐释自强不息、同心与共的精神内核。

篇3: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夜幕下的国家体育场流光溢彩,充满着依依惜别的浓浓情谊。

伴着优美的音乐,闭幕式开场表演《高光时刻》开始。体育场中央的巨幅地屏上呈现出一部留声机,残疾人和健全人表演者共同缓缓推动唱针,闪耀着金色光辉的唱片旋转启动。9天比赛的精彩瞬间一一浮现。

全体起立。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留声机上的金色唱片变幻为璀璨星河中的蓝色地球。各参赛代表团旗帜入场,色彩斑斓的旗帜汇聚成欢乐的海洋。

2位新当选的国际残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来到场地中央,向6名北京冬残奥会志愿者代表献花致敬,感谢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大屏幕上呈现志愿者热情周到服务的感人画面。

柔美的音乐响起,由残疾人和健全人演员共同表演的《爱的感召》,深深触动着人们的心灵。残疾人大提琴演奏者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国际残奥委会会旗徐徐降下。

国际残奥委会会旗交接仪式开始。北京市市长陈吉宁挥动国际残奥委会会旗,交给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帕森斯将会旗交给下届冬残奥会主办城市意大利米兰市副市长斯卡武佐和科尔蒂纳丹佩佐市市长盖迪纳。

现场唱响意大利国歌,升起意大利国旗。大屏幕上播放下届冬残奥会主办城市短片《我们是光》。

随后,北京冬奥组委主席蔡奇致辞。他说,在这令人难忘的9天里,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用坚强意志实现残奥梦想,展现了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平等自强的生命尊严、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让全世界领略到冬残奥会的独特魅力。残奥大家庭成员团结协作,媒体精心转播报道,向全球呈现了精彩的残奥运动。感谢全体服务保障人员,大家的努力成就了冬残奥会的简约、安全、精彩。我们将继续发扬“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携手推动残疾人事业实现更大发展,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

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致辞。他表示,北京冬残奥会令人惊叹、安全可靠、精彩非凡,为未来冬残奥会树立了标杆。祝贺中国成为冬残奥运动强国,感谢北京冬奥组委、中国残奥委会、中国政府和全体中国人民。最后,帕森斯宣布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并号召运动员们4年后在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再次相聚。

由众多残疾人微笑瞬间构成的短片,开启了最后的告别时刻。一个个饱含着难忘记忆的画面在留声机上重现。伴着《雪花》动人的旋律,“大雪花”造型的北京冬残奥会主火炬缓缓熄灭。

在盲童合唱团孩子们天籁般的歌声中,“北京2022”字样的焰火在体育场上空绽放。

篇4:关于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写一只鹰飞翔的过程:一只鹰,一步步向山的顶端爬去,翅膀被泥沙污水刮擦,步履蹒跚,很是狼狈。但当它终于来至最高处的一块岩石时,展翅飞去,雄姿万里……

是啊,不管怎样,鹰都要从高处起飞。恰如人,用坚强,成就生命的高度。

而用生命诠释什么是坚强成就高度的例子太多太多:霍金轮椅上的美丽人生,海伦黑暗中寻求光明,司马迁隐忍后重于泰山的鸿篇巨制……而生活中对于坚强的呼唤与需要几乎是普适性的:升学,事业,失恋,甚至生老病死等等。人们赞美这些如鹰一般有着坚强品格与意志的人,人们仰视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胡杨木一样的坚强灵魂,这些赞美与仰视都是一种心甘情愿的精神向往。

“奥运会比完了是逗号,残奥会比完了是惊叹号。当一个人只有一条腿,还在奋力向前跑;坐在轮椅上还在向前冲,这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种精神。”这样一次盛会,在比赛外更给了人们寻常生活外一个机会,可以更真切、直观地感受什么是坚强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震撼与提升。这也许是比金牌更为可贵的。

走过黑暗与沉重才更明白坚强的含义。在人们的常态人生中,坚强作为励志的语词,也许常挂嘴边,但更多的是浮在人生表面。一场残奥,将坚强的精神意义直观外现,或可成为健全人心灵的鸡汤甚至于心理不甚健全者一剂心灵补剂与良药。正如联合国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的定义一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即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健康。人们需要心灵的这些营养。所以,残奥会,不仅是体育对人自身自然的改造,一种物化的对象性活动,而更应体现出一种人类灵魂的高贵、社会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篇5:冬残奥会闭幕式优秀观后感

李亚亚是北京冬残奥会赛区器材维修点的工作人员,几乎每一位将轮椅或义肢交给他的运动员,离开时脸上都会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坦言:“看见选手的笑容,就是我们工作最大的价值。”

亚亚这次是跟随奥托博克公司的团队来为冬残奥会服务的。据他介绍,此次他们在北京、张家口和延庆三个赛区都设置了专门的器材服务点,“过几天我会去支援一下北京赛区,那边的任务比较重。”谈及自己与运动、与奥运结缘的过程,这个常年在海外工作的技师透露,体育在自己的人生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小时候是练游泳的,在昆明游泳队、火车头游泳队都练过一段时间。”李亚亚说,“它让我学会了不放弃和坚持到底的精神,这对我是非常重要的激励。”虽然李亚亚的专业游泳训练没能延续,但体育的种子,却已在他心中埋下。也是这个原因,他在升学时,将体育院校的运动康复学作为自己专业的第一选择。

毕业后,李亚亚如愿进入运动康复领域工作,成为运动员背后那个必不可少的依靠。几年后的一次机缘巧合,他获得了前往加拿大工作的机会,并与轮椅义肢等器材“亲密接触”。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尽自己所能为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提供更多帮助,从那一刻起,李亚亚与冬残奥会之间的连线,悄然开启。

在加拿大,李亚亚很快凭借良好的工作能力获得业内认可,也确实如当初期待的那般,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当地的残疾人提供了不少帮助。而一次在多伦多社区的残疾人慈善运动会,更让他感受到了残奥运动员的不易。

在那场运动会中,主办方设置了体验环节,爱好体育的李亚亚自然没有错过机会,体验的结果也给了他不小的震撼。李亚亚记得,在尝试盲人跑步时,从眼睛被蒙上的那一刻起,他的身体就像一台停滞了的机器,不知道该如何运转,“虽然身旁有引导员,但我一直没能适应这样的环境,找不到跑步的节奏。”那一刻,这位业务能力出众的技师才真正感受到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需要面对的艰难险阻,“我感觉自己30米都移动不了,他们要绕着场地跑好几圈。还有轮椅篮球,看起来不是非常难操作,但亲身体验后才了解,控制轮椅方向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在那场慈善运动会后,李亚亚做了决定,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到赛场为残疾人选手提供更好的服务。

篇6: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怎么写

里约奥运会闭幕,随之而来的是残奥会,而残奥会刚刚开始,就迅速进入了“中国时间”,第一个比赛日结束,中国残奥会代表团就以7金9银4铜共计20枚奖牌雄踞奖牌榜首位。而且,在中国残奥选手摘金夺银的过程中,不仅在某些项目上包揽冠亚军,而且还打破了多个项目的世界纪录。这样的成绩,足以令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

残奥会代表团缺乏应有的关注

由308名运动员组成的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将参加17个大项328个小项的比赛,是我国参加境外举行的残奥会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多、代表团规模最大的一届。

但我们不得不说,相比于奥运会,国人对残奥会的关注度确实存在严重的不足。但这些中国残奥会代表团的运动员们,同样是在代表中国参赛,他们在赛场上的表现,他们通过比赛所获得的奖牌与荣誉,同样是属于我们共同的荣誉,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这是中国第9次参加残奥会。从纽约残奥会第一次参赛取得2枚金牌,到上一届伦敦残奥会中国拿下95金71银65铜、以231块奖牌高居奖牌榜首位,中国代表队在残奥会上的表现之抢眼、进步之神速令人惊艳。

夺冠+破记录,泳池刮起“中国风”

残奥会游泳比赛一共进行16项决赛,在目前已经结束的比赛中,中国选手披金摘银,尤其是男子项目,不仅有多位选手包揽冠亚军,还打破了多个项目的世界纪录。

男子100米仰泳S2级比赛,中国队有三位选手闯进决赛,邹连康第一次踏上奥运赛场,不仅轻松夺冠,还以1分45秒25的成绩打破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队友刘本英收获亚军。

不幸≠不行,里约残奥会中国118枚奖牌位居榜首!

男子50米自由泳S7级比赛中上演了赶超大戏,潘世云在前半程一直落后对手,后半程他全力冲刺,最终以27秒35,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再次在残奥会上实现了自己的金色梦想。

自行车赛场上“骑士”

里约残奥会,中国自行车队C1级运动员李樟煜和C2级运动员梁贵华参加了男子个人追逐赛的夺金大战。

一位是最重级别脑瘫选手,一位是单腿骑士战胜了拥有双腿的对手,他们的精彩表现获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欢呼和掌声。

男子自行车3公里C2级,中国选手梁贵华夺金。梁贵华介绍,竞赛自行车不像普通自行车骑行一样,慢慢地骑,要全身发力,掌握好车子的平衡。

教练说,比起双腿运动员,单腿运动员为了在起步、转弯等过程发力、保持平衡,要面对更多的困难,而这也意味着更多的汗水与付出。

篇7: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的观后感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张艺谋:“留声机”要成为我们闭幕式的一个亮点,就有点像冬奥会闭幕式上的折柳寄情,冬残奥闭幕式通过一个道具来完成这个亮点。

折柳寄情是通过整体的表演的一个氛围,和讲解来传递的一个感情,留声机现在就成了一个道具要发挥这个作用。它其实是个意念,是个理念,不一定专门指胶片时代,黑胶时代,它只是人类作为留存记忆的一个东西,要勾连这个共同的共情,所以这个留声机一放,我觉得这个还是很能带动大家的一个感觉。

沈晨介绍,闭幕式将在50分钟左右完成,共有12个仪式环节,其中以《爱的感召》为题的表演环节,将由超过60%的残疾人作为表演的主体,以“手语”的形式配合优雅的手臂舞蹈,心手相连,残健共融的人们用“爱”为世界绘就了一抹斑斓的色彩。

篇8: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的观后感

“国旗国旗,有人要国旗吗?”走在鸟巢附近,有吆喝声从耳边传来“肯定又是小商贩在吆喝,借奥运会赚钱……”,我循声望去,看到了一个“小贩”,这是一个年过六旬的残疾人,头发乱糟糟的,银色的白发里依稀可见几根黑发,黝黑的脸上满是鱼尾纹,牙齿也掉了几颗,身上穿着皱巴巴的中山装,四肢已经被截断,残缺的没有手的两臂夹着十几面小国旗,坐在一个铺在地上的布上,上面还放着几十面国旗,他发现了我在看他,马上摇动臂膀间的国旗,嘴巴咧开了一个缝,漏出了残缺不齐的牙齿,说“小姑娘,要国旗吗?”他摇摆着身子,示意我看他夹着的国旗。我轻轻摇了摇头,走开了,“哼!还想赚小孩子的钱!想利用我们的同情心!太阴险啦!”这样想着,我回头望了那个“小贩”一眼: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失望,低下头,好像在思索着什么,过了一会儿,又仰起头来接着吆喝:“国旗国旗,有谁要国旗吗?免费赠送,为中国加油,为残奥添彩,支持残疾人,谢谢。”什么?免费赠送?我冤枉他了?一个残疾人,却有着如此的境界?我想道歉,却又不好意思,拉着妈妈的手,逃出了老爷爷的视线。

回家的路上看到很多身体健全的小贩在路边吆喝着卖国旗,脑子里都是那个老爷爷残缺双臂夹着国旗摇晃着身体的身影,心里涌动着复杂的情绪,有歉疚,有感动,更有敬佩。我感动他为了能宣传残奥会,让人了解残奥会,一个残疾人,一个没有四肢的残疾人,坐在硬硬的地上,为大家免费发放国旗。我敬佩他身残心不残,用如此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人生。

篇9:冬残奥会闭幕式优秀观后感

火种传递爱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双奥之城已准备好践行冰雪的约定。“一起向未来”,这是北京冬残奥会向世界发出的声音。

火炬传递有玄机

昨天下午,天坛公园举行火种汇集仪式,九路火种共同汇聚生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官方火种。火种汇集仪式后,火炬接力继续在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天坛公园进行。

与冬奥会的火种取自奥林匹克运动的发祥地希腊不同,冬残奥火种来自多个地点。根据国际残奥委会的要求和残奥火种的基本理念,任何个人、组织或城市都可以为残奥做出贡献。因此残奥火种通常采集自城市之间、社区之间,由多个火种交汇在一起成为残奥会的官方火种。

本届北京冬残奥会设计了九路火种,其中一路采集自残奥运动的精神发源地——英国曼德维尔,其他八路为在北京市盲人学校采集的“光明之火”、在望京街道温馨家园采集的“互助之火”、在中国盲文图书馆采集的“希望之火”、在大运河漕运码头采集的“源流之火”、在八达岭古长城采集的“和平之火”、在张家口“创坝”园区采集的“‘氢’洁之火”、在黄帝城采集的“文明之火”、在天坛公园采集的“夏奥之火”。这些火种采集地涵盖了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助残地标,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地标和现代科技园区,以及20北京夏残奥会的火种采集地等。每一路火种采集后,都在采集地进行不超过20棒的城市火种火炬接力。

九路圣火的传递方式也各不相同,有健全人与残疾人共同用“冰壶撞击”的方式采集的“互助之火”,也有两名盲人青年用盲文书写引燃“电子的烟花”的方式采集的“希望之火”,还有30名盲校师生合唱歌曲《光明》,利用分贝音频声压,引燃火种的“光明之火”……在位于八达岭古长城的火种采集现场,1名中国人和4名外国人代表五大洲共同点燃“和平之火”。中国登山协会成员夏伯渝是现场的首棒火炬手。他在1975年攀登珠峰时因帮助队友,导致自己被冻伤,双小腿截肢。5月14日,夏伯渝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

3月2日至4日,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进行。此次火炬传递共有565名火炬手,其中残疾人火炬手占比21%,符合国际残奥委会“残疾人火炬手占比不低于15%”的要求。

开幕式画“同心圆”

明晚,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即将精彩亮相。世界的目光将再次聚焦国家体育场“鸟巢”。昨天,北京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透露,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不一样。“冬奥会是冰雪蓝,而这次是五彩斑斓的感觉,表达一种热烈的、打动人心的情感。”

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导演沈晨则“剧透”称,开幕式的倒计时环节值得期待,同时会徽展示环节将出乎所有人意料,会用一个不同且感人的方式呈现。

据悉,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将在8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通过10多个场上环节展现残疾人的故事。本次冬残奥会开幕式汇聚了来自全国多地、各行各业的参演人员,其中残疾人占比为30%。

篇10:冬残奥会闭幕式优秀观后感

3月5日,中国选手刘思彤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残奥高山滑雪女子滑降(坐姿)比赛中获得季军。

“站在起点的那一刻,首先超越的是自己,然后才是对手。”27岁的中国残奥高山滑雪队队员刘思彤说。第二次参加冬残奥会,刘思彤从心态到技术都成熟了许多。在残奥高山滑雪女子滑降(坐姿)和女子全能(坐姿)比赛中,她斩获两枚铜牌。

“命运给了我艰难的考验,却也给了我足够好的奖赏。我不会因自身的残疾而自卑胆怯,不敢追求梦想。通过高山滑雪运动,我在不断挑战自己的过程中接受了自己身体上的不完美,以为国争光的荣耀,为自己的生命增添意义和价值。”刘思彤说。

往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刘思彤和许多女孩子一样,会去网购,趁打折买一些自己喜欢的漂亮衣服和化妆品。但这次为了冬残奥会比赛,她将手机调至静音,专心致志比赛。

“明天是宝贵的休息日,我会静下心调整状态,不给自己留遗憾。”刘思彤说,“我也希望所有女孩都能做最好的自己,遇到困难不要轻言放弃,能够享受每一天的生活,无论是酸甜苦辣。”

国际残奥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相比平昌冬残奥会,参加北京冬残奥会的女性运动员数量有所增加。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说:“在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很高兴看到女性残疾人运动员数量创历史新高。”

3月6日,中国队选手闫卓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轮椅冰壶循环赛比赛中。新华社记者任超摄

从“冰立方”出来,面带微笑的闫卓谦虚又从容。闫卓是中国轮椅冰壶队五名队员中唯一一名女队员。1992年出生的她,刚出生便被查出患有疾病,终生无法行走。

由于接触项目时间较晚,为增加训练时间,闫卓常常控制喝水量来减少上厕所的频次。冰壶场地温度较低,闫卓下肢血流不畅又没有知觉,长期训练被冻伤也是常有的事。但她说:“我现在越来越享受轮椅冰壶的乐趣,我想尽我所能做到最好。”

中国第一枚冬残奥会奖牌,就是在平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比赛中赢得的金牌。四年以来,中国轮椅冰壶队两次在世锦赛夺冠,本届冬奥会有明确的目标:取得金牌。这也是闫卓和女教练岳清爽的心愿。

篇11:冬残奥会闭幕式优秀观后感

拉动投资、提高就业、完善基础设施和交通建设,促进冰雪产业的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感悟5篇,希望大家喜欢。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感悟1

“鸟巢”深情依依,北京爱意融融。

熊熊燃烧了12天的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熄灭,气势恢宏的北京2008年残奥会落下帷幕。我们对本届残奥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向残奥会运动员、教练员和志愿者表示崇高敬意,向出色完成援奥任务的军队和武警部队官兵表示亲切慰问!

北京2008年残奥会,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参与面最广、打破纪录最多的一次残疾人体育盛会。147个国家和地区,4000多名运动员,数十万志愿者,凝聚在残奥会的旗帜下,用生命的激情共同奏响了“超越、融合、共享”的和谐乐章。精彩纷呈的竞技,绚丽多姿的文化,美轮美奂的表演,如沐春风的微笑,周到细致的服务,永远定格在世界人民心中。中国以无比卓越的奉献,兑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承诺,实现了“有特色、高水平”的目标,在残奥运动历史上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生命彰显力量。这座丰碑,镌刻着超越自我的生命辉煌。赛场上,人们目光所及是残缺,但残缺的肢体所迸发的力量格外震撼人心。他们的成绩也许无法与健全人相比,但对生命极限的挑战毫不逊色。那一幕幕特殊的超越,无不让人为之动容;那一场场顽强的拼搏,无不让人为之感奋;那一个个纪录的刷新,无不让人为之欢呼。残疾人运动员以超乎寻常的意志,展示了自信的风采,收获了奋斗的硕果,谱写了生命的壮歌。

精神寓于运动。这座丰碑,折射着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比赛中,人们记住的不仅是一张张生动的面孔,更是一串串动人的故事;人们感佩的不仅是优异的成绩,更是成绩背后的精神。残疾人运动员实现的每一次超越,都让生命少一声叹息,让世界多一分坚强;获得的每一块奖牌,都蕴含着信念和勇气,体现着意志和品质。他们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拼搏,诠释了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憧憬、对理想的追求;他们身上始终透射出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更给人以无穷的力量。

爱心营造和谐。这座丰碑,闪耀着共融共享的人性光辉。残奥会不仅是残疾人欢聚的盛会,也是残疾人群体与社会交流的平台。残奥会场馆内外,无障碍设施彰显尊重和关爱,人性化服务体现平等和理解;随处可见的“微笑圈”无声地传递着友善,排山倒海的加油声真实地表达了敬意;失利后的互相安慰交换着温暖和坚毅,倒地时的互相扶持定格为动人瞬间。这是残疾人彼此间的激励,也是残疾人与健全人的融合,更是人类心相印、情相拥、爱相守的见证。

在本届残奥会上,我国残疾人运动员不负众望,顽强拼搏,勇攀高峰,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都位居第一,取得了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祖国赢得了崇高荣誉。他们对残奥宗旨的实践和残奥精神的弘扬,充分体现了我国8300多万残疾人的精神风貌,反映了我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巨大成就,展示了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进步。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保障残疾人权利、尊重残疾人价值、改善残疾人状况、发挥残疾人作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北京2008年残奥会的圆满成功,不仅让世界聆听到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铿锵足音,而且为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必将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爱护,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让残疾人与健全人在社会大家庭里相互交融,在迈向未来的征途上携手共进。

圣火必将延续,超越永无止境。残奥会是短暂的,但给人的启示是深刻的;赛场胜负是一时的,但自强不息精神是永恒的。全军和武警部队广大官兵要大力弘扬残奥精神,在各自岗位上挑战自我,追求卓越,为八一军旗增辉添彩!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感悟2

北京残奥会圣火2008年8月28日点燃,这标志着北京残奥会大幕徐徐拉开。

经历过奥运会的辉煌和激烈竞争以及色彩纷呈的画面,有些人对残奥会或许会觉得比赛的观赏性要降低不少。残疾人和正常人的体育竞技自然有所区别,但是相同的是,他们也在追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崇高目标。

其实,你只要稍微了解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经历,了解他们比正常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和泪水,你的心头就会不由自主地发颤,你的眼泪就会夺眶而出,你就会由衷的承认,他们,就是生活中的强者。

每一个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坎坷。他们中有些人是先天残疾,有些人是后天不幸遭遇各种各样从天而降的灾难,在经历过生命的低谷之后,他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站起来,迎接生命的挑战。残疾人运动员,几乎百分之百的都不是职业选手。因此,他们一没有充裕的时间去进行训练,二缺乏资金的保障去购置训练器材和服装等必需用品。他们付出的努力除了身体上与正常运动员的差距外,还有许许多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他们坚持了下来,并走到今天,走到奥运会的赛场。

“鸟巢”、“水立方”,因为有残奥运动员,而同样精彩。对待残疾人运动员,我们应该付出更多的爱,他们不仅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而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自强不息,他们敢于做生活中的强者,都奏出了一曲高亢激越的生命交响曲的宏伟乐章。

残奥会,除了精彩的比赛,我们还能读到无数催人泪下、催人奋进的故事。我们更深地体会到:爱,应该献给每一个人;爱,时时刻刻在我们心里;爱,温暖着生活的每一天。只要有爱,我们这个世界,我们人类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感悟3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盛况再现:圣火刚在“鸟巢”点燃,由衷的赞美之声就响彻环球。世人不仅为这场“视觉盛宴”的“宏伟绚丽”、“梦幻诗意”所倾倒,更为其张扬的坚毅顽强、折射的人性光辉所震撼。如此精彩的开场,无疑将使残奥会史上规模空前的这次盛会,得到空前的关注;无疑将激励残奥健儿们创造出空前的佳绩,在今后的十几天里写下辉煌的篇章。同时,也无疑会像北京奥运会那样,给中国、给世界留下丰厚的遗产。

其实,不须待北京残奥会的大幕落下,这笔巨大的“遗产”已然铺陈在我们面前,已然在造福千家万户。

残奥会已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近50年,在残奥赛场上,残疾人运动员像身体健全的运动员一样,品味竞争之烈,欣赏体育之美,点亮理想之光,分享运动之乐,用摄人心魄的勇气极大地丰富了奥林匹克重在参与的平等精神。但由于对比赛设施要求不同等原因,同年同城举办的两个奥运会,一直采用各自筹办的方式。北京是第一个执行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协议的举办城市,不仅开一个组委会同时筹办两个奥运会之先河,而且响亮地提出“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口号,从而在“奥运会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语)上镌刻了令人振奋的内容。

7年来,正是“两个奥运”的同时筹办,极大地推进了北京乃至全中国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使残疾人出行更加便利。这期间,北京市出台了《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新建城市道路、公共设施普遍配套建设了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重点改造项目达6000多项,投入资金6亿多元。据统计,2001年以来,北京市共实施了1.4万多项无障碍改造项目,无障碍设施建设总量相当于过去20年的总和。

“两个奥运”的同时筹办,不仅让北京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也让全北京乃至全国人民对残疾人的生活和保障关注度持续“升温”。根据中国残联公布的数字,2007年,全国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使535。9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顺利完成中国残联专项彩票公益金残疾人康复项目任务,19万贫困残疾人受益;全国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共计2125个,在建项目共计285个,筹建项目共计318个。在鼓励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去年7月起又对政策作出调整,大幅度扩展了享受税收优惠的单位,明确规定了“国家实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当年,全国城镇新安排39.2万残疾人就业,农村残疾人就业达到1696.5万人。

由此可见,中国倾力奉献的“两个奥运,同样精彩”,就是要以生命的名义,创造出真正平等、完整的人类盛会,让高贵的人性在世界畅行无阻。

而这一举措,在过去的7年里,已经带动中国社会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提升了中国社会人文关怀的整体水平,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今,北京残奥会比赛已全面展开,可以肯定地说,4000余残奥选手的奋勇拼搏,将带来一场自强不息、引发人们深化对生命思考的“精神盛会”,必将对更多的残疾人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对全社会关爱残疾人的文明新风产生更强劲的促进作用。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感悟4

今年是虎年,也是奥林匹克年。昨天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当立春遇上冬奥,一切都变得浪漫起来了。

冬奥会开始前的倒计时,是以24节气为主题的,每一个节气都有一句属于自己的诗。我们将中华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了冬奥会,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这次冬奥会的口号是“一起向未来”。在运动员们入场时,志愿者们手中拿的引导牌更是独具匠心,他巧妙地将雪花与中国结融合在一起。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这浓浓的中国气息。

升国旗这个场面让无数中国人泪目。几名少先队员拿着国旗交给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们,国旗在人们的手中传递,我们的心也热烈起来了,国旗冉冉升起,场内气氛也达到了高潮。

火炬传递仪式无疑是最激动人心的了。六棒火炬,七位传递手分别是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和两位年轻的00后。随着圣火的交接,奥运圣火逐渐靠近有写着全部参赛国家名称的小雪花所组成的大雪花(主火炬),而带着奥运圣火的火种被留在了火炬台上。至此,圣火点燃仪式圆满完成。

不同于以往的大火这次的奥运圣火是一个微火,这是史无前例的一次伟大的创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圣火留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

今天,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始了,祝我国的运动健儿们赛出好成绩!

2022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感感悟5

本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吉祥物是冰墩墩和雪容融,他们分别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和一个传统的中国红灯笼,他们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象征着运动员强健的身体和世界文明的相知相融,科技感十足!我梦想着有一天能和他们在一起玩耍,冰墩墩和雪容融会出现在我的面前,大声地说:“小朋友,你好呀!我们带你去冬奥会雪场一起堆雪人好吗?”我欣然答应,我和他们乘坐时光机来到了2022年的北京。这里是银色的世界,冰墩墩和雪容融带着我堆起来一个和我一样高的雪人,栩栩如生,可爱极了,我们手拉着手,围绕着雪人,高兴得又蹦又跳,好不开心!我告诉雪容融,我最喜欢的冬奥会项目是花样滑冰,因为花样滑冰选手姿态优美,体态轻盈,像蝴蝶一样在冰场飞舞。据我了解,花样滑冰是曾经进入夏季奥运会的冬季项目,在1924年被列为首届冬奥会比赛项目,本届冬奥会花样滑冰比赛将在北京赛区的首都体育馆进行,一共将产生5枚金牌,花样滑冰双人滑是中国队的优势项目。雪容融夸赞我知识渊博。冰墩墩对我说:“别看赛场上的运动员们动作娴熟、轻松自如,这可是日复一日勤学苦练、奋力拼搏的结果。残酷的训练,枯燥无味的坚持,运动员们的伤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他们获得的奖牌可都是汗水和泪水的结晶呀!”我想,这应该就是奥运精神,是当代小学生要学习的精神:自我挑战,战胜一切,为国争光!

2022年的冬奥会将是一场特殊的赛事,这是自疫情以来,中国承办的第一场世界性比赛。中国人民齐心协力,疫情防控卓有成效,我们将以最安全的环境欢迎各国运动员和媒体的到来,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魅力”!

篇12:冬残奥会闭幕式优秀观后感

北京冬残奥会的各项比赛正在进行,人们在为冰雪健儿喝彩的同时,也注意到了本届冬残奥会上的一些特殊关照措施。比如,极少数残疾人士由于脊髓功能障碍导致体温功能异常,对此,相关方面通过提供医学证明等材料,确保其正常参赛。再如,不能佩戴口罩的少数人员被允许佩戴防护面屏,视障人士也可携带导盲犬。

这些细微的服务工作,充分体现了北京冬残奥会的人文关怀。其实,这些措施只是一个缩影,借冬残奥会的契机,北京乃至中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都在大步前进。以冬残奥会场馆为例,在此次冬奥会结束后的短时间内就已完成无障碍化改造:国家游泳中心的看台无障碍坐席及卫生间均比原来增加一倍;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轿厢式缆车可供轮椅使用,轿椅式缆车满足下肢残疾运动员带滑雪器使用;在张家口冬残奥村,下沉广场设计建设了符合坡度要求的多折木质坡道,方便残疾人通行。这些贴心设计受到不少称赞。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场馆的无障碍改造将永久保留,这意味着这些场馆赛后也将向残疾人开放。残疾人的运动权利,并不是在专业队伍里才需要,更不是只在比赛时才存在。如何让运动进入广大普通残疾人的日常生活,这些场馆就是很好的示范。

正因此,目前正组织编写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中国方案》,将总结展示此次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场馆无障碍建设成果,并作为冬奥遗产为国家乃至世界范围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示范。

事实上,此次冬残奥会的举办,已把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提高到了全新的高度。比如,北京此前启动的“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围绕重点领域累计整治整改点位33.6万个,首都城市功能核心区、冬奥会冬残奥会赛事和服务保障相关区域基本实现无障碍化。张家口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成果也非常显著。

可见,一次冬残奥会,极大地带动了无障碍环境的提升。以此为契机,我们也当把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意识提上一个新高度,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标配,甚至是今后城乡建设规划时的“前置条件”。

上一篇: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的心得体会下一篇:群发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