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2024-04-27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精选6篇)

篇1:《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教学目标:

1、品读诗歌,体会诗歌意象之美和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2、体会诗中表达的闲居之情,以及诗人与友人裴迪之间的深厚情谊。

一、新课导入

自东晋陶渊明、南朝谢灵运开创山水田园诗派以来,山水田园诗深受一些优秀诗人的称赞。山水田园诗到了唐代,开始受到广泛的推崇,王维、孟浩然就是这一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维的一首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二、王维其人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诗与孟浩然齐名,称 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曾赞:“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著有《王右丞集》。儒释道全才,与苏轼、赵孟頫并称“古今三大全才”。

三、背景简介

天宝元年(742),王维离开终南山,出为左补阙。由此年至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除一度丁母忧离职外,一直在长安为官,职位也从七品上的左补阙升迁到正五品上的给事中。然而,天宝时代,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专权,朝政日趋腐败,诗人的进取之心和用世之志逐渐消减殆尽。

约在天宝三年(744),王维在陕西蓝田辋川购得原属初唐诗人宋之问的别墅,从此经常在公余游息其中,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他写的与辋川有关的诗歌皆作于此期间。

裴迪,唐代诗人。《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维常常“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新唐书·王维传》中也说:“别墅在辋川,地奇胜……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

四、品读诗歌

(一)、首联“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1、寒山、秋水:点明时令,寥寥十字,便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声响、动静结合的画面。

2、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用一“转”字,写出了色彩的流动,山活了起来。

3、日潺:时时刻刻都在叮咚作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令人感觉出一种始终如一的守恒。

(二)、颔联“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1、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

2、柴门: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

3、此联勾画的正是诗人自己。他安逸神态,潇洒闲情,独得辋川之乐。

(三)、颈联“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此联精确地剪取落日行将与水面相切的一瞬间,富有包孕地显示了落日的动态和趋向,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

(四)、尾联“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接舆:陆通,春秋楚国隐士,好养性,假装疯狂,不出去做官。比作裴迪。五柳: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比作自己。

五、小结

篇2:《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赏析,在这首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狂士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他的赞赏!

导读:

此诗为五言律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其原文如下:

篇3:《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咀嚼品味王维的五言律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眼前便呈现出一轴“淳美视域天人和谐”的秋晚山村水墨画, 耳畔则回旋着一首悦耳动听的蝉鸣溪唱田园曲:

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 狂歌五柳前。

秋天来临, 寒意渐浓, 远山抹上了苍翠的浓妆, 澄澈照影的涧水缓缓流淌。“我”轻扶竹杖斜倚在柴门之外, 迎着徐徐秋风静静地听着秋蝉在暮霭中低吟浅唱。黄昏垂下了金色的帷幕, 秋风停歇了轻盈的脚步, 举目环望, 四野幽静;河渡尽头, 只剩下圆圆的落日;村庄深处, 一缕炊烟袅袅升起直上碧霄。这时, 又碰到好友裴迪喝醉了酒来到“我”面前, 正乘酒兴, 击节狂歌, 吟咏着他的得意诗篇。

读罢此诗, 细细品味, 笔者认为此诗的精华乃是表现了淳美视域中人与大自然的高度和谐。

所谓“淳美”, 即厚重美好, 朴实美丽。淳美的美学价值在于“朴中寓真, 淳中见雅”;“视域”是指人们感受、理解审美对象的构架或视野;“淳美视域”是指以淳美为审美范畴和平台, 感受、理解审美对象的思维构架。所谓“和谐”, 即如黑格尔所说, 客观事物“各因素之中的这些协调一致就是和谐”, “和谐之所以美, 是由于它们的鲜明的差异和对立已经消除掉了”。和谐的美学价值在于“异中求和, 静中寓动”。《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的淳厚和谐之美, 主要表现为人与大自然外在的协调一致与内在的和谐统一。

先谈人与大自然的外在和谐。这种外在的和谐是人与自然景物“形态”之间的协调一致。本诗写“寒山”, 渲染其“色”的苍翠, 以凸显人与景物的视域和谐;写“落日”, 突出其“形”的空灵, 以凸显人与景物的心域和谐。这是静态意象的摹写。写“秋水”, 描绘其“音”的潺湲流淌;写秋蝉, 摹状其“声”的浅吟低唱, 以凸显人与景物的听域和谐;写孤烟, 展现其“态”的轻逸舒徐, 以凸显人与景物的视域和谐。这是动态意象的描绘。诗人从视觉和听觉上写这些意象, 其动静相映, 形态相衬, 声色相生, 不仅景物之间的“形”十分和谐, 而且景物与人之间的“神”也十分和谐, 因为抒情主人公“我”处在这些优美的景物之中, 面对苍翠的寒山, 欣赏潺湲的秋水, 聆听浅唱的蝉鸣, 遥看渡头的落日, 沉醉墟里的孤烟, 自身仿佛变成了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完全融入了大自然的幽美景色之中, 沉醉于人与自然景物形态相融的淳美境界。这时, 审美主体已被审美客体同化, 人的外在之形与自然的外在之形完全协调一致, 二者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

再看人与大自然的内在和谐。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 不仅表现为外在的和谐之“形”, 更重要的是表现为内在的和谐之“意”。这种“意”就是审美的主观性。《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黛玉与香菱论诗, 谈到了王维诗“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的妙处:一日, 黛玉方梳洗完了, 只见香菱笑吟吟地送了书来, 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领略了些滋味, 不知可是不是, 说与你听听……‘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 这‘余’字和‘上’字, 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 那日下晚便湾住船, 岸上又没有人, 只有几棵树, 远远的几家人家做晚饭, 那个烟竟是碧青, 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 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王维的这两句诗引发了香菱上京泊船观村景的联想, 以及读诗倒像“又到了那个地方”的体认, 都表明“人” (作者、读者、诗中农人) 与大自然已经有机融合为一体, 表现了人与大自然主体相亲之“意”, 达到了人与大自然内在和谐的崇高境界。虽然在这特定的时空里, 眼前除诗人之外四野空旷, 只“余”落日, 似无它物, 但是, 此时诗人已将天地之间所“余”落日赋予人性, 认为知己, 人与自然景物“落日”已经产生了认同感, 实现了内在的“意”的和谐。何况远处村庄星星点点, “孤烟”直上云霄, 农人乐享天伦。在这幅淳美的画图中, 人与大自然实现了高度的内在和谐。

本诗所写的人与大自然的内在和谐由以下三个层面组成了和谐之美的主体结构。

第一个层面是审美移情。审美移情是指人的情感直接与客观事物相结合, 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当人们凝神观照审美对象时, 就会产生将人的生命和情志注入对象、使审美对象显示出情感色彩的现象。也就是说, 审美移情是把人的感觉、情感移植到客观事物里去, 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事物仿佛有了感知、情感和意志, 产生“物我同一”的境界。由于审美的移情性、主观性的作用, 因此诗人往往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灵性。在本诗中, 本应萧索的秋山, 却为诗人而转为苍翠;本应枯竭的秋水, 却为诗人而每日潺湲;本应噤声的秋蝉, 却为诗人而尽情鸣唱;本来阒无人迹的“渡头”, 却因现实中“我”的闲适愉悦而显现出落日的辉煌;本来鸡鸭息鸣的“墟里”, 却因想象中农人的欢愉而显现出“孤烟”的轻飏。这都是诗人审美移情的结果, 诗人主观的“意”与景物人格化的“意”达到了内在的和谐统一。

第二个层面是审美怡情。怡情是指陶冶情操, 调节心境, 使心情愉快。培根说:“读书之用有三:一为怡神旷心, 二为增趣添雅, 三为长才益智。怡神旷心最见于蛰伏幽居。”其实, 怡情岂止在读书之时, 更在审美之中、赏物之时。一般人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 身心获得放松, 性情得到陶冶;诗人在欣赏美景时, 不仅心情变得愉快, 情绪得到调节, 心灵得到净化, 情操得到陶冶, 而且还会在赏物审美的过程中“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遨游古今, 物我两忘。陶渊明在赏菊中洽受怡情, 张九龄在咏月中感受怡情, 孟浩然在垂钓中消受怡情, 李太白在望瀑中享受怡情。在《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一诗中, 诗人王维在移情欣赏景物的基础上, 自身也获得了怡悦的享受。诗人扶杖倚门, 望寒山转翠, 听秋蝉吟唱, 赏夕阳徐落, 看孤烟直上, 不仅精神得到无穷的美的享受, 而且心灵得到极度的净化, 行到且行处, 坐看云起时, 晚风吹解带, 秋水映落日, 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崇高境界。这时, 大自然的“美”与人物的“意”达到了内在的和谐统一。

第三个层面是审美抒情。移情与怡情都是内在的意识和情感, 而审美抒情则是人物情感外化的手段。面对同一审美对象, 不同的抒情主人公会有不同的感受, 会抒发不同的情感;就面对“秋蝉”这一审美对象而言, 不同际遇的诗人会抒发不同的情感。骆宾王《在狱咏蝉》抒发出“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的感叹;王维在《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也咏蝉, 但他抒发的情感与骆宾王迥然不同:“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在秋山逐渐由翠绿转为苍翠、清澈照人的秋水如弹琴般潺潺流淌的时候, 诗人斜倚在柴门之外, 静静地聆听薄暮中秋蝉的吟唱, 心情格外舒畅。在这里, 诗人抒发的是出离官场, 远离尘嚣, 亲近自然, 慰藉心灵的暂且偷闲之情。不过, 偷闲之情毕竟是“暂且”的, 隐居山林并非没有寄托。辋川之作表面上只是自然山水的描绘, 实际上有王维清修的理想寄托。即是说, 辋川别业实际上是王维心灵寓所、心中净土;辋川诗的终极内涵, 是作者寓道的心灵语言。本诗的尾联表面看来是写好友裴迪乘醉狂歌, 其实是诗人借裴迪之口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不平之情。在本诗中, 景色的淳美、隐居的闲适与对张九龄罢相后朝廷奸佞专权的愤懑, 都寄于田园, 移于山水。这看似对立, 实则统一, 即统一在诗人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上, 统一在人与自然的内在和谐上。

由此可见,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是一首淳美视域中天人和谐的田园交响诗。

参考文献

[1].《苏轼集·补遗》,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6年版, 第231页。

[2].黑格尔[德]:《美学 (第一卷) 》,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年版, 第180~181页。

[3].《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 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9年版, 第355页。

篇4:唐诗《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赏析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天的山略显寒意但也愈加显得郁郁葱葱,那条小河也开始缓缓流淌。

我拄杖倚在我家柴屋门前,和着风的方向听着日暮时分蝉的鸣叫。

夕阳的余晖洒在那渡头上,一缕烟从村里的烟囱中冒出。

又碰上裴迪喝醉了,在恰如陶渊明的我前发酒狂。

注释

辋川:水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终南山下。山麓有宋之问的别墅,后归王维。王维在那里住了三十多年,直至晚年。

裴迪:诗人,王维的好友,与王维唱和较多。

转苍翠:一作“积苍翠”。转,转为,变为。苍翠,青绿色。

潺湲(chán yuán ):水流声。这里指水流缓慢的样子,当作为“缓慢地流淌”解。

听暮蝉:聆听秋后的蝉儿的鸣叫。暮蝉,秋后的蝉,这里是指蝉的叫声。

渡头:渡口。

余:又作“馀”。

孤烟:炊烟。

篇5:《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阅读答案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①接舆②醉,狂歌五柳③前。

[注释]①值:遇到。②接舆:春秋时楚国人。好养性,假装疯狂,不出去做官。这里以接舆比裴迪。③五柳:陶渊明。这里诗人以“五柳先生”自比。

【问题】

8.阅读这首诗,根据要求完成赏析。(3分)

诗的首联和颈联写景。首联中(1)“【 】”字化静为动,借颜色的变化写出了山的`动态;颈联写了夕阳欲落,炊烟初升的原野暮景。

诗的颔联和尾联写人。颔联中诗人倚杖柴门,临风听蝉,尽显闲适安逸;尾联中(2)“【 】”一句展现了裴迪的狂士风采,从中我们也感受到了诗人见到好友时的(3)【 】之情。

要求:(1)用诗中的字填空;(2)用诗中句子填空;(3)用一个恰当的词语填空。

【参考答案】

8.(3分)(1)转

(2)狂歌五柳前

篇6:《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这首诗除了前两句有点模糊,余下都会背。王摩诘的诗有时让我觉得有点困扰,真是非常的精美,但又看不出什么精雕细琢的`痕迹。而且该飘逸时飘逸,该婉转时婉转,该大气时大气,无可指摘得让人气闷。有时觉得他冷寂,但句中读来却总有生机流转;有时觉得壮阔雄浑,但总忍不住想是不是装的。孟浩然夫子时常有点野人气,王摩诘却是相当的贵公子——像古龙笔下的游侠一样,也会在陋巷、集市、面摊等地游走,和各种环境都会非常搭——可还是有那么一种骨子里的清华之气,让人一眼认出来。

又扯远了。《红楼梦》里对这首诗的好处和出典说得很清楚。香菱跟林老师学诗的时候叹息道:“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做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黛玉笑道:“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我给你这一句瞧瞧,更比这个淡而现成。”说着便把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了出来,递与香菱。香菱瞧了,点头叹赏,笑道:“原来‘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

五柳先生“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望去有种水墨般的美感,林潇湘“淡而现成”说得极妙。而且很暖,很烟火,“暧暧”虽然隐而不见,“依依”却又无限流连缱绻。望着那个画面会觉得亲切不忍离开。而“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却是一笔宕开,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说“自然流转,而气象又极阔大”,读来的确如此,但总觉得有种萧索的,过客般的感觉。

上一篇:智博星幼儿园英语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沉船之前修改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