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夜景的作文

2024-05-18

春节夜景的作文(精选15篇)

篇1:春节夜景的作文

“过年了,过年了!”伴随着我的欢呼声,爸爸妈妈把饺子送进了锅里,饺子还没有熟,我们就到外面看烟花了。

四周升起的烟花就像冉冉升起的花朵,在天空中绽放。一束束美丽的花朵把天空装饰得就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在花开的时候,还伴随着一阵阵鞭炮声。瞧,把小星星都吓跑了。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再加上鞭炮上升时“嗖嗖”的声音组成了一首动听的新年交响曲。看!那边升起了一个约10厘米长的小棍似的红色的东西,在天空中随意乱窜,像一个不守纪律的孩子。最后,在天空中“嗖”的一声直冲向了大地的怀抱中。那边又升起了一个大的礼花弹,像一个七彩的皮球,在天空中来回翻滚。而且还有着“刷拉刷拉”的响声。一会,听空中又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烟花,好像把整个天空都遮住了,又像是一个巨人的手在天空中张开。幽暗的天空变得五光十色的,又有那鞭炮声。一派喜庆的景象。

该吃饺子了,我们都恋恋不舍地回屋了。我问妈妈,为什么过年都贴对联放鞭炮呢?妈妈说:“在古时侯,有年兽来,年兽害怕响声而且还害怕红色,所以人们都贴红对联放鞭炮。就这样,我们就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新年。

篇2:春节夜景的作文

你瞧!大街上灯火辉煌,如同白昼一般灯火通明,一串串节日的街灯亮了,树上的霓虹灯好像一颗颗红宝石闪耀着光芒,它们一字排开,组成一条伸向前方的银龙,欢腾跳跃,像绣球一样飞舞滚动,车窗外的夜景好像一张张“唰唰”而过的照片,多么美的街灯,多么美的夜空啊!

你听!“噼噼啪啪”的爆竹声接连不断,空中闪烁着耀眼的火花。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金黄的、绿黄色的窗户,在忽明忽暗、忽然忽灭的火花中,家家户户的电视机在同时播放精彩的节目,大街上小孩子的欢笑声连绵起伏。

你闻!“噼啪噼啪”的爆竹声后的一阵阵刺鼻的气味直冲入我的鼻孔,酒味、鸡腿味……种种香味飘进的的鼻子,让我闻的直流口水,这是家家户户的“年味”。

你看到了吗?你听到了吗?你闻到了吗?

篇3:城市夜景的光与形

1 光环境下的城市空间

1.1 城市夜景的形体再现——“图底分析”的方法[1]

“图底分析”是研究城市的空间与实体之间存在规律的方法,同样城市夜景观的表达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图底关系。

1.1.1 建筑单体的图底关系

作为构成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元素——建筑单体,在白天,建筑外墙的轮廓成为“底”;夜景中外墙消失,玻璃窗醒目地跳了出来,而成为“图”。这样,从建筑角度实现了“图”与“底”的反转。这种效果在现代建筑中表现最为强烈,所以外墙中玻璃面的比例成为现代建筑夜景效果的关键。如果比例较小,那么必须从外部照亮建筑,这也是纪念性建筑常用的夜间照明方式,而在轮廓上则无法考虑“图”与“底”的反转。

1.1.2 城市空间的图底关系

从城市空间角度来看,在白天,街道的主体是建筑的外部形体,所以建筑作为背景成为“底”,街道、广场、庭院可看成是“图”,3.3 实现一体化运营起支配作用。行人对两侧建筑界面的感受量少,只有在一些凹凸转角或广场空地上加大空间的感受量,才能看到三维的透视,对于城市易于识别。夜晚,建筑通过各种人工照明,表现为“图”,这时城市外部空间近于自然空间,布局松弛,缺少限定,道路与建筑分离,人与建筑的关系变得不那么紧密,对于空间环境的把握能力减弱,安全感也随之下降。所以,在夜间的城市空间组织中,可以通过人工照明技术增强参照系统的可识别性,提高城市夜环境质量。

1.2 城市夜景的形态构成

1.2.1 明晰的城市轮廓

白天,城市轮廓是靠其边缘建筑的形体、色彩及建筑阴影来确定;而夜晚,城市灯光将城市轮廓清晰地勾勒出来,城市中心区域的光环境最亮,城市边缘区次之,而城市外围的广大地域则是与前两区域截然相反。通过这种黑白灰的对比,完整明确的城市轮廓线直观地体现着城市的形状、规模,使其成为城市的第二轮廓线。

1.2.2 突出的城市结构

1)城市的线——道路与河湖岸线。

城市道路是城市联系与交通的纽带。而在城市的夜景中,它则组成了城市道路风景线,是舞动在城市夜景中的彩带。同时,道路上车辆的灯光组成运动的灯流,与街灯一起使道路结构清晰易辨。

河湖岸线蜿蜒曲折,如进行恰当的控制并配以适当的照明,可以形成曲折变化的线的效果以及产生光影的韵律感。

2)城市的面——城市节点。

节点是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广场、车站等建筑较集中的区域,其景观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在夜晚,节点区域灯光密度较大、亮度较高、种类也较多;在对节点进行照明设计时,需要考虑它在城市景观中“面”的作用,突出其整体性,达到城市夜景的协调统一,使城市空间形态与光环境组成有机整体。

3)城市的点——城市标志及其他较分散的点。

城市标志是构成特色景观的重要元素,也是城市夜景照明的重点。辅以好的照明效果,可以增强城市标志的立体感、质感和颜色,使之真正成为城市景观中的“亮”点。

城市其他部分即单体照明的点灯光较为均匀,灯光密度较小,亮度较低,种类也较少,成为城市灯光环境的基底,起到辅助作用。

4)

城市总体灯光效果通过与周围地域的对比,成为巨大尺度的灯光环境艺术作品。

2 城市空间下的光

2.1 昼夜光的不同特性

白天对城市景观起决定作用的光源是天然光,而天然光在多数时间里保持相对稳定的暖白色,其中虽然有日照角度的变化,但在短时间内人们是感觉不到的,所以昼间光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单一性。

夜间城市光源虽有月光,但由于其光线太微弱,所以人工照明对城市夜景观起决定性作用。由于可以自由地选择人工光源的位置、色彩、投射方式,所以夜间光线表现为高度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但是由于天然光具有人工光达不到的高亮度与辐射面,所以夜间城市景观尺度感较低,这正是要加强城市结构中轴线与小品景观表现效果的原因:前者表达城市结构,后者丰富城市细部。

2.2 色彩与光照

白天,由于阳光和大气的作用,特别是在阴天,空气中的水汽较大,城市景观色彩显得灰暗、模糊。夜间,由于色彩是用人工光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而人工光又具有视觉冲击力强和色度高的特点,再加上黑色的夜空间背景有夸张颜色的作用,所以色彩感比昼间强烈。

夜景照明可使建筑形式和色彩再现,并创造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这样的照明效果是依靠无色光或彩色光实现的。无色光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可通过光的明暗效果表现出建筑面貌和立体感。对纪念性建筑物、国家代表性建筑物、风格明显的大型建筑物等,为了强调和展示建筑物的整体形象,主要应采用无色光。彩色光具有色彩的性能,可通过灯光颜色的艺术处理创造出环境气氛,激发人们的情感或情绪。对商业性、娱乐性、文化艺术性建筑物等,恰与无色光情况相反,可适当地采用彩色光,一般采用高彩度的对比技法,形成艳丽、丰富的色调,创造出兴奋、生动、活泼的环境气氛。

2.3 城市夜景中的照明方式[4]

2.3.1 面与体彩色泛光照明

面与体彩色泛光照明是最常用的夜景照明方式。它是一种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表现技法,可使建筑物的形式和色彩在夜晚再现。泛光照明最显著的特点是通过光照,在观感上改变建筑物的固有色和质感,使蒙受光照的建筑形体变成一种晶莹的“半透明体”,由于细部和色彩在泛光照明下相对钝化和单纯化,建筑的雕刻般的浑然一体效果突显出来,色彩这一造型要素在黑夜的背景前便分外夺目而诱人。

2.3.2 轮廓照明

轮廓照明是利用串灯、霓虹灯、导光管、通体发光光纤等线性灯饰器材安装在建筑物主要构件的棱线上的照明方式。对于一些构图优美的景物轮廓使用这种照明方式其效果是不错的。

2.3.3 内透光照明

内透光照明是利用内部空间的亮度,通过玻璃窗或幕墙等处照亮外部空间的照明方式。建筑外墙上成排的窗口将内部空间不同颜色的灯光透射出来,夜空下出现了富于韵律的灯光构图,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城市夜景。内透光照明的最大特点是照明效果独特,节约费用,维修简便。国际上许多城市的不少高大建筑,夜晚室内一般不关灯,光线向外照射,大量的窗户形成明亮的发光面来装点建筑夜景,景观独特,富有生气。

2.3.4 特种照明方式

随着激光、光纤,特别是电脑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及其在夜景照明中的推广应用,人们用特殊方法和手段营造特殊夜景照明效果的特种夜景照明方式应运而生。例如,许多城市广场及建筑节日的夜景照明使用激光器,通过各种颜色的激光光束在夜空进行激光立体造型表演,为节日夜景增色不少。

以上介绍了几种现在城市夜景中经常使用的照明方式,它们各有特点。为使城市夜景更富有特色与情趣,要综合运用这几种照明方式。

3 结语

文中虽然将城市夜景从空间形态与光两个景观营造角度来讨论,但两者实际上是不可分离的,城市空间和光互为依托、共同构成城市夜景。灯光并不是形成城市空间的添加物或者修饰物,而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城市空间不仅是光表现的载体,更是光表现的平台。城市夜景已成为城市景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城市因为有灯光的加盟而更具魅力和活力。

摘要:以城市夜景为研究对象,通过城市空间形态和灯光两个层面,对城市夜景观营造的特点进行了研究,使城市空间形态和灯光互为依托成为夜空下灿烂的城市景观,可为城市夜景观的塑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夜景,空间形态,光,照明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88-90.

[2]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31-39.

[3]Benya.The Jewelry of Architecture[J].Architecture Light De-sign,2005(10):11.

篇4:绚丽的夜景

拍摄夜景的注意事项

1、用三脚架保持相机稳定;

2、最低感光度保持画质细腻;

3、较小的光圈保证足够的景深;

4、选择合适的地点与时间提前到达拍摄现场等待。

1、灯光(或火光、月光)的双重作用

人们在夜间活动,总是以灯光、火光或月光等作为主要光源,灯光、火光和月光除了起到光源作用外,还有另一种作用,即画面的构成部分。

如题图,除夕之夜的白塔寺。除夕之夜的焰火色彩和亮光在画面上,既是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使建筑物的轮廓表现出来。这样,焰火就起到了双重作用。

2、去粗存精

我们讲的去粗存精,不是指把照片画面中不需要的东西搬掉、挡掉或人为布置,而是利用夜间的明暗自然巧妙地把一些破坏画面的东西隐藏掉(如图)。

3、夸张景物,增加气氛

因为夜间拍摄有它独特拍摄方法和特殊影调的处理手法。夸张景物,增加气氛便是夜景拍摄的重要手法。所谓夸张景物,就是将画面所需要的东西充分突出,将某些优美的景物集中表现出来;所谓增加气氛,就是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将景物加以渲染,烘托主题(如图)。

1、相机的选择

众所周知,传统相机往往按底片的种类划分,如:8×10″座机、4×5″座机、120相机、135相机等等,现在又分为胶片相机和数码相机。其实,无论是职业摄影家还是摄影爱好者,也无论是用胶片相机还是数码相机,拍摄夜景所选用的相机都应有B门或T门装置。可根据不同的拍摄对象或拍摄环境来进行相机种类的选择。

一般来说,当拍摄重要的建筑物和交通比较方便的夜景时,可选用8×10″或4×5″的胶片座机。

当去遥远或交通不方便的地方拍摄夜景时,可选用120相机拍摄。

当需要拍夜间的人文照片时,可选用135胶片相机或数码相机。虽然现在任何一款数码相机都可以进行夜间拍摄,但是最好还是选用有手动对焦、曝光补偿调节以及手动曝光设置等功能的数码相机,这样才能完全按照我们的意愿进行拍摄。当然拍摄夜景时,应尽量为镜头加上遮光罩,以避免画面周边灯光的干扰。

2、胶片的选择

在胶片选择上,我所有的夜景照片都是使用日光型反转片拍摄的,无论是8×10胶片还是4×5胶片以及120胶片我通常习惯使用柯达100VS反转片,但经常在北京市场断货时改用富士100F反转片。因为胶片的感光度越低,其银离子的颗粒就越细。

如果是拍人文夜景时,我通常是将数码相机的感光度调到ISO 400或ISO 800(佳能EOS-1D MarkⅡ)。

3、闪光灯的选择

闪光灯一般分为内置闪光灯和外接闪光灯两种。内置闪光灯通常闪光指数较小,且输出功率无法调节,使用时往往会破坏现场的气氛;而外接闪光灯通常闪光指数大,且输出功率可以调节,这在拍摄人文夜景时是非常有用的。

4、快门线和镜头盖

夜景曝光时间相对较长,如用手指按动快门按钮,稍有震动,就会造成影像模糊。因此,快门线与镜头盖是夜景摄影不可缺少的附件,凡曝光数秒的,便使用快门线,长时间感光或多次曝光,使用镜头盖遮挡会比较方便。

5、三脚架

三脚架是夜景摄影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尤其是长时间曝光和多次曝光时,要求照相机一点不能移动,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照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

我也经常听到不少人吹嘘自己拍摄夜景从不用三脚架,手端相机多长时间都不会虚,其实这是非常糟糕的恶习,手端相机拍摄不虚只是一个相对的说法,如果照片放大不超过10英寸,或许还勉强可以接受,但照片要进一步放大的情况下仍要保持高清晰度,那就必须要依赖稳重的三脚架了。

当然不是所有的夜景拍摄都需要三脚架。如果是拍摄夜间的人文题材,为了抢拍到最佳镜头,手持相机拍摄也是可以的,有时甚至还特意需要晃动的感觉来突出动感。

6、其他附件

如滤光镜、测光表、手电筒等都要事先备齐。快门线对于座机或120相机是很有必要的,数码相机有时可用自拍的方法及长时间曝光来完成;滤光镜的使用主要看拍摄目的,是否要表现特殊效果,如星光镜等;测光表的使用主要是针对座机或设有内测光系统的120相机,135相机或数码相机用内置测光系统就可解决;手电筒是必须要准备的,在天全黑的时候可利用照明来测定距离,设置快门、光圈或寻找零件等等。

拍摄时间的选择

一般来说,一年四季都可以拍摄夜景,但把握拍摄的最佳时机是从太阳刚落山到落山后的半个小时内,这时候天空还没有完全暗下来,夕阳余晖看上去并不怎么壮观,但是它的美丽与辉煌会逐渐展现出来。华灯初上,再加上光线已经相对的暗下来,快门也慢了下来,随后太阳会迅速消失在黑暗中,此时拍的照片几乎没有阴影,并且显现出一种暖色调。在这半个小时内光线复杂而且光线变化很快,所以控制快门速度是很关键的。

另外拍摄天空尚有落日余晖的夜景时,还要特别注意一点。曝光时间要扣得紧一些,宁可曝光不足,不可曝光过度,一旦曝光过度,夜景照片就会失去“夜”的特点了。

当然拍摄夜景也并非都必须要赶在太阳刚落山后的半个小时之内,有时城市夜色绚丽的灯光和重大活动以及重要演出的舞台灯光只有是在天空完全黑下来以后,才更加突出迷人。

夜景的取景构图

夜景的摄影并没有特殊的构图要求。选取构图的方法与白天的摄影基本相同,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应尽可能塑造光线所赋予的美景。

当然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域,又和周围的某些环境、条件分不开,从而起到互相衬托互相呼应的作用。从相机的取景角度来说,同样使用仰拍、平视、俯拍等常用手法加以表现,因而使得景物本身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夜景的测光与曝光

在夜景摄影过程中,曝光正确与否,是拍摄成败的关键,因此测光曝光必须认真地对待,不能马虎了事。所以,在拍摄前必须根据不同景物、不同光线和主题的不同要求,来确定曝光的时间。在确定曝光之前,首先要做的是测光。

夜景摄影2种测光方式

一种是用测光表(最好是带点测光的更精准),测光步骤相对复杂些,要测几处高光点,再测几处低光点,然后计算出平均值,再根据整个画面的影调和曝光倒易率,估算出曝光值。这种用测光表测光的多是使用座机或120相机。

另一种测光方式相对简单,也非常实用。就是借用单反相机(胶片或数码)里的TTL测光系统测光。特别是现在流行的数码相机就更加简便易行了,测光已成了参考数值,当时拍完就看结果,曝光不对可以马上重拍。

在实际拍摄夜景中,当三脚架能稳稳地支撑相机时,又赶上没有大风的天气,曝光时间可以长些,比如30秒、10分钟、甚至几个小时都行。但有时为了保持相机的稳定,缩短曝光时间才可以获得良好的清晰度。

夜景的多次曝光

夜景摄影2种曝光方法

一次性曝光

前面已讲了,就是用三脚架把照相机架好,然后通过取景器把应当拍摄的景物按照要求安排在画面里。取好景之后,把照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不使其活动。拍摄时,用快门线控制快门的启闭(或用相机的延时功能)进行一次适当时间的曝光。

多次曝光

操作过程亦如上述,只是曝光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在同一张底片上,经过二次以上曝光才完成的拍摄技术。 多次曝光是在一次曝光不能完成拍摄工作的情况下才使用的一种方法,如果条件具备(灯光、环境条件、时机等都合要求),一次曝光最为理想。但有时为了取得某种特殊效果,而采用多次曝光也是很有必要的。

采用两次曝光成功的关键有两点:一是两次曝光必须都要准确。由于两次曝光在时间上不同,测光的对象也不同,因此就要求从测光到曝光必须十分精准;二是两次曝光的过程中要求相机纹丝不动,否则拍出来的画面就对不上了。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多次曝光都要求相机不能动,下面介绍的一张夜景照片就是两次曝光过程中移动相机拍摄的实例。

闪光灯的使用技巧

拍摄夜景通常不使用闪光灯,因为盲目的使用闪光灯不但不会起到明显作用,控制不好反而还会破坏现场气氛。但是如果拍摄夜间的人文题材,闪光灯技巧则非常重要。

同样是拍摄人物场景,特别是人物在白墙前拍照,我们经常会遇到因闪光而在人物身后留下明显的黑影,人离白墙越近,影子越明显,很大程度地影响了画面的完整效果。我常用的解决办法是把闪光灯和相机分离,用连线来控制闪光,也可以用无线引闪的方式进行闪光灯离机闪光。

电脑的后期处理

如何把握摄影与电脑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多年来人们争论的焦点,其实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我个人理解,摄影从发明至今,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摄影家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前期的拍摄中,而电脑应该是为摄影服务的。多年来我拍摄的所有图片也要经过电脑加工、处理。例如修脏点、调色调、调反差,或是为了美化画面进行局部的小修改,但这些电脑工作只占全部摄影工作的10%到20%的比例,我始终坚持我所有图片是用摄影手法拍出来,而不是用电脑技术做出来的。

朱洪宇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首席摄影师

拍摄并出版《黑白人体》、《中国国宝展》、《青州北朝佛教造像》、《观复》、《中国珉田石艺术雕刻集》、《鞍山——路灯与城市》等许多画册

篇5:春节夜景的作文

太阳终于下沉了,落在了地平线之下,一片片金色的云以及蓝色的天空慢慢被夜的黑色渲染。

这便是,甬城的日落。

日落之后,甬城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开始了它的夜生活。

天空是灰暗色的,没有一丝的亮光。马路上却是亮的,那是被盏盏路灯映照着,还有汽车车灯闪烁的光茫,以及一座座建筑散发的亮光。

书城旁的玉米楼,别样风姿,独具一格。说是“玉米楼”,其实就是一栋类似玉米造型的大楼,然后大楼外墙装上了一层类似电影的屏幕。上面有时是河塘的静态清雅,有时是大海中鱼儿嬉戏的动态活泼,有时是江南水乡的阴雨绵绵......

琴桥,桥中有像琴弦一样的独特设计。上面有弧线呈拱形,弧线上拉了一丝丝琴弦。夜晚,琴弦散发出幽幽明光,像一幅无比美妙的珍珠五线谱。再加上飞驰的汽车,如同一双双纤纤玉手,在弹拨琴弦,演奏着一首优雅的乐曲。

这便是,甬城的夜景,甬城落日落心头,夜景如梦永不休!

作者:江东实验小学 李承澄

篇6:迷人的夜景作文

在我家阳台上,我看到了朝天门那边的夜景。高楼大厦上的灯光,一束一束的,好像无数流星从天空坠落下来,真是说不出的美丽;有的灯光像是美丽的秋天,无数枫叶从树上掉了下来,好像永远也落不完似的;还有的灯光像是美丽的蝴蝶在飞舞,一闪一闪的,真漂亮!

远远望去,我还看到了马路上那川流不息的汽车,车灯犹如星空中的星星,美丽极了。路旁那高高的.路灯,亮亮的,把路都照亮了。

重庆的夜景当然少不了那美得无法形容的江景。那些客轮的船边挂着一个个红红的灯笼,重庆春节的气氛还没有过呢!江面就像镜子一样,把陆地上的楼房、在江上行驶的船都清清楚楚的映在江面上。灯光也被映到了江面上,江面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篇7:迷人的夜景作文

石柱不仅白天美丽,而且夜晚更加迷人。

夜幕降临,我来到康德中央大街,白色的灯光与红色灯光交相辉映,金色似色金,白色的如玉,红色的像朱砂,熙熙攘攘的人群。提着大包小包的物品来来往往。接着让我们来到玉带河,树人桥底下的霓虹灯五彩斑斓,绿色的倒映在河面上,就像一块碧绿的手镯,可是又像一只空洞的眼睛。再往前走一点,五光十色的灯光反衬在河中,绿色的像北极光,金色的像小太阳,红色的像地毯,白色的如宝玉。现在就让我们来到玉音广场,站在中间往右看,只见10根巨大的石柱围成了半圈,石柱像轻轨轨道一样排列,石柱两边各有一块五彩缤纷的霓虹灯就像彩虹桥一样。然后让我们再来到风雨廊桥。风雨廊桥如同一条巨龙横卧两岸,桥上的灯笼闪着红光,两边弯檐翘壁,木匾上刻着“风雨廊桥”的四个大字儿,橘黄色的灯光勾勒着桥的轮廓,五光十色的彩灯交相辉映,把廊桥打扮得花枝招展,红色的柱子支撑着屋檐,桥下面的河如同一块深沉的碧玉,反映着桥上的灯光,人走在桥上走着享受着凉爽的微风,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石柱的夜间景数不胜数,如果你想看的话还是亲自来吧。

篇8:夜景照明设计要点的探究

1 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1.1 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有《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2—9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 16—92)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J 133—90) 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259—96) , 以及有关的标准图集、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和CCE有关夜景照明的出版物。

1.2 设计原则

设计原则包括以下6方面: (1) 艺术目标。包括设计的基本点和出发点。 (2) 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规定和标准。 (3) 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 效果图与实际效果应基本相符。 (4) 重点突出, 个性鲜明, 不一般化。 (5) 尽量取消泛光灯的立杆, 其他灯具也应隐蔽安装, 做到“见光不见灯”。 (6) 控制光污染, 注意节能。

2 设计程序

遵守设计程序、掌握设计规律和积累设计经验, 是搞好夜景照明设计的重要保障。对于夜景照明项目, 无论其规模大小, 必须按设计程序进行, 才能保障出精品。

3 设计理念和设计要点

3.1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夜景照明是人文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 能为人们创造优美、和谐、温馨、休闲和娱乐的光环境, 营造令人流连忘返的夜景观;夜景照明是美化城市、丰富城市夜生活和创造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 且灯光可以演绎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和文明。

3.2 运用巧妙的设计手法塑造文化内涵

在塑造文化内涵时, 应注重以下4方面的内容: (1) 捕捉建筑艺术的表现点。选择合适的灯具和光源, 塑造建筑艺术优雅的夜间效果。 (2) 捕捉自然景观的表现点。注意生态的美学设计, 表现生态的自然美。 (3) 注意保护和体现当地的人文特色。 (4) 商业照明应烘托繁华的商业气氛, 营造购物商机, 重点突出店标、商标和展示窗。

4 夜景照明设计

4.1 灯具的选择

夜景照明常用的灯具及其应用范围如表1所示。

4.2 照明对象的选择

4.2.1 建筑物泛光照明设计

在建筑物泛光照明设计中, 应注意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 (1) 充分了解建筑物的特性、功能、外装修材料、当地的人文风貌和周围环境等, 结合设计理念构思较完整的设计方案和效果图; (2) 选择合适的灯具和配光特性曲线; (3) 根据建筑物的材质选择合适光源色温和光色; (4) 由于玻璃幕材质不反光, 设计时可采取内透光照明的方式或与建筑专业配合在玻璃的搭接处预留电源, 并采用小型点光源的方式做外立面的装饰照明; (5) 照度计算常用的有单位容量法、光通法和逐点计算法; (6) 当一次设计未做夜景照明时, 应在室内、外和建筑立面适当位置、屋顶和玻璃幕的内侧预留电源管线, 从而为夜景照明的二次设计创造方便条件。

4.2.2 环境夜景照明

在环境夜景照明中, 应巧妙地运用灯光再塑艺术的魅力, 创造优雅、和谐和温馨的夜生活。

4.3 照明配电线路和控制设计

4.3.1 配电线路中存在的问题

配电线路中存在的问题包含以下6种: (1) 断路器的整定与线路负载不匹配。整定值过大、导线截面过小, 起不到保护线路和照明器具的作用, 事故时无法有效跳闸。 (2) 照明器具没有保护接地的安全措施。 (3) 线路敷设和照明器具的安装没有执行有关规范、规定和标准中的要求。 (4) 控制方式单调。有些小路甚至未设置连接触器, 且采用手动合断路器的方式, 操作不方便、不安全。 (5) 室外配电箱没有采取防雨、防腐和安全防护措施。 (6) 高层建筑的照明器具和线路未采取防雷保护措施。

照明设计看似简单, 但实际上是一门技术含量较高的学科, 优质的设计必须由专业的灯光设计人员与专业的电气设计人员配合完成, 重要建筑还需要建筑师的配合和指导。只有这样, 才能做出优秀的照明工程。

4.3.2 控制方式的选择

照明控制是夜景照明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照明控制技术发生了质的变化, 已从过去的手动控制发展到了今天的智能控制。照明工程中常用的控制方式有以下3种。

4.3.2. 1 手动控制方式

手动控制方式靠配电回路的开关元件实现, 主要应用在小型、非重要的照明工程中, 其特点是投资少、线路简单、开关灯均需人工操作、灯光变化单调和不利节电。

4.3.2. 2 自动控制方式

自动控制方式主要应用在大中型照明工程中, 其特点是开关灯无需人工操作、值守, 一次可完成自动控制程序的设定, 可实现灯光的变化控制、节能控制, 通常采用照度控制、时间控制和简单的程序控制等方式。

4.3.2. 3 智能控制方式

智能控制方式代表计算机技术与通讯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 其特点是一次投资较大, 主要应用在大中型和重要的照明工程中。目前, 产品与控制方式的组合较多, 无论采用哪种技术, 均可达到智能控制的目的。夜景照明中的智能控制系统作为独立的子系统, 应采用国际标准的通信接口和协议文本, 以便纳入区域网、城市网的系统或楼控网系统中, 实现主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互相监控。具体而言, 智能照明控制具有以下特点:可实现灯光组合变化和照度变化的控制调节;可实现节电控制, 可根据环境照度变化和活动安排设定开灯的方式和时间;具备标准的通信接口和协议文本, 可实现局域网、城市网的连网控制;可监测在线工作的各种参数;可监测故障状态, 分析故障原因;系统结构灵活, 修改、扩展方便;可提高管理水平, 降低劳动强度。

4.3.3 安全和接地

夜景和环境照明的安全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国内已发生多起触电伤亡事故, 设计和施工的不合理、不规范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GJJ 45—91) 中第5.1.9条规定, 可触及的金属灯杆和配电箱等金属照明设备均需保护接地, 接地电阻应<10Ω;《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95) 中第4.4.11规定, TT系统配电线路接地故障保护的动作特性应符合Raxla≤50 V。根据规范要求, 室外照明灯具均应设接地故障保护, 做法可参见有关标准图集。

对于照明接地保护系统, 无论采用哪种接地保护方式, 都应符合规范和标准中的要求, 确定有关保护接地的电阻值时要阅有关资料。

5 建议

具体的改良建议有以下8点: (1) 新建筑物的夜景照明应与建筑物同步设计, 经有关方面审查通过后, 与建筑物同时验收竣工; (2) 夜景照明的配电设计应由专业人员实施; (3) 夜景照明设计的安装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范、规定和标准, 并建立施工监理、检查和验收制度; (4) 应采用节电控制方式和多种场景控制方式; (5) 应具备入网连接控制的条件; (6) 采用科技含量高、技术成熟和品质优良的产品; (7) 对于功率较大的灯具, 安装时应注意周围禁止有可燃物或具备防火隔热措施; (8) 做好维护和管理。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夜景照明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 且它还是城市迫切需要的重要设施。因此, 我们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整体规划, 分步实施, 在实施中体现先进的设计理念, 做到精心设计、规范施工, 以促进和保障夜景照明的设计和建设。

摘要:主要对夜景照明设计的要点展开了探究, 详细阐述了设计依据、设计原则、设计程序、设计理念和设计要点, 并系统分析了夜景照明设计, 以期能为相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夜景照明,标准图集,光污染,设计程序

参考文献

[1]朱红.建筑物夜景照明设计若干问题的思考[J].建筑电气, 2007 (03) .

篇9:迷人的夜景作文

我站在窗边,欣赏着美丽的夜景。窗台边,还结着冰,用手摸去,滑滑的,凉凉的,让我忍不住想要品尝它一番。而在楼下,草地上,汽车上,都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好像是老天怕它们冻着,才为它们盖上了一床雪白的棉被。草地上的那一盏盏乳白色的路灯,,就像茫茫夜空中的星点,不那么引人注意,但又好像不可或缺。

忽的,从路上传来了笑声!那是谁?为什么如此开心?哦,原来是两个调皮的孩子,他们正从草地上抓起一点点雪,互相掷去。而紧随在后面的妈妈,对他们嗔怪道:“注意点,别冻着了!”孩子们应了一声,便又去玩了……

看着对面的房屋,像板着面孔的老人,那三楼的两只用灯笼做的,红通通的“眼睛”正盯着我,而亮着灯的人家,也不少。他们家在干嘛呢?全家围在一起看电视?还是一起在大扫除?亦或是一起玩耍、做游戏……、

篇10:广州的夜景作文

到了晚上七点半,我问妈妈为什么还不回旅店。妈妈说:“等会有花车巡游,还有烟火表演呢!”说完,突然响起了音乐,妈妈着急地说:“快!快!是花车巡游。”我一溜烟的跑去了那里。

就这样花车来到了我们这里,一辆一辆地从我的面前缓缓走过,有的站着卡通人物冰公主,有的是一朵正在怒放的莲花,有的是一条通体透明的游船……花车旁边有的人在跳舞,还有的在演杂技,但我最喜欢的是一个小丑,我拼命地给他鼓掌,他竟然走到了我的面前,演起了杂技。大家的目光都向我这边朝来,我紧张得羞红了脸。最后小丑给我变了一个气球小狗,妹妹简直羡慕死了。

过了一会,珠江上的烟火表演开始了,一群人开着快艇飞速地飞奔而来,还在水面转了一圏。突然水上喷起了火,吓得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接着几个人在表演水上飞,表演的时候,突然烟花从他身侧射出,不过他们毫不畏惧,像一个武林高手一样使出各种高招。

篇11:初冬的夜景作文

山东省沂南 沂南第一实验小学(双语)

公路两边的路灯闪烁着迷人的光彩,这条路是我们县城的交通要道,

 

 

 

这里人多车也多。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远处大厦上的霓红灯,忽隐忽现。五彩缤纷,像个调皮的孩子,一会儿打盹,一下子又睁开了眼睛,地上的灯与天上的星相互辉映着,像在打招呼似的。

忽然,我听见“啪”.“啪”.“啪”的响声,赶紧跑去一看,原来是消防队的叔叔在演习,你看他们练的多么认真啊!

这时,妈妈说:“刘天华我们回家吧,明天还要去上学呢!”夜景真美,我还想看,可我得回去睡觉了。只好恋恋不舍的走了。

指导教师:潘乐乐

小作者对景物的描写很有层次感,能进行情景

篇12:描写夜景的作文

隔着车窗向外遥望:啊!美丽的夜景让人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我打开车门,迫不及待地从车里跳出来,跑到清趣园内。一进门,只见道路两旁摆放着五颜六色的鲜花,鲜花在那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耀眼。

再往前走,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株株郁郁葱葱的冬青树和一座座设计精巧的亭台楼阁。亭台楼阁的屋檐上挂有一圈彩灯,彩灯有红、绿、蓝等多种颜色,一闪一闪的,别提有多美了。还有许多小朋友在亭台楼阁间嬉戏、玩耍,好不尽兴。在亭台楼阁与冬青树之间还长着许多碧绿的小草,小草被修剪得整整齐齐,看上去就像冬青树的鞋子一样。要是你看到这一切,保准会使你心旷神怡。

这里不仅花草树木美,水更美。在离出口不远的南边,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小河里生长着许多的小鱼和不同颜色的水草。小河在月光的照耀下,就像一匹柔软的蓝缎子。在小河的边上还有几条小船,中间还有一个很大的氧气桶,是用来保护鱼的。河水在微风的吹拂下,荡起一层层涟漪。

篇13:描写夜景的作文

在这宁静的夜晚,天空像被抹上了一层蓝黑色的墨水。天上的云朵,犹如披戴着绫罗纱衣的小仙女在恬静地酣睡着。星星在那深蓝的天空中,眨着小眼睛向地面窥视,和地面上的小伙伴问好。

这时,月亮从云朵后面悄悄地探出头来。俗话说:月光如水。这话可一点也不错。流水一般的月光透过纱窗,钻进了屋来,洒在我的窗台上,窗台仿佛镀了一层银,亮光闪闪的,纯净又迷人。在这美丽的夜晚,一些“小家伙”在草丛中“高歌”。夜,风轻轻地吹过,伴着一阵阵虫鸣,我甜甜地睡在这美丽的夜晚中。

篇14:描写夜景的作文

星星就是大家庭中一个著名的角色。假如天空是海洋,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就是一条条小鱼,而月亮就是一艘扬帆起航的大船。假如天空是草坪,那星星就是一朵朵美丽的小花,而月亮就是一个快乐的孩子。

月亮散发出闪耀的光向我们微笑,星星眨着漂亮的小眼睛,跟着月亮优美的歌谣,让我们一个个都进入了梦乡。

篇15:厦门的夜景作文

每当夜幕降临,大街两旁的灯就亮起来。街道两旁的树上布满星星点点的彩灯,五彩缤纷,犹如天空中的繁星闪闪。当车行驶在筼筜湖边,湖两岸的高楼倒映在湖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湖边的景色很迷人,而白鹭洲公园里,喷泉更另人神往。

公园里的喷泉水池呈四方形,水池里的水柱冲天而起,在微风的吹拂下,不时地飘下几朵水花,就像一位白衣天使在空中向人间撒下一朵朵晶莹剔透的小花。喷泉在彩灯的衬托下,像宝石一样闪亮,又像一串串珍珠在水中慢慢地升上来。

上一篇:人民教师的楷模下一篇: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