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为不可以绘本解读

2024-04-11

大为不可以绘本解读(通用5篇)

篇1:大为不可以绘本解读

大卫:一个调皮淘气、爱恶作剧,让小朋友们都喜欢、家长头疼的小男孩。妈妈:一位话语有点粗暴,而内心充满温情和浓浓的爱的母亲。

《大卫不可以》主角是大卫,一个只有几岁的小男孩。没错画面上至于他一个人物的完整形象。而妈妈只在扉页和最后一页有两个不完整的画面,而且,通篇妈妈说得基本都是一句话:“大卫不可以”。尽管如此在阅读时还时时觉得妈妈同样是隐在背后的主角。她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关怀、关心着大卫的一举一动。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大为不可以”。为什么呢?而且让人听起来有些简单粗暴不舒服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本书的封面:封面上的小男孩是用几何图形拼接成的玩偶形象,椭圆型的大脑袋顶在细小的身子上,摇摇欲坠;占了面部三分之一大的咧开的嘴巴里有六颗稀稀落落的尖尖的牙齿;三角形的鼻子鼻孔朝天;小小的眼睛、一高一低的两道短眉毛,似乎在向世人宣告:我什么都不怕。再看看大卫在做什么事情:他一只脚站在一摞歪七扭八的书垛上,另一只脚悬空,伸出双手去搬放在高桌上的玻璃鱼缸。鱼缸很大,感觉比大卫的大脑袋还要大上两倍,里面盛满了水,还有两条吓得惊慌失措的红鲤鱼。此时,鱼缸已被他挪出了桌面,由于倾斜,水已经撒了出来,摆放鱼缸的高桌业已倾斜。看到此情此景,无论是谁,都会吓得胆颤心惊。可是,调皮的大卫却是无知者无畏:他咧着大嘴,扭着脖子,面朝我们,在得意洋洋地大笑呢。他觉得自己好有本事,是一个了不起的大英雄呢。怎么办?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们听到了一句坚决、严厉、不可违抗的命令:“大卫,不可以!”看到这里,我才长长地嘘出了一口气,悬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噢,大卫没有危险了,因为他的母亲来了。作者兼绘画大卫·香农以巧妙的构思、细致的画面、简单的文字,通过封面,将这本书的主角(大卫和他的母亲)是谁、主题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诠释的淋漓尽致。我从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就喜欢上了这本书,以至于到现在,自己都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依然爱不释手,百看不厌。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大卫究竟做了哪些事情,有哪些不良行为和不好的习惯让妈妈忍无可忍的一再说:“大卫,不可以”呢?

第一个画面:大卫两只脚的脚尖踩在一把椅子的边缘上,身体倾斜45度,左手紧紧抓住壁橱的下方,右臂向上高高举起,伸开五指,正欲去够妈妈放在壁橱最上层的饼干桶。你看他,紧抿着嘴巴,舌头却翘露在外面,两只眼睛盯着那只饼干桶,一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模样。画面上没有妈妈,只有妈妈的一句话“大卫,不可以!”妈妈之所以把饼干桶放在最上层,是担心大卫吃多东西对身体没有好处。可她没想到大卫会用这样的方式来达到目的。这样的事情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妈妈可能都会遇到。大卫这样做很危险,这种时刻,大卫妈妈的“不可以”是非常及时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做家长的(不仅仅是母亲)看到这里应当反省自己,提醒自己:如果你不想自己的孩子拿到某种东西,最好的办法是不让他看到。如果你让他看到而得不到的话,那么,危险很可能就会降临了。而且平时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不能麻痹大意。

第二个画面:“天哪!大卫,不可以!”妈妈在惊呼。你看,站在客厅里的大卫,头上、脸上、手上、腿脚上糊满了黑黑乎乎的泥巴,头上的泥巴还插着几根草和两个小蘑菇,糊在腮帮子处的泥巴上居然有一个长尾巴的虫子,腿上长着草,脚上插着小树枝。真得是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简直是一个小怪物。干净的地板上是他的两只泥巴脚踩后留下的两串黑脚印和从身上掉下来的黑泥点儿。大卫一脸无辜的样子站在那里。看到此时的大卫,无论是谁,不仅会惊呼,还有可能会晕倒。事已至此,妈妈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惊呼之后立马把他放到浴室清洗干净。让我们跟随大卫的妈妈的“不可以”制止声,看看大卫是如何洗澡的。

第三个画面:大卫在洗澡。澡盆里放着大卫的一些玩具:游泳圈、军舰、小鸭子、水雷、鲨鱼、黑鱼等。澡盆里的水早已溢出,水流满地,可怜的“八爪鱼”被冲到了地板上,瞪着惊愕的眼睛不知所以然。而大卫仍然大开着水龙头,面戴潜水镜、头顶“黑鱼”、手拿“鲨鱼”,把这里当作戏水乐园,不管不顾地肆意玩水。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够这样“痛快地洗澡”,可是大卫的妈妈却说“不可以”。因为这样洗澡不但增加妈妈的家务负担,而且,也浪费水资源,我们应当从小小就对孩子进行节约的教育,让他们养成好习惯。

第四个画面:好不容易洗完澡的大卫,突发奇想,居然光着身子,冲到屋外的大道上。你看他:两脚腾空,右脚掌朝前,左脚心朝后,五指张开、双臂伸直,不顾一切地向前奔跑。屋外的大道宽阔而绵长,有一些弧度,使人感觉远处蔚蓝的天空和大道连在一起,看不到尽头;大卫家的尖顶房子静静地坐落在绿树掩映的路旁;小白狗站在屋外的草地上,惊愕地看着大卫光溜溜的背影,不知所措;小狗身旁有一个红色的消防设备。周围的环境静谧而安详。大路上只有光着身子飞奔的大卫,耳畔回响着妈妈焦急的喊叫“大卫,快回来!”作者在这里运用绘画语言,将动与静、妈妈的焦急、人们的惊愕与猜测巧妙地表达了出来。大卫怎么了?要去哪里?要干什么?会不会有危险……作者把无数的想象和问题留给了读者。

第五个画面:大卫身穿红色的仪仗队服,硕大的脑袋上扣着一个饭锅,左手举着一把勺子正在起劲儿地敲打着右手里的一个饭锅。你看他,双眼闭着,鼻孔朝天,呲牙咧嘴地陶醉在敲打乐中。我似乎听到了刺耳的敲打声和大卫得意的吼叫声以及妈妈的愤怒的喝斥声。这个情景使我们认识到:孩子喜欢敲打,无可非议。但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敲打,更不能制造噪声扰邻,要考虑他人的感受。

第六—七个画面:连续两个画面是大卫吃东西时的情景:

①大卫坐在餐桌旁边吃边玩。他把蒸熟的土豆刻上眼睛、嘴巴、两根黄瓜当胳膊、两只鸡腿当腿,用餐叉把它们叉在一起,形似一个食物玩偶。大卫对自己的行为非常满意、非常高兴。

②大卫在吃东西。大卫的大脑袋占据了几乎整幅画面,而他张开的饕餮大嘴又占了整个面部的四分之三强,黑色的口腔里塞满了五颜六色的各种食物——鸡腿、胡萝卜、花椰菜、青豆等等,就像无底深渊;画面的底色是红色的,大卫的脸也是红色的,表明大卫已经吃得太多了,可是大卫仍然在不停地吃。画家在这里运用夸张的技法、强烈的色彩对比,把一个毫无节制、贪吃的孩子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两个情景提醒当家长的既不能让孩子玩食物,也不能让孩子吃得过多。否则,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第八个画面:天已经很晚了,大卫还在看电视,妈妈命令大卫“回房间去”休息。大卫皱着眉头、噘着嘴,极不情愿地向自己的房间走去。请注意,画家在这里把电视节目定格在太空超人的画面,还有大卫走时手里攥着一条黄色的餐巾,为下一个情节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第九个画面:大卫回到房间,没有听妈妈的话,而是扮演起了超人。他穿上紧身衣,脚蹬妈妈的红色高腰靴,戴上蓝色眼罩,脖子上系着那条黄色餐巾,模仿电视里的太空超人,肆无忌惮地在小床上又蹦又跳。玩具熊已经大头朝下,枕头扔到了床头上。画家巧妙地把大卫的被子的图案设计为各种各样在太空往来穿梭的飞行器,在有限的空间里描绘出太空的浩渺和无限。表达出孩子对太空世界的向往以及对超人的崇拜。可想而知,妈妈此时只能用命令的话语才能让兴奋异常的大卫“躺下来”。

第十个画面:大卫在挖鼻孔。这是个不好的习惯,既不卫生,也不雅观,是不可以的。

第十一个画面:大卫把玩过的玩具扔得到处都是,一片狼藉。而他却跪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起了科幻影片。妈妈让他“把玩具收好”。妈妈没有因他是个孩子并且要看电视而迁就他。这也给我们做家长的一个很好的启示:孩子的好习惯是从小培养的,家长不能包办一切。

第十二个画面:大卫身穿棒球服、头戴棒球帽,右手托球、左手举棒,正准备在客厅里挥棒击球。大卫的对面摆放着玻璃茶几,茶几上有一个钟表、一个跳芭蕾的女孩儿玩具,还有一个漂亮的瓷质花瓶,里面插着一束鲜花;身后是一个圆桌……还有一些其他的物品。大卫就是要在这种环境下打棒球。妈妈的“不可以”没能阻止大卫,结果可想而知。

第十三个画面:大卫不听劝阻,挥棒击球,击落了手里的棒球,也击碎了花瓶。大卫的妈妈很生气,她处罚大卫坐在墙角的小圆凳上反省思过。大卫背对着我们,头却转过来,一滴泪水从眼角流出,挂在委屈万分的脸上。让人感到此时的大卫是那样的无助,那样的可怜,那样的惶恐。他可能也知道自己做了那么多的错事,让妈妈操了那么多心,妈妈还会爱自己吗?大卫知道自己错了。

第十三—十四个画面:“宝贝,来这里”、“大卫乖……我爱你!”是妈妈亲切的呼唤。大卫一下瞪圆了晶亮的双眼,张开双臂,扑到了妈妈的怀里,妈妈用她柔软的双手紧紧地把大卫抱在怀里,轻轻地抚摸着,大卫则幸福地闭着眼睛,偎依在妈妈温暖的怀抱,尽情享受着妈妈浓浓的母爱。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潮湿了,“风雨”过后、母子相依的场面太感人了。

同时我也想到,大卫的妈妈一定会在这个时候把那些“不可以”的道理讲给大卫听。

毋庸置疑,大卫是这本书的主角,每一个画面都有大卫的形象。而妈妈,只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在扉页:一位身穿白底蓝点短袖上衣、下穿绿裙子、腰扎黑色腰带、双手握拳叉腰,是一张没有头颅的半身画像。虽然看不到表情,我们却能从画家为她设计的造型感觉到她的愤怒和严厉。第二次出现在最后一页:画家只突出画了妈妈在用温柔的双手抚摸着怀中的大卫,大卫则扑在妈妈的怀抱中,倾听着妈妈的心跳。画家虽然还是没有画出妈妈的面部表情,但我仍然感受到了母亲的美丽、母爱的深沉以及孩子的乖巧、可爱,多么动人、温暖的画面。

从剑拔弩张开始,到皆大欢喜结束,全书没有多余的画面、没多余的话语,甚至没有连续的故事情节,节奏自然流畅,一气呵成。作者兼画家大卫·香农用前后对比的手法把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表达的深刻而生动。大卫的妈妈则深谙儿童心理以及教育孩子的艺术,她懂得什么时候该对孩子说“不可以”,什么情况下该坚决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与习惯,什么情形下采取什么方法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处罚。重要的是,她知道犯了过错的孩子尤其需要母爱。因此在实施制止和处罚之后,她把孩子拥在怀抱,轻轻地抚摸着、安慰着,流露出一个母亲的温情与爱怜。相信此时此刻,妈妈会轻声细语地给大卫讲为什么“不可以” 的道理,而大卫也能明白妈妈的一番苦心,接受妈妈的教导。

带着童心看完这本书,在喜悦、享受、喝彩之余,我感到作者不仅用传神之笔讲述了大卫和妈妈之间“斗智斗勇”的生动有趣的故事,而且自始至终隐含着的另一个主题——儿童安全健康教育亦如影随形。当今,儿童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家庭环境都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威胁着儿童的生命与健康。这个问题理应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家长,首先要有安全预防、防范意识和措施,防患于未然;其次要有处理安全事件问题的能力和方法;第三,根据心理生理特点,对儿童进行必要的安全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内容简介

大卫的妈妈总是说:“大卫,不可以!”大卫伸着舌头,站在椅子上颤颤巍巍去够糖罐;大卫一身污泥回家,客厅的地毯上留下了一串黑脚印;大卫在浴缸里闹翻了天,水流成河;大卫光着屁股跑到了大街上……每一幅页面里都有妈妈说的话“大卫,不可以!”但是,书的精华在后面:大卫在屋子里打棒球,把花瓶打破了。这下可闯大祸了,大卫被罚坐在墙角的小圆凳上,流眼泪了。于是,妈妈对他说:“宝贝,来这里。”妈妈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对他说:“大卫乖,我爱你。”太经典了,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不管孩子有多调皮,可是当他伤心的时候,母亲的怀抱永远是他温情的港湾。

每一个看过《大卫,不可以》的孩子都非常喜欢他,这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让他们觉得又开心又释怀,世界上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

到了最后一页。大卫被妈妈紧紧地搂在怀里,幸福地闭上了眼睛,妈妈一句“大卫乖,我爱你”,顿时就化解了大卫所有的眼泪和委屈。这一笔太温情了,整个故事跟着急转直下,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

媒体评论

让人又爱又恨的捣蛋鬼——彭懿◎儿童文学家、绘本阅读推广专家

不知道家长会不会喜欢,但孩子们肯定是爱死这本书了!

家长当然要皱眉头了——你看,大卫的造型多不可爱啊,圆圆的大脑袋上长着几根又稀又粗的头发,三角鼻子,一张嘴还满口尖牙,岂止是让人讨嫌,看上去简直就宛如一个小恶魔。Amazon网站上的书评人说得就更加过火了:“家长可能会很快下结论说这个故事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东西,不就是讲一个整天捣乱的坏小子的故事吗?以大人的视角看,大卫被画得确实令人不快,他长着土豆脑袋,野性未驯的眼睛,露着凶巴巴的尖牙,脸上还挂着歪歪的坏笑……”

书里的这个大卫,画得一点都不专业,既稚嫩又夸张,看上去就仿佛是出自于一个五岁孩子的涂鸦。事实也确实如此,《大卫,不可以》确实是作者大卫·香农模仿自己五岁时的涂鸦而创作的。他五岁那年,画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本图画书,记录了一件件他妈妈不允许他做的事情。每一幅画上都写上了“No”和“ David”,因为这是他当时唯一会拼写的两个字。许多年后,当他早就遗忘了自己的这本涂鸦之作时,妈妈却把它寄给了他。于是,在隔了三十九年之后,长大成人的大卫·香农终于让自己童年的涂鸦重见天日,用这本《大卫,不可以》来和我们一道分享这段温馨的成长回忆。他在谈到创作这本书的心得时说:“当我准备把它画成一本图画书时,我把大卫画成了一个相当现实的孩子——像我通常画的那样的孩子。与我小时候的原稿相比,这个大卫完全没有个性,一点都不鲜明。如果没有圆脑袋和尖牙,我就无法把他画出来。所以我就试着像一个五岁孩子那样去画他,于是他一下子就变得生动起来了!”

美国Education World网站在说到这本书时,一上来头一句话就是:“Yes!——Everybody Will Love No, David!”是的,每一个孩子都会喜欢《大卫,不可以》,喜欢这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儿,因为那让他们觉得又开心又释怀!世界上又有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游戏呢——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可惜的是,他们永远也不能为所欲为,他们的妈妈也像大卫的妈妈一样,无处不在,永远是跟在他们的屁股后喊:“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其实,作者不单是让孩子透过大卫看到他们自己的影子,也让每一个大人看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是啊,我们不都是在妈妈的“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的哀号与斥责声中长大的吗?

整个一本书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故事,只是一幅幅妈妈对大卫说“不可以”的画面,有人说这是一个关于永恒的“不可以”的盛大庆典,还有人说这是一个真正的关于“不可以”的百科辞典。其实怎么说都不过分,因为大卫·香农精准地抓住了大卫脸上的表情,对每一种“不可以”的微妙差别都作出了恰如其分的诠注。说到表情,我们不能忘记了另外一个人物。这个故事里有一个人始终深藏不露,不要说表情了,就是连脸都没有在画面中出现过,对了,这个人就是对大卫说“不可以”的妈妈。事实上,尽管这本书差不多每一页都重重地回响着“不可以”的声音,但是,说“不可以”的妈妈只出现过一次,还不是在正文里,只是在扉页上与我们打了个照面而已——穿着一条绿裙子的大卫妈妈的脸被截掉了,露出胸部以下的大半个身子站在那里。看不见脸又有什么关系呢?从她双手叉腰、左脚向上跷起的那个样子,我们已经可以想象她被气成什么样子了。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说“不可以”的姿势了。

当大卫的妈妈再一次出现时,已经到了最后一页。大卫被妈妈紧紧地搂在怀里,幸福地闭上了眼睛,妈妈一句“大卫乖,我爱你”,顿时就化解了大卫所有的眼泪和委屈。这一笔太温情了,整个故事跟着急转直下,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我们依然看不见妈妈的脸,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来,这时,她一定不再是气得七窍生烟了,一定是一脸的爱怜。

小男孩儿的生活日记——宋佩◎台湾中原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这是本非常受孩子欢迎的图画书,曾经得到1998年的凯迪克荣誉奖。作者及绘者大卫·香农(David Shannon)以自己小时候制作的图画书为蓝本,刻画出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儿形象。大卫最常听到的话就是“不行”、“不可以”,书里列举出妈妈禁止他做的事情,不过不是用文字,而是用大面积的图画模拟各种情境,孩子们从大卫身上看到了自己,进而产生共鸣,大人也会发现自己就像大卫的妈妈一样,不时地对孩子说“不可以”。

除了书名页及最后一页外,整本书都是由跨页所组成,而所有的跨页图画都是满版,让读者和图画之间没有距离。换句话说,画面上的空间仿佛延伸、扩展到现实世界里来。此外,这样的做法也让大卫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他可以不受限制、为所欲为。每个跨页模拟的情境大都独立,与其他跨页不相关,只有最后三个跨页明显有连续性──大卫在客厅里打棒球、被妈妈处罚、妈妈叫他过去,然后以妈妈对他说“我爱你”做故事结尾。不过,每一个跨页里发生的事,都会让读者产生许多联想,甚至把两页的情况串联起来,比如妈妈叫大卫回房间去,和大卫在床上假扮超人这两页;或者大卫在浴缸里大玩特玩,和他光着身子跑到街上。整本书的文字虽少,而且几乎都是妈妈发出的命令句,图画却给予读者很多自由想象的空间。

大卫的造型既像是用几何形体拼接的玩偶,又像孩子用稚拙的笔触描绘的自画像,正如“把玩具收好!”那个跨页里,地面上出现的大卫自画像。这样的画法让大卫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更加生动。除了大卫外,画面中的场景都颇具真实感,画家把柜子上的瓷器、布面的沙发、浴缸、玻璃桌等等的质感都描绘出来了,这种写实画法与玩偶般的大卫形成一种对比效果,突显出小男孩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大卫似乎与整洁、有秩序的环境格格不入。绘者在画面里,还安排了许多让读者眼睛流连的细节,厨房和客厅里的摆设、被子上的图样、大卫的玩具……都可以增加阅读图画的乐趣。

大卫·香农以小男孩大卫为主角绘制了一系列的图画书,《大卫,不可以》是第一本。香农除了用大量的篇幅描写大卫的调皮行为外,在收尾之处总是有贴心的安排,让大人与小孩儿都觉得温暖。在这一本故事里,闯了大祸的大卫虽然受到处罚,最后仍然得到了妈妈的拥抱和全心全意的爱,常常做错事的孩子看到这一幕时,一定觉得很安心。陪伴孩子阅读的爸爸妈妈,不妨借此机会也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吧!

浓浓的母爱——《大卫,不可以》解读(偌遥 ·2007年06月)

我是河北教育出版社的编辑,有幸和我的同事一起编辑出版了“启发精选绘本”系列图画书。其中的《大卫,不可以》是我最喜欢的一本,所以,在此书出版后,写下了我的感受。因此,这篇文章不是纯粹的书评,而是我个人对《大卫,不可以》这本书的解读,在六一儿童节之际,献给所有喜欢这本书的小朋友和他们的妈妈。

一本能激起男孩共鸣,妈妈心跳的图画书《大卫,不可以》这真是一本能引起众多好动、调皮、爱冒险、“不听话小坏蛋”共鸣的图画书呀,那些天不怕地不怕的举动,那张牙舞爪的捣蛋行为,那还没学会走就想跑的叛逆,那眼泪鼻涕还没擦干就能露牙坏笑,这些不都是我们有男孩家里天天发生的事吗? 再听听那句话“大卫,不可以”的吼叫,终于知道了,原来美国的妈妈也有这样没“修养”的呀。简直是永不下班的“站岗”,但是谁让我们这些暴躁如狂的妈妈,突然又安静得温柔似水的呢,当然,是我们家里的“大卫”呀!

篇2:大为不可以绘本解读

第二个画面:“天哪!大卫,不可以!”妈妈在惊呼。你看,站在客厅里的大卫,头上、脸上、手上、腿脚上糊满了黑黑乎乎的泥巴,头上的泥巴还插着几根草和两个小蘑菇,糊在腮帮子处的泥巴上居然有一个长尾巴的虫子,腿上长着草,脚上插着小树枝。真得是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简直是一个小怪物。干净的地板上是他的两只泥巴脚踩后留下的两串黑脚印和从身上掉下来的黑泥点儿。大卫一脸无辜的样子站在那里。看到此时的大卫,无论是谁,不仅会惊呼,还有可能会晕倒。事已至此,妈妈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惊呼之后立马把他放到浴室清洗干净。让我们跟随大卫的妈妈的“不可以”制止声,看看大卫是如何洗澡的。

第三个画面:大卫在洗澡。澡盆里放着大卫的一些玩具:游泳圈、军舰、小鸭子、水雷、鲨鱼、黑鱼等。澡盆里的水早已溢出,水流满地,可怜的“八爪鱼”被冲到了地板上,瞪着惊愕的眼睛不知所以然。而大卫仍然大开着水龙头,面戴潜水镜、头顶“黑鱼”、手拿“鲨鱼”,把这里当作戏水乐园,不管不顾地肆意玩水。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够这样“痛快地洗澡”,可是大卫的妈妈却说“不可以”。因为这样洗澡不但增加妈妈的家务负担,而且,也浪费水资源,我们应当从小小就对孩子进行节约的教育,让他们养成好习惯。

第四个画面:好不容易洗完澡的大卫,突发奇想,居然光着身子,冲到屋外的大道上。你看他:两脚腾空,右脚掌朝前,左脚心朝后,五指张开、双臂伸直,不顾一切地向前奔跑。屋外的大道宽阔而绵长,有一些弧度,使人感觉远处蔚蓝的天空和大道连在一起,看不到尽头;大卫家的尖顶房子静静地坐落在绿树掩映的路旁;小白狗站在屋外的草地上,惊愕地看着大卫光溜溜的背影,不知所措;小狗身旁有一个红色的消防设备。周围的环境静谧而安详。大路上只有光着身子飞奔的大卫,耳畔回响着妈妈焦急的喊叫“大卫,快回来!”作者在这里运用绘画语言,将动与静、妈妈的焦急、人们的惊愕与猜测巧妙地表达了出来。大卫怎么了?要去哪里?要干什么?会不会有危险……作者把无数的想象和问题留给了读者。

第五个画面:大卫身穿红色的仪仗队服,硕大的脑袋上扣着一个饭锅,左手举着一把勺子正在起劲儿地敲打着右手里的一个饭锅。你看他,双眼闭着,鼻孔朝天,呲牙咧嘴地陶醉在敲打乐中。我似乎听到了刺耳的敲打声和大卫得意的吼叫声以及妈妈的愤怒的喝斥声。这个情景使我们认识到:孩子喜欢敲打,无可非议。但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敲打,更不能制造噪声扰邻,要考虑他人的感受。

第六—七个画面:连续两个画面是大卫吃东西时的情景:

①大卫坐在餐桌旁边吃边玩。他把蒸熟的土豆刻上眼睛、嘴巴、两根黄瓜当胳膊、两只鸡腿当腿,用餐叉把它们叉在一起,形似一个食物玩偶。大卫对自己的行为非常满意、非常高兴。

②大卫在吃东西。大卫的大脑袋占据了几乎整幅画面,而他张开的饕餮大嘴又占了整个面部的四分之三强,黑色的口腔里塞满了五颜六色的各种食物——鸡腿、胡萝卜、花椰菜、青豆等等,就像无底深渊;画面的底色是红色的,大卫的脸也是红色的,表明大卫已经吃得太多了,可是大卫仍然在不停地吃。画家在这里运用夸张的技法、强烈的色彩对比,把一个毫无节制、贪吃的孩子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两个情景提醒当家长的既不能让孩子玩食物,也不能让孩子吃得过多。否则,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第八个画面:天已经很晚了,大卫还在看电视,妈妈命令大卫“回房间去”休息。大卫皱着眉头、噘着嘴,极不情愿地向自己的房间走去。请注意,画家在这里把电视节目定格在太空超人的画面,还有大卫走时手里攥着一条黄色的餐巾,为下一个情节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第九个画面:大卫回到房间,没有听妈妈的话,而是扮演起了超人。他穿上紧身衣,脚蹬妈妈的红色高腰靴,戴上蓝色眼罩,脖子上系着那条黄色餐巾,模仿电视里的太空超人,肆无忌惮地在小床上又蹦又跳。玩具熊已经大头朝下,枕头扔到了床头上。画家巧妙地把大卫的被子的图案设计为各种各样在太空往来穿梭的飞行器,在有限的空间里描绘出太空的浩渺和无限。表达出孩子对太空世界的向往以及对超人的崇拜。可想而知,妈妈此时只能用命令的话语才能让兴奋异常的大卫“躺下来”。

第十个画面:大卫在挖鼻孔。这是个不好的习惯,既不卫生,也不雅观,是不可以的。

第十一个画面:大卫把玩过的玩具扔得到处都是,一片狼藉。而他却跪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起了科幻影片。妈妈让他“把玩具收好”。妈妈没有因他是个孩子并且要看电视而迁就他。这也给我们做家长的一个很好的启示:孩子的好习惯是从小培养的,家长不能包办一切。

第十二个画面:大卫身穿棒球服、头戴棒球帽,右手托球、左手举棒,正准备在客厅里挥棒击球。大卫的对面摆放着玻璃茶几,茶几上有一个钟表、一个跳芭蕾的女孩儿玩具,还有一个漂亮的瓷质花瓶,里面插着一束鲜花;身后是一个圆桌……还有一些其他的物品。大卫就是要在这种环境下打棒球。妈妈的“不可以”没能阻止大卫,结果可想而知。

第十三个画面:大卫不听劝阻,挥棒击球,击落了手里的棒球,也击碎了花瓶。大卫的妈妈很生气,她处罚大卫坐在墙角的小圆凳上反省思过。大卫背对着我们,头却转过来,一滴泪水从眼角流出,挂在委屈万分的脸上。让人感到此时的大卫是那样的无助,那样的可怜,那样的惶恐。他可能也知道自己做了那么多的错事,让妈妈操了那么多心,妈妈还会爱自己吗?大卫知道自己错了。

第十三—十四个画面:“宝贝,来这里”、“大卫乖……我爱你!”是妈妈亲切的呼唤。大卫一下瞪圆了晶亮的双眼,张开双臂,扑到了妈妈的怀里,妈妈用她柔软的双手紧紧地把大卫抱在怀里,轻轻地抚摸着,大卫则幸福地闭着眼睛,偎依在妈妈温暖的怀抱,尽情享受着妈妈浓浓的母爱。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潮湿了,“风雨”过后、母子相依的场面太感人了。同时我也想到,大卫的妈妈一定会在这个时候把那些“不可以”的道理讲给大卫听。

毋庸置疑,大卫是这本书的主角,每一个画面都有大卫的形象。而妈妈,只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在扉页:一位身穿白底蓝点短袖上衣、下穿绿裙子、腰扎黑色腰带、双手握拳叉腰,是一张没有头颅的半身画像。虽然看不到表情,我们却能从画家为她设计的造型感觉到她的愤怒和严厉。第二次出现在最后一页:画家只突出画了妈妈在用温柔的双手抚摸着怀中的大卫,大卫则扑在妈妈的怀抱中,倾听着妈妈的心跳。画家虽然还是没有画出妈妈的面部表情,但我仍然感受到了母亲的美丽、母爱的深沉以及孩子的乖巧、可爱,多么动人、温暖的画面。

从剑拔弩张开始,到皆大欢喜结束,全书没有多余的画面、没多余的话语,甚至没有连续的故事情节,节奏自然流畅,一气呵成。作者兼画家大卫·香农用前后对比的手法把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表达的深刻而生动。大卫的妈妈则深谙儿童心理以及教育孩子的艺术,她懂得什么时候该对孩子说“不可以”,什么情况下该坚决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与习惯,什么情形下采取什么方法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处罚。重要的是,她知道犯了过错的孩子尤其需要母爱。因此在实施制止和处罚之后,她把孩子拥在怀抱,轻轻地抚摸着、安慰着,流露出一个母亲的温情与爱怜。相信此时此刻,妈妈会轻声细语地给大卫讲为什么“不可以” 的道理,而大卫也能明白妈妈的一番苦心,接受妈妈的教导。

带着童心看完这本书,在喜悦、享受、喝彩之余,我感到作者不仅用传神之笔讲述了大卫和妈妈之间“斗智斗勇”的生动有趣的故事,而且自始至终隐含着的另一个主题——儿童安全健康教育亦如影随形。当今,儿童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家庭环境都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威胁着儿童的生命与健康。这个问题理应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家长,首先要有安全预防、防范意识和措施,防患于未然;其次要有处理安全事件问题的能力和方法;第三,根据心理生理特点,对儿童进行必要的安全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内容简介

大卫的妈妈总是说:“大卫,不可以!”大卫伸着舌头,站在椅子上颤颤巍巍去够糖罐;大卫一身污泥回家,客厅的地毯上留下了一串黑脚印;大卫在浴缸里闹翻了天,水流成河;大卫光着屁股跑到了大街上……每一幅页面里都有妈妈说的话“大卫,不可以!”但是,书的精华在后面:大卫在屋子里打棒球,把花瓶打破了。这下可闯大祸了,大卫被罚坐在墙角的小圆凳上,流眼泪了。于是,妈妈对他说:“宝贝,来这里。”妈妈给了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对他说:“大卫乖,我爱你。”太经典了,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不管孩子有多调皮,可是当他伤心的时候,母亲的怀抱永远是他温情的港湾。

每一个看过《大卫,不可以》的孩子都非常喜欢他,这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让他们觉得又开心又释怀,世界上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

到了最后一页。大卫被妈妈紧紧地搂在怀里,幸福地闭上了眼睛,妈妈一句“大卫乖,我爱你”,顿时就化解了大卫所有的眼泪和委屈。这一笔太温情了,整个故事跟着急转直下,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

媒体评论

让人又爱又恨的捣蛋鬼——彭懿◎儿童文学家、绘本阅读推广专家

不知道家长会不会喜欢,但孩子们肯定是爱死这本书了!

家长当然要皱眉头了——你看,大卫的造型多不可爱啊,圆圆的大脑袋上长着几根又稀又粗的头发,三角鼻子,一张嘴还满口尖牙,岂止是让人讨嫌,看上去简直就宛如一个小恶魔。Amazon网站上的书评人说得就更加过火了:“家长可能会很快下结论说这个故事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东西,不就是讲一个整天捣乱的坏小子的故事吗?以大人的视角看,大卫被画得确实令人不快,他长着土豆脑袋,野性未驯的眼睛,露着凶巴巴的尖牙,脸上还挂着歪歪的坏笑……”

书里的这个大卫,画得一点都不专业,既稚嫩又夸张,看上去就仿佛是出自于一个五岁孩子的涂鸦。事实也确实如此,《大卫,不可以》确实是作者大卫·香农模仿自己五岁时的涂鸦而创作的。他五岁那年,画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本图画书,记录了一件件他妈妈不允许他做的事情。每一幅画上都写上了“No”和“ David”,因为这是他当时唯一会拼写的两个字。许多年后,当他早就遗忘了自己的这本涂鸦之作时,妈妈却把它寄给了他。于是,在隔了三十九年之后,长大成人的大卫·香农终于让自己童年的涂鸦重见天日,用这本《大卫,不可以》来和我们一道分享这段温馨的成长回忆。他在谈到创作这本书的心得时说:“当我准备把它画成一本图画书时,我把大卫画成了一个相当现实的孩子——像我通常画的那样的孩子。与我小时候的原稿相比,这个大卫完全没有个性,一点都不鲜明。如果没有圆脑袋和尖牙,我就无法把他画出来。所以我就试着像一个五岁孩子那样去画他,于是他一下子就变得生动起来了!”

美国Education World网站在说到这本书时,一上来头一句话就是:“Yes!——Everybody Will Love No, David!”是的,每一个孩子都会喜欢《大卫,不可以》,喜欢这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儿,因为那让他们觉得又开心又释怀!世界上又有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游戏呢——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可惜的是,他们永远也不能为所欲为,他们的妈妈也像大卫的妈妈一样,无处不在,永远是跟在他们的屁股后喊:“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其实,作者不单是让孩子透过大卫看到他们自己的影子,也让每一个大人看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是啊,我们不都是在妈妈的“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的哀号与斥责声中长大的吗?

整个一本书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故事,只是一幅幅妈妈对大卫说“不可以”的画面,有人说这是一个关于永恒的“不可以”的盛大庆典,还有人说这是一个真正的关于“不可以”的百科辞典。其实怎么说都不过分,因为大卫·香农精准地抓住了大卫脸上的表情,对每一种“不可以”的微妙差别都作出了恰如其分的诠注。说到表情,我们不能忘记了另外一个人物。这个故事里有一个人始终深藏不露,不要说表情了,就是连脸都没有在画面中出现过,对了,这个人就是对大卫说“不可以”的妈妈。事实上,尽管这本书差不多每一页都重重地回响着“不可以”的声音,但是,说“不可以”的妈妈只出现过一次,还不是在正文里,只是在扉页上与我们打了个照面而已——穿着一条绿裙子的大卫妈妈的脸被截掉了,露出胸部以下的大半个身子站在那里。看不见脸又有什么关系呢?从她双手叉腰、左脚向上跷起的那个样子,我们已经可以想象她被气成什么样子了。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说“不可以”的姿势了。

当大卫的妈妈再一次出现时,已经到了最后一页。大卫被妈妈紧紧地搂在怀里,幸福地闭上了眼睛,妈妈一句“大卫乖,我爱你”,顿时就化解了大卫所有的眼泪和委屈。这一笔太温情了,整个故事跟着急转直下,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我们依然看不见妈妈的脸,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来,这时,她一定不再是气得七窍生烟了,一定是一脸的爱怜。

小男孩儿的生活日记——宋佩◎台湾中原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这是本非常受孩子欢迎的图画书,曾经得到1998年的凯迪克荣誉奖。作者及绘者大卫·香农(David Shannon)以自己小时候制作的图画书为蓝本,刻画出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儿形象。大卫最常听到的话就是“不行”、“不可以”,书里列举出妈妈禁止他做的事情,不过不是用文字,而是用大面积的图画模拟各种情境,孩子们从大卫身上看到了自己,进而产生共鸣,大人也会发现自己就像大卫的妈妈一样,不时地对孩子说“不可以”。

除了书名页及最后一页外,整本书都是由跨页所组成,而所有的跨页图画都是满版,让读者和图画之间没有距离。换句话说,画面上的空间仿佛延伸、扩展到现实世界里来。此外,这样的做法也让大卫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他可以不受限制、为所欲为。每个跨页模拟的情境大都独立,与其他跨页不相关,只有最后三个跨页明显有连续性──大卫在客厅里打棒球、被妈妈处罚、妈妈叫他过去,然后以妈妈对他说“我爱你”做故事结尾。不过,每一个跨页里发生的事,都会让读者产生许多联想,甚至把两页的情况串联起来,比如妈妈叫大卫回房间去,和大卫在床上假扮超人这两页;或者大卫在浴缸里大玩特玩,和他光着身子跑到街上。整本书的文字虽少,而且几乎都是妈妈发出的命令句,图画却给予读者很多自由想象的空间。

大卫的造型既像是用几何形体拼接的玩偶,又像孩子用稚拙的笔触描绘的自画像,正如“把玩具收好!”那个跨页里,地面上出现的大卫自画像。这样的画法让大卫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更加生动。除了大卫外,画面中的场景都颇具真实感,画家把柜子上的瓷器、布面的沙发、浴缸、玻璃桌等等的质感都描绘出来了,这种写实画法与玩偶般的大卫形成一种对比效果,突显出小男孩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大卫似乎与整洁、有秩序的环境格格不入。绘者在画面里,还安排了许多让读者眼睛流连的细节,厨房和客厅里的摆设、被子上的图样、大卫的玩具……都可以增加阅读图画的乐趣。

大卫·香农以小男孩大卫为主角绘制了一系列的图画书,《大卫,不可以》是第一本。香农除了用大量的篇幅描写大卫的调皮行为外,在收尾之处总是有贴心的安排,让大人与小孩儿都觉得温暖。在这一本故事里,闯了大祸的大卫虽然受到处罚,最后仍然得到了妈妈的拥抱和全心全意的爱,常常做错事的孩子看到这一幕时,一定觉得很安心。陪伴孩子阅读的爸爸妈妈,不妨借此机会也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吧!

浓浓的母爱——《大卫,不可以》解读(偌遥 ·2007年06月)

我是河北教育出版社的编辑,有幸和我的同事一起编辑出版了“启发精选绘本”系列图画书。其中的《大卫,不可以》是我最喜欢的一本,所以,在此书出版后,写下了我的感受。因此,这篇文章不是纯粹的书评,而是我个人对《大卫,不可以》这本书的解读,在六一儿童节之际,献给所有喜欢这本书的小朋友和他们的妈妈。

篇3:大为不可以绘本解读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幼儿而言, 在学前阶段具备一定的早期阅读能力, 对他们的思维、语言、想象、个性、习惯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 笔者理想中的幼儿园应该是个“书香袅袅、书声琅琅”的地方;幼儿教师应该担负起引导孩子在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的责任, 让幼儿在书香的熏陶下, 犹如小绅士、小淑女一般知书达理、温文尔雅。

目前, 宁波市大部分幼儿园虽都创设条件让幼儿能置身于浓郁的书香氛围之中,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 或多或少存在着教师的解读代替幼儿的解读、强调灌输、轻幼儿认知的现象, 引导幼儿阅读不经意间变成了把幼儿的脑袋作为容器往里面填塞“知识”。为了践行“让幼儿畅游于书海, 人人变得知书达理”的理想, 笔者尝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对话式阅读”的教学方法, 即面对一本书, 围绕一系列问题与幼儿进行对话互动, 在互动中引导幼儿准确解读文本, 形成对文本意义的生成和延伸。

一、什么是“对话式阅读”

“对话式阅读”, 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G.J.Whitehurs (怀特赫斯特) 于1988年在研究亲子阅读方法时首次提出的理论。它是指, 以图画书阅读为背景, 成人与幼儿间通过提问、信息反馈、增加信息重新描述等方式而开展的阅读活动。 (1) “激发与提示”、“评估”、“拓展”、“重复”是“对话式阅读”的基本模式。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或亲子阅读的模式 (成人的解读代替幼儿的解读、重认知、强调灌输) 不同, “对话式阅读”能够使幼儿建立起更多关于人物、地点、背景、时间、结果等因素的图式, 逐渐帮助幼儿从倾听者转变为故事叙述者, 并在成人的鼓励和肯定中对故事的角色、事物、情节来进行拓展,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

二、“对话式阅读”的实施模式

经过理论提炼和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探索, 笔者以组织幼儿阅读《大卫, 不可以》 (3) 为例, 从“激发与提示”、“评估”、“拓展”三个实施模式角度入手, 详细介绍“对话式阅读”理论在幼儿图画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考察“对话式阅读”在幼儿图画书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 探究其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体现出的比较优势。

1.“激发与提示”模式。

所谓“激发与提示”, 即幼儿在初步接触到图画书阶段, 教师引导幼儿从阅读封面开始, 针对封面、扉页或版权页上的画面展开对话。其目的是不仅迅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让他们有看书与表达的欲望。更为重要的是, 给幼儿一个很重要的阅读指导, 那就是一本优秀的图画书是不会浪费任何一幅画面的, 每一部分都隐藏着作者创作的秘密动机。

《大卫, 不可以》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故事, 全书只是由一幅幅大卫调皮捣蛋, 妈妈对大卫说“不可以”的画面组成。它的封面:一个长像颇具喜感 (身形如几何图形拼接, 大嘴巴、稀稀落落的尖牙齿、三角的朝天鼻、小眼睛、一高一低的两道短眉毛) 的小男孩大卫, 正一只脚站在一摞歪七竖八的书垛上, 另外一只脚悬空, 伸手去搬放在高处的玻璃鱼缸。挪出桌面的鱼缸已经倾斜洒出水来, 吓得得缸中的红鲤鱼惊慌失措。摆放鱼缸的高桌也将摇摇欲坠。大卫却无知者无畏, 咧着大嘴扭头露出了英雄般的笑容。扉页一:大卫正在墙壁上乱涂乱画。扉页二:出现了弱化了的大卫妈妈 (半身) 象形, 从她叉腰、左脚向上翘的样子, 可见非常生气。如何通过有效对话, 引导幼儿通过封面和扉页领会作者的构思, 对幼儿读懂整个绘本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以下对话加以引导: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大卫。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第一阶段, 引导幼儿将注意力转移到封面上的图画信息, 并围绕大卫的模样展开话题。

师:大卫长的什么模样?

幼儿1:圆圆的身体。

幼儿2:尖尖的牙齿。

幼儿3:鼻子是三角形的……

第二阶段, 引导幼儿体会到人物与画面的喜感, 吸引注意力, 提升阅读兴趣。

师:大卫他在干什么?

幼儿:站在高高的书上在搬鱼缸。

……

师:大卫有危险吗?

幼儿1:他要掉下来了。

幼儿2:鱼缸要破掉了, 要砸到他的脚。

幼儿3:架子也要倒了, 会把他压死的。

……

师:大卫害怕吗?

幼儿:不怕。

师:为什么呀?

幼儿:他在笑呢。

师: (转入扉页一) 大卫又在干什么呀?

幼儿:墙上乱涂乱画。

第三阶段, 引导幼儿观察到大卫在干什么。涂鸦捣蛋、爬高够东西是幼儿普遍经历的, 相通的生活体验拉近了幼儿与大卫的距离, 进一步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 减少了幼儿与文本的距离感。

师: (扉页二) 这个是谁呢?

幼儿:妈妈。

师:妈妈做了一个什么动作呀? (教师可以模仿书中大卫妈妈双手叉腰、右脚翘起的动作)

师:妈妈做这些动作, 你们认为妈妈的心情怎么样呢?

幼儿:不高兴。 (引导孩子理解妈妈生气了)

师:对了!妈妈生气了, 生气地对大卫说“不可以”。 (教师可边模仿动作, 边模拟妈妈生气的表述语气语调)

第四阶段, 通过上述对话, 引导幼儿去理解细致的画面, 体会作者巧妙的构思, 从而对本书的主角是谁 (大卫和妈妈) 、主题是什么有一定的概念。

2.“评估”模式。

所谓“评估”模式, 即教师对幼儿的反馈信息要尽量给予肯定, 以增强幼儿主动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肯定性语言, 从幼儿的回答中挖掘其在表达和思维方面的亮点给予激励, 尽量减少“对的”、“你真棒”、“很好”这类的空洞评价。

如, 正文部分的第一个画面:大卫伸着舌头, 站在椅子上颤颤巍巍去够曲奇饼干瓶子。幼儿的反馈信息会涉及到, “大卫站在椅子上这个样子拿东西是很危险的”、“如果不小心瓶子会摔碎”, 思考细致的幼儿还会提到“妈妈把甜甜的饼干放那么高, 肯定是不想让他多吃”、“他的牙齿已经蛀掉了”。教师应该对幼儿给予“你看得真仔细, 大卫这样做的确非常危险”、“你补充得更加清楚了, 多吃甜食的确对牙齿不好”等。这样既回答了幼儿, 又肯定了他们反馈信息中的亮点。

其次, 教师不要预设正确观点或答案, 允许幼儿提供“开放性”的反馈信息, 鼓励他们有不同的想法。如, 正文部分第二个画面:大卫满身满脸黑乎乎的站在客厅的地板上, 身后留下了一长串黑乎乎的脚印。从脚边零星的几根茅草、几块泥巴 (这两样东西在画面上的辨识度不是太高) 和第三个大卫在浴缸里闹翻了天, 水流成河的画面分析, 第二个画面讲的是, 大卫一身污泥回家, 客厅的地毯上留下了一串黑脚印。在交流过程中, 有幼儿说:“ (画面的中间比较显眼的部分有一个电源插座) 大卫在玩电源插座里的电, 被电电到了, 衣服头发烧煳了, 浑身黑乎乎的, 把家里弄脏了。”笔者并没有否定该幼儿的观点, 从显眼的电源插座, 大卫的整体造型, 也的确是有几分导电后狼狈的样子。答案的对错与否与解读整个文本并不起任何影响作用。幼儿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才是难能可贵的。从而笔者给予了“你看得非常仔细, 玩电也会把大卫烧得黑乎乎的。大卫, 玩电也是不可以的哦”的评价。这样既肯定了幼儿的反馈信息, 顺势还进行了简单的幼儿用电安全教育, 可谓一举多得。

3.“拓展”模式。

所谓“拓展”模式, 即教师要善于将单一的师幼互动扩展为幼幼互动、幼文互动, 逐步引导幼儿以自己的价值判断解读文本。针对《大卫, 不可以》故事贯穿性不强的特点, 教师在解读完三到四个画面后, 直接将“接下来大卫又怎么了呢”、“妈妈又会怎么说”等开放性问题抛给幼儿。接住了老师抛给他们问题的幼儿, 已经基本能通过幼幼互动准确解读文本。如, 正文部分的第六个画面:大卫在吃饭的时候玩弄食物。

幼儿1:大卫不好好吃饭, 在玩。

幼儿2:他在玩桌上的鸡腿、土豆和豆子。

幼儿3:大卫把鸡腿、土豆和豆子, 做成了一个小人的样子。

幼儿4:他这样是不对的。

幼儿5:老师告诉过我们的, 吃饭的时候不能玩。

幼儿6:妈妈又要生气了。

幼儿7:妈妈会说:“大卫, 不可以的。”

此外, 引导幼儿与文本进行对话, 也是拓展的一个重要内容。“留白是图画书常用的表现方式, 它“可以表现出图画书之外更多的内容。呈现出文字难以描绘的趣味和美感, 同时拓宽了幼儿读者与图画书积极对话的空间。” (4) 《大卫, 不可以》中, 作者对妈妈形象的处理方式, 笔者以为是一个较为经典的留白表现方式。全文中, 妈妈只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出现在扉页, 上文已述。第二次出现在最后一页 (正文部分画面15) : (犯错被罚、委屈流泪的) 大卫被妈妈 (妈妈只露出了脖子以下的大半个躯干, 脸孔依旧没有出现在画面上) 紧紧地搂在怀里, 幸福地闭上了眼睛。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 在妈妈温情的抱抱中收场, 赋予了故事主题在“宽容与理解”、“适时地表达爱”等方面的升华。笔者在引导幼儿理解该层意义的教学方式上, 将对话的机会直接交给幼儿与文本。要求幼儿仔细阅读画面13~15, 寻找画面间隐含的美好意义。 (画面13~15, 讲述大卫在室内打棒球, 打碎花瓶, 被妈妈罚站, 委屈地留下了泪水。妈妈一个甜甜的拥抱, 一句“宝贝, 来这里。大卫乖, 我爱你”化解了大卫所有的委屈)

师:闭上小嘴巴, 睁大小眼睛, 仔仔细细地看, 一会儿告诉老师, 大卫和妈妈到底怎么了?

(经过一番阅读)

幼儿1:妈妈把大卫抱起来了。

幼儿2:大卫乖乖, 妈妈爱你。

幼儿3:很爱很爱。

(有的幼儿直接跑上来给了老师一个爱的抱抱)

幼儿们七嘴八舌的回答, 表述虽不是太精确, 但都表达了对最后大卫扑到妈妈怀里的结局是能够接受的, 可见他们在对画面的解读中是体会到了妈妈对大卫的母爱, 达到了教学目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上述几个教学模式在图画书教学中的运用, 并不是单独地呈线性实施,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地综合运用。此外, “重复”模式也是G.J.Whitehurs理论中的基本模式之一。它是指, 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模仿成人的表述, 学会正确的表述方式。因该模式笔者在阅读教学中运用不多, 不再赘述。

三、“对话式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在幼儿图画书阅读教学中, 有效地实施“对话式阅读”笔者以为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教师需充分地理解文本。

教师作为图画书教学的实施者, 是幼儿阅读活动的引导者, 只有教师自己对文本有正确的解读, 才能有效地指导幼儿。比如, 《大卫, 不可以》文本中妈妈形象的留白说明了什么、对幼儿意味着什么, 封面、扉页等图画书构成要素对解读文本有何意义等一系列细节性问题, 如果老师不能准确把握, 就很难引导幼儿准确解读文本, 更谈不上形成对文本意义的生成和延伸。

2. 教师与幼儿对话要遵循适度的原则。

每本图画书都承载着一个主题, 它的魅力就在于通过画面的色彩、布局、视角、线条等因素给予幼儿内心最本真的感受。教师需要在对话频率、适度通过对话传递教育意义等方面加以把握。如教师提问过多, 幼儿疲于应付, 将会影响他们对文本意义的深入而主动的思考, 扼杀他们主动探索意识;如果教师一味地开展“你们从大卫的故事里学到了什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等强烈模式化的对话, 幼儿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文本的感悟中去, 无异于“绑架”了幼儿的主体性, 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幼儿的思维, 他们的阅读乐趣也将大大降低。

3. 教师应尽量避免无效性或低效性对话。

图画书特有的图画、细节以及画面留白等使其解读具有多维性、多角度性, 也给师幼对话、幼文对话造成一定难度, 容易产生与文本无关的无效性对话或关联度不大的低效性对话。如, 正文补发图画三:大卫把浴缸当作戏水乐园, 不管不顾地肆意玩水。教师应避免幼儿将对话内容引向对浴缸中玩具的描述。应该设置“大卫在干什么”、“会产生什么后果”、“妈妈会怎么说”等梯度化、层次性的对话, 激发幼儿的想象和思维。

结语:

教学实践表明, “对话式阅读”在幼儿图画书阅读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 对幼儿解读文本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笔者仅抛砖引玉, 有待广大教育工作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让更多的幼儿能畅游书海、知书达理, 真正成为书的主人。

摘要:本文从“对话式阅读”理论的“激发与提示”、“评估”、“拓展”三个实施模式角度入手, 详细介绍该理论在《大卫, 不可以》绘本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 探究其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体现出的比较优势, 并提出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对话式阅读,绘本,《大卫, 不可以》

参考文献

[1]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北京:21世纪出版社, 2008.

[2]周兢.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幼儿自主阅读[J].早期教育, 2002, (05) .

[3]王乃正.怀特赫斯特对话阅读方案研究及对我国幼教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3, (02) .

[4]夏丽娟.浅谈幼儿教师的有效提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2010, (7) .

[5]张文娟.对话式幼儿文学教学作品初探[J].教育导刊, 2004, (6) .

[6]宋晓敏.对话式阅读对低收入家庭儿童叙事能力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1.

篇4:大卫不可以绘本教案

大卫不可以

设计意图

《大卫不可以》是一本非常有趣又可爱的绘本图书,书中的大卫是一个天真无邪、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的小男孩,世界上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在墙壁上乱写乱画、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头戴铁锅敲得叮当乱响。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妈妈不允许的,却仍在不停地继续着这样的调皮捣蛋。当大卫在屋子里打棒球,把花瓶打破了时,他被罚坐在了墙角的小圆凳上,很伤心,流眼泪了。最后一页,大卫被妈妈紧紧地搂在怀里,幸福地闭上了眼睛,妈妈一句“大卫乖,我爱你”,顿时就化解了大卫所有的眼泪和委屈。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

我在设计的时候首先留了一个悬念给孩子,那就是大卫张开双臂很委屈地要妈妈抱的照片,让孩子们猜测曾经发生的事情,打开他们思维的河流。

每一张照片的出示我都没有讲述妈妈所说的“大卫不可以”而是让孩子自己观察图片的内容,并讲述大卫在做什么?这样做可不可以?通过自己对事件的评述形成“大卫不可以”的意识,这是一种没有强制的要求,很适合小班小孩的心理特点,小朋友的参与与表述都特别积极。

当大卫要在家里大棒球的时候,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已经让孩子们知道了将要发生的事情,他们会很着急,而当大卫真的去做了并打破了妈妈最爱的花瓶的时候,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也会有一种做错事的真实体验,会害怕也甘愿承受妈妈的批评。我对这一部分的设计很顾及幼儿的心理体验,也是幼儿讲述的重点。

最后我设计用一个温暖的拥抱缓解小孩子紧张的心理压力,并重复故事里的“大卫乖,我爱你”拥抱他们,我想这既是故事的精华,也是拉近大人与孩子,老师与幼儿的爱的桥梁与纽带。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大胆讲述自己看到或猜测到的内容。2.感受大卫的调皮捣蛋以及母爱的温暖,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1.引出:

——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个好朋友,他的名字叫大卫,让我们一起请他出来吧:“大卫,请出来吧!”

——咦,大卫他怎么啦?为什么要妈妈抱呢?请你猜一猜。2.观察画面:

——哎呀,你看到了什么?最上边的那个罐罐里装着好吃的糖果,妈妈为什么要把它放那么高呀?大卫这样做可以吗?为什么?(丰富词:摇摇晃晃、很危险)那我们一起告诉他:“大卫不可以。”

3.观察图片:

——这里你看到了什么?(丰富词:一串黑脚印)大卫为什么会这么脏呢?他可能做什么去了?哦,那样可不可以呀?

4.观察图片:

——你看到大卫吃了什么?一顿饭吃那么多好不好? 5.观察图片:

——哎呀,这里你看到了什么?难为情,还会感冒的。6.观察图片:

——大卫想在家里干什么?这样做会有什么危险?那你们快告诉他呀。比比谁说得好听?你们若说得好大卫就真的不会那样做了。

7.观察图片:

——可是„„你看到了什么?妈妈为什么要这么站?学一学,猜猜妈妈是怎么批评大卫的?

8.观察图片:

——大卫坐在那里?他为什么哭? 9.猜测结果

——妈妈是不是真的不要大卫了呢?(观察图

十、图十一)原来啊,再调皮的孩子,也是妈妈最爱的宝宝,妈妈说:“大卫乖,我爱你”。

篇5:小班绘本阅读大卫不可以

活动目标:

1、通过精彩的画面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培养幼儿初步的阅读能力。

3、通过绘本阅读,体验妈妈的辛苦与爱,从而增进爱妈妈的情感。活动准备:

《大卫,不可以》幻灯片、“大卫,不可以”字卡一张,录音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到 教学难点:幼儿能够大胆猜测故事情节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非常有趣的绘本,你们想看吗?(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封面吧。封面上有谁?(小孩)这个小男孩他叫大卫,咦!小朋友看他正在干什么?(摸鱼缸,他想跟小鱼玩)

师:他是怎么去摸鱼缸的?(踩在书上,踮起脚,伸手去拿)

师:这样摸鱼缸会不会很危险呢?(会,会把鱼缸打破的,鱼会死的)

师:那如果你看到他这样做,你会对他说什么?(大卫,不可以。大卫,住手。大卫,快下来。)

2、出示字卡“大卫,不可以”:你们看,这几个字 “大卫,不可以!”就是这本书的题目。师:你觉得这句话可能会是谁说的?(妈妈、老师、爸爸、小朋友、他自己)师:那到底是谁说的呢?这个谜底就藏在这本书的扉页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3、翻开下一页:看,她是谁?是男的还是女的?为什么说她是妈妈呀? 师:她是谁的妈妈呀?(大卫的妈妈)

师:小朋友真聪明一看就知道是大卫的妈妈。那大卫的妈妈做了什么动作?(手叉腰)师:妈妈为什么会手叉腰呢?你觉得她怎么了?(生气了)

师:妈妈生气了会是怎么样的表情呢?眼睛会怎么样?嘴巴会怎么样?我们来学一学妈妈生气的表情(眼睛瞪着前方,嘴巴撅着)。

师:咦?大卫到底做了什么妈妈会这么生气?妈妈生气了会说什么? 教师指着字卡带领孩子说“大卫,不可以”(做错事了,把鱼缸打碎了)师:那让我们走进大卫家去看看吧!

二、仔细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对故事内容进行大胆猜测。

1、出示【天哪!大卫,不可以】这张画面

师:呀!大卫身上怎么了?(他身上太脏了,都是泥土)

师:他刚才去干什么了身上弄得这么脏?(去花园里玩了、他去泥巴里玩了)师:除了大卫的身上那么脏,还有哪里很脏啊?(地板 上)

师:他没把脚上擦干净就走进屋里,把地上踩得都是脏脚印,你觉得他这样做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这样他会把地板和沙发弄脏的,别人来就不能坐了。)

师:地板脏了谁来打扫?妈妈打扫这么脏的客厅,妈妈会怎么样?妈妈这时候会对大卫说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学。(大卫,不可以!大卫,你别这样了。)

师:好,让我们学学妈妈的语气赶紧跟大卫说吧!把妈妈的语气学出来看看。(出示字卡读“大卫,不可以!”)

2、师:大卫这么脏,妈妈会让他去干什么?(洗澡)出示【不行!不可以!】画面

师:你们猜的很对!真聪明啊!给自己鼓鼓掌!

师:那你们看大卫是怎么洗澡的?大卫把玩具都拿到哪里了?(放录音:流水的声音)(大卫把玩具带进来了,水满到地上了,水龙头开着„„)

师:你们太厉害了,都发现了,水都满出来了,水满出来了妈妈又要打扫了。大卫这样洗澡可不可以?(不可以。)

师:那大卫的妈妈会对大卫说什么?(大卫,不可以!)

师:水龙头没关妈妈会对大为怎么说呢?(大卫,把水龙头关紧。)

3、师:大卫连续做了两件错事,妈妈可真的有点生气了。可没想到大卫又做了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你们听„是什么声音?(放录音:笑声)

师:很多人在笑,他们在笑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卫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让大家觉得很可笑? 出示【大卫,快回来!】画面

师:来看看大卫怎么了?(他光着屁股跑出去了。哈哈,他没穿衣服)

师:大卫光着屁股跑到大街上,你觉得好吗?(不好)那我们赶紧帮妈妈把他叫回来吧。(幼儿学着妈妈的声音:大卫,快回来!)

4、出示【大卫!不要吃了!】画面 师:好不容易把大卫叫回来了,可是,你们看„ 师:咦!这些是什么东西啊?(菜)

师:都是些食物对吗?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菜?(鸡腿、西兰花、胡萝卜、毛豆„„)师:这么多菜在什么地方呢?你觉得在哪里?

(设计意图:从局部到整体的三段体呈现方式,让阅读活动增添了游戏性和趣味性)(大卫的嘴巴里,在很黑的地方,在深海里。)

师:这些食物到底在哪里呢?(大卫的嘴巴里)你怎么知道在嘴巴里?(看见牙齿了。)师:看到大卫这个样子,妈妈会怎么说?(大卫,不要吃了。肚子会爆炸的。)

师:请小朋友想想大卫吃了很多东西,肚子会怎么样?(肚子疼,肚子涨)所以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没完没了的吃,如果没吃够可以下顿再吃,不能一次全吃掉。

5、师:看,大卫又给妈妈添了什么麻烦呢? 出示【大卫!不可以在屋子里玩!】画面

师:可是有一天,大卫竟然要在屋里做一件可怕的事情啊?大卫到底想干什么?(打棒球。)师:能在屋里打棒球吗?为什么?(不能。会把东西打碎掉。会打着人的。)师:房间里哪些东西是容易打碎的?(花瓶、桌子、茶几、闹钟、时钟„„)师:那我们赶紧对大卫说。(大卫,不要在家里玩了)(播放课件声音:嘭!哗啦!)师:这是什么声音?(花瓶打碎的声音)

师:哎呀!这个大卫没有听到我们的话。来不及了,你看,打碎了妈妈最喜欢的花瓶,妈妈可是真的生气了。

6、师:大卫做了那么多不可以的事情,你觉得妈妈这时候会怎么样?会怎么说呢?(大卫,你再这样我就„„)

出示【我说过,大卫,不可以!】画面

师:妈妈看来真的发火了,现在我们来看看大卫他怎么了?他坐在哪里?(他坐在角落里。)师:来看看他脸上的表情,他怎么了?(他眼睛里眼泪流出来。他哭了。)师:他为什么流眼泪啊?大卫为什么会会哭啊?(大卫妈妈骂他了)师:大卫知道自己错了吗?(知道了)师:大卫是真的知道错了,才会流眼泪。

7、出示【宝贝,来这里】画面

师:知错就改还是妈妈的好孩子,妈妈还是决定原谅他。于是,妈妈对大卫说:“宝贝,来这里吧。”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大卫马上做了一个什么动作?这个动作是意思?(我爱你。想要妈妈抱。)

师:大卫是想妈妈抱,你觉得妈妈会不会抱他呢?大卫会对妈妈说什么呢?(妈妈,我错了,我下次不这样了。)

8、出示【大卫乖„我爱你】画面

师:妈妈抱着大卫会说什么?虽然大卫犯了很多的错误,但是妈妈还是很爱他,只要他知道自己做错了,承认了错误,妈妈就会原谅他。师:妈妈会说什么呢?(大卫乖,我爱你!)

师:我来请个小朋友当大卫,我来当妈妈,“大卫乖,我爱你!”

三、结束部分

上一篇:古诗词鉴赏题材分类下一篇:“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与创新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