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的读后感

2024-04-10

《荆轲刺秦王》的读后感(精选8篇)

篇1:《荆轲刺秦王》的读后感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这凄凉而又悲壮的歌声中,荆轲踏上了一条不归路。一辆马车,一个待从,一把匕首。他知道此行将意味着什么,他同样知道后果将会怎样,但他义无反顾。为了一个国家的存亡,为了一个人的心愿和一句永不悔改的承诺。他是应该回过头来看一眼的啊!其实,当他回过头时,看到的已不再仅仅是燕国,而是这几多留恋的人世啊!但他终究没有回头,昂然大步踏向秦关。

史家们对荆轲的评价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赞他为英雄,有人称他为豪杰,而有人则叹之徒具匹夫之勇。我无法回到过去亲眼目睹事情的经过,也无法找出哪位史学家的失误。我只相信就在荆轲头也不回地离开燕国的那一刻,或许只有一分钟那样短暂的时间里,他是一个英雄,一个无悔的英雄。

人们对英雄是向往的。在小说里、电影中看到出手挥金如土、豪气冲天、武功盖世的英雄时人人都会赞叹不已,而自己也做着这样一个英雄梦。但无论英雄的形象如何改变,书本上的文字如何变化,小说和电影中都会有这样一相同而且永远不变的潜台词:“本故事纯属虚构。”而当人们沉浸于虚构中时,已将英雄的定义染上了虚构的色彩,于是他们感叹这世间已经没有英雄。其实就在他们感叹的时候,身边已经出现了无数的英雄。

当一个歹徒持刀抢劫,而在场的人却只愿成为观众而袖手旁观的时候,有人大声喝道:“住手!”当一场大火烧遍整栋楼房,人们皆自顾逃命,一位残疾人无法走出房屋而绝望地呼救时,有人毫不犹豫地跳进火海……

其实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只是在人们眼中却已成了“小事”而不重视罢了。或许他们的结果同荆轲一样:大喝“住手”反而被打成重伤;跳进火海结果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因此,他们永远无法成为人们眼中的英雄,无法名垂千古。但我敢说,当他大呼“住手”,当他跳入火海的一刹那,或许只有一分钟那样短暂,但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在战乱的年代,人们是需要英雄的。诸侯争霸,群雄并起,英国需要荆轲。在八年抗战、抗美援朝岁月中,无数英雄为捍卫祖国而壮烈牺牲,他们是一座丰碑,将永远屹立在人们的心中。而在今天,在这和平的年代里,英雄已不再是战争年代浴血战场血烈士,而是一个个无名的勇于挺身而出的一分种英雄。他们就像点点繁星照亮了黑夜,映耀着整个天空。

一分种固然短暂,但一的英雄却永恒,他们将永远记在人们心中!

篇2:《荆轲刺秦王》的读后感

我读了一篇《五千年》中的文章名叫《荆轲刺秦王》,里面讲了名叫荆轲刺杀秦王嬴政的故事。

燕国的太子丹被秦国作人质,他秦王嬴政要灭燕国,又夺了燕国土地,他暗地里逃回了燕国。,他便恨死了秦国,太子丹拿出重金请来一名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还给他配了一名副手名叫秦舞阳。呢,还得想办法接近秦王,荆轲秦王嬴政最痛恨樊于期,还最想燕国最肥沃的土地,只要拿这两样东西去秦国,秦王会喜出望外。于是,荆轲便去请求樊于期。谁知,樊于期一口答应了。终于行刺那,荆轲拉着秦舞阳头也不回地。

秦国大殿上,秦舞阳吓得瑟瑟发抖,嬴政左右的侍卫吼道:“使者为变了脸色?”荆轲看了看秦舞阳,果然,秦舞阳的脸吓得又白又青。荆轲说:“粗野人,没见过大王的尊严,免不了有些害怕。”秦王嬴政很怀疑,说:“叫秦舞阳把地图给你,你自己吧!”荆轲把地图,藏在里面的匕首就露了。嬴政一见匕首,吓得跳,荆轲抓起匕首向嬴政的胸口刺去,秦王一转身,刚想往外跑,荆轲就追来了,两人就在柱子下走马灯转悠。伺侯嬴政的医生,用药袋[]砸荆轲,荆轲用手一扬,药袋就飞到一边去,就在那几秒钟内,秦王拔出那长剑,一下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奋力把匕首扔向秦王,秦王一闪,匕首便飞到一边去,台下的武士一齐,结果了荆轲。

我觉得荆轲是英勇无畏,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拯救自己的,祖国受到外国的侵略。,觉得荆轲很可笑,去行刺秦王,原要拯救燕国,结果没有,却燕国,你们说荆轲好不好笑?

其实荆轲刺秦王的错误并荆轲,而在于燕国的太子丹。你说荆轲把秦王刺死了,秦国新君定会报仇对?倘若刺不死,嬴政余怒未消,灭六国时,也会把燕国先灭掉。要想不被别人侵占,富国强兵,而用个人的鲁莽去行刺别国国君,不但拯救,反而会加速的灭亡,这适得其反!你们说对吗?

《荆轲刺秦王》读后感2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个燕国勇士仿佛就这样永存在人们心中,你的天赋,才能。和你一样一去不复返!也许你胸怀大志,正如你临死前所言“你想活捉秦王,报答太子丹”即使秦王被刺杀,秦还会有二世,三世。

当你用你的天赋去,取下樊於期人头时。樊将军心甘情愿,如果你将这种外交才能运在六国联盟。六国团结一致,不会被秦所灭。秦的反间计也许更不会得逞,你将成为连接六国的纽带,六国联盟的实力会大大加强。也不会被秦逐一消灭!

秦国正利用了各国的缺点尽可能的加大本国利益,而当秦军兵临城下之时而惶急委屈求情。堂堂七尺男儿,却伪装成一时臣,送地图,送人头!

或许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分久必合。公元前2秦王一统天下秦朝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结束了中国奴隶制的历史,开辟了中国更辉煌的时期封建制时期。

你是一个勇士!

为了燕国百姓奋然前行,不卑不亢。你奔赴秦国,你知道九死一生。你保卫国家,欣然起行。你报知遇之恩,抱着必胜的信念。你的意志,爱国之心。我们会继承。白昼,朝阳,美好的未来,你去开创。你以那爱国之心,做一个深明大义的人。你无私,年纪轻轻就历此一劫。

你是一个见证者!

你向我们证实了意志与信念的伟大,见证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想,再强大的武力也无发使人屈服。正如“你可以击倒一个人,但从不打败一个人”。见证了精神力量远强大于外力,见证了不败的传说。

而你,失败了。依柱任说着自己的失意,你代表了燕国。它的不屈服,燕国的灵魂的刚强。或许你成功了,你在人们心中永存,成了人们的焦点。

伟大的战士,不灭的心。不惧的世间,将你磨砺成为一颗明珠。永远,永远镶嵌在历史的王冠上。在历史黄河中闪光,不灭的明星永存!

荆轲,真正的英雄!

《荆轲刺秦王》读后感3

听,高渐离击筑之声愈激愈凄。

看,太子丹目中含泪愈望愈悲。

想,樊将军挥洒血骨愈思愈烈。

站在江边,满眼不舍的他乘船而去,身后是他的君主和一片他热爱的土地。他是荆轲,杀手荆轲,武艺精湛,被人举荐给燕国太子丹,后被太子丹委以重任,他不曾料想,竟是刺杀秦王。他不是没有犹豫,但个人利益是多么渺小,怎敢比拟国之大义。于是他应允奔赴他不知道结局是国家的光明还是死亡的黑暗。他依旧出发了,带着樊将军的头颅和一腔热血出发了,图穷匕见,在秦王身畔,他展开图纸,拔出匕首,但却失败了,后来绕柱而奔的秦王是多么荒唐可笑,可他怒目的样子让人不敢直视,他的内心是勇敢的,可是,寡不敌众,秦王大臣中竟有一人拿着药箱砸到他的腿,他大惊看着秦王的剑刺下,他只能尽力保留燕国的尊严,竭力践踏秦王的脸面,他怒喝,他惊叱,他在最后一刻仍维护了燕国的尊严。

“吧嗒”一本书被我撞在了地上,我猛然惊醒,揉了揉眼睛,恍惚想起刚才的梦境,依稀还听到击筑和剑刺之音,捡起那本书,是还夹着书签的那一页——《荆轲刺秦》。

有太多的世人不懂荆轲,认为他不过是个平凡的杀手,并且是一个没有完成任务的杀手。可是,一个平凡的.杀手平凡到敢刺杀国君吗?并且,是在那个君主的宫殿里朝堂之上,他在我心中,是个英雄,是个真正的英雄。他在接受任务时便明知此路难行,却为了国家大义牺牲小我,他在乘船远行时明明有牵挂的故人,却为了国之大义而放下私情。他在刺杀秦王时明明知道困难重重,却告诫自己要有勇气。即使最后的结局是惨死他国,可是他的眼眸怎有一刻不望燕国故土?他的心脏怎有一刻不为国家大义而跳动?

他是一位英雄,虽败犹荣。就像项羽虽乌江自刎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可事实上他依然经历七十余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怎么不是英雄?荆轲更甚,不为个人利益而为国家大义生死皆抛,此等大无畏的精神如何不算英雄?此等壮烈的勇气如何不算英雄?何必以成败论英雄,真正的英雄,虽败犹荣。

樊将军断头之血渐冷,高渐离击筑之音渐消,宫殿中剑划声渐逝。荆轲,却在我的脑海中愈加清晰,他应被赋予英雄的勋章。

成败之分,怎堪比他无畏大勇之义。

《荆轲刺秦王》读后感4

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叫《荆轲刺秦王》,里面讲了一个名叫荆轲的人刺杀秦王嬴政的故事。

燕国的太子丹被秦国作为了人质,他看到秦王嬴政要灭燕国,而且又夺了燕国许多土地,他暗地里逃回了燕国。从此,他便恨死了秦国,太子丹拿出重金请来一名刺客,名叫荆轲,还给他配了一名副手名叫秦舞阳。可是还得想办法才能接近秦王,秦王嬴政最痛恨樊于期,还最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只要拿这两样东西去秦国,秦王一定会喜出望外。到了行刺那一天,荆轲拉着秦舞阳头也不回地走了。到了秦国大殿上,秦舞阳吓得瑟瑟发抖,嬴政左右的侍卫吼道:“使者为什么变了脸色?”荆轲看了看秦舞阳,果然,秦舞阳的脸吓得又白又青。荆轲说:“粗野人,没见过大王的尊严,免不了有些害怕。”秦王嬴政很怀疑,说:“叫秦舞阳把地图给你,你自己上来吧!”

荆轲把地图打开,藏在里面的匕首就露出来了。嬴政一见匕首,吓得跳起来,荆轲抓起匕首向嬴政的胸口刺去,秦王一转身,刚想往外跑,荆轲就追来了,两人就在柱子下走马灯似的转悠。有个伺侯嬴政的医生,用药袋砸荆轲,荆轲用手一扬,药袋就飞到一边去,就在那几秒钟时间内,秦王拔出那长剑,一下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奋力把匕首扔向秦王,秦王一闪,匕首便飞到一边去,台下的武士一齐上来,结果了荆轲。

我觉得荆轲很勇敢,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拯救自己的国家,不让他受到外国的侵略。

但是,我也觉得荆轲很可笑,去行刺嬴政,原本是要拯救燕国,结果没有成功,却害了燕国。后来嬴政灭六国时,首先就灭了燕国,把他打了个底翻天。明明是要救燕国,却害了燕国,你说这个荆轲好不好笑?

荆轲刺秦王的错误并不在荆轲,而在于燕国的太子丹。如果荆轲把秦王刺死了,秦国新君定会报仇,把燕国灭了。刺不死,嬴政余怒未消,灭六国时,也一定会把燕国先灭掉。一个国家要想不被别人侵占,就要富国强兵,而不是用个人的鲁莽行为去行刺别国国君,这样不但不能拯救国家,反而会加速国家的灭亡,这就是适得其反!

《荆轲刺秦王》读后感5

鲁迅版

与我相对而坐的,就是秦王。他是个四十上下的人,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便拿起剑来反复地擦拭。

“大王,看一下地图吧!”我用近乎哀求的语调问他。他没有反应,脸上的皱纹似乎刻得更深了。多子、饥荒、征战、治理国家,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过了许久,他才轻轻点头,用颤抖的双手接过了地图。

琼瑶版

秦王眉头紧锁,眉宇间露出阳刚之气。看着这份薄薄的地图,他的心仿佛都要碎了,眼角流露出关爱的神色。

“你回去吧!”他轻轻地对我说。而我,面对这张地图,眼圈不禁红了,几滴晶莹的泪珠滴落下来。“不,让我再望一眼吧!”我再也控制不住,转身紧紧握住地图,微微一笑,痛苦地说:“让我讲解吧!”

古龙版

无风,很静。

热潮如刀,刀刀催人老。

秦王与我对坐,手中的地图再慢慢争夺。

他终于出手了。

速度之快,动作之神勇,谁也没有看到。

转眼间,地图已经平铺在桌上。

我无动于衷。

一切只是开始。

只是秦王,嘴角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施耐庵版

我再心中暗想:“没想到这厮出手忒快!”秦王只道一声:“聒噪!”便坐下来等我讲解。

“我国土地广阔,这里,盛产匕首。”

秦王看见,只轻蔑地说:“看你这人好不君子相,原来你国只产匕首!”

金庸版

我终于忍无可忍,拔出匕首刺向秦王的心脏。没想到他却凌空飞跃,双掌带着劲风拍在了我的身上。我暗暗叫苦,将功力提到了九成。无奈秦王出手之神速令我目不暇接。我面如死灰,只听一声脆响,秦王的利剑已经抵在我的额前。

李煜版

我,伴着轻轻的脚步声,被拖了下去。

只是秦王,他轻轻的低吟了一句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荆轲刺秦王》读后感6

我读了一篇《上下五千年》中的文章名叫《荆轲刺秦王》,里面讲了一个名叫荆轲的人刺杀秦王嬴政的故事。

燕国的太子丹被秦国作为了人质,他看到秦王嬴政要灭燕国,而且又夺了燕国许多土地,他暗地里逃回了燕国。从此,他便恨死了秦国,太子丹拿出重金请来一名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还给他配了一名副手名叫秦舞阳。可是呢,还得想办法才能接近秦王,荆轲突然想到秦王嬴政最痛恨樊于期,还最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只要拿这两样东西去秦国,秦王一定会喜出望外。于是,荆轲便去请求樊于期。谁知,樊于期一口答应了。终于到了行刺那一天,荆轲拉着秦舞阳头也不回地走了。到了秦国大殿上,秦舞阳吓得瑟瑟发抖,嬴政左右的侍卫吼道:“使者为什么变了脸色?”荆轲看了看秦舞阳,果然,秦舞阳的脸吓得又白又青。荆轲说:“粗野人,没见过大王的尊严,免不了有些害怕。”秦王嬴政很怀疑,说:“叫秦舞阳把地图给你,你自己上来吧!”

荆轲把地图打开,藏在里面的匕首就露出来了。嬴政一见匕首,吓得跳起来,荆轲抓起匕首向嬴政的胸口刺去,秦王一转身,刚想往外跑,荆轲就追来了,两人就在柱子下走马灯似的转悠。有个伺侯嬴政的医生,用药袋砸荆轲,荆轲用手一扬,药袋就飞到一边去,就在那几秒钟时间内,秦王拔出那长剑,一下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奋力把匕首扔向秦王,秦王一闪,匕首便飞到一边去,台下的武士一齐上来,结果了荆轲。

我觉得荆轲是一个英勇无畏的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拯救自己的国家,不让祖国受到外国的侵略。但是,我也觉得荆轲很可笑,去行刺秦王,原本是要拯救燕国,结果没有成功,却害了燕国,你们说这个荆轲好不好笑?

其实荆轲刺秦王的错误并不在荆轲,而在于燕国的太子丹。你说如果荆轲把秦王刺死了, 秦国新君定会报仇对不对?倘若刺不死,嬴政余怒未消,灭六国时,也一定会把燕国先灭掉。一个国家要想不被别人侵占,就要富国强兵,而不是用个人的鲁莽行为去行刺别国国君,这样不但不能拯救国家,反而会加速国家的灭亡,这就是适得其反!你们说对吗?

《荆轲刺秦王》读后感7

刺秦一事,千古流传。人们赞美荆柯,而嘲笑与之俱去的秦武阳。何也?

如果不是因为在秦廷暴露了他的怯懦的话,秦武阳原本可以被人当成勇士的。12岁杀人,人不敢与之对视,只有荆柯知道他是不配做刺秦的助手的。秦廷上,武阳安在?历史就这样与怯懦者擦肩而过,秦武阳注定只能以自身的渺小去衬托荆柯的光荣。两人名字相伴而生,这是秦武阳的不幸。

与一般的怯懦者不同的是,秦武阳是善于以大胆掩饰自己的懦弱本质的人。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如果没有真正的考验―如刺秦―到来的话,他们便可以永远冒充勇士了。而真正的勇士,却往往被人当成怯懦,荆柯、韩信,莫不如此。当韩信忍辱从人胯下钻过去时,那些哈哈大笑的旁观者谁会想到,眼前这位胆小鬼日后会成为威震八方的英雄呢”

大胆与勇气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往往是掩饰怯懦的手段,是在皇帝面前一个小太监“大着胆子说一声”的心情;而后者则属于真正的勇士,它需要适时的审慎,与智慧并生。勇气不会浪费,它只有在关键的时刻才显露出来,以其成熟的光芒照亮历史。

勇气还需区别于鲁莽。荆柯刺秦之不成,乃在于他一心想做的是逼迫秦王定下契约以报太子丹。假若他一开头就刺杀了秦王,虽逞一时之勇,而实无效用。若秦立新君,则燕灭亡无日矣。故而,有勇气是指能看清事件的发展脉络,在做任何行动之前都要认清后果。如果结果一定是死亡,那么就选择死亡前生的最大价值。盲目地去死,那就是鲁莽。

荆柯刺秦是需要勇气的,箕踞笑骂也需要大无畏的勇气,而我认为,最能显示其勇气的还是私见樊砖期。敢于面对他人无辜的死亡,敢于以自己的生承担别人之死的责任,敢于担起超越一己生命的担子去冒险,这样的勇气更是超乎平常之人,令人目眩。因为睡毗之怨杀人的人,那是小人。杀人不以私,堪为勇士。而承担起别人的生命,肩负起生命沉甸甸的重量,肩负起天下之兴亡,这样的人才是英雄。

荆柯的勇气感召力是巨大的,不但樊於期心甘情愿地把头颅送给了他,高渐离也在荆柯死后前往刺秦。“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他们做的事情在历史上究竟有无实际意义,这已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出于信仰而献身的故事,演变为传说,激发了人们的勇气,烛照了历史。

《荆轲刺秦王》读后感8

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

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明不言也,从此可见言光他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他为了天下六国百姓的安危,明知要完成这项计划会牺牲自己。但他也义不容辞的抛头颅,洒热血地自刎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荆轲他有很多的选择,并不一定要走这条路,由此可见,荆轲不仅有勇有谋,还深明大义,会为百姓着想,他可真是一位大英雄啊!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他有很多的选择道路,也不一定要去刺秦王,他可以隐居于世,从此可见荆轲,也是一位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大英雄啊,不过这次深入虎穴必定是凶多吉少啊!

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而赐夏无且黄金二百镒,曰:“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轲也

荆轲乃天下第一刺客,据说荆轲有一招五步绝杀,能在五步之内,击杀任何敌人。当时荆轲离秦王那么近,也没能击杀秦王,这真有辱天下第一刺客之名,或者这是上天的安排吧!

其后荆轲客高渐离以击筑见秦皇帝,而以筑击秦皇帝,为燕报仇,不中而死高渐离也是一位大英雄,他深知燕国是一个人人向往,又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好地方,要为燕国报仇雪恨,也去刺秦王了,最后,也失败了。就这样,七国被秦国统一,这又证明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道理。

《荆轲刺秦王》读后感9

我不看好荆轲。我向来不看好荆轲。

尽管他天性即为一狂士,可我不明白他为何因拯救大燕而使樊於期断送了性命。男儿当战死沙场,以马革裹尸还故乡。而你,荆轲,你就这样毫不见血地残害了一代英豪,让身经百战的骁勇上将落得个身首异处、魂散他乡的悲惨结局。单凭此,我说,荆轲是个罪人。

令秦舞阳为副,确为大燕的悲哀。这等黄口小儿只配在市井上杀人以逞匹夫之勇,怎敢令他登上强秦的殿堂?荆轲,没想到你竟吃醋到秦舞阳头上,就凭燕丹一句“先遣秦舞阳”,你竟如此轻易地放弃了等待那位可助你一臂之力的朋友,怒斥太子,草草上路。这是何等草率鲁莽?你可知你还欠着大将军的一条命,你可知你此行还背负着燕国江山百姓的兴衰存亡?我不相信你不知此行之沉重,可你只是一意孤行。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瑟瑟风中,白衣飘飘,筑声渺渺。你知你此行必死,只是不知秦王是否有幸死在你前头。你在离开燕国的土地时狠赚了一把燕人的涕泪,最终只是留下一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让人回味,回味。

你以行贿的办法顺利登上大秦殿堂。秦舞阳色变振恐,你处之泰然。是,年轻气盛的人到底不如老谋深算的人稳重,或者说,更善于欺骗。当匕首露出的那一刻,你离秦王咫尺;他“以手共搏之”,而你竟笨到环柱而刺也伤不及他毫毛。荆轲啊荆轲,你行刺之前不曾习武么?连最后一次还击掷“飞镖”也不能得逞,“被八创”,你说这怨谁呢?

气息将近,最后的骂词或许是想为你所效忠的燕国挣回最后一点面子吧。可为何我总感觉那是一种借口,推卸掉你“杀人”之过和加速燕亡的过错。只是你终究逃不过历史的追查,在历史的长河中浮起,终沉下。

荆轲,我仍是不看好你。即使是顶着那太多对你的咏赞艰难前行,我仍是要冠你以轻视生命的骂名。

《荆轲刺秦王》读后感10

“荆轲刺秦王”是一个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名句也几乎是妇孺皆知。但是人们对他的印象却各不相同,有的人说他是英雄,有的人说他只是“匹夫之勇”。,“荆轲刺秦王”这一篇文章选自《东周列国志》这本书。《东周列国志》的作者是明末初清的著名文学家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所讲述的故事是西周结束至秦统一中国。“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公元前227年强大的秦国即将统一六国,正当秦王的大军势如破竹,燕太子丹为了报仇,找到智者田光,向田光请教。田光把荆轲介绍给燕太子丹。而田光为了激发荆轲的斗志,自刎了。荆轲出了一条计策,由自己带着樊于期的人头和督亢地区地图,献宝时趁机杀掉秦王。而樊 于期知道后甘心自刎。接着,荆轲与勇士秦舞阳,便要前往秦国。他们在易水边告别,荆轲和着悲壮的音乐唱出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句话成了千古名句。他给秦王看燕国都亢的地图,当看到地图最后的时候“图穷匕见”,于是荆轲拿起匕首就向秦王刺去,可惜他没有成功,最终惨遭毒手,壮烈而死。荆轲虽然死了但是他的英雄形象却永远被后人传颂,他的名字也永留青史。正如文天祥所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荆轲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秦国统一天下已经形成定局,小小的燕国根本不是秦的对手,所以只能以刺杀秦王的方式来保存自己。然而荆轲并不是燕国人,他只是一个流亡他国的侠客。所以他去刺杀秦王并不只是为了挽救燕国,而是为了所有的诸侯国和遭受苦难的黎民百姓。从这一点也能看出他的侠肝义胆。秦王嬴政既然有统一六国的实力,那么他也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杀的。所以为了刺杀的成功,荆轲说服了秦王痛恨的将领樊于期,让他献出了自己的首级。然后又准备了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的地图,当然还有一把锋利无比并且带有剧毒的匕首藏在地图中。

看来荆轲并不是人们所说的“匹夫之勇”,他是个有勇有谋的英雄。可能是运气不好,荆轲没有成功。而且使秦舞阳,樊于期,田光,三位勇士身亡,“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欣赏荆轲。我欣赏他的侠肝义胆,他的不畏强权,他的智勇双全,他的视死如归,还有他的英雄精神。

《荆轲刺秦王》读后感11

今年是20xx年,春晚节目上有许多有趣的小品、相声,但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小品《荆轲刺秦》,因为它向我们表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

小品的主角儿是一位卖盒饭的大叔,他因为儿子是一部电视剧的副导演而被儿子订了他的盒饭,他的儿子却正因为演其中一部戏中的“秦始皇”的群众演员没来,急得焦头烂额,无奈之下,让他爹去演“秦始皇”,去拍戏,闹出了不少笑话。如:“爹你扮着,我给你说说戏:第一句:下站者何人?第二句:燕国来降,可有诚意?第三句:请荆轲呈上来。耶!记住了吗?”“记住了。”“第一句?”“下站者何人?”“第二句?”“燕国来降,可有诚意?”“第三句?”“请荆轲呈上来。耶!”“——不是,没有耶!”“是没有耶!”“没有耶!”“到底有没有耶?”“没有耶!”“没有耶你告诉我干什么?”“还怪起我来了!嘿,真是!”…… 更可笑的是,当他们手忙脚乱的时候,竟然皇上手拿拂尘当起了太监,太监坐在龙椅上演起了皇上来!然而,当大叔刨根问底的问着电视剧为什么让秦始皇被荆轲刺死时,导演把这是一部穿越剧的事实告诉了大叔,大叔却非常愤怒的说:“盒饭吃不好,顶多闹几天肚子;你们这场戏拍不好,坑害的是几代人!”

篇3:《荆轲刺秦王》的人物衬托艺术

一、以樊於期正面衬托荆轲“士为知己者死”的任侠之风

樊於期是秦国的大将, 因得罪了秦王, “父母宗族, 皆为戮没”。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 来到燕国, 是燕太子丹接纳了他。樊於期一直将太子丹奉为知己, 愿意为太子丹效命, 所以当荆轲向他说明来意后, 他没有丝毫的犹豫, “遂自刎”来报答太子。可见, 樊於期是个重情重义, 义勇刚烈之人。

由田光的举荐, 太子丹结识了荆轲, “于是, 尊荆卿为上卿, 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 供太牢具, 异物间进, 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 以顺适其意。”一个是堂堂的太子, 一个是普通的刺客, 太子丹礼贤下士, 谦恭有加, 让荆轲非常感动。当秦兵至境, 燕危在旦夕时, 荆轲说:“微太子言, 臣愿得谒之。”由此看来, 荆轲更是具有知恩图报, 敢于担当, 舍生取义的侠义之风。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樊於期取下自己的头颅, 作为荆轲见秦王的礼物, 以解燕国的燃眉之急, 与荆轲以一己之力, 劫杀秦王, 救燕国于危难的行为, 殊途同归, 相得益彰。荆轲的行为、性格正是樊於期的行为、性格的升华, 后者对前者有很好的衬托作用。

二、以太子丹反衬荆轲以大局为重, 有勇有谋, 有时又易于冲动的特点

面对秦兵的强大攻势, 太子丹腹无良谋, 只有恐惧, 在荆轲说出刺秦的想法时, 他“不忍以己之私, 而伤长者之意”, 他把救燕国危亡的大事看成了纯粹个人的私事, 个人感情胜过国家利益, 优柔寡断, 目光短浅。在荆轲做好了周密安排, “待吾客与俱”时, 他担心荆轲改悔, 心浮气躁, 胡乱猜疑, 以话相激, 甚至私下找了一个十二岁的小孩秦武阳作为副手, 催促荆轲尽快出发。太子丹的形象反衬了荆轲着眼燕国整体利益, 足智多谋, 思考缜密的特点。

战国时期, 士人崇尚的是“可杀不可辱”的气节, 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 他们做事难免冲动, 性格难免暴躁, 心理上也会过于自尊。当太子丹“疑其有改悔”时, 荆轲就感到了奇耻大辱, 于是“今太子迟之, 请辞决矣!”荆轲在这种愤怒的情况下, 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打破了之前的周密安排, 在没有得力的副手之时, 仓促入秦。太子的多疑、急躁也暴露了荆轲易于动怒、冲动的弱点。

三、以秦武阳、秦王、秦群臣反衬荆轲从容自若, 英勇顽强的性格

秦武阳“年十二”就杀人, “人不敢与忤视”, 在秦廷之上, 竟然“色变振恐”, 临阵怯场, 而荆轲却面不改色心不跳, “顾笑武阳”, 又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 未尝见天子, 故振慑, 愿大王少假借之, 使毕使于前。”秦武阳的慌乱恐惧, 反衬了荆轲的从容镇静、言语适度、机智勇敢, 以及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

在行刺过程中, 一方是身佩长剑的秦王及戒备森严的满朝文武, 另一方是一人、一匕首的荆轲, 势单力孤。秦王“惊-引-起-拔-走-击”, 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荆轲则“取-奉-发-把-持-逐-提”, 步步紧逼, 无所惧怕。对比衬托显示了荆轲英勇顽强、不畏强暴的英雄本色和豪迈气概。

最后荆轲身受重伤, 完全失去了战斗力, 仍然“倚柱而笑”, “箕踞以骂”, 秦王则“目眩良久”。这又是以秦王的虚弱、惊恐来反衬荆轲的威武不屈, 视死如归的形象。

四、以夏无且反衬荆轲剑术粗疏这一致命弱点

夏无且在荆轲、秦王相搏过程中, 对秦王的取胜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以所奉药囊提轲”, 准确度高, 命中率高, 给秦王以喘息的机会;而荆轲“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不中, 中柱”则显示了他作为一名刺客, 功夫不到位, 业务欠精湛的缺点。无怪乎陶渊明慨叹:“惜哉剑术疏, 奇功遂不成。”夏无且从反面衬托了荆轲剑术粗疏这一致命的弱点。

篇4:说说《荆轲刺秦王》的教学

(一)文本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的名篇。在“新课标”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被选人人教版教材必修一第二单元。荆轲刺秦王一节,是古代中国勇敢行为和清洁精神的集大成。那一幅永不磨灭的画面,已经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感动着、哺育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学好这篇文章,可以感受荆轲这一悲剧英雄的人格魅力,还可以利用古今视界差异,激发学生读出新意,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培养学生用辩证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三维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1、知识与技能

①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培养文言断句和翻译的能力。

②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依据:课标指出“阅读浅近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中举一反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设疑、自主探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的能力。

依据:目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高一教学就是在初中对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思想内容,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依据:“理解和评价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法论的要求: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的统一。”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依据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如何看待荆轲刺秦王这一事件。

依据:学生认知能力尚浅,有可能会在这个问题的看法上存在偏颇,无法清楚地认识到刺秦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

利用影视资源,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播放陈凯歌导演执导的《刺秦》中的精彩片段。

语文新课程提出应把教科书变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内容,赋予教科书内容以生命的活力。因此,教师应创设一种情景,通过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用具体可感的生动的载体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

二、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由于“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脍炙人口,没有一个中国人不知道那支慷慨的歌。学生已经习惯接受传统赞赏荆轲的观点,甚至形成思维定势,因此作为老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形成个性化的认识。

(二)心理调节的方法分析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题,学生对此往往不感兴趣。老师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点到即可,重在提高学生古文能力。学习最好的动机是来自对文本的兴趣。

(三)知识建构的方法指导

“新课标”旨在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设计:

1、朗读法——只有反复读才能让学生领会作者的情感。

2、探究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三、说教法

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依据:对于教师的作用,“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但不能代替学生(学习主体)的独立思考。因此,这堂课将借助多媒体的手段,运用朗读法、启发探究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期望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情是后世无法攀爬的“喜马拉雅”。斗转星移,千百年来,无论面对来自域外的民族压迫还是域内的阶级斗争,《易水歌》已成为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捍卫自由的千古绝唱。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评价荆轲“名垂后世”。陶潜称其,“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为什么前人会对他作出如此高的评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荆轲刺秦王》那段往事。

1、通过学生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来了解《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编辑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经刘向整理,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33篇,其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了解本文的背景。让学生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来谈一谈。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 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二)走近文本

让学生整体把握作品的故事情节。

1、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

2、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

3、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4、结局(末段):荆轲被斩。

(三)分析文本

提问:

1、“廷刺秦王”是本文的高潮本分,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

明确:秦廷行刺这一部分可分为五层。

计见秦王(11~13自然段)

顾笑武阳(14自然段)

秦廷搏击(15~17自然段)

倚柱笑骂(18自然段)

遇难去世(19自然段)

描写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的方法:

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荆轲“取——奉——发——把——持——描——逐——提”,主动进攻未遂,荆轲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日”“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教师同步梳理重点词句)

①持千金之资币物:“千金之资”是“币物”的定语。币:礼品。古时玉、帛、圭、壁等统称币。

②嘉为先言于秦王曰:为先,即为之先。省略介词宾语。

③见燕使者成阳宫:省略介词“于”。

④群臣怪之:怪,以……为怪,感到奇怪。

⑤“使使以闻大王”与“使毕使于前”:使使,派遣使者;使毕使,让完成使命。

⑥轲既取图奉之……故不可立拔:这一段动作描写多用短句,具有急迫、紧张的表达效果。

⑦而秦法……非有诏不得上:插叙一笔,行文有张有弛,内容缜密,使“以手共搏之”真实可信。

⑧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承前省略主语“群臣”。

⑨被八创:被,动词,遭受;创,名词,伤。不是被动句。

⑩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

2、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你觉得荆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补充:可从思想、性格、才能,精神方面分析。

思想:为国分忧,雪耻报仇,报效太子。他对樊於期说,刺秦王的目的是“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除“燕国见陵之耻”。行刺失败,他仍宣称欲生劫秦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性格:深沉,刚毅,慷慨。准备信物,深谋远虑。迟发见疑,荆轲怒,叱太子。取道易水,慷慨悲歌。

才能:工于心计,善于言辞。事前胸有成竹,周密策划,义激樊於期。临危从容不迫,遮掩搪塞,机智过人。

精神:不畏强暴、不避艰险,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明知“一去不复还”,仍然一往无前,“终已不顾”。行刺不就,身受重伤,仍拼死一搏,英雄气概,值得称道。

3、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小结:“自古燕赵多慷慨悲壮之士。”这方土地上的人文精神魅力,令天地之间的志士仁人无比推崇“燕赵多义士,慷慨悲秋风”的人格境界。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并不能真正地挽救燕国的危亡,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企图凭个人的拼杀来改变历史的进程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这些都反映了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但千百年来,荆轲那种同情弱小和反抗强暴的义侠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仰与肯定的。

(四)延伸比较

补充介绍春秋战国刺客:专诸、要离、聂政。

专诸:春秋时期吴国人,家住阳山之野,靠为人屠猪维持生计,当时伍子胥隐居于此,与其交好。后来,吴公子光欲刺其兄吴王僚,来见伍子胥,请其荐一勇士,伍子胥荐了专诸。为了刺杀吴王僚,专诸于是隐太湖学治鱼三月。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当时,吴王僚之子公子庆忌与其手握兵权的母弟掩余、烛庸均被派出征楚国,因此,公子光谋成王位,即吴王阖闾。

要离:春秋时期吴国人,因其折辱壮士丘迮,被推为天下勇士。自吴王僚死后,阖闾立国,公子庆忌逃往艾城,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欲待时乘隙,伐吴报仇。公子庆忌骨腾肉飞,走逾奔马,手能接飞鸟,步能格猛兽,矫捷如神,万夫莫敌。因此阖闾日夜忧虑。时伍子胥又荐赢弱体细的勇士要离刺杀庆忌。要离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终于成功刺杀了庆忌。(典故“壮士断臂”即来源于此)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主吴王阖闻(春秋五霸之一)。

聂政:战国时期魏国人,原居轵地深井,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空窨避居齐国都城临淄,乃吴起好友。后吴起因私利将其荐给豪富严遂,聂政到达韩国都城平阳后,成功地刺杀了忘恩负义的相国韩傀。

让学生自己比较他们的异同。

提示:唐雎当廷怒斥秦王时曾经说:“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战国策·魏策》)荆轲是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但专诸、聂政、要离的行刺纯属“士为知己者死”,而荆轲则基本上不是为一己之私而是为“国家大事”。荆轲是一个武艺高强、侠肝义胆的勇士,他刺秦的义举来自他对强秦的国仇家恨,也是他争取自己的生存权的最后一搏。他与燕国不沾亲带故,如果说燕太子丹要刺杀赢政有其报私仇的成分,那么,荆轲的目的则更是出于为救六国人民的侠义之心。所以,荆轲并非要“为知己者死”,他的行为的价值不在于个人义气,而在于他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抗暴之心。

(五)布置作业

把你对“荆轲刺秦王”的看法整理成一篇文章。

附:教学反思

篇5:荆轲刺秦王读后感

它主要讲的是战国时期秦国最强。一次,秦王准备攻打燕国,太子丹听了非常害怕,连忙找刺客刺杀秦王。当时有一个叫荆轲的人愿意帮太子丹刺杀秦王,并用‘割地求和’的方法靠近秦王。太子丹让工匠做了一把锋利无比的匕首,而且带有剧毒,然后,荆轲带着地图、匕首和秦舞阳去了秦国……可最后刺杀失败了。

看完这篇文章后,我被两个人所感动,第一个是樊於期,樊於期本是秦国大将,后来投靠燕国,秦王一直在通缉他。荆轲为了取得秦王的信任,想‘用’一下樊於期的头。樊於期知道这关系到燕国的存亡,爽快的答应了。让我感动的是樊於期选择了舍小保大;第二个是荆轲,因为不管刺杀秦王成功或者失败,他都要被杀死。

可他明知道去那儿无论是什么结果都是死,但他为了自己的国家还是去了。而秦始皇看起来很坏,可他统一六国也为了百姓好。因为其它六国不在战争,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篇6:荆轲刺秦王读后感

今年是,春晚节目上有许多有趣的小品、相声,但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小品《荆轲刺秦》,因为它向我们表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

小品的主角儿是一位卖盒饭的大叔,他因为儿子是一部电视剧的副导演而被儿子订了他的盒饭,他的`儿子却正因为演其中一部戏中的“秦始皇”的群众演员没来,急得焦头烂额,无奈之下,让他爹去演“秦始皇”,去拍戏,闹出了不少笑话。如:“爹你扮着,我给你说说戏:第一句:下站者何人?第二句:燕国来降,可有诚意?第三句:请荆轲呈上来。耶!记住了吗?”“记住了。”“第一句?”“下站者何人?”“第二句?”“燕国来降,可有诚意?”“第三句?”“请荆轲呈上来。耶!”“――不是,没有耶!”“是没有耶!”“没有耶!”“到底有没有耶?”“没有耶!”“没有耶你告诉我干什么?”“还怪起我来了!嘿,真是!”…… 更可笑的是,当他们手忙脚乱的时候,竟然皇上手拿拂尘当起了太监,太监坐在龙椅上演起了皇上来!然而,当大叔刨根问底的问着电视剧为什么让秦始皇被荆轲刺死时,导演把这是一部穿越剧的事实告诉了大叔,大叔却非常愤怒的说:“盒饭吃不好,顶多闹几天肚子;你们这场戏拍不好,坑害的是几代人!”

是啊!这大大的讽刺、批评了现代那些穿越剧、穿越小说。现代人乱拍那些电视剧,不但影响人们对历史真实性的辨别,而且还会坑害几代人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希望所有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不再受那些穿越剧的迷惑!

篇7:荆轲刺秦王读后感

一开始觉得荆轲是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甚至认为他是为了成就自我的形象而去刺秦王,不认为那是对燕国的回报,而是一个政治上的败笔,反而加速燕国的灭亡,这不是与当初的目的背道而驰吗?

可是偶尔看到了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才发现,荆轲其实是个一侠肝义胆,不畏强暴的人,他虽不懂一个之力难为力挽狂澜的道理,也不懂秦帝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至少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难,不畏强暴的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他为了太子的“恩”而挺身而出,舍生取义,这一点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他明知去就必须是死,无论成败,死字当头,可他却义无返顾,走向了死亡的深渊,但也同时走上了精神世界的天堂,虽末成功却名垂千古,成为四大刺客之首。

如果有一天,我理解了他人的恩情,不知是否能为他豁出性命,也许此刻人对荆轲有太多的不解,可是荆轲却毫不在乎,他侠肝义胆,司马迁曾赞道。

他是卫国人,替太子舟充当刺客并不是基于对国的爱,而是对恩的回报,勇往直前,即使前面是深渊。

篇8:《荆轲刺秦王》的读后感

老于在市里举行的公开课终于要进行了, 上的是《荆轲刺秦王》。公开课放在深秋进行。秋主收, 冬主藏, 这是昭昭天道。文人所谓为天地立心, 其实天地本来就有“心”, 从不假手人立, 返道而行就是立。天之心在民, 在自然。人敬之、和之, 即为立。

语文课堂应该是一幅会动的画, 有了淋漓的元气, 画面才会一片粲然。语文课独特的“味”得靠长期修炼、熏养。上一次公开课, 就像棕熊夏天养成的一身膘, 一次冬眠就耗得精瘦。真正的公开课就像严冬一样耗人, 一次又一次地抽空语文老师的灵感、激情和体验。

大教室里一派肃穆, 细看后面有点零乱, 除了隐隐约约的耳语闲聊, 还不断有从较远的学校赶来听课的人进进出出, 坐在前面几排的学生却静悄悄的, 完全没有平时下课那样的热闹气氛。已经习惯了的学生知道今天又要上公开课了, 下课后也不闲聊和追逐打闹, 一直悄无声息地待在教室, 连零食也不吃, 静候上课的铃声。冷落的秋日下, 地面有点蔫蔫的, 除了葵花向日倾, 其他的花与叶都偃旗息鼓, 默不作声。可以容纳几百人的阶梯教室偶尔有人进进出出, 整个教室有点印象派绘画的味道:笔触细碎, 意境悠远。

老于顶着一头似有似无的短发、踱着方步上了讲台, 如见上宾, 如承大祭。他似乎想用发型给观众传递潜台词———黔首浅草, 亦能没马蹄;暴秦之恨, 更行更远还生。老于觉得自己的发型也是课堂导入语的一部分。

“司马迁为什么为荆轲专门写一篇‘列传’?”老于前一天留给学生一道思考题。换句话说, 荆轲刺秦王有什么价值和意义?仅仅为了讲一个杀人未遂的故事或者偏爱荆轲让其青史留名吗?如果是为了留下精神的火种, 那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老于站上讲台, 气聚神凝, 先目光流转, 再环视低垂。“在一个民族阴盛阳衰、元气衰微的时代, 沐冠而猴之徒多, 舍身求法、舍身证义者少, 司马迁为华夏民族画出的这张原始基因图, 让迷失者能够按图索骥, 重塑民族脊梁。”老于把自己的思考作为探究课文的开场白。他删繁就简, 先声夺人, 把荆轲的历史背景和精神气质寥寥几笔画成一幅简笔画———我武维扬。

“1924 年黄埔正门贴着这样一副对联:‘嘉宾戾止, 我武维扬。’中国古代的镖局, 都会在镖旗旁插上一面‘我武维扬’旗帜, 同学们知道‘我武维扬’的意思和来历吗?”

“‘止’和‘维’是助词, 黄埔正门对联的意思是:欢迎贤才俊杰, 扬我华夏武威。”

老于轻点鼠标, 屏幕上显示周武王《尚书·泰誓》中的句子:“我武维扬, 侵于之疆, 取彼凶残, 我伐用张, 于汤有光。”

老于略带方言口音的普通话, 中气十足, 音调起伏, 似空旷中衡阳孤雁的鸣叫, 隐隐还夹杂着刚硬的刀剑碰撞的金属之声。老于渐渐感受到教室升起的腾腾热气, 一缕缕一股股汇聚成团, 仿佛盛夏原野蒸腾的阳焰, 拉扯得眼前的许多人影有点变形。老于说:这是祖先的誓言, 也曾是华夏的图腾和原始基因之一。说到这里, 老于心底涌起声调变化多端的岭南古音、百越的古名, 还有被五祖弘忍称为“獦獠”后终成圣贤的惠能, 心中有几分莫名的向往和沧桑。

导语虽简, 却不是快餐文化那种简, 而是大道至简那种简。全场觉得老于似乎把他们带到了古代。老于没有对《尚书》周武王的誓词作过多解释, 简笔画不需如工笔画那么纤毫毕现。工笔画流行的朝代, 大多高颜值低武力, 看看弱宋就知道。老于更喜欢泼墨大写意, 空灵有气势。墨恣意地洒下去, 浓淡润枯, 再用折钗股屋漏痕的笔法就势落笔, 便成了势。天清就点染些山居人家, 云黑就添头逆风耕土的老牛, 春和日丽时隐约涂一点清淡色彩, 意与境就浑然天成了。武力也有境界高低之别, 秦舞阳用拳头打败拳头, 荆轲用灵魂驱赶灵魂。

老于点击鼠标, 更新了屏幕上的画面, 一枚国玺呈现在巨大的屏幕上:方圆四寸, 上纽交五龙, 正面“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个篆字。大秦一统天下, 华夏有了始皇帝和祖龙。从此一家独大, 百家湮灭。

历史在幻灯片中飞驰, 人物一个个粉墨登场。老于缓缓破题:“荆轲刺秦前, 诸侯林立;荆轲刺秦后, 天下一统。历经坎坷的和氏璧成了大秦国玺, 刻上了‘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 而后又历尽辗转。王莽篡汉国玺曾破一角, 现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突然一学生举手问道:“那荆轲算是悲剧英雄还是喜剧小丑?”这个问题本来打算放在结尾时再谈, 学生昨天认真预习了文本, 问题被提前了。

老于略一思索, 回答说:“阳刚烈血与密室阴谋、纵横捭阖与攻城略地交相缠绕,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千秋功过, 任人评说。但必须记住:是那些烈士、壮士、智士, 甚至某些荒诞不经的思想和行动, 共同构筑的九死不悔的华夏进取和奋争精神, 共同托起我华夏飞龙在天。战争有胜与负, 进取和奋争精神是没有胜与负的。荆轲是大写的人, 一个追得秦王在秦宫乱窜的神勇之人。秦王扫六合, 打诸侯的脸;他入秦廷, 打了秦王的脸。”

老于停顿了一下, 恍惚间自己变成了在茶坊中让人听得入神的说书人。讲台上放着老于随身携带的一杯专门用清冽井水泡的浓茶, 老于把粉笔当作了醒木, 轻轻在台上一拍, 粉笔断成了两截。但又觉得自己不应该是在说书, 士不应该是说书人, 即使落魄, 也得是“奉旨填词”的柳永, 务使技近乎道, 不做媚俗之态。

下一张幻灯片, 突然变成与课文内容毫不相干的两株大树, 一株在原始森林恣意野性地怒长, 另一株在悬崖的石缝间倒挂。倒挂在悬崖的大树, 给老于一种刀欲劈、山若倾的感觉, 老于浅发欲竖, 不由得奋神振作。

课堂渐入佳境, 老于觉得有很多话要说, 语调渐渐高昂:“这就是春秋那个时代。那时, 华夏的青山正葱茏, 满地青春, 正当年华。仁爱, 是圣贤们自用、自利, 还没有从心里移到嘴上来卖萌讨巧。商鞅之法, 王子与庶民同罪同功同爵;智与勇, 是用来为国立功、为民谋生、为己立名的, 开放、纳士、激赏军功, 人才与财货自由流动。那个时代, 对人才随时敞开大门, 并诞生了一个特殊的名词———客卿, 专门授予非本国人而在本国任高级官员的人。荆轲等许多名垂青史的文臣武将都担任过不同诸侯国的客卿。那个时代, 虽然动荡不安, 却是讲政治规矩的,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由教化生成忠孝礼义, 熏育人心, 由人心成就社会风气, 言由衷, 心役物。儒家还没有演化成董仲舒‘君要臣死, 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 子不亡则为不孝’那样的刻板教条和外在桎梏。”

再往下, 老于嫌幻灯片静态而缺乏生命活力, 人与电脑不能合一, 干脆不再播放。他决定清唱。

“易水畔, 太子丹带领一群全身着白衣冠的队列缓步而来, 神情像进行某种仪式。高渐离陪在荆轲身旁, 一起唱着不太整齐的旋律。远处的地上时见尸体, 这些尸体死时好像没有痛苦, 也没有激动, 张开的嘴似乎在悲戚地吟唱着什么。荆轲好像看到了自己童年经历过的饥饿和流离, 看到了无数赤身战士手拿长矛弓箭, 义无反顾地冲锋, 那些出窍的灵魂升上了天空, 藏匿在头顶低沉暗淡的烟云里徘徊。唱声戛然而止, 荆轲猜想这些灵魂会不会一路尾随自己去秦宫?所有人都随太子丹起身, 纷纷半鞠躬, 恭敬地说着什么, 荆轲只听到自己的心脏还在随刚才的旋律收缩扩张, 别的没心情听。荆轲知道自己是卫国人, 血管里流淌的血, 与周天子同基因。”

老于顿了一顿, 惬意地伸展双臂扩了扩胸, 以此来放松课堂也放松自己。听课者见惯了仪表堂堂、言之凿凿的课堂, 对老于休闲的生活化肢体语言轻轻地会心一笑, 凝重的教室气氛变得轻松了些。老于不屑于细讲接下来的荆轲“持千金之资币物,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这样的细节, 龌龊行贿是历史的常态, 却不是历史的主流, 尽管这个细节差点害死了秦王。老于准备直接进入课文的高潮:刺秦。

应该“图穷而匕见”了。一种惊天下、主沉浮的意气从心底涌起, 老于觉得浑身筋骨盘虬, 如倒悬于岩石中生长的那棵曲敧纠结的树。老于情绪昂扬, 更加觉得幻灯片太呆板, 哪会有活人的精气神?

他站在讲台一侧, 沉静地微笑, 有点佞, 还有点狠, 如立身于秦王的几案旁。老于徐徐诵读“右手持匕首揕之”一句, 语调尖锐而长, 好像要用声音穿透秦王的胸膛。老于睁圆眼睛, 退后两步, 用厚实的腰背靠了一下投影屏幕旁边的墙壁, 如虎蹭痒。教室里鸦雀无声, 目光笼罩着老于。刹那间秦王绝袖绕柱而逃, 老于轻轻一跃, 如同跃过列国, 从方方正正的井田一跃至长城之巅, 秦王的太阿宝剑虽利, 但芒在鞘锋在野, 利有何用?虎狼之士, 尽在殿下。十步之内, 人可敌国。

老于把手中的粉笔头化作匕首, 似怒熊奋臂, 望空一掷, 好像楚兵向阿房宫投火把, 好像苍海公向秦王掷铁锥, 粉笔头“啪”地击中教室右侧的墙壁, 那面墙犹如秦殿的金丝楠木巨柱, 发出清脆的回声。老于感觉到教室前前后后的听众, 眼中、心中都腾腾地升起火苗。老于确信真正的华夏、炎黄、诸子百家, 那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即使墨子的非攻, 也是先有利器热血, 后言兼爱止战利天下。

“王负剑, 王负剑”, 从刀丛中一路杀过来的秦王猛然醒悟:在腰的剑是装饰, 王者戏子都一样, 在手的剑才是武器。他推剑至后背, 如背负青天。荆轲立马左腿被斩断。老于一口气讲到这里, 也不由得有点喘气。满教室的人也都微微张开了嘴, 似乎缺氧造成了气短神浮。

荆轲感觉自己的血正在快速流尽, 眼前幻影晃动, 黑影重重, 阶下那些诸侯卿大夫统统变成了黔首, 天下的血流成了河, 逆黄河而上, 汇入咸阳, 秦王被血色环绕, 膨胀欲裂。

荆轲突然感到自己全身每一滴血都在跳跃欢唱, 他知道自己即将在涅槃中解脱。如果灵光不昧, 自己愿来世仍往生于华夏某处, 与高渐离一起击筑吹箫舞剑踏雪。他依稀感觉到又不太可能。那幅摊放在秦王几案上的督亢地图, 边界线在一点点消失, 图中黄河之堤不断长高, 督亢一点点放大成整个华夏, 而后又快速缩小, 飞入秦王的长袖中。荆轲知道这是生命的最后时刻, 他背靠柱子箕踞而坐, 支撑起残躯, 靠在金丝楠木巨柱上, 大骂一声, 如京剧的拖腔, 绕梁不绝。他的额头亮晶晶的, 回光返照, 浑身不停冒着如珠如油的绝汗。但觉得自己已经尽兴, 他下意识地飞出了匕首, 无憾地完成了人生最后一个自选动作。黑黢黢的匕首在巨柱上停止了颤动, 荆轲笑了。他依稀看见前朝的春秋五霸、屠夫白起, 后世的腐儒董仲舒、掉光了胡子的司马迁, 一个接一个从另一个世界轻飘飘地降临下来, 共同凝成了一块无字碑。

黑色、红色一点点沉淀下去, 刹那间荆轲眼前清亮如晨曦。黄河九曲, 大地百川, 变得清晰如掌纹。百川投一海, 海不藏一滴而自用。天不藏私, 海河晏清。

秦王目眩良久, 大殿死一般地寂静, 隐匿在秦王背后巨大屏风内的史官书记员, 手一抖动, 一滴浓墨掉在竹简上, 又顺势流淌到地面, 他就势写完了“燕”字下面的“火”, 地面那滴墨像一点火星, 他用脚踩踏了几下, 墨迹入地三分, 宛然若新。讲台上的老于, 突然领悟到梁启超所膜拜的“少年中国”的真正内涵!老于灿烂地笑了, 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 像徐夫人匕首一样闪亮。

那是激情理智、大智大勇的中国!那时中国, 墨子制作的鸟儿在天空飞三天不落, 姑射山有神人入水火不浸, 曲阜孔子奔走列国不倦;那时中国, 百家著述于坊间闾巷流布, 鬼谷子藏于深山课徒, 老子袅袅紫气西出函谷关, 预言“秦将大出于天下”。台下的听众被老于半实半虚的课文演绎惊得呆了, 青春的眼睛闪动着无限神往。老于缓缓转过身, 如出定的高僧, 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作为结束语:苟中国之少年如斯, 则少年之中国无疆。

上一篇:国际刑事法院下一篇:【重庆市广播电视大学专业】重庆市广播电视大学招生网站-重庆市广播电视大学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