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次党代会的主要内容

2024-04-11

历次党代会的主要内容(共6篇)

篇1:历次党代会的主要内容

1921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全国党代会”),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从那以来,中国共产党已经召开了17次全国代表大会。明年即将召开全国第18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年第二次全国党代会,划分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任务和阶段问题。

1923年第三次全国党代会,确定了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重大方针,推动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

1925年,第四次全国党代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1927年的第五次全国党代会,批评了陈独秀的错误,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如何对待武汉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特别是如何建立党的革命武装等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都未能作出切实可行的回答,因此,难以承担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挽救大革命的重任。而真正结束中央所犯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制定正确的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方针,是在3个月后的八七会议上完成的。

1928年在苏联召开的第六次全国党代会,认真地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它集中解决了当时困扰党的两大问题:一是在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问题上,指出现阶段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引起中国革命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二是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上,明确了革命处于低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党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这两个重要问题的解决,基本上统一了全党思想,对克服党内存在的“左”倾情绪,实现工作的转变起了积极的作用。由于历史发展的局限性,党的六大对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革命的敌人、党的工作重心等问题认识不足,但这仍然不能掩盖党的六大本身主要方面和路线的正确性。

1945年第七次全国党代会,通过了新的党章,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条政治路线阐明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是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阐明了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就要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阐明了加强党的领导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将毛泽东思想写在了党的旗帜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986年的第八次全国党代会,做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但由于实践的时间还很短,理论上和思想上还不可能很成熟,许多新的观念和方针还不可能牢固地确立并取得深刻的共识。许多新的设想还没有付诸实施,或者没有充分付诸实施,很快又发生反复。

1969年的第九次全国党代会,由于当时各地党组织处于瘫痪状态,无法正常进行代表的选举,多数代表由革命委员会同各造反组织的头头协商决定或上级指定,以致很多品质恶劣的帮派骨干、打砸抢分子,林彪、江青一伙的爪牙,成了九大代表。相当多的原八届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处在被审查或监禁中,未能作为代表出席九大。总的来说,九大就是把问题搞得更糟的会议,自始至终被强烈的个人崇拜和“左”倾狂热气氛所笼罩。它加强了林彪、江青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更加合法化。实践证明,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1973年的第十次党代会,由于整个路线方针是错误的,所以,并没有解决题。这种不成功的甚至错误的党代会,或多或少给党的事业带来消极的影响甚至严重的危害。开成这样的会议,有种种复杂的原因,但确实反映了当时的党正徘徊在一段曲曲折折的道路上开得很成功,在党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1977年的第十一次党代会,总结了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宣告“文化大革命”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而结束;继续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今后依然要以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为纲;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为此,报告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8项主要任务,要求党中央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在本年内初见成效,3年内大见成效。

1982年召开的十二大,邓小平同志在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它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永远载入史册。

1987年召开的十三大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的根据,明确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构想正式表述了分 “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1992年召开的十四大科学概括和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7年召开的总结了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鲜明地高举起邓小平理论的旗帜,明确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

明确了党的建设的总目标。

2002年召开的十六大,科学地总结过去、规划未来,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对党章进行了修改,使党的根本大法更加完善,为新世纪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供了更加科学有力的指导。

2007年召开的十七大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历史证明,一次成功的党代会,往往就是党的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党的前进所达到的水准和程度,也标志着党面向未来将要遵循的前进方向。1921年的一大、1945年的七大、1956年的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几次党代会等等,都具有这种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些成功的代表大会,都对当时甚至之后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历次党代会时间、地点、代表及党员数

会议召开时间地点正式代表 候补或特邀代表代表党员人数第一次1921.7.23-31上海12人50多人第二次1927.1.6-23上海12人195人第三次1923.6.12-20广州30多人420人第四次1925.1.11-22上海20人994人第五次1927.4.27-5.9武汉80多人57,967人第六次1928.6.18-7.11莫斯科84人40,000多人第七次1945.4.23-6.11延安544人208人121万人第八次1956.9.15-27北京1,026人107人(21人未到会)1,073万人第九次1969.4.1-24北京1,512人2,200万人第十次1973.8.24-28北京1,249人2,800万人第十一次 1977.8.12-18北京1,510人3,500多万人第十二次 1982.9.1-11北京1,510人145人3,900多万人第十三次 1987.10.25-11.1 北京1,936人61人4,600多万人第十四次 1992.10.12-18北京1,989人5,100多万人第十五次 1997.9.12-18北京2,048人5,800多万人 第十六次 2002.11.8-14北京2154人40人6600多万人 第十七次 2007.10.15-21北京2,237人60人7336.3多万人

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建网站(建党90年的专题)

篇2:历次党代会的主要内容

1922年第二次全国党代会,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⑴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⑵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瞿秋白在其中最早提出“统一战线”的概念

1923年第三次全国党代会,确定了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重大方针,推动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

1925年,第四次全国党代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1927年的第五次全国党代会,批评了陈独秀的错误,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如何对待武汉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特别是如何建立党的革命武装等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都未能作出切实可行的回答,因此,难以承担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挽救大革命的重任。而真正结束中央所犯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制定正确的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方针,是在3个月后的八七会议上完成的。

1928年在苏联召开的第六次全国党代会,认真地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它集中解决了当时困扰党的两大问题:一是在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问题上,指出现阶段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引起中国革命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二是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上,明确了革命处于低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党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地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这两个重要问题的解决,基本上统一了全党思想,对克服党内存在的“左”倾情绪,实现工作的转变起了积极的作用。由于历史发展的局限性,党的六大对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革命的敌人、党的工作重心等问题认识不足,但这仍然不能掩盖党的六大本身主要方面和路线的正确性。

1945年第七次全国党代会,通过了新的党章,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将毛泽东思想写在了党的旗帜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956年的第八次全国党代会,做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大会在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但由于实践的时间还很短,理论上和思想上还不可能很成熟,许多新的观念和方针还不可能牢固地确立并取得深刻的共识。许多新的设想还没有付诸实施,或者没有充分付诸实施,很快又发生反复。

1969年的第九次全国党代会,由于当时各地党组织处于瘫痪状态,无法正常进行代表的选举,多数代表由革命委员会同各造反组织的头头协商决定或上级指定,以致很多品质恶劣的帮派骨干、打砸抢分子,林彪、江青一伙的爪牙,成了九大代表。相当多的原八届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处在被审查或监禁中,未能作为代表出席九大。总的来说,九大就是把问题搞得更糟的会议,自始至终被强烈的个人崇拜和“左”倾狂热气氛所笼罩。它加强了林彪、江青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更加合法化。实践证明,九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1973年的第十次党代会,由于整个路线方针是错误的,所以,并没有解决题。这种不成功的甚至错误的党代会,或多或少给党的事业带来消极的影响甚至严重的危害。开成这样的会议,有种种复杂的原因,但确实反映了当时的党正徘徊在一段曲曲折折的道路上开得很成功,在党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1977年的第十一次党代会,总结了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宣告“文化大革命”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而结束;继续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今后依然要以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为纲;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为此,报告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8项主要任务,要求党中央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在本年内初见成效,3年内大见成效。

1982年召开的十二大,邓小平同志在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它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永远载入史册。

1987年召开的十三大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的根据,明确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构想正式表述了分 “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1992年召开的十四大科学概括和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997年召开的总结了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鲜明地高举起邓小平理论的旗帜,明确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明确了党的建设的总目标。

2002年召开的十六大,科学地总结过去、规划未来,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对党章进行了修改,使党的根本大法更加完善,为新世纪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供了更加科学有力的指导。

2007年召开的十七大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历次党代会时间、地点

会议召开时间地点

第一次1921.7.23-31上海

第二次1927.1.6-23上海

第三次1923.6.12-20广州

第四次1925.1.11-22上海

第五次1927.4.27-5.9武汉

第六次1928.6.18-7.11莫斯科

第七次1945.4.23-6.11延安

篇3:德育教师思想素质的主要内容

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 共产主义是我们的伟大理想, 德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共产主义社会是德育教师努力奋斗的最高目标, 最崇高的理想。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 尤其是我们的青年, 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 有马克思主义信念, 有共产主义信念。”德育教师对理想真诚的信仰, 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认识, 转化为坚定的信念, 体现在教师的职业活动中, 那就是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努力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把实现理想的满腔热情投入到培养人才的工作中去, 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转化为献身教育的巨大物质力量, 从身边的具体工作做起, 为下一代, 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贡献全部光和热。同时, 培育年轻一代树立共产主义思想, 帮助学生坚定共产主义必定实现的信心, 使他们成为具有坚定信仰, 勇于献身的合格接班人。

二、明确的政治方向

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国家的最高理想。通向共产主义的道路漫长而艰险。必须从现在一步步做起。现阶段, 我们的生产水平还不高, 商品经济不够发达, 物质文明程度较低。鉴于这种情况, 党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指出目前我们主要的任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搞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 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此阶段, 为保证建设的成功, 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这既是现阶段每个人必须遵循的思想政治方向, 当然也是德育教师的政治方向。

(一)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的近代史充分诠释了一个道理, 中国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才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社会主义使亿万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 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是社会主义使具有古老文明的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社会主义是中国现阶段唯一的康庄大道, 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整个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为教师开辟了施展个人才华的广阔天地。占领社会主义教育阵地, 带领学生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 是教师思想素质的重要方面, 也是每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遵循的原则。

(二)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没有这样一个核心, 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100多年的中国近代史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国家, 是共产党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在中国的大地上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特别是党提出改革开放战略以来, 我国生产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没有党的领导, 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没有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断然不能成功, 现代化建设事业将化为泡影。德育教师应经常地、适时地向学生讲述我党及中国革命的历史, 讲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 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作出榜样。让孩子们从小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 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 一生一世都要团结在党的周围。

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我们党倡导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其根本特点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第一, 要客观, 不要主观, 不能唯意志。第二, 要全面, 不要片面。全面, 有历史的全面, 有现实的全面, 还有发展的全面。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也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又是我党制定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德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一代新人的崇高事业。而要胜任这一工作, 德育教师首先要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特别是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对社会的要求, 有深刻的理解。教师只有树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才能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正确理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从而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培养出党和国家所需要的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

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还有助于教师在观察处理问题时, 能透过事物的现象, 抓住事物的本质, 从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并学会客观、全面地看问题。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总之, 一个合格的德育教师, 一定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明确的政治方向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摘要:德育教师思想素质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明确的政治方向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篇4:从文章内容的主要特征想开去

习作要求

先读一读《〈骆驼祥子〉读后感》, 然后选一篇或一部自己喜欢的老舍的作品, 读一读, 写出读后感。

脑洞大开

课本给的读后感启示我们:写读后感, 重点包括两大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叙述, 另一部分是读完文章内容之后产生的感受。

指点迷津

如何表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不管是读一本书, 还是读一篇文章, 要抓住文章所写的人物、事件、事物的主要特征。比如, 要抓文章所写的人物的主要特征, 《〈骆驼祥子〉读后感》的作者读《骆驼祥子》, 抓住了祥子人生经历的变化及其原因这一特征;我们读《养花》, 得抓住作者 “把养花的劳动辛苦当锻炼, 从而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美的享受”的过程与结果的特征。

如何展开思考?

首先, 要从作者所表现的事物、事件、人物的主要特征去展开思考:

作者这样写, 要告诉人们什么。《〈骆驼祥子〉读后感》的作者, 先想到了作者要告诉人们“骆驼祥子”是一个悲剧, 是那样一个时代的悲剧, 进而又想到了国家与个人前途的关系。

然后, 我们可以从作者所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去推想:作者的观点、思考, 对我们自己、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或者对身边的同类现象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比如, 读了《养花》, 明白了“不劳动, 连棵花也养不活”的道理, 想到了身边还有哪些例证?

篇5:浅析“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

早期的凯恩斯曾经是“古典经济学”的信奉者, 他崇拜市场机制的作用, 认为“自由放任”的政策能够确保“充分就业”和经济稳定发展。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尖锐矛盾, 特别是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长期的大萧条, 将“古典经济学”宣扬的“自由放任”和市场机制的乐观论调一扫而光。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萧条中,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和国内生产总值呈现大幅度的下降, 失业率居高不下, 企业纷纷倒闭、破产。面对这些大危机的残酷现实, 古典经济学派既在理论上难以给予解释, 又在政策上无法提出解决困境的措施。

凯恩斯作为一位面向现实的经济学家, 逐步走向了怀疑、批评和修正“古典经济学”的道路。在1930—1936年间, 凯恩斯首先在失业、保护关税等实际问题上同“古典经济学”决裂, 同时也在理论上独辟蹊径。1936年, 他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以下简称《通论》) 一书, 以“反危机”为目的, 系统地提出了他的经济理论以及相应的经济政策纲领。这本书轰动了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学家把凯恩斯主义称为“凯恩斯革命”, 这里的“凯恩斯主义”是指凯恩斯提出的以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为核心, 包括赤字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政策和扩大对外贸易政策在内的一整套稳定经济的政策主张。其核心是改变“自由放任”主义, 实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 以提高社会需求, 实现充分就业。

萨缪尔森曾经评论说:“凯恩斯主义革命是20世纪经济科学中意义最为重大的事件”。《通论》之所以被视为具有“革命性”, 其原因是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上都提出了不同于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和主张。

二、理论上的“革命”

(一) 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总产出决定理论) —————产品

市场均衡分析

《通论》中的理论创新和中心命题是有效需求原理以及产出变动而非价格变动的调节作用。有效需求原理认为, 在一个封闭的有资源闲置的经济中, 产出水平 (Y) 取决于总的计划支出 (E) , 它包括两个部分:居民户部门的消费支出 (C) 和厂商的投资支出 (I) 。即Y=E=C+I

在古典模型中, 消费、储蓄、投资都是利率 (r) 的函数。相应的上式变为Y=E=C (r) +I (r) , 又由于Y—C (r) =S (r) , 有这两个式子可以得到均衡条件S (r) =I (r) 。

在凯恩斯模型中, 消费支出是内生的而且基本是消极的, 取决于收入而不是利率;由于收入减去消费就是储蓄, 所以储蓄也是收入的函数;投资支出取决于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和代表介入资金成本的利率。具体内容如下:

1. 消费和储蓄理论。

在短期内, 总消费水平主要依赖于总收入水平。关于收入和消费的关系, 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 人们的消费也会增加, 不过增加的幅度是递减的。凯恩斯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与之相对应, 储蓄也是收入的函数, 随着收入的增加, 人们的储蓄会以递增的速度增加, 即“边际储蓄倾向”递增。

2. 投资理论。

《通论》写道:“当前投资量则又决定于投资引诱, 投资引诱则又决定于两组势力之相互关系, 第一组为资本之边际效率表, 第二组则为各种期限不同、风险不同的贷款利率。”这就是说, 资本家决定投资与否以及投资多少, 就看投资能否给他带来利润和利润的多少, 而这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资本的边际效率, 即投资的预期利润率, 资本的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成本决定;二是利息率。投资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方向变动关系, 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内存在着递减的趋势。只有利润率大于利息率时, 资本家才会投资。

由于预期的可变性常常是由“动物精神”所驱动的, 预期利润率肯定是十分不稳定的。投资决策可能受到非理性的乐观主义或悲观主义情绪的影响, 引起商业信心的大幅度摆动。在他对不稳定性的分析中, 资本边际效率的“剧烈波动”引起了投资的大幅度变动, 进而形成了移动真实总需求的冲击。

与资本边际效率的不稳定性相反, 消费倾向比较稳定。因此, 国民收入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投资的增加或减少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多倍增加或减少。凯恩斯把这一倍数称之为“投资乘数”, 它与边际消费倾向有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 乘数越大。

凯恩斯认为, 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的根源是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总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消费需求不足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 而且存在递减的规律, 这使得人们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部用来增加消费;而投资需求不足来自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内递减的趋势。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 造成了社会有效需求的不足, 使得经济自发调节的话, 不能够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二) 工资和就业理论———劳动市场均衡分析

在古典模型中充分就业是有保证的, 因为劳动市场是充分竞争的, 而且价格和工资具有完全弹性。由于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 在存在失业时, 一定能够通过降低货币工资, 从而降低实际工资, 使实际工资调整到劳动供求相等的水平, 从而使劳动市场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与此相反, 凯恩斯并不认为劳动市场总能达到保证市场出清。他认为在货币工资下降“刚性”和工人“货币幻觉”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下, 非自愿失业就很可能是劳动市场的常态。

货币工资下降“刚性”是指工人们会对货币工资的下降进行反抗, 但却欢迎货币工资的上升, 因此货币工资只能上升, 不能下降;工人“货币幻觉”是指工人只看到货币的票面价值, 而不注意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所以工人会抵抗价格水平在不变的情况下的货币工资的下降, 但却不会抵抗货币工资不变的价格水平的提高。

在这两方面因素作用下, 当劳动市场上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 存在失业时, 厂商不能通过降低名义工资, 来降低实际工资水平。因此, 实际工资无法立即调整到劳动供求相等的水平, 劳动市场也就无法调整到充分就业的状态。这时, 即使劳动者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 也无法找到工作, 非自愿失业就出现了。

(三) 货币供求和利率决定理论——货币市场均衡分析

1. 利率决定理论。

古典学派认为, 储蓄和投资都与利率相关, 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 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储蓄代表可贷资金的供给, 投资代表可贷资金的需求。在借贷资本市场上, 借贷资本的利息率是由可贷资金的供给和可贷资金的需求共同决定的。因此, 投资等于储蓄时, 利率就得以决定。在有伸缩性的利率机制的作用下, 储蓄会自动等于投资, 从而经济会自动的趋于均衡。

凯恩斯认为, 利率不是有储蓄和投资决定的, 而是由货币的供给量和对货币的需求量决定的。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 对货币的需求量增加, 利率就有上升的压力;货币需求不变的条件下, 货币供给量下降, 利率也会产生上升的压力。反之, 则会有下降的趋势。只有当货币供求相等时, 利率才得以决定, 才会处于均衡状态。

2. 货币供求理论。

古典经济学派认为货币只是掩盖“实质力量行动的面罩”, 或是披在“经济生活躯体”上的外衣。货币本身并无内在的价值, 其仅仅是一种交易手段, 这些观点统称为“货币数量论”。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理论:一种是马歇尔和庇古的“剑桥方程式”;另一种是欧文·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在这些理论和模型中, 货币冲击对经济没有什么真实影响, 货币是中性的。这是因为在古典模型中存在着“两分法”, 真实部门和货币部门是分离的, 价值理论与货币理论互不相关, 货币对于商品价值的决定不具有任何作用, 货币供给量的多少仅仅影响商品价格的名称及其绝对水平, 而不会影响总产出水平, 总产出始终处于充分就业水平。

凯恩斯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理论对货币的研究, 认为货币不仅是一种交易手段, 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值得储备。也就是说把货币看成是一种资产。他也反对古典经济学的“两分法”, 认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主要是通过货币供求理论来实现的。他对经济的研究是从货币、金融开始, 然后过渡到“实际经济”的, 即分析的思路是由货币市场到产品市场。货币的实际供给量一般由国家加以控制, 是一个外生变量, 因此, 需要分析的主要是货币的需求。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 是因为他们起码有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前两个动机主要与收入有关, 是收入的增函数;后一个动机主要与利率有关, 是利率的减函数。因此, 总的货币需求既是收入的函数, 又是利率的函数。这样的话, 通过货币供求、利率、收入, 再加上前面提到的投资、乘数等变量的相互作用, 就把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联系起来了。具体的传导途径和机制是这样的:货币相对于需求的供应增加后, 利率会下降。利率下降后, 投资的成本减少了, 投资便会增加。如果消费倾向为已知量, 那么通过乘数效应, 又可以促进国民收入增加。

上述传导的机制有可能被两个因素堵塞, 那就是著名的“流动性陷阱”和投资的利率弹性太低。如果利率降到不可再降的程度时, 货币的需求会变为无限大。也就是说, 所有人都只愿意持有货币, 而不愿意持有其他债券。“流动性偏好”成为绝对的现实, 这就导致了“流动性陷阱”。当出现“流动性陷阱”时, 利率不可能再降低, 任何货币量的增加, 都会被经济活动人以“闲资”的方式吸收, 对总体需求, 对居民收入和物价不产生任何影响。如果投资的利率弹性太低, 乘数效应也不会大, 从而对总体经济活动不可能产生重大影响。

在失业或资源未充分利用的状态下, 增加货币供给量能够在保持物价不变的条件下, 使得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可以同时增加。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 货币量的增加只能引起名义收入增加, 而并不能导致实际收入增加。这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因此, 凯恩斯的理论是着眼于短期分析, 短期内货币的变化, 会引起总产出的相应变化。但是, 在长期内, 货币的变化则不会引起总产出的变化, 这时只会引起物价的变化, 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也就是说, 在长期内, 货币是中性的, 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和模型还是适用的。

(四) 否定萨伊定律, 提出了凯恩斯定律

斯密、李嘉图、萨伊、马歇尔等古典经济学家信奉“萨伊定律”, 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会自动调节, 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 从而不可能发生普遍性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和经济萧条。他们倡导“自由竞争”、“自由放任”、“自动调节”, 反对政府干预。

凯恩斯认为, 由于三大心理规律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长期内递减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的作用, 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从而必然产生失业、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在凯恩斯模型中, 任何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之间的不平衡都会导致数量调整而不是利率的调整。当受到负的需求冲击时, 古典模型需要通过工资和物价的弹性来调整经济恢复到充分就业的状态, 凯恩斯指出了这种方法的内在错误, 从而有效地反驳了萨伊定律。在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中, 不是供给创造需求, 而是需求创造供给!

三、方法上的“革命”

在方法上, 凯恩斯回到了重商主义研究的宏观经济问题, 开创了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即总量分析。以前的古典经济学派采取的是个量的分析方法, 研究的仅仅是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仅仅是对单个市场的产出、就业、价格水平、分配进行的考察和分析。凯恩斯突破了这种限制, 将个量分析扩展到总量分析。凯恩斯开创的宏观经济学采用总量分析的方法, 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 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运用总量分析法时, 不仅要注意经济个体的数目, 还要注意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在总体经济行为中的地位和作用。

此外, 为了使就业、收入理论和利息、货币、消费、储蓄和投资理论纳入宏观经济理论结构, 凯恩斯将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密切结合于一体, 将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 从而克服了古典经济学派在分析过程中运用“二分法”所导致的真实部门和货币部门相分离的、价值理论与货币理论互不相关的理论缺陷。

四、政策上的“革命”

1.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就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与转移支付。

凯恩斯倡导的是相机抉择的“需求管理”政策:即为确保经济稳定运行, 政府应审时度势, 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 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 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其核心思想是“逆经济风向行事”。当总需求非常低, 即出现经济衰退时, 政府应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总需求。反之, 当认为总需求非常高, 即出现通货膨胀时, 政府应增税收或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经济学家称前者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后者为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这种交替使用的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统称为补偿性的财政政策。

《通论》出版的历史背景是1929—1933年的大危机, 凯恩斯写作这本书的目的之一就在于对大危机从理论上作出解释和说明。因此, 他分析的是有效需求不足的萧条经济, 他认为调节经济的重点要放在总需求的管理方面。当有效需求不足时, 政府应该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增加总需求;通过乘数原理引起收入的多倍增加。从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罗斯福的“新政”到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的繁荣, 在一定的限度内, 都是运用“需求管理”的政策来提高有效需求的结果。

除此以外, 凯恩斯在《通论》中还提出了以下财政政策和思想:主要有公共投资政策、“举债支出”政策和功能财政的思想、高额累进税率等政策。

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古典经济学家认为, 货币理论和价值理论互补相关, 货币供给量的多少不会影响总需求和总产出, 货币是中性的, 因此, 对他们而言, 也就没有所谓的货币政策。凯恩斯将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有机结合了起来, 虽然在长期内, 货币依然是中性的, 但是在短期内, 货币供求的变化, 会引起利率的变化, 利率再影响投资, 进而影响总需求和总产出。因此, 货币在短期内不是中性的, 货币政策也是能够影响总产出的。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也是基于1929—1933年的大危机的背景提出的一种积极的货币政策。

(1) 要采取低利息率政策。凯恩斯反对高利率政策, 倡议“低利息率”政策。低利率政策可以鼓动私人投资, 增加收入和就业, 消除“食利阶级”的“惰性”。国家在一般情况下都应采取低利息率政策。 (2) 实行“有节制”的通货膨胀政策。凯恩斯认为, “有节制”的通货膨胀能起到增加投资引诱的作用。因为“有节制”的通货膨胀所造成的物价上涨, 一方面使资本家获利更多, 另一方面降低了工人的实际工资, 即降低投资成本, 从而刺激私人投资。

需要指出的是, 由于存在“流动性陷阱”, 当利率非常低时, 人们手中无论增加多少货币, 都不会再去购买有价证券, 都要留在手中, 这是流动性偏好趋于无穷大。这时候即使银行增加货币供给, 也不会再使利率下降。也就是说, 这时货币政策完全失效。

由于“流动性陷阱”的存在, 使得货币政策的效果有限, 因此, 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经济主要应该靠财政政策。

摘要:凯恩斯主义革命是20世纪经济科学中意义最为重大的事件。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三十多年里, 凯恩斯的政策主张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并对缓和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分析了“凯恩斯革命”的时代背景, 在此基础上, 从理论、方法、政策三个方面着重阐述了“凯恩斯革命”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凯恩斯革命,有效需求,财政政策,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胡代光, 厉以宁.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2][英]布莱恩·斯诺登, 等.现代宏观经济学指南[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3]高鸿业, 等.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篇6:试论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成本管理

工程成本即企业用于施工和管理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综合反映工程中的劳动消耗和物资消耗状况, 属于检查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成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工程成本管理, 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控制原则:全面控制包括全员和全过程控制。

2、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以收定支", 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 以便及时发现成本节、超的原因;另一方面, 加强合同管理, 及时办理合同外价款的结算, 以提高项目成本的管理水平。

3、目标管理原则:

即目标设定、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和修正目标, 从而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

4、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在成本控制过程中, 项目经理及各专业管理人员都负有一定的成本责任, 从而形成了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网络。

5、质量管理原则:

质量成本是指公司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 以及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之和。

6、节约的原则:

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和有关财务制度, 对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进行限制和监督;提高施工项目科学管理水平, 优化施工方案, 提高生产效率;采取预防成本失控的技术组织措施, 制止可能发生的浪费。

二、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管理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 运用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手段和方法所进行的系统管理活动。工程质量好与坏, 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工程项目建设, 投资大, 建成及使用时期长, 只有合乎质量标准, 才能投入生产和交付使用, 发挥投资效益, 结合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和数理统计, 满足社会需要。

工程质量管理, 要求把质量问题消灭在它的形成过程中, 工程质量好与坏, 以预防为主, 手续完整。并以全过程多环节致力于质量的提高。这就是要把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 以事后检查把关为主变为预防、改正为主, 组织施工要制定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 从管结果变为管因素, 把影响质量的诸因素查找出来, 发动全员、全过程、多部门参加, 依靠科学理论、程序、方法, 参加施工人员均不应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使工程建设全过程都处于受控制状态。

三、安全生产管理

近年来, 我国建筑安全事故频发, 建筑工程开工面积不断加大的同时, 安全事故发生的次数, 也越来越多, 给国家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损失, 同时, 也给我们这些工程管理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做好工程管理安全生产工作, 就一定要做好以下几点:

1、提高认识, 完善机构。

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认识, 企业法人代表必须意识到安全生产不但关系到企业的信誉, 而且关系到国家财产及施工人员生命的安危, 必须贯彻执行好“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做到“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在生产、效益、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 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2、加强培训, 提高素质。加强对

生产管理层人员培训, 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素质。企业必须定期、定时、分批培训各级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认真学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提高管理安全生产的素质。

3、健全制度, 严加防范。

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使与生产有关的任何人、任何部门都负有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 增强各级管理、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心, 施工中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施工后做好保养、维修工作, 消除一切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隐患, 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4、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 针对工

程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防分析, 从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 消除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隐患, 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5、每个分项工程开工前, 必须根

据分项工程的具体情况, 用书面形式向施工人员就操作方法、安全预防措施等作全面的技术交底, 使施工人员了解、掌握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自觉增强安全意识, 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6、建立安全检查制度。

每个分项工程均配备安全员, 依据《安全检查评分标准》结合现场情况逐项检查评分, 确保安全措施落实无死角。

参考文献

[1]刘铁民主编:《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6年。

[2]章俊:《工程质量监督新模式探讨》, 《机电信息》, 2005年第7期。

上一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下一篇:鹤与狼童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