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富县地方志办公室文件

2024-05-02

水富县地方志办公室文件(共5篇)

篇1:水富县地方志办公室文件

水富县地方志办公室文件

水志办字„2008‟7号

水富县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关于

做好《水富年鉴》2009年卷供稿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部、委、办、局,各企事业单位:

《水富年鉴》是水富县年鉴编纂委员会编辑出版的一本汇集全县政治、经济、军事、法制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情况的县情书,是水富对外宣传的信息窗口、形象窗口和文化窗口,具有传播信息、提供咨询、帮助决策、宣传水富的现实意义和存史育人的深远历史意义。为认真做好《水富年鉴》2009年卷(2008年内容)的编纂工作,请各单位领导务必高度重视,在做好年度工作总结的同时,安排人员认真撰写年鉴稿件,按时保质完成供稿任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供稿内容

1、综合性条目、专题性条目。综合性条目分为“概况”条目和某些需要连续反映、应逐年立目记载的相对稳定的事项的条目。“概况”应写清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家底,包括机构(组织)设置和职工结构情况,乡镇还包括自然条件、人口等情况,企业还包括固定资产原值、净值等情况;二是工作或生产的主要业绩;三是新经验、新特点、新发展;四是其他条目不能涵盖的一般工作;五是存在的问题。专题性条目包括大事、要事、新事、特事等条目。

2、人物资料。一是党政领导人名录:党内职务收录到党支部书记、副书记;行政职务收录到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事业单位收录正、副职领导人,企业单位收录正、副职领导人和工会主席,村级收录正、副职领导人和文书。二是荣获市(含市直单位)以上表彰(奖励)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名录。其中获省委、省政府和国家部委等以上表彰授予的英雄、模范、先进工作者人物需撰写先进事迹材料(含相片、生平简介、主要事迹、突出贡献、荣誉称号等)。三是晋升中级职务以上科技人员名录。四是逝世的离休干部、县处级干部、英模人物的相片、生平简介、工作成就。

3、获奖科研项目、成果、产品名录。

4、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的文学艺术作品名录。

5、宣传(新闻)照片。征集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和反映各行各业新变化、新成就的照片;上级主要领导人、专家、社会知名人士在水富县活动的照片;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照片。照片要画面清晰、层次分明,背面注明时间、地点、内容(人物)和摄 影者姓名、工作单位。

二、供稿质量

稿件内容必须做到 “全、精、准、新”。“全”,即“概况”内容能围绕中心工作反映本乡镇、本单位(系统)工作的全貌;“专题性条目”内容的基木要素(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什么事、何原因、大体经过、结果等)齐全,记述清楚、完整。“精”,指所有条目内容都必须是典型的、有记载价值的事物。“准”,指写入稿件的所有事件、数据、人名、地名、职别都要准确无误。“新”,指提供的信息是年鉴收录时限内发生的新事物。

三、供稿时间

自本通知发出之日起,于2009年1月 23日前供稿。稿件上注明撰稿人和分管领导。稿件需打印并经单位领导审核签字和加盖公章后送交水富县年鉴编辑部(水富县地方志办公室,联系电话:8636364)。不能按时完成供稿任务、经多次催促仍不交稿的单位,将报请政府督查室进行督查。

二○○八年十二月十八日

主题词:地方志

年鉴工作

供稿

通知

抄报: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市地方志办公室。水富县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2008年12月19日印 校对:糜祖奎(共印100份)

篇2:水富县地方志办公室文件

关于征集《水富县志》二轮编修入志人物等

相关资料的通知

各单位:

《水富县志》第二轮编修工作已全面启动,为确保我县新编志书资料及内容的完整性,经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广为征集《水富县志》入志点的相关史实资料。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内容

⒈人物传:1974年7月至2008年底期间已逝世的籍属我县的革命家、革命烈士、重要军政人员、实业家、社会活动家、文化名人、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有独特技艺的能工巧匠等的生平事迹和人物照片(包括籍属外县,但在我县活动时间较长,有重大影响的人物)。

⒉人物表:历任(区)、县副科级实职以上领导干部、获地厅级以上表彰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和全国、全省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详见附表)⒊民间文学艺术:流传在我县的民歌民谣、民间故事、谚语和已故名人的著名诗文、字画等。

⒋图片:反映我县各条战线、山水田园、自然风貌和城乡建设、变化的照片,上级领导在我县活动的照片,各地专家、教授、学者、社会知名人士在我县活动的照片。照片的质量要高,并注明时间、地点、内容和摄影者姓名。

⒌名特名技介绍:如著名特产、名工艺品、名验方、名馔等。⒍文物资料:从我县发掘,或流传于民间、或流入县外的古董、古玩、古物等的照片和文字介绍。

二、人物资料。一是要准确无误,二是不得有遗漏,三是姓名不得有错别字。对填写的资料要反复核实,经单位领导审核签字,加盖公章后连同单位所承编的志稿(并附电子文档)一并送县地方志办审验。涉及到的人物表册可在附件中下载后有选择的打印填报。未提供入志人物资料的单位,概由单位领导负历史责任。

三、资料征集时限为:1974年至2008年底的资料。

四、征集资料时间:从即日起至2009年6月底。所征集资料请送交水富县地方志办公室(联系电话:8636364)

请各地各部门加强领导,广为宣传,积极开展征集工作。同时,欢迎关心、支持编纂《水富县志》的县内县外的各界人士提供资料,待志书成册之时,一并致谢。

附:相关人物表

篇3:论办公室电子文件归档

1 抓好源头, 夯实归档平台

办公室产生的公文是档案的主要来源, 是档案信息资源中最基础的部分。要实现从公文到档案的成功转化, 就必须重视公文的规范化, 标准化管理, 实现公文和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的真正交融。公文处理和档案管理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 既紧密相连又相对独立, 只有公文处理达到规范化, 标准化, 档案管理才能继承其结果顺利展开。因此, 要搞好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 首先必须抓好办公室公文处理工作, 严格遵守公文处理规定, 对电子文件的管理及归档流程都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各单位在开展各项工作中, 产生的各种载体的电子文件, 反映了现代化信息时代的进程。电子文件是人们在实施办公自动化处理信息过程中形成的, 它主要包括电子公文, 电子信件, 电子报表, 电子图纸等等。电子文件一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 磁盘, 光盘等介质中, 同时也附有纸介质文件产生。电子文件在制作产生过程中, 有它的自然规律和特殊性。要保证电子文档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档案管理应提前介入电子文件的形成过程, 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电子文件进行收集并实施全过程管理, 确保电子文件及其属性信息的完整与准确, 电子文件的规范化, 标准化, 直接影响着档案的实体质量, 高水平的档案管理是建立在规范化, 标准化的归档介质的质量基础上。因此, 制作产生电子文件的源头要抓好规范化, 标准化管理, 严格按照公文处理办法进行。规范化, 标准化, 也是电子文件的格式形成的要求, 在规范管理电子文件的同时, 要实现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同步管理, 使电子文件的形成和归档工作走上规范化, 制度化, 科学化, 现代化轨道。

办公室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部门, 担负着对本单位各种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信息的整合, 同时, 实施信息数字化处理工作。办公室是电子文件制作产生的源头, 办公室人员肩负着规范电子文件制作的使命。所以, 办公室人员一定要具有电子文件规范意识, 也要有收集归档的意识。电子文件的收集与归档工作, 应从本单位办公室自动化与信息管理工作的前期开始, 并从大局出发顺应其规律, 摸清信息产生的源头, 规律及其特点, 将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纳入办公室自动化和信息管理工作程序之中。电子政务工作中产生的电子文件, 其归档工作已成为档案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所以, 办公室人员与档案管理人员都要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 积极主动做好电子文件的收集与归档, 并按照存储介质的不同进行分类处理。在做好电子文件收集归档的同时, 也要做好相应的纸质文件的收集归档工作, 以保证电子文件的完整性。

2 加强收集工作, 确保档案完整

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的建立与发展, 越来越多的单位实现网络办公室和网上发文, 产生的电子文件越来越频繁, 电子文件已成为档案管理部门收集归档的重点。但因电子文档的载体稳定性比较差, 易损坏, 为防止数据丢失, 在电子文件归档时, 应制作备份存贮一同归档, 并将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一起收集归档。也可开展电子文件网上归档, 通过网络传输移交给档案管理部门, 或直接存入光, 磁盘存贮, 随时或定期向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归档。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工作, 最终是由档案工作人员去实施。所以, 档案工作人员在开展电子文档的收集工作中要积极主动, 要进行新的业务知识和技术学习培训, 尽快掌握信息管理自动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配合各业务部门担负起各类电子文档的收集整理工作的重任。要对各部门办公室的电子文件归档工作进行监督, 检查和指导, 发挥把关和统筹的作用, 督促各部门办公室及计算机信息管理部门, 按规定及时移交电子文档。

电子文档的收集范围包括文字, 图形, 影像与声音文件等, 收集的载体有光盘, 磁盘, 磁带等。因电子文件与纸介质文件的载体形态不同, 所以要分类管理, 在做好电子文件收集的同时, 要做好纸介质与磁, 光介质各种载体文档的分别归档。同时, 也要将形成内容相同的纸介质和电子文件两类档案材料同时归档。纸介质档案的载体较为稳定安全, 而电子文件的载体稳定性相对比较差, 易损坏。因此, 归档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鉴于电子文件载体和信息技术的不稳定性, 以及电子文件的易修改性, 有必要将重要的电子文件制成多份拷贝和制作成只读文件存档, 以确保其电子文档数据的安全。目前, 电子文件, 纸质文件转化为档案一般采取“双轨制”, 归档内容形成“两套制”, 即纸介质与磁, 光介质两种不同载体的文档一起归档, 形成内容相同的两套档案。为更好地维护电子文档的历史联系及安全与完整, 避免电子文件漏归, 流失和病毒的破坏, 保证归档率和完整率, 应制定符合电子文档自身的规律, 特点及快速便捷的归档制度和归档流程, 以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3 建立健全制度, 规范文档管理

电子文件的归档主要是抓好信息产生源头的管理, 提高办公室人员的归档认识和意识, 并通过宣传和开展学习培训, 提高他们的档案意识,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有意识地, 自觉地将电子文件和纸介质文件一并移交档案管理部门。同时, 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用制度去规范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工作。现在是法制社会, 只有通过制度建设才能达到规范化, 标准化管理, 只有制度到位, 管理到位, 认识到位, 才能达到制度化, 规范化, 标准化。要实现电子文件到档案的成功转化, 就要通过管理去加强档案部门对电子文件管理的超前控制。这样, 才能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质量, 保证归档材料的质量, 使电子文件归档流程科学化, 合理化, 规范化, 圆满完成对属于归档范围的重要电子文件及时归档, 确保电子文档材料的统一与完整。

电子文件归档所涉及的问题和受制约因素比较多, 仅由档案部门独家去实施很难圆满完成, 应采取电子文档形成部门, 档案管理部门, 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三结合的形式去管理。电子文档形成部门熟悉各项管理业务, 了解电子文档的自然形成规律和历史联系, 是承担其归档工作的主要责任者, 在鉴定其价值过程中最有发言权;档案部门掌握归档的原则, 方法, 又了解全局情况, 可以发挥把关和统筹作用;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既是电子文件的形成单位, 又是设计和维护信息管理网络, 管理电子信息的专业技术部门, 在电子文件归档制度化, 标准化的工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三个部门的只能应相互渗透, 扬长避短, 发挥各自的优势, 在电子文件归档中集成一体, 共同实现质量较好的电子文档材料的收集与归档工作。

篇4:水富县地方志办公室文件

关键词:地方 电子文件 职责

地方电子文件管理职责的有效把握是指以国家层面上的电子文件管理标准、规范、制度为准,同时灵活结合地方实际,进行科学的目标定位、统筹规划和基本制度安排等。它与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准确定位地方职责既是保障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有序推进的基石,也是维护地方电子文件记忆完整、有序、有效和可用的保障。

一、地方电子文件管理职责有效把握的提出

电子文件是社会记忆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信息化的产物。但由于处置口径的不一致,致使目前地方电子文件管理处于一定“混乱”状态,需要积极从职责把握上去有效控制。

1.地方电子文件管理失控呼唤地方电子文件管理职责的有效把握

源于地方人员缺乏电子文件管理意识,不能充分认识到电子文件是数字时代社会记忆的主要载体,也不能把电子文件视同纸质文件一样留存和保管,致使在日常工作中疏于监督和留存,造成许多可用的电子文件处于失控状态,威胁社会记忆的传承。如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大量电子文件处于“有人办、无人管”、“有保存、无管理”的自生自灭状态;办公人员随意修改、删除电子文件;大多数档案馆(室)还没有把收集电子文件纳入工作日程,缺少对各机关、部门电子文件管理的前端控制、有效监督,无法保证归档电子文件质量;在每一台个人电脑上,有些重要程序文件在杀毒软件的垃圾清除功能运行中被自动删除等。因此,有必要统一地方电子文件管理口径,对电子文件进行统一管理、集中保存和有效监督。

2.地方电子文件证据效力难以保障催生地方电子文件管理职责的有效把握

一是缺乏可行的认证标准和方法,尚未形成功能完善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致使无法保证运转其中的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可靠性。如应“分析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功能要素规范,强化电子文件生成、利用、維护与处理的自动化系统,能够对电子文件的形成、接收、保管、利用和处置进行高效控制,从根本上加强对电子文件的管理,从而确保电子文件的权威性”。①而目前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二是缺失科学、标准的元数据的支撑。元数据是关于文件的背景信息和结构的数据,其效用在于确认每一份参与业务活动并发挥作用的文件,并保护文件的凭证性。而目前,“许多行业、地方已经颁布或正在制定的元数据标准缺乏科学性与专业性,不能全面保障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与可用性”。②关系电子文件证据效力的元数据的科学化、标准化建设滞后,加剧了各地区、各单位对“双套制”与“双轨制”的依赖性,相当程度上阻碍了电子文件法律效力的实现。

3.地方电子文件管理形成信息孤岛要求地方电子文件管理职责的有效把握

源于国家对电子文件管理尚没有形成权威的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和标准,致使各地方、各部门不能定位自身在电子文件管理问题上应承担的职责,造成管理各行其是。主要表征是:一些项目的名称、技术、标准、模式等各行其是,导致无法实现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最典型如江苏、安徽、广东、广西等省,尽管陆续建设了基于电子政务专网的电子文件中心,并以统一的信息平台接收所辖区域政府机关的电子文件,同时在相应区域范围内提供利用,但是中央和地方,以及各个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几乎无人关注。这也将会形成众多地区性文件信息孤岛。③

消除信息孤岛,实现电子文件共建共享,需要地方按照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统筹安排;按照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统一标准灵活执行,杜绝各自为政;按照全国电子文件主管机构就电子文件管理领域中制定的国家层面规划、政策、标准等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地方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二、地方电子文件管理职责的准确定位

地方电子文件管理混乱的深层次原因是还没有建立健全有效的电子文件管理体制、机制。而我国电子文件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核心是有关电子文件管理责权的分配和履行问题。从国家层面来看,要对地方电子文件管理职责进行有效把握,需要从国家战略高度引导和协调,使地方明确各自应承担的职责和配合的步骤。

1.协同配置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中的地方平台

首先要思想先行,从意识层面上认识到各地方、各部门有效配合是实现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有效保障,是加强电子文件管理以留存社会完整记忆的基石。

在思想先行前提下,把电子文件管理纳入地方工作规划,加强对电子文件管理的组织与领导。落实必要的经费保障,加强电子文件管理人才培养,制定严格的电子文件归档和管理制度,配备先进电子文件管理的电子设备,提供电子文件管理业务指导,确保电子文件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从而构筑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基础平台。有条件的地方,还需要将电子文件管理质量纳入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范围,开展专门的文件管理绩效考核。

2.统一执行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标准规范

各地方、各机构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统一规划制定的电子文件管理法规、政策、标准、指南等各类文件,如服从文件元数据标准、统一信息检索协议等。在灵活结合地方实际同时,避免与国家宏观指导战略政策有冲突,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生信息孤岛等现象。随着《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和《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相关标准和指导性文件的发布与贯彻,许多地方和政府机关积极开展电子文件管理工作,一些地区已经开始了由分散管理模式到集中管理模式的转变。④电子文件管理标准应当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实现统一,杜绝各自为政,原则上不允许地方或行业擅自制定标准,对于电子文件管理活动中具有强交换意义的标准对象和关键控制点应尽量采取国家标准形式,以保证标准规范的最大效用。⑤

3.有效提供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基层经验

如果说国家战略是自上而下的“宏观→中观→微观”路线,那么地方向国家提供经验就是一条自下而上的“微观→中观→宏观”的路线。先由各个基层单位探索、实践、总结电子文件管理经验和方法,再将这些有效基层经验向全国推广。地方提供基层经验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补充完善目前的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二是部分修正目前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成分;三是探索地方如何执行电子文件管理国家策略。可见,地方为国家战略提供基础经验也极其重要。

“总体说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都是必要的。只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以谁为主的问题。”“一般说来,在电子文件管理方法尚不确定的初期,主要采用自上而下的路线,以获得政策框架、规范体系的实践基础。而到了科学方法逐渐成型的阶段,则需以自下而上为主,以便在总体成本较低的情况下迅速提升整体水平。”⑥

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正处于由机构管理模式向国家层面管理模式过渡的时期。在这个特殊的过渡时期,应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路线同时并行的策略,一方面国家制定和实施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另一方面地方在贯彻执行该战略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情况,具体灵活地运用战略,把所得的可行经验及时反馈给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领导机构,国家战略领导机构再根据各地方提供的有效基层经验调整、完善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

三、地方在推进电子文件有效管理中

应处理好的两个关系

由于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是从国家层面对电子文件管理进行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所以各地方、各部门在贯彻执行这些策略过程中必然会碰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不可能绝对整齐划一地解决所有问题。地方在有效把握电子文件管理职责中,应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

1.电子文件管理地方职责与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各地方、各机构需要肯定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科学性,坚持其权威性,认真落实贯彻执行电子文件管理规范体系、方法体系。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是针对目前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实践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而提出的国家层面的应对策略,需要地方有效配合。只有靠地方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将其理念、制度、规范、标准贯彻落实到行动中,才能发挥战略宏观调控的作用。因此地方的积极配合、贯彻执行是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生命线。

另一方面,在坚持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精神实质前提下,执行国家战略时要与地方现有的电子文件管理现状、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内外部环境联系起来,根据本地区电子文件管理领域的实际情况来配合实施。正如学者安小米分析那样:国际范围内电子文件管理战略的模式多种多样,由于各国国情存在差异,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经验应该充分考虑电子文件管理的历史文化背景、档案管理传统、公共管理体系、法律制度、电子政府建设现状、信息化技术水平和社会需求等多种关联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⑦这种电子文件管理的地区差异的现象,大到国与国之间,小到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都普遍存在,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电子文件管理的已有实力和基础参差不齐,各地方在实施电子文件国家战略的统一规范、标准时,应结合本地区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地方在制定和执行这些国家战略的过程中,既不能以执行国家战略为借口,而推行脱离本地电子文件管理水平的权宜之计;也不能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为由,不积极配合国家电子文件管理的顶层设计。

2.地方如何能有效执行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

一是设置地方电子文件管理领导机构。如设置以各级档案行政管理单位牵头的电子文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包括:办公厅、档案馆、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等。通过领导机构,起到统筹规划、制定相关规范和政策、沟通与协调等作用,加强地方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是定期开展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地方评估检查工作。建立有效的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监督检查机制,依照电子文件管理规范体系和服务体系方案的要求,定期对地方贯彻落实电子文件管理國家战略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对地方电子文件规范化管理进行评测,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以国家档案局为首的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领导机构在档案业务指导与检查监督中,要切实履行电子文件管理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认真抓好地方电子文件管理违法违规事件的查处工作。

三是地方贯彻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适应问题。由于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在面对同一事物时,就可能会采取不同的做法。所以,在贯彻执行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过程中,地方如何既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又满足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需求,是一个需要探讨的话题。是不顾地方实际坚决执行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还是先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路而把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暂抛一边。笔者以为两者都不可行,可行的做法是:分地区制定各自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实践路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地方实施较低层次的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比如仅仅停留在不使电子文件流失,至于如何科学管理,只能待条件成熟再实行;而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可以从制度、法律、标准等多角度实现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

注释:

①钟瑛.浅议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功能要素[J].档案学通讯,2006(6).

②⑤冯惠玲,赵国俊.中国电子文件管理:问题与对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③④冯惠玲,赵国俊.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刍议[J].档案学通讯,2006(3).

⑥刘越男,http://www.zgdazxw.com.cn/NewsView.asp?ID=135.

⑦安小米.国际共识与借鉴——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档案,2010(2).

篇5:水富县地方志办公室文件

苏地税办发[2005]28号

江苏省地方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关于各级税务机关切实做好本单位个人 所得税扣缴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各省辖市及苏州工业园区地方税务局,常熟市地方税务局,省地方税务局直属分局:

现将国税办发[2005]27号《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关于各级税务机关切实做好本单位个人所得税扣缴工作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OO五年七月一日

主题词:个人所得税 代扣代缴 通知

上一篇:仁义的名言下一篇:学习十九大代表劳模心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