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前,重任在肩,90后在行动作文素材

2024-05-22

疫情在前,重任在肩,90后在行动作文素材(精选3篇)

篇1:疫情在前,重任在肩,90后在行动作文素材

疫情在前,重任在肩 ——90后的我们在行动(“show”美团队)

最近经常在网上看到那些因为疫情防控被“困“在家里的网友调侃说:“等疫情结束,要么养出一群胖子,要么憋出一群疯子……”,似乎家这个温暖的港湾就快要变成“相看两生厌”的地方。可是总有那么一群人因为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而与家人聚少离多,她们就是一群在收费站工作的90后高速人秀美团队。

“蒋站,你多久没回家了?”当一名秀美团队收费班长问我,“17天!”我回答道并问她在单位待了多久?她笑着说:“我比你少几天,12天。“我问她怎么不回家?她说:”每天过往收费站的车辆那么多,我不敢保证自己是否安全……”。年仅25岁的她,这样的回答让我心酸,但我可以理解,作为一线防疫工作人员,我们既要顾及牵动全局的“大家”,也要心系血肉相连的“小家”。尽管秀美团队每个站点每日对收费车道消毒多次,并严格要求他们佩戴口罩、手套,每天督促她们勤洗手、量体温,仍有一定的风险,但“大家”无事”,才能“小家”无忧。为了给那些“小家”们保驾护航,为了能早日安心回家,这一份辛苦也是值得的,我们要帮助更多人员在确保安全畅通下加快复工复产。

而另一名在单位同样待了12天的收费班长孔兵跟我说,他下班回家还没到家门口就被他爸爸“骂”回来了,我笑着问他为什么?他学着他爸爸的口气说到:“你是当过兵的人,正是人民需要你的时候你回来干嘛?”他认真想了一下父亲说的话,半路就回来了。他说他觉得在做好个人和家人防护的同时,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防控疫情最大的贡献。而他今年同样只有25岁。

疫情发生以来,像我们秀美团队这样坚守在一线的 “高速人”还有很多。我们用自己的坚守,为这场“战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所有的最美“逆行者”们保驾护航!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在多地陆续开始复工复产的现阶段,防疫工作绝不能松懈,既要做好防护措施,又要做好安全保畅;但我们的防疫工作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在确保交通管理、车辆保畅、流量信息采集、防疫工作等相关工作有条不紊的同时,合理配置人员,让大家多一点和家人团聚的机会。

篇2:疫情在前,重任在肩,90后在行动作文素材

疫情正酣,斗争正酣,责任如山,不容掉线!使命在肩,逆行而前!

90后,是曾经备受争议的一代人,如今,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义无反顾身披白衣战袍,奔赴一线,投入战“疫”,挑起了这个时代的重担。

何宝琴,现为周宁县医院内科医师,大专就读我校14临床301班。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医院通知需增援疫情前线值班医师,何宝琴第一时间主动报名请缨,父母得知后也非常支持。1月27日起,她参与医院感染科一线值班,连续工作11天,期间未得休息,任劳任怨。为了节省防护品损耗和减少检验科人员的暴露,何宝琴主动接手了咽拭子取样操作,在她接诊过程中,周宁县6例疑似病例得到确诊,还有多个疑似病例得到排除,为周宁县医院疫情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

何宝琴同志向来体质较弱,值班前半个月患“急性支气管炎”未愈,又连续参与疫情一线值班,由于劳累,急性支气管炎症状加重,倒在了疫情前线,无奈退出一线。当问及感想时,她说:其实就感觉上前线是自己的使命,我始终记着当初自己入学时立下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 时任辅导员的高长花老师回忆,印象中何宝琴同学比较娇小可爱,做事情认真细致,有责任心,积极参与班级工作,乐于助人,在学期间成绩优异,看到现在的担当,真的很欣慰。

肖龙飞,现为古田县黄田卫生院一名内科医生,大专就读我校14临床303班。春节期间大量的返乡人员,给乡村防疫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古田火车站是闽东地区唯一的普速客运站,人流量比较大,肖龙飞同志服从当地医疗部门安排,前往古田火车站分发防疫宣传单,普及防疫知识,对来往人群进行体温检测。

火车站的旅客来自四面八方,临近春节,大家都急着赶回家,受检时难免情绪不好,肖龙飞同志一边根据要求严格排查,一边耐心与旅客沟通,圆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表示:特殊时期,特殊使命。打好疫情防控基层基础战,卫生院医生首当其冲,责无旁贷。

林良杰,现为云霄县妇幼保健院一名麻醉科医生,大专就读我校14临床303班。林良杰同志踊跃报名支援一线,他不仅参与了云霄县妇幼保健院预检分诊工作,每天下午,还到动车站为进出旅客做体温测量与登记。穿着防护服工作的林良杰,担心频繁上厕所影响工作进度,也为了避免浪费宝贵的医疗资源,尽量不喝水,从下午四点一直坚持到晚上最后一班列车到站。他说:工作时一直都得站着,非常累,但是能确保旅客的安全,再难再辛苦都觉得很值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篇3:疫情在前,重任在肩,90后在行动作文素材

疫情肆虐,驰援不息。作为基层媒体工作者,最近我一直在采访着本地一线抗疫的党员干部群众,其中四个90后的“白衣”小姑娘让我深受感动,她们三个是党员,一个是预备党员,她们将踏上驰援湖北的路程,在最危险的重症监护室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很荣幸成为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成员,这是组织的信任,也是一名医务人员的责任所在。请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放心……” 2月19日下午,由4名女医护人员组成的成都市新都区首批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举行了出征仪式,她们将跟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建的国家中医医疗队驰援湖北,共同参加新冠肺炎阻击战。出征的4名医务人员都是区中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护师,她们无一例外都是90后,她们将带着家人的牵挂,带着必胜的信心,千里驰援,奔赴疫情防控最前线。

在最美的年纪 扛起了责任担当

“我是党员,因此在疫情爆发后,我第一时间就写了请战书。”28岁的汪洋是区中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一名骨干护师,同时她也是一名党员,出生于92年的她是一名标准的90后姑娘。她也是本次医疗队的队长。她年纪不大,但面对疫情,却冲在了前面,显示出新时代党员的责任和担当。“虽然家人有些担心,但是他们还是非常支持我。家人既担心又骄傲。不过我已经准备好了,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谈及家人的理解,汪洋很是感慨和自豪。

据了解,本次出征的4名医护人员均来自新都区中医院重症医学科(ICU),除了汪洋,其余三位分别是张蓉、冯玲、钟雪梅,她们之中三人是党员,一人是入党积极分子,都是90后。她们将赶赴湖北抗疫一线,并在最前线的重症监护室为危重病人提供医疗服务。

剪发铭志表决心 不胜疫情“誓”不归

“我们四个人以前头发比较长,我们即将进入的是抗疫一线的重症监护室,将会长期穿戴防护服,头发长了将非常不利于工作,同时中国自古就有剪发明志的传统,我们也算是剪发铭志吧,不胜疫情绝不归。” 今年27岁的钟雪梅谈起剪短了以前精心呵护的齐肩秀发时,没有丝毫后悔。四位女护师的剪发行动,传递出了必胜信心。

从1月2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建支援湖北国家中医医疗预备队开始,新都区中医医院就紧急组建了4人小组。2月15日,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成都市卫健委紧急部署中医医院做好支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准备工作,新都区中医医院紧急完成由呼吸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院感科、中医科医护人员组成的8人支援湖北医疗队集结待命,并成立临时党支部。根据需要,本次派出了由四名护士组成的新都区首批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

新都区中医院院党委书记谭天林表示:“当接到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要求我院选派医务人员援助湖北的通知后,全院各科室医务人员积极响应,踊跃报名,主动请缨,众多医护人员递交请战书。根据救援抗疫要求,我们最终在请战医务人员中,选定了政治素质优、业务素质强、心理素质好的4名护师组成了第一批医疗队,奔赴湖北的新冠肺炎危重病人救治战场。”

在最危重的重症监护室闪耀贡献青春的力量

“我们非常清楚我们的工作责任,那就是在最危重的重症监护室,用优质的医疗服务和精湛的医疗技术救治更多的危重病人,提高危重病人的治愈率,降低危重病人的死亡率,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应有的贡献!”谈起自己的工作,汪洋很是认真。

“重症医学科ICU是为患者及时提供多种类、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危重病人生命和生存质量的临床基地,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危重病人的医疗单元。在本次疫情中,也是战疫最前线。”谭天林介绍道。

面对疫情,原本已经从重症医学科调到骨伤二科的冯玲这次毅然选择回到重症医学科,参加这次支援湖北的医疗队。“虽然我调动到了其它科室,但是我相信在重症医学科积累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发挥好作用,因此我也第一时间报名了。”冯玲言语中显出专业和自信。

“我们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将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南丁格尔精神,用专业和热血践行医者初心。” 张蓉说。

誓言、决心、信心、行动……

上一篇:排版策划书下一篇:抒发思念家乡的诗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