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看图写话鸡蛋壳作文

2024-05-24

二年级看图写话鸡蛋壳作文(精选17篇)

篇1:二年级看图写话鸡蛋壳作文

【鸡蛋壳变身记】

小虫子、蝴蝶、蚂蚁是好朋友。蝴蝶会飞,小虫子和蚂蚁都很羡慕。

一天早上天气晴朗,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小虫子捡到了半个鸡蛋壳,它刚好正想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像蝴蝶一样能飞?小虫子灵机一动,叫来了蚂蚁和蝴蝶一起想办法。蚂蚁说:“做成跷跷板吧,简单又好玩。”于是,蝴蝶找来了小木棒。它们合力把小木棒放在鸡蛋壳上,跷跷板做出了。它们玩的不亦乐乎,一会儿小虫子在上面,一会儿蚂蚁在上面。

过了一会儿,它们觉得跷跷板跷得怎么高都没有蝴蝶飞得高。于是,蝴蝶又开始想办法了。

蝴蝶想到了热气球,于是找来了手帕和绳子。它们把绳子绑在鸡蛋壳和手帕上,热气球就做好了。小虫子和蚂蚁跳上热气球飞上了天空。天上万里无云,它们向小鸟打招呼,小鸟也邀请它们来家里做客。

到了下午,突然乌云密布,下起了倾盆大雨,小虫子、蚂蚁、蝴蝶被淋湿了,于是三个人齐心协力把蛋壳翻了个面当作亭子,跑进去躲雨。

天黑了,月亮出来了,大家都玩累了,心情却好极了。它们把鸡蛋壳当作摇篮,叶子当作温暖的被子,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小虫子、蚂蚁、蝴蝶三个好朋友经历了神奇的一天,鸡蛋壳也经历了变身的一天。

篇2:二年级看图写话鸡蛋壳作文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小蝴蝶花花、小蚂蚁包包和小虫子皮皮捡到了一个蛋壳,花花说:“要不,我们把蛋壳当做支点,再把小木板架在上面当作“跷跷板”玩,那个才叫作“好玩”呢!”“好呀,就这么干!”于是它们找来小木板,嘴里喊着号子:“一二,一二……”不一会儿,它们就把小木板架在了“支点”上,玩得不亦乐乎。

过了一会儿,皮皮和包包坐着“热气球”飞上了天空,对花花说:“花花,你真逍遥,每天都能看到这么美的景象,你看,我们都和小鸟儿一样高了!”

到了下午,乌云密布,皮皮觉得不对头,是要下雨了,它让伙伴把蛋壳翻个个儿,翻好了,它和伙伴们一起躲进“伞”里。时间刚好,下起了倾盆大雨,皮皮、花花、包包高兴地笑了。

天黑了,包包和皮皮又把蛋壳翻了个个儿当作床,花花找来一片大树叶当作被子。夜深了,包包、皮皮和花花沉沉地睡着了。

篇3:如何指导一年级学生看图写话

一、细看图画, 弄清图意

看图写话,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 看清图的内容, 按照一定的规律写下来。看图写文, 关键掌握两点:一是观察, 二是想象。观察和想象是两把开启看图写话之门的金钥匙。只有通过细致观察, 通过合理想象, 才能把看图写话写得生动、有趣。

观察是写的基础。没有观察, 没有看清楚图的内容, 自然就写不出句子来。在学生看图之前, 老师应要求学生注意两点:首先, 观察时要抓住重点, 弄清图意。通常的做法是对画面进行重点的观察, 看一看处在中心位置的人物或景物。有了重点, 再对它进行认真仔细地观察。其次, 观察时要有顺序。一般先整体观察, 看主要画的是什么内容, 再按照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左到右等顺序进行观察。从而明确画面所交代的时间、地点及有关的人和物, 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了观察时的合理顺序, 写话时才会条理。

二、合理想象, 培养其想象力

学生在观察图画时需要一定的想象, 才能使图画动起来, 丰富起来。图画上可能发生的事, 人物可能说的话, 都让学生去想象, 给他们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在教育学生要爱护花草树木时, 我向他们展示了一幅画, 画上画着校园里的一棵小树, 树干上缠满稻草绳。虽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可小树却仍没发芽。上完课我让孩子们写写他们想对小树说些什么, 我发现学生的作品字里行间满是稚气, 有个学生写道:“小树小树, 你真可怜, 你穿了这么多的衣服, 怎么还被冻死了呢?我希望你快快长出叶子……”孩子认识的字不多, 所以文字的表达有点不清楚, 但这几句话却真实可爱, 流露出学生对小树生命的怜惜与期盼, 用他们无邪的童真童语表达出他们独特的想象。

三、启发口述, 联句成篇

写话就是用笔说话, 像说话一样, 一句一句地说, 别人才能听得清楚。看图作文大多要求写一句话或一个较为完整的小故事。在一年级时, 我就要求学生用一两句话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由于表达能力差, 因此, 这一环节, 制定了三个练话句式, 让学生逐句练说、练写: (1) 谁?在哪儿?干什么? (2) 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 (3) 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结果怎样或心情如何?通过一段时间的练写, 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练习连句成段, 对于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仍坚持强化练习。同时, 还经常收集一些主题鲜明的画面, 让学生进行说话, 写话训练, 利用课文中出现的词说一句话, 让学生体会如何运用这些词, 便于学生在今后的写话中运用上这些词。

四、降低要求, 树立其写作信心

一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 刚开始只要求他们用一两句话写清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就可以了。教师要懂得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写作成果, 保护他们的童真童趣, 让他们体验到写作的快乐和喜悦, 让他们喜欢表达、喜欢写作。

小学一年级的看图写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 是培养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的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所以指导一年级学生的看图写话, 是作文的一种基础性训练, 对孩子的写作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4:二年级看图写话鸡蛋壳作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存在问题;教材资源;课外阅读;自信成功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小学一、二年级作文主要是看图写话,是由识字教学逐渐过渡到作文教学,也是为三年级学生写作文打基础的过渡时期。因此,提高小学生一、二年级看图写话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学一、二年级看图写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是培养初入学儿童向观察客观事物过渡的桥梁和凭借,是培养儿童提高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虽然一、二年级课程表内没有专设作文课,但作文教学的渗透却应从用词造句、看图说话着手。面对单幅图或多幅图,能写上一句话或一段话,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滔滔的江河就是发源于这涓涓的细流,这可以说是作文当中的一项基本功。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一向只重视生字词语,而忽视写话的训练。致使许多学生到了三年级仍然连简单的话也写不完整,写不通顺。这样就叫他们写成篇的文章,无疑是一步登天,学生不抓耳挠腮,叫苦连天才怪呢?为此我觉得应该从一年级开始就注重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实际,以图画为载体,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不仅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而且能为今后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认识看图写话的意义

看图写话是低年级作文能力训练的重要形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习作目标是这样表述的:“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虽然这段话没有具体说明写话应达到哪些要求,但是它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问题:那就是对一、二年级学生的写话教学要从激发写话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抓起。如何落实新课标一、二年级的写话目标,我想一、二年级的写话训练是看图写话,我便想重点攻看图写话。因图是静止在某一状态,所以需要发挥想象、构建故事合理而完整的情节,因而它能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十分有益的。

低年级的看图写话,我们不能把它仅仅作为一种单一的作文形式来训练,还应该着眼于学生习作能力形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基础来夯实它。看图写话也是生活的习作,同样要求学生是“我手写我心”的习作,同样要求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对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大有裨益。

看图写话是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根据图上具体形象的内容进行想象写话。这种训练,可以由看一幅图写一句话或一段话,到看几幅图写一段或几段通顺、完整、连贯的话。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的重要凭借之一。

二、现阶段学生在看图写话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不足,认识水平低下,其注意力、观察力十分有限,有时看不懂图意,有时看懂了图意,却不知道怎样表达。语句不通,表述不清,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是刚入门的学生的通病,也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再一个,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一向只重视生字词语,而忽视写话的训练,致使许多学生到了三年级仍然连简单的话也写不完整,写不通顺。

三、看图写话的有效策略或方法

(一)挖掘教材资源

指导学生看图写话首先要解决素材问题,我们的老师、学生手里没有统一的图画素材,又不能给学生统一购买资料,这给指导学生看图写话带来了麻烦,如何解决这个难题?课本上的一幅幅插图,正是指导学生进行看图写话的极好素材,此外还有我们平时收集的照片、图片等,另外还可以利用班班通网上搜索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各类图片。

(二)训练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看图”

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低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东看看、西看看,抓不到重点。再有,我们的孩子整天被禁锢在校园里,很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致只会看到什么写什么,不能写出自己奇特的想法。例如,一次期末卷子的看图写话《植树》,图上有美丽的春天公园,有红红的太阳,飞翔的燕子,有三个人在公园里植树,有人扶树,有人浇水,有人培土……题目的要求是:仔细看图,说说图里都有什么,再写下来。一些同学这样写:“有三个人在植树。”这么一幅图就这样白白浪费了。面对这种情况,我想必须在指导学生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使他们通过仔细看图,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并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新鲜生动,具有个性的语言。

看图说话、写话是小学生学习表达的最基础的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先看图再表达。看图是表达的前提,只有看懂图,才能进行表达。看图要做到一看二想,看,要求看清图中都画了哪些事物,它的主体是什么,理清图中各事物的关系,要看得认真、仔细。想,要求根据图中人和事物的关系,弄清这幅图表达了一个怎样的内容,你看了这幅图产生了怎样的联想或感怀。看单幅图还要想一想图中没有表现出来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说、写)要一想二说(或写)。在看懂图意后,正式表达(说或写)之前,要把图的内容和怎样表达(说或写)想一想,图中表达的是怎样的内容?如果内容很丰富,要想一想哪些是主要的,抓住主要的去说(或写),才能更简练。除此之外,在怎样说写的问题上要想一想题目是怎样要求的?要求你说(写)一句话还是几句话或是一段话?如果是一段话,那你又写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先说(写)什么,再说(写)什么,把表达的顺序想清楚。

指导看图要得法。看图作文中,着重在“看”,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要看清图画及画中的题词等内容。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画面的主体是人物的,要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他在干什么,心情怎么样。如果是单幅图,着重引导观察的顺序: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中间到四周等。这样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如果是多幅图,写话时,要引导孩子比较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把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整体,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需要说明的是,训练学生看图,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指导过程,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要求不能过高,可以只说一两句话,只要能说清楚什么人、什么时候、在哪里、干什么就行了。有时时间、地点可以不说,只说什么人、做什么事,也是可以的,慢慢地再训练学生细看画面,展开想象。

(三)训练学生有条理地“写话”

写话是看图写话训练的关键。要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就必须在学生写话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贯穿教师的指导。怎样体现教师的指导呢?我的具体做法是:

写前有要求。如:写话格式,标点运用,不写错别字,准确用词,语句通顺,书写工整,写清图意,写后检查等。刚开始我要求他们只要用一两句话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就行了。慢慢地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的提升,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写完整,更要写得具体、生动,写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等。

写后有评议。学生写完后,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这就有评议的必要。看图写话,培养书面表达能力对于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培养写作积极性,要想让在写作上刚刚起步的孩子们越写越有劲,越来越自信,就得让他们的进步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承认和肯定,享受成功的喜悦。写话是看图写话训练的关键。要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就必须在学生写话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贯穿教师的指导。

(四)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为写话打基础

儿童从小听故事、爱阅读,会接受较多的刺激,对他的语言的积累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研究也认为,那些爱听故事和阅读的儿童,其想象力、创造力比其他小孩要高。为此,在平时,家长要经常讲故事给孩子听,并鼓励他们自己讲故事。为了扩大阅读面,我们和家长还要推荐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图书,如:童话、寓言、儿歌、谜语、儿童漫画、中外名人故事、成语故事、古诗等。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有选择地多读、广读。在阅读时,认认生字,划划优美词句,并鼓励其记下来,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样能促使学生掌握和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为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我在实际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和具体的做法,通过以上途径,有效指导学生看图写话,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扎实。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采取能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让孩子们自由活动、自由表达,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欢乐、带来兴趣、带来自信、带来成功。

篇5:二年级看图写话鸡蛋壳作文

早上,天气晴朗,小虫子、小蚂蚁、还有小蝴蝶一起出去玩。

突然,它们看见了半个蛋壳,“咦,这是什么?”小蚂蚁问。“这是半个蛋壳。”小蝴蝶答道。它们想到了个好主意!用蛋壳当作跷跷板的底座,再搬来了一个木棍,用草绳拴在中间。小虫子和小蚂蚁分别坐在两边,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过了一会儿,它们又用蛋壳当作热气球的“载人装置”,再把气球皮用绳子拴在了蛋壳的四周,而后利用火的热气,使气球膨胀、变大。慢慢地,热气球带着它们升空了。小蝴蝶说:“你们看,天空中多美啊,真庆幸你们也能看一次!”小蚂蚁和小虫子欢呼道:“是啊!是啊!”

到了下午,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淅淅沥沥的。小蝴蝶、小蚂蚁还有小虫子没有地方躲雨,正急得团团转呢。这时,小蝴蝶说:“我有个好办法,我们可以把半个蛋壳盖在我们头上,不就可以躲雨了吗!”“好哇,好哇!”小蚂蚁和小虫子赞同地说道。它们依偎在一起,躲在了蛋壳下,走在被雨水打湿的泥泞的路上。

篇6:二年级看图写话鸡蛋壳作文

小虫、蚂蚁和蝴蝶是一群好朋友。一天早上,它们又约好了出去玩。走着走着,突然,它们发现前方草地上有半个鸡蛋壳。

于是,它们商量着用鸡蛋壳做些什么。小虫说:“我们用它做一个跷跷板吧。”蚂蚁和蝴蝶都很赞同。它们找来一根木板,放在蛋壳上,跷跷板就做好了。小虫和蚂蚁分别坐在木板的两头,跷跷板忽上忽下,它们玩得可开心了。

过了一会儿,它们又用鸡蛋壳做了一个热气球。热气球慢慢地升上了天空,周围是蓝天白天。蚂蚁不禁感叹道:“哇,天空真美呀!”

到了下午,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紧接着倾盆大雨瓢泼而下。三只小动物灵机一动,把鸡蛋壳当雨伞,它们躲在蛋壳下面,一边听着哗啦啦的雨声,一边聊着早上的趣事,就像听着美妙的音乐会一样。

天黑了,它们也玩累了,躺在蛋壳摇篮里,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篇7:二年级下册看图写话《鸡蛋壳》

蚂蚁发现半个鸡蛋壳躺在草丛里,它高兴地大叫起来:“快来看,这里有一个鸡蛋壳。”小虫子跑过来看了一眼,说:“一个鸡蛋壳有什么作用?”蝴蝶说:“当然有用!我们可以把木板放在鸡蛋壳上做一个跷跷板。”大家马上行动起来。过了一会儿,跷跷板做好了。朋友们轮流坐上跷跷板,一上一下,真刺激。大家开心地玩着,笑着。

到了下午,小虫子看见一个口袋,它激动地说:“我们可以坐热气球了!”大家找来几根线,用线把鸡蛋壳和口袋拴在一起。一眨眼的功夫,热气球就做好了。风来了,大家坐进热气球,随着气球飞上了蓝天,飞呀飞呀,越飞越高。

突然,天空乌云密布,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热气球落到了地上。小伙伴们把鸡蛋壳翻过来当伞,躲在“伞”里面,大家讲着故事。

晚上,月亮升起来。三个小伙伴又把鸡蛋壳翻回来,躺在里面,用一片树叶盖住身子,开始睡觉。很快,他们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篇8:二年级看图写话鸡蛋壳作文

一、在看图写话教学时,尊重学生的观察感受

对于二年级学生,看图写话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教学时应尊重学生的观察感受,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为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经历的孩子,看到同一事物感受也会不同。但是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有一定的观察顺序,看图写话训练的一个重点就是按顺序观察,只有按顺序观察了才能使表达有序,而不会杂乱无章,但观察顺序可以从学生的切入点展开。

二、注重图中的细节,让学生展开想象,从中加深对图意的体会

在看图写话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的时候为了突出重点往往只注重重点部分的观察,忽略图画中的细节部分。其实往往细节更有表现力,更易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使文章更丰富、充满活力。所以教师也应该注重细节的观察,启发学生思考,充分发挥想象。教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细节上给学生一些提示,但就是这一点提示,可能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细节成为学生想说想写的突破点。

三、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生活经验,大胆想象

很多同学在写话的时候既表达了图意,也能够有条理地描写,尽管语言很简单,仅仅是就图说图,缺乏合理的想象。其实想象可以给写话添彩,使你的写话充满灵气和活力。只有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使图中的事物动起来,使他们有动作、有语言、有思想,才能使画面内容丰富、充实。

看图写话很有张力,有无限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在图画之外合理想象,给写话加一个作铺垫的开头段和富有哲理性或有一定意义的结尾段,使文章更加生动、充满活力。

四、注重写前说的训练

只有理顺思维,说得有条理才能写好。在说的过程中,要提出具体的要求:要有开头,有结尾,语句要完整,条理要清晰,并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话。在这个环节中,尊重每一个有条理的观察顺序,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版本,给每个学生说的机会,在说的同时师生共同点评,做到及时指导。鼓励学生运用丰富的词句,可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如表现春天的图,可以用上“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表现秋景图可以用上“一片片火红火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五、对学生写话提出更高的要求

通过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合理的想象、口头表达、几个环节层层深入的训练,就到了写话的环节。学生的写话内容已经确定,对写话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写得更具体、生动,富有想象力,写出人物的语言、心理和神态,使文章更加丰富生动。

在这个写话训练中,给学生留有拓展、自主的空间,但是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运用好词佳句的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给了学生观察和想象的空间,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写话兴趣,为三年级的学生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篇9:二年级下册看图写话《鸡蛋壳》

走着走着,看见前面有个东西,小蚂蚁说:“那是个鸡蛋壳呀!”小蚂蚁找到了一条长木板,它说:“我们可以把长木板搭在蛋壳上,不就变成跷跷板了吗?”小青虫和小蝴蝶连忙点头,说:“是的呀!怎么我没想到,却被你想到了!”小蚂蚁爬上去的时候,小青虫猛烈地跳上去,小蚂蚁差一点就摔到了草地上。

小蚂蚁玩腻了,小蝴蝶说:“我们来做热气球,我带你们去看蓝天白云吧!”不一会儿,它们便飞到了天空中,小青虫说:“为什么在天空上看见的树这么小,而在草地上看就那么大?”小蚂蚁说:“真美呀!”

到了下午,突然下起了大雨,小蚂蚁高高地举起蛋壳,大声地喊:“小蝴蝶快进来!小青虫快进来躲雨。”“谢谢你,小蚂蚁。”

篇10:二年级下册看图写话《鸡蛋壳》

过了一会儿,他们又想到了一个新玩法。他们在鸡蛋壳上绑了一个大气球,一个热气球就大功告成了。小虫子和小蚂蚁很快爬上了热气球。小虫子大叫:“小蝴蝶,小蝴蝶,快上来呀!我们马上就要起飞了!”只见小蝴蝶展开翅膀飞了起来,一边飞一边笑着说:“我可不用坐热气球,我本来就会飞呀!”

到了下午,他们几个刚刚落地,就下起了倾盆大雨。雨哗哗地下着,小蚂蚁灵机一动,他着急地说:“我们快去鸡蛋壳下避雨吧!”“好呀!好呀!”他们赶紧躲到了鸡蛋壳的下面,鸡蛋壳就变成了一把雨伞。

天黑了,是该睡觉的时候了。“我们用鸡蛋壳当床吧!”小蝴蝶边说边用头顶来了一片树叶盖在鸡蛋壳上,然后他飞到了鸡蛋壳里。小蚂蚁和小虫子也爬到了鸡蛋壳里。不一会儿,三个小伙伴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篇11:鸡蛋壳二年级下册看图写话

过了好一会儿,小虫子又说:“我们来做一个热气球吧!这样,就可以和小蝴蝶一起飞啦!”它们就找了几根草,绑在一块粉红色的布上,下面绑鸡蛋壳,小蚂蚁和小虫子坐在鸡蛋壳里,随着风飘起来。

到了下午,天空中突然下起了大雨来,它们在一起想办法,这时,小蝴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把蛋壳顶了起来,躲在蛋壳里面避雨。然后,小虫子和小蚂蚁就按照着小蝴蝶想的方法去做了。

篇12:如何指导一年级学生看图写话

一、细看图画,弄清图意

看图写话,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看清图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律写下来。看图写文,关键掌握两点:一是观察,二是想象。观察和想象是两把开启看图写话之门的金钥匙。只有通过细致观察,通过合理想象,才能把看图写话写得生动、有趣。

观察是写的基础。没有观察,没有看清楚图的内容,自然就写不出句子来。在学生看图之前,老师应要求学生注意两点:首先,观察时要抓住重点,弄清图意。通常的做法是对画面进行重点的观察,看一看处在中心位置的人物或景物。有了重点,再对它进行认真仔细地观察。其次,观察时要有顺序。一般先整体观察,看主要画的是什么内容,再按照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左到右等顺序进行观察。从而明确画面所交代的时间、地点及有关的人和物,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了观察时的合理顺序,写话时才会条理。

二、合理想象,培养其想象力

学生在观察图画时需要一定的想象,才能使图画动起来,丰富起来。图画上可能发生的事,人物可能说的话,都让学生去想象,给他们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在教育学生要爱护花草树木时,我向他们展示了一幅画,画上画着校园里的一棵小树,树干上缠满稻草绳。虽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可小树却仍没发芽。上完课我让孩子们写写他们想对小树说些什么,我发现学生的作品字里行间满是稚气,有个学生写道:“小树小树,你真可怜,你穿了这么多的衣服,怎么还被冻死了呢?我希望你快快长出叶子……”孩子认识的字不多,所以文字的表达有点不清楚,但这几句话却真实可爱,流露出学生对小树生命的怜惜与期盼,用他们无邪的童真童语表达出他们独特的想象。

三、启发口述,联句成篇

写话就是用笔说话,像说话一样,一句一句地说,别人才能听得清楚。看图作文大多要求写一句话或一个较为完整的小故事。在一年级时,我就要求学生用一两句话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由于表达能力差,因此,这一环节,制定了三个练话句式,让学生逐句练说、练写:(1)谁?在哪儿?干什么?(2)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3)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结果怎样或心情如何?通过一段时间的练写,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练习连句成段,对于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仍坚持强化练习。同时,还经常收集一些主题鲜明的画面,让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利用课文中出现的词说一句话,让学生体会如何运用这些词,便于学生在今后的写话中运用上这些词。

四、降低要求,树立其写作信心

一年级的学生识字不多,刚开始只要求他们用一两句话写清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就可以了。教师要懂得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写作成果,保护他们的童真童趣,让他们体验到写作的快乐和喜悦,让他们喜欢表达、喜欢写作。

小学一年级的看图写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是培养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的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所以指导一年级学生的看图写话,是作文的一种基础性训练,对孩子的写作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看图写话是有规律的,只要教师做好“看、想、说、写”四步指导,相信学生都会喜欢写作的。

篇13:半个鸡蛋壳看图写话二年级下册

玩着玩着,小伙伴们感觉没意思了。这时,一阵微风吹过,小毛虫抬起头,看见了碧蓝的天空。小毛虫心生一计,对蚂蚁和蝴蝶说:“有了,我们把鸡蛋壳做成热气球,到天上去转一转吧。”蚂蚁和蝴蝶点点头,同意了。

在小伙伴们齐心合作下,很快一个热气球改造好了,小毛虫和小蚂蚁迅速爬进热气球,小蝴蝶扇动翅膀飞起来,热气球也在风儿的带动下飞起来了。它们在天上看到了奇形怪状的云朵,有的像小白兔、有的像老虎、有的像大象、有的像长劲鹿景色美丽极了。

这时,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小蚂蚁认定雨会越下越大,就对小毛虫说要下大雨了。小毛虫就把连接用的绳子解开,热气球急速往下降!蛋壳落到了地上,很庆幸,没有裂开。小蚂蚁赶紧让小毛虫和蝴蝶把蛋壳盖在头上当雨伞,三个小朋友躲进了蛋壳里避雨。

篇14:半个鸡蛋壳看图写话二年级下册

早上小虫子在草地上觅食,遇到了同样在草地上觅食的小蚂蚁。

它们走着走着发现了半个鸡蛋壳,它们好奇的端详着这个奇怪的东西,发现上面有一根长长的木条,小虫子对小蚂蚁说:“我们来玩跷跷板吧”于是它们玩起了跷跷板游戏,这时候小蝴蝶飞过来了,小虫子和小蚂蚁羡慕的说:“如果我们能像小蝴蝶那样飞上天空就好了”小蝴蝶听见了说:“朋友们,我有办法帮你们飞上天空”后来它们把蛋壳做成了热气球,小虫子和小蚂蚁坐在热气球上飞了起来,他们飞呀飞呀,快到下午的时候天突然黑了下来,不一会儿就乌云密布下起了倾盆大雨,小虫子、小蚂蚁和小蝴蝶连忙躲在鸡蛋壳下面挡雨。

雨一直下到晚上才停了下来,这时候月亮出来了,星星也眨着眼睛,他们把蛋壳当做摇床,小虫子、小蚂蚁和小蝴蝶躺在摇床里,欣赏着美丽的星空,慢慢的进入了梦乡。

篇15:半个鸡蛋壳看图写话二年级下册

一天早上,阳光明媚,小虫子和小蚂蚁出去散步,突然在草坪上发现了半个鸡蛋壳。原来这个鸡蛋壳是小鸡出生了,它们搬家了,留下了半个鸡蛋壳,于是它们用鸡蛋壳做起了游戏。它们找来了一块木板架在鸡蛋壳上,做成了一个跷跷板,一会儿小虫子往上,一会儿蚂蚁往上,这时蝴蝶姐姐扇动着翅膀下来,为它们喝彩。

过了一会儿,小蚂蚁说:“如果我也能像蝴蝶姐姐一样能飞上天空该多好啊!”小虫子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它们一起找来了一个气球,系在了鸡蛋壳上,做成了一个热气球,它们一起坐上了热气球,啊,真的飞起来啦!

到了下午,天空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它们又一起把鸡蛋壳倒扣过来,躲在里面,雨下得越来越大,三个小伙伴躲在鸡蛋壳内一点儿也没淋着雨。

篇16:如何指导低年级看图写话

关键词 看图写话 指导 低年级

低年级写话教学中看图写话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纵观各次考试,最后一题基本都能找到看图写话的身影。因为跟考试挂了钩,大家(教师、家长、孩子)都重视起来。每每看到看图写话扣了分,许多家长就会苦恼地问:孩子不会看图写话,怎么办?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写话习惯

(一)规范的格式。

如果要写到两三句话或以上,就要写成段落的形式,即开头要空格(两个字的距离,我们叫开头空两格)。以后内容写多了,可以分几段来写,那每段开头都要空两格。

(二)正确的标点。

写话像说话,说话不可能不停顿不喘气,一直讲下去。那么停顿或喘气之处就要加逗号和句号。一句话没说完点逗号;一句话说完了点句号;表达疑问用问号;感叹用感叹号。还要提醒孩子,标点符号也算字,要占一个字的距离,即占一格。

(三)通顺的语句。

通顺的语句是写话最基本的要求,若语句都不能做到通顺,还谈什么写具体,写生动呢?这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个瓶颈,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小,本来说话就有些颠三倒四;另一方面因为孩子的说和写是脱节的,往往说得很好,但写下来就变了样。怎么办?方法就是:练习!对于说话颠三倒四的孩子,要让他们多说,在说的过程中帮助他们调整语序,理清条理。对于说写不一致的孩子,提醒他们,你怎么想的就怎么写。

(四)不写错别字。

在写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写错字、别字。没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要做到一个字不错,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难的,这需要平时有扎实的识字、写字的基础。但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向此方向努力,不是说高考准备严改错别字,错一字扣一分,那扣起来可真是太厉害了。

二、循序渐进地指导

(一)指导会看图。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观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他们看到一幅图往往毫无头绪,不知该如何下手,可以说无目的、无顺序。这就需要我们在旁边好好引导,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

首先,有顺序。让写话更具条理性。观察的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其次,抓特点。让写话更具准确性。要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等。

再次,找联系。使学生将整幅图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二)指导写完整。

在一年级的看图写话训练中,就要教学生把握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力求把话写完整。让别人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三)指导写具体。

学生到了二年级,已经具备了写完整活的能力。随着孩子阅读量的增加,孩子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有了发展和提升。这时,就要在写具体如下功夫,要指导学生重点写事物的主要情节,写与主要情节有关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要抓住细节判断人物可能说什么,有什么心理活动,人与人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等,从而学会具体描写。

(四)指导写生动。

看图写话的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相对单调,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鼓励孩子进行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活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

三、及时的激励评价

低年级,我对孩子们的写话评价标准是:

▲ 开始写话之时:“一句通顺的话,一颗星”。

▲ 一年级下学期:“一个精彩的用词或一个优美的句子,一颗星”。

▲ 二年级上学期:“一段连贯的话,一颗星” 。

▲ 二年级下学期:“一段精彩的话,一颗星”。

篇17:鸡蛋壳看图写话作文

过了一会儿,小毛虫看见蝴蝶会飞,很是羡慕,就对蝴蝶说,如果我要是像你能飞就好了。蝴蝶似乎明白了他们的心思,就说“要不我们一起做个热气球吧!他们于是就分工合作,很快一个热气球就做好了。小毛虫和小蚂蚁坐在热气球里,蝴蝶带着他们飞过小河,田野,高山,城市。

忽然,天空乌云密布,看上去要下雨的样子。小蚂蚁,小毛虫手忙脚乱,不知该怎么办。蝴蝶说:“别慌,别慌。”我们赶快下降,用鸡蛋壳当做房子来避雨,就这样他们顺利的躲过一场雨,都没有被淋湿。

上一篇:寄生虫病调查问卷下一篇:会计诚信问题思考